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学名著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影视资源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大多都是按部就班,按照书本知识和教学大纲要求来进行的,从而导致中学生们掌握的语文知识也基本上都是很浅显的课本知识,对于课外读物掌握的很少很少,每天更多的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的一种应付模式,思维仅仅限定在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的状态,而且语文教育不仅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趣味与展现出中国深厚的语文文化魅力,反而越来越枯燥无趣,令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
三、怎样把影视欣赏和语文课堂结合起来
1、影视教学策略分析
影视教学并不意味着简单得在课堂上放映影视作品给学生们观看,单纯的放映的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影视作品与课堂中去,但是当影视作品放映结束,下课后学生们不会在脑海中留下更多印象,除了感叹这节课真是新奇和停留在影视作品浅显表层的情节内容外,再无任何对该作品的思考与联想。这样的话即意味这种影视教学是极其失败的。所以要想将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有效的和语文课堂结合起来,还需要有计划地,有策略地慢慢开展,切忌不可一蹴而就,否则势必会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可以分析下影视教学走进语文课堂的策略。1)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可能突然没头没脑的来这么一句话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呢?首先,学生在潜意思里总是认为影视作品是用来轻松娱乐的东西,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学生们也能很容易的吸引进去,但影视作品总是影视作品,学生对待娱乐放松的事物向来不“走心”,通常是看过便丢了,对那本改编的名著也不会加深多少了解,更不会课后还念念不忘的对其进行展开思索与研究讨论。因此想要有效地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将名著植入学生的心中,则需要老师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知道在上影视课时不仅要看到影片本身,更要看到影片的内在,影片中人物的内心,更有甚者,还要看影片的细微小处,从而引发对这部影视作品更深的思考和对原著的思索与探究。这样,影视作品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目的就达到了。2)其二,采取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们在进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大多是按照教科书上来讲课,这样的课堂教学十之八生都不感兴趣,再加上又是语文课,更是会令学生们昏昏欲睡,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中学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低效率的。3)其三,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影视资源进行课内外自学训练,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学校,不管是小学、中学、大学每节课课时仅为45分钟,而且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课时都用来进行影视教学,条件的不允许使得教师们需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影视资源进行课内外的自学训练,这样形式的“作业”不仅可以解决某些条件限制的矛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因为这样形式的“作业”想必会很受学生的欢迎。
2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英文名著,正确指导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英文名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计划无目的地去读收不到良好效果,教师的指导计划要尽量细化,计划中应包括阅读任务、阅读进度、训练内容、指导方式等具体内容和措施,不能流于空泛。阅读英语名著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和个体素质的差异,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断不可一概而论,采取相同策略这样往往适得其反。有时我们大可采取异步施教的方式:基础扎实的可以先人一步,即在课外可以多读一读其他国外名著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和增长自己的见识,或者可以对课文进行深一步的了解(比如多了解课文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方法技巧等);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从简到难,呈阶梯式渐进(比如先多积累课文里面的单词、短语,然后学习一些经典句子的语法,再到对课文的基本把握等等)。可见因材施教可以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所在,从而才会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
1)快速阅读法:训练学生静心阅读,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并能记准作者、记清主要情节、人物及其关系等,读后能回答一般的问题。
2)精读式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对关键情节静心细读。对生字词能不查字典就不查字典,根据上下文可进行猜测,随着学生阅读英文名量的增加,原先陌生的单词通过不断重复和再现自然变成了“熟词”。经过一阶段的阅读指导,学生就能有选择对文中的美词、美句、美段加以欣赏,并做一定的评注。
3)浏览式阅读方法:浏览式阅读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准确的文中信息。主要方式有博览、浏览、泛读等,浏览目的在于是深刻而又清晰的看到文中主旨,抓住关键词。就阅读而言,把要阅读的内容大略地翻翻,泛泛地读一遍。浏览一般采取默读方式,用目光扫视。通过浏览这些内容,对全书的概貌可以有基本的认识,了解读物的主要内容,特别留意有特点有新意的内容。
4)跳跃式阅读法:这种阅读方法一般在做习题时采用,在练习阅读理解的时候,许多阅读段的大意往往在一段的首句或尾句,这样先阅读每段的句首和句尾掌握其主旨,然后再看后面的问题,先将能做的题做了,再带着不能答的题通读全文,进而逐一解决所有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要摸清学生的阅读情况加以引导,而兴趣是最好的“先生”。现实教学中,高中语文相较于其他学科,有被学生“边缘化”的倾向,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提前进入倦怠期,理由便是语文学习的“教与学”和高考的“考”相去甚远,急功近利的心理往往会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不由自主地引进“死胡同”。原因可归咎于多层面,而在日常教学反思中,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语文改良的第一要务,兴趣或许可以转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为地过于强化语文的思想性与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文化特质,用无休止的“做活题做死题、一直做到高考题”的题海操练取代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用僵化的标准答案禁锢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多元思维,学生的兴趣阅读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满足于把语言当作工具,那么只要学会准确运用‘趣味’这两个字就可以说是完成任务了。但是,要体会到‘趣味’这两个字在不同人的心灵中有无限丰富的差异,就太不容易了”。孙绍振老师如是说。
教师必须力争让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梳理材料,学习文化问题探究的方法,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能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
课外名著阅读是坚持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语文教学提升之路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名著阅读应是为语文教学本真(“内核”)服务的。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兴趣越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越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日常教学中,多数语文老师恨铁不成钢、操之过急,课外名著阅读目标定位偏高,把课外名著阅读处理得像普通课堂教学,还未读完就要求全体学生背诵名段名句,要么撰写多少字以上的心得,要么摘抄名著中的警句,让学生为完成机械式任务而刻苦“攻”书,这样的读书有何乐可谈?其实,课外名著阅读是从自然阅读开始的,充满渴望与情趣的阅读,是学生心之所至、自我娱乐、乐此不疲的事。在学生刚开始课外名著阅读时,“放羊式阅读”倒不失为当前一种相对合适的办法,古今中外、诗词曲赋、神话传说,全凭学生喜欢,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于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是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可适当有计划地推荐阅读书目并提出读书要求,引领学生跨进浩瀚的书海遨游。
二、引导开悟式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名著阅读,是一种与作品中人物心灵互动的过程;在社会日益复杂的今天,多读书,可以净化师生的心灵。名著阅读学习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过程,要真正提高名著阅读的“质与量”,使学生读有所感,感有所悟,悟有所用,不可忽视内化、外化这两个关键阅读环节。
历史和文学课程都有着深厚而宽广的人文教育资源,人类文化和文明的精髓尽在其中,是一门能激发人的灵性和美感的课程。而文学名著自身则具有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以及丰满的情感表达等独特的艺术魅力。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并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将会使历史课堂更具有灵性和美感。
1.文学名著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1课程改革大背景的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正是在这史无前例的课改大背景下,历史教师纷纷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自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而这些新的教学方式都主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改大背景为我们开展文学名著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提供了机会。
1.2人文教育的呼唤
十九世纪以来,由于物质和精神的失衡,人们过于追求物质造素养的严重缺失。人文素质的危机,引起世界的普遍重视,人文教育也成为了一项世界性的课题。我国也不例外,无论是政府还是教育界现在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历史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文学名著为历史教学提供了相关的素材。文学名著是文化的魂宝,是经过历史长河洗涤过的经典,它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净化心灵、塑造人格、陶冶情操,因此恰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1.3历史教学的需要
在历史课堂中运用文学名著,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的呈现形式,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枯燥的历史课堂多了一些活力,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是有必要的。
1.3.1渗透文学名著以激发兴趣
文学名著语言优美,人物刻画清晰,情节跌宕起伏,具有故事性和叙事性。据了解中学生思维似乎是一种叙事性思维,而文学名著恰好与此思维吻合,将文学名著运用于历史教学中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也比较喜欢,因此能够提高教学的情趣,活跃课堂气氛。
1.3.2鉴赏文学名著以加强美育
很多文学名著写作取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语言优美,情节生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而且具有优美的表现形式。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志趣都处于发展阶段,文学名著的优美语言,生动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将文学名著引入历史教学而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美育阵营。
2.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的途径
2.1导入新课时文学名著的运用
一段精彩而短小的导语,会使一堂课精妙生动、锦上添花。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导入,譬如我们可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学生喜欢的文学名著来导入新课。
案例:《美国南北战争》片段
老师:名著《飘》大家都熟悉吧?
学生:熟悉。
老师:书中的女主人公是谁呢?她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学生:郝思嘉。她生活在一个种植园家庭,生活还算平静,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
老师:恩,是这样的。思嘉生活在南方一个普通种植园家庭,过着平静而安逸的生活,但一场突入其来的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庄园被毁,亲人离去而思嘉也饱经生活的磨难,成为了一名坚强的女性。那么这场改变她和无数美国人生活的是什么战争呢?
学生:南北战争。
老师: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呢?一起来学习《美国南北战争》。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创设情境。以“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呢?”导入从而引出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学生一起走进《美国南北战争》的学习。
(2)讲授新课时文学名著的运用
讲授历史新课时运用文学名著,充分贯彻“以史导论”的教学原则,尤其是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以文学名著中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历史结论的理解,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历史必修一第13课《》片段
在讲授《》这节课时,如何评价是本课的难点,书中都是结论性的语言,学生不易理解。我曾听一名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引用了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等片段,将这部分内容讲得绘声绘影。
①“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②“那还是上午的事。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因为老尼姑来阻挡,说了三句话,他们便将伊当作满政府,在头上很给了不少的棍子和栗凿。尼姑待他们走后,定了神来检点,龙牌固然已经碎在地上了,而且又不见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
③“阿Q将手向头上一遮,不自觉的逃出门外;洋先生倒也没有追。快跑了六十多步,这才慢慢的走,于是心里便涌起了忧愁:洋先生不准他革命,他再没有别的路;从此决不能望有白盔白甲的人来叫他,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投影显示)
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这段话,然后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到了什么?
学生:这段话是讲的。
老师:很好,我们先看第一段说的是什么?
学生:说明后中国农村没有大的变化,阶级关系、风俗习惯照旧。
老师:这些都没有改变,那么更不可能改变是什么呢?
学生:不可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老师:从第二段话中看出了什么呢?
学生:资产阶级太软弱,他们欺软怕硬。
老师:这段话是说明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导致了一部分地主官僚投机革命,他们欺软怕硬,破坏革命,使革命埋下了隐患。那么第三段话呢?请各组相互讨论,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发言。
学生总结:说明脱离群众,没有唤起群众、依靠群众,使得愚昧的群众根本不理解革命。官僚地主投机革命后不准下层人民起来革命,反而镇压革命。
(3)结束新课时文学名著的运用
结课即教学结束,它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环,部分知识或全部知识的讲解在这个环节中将得到归纳总结和提升,同时还要延伸拓展到新知或是将学过的知识学以致用化为技能与实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此环节,因为它是巩固环节、升华环节。我们可以用文学名著组织练习题以达到巩固新知识的效果。比如:“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这部作品反映了下面哪几点?①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②推动进入新阶段,③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④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
3.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想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文学名著,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3.1适度性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时,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切不可刻意和随意地运用,否则适得其反;课堂时间有限运用时要注意量,不要把一堂历史课变成一堂名著欣赏课,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有利于选择学生喜欢的熟悉的文学名著。
3.2科学性问题
一方面由于文学名著本身的不真实性,作者出于艺术加工等原因会对情节进行夸张渲染甚至编造虚构。这就要老师在运用时要明辨真伪做到恰当使用。另一方面文学名著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但只是表现历史的形式,同历史教材内容有明显的区别,它毕竟是通过典型夸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在表现历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上与教材内容存在差异,在运用时切忌误用乱用,这就要求老师特别了解文学名著和教材内容,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和名著,客观把握教材和名著,精心设计以确保文学名著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科学性。
3.3反馈性的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比如:课上要注意学生的反应及互动情况,课下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评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的好坏、成功与否,若有问题就可以及时地改进,以使文学名著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得恰到好处。
4.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学名著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应用。用文学名著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营造逼真的历史氛围。用文学名著突破重难点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用文学名著对历史课堂进行小结,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总之,文学名著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完成,希望本文能够为文学名著辅助历史教学提供帮助和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I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2-0124-04
梁漱溟的“新儒学”思想既不同于熊十力及其门人所坚持的“返本开新”的努力方向,亦有别于马一浮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致思理路,而试图以西方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根据,将传统儒学所建立的精神世界纳入一种具有普世性的人类精神发展图式之中。而这一人类精神发展图式的建立,则是以其对身心关系的独特理解为理论基石的。在梁漱溟所设想的人类精神发展图式中,儒家以理性为主要特征的精神境界居于最高位置。而“文学艺术之属”则是实现这种理想境界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在梁漱溟看来,文学艺术活动可以使人进入一种“能人化境,这是人的生命顶活泼的时候。化是什么?化就是生命与宇宙的合一,不分家,没彼此,这是人生最理想的境界。”[1] (P120) 由此可见,“文学艺术之属”在梁氏文化哲学中的重要位置,惜乎为其社会文化方面的巨大学术成就所掩,学术界迄今对梁氏文艺思想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也不够深入。近年来关于梁氏学术思想的各种评述,关注的热点大都集中在他对中西文化哲学的论述方面,而较少涉及其文艺思想。仅有的几篇提到梁氏文艺观点的学术论文也只是在谈及梁氏文化哲学或者道德哲学的时候顺便涉及其艺术哲学,而且大多也只是罗列一下他关于文学艺术问题的各种观点而已,既缺少对其文艺思想之内在逻辑的分析,也未能阐明其文艺思想与文化哲学思想间的内在联系。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梳理、分析,揭示梁氏文艺学思想的基本构成和理论脉络,借以把握梁氏文艺思想对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身心关系:梁漱溟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梁漱溟看来,“人的个体生命即人身,通过某种感觉器官与环境相接乃发生感觉、感情,一切文学艺术都建立在这上面”。[2] (P232) 而所谓“感觉、感情”者,则是“从身达心,往复心身之间”的,[2] (P231) 因而文学艺术之属也就可以被看作是往复于人类的身与心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方式。这是梁漱溟关于文学艺术问题最为根本的看法,也是其一切文艺观点的理论基石。
在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思想中,身和心是一对极为重要的概念,对身与心之间关系的阐释也是梁氏整个文化哲学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理论之一。在梁漱溟看来,所谓身,即“生命活动所资借的物质条件”;而心则是“生命活动的表现”。[2] (P106) 他征引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指出生命活动赖以发生的生理基础是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动物,因而拥有着地球上最高的智慧。人类因为有了特见发达的头脑,有了高级神经与低级神经之间的分工,“人类生活既进入理智之一境,知行之间往往很有间隔”,[2] (P105) 于是身与心之间也出现了必然的分野。
身和心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梁漱溟说:“人身――人脑只是给人心(生命)开豁出路道来,容得它更方便地发挥透露其生命本性耳”。[2](P130) 即是说,就人类而言,身是为心服务的,心是身的统帅。身、心虽性质互异,却并非彼此悬隔,而是一体相通的,“譬如电解池内两端有阴极阳极之分别,却往复相通而不隔”。[2] (P111) 因而,在梁漱溟看来,身和心之间是彼此相反而又相通,共存于生命有机整体之中的。这也就为感情“从身达心,往复心身之间”之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然则感情又是如何在身心之间往复的呢?这里需要提到梁氏文化哲学的另一重要概念――理性。梁氏是在与理智相对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从生活方法上看,人类的特征无疑是在理智”,[3](P126) 但“理智必造乎无所为的冷静地步,而后得尽其用;就从这里不期而开出了无所私的感情(Impersonal feeling)――这便是理性”。[3](P127) 这种理性,梁漱溟也称之为“情理”,以表示其偏于主观的特性。 这种“无所私的感情”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感情也是不同的。梁漱溟认为,一般所说的感情可归诸“冲动”一类,与他所谓感情含义有别:“冲动(impulse)无疑地是身内机械运动的发作,感情(feeling)则不尽然。一般粗重的感情当然联结到冲动,同为身之事;进于高尚深微的感情,离身愈来愈远,其境界便很难说了”。[2] (P111)
由此可见,在梁氏哲学中,感情与冲动都存在于身心之间,而有高低之别。冲动离身――本能较近;感情则离心――理智较近,其至为“高尚深微”者,即梁氏所谓“无所私的感情”,也就是理性。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言,感情之粗重者,还难免与冲动相关,其“高尚深微”者,则与冲动关系极为渺茫了。但也还不能说是毫无关系,因为身与心之间原本就是相通的,因而所谓感情,也就不能绝对与身――本能无涉。在梁漱溟看来,这种“从身达心,往复心身之间的”的感情,适足以成为文学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
身和心也是传统儒学谈论较多的一对哲学概念。但梁氏从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出发对这一对传统哲学概念所做出的全新阐释,无疑使其具有了现代科学的某些特征,从而也给他的文艺思想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
二、梁漱溟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问题
梁漱溟认为,文学艺术之属“大抵可以美或不美为其概括地评价”,[2](P231) 文学艺术显然应当属于美的范畴;然而,他又认为“文学艺术总属人世间事,似乎其所贵亦有真之一义”,[2](P231)于是文学艺术之属又具有着真的含义。美耶真耶,文学艺术现象的本质特征究竟如何?依梁漱溟之见,就文学艺术而言,“真切动人感情斯谓之美”。[2] (P231) 可见,文学艺术之属要成为美的,除了要表现人类多层次的丰富感情外,还要求这种感情必须能够真切动人。如是,则既是真的,亦是美的。因其是真的,才成为美的。这里所说的真,“与科学上哲学上所求之真固不同也”,[2] (P231)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
为了说明真的不同含义,梁漱溟曾借用佛家《瑜伽师地论》中的“四真实”之说详加阐述。所谓“四真实”者,一是“世间极成真实”,“此即肯定现在通称的感性知识是有其一面真实性的”;二是“道理极成真实”,“此即肯定现在通称的理性知识有其真实性”;三是“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所谓烦恼障指缘自“我执”(或曰“人我执”)的烦恼使人烦扰昏乱,真理无从显现,净除此障,即成“净智”,真理方得以显现;四是“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所谓所知障,指缘自“法执”(或曰“法我执”)的障蔽使人迷惑于假象,真理无从显现,净除此障,即能进入佛家所谓“真如”之境(梁氏认为此即宇宙本体)。[2] (P206-209) 比较而言,前二者属于人世间的真实,后两者属于出世间的真实。
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真实。梁漱溟的新儒学观点是深受佛学影响的,在他的文化理想中,始终为佛教天国在人世间的实现留有一席之地。因而,在人世间的真实与出世间的真实之间,他明显倾向后者。梁氏认为,从根本上讲,“世间一切相幻妄非真也”;[2] (P231) 但“平情论事,世间的真实性又何妨予以承认,却是出世间就更真实耳”。[2](P206) 在梁漱溟看来,科学研究所求的是他所谓人世间的真实,“治科学者意在求真,其真不出吾前文所云四真实品之前二者”;[2] (P231) 而哲学所求的则是出世间的真实,“然真莫真于破除所知障,是则非世人想象所及矣”。[2] (P231)
然则文学艺术之真实,与科学或哲学所求之真实又有不同。梁漱溟认为,文学艺术之属,莫非作家与其观众之间藉作品若有一种精神上的交通”。[2] (P232) 从创作者方面来讲,“创作家出其生命中所蕴蓄者以刺激感染乎众人”;从欣赏者方面来说,则是“众人不期而为其所动也”。在这种状态下,“彼此若有默契,若成神交”。[2] (P232) 可见,文学艺术活动不是科学研究那样基于主体对客体的分析,因而不是感性认识或者理性认识之真实与否的问题,也不是哲学探讨那样基于主体自身的体悟和探究,因而不是破除什么“执”或“障”的问题,而是基于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之间,经由作品而产生的一种精神交流活动的真实发生。文学艺术之属的真实,指的就是在这种精神交流活动中感情的“真切动人”。这种“真切动人”,不一定是上述四真实之任何一种,但却可能在每一种情况中存在:既可以是人世间真情实感的催人泪下,亦可以是出世间神秘情感的令人神往。在梁氏看来,“人的感情大有浅深、厚薄、高低、雅俗之不等”,[2] (P232) 因而体现在文学艺术之属中的精神交流活动之真实状况,也就有了不同的层次。层次低者,只可“悦耳悦目”;层次高者,则可“怡神解忧”;感情至为“高尚深微”者,则可以上通“宇宙本体”。
于是,在梁漱溟的文艺观念中,作为文学艺术之属之本质特征的,自然是美;然而此所谓美,又必须是真的,只有首先是真的,才有可能成为美的。因为“美者非止悦耳悦目,怡神解忧而已”。[2] (P231-232) 尚须由人心之广大深远以通乎宇宙本体,[2](P236) 亦即人类之生命本体,如此才能成其为无私的至美。显然,梁漱溟对文学艺术之属之本质特征的理解,也是奠基于他对身心关系的独特理解之上的。
三、梁漱溟论文学艺术的分类问题
梁漱溟所说的文学艺术之属,所涉极广。“说文学,涵括诗歌、词曲、小说、戏剧、电影等等。说艺术,涵括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等等”。[2] (P231) 面对繁多的文学艺术门类,梁氏试图从不同的方面对之加以分类说明,借以把握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首先,梁漱溟依据文学艺术作品之艺术形式作用于审美主体之感觉器官的不同方式,将所有文学艺术分为三类。第一,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即“从第一信号系统以与人类生命发生交涉”者,如音乐、绘画之类。第二,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即“形之于文字符号或口语者”,属于从第二信号系统以与人类生命发生交涉者,如小说、诗文、书籍及弹词、说书之类。第三,多种方式综合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即一般所谓“综合艺术”,如中国的京剧。[2] (P232) 这样的分类方法看起来似乎借鉴了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之说,而实质上依然是基于梁漱溟自己对于身心关系的独特理解之上的。梁氏所谓身心之间的分野,实际上讲的就是本能与理智的差异。梁漱溟概括巴氏学说为:“其所谓无条件反射者概属本能;其所谓条件反射则不离本能而向于理智发展之见端。凡此皆其所谓第一信号系统,为人类与高等动物所同具。其所谓第二信号系统,亦即信号之信号者,则理智之能事,而为人类所独擅矣”。[2] (P42) 在梁漱溟看来,第一信号系统多半基于本能,第二信号系统则全部建立在人有理智这一事实之上。因而,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发生作用的范围,就在本能和理智,亦即身和心之间。而文学艺术之属的存在方式,不是第一信号系统便是第二信号系统,当然也是存在于身和心之间的。
其次,基于文学艺术作品反映对象的差异,梁漱溟又将文学艺术作品分为“联属于身者”与“联属于心者”两类。“联属于身者”,即表现人的本能的艺术作品。依人类本能的不同,这一类作品大致又可以分为这样几种。其一,表现人的性本能的。在梁氏看来,“文学艺术任何一方面自古至今的创作,如其不全是围绕在此,至少亦必涉及乎此”。其二,表现人的斗争本能的。这主要包括武侠小说、惊险影片、球类竞技以及取材于雄师猛虎的绘画、舞蹈之类。另外还有一些是表现人类其它本能的,如:探究之本能、游戏之本能、自由冀求之本能”等等,“亦皆为文学艺术各方面创作中所常利用”者。[2] (P234) 在关于人的本能问题上,梁漱溟显然是深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影响的,认为“所谓生活问题者,从一切生物所有生活看去,要不外个体生存、种族蕃衍两大问题而已。围绕此两大问题预为配备所需用之种种方法手段,随动物生命以俱来者,即所谓本能也”。[2](P47) 因而他在人的诸种本能之中最为强调性与斗争两项。而所谓“联属于心者”,指的是那些“意境甚高的文艺作品”,此类作品能够“感召高尚深微的心情,彻达乎人类生命深处,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品德”。在梁漱溟看来,这一类作品无疑属于可以感发人的“无所私的感情”者,是至真的,也是至美的。在这一类作品中,梁氏特别提到了“陶渊明的诗,倪云林的画,恬淡悠闲,超旷出尘;又如云冈石窟、龙门造像,静穆柔和,耐人寻味;或如欧洲中世建筑仿古罗马式哥特式大教堂,外高耸而内闳深,气象庄严,使人气敛神肃,起恭起敬,引向神秘出世之思”。[2](P235-236)凡此种种,均可算作“联属于心者”的艺术作品。
综上,我们看到,在梁漱溟的文艺观念中,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方面着眼进行的分类,还是从其内容方面着眼的分类,实质上都是基于他对身与心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一根本文化哲学观念展开的。
四、梁漱溟论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问题
在梁漱溟看来,文学艺术之属并非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作为人类生命本性自然而真切的外露,文学艺术具有引导人生摆脱庸俗,走向典雅、高尚;引领人类社会平息各种争端,走向和平、安乐的意义。当然,这些在眼下还不能实现,但梁漱溟深信,不远将来,在他所谓中国文化在全世界得到复兴的时候,文学艺术之属所具有的上述种种人生的、社会的意义将会得到完美的体现。几乎在他所有涉及文学艺术问题的论述中都讲到这些内容,梁氏称之为“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问题。我们不妨按照梁氏的逻辑将这一问题分为人生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探析。
梁漱溟认为,心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方式,主要体现为理智,但理智却并不必然会引导人们进入理性的精神境界。在很多情况下,理智的运用适足以使人“在人情世故利害得失上易有许多计较”,于是“他的情绪常是被压抑而不能发扬出来,他的生命常是不活泼,而阴冷、涩滞。”[1] (P120) 而文学艺术之属的作用恰恰就在于它能够“使人解脱于分别计较,从支离破杂的心理得到很浑然整个的生命,发扬出真的有力的生命,把一切俗俚琐碎的事都忘了。”[1] (P137) 通过文学艺术之属的熏陶,原本被本能桎梏的理智终于得以脱离其障蔽,从而获得一种合乎理性的精神生活。
从社会方面看,梁漱溟认为,在一个有宗教生活的社会里,人们可以借助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在一个缺乏或者宗教势力逐渐失去其原有影响力的社会里,则需要以道德力量构建人们的精神世界。而道德,在梁氏看来,就是“一种人生的艺术”。这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道德本身所达到的效果,其情形恰好就像是一种艺术形式,“道德是什么?即是生命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艺术。”[1] (P87) 其二,道德本身要起到更明显、更妥帖的作用,也需要借助某些艺术手段。比如中国古代常将礼乐并举,就是出于这种缘故。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4] (P7) 是具有某些宗教意味的仪式。中国古代没有明显的宗教形式,礼主要还是一种维护道德规范的手段。而乐者,为“五声八音总名象”,[4] (P124) 显然主要是指各种以声音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两者并举,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礼和乐看作维持社会人生正常秩序的有效手段,正是道德活动对艺术手段的借重。梁漱溟如此看重文学艺术活动在社会人生中的积极意义,与他的文化发展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梁氏认为,作为两种早熟的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将会在不远的未来依次得到复兴。古印度文明的复兴意味着一种宗教精神的重新抬头,而古中国文明的复兴则意味着道德社会的来临。在梁氏看来,不论是古印度文明还是古中国文明的复兴,都离不开社会人生的艺术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学艺术活动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也将成为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在梁漱溟看来,这是一种更为合乎人类理性的生活。
尽管梁漱溟并不以文艺思想家著称,但在他为数不多的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中却包含了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文艺思想。他对“文学艺术之属”作为往复于人类身心之间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方式的理解,既带有明显的儒家传统文艺思想的印记,亦融合了许多西方现代思想观念,而出之于他个性化的现代新儒学论述方式。因而,在将前人学说推向前进的同时,梁氏文艺思想的形成过程也为后来者指示了一条如何将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由传统推向现代的门径,这一点无疑对我国当代文艺思想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 (第2卷)[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名著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正如所说:读《三国演义》,可以领略到诸葛亮口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西游记》能学习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许多名著内容丰富,结构巧妙,情节精彩,主题深刻,是文学之精华。因此我认为: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到名著里遨游,让名著知识伴随学生,定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发展能力。可在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山区中学,老师应怎样引导好山区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呢?这是重要而又难执行的任务。下面,谈谈我在此方面探索出的一点思考与方法。
一、根据现状要创建阅读名著条件
1.山区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目前山区中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存在令人忧虑的现象。主要表现为:⑴教学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经调查,学生除了作文选之外,其他书少得可怜,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大工,无法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山区镇连一家正规的书店都没有,就是想买书、租书,也没地方。⑵很多家长和部分教师只热衷于教科书,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教育或不允许学生阅读课外书籍;⑶缺乏兴趣。大多数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看动画片、看球赛或电视剧。而对名著却不感兴趣,不想看。⑷缺乏引导,名著难以理解,特别是半懂不懂的文言文名著和外国名著,许多青少年无所适从。
因此,对于山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我们在高度重视之余更应明确: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通过有效途径,来开辟学生学习的新天地,开拓学习知识的新领域。
2.利用一切资源,创建阅读名著条件
⑴是以学校的图书室为主要阵地,鼓励学生到读书室借名著来阅读;⑵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找或借,凑几十本书。学生就可以有书可读了;⑶利用上网查看。个别同学家有电脑的,并提醒学生上健康的网站如:教育服务网等;⑷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家长联系,如:用至家长信,让家长了解阅读名著的好处,赢得家长的支持,尽量为子女提供名著书籍与阅读时间。
二、培养兴趣,使名著阅读成为学生的强烈愿望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名著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教师和同学推荐名著的好片断读给大家听,或选取一些合乎学生心理特点的影片看,如《真假美猴王》、《醉打蒋门神》等。让大家去感受其中的情节。创造机会让同学们自己把喜欢的名著阅读材料向同学们介绍。这样做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还可起到促进大家多读书,发挥读好书的作用,形成榜样和竞争的力量的氛围。
2.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运用歇后语、名言警句、人物介绍和名著知识竞赛等。形成学生学习强烈的心理动机,从而引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
3.开展名著阅读比赛和成果展览。我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外阅读评比表”,一月进行一次小结,一学期进行总结,看谁读得多,看哪个小组读得多,并做到持之以恒。可以借用活动课等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知识竞赛、讲故事、谈读后感、讲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等形式汇报阅读的成果,以检验大家的阅读效果。这样,既可检查学生名著阅读的效果,也可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热情,又能让学生主动、自觉的阅读名著。
三、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1.轻松读得,富有实效。培根在《论求知》中说过,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我们也可对名著阅读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种,即略读和精读。略读,就是简略地读,涉猎性地读。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断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则要采用精读的方法。精读,可以理解为积累性的阅读或探究性的阅读,更注重内容的内化和运用。精读时应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等方法促进对精读内容的理解、积累乃至运用。精读和略读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精读往往建立在略读的基础之上。如《朝花夕拾》一本书,常常是先浏览一番其中的十篇作品,通过逐步了解、感知才会发现其中是否有值得精读的内容。比如当读到某段话对自己人生有很大启迪时,就可以细细品读,深入感悟;如果读到描写百草园景物的十分优美的语句,对自己习作有帮助,不妨把它摘录下来,背一背。这样,略读和精读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确保阅读的效果。
2.制作读书卡。⑴作摘抄。将读物中的作者、主要人物及性格,精彩情节、名言警句、分类地抄在卡片上。经过选择、抄录,这些材料就成了自己的财富,以便日后查阅、使用。⑵作批注。随读随在字里行间加上各种符号,在正文、两旁加批注,以助理解和记忆。⑶作笔记。这是与写作练习结合的一种方法。阅读后,写出提要(或提纲)、读后感等,把阅读所得加以提炼、概括、系统、引申,最后整理成一本本的读书笔记,如《随感录》、《名言警句》等。这样从中真实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提高文学素养。学生就可在阅读的质和量上协调发展。
总之,山区语文教师应正确引领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把通向语文知识名著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引领学生逐步学会打开这扇知识的大门,让名著伴随学生左右,体验名著阅读的乐趣,使山区学子从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并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从而收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张俊.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当下大学校园的主力军,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文明素养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甚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一、90后大学生基础文明存在的主要问题
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以往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对学生们的基础文明养成带来了较大影响。笔者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老师及家长等人群进行交流和通过对学生经常使用的人人网、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进行调查,经过了解编制调查问卷,对笔者所在院校4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学习风气有待加强。在90后大学生当中,对于学习急功近利的心态较重,从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调查显示,74%的学生有过上课逃课、迟到或早退等行为。80%以上的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上课走神玩手机、吃东西、睡觉等不良行为。
(二)守纪意识和基本文明规范有待强化。根据调查,首先,在学生中还存偷窃现象,60%多的同学反映自己曾丢过水壶,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丢过手机、钱包或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其次,有70%的同学表示在学校里经常见到衣着随便、浓装艳抹的学生自由出入教室,不尊敬师长。再次,学生寝室卫生差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发生在男同学宿舍,个人卫生习惯差,寝室卫生不整理,脏乱不堪。第四,使用不文明语言已经非常普遍,有80%以上的同学使用和经常使用不文明语言,这其中网络、手机和日常交流是不文明语言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第五,90后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有70%以上的同学反映身边同学公共卫生习惯差。最后,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恋爱观需要引导。谈恋爱是现在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本次调查中显示,低年级学生中有30% 左右谈恋爱,高年级的比例更高。一部分学生对待恋爱问题态度自由,认为恋爱就是眼前的事,不喜欢了随时分开换人。还有一部分学生交往不得体,谈情说爱不分场合,在公共场合过分亲热。更有因与情敌大打出手而害人害己的案例发生。
二、高校加强90后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一)加强高校制度建设,优化学生成长环境。(1)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为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也是良好校风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和校风是校园文明的重要体现,它作为学生成长的“软环境”,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起着引导、激励、示范和约束的作用。努力构建一个学风端正,文明诚信,团结自强,积极进取的校风,可对学生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完善制度建设,确保基础文明教育有“法”可依。要使学生遵规守纪,首先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依托,用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学生,才能确保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落到实处。高校应积极完善制度建设,确保基础文明教育科学化、长远化、常态化。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年都会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将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文件汇编成《大学生手册》,以供学生查阅,也作为学校管理学生的依据。(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掘校园文化对提升学生基本文明素养的潜在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有渗透性的,正所谓“润物细无声”。积极向上的、高雅的校园文化对基础文明教育有着巨大促进作用。高校应利用各种活动为载体,依托各类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充分发挥学生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基础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如开展“雷锋活动月”,寝室文化节,新生学唱校歌合唱比赛等,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提升其自觉意识。
(二)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提升育人工作水平。(1)重视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守信教育,引导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应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首先,充分发挥“两课”、团校、党校的教育作用。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明白道理,同时围绕尊师、勤学、礼节、男女交往、仪表和法律基础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使基础文明的提升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其次,以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为指导,推动民族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心中。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道德品格是90大学生需要学习和加强的,除了课程指导,学校还应开展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汉字听写大赛等。让学生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传承民族精神。(2)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恋爱观,从主观上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90后大学生是在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生长环境相对优越,但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也很严重,加之心理发展不成熟,产生了基本文明素质缺失和恋爱观有偏差的情况。学校应充分发挥各种媒介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作用,通过心理咨询加强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与沟通,及时提供有效的心理指导。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对学生工作者全部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做到尽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违纪违法现象,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律意识对基础文明的推动作用。学生内在的动力是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应注重学生自我认识的培养,从思想上认清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明确知识的重要性和环境带来的压力。要激发学生提升文明修养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让学生明确,针对当下自由择业的就业环境和双向选择的人才选拔模式,除了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外,更要培养自己综合能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职高生阅读语文类课外读物的情况很不乐观。从我任教的感受来看,近几年职高学生在语文课外书籍的阅读量上甚至比几年前的学生有所下降,语文课外知识也不如前几年的学生丰富。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职高生阅读语文课外读物?大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课外阅读。二是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没有动力进行课外阅读。三是适合职高生阅读的语文课外读物比较少。四是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师长的有效指导。
一、职高语文课外读特缺乏的原因
在影响职高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因素中,语文课外读物自身的匮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近几年书店里学生的课外读物类书籍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在这些语课外读物类书籍中,适合职高生阅读的书籍更是少之又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当前职高语文课外书籍缺乏的现象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高语文课外阅读长期得不到重视,导致作者和出版社没有利益驱动来写作、出版更多的作品。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效益成为许多作者和出版社优先考虑的因素,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他们宁愿花更多的精力去写作、出版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畅销书。职高语文课外读物市场比较小,获利不大,因此不少作者和出版商不太愿意冒着微利甚至亏本的风险推出一些职高语文课外读物。
其次,现在书店里确实有不少新出版的语文类书籍,但是,这些书籍却存在着儿童化和成人化两大特点。在琳琅满目的语文书籍中,有许多是装帧精美的儿童礼品读物,这些读物图文并茂,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课外阅读材料,但对职高生来说,这些读物缺少系统性,也缺乏深度,并不适合进行阅读训练。另外一些书籍则是一些较为难懂的专业著作,适合大学生或专业人士阅读,显然,这一部分书籍也不适合职高生。
最后,部分读物有误导青少年之嫌。近几年来,随着央视《百家讲坛》等栏目的推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阅读人文类书籍的浪潮,不少此类小说应运而生。在这些小说中,有些既有严谨的专业依据,又有生动的文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但也有部分作品纯粹是虚构,即所谓的穿越文学、架空小说,阅读这些作品,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的职高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阅读观念,影响对语文课程的学习。
二、职高语文课外读物建设建议
由于适合职高生阅读的语文课外读物相对匮乏,如何建设职高语文课外读物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实际上,职高语文课外读物这一市场还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只要出版商精心组织策划,各方齐心协力,政府部门给予引导扶持,各方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就可以收获可观的经济效益。教育主管部门、课程开发者、史学工作者包括职高语文老师、作者、出版社、书店等相关单位人员应积极配合,行动起来,为职高生创作更多的适合的语文课外读物。
首先,从课程层面来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职高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并精选了一些文学名著供学生阅读。我们可模仿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更加具体可操作的课外阅读要求,并推荐一些优秀的语文课外读物以供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在语文教材之外,还有一本读本,读本不作学习要求,但是里面收录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也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语文课程体系中,可模仿这一设置,也编写一些语文读本,从一些优秀的语文著作中选取一些和学生所学课文配套的作品选段,从而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这一点做起来不难,毕竟普通中学教育这一块已经做得比较好了。职高可以向他们学习取经。
其次,从出版物层面来讲,各方面应通力合作,编写一批符合职高生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的课本配套读物和语文普及读物。正如前文所说,当前许多课外阅读书籍存在着儿童化或成人化的问题,真正适合职高生阅读的作品不是很多。针对这一情况,出版商应联合广大史学工作者和职高语文老师,利用后两者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为职高生编写一些既符合时展又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课本配套读物,让职高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出版商还可以组织编写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语文普及读物,让一部分对语文感兴趣又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假期的时候,有适合自己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作品来阅读,提高对语文的认识。
再次,努力改编一些史学名著供职高生阅读。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史学名著,不同时期的史学名著都代表着那一时期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阅读这些优秀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我们要选择一部分适合职高生的史学名著出版发行。当然,就如同文学名著在给职高生阅读时需要做一定的改编、缩写一样,对这些史学名著也需要做适合职高生的改编,以符合职高生的认知水平与阅读习惯。首先,将史学名著作一些通俗的改编,以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理论性的文字,应加以必要的简化与解释。其次,有些史学名著篇幅较长,可对其内容进行缩写或精选。最后,对于一些史学名著,可在正文前面加上必要的导读。以上的方式可降低学生阅读史学名著的门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亲近名著。
最后,在不能改变现状的当下,重要的是培养职高生的阅读意识,让广大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职高生的视野,走进职校的课堂,以此提高职高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职高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而适合职高生阅读的语文课外读物却相对匮乏,如何更好地建设职高语文课外读物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方应通力合作,行动起来,从课程建设、出版物发行等方面着手,为职高生提供更多优秀的语文课外读物,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并建议阅读一些文学名著。对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懂得既要“好读书”,更要“读好书”。为了落实建议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明确的要求,精心选择一些接近学生个性特征和生活实际,易于阅读理解,富有人生启迪的文学作品。例如结合青少年情感丰富的个性特征,我们可以介绍他们阅读泰戈尔的名著《吉檀伽利》、冰心的《繁星、春水》等散文诗。还可以切合生活实际的选择一些富有励志意义的文学名著,比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或者是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海伦-凯勒及张海迪等人的传记体名作。其次,也可以结合某些精品影视剧让学生比较阅读文本作品。另外,也可以结合远教媒体等资源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例如结合《百家讲坛》中的于丹教授讲《论语》、《庄子》,王立群教授讲《史记》等节目,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阅读国学典籍,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二、注重阅读指导
选择了精品名著,还必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指导决定了学生的价值观趋向,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良好有效、高效的阅读指导,应该结合文本作品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分门别类,因势利导。对于小说的阅读,应该让学生通过对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的认识,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诗歌阅读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思和诗歌的意境这三个层面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体会作者别具慧眼、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感受语言的凝练,感悟蕴含的哲理;散文的阅读,重在指导学生深入体会散文随意自然、形散神聚的艺术特征,感知作者的情趣、情致、情韵;对于戏剧的阅读指导,应该将重点放在精美的人物台词之上,通过那些个性化的语言理解,准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当然激烈的矛盾冲突的也是重中之重。除此而外,在同一题材的阅读上也应注意结合各自的显著特征进行指导。比如,同样是写景抒情的游记文章,老舍先生笔下的《趵突泉》重在写视觉的观感,谢大光笔下的《鼎湖上听泉》却独辟蹊径,从听觉感受来写,这两篇文章艺术构思迥然相异,各有千秋,皆是名篇。通过这种“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的比较,既拓宽了阅读分析的思路,又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写文章的能力。
三、注重读书笔记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为了强化记忆,深化感受,读书笔记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坚持写读书笔记,既是对阅读的领悟深化,更是对写作的促进提高。读书笔记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1)作家作品介绍。主要从作家的基本情况,创作风格,代表作品这几点来写,目的是借此拓展学生的文学文化常识;(2)作品内容概述。主要是让学生对阅读的文本再概括、再提炼,可以培养学生改写、缩写、扩写的写作能力;(3)人物形象分析。就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名章佳句摘录。主要是通过对文章中的名章佳句的搜集整理,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以便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5)阅读心得。这是阅读笔记之中的重点,既是学生对作品理解、认知的整体概括,更是阅读、写作情况的整体体现,可以让学生写成简单的随笔,也可以写成完整的文章。总之,通过以上的分类摘记,日积月累,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的水平。
四、注重读书交流
数字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大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法的革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多模态的教学方法。20世纪末期,国外教育组织NewLondonGroup提出了“多模态教学”的概念,认为借助视频,图片,声音等不同符号的多种途径,实现特殊语境下知识的传递。语言的习得得益于外界信息和意义的氛围,多模态的文本内容呈现会刺激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英美文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研读作家作品,启发学生领会文学知识,但这对普通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多模态教学的语篇范本——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得到了重视,虽然这并不能代替原著的阅读,但只要教师把握选材和使用的尺寸,坚持“忠于原作,旨在创新”的原则,最终能够提高鉴赏水平和扩大文化视野。
一、选择影视作品的原则上
一般来说,影视作品改编有三种:“强调忠实于原著的翻译式改编、细节开放改编而整体框架风格与原著一致的框架式改编,以及以原著为素材、放开手脚大胆创造的自由式改编”。作为多模块教学形式的影视欣赏,直观有力地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中想象的社会场景和人物关系变成立体的画面,在导入部分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传统观念上,教师往往优先原汁原味的教学材料,舍弃后期改动较大的影片。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贴合原作的影视作品理应受到重视,但笔者认为,另外两种素材也是具有可用性的。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群体,有着成熟独立的人格,可以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来接触不同文学作品的解读。其中语言文明、发音地道纯正的,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历史背景的作品,都有助于学生准确的理解。如果影视作品中出现不合适的内容,教师可选择利于课程的部分视频,布置阅读文学著作与影视作品对比的作业,不同时期、不同版本影视作品的比较研究如论文,影评,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原作与改编作品的差异和创新,加深学生对原著的印象,结合时代特征,发现其闪光点和局限性。例如,《傲慢与偏见》《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等文学名著,已拍摄过多年代、多版本的影视剧,基本上没有做过太多的改变,教师可直接推介给学生观看。再如华盛顿欧文的《睡谷的传说》,从首次电影版的《无头骑士》(1992),迪士尼动画版本(1958),到影片《睡谷》(1999),再到美剧《断头谷》系列,改动巨大,和原作毫无关联,教师可建议学生先参考相关论文,比如《评小说<睡谷的传说>与电影<断头谷>》,文中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故事情节上有一些改编,但与时俱进地再现了欧文原作的特点,给学生以启迪。
二、使用影视作品的方式上
大多数学生在英美文学选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晦涩难懂的生词,冗长的句子和篇幅,复杂的人物关系都会成为学习的障碍。而影视作品营造出的多模态语篇,精彩的台词对白,演员生动的表演,将这些都浓缩在镜头前,尤其是忠于原作的作品,全面地描绘出原书的精要,学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把握经典选段,又能掌握整本书的线索概要。很多学生还会不满足于影片,想要阅读原文,一探究竟。因此传统的文学课会组织学生观赏完整的影片,由于课程学时有限,不能过多的使用。教师可采用影视作品中的静态图片,在PPT中简单的说明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介绍作品,明确主题任务,可要求学生课余时间自行观看,完成设置的各项任务,理解名著内容的练习,还可进行角色扮演、台词配音和戏剧表演等课外活动。另外教师选定或制作图片、音频和视频片段等多模态形式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解决当堂观看全部影片耗时的问题;还可剪辑简短的视频、音频片段,在授课中或课外在线平台播放。邀请爱好或擅长多媒体技术的学生,按照布置的任务单自愿地帮助制作或拍摄视频。其中忠于原作风格的可用来做课堂教学材料,旨在创新的则可作为第二课堂的活动范本,供学生交流互动。参加活动的学生应有适当的奖励措施,调动他们的求知欲。阅读英美文学名著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扩大词汇量,了解英美文化的精华。传统的教学花费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享受作品的过程变得枯燥难懂。学生对于教室布置的选读片段偷工减料,十分被动,甚至只为考试范围做准备。结合现状,不同时期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改编或翻拍后,提供了多模态的教学形式,改变了英美文学课程的单一教学模式,起到了引导、辅助和深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钫.论电影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理由、原则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11,(5):63-66,76.
一、文学与旅游文学的相关概念
文学主要被看做是审美的语言作品,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反映客观的现实、体现作家心理感受的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游记、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心里的感情及再现特定地域和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文学”这个名词也随之出现。现在的旅游文学是指反映旅游者旅游生活的文学,它以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为表现对象,书写旅游者或旅游工作者的感情、思想和审美情趣。其比山水文学的表现对象要更加的广泛,不仅涉及了山水风景、文物古迹而且包括了风土人情等社会事物。
二、柳宗元文学的旅游价值
柳宗元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他是“唐宋家”之一,是文学上的大家,思想上的伟人。柳宗元被贬到偏远的永州和柳州后,虽然政治理想破灭了,但是远离了政治的斗争,他致力于文学的创作,最终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柳宗元的旅游文学作品主要有游记和纪游诗两大类,一般被称为“山水文学”。
(一)柳宗元文学丰富了永、柳二州的旅游资源
永州和柳州两地比之与国内其他著名的旅游地来说,旅游资源比较贫乏。柳宗元的那些经过精心绘制的描写两地自然风光的著名杰作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无疑是他给予两地的一批非常有价值的珍宝。柳宗元文学不仅使两州旅游地的旅游景观更加丰富,还增加了两州旅游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柳宗元没被贬到这里之前,两州的自然山水风景和人文历史景物的品质是怎么样的,我们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那时候的山水是没有多少人欣赏的,是寂寞的。柳宗元到了这里之后,它才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逐渐远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位置,是柳宗元发现并宣扬了这里奇山秀水的美丽,使它传扬出去广为人知。
(二)柳宗元文学提高了两地旅游资源质量,增加了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和旅游吸引力
在中国的旅游资源中,因为文学是非物质的,是一种语言,所以,它往往是融入其他的旅游资源之中,增添这些旅游资源的人文色彩,而不是独立存在的旅游资源。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一直是传统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历朝历代因为文人游览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记游、咏物之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丰富了旅游景观的人文内涵,增加了旅游吸引力,提高了旅游景观的美誉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著名山水风景和名胜古迹的形成发展,大都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
柳宗元文学是永、柳两地的旅游文化的精髓,而柳宗元文学主要是游记和游诗,这些都是在经过实地的游览之后,融入作者的内心感受而创作出来的。
(三)柳宗元的文学无意识地宣传了旅游景观
依照现代传播学的理解,受众对隐性宣传的信赖程度远远超过商业宣传,文学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隐性宣传方法。因为它拥有特别的审美效果和穿越时空的传播作用,使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审美感受。旅游文学是一种表现美的文学,具有非常强烈的美感。作者在创作旅游文学作品时,是出自内心真挚的感情,描绘山川美景等自然风光,没有掺杂任何商业宣传营销目的,因此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再加上旅游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山水风景是自然景观的真实再现,但是又要高于自然景观,是经过作者文学艺术加工出来的,其与自然景观相比更加具有美感,也更能引起读者到此一游的兴趣。柳宗元文学对于永、柳两州的意义,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他对两州美丽自然风光的宣传这方面。客观的景物美要经过“人”的主观加工作用方能更加显现出来,柳宗元曾经说过:“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与空山矣”。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定没有料想到,他对于贬谪之地的永州和柳州来说,恰好扮演了他美学理论中强调的“人”这个角色。正是因为有了柳宗元的存在,他所创作的旅游文学作品流传于世后,才使偏远孤陋的、埋藏于荒山野岭的永、柳两州诸多旅游景观传扬出去,广为人知,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地。
在柳宗元的文学作品中,经过其文学加工,永州和柳州不再是贫穷僻陋的偏远之地,而是处处皆是美丽风景的世外桃源,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俱是世上少有的美景。小石潭的奇石、西山的奇与怪、袁家潭的山风、钴镯潭的清澈等等,柳宗元在说起这些景物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而这些可能本来很普通的风景在柳宗元的妙笔生花下,增添了很多独特魅力,让读者陶醉其中,产生到此一游的兴趣。
(四)柳宗元文学是永、柳二州旅游文化的精髓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满足,大家越来越要求享受精神生活。这种现象反映到旅游活动中,就表现为人们渐渐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纯游览性的观赏自然风景,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旅游活动中的审美情趣和享受高品位的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
柳宗元的旅游文学刚好能够满足这种需要,它以自身散发的文学艺术魅力和强烈的影响力激发读者的旅游欲望,它是在永、柳两州的奇山丽水之中开出来的一朵奇葩,它理所应当地永柳两州旅游文化的精髓,是两州旅游文化中最具吸引力,最有魅力的一部分。
三、旅游文学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及发展
在文学旅游景观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充分依托景区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背景,利用丰富的旅游文学辅之以多种形式的营销方式、手段,向外界介绍景点,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这种借助旅游文学进行营销,迎合旅游者对文化的追求,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种旅游发展形势。
(一)文学与传媒相结合的营销方式
现今,湖南吉首的凤凰城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但它在90年代末之前并非如此。虽然凤凰城的旅游资源非常有特色风情,而且还有文学上的大家沈从文先生其著作《边城》的独特魅力,但其还是在90年代末借助当地政府与湖南卫视联手打造出了独特的旅游品牌,使文学与影视的影响相结合。自此,凤凰旅游一炮走红,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营销方案。
由此可见,我们也可以把包装对象放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突出的文学形象上,或创办一些专门用来做旅游宣传的节目、频道等。通过对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传媒渠道融合来对文学旅游资源进行包装和宣传。
(二)将旅游文学作品运用到旅游景点的广告语中
广告语要求朗朗上口,语言精练,讲究含蓄且有意境,要能给人以无尽的遐思空间。对于旅游广告语来说,也要重视名人效应。
坡曾以“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是憾事!”来赞美虎丘,虽然对于虎丘的美丽风景和名胜古迹等只字未提,但是却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激发了读者到虎丘旅游的兴趣。流传到现在,这句话已成为了虎丘旅游的宣传广告语。杭州旅游业的广告语是“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这句就是出自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这一首诗。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到现在,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了,而且还将继续传扬下去。当时,杭州征集旅游广告语,这句词通俗易懂却又意境无穷、有独特的魅力,从众多的广告语中脱颖而出,被杭州市相关旅游部门定为杭州旅游的广告语。因为这句特色的广告语,杭州区别于其他众多的江南旅游城市,在宣传上取得了优势。
这样把文学作品里的某个句子应用作为旅游景点的广告语的例子有很多,而且大部分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深入研究柳宗元文学作品,利用其在文学上的地位及在大众中的影响力,设计旅游广告语,使其在同类旅游中脱颖而出。
(三)模拟文学名著开发景观
模拟文学名著开发旅游景观,通常是以文学名著或以其为蓝本改编的电视剧等在大众中产生了轰动效应为前提。回头看看,这些年来我国模拟文学名著开发的旅游景观,几乎每一轮模拟景观热都与文学名著或以其改编的电视剧等的轰动联系在一起。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我国名著《红楼梦》为蓝本改编拍摄的电视剧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因此,先后诞生了北京的大观园、上海的大观园和河北正定县的荣国府。国外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评为“全球第一大畅销书”,它在全球的范围内有数量巨大的书迷。它不仅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也吸引了旅游开发商的目光。华纳公司与奥兰多环球影城携手在奥兰多环球城内建立一个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蓝本的“园中之园”——“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The Wizarding World of Harry Potter),这个“魔法世界”作为环球影城冒险岛主题乐园的一部分于2009-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
以文学名著为蓝本的模拟景观因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再加上影视剧播出后产生的轰动效果,必定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波.旅游文化学[M].青岛: 青岛出版社,2001
[2]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3]曾金秋.论柳宗元对永州旅游文化资源的提升作用[J].黄岗师范学院学报,2002.22
[4]贾鸿雁.论柳宗元的旅游思想与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5]Cevat Tosun. Limits t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in
[6]卢宁.论柳宗元山水诗的复与变——兼及佛教对其审美理念的影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7]黄云眉.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M].山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
[8]丁晨.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J].湖南社会科学,2006.2
[9]曹瑞丽.论柳宗元文学的现代旅游价值[J].华章学报,2011.26
[10]陈雁谷.试论柳宗元的社会旅游思想——兼谈永州市的旅游开发[J].零陵师专学报,1994.1
[11]张佳音.心境与家世——柳宗元与刘禹锡山水诗文比较[J].北方文从,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