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药学监护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医院药学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3个时期。①以调配为主的传统时期;②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③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药学监护时期。
药物治疗给许多病人解除病痛,带来幸福,但同样也会给许多人造成药害,引起后遗症,甚至死亡。药师从道德上讲有责任保护病人免于药害之忧。随着人们要求健康的水平提高,已不再满足有药可用,要求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药学服务。PC应运而生则是一种必然趋势了。
一、PC的定义。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Care简称PC),也有称为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PC是一种过程,药师通过与病人和其他专业人员合作,设计治疗计划,其执行和监测将会对病人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它包括3种功能:
①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②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③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药师的使命是提供PC,PC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二、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一)把医疗、药学、护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医生、药师、护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医疗责任。
(二)既为病人个人服务,又为整个社会国民健康教育服务。
(三)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检测、治疗和保健。
(四)指导、帮助病人和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
(五)定期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
三、药学监护中药师的职责。
(一)与医生一起设计药物治疗方案(即个体化用药),监测病人用药全过程。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和报告药物过敏反应及副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二)综合管理PC所必需的资源(包括人和药品)。药物使用管理包括采购、储存、供应及药物使用评价。对医生、护士进行药学指导,提供有关药物的信息咨询服务。对病人采取直接服务,包括用药教育、临床治疗会诊等。
(三)保证合理用药,即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如①药物正确无误;②用药指征适宜;③疗效安全,使用价格适宜;④剂量、用法、疗程妥当(依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知识决定剂量及疗程);⑤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症、不良反应小);⑥调配无误;⑦病人遵从性良好[1]。
(四)建立病人用药档案,对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价。
四、医院药师在PC中的地位。
(一)药师的委托人是病人。作为病人的委托人,药师必须与病人建立“一对一”的业务关系。
(二)建立“处方者、药师、病人”新型伙伴关系。
PC要求全体药学工作人员都是病人保健的提供者。
其他医务人员及病人可与药师进行直接对话,起到医师延伸者功能,成为治疗队伍的一员[2]。
五、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药学监护首先促进了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其次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第三,病人的疾病得以治愈,病症得到消除或减轻,从而达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根本目的;第四,由于大幅度减少或杜绝了不合理用药,节约了药物资源,因而降低了医疗费用;第五,提高了药师在医院乃至全社会的地位和形象。
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起步较晚,药学监护工作处于宣传时期。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药学监护的社会需求将日益增加。
六、我国实施PC的障碍。
(一)观念上的障碍。
11超越药师的传统工作实现由“对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负责”向“对病人用药结果负责”的转变,药师本身也得到施展专业才能,树立崭新职业形象的机会。
21超越以治愈疾病为目标的观念PC提供的服务不光是要把病人现有的疾病治愈,而且要恢复病人的健康,使病人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
31超越生物学指标评价治疗结果的观念开展PC工作,就要综合评价药物对病人整体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等指标。
41超越具体医疗机构狭小的地域观念实施PC,药师不光是对本单位住院病人进行药学服务,而是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持续不断,甚至对已出院的病人也应负有关心的责任。
51超越现行的药学业务分工医院所有药学人员,虽分工不同,总体目标都是通过药品和药学手段向病人提供改善生存质量的服务。
(二)药学资源方面障碍:时间不足,人员编制限制,工作场所有限,技术条件有限,医疗体系方面的障碍,PC的连贯性要求医疗系统是个完整的体系。
(三)信息资源方面的障碍。
11医疗信息不足向病人提供PC的药师不仅要能及时获得药物的知识和最新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取得病人的医疗文件。
21药师应当为每位病人建立正规的药历,详细记录病人的药物治疗情况(用药时间等)和用药前后化验的结果(疗效与反应等),但药师一般缺乏编写常规医疗文件的训练和经验。
(四)法规方面障碍。
PC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宣传阶段,没有制度,尤其缺少一套客观的、科学的、能为医生、病人接受的评价标准,用来衡量药物应当产生的结果,以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开展PC是药师与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健康保健提供者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整体配合,药师开展PC并不是重复医生、护士的临床业务,而是对其工作的补充。
七、未来医院药学的展望。
21世纪药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实施PC,未来的医院药师应该既懂药又了解临床,其基本工作内容有:血药浓度监测与解释、临床治疗咨询与会诊、病人出院后药物使用教育、门诊病员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与鉴定、新型科研制剂开发、参与新药临床评价方案的制定等。通过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保证理想的用药结果,降低因药物有关的医疗费用。尽可能使每一位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能够保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和精神状态,生活得健康幸福[3]
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特别是临床药学的兴起,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根本的转变。医院药学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3个时期。①以调配为主的传统时期;②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③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药学监护时期。临床药学的3个主要内容是: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信息咨询。作为药师,其中心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药师参与临床,将使药师直接与病人建立联系,直接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这是药师职能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意味着药师要承担起对病人治疗全过程用药的监护责任。药师的药学监护与医生的治疗监护、护士的护理监护共同组成了全方位的“病人监护”过程(即药物从采购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
药物治疗给许多病人解除病痛,带来幸福,但同样也会给许多人造成药害,引起后遗症,甚至死亡(药学美学)。事实上多数问题不在于药物本身,而是开处方、配药或给药过程中的不当引起的。因此药师从道德上讲有责任保护病人免于药害之忧(药学伦理学的要求,着重强调药师的真正价值在于为广大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负责,而不是纯粹的商品关系。药学伦理教育内容,义务教育、责任心教育、保密教育、法制教育)。另外,随着人们要求健康的水平提高,已不再满足有药可用,要求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药学服务。PC应运而生则是一种必然趋势了[1]。
1PC的定义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Care简称PC),也有称为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1987年由美国的Hepler和Strand提出PC,很快得到世界许多国家学者一致认可,在1988年新德里世界药学大会加以明确并特别作了推荐。
1987年,Hepler在“药学正经历着第三次浪潮”报告中提出,在未来20a中,药师应该在整个卫生保健体系中表明自己在药物使用控制方面的能力,特别应该表明由于药师的参与可以减少整个服务费用,如缩短住院期和减少其他昂贵的服务等。1990年Hpler等提出了PC定义:“PC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这些结果包括①治愈疾病;②消除或减轻症状;③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④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PC是一种过程,药师通过与病人和其他专业人员合作,设计治疗计划,其执行和监测将会对病人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它包括3种功能,①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②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③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PC是卫生保健的必要部分,应当与其他部分结合起来。但是,提供PC的目的是药师的工作要直接面向病人,药师直接对病人负责,以保证PC的质量。PC药师与病人的基本关系是:病人把自己托付给药师,药师接受委托并承担责任。PC的基本目标、过程和相互关系存在于所有的医疗机构中”。
对PC的统一定义是:“药师的使命是提供PC。PC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3]。这一定义把医院药学的全部活动建立在以病人监护为中心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身心健康为目标,药师要承担起监督、执行、保护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的社会责任(社会药学的要求,社会药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药学问题,研究社会因素与药学系统诸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交叉学科。社会药学的内容1药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2药学系统内部的社会关系3药学工作者在药学系统中的作用4社会用药的特点、规律及其所带来社会问题)。
2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2.1把医疗、药学、护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医生、药师、护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医疗责任。
2.2既为病人个人服务,又为整个社会国民健康教育服务。
2.3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检测、治疗和保健。
2.4指导、帮助病人和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
2.5定期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
根据药学监护的上述内容,医院药师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改变,他们不仅仅是调制药品,而是要与医生、护士一起直接面向病人,参与治疗,指导用药,工作在临床第一线。
3药学监护中药师的职责
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药学监护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监护。概括起来,药师在药学监护实践中的主要职责是:
3.1与医生一起决定病人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明确治疗目标,为这一目标设计药物治疗方案(即个体化用药),监测病人用药全过程,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和报告药物过敏反应及副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PC不仅涉及药物治疗(实际提供药品),而且涉及每个病人的药物治疗决策。不光决定是否用药,而且判断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方法、药物治疗监测和向病人提供与用药有关的情报和咨询服务。药师必须综合、分析信息,根据与其他服务人员交谈所获得的信息、病人情况、疾病类型和医生提出的治疗观点拿出用药方案。
3.2综合管理所有的PC所必需的资源(包括人和药品)。药物使用管理包括采购、储存、供应及药物使用评价。对医生、护士进行药学指导,提供有关药物的信息咨询服务。对病人采取直接服务,包括用药教育、临床治疗会诊等。
3.3保证合理用药,即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根据病人的疾病种类、性质、发病时间、以往用药史、有无药物过敏等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适当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
药师提供PC的具体任务是发现、防止和解决与用药有关的问题。如①药物正确无误;②用药指征适宜;③疗效安全,使用价格适宜;④剂量、用法、疗程妥当(依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知识决定剂量及疗程);⑤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不良反应小);⑥调配无误;⑦病人遵从性良好[4]。
3.4建立病人用药档案,对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价。
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采用通用量表和特殊量表,健康问卷和健康效用测量方法,健康效用指数等,对病人生活质量作出客观和主观的评价[5]。
4医院药师在PC中的地位
4.1药师的委托人是病人。
作为病人的委托人,药师必须与病人建立“一对一”的业务关系。
4.2建立“处方者、药师、病人”新型伙伴关系。
PC要求打破药学内部的分工,如“普通药师”、“临床药师”、“供应药师”、“药房药师”和“制剂药师”。要求所有药师承担为病人保健的职责,认为药学部全体工作人员都是病人保健的提供者。其他医务人员及病人可与药师进行直接对话,起到医师延伸者功能,成为治疗队伍的一员[6]。(与国际接轨监管药师将从卫生系统分离,专门从事药品的检验和有关药品法规的检查与执法)
5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药学监护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从实践情况看,效果是很明显的。
首先,它促进了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其次,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第三,病人的疾病得以治愈,病症得到消除或减轻,从而达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根本目的;
第四,由于大幅度减少或杜绝了不合理用药,节约了药物资源,因而降低了医疗费用;第五,提高了药师在医院乃至全社会的地位和形象,同时也增加了药师的收入。
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起步较晚,有些医院虽然也开展了临床药学工作,但仍停留在实验室或信息资料收集阶段,至于药学监护工作则处于宣传时期。但是,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普遍,某些基层医院不合格处方高达60%以上,问题十分严重。药学监护是21世纪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药学监护的社会需求将日益增加,可以预见,药学监护必将在我国逐步开展并形成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6我国实施PC的障碍[4~6]
6.1观念上的障碍
6.1.1超越药师的传统工作实现由“对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负责”向“对病人用药结果负责的转变”这一重大转变药师难以适应,特别是目前药物治疗决策是由医生制定的,药师不必承担责任。实施PC,药师授权参与用药决策,负责监控给药过程,观测病人用药反应并实行必要调整,追踪药物使用的最后结果,进行必要的评价。药师传统工作是面对药物,一下改为面对有感情的病人,本身也得到施展专业才能,树立崭新职业形象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6.1.2超越以治愈疾病为目标的观念PC提供的服务不光是要把病人现有的疾病治愈,而且要恢复病人的健康,使病人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生活得健康幸福。
6.1.3超越生物学指标评价治疗结果的观念现在评价药物治疗结果的指标只是一些观测到的数据,例如,对癌症病人使用抗癌药物时,以病人生命延长多少年为评价治疗好坏的指标。但是,在抗癌药物发生药理作用的背后,病人因药物严重的毒副作用遭受多少痛苦(生存质量恶化)并未考虑在内。开展PC工作,就要综合评价药物对病人整体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等指标。
6.1.4超越具体医疗机构狭小的地域观念实施PC,药师应关心照顾各种医疗机构中病人的药物治疗,不光是对本单位住院病人,进行药学服务,而是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持续不断,甚至对已出院的病人也应负有关心的责任。
6.1.5超越现行的药学业务分工医院所有药学人员,虽分工不同,总体目标都是通过药品和药学手段向病人提供改善生存质量的服务。
6.2药学资源方面障碍
6.2.1时间不足目前我国药师要花大量时间在常规的药物供应上,即使是与临床接触最多的药房药师,也难把主要精力放在查房、参加会议、查阅病历、提供药物咨询、开展药物监测、建议调整和监察药物不良反应等工作上,另外,药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在给药后24h内看完所有病人的病历及时发现用药方面的问题。
6.2.2人员编制限制我国医院的药剂人员编制大多低于国家规定的8%,这样原本人手就少,更无力进行费时费力的PC工作了。另外在有限的人员中,缺少提供PC必备的临床知识、交际能力、工作热情、自信心和业务素质。目前主要是药剂科主任和骨干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培养人才,积极组织力量,克服困难,稳步开展PC工作。
6.2.3工作场所有限PC工作,登记病人病历,向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收集用药信息等活动都需要在治疗病人现场,这就必须在各病区都要设有PC药师的工作场所。
6.2.4技术条件有限虽然许多自动化的医疗档案管理系统已经启用,但严格地讲,还没有完全适合开展PC计算机软件系统可供使用,此外,目前,医院的经济状况普遍无条件引进昂贵的新技术设备。
6.2.5劳动报酬得不到补偿和回报药师向病人提供PC付出了比常规工作更多精力和时间,但这种付出往往得不到经济上的补偿和回报,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药师工作积极性和医院的投资无法收回,难保此项工作的长久坚持下去。
6.3医疗体系方面的障碍
现有的医疗体系高度分工,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医疗分属不同部门,药剂科也将药师分为制剂、调剂、临床,各司其责,互不相干,而PC的连贯性要求医疗系统是个完整的体系,必须改变这种分工。
6.4信息资源方面的障碍
6.4.1医疗信息不足向病人提供PC的药师不仅要能及时获得药物的知识和最新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取得病人的医疗文件(既往病史、病程记录、治疗单等),但药师往往不易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因此,开展PC工作要解决医疗信息的共享问题(简述电脑无纸化管理及局域网加以实现)。
6.4.2药师缺乏编写医疗文件的经验药师应当为每位病人建立正规的药历,详细记录病人的药物治疗情况(用药时间等)和用药前后化验的结果(疗效与反应等),但药师一般缺乏编写常规医疗文件的训练和经验。
6.5法规方面障碍
医院药师的传统任务主要是,采购供应药品和收方发药,药师只能在法规许可条件下,开展职权范围内的业务活动(如药品管理法、医院药剂科管理条例)。推行PC业务必须制定《药师法》和在有关法规中增加相应条文(简单介绍国外有关法规如医院药师拿出用药方案错误使病人残废要负法律责任,把药师的职责、任务,地位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PC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宣传阶段,没有制度,尤其缺少一套客观的、科学的、能为医生、病人接受的评价标准,用来衡量药物应当产生的结果,以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即考察开展PC的真正价值,药师应当参与制订临床药物治疗标准,明确规定合理用药适应证、剂量和应该达到的治疗效果。
6.6行政领导方面障碍
开展业务活动必然会增加基础设施,人员、场所、仪器设备、活动经费的投入,PC的开展增大医院财力投入,且无法收回。当然随着法规、制度等的出台,相信这些问题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开展PC绝不是药师或药剂科人员单枪匹马能完成的,必须是:药师与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健康保健提供者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整体配合,首要的关键是药师下临床要取得医护人员的理解和认同。医生的传统观念认为,他们才是治疗结果的主要责任者,药师经常提出给药医嘱或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可能会引起医生的反感和抵触,这样医生可能是反对药师直接干预病人治疗的最大阻力。另外,护士也会对药师出现在治疗现场不适应。一个单位临床药学开展成功的,这方面障碍会大为减少。但如果一个医院的领导能充分肯定药师在药物治疗方面的责任,重视PC活动,对医院其它医务人员改变观念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一点必须指出,药师开展PC并不是重复医生、护士的临床业务,而是对其工作的补充,不了解这一点就免不了会与医护人员发生职权范围的争执。
7PC势在必行[1,4]
PC在我国虽还处于宣传介绍阶段,实施的难度很大,虽然目前尚无实施的条件,但PC已得到药学界和医院药学人员的普遍关注。理由(1)开展PC的客观条件逐渐形成,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对健康保健特别是对用药的要求上升到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的高度,因此开展PC的客观条件逐渐形成;(2)医院传统供药模式改变;我国制药工业的大规模高质量的发展,医院制剂将会逐渐减少、萎缩;加之医院药剂科现代化管理,根本改变医院传统供药模式;(3)电脑的使用,药剂人员剩余。因此,如果我们不思改革进取,固步自封,“下岗”的命运将会落到传统的药师头上,人们需要PC,PC也是医院药学人员的下一步出路。我们应当从更新自己的观念做起,正确宣传PC,理解PC,自觉主动加强自身学习,适应PC,为在我国施行PC扫清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努力营造让PC逐渐深入人心、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8未来医院药学的展望
21世纪药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实施PC。许多药学领域的领导者已经接受了PC的概念,并且正在计划和实施使药房从单纯的调配功能向临床专业的转化[7]。未来的医院药师应该既懂药又了解临床,其基本工作内容有:血药浓度监测与解释、临床治疗咨询与会诊、单剂量作业、病人出院后药物使用教育、门诊病员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与鉴定、新型科研制剂开发、参与新药临床评价方案的制定等。通过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保证理想的用药结果,降低因药物有关的医疗费用。尽可能使每一位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能够保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和精神状态,生活得健康幸福[9]。
参考文献
高世嘉.药学发展的新阶段——药师监护.中国药学杂志,1995,30(2):97
唐镜波.药学监护的发展与策略.中国药房,1995,6(1):7
张新萍,郭海平,杨智敏.药学监护与临床.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10):469
陈秋潮.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9):393
胡晋红,蔡溱.美国的药学服务.中国药房,1998,9(6):283~285
唐镜波.药品管供用的监督指导一体化.中国药房,1998,9(5):198~201
1.1 考生选题困难,撰写的护理综述类文章多,内容缺乏新颖性
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析所见护理综述论文32篇占总课题的64%,仅有3人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护理文献综述是护理论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后,将有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写成的文章。大多数考生选题不新颖,仅把一些国内医院早已开展的护理技术或已经形成常规的项目进行总结,不了解护理专业发展动态,不能把握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如论文“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与技巧”等,严格地讲,综述不应属于毕业论文的范畴。
1.2 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不规范,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考生论文存在题文不符、摘要概念不清,讨论重复前言、结果的内容,与结果分离,不了解量表、问卷的使用原则及信、效度检测的方法等,且参考文献著录意识淡薄,论文中引文量不大,平均3条/篇,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观点、数据、方法、判断标准而文后未标出其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书写欠规范。有的考生将个案报道、护理经验总结写成科研论文,个案护理未交待清楚特殊护理的操作内容,护理经验只抄写教科书上常规护理内容。如论文“上消化出血的护理”,书本常规内容多,而对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的具体做法介绍甚少,护理效果也未加以报告,也未总结出新认识和新观点。
1.3 考生中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严肃性
严肃性是撰写论文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写作的基本道德。大部分考生时间投入较少,在论文写作上表现出严重的任务观念,提交毕业论文前临阵磨枪,勉强成文。评阅分析所见,有些论文资料有抄袭现象,有的在设计实验时不设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统计分析时多数使用算术平均数或百分率。有的考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网络论文进行复制、粘贴或大段照抄教科书或某专著。抄袭是科学研宄的大忌,既不能锻炼能力,还违背科学道德。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实验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数据要准确并经过统计处理;统计图表要简单、恰当。如“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有2篇在内容上大段雷同,视为抄袭或剽窃。
2.对策
2.1 优化自考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和学术论文专题讲座
我国护理科研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科研理论和能力的不足已成为阻碍护理科研发展的主要障碍。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一定护理研宄、管理等能力,虽然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已开设护理研宄、统计学等课程,但从几年的“护理研宄”教学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结果得知:护理专业学生整体信息素质偏低,获取信息能力较差,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困难。因此,应对护理研宄课程进行改革,围绕护理研宄与论文写作的主题设计综合课程框架,拟定实用性强的内容,增加文献检索实习课,选择科研经验丰富及文献检索知识扎实的教师任教,提高自考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毕业论文考核前举办护理最新研宄进展和发展方向及论文撰写讲座,帮助考生明确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科学地进行科研设计和规范地书写毕业论文。
2.2 建立毕业论文考核前撰写开题报告制度,提高考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对学生的科研知识掌握和科研思路的明确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效果。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质量。撰写开题报告前,应讲清开题报告的模式,请指导教师及专家帮助考生判断所研宄的选题有无价值,研宄方法是否得当,论证逻辑有无缺陷。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宄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宄(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要作出相应调整,提早布置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学生可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大量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课题,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设计、实验研宄及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书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3 灵活选聘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考生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
我国护理本科自考生的论文多在完成后,交于主考院校,主考院校按照论题方向将论文分组,分配给相关评审教师评价考核。大部分考生由于任务重,答辩时间紧迫,评阅教师给予的指导不能及时纠正,仍然按照错误的或有缺陷的设计开展研宄或写作,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在导师的聘用上,可以聘请青年教师和优秀硕士、博士担当护理自考生导师,或是在院校之间相互聘用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学院可定期检查导师的工作情况,同时制定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学生在面对导师很少指导或没有指导的情况时,可以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通过建立“导师制”,可对考生毕业论文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开题报告、调查研宄、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也可促进省内地区院校间协作,还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护理科研协作性不够的现状,为进一步的护理科研协作提供可能。
1.2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推进药学监护的发展药物不良反应(ADRs)监测是较初级的安全监控手段,它产生药物有害性的信号,提出某些药物与其使用过程中临床出现的不良事件可能有关的信号[3]。有文摘报道在美国药物不良反应(ADRs)每年有7000 ̄14000例发生,68%的致命药物不良反应(ADRs)被判断是可以预防的,其中药师可避免57%的发生。良好的药学监护制度可避免许多致命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这种监护制度在给药前对临床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评价,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主要途径。
1.3药学监护是推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因素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药物的使用及经费的控制日益严格,如何有效使用药物,保证用药质量,尽可能减少患者的不必要花费,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是摆在药学专业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1.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医疗事故鉴定工作不再有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改由医学会负责。这说明此项工作更趋向专业化。药师在药学监护活动中完整地记录了病人的有关健康情况;记录了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记录了药物对机体个体差异的血液浓度情况;这些将为对药物的作用评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提供了原始的法律依据。
2药学监护概述
药学监护是药学人员提供直接的责任与药物治疗有关的监护,以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既定结果,主要包括治愈疾病、消除和减轻症状、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防止疾病或症状的发生。
3如何开展药学监护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现代医院药学面临着严峻挑战。药师的服务由被动型转向主动型,管理从管“物”转向“人”。面对新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医院药学如何转变职能,药师又如何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将是药师面临的新课题开展药学监护工作。药学监护的开展和深入是医院药学迈出的革命性一步,但每个医院的条件和基础不同,可根据其具体的条件分级开展一、二、三级药学监护。开展医院药学信息工作医院应配备药师负责收集整理药学信息资料,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逐步实现情报手段现代化,建立药学情报资料库,实现档案化管理。药师把药学信息通过医院计算机网络及时传递给用户(药学人员、医生、护士和病人),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口头、电话、声像设备、文字、自办期刊、设立专栏等途径和方式。现代医院药学已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医院调剂室也应适应这一转变,为患者提供全程的药学服务,不能只局限于准确无误地调配处方,药师要与医生合作,参与药疗方案设计,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从传统制剂向临床制剂转变医院制剂生产已进入高管理成本、低回报的微利时代,因此医院制剂应及时转型,利用医院的药师、技术设备,充分发挥贴近医院临床的优势,开展临床药剂学的研究,开发出适用于临床的疗效好、毒性低、经济效益好的制剂。如设立特色中药制剂、静脉用药配制室,配制肠外营养液(TPN)、化疗药和腹透液等,并提供合理使用、贮存院内制剂的咨询和建议。这种紧紧结合临床开发的新制剂,实现了从生产到开发的转变,强化了医院制剂的服务功能。这些制剂虽然淡化了经济效益,却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4借鉴国外药学监护,自我完善
在美国,药学学者提出了医院药学变革的新概念即“药学监护”,它的定义简单地说,即是以病员为中心进行药物治疗监护。随着医药科技和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迅速发展,临床上药物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药物上市后的监测,新药评价、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等,促使医院药学事业进一步向面向临床、面向病员的药学监护观念转变,使药剂师的工作从单纯的保障供应向技术功能转化。目前国外临床药师不仅仅停留在药物血液浓度的监测、药学情报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上,还大量开展药物利用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等等。
1.1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临床药师必须承担院内外的医、护、病提出的用药咨询服务工作。我们制订了专门的《药学咨询记录本》,在药剂科主办的《临床药学信息》、处方笺及门诊诊疗手册等处标明药学咨询电话号码,方便了患者及工作人员的用药咨询,临床药师对每一次药学咨询都能认真听取,及时解释,详细记录,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每周一、周五由主管以上职务药师与患者面对面沟通,到门诊药学咨询台进行药学咨询服务,窗口单位随时对医、护、病问题进行解答。此项工作不仅让药学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还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1.2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工作(ADRM)ADRM工作是临床药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工作始于1993年,但我院医护人员对这项工作仍缺乏理解和认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一直不够高,不能积极主动的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几年来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数量、质量不能真实地反映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实际情况。2000~2005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年报数量平均为0.53%,与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要求的1%还有一定距离。鉴于此情况,临床药师调整了原由临床自动上报ADR,改为每周主动到临床科室宣传、收集并协助上报人填写ADR报表,认真评价、整理统计入档后,按规定的时间上报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及时向临床反馈ADR评价分析结果及相关信息。由于我们的努力,成绩显著,上报率已达到了1.2%。
1.3临床药学室对引进新品种药材进行药学论证工作为了加强新品种药材引进管理,我院对新品种药材审批和药品合理使用严格把关,临床药学室对新品种药材的引进进行药学论证工作。临床药学室接到临床科室药品申请报告单后,立即收集药品相关信息,严格审查新品种药材的详细资料,如药品说明书、价格、药理、毒理、适应证、禁忌证、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是否为医保药物、招标药物及我院现有同类药品名称、规格、剂量、床使用评价、价格等,作出该药的药学部分评价分析后,药事管理委员会结合临床药学室提供的药学资料及临床意见,对预采购的药品进行科学分析,权衡利弊,作出是否采购的决定。
1.4全院及科室内的药学教学工作再教育工作是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工作。
临床药学室每周四组织全科药、护技术人员采取轮流讲课的方式,进行晨间药学教学工作;对全院医务人员和基层官兵、老干部、病人等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药学知识培训,如采取问卷答题、座谈讨论、专题讲座、发送宣传单等多种形式,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1.5药学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这是一项较为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工作做得好,可形成一个医院药学知识的宝库,为咨询服务、药学教育提供知识积累,同时掌握国内乃至国际药学动态。网络的快捷、便利,无疑已成为搜集检索药学情报的最好手段之一,但临床药学室还没有联通外网,我们只能利用手头现有专业资料,尽量保证为临床科室提供药学信息服务。
1.6创办《临床药学信息》我们以为临床提供药学专业服务为目的,合理用药为宗旨,把我们收集到的近期国内外药学知识、院内药学信息,每季度出版一期《临床药学信息》,内容上力求新颖、实用,包括药学动态、药物与临床、ADR评价分析、新药介绍、处方合理用药分析等。
1.7进行科内各类药学档案管理如药学人员技术档案、论文、科训、教学档案、ADR监测档案、图书资料档案等,并进行工作量统计分析,按时上报给相关人员。
2药师的临床工作实践
2.1处方、病案的查阅工作为了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临床药学室每月对门诊处方及临床病历进行抽查,统计处方合格率、不合理用药使用情况等相关问题,并写出评价分析,以院内局域网及书面形式,向全院相关人员进行通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规范与药物有关的医疗文书的书写,提高整体医疗素质。
2.2开展临床药学监护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一线,直接与病人接触,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协助医师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对重点病人监测用药过程,并从药物生物利用度、药理等方面对医生的施用药物予以支持,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尽量避免重复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和用药信息。并重点加强对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的监测工作。
2.2.1专科定点深入参加专科每周主任查房、病历分析讨论、教学等专业活动;阅读病历,书写典型病例药历, 查阅服药与治疗用药医嘱记录;进行用药调查分析,收集与反馈有关药物信息;学习和了解专科疾病的特点与用药规律,并协助处置专科的合理用药工作。
2.2.2重点病例的药学监护药师对临床科室危重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对参与会诊抢救或提供了个体抗感染给药方案的重点病例,依病情每日或隔日深入病房,直接面对病人进行监护,并认真查阅病历及治疗记录,观察病情变化,对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治疗方案评价,必要时提出修正方案建议。直至患者病情稳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束,方可结束重点药学监护。
3存在的不足
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院临床药学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制约。
3.1临床药学是一门新的学科领域我院规模有限,还没有完全感受到大气候的影响,而且国内一些有关的法规尚不健全,致使我院临床工作者对药学工作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临床药学工作发展缓慢,如一年来对病人的药学监护仅有4例,不良反应漏报现象时有发生等。
3.2各种软硬件设施还需要不断完善 血药浓度的监测工作是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一部分,我院还没有开展;临床药学编制少,我院没有专门的情报药师,没有专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药师,没有专门的临床药师。目前临床药学所有工作都由一个人来承担,所以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不精不细,较为笼统,工作做得不够系统,有的甚至断断续续,无法坚持。
医药营销论文参考文献:
[1]改革医药营销,迎接入世挑战——浅谈入世后的医药企业营销管理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医药营销中的危机管理与案件剖析及实践运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1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创新:导入药学监护的医药营销战略中国药业2001/0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医药营销道德与创新营销方式的思考中国药房2000/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医药营销专业的中药鉴定学教学探讨药学教育2000/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浅析医药营销组合策略黑龙江医药2000/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7]组织营销社会实践培养医药营销人才现代技能开发1999/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试论市场营销学与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药学教育1999/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9]医药营销必须走出误区中国药业1998/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0]医药营销队伍素质是个大问题中国药业1995/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1]医药营销的公共关系学中国药业1995/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2]试论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药学教育1995/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医药营销论文参考文献:
[1]产品研发和转产品概念中三个因素摘自《药品营销策略》一书
[2]产品概念中三个因素摘自《药品营销策略》一书
[3]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中几类人群摘自《中国医药营销论坛》
[4]医药产品广告研究摘自《中国医药在线》
[5]邢国伟,由亚男.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3):153-154.
[6]夏德林.我国中小企业营销发展的思考[J]决策管理,2009,(20):16.
医药营销论文参考文献:
[1]涂艳红,张新慧.知识经济与中国营销模式创新[J].2005,
[2]邵蓉,马勇.对医药代表问题的重新认识.中国药房。2004。
[3]仲崇玉.傲自己的教练·医药代表的五把利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4]沈荣.医药企业对医药代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研究.管理创新.现代管理科学.2006.
[5]卢友志.医药代表培训教程.北京:京华出版杜.2006。
[6]王兴琳.医药专业销售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CDTM中,临床药师可以对患者的药物治疗剂量、给药频率、给药途径、药物治疗方案的转换、营养支持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TDM)等进行调整或提出意见。随着临床药师不断参与到CDTM工作中,已经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治疗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经验值得相关工作者好好地借鉴与学习。
日本极其重视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改革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所有临床药师必须进行6年(4年药学基础知识+2年临床知识)的学习,加强临床药师在病区的服务工作管理,随病区主任查房,监测用药记录,治疗干预发生时临床药师填写的给药建议单,医师或护师填写的采纳或执行单,参与病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管理等。澳大利亚由于自身卫生体制的关系,药品服务一直是独立于临床服务之外,社区药剂师、医院临床药剂师、行政药剂师、学术药剂师等分别在社区药店、医院药房和医院病房、行政部门、科研院所等处从事相应的工作[9]。英国的临床药学工作主要是由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一起合作制定并实行治疗监测计划,以达到相应的预期效果[10]。
2国内临床药学发展现状
2.1临床药学发展历程近10年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学的传统观念和工作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医院药学的工作模式开始由简单的保障药品供应型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等药学技术服务型转变。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与医师一起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成为医院药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临床药学事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迈入新世纪后,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2年1月,中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这一规定表明,国家已从政策高度对医院药学转变工作予以关注。200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又开始积极筹划,大力推动中国临床药师制建设,2005年1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关于开展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布了《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行临床药师的培训。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总结中国临床药师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于2007年12月了《关于开展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和相关附件,进一步探索临床药师的职业定位、职责任务、工作模式和相关管理制度,规定了临床药师在二、三级医院的配备数量。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临床药师工作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临床药师建设思路基本清晰,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内容和方式基本明确,临床药师工作的规范化基本建立。2011年新修订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师组成的临床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临床药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少高校设立了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和毕业后再教育计划得以实施;临床药学实践在全国二、三级医院基本开展,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药物治疗、药学监护、用药咨询和用药宣教工作;临床药学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2.2临床药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于1989年开始在高等院校试办临床药学专业学士学位教育,到2012年全国至少有34所全日制高校开设了临床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占全国开设药学专业本科高校总数的14.2%。借鉴美国PGY1和PGY2的教育模式,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06年开始进行临床药师培训教育(1年周期的毕业后再教育),截止到2013年底,在全国各地已批准133个国家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肩负着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的任务。要达到《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关于医疗机构临床药师配备的规定,中国合格的临床药师数量缺口巨大。如何解决合格临床药师的来源已成为制约临床药学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由于临床药师自身综合素质存在差异、考评机制尚不健全、人们对临床药师工作认识存在偏差、现行医疗体制和法律法规对临床药师工作保障机制缺失等,致使临床药师的工作还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3新形势下临床药学的发展
现阶段临床药师可以积极参与临床查房、会诊,根据诊断和药物治疗原则,提出用药意见或建议,协同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开展药学查房,实施药学监护,及时向临床医疗团队反馈患者用药情况,并建立相关工作记录和重点患者药历;参与疑难疾病、危重患者的病例讨论,以及会诊和救治工作;开展个体化药物治疗监测与治疗方案设计,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提供用药信息与咨询服务,对患者进行用药的教育;参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合理用药的培训,向公众宣传合理用药知识;承担临床药学教学、实习带教和临床药师培训工作;结合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实践,开展临床药学研究等相关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医院药学的发展,除完成上述日常工作外,还应着重关注处方和医嘱适宜性的审核力度,以确保临床合理用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明确了“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处方和医嘱适宜性的审核”,基于医疗流程的特殊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医疗机构中尚未全面真正实现对门、急诊处方,以及病区长期和临时医嘱实行事前审核,为医疗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临床药师应该联合医务、信息技术部门,进一步加强处方和医嘱的事前审核。2013年上海市医院协会在临床药师培训中着重要求学员进行“处方和医嘱的审核”学习并进行了考核,在这方面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应总结经验继续推行;临床药学人员应积极做好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做好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血制品的处方点评与干预的评价;关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等高端设备在TDM中的应用、药物基因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个体化预测与实施中的应用、信息化技术辅助临床药学工作系统的升级与应用等;大力加强医院临床药学科研计划的落实,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技术的不断应用,临床药学研究在药物临床应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开展的临床药学研究包括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专项点评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药物基础研究等相关工作。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药学人员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项目的研究工作,使临床药学工作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时期。近几年,国家相关部委高度关注国内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制定下发了包括《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在内的多个法规文件,对临床药学工作起到一个很好的保障作用。2010年启动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药学)”的申报与资助工作,目前全国共有15家三级医疗机构药学部门获得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药学)”的资金资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医院临床药学的建设新思路,为医院药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相关的研究成果必将对中国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4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集临床药学服务、临床药学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药学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做了一定的工作。学科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药师制试点单位,2008年成为医院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13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展潜力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共有12名临床药师分别在心血管、内分泌、呼吸、肿瘤、心血管外科、骨科、神经内科、小儿科和急救创伤中心等科室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内容包括门诊和急诊处方点评、抗生素处方评价、住院医嘱评价、围术期抗生素预防使用评价、药物咨询、不良反应监测、治疗药物监测、患者用药教育、参与院内和院外会诊,以及社区用药宣教等。4年来,心血管、内分泌、呼吸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带教点为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培养合格临床药师60余名。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各项临床药学研究,近5年来学科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5项、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研究生点新教师基金资助的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3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药现代化专项课题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引导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的课题1项,以及上海市博士后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药学会及其他多项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累计科研经费达700余万元。近3年在JournalofViralHepatitis、ToxicologyLetters、JournalofExperimental&ClinicalCancerResearch、PublicLibraryofScienceONE(PLSDNE)、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等知名的国际期刊发表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20余篇,主编《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新编治疗药物学》、《肾内科常用药物的联用与辅用》和《新编临床药物治疗学》等6部专著。副主编全国规范化电子教材《临床药理学》和《体内药物分析》等专著。
作者简介:吴海燕,主管药师,硕士。研究方向:临床药学。电话:020-87755766-8430。E-mail:Wu-hai-yan407@163.com;陈杰,副主任药师,博士。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对于临床药师的培养模式仍在摸索与试验阶段[1,2];2006年,卫生部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项目(以下简称“规范化培训”)启动。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可反映学员的临床思维与职业敏感性的培养情况,是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重要的教学方式[3],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根据规范化培训大纲的要求,学制一年的培训学员需书写至少10份病例分析,学制半年的学员则需书写至少2份病例分析。我院自2010年起成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目前共招收了20多名抗感染药物专业的培训学员,对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书写药学病例分析的基本情况与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带教教学实践,学员书写的药学病例分析质量均有提高,现将经验分享如下。
1学员书写药学病例分析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1.1选题情况
我院自2010年以来招收的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共书写160份药学病例分析。书写药学病例分析选题情况见表1。
1.2书写药学病例分析存在的常见问题
通过整理分析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书写的160份病例分析作业,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四类问题:(1)选题不恰当。包括选题简单,不易展开讨论;或选题偏于宏观、讨论点过多等问题。该问题的实质是学员临床经验不足,职业敏感性较弱,不能很好的选择适宜的治疗事件。这类问题占较大的比例(37.5%),对学员来说是难点之一,应该引起带教老师的重视。(2)讨论及分析。包括没有讨论点、未针对明确的药物治疗事件展开讨论;未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论据不充分、条理不清晰或逻辑关系混乱。此类问题占35%。(3)病史摘要。病史过于冗长、治疗过程描述不清晰,不注意删减和处理病史信息,甚至与药历书写雷同;缺少与主题相关的药物治疗信息,没有强调和突出临床药师干预过程;没有体现结果,不清楚患者是治愈、好转还是死亡。此类问题占33%。(4)其他问题。缺少前言或前言没有交待主要背景;引出的讨论问题较牵强、讨论的目的不清楚;整个文章有较多书写语序、文字书写错误等;总结不切主题、空话套话多;参考文献不注意时效性、格式不规范、文献质量较差等。此类问题占15%。书写药学病例分析常见问题见表2(部分病例分析可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问题)。
2药学病例分析的相关概念
2.1定义
医学病例分析(或称病例报告,Casereport)是临床上有关单个病例或几个病例的详尽报告,通过对新发疾病、罕见疾病或某些常见疾病的不常见表现进行详细描述与记录,以引起医学界的注意[4]。药学病例分析借鉴医学病例分析,定义是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一次治疗事件的描述,以具体病例药物治疗的过程及相关问题的分析总结为主要内容;且根据规范化培训中学员作业的要求,明确仅对单例病例进行分析。因此,药学病例分析是1例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1次治疗事件的描述,着重讨论一个问题,强调药师的作用。
2.2内容与要求
参考临床医学的病例分析内容,药学病例分析包括题目、前言、主体、讨论和参考文献5个部分[5],但具体的写作要求有所不同,主要突出药学特点。
2.3作用
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可以强化撰写者对不同药物治疗事件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职业敏感性、拓宽专业视野,从而培养撰写者的药学知识应用能力、药学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
2.4药学病例分析质量点评
药学病例分析质量点评要点包括:讨论的问题选择适宜、分析论据充分、重点突出、病史资料简明扼要、用语规范、格式统一。具体根据《病例分析质量缺陷评价表》进行评价。
3药学病例分析写作的教学情况
3.1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区别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员容易将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写作内容混淆。教学药历(Medicationhistory)是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而为患者建立的用药档案[6],详细地记录患者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且教学药历的书写经验已有较多报道,学员从中获益颇多[6]。药学病例分析和教学药历的内容、特点、功能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对于药学病例分析写作的教学通常先将药学病例分析的概念以及内容以授课的模式向学员进行介绍及举例说明,并且着重讲解其与教学药历的区别。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比较见表3。
3.2各部分内容的书写要点
药学病例分析的题目应突出讨论主题,简洁清晰,尽量体现临床药师作用。前言介绍主要背景,引出讨论问题,阐明讨论的目的。主体即病史摘要,应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阳性体检与辅助检查、与主题相关的疾病情况(简要概括)、与主题相关的药物治疗(详细且条理清晰)、治疗经过(强调和突出临床药师干预过程)、应有结果体现。如果病情复杂、疗程长等可辅助图表,注意书写需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治疗内容应舍弃,切记无关文字过多,冲淡主题。讨论部分应对该治疗事件进行讨论及分析,最后进行总结,是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实体会;且需要学员具有文献检索能力,分析、归纳与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是药学病例分析的难点。在书写过程中应注意,选定主题和理论知识应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分析对比;应体现临床药师的逻辑推理与分析思路;注意相关因素的全面甄别;注意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分析,参考文献要求引用准确,文中标注清楚、著录格式统一;还应注意文献质量,重视时效性及权威性,尽量保证国内外文献兼顾等。
3.3点评标准的告知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员明白药学病例分析的写作要点,培训老师还应将质量点评的内容告知学员。学员在了解质量点评要点后,可对应评分点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修改,以达到药学病例分析的写作要求。
4讨论
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是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临床药师以其职业敏感性和专业视野,善于发现“不普通的事”。包括常规治疗中、特殊人群(老人、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特殊病理状态(肝、肾功能不全)、特殊药物(华法林、环孢素、丙戊酸)治疗以及特殊治疗方案[血透、腹透、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中出现的“不普通的事”,然后用简要、清晰、详略得当的语言概括事件的发生经过。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归纳与总结问题,在书写过程中需注意理论知识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分析对比,体现临床药师的逻辑推理,重点在于体现临床药师在治疗事件中的作用。其书写要求与目前比较公认的方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问题导向性学习法”一致。
1.西药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
1.1药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西药的生产、研制工作起步较晚,比较落后,所以我国西药生产质量较差,种类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西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同时,我国医院的药师主要负责药物的供应,即使和临床有一定的接触,也是负责药物不良反应的监察、药物疗效检测、药物咨询、查阅病历等工作,所以药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患者给药后24小时以内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1]。
1.2医院对临床药师缺乏正确的认识
我国医院普遍认为临床药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药品的供应和保存,上至医院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下至普通医务人员,都对临床药师的主要任务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临床药师在工作过程中重视实验室,远离临床;重视操作型服务,忽视了药学技术型服务。由于医院对临床药师的工作任务缺乏足够的认识,促使临床药师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无法满足医学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导致临床药师的工作成果得不到其他医务人员的认可[2]。
1.3缺乏完善的临床药师培育体系
从目前来看,我国只有少数几所高校设置了临床药学专业,多数医学高校都设置临床医学,所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育体系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在临床药学方面人才的缺乏现状,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并没有认识到临床药学的重要性。此外,由于高校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在加上临床药学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所以学生通过几年的高校学习,并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临床药师,进入医院之后,因为缺乏时间和资金又无法进行深入的学习。所以临床药师培育体系的落后直接限制了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
2.促进西药临床药学发展的有效措施
2.1健全完善医药监管体制
由于我国西药临床药学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所以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为了确保西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加强西药临床药学有关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出台法律、法规并严格落实,针对目前严重的医患关系,明确彼此的利益、权利以及责任,确保医患关系的解决有法可依。我国医药监管部门,可以成立类似于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等仲裁机构,或者在这些机构中组织临床药学专业小组,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监督管理临床药师的工作,保护临床药师和患者权益不受侵犯[3]。
2.2给予临床药师资金支持
在使用西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不仅会对局部微观病变发生作用,而且还会对患者的整个机体造成影响,患者整个身体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西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非常复杂,西药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得到验证。所以政府部门应给予临床药师大量的资金支持,加强临床药师对西药作用机理、西药治疗效果的研究,找到治疗疾病的有效药物。此外,临床药师不仅要全面掌握西药的作用机理,还要针对中国人对西药的排斥抵抗心理,有理可循,向患者说明西药治疗的有效性和优势,减轻患者的医疗,使患者可以接受西医治疗,从而促进我国西药临床药学的发展。
2.3健全完善临床药师培育体系
我国在临床医学的发展速度要远远快于临床药学,所以要想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可以借鉴临床医学。高校在系统性培养临床药师的同时,也要注意医院和高校专业的对口,临床药学不应仅仅作为一个临床辅助医学,同时也应该和化学药剂的研究区分开来。高校应将临床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根据医院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由于临床药学的研究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高校在设置临床药学专业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学习年限,也可以设置本硕连读等学习模式。此外,由于西药临床药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高校应加强和医院的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可以熟练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4]。
2.4健全完善西药临床药学管理系统
目前,多数西药如果得到正确的使用,都可以治愈疾病。健全完善西药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应该以西药的合理使用为基础,患者给药之后,要由熟练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给药后身体发生的变化,验证该药物的治疗效果。其次,还要加强对西药药理、药性的研究力度,培养专业的西药临床药师,建立完善的医药管理系统,确保患者的西药治疗顺利进行。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药品的市场管理,保证药物的价格和质量,健全完善西药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对于单独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临床药师可以尝试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5]。
3.结语
传统的中医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疾病的治疗需要,所以加强对西药临床药学的研究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西药治疗疾病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目前无论是高校还是医院,都应加强对西药临床药学的研究,培养优秀的西药临床药师,促进西药临床药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梅全喜,曾聪彦. 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 中国药房,2008,36:2801-2804.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80-02
中药临床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用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1]。随着中医药临床的不断发展,中药不良反应及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日见增多,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尤为突出。据统计,目前中药注射剂约有120余种,占中药制剂的比例不足3%,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却占中药不良反应的70%[2],尤其是中药注射剂致变态反应的现象屡有报道[3~5],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可见,医院中药学只围着药品转的被动服务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如何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防止和最大限度减少中药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已成为中药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为此,笔者就目前中医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基层中医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及任务
1.1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中药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对象,运用传统的用药经验,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手段和研究成果,研究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从而阐明中药生产、储存、供应、制剂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及如何使中药在体内发挥最大效用,以确保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的学科[6]。
1.2中药临床药师的任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应该包括: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对医生、护士进行中药学指导,开展合理用药教育,宣传用药知识,指导患者安全使用中药;进行中药的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搜集药物信息,向医、护、患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建立患者用药档案(药历),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研究院内制剂,指导其使用,监测其不良反应,改进、推广其使用。李庆生[7]提出临床中药学任务就是要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提高用药安全”。实践证明,临床药师的工作除了能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品使用的不良反应外,还能降低医疗费用[8]。
2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
2.1中药临床药师业务水平难以适应合理用药的要求近年来,医疗工作迫切需要药学部门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和建立中药临床药师制。目前医院老一辈中药药师长期在医院工作,有一定的临床医学基础和丰富的药物知识,但由于知识老化,加上长期在药房里,掌握临床药学的新理论、现代知识和方法又有一定的难度,深入临床解决临床合理用药中的系列问题难以胜任。中青年中药师虽然知识较新,但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是以化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一些药学教育机构是开展了临床药学的课程,但由于学时的限制,临床医学的课程几乎没有,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知识匮乏。这种教育计划培养出来的中药师,谈不上参与和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另外,中药临床药师数量上难以形成队伍自成体系,工作面还不能覆盖所有临床科室,只能选择到重点科室,这一状况很难适应临床合理用药的需要。但随着中药临床药师的数量增加、素质的提高,学有专长、精通某专科医药知识的中药临床药师将逐步形成[9]。
2.2药师与临床沟通不够深入临床参与和指导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任务,临床药师只有在深入临床的实践中确实解决了问题,才能树立自己的形象。目前,基层中医院药师尚未解决“下临床”的问题。下临床难,能够在临床第一线坚持则更难,有些已经下到病房的临床药师,由于准备不充分,自身条件不具备,药学部门工作繁忙等原因未能长期坚持。
2.3医院领导对临床药学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基层医院的领导受传统观念限制,对临床药学工作认识有片面性,把临床药学错误地等同一般药剂工作。另外临床药学是非赢利性质的服务性工作,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而不愿花成本投入,忽视了临床药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10]。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是举步维艰,中药师在医院难有作为,除了药师自身的问题外,医院领导对中药师参与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不够,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2.4临床药学相关试验研究的资金投入不足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还需要有一定的样品制备检测分析等设备和必需的办公设施,对此,大多数基层中医院缺乏资金投入。目前,中药临床药学的工作仅仅局限在处方、病历分析,找出不合理的用药,收集与分析不良反应来指导护士在药品的请领、使用、保管以及中药的安全使用等方面。
3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策略思考
3.1发挥中医药特点,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由于中医药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特点,因此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发挥其特点,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中药无论单味还是复方均组分复杂,能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指标极少,故笔者认为,中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应围绕处方合理、对证下药、依方炮制、中药剂量与煎服法、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临床用药咨询、不良反应监测及中药安全性宣传等方面进行,并应以临床用药咨询、处方用药调查分析为切入点,在可能情况下可配合临床,就中医内科某一系统某几个病证同时分别设计提出A、B、C等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以推动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11]。
3.2提高临床中药师的业务水平目前医疗机构中有大量中医药学专门人才,可以从中挑选有工作经验和资质的中药师或中医师,进行临床中药师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入院教育,综合素质培养,涉及药政法规、职业道德等;中医临床知识与技能培训,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诊断基础,常规诊疗方法和技术;西医基本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西医临床诊断、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以及心电图、B超、X光片等影像学报告的初步阅读、分析和应用;药物知识和临床用药实践技能培训,了解所培训专业各类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与最佳用药选择,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具有与药物治疗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评价能力,具有病历撰写能力等;沟通与交流技能培训,了解患者和医护人员在药物信息方面的问题与需求,就临床用药中的实际或潜在的用药问题及时向有关医护人员提出警示,解决方案;医学心理学;药学文献检索;实验室技能培训;医疗文书有关内容等[12]。
3.3加强临床中药师的临床实践临床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培养锻炼而形成的。加强临床实践,有利于养成临床中药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临床中药师工作最重要的舞台也是“临床”,工作对象是患者,临床中药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训练自己围绕患者抓住主要矛盾灵活运用知识做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参与查房、会诊、访问患者、用药指导、进行药学监护和患者用药教育,在实践中强化知识,培养与患者沟通协调能力,成为专职化的临床中药师。
3.4更新观念,转变工作重点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应当要以“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实现安全、高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临床药学工作的目的。工作重点应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主体”转变为“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从“操作型”转变为“技术服务型”,发挥其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对医师、护士、患者用药安全的指导、咨询和监督作用。为此,除了药师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整个医疗服务大环境的改变,更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医院领导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在政策和制度上落实临床药学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待遇,把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优化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药学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13]。
3.5收集中药信息,提供信息服务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临床中药师应参与建立情报资料室,不仅要收集本院或本地区中药用药资料,还要收集国内外各种药学专业图书、杂志及临床用药与药物评价、国内外有关药品信息的网站特别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网站等方面的资料,重点收集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涉及到中药安全性方面的信息,要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为正确使用中药提供咨询服务。
4结语
目前,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处于刚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建立适合中医医院特点的中药临床药学模式,推动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高学敏,钟赣生,张建军,等.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趋势[J].中医教育,2008,27(2):1~4.
[2]谢金洲.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94.
[3]蔡庆群,席萍,丁群斌.临床常用9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广东药学,2003,13(2):47~49.
[4]蒋三员,罗治华,张健民,等.36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蛇志,2002,14(3):15~17.
[5]梁进权,王宁生.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药新药,2000,25(1):56~58.
[6]董占军,王瑞昌,曹辉.临床中药师产生的必然性和主要任务[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5):396~398.
[7]李庆生.临床中药学应当坚持医药结合全方位发展――关于临床中药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6,23(2):93~97.
[8]Ling JM,Mike LA,RubiriJ,et al.Documentation of Pharmacist intervention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Am.J Health Pharm,2005,62(17):1793~1797.
[9]石小鹏.医院药学与临床药师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07.
[10]刘洪庆,纪宝平.制约医院临床药学发展的因素探析[J].中国药业,2004,13(11):62.
[11]梅全喜,曾聪彦.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药房,2008,19(36):2801~2804.
我国的医药产业在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的迅猛发展势头下,近年来也持续保持着高速率增长,特别是在中药产业,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原始创新与知识产权。我国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但还不是一个医药强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医药工业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究其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药学(中药学)高层次人才。以培养教学科研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因而中药学(药学)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变化、转变战略,通过调整人才培养布局、完善学位类型结构,积极开展中药学(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应对。外国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中药学(药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现代社会和市场对药学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的急迫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国际药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几个发达国家为例,在美国,药学教育已呈职业化,设有医院药学硕士学位、医院管理硕士学位、公共卫生硕士学位、Pharm.D.等多种专业学位[2]。2000年开始,美国所有的药学院校实行职业型药学博士(Pharm.D.)学位。据统计,2006年在全境获得Pharm.D.学位的9,500余人中,仅有440余人获得研究型博士学位(Ph.D.)和理学硕士(M.S.)学位[3]。德国高等药学教育培养的也是职业性药学应用型人才,2004年,84.45%的德国药剂师在社会药房工作,其他工作于医院药房、制药企业等,少部分在科研单位工作[4]。英国和日本也越来越注重药学服务、药学监护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5-6]。由此可见,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中药学(药学)高层次人才的模式现已成为国际药学教育的主体。
1.2国、内外药学实践教学和实践技能考核体系
国际先进药学高等教育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将临床药学教学设置的课程按学科性质分成4大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药学相关课程”、“医学相关课程”、“临床药学课程”。以美国的Pharm.D.学位为例,药学实践方式为连续实践方式与间断实践方式相结合。在其专业课学习的4年中,前1-3年进行早期药学实践或介绍性药学实践,第4年全年进行进阶药学实践[3]。英国临床药学专业的药学实践大多采用连续性实践方式,实践时间大约为1年,实践方式多种多样,实践范围包括医院,社区,药房,国民健康服务机构等。很多学校不但给学生提供去医疗机构临床实践的机会,还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而且很多实践带教老师都是临床工作的药师。例如,曼彻斯特大学M.Pharm.学位的教学实践是由国民健康服务机构中的药师给学生提供临床指导帮助;伦敦大学许多M.Pharm.学生毕业前都有机会花一段时间去其他欧洲国家,甚至是更远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学习;巴斯大学会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层次学习,除了临床实践外,学生还有机会和3-4名组员一起,由1名老师监督指导,接受长达1学期的实验研究,培养实验和数据处理能力与技术[5]。日本为提高药学服务型人才的教育质量,不断探索药学教育模式,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从2006年开始,将药剂师的培养年限延长至6年。在改变学制的同时,也相应调整了课程设置,其中重要的一项变化就是强化6年制的实习教学,将原来2-4周的实习周期延长至24周,实习成为6年制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实习期间主要修习药剂师从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参与医疗的能力、钻研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德国也特别重视药学实践,在前两年的基础知识学习结束后,要参加为期8周的见习,再学习两年专业知识之后,开始一年的实习阶段,前六个月在社会药房实习,后六个月在医院药房、联邦国防军药房、制药企业、药品检验所等处实习[4]。我国学者近年来也相继开展了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的研究,如中国药科大学张永泽教授等开展的关于药学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与可行性研究[7],为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最终设置奠定了理论基础。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特点并以此作为借鉴,对设置药学专业学位提出若干建议[8];江西中医学院基于教育创新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探索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9],这些工作均为中药学专业学位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港澳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医药贸易和进出口,因此港澳应用型药学人才主要是培养药剂师。在培养过程中,香港更注重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剂执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要求必须参加香港规定的临床实践。香港药剂师专业的课程设置参考了英国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剂执业相关课程,这点与我国国内注重药学专业人才化方面的知识不同。另外,在药剂师职业资格考试中,香港更多要求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10]。
2我国中药学(药学)专业学位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从首批高校实际培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尤为突出,值得关注。
2.1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认识深度有待提高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加快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的战略目标,随即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确定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模式上是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规模较小,比例偏低。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同样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60%的导师、管理干部及学生不了解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性质与内涵,甚至有20%的导师、管理干部根本不知道中药学专业学位。座谈结果发现,部分导师和企业担心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时间达不到社会要求;而学生中也存在非本人第一志愿报考,但由于未获学术型学位录取而被动调剂到专业学位的现象的存在;另有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位知之甚少或并不感兴趣。
2.2缺乏显著性特点,难以与学术型学位有效区分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由于在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上截然不同,因而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以及导师指导等诸多环节上应体现出显著差异。例如,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应具有更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实践教学要更倾向于技能训练和实际操作;考核指标重点围绕实践教学和训练质量设计;导师指导则应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不同区别对待。但调查发现,多数高校专业学位教育尚未达标:课程教学教材还沿用以往学术型学位课本,两种学位类型研究生授课一同进行;考核指标仍以理论考试成绩、论文课题数量、授课讲学时次、实验室经历等科研相关要素为主;对于中药学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与内容多数导师与学生还存在着疑虑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药学专业学位的顺利开展。
2.3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培养模式有待不断完善
由于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加上多数院校主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因而对于专业学位的设置考核标准、具体环节的要求知之甚少。且行业内外并无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模式的构建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实践技能培养环节还未出台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影响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与质量的最大因素。此外,基地的建设与规范也是制约专业学位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生产、流通等领域缺乏教学设施的建设与规范较为突出。
3构建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与技能考核指标体系的相关建议
综合以上资料,深入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并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与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已成为当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实践的迫切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扩大宣传,提高认识
上文提到过由于设置时间尚短目前行业内外均存在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的问题,因而,全国中医药院校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从学位设置背景、招生入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式、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评定授予、就业服务范围、社会需求导向等多个角度面向校内、校外,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整体认识。使申请报考人员、在读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干部、二级培养单位、用人机构充分认识到培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规划指导中医药行业领域人才结构的新思路、新布署,是为更好地适应中药行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手段,也是实现我国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接轨国际、走向世界的根本要求。
3.2分类指导,体现差异
在相关人员逐步提高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认识的同时,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于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中药学专门人才的根本目标出发,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导师指导等诸多环节上要贯彻落实分类指导,体现差异的原则。本着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职业技能素养的核心,在课程教学内容上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创新性的特点,综合不同学科知识,重视人文社科教学,大幅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切实加强技能考核评价;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课程讲授、案例讨论、专业实习、技能培训,实行分段管理、循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遵从以学科为中心转为以问题(能力)为中心的划分标准;教学硬件环境采取走出校园、走入企业、早上单位、早下一线,依托联合培养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等生产、经营、监管一线单位,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领岗实习、订单培养;坚决实行双导师制,切实增强校外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力度;培养方案制定以校内、外导师为主体,导师组集体讨论设计,校内导师重点负责专业理论积累、学术能力培养、毕业论文写作,校外导师重点负责操作技能训练、项目现场指导、实践环节考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