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学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传授和发展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极大的增强的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教育作为科学知识传授的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大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确立了符合科学价值的标准,了解了科学与技术的世界,培养了科学态度以及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
2.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科学素养,不断增长才干,提高科学的鉴别能力,从而认识当今科学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而且可以指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创新性的工作。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呼唤着创新,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思维能力。科学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中,丰富思维经验,提高思维效率,构建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模式,从而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科学教育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与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二)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积累了丰富的人文遗产。透过这些遗产大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认识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各种文学和艺术的历史实质上是人类心灵的发展史、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前进的轨迹,从而受到启发,获得智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人文教育,会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2.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对精神的漠视导致一些人的异化,使人心灵麻木枯槁,思维呆板僵化,人生态度颓废,行为方式庸俗。大学生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而缺乏人文素养,那么只能成为科技的“奴隶”。人文教育可以丰富人的审美能力,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3.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人文素质教育一般是通过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知识的传授来实现的。大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思想,提升了自身人文素养。钱学森也认为:科学工作总是从猜想开始,然后才去进行科学论证,但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因此创新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而人文的素质教育恰恰能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这样的智力支持。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关联
哲学是在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智慧,是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产品,同时也需要精神和情感的满足。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产品,文化的发展来提供了充实的精神食粮,这些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求实严谨的精神,激发人们追求真弃假的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人文精神激发了人们追求自身完美与高扬人的价值的人文精神,二者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21世纪是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社会。一方面,技术需要人文为其提供精神指导。高科技对创新的追求,对协作的依赖,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都孕育和呼唤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高科技越发展,就越关心人的发展和生活,就越是与人文价值的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人文的发展需要新技术为其提供物质手段,现代社会对人的技术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学会运用一些新技术成为高质量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不能提供价值判断,人文科学所追求的人文精神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有了人文精神的引导,大学生就拥有了对科学价值的正确判断,能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进步服务,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人文科学以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力量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掌舵。人文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力量和动力,能引导大学生不断地思考研究课题的意义、作用和价值;树立创新精神与进取意识;,遵守科学的伦理与道德,遵从学术规范;人格趋于完美,追求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安宁,自觉地消除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给他们带来的困惑和烦恼;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理想和人生追求。因此科技越发展,大学生就越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直接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深入到自我内心世界,理智而真实地认识自己,从而开启心智,广开思路,培养科技创造的灵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半,缺乏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人文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的同时,还引导着大学生积极地消除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倡导科学研究要体现人文关怀,坚守科技伦理,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功能的同时,还要努力避免或抑制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教育尽管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但决不是教育的全部,缺乏人文教育的教育是十分危险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是紧密相联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在《科学与艺术》的讲演中说:“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义。”
二、挖掘丰富的材料资源
在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如果想让孩子们真正的动起来,我们还得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资源,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可用的素材,才能增加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当然,丰富、充足的材料也是保证孩子们科学探索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挖掘丰富的材料资源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案例:在研究“摩擦起电”现象时,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布、丝绸、纸屑、皮毛、筷子等等,让孩子们自主选择材料,去探索摩擦起电,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科学知识,他们的兴致会特别的高。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在关键的时刻给予提醒,让孩子们的探索更加顺畅。
三、维持孩子的科学兴趣
小孩子天玩,好动,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提出问题,当教师解答时,他们会特别专注的去听。但是如果解答的方式枯燥乏味,他们就会很快失去兴趣,注意力也会随之而转移。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维持住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一直孜孜不倦的去探索呢?笔者认为,应运用多种方式去解答,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得以维持。案例:在带领孩子们做小实验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用故事导入:王奶奶家的猫总是偷懒,不愿意去捉老鼠,害得王奶奶失去了好多珍贵的食品。王奶奶很想不依靠懒猫把老鼠找出来,我们该如何帮助王奶奶呢?此时,我拿出了一张碱水画的老鼠,我示意一个孩子拿着我事先给他的喷壶,让他对着白纸喷。奇迹出现了,孩子们看到纸上出现了老鼠,他们开心的跳了起来。在孩子们大概了解了酚酞特性以后,我又设计了“变色龙”的趣味实验,孩子们在有趣的实验中探索科学知识,他们乐此不疲。
四、培养孩子的探索意识
探索意识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培养孩子们的探索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科学的探索方法,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理解科学的开始。同时,也是孩子获取经验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要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了解身边的植物、动物,以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如:让孩子们观察小蝌蚪,看它们是如何从蝌蚪慢慢长成小青蛙的;让孩子们走到田野里,认识油菜、韭菜、葱、蒜。仔细的观察,看看它们都有什么不同,可以让他们画出相应的图片,这样便于他们长久的记住这些植物的特征。
2、让孩子会推理、假设
1.与时俱进的学科知识
《科学》内容异常丰富,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的基础,看似简单,其实奥妙无穷。科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从书本上学、从生活中学,尽可能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更要与时俱进,掌握国内外科学领域最前沿、最新颖的理论。
2.科学规范的操作技能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教师需要有扎实而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怎样用玻璃棒搅拌、用秒表记时,看似简单,但足以表现自己的功底。只有教师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加以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3.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
科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这种智慧需要渊博的学识,更要随堂的机智。张洪鸣老师教导我们:在学生面前,需要你表现得让学生捉摸不定,你懂的要装作不懂,不懂的又要装懂,是是非非,真真假假,让学生不理解你是真懂还是假懂,把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起来。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表现得机智些,如将问题不露声色地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自己,再在恰当的时候,解答问题,哪怕是科学上的未解之谜,也应该把科学家正在研究的情况告知于他们,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去攻克科学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4.尽心尽职的“保姆意识”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服务。我把科学老师称为“垃圾老师”,瓶瓶罐罐是我的宝贝,办公室、家里的“垃圾”我总是看了又看,有时扔了还去捡回来:它还有什么利用价值?科学课上的哪个实验用得上?讲台里、橱柜中各种各样的物品,为我课上的教学机智提供了可能。虽然我说自己是“垃圾老师”,但孩子们却说我是“把垃圾变成宝贝的老师”。
二、科学教师的培养途径
小学科学教师面对的是小学生,除了自身需要基本的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尤为重要,需要掌握宽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儿童心理学,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培养小学科学教师,可以从相关的高等师范学校引进人才,也可以由现今正从事其他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中择优转型而来。
1.积极引进
虽然高等师范学校没有相应的专业与小学科学匹配,但生物、物理专业的学生有与科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过“现代科学技术”,对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了解颇多,可以积极引进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成为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领他们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认识科学概念的特点,不断积累和生成教学机智,提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他们将是以后“独领”的科学教师的生力军。
1.导源功能
科学教育方法中的导源功能主要是指在科学的发现中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存在的理论体制,针对科学理论所形成的一种开源的作用。也就是说,科学研究形式要是形成,就会对科学理论的长远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还没有被发现的科学理论就像没有被发现的宝藏,而科学教育方法就是寻找宝藏的线索和途径。杨振宁在对爱因斯坦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狭义相对论建立初期,物理学在世界上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到的方程,从中总结出物理规律以及整个物理理论体系。比如经典力学、热力学以及电磁学基本都是遵循这种途径,这就是通过实验归纳的科学方法。在狭义相对论已经建成之后,这个过程就相应地被调转回来,物理学首先建立起物理方程、理论的结构,然后再回归到物理实验当中,通过物理实验来验证理论的真伪。
2.突破功能
科学教育方法具备突破的功能。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所有取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基本都是在遵循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下,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实践所得出的。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著名的黑体辐射公式的得出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特点。普朗在1900年前就通过假设的方式引入了两字的概念,并且通过插入法得出了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完全一致,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遵循科学的方法。
随着各学科之间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对于各个学科的设定逐渐趋于模糊,进行不同学科知识的广泛渗透已近成为目前教学研究的重点,所以,在初中课堂进行科学教育就要求教师将多个学科的不同知识渗透到实际的教师过程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变化模式,增强学生的发生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授水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动植物的生命与水的关系、地球水循环、水的物理特征与化学性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角度分析,展示物理、化学、生物与自然环境等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以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推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不断的变通
对于初中生而言,思维有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课本中的例题,根据学生不同思维方式,进行习题的讲解,同时贯穿各种解题的方法,教师在变通的同时教会学生进行解题时的变通,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数学课堂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给学生设定问题,比如角的换算、求值、各角度之间的比较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
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同时要给与学生以肯定,让学生勇于回答问题。例如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孔子为例提出一些问题,根据孔子的观点讲解引出一些与之相同或者相反的人物的观点,这样做首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其次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初中科学教育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以发挥学生能够性为目的
目前,在新教材的编写中,立意的出发点就是将探究与实验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掌握了用科学和实践的方法以便获得和验证所需知识的途径。采用了先进的启发式的教育引导,让兴趣成为最好的导师。让学生沉浸在游戏般的动手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其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意愿。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材填鸭式的灌输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等教育中多年的掣肘与顽疾。实验这个独特的来源于生活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体系中重新焕发出光彩,也恢复了其本来的初衷与真正的意义。
2设计课堂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介绍物理化学原理的同时,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或有趣的实际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易于理解。例如,在讲化学热力学的知识时,先问为什么人穿上冰刀溜冰鞋滑冰会非常顺畅?在讲到表面化学的知识时,先问为什么衣物上的油污只用水是洗不干净的,必须用肥皂、洗衣粉等表面活性剂?为什么雨后荷叶、小草上水珠都呈球形?为什么毛细玻璃管中的水呈现凹液面,汞则呈现凸液面?还有让学生用化学动力学的理论来说明为什么天气热的时候,牛奶、食物更容易变质?能否应用渗透压的知识来解决海水的淡化问题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利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物理化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3改革教学模式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的过程。改革以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研究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先进与否,将直接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果。因此,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讲课要坚持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要适当的开展讨论启发式教学,提出一些拓宽思路的研究型问题,增加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增强双向交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施创新教育
同志曾将讲过:“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永远不会前进的民族”。换而言之,没有创新精神的教育也将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教育。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教学中应介绍些和教学相关的科学前沿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电化学部分讲授化学电源时,除了介绍早期使用的锌锰电池、可充电的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外,可以结合现代社会面临的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向学生讲解一些绿色环保新电池的知识。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被用作空间站及宇宙飞船空间电源的燃料电池,利用太阳光中的能量进行光电转化的太阳能电池等。在化学动力学部分,光化学反应虽然内容较少,但是光化学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信息科学等紧密相关。因此,可结合科学前沿介绍一些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文教育课上关于科学问题的讨论体现在对“知识”相关问题的讨论中—不仅仅是认识论的“认知”问题,而且还包括知识的伦理、知识的观念、知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知识者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处境等与“人的知识”有关的问题。知识是一个比科学更为广泛的话题,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区别可确定的“知识”与会出错的“看法”,《圣经•创世记》里对人类偷食“智慧之果”提出教喻,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以经验归纳为基本方法的科学和“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后来科学给世界带来空前物质文明也造成巨大祸害(如赫胥黎《美丽新世界》所说的寓言故事),二十世纪电脑和二十一世纪“谷歌”时代的“图像”和“技术代替大脑”型知识,这些都是人文教育课上不断出现和持续延伸的讨论话题。“知识”广泛的问题意识与“科学”之间有着自然的联系。“科学”(science)一词的拉丁词源scientia就是“知识”的意思。科学是一种可以理性解释的,并具有可靠运用性的知识。今天,人们所特别称为“科学”的,不仅是指这样的知识(往往是关于物质世界的知识),而且更是指对这种知识的特别追求方式(以经验求证为本的“科学方法”),乃至这种方法所特别体现的真理价值(所谓“科学精神”)。对“科学精神”的人文表述往往与人们常常特别强调的“实事求是”不同。例如,十八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说:“科学是激情和迷信的高效解毒剂。”十九世纪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Huxley)把科学看成是普通人都能运用的思维方式,他说:“科学只不过是最佳的常识,在观察时严格准确,在思考中严守逻辑。”爱因斯坦则反对把科学思维神秘化,他说:“全部的科学不140过是日常思维的提炼。”这样的表述闪烁着思考者自己独特体会的光彩,更能为人文课增添思想乐趣。人文教育课上学生们以冷静、理性、常识的方式谈论关于知识的问题,不断有机会将科学与其他知识形式或内容相联系。在人文教育中,这叫作知识的“周边扩展”(contextualization),也是大学教育对学生“知识信息融会贯通”(contextualizedinformation)的基本要求。例如,柏拉图的《美诺篇》里,苏格拉底在讨论与“知识”有关的问题时,用了几何学的例子。最早的古希腊科学家出现在公元前六世纪的米利都,他们第一次拒绝使用传统神话或宗教解释来言说周遭世界的现象,而代之以理性解释,也就是他们所谓的“理论”。他们对几何学和政治学抱有同样的热忱。几何学(本意是“丈量土地”)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用科学。几何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因为土地是当时最宝贵的财产,要建立新的城邦,就需要仔细丈量土地,将其平均分割并分配给殖民者。人文课上学生们讨论欧几里德的《几何要素》,关心的远不只是它的数学知识,而是它的人文价值。例如,希腊几何学是一个典型的语言概念逻辑系统,与古埃及以图像为本的几何学不同。它从一个最基本的关于“点”的定义(点只有位置而不占有空间)出发,延伸出线段、角、圆等等,终于构成了一个结构复杂的完整概念世界。最完美的点只能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任何画出来的、人类眼睛能看到的点,都不可能是真正的点,因为它必定不只是一个位置,而是占据了一点点空间。
同样道理,我们能看到的直线必然不是真正的直线,我们能看到的圆必然不是真正的圆。真正的欧氏几何是一个只能用文字来表述、一个只有靠想象才能进入的世界。这个几何世界和文学世界、历史世界、伦理世界等在性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欧氏几何于是引发了一系列至今仍使许多领域中的思想家着迷的问题,如语言和理念的关系(是语言反映现实,还是语言构成现实),理想和141现实的关系(典型的柏拉图问题,“理念”和“现实”,哪个更真?)人的逻辑能力问题(康德把逻辑和时空感确定为人的规定性,维特根斯坦把“伦理”和“逻辑”定为世界存在的条件),“第一原则”问题(任何伟大的思想体系都可以归到像“点”的定义那样简单的基本理念吗?)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对学生有很多关于“知识”问题的思想启发,往往会引起热烈的讨论。例如,有的学生会问,如果完美的“点”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如果我们能够想象永远不可能用眼睛看见的事物,那么我们神奇的想象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他们还会争论,想象是不是人的一种知识能力(爱因斯坦说,“人类真正的智识表现为想象,而非知识”)?想象是人的天性还是神的恩赐?这种争论本身比它可能得到的任何答案都来得有趣且有教育意义。无论答案是什么,人的想象、人的理性、人的自由意志和尊严都会在新的凝视下显得神奇和神圣。对人的自由思想和想象的控制也会更显现出它的残酷和违法人性。又例如,正如任何可见的点都不如只能存在于理念中的点来得完美,是不是任何一个社会里的“好人”和任何一种现实中的“善事”,都不如只能存在于理念之中的“好”和“善”?社会的德性伦理建设能否通过“向某某好人学习”来实现?还是无可避免地必须诉诸某种理想的“好”和“善”?这样的好和善是否具有普世性?其知识和观念又是怎么形成的?像这样的讨论会把学生的关注点从哲学认识论的一些问题引向伦理和意义的问题,而不只是局限在几何知识的特定内容。其实,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家关心物质世界的构成,苏格拉底把这种关心转化为伦理以及人类在相互关系和社会组织中所起的作用问题,这个转变至今对人类充分认识科学的利与害,以及科学与统治权力的关系,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学生们在希腊思想课上阅读《几何要素》的人文教育意义所在。
科学和“人的普遍问题”
人文教育课上讨论科学的目的与讨论其他文本(文学、历史、宗教、政治、哲学等等)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学生对“人的普遍问题”进行思考和提问的能力,其中包括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法国杰出的“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米歇尔•福柯最关心的问题)。在阅读伽利略的《星际信使》时,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这个历史时期的人文阅读讨论没有选牛顿,而是选了伽利略,是经过考量的。这不是因为伽利略在科学贡献上比牛顿更伟大,而是因为他在两个方面更符合人文教育课的教育目的—他让我们看到科学背后的人类心灵,也让我们看到,由于无法摆脱来自政治(当时是宗教政治)权力的限制,真实的知识体现的是人的一种怎样的被压抑的知识信念,它也同样映照出一种自由与屈从同在的科学家人格,至今仍然如此。人文教育顾名思义是“人的自由教育”,自由的人格是这个课程培养学生的一个主要目标,然而,自由是有条件的,无视这一点,便不能真正懂得自由。伽利略的《星际信使》让我们看到了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看到科学家在与权力体制(天主教会)发生灾难性冲突时,人格特征会变得模糊。尽管如此,他仍然可以是一个可亲近的人。
而且,一个有公共意识的科学家,他不只是从事科学研究,还需要为传播他所珍视的科学发现而运用解说者的丰富才能。伽利略受当时的教会迫害,这是学生们都知道的。但是,通过阅读《星际信使》,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化了的“知识殉道者”,而是一个为了自身安全,很会讨好权力,与之妥协,也很善于为自己谋取有名有利学术职位的“聪明人”。这种讨好和妥协是因为他不得不应付权力对知识的武断审查。然而,虽然这是不得已的自我防卫策略,但却还是一种为追求真实和真理付出的道德和人性代价。不仅如此,伽利略还是一个政治投机分子,他将《星际信使》献给143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并将木星的四颗卫星以美第奇家族之名来命名,伽利略因此如愿以偿获得这位欧洲最具权势的统治者的赞助。伽利略因此成为一个“不自由的知识人”的象征性人物,让我们看到了强制性权力控制下的知识人和知识的普遍处境。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而且更是一位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特征的人物—复杂、多面、矛盾,有着与我们一样的平凡人性。这与我们在科学教育中常常碰到的那种脸谱化的“科学家”(“爱国”加“专研”)是完全不同的。例如,“”结束后不久,数学家陈景润成为“科学的春天”里的知识人格典型,他除了演算数学题之外,几乎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关心。相比之下,伽利略则向我们展现了他作为社会和政治中人的全面投入和由此显现的鲜明个性。
科学不寻找绝对真理
十七世纪,科学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之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不仅是笛卡儿,而且还有培根,培根甚至还更有代表性一些。人文课上之所以选笛卡儿而非培根,一个重要原因是,笛卡儿让我们更为典型地看到理性与信仰(宗教的或意识形态的)在科学家那里可能发生的自相矛盾。一面秉持以怀疑来确定真实知识的原则,一面却屈从于某种不容置疑的“信仰”,这样的分裂人格在科学家和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而造成这种分裂的往往不是科学家真的有什么“信仰”,而是因为他们对某些事情有所“害怕”。学生们在人文教育课上阅读笛卡儿的《谈谈知识》,不难从字里行间读出他因为伽利略于一六三三年被教会迫害而感到的害怕,他是一个“吓怕了”的科学家,统治权力对知识者的杀鸡儆猴手段在他身上是发生作用的。笛卡儿坚持理性的怀疑,他知道,这种怀疑精神可能摧毁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政治和道德价值观,作为妥协,144他倡导建立一种“临时的道德原则”,直到理性能找到并维持新的原则为止。比起他的同时代人培根来,笛卡儿对待宗教和上帝的问题要小心谨慎得多。这是因为他害怕像伽利略那样受到教会谴责,他于一六三三年被迫放弃对哥白尼学说的信念(相当于公开检查和承认思想错误),也放弃了发表与伽利略见解相似的《世界》(TheWorld,一六三三年完成)一书的念头。在阅读笛卡儿时,学生们讨论得更多的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形成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所谓的“理论”—科学的以及其他被称为或自称为是“科学”的那种理论。人文课上的大学生对现代科学观念在文艺复兴和十七世纪发生的根本范式转变很有兴趣,但他们对这之前的亚里士多德旧科学范式却往往了解甚少,因此需要向他们介绍亚里士多德对“心智”(mind)、“知识”(knowledge)和“科学”(science)的观点。这些观点也都与知识讨论的其他问题有所关联。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心智”(也就是“在头脑里发生的”)只限于“推理”和“理解”。人的感官、想象、意志等等是指向心智之外的,因此不是纯粹的“智力”,它们只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而已。
1.提前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对象是婴幼儿,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是理解能力较低,行为控制力不强,好奇心极强,因此,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制定。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其中,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教育性则是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目的,“寓教于乐”是学前教育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另外,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习者都是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低龄儿童,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在制定学习内容时,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护好学习者的人身安全。
2.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在根据既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变化、兴趣变化,并据此调整学习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另外,还要着重利用学习者的好奇心理吸引注意力,这样可以带动学习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成果反馈,总结经验。学前教育的成果往往没有系统考试类的衡量标准,所以需要细心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和各项能力的提升程度来确定教学方式是否有效。并通过变换教学方式来对比学习成果的优劣,总结教学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让学习者在学前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丰富知识储备,加强性格塑造力,让学前儿童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二、借鉴国外成功的学前教育经验
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发展动向,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幼教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幼教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儿教育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的必经之路,因此,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苏联于1960年建立了学前教育科研所,内设早期幼儿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教学法、年龄心理学、生理学、美育、体育等实验室,研究所把全国学前教育问题的一切科研工作都统一起来加以分析和评价。国外的教育科学水平发展比较早,这种类似的教育科学实验在国外不胜枚举,而在国内却屈指可数,那如何借鉴国外的教育科学经验来丰富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
1.借鉴与修改。在观察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模式后再加以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了解它有哪些缺点和优点,然后进行改造再利用。这种做法的根据是:每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分国家的,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经验当然可以拿来运用到我国的学前教育中,但前提是不能照搬照抄,要灵活地改良和修正,并在方法运用中反复总结经验,让国外的先进学前教育经验落地本土,并发挥它的优势。
2.创新改革。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加以改造和创新,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地改造,以达到先进水平甚至实现超越。但是创新模式实现起来很难,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性,还要能够找到彼此结合的创新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洞察力,要能够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找到学前教育的新思路。
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存在人文教育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医科院校不够重视,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轻人文知识和精神培养的现象。很多院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文教育课程对于医学教育、以及医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大部分医学院校虽然设置了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在实施中存在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仅仅局限于大学教育的某个阶段,以至于无法持续、全面地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内容僵化
很多医科院校仍然没有理解医学人文教育的真正内涵,而是将职业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与医学人文教育混为一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偏重理论记忆,且缺乏与实践的联系,无助于学生切实掌握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形式和表现内容,使得医学生深感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空洞与枯燥,导致人文教育的效果欠佳。
(三)课程设置孤立,缺少渗透
医学教育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之间应该相互渗透与融合。目前,医学教育中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在设置方面缺乏横向的联系,导致彼此孤立、二者间没有融合。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仍然以掌握专业技能为主,忽视了临床工作中怎样体现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导致他们在日后的医疗实践中难以较好地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既不能与患者顺畅的沟通,又无法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自身特点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所以,医学必然是一门具有人文特色的学科。人文精神对于医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它体现着医学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优良社会品德的发扬、对科学伦理道德的认同。现代医学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带给人类健康巨大福音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现代医学日益受到物质主义和技术主义的侵蚀,由于生物医学模式中人文精神的缺陷对医学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的障碍,所以,医学院校只有加强人文教育才能回归医学的真正意义,确保医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新形势下社会对于医生的必然要求
医学是一门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美融合的学科。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系统扎实的医学知识,也需要具备科学的人文精神。随着系统和整体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人们深刻的认识和广泛的接受,疾病不再是医学研究的中心,患者才是医疗活动的中心。医生不应当成为只看病不救人的纯技术主义者,应该医德高尚,且关心患者的身心病痛。鉴于此,医科院校在医学教育中有必要融入人文精神,使医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目前,医学教育需要从只注重医学专业学科教育的“单核驱动模式”,转变为融合专业学科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的“双核驱动教育模式”。在新模式下,医科院校的教师应该把人文精神真正注入每个医学生的体内,着力于培养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人文知识的能力,从而促进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深度整合。因此,怎样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走进临床?教育者如何凭借人文教育为医学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问题理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新形势下加强医科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
(一)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
医科教育学制长、内容多,在如此繁重的课程体系下怎样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医科院校应该重新整合原有的非专业课程,进而系统合理地设置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使医学生具有医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其次,医科院校应该提高理解与实践医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后有机会运用于医学实践中。再次,医科院校要把人文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临床课程中,特别是临床实践中应该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医疗活动结合起来。最后,医学人文课程的安排要贯穿医学高等教育的始终,甚至有必要成为一门医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必修课。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人文特色
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明显有别于医学专业课程,具体来说,人文教育的理论教学中应该突出基础性、指导性及启发性,强调学生的自学、领会及运用;应该倡导开放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医学热点问题组织讨论和开展调查研究,医学生通过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法提高人文素养;不仅有助于充分调动医学生参与人文教育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构建个人的医学人文知识体系,并主动把人文知识应用于将来的医学工作中。医学生通过实践可以真正感受到人文素质对于医疗实践的重要意义,体会到人文精神对于临床工作的实际价值,使医学实践既成为医学技能的实践过程,也成为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过程。
二、运用辩论,培养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举手发言,要让他们喜欢抢着说、争着说,对于学生新、奇的想法给予表扬,对不正确的想法要用事实证明为什么是不对的。这个验证的过程可以交给学生来讨论、交流完成。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羊角锤、剪刀、老虎钳、擀面棍四种工具,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于擀面棍是不是杠杆发生了争论。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不能简单地判评,而要引导辩论的双方通过事实来解释。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羊角锤、剪刀、老虎钳这三种杠杆,学生都能很容易地找出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接着让认为擀面棍不是杠杆的学生来说明想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擀面棍没有支点,所以它不是杠杆。这时,争论的双方都平静下来,持错误观点的学生也不再坚持。课堂上争辩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科学教育形式的日常化
幼儿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处处都隐藏着知识和道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探索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重视随机教育。《纲要》中还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日常生活、游戏、散步时,幼儿常常会专心致志地去观察某一事物或现象。如植物需要喝水,那么它的嘴巴长在哪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飘起来,这是为什么?在幼儿自发的观察中,明显地表现出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兴趣,这时我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扶持。如当幼儿对植物生长有兴趣时,我就找来两个玻璃瓶,一个放满水,一个不放水,把两颗芹菜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瓶里,叶子放在瓶外。过几天我带幼儿去观察,他们发现没有水的瓶里的那颗芹菜已经干枯了,而另一颗芹菜的叶子长大了,可瓶子里的水却少了一些。这时幼儿都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芹菜的嘴巴长在根里,我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幼儿思考还有什么植物也是通过根来喝水的?幼儿的思维活跃了,有的说小草,有的说白菜,还有的说牵牛花等等。随着幼儿思维的活跃,他们不仅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对科学的探索兴趣也随之浓厚。同时在一日活动中可增加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多开展各种自选活动。幼儿在自选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自己去发现,去制作。幼儿找谁结伴,玩什么,怎样玩,都由幼儿自己决定,幼儿既可以在树下一起捡落叶,在草丛中寻找昆虫,也可以一起谈各自感兴趣的事。这不仅提高了幼儿的主动性,也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自我成长的机会。
二、科学教育情境的自然化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应还原于生活本色,创设出生活的、又是蕴涵科学的探索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科学、发现科学、探索科学。在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我们要尽量避免过多地限制和干预,应给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必要时可进行适度的引导,启发幼儿作进一步探索。当孩子将停下了的玩具火车又推起来,想使它再次跑动起来的时候;当孩子专心地看着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花草的时候;这些都是他们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探索这个世界的表现。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此时,我们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探索行为,而应该精心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诧异,去思考,去讨论,去共同做出结论。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幼儿直接到大自然、社会中去观察和探索,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为置身在大自然中,他们可以直接去看、去触摸、去聆听、去观察、去探索。而亲身的体验,全新的感受,带给幼儿的将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活的书。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夏天,蜻蜓飞舞,知了鸣叫,不妨和幼儿一起捕捉蜻蜓和知了,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体态结构;秋天,风吹落叶,硕果累累,可带着幼儿一起捡拾落叶,解剖各种果实;到了冬天,这就更有趣了,可以在和幼儿堆雪人、打雪仗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留心观察雪花的形状。还可以指导他们参加一些实践,如让幼儿自己收集各种种子、搞发芽的试验、栽种盆花;也可饲养一些小动物。孩子在和大自然、社会的亲密接触中,视野开阔了,知识也丰富了。生活中充满了千奇百怪可供幼儿探求的问题,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捕捉,就能引导幼儿进行他们感兴趣的科学活动,获得他们需要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索欲望与探索精神,使幼儿的科学教育既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能指导幼儿的生活。
作者:臧妍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