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神经内科护士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66-02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 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 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因此, 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已成为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面临的迫切问题。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管理机制, 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防止发生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分析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 探讨减少差错发生, 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 是护理人员尤其是护理管理人员面临的严峻课题, 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2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由于护理人员工作不到位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就从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来看其隐患主要是因为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不规范、专业技术不过硬、缺乏应有的责任心或者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比较缺乏以及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等等这些都是带来安全隐患的原因。其中医务人员不规格的操作行为主要表现在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来严格的执行工作,发生越级代签的情况,或者没有及时、准确的记录病人的情况,没有及时的反映病人的病情。有的医务人员缺乏责任感甚至擅自的修改护理记录,导致记录不清晰带来护理的麻烦。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缺乏应有的卫生法律意识和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由于护士过多的关注病人的病情,而忽视了病人的感受以及病人的合法权力,比如隐私权、知情权等等造成对病人的伤害。
2.2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隐患:内科护理的管理制度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和安全,如果医院的管理者相对缺乏护理管理的意识,管理者自身的管理经验和素质不够,那么必然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意识,这样就会使得医院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的薄弱。这样就会使得医院制定的护理管理制度也不会健全,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无法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其管理上的漏洞会使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2.3由于患者自身缺乏相应的知识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一般而言患者以及患者家庭或是社会都会对医院给予较高的期望,如果出现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属对其医院的治疗表示不满意,那么他们往往会失去对医务人员以及护士的信任,这样他们就很可能不按照医生的要求来进行护理活动。正是因为这样不规范和不科学的自我行为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存在。我们知道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其疾病的原因往往会导致其心理发生相应的变法,往往会出现患者对自己的疾病的认识不足,心理的承受能力差,这样就极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导致做什么事都是心烦意乱,无法镇定,从而给护理工作带来无限的隐患。
3安全隐患的消除及防范措施
3.1努力提高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理论知识。一般而言内科患者的病程是比较长的,大多的内科患者都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这样的话就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有足够的耐心、爱心以及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给患者始终如一的照顾和护理。在工作中要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观念,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能力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
3.2不断的加强和提高内科护理的管理水平。通过研究表明,内科护理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安全隐患发生的次数。医院的管理者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规范管理工作,对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同时可以采用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结合的管理方法,定期的组织护理理论与技术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水平。同时要不断的致力于护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努力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控制与监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有效的减少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3.3不断的加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教育指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和患者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可以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必须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做到以患者为本。要尊重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知情权、隐私权等等。必须一丝不苟的把本质工作做好,注重护理工作中的语言行为的适当,要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就医环境。给予患者以及家属温暖与关怀,只有在这样融合的护理关系中才能降低安全隐患,才能保证患者的早日康复。
4结束语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 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或死亡。在护理安全管理中, 必须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 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科通过对存在隐患因素的认真分析, 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的干预能力与预见能力, 建立长效防范管理机制, 持续整改, 防患于未然, 大大降低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闵燕华, 吴少华.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期刊论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1期
[2]邱笑玲.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期刊论文]. 《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8期
[3]程红彦. 在内科护理中如何消除和防范安全隐患 [期刊论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8期
[4]田翠芳. 对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研究与分析 [期刊论文]. 《吉林医学》,2011年36期
[5]奚春芬.神经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40期
脑卒中,又称“中风”,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位中风新发患者,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大约占所有脑卒中的70%。目前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150万,患病人数更是高达700万,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重度残疾者占40%以上,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多的临床研究,更多的证据随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的公布,为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阿司匹林仍然是卒中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的金标准。研究者比较了选择性血栓素―前列腺素受体拮抗剂和阿司匹林对于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9652例3个月前有缺血性卒中病史或者8天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患者服用前列腺素受体拮抗剂,9558例服用阿司匹林。平均随访28个月后,前列腺素受体拮抗剂组有1091例(11%),而阿司匹林组有1062例(11%)出现主要终点事件(脑和心血管缺血事件),二者间无显著差异,发生主要出血的风险也没有任何差异。
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无益,可能有害。研究共纳入2029例发病30天内的缺血性卒中(85%)或出血性卒中(15%)患者,收缩压>140 mmHg,基线平均血压是171/90 mmHg。患者随机服用坎地沙坦或安慰剂治疗7天,坎地沙坦初始用量为4 mg,从第3~7天内逐步加量至16mg。治疗7天后,安慰剂组平均血压152/84 mmHg,坎地沙坦治疗组血压显著降至147/82 mmHg;6个月时,两组的复合血管终点(卒中、心肌梗死,或者血管性死亡)无明显差异。研究者们对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发现没有证据支持卒中急性期降压对功能结局有益。
X因子抑制剂不劣于华法令。X因子抑制剂对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一直是近年来卒中领域研究的热点,继2009年RELY试验发现达比加群酯对比华法林的独特优势后,2011年又有两个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评估了新的X因子抑制剂对于非瓣膜病性房颤卒中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中14264例卒中高风险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接受利伐沙班每天20mg或者调整剂量的华法林治疗。研究结果利伐沙班降低卒中或全身性栓塞风险的效果不劣于华法林,但相比华法林其颅内出血和致命出血的风险显著降低。
另一项研究纳入5599例不适合服用华法令治疗的卒中高风险的房颤患者,服用阿哌沙班5mg每天两次或者阿司匹林治疗,平均随访1.1年后该研究由于阿哌沙班的疗效显著而提前终止。阿哌沙班可使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风险下降55%,并且不增加主要出血或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积极药物治疗优于颅内支架置入术。试验共纳入451例因颅内大动脉狭窄70%~99%导致新近卒中或TIA的患者,随机分为积极药物治疗组(227例)和相同药物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组(224例),主要终点为入组或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卒中或死亡例数。30天内随访,支架组卒中或死亡发生率为14.7%,而积极药物治疗组仅为5.8%;30天后随访,每组有13例患者在同一区域发生非致命性卒中;1年后随访,支架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积极药物治疗组。
神经内科现有病床55张,其中监护床6张,设有肢体功能康复室。主管技师1名。每年收治病人1300人次左右,每年门诊病人约11000人次。医师13名(含汾阳学院教师2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医疗工作人员全部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7名。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9名,护理师5名,护士13名,护理人员基本达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
一、见习前奏
获释寒假社会实践火热报名中时,很兴奋,放假前一个月就开始谋划见习实践活动。鉴于xx同乡学护理的人数比较多,据了解已经见习过的人数屈指可数,有意向见习的同学甚多,本人就勇敢地站出来组建一个团队去见习。忙前忙后,找老师,找经验丰富的学长指导,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的顺利,在放假前还真的组成了一个七人团队,队员跨两个年级本、专两个学历层次。最后很可惜,在见习后期才发现队长我本人失误,没有成功申报团队社会实践,学校也就不认可这个民间团队,结果只能队员各自写自己的社会实践论文。然后本文就是本人见习报告。
二、见习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是一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学习课本知识,然后运用课本知识用于实践。护理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非常强,所有的护理技能都必须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越显护理专业的魅力。在护理这个专业学校学习了近二年,还未能弄个清楚护理究竟要干什么?在哪些环境干?应该怎么去干?虽然在平时会有实验课,但全是在学校内;虽然后期学校也会有安排为期一年的实习,但在此前,还真限于学习课本知识。如何走进医院,走出学校,走出课本?见习成为那一群跃跃欲试护理专业学生的一次小练兵、一次小实践。很自然地把学校教学引到临床。
三、见习的经过
第一天 整体感受医院环境
xx年2月10日上午8点整,xx市中医院八楼护理部门前站着6个着装整齐的见习护生(原计划团队见习后因故变个人),见习社会实践正式开始,
社会实践报告《护士寒假实践报告》。在护理部主任蔡老师带领下,我们去了不同的科室。龙葵娣、覃丽妮去了七楼内二神经内科,梁金冠、招冰梅去了四楼内三普通内科儿科,胡伟聪(本人)、彭韦玲去了四楼内一心血管内科。
蔡主任把我们介绍到护士工作站,心血管内科护长玲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科室,然后就去忙了。带教老师飞霞姐,很快就带我们见习了各种抽药、稀释、查房、各种治疗、发药、各种交谈、人文关怀。
第二天 胸腔闭式引流
38床自发性气胸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该手术为小手术,在病房内进行,作业见习生我见习了过全过程。头高脚低位,胸部局部麻醉,用药为普鲁卡因,麻醉师又是手术主刀者周主任,麻醉前皮试为护士操作。护士要做的工作,就真的如书上写的一样,每天更换引流瓶内生理盐水,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伤口有无渗出液,渗出液的量、颜色、气味,保证引流瓶在伤口水平60cm以下,引流管在生理盐水下2-4cm,查房时嘱病人深呼吸,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是否波动。很多专业知识要求撑握,很多内科护士不了解引流瓶,叶玲护长就组织了一次学习小会议,介绍引流瓶相关知识。
第三天 实习生在科考试
恰逢实习生在科考试,实习生们表现紧张,考完就很比较自然,然后科室轮转了。
第四天 见习病危患者紧急抢救
28床病危。作为见习生目睹了抢救全过程,最后医务人员把病人救回来。该病人是医院的老病号,3日前心律不齐好转出院,今天早病重再次入院。下午2pm,查房病人病情稳定,主诉腹涨痛,与注射速尿后未能及时排尿有关。10分钟后,病情加重,病人主诉心慌,气闷,目眩,眼黒,心电临护提示室早、窦性心律过速,病人家属情绪低落。值班医生报告主任,主任联系其他科主任会诊,经抢救病人病情稳定。
此次抢救收获,临床护士病情报告制度必须执行,护士遇到突发事件,评估自己能否处理,不能则快速报告上级领导。
第五天 护患关系
尝试运用护士人文怀技巧。内一科住院部有40个病床,5个临时备用床位,住院患者30左右。有足够的病人用于实践沟通。利用前几天认识的病人,尝试刻意用一些技巧,见习生可以做的只有部病史,问一般资料,做一些健康宣教。
发现:微笑、礼貌、文雅果然会在护患关系中起重大作用,撑握药理知识,为病人解说药理作用,也很令病人信任。
第六天 护士人际
复杂的护士人际关系: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长,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处理不好则会身心俱疲。恰好见习团队中有一个同学做得欠佳,这里就分享一下经验。梁金冠同学被2个护长投诉,护理部主任批评,分析其原因大因其不守纪律。她本来分配到内三科见习,却不好好在内三,却先跑去内一,后跑去内二,去了不是好好跟带教老师学习,又去护士办分室玩手机。结果怒了二个护士长,主任批评了队长,和她本人。
四、 心得与体会
各方面初步了解护士,了解医院工作环境。见习巩固了各种护理技能,稍稍尝试运用了护理各种技巧,确切把课本知识引到实践。
五、谢辞
脑卒中是指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而急性脑卒中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中占80%,突然发生脑卒中,会使患者致死、致残,大多数家属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但是有研究表明,在发现病症时,及时和有效的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病痛和降低发病的风险,此外,治疗后采取有效护理手段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1]。自2007年以来,我院采用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112例护理论文,均经CT或MRI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有关脑卒中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以下几点: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起病2d以内, GCS≤8分;低氧血症或需要呼吸支持者;实施各种有创治疗手段者[2]。按照患者及家属自愿选择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3.5岁,脑出血13例,脑梗死43例;对照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4.1岁,脑出血14例,脑梗死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按照传统的神经内科及神经内科的治疗和护理手段进行杂志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神经内外科医生及康复治疗师、专科护士共同协作下实施重症监护,具体操作为: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即协助病人完成头颅CT检查,24h内(一般在6h内)完成心电图、血常规、胸透、水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凝检查。必要时进行颈动脉多普勒和超声心电图检查。将重症脑卒中患者安置在卒中病房,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护士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体温高于38℃的患者即刻进行系统的降温治疗。建立静脉通道护理论文,给予脱水降颅内压处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卒中单元常规的护理工作包括:观察血糖、气道和通气管理、血压的观察及护理、控制体温、高颅压的处理。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应从急性期开始,只要不防碍治疗,不影响抢救,马上就可以行康复治疗、保持良肢位、变换(翻身)和适宜的肢体被动活动等,而主动训练则在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且精神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开始。卒中的康复治疗由卒中小组针对不同患者而进行,应着重于认知功能、耐力、社会适应力的恢复,为延长主动活动时间,可采用循环式训练和组成训练的形成。患者入院24h常规进行理疗,每天30~60min。专业治疗每天20~40min,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康复、语言康复、心理康复、健康教育及其他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意识障碍程度Glasgow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定,每天评分一次,直至患者评分达到15分或出院杂志网。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构成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进行护理后,GCS评分为(14.52±1.25)分,对照组进行护理后,GCS评分为(12.55±6.48)分,两组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两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n,%)
组别
n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压疮
发生率
观察组
56
1(1.8)
1(1.8)
2(3.6)
对照组
56
2(3.6)
3(5.4)
4(7.2)
9(16.2)
x2
4.94
P
医院坚持提高医疗质量与培育医疗特色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正向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医院的目标迈进。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向全国诚聘学科带头人,业务技术骨干。
一、学科带头人:
1、需求科室:
皮肤科、麻醉科、骨科、妇产科、心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口腔科等
2、任职要求:
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博士学位,年龄48周岁以下;
有三年以上三级医院工作经历;
近三年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或科研获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或影响因子累计3.0以上;
博(硕)士生导师、海外留学经历、担任省级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或特别突出贡献者优先。
二、临床医师:
1、需求科室:
急诊科、介入科、妇产科、康复科、肿瘤科、麻醉科、儿科、重症医学科、口腔科、普外科、心内科、病理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
2、任职要求:
硕士及以上学历;
具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
专业知识扎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
有三级医院相关专业,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治优先考虑
年龄25-45岁,身体健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010年以后全日制毕业医师必须具有有效的规培合格证书。
三、医技科室:
1、所需科室:放射科、超声医学科(B超、心电图)、检验
2、招聘要求:
放射科医生:初级及以上职称,硕士及以上学历。
心电图医师,初级及以上职称,本科学历。
肌电图医师,初级及以上职称,本科学历。
检验技术员,初级及以上职称,硕士学历。
四、护理
1、护理骨干
结果:使用弹力绷带固定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在规定时间内静脉留置针有效稳妥固定,并最大限度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
结论:弹力绷带固定法优于普通弹固定法,能有效延长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家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此法简单易行、经济实惠,是浅静脉留置留置针理想的固定方法。
关键词:弹力绷带固定浅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46-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也越来越高,神经内科患者病情重,多表现为昏迷、烦躁,浅静脉留置针室神经内科常用的方法,但是普通的固定方法因患者的特殊性容易出现拔管、脱管、打折等情况,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给医生、护士带来不便,本文通过比较传统固定法与弹力绷带固定法来探讨固定的有效方法。浅静脉留置针因其迅速有效的给药方法,不仅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抢救时间,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1]。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外套管的柔韧性、刺激性小,降低了刺破血管的危险。同时具有可随意弯曲,不易脱出,便于肢体活动等优点。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增进了患者的舒适感,且能减少普通针头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对浅表静脉造成的损伤[2],经研究显示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与各类病症患者,但随着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我科在浅静脉留置过程中,由于老年患者较多,管脆性大,弹性差,皮肤松弛,针眼容易渗血,液体渗出也是很常见;再加上皮肤干燥难固定,留置针留置的部位,使患者在吃饭、睡觉时感到有一定的负担,担心导管的脱出或意外拔管。夜间睡眠时患者经常出现无意识的拔针[3];另外,脑出血、病毒性脑炎、酮症酸中毒患者昏迷、躁动、不配合等造成留置针打折、滑脱、拔出等因素常直接影响留置应用时间,不仅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严重者引起护理纠纷。影响套管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很多,其中患者的合作性以及留置针的固定是影响套管针留置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4]。因此,为提高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我科于2012年3—2013年7月采用了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浅静脉留置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延长了手部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3年7月在我科住院患者,年龄92岁-21岁,1662例按固定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弹力绷带固定组,对照组830例,弹力绷带固定组832例。平均年龄56.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情况、疾病类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固定方法。
1.2.1用物。备碘伏、棉签、输液贴及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1块贴敷料(规格:6cm×7cm),浙江康力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5cm)弹力绷带等。
1.2.2对照组:常规浅静脉留置针置管后,无菌透明敷贴粘贴,并在无菌透明敷贴两端用医用胶布固定。
1.2.3弹力绷带固定组:按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规程穿刺成功后,无菌透明敷粘贴后,将其延长管返折,缠绕上自粘性弹力绷带(根据穿刺肢体部位及胖瘦决定截取弹力绷带的长度约为12-18cm),将穿刺侧部位缠绕一周,松紧度以轻松放入1指及病人无不适感为宜,把肝素帽连接针头用输液贴妥善固定于弹力绷带外,避免脱垂打折。输液完毕后,用输液贴覆盖固定肝素帽减少污染。如遇包裹到拇指时剪一圆形小洞露出拇指[5]。护士常规加强巡视,严格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注意有无颜色改变及过敏现象发生。
1.3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1.3.1观察和比较2组留置成功(留置时间≥1d)率和留置平均天数。
1.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组患者留置效果比较见表1。使用弹力绷带,对照组,经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讨论
3.1采用自粘弹力绷带固定,固定浅静脉留置针时除用无菌敷贴常规固定外,再用了自粘性弹力绷带在无菌敷贴固定,弹力绷带包扎了整个静脉留置针,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了因无菌敷贴卷边、患者出汗多敷贴失去粘性,同时减少了摩擦;延长管返折于自粘性弹力绷带内,外露的肝素帽加输液贴覆盖,避免延长管打折及肝素帽脱垂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延长管随患者活动牵拉而致套管针脱出的危险;减少了因患者烦躁、不配合等其他原因而引起静脉留置针拔管,在浅静脉留置针规范时间内延长了浅静脉留置针时间,避免了因此而起的纠纷。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使静脉留置针部位美观,减轻了视觉上的不良刺激,使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减轻,提高了患者合作性。根据管道脱出、平均天数结果P
3.2降低静脉炎,静脉留置针在留置过程中套管尾端明显高于局部皮肤,易因外力作用而松脱[6],易使留于血管内的针梗与血管内膜之间发生摩擦,造成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从而导致静脉炎发生[7]。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可使静脉留置针延长管及其肝素帽完全固定于自粘性弹力绷带内,静脉留置针固定牢固,避免了留于血管内的针管被动运动与血管内膜造成摩擦,减轻血管壁的刺激及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3.3自粘性弹力绷带成分为弹力丝和棉,不刺激皮肤,不与皮肤发生粘连且透气,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延长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了因患者出汗或皮肤干燥引起的透明敷贴卷边而重复更换敷贴,最大限度减少了静脉留置针因意滑脱或拔管导致重复穿刺置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少静脉留置针资源浪费,同时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明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4自粘性弹力绷带使用中的护理要点要注意松紧适宜,自粘性弹力绷带环形包扎后,以轻松放入1指为宜。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药液外溢等情况并严格掌握留置时间。
总之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降低了静脉留置针意外滑脱、拔管的发生率;明显延长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避免了因意外滑脱、拔管而引发的护理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自粘性弹力绷带的弹性较好,透气、美观,操作方法简单,效果好,是较理想的固定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剑云,英立平主编.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2:5—8
[2]宋锦平,成翼娟.循证护理学[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2003(04)
[3]沈小芳,王清.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呼吸道管理路径表的设计与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10月,第45卷,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本院神经内科护士共52人,其中本科学历15人,专科学历25人,中专学历2人,年龄在22岁―43岁之间,均为女性; 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共收治72例躁狂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2例。
1.2方法
2年期间,对全科躁狂症患者责任护士发放同样的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72份,回收70份,有效问卷70份,有效回收率97.2%。通过2年时间的调查,找出护士不愿接触躁狂症患者的原因,并针对思想和行为实施干预措施。
1.2.1调查显示护士不愿接触躁狂症患者的原因
(1)躁狂症患者多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症状,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管床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往往和患者得不到有效沟通,无法实施护理措施;躁狂症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没有正确认识,以往都是家属发现送入院,入院后不承认自己患病,拒绝任何护理治疗,使护士无法完成护理工作。
(2)躁狂症患者有时表现为一点小事或稍不随意就大发脾气(易激惹),在严重的易激惹情况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入院后管床护士便成为与患者接触密切的人员,往往遭到恶语伤害,或者是患者的无意殴打,给护士造成心理阴影和身体上的伤害。
(3)躁狂症患者既往史常伴有抑郁为双相障碍;部分患者疾病后期容易出现自杀倾向,管床护士如不细微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1.2.2 干预方法
(1)从思想上让护士认识到对躁狂症患者恐惧的危害性:对躁狂症患者无限的恐惧只能加重无效沟通的持续存在,长期这样,会使护士产生对患者接触的抵触心理,无法尊重、理解、接纳、关心、支持、帮助患者;那么患者也会对护士有陌生的感觉,不会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
(2)帮助克服恐惧心理:
①护士要热情的接待患者,语言要温和,有耐心;对于语言比较多的患者,护士不要和患者过多的谈论;如患者和家属不停交谈时,应提醒家属改天再谈,多采用引导,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请家属配合我们的治疗。
②护士如遇到易激惹躁狂患者,要做好防范工作,避免激怒患者,满足患者的相对合理的要求;密切和医生联系,加速治疗,缩短患者的兴奋期;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
③护士如遇到兴奋期后抑郁患者,应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细心的洞察患者任何细微的心理变化,多于患者交心沟通,与家属相互配合,解决患者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对生命质量的认识,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④躁狂症患者病因复杂,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治疗后容易复发,责任护士也要做好出院后的随访工作,密切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对于复发的患者要帮助患者建立长期治疗的理念,建立一个良性的反馈模式链,有效地防御躁狂症患者病情的反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结果
行干预后,护士对躁狂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患者入院为其布置安静简单的病室环境,与家属详细沟通,了解患者在家的生活习惯和特殊爱好,并告知一些疾病的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给家属,请其配合我们的工作;日常工作接触中,由于躁狂症患者言语较多,护士尽量减少与患者的言语交流,如遇患者兴奋躁狂期,护士做好了相应的防范工作,二十四小时陪护,防止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期间并和管床医生,密切联系,知晓患者的用药反应,并为患者安排好合理的作息和饮食,治疗后患者病愈出院;由于躁狂症至今病因复杂,治疗后极易容易复发,出院随访,便成了整理护理模式中,重中之重,护士针对每个患者建立出院随访信息本,每月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联系,形成一个良好的诊断-治疗-护理-随访-防止复发的模式链,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克服了护士对躁狂症患者的恐惧,并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全面的为患者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护理服务体系。
3讨论
(1)需加强沟通能力及专业技术技能训练。责任护士是与患者交流最多者,所以学会了解不同人心理,在与其建立良好沟通模式,是有利于工作的开展的;护士也要多了解躁狂症的症状及病理特性,加强自己的专业技术技能,从不同的疾病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2)增强了护士对躁狂症患者的护理信心和质量。熟悉病理特征,有条不紊的护理程序,提高了对不良事件的预见性,干预了不良事件的发展发生,提高了生命质量。
(3)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疾病的治愈到痊愈的过程是互动的过程,护士全面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有了一个互相信任的关系存在,预防疾病复发率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爱玲.躁狂症病人的护理[J].中原精神医学学刊,2002(2).
[2] 田静.攻击风险评估表在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
[3] 赵学庆.躁狂症与抑郁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9).
[4] 张怀礼.老年期躁狂症临床特征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8(11).
[5] 徐丽华.躁狂症病人的病房护理[J].医学创新研究,2008(4).
[6] 徐洪常.首发躁狂症状的麻痹性痴呆1例[J].大连医学大学学报,2007(8).
你们好!
我叫xx,护师,1975年1月出生,1993年7月中专毕业于----卫校,分配至现----学院附属医院西院工作。一直默默地在呼吸、神经、心血管、肾、消化、血液等内科及普外、泌外、矫外、脑外、胸外等外科和急诊科等临床一线科室从事护理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现在内一科。在护士长期间,把科室的各项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得到了护理部的首肯和通报表扬。先后毕业于中央电***律专业和江西电大高护专业大专班,现在读于中南大学护理学本科班。撰写的论文《82例脑出血的护理》在1995年国家卫生部护理中心举办的全国论文交流会上获大会宣读;《老年性心肌梗塞预见性护理》刊登在1997第12期《九江医学》上;《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健康教育路径探讨》即将发表在《实用护理杂志》上。
护理专业的发展为我们年轻人拓宽了施展才华的天地,呼吸、神经内科的复杂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愿意接受挑战,迎接考验。我竞聘内二科护士长总的思路是:护理管理创新、护理服务创新、护理科研创新、护理带教创新,我将在医院及护理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科主任紧密合作,带领全体护士姐妹把内二科建成全院、乃至全市的模范科室。
一、现代化护理队伍的管理,只有具备超前意识、协调意识、勤奋意识、质量意识的新时期的护士长才能胜任。好的护士长就能带出高素质的护理群体,形成一个“群雁高飞,头雁领”的局面。我决心在工作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学习、锲而不舍地磨练、鞠躬尽瘁地服务,逐步实现护理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现代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二、重视质量监控,强化量化管理,保证整体护理处于良性运作状态。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护理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护理质量最有效的保证,也是提高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我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际工作质量,使科室的护理工作始终处于良性状态。现代化质量管理要求用数据说话,要求把软指标变为数据化的硬指标。我将把护理程序思维方式贯穿在实施基础护理和护理技术操作中,并严格要求护士将实施情况及时准确地用文字形式记录在护理病历上,使其成为数据化的依据之一。其二,作为护士长,我将每周进行质量监控,结合病人全面检查护士对其实施整体护理的情况,作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把问题和难点作为制定计划的目标,集思广益,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监督方法,并每月召开质量讲评会讲解。也以此作为量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其三,制定具有本科特色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在病人住院期间和出院前以记名形式填写。住院期间每周一次,评出最佳护士和最佳护理单元,并对护士长的工作进行评价。这三方面的结合实施不仅是使整体护理处于良性状态的有力保证,也为护士绩效工资、奖金的发放提供可靠依据。
三、继续打破绩效工资、奖金发放的大锅饭,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惩劣。
医院目前护士的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发放虽然已经打破了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都一样的大锅饭,但是我个人认为,还可以更好的利用它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我上述的加强质量监控量化管理,就是为绩效工资、奖金的发放用数据说话提供考核依据,再结合护理部制定的各项护理质量标准考核,将本科护士每月奖金发放分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等,发放系数分别是1.2、1.1、0.9、0。每月通过经济指标细化每1份金额,再乘以考核级别的系数,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以经济为杠杆,提高护理质量,充分挖掘和调动每一位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加强沟通,增进协调,处理好人际关系,为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提供有力的契机。
护士长在医院处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多类型的人际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我将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做好各方面、各层次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尽力化解科室、医护、护护及护患间的矛盾;以谦虚、谨慎和积极完成工作的态度对待领导;以和睦相处、取长补短的态度处理与兄弟科室间的关系;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待病人及家属;以博爱之心和心理感悟力来体察、理解科室的每位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我知道,只有关心、体贴、理解护士,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她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也只有做好沟通与协调、团结工作,才能把科室方方面面有限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为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契机。
五、创先争优,创立温馨病房,创造名护效应,营造群众满意医院。
把健康教育路径贯穿于整体护理中,创立温馨病房,打造温馨护理品牌,是产生护理明星,发生名护效应的最佳途径,也将是营造群众满意医院的最有力的保证。
温馨病房的创立不仅要求护士每天都坚持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做起,而且要做到:1.温馨礼仪服务(给病人以甜蜜的微笑、悦耳的问候和礼貌的自我介绍);2.温馨知识服务(详细的入院宣教单,全面的护理评估单,标准的健康宣教单,完善的护理记录单,及时耐心的指导);3.人性化温馨护理服务(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温馨的起居服务,温馨的心理护理,温馨的睡眠环境,温馨的个性化服务);4.人本护理服务(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护理措施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的病人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沟通、咨询和护理指导到位);5.延伸的护理关怀服务(入院温馨的祝福卡,出院详细的指导,随时的温馨电话关怀,定期的家庭访视和电话随访)------
我相信:温馨病房的创立将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而且最能体现世界上最好的感化剂----温馨真爱,最能产生护理明星,也最能为营造群众满意医院带来名护效应。对于护理明星,患者同样也会慕名而来,求得优质高效的护理,名护的人格力量而染成与患者心理贴切的亲和力,是病人期盼的全方位最佳的就医选择之一。我决心以矢志不渝的自信心使自己成为一名护理明星,成为全科护士克服困难的支柱,团结力量的核心。
六、抓好护士业务学习,增强科研意识,不断探索进取。
我将搞好护理情报工作,及时了解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方向,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每位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参与意识,进而指导开展护理科研,深入分析和揭示护理科学价值,使护理科研工作走出低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适应现展的需要。
七、重视整体护理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我院是----学院的附属医院,为了培养真正实用型人才,我认为应该重视整体护理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老师在带教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学生的观察、评估、分析、解决问题及与病人沟通等评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将选择责任心强、有一定教学能力、热心教学工作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学生出科综合考试我将采取整体护理模式,由我及俩位带教老师监考。从护生所负责的病人中指定一位,让护生介绍病人情况,同时评估该病人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并且根据护理问题做3项护理操作,即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无菌操作。三者不能脱节,要有连贯性,要突出整体护理的特点。
八、厉行节约,勤俭持家,做好科室的经济核算。
护士长是科室的理财人,应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夯实科室的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将带领全科的医护、工勤人员,从节约每度电、每滴水、每张纸等小事做起,坚决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一经发现,即提出严厉批评,甚至与奖金挂钩。因为我深知:严格控制科室支出,加强经济核算,降低医疗护理成本,讲究经济效果与医疗护理效果,都是护士长必须做到的。
九、加强护士的法律知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以法服务病人,以法保护自己。
1 中医护理发展的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卫生部和教育部规定:护理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体[1]。1983年恢复本科教育,但内容浅显,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差。所以整体上讲,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较差。中医本科护理从1999年开始起步,而且大多是在原来中等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滞后,对促进中医护理发展意识很淡薄等[2]。总之,促进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力量较弱,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迫切需要提高。
1.1 学科定位不清,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医护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由于传统医学中存在医护不分的现象,所以中医护理学不象中医学一样,存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轮廓。因此尽管医护在职责上分了家,可中医护理学的学科特色不显著,定位不准确,使得中医护理发展目标模糊,这大大影响了学科前进的脚步。由于定位不清,所以在高等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方案上,表现出对中医的信心缺乏:现代护理学内容占主体,中医护理学内容不断缩减,中医特色在削减,甚至很快要消失。
1.2 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促发展的意识及氛围
中医护理科研力量主要包括临床护理人员及中医院校的专任教师。医院护理人员的教育层次普遍较低,中医理论知识薄弱,知识面较窄,缺乏多学科知识。另外,医院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妇女,护理工作平凡、琐碎,使护理工作人员难以超出自身的工作圈子去开展新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1.3 中医护理高等人才的浪费
尽管中医本科护理从1999年才开始起步,全国各地的中医药院校仍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青的大专、本科毕业生,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理论知识。但是,较多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由于下临床后与其他护士一样打针、发药、轮晚夜班,中专毕业的护士与本科毕业的护士的实践范围没有明确的区分,使有限的高等护理人员不能人尽其才,甚至流失。
2 影响中医护理发展的因素
2.1 现有的中医护士数量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即使是在中医院,中医护士的数量也相对较少。以我院(二级甲等中医院)为例,中医护士只占所有护士数量的20%。
且大部分是中专学历,中医基础理论薄弱,缺乏足够的辩证施护能力,虽能进行简单的中医技术操作,但不能将中医的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她们较少阅读中医护理文献,缺乏中医护理科研的能力。与此同时,可供阅读的中医护理论文数量也较少。这与日益蓬勃发展的西医高护、璀璨满目的西医护理论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中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拔罐法、刮痧法等,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疗效可靠,在民间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常见有家庭自备有火罐、刮痧板等。但在医院,护士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方能对病人进行操作,而由于中医治疗效果缓慢,一方面有些病人难以接受,另一方面使得医师,尤其是西医师更倾向于对症治疗立竿见影的西医技术,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 转贴于
2.3 社会对中医的认可程度
虽然在民众心中,中医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存有偏见。认为中医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可能有多大作为。病人的需求决定着医学发展的方向,社会对中医的认可程度低,同样制约了中医的发展。
3 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我院中医特色的护理结构
3.1 重视中医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每年全院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培训中,以临床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基础理论为重点,培训后同步考试,力求人人掌握、人人能操作。并鼓励护士通过自考、函授等继续教育方式,取得中医护理专科、本科学历。同时将我院24名毕业于中医专科学校的中医护士,根据个人能力平均分配到各科室,作为中医护理学科带头人,带领本科室护理人员,根据每个病人的特点制定辩证施护措施,书写中医护理病历。
3.2 结合实际,促进中医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对于临床中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适应症者,在取得医嘱后,为病人进行精确地中医护理操作后,取得明显的效果,获得病人的满意和赞扬。如在我院骨科,针对术后肠麻痹的病人,采取了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治疗,效果显著。同时配合医师开展了中药熏洗、中药外敷等中医整骨疗法。在疼痛科,开展了艾灸法、针刺法、拔罐法、刮痧法、穴位按摩法、熏洗法等。而在其他科室,也都开展了相应的中医护理操作,儿科的推拿、穴位按摩:神经内科的针刺法;消化内科的中药灌肠法等等,中医操作各显神威,使我院具有了浓郁的中医特色。
3.3 多种形式,加强中医中药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医院与电视台合作,制作了“中医健康路”节目,定期播放,向群众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等中医的养生知识,以及常用的中医煎煮法、简单的中医操作如拔火罐、刮痧等的具体功能、禁忌症、操作方法等。让更多的人走进中医,接受中医的治疗与护理
3.4 将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的整体观念紧密结合,提高护理质量
临床中,将现行的整体护理模式进一步融入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将病人的生理、心理、饮食、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等,视作一个整体,人的一切均需要护理,通过细心地观察病人的情志、气色、舌苔、脉象等外在的变化,了解内脏的病变,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辨证施护措施,同时还必须周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护理方案。在这种环境下,每个病人感受到的都是个体化的护理,身心均受到尊重。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潜力较大,这需要社会的认可,院科两级的重视以及护理人员的自身努力。对此,我们有信心,经过我们的努力,使中医护理越来越多地发挥其特有的特色和优势。
神经外科是危急重症科室,病人病情变化快、常合并有多脏器功能失调,病情复杂。神经外科护士承担着神经外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这对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急救技能等基本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评判性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是一个有目的的内心活动,人们在进行这一内心活动时,将会产生想法并对产生的想法加以判断和评价。其特点是主动性、独立性、反思、全面审查和有说服力的评判 [1] 。目前,护士普遍对现代护理观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护理从属于医疗,而非独立学科。观念上的滞后表现为护士的从属性、依赖性的存在,正是这种从属性和依赖性导致护士缺乏评判性思维的主动性。在临床护理中有护士存在机械执行医嘱的现象,对于错误而不切实际的理论观点缺乏鉴别能力、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护士的专科和专业技能,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1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1.1明确评判性思维的概念,认清其与开展护理工作的相关性
组织全病区护士学习评判性思维的概念、特点、组成、应用意义及与护理程序的关系,让护士认识并达成共识。评判性思维的核心是在质疑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的认识过程,护士执行医嘱、观察病情、科学研究中均需应用评判性思维方式来进行护理工作,才能提高护理质量。目前,在美国等护理教育和实践较先进的国家,评判性思维不仅已纳入护理教育中,而且在护理实践的应用中也展现它的应用价值[2]。因此,将评判性思维的理念和技能培养应用于神经外科专科护士的继续教育,无疑是对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护理思维方式的拓展起到推动作用。
1.2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实施评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特点,每周组织一次,由护士长主持的护理案例分析和讨论,运用评判性思维的方式,从质疑的角度对案例中护士是否掌握病情观察的要点、护理措施是否得当、记录是否全面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实例验证与实施评判性思维过程,从中学习、获益、加深印象。提高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有效的预防各种差错和纠纷。
1.2.1 病情观察的评判性思维危急重症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后,要进入病情相对平稳的观察阶段,这阶段主要是在延续抢救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相继出现的并发症和病情变化。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多收集资料,善于发现问题,运用评判性思维技巧,判断资料的可信性,并进行归纳作出推论,根据观察,区分病人的资料是否与病情加重问题有关。例1:患者脑垂体瘤术后恢复期,病人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但病人自觉乏力,食欲下降,护士在了解病情后及时汇报了医生,医生认为病人体质虚弱并无异常,但护士坚持病人全身状况不如昨天,后查电解质提示病人低血钠120mmol/L,予及时静脉补充氯化钠溶液并增加食盐的摄入等处理。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应用评判性思维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及时的汇报病情给医生提供依据,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病情观察的要求反而更高,评判性思维要求护士要对病人的病情观察要有预见性的思考,当然这也要求护士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1.2.2 药物应用的评判性思维护士在执行用药医嘱时病人对药物的作用、副作用首先被护士察觉,护士及时报告医生病情的变化,为医生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3]。例2:患者脑出血、昏迷,交替应用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三种脱水药物,治疗期间护士在应用某一脱水药物时发现病人血压偏低,皮肤粘膜明显干燥、弹性差,此时护士对应用脱水药物的治疗进行评判性思维,收集过度脱水的资料,并将病情汇报医生,停止脱水剂的使用。药物应用的评判性思维是对药物治疗的作用与副作用的临床判断,体现护士对专科知识和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执行医嘱的同时要依据病情的变化确定护理问题,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调整治疗药物,取得更好的疗效。
1.2.3 应用仪器设备的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过程要求人们关注问题、盯住问题、分析和评价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推进问题的更替和转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4]。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在临床应用时不仅要求护士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流程,更要求护士在应用仪器前全面评估仪器的性能和病人的病情,进行评判性思考,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仪器设备,取得最佳的效果。例3:护士遵医嘱用药,尼莫同50ml维持12小时静脉滴注,护士选择输液泵设置4ml/h控制输液,预算控制在12小时输完,结果50ml药液在7小时内就全部输完了,不符合医嘱的用药要求。输液泵和微量推注泵,这两种仪器都是用于控制液体输入速度和量的,但其精确度却不同,一般来说输液泵在控制输液的精确性上不如微量推注泵,在使用过程中护士没用应用评判性思维,根据输液的量和所需控制的输液速度来选择仪器,如药物总量大于60ml,一般宜选用输液泵,如药物总量小于60ml,且速度要求慢、精确,则应选用微量推注泵。应用各种仪器设备的评判性思维,是护士利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病人、病情和仪器设备进行全面评估的体现,运用评判性思维能使危重病人的护理更加具有个体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1.2.4 护理记录中的评判性思维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正确客观地护理记录是高质量护理工作的体现。例4:老年患者,男性,脑出血经保守治疗恢复期,意识朦胧,语言含糊、生活不能自理,由两个女儿照顾其生活,但两个女儿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一向不统一,患者的大女儿不听医护人员劝阻执意为其父亲实施电磁针灸疗法,并亲自在其父亲虎口、内关、足底、后背等多处穴位使用自带治疗仪20分钟并涂抹不明药液,过后护士在为病人翻身拍背时查看了病人的皮肤并无异常,但当班护士认为病人大女儿的行为可能会对病人产生影响,于是将所有情况客观的记录在护理记录上,十小时后病人的虎口、内关、足底、后背果然出现红斑和水泡,对病人的皮肤造成了极大的损伤,此时病人小女儿对护理工作产生质疑,认为是护理不当造成的,然而客观的记录真实的反映了问题,避免了一场护理纠纷。虽然案例中的情况是少数的,但从评判性思维的角度,护士在护理记录的问题上进行分析思考,虽然当时没有发现病人皮肤异常,但护士有预见的记录为后面发生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1.3运用评判性思维成果,不断改进专科护理工作流程
在每周案例讨论的基础上,每月进行护理质控分析,分析和总结每月的护理质量情况,并应用PTCA循环不断改进科内的工作流程,修改护理常规和一些规范。例5:垂体瘤的患者术后观察尿量,在多次的案例讨论后总结护理流程为,垂体瘤术后病人在尿管留置期间每小时记录一次尿量,尿管拔除后记录每次尿量,每6小时结算一次,并记录24小时的尿总量。同时尿量的观察还应排除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药物的干扰。这样及时准确的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能及早的发现尿崩等并发症,而且还排除了脱水药物对病情观察的影响。例6:呼吸机的备用状态,在神经外科的急救护理工作中,呼吸机的使用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在案例分析中发现,临床建立人工气道后到连接呼吸机还有一段的时间,主要是在呼吸机管道的连接和参数的调节等环节上,如果呼吸机预先连接好管道备用,则存在管道的消毒和费用问题,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在呼吸机备用时连接好非一次性使用的原装硅胶呼吸机管道,并完成好呼吸机的测试,使呼吸机真正处于备用状态,备用期间管道每周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并标注消毒日期,这样既保证了呼吸机的备用,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2效果评价
2.1护士通过对评判性思维的理论学习,明确了评判性思维的概念,确定了评判性思维在神经外科专科护理中应用的重要作用,评判性思维不只是一种理论,重要的是实践者自身改变其思维方式,认同并接受这种思维方式,通过教育和实施训练,使护士明确评判性思维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现代护理工作对评判性思维的迫切需要。正确树立医生与护士是合作关系,而不时依附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建立在日益发展的护理学与护士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具体在工作中则体现在专科护理能力的日益完善及对医生工作的配合和监督补充等。
2.2通过对专科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全面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护士拥有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前提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对患者关爱负责的态度。通过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无形中促进了护士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大家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创造性的工作及不断总结、积累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3评判性思维运用于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护士在日常护理中运用评判性思维的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论证新流程是否合理、新规定是否正确,从而促进专科护理的不断发展。
3结果
从2007年开始,通过一年多的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实施,神经外科专科护士的学习热情和专科护理的能力得到提高,专科护士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向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80%的护士开始撰写专科护理论文,90%的护士掌握呼吸机、冰毯和重症监护技能。专科护理开展有序,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2007年护理不良事件共6起,2008年1~10月共2起。
4体会
护士是医疗过程中最直接与患者打交道的群体,担任着病情观察、执行医嘱、治疗护理等重任。护士是否具备评判性思维素质,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评判性思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性很强的思维技巧,学习时不能按照常规的课堂授课方法进行,而是要让护士亲自参与实践,在日常工作中反复训练和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个人临床经验、专科和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同时应注重护士专业理论的培养。评判性思维是护士在护理程序中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小平.综合性常见的心理障碍的识别与治疗[J].护理心理学与临床应用学习讲义.2002,8:38-45.
【Abstract】 Purpose :Explore the off-pump cardiac surgery complicate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nursing. Way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253 cases of off-pump heart surgery complicated by mental disorders after the clinical data of 33 cases.Results:33 cases of this group of mental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2.63%, 33 case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Conclusion:Cardiopulmonary bypass after cardiac surgery is the occurr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a number of factors the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care should be take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improve disease prognosis.
【Keywords】Cardiopulmonary bypass; After cardiac surgery;Mental disorders;Nursing experience
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随着外科麻醉水平及体外循环技术的提高,已明显降低。但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病却逐年升高,成为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1]。精神障碍可在术后即刻或数小时出现,可以轻微,也可致病人死亡,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因此极有必要对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可能病因和诱因进行分析,以进行针对性预防和处理。我院自2003年2月~2009年2月共实施CPB心脏直视手术1253例,其中33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发生率2.63%,经及时治疗及护理、心理疏导,精神障均消失.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10例,女24例,年龄10-73岁,平均34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行人工机械瓣置换术17例,MVR10例,AVR5例,BVR2例,F42例,PECD2例,CABG4例,,左房粘液瘤2例。术前并高血压者4例,糖尿病5例,脑栓塞3例,心肌梗死史1例。术后出现精神症状时间:最早术后12h。最晚术后3d。病程持续时间l一5d。
1.2临床表现患者术后具体表现为:失眠、幻听、胡言乱语、猜疑、焦虑、恐惧、躁狂、易激怒、严重者对家属打骂。患者忧愁、冷漠、情绪低落,经常落泪。对治疗缺乏信心。
1.3治疗及结果本组病人请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并辅以检查。治疗主要进行心理疏导及良好护理.必要时给予镇静、安眠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病因治疗。
1.4原因分析
1.4.1ICU因素多数学者认为ICU的环境对术后精神病性障碍的发生起重要作用[2]。强迫静卧状态无法有效表达各种要求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缺乏交流等可能成为患者的精神负担。睡眠剥夺,正常的昼夜交替循环消失、疼痛等,均可能是危险因素。Aldemir[3]等发现,,ICU内各种设备的工作响声、报警声以及不断产生的幻觉,使病人精神负担加重。被认为是引起术后精神病性障碍的重要原因。
1.4.2心理因素心脏手术作为一个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可引起病人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使病人产生焦虑、精神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术前危重病人有绝望心理,对手术治疗有绝望心理。Sveirusson[4]认为术前精神不安是发生术后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术后入住ICU,限制探视与家人分开,倍感孤独,加重心理负担。
1.4.3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性格特征等因素。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术后精神障碍发病率高可能与患者的脑血管硬化程度有关系。女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但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发病率高可能与女性的性格特征有关系,想象力丰富,对手术的过度恐惧,焦虑等有关。
1.4.4药物因素围手术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另外心脏手术患者在术前大都服用改善心脏功能药物均可因其不良反应而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
1.4.5手术因素心脏手术时间较长,刨伤大,术后脑部的一时性缺血低氧、酸碱失衡引起脑细胞的生化改变,麻醉对脑细胞深度抑制,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时因灌注压过低。灌注量不足导致脑缺氧、缺血均可致脑损害而引起精神症状
1.4.6术后并发症澹妄是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引起的广泛脑细胞代谢障碍所导致[5]。术后低心排、急性肾衰竭、其他的心律失常、低血氧性酸中毒等因素继发脑功能紊乱,与术后一过性精神障碍有明显的关系。术后高热与认知障碍有关。Mustafa Aldemi等报道,呼吸系统疾病、感染、高热、等是发生澹妄的倾向因素。
2护理措施
2.1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术前先了解患者疾病概况、文化程度、家庭状况、个性特征、生活习性,以充分获取安抚患者所需信息。同时。为了满足患者适应需要,医护人员术前先向患者介绍环境,手术方法,术后监护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告诉好的病情的演变信息。
2.2改善ICU监护环境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合理安置治疗。治疗护理时,医护人尽量降低机器设备和医护人员谈话产生的噪音,帮助病人与外界保持联系,减轻孤独,适宜光线,确保正常有昼夜循环的睡眠,制定睡眠计划,必要时可人工控制睡眠,护士反复教病人如何适应ICU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和刺激,治疗和护理时,操作轻柔,动作敏捷。
2.3合理使用镇静镇痛药物疼痛较易打于濒临澹妄状态病人的平衡。术前患者因精神紧张等因素而引起失眠或焦虑等现象时,应该及时酌情使用镇静剂.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变化。术后切口疼痛是首发临床症状.应重视术后镇痛镇静药的使用。患者一旦出现精神症状时,除必要的心理护理外,宜早期给予镇静剂或抗焦虑等药物的治疗。
3讨论
对心脏术后的精神障碍治疗,目前还没有完整系统的治疗方案,总之患者术后产生精神障碍往往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我们的护理人员要把患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多方面采集信息,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心理支持和疏导,分析导致其不良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充分调动患者的自身防御机制,以预防精神症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永恒,袁真真.体外循环术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J].心肺血管杂志,2008,9(5):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