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现代化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6:2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化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现代化教学论文

篇(1)

2.教学设备不够健全,导致教学手段落后一些学校没有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美术教学方面,这就导致美术课堂没有完善的教学环境,同时缺少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以教材中的范例为学习道具,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听完并听懂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变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小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成为当下基础美术教学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3.受固有教学模式影响,教学观念落后由于受固有教育模式的束缚,即使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科目,但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思想依旧是一些教师的主流教学观念,这就使教材的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轨。同时,固有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课堂中心的,教师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开展课堂教学,而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学生,这就使美术课堂毫无生趣可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途径

1.创新课堂教学设计,突破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一,明确课堂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并为其创造相对放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要使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完美融入小学基础美术教学,就要求美术教师运用情境教学,创建美术课堂情境,从而提升小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2.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只有不断丰富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才能突破以往美术课堂教学的局限,将现代绘画艺术融入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丰富绘画的具体内容,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3.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更好地将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融入课堂教学,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对现代绘画艺术要有深刻的认识及见解,强化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为提高自身专业美术功底而持续“充电”,真正掌握现代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完成美术课的基本教学任务。第二,小学美术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并关心学生,从而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

篇(2)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为食品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就业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调整,讲授课程要有重点有目标。

1.2理论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主要是一门研究关于食品成分的结构、组成、功能以及性质,和食品成分在其加工、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学科。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宽广,理论性、实践性较强,但课程知识点零散、系统性不强以及章节相对独立,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产生畏难的情绪。然而,食品生物化学与日常的生活联系紧密,这一独特的优点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地方,一旦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就很快会让知识变难为易。

2.现代化教学手段

2.1制作动态教学课件。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抽象,但又十分重要,所以可以使用CAI课件,把课程所要使用的数据、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结合在一起集成处理,这样的教学效果会非常理想。

2.2制作PPT。

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大段的文字,最好使用大量的图片、图例或表格,适量的动态内容也是很有必要的。字体应该比较饱满,字号适中,重要的知识点一定要醒目,例如使用字体加粗格式等。重要的知识点可以运用适量的超链接来清晰展现,将启发式提问贯穿于整个PPT。

2.3寓教于乐。

运用多媒体或者制作flash让课程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对于学生学习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这种形式不宜过多使用,过度的多媒体和flash教学会使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疲劳,老师的教学任务也会因为大量的实践而难以完成。

2.4互动教学。

高职学校可以建立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网站,将任课老师的课件和教学资料放在网上,以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来弥补在课堂上遗漏的知识点。此外,学校可以砸网站上设立学生试题自测盒老师对学生疑难点答疑,真正落实教学互动,这样一来就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师也能在对学生的答疑和学生自测中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即时查漏补缺。

3.加强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验室是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延伸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以理论指导实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和较强能力的重要实践基地。所以,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专业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巩固了专业学科的建设。第一,要加大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使实验室的条件完善、设备先进,让学生在毕业以后很快就能适应工作岗位。第二,要提高实验教学地位,重视培养实验师资力量,注重完善实验室的实验人员配置,建立具有专业化的实验队伍,为学生的自主实验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三,教师要积极鼓励学有余力且对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实验准备过程、实验管理和教师的科研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组织实验,达到一个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提高管理水平。

4.教学相长

教师在学生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品德和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每位教师须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提高自身的业务学习、文明礼貌、政治素养和敬业精神等。科学文化素质是高职院校教师从事教学方面工作的最根本素质。可能学生喜欢某门课程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喜欢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自然就会学好这门课程。所以,作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应该做到充分准备并且理解讲课内容、课上注重与学生互动、讲课方式幽默诙谐通俗易懂、课下关心学生并且时常与学生交流。教师应时刻提升自我,扬长避短,促进教学顺利展开。

5.内容、实际和专业三者结合,贯穿课程

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最本质的区别,所以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就算只是专业基础课,其课程内容也要优化,要贴近实际而不仅仅是系统性的知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不能忘记要时刻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为以后专业课的知识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

篇(3)

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形象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那么,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

第一,为教师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插上了翅膀。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

第二,可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可丰富作文素材,培养观察、分析、联想、想像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像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第五、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但是,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我们也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目的明确,讲究实效。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选择运用。训练朗读能力,可选用声学媒体。总之,使用任何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目的都要非常明确,要讲究实效,科学使用,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起不了应有的作用。

篇(4)

2.研究方法

2.1咨询法

向从事一线体育教师了解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切身体体会,履行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手段、措施等。

2.2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的文献报道,了解目前国内外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研究其发展趋势。

3.结果与分析

3.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学的生命和基础,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应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把握学校体育发展方向,把握正确的指导思想。2002年9月,中国教育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国家体委,颁布了新的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彻底的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一教学理念又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相一致。

新课标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完善,进一步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体育教育增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在体育教学史上将体育功能延伸至社会生活,并以此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它不仅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另外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还应将“两纲”教育(即“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公民人格,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坚持不懈、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3.2了解学科性质,完善教材体系,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材的选择对实现教学目标有重大作用,它对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制约作用,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尤为关键。《课程标准》主要强调课程目标的统领作用,把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主动权交给了教师,教师有了很大的自,但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权利,很多教师却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去行使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了解下学科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我们可以理解为(1)教学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2)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不是以知识传授和智力游戏为主要手段;(3)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既是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课程各项具体目标的主要载体,而且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和方法也是《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一项重要目标;(4)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强调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但仍是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5)小学和初中的健康教育内容由体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物或科学等相关课程共同完成,体育课程主要学习与体育密切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在教材内容上,选择尽可能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要求,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另外也多考虑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挖掘体育教材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加强德育教育。

(2)在教材纲要体系上,合理安排基础教材与拓展内容课时比重,重视发展学生体能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开发高质轻负的娱乐性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内容,建立起实效性强,符合实际的教材体系。

(3)在教材结构上,增加体育基础知识、基础运动技能的比重及授课时数,并使基础知识内容系统化。

(4)在教材建设上,各学校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下,根据各自特点,合理开发校本教材,以增加教材的多样性、适应性,从而加快教材建设的步伐和更好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彰显学校特色。

另外,课本和学生也是教师的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以及协作性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教材体系,完善教材构建。

3.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是实施教育目的途径,也直接作用于教学的效果。在访谈中有一个高一女生耐力跑的教学案例:整个单元教学分别采用了加减跑、多点折返跑、越野跑、定时跑、定距跑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单元教学总结时发现,不同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学生对耐力素质训练的畏惧心理,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见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提倡:

(1)将以往的“灌”转化为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主动“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2)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讲解、示范、激励性评价、师生互动、合作讨论等方法之外,教学手段应还应与时俱进向多样化、灵活化、实效化、人格化的方向转变,使之符合不同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体育价值观的培养。例如,现在常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学习

“挺身式跳远”一节时,仅靠体育教师课堂上瞬间的几次示范,学生很难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如果制作课件演示技术特点或者通过VCD、录相机把优秀运动员比赛练习的动作慢放出来,可以让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然后把助跑踏跳、腾空滑翔、展腹挺胸、缓冲落地四个要点分别定格播放或回放。同时教师结合画面,恰到好处的分析讲述,从而突出了教学中空中展腹挺胸的重点;突破了助跑踏跳的难点,存在问题也迎刃而解;又如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情趣,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

(3)科学实行“拿来主义”,将其他学科与体育学科进行整合;吸取其他学科的先进教法;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3.4建立合理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个不可分割的主体,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在某些领域学生的知识面可能要远大于教师,正如杜威所说:“教师应该是一个集团的领导者,他的领导不以地位,而以他教深的知识,教成熟的经验……”(杜威《思维与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因此笔者认为现今乃至今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主导者”,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和教学的伙伴,注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比如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可以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质疑和讨论;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和谐的良好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生动活泼和主动地进行学习的前提之一,也是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准确把握“主导者”和“主体性”的尺度,不盲目抬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或者肆意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把教师“授业”与“解惑”降低为指导、帮助、关心、服务、参与、提供、策划、甚至是助手,两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要教师的主导性真正发挥得好,学生得主体性就必然得到充分的体现,反之,亦然。

3.5提供平台,不断学习,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能力

归根结底,现代化教育需要一批具有一定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的教师来实现,因此人是关键。笔者认为,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能力的途径有几点:

(1)目前广大的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来源体育师范院校,因此加强现有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把培养目标确定在中等学校的体育教师上,加强中学实践教学与高校实施教学的紧密衔接,使得高校毕业生学习掌握知识能学以致用,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2)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级各类的体育教师培训计划,使其经常接触、接受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努力开拓视野,提高现有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

(3)积极倡导和切实组织体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不同内容的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使体育教师能即使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方向。

3.6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体育教学后勤保障

教育设施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物质保证的要素,又是教育发展性的要素。近年来,上海地区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许多学校具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室内运动场馆等,但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可能在一些郊区学校教学设施还不够理想。在那些教学条件差的学校,一方面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装备;另一方面,体育教师也要自己动手,改善教学条件,完善各种体育器材;而教学设施好的学校,体育教师也要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设备,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3.7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由于教材内容不同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学生的运动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即时、动态地了解学生,同时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客观地评价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运动能力,热爱体育运动,逐步形成终身锻炼的观念意识。

4.结论与建议

转变观念,倡导“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在思想观念、教学目标、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师专业化以及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彻底改革,上海的中学体育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5.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研究.中国学校体育.2007.(2).36

[2]牟先涛.如何创设有价值的体育教学情境.中国学校体育.2007.(2).70

[3]毛振明,赖天德,陆颖.论体育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兼对“学生是上帝”等说法的质疑.中国学校体育.2007.(2).26

篇(5)

(二)更能突出学科特征,学生学习效益更高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密切相关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教学限定在教材内,忽视实验教学,学科特征不突出,学生学习效益低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教学现状,突出化学学科特征,让学生的学习效益更高。

1.实施化学生活化教学。

化学新课改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化学教学要面向生活,走进社会。也就是说,化学教学要实现生活化教学、开放化教学,要打破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要将化学的学习置于宽广的生产生活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重组。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于强大的互联网优势,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库,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正是传统教学中所无法办到的。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资源库来收集与整理相关的教学信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从而打破教材的限定,将化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大化学教学观。

2.建立网络虚拟实验室。

因本校实验室配置、安全因素等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可以在实验室完成。而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忽略实验,只能让学生与发现真理失之交臂。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中所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网络虚拟实验室来实现实验的数字化、电子化。在这里我们可以模拟许多实验中所无法进行的实验,如微观粒子的运动、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等;可以将整个实验直观而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便于学生从中获取大量直观认知,并由此上升为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掌握。

二、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不足

(一)不能代替师生的参与

许多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忽视师生的主体参与,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师成为机械的操作者,学生成为被动的参与者,这与传统教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管运用何种教学手段,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不会改变。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可以活跃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进程,但它并不能代替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参与。要清楚地认识到它再先进,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一种服务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手段,而不能成为教学的中心。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设计与运用,这样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有效展开教学活动,实现师生的主体参与、互动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亲历探究过程,真正地掌握知识,这样的教学才是新课改所倡导与追求的有效教学。

(二)不能代替师生的操作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模拟现实条件下所难以完成的实验甚至可以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观,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实精神。这确实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大重要优势,但是它并不能代替师生的操作,我们要在二者之间找准平衡,现实条件下可以完成的实验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加大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比重。教师的演示实验,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获取大量感性认知,为上升为理性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步骤。而学生的探索性实验,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我发挥与知识运用的平台,学生可以运用所学来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将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这样既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索能力的培养,这正是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提高学生化学综合素养与能力的重要手段。

篇(6)

首先,为教师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插上了翅膀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

如在教《故乡》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写完后,指名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其次,可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像。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如亲临其境之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和制作特征。于是利用CAI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着教师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

第四,可丰富作文素材,培养观察、分析、联想、想像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像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篇(7)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44-01

我国正处于加速转型升级阶段,而教育则是加快转型发展的基石。高度重视推进全市的教育现代化,因此小学语文的现代化教育趋势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小学语文的现代化教育需要从教育观念、教师素质、教学手段、信息化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转变,本文将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一、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和要求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达到较高水平的体现,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教育现代化要实现以下目标,首先是最基础的教育普及化,应该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其次是个性化教育,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又要培养有个性特长的创新型人才;再次,是教育的信息化和国家化,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符合当下信息经济时代的趋势;最后,是教育的创新性,鼓励创新型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教学观念的转变

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对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可以说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的统率和导引。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者应该树立以下三大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切实的转变教学观念。

1.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以教师为核心的,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注意到,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作为交往主体共同存在的,没有学生的教学是无意义的,没有与学生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教学,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将学生看成相互交往的教学主体,进行对话与交流,共同开展教学过程,完成教学。

2.平等性原则

既然将学生当成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主体,就要树立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的思想,只有价值上的平等。在教学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规范中平等交往,由教师传授知识,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学习、交往,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教与学的义务,从观念上转变教师强于学生,或者学生地位低于教师的错误认识,相互尊重、相互承认。

3.交互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引导学生对教育资源的主动学习,内化教育,达到自身与学生的自我构建,教师不是学生绝对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以教育资源为交往的中介。

三、提升教师素质

推进语文教育现代化,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迎接挑战并且抓住机遇使自身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语文现代化教育中的必然要求。

1.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

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开拓自身的知识网络。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更要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多读书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一线尴尬场面,提高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感。

2.提升教学能力

在语文现代化教学中,除了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语文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加强课堂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且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对学生和教材都要加深理解,以便因势导利的进行教学。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语文老师,必须学会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代化的语文教学强调的不是集体化教育,而是充分重视个性化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存在许多因素的影响,譬如认知方式、情感类型的不同,导致不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应该充分重视他们的个性,要谨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智慧、陶冶学生的品行,并且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教学形式的现代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的推动教学硬件的更新,多媒体几乎在所有城市小学的教师配备齐全,学校也有了微机室,这些新设备让直观教学原则更好的得到实施。现代化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更好的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生动的图像和声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大大的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备课所需要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也节约了板书的时间。

除了要熟练掌握幻灯片和FLASH动画等多种多媒体技术之外,对于其他教学形式也要进行更新,如教室座位的安排、上课的模式等,也要进行转变。创新语文教学形式,要鼓励学生培养不同的思维形式,对事物要充满想象空间,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形成独创性作品。尽量引导学生充分的想象,引导他们热爱想象所带来的美好,但是要注意不要让学生进行严重超越现实基础的幻想,使他们“求异”的创新活动往返运动于幻想与现实之间,并且告诉学生,想象和联想应该从事物的本质特点出发,同中求异,不能为了“求异”而脱离现实,幻想如果脱离现实就是空想。

五、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小学教育一直存在以教材为主的学习形式,教材的编撰有时候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做不到与时俱进、符合时展的潮流。但是,如何从落后的教材,解读出具有人文性强、教育价值高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现代教育的目标,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科学知识,小学语文不只是一个工具更是实现人文性价值的重要途径。

除了要求对教材进行解读和引导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准备更多的拓展内容,拓展素材应该具有较强的人文、科学和生活等方面的,适合小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小说、期刊或杂志等。小学语文教育的作用正在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人文素养,现代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正是要以这些目标为己任。

参考文献:

[1]饶杰腾. 语文学科教育学[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景阳主编. 语文教学论[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篇(8)

众所周知,新数运动是六十年起的一场席卷世界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就是要以现代数学思想对传统的数学教育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1]新数运动对传统数学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小学的数学已经全部作了重新考虑,‘结构’(主要是代数结构)成了中学课程的基础,许多国家里,几何作为独立的实体趋向于从课程中消失.虽然作为补偿,增加了图像和图像表示的应用.特别地,坐标几何倾向于下放小学.”[2]

因此,新数运动所倡导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数学内容的现代化,其前提是“要像20世纪的数学家所理解的那样,去逐步向学生揭示数学结构,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领会、应用和爱好数学.”[2]但倡导者们的美好愿望因新数运动的受挫而破灭了.

二、从新数运动看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1.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数运动之所以受挫,就是因为过多地注重了数学内容的现代化,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同时它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一更大的系统.因此,在研究该系统时,既要从系统总体出发,综合考虑诸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又要把它放到更大的系统中,研究它和外界环境的关系.

1.1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综合考虑

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数学教育的现代化,简言之就是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其中,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习方法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数学评价的现代化等要素均为该系统的子系统.诸子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新数运动的宗旨是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它顺应了社会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完全正确、合理的.但倡导者们没有认识到,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包含着一系列要素的大的系统工程.数学教学内容(或学习内容)突出了现代化,而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师素质却没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用传统的方法去实施新课程的教学,难免会出现“异化”、“落伍”的现象.同时教师面临的是“放弃他们熟悉的东西而去追求他们感到陌生的东西,”[2]这样,不仅存在心理上的障碍,而且有知识结构上的障碍.可见各子系统间若不相互配合,便会产生负作用.只有综合考察,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协作,才能形成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合力.

1.2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置于数学教育这个更大的系统中考虑

数学教育现代化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个大系统,因此研究数学教育现代化,还必须探讨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等相关学科对它的影响,即考察它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新数运动虽然符合社会发展,又有现代数学提供理论基础,但它只注意充实现代化的内容,而没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违背了教育学、心理学规律,以至学生接受不了新的数学课程体系,这是新数运动受挫的最直接原因.也就是说,新数运动没有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或成果,忽视了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了失败.

可见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研究该系统的诸要素,而且要探讨系统所处的环境,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数学教育现代化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当然也不例外.缺少典型的实验和评价过程也是新数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一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其二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是指,现代数学必须经过教材上的技术处理,将其思想方法由浅入深地渗透到中小学课程中去,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出现,使学生逐步理解、接受现代数学思想.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是指,进行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必须要有一个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由试点到推广的过程.首先在小地区、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如果收效良好,则总结经验,宣传推广,进而普及;如果出现问题,则及时修正、调整,再投入实验,在完善的基础上再进行大范围普及.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数学教育改革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它的失败将意味着付出贻误一代人的惨重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要尽量避免失败,慎重从事.另一方面,突如其来出现的新事物,会给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头脑中已形成固定模式)以巨大冲击,人们于心理上难以接受,而且从知识水平上讲也难以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缺少渐变过程的数学教育改革不易成功.新数运动就是典型的实例.

3.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充分调动各方人士的积极性

新数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是与欧美各国政府的支持、教育界的热情欢迎分不开的.但由数学家和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组成的领导者们并不太了解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除了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外,其他人士如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学校管理工作者等均是运动的响应者.因此新数运动的课程体系重视了现代数学的因素,但脱离了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居高”而不够“临下”.

新的课程结构使“许多父母因再无力帮助子女而担忧”,“部分不知所措的父母把它看成是代沟的又一新象征”.[3]教育界虽然表现出“热情地接受新课程、新概念、新符号”,[3]但教师自身素质达不到新体系的要求,面对一系列的新术语,他们也是一片茫然.因而,新数运动必然遇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阻力.

事实上,社会各方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均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他们是改革试验的直接实施者,熟悉、了解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因此来自他们的意见、建议是极有价值的.“如果教师是改革的发起人,或者在设置新目标、确定新目的或者在实践中起了作用,或者就只是……要在他(她)那儿进行改革,那么他(她)实际上就是这项创新的一个‘股东’:他(她)得到一种明显的激励,这将有助于克服事业开头所遇到的困难.然而,如果决定是上头做出的——有时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这时就必须使教师信服改革的必要性,并对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2]可见,使广大教师成为现代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意义重大.同时,政府的支持、公众的理解、家长的协助,对促进数学教育的现代化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各方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把“由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数学家所组成的共同体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导作用,和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家长等在各个具体区域内的创造性工作”[1]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阻力,加快现代化的进程.

4.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动态性

其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纵观改革的历史,它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二是就每一项具体的改革而言,它具有过程性.

4.1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数学教育现代化是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是时展的产物,因此它具有时代性.同时,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的内涵也必定不断发展,因此就其内容而言又有相对性.从而数学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模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工程.六十年代正好是布尔巴基学派的结构主义思想时期,因此结构主义学派就为新数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结构主义思想来重建数学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当然也在影响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数学教育要符合这一时代特征.因此近年来又出现了这样的说法“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以计算机为基础来‘重建’数学教育”.[1]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前进,数学教育现代化又必将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4.2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性新数运动的以现代数学思想改造传统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深入人心的,正因为此,人们对新数运动寄予了很大希望,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容忍不了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以致招来暴风骤雨般的尖刻的批评、指责,令支持者也无力摇旗呐喊.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出现、而发展的,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它以崭新的面貌问世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它在过程中得以成长、壮大、完善.充分认识其过程性,就可“善待”改革: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很难一步到位,而需不断发展,对其弊端,不应刻薄攻击,而应客观评价,也就是给它一个“宽裕”的反思环境,使之在调整中发展,在改进中完善.从新数运动的现代化一下子“回到基幢,“回到祖父一辈的数学上去”,就是没有正视其过程性.

5.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可行性

新数运动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在1958年~1960年间和1978年~1983年间,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革的尝试,增加了概率、统计、逻辑代数、微积分等近现代数学知识[5].但由于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改革没有实施下去或进行了调整,其情况与新数运动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能否在中小学充实先进的数学内容?

篇(9)

众所周知,新数运动是六十年起的一场席卷世界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就是要以现代数学思想对传统的数学教育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1]新数运动对传统数学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小学的数学已经全部作了重新考虑,‘结构’(主要是代数结构)成了中学课程的基础,许多国家里,几何作为独立的实体趋向于从课程中消失.虽然作为补偿,增加了图像和图像表示的应用.特别地,坐标几何倾向于下放小学.”[2]

因此,新数运动所倡导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数学内容的现代化,其前提是“要像20世纪的数学家所理解的那样,去逐步向学生揭示数学结构,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领会、应用和爱好数学.”[2]但倡导者们的美好愿望因新数运动的受挫而破灭了.

二、从新数运动看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1.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数运动之所以受挫,就是因为过多地注重了数学内容的现代化,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同时它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一更大的系统.因此,在研究该系统时,既要从系统总体出发,综合考虑诸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又要把它放到更大的系统中,研究它和外界环境的关系.

1.1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综合考虑

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数学教育的现代化,简言之就是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其中,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习方法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数学评价的现代化等要素均为该系统的子系统.诸子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新数运动的宗旨是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它顺应了社会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完全正确、合理的.但倡导者们没有认识到,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包含着一系列要素的大的系统工程.数学教学内容(或学习内容)突出了现代化,而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师素质却没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用传统的方法去实施新课程的教学,难免会出现“异化”、“落伍”的现象.同时教师面临的是“放弃他们熟悉的东西而去追求他们感到陌生的东西,”[2]这样,不仅存在心理上的障碍,而且有知识结构上的障碍.可见各子系统间若不相互配合,便会产生负作用.只有综合考察,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协作,才能形成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合力.

1.2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置于数学教育这个更大的系统中考虑

数学教育现代化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个大系统,因此研究数学教育现代化,还必须探讨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等相关学科对它的影响,即考察它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新数运动虽然符合社会发展,又有现代数学提供理论基础,但它只注意充实现代化的内容,而没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违背了教育学、心理学规律,以至学生接受不了新的数学课程体系,这是新数运动受挫的最直接原因.也就是说,新数运动没有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或成果,忽视了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了失败.

可见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研究该系统的诸要素,而且要探讨系统所处的环境,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数学教育现代化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当然也不例外.缺少典型的实验和评价过程也是新数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一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其二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是指,现代数学必须经过教材上的技术处理,将其思想方法由浅入深地渗透到中小学课程中去,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出现,使学生逐步理解、接受现代数学思想.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是指,进行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必须要有一个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由试点到推广的过程.首先在小地区、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如果收效良好,则总结经验,宣传推广,进而普及;如果出现问题,则及时修正、调整,再投入实验,在完善的基础上再进行大范围普及.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数学教育改革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它的失败将意味着付出贻误一代人的惨重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要尽量避免失败,慎重从事.另一方面,突如其来出现的新事物,会给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头脑中已形成固定模式)以巨大冲击,人们于心理上难以接受,而且从知识水平上讲也难以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缺少渐变过程的数学教育改革不易成功.新数运动就是典型的实例.

3.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充分调动各方人士的积极性

新数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是与欧美各国政府的支持、教育界的热情欢迎分不开的.但由数学家和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组成的领导者们并不太了解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除了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外,其他人士如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学校管理工作者等均是运动的响应者.因此新数运动的课程体系重视了现代数学的因素,但脱离了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居高”而不够“临下”.

新的课程结构使“许多父母因再无力帮助子女而担忧”,“部分不知所措的父母把它看成是代沟的又一新象征”.[3]教育界虽然表现出“热情地接受新课程、新概念、新符号”,[3]但教师自身素质达不到新体系的要求,面对一系列的新术语,他们也是一片茫然.因而,新数运动必然遇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阻力.

事实上,社会各方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均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他们是改革试验的直接实施者,熟悉、了解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因此来自他们的意见、建议是极有价值的.“如果教师是改革的发起人,或者在设置新目标、确定新目的或者在实践中起了作用,或者就只是……要在他(她)那儿进行改革,那么他(她)实际上就是这项创新的一个‘股东’:他(她)得到一种明显的激励,这将有助于克服事业开头所遇到的困难.然而,如果决定是上头做出的——有时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这时就必须使教师信服改革的必要性,并对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2]可见,使广大教师成为现代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意义重大.同时,政府的支持、公众的理解、家长的协助,对促进数学教育的现代化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各方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把“由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数学家所组成的共同体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导作用,和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家长等在各个具体区域内的创造性工作”[1]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阻力,加快现代化的进程.

4.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动态性

其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纵观改革的历史,它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二是就每一项具体的改革而言,它具有过程性.

4.1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数学教育现代化是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是时展的产物,因此它具有时代性.同时,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的内涵也必定不断发展,因此就其内容而言又有相对性.从而数学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模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工程.六十年代正好是布尔巴基学派的结构主义思想时期,因此结构主义学派就为新数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结构主义思想来重建数学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当然也在影响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数学教育要符合这一时代特征.因此近年来又出现了这样的说法“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以计算机为基础来‘重建’数学教育”.[1]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前进,数学教育现代化又必将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4.2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性新数运动的以现代数学思想改造传统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深入人心的,正因为此,人们对新数运动寄予了很大希望,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容忍不了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以致招来暴风骤雨般的尖刻的批评、指责,令支持者也无力摇旗呐喊.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出现、而发展的,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它以崭新的面貌问世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它在过程中得以成长、壮大、完善.充分认识其过程性,就可“善待”改革: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很难一步到位,而需不断发展,对其弊端,不应刻薄攻击,而应客观评价,也就是给它一个“宽裕”的反思环境,使之在调整中发展,在改进中完善.从新数运动的现代化一下子“回到基幢,“回到祖父一辈的数学上去”,就是没有正视其过程性.

5.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可行性

新数运动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在1958年~1960年间和1978年~1983年间,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革的尝试,增加了概率、统计、逻辑代数、微积分等近现代数学知识[5].但由于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改革没有实施下去或进行了调整,其情况与新数运动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能否在中小学充实先进的数学内容?

篇(10)

一、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阶段即指以电、光、形、声结合而成的记录、储存、传输和调节教育信息的教学手段。现阶段常用的有幻灯、录音、唱机、电影、电视、语言实验室等。这是一种在当今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以新型信息传递方式构成的新型教学手段。它与目前在教学上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显然有能力强、质量好、效率高等优越性。传统教学手段是指一般使用文字教科书、挂图、教师的大脑等记录、储存教育信息,靠教师口头语言和黑板书面语言等自然声光传输、调节教育信息的教学手段。

(二)回顾教育发展史可以了解到:由于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功能,社会往往随时把最新科技成果引进教育领域,为教育服务。因此,教学手段历来是随着社会科技和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的。

(三)现代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才,迫切需要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之服务。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极大发展,信息传递、储存的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还将继续发展。在过去赖以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即语言、文字之外,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一系列新的成就为人类提供了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电磁波,人类由此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电视、激光、光导纤维、电子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以及人造卫星来传递信息。它传递的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这种新的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已深入了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无所不在,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

现代社会需要大规模地培养基础扎实、知识渊博、智力发达以及能迅速选取、处理、利用信息的现代化人才,这个任务单靠传统教学手段是难以完成的。新的任务必然需要有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与之相适应,这就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特点、作用、意义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设备电气化,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这样的特点使它的使用可以不受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增加了学生使用的范围,扩大了教学的可能性。形声化的教材使教材更具体直观化,从而增加了教材的形象性、生动性,有利于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表现手法借助电、光、形、声的神奇配合,可以丰富多样。具体有六个“化”:大小互化、虚实互化、快慢互化、远近互化、动静互化、繁简互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表现手法还会不断地翻新,为教学提供得心应手的服务手段。

(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发挥其十分特殊、十分显著的作用。

1.现代化教学手段把人类第一信号系统反映的实物和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直接联系起来,结合使用,从而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最佳服务。这是传统教学手段不可企及的。它比较直观,能引起学生兴趣,更起作用的是能大大帮助理解、推动思维、丰富想象、促进记忆,对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作用。科学测试表明: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如果视听同时作用,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却可达到65%,而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经常是音画同步刺激学生的,因而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无声的书面语言与有声的口头语言结合在一起,为语文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彩的音、形、义相统一的语言,使教学中信息传递的数量、质量、速度都起了质的变化。

这种完整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带有决定性意义,它大大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吸收。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直观、更形象、效率更高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和极有效的途径。因为它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让学生获得了众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和实践需要。同时,它能通过电影、电视、录音等手段,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语言学习的楷模,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效率。

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特殊意义有两方面尤其需要注意:

1.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新型信息传递手段学习语言,符合未来信息社会的人对文化教育的新需求,即未来文化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强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和未来社会的人在文化教育活动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主体性要求。

2.让学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习语言,更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新型信息传递手段之运用既顺应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主体性的要求,自然也就最充分地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它冲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将语言实践无限地延伸至一个广阔的天地之中。在这个天地中,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决定要求,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条件决定自己独特的实践方式、实践内容。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能起到的作用很明显地表现为: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语文感染力,增强语感;帮助理解,促进记忆,丰富想象,推动思维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适应个体差异,便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学,有利于人才成长。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

(一)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按其在传输、调节教育信息中的地位、作用可分为:

视觉媒体:幻灯;

听觉媒体:录音、唱片;

视听媒体:电影、电视;

视听综合训练媒体:语言实验室。

(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原则。强调这些原则,目的是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也就是人与机的关系。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有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用,提高教学效率。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事先要认真考虑:在哪个环节用什么手段,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克服盲目性。不能为运用而运用,或是单纯为引起兴趣而运用,那样只会节外生枝,喧宾夺主,破坏语文教学。

2.研究人机最佳功能分配方案,使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浑为一体,共同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

3.要与听、说、读、写语言训练有机结合,成为语言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4.事先充分准备,使用时干脆利索。事先准备应包括:(1)设计好使用时机;(2)选择好最有针对性的软件资料;(3)准备好硬件设备(录音机、唱机等设备),经过检查,确保使用。有了充分的事先准备,在课上才能干脆利索地适时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之产生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如果事先准备不足,临时使用拖泥带水,手忙脚乱,硬件设备出故障,软件资料颠来倒去,那么非但不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作用,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语言训练的进行,使得事倍功半。

(三)常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之具体运用

1.幻灯

幻灯能借助画面提供大量色彩鲜明而真实的事物图像,以此再现课文场景,展示写作实物,增强语文教学直观性,为学生提供思维、表达的实践机会;也可以代替板书演示,节省课时,增大信息传递量。由于幻灯可以自由控制映现时间,画面可以停留,便于学生观察和教师讲解,还可以利用其多种表现手法(如卷动片、复合片、抽动旋转片等)来进行语言训练的分解与合成。

幻灯有价廉、易行的特点。它的硬件设备无论是透射式幻灯、反射式幻灯还是投影式幻灯,价格都较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硬件设备低廉,而且容易操作使用。它的软件资料(幻灯片)也较便宜,容易制作,这个特点使幻灯机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

幻灯的不足有两个方面:一是不会动,二是它没有声音。但只要与教师语言、学生活动紧密配合,或与录音等手段协同使用,仍可发挥最佳效用。

幻灯的运用范围较广,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课始、课中、课终,教学、考核都可使用。

2.唱片

唱片能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为有声的口头语言,提供朗读规范,大大促进朗读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听、说能力。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十分重要的内容,朗读能大大促进学生思维向语言、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化,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吸收,大大增强学生的语感。而唱片正是在这些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有效手段。

3.录音

在将无声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提供朗读规范方面,录音和唱片的功能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录音使用起来比唱片方便,它可以依教学需要或长或短,或停或放。另外,其设备早已普及,易于长时间保存。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录音不像唱片那样只能单向传递信息,只能向学生提供信息,却无法记录和传递学生的反馈信息,录音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朗读、说话的广阔天地,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可以提供学生语言的反馈信息。因此录音不仅能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信息,也能为教师教学语言提供信息,它是在语文教学中可供使用的最充分最易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可以运用于语文教学中预习、学新课、复习检查各阶段和听、说、读、写各种训练中,还可以为教师的备课、进修、提高教学能力提供良好的服务。

4.电影

电影能活动、立体地再现课文的场景,通过视觉、听觉综合形象,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又可以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广泛的实践机会,由于它能利用视、听综合形象将学生引入具体写作意境之中,所以它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5.电视

除与电影有完全相同的功能外,由于比电影使用简便、迅速的特点,电视在语文教学中能收到比电影更迅速、更灵活、更能适应差异的使用效果,而且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反馈检验,发挥其极好的作用。

除专门为教学制作的电视外,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及电视节目的日趋丰富,我们可以在日常电视节目中大量借用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拿来”为语文教学服务。

6.语言实验室

语言实验室是一种用一整套现代化信息传递手段装备起来进行语言教学和研究的教室。它往往综合装有上述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再辅之以电子计算机,这使得它让学生获得最多的听、说训练。可以提高思维活动的素质和语言活动能力,特别是它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全体学生在教师控制下同时独立学习的机会。

根据设备装配的多寡及功能,语言实验室又可分为听音型、听说型、听说对比型、视听型等各种类型。国外已有把语言实验室与一般教室合而为一的,即在一般教室上方备有隔音听力座。各边的屏风,需要时落下来,便是语言实验室,不用时升起,又成为一般教室。

对于语文教学,语言实验室能提供特别有力的条件和作用:(1)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最标准的语言规范,以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语言学习;(2)提供更多的在教师指导控制下的语言实践机会;(3)由于是在教师指导控制下学生独立的语言实践,所以既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又能锻炼学生自理、自主、自裁的能力;(4)教师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语言实践的指导、示范,能更有效地纠正学生语音和其他语言实践中的差错,取得更好的语言教学效果;(5)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语言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节教学,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教学效率。

(四)全新课型举隅

由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语文教学可以突破原有教学的形式,设计出全新的课型来。

1.影评式语文教学

运用以课文为基础摄制的电影、电视为软件,让学生处于改编和导演地位上,启发他们认真研读原文,仔细观摩影(视)片,展开评论,把影视作品与原著相比较,有哪些是充分发挥了影视艺术特点,对原著进行了补充或立体化的;哪些是违背了原作,改得有损原作精神的。这种类型的课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聪明才智和学习的自信心、创造力,往往可以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

2.背景式教学

选择有某方面特色的课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绘画、摄影、音乐、戏剧、影视等艺术手法,或大自然、或科技相配合,为学生提供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背景,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训练,往往能收到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企及的教学效果。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给予广大教师广阔的创造天地,可以也必将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实用的新课型来。新课型对中学生语文教学的各方面都将是个极大的突破,能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五)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中的软件资料制作与选择。软件资料指幻灯片、唱片、录音磁带、电影胶片,计算机磁盘等。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效果好,要能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得好,一个重要的关键是要选择、制作好针对性强、质量好、与教学紧密结合的软件资料。除各地电教馆、唱片公司、有声读物公司等专业部门提供一些外,在目前条件下,教师自行设计的软件资料一般更切合教学实践,能取得较佳教学效果。对于专业部门提供的软件资料,教师事先必须进行严格地选择,一定要事先全部看过、听过、再根据教学需要确定选用的部分和配合的时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四、积极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积极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之运用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1.从领导到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使用的效果、作用、意义有正确认识;

2.备有常用的硬件设备;

3.备有并不断补充、更新配合教学的软件资料;

篇(11)

二、能更好地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和转折》一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历史具有“既往性”的特点,人们只能借助于文字、文物或遗迹来间接认识。因此,在讲这一问题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建模和模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一历史情境。即把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地图用计算机语言编成程序,在地图上,斯大林格勒西北、西面、西南、南面均画上希特勒法西斯符号,并依次标注(1)工业区、(2)苏军重兵防守、(3)苏军防守空虚、(4)高加索地区——苏联重要的产油区。然后,让学生来模拟,从希特勒的角度出发,该怎样进攻斯大林格勒。学生兴趣盎然地慎重操纵鼠标,当光标指在(1)(3)(4)时屏幕上显示“对”,当光标指在(2)与(1)(3)(4)中任何一个或两个或三个之组合时,屏幕上显示“错”。通过演示,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加深了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的理解。

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所学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储存信息的功能,设计习题库系统,让学生根据习题要求操纵键盘,进行作答。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帝国主义战争B.由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反法西斯战争

C.反法西斯战争D.亚非拉的民族

学生用光标分别点击A、B、D,屏幕上均显示“错”。点击C,屏幕上显示“对”。这既避免了老师重复批改作业的繁重劳动,又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可见,运用以声、光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所学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讲抗美援朝一节时,播放录像《抗美援朝》节选,录像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A.战争的两个阶段:1.从50.10-51.5,中朝军民五战五捷,歼敌23万,把敌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扭转并稳定了战局,美军被迫在开城进行停战谈判。2.51.7-53.7,美帝边谈边耍花招,妄图占领朝鲜更多的土地,中朝方面针锋相对。美帝破坏谈判,发动秋季、冬季攻势,并灭绝人性地进行细菌战、绞杀战。

B.突出志愿军英雄人物,如、、杨根思等。

C.突出国内人民的支援:国内捐款合起来能买3710架飞机,广大青年积极报名参军。

D.主席的儿子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参加了抗美援朝,并把自己的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国土上。

学生通过看录像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历史知识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的思想教育任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把这些内容具体、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并且使思想教育富有成效。在讲授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时,让学生观看《屠城铁证》、《》、《黑太阳731》等电影,当学生看到影片中日本侵略者奸烧杀,把中国人当靶子练刺刀,并进行杀人比赛这些血淋淋的镜头时,强烈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他们对侵略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油然而生。

六、有利于记录、传播和储存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