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管理咨询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4: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管理咨询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管理咨询论文

篇(1)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statusofChina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andforecastthefutureof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inChina.

Keywords: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report

1引言

物流管理咨询业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成熟和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传统的管理咨询包括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等方面。物流管理咨询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咨询以外,还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管理诊断、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实施、物流设备的选型、物流工程监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物流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海关事务咨询、供应链运作咨询等。因此,相对一般管理咨询来说,物流管理咨询更专业、更实际、范围更广。

2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管理咨询业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咨询的引入也在20世纪80年代,而管理咨询业的产生是90年代后半期。因此,我国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就是近5年的事。如果包括早期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开展的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也就在15年左右的时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

80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

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

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因此,我国物流咨询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供综合的业务服务。

3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从原先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阶段,同时整合多种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管理咨询服务。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近况大致趋势如下:

(1)服务专业化。目前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倾向于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地域来看,北京的本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政策和政府物流发展规划,而上海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设备咨询和企业的物流供应链规划。在上海物流咨询市场,如欧麟专长于设备咨询。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则专注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供应链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和培训等。

(2)服务多样化。除提供专业咨询外,几乎所有的物流咨询公司都还提供物流培训业务,除此以外,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咨询公司还和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提供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方面服务。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与物流企业、咨询业、制造业、物流软件、大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提供物流咨询、信息系统服务、物流仓储设施设备等一揽子的服务来提高综合物流服务。

(3)核心产品化。优秀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需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并在专业化、多样化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自己核心产品。因此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开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咨询产品,以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专注于物流金融咨询、航空物流咨询和供应链运作(SCOR)的咨询等,其中在物流金融咨询方面,扬子江已经推出了适合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和银行等多赢的咨询方案产品。目前已经与物流企业、银行达成共识,在中国共同推广物流金融产品服务。通过核心产品的推出,使扬子江在物流咨询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内其它物流咨询公司也像扬子江一样,也推出自己擅长的核心产品。

总之,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符合中国物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相信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在咨询实践中将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推动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荣书霞.《中国咨询业走向有序化》中国中小企业[J]2004年10期

篇(2)

其次,要真正落实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具体操作上应提出一些根本要求和硬性规定。比如,40分钟的课时目标要明确单一,除了思想感情教育方面的教学目标外,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要非常具体且数量不能过多,最多也不应超过三项。因此像作文训练课“教会学生按人物动作的先后顺序说。写,语句通顺连贯”的课时目标是订得具体且切实可行的,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课时目标却订得高而空洞、大而抽象。再如,“以读为本”、多读课文是一节成功的小学语文课所不可缺少的。在小语课堂的40分钟内,如果听不到琅琅的书声,那就很不好了。因此,每一节课,学生至少应该有10分钟以上的时间用来读书,包括朗读和默读。这样,到课文教完时,我们期盼“低年级学生对全篇课文,中高年级学生对重点句段能背诵”的要求,不仅可以达到,而且不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又如课堂练习,包括书面练习,每节课也都应有具体安排。现在有一种把书面练习都放在课外的不良习惯,这实际上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小学课外的语文学习应是阅读课外读物和自由练笔,所以我们认为书面练习,包括作文一般都应在课内完成。还有,指导学习方法,这既是完成中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最后能做到“自能读书”广自能作文”的目标所必需,也是提高语言文字训练效丞所不可缺少的。最理想的学法指导应该是全盘考虑、分项设计,做到有序、有机的渗透。即使眼下一时达不到,我想也应该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做到对单元、课文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学法指导,力求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在指导学法的随机渗透和专课讲授两种方法中,我们更加提倡前者,它更便于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在参与领悟、体会、总结中,更加深刻、更加具体地把握祝。

篇(3)

识字教学是教学生学会还是会学,是孤立识字还是寓识字于语境之中,是教一识一还是掌握规律举一反三,是学练脱节还是紧密结合,是单纯识记还是还需积累与运用,是每个字词平均使用力量还是有所侧重等等,都需要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虽然课时教学目标中有“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的要求,但由于太笼统而在具体教学每个字词时,心中不完全有底,也就难于落实到位,难于效果检测。

比如:《爱因斯坦小时侯》一课中有8个生字,有位老师按照学会本课生字的目标,字字音形义,花了不少时间讲,结果仍有一字读错一字写错。另一位老师则根据字的特点难点和学生实际,逐个作了分析,确定每个字的训练重点。“凳”后鼻音易读错,在读音上多下功夫。“兜”字难认难写,让学生查字典知道部首,理解字义,掌握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吸”字右边有先写“丿”再写“@①”“”的,有先写“@①”再写“丿”“”的,把两种写法出示,让学生辨析。“蜡”易与同音字混淆,让学生换偏旁组词,进行比较、区别。“掏”字以动作帮助理解,其余生字放在文中理解。教后也侧重对教学重点进行练习检查。效果比前者为好。

同样,词义的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心中有底,训练到位也就有了保证。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抽”什么意思。甲生说:“拔出”,乙生说:“生长”。丙生说:“长出”。老师说:“对,长出的意思”。而没有对“拔出”“生长”为什么不对,未作说明,对解释“长出”正确和生机勃勃,生长快的关系也未说明。更没有举例说明稻麦长出穗来也用“抽”,叫抽穗。仅对“抽”作字面上的解释。又如:“泄气”什么意义。“泄”字典上解释为“漏、露”,“泄气”理解为“漏气”显然不通。怎样解释比较确切,教师心中必须有底。既要解释“泄气”的含义,又要联系课文加深理解。可见,识字训练目标必须落实到每个字词,这个目标意识必须加强。

二、锤打重点字词

汉字有多音、多义、音近、形近等特点,存在难认、难写、难解的问题。每个字词在课文中的地位作用不同,也就存在关健、中心、关联等区别。要真正读准、读懂、会用,对重点难点字词,非下功夫推敲不可。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字用得特别好,是下了推敲的功夫,这个“绿”字,作者最初用“到”,意思也对,可后来改为“达”、“入”、“满”,一共改了十多次,最后才选用“绿”字,这样一改,既写出了静态,又表现了动态,把静态写活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江南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写文是这样,读文也应这样。《一定要争气》一文中出现三个“才”字:“十七岁才进中学”、“平均成绩才四十五分”、“才勉强同意”。三个“才”字在文中各有不同的含义,这就要在读文中,引导学生细细推敲,理解第一个“才”,是刚刚的意思,第二个“才”只有的意思,第三个“才”只好的意思。同样,《称象》中有“在船舷上画一条线”、“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同一个“画”字含义不同,学生一时难于分清,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弄清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的含义。《》一文中的“纹丝不动”,这是表达严格遵守纪律的关键词语,不能仅满足于一动不动的一般意义理解上,有必要挖掘其深刻含义,通过这个词语,理解潜伏部队为什么要趴在茅草丛中“纹丝不动”?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纹丝不动”的?他为什么能做到“纹丝不动”?从而领会为了潜伏部队的安全和战斗的胜利,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严格遵守潜伏纪律,表现了极大的革命毅力和坚强的革命意志。《珍贵的教科书》中的“珍贵”,是中心词,更需要重钟敲打,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绝不能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

三、运用规律识字

字有字法,词有词法,这个法就是法则,就是规律。字的构成,词的搭配,虽有千变万化,但有一定规律可循,如能按规律教,在教中给规律,在学中学规律,按规律学,学生掌握了规律,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学能力。

我曾听了二个班《翠鸟》一课的教学,有一个班学生在读“苇秆”、“橄榄”、“尽管”等词语时,对两个第三声相连时,前一字第三声应读第二声的变调规则没有掌握,读错了音,影响了识字读文。我想如果在汉语拼音教学中,重视对拼音、发音、变音、变调、省略、标调等规则有意识地反复训练,很好掌握,必然有助于识字读书。

学生练习本中错别字现象不仅普遍而且严重。有笔划笔顺之错,也有音近形近等混淆之误。如果十分重视汉字结构规律,重视笔划笔顺规则,重视独体字作偏旁的变形规则等教学与反复训练,则多笔划,少笔划,倒笔顺等错误可大为减少。虽然有些笔顺较为特殊,但也有规律可循。例如:“成”的最后一笔,不少学生写撇而不是点,错了订正,订正了又错,反反复复。如果学生懂得点在“左上先写(斗、头、为等),点在右上后写”的书写规律,那么凡有右上点的“戈”、发、我、找、栽、裁、笺等字必然最后写点。又如:有“彐”这部分构成的字,学生书写时,有的右边写出头(@②),有的右边不出头(彐)把握不住,如果懂得并掌握了“中间有竖横出头(事、争、唐、肃等)中间没竖不出头(当、雪、急、妇等)的规律练写,必然会大大减少错误。同样“小”和“几”在合体字中有带钩和不带钩的,难以把握。如果按照“小”字做头去掉钩(尘、少、尖、当等)小字做底不去钩(尔、隙等)“几”字在上去掉钩(朵、铅等)“几”字在下不去钩(咒凳等)的规律练写,正确率也会大大提高。

由于音近形近混淆而认错写错的屡见不鲜,若能找出其规律,则大有益于学生的学习。有的教师对衤和礻、氵和冫易混的偏旁,教给学生时,凡同衣服有关的是衣旁,同精神有关的礻旁;与水有关的三点水旁,与冷有关的二点水旁,效果较好。那么今和令、良和艮、仓和仑、木和禾等能否也揭示规律,减少错误呢?声母“l”的从“令”,韵母;iang的从“良”,不从“艮”,韵母ang从“仓”,韵母un从“仑”,和树木有关的是木旁,和庄稼有关的是“禾”旁等等。可见,按规律训练,不仅易记防错,而且可以举一反三。

部首查字,关键是正确掌握部首,查字也可迎刃而解,比如:形声字,一般查形旁不查声旁。独体字无明显部首的查起笔(凹查丨),字中藏有部首的查部首(成查戈部)。一字中有单笔部首和复笔部首,则查复笔部首(归查彐)。至于上下、左右、内外都有部首的,一般分别查上、查左、查外的部首。左上右上都有部首的取右不取左上(肆查聿),中座右上都有部首的查中座(坐,查土不查人)凡此种种,规律掌握了,查字能力也就提高一步。

四、融识字于语境之中

字词如果融合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则容易理解。倘若孤立进行,虽也获得一些知识,但似懂非懂,理解不深。比如:《翠鸟》一文中的“疾飞”,“疾”是急速,“疾飞”是很快地飞或者说飞得很快,大体说得通。但如果联系下面句子“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来理解,则不仅理解了词意,而且增强了感受。

于语境中识字,要根据字词的难易与不同的语境进行。

例一、“酬谢”这个词语,“谢”原意已懂,关键是“酬”,学生不理解的是什么样的谢叫“酬谢”。需要借助工具书对“酬”先行理解,继而理解“酬谢”。通过工具书学生就容易明白,用钱或礼物表示谢意,叫“酬谢”,再读文领悟为什么要酬谢。例二、“冰甲”这个词语,字典上没有“冰甲”的解释。从“甲”字中得知是古代武士打仗拿的盔甲。那么,“冰甲”是什意思呢?引导学生读课文句子——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联系起来想想,才能得出飞机上结了一层冰裹住了机身,象古代战士打仗的盔甲一样,“冰甲”的意思也就易领悟了。例三、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中的“欣赏”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中“欣”是“喜悦”。“赏”是①旧时指上人给下人的财物②用财物来奖励③因为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④认识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奖励。究竟选哪一条解释才准确呢?不联系上下文是无法选得准的,与文联系起来才能明白选第③条最恰当;再放到句中去体会,感受就深。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广大教师都知道,可是,这上下文指什么呢?是否可从词语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确定。一般词语联系前后句理解。节段中的关键词语,有必要联系节段的内容理解,全文的中心词,还需要通过全文内容来理解。

目前,较多的做法是将全文生字词都集中在第一课时教,从扫除阅读障碍,有利于读通课文来说是可取的。但不分生字词的多少,理解的难易和在文中的作用,都集中在第一课时教,往往只解决了读音、字形和字词本意的理解,难于理解深刻,体会语感。因此,还是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为宜。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传统教学字词的有效经验。

五、注意知识的联系和扩展。

要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有内在整体合力的,不是孤立零碎的知识,必须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扩展。例一:《翠鸟》一文中描述翠鸟行动敏捷的有“一眨眼”“刹那间”两个词语。有位教师在教学“一眨眼”时,让学生做一个一眨眼的动作,体会时间很短,接着让学生说说形容时间很短,除“一眨眼”外还可以用那些词语。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了“刹那间”还说了“一瞬间”、“一转眼”“一刹那”等词语。另一教师教《蛇与庄稼》时,读到“还是老农把秘密说破了”一句时,要求学生将“说破”换上另外一个词。学生用了“公开”、“说穿”、“揭示”等词语,这样自然的联系有助于原词语的理解,又丰富了词汇。例二、“眺望”是从高处向远处看。那么“了望”是什么意思呢?从低处向高处看用什么词语?从高处向低处看又应该用什么词语,这样从不同的视角看,以原词为基点,适当联系,必将有助于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例三、《伟大的友谊》一文中,叙述马克思生活穷苦时,用了“当”、“赊”、“借”三个词,如果每个词单独讲,“当”是拿东西作抵押的方式借钱。“赊”是购买货物时先取货后付钱。“借”是直接向人借钱。虽然也能理解马克思生活的穷苦,但是把“当”、“赊”、“借”联系起来,可以进一步体会马克思的生活越来越穷苦。开始还可用可以抵押的东西去当,到后来连抵押的东西都没有只得去赊欠,最后由于付不出赊欠的贷款而不给赊欠。不得不连买邮票的钱也得到处求借。这样的联系,对马克思生活的穷困感受会更深。例四、《保护小树苗》中“自己却被大雨淋得浑身湿透(程度)《兄弟便是》中“早稻已经熟透了(充分)、《草地夜行》中“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穿过)《种子的力》中“它的芽向地面透”(挺)《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穿出)。同一个“透”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如果有意识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将有助于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例五、“大”与“小”,有教师是通过用排球、皮球、乒乓球相互比较理解其内含,获得大小是比较而来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又是相反的认识。在学习“前后”、“左右”、“上下”、“来去”、“高低”、“轻重”等字词时,联系“大小”的学法去获得概念的认识,是非常有益的。

识字训练不能局限于对书面练习的多少来理解,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当堂练习过少,必须予以充分重视,但是训练是广义的。从提高自学能力出发,从由学会到会学去思考,去训练,定能取得实质性的提高。

识字训练还必须重视积累,记忆、摘录都有助于丰富词汇。

篇(4)

二、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建议与对策

1.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精细化管理的基石。只有强化教师培训资金的管理意识,健全培训资金管理责任制,才能进一步明确学校培训人员、财务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培训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真正做到各负其责,用好、管好培训专项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的性质和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管理手册》,明确培训资金申请、拨付、使用、核算等环节的流程及资金的使用对象和范围,为用好培训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奠定基础。

2.规范资金的管理和分配

按照公平性、公开性、差别性、科学性、动态性原则,建立标准化的定员、定额的项目预算,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零基预算”。培训项目确定后,财政部门下达相应的预算指标并拨付培训资金,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实行专款专户专账管理,集中管理培训专项资金,操作上可以参照陕西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中设立“专项资金集散账户”的办法,建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集散账户,对该专项资金进行统一归集、统一支付、统一调度、统一核算,实现培训专项资金的统一管理和规范运作。按照特定的培训用途和资金使用进度,把资金及时、足额、直接拨付给培训单位,取消中间多余环节,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最大效用地发挥培训专项资金的作用。

3.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监督检查与培训项目过程监管并行

专项资金监督要把重心转移到日常监督上来,走出事后进行监督检查的老套路,真正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监督。教育局、财政局、审计局三家应加强协调配合,做好相互工作的衔接,对培训资金使用实施全面的过程跟踪问效,明确各部门及基层培训单位的责任,监管和考核预算执行及绩效目标达成情况。财政主管部门应对培训专项资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核实财务核算部门及基层培训单位在资金使用与管理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如有,应当责其纠正并通过调减预算、收回专项资金及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进行处罚。同时要完善教师培训项目的监管评估机制,建立起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教育专家组评估和参培教师网络评估等形式相结合,对培训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和质量评估,并把项目执行情况和评估结果作为调整培训任务和项目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

4.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实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从培训项目设立、分配、使用及其效果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并进行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从而提高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财政部门应通过绩效评价机制调动各基层培训单位节约资金的积极性,并根据教师培训的特点,设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容易操作的评价指标。事前评价一~通过查阅资料、专家组评审、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对项目有没有必要做、能不能做好、有没有效果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开展预评估,不断改进培训项目预算方案和绩效目标,完善绩效控制措施,达到预算绩效管理要求。事中评价一一强化监督检查,进行实地检查、随机询问、抽样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采取因素分析法设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发现资金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事后评价一审核基层单位项目决算和相关的纪实资料,对其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按项目主管部门及项目单位存在的问题、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两类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向预算单位予以反馈,并督促整改。

篇(5)

系统模式的构想

在本文中,作者在上海中山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系统模式,并采用两个时段的临床资料说明这种模式的运作情况。根据一般系统论[1],我们将人视为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处于生理和心理社会的稳态之中。每个人由若干子系统组成,依次为外部较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的心理系统也能被分为三个子系统:行为的、情绪的和认知的[2],介于其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这些系统和子系统构成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层级,这种层级的任一层次的改变都会影响其他层次的功能。因此,一个人的功能不仅可被器官病理变化所影响,而且可被人际或家庭层次的功能失调所影响。

为了描述病人的功能状态,理解其心理障碍的决定因素并作出合理的治疗计划,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要考虑全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既然生物心理社会层级可在多个层次受到影响,那么,多维评估和多层次干预显然是唯一合理的方法[3]。

一个人的稳态不是固定的,它不断地被调节。如果一个人的功能状态发生障碍,通常有三种途径可用来恢复正常的功能状态或达到另一种稳态:①物质交换:例如,药物、饮食或给氧;②信息交换:很多刺激,包括言语,能进入信息加工过程,对人的系统发挥调节作用;③“意识反馈”:根据R.W.Sperry的意见,人的系统最高层次的功能是意识,这是将人和其他生物区分开来的唯一特征。意识能对人较低层次的系统功能进行调节,显然也调节社会层次的功能[4]。这对治疗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反馈技术如认知和行为反馈常在心理治疗中应用,自我监测、治疗会谈时情感反射和言语复述、行为再塑造、识别负性想法(功能失调想法日记)和识别潜在功能失调性假设都是认知行为反馈的例子[2]。这三种途径在恢复病人正常功能方面是互相补充的,成为综合医院心理咨询中对病人进行干预的基础。

1987年中山医院建立了上海市综合医院第一家医学心理门诊,旨在对非精神病[5]如神经症、抑郁症、进食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病人提供帮助。这些病人通常到综合医院寻求帮助,他们易被忽略或误诊,造成过度的医药资源消耗,但大部分病人的问题依然如故。

为了帮助这类病人,我们组织了一个小组实施多层次干预的治疗项目。小组由临床医师或精神科医师、心理测试人员和心理护士组成,每周门诊两次。每位病人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讨论他们的问题。临床工作中应用DSM-III-R和ICD-10诊断标准。

评估与治疗内容

一、多维评估:为了决定治疗途径,每位病人都要进行多维评估,即对每位病人的生理、情境、行为、情绪、认知和人际/社会诸方面进行评估。多维评估不仅提供了诊断的资料,而且为病人的主要问题提供了比较准确的信息,为选择适宜的多层次干预方法提供了基础。二、治疗目标:医学心理咨询的一般目标是帮助病人解决现在的问题,减轻不适与痛苦,并使他们能对付将来发生的类似问题[6]。

三、治疗性医患关系:正如Rogers指出,建立促进成长咨询关系的唯一方式是治疗者体验并表达三种互相关联的态度:无条件地积极关心、设身处地地理解和真诚[3]。我们认为这一见解是很有价值的。医生和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是平等的,好像是一个研究小组的成员,但医生采取主动、指导和鼓励者的角色。为了达到治疗目标,他们一起协同工作。

篇(6)

(一)我国循环经济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解决废弃物过多和排放量过多的问题。虽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但该条例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了限制。该法规中的有关条例鼓励企业领导者生产有利于环保的产品,使用清洁能源,节约水源和材料。对于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公民有权制止和举报。对于政府的循环经济政策和信息,公民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在颁布循环经济法后,法律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生产工艺流程。在循环经济的要求下建立健全资源利用和废物回收制度。同时,为了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环保意识,应重新调整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和生产理念,实现理念创新。

(二)在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时,将会对企业的产业链产生多种影响,从而使产业中的原材料和企业排除的废物得到有效地控制,原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也要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使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在循环经济中,技术指导和服务的作用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在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制定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具备循环经济发展的观念。

二、循环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从企业发展的高度来看,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可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也可以是企业竞争力重要的来源。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一方面应该与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相适应,另一方面,也应该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确保企业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社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有:人员选择、薪酬系统、信息及信息系统。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循环经济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也改变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劣势。因此,必须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根据现有经济资源的新特点,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和行业部门应该大力提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宣传,通过教育的力量加强人们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企业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人才。为了在循环经济中增强企业竞争力,应该设置专项的循环经济发展资金,完善企业创新机制,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从事节约资源和清洁生产的技术能力。另外,还要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循环经济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企业领导者对循环经济的驾驭能力。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

(二)制定科学的循环经济的公司政策和保证制度

公司的政策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循环经济的公司政策和保证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国家的环保政策和经济政策,行业关于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动态这些都是重点信息,应该根据政府对循环经济的创新和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司政策和保证制度。现代社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应该结合社会背景,促进企业在循环经济下的运行效果,为企业发展战略创造新的条件吗,强化企业领导者在企业管理模式变革中的职能。企业应加强循环经济的教育宣传,加大循环经济的文化经济建设,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构。建立专业的团队,负责循环经济创新的工作,鼓励这些组织进行技术创新,把这些创新成果应用于企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7)

多年来,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实行的是成本领先战略,对“人”的重视和投入不够。该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壮大,也仅仅是业务规模的壮大,但在管理上还是创业初期的一套制度,企业仍然把人力资源停留在一种成本的水平。

2.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一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的大部分决策者还没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管理者只注重人才的招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对于薪酬,高知识,以及核心技术的员工往往要求比较高,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所以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存在不足。

3.人力资源投资不足。

企业的技术工人文化素质偏低,管理人员知识陈旧,老化现象严重,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的培训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并且只注重培训的形式和数量,而忽视培训的内容和质量。另外,企业文化太过于形式主义,职工的责任感和忠诚感成为空谈。

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过于强调组织中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的制定,忽视了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往往制度上有处罚的条款,没有激励的条款,或者激励与处罚不对等,权力和义务不对等。

5.人才流失。

员工对企业不满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离职。该企业员工离职,可以从两点来看:一是流失率过高,每年有接近30%的流失率;二是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流失人员中占较大比例,无论是专长,还是管理经验,这些人都是企业的中坚力量。

二、加强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实施人事外包。

由于该企业长期注重市场业务发展,对内部人事行政管理投入不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事制度不完善,不能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以及培训的机会,进而大大降低了员工的满意度。

2.建立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给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员工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降低员工的流动率,让员工付出更多的努力与企业共同发展。对员工进行培训。由于企业的现金并非很充足,因此在员工的物质奖励方面会有一定的限制,但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资金是可以挤出来的。培训一些仅适用于本企业的知识,提升员工服务本企业的技能,而且不用担心员工学完知识后就跳槽。强调员工的团队建设。精英的要求一般都很高,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民营企业没有那么多资金聘用精英,也很难对精英进行有效管理。我们需要通过员工的团队建设,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3.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

企业员工都是由不同职务层次的人员构成的,毫无疑问,每一层次都要有一部分优秀的人员。整个人员结构犹如一个金字塔,层次越高,人员越少。建立一个人才梯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角度实现:一要从培训师着手,由教务经理进行统筹,为每个培训师制定各自的教育培训计划。二要从业务员着手,由销售经理汇总后和总经理确定该年的业务员招聘或辞退计划,然后根据企业的年度计划,制定各自的营销计划。三要从行政管理人员着手,建立管理服务的考核指标,根据管理效率和满意度决定人员进退去留。四是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结合。从企业内部培养和选拔人才,成本最低,很多情况下也是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方式。

篇(8)

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不会造成污染,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称为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城市由未受污染的天然水体取水,一般是比较经济的,因为为满足用水对水质的要求(特别是生活饮用水)而进行的水处理比较易行。当水资源短缺危机出现时,为减少由天然水体取水的量,可以采取循环回用使用过的污、废水的方法。将清洁的冷却水循环使用于工业用水,比较简单,也比较经济。将含废弃物较多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回用于工业,为满足工业用水水质要求而进行的水处理会复杂得多,且也比较昂贵。将尽量多的污、废水回用于工业,可以显著减少由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

现代的水处理新技术,已能将城市污水处理到符合人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的程度。在国外,已建起了一定规模的水处理实验厂,也就是说,现在在技术上有可能实现城市污水回用做生活饮用水,甚至做到城市污、废水的零排放,这不仅将最大限度地缓解水资源危机,并完全消除城市对水环境的污染。在载人宇宙飞船中,已经实现了水的封闭循环和零排放。美国公共法规92-500规定,到1983年美国实现城市污水零排放作为全国性目标(后来美国已由这一目标后退)。当然,要将城市污水回用做生活饮用水,以及实现城市污水的零排放,费用是很高的。但是,这说明城市水资源短缺,只是相对的,并且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

从水的良性社会循环角度看,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用过的污、废水排入天然水体以前需要经过处理,为此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如果回用污、废水的处理费不高于上述回用费用,无疑是比较合理的,否则便需从多种方案中进行选择。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可行的有以下途径:

(1)节水

我国许多地区,由于水价过低等原因,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浪费水的现象,所以节水,杜绝浪费,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首要任务。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应发展节水型工业,各种工业宜采用节水型工艺,减少单耗。生活方面采用节水型用水器具。提高器具质量,加强管理,减少跑冒滴漏。一般城市管道漏损量很大,可达10%以上,所以减少漏损是非常重要的。

节水不仅可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并且可减少供水和给水处理费用。此外,节水还可同时减少排水量和污、废水处理费用。据测算,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用水量会不断增加,相应地排水量也会不断增加,为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城市供排水所需费用将增大到国民经济难以承受的程度,只有节水,显著减少城市供、排水量,才能将费用降下来,所以不仅水资源贫乏地区要节水,水资源充足的地区也要节水,在国外,这也成为目前发达国家的共识。从战略角度,节水应受到高度重视。

(2)污、废水回用前已述及,污、废水回用可以减少城市由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所以污、废水回用也是节水的重要方面。可行的污、废水回用有多方面,工业企业内部水的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是应用最广的一种,但是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不少差距。

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需要进行比排入天然水体更复杂的水处理,但对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它在许多方案中仍是比较经济合理的一种,在国外已是一种成熟技术,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潜力是很大的。将城市污水回用于公用设施和住宅冲洗厕所、浇灌绿地,景观用水,浇洒道路等,一般称为中水道技术,也是很值得推广的。

(3)优质优用、合理调配

城市附近的农业灌溉用水,用水量很大,大都取自天然水体。城市用水为满足人们生活饮用需要,也要求取自天然水体。在水资源短缺地区,这就形成了城市和农业争水的矛盾。如将城市污水回用于农业灌溉,将原来用于灌溉的水供给城市,就能缓解争水矛盾和水资源危机。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污水用于农田灌溉,但有的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或虽经处理但水质尚达不到灌溉要求的水灌溉,结果使农产品受到污染,是有待改进的。如将城市污水经适当处理,使其水质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则城市污水回用于农业灌溉是可以得到迅速发展的。

(4)海水

海水可大量用于工业冷却用水,从而减少城市对淡水的需求。对沿海地区的城市,利用海水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5)雨水

雨水是一种重要的淡水资源。现代大城市市区面积很大,大部分地面为不透水铺面覆盖,遇到暴雨会形成洪涝灾害。如将雨水部分贮积起来,则可获得可观的水资源。对年降水量为500mm的半干旱地区,1km2年降水体积为50万m3,例如100km2市区面积,年降水体积可达5000万m3。在城市住宅小区或适当地方贮积雨水,可用于浇洒绿地、道路、水景以及下渗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并缓解水资源危机。

(6)饮用水除污染

由江河取水的城市,若水质受到上游城市或其他污染源的污染而不宜再作水源时,称作水质型水资源短缺。现代的饮用水除污染技术,能将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的源水处理到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为此只要在现有城市自来水传统处理工艺基础上,再增加除污染处理设施就可以了,为此当然需要增加一些费用,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费用要低。饮用水除污染,可以缓解水质型水资源危机。但要完全解决水质型资源危机,需要大力治理污染源,即需要对城市排出的污、废水进行处理。对一个水系而言,上游城市由水系水体取水,用过后又排入水系,下游城市再由水系水体取水,这可称为水的间接回用。现代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已使水的这种间接回用达到很高的比例。例如,对美国这样水资源充沛的国家,80年代已有40%的水被城市和工业用过一次,所以对排入水体的城市污、废水进行处理,是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的重要环节。

我国城市污水的二级处理率至今仅为不到15%,再加上工业废水及农业面污染源,致使城市水域90%受到污染。所以城市水质型水资源危机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据测算,即使到205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由于城市污、废水量相应增加,那时水环境污染状况仍得不到根本改善,如果不进行饮用水除污染,人们肯定难以接受长达数十年饮用受污染水。所以,饮用水除污染与污染源治理应该同时给以重视。但现实是,污染源治理已受到高度重视,而饮用水除污染却重视不足,特别是未给予资金支持,致使我国城市受污染水源的饮用水除污染率仅为1%左右,不能不说是一个偏差。

若将水的间接回用作为水的社会循环的一部分来看,上游城市污水处理的程度与下游城市取水的水质有关。所以,在经济上存在一个上游城市污水处理与下游城市饮用水除污染处理总费用的问题。显然,上游城市污水处理程度愈高,即费用愈多,下游城市的饮用水除污染处理费用就会愈少。极端情况是,上游城市污水处理的程度使排放的水质达到天然水体的水质,下游城市只需对源水进行常规处理而不需再增设饮用水除污染设施,但这时上游城市污水处理费用会高到经济发展现阶段无法承受的地步。将上游城市污水处理程度和费用适当降低(当然还要兼顾其他方面的影响),这时排出的污水对水体水质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下游城市就需要增加饮用水除污染费用,但总费用会比上述极限情况低许多,可能是目前比较合理的方案。所以,饮用水除污染应是整个水环境污染治理的一环。

(7)远距离调水

当城市出现水资源危机时,也可以由远处的水体调水。当然远距离调水需要比较高的费用,且与调水的距离相关,即调水距离愈长,费用愈高。远距离调水应在充分节水的基础上进行。因为若不节水,用水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低,必然要调更多的水,并且调来的水也会有相当部分被浪费掉,不能充分发挥调水效益。调水愈多,城市污水增加的也愈多,不仅增大调水费用,同时也增大了污水处理和排放的费用,若不能同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还会加重对水体的污染。

远距离调水应与节水及污、废水回用进行经济比较。城市节水及污、废水回用在许多情况下比远距调水经济。对水质型水资源短缺,远距离调水应与饮用水除污染进行经济比较。据测算,在城市自来水厂因进行饮用水除污染而增加的投资约和25~50km输水投资相当,即当调水距离超过25~50km时,其投资将比饮用水除污染工程投资要高。为降低远距调水的成本,有的工程采用明渠输水,据调查明渠输水大多数会受到污染,调来的水也需进行饮用水除污染处理,使水的成本更高。

篇(9)

管理咨询业自2001年以来,发展非常迅速,2002年,在国内工商局注册经营管理咨询业务的企业已经有20000多家,目前中国的咨询业营业额1亿多美元,大约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万分之一多,而美国的整体咨询市场已经占到了GDP的20%,国际管理咨询巨头埃森哲一年的全球营业额就接近100亿美元,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中国的咨询业发展空间很大,也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管理咨询顾问。

笔者自2002年开始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在国内一流的管理咨询公司新华信、北大纵横、捷盟等公司先后担任过管理咨询顾问。笔者对183名咨询顾问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能力、专家形象和表现技巧,以及管理背景被认为是管理咨询顾问最应该具备的素质。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从事管理咨询的体会,对这六项素质分析如下:

一、优秀的学习创新能力

目前,管理咨询业还不十分成熟,国内的咨询公司,包括规模较大的北大纵横、新华信,以及和君创业也没有专职研究某个管理方向或某个行业的咨询顾问,还没有能力和实力实现管理咨询的专业化,这就要求每一个咨询顾问既能做任何行业的战略项目,也能做人力资源、组织结构、流程、文化、改制等项目,实际上就是万金油,这就要求咨询顾问的学习创新能力很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熟悉行业的情况,还要了解不同管理项目的知识,因此,要求咨询顾问有较高的学习创新能力,要求咨询顾问精通管理理论,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提供给客户符合客户实际,可操作较强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客户来讲,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来做一个项目,要求咨询顾问提供的方案能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客户会千方百计地挑你方案中的毛病,一方面让方案尽可能完美,另一方面让方案切实可行,因此,在提交方案时一定要有很强的逻辑说服客户,否则,客户就会对你的方案失去信任。一般来讲,方案的 power point文档结构一般是answer first,即首先要写答案,把你的结论和结果放在前面,这样可以直奔主题,节省听众的时间,只有先告诉客户结论,才能让客户抓住要点。接下来你的方案要有一个很好的bigpicture,即很好的框架,只有一个很好的框架才能说服客户,才能系统地阐述企业的管理问题和方案。再下来就是point prove和logical thinking ,即用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述你的论据,来说明一开始你的结论,只有这要,才能说服客户,使得管理咨询方案顺利得到实施。

三、勤奋的工作态度

由于现在国内咨询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客户企业对管理咨询项目的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因此管理咨询项目难度也逐渐加大,需要项目顾问的工作时间也就相应地增加,一般项目一天都会平均工作10小时以上,周六、周日一般也不休息,既是休息也是半天,有时甚至晚上会工作到凌晨。因此劳动强度很大,作为咨询顾问一定能够吃苦,耐得住寂寞,才能完成工作任务。并且,现在绝大多数管理咨询公司都是采用驻场式的咨询模式,即工作、吃、住都是在客户企业里,一般二周至一个月才能回家调休一次,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使咨询顾问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客户企业的管理问题,集中精力解决客户企业的管理问题。

四、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咨询项目的成功绝不是取决于某一个人的优异表现,他是一个团队的成功,虽然在这个团队中,有的人贡献大,有的贡献小,但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是团队协作能力比较强。在项目运作时,内部对方案进行讨论时,可以唇枪舌剑,剑拔弩张,但内部讨论结束后,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保留,按照统一的意见进行书写方案,保证最后大家思想一致,用一个声音对客户讲话,否则有不同的声音在讲话,势必造成客户的不信任,使得项目不能顺利结束。此外,还有一个原则是如果方案没有确定,可以充分与项目经理和成员讨论,甚至争论,但一旦项目经理决定了方案,不管自己理不理解都要按照项目经理的安排去工作,因为每个人的思路是不一样的,每个思路也许都能解决问题,也就是条条道路通罗马,但一定要选择一条路走下去,否则大家各干各的,走的路不同,力量分散,最后是鸡飞蛋打。而项目经理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他接触客户的时间和人员最多,也最了解客户的需求,一般来讲按照项目经理的思路解决问题,都能够取得成功。

五、出色的专家形象和表现技巧

咨询顾问到客户那里去办公,是以专家身份去工作的,不管你原来的工作是什么,不管你以前做没做过项目,都必须要以一个专家的形象出现在客户面前,有时咨询公司为了增加客户的信任,还会虚构出咨询顾问做过哪些项目。因此,第一,客户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好回答,一定不能说自己不知道,而是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但现在还没有考虑成熟,等考虑成熟了再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案,或者先讲一些其他企业的案例,没有把握不要下结论,避免被客户逼到死角,没有缓和的余地。第二,在访谈阶段少说多听,因为刚到客户那里,每个人的背景和关系都不清楚,少说话,多了解客户的情况,否则说话不注意,得罪了客户,会增加将来工作的难度。第三,在访谈时要多了解客户的优点和成绩,适当地表扬夸奖客户,会融洽与客户的关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给企业做咨询,肯定要指出许多不足之处,只有先贬后扬,才能让客户气顺,所谓打个巴掌,再揉一揉。第四,穿着打扮要职业化,要穿职业装,男士要西装领带,女士也要职业装,咨询顾问有时开玩笑说,西装革履的人不是卖保险的,就是做咨询的。第五,口才要好,语言表达能力要强,在为客户做方案汇报时,要有激情,叙述简洁清楚,目视客户,充满信心。

篇(10)

(l)循环经济主体即企业行为,是循环经济机制作用的表现形态;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经济机制作用的绩效反映;

(3)循环经济运行过程,是循环经济机制作用的内在原因和规律;

(4)循环经济运行的内不与外部条件,是影响循环经济机制作用的重要因素,其中内部条件构成了循环经济机制作用的技术与交易特性,外部环境条件构成了循环经济机制作用的环境特性。

二、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机制存在的问题

1、资源价格管理体制没有形成

资源价格管理体制包括资源价格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资源价格管理权限的划分。我国现行的资源价格体制还建立在以传统的商品价格为管理对象的基础之上,对资源价格尤其是自然生态资源的补偿价格,既缺乏完整的定价依据,也没有规范确定价格的方法,甚至没有介入其管理范围。

2、环境与资源产权不明确

环境与资源产权不明晰,收益主体缺位,政策效应大打折扣。大部分环境与资源属于公共产品,产权属于国家或政府,产权边界不明晰,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制定了完善的财税政策,但是由于相关利益主体不明确,没有一个真正的利益实体因此受益,导致他们缺乏执行政策或监督政策实施的积极性,使政策效果难尽人意。

3、投资额占GDP比重较小

尽管我国循环经济投资总量不断攀升,但占GDP的比例依然较低,与控制环境污染、改善资源状况、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循环经济投入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投资虽然总量有所增长,但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其中用于环保的投资虽然在近几年有较大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3%才可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的经验值。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循环经济投资需求总量也将呈上升趋势,这将导致循环经济资金缺口增大。

4、缺乏完善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在2006年曾由国家财政部和环保总局联合公布了针对政府采购的“绿色清单”,要求政府只能购买通过环保认证的汽车品牌作为公务用车。这项措施普及了符合环保标准的汽车的使用,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仅仅针对汽车的绿色采购,对确立政府绿色采购行为的制度要求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针对使用绿色产品、生态产品的全面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在我国尚未建立起来,导致政府采购对循环型产业的支持作用及对社会采购的引导作用难以发挥。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及各国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增大,政府的绿色采购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行为及主流消费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和德国就确立了政府的绿色采购政策,现在这一政策已得到全球50多个国家的推崇践行。

篇(11)

荀子非常强调人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才的得失是关系到社稷安危的头等大事。他在《王制》篇中指出:“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他认为。君主要求得国家的安定并且有声望,最好的途径就是平政爱民,尊重人才,这是做君主的根本原则。在《君道》篇中,他表明了同样的道理: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之所以失天下,“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是其人者也。”即国家的安危治乱,根本在于人才。“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小用之则威行邻里;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即使不能任用人才,但也不能让人才外流,为他人所用,这样,国家才不会出现大的变故。“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作为人君,如果既不爱民,又无重用人才之心,则国家必亡无疑。正如诗经中所说的:“介人维藩,大师维垣。”人才就是国家的屏障,百姓就是国家的围墙。在这里,荀子把尚贤使能提升到了和爱民同样的高度,提出两者都是国家的屏障,存亡的根本。正如他在《致士》篇中提到的:“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他认为君子对于国家片刻不能废缺。一个国家即使有了良好的法律、制度仍然有可能会混乱,但是有君子而国家混乱的情形,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听说过。正如他在《君道》篇中开篇指出的那样:“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如果没有人才作为保证,那么再完善所谓法律条文、制度都将无济于事。因此,人才才是根本。“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而且,他明确指出“:为人主者,莫不欲强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而要此三欲,辟此三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慎取相”,即谨慎地选取人才才是关键。荀子还指出了一个道理:如果君主能够尚贤使能,不仅国家可以安定,而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身佚而国治的效果。他在《君子》篇中指出:人君“足能行,待相者然后进;口能言,待官人然后诏;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言而信,不虑而知。不动而动,告至备也。”通过这一句话,荀子向天子表明了一个道理:作为君主,虽然脚能走路,嘴能说话,但还是要依靠人才的辅佐帮助。如果下属官员人才完备,那么天子“势至重,形至佚,心至愈,志无所詘,形无所劳,尊无上也。”不仅身体没有什么可劳累的,而且还可以得到无上的尊贵,事半而功倍。正如他在《劝学》篇中所强调的那样:“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善于利用客观事物,而人君要想获得成功并且无身心之累,就必须借用人才来帮助他完成治国大业。总之,人主“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执,则身劳而国乱,功废而名辱,社稷必危。故君人者劳于索之,而休于使之。”

二、选用什么样的人才

荀子理想中的人才即所谓的大儒。他在《儒效》篇中把儒者分为大儒、雅儒和俗儒三种。对于庸俗的儒者,荀子尖锐地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只能起到扰乱天下的作用,“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术缪学杂,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仪而杀诗书。”其本质不过是“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是一群靠吹捧先王而骗取衣食的骗子而已。而且,他们攀附权贵,唯唯诺诺,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亿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像奴仆一样迎合显贵亲信。至于雅儒,荀子指出,雅儒虽然能法后王,一制度,但不能做到触类旁通,以一推十,“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过于死板狭隘。而大儒则不同,他善于“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能够灵活处事以应付千变万化的形势。所以只有大儒才是对国家最有用的人才,他能够随时势而变化,但在千变万化中却能够始终如一地奉行道义,“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如果人主能够“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不用多久就可以称霸诸侯,平定天下。此外,在《臣道》篇中,荀子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把人臣分为奸诈谄媚的臣子,篡权夺位的臣子、建功立业的臣子和德才兼备的臣子。他指出:任用德才兼备的臣子就可以称王于天下,和以上的大儒思想相互呼应。总之,荀子理想中的人才,不仅有德,而且有才。一方面,他能够奉行道义,对上尊敬君王,对下爱护民众,推行教化。而且能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虽然尊敬君主,但绝不阿谀奉承,勇于劝谏。“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害”,甚至于“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攻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这样一些人,才是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荀子在《修身》篇中也提出:“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媚我者,吾贼也”。他认为,那些能够对君主提出批评意见并且意见得当的人,才是英明的君主应该尊敬和重用的人才。另一方面,他们同时也具备非凡的才能,能够触类旁通,知识广博,反应灵敏,从容地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只有这种仁德与智慧兼备的人才,才是荀子心目中的国家栋梁,王霸之佐。正如他在《君道》篇中所指出的:“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

三、用人原则

荀子不仅提出了人才的选拔标准,而且对于如何用人,也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精辟见解。

(一)唯才是举

荀子生活的战国时期已处于奴隶制世卿世禄制的瓦解时期。荀子对这种以血缘门第关系取人的用人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批判。他在《君子》篇中明确指出:如果“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列必从尊,此以世举贤也。以族论罪,以世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即如果根据门第举用人才,必然导致混乱衰微。因此,荀子主张“爵当贤则贵,不当贤则贱”“,爵不逾德”,君主应当尊重有德才之贤人而不受门第关系的影响。在《君道》篇中,荀子也明确指出:“人主欲得善射,射远中微者,悬贵爵重赏以招致之,内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隐远人,能致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对内不偏袒自己的子弟,对外不埋没关系疏远的人,不计关系亲疏,唯才是举,这才是必然能够得到人才的方法。而且,君主选用人才,要能够做到不计前嫌,唯才是举。荀子以齐桓公为例。齐桓公“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是天下之大知也。安忘其怒,出亡其雠,遂立以为仲父,是天下之大决也。”正因为齐桓公能够不计私怨,忘掉一箭之仇,立管仲为仲父,因此才能够成就霸业。

(二)量才适用,“能以授官”

荀子认为,作为君主,在安排任用人才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结合各种人才自身的特点,量才用人,做到人尽其才。在《君道》篇中,荀子指出:君主要实现天下归之,必须“善显设人者也”。所谓的“显设”,即“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其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是所以显设之也。”由此可见,荀子是主张将人的才能划分等次,根据等级合理安排任用。这种主张虽然带有明显的人才等级色彩,但同时也包含了可贵的量才适用、人尽其才的思想,要让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合理安置,最终使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所长,将才能显露无遗,同时还可以得到最大的荣耀和满足。在这里,荀子已经注意到,在任用人才的时候,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人才的需求,悬贵爵重赏以招致之,而且还要在精神上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才的心理需求,使人人安乐其事。

(三)皆听则明,广泛听取意见

荀子在《致士》篇开篇即提出:“衡听、显幽”,即皆听别人的意见,使被埋没的人才得以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衡听、显幽呢?方法就是“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隐忌壅蔽之人,君子不近。”即不偏听偏信朋党的赞誉和用心不良、加罪于人的谮妄言论。而且也不能亲近那些妒忌人才、埋没别人才能的人。对于流传的言论,一定要谨慎对待,“闻听而明誉之,定其当不当,然后出其刑赏而还与之。”这样的话,那些忠言、忠说、忠事、忠谋就会畅通无阻,埋没的人才就会被发现,而不是被流俗所蒙蔽。

(四)用人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