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3:5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哲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哲学硕士毕业论文

篇(1)

1、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含题目的界定--简要陈述你研究的问题,即题目--即你观察到的计划加以研究的现象,包括题目中可能读者不能理解或可能产生歧义的关键概念的定义和说明,以及这个题目产生于什么背景--理论和现实背景--对背景的解释其实就是在进一步陈述问题)。

2,为何要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对学科的价值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不是对你个人的功利性的价值)。

3、如何研究这个问题(包括想达到的目标,基于的假设,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方法等等,还有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

4、研究的结果,包括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回答该问题研究可以依靠的既有研究基础和必须注意或解决的不足(前人已有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经验支持,以及存在不足--用于说明自己的可能创新及其思路),一般根据第一章对问题的界定和研究目标与假设,确定研究可资利用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资源。需要用不同节陈述这些基于一定分类的理论和方法,但又必须将这些理论和方法组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第二章在第一章中陈述也是可以的,我一般要求单独写,主要是针对现在研究生文献阅读不足的现实,为了督促学生多读文献,把分量首先写足。 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就是陈述自己对研究问题及其产生和运行机理及可能结果(影响)的解释--主要在自己掌握的既有理论、方法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基于一定的假设和概念基础建立一个逻辑框架--就是你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可以用于从逻辑上解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就是你研究的问题)及其现象(问题)背后的现象(就是原因)和可能由你观察到的现象(问题)产生的现象--就是影响,这一章应该是用于对你的问题进行预设--解释基础上获得假说,为实证分析提供命题和逻辑指导--尤其是实证模型和方法的选择。>>推荐阅读《读书积累与硕士论文写作》

篇(2)

(一)作品的搜集、整理和校注

蒙古族汉文创作研究方面目录整理工作起步较早。1980年至1981间朱永邦先生搜集整理出了《元明清以来蒙古族汉文著作作家简介》,连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收录了58位作家,作了简单的生平简介,并附以著作名。后又有翟胜健刊于《民族文艺论丛》(现已不多见,无法考证收录作家的具体数字)的目录。两位学者的目录搜集为后来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198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代蒙古族汉文诗选》(王叔磐、孙玉溱)选注了86位蒙古族作家的330多首汉文诗,这本选注是至今为止收录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比较全面,且选注作品比较多的诗选集,为后来学者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文本资料。此外,有些学者把蒙古族汉文创作译为蒙古文,付之以刊刻。丹碧和星汉编著的《汉蒙合璧古代蒙古族汉文诗词选》(2002年8月)用蒙汉合璧的形式蒙译了49位作家的108首诗歌,博、博彦在《清代蒙古族汉文诗选》(1999年)里蒙译了45位蒙古族诗人的160首诗歌。这两本书为广大的蒙古族学者认识和研究蒙古族汉文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媒介。《古代少数民族诗词曲家研究》只收录了蒙古族汉文诗人阿鲁威和梦麟。古代蒙古族汉文诗人中有诗集留存下来的很多,但都是未校注的线装本,现见于世面的校注本只有三本。孙玉溱主编出版了《那逊兰保诗集三种》(1991年),张凌霄校注了倭仁的《倭文端公遗书》11卷,题为《倭仁选注》(199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池万兴校注了和瑛《西藏赋》(2013年齐鲁出版社)。而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第一次被编入文学史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情,1989年荣、苏赫等人主编的《蒙古族文学史》收录了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被冷落的文学遗产才在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以上学者所搜集、整理和校注的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作品为我们探索,研究文本内涵提供了既便利又有价值的资料。

(二)作家生平的考证

对于古代作家、作品的考证工作是既艰巨又考研耐力的工作,但对于渐行渐远的古代文学作品和作家不去做考证的话我们的文学评论研究就会面临有失准确、严谨的学术问题,为此对于迎难而上,孜孜不倦的前辈们感到由衷的敬仰。在古代蒙古族汉文作品和作家的考证中对于单个作家、作品的零星考证较为多见,而对于整个群体的考证存在很大的空白。白、特木尔巴根老师编著的《古代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考》是迄今为止较为全面考证古代蒙古族汉文作家、作品的著作。著作中写到“我们已整理出170余人的创作目录,其中刻有诗文集的作家已逾80余名。这又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文学遗产”①该著作从元代蒙古族帝王的汉文创作考略,出身贵胄世家之作家考略,科第出身之作家考略,明代蒙古族作家考略,博明生平事迹考,翰宛名流梦麟、法式善、锡缜考略,边疆重臣松筠、和瑛、三多考略,八旗蒙古作家考略等部分,对元明清三朝主要的蒙古族汉文作家、作品做了详细的考证,并附有现存古代蒙古作家汉文创作及见录,主要作家传记资料擷要,古代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研究论著要目等,这些考证、记载不仅为我们这些后辈们研究古代蒙古族汉文作家、作品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资料,而且还引导着年轻的学者们用严谨的态度探究学术问题。细查作品、作家的考证史不难发现在众多作家的族属问题上争论最多的莫过于元代作家萨都剌,对萨都剌的族属大致有蒙古族,色目人,回族,汉族等不同观点,目前尚无定论。现聊举一二例,仅供其作为参考。云峰老师1995年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上发表“元代杰出的蒙古族诗人萨都剌”,认为萨都剌为蒙古族。房建昌在《江汉论坛》(1983-02-10)发表“萨都剌为阿拉伯人”的论文,认为萨都剌为阿拉伯人。周双利《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2-31)发表“略论萨都剌的家世与族属”的论文,认为萨都剌为色目人。刘守刚在《中国民族》(1988-08-28)发表的“萨都剌的族籍”一文,认为萨都剌的祖籍为回族。对于萨都剌的祖籍问题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近50年的时间里,学者们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公开发表的论文100余篇。此外,因清代蒙古族汉文作家博明的生平资料未见与官载书,故对博明的生平也有零星的考证研究。如:王荔《文学界》2012年6月上刊登的“清代蒙古族诗人博明研究述评”。白、特木尔巴根老师著的《古代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考》里旁征博引更为准确 、明了地论证了博明的生平,履历。除外有些学者对蒙古族汉文作家的家族成员开始研究和考证。如:米彦青在《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年3月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清代中期蒙古族家族文学与文学家族”,贾熟村在《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6月)刊登的“晚清社会的倭仁家族”等。除外,对于其他的作家的生平,履历也有零星考证和论述。对于作家生平的考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作家作品内涵和理解时代文学的全貌。

(三)对作品的解读和评价

对古代蒙古族汉文作品解读和评价成果较为可观,对于单个作家或者单篇作品的系统研究也偶有可见。就作品研究现状看,对清代蒙古族作家的汉文创作探索和研究的较多。如:法式善,和瑛,那逊兰保。西北师范大学的2009级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王娟娟的硕士毕业论文“法式善及其诗歌研究”,依据法式善现存三千余首诗作,分类介绍法式善诗歌的题材意蕴,同时解读诗歌作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法式善诗歌的总体风格,以及含蓄蕴藉、富有禅味,运用孤清幽寂,高洁脱俗等意象组合的艺术特色。对于清代蒙古族汉文作家法式善的研究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中央民族大学2004级硕士李前进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法式善《梧门诗话》美学观”,针对法式善诗学主张和观点做了详细的阐述。除外还有新疆师范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黄建光的硕士毕业论文“《梧门诗话》诗学思想研究”等等。对和瑛的创作来讲,《西藏赋》系统研究的较多。内蒙古民族大学2003级硕士乌日罕的研究生论文“清代西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评《西藏赋》”,从《西藏赋》内容,文体特征和文学、社会价值等多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西藏民族学院2006级硕士孙福海硕士毕业论文“卫藏方志 雪域奇葩”也较详细地评析了和瑛《西藏赋》。对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的创作研究主要围绕着《芸香馆遗诗》展开的。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玉霞2005年6月编写的硕士毕业论文“那逊兰保和她的《芸香馆遗诗》”首先,援用可靠的历史文献考证了那逊兰保的生年,世系。之后就《芸香馆遗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据以总结概括那逊兰保的诗论。最后援据《芸香馆遗诗》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论述了那逊兰保的生活观。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李晓涛2006年6月述写的毕业论文“清代蒙古族诗人延清及其《庚子都门纪事诗》”对《庚子都门纪事诗》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思想内容作了较为详尽的阐释。除外对元代蒙古族汉文诗人秦不花、伯颜,清代蒙古族作家梦麟、博明,倭仁,松筠创作也有很多零星解读和研究,在此不一一举例评述了。

二、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研究存在的问题

1.对作品的选注、校注存在很大的空白。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蒙古族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各民族文化、文学交流的见证,蒙古族汉文作家群体庞大,留存下来的作品相当可观,据白、特木尔巴根老师的统计,“从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到清朝末年,操用汉文进行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共计179名。其中元代42名,有诗集者5名。明代7名,有诗集者6名。清代130名,有诗集者75名。”②由此可见,光有诗集者就有86名,对作品的研究空间很大。但是想要研究作家、作品的话对作品的解读是首要的,没有进行原文解读的话研究只会成为空谈,因此对作品的搜集、整理和校注显得尤为重要。元明清文学离我们渐行渐远,有些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只收藏在国家图书馆或者各高校图书馆或者在民间,世面上很少看到此类文学的流传,现能找的校注本只有三种,一是倭仁集注,二是那逊兰保诗集三种,三是《西藏赋》校注。其他作家的个别作品选注只散见于各类作品选中。这无疑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2.从蒙汉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汉文化对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多,对蒙古族汉文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研究的几乎没有。很多蒙古族学者认为非本民族语言创作的作品中根本不存在民族文化特征,也不值得去探讨,或者避而不谈,或者持否定态度,而汉文学研究者大多从蒙古族作者吸收中原文化视角去解读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中的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文化心理研究一直被搁浅。对于此荣、苏赫老师这样说过:“蒙古族文人的汉文创作,由于采用非本民族语言文字,加之有的作家远离故土,甚或生长于汉地,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与本土的传统文学相比,民族特色较为淡薄。但淡薄不等于没有,更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没有”,③可见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中是存在蒙古族民族文化特征的。白、特木尔巴根老师在《古代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考》中对此问题也表述过自己的观点,“事实上,在元明清三代蒙古族作家群中产生了许多人情陈达、世事洞晓、造诣深厚、创作丰富的作家。尽管他们使用的是汉语言文字,然而民族文化心理、时代意识与个体情绪交织凝结在他们的创作中,浑然而为一体,构成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特有的文化品性。舍弃文化品性的深层探讨,汉文创作研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④显而易见,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中民族文化特征是融合于作品之中的,解读和研究民族文化特征不仅要对作品本身有足够的理解,而且对蒙古族文化特征、蒙古族生活习俗、蒙古族心理特征有足够的认识和深入的掌握才能完成此项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意义的重估

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蒙古族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清一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数量甚至超过了同一时期的用蒙古文创作的作品。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研究任何一位作家或者作品都应将放在社会历史背景下来考察,探究其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动荡,自身社会地位的变迁都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作者的内心和创作。如:和瑛历任西藏帮办大臣,驻藏八年之久,熟知了西藏的一草一木,并时刻抱着保卫边疆和平的使命感创作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唯一一部以赋这种文体描写西藏的巨著《西藏赋》。那逊兰保亲历两次,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体察到她的丈夫、哥哥参战离别时的悲痛心理。延清深陷危城,亲眼目睹了庚子过程后创作了《庚子都门纪事诗》。可见其作者的创作受环境影响之深。我们在研究古代蒙古族 汉文创作时不该孤立地研究其作品和作家,而是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广阔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古代蒙古汉文创作的搜集、整理和校注仍处在停滞阶段,很多作者的作品仍沉睡在古籍堆里,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可利用文献学的方法,将目录、版本搜集整理后进行校勘和校注,为研究者提供准确、有力的资料。从研究视角上来说,不应单从文学的角度,或者从文学交流的角度去研究,也应从从民族学、民族审美心理学、民族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蒙古族汉文创作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前50年间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注重了蒙汉文学交流的角度去分析汉文化对蒙古族作家的影响,如果用跨学科的视角对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探讨,具体分析和阐释蒙古族汉文创作中蒙古民族心理的体现的话,能够深化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不仅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这些蒙古族作家独具民族特色的汉文创作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用蒙古“民族气质的眼睛”④去描述和解读了元明清时期的社会概貌,是其他民族文学所不能代替的。并且有些作者的创作水平已达到和汉族文人比肩的程度,如:蒙古族杂剧家杨景显的18部杂剧《西游记》对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提供了蓝本。清代蒙古族作家法式善、梦麟、和瑛等人的作品思想、艺术水平已达到当时时代的高度。深入研究蒙古族汉文创作是探索蒙古族文学发展规律和蒙汉文学交流发展规律的需要,对于研究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形成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国内少数学者对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但这远远构不成体系。从文献的搜集、整理、校注到文本的系统研究,若能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多视角,多层侧研究和阐释的话,能够拓展蒙古族汉文创作研究的传统视野,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去发现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社会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为推到蒙古族文学发展做出贡献。

——————————

注 释:

①②④白、特木尔巴根.古代蒙古作家汉文创作考[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3,170,20.

③荣、苏赫.蒙古族文学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631.

④别林斯基.1841年的俄国文学.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78.

参考文献:

〔1〕嘎尔迪.蒙古文化专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篇(3)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73-03

一、论著类(含博士、硕士毕业论文)

成永娜,《乌桓民族关系探析》,烟台大学硕士生论文,2009年。

郭鹏,《十六国时期慕容燕集团文化述论》,西北师大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

闵海霞,《匈奴发展史研究》,兰州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年。

吴松岩,《早期鲜卑墓葬研究》,吉林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年。

蒋东明,《慕容鲜卑兴衰原因探析》,内蒙古大学硕士生论文,2012年。

李莎,《论乌桓、鲜卑的南迁及其对汉匈关系的影响》,渤海大学硕士生论文,2012年。

陶丽根,《拓跋鲜卑早期史地综考》,内蒙古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郝燕妮,《慕容鲜卑对“中国”认同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刘洋,《东汉王朝东北地区治理政策研究――以东汉王朝与鲜卑的关系为重心》,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梁云,《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生论文,2013年。

周刘备,《唐代诗人眼中的汉代边疆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李洪波,《两汉时期的马政与边疆安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李焕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号与崇山习俗考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

李路《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6月

张婷婷,《鲜卑族民间美术造型》,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

二、论文类

理论研究综述

傅新民,《融合、消亡、新生――北魏拓跋鲜卑文化改革沉思》,《网络财富》2009年01期。

闫祥云、马成军,《拓跋鲜卑史学自觉与北朝史学编纂》,《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姚胜,《甘英出使大秦原因考》,《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李焕清、王彦辉,《匈奴“瓯脱”考辩》,《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王平、陈文,《简述东汉前期对北匈奴的政策》,《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薛海波,《试论汉魏之际东北各民族的政治发展形态――以部落酋豪为中心》,《东北史地》2009年08期。

闵海霞、崔明德,《试析南匈奴未能实现统一的原因》,《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李治亭,《论边疆问题与历代王朝的盛衰》,《东北史地》2009年11期。

陈得芝,《秦汉时期的北疆》,《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09年12期。

焦应达,《古代北方民族法律起源探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程尼娜,《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初探》,《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梁云,《内蒙古地区鲜卑历史的研究意义》,《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秦树才、梁初阳,《〈后汉书〉中国民族史史料概说》,《西南古籍研究》2011年06期。

杨春奋,《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发式微探》,《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梁云,《早期拓跋鲜卑研究回顾》,《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王冉,《论早期鲜卑和东胡的渊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2期。

付开镜,《魏晋南北朝鲜卑民族性观念的儒家化》,《史林》2012年06期。

周丽莎,《魏晋时期鲜卑之崛起及其被打压》,《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尹波涛,《略论马长寿先生的北魏史研究――以〈乌桓与鲜卑〉为中心》,《西北民族论丛》2013年08期。

李晓标,《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文脉分析研究――以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为例》,《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年10期。

李昆、李建凤,《知网所见鲜卑族族源研究综述》,《青春岁月》2014年01期。

高然,《民族历程与慕容改姓》,《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07期。

戴光宇,《试论鲜卑语、契丹语和满语的关系》,《满语研究》2014年12期。

赵红梅,《汉代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比较研究――以度辽将军、护羌校尉、使匈奴中郎将为中心》,《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起源与发展史

李海叶,《北魏时期的慕容与鲜卑》,《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黄河,《3-4世纪昌黎鲜卑胡姓群体初探》,《东北史地》2010年01期。

赵学政,《诗歌(词)中的北疆游牧史考――以匈奴、鲜卑为例》,《前沿》2010年01期。

殷宪,《拓跋代与平城》,《学习与探索》2010年03期。

李书吉,《拓跋魏代北史实拾遗》,《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曹永年,《关于拓跋鲜卑的发祥地问题――与李志敏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2010年08期。

潘玲,《西汉时期乌桓历史辨析》,《史学集刊》2011年01期。

刘军,《论鲜卑拓跋氏族群结构的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1期。

赵红梅,《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谈论――关于慕容氏的起源及其对华夏文化的认同问题》,《学习与探索》2011年05期。

梁云,《拓跋鲜卑西迁大泽、匈奴故地原因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7期。

杨军,《乌桓山与鲜卑山新考》,《欧亚学刊(国际版)》2011年10期。

倪瑞安,《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12年01期。

穆臣,《慕容鲜卑民族共同体形成考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温玉成,《论拓跋部源自索离》,《新疆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丁柏峰,《简论吐谷浑西迁之后与慕容鲜卑的历史分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崔向东,《论慕容在慕容鲜卑崛起中的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2期。

王鹏,《鲜卑人觊觎中原慕容世家的“皇帝梦”》,《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02期。

刘宗铭,《简述鲜卑族的起源及发展演变史》,《学理论》2013年03期。

王天蛟,《嫩江流域是鲜卑入主中原的必由之路》,《理论观察》2013年04期。

魏俊杰,《论鲜卑段部的源流和兴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高然,《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考论》,《地方文化研究》2014年08期。

文化、社会生活与习俗

高恒天、赵金国,《秦汉时代鲜卑族的道德生活及影响》,《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徐海晶,《从北朝上层女子看鲜卑族的贞洁观》,《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孙险峰,《北魏鲜卑人的宇宙观――从鲜卑人的祭天礼制看宇宙观的变迁》,《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11期。

庄鸿雁,《鲜卑萨满文化三论》,《学术交流》2012年09期。

王永平,《北魏后期迁洛鲜卑皇族集团之雅化――以其学术文化积累的提升为中心》,《河北学刊》2012年11期。

陈鹏,《拓跋鲜卑七分国人时间异说形成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2年12期。

吕净植,《鲜卑非瑞兽辨》,《北方文物》2013年02期。

艾荫范,《尾音节为“隗”的古鲜卑人名音读和意涵初判》,《北方文物》2013年04期。

王春红,《北魏鲜卑八姓之嵇、奚辨》,《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赵和平,《于阗尉迟氏源出鲜卑考――中古尉迟氏研究之二》,《敦煌研究》2014年06期。

肖永明,《青海魏晋十六国墓葬的鲜卑文化因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曾顺岗、张宏斌,《鲜卑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儒士命运――对北魏崔浩被诛的深层解读》,《天府新论》2014年05期。

孙楠,《鲜卑族口传文学的史料价值》,《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陆刚,《东汉鲜卑立体造型艺术发展脉络研究》,《雕塑》2014年09期。

宋丙玲,《从文本和考古材料探析早期鲜卑服饰反映的汉人意象》,《中国美术研究》2014年09期。

陆刚,《鲜卑立体造型艺术作品构成形式解析》,《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政治、制度与军事

薛宗正,《关于慕容氏集成制度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李俊方、魏舶,《汉晋护乌桓校尉职官性质演变探析》,《北方文物》2009年11期。

李大龙,《简论曹魏王朝的鲜卑政策――以王雄刺杀轲比能为中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10期。

李瑾明,《游牧社会领导者的作用考――以鲜卑君主的地位为中心》,《宋史研究论丛》2010年12期。

金洪培,《淝水之战与慕容垂复燕》,《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林永强,《汉朝针对降附乌桓的军政管理措施考论》,《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4期。

曹晋,《克里孟古城:檀石槐鲜卑军事大联盟的指挥中心》,《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毋有江,《拓跋鲜卑政治发展的地理空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2年12期。

赵红梅,《鲜卑朝贡制度构建的历史轨迹――1―4世纪鲜卑朝贡中原王朝特征述略》,《学习与探索》2014年04期。

程尼娜,《汉魏晋时期东部鲜卑朝贡制度研究》,《学习与探索》2014年04期。

民族交往与融合

王华权,《汉语亲属称谓前缀“阿”成因再探――兼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语对中古汉语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崔明德、成永娜,《乌桓调整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原因及其影响》,《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周惠泉,《宇文虚中新探》,《文学评论》2009年09期。

孙玉景,《古代浑河地区民族族系嬗变及其文化特征》,《民族论坛》2010年03期。

汪锡鹏,《由太和五铢到北周三品――从钱币上看北朝鲜卑统治者的汉化进程》,《中国城市金融》2010年03期。

羊瑜,《从六镇鲜卑看拓跋鲜卑的汉化过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赵秀文、金锋、包福存,《鲜卑族汉化与诺曼底贵族盎格鲁化比较》,《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庄金秋,《略论段部鲜卑与两晋的关系》,《东北史地》2010年09期。

束霞平,《刍议鲜卑族服饰对南北朝戎服的影响》,《丝绸》2010年10期。

沈波,《对鲜卑族种属的多角度探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金洪培,《叛服不常――略论慕容鲜卑与西晋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12期。

高然,《鲜卑豆卢氏世系补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12期。

赵红梅,《乌桓朝贡东汉王朝探微》,《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11期。

胡玉春,《铁弗匈奴与拓跋鲜卑关系考略》,《黑龙江史志》2012年01期。

王荔,《慕容鲜卑汉化过程浅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3期。

李春梅,《匈奴与乌桓的关系考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3期。

李莎,《论两汉时期乌桓、鲜卑南迁的原因及对汉匈奴关系的影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管芙蓉,《鲜卑族入主中原的意义》,《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潘慧,《浅析拓跋鲜卑和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丝绸之路》2012年08期。

赵红梅,《政治中心的移徙与民族文化的交融――慕容鲜卑传统教育渊源解析》,《学习与探索》2013年02期。

孙泓,《慕容鲜卑迁入朝鲜半岛及其影响》,《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13年03期。

郑亮,《试论东汉与鲜卑的和战关系》,《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9期。

刘彦坤,《浅析鲜卑文化在南北朝时期对民族大融合推动作用》,《商》2014年04期。

孙颢,《高句丽与慕容鲜卑关系解读――以陶器为视角》,《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崔向东,《乌桓、鲜卑南迁西进与北方民族关系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7期。

杨懿,《华裔理殊:永嘉之乱前的慕容鲜卑及其改革动因》,《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苗霖霖,《党项鲜卑关系再探讨》,《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8期。

考古研究

吴松岩,《早期鲜卑考古学主要发现与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09年01期。

韦正,《鲜卑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07期。

倪瑞安,《拓跋―北魏墓葬研究的学科背景与核心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01期。

吉平、刘海文、马婧,《内蒙古南宝力皋吐鲜卑墓地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06期。

陈孔坛,《“北周三品”钱币是鲜卑宇文部汉化的物证》,《东方收藏》2010年11期。

李怀顺,《河西魏晋墓壁画少数民族形象初探》,《华夏考古》2010年12期。

潘玲,《东汉至魏晋早期鲜卑墓葬的特征与演变分析―以性别和年龄差异为例》,《草原文物》2012年03期。

范恩实,《论西岔沟古墓群的族属――兼及乌桓、鲜卑考古文化的探索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4期。

吴荭、王策毛、瑞林,《河西墓葬中的鲜卑因素》,《考古与文物》2012年04期。

潘玲,《长城地带早期鲜卑遗存文化因素来源分析》,《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08期。

吴松岩,《拓跋鲜卑一种特殊的合葬类型―二次叠葬墓》,《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9期。

谢洪波,《北朝镇墓兽造型与鲜卑族汉化的关系解析》,《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林林、冯雷、郭松雪,《慕容鲜卑早期落脚点“棘城之北”考》,《草原文物》2013年09期。

范兆飞,《北魏鲜卑丧葬习俗考论》,《学术月刊》2013年09期。

篇(4)

优化声乐研究生教学的目标和内容1.区分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目前高师声乐研究生分为学术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三种,笔者认为不管哪种都要遵循声乐教学规律,培养的方向要因人而异,培养目标因不同层次需要而不同。有的学生在歌唱表演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赋,可以作为专业型的人才来培养;有的学生声乐条件一般,但是乐感和素质尚可,可作为学术型的人才来培养。艺术硕士要注重艺术实践,音乐会的演唱要出色;学术硕士要注重论文写作,提升学术水平;教育硕士要注重师范功能。2.声乐教学内容要多元化。高师和综合大学培养的声乐研究生应该在一专多能的基础上思考并总结声乐演唱及教学的规律、理论并加以传承。在声乐技能技巧方面,高师的学生比不上专业院校的声乐演唱专业的学生,但是作为以师资培养为目标的高师声乐教学,追求的不是演唱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而是追求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作品的涉猎范围能够广而全。在研究生的技能训练方面,高师的声乐硕士除了声乐技能外,还应具备一定的伴奏能力,可以在培养方案中加入钢琴课,或者钢琴伴奏课;研究生的英语没有涵盖专业术语,很多研究生看不懂专业的英语文献,可以在研究生的英语中开设专业英语术语课程。另外,建议开设心理训练等方面的课程,通过心理暗示来帮助学生在表演上、教学上起到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也是极为重要的,建议在课程培养方案中加入声乐教学法、教学理论,甚至是中文课、哲学课、美学课等文、史、哲的课程,使得研究生的知识层面要高于本科生。还应该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让他们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反思问题,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不断的实践,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生的培养还应该考虑市场需求,为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培养所需人才,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3.声乐教学质量要提高。在研究生阶段,学术硕士一般开一场音乐会,艺术硕士开两场。毕业音乐会要求学生的演唱风格要多样化,不能只有一种类型,应展示出对不同风格作品的驾驭能力。美声唱法的学生应演唱意大利语、德语、法语歌曲和中国民歌,民族唱法的学生应演唱戏曲和地方小调。音乐会应该有一定的规格,应注重学生歌唱艺术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而不是纯粹的技术。对美声唱法的学生应加强语言训练,让他们深层次地学习意大利语、德语和法语,而不只是注重语音训练。这样学生才能真切理解歌词的意思,舞台上准确地表达作品,在交流的时候更加自然。民族唱法的学生要求更多地继承传统和创新,努力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声乐文化,并在唱法与作品上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创新。研究生的专业课可以用声乐理论的教学和研讨性的教学来补充简单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知识单一、视野狭窄的情况。4.搞好声乐研究生的艺德、师德教育。艺术硕士毕业后主要去文艺团体当演员,文学硕士和教育硕士毕业后主要是入校当老师。作为一名艺术家只有具备优秀的艺德,才能被广大人民的喜爱,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作为一名教师,优秀的师德是立身之本。很多的文艺团体、院校采取以老带新的做法,引导新人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但是这都是研究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开始的。如果在研究生期间就开展师德教育,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上的不适,减少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几率。

篇(5)

从国际方面说,不管是《寂静的春天》公开出版,还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中出现 “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但在此之前的环境污染(如伦敦烟雾事件等)已经对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不管怎样,生态危机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影响人民的生活,当然随之出现的种种迹象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美国社会学者莱斯特•R•布朗(Lester Brown)先生也郑重地指出:“我们花很多时间为经济赤字而烦恼,但是威胁我们经济长远前景的是生态赤字。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于子孙后代”贾中成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写作的初衷正是来源于此。当然作为当今经济增长热点的旅游业,其生态责任的研究便成为重点。

一、合作博弈的评述

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s)又被称为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s)。其主要是指在博弈中,若协议、承诺或威胁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且可以强制执行的,合作利益将大于内部成员各自单独经营时的收益之和,同时对于联合体内部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也就是说合作博弈是针对结果而言,是把合作视为先验条件或者前提而对联盟收益分配的处理,且所有局中人接受与其他局中人甚至竞争对手共同努力争取更多收益。其大致可分为可传递效用博弈(联盟成员的效用可以叠加)与非传递效用博弈(效用不具有编辑支付性质)。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Collective Rationality),强调的是效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以及公(Equality)。在合作博弈的框架下才会有出现“双赢”的可能,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与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态责任的国内外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提出生态责任的概念,但是其同样关注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其更注重的是生活中的生态问题。但是,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在生态问题方面的责任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似乎不太重视基本原理,范畴和科学体系的探讨,而比较重视对人类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和所谓的“全球问题”的研究,他们较早的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中国起步早些。

国内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并不是很早,谢菊(2007)在论生态责任中提出生态危机已向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政府、企业和普通公众等生态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行各自的生态责任:政府应该倡导正确的生态观,完善政府生态制度,推进生态和谐的法制建设;企业从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企业间的生态和谐入手来从而达到个体、社会、生态的三赢效果;公众应尊重并崇尚自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另外通过环境NGO来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外禾(2007)在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中提出在政府在经济社会中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有关责任政府的相关理论,为建立新型的政府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和补充。它着重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位为“政府调控行为,科技能力建设和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系统复杂工程,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系统观的相关理论。李晶(2009)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中分析了政府生态责任缺失的原因以及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政府应具备的责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保护;其次,加强对国民的生态教育,营造生态文化与道德体系,再次,健全政府生态制度;另外,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最后,强化生态国际合作,注意保护国家的生态资源不被掠夺,警惕各种掠夺生态资源的形式,防止国家的流失,维护国家的环境权和发掌权。毕铁居,吴绍琪(2006)在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中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方面介绍了和谐社会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构架制度化的生态责任政府,首先政府树立新的生态观念,倡导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矫正错误的自然观念,坚持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与自然公平的辨证统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统一;其次,建立生态责任政府,完善政府生态责任,,明确资源产权关系,建立广泛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等张存良(2007)在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中,提出政府实现领导者生态责任问责制和丰富政府生态责任履行方式等措施冯清(2007)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中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府、生态责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又列举了政府生态责任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政府生态责任的培育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快相应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走生态管理制度化的道路;在实现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加大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抓住时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等措施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2007)在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中,运用企业生态责任战略地图模式,分析之处企业承担生态责任从长期看能够增加企业价值,并探讨了应如何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贾成中(2009)在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中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的直接执行者――企业的行为是直接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只有改变企业的行为模式,通过制度性约束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变原来的“经济人”为“社会人”,再向“生态人”过度,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并据此得出结论:企业变“经济人”为“生态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的一种责任体现。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引导将是企业生态责任实现的重要因素,即使是限制性政策也会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其次,产业政策、区域性政策以及行业协会管理等中观经济环境的完善和发展,是政府宏观政策制度作用于企业微观行为的“中介”传递功能实现的保证;最后,企业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企业生态责任的内生决定因素,企业生态化建设是企业生态责任的实现路径,同时,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绿色选择等外生变量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姚海静(2006)在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中就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人性的视角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指出企业本质不是纯粹的经济组织,而是人性实现的场所。人性是企业责任的哲学基础,人性的生态本质决定了企业必须对自然界承担道德责任。从四部分来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首先,企业生态责任的提出;其次,从企业本质着手寻求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再次,从人性异化的角度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缺失的根源;最后,论述人性限度内的企业生态责任。

(二)博弈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博弈论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者运用博弈论来研究旅游现象和问题,博弈的经济模型的方法也被引人了旅游研究中(以经济管理和应用数学专业为最多)。由于经济模型能更为全面、更为便捷的反应研究对象的特性.因此,简单的博弈经济模型的在旅游研究上的运用是这一阶段的代表。相关博弈模型研究主要以有限博弈和纯策略博弈为主(局中人具体明确了一个非随机性的行动计划,即选择一个策略的机率为100%,其它则为0,其中田喜洲、王渤(2003)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旅行社与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博弈模型,运用成本理论和博弈树(序贯博弈)进行分析得出提高旅游市场效率的最佳策略选择以及齐子鹏、黄昆(2003)建立旅行社间的价格竞争博弈模型并进行需求分析得出纳什均衡策略集合,用以解释旅行社业发生价格竞争的原因和价格联盟终遭解体的原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到了2004年以后,博弈模型的建立又向前迈近了一步。2004年以后的研究由有限博弈向重复博弈发展,同时由原来的纯策略博弈向混合策略博弈(局中人可以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地从纯策略集合中选择一种纯策略作为实际行动,即选择一种策略的机率为0.4的条件下,选择其它策略的机率相加为0.6发展。如:田喜洲(2004)通过建立旅游市场监督人员与旅行社,运用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静态博弈分析后,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策略,来解决旅游市场效率低的问题而梁艺桦,杨新军(2005)通过合作博弈与竞争博弈的优劣对比,运用合作博弈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企业产品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用合作博弈对旅游企业模型研究,提出单纯的合作战略或竞争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区域旅游活动,合作竞争战略才是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活动开展的首选策略春宇,黄振方,舒小林(2009)在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中对现今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析其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以旅游地演化理论为指导,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性、演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与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演化理论研究框架,促使旅游地利益博弈达到一种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动态均衡状态。

三、结论

伴随着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研究的重点,生态责任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热点,但是当前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基本上归属于纯理论学科领域,还没有构架起通向实践领域、指导生态保护实践的桥梁,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政府或者企业或者社区居民或者旅游者单个生态责任研究,并没有就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四者之间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体系,对旅游景区的长远和谐的发展和解决当代民生问题的实践并没有搭建一个明晰的生态平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野中,如何确保生态和谐,如何构建生态和谐的责任体系,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应该承担哪些生态责任,怎样实现其责任及其这四者之间的应建立怎样的合作关系来确保生态和谐等等问题,都是现阶段旅游景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戢守志译,东方出版社,2002.p21.】

[2]谢菊.论生态责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04.0028】。

[3]李外禾.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04】

[4]李晶.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J】农业.农民.农村2009.01043】

[5]毕铁居,吴绍琪.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J】特区经济2006,0493】

[6]张存良.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D]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7]冯清.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11】

[8]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J]生态经济.2006-10-020】

[9]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

[10]姚海静.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11]吴长文.营梢观念的发展与博弈均衡一兼谈旅游企业的市场决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3):56一58.

[12]N爱其.旅游市场进人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11):12。一122.

[13]田喜洲,王渐.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一以旅行社产品为例【J〕.旅游学刊,2003,(6):57一60.】

[14]齐子肠,黄昆.从价格竟争到价格联盟:旅行社业存在的一个博弈均衡解〔J].数t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12一114.】

[15]【田喜洲.旅游市场监督博弈分析【J】经济经纬,2004-03-040】

篇(6)

自2003年高校硕士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以来,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硕士研究生已不再是“香饽饽”,其身价进入了调整期,就业状况也打破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局面,唯学历时代一去不复返,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

1.硕士研究生方面

(1)就业竞争力处于博士生和本科生的夹缝之中。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方面与博士生无法比拟,部分硕士研究生在求学期间无心做研究,只为一纸文凭,对于高校教师或科研院所等研究型岗位而言,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弱。而工作经验和能力与在职场打拼多年的本科生相比望尘莫及。甚至有部分硕士研究生思想素质、沟通交往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等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硕士研究生处在博士生和本科生的“中间地带”,就业难不言而喻。

(2)择业观念存在误区。硕士研究生相对本科生而言学历层次高、就业成本高,相应地对职业、岗位、薪酬要求高也无可厚非。然而,部分硕士研究生存在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对工作地区的选择更多的集中于大城市或者沿海发达地区,而中小城市或偏远地区等人才相对短缺的地方则无人问津。同时,对于岗位和薪酬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盲目抬高自身身价,甚至急功近利,不愿意先就业再择业,眼高手低,造成很多硕士研究生的结构性失业。

2.培养单位方面

(1)某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科、专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满足社会需要产生并发展完善,其设置应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而少数培养单位设置学科、专业缺乏坚实稳固的基础,部分学科、专业结构滞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

(2)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少培养单位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学术型,过于重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训练,这种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轻视实际素养的做法不能应对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造成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落后于博士生,而职业技能又落后于本科生的困境。

(3)教育管理不严格。少数培养单位的师资水平、教学仪器设备等跟不上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张的需要,仍需一定的积累和沉淀。“填鸭式”教学模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本科化。以修满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作为授予学位的条件,忽视了硕士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4)培养机制无法适应大规模培养的需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是导师负责制。随着硕士研究生的扩招,有的导师从原先带2~3名硕士研究生剧增到10~20名,使部分硕士研究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而对于某些导师相对短缺的学科,少数并不称职的教师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社会方面

(1)人才观念的转变。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已转变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的人才消费观念也在悄然改变。对于高校教师和科研单位而言,不仅存在名校情结,而且其岗位性质和职责将招聘条件囿于博士毕业生的范围内,硕士毕业生只能望洋兴叹。对于企业而言,不再唯“学历”马首是瞻,更加注重招聘人员的实践经验、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本科生更受青睐。

(2)不公平竞争的存在。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硕士毕业生的择业地点相对集中,出现局部地区相对过剩,部分地区又十分短缺的局面。人力资源市场不成熟、不完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对硕士研究生择业的限制,以及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行业保护主义或地方保护主义等也影响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

转贴于

二、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对策探析

1.硕士研究生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硕士研究生从入学起,就应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做出明确规划,苦练内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素质。针对当前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情况,硕士研究生要想获得理想的工作就必须早做准备,不仅要博览群书,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理论素养,还要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调整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硕士研究生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择业心态,主动出击,迎接挑战。要充分认识自我,明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擅长什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形象、气质、性格等非专业优势,找准个人志愿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展示给用人单位。应放远眼光,放宽视野,将拟聘单位的发展空间作为首要考虑因素,适合自己的、能使自己的优势得以最大发挥的单位就是最好的单位,要摒弃好高骛远,舍我其谁的姿态。应将择业区域尽量放宽,纵然大城市发展机会多,平台高,但买房、消费、出行等压力也相对较大;而中小城市生活压力相对较小,并能使自己很快脱颖而出,所以择业区域要合理调整。

2.培养单位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制度,多渠道促就业。

(1)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要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搭建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改变以往单纯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观念,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与应用型相结合,不仅要加强理论方面的教育,更要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锻炼,培养复合型人才。要严格硕士研究生的考核管理,严把培养的各个环节,实行宽进严出,对于不符合培养要求的硕士研究生绝不心慈手软,切实起到以儆效尤的目的。此外,还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师资、教学设备等软硬件设施,为培养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提供有力保障。

(2)搭建桥梁,发挥导师在就业中的促进作用。导师对本行业高端人才的需求比较了解,由于工作关系,导师积累了丰富的社会人脉和资源。同时,导师对所带研究生也比较了解,可以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因此,通过导师的推荐,就业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硕士研究生就业中的作用。

(3)加强就业信息网建设,适时开展职业指导。学校研究生就业指导部门应为硕士毕业生就业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一方面,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加大就业工作人员的精力和资金投入,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周到细致的就业指导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校友的联系,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3.社会要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

(1)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地过程。面对当前的现状,应加快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拓宽就业渠道,规范供需双方的求职、选人行为;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打破年龄、性别、户籍和信息壁垒,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

(2)鼓励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特别是大学生村官政策和选调政策,对硕士研究生是比较有利的。硕士生要转变观念,树立在基层锻炼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服务基层中来。同时,硕士生要增强自主创业的意识,利用在校时间努力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技能,有效利用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进行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 李扬.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8)

2 成旭.当前形势下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题解决思路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21)

篇(7)

莫言曾回忆北师大,回忆童庆炳、韩兆琦等老师上的课,表示这些对他后来的创作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深情地说:“师大地理上离家近,心理上离心近。”

北师大教授童庆炳是莫言的导师,给研究生班上“创作美学”课。莫言曾说,他虽然也逃了一些课,但对其中的一节课印象深刻。那节课童老师讲的是“形式情感和内容情感的互相冲突和征服”,以俄国作家蒲宁的小说《轻轻的呼吸》为例,说明文学内容和形式之间对抗所产生的审美愉悦。莫言说:“当时我就很兴奋,似乎感受到了一种伟大的东西,但朦朦胧胧,很难表述清楚。十几年来,我经常回忆起这堂课,经常地想起蒲宁这篇小说,每次想起来就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我一直也弄不明白这堂课为什么让我如此难忘,直到近两年来,在我又一次进入了一个创作的旺盛期后,才省悟到,童老师这堂课里,实际上包含了一个小说秘诀,那就是:轻轻地说。”

轻轻地说,低低的调。莫言的同门师弟、博士江飞说,在莫言的小说如《酒国》《檀香刑》《蛙》中也可以看到这种“举重若轻”的叙事风格和形式美学的追求。

在北师大写出了独特的见解——“成寇败王”

莫言,不言则不言,一言惊四座。

北师大教授韩兆琦当年给作家班上过12节课,主讲被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等古典文学课。没想到,他至今还保存着莫言的一份作业,是复印的,原件应该发回给了莫言。

这份作业的题目是《谈谈看〈史记〉的体会》。作家班20多人交了作业。在文章里,莫言对刘邦与项羽的成败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刘邦追求的是结果,而项羽追求的是过程。世俗的观念认为,刘邦是胜利者,项羽是失败者,其实,项羽不是失败者,刘邦也不是胜利者。刘邦成了皇帝,中国的皇帝有成百上千,不多他一个;而项羽在过程中“玩”战争,在战场上玩得成效大,是战场上的大英雄,历史上的西楚霸王,只有他一个,可以说是胜利者。

文中,莫言还表示,当下很多人在说“玩电影”“玩电视”等,而他想做的是“玩战争”,这里的“玩”其实就是把玩过程的一种态度。那时起,许多人开始期待莫言写出一部“玩战争”的巨著来……

1994年,莫言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超越故乡》。文中他提到要建立“自己的文学共和国”。莫言在那时就认识到,只有思想的超越、哲学的超越,才能拿到通向世界的通行证。现在看来,他做到了。

师大第一,荣耀历史

率先制订大学章程。1903年清廷批准管学大臣张百熙等奏拟的《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规范建设起到了奠基作用。

在中,学生匡互生首先打破窗户跳进曹宅,打开大门,点燃了之火,成为第一勇士。

1919年,学校废除了学监制,成立了学生自治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学生自治会。

1919年在马尼拉第四届远东运动会上,学生朱恩德一人独得田径运动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两个冠军,被赞誉为“中国英雄”。

1920年,学校开办教育研究科,这是我国高等学校考试招收研究生的开始。毕业时,学生被授予教育学士学位,这也是我国首次授予教育学士学位。

学校黎锦熙教授的《新著国语文法》是我国第一部科学、系统、完整地研究白话文语法的专著,也是现代汉语语法的最早法则。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88

Investigation of Contrast between Hainan Rural and Urban

Primary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Situation

WANG Jiaquan[1], WANG Zhengjun[2]

([1]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Qiongtai Teachers College, Haikou, Hai'nan 571100;

[2] Pandan Primary School, Haikou, Hai'nan 571100)

Abstract From the survey of Hainan rural and urban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situation, found pupils and students in rural and the city are similar in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purpose, the attitudes to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cultures, but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rehearsal or review, to spend a day time learning English, family members are not a small gap exists for guidance of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Accordingly,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to cultivate children good study habits, parent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fulfill oversight responsibilities seriously on children, teachers to improve English classroom and innovation is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dvice.

Key words primary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situation survey; contrast

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英语作为一种使用最广的国际性的语言之一,它已经为我国广大人民所接受。海南岛从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到海南旅游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海南省旅游委获悉,据统计,2011年1~11月海南接待过夜国内外游客2667.84万人次,同比增长1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0.92万人次,同比增长19.1%,预计2011接待国内外游客将突破3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将突破80万人次(周慧敏,2011)。现在国家提出“一路一带”发展战略,海南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管辖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在内大片海域,扼守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和今日国际海上商贸的黄金水道―南海航道。因此海南省政府提出,海南要争做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锋(周元、 彭青林,2015)。

以上种种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海南的下一代必须将作为国际性语言的英语学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和海上丝绸之路服务。学习英语得从小抓起,鉴于此,我们从文献来了解当前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看他人有哪些方面的研究。从文献来看,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方面:第一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策略的研究,例如王平霞(2015)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进行论述,王沙沙(2013)对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唐英(2008)分析了小学生的兴趣结构并提出了培养兴趣的策略。第二是根据小学生所处的地域分类调查,例如杨静(2009)对江苏常熟农村地区的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赵志霞、 尚粉英(2011)对西北某市的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对策。第三是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例如胥昭(2014)对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陈瑞兴(2013)从家庭方面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影响进行了探讨。但是仔细研读中国知网上的文献发现,海南对于这方面研究特别少。因此本文将从海南农村和城市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的对比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议,给教育部门或者一线教师提供参考或借鉴。

1 调研的开展

为了解海南城市和农村的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我们对海口、三亚、文昌、陵水、乐东、儋州、琼中7个市县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每个市县我们随机1~2所学校,每个学校中选择3~6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来进行调研。我们将市里和县城里的学校归为城市学校,将乡镇上和自然村里的学校归为农村学校。从2015年3~5月,我们发出去问卷630份,收回问卷620份,出去无效问卷20份,共600份问卷,其中农村305份,城市295份。我们的调研涉及到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目的、兴趣、预习或复习、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态度、家庭成员对孩子英语的指导情况等7个方面。

2 调研情况分析

通过对海南农村和城市小学生的调研,我们得到了如表1所示的情况。

2.1 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目的和对英语文化的态度三个方面,城里的小学生和农村的小学生的区别不明显,他们的选择大致相似。例如,学习英语的目的选择使父母高兴、为考试升学、今后使用英语四个选项,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分别为29.1%、25.5%、45.4%和33.8%、20.3%、45.9%,可以说差别不是很明显,将近一半的小学生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了今后使用英语作为他们学习英语的目标,目标定位合理。但是在学习成绩、预习或复习、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家庭成员对学生的指导情况等方面,总体上看城市的小学生要优于农村的小学生。例如,城市小学生的英语成绩,自己认为好和很好(即成绩在80~100分)的学生占到总体学生的47.1%,而农村的小学生则占总体的33.8%,少于城市小学生14.3个百分点;认为自己的成绩差学生当中,城市学生占10.2%,农村占20%,农村高出近10个百分点;对英语的复习或预习情况,选择经常复习或预习的,城里的小学生占总体学生的22.3%,而农村的小学生经常复习或预习的比率占总体的16.4%,少于城市小学生近6个百分点;选择在做作业时复习或预习英语的,城市的小学生和农村的小学生占总人数的65.8%和57.4%,城市的比率高出农村的8.3个百分点,选择只完成作业而不复习或预习英语的学生,城市的孩子占总体的11.9%,农村孩子占总体的26.2%,这方面农村小学生高出城市小学生14.3个百分点;除上课之外,学生每天大约花在英语上的时间,选择在1-2小时或更多时间的,城市学生占52.5%,农村学生占41%,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多出11.5个百分点;选择课后不学习英语学生,城市占总体学生的7.2%,从村占总体学生的18.7%,这方面农村小学生高出城市小学生11.5个百分点;在获得家庭成员对小学生的英语指导方面,城里有30.2%小学生能够获得很好的指导,有50.8%学生家庭成员基本上可以指导,而农村相对应的只有23%和42%,分别少于城市小学生7.2和8.8个百分点,选择家庭成员不能指导英语的情况,农村小学生占35%,城市小学生占19%,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多出16个百分点。

2.2 调研结果的原因分析

上面的结果是从问卷中反映的情况,为何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在学习兴趣、对英语文化的态度和学习目的方面都大致相同,而学习成绩、预习复习、课后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家庭成员对学生英语的辅导情况等相差较大呢?对此,我们又访谈了一小部分农村的小学生和英语教师。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普遍的观点如下。

农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不强,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虽然他们知道英语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性,但是很多小学生回到家学生就看电视,玩玩具或者跟邻居的小孩一块儿玩耍。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这样的情况更突出,小孩说汉语的机会都不多,回家就说他们的方言。

家长本身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以前要到初中才开始学英语,好多农村家长初中都没有毕业,所以不能指导自己的孩子。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和指导不到位。有很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去城里打工了,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对孩子管理很松弛,监督孩子不到位,很多时候除了方言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或者说不好,英语就更加不能够指导了。在一些农村和乡镇结合部,家里情况会好一点,有的家庭也有了电脑,但是在乡镇结合部,我们问近15名小学生“一般使用电脑干什么?”小学生回答的大致排序是:第一玩游戏,第二看电影,第三听歌,第四聊天,第五看他们喜欢的明星,最后才是用来学习英语或者其他科目。

对于城里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我们也访谈了部分的英语教师。这些教师尤其是市里或县城里的重点小学的教师比较自信,他们反映学校里的学生英语成绩在市县里排名还不错,很多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还比较好,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他们对学生的成绩和家庭的指导方面不是很担心,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长常常主动向他们请教,有很多的家庭还把孩子送去英语培训中心加强训练或者请家庭教师辅导。在市县的一般小学里,当谈到有些学生成绩不好时,多数英语教师认为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很重要。他们反映班上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家长管得比较严的孩子,认为家庭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孩子英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

3 建议

根据上面农村与城市小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英语成绩、复习或预习情况、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家庭成员的指导情况等四方面,农村的与城里的学生有不小的差距。从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中得知,其差距的造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是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回家,不是先忙着做作业,而是忙着看电视、玩玩具、玩游戏等。这就是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表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因为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弱,自我约束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家长的引导不到位,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宠爱迁就、监管松散。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2 家长认真地履行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监督责任

农村的很多孩子的父母到城里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这样的情况很多是由于生计所迫。但是他们应该认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留一个家长在家里,实在没有办法的必须去打工的父母在去城里打工之前要给孩子拟定学习计划,要求孩子按照学习计划,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监督下学习一段时间,然后父母才去城里打工。这样爷爷奶奶就能够按照先前的计划较好地监督孩子的学习了。同时父母要经常电话联系孩子和教师,关注孩子的教育进展,发现孩子情况不对时可以在周末抽空回家了解情况并加以矫正。通过教师、孩子、爷爷奶奶和孩子父母的共同努力,孩子的英语学习有望得到提高。

3.3 教师应该提高英语课堂的实效性并创新对学生学习的监管方式

英语的学习在我国属于外语学习,要通过自然习得的方式去学习英语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英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还不多。因此,英语教师提高英语课堂实效性显得非常重要,课堂教学目标如果能够当堂课实现,那么将给孩子课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很多的孩子在课堂没有好好听讲,回家出现不会读英语单词和课文以及不会做家庭作业的情况,这样其实是教师英语课堂的实效性没有很好地达成的体现。同时英语教师应该创新对学生的监管,督促他们回家读英语。例如,学生在英语早读的时候,英语教师可以进到教室里加强英语的带读,加强对班上英语成绩差的学生的指导和布置读书任务的检查。

3.4 发挥邻里的人才优势,共同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一般来说,在农村也好,城里也罢,周围邻居里面都会有懂点英语的人。农村有一些的家庭现在有两个孩子,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邻居或者自己家庭里年龄大的高年级学生辅导年幼的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应该是具有可行性的。而现在的问题是,家长没有将这些资源很好地利用起来,没有将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好。很多时候我们见到的情形是邻里之间大孩子领着小孩子玩游戏、捉迷藏。外出打工的父母如果将兄弟姐妹的学习习惯培养好,把邻里关系搞好了,自己的孩子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邻居的孩子也可以帮忙。年龄大的孩子在教年龄小的孩子读英语的时候,他们自己在英语方面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本文是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海南小学与幼儿教育研究基地课题“小学差异化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NSK(ZX)14-17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周慧敏.海南今年接待过夜游客预计突破3000万人次[A/O].新华网 - /t...2011-12-30.

[2] 周元,彭青林.海南要争做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锋[N].海南日报,2015-03-07.

[3] 杨静.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基于对常熟市农村小学的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4] 赵志霞,尚粉英.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3(18):163.

[5] 王平霞.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J].学周刊,2015(2):152.

[6] 王沙沙.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2013(12):155.

篇(9)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死”与“生”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有生无死,不是生命的本质;只死不生,不是生命的全部。生死一直伴随着生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生死的思考也丰富了人类精神发育。

随着生命教育在国内的研究和实践的进行,生命教育中的死亡教育也无可避免的要进入我们教育的视野和实践空间中。而相对于儿童,死亡毕竟不是很遥远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儿童在听见“死亡”信息时,会产生难过,害怕、不舒服、担心的情绪。”对儿童死亡认知的教育,更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怎样更好地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程度,研究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规律,可以更好的进行死亡教育,减轻儿童对死亡的不快,甚至恐惧的心理程度。对死亡的认知教育,是对儿童认知水平的提升,更是促进儿童思考生命和加速其社会性的有效方式。从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认识,死亡认知的清晰化可以更好为那些家庭遭受不幸变故的儿童更好的走出心理困境,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美好的生活。

二、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

对于死亡的概念,国内学者,张向葵认为死亡是指生命的终结,是新陈代谢的停滞。我们对死亡的理解必然要涉及一下五个概念:“(Brend和Speece.1993,Corr.1995):universality(死亡的普遍性即人都有一死)”,irreversibility(死亡的不可逆性,即一旦死亡就无法复生),non-functionality(躯体功能失效性,即身体器官停止一切活动),causality(死亡诱发性,即因为什么而导致死亡)和non-corporeal continuation(非实体状态的延续,即躯体死亡后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也就是生者和死者的情感联系等)。”

相对于儿童来说,儿童在5―7岁时(最迟10岁左右),就基本上把握了死亡概念的三个成分,即不可逆性、普遍性和非功能性,但是儿童对死亡的理解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对死亡的每个成分的理解也不是同时达到的。

而今天,在医学上,确定死亡,从传统的“心脏死亡”――呼吸和心跳停止,发展为“脑死亡”――全脑功能的永久丧失。

卢锦珍(2004)认为,除了肉体之死外,还有“精神之死(心之死)――失去追求和目标之死;自我否定之死――人就必须通过不断的超越自己,超越肉体生命的死亡,求得精神的永恒,以确立生命的意义”,丧失超越之心。这是有关于死亡的哲理层面的认知。根据李丹和陈秀娣对上海学生的研究,到了11年级后才会有超过56%的人开始认知到死亡的哲理层面。而儿童对“精神之死”是模糊不清的。

三、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

(一)国外对儿童死亡认知的发展研究

皮亚杰最初以4~10岁的儿童为被试,研究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并将儿童对生命概念的认识划分为5个阶段:阶段0,没有生命概念,儿童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阶段1,活动性阶段,儿童把活动的物体认为是有生命的;阶段2,运动性阶段,儿童把运动的物体看成是有生命的;阶段3,自主运动阶段,儿童把能自主运动的物体看作是有生命的;阶段4,成人概念阶段,具备了成熟的生命概念。Carandang(1979),Perrin(1981)和Redpath(1984)分别对儿童病因认知的发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对病因的认知发展呈现不连续的阶段性。Nagy用实验研究推断出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个阶段,即死亡是一种睡眠或暂时的状态;死亡是一个人,是“死亡先生”;死亡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死亡不能避免。这一结果与皮亚杰提出的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阶段相对应。

(二)国内对儿童死亡认知的研究现状

国内最早关注儿童死亡认知的学者为张向葵,他认把儿童对死亡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

水平Ⅰ。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和情绪性)不能清楚地认识,即使在研究者的启发下,儿童也不能理解人会死的问题,尤其不能理解动物和植物会死的问题。

水平Ⅱ。能根据某些具体的原因,比较清楚地解释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但是,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情感色彩。就前者而言,儿童认为老爷爷、老奶奶生病治不好会死,因为他们太老了。他自己生病能治好,因为他还小,还没有上学,永远不会死的。就后者而论,儿童认为他们喜欢的人、动物和植物不能死,如爸爸妈妈、小花猫。

水平Ⅲ。能够依据依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人死了不能再活。任何人、动物和植物都会死;死去的人、植物、动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问题,并使人感到伤心、难受和悲哀。这意味儿童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和外延的认知达到较高水平。

此外,他还提出,我国学前儿童对死亡的三个特征(普遍性、不可逆性、功能丧失性)的认知并非像西方儿童一样存在发展顺序上的差异,而是均衡发展的。

朱莉琪等人(2006)的最新研究表明,四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死亡的无机能性、不可逆性和普遍性等三个次感念都不清楚。5岁儿童在死亡的无机能和不可逆上认知较好。普遍性上的认知较低,而六岁儿童在三个次概念上的水平较高,尤其是认知较易产生困难的“死亡的普遍性”也很好。

郑永爱(2006)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2、幼儿对死亡概念的内涵有一定认知,但同时这种认知还是不太成熟。其中,对死亡的适用性和死亡无功能性认知较高,对死亡的不可逆性认知居中,对死亡的普遍性和死亡原因性认知较低;3、在三类生命体死亡概念的认知中,对动物死亡和人体死亡概念认知要高于对植物死亡概念的认知。

李丹,陈秀娣(2009)在对儿童死亡认知的基础上,研究了儿童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认知。

由表可知,不同年级水平的儿童,其对生命认知的抽象程度是不同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对生命进行具体形象认知的人数减少,能够感悟生命哲理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对生命表达态度的认知到6年级有个最高的比例,随后两个年级渐次减少。总体看来,6年级儿童的各类生命认知均呈一个明显的转折。男女儿童的生命认知无论总体还是分年级均无显著差异。

四、研究儿童死亡认知的基本方法

阅读相关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方法有三种:访谈法,个案法、问卷法。

这三种方法外,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增加研究可信度,基本上三种方法综合运用。

五、当下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新方向

当下儿童死亡认知研究,在各个儿童年龄段上的死亡认知研究,已经被当下学者研究所剩无余了,而且已经盖棺论定。于是很多的学者开始不断发现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新方向和落脚点。

(一)儿童群体性死亡认知研究

儿童死亡认知从个体研究和个体年龄段的研究已经穷尽后。从个体走向群体。今天的学者开始了群体环境下的儿童死亡认知研究。在这方面上,比较突出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李芳的硕士毕业论文《大班儿童对死亡或死亡事件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该文从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该文从大班儿童这个一群体为对象,从影响他们死亡认知的外部因素为研究起点。从儿童性别,家长死亡态度,家长如何谈论死亡对儿童的影响调查研究,儿童接触死亡的经历等四个方面来研究影响群体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外部因素。

(二)生命教育与死亡认知交叉研究

生命教育理念在国内已经研究和实践了十几年,而作为生命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认知生死价值部分,大众对死亡的回避,忌讳的态度转向认识死亡的价值。并借用死亡哲学和生死学研究成果。从哲学和文化两大视角下观照儿童死亡认知。多维度的了解死亡价值。这些研究领域的成果极大的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程度。引领我们的去学生认知死亡。从死亡价值领域去拾取生的意义,从对死亡认知中汲取生活积极力量。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极其丰富,数不胜数。

(三)网络媒体环境下的死亡认知研究

作为外部因素对儿童死亡认知影响的研究。今天的社会,网络媒体无孔不入,全方面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者,儿童从怀胎十月开始,父母就开始借助网络,进行胎教。

当今的媒体上充斥了死亡事件,孩子没有都可以从五花八门的电视新闻中大量接触死亡事件,重大影响的灾难事件。更令我们担忧的是,当下媒体的无敌加无德定位,网络媒体的平面上大量充斥了暴力,残杀,恐怖的死亡事件,还有虚拟的暴力恐怖游戏。这无形中也会影响孩子们死亡认知。

张国华的硕士毕业论文《暴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死亡认知及攻击性的影响》就是这个死亡认知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在网络游戏中,角色可以无数次“死亡”,然后在系统的控制下,扮演角色一次又一次地“活过来”。神话影视剧中,像孙悟空这类似的角色长生不老。在网络暴力血腥游戏中,如CS类(反恐精英,穿越火线)中大量的杀戮,被击杀死后,然后还能自动复活,再一次参与游戏。“青少年长期沉迷这类游戏中,很可能导致区分现实和虚拟的能力减弱,把人的生命与游戏中的“角色人物”相比。认为人的生命可以像在游戏中那样通过‘加血’或重新开始游戏‘重来’,认为人(包括自己)是不会死去,即使死了也能再活过来。”

而相对于儿童来说,网络电视媒体的影响更是强大。东北网6月9日电近日,双城市13岁女生小影(化名)与8岁男生宁宁(化名)在和还没有上小学的7岁小伙伴海洋玩“牺牲游戏”过程中,把电线缠在海洋的脖子上,将其吊在房梁上摇晃。其间,小海洋感到不适让宁宁和小影将其放下,并不停地挣扎。宁宁和小影见状害怕地跑了,小海洋被活活吊死。

参考文献:

[1]黄晓月.对儿童死亡认知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2010,(01):202- 203.

篇(10)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长期以来,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加强经济学课程,轻视管理学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农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本专业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农林企业管理模块,安排1周时间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但总体来看,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综合实习的执行存在较大的难度,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增加涉农企业管理类课程,并较好地落实综合实习,努力提高实习效果。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 要: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学生的调查,笔者从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建设及学生主观就业认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生 就业 影响因素

随着国家林业经济的兴起,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落脚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据统计2009年14名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中, 除去1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2名出国外, 另11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在林业领域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专业就业实况与培养目标有脱节,值得对专业的就业作进一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诸多对林业人才就业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林业人才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2)调整专业设置以促进林业人才就业;(3)林业人才就业途径。但众多研究缺少对林业类人才就业状况的实地调查,而且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集中在定性分析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上,去不能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学生高考报考本专业的动机、本科期间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学科发展状况等影响林业类人才就业的校园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因此,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利用访谈法、抽样调查、二手资料搜集等调研方法,在询问学校就业服务中心和经济管理学院老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来分析影响林经类人才就业问题的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

1.专业兴趣及课程体系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了解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对于了解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本专业的认真程度、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对于本专业的忠实度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115名被调查者的调查发现71%的学生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并不是凭个人兴趣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考生高考报考志愿时所谓冷门专业。

进一步的调查可知,76%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本科毕业后的选择不会与农林有关。而这些被调查者欲进入的行业大多涉及到企业管理、新闻媒体、财务、金融、营销等当今社会上所谓的热门行业。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放弃农林行业时,50%的被调查者选择对此行业无兴趣42%的是因为此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时代不符仅有9%的被调查者转移到其他行业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所限。

同时,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三管齐下的学科,学习课程多样化。但通过调查发现,115名被调查者中43%的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学课程覆盖面太广,所学知识不扎实、不系统,33%的选择不能很好地与自己以后的选择相结合, 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特色课程太少,不能满足自己本科阶段对本专业的学习,仅7%的学生认为富有特色,为自己以后的选择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广泛,虽利于拓宽该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是课程的多、杂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对知识不能有效的把握和综合利用。

专业学习兴趣低和课程学习不扎实、不系统等降低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每届的考研率。据统计,近几年本专业每届的考研率仅为3%。由于农林作为一个传统经济部门,较冷门, 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有的学生想通过转专业考研的途径达到跳出林门的目的,据调查,考研的同学中30%的表示考研时要重选专业。转专业考研无疑又加大了考研的难度,使此专业学生不能继续深造,加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2.导师制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学生三年级时开始设置导师,通过调查本专业导师制度的建设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2.1学生普遍期望设置导师提前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49%的认为大二开始设置导师的优势较明显。

2.2 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被调查者对导师满意度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1分)知:导师平均得分为8.427,同时90%的被调查者在710分之间,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同时为了分析导师满意度是否有性别差异,进行了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得t=0.9563以上两个方面说明导师制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可是,经过深入调查发现,82%的被调查者表示导师主要在思想、学术上给予指导,只有5%的说导师在生活、就业方面给予的帮助最大,更有部分被调查者抱怨:课余时间与导师见面机会少,平时除了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之外,导师很少给予就业方面的指导。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

第一、导师精力有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学术研究,导师自身科研和教学任务较多。平时专注于教学和科研的导师时间和精力不足,对学生就业信息关注较少。再加上带的学生越来越多,导师对每个学生指导的时间和力度也势必相对减少和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与本科生交流的时间和质量,导师也就不能给学生包括就业在内的全面指导。

第二、本科生缺乏主动性,师生关系生疏。本科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决定了他们与导师接触的程度。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强,影响其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

3.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各个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学校主要是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二年级时8个课时的公共课),收集、就业信息、举办就业讲座、开展校园招聘会、提供政策咨询和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帮助、促进学生就业。经调查可知,学校网站及招聘会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统意义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本应该直接面向的就业单位是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林业系统的政府部门。可是,学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工作通常是面向全校学生,并没有突出专业特色,不能给各个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对通过校内招聘信息您对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了解程度如何?的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能从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中全面的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信息。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校针对本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信息较少,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人才数量、能力要求,从而限制了林业管理人才向此方向流动的可能性。

4.学生就业认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在调查中,7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比其他专业就业难。经过调查,就主观因素来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4.1就业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毕业生流向的地域来看, 北京、上海及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吸引了三分之二的毕业生, 中部及省会城市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东中部学生去西部工作的意愿却极低。为了探究学生的生源地与工作地点的选择是否具有关联性,本论文采用了交叉列联表分析方法,即通过?状2(卡方检验)= 其中Eij=nijnij=ninj/n i=1,2,3 j=1,2,3,4 临界值为?状2[(i-1)(j-1)]。

按上述原理计算得?状2=2.641 10-11选择就业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的就业,从而出现有业不就,地区拥挤的不良现象。

4.2 注重非林业系统的精英岗位,期望工资偏高

篇(11)

中图分类号:R-01;C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专业是医学和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群,重点培养能够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对群体健康的影响,采取社会措施来防治疾病,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来说,培养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是研究生毕业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卫生事业实际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时代呼唤。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问题,调整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内容,能够总体上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

一、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势和重视学术的传统,一些高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与管理实践、管理技巧相关的实务课程在师资和教材上都明显匮乏,相关的实践基地建设也有待加强。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得比例很少,形式较为单一,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不够全面。一些学生对毕业实习应付了事,毕业实习考核、反馈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在考核中的比重也应进一步提高。对毕业通过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2015近5年研究生毕业分配情况调查发现,90%左右的毕业生分配进入医院机关、高校、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部门,只要不到10%的毕业生能够继续读博或从事教学科研相关的学术工作。可见,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将实践教学置于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重视理论素养,轻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点的各大院校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课时比重较大。由于高校教学重理论、重学术的传统,高校普遍重视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师资力量配备较强,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课程较少,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较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大部分直接就业,除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应重点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增加实用性和实务类课程,如美国雪城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包括公共事务讨论、领导艺术等实用性课程等。

3.部分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部分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和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而是根据现有师资开设课程,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部分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论证,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科价值和实用性较差。创新往往来自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结果。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选修课范围有限,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待加强,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医学社会学、循证决策、健康和疾病社会学、卫生职业社会学、社会行为学等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且与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都可以纳入选修课中,并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美国各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满足研究生的兴趣和专业需要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比如Harvard大学为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共开设18门选修课,Iowa大学为研究生开设26门选修课。

4.方法论课程开设较少,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方法论课程通过对研究方法的讲解与总结,有助于研究生夯实研究基础,与国际学术界研究方法接轨,有助于研究生在宏观层面上把握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及趋势、特点与局限性等,对于研究生如何正确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生通过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不仅有利于掌握正确而严谨的科研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对科研的兴趣,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助于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创新。目前,方法论课程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偏低,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着逻辑分析与推理能力较弱,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数学建模能力有待于加强等问题,应增加方法论课程的开设,如卫生服务研究方法、卫生项目制定方法、高级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模型等方法学课程都可以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加强相关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优化建议

1.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科研实践,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在导师已有课题思路的基础上,学生参与从开题、立项调查分析、课题实施、结题验收整个过程,熟悉研究课题的每一个步骤,通过建立学习型小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同一课题组研究生之间定期研讨,鼓励研究生发表创新性科研论文,为研究生今后独立从事科研打下良好基础;二为社会实践,增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是研究生顺利就业的需要,也是提高其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和学院应创造条件积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推荐研究生去医院、医疗管理机构、政府部门等参加社会实践,并改革和完善考核、反馈机制,将实习单位的考核纳入到研究生总体成绩的考核中。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增设交叉学科和方法论课程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前沿性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拓展和调整。具体来讲,在公共必修课上缩减政治理论、公共外语课时,增加专业外语课时比重;调整基础课程的设置范围,增加理论前沿性和探索性的课程;以重点学科方向重新整合专业方向必修课;扩大选修课范围,激励导师开设前沿性、开拓性强的选修课,如艾滋危机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聘请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兼职导师,举办跨学科专题讲座或学术活动,作为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的有利支撑与补充。增设交叉学科和方法论课程,鼓励学生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中寻找创新点,通过方法论课程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创新。

3.实行“双导师”制,保持导师制和课程设置协调发展

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为促进研究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协调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采用双导师制,导师组由2名导师组成,要明确1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医院管理岗位的导师。校内导师负责理论学习与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实习实践、项目研究、调研过程、政策研究等实践环节指导,促进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毕业论文由两位导师共同指导撰写。同时,完善导师评价机制,改变实践评价流于形式的现状,在研究生总体成绩中增加实践环节成绩的比重,保持导师制和课程设置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卞永桥,等.优化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4.

[2]洪学智,程薇,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4.

[3]孙娜,刘晓晶,等.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学理论,2014,2

[4]满强,凌志海,李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岗位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5,7.

[5]王琳琳,何敏媚,洪学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调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5.

作者简介:何 畅(1981-),女,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药技术性壁垒。

左 军(1971-),男,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