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装潢艺术设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3: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装潢艺术设计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装潢艺术设计论文

篇(1)

1装潢艺术设计中视觉语言概念

在装潢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视觉语言主要是一种艺术形式,属于设计语言的表达形式之一。对于装潢而言,视觉语言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是艺术表现形式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以当做直接的载体语言,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方式,直接感受装潢艺术的美好,利用视觉感知,全面评价装潢艺术。对于视觉语言而言,无论从抽象角度还是具体角度,都可以展现出装潢艺术的内涵,因此,其可以广泛应用在装潢艺术设计中。在装潢设计期间,视觉语言可以激发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但是,在实际应用期间,还需要借助相关媒介对其进行表达[1]。在装潢设计期间,可以利用文字方式、视觉形象、版面设计方式与色彩等对各类信息进行表达,实现设计目的。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装潢设计语言作为信息互通的媒介,在画面表达的情况下,对语言文字进行全面的处理。而语言文字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但是,并不是对信息本身进行传播,而是将表现力作为目的,利用语法结构方式或是词语等,对其进行全面的阐述。在信息传播期间,图像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传达,有利于观赏者全面了解与掌握设计因素,对其产生正确的理解与感悟[2]。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利用视觉方式,对自然形态进行了解,通过语言习惯,全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装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实际设计期间,可以利用图形符号方式,创造更美妙的语言艺术,有效提高装潢艺术设计质量与水平,满足现代化设计要求,发挥视觉语言设计作用,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3]。

2装潢艺术设计中视觉语言的应用措施

在装潢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科学应用视觉语言方式,通过先进的设计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保证自身工作满足相关规定,在提高设计质量的情况下,增强其艺术感与可靠性。在设计期间,设计者需要通过抽象具体的图像或文字对其进行处理。在设计期间,无论应用哪种语言设计方式,都需要符合相关设计要求与特点。而在实际设计中,设计特点包括美学、文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在全面分析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提高视觉语言应用效果,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具体设计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2.1色彩语言方式的应用措施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设计者需要科学应用色彩语言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因为在人们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中,色彩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经过相关专家的研究可以发现,人们对于色彩具有一定的注意力,不同色彩会导致人们形成不同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情感,因此,会引发不同的联想。例如:在茶叶包装设计的过程中,会利用不同颜色对不同品种的茶叶进行设计,且对于不同商品档次的茶叶而言,也会通过不同的颜色对其包装进行修饰,为人们营造不一样的视觉冲击[4]。因此,在装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从不同角度考虑人们的需求,利用色彩方式对其进行设计,保证设计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同时,设计者需要根据色彩语言的应用要求,全面了解相关设计标准,逐渐提高装潢艺术设计效果,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例如:在对餐厅进行装潢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彩设计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为了提升居住者的食欲与舒适感,设计者可以利用橙色与黄色具有温暖轻松特点的颜色,不可以一味的选择白色、青色等偏冷的色调,避免为居住者营造负面的环境[5]。

2.2图形语言的应用措施

在装潢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利用图形语言方式,科学开展相关设计活动。在此期间,设计者需要掌握图形语言的应用技巧,提高装潢设计品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满足现代化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设计者需要对不同的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图形语言刺激消费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装潢设计作为目的,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保证自身设计质量满足相关要求。设计者需要树立正确观念,创新设计方式,提高装潢艺术设计质量[6]。例如:在装潢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利用具有民族特点的笔墨纸砚对其进行处理,利用纹样、中国画等元素,科学实施装潢艺术设计工作,凸显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但是,在融入相关元素期间,需要根据装潢设计特点与实际要求,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不可以出现照搬照抄或是过于夸张的现象,在融入艺术元素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装潢设计质量。同时,在凸显装潢设计古典美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艺术设计的现代感,保证图形语言应用效果,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装潢艺术设计增添一定的艺术感[7]。例如:在对书房进行装潢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可以营造古色古香的气氛,设计者需要根据书房装潢设计特点、居住者的实际要求等,将中国传统剪纸、图腾等艺术融入实际设计中,设计传统的图案,对其进行全面的掌控。同时,需要加大书房设计艺术感,根据书房读书与工作要求等,为消费者设计赏心悦目的环境,烘托相关氛围,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2.3文字语言的应用措施

在应用文字语言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树立正确设计观念,通过科学的工作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保证自身设计工作符合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设计者应用文字语言设计方式,可以利用文案、文字创意设计对其进行处理。而在文字创意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利用装饰与书法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与传统的设计方式相比较,可以提高设计美观性与可靠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美观性与个性特点,但是,观赏者不容易理解设计意图,导致设计者无法利用语言文字方式传递设计感受,且在实际设计期间,很少设计者会利用标准的字体对其进行处理,装潢设计语言字体较为特殊,无法从整体方面表达设计情感。由此可见,在装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用语言文字设计方式,可以利用装饰形式对其进行处理,在凸显设计意图的情况下,全面提高装潢设计工作成效,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2.4编排语言的应用措施

在装潢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科学应用编排语言,保证自身设计工作符合相关规定,逐渐优化其工作体系。首先,设计者需要掌握装潢艺术设计色彩要求、图形要求与文字要求,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设计元素,对空间相互关系与位置进行掌控,以便于开展设计活动。其次,设计者需要全面应用不同的色彩、图形、文字等,对装潢版面进行设计,在凸显作品艺术感的情况下,全面提高设计成效。最后,在应用编排语言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利用不同的视觉语言对其进行编排处理,有效突出设计艺术感,保证装潢艺术设计工作满足相关规定,全面提高设计质量与可靠性。

2.5材料语言的应用措施

在应用材料视觉语言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科学分析相关设计要求,保证工作质量满足相关规定。主要因为在装潢艺术设计期间,不同材料会表达不同的艺术特征,例如:虽然陶瓷材料与玉石材料等表面较为光滑,但是质感会给人们带来冰凉与清冽的感觉。麻绳表面较为粗糙,与丝绸等存在较大的视觉差异。因此,在装潢艺术设计期间,设计者需要根据居住者的实际要求,科学应用各类设计材料,保证视觉语言的应用效果满足相关要求,全面提高设计工作成效与可靠性,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3结语

在装潢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科学开展相关设计活动,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应用视觉语言设计形式,发挥图形视觉语言、文字视觉语言、色彩视觉语言的应用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美玉.装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及其应用分析[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5(7):143-143.

[2]王旭.浅谈装潢艺术设计的视觉语言及应用[J].西部皮革,2016,38(16):35-35.

[3]王欣慰.装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及其应用[J].青年时代,2015(17):91-91.

[4]石少坤.论装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578.

[5]张吉红.浅谈装潢艺术设计的视觉语言及应用[J].居业,2015(20):54,57.

篇(2)

一、装潢艺术的设计理念

(一)实用性

装潢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据有关专家研究,将现代设计划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设计。而装潢设计在这三大类设计中均有其重要的位置。现代设计又与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共同构成实用艺术。因此,实用性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装潢设计首先要充分注意到不同人对不同被装潢物的不同实际需求。从总体上说,建筑艺术的主要-功能是避雨遮风,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空间场所。但不同的建筑类型,具有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因而其具体实用性也就各不相同。例如,住宅楼的实用性主要是适宜人们日常的起居生活;剧院的实用性主要是保证观众充分欣赏演出;陵墓、纪念堂的实用性则主要是创造庄严肃穆的气氛。为了充分体现出装潢设计的实用性,就要力戒单纯片面地追险猎奇,防止浮华不实与奢侈浪费。

(二)美观性

装潢设计之所以被称作“装饰艺术”,顾名思义,是以美观性作为重要审美特征的。但是,作为一条设计原则,美观性要服从、服务于实用性,要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以实用性作为美观性的前提与基础,而美观性反过来又增强实用性。例如室内装饰布置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壁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窗帘、家具、摆设的壁挂、观赏工艺品等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装潢设计的美观性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并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正如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表达体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所谓“意味”,实际上就是一种朦胧宽泛的情绪或情感,也就是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情感、风格和美学追求。

作为形式美,装潢设计的美观性,既包括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因素,又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美观性既产生于形式美本身,又产生于形式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观性的追求应与安全环保性相统一,绝不可以单纯为了美而危及到安全与环保。因此装潢设计者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与环保第一”的设计理念。

(三)民族性

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本民族的民族性作为生命与灵魂。装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当然也必须以民族性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仅以园林设计为例,我国的园林就与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迥然不同。我国园林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许多园林都取材于古代文化、引用神话传说、借鉴文化典故、诗化自然风光,追求“诗情画意”。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中,就有大型的亭榭、楼阁、寺庙、园林等30余处,为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增光添彩。而其内部与外部的装潢设计,或楹联相对,或壁画相称,在色彩、布局诸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不是“为古而古”,而是“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的图案设计,就是民族化的经典,也为装潢设计如何“古为今用”做出了表率。其中的篆刻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文字的人形的象形意义,又充满体育运动的特色。

二、中国文化对装潢艺术的影晌

篇(3)

2.红罐之争,谁应胜出 试论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与商誉的归属 

3.乾隆内府书画装潢初探

4.论美国商标许可合同中的商品外观权益归属——兼评王老吉与加多宝包装装潢纠纷案 

5.浅析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和装潢的法律保护——由王老吉装潢案谈起

6.论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的归属——以王老吉红罐包装权益纠纷为例

7.论商品包装装潢的知识产权保护

8.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利的归属认定

9.“不劳而获”的现实与“公平正义”的神话?——原王老吉凉茶特有包装、装潢利益归属法律分析

10.浅析商品包装装潢设计与营销策略

11.我国包装装潢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12.论商誉、商标与商品包装装潢——“王老吉”包装装潢纠纷案的法律解析

13.认定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三个要素——“开口笑”诉“笑口常开”不正当竞争案评析

14.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利的归属认定——兼评“红罐之争”的权利归属

15.评加多宝与王老吉互诉产品包装装潢侵权案

16.血战到底 输不起的包装装潢权

17.CAD技术在包装装潢设计领域的应用

18.知名商品包装、装潢“特有性”的认定依据及方法

19.以“红罐之争”分析包装装潢权与商标权的关系——从法理的视角思考

20.试论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常见设计风格

21.办公室装潢后室内空气甲醛含量的变化趋势

22.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研究

23.玩具包装装潢设计的视觉表现

24.室内装潢中绿色环保设计研究 

25.船舶整体装潢设计研究  

26.论食品包装装潢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27.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包装装潢设计 

28.装潢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 

29.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包装装潢设计因素分析

30.住房室内装潢后空气甲醛含量变化的研究 

31.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32.浅谈电梯轿厢再装潢  

33.浅谈当今装潢艺术设计的利弊

34.装潢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整合研究

35.明代的家具装潢与身份建构  

36.包装装潢中的色彩设计研究 

37.浅议卧室装潢装饰设计  

38.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初探 

39.浅议室内装潢的几种观点  

40.探讨我国商品包装装潢的知识产权保护 

41.传统文化在室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42.高等艺术设计院校装潢设计教学初探 

43.谈酒包装装潢设计的文化意味

44.试论“装潢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45.产品的包装装潢美 

46.装潢企业成本管理分析——以扬州百胜装潢有限公司为例 

47.汽车装潢企业市场调查与分析 

48.仅在特定位置具有显著性的知名商品装潢亦受法律保护 

49.谈谈包装装潢的文字设计与构成 

50.王老吉加多宝红罐包装装潢侵权案之评析  

51.室内装潢与家具整体性设计研究  李宜然 

52.商品包装装潢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53.汉字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个性表现

54.44种室内装潢涂料急性吸入毒性及检测方法 

55.装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及其应用 

56.商品包装装潢的定位  

57.装潢设计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教学研究 

58.关于室内装潢设计的几点思考 

59.浅议商品装潢权——兼论广药诉加多宝案

60.探讨室内装潢设计中地域文化运用

61.在先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认定与保护——费列罗案引发的思考

62.略谈唐代书画装潢的发展 

63.浅议高职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64.高校装潢设计人才的培养  

65.装潢用SBS胶粘剂的研究 

66.略论商品包装装潢设计的人性化内涵 

67.室内装潢设计的相关问题研究

68.浅谈装潢设计中的色彩 

69.论编排设计在产品包装装潢中的重要性 

70.试论钦州坭兴陶茶具包装装潢设计创新  

71.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72.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装潢中应用的研究 

73.试论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常见设计风格 

74.红罐凉茶,花落谁家——浅析商品包装装潢与商标权的区别 

75.简议包装装潢权的保护——以“红罐凉茶”争夺案为例 

76.高职装潢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析

77.IFS分形图形在包装装潢中的应用

78.浅谈室内装潢设计 

79.汽车装潢美容小店经营项目选择攻略

80.吉祥图案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81.论课堂装潢艺术设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82.关于装潢专业《VI设计》课程项目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83.基于联系数学的包装装潢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84.“镂空”设计在包装装潢中的运用 

85.古代图书档案装潢艺术钩沉

86.试论装潢设计中的色彩情感 

87.包装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88.对高职院校装潢设计专业的教育问题及建设策略的思考

89.吉祥图案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与思考 

90.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竞争法保护——以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第47号指导案例为例

91.谈包装装潢设计人才职业素质的构建 

92.浅谈药品的包装装潢设计  

93.当前包装装潢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94.家庭装潢的注意事项  

95.关于室内装潢设计中当代美学的应用分析 

96.论传统文化在室内装潢设计中的渗透 

97.浅议卧室装潢装饰设计  

98.装潢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99.论外观设计与包装装潢的冲突 

100.汽车装潢美容企业经营状况对比分析  

101.符号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信息传达作用

102.浅谈纸制品的包装装潢设计 

103.浅谈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意义

104.张恨无新著《中国书画装潢艺术》简评 

105.包装装潢的色彩设计研究 

106.计算机绘图软件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10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室内装潢模型的研究

108.简论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原则 

109.色彩的情感作用与包装装潢设计 

110.中高职艺术设计类(装潢设计方向)专业课程衔接研究 

111.包装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112.浅析装饰装潢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3.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14.谈谈香烟包装装潢设计 

115.商品外观形状构造获得知名商品特有装潢保护的条件 

116.手绘艺术对室内装潢设计的作用分析

117.包装装潢设计方案综合评价AHP模型

118.基于生态理念的室内装潢设计的应用及其优势探析

119.谈家居装潢的设计

120.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 

121.商品包装装潢设计构思——定位设计 

122.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与思考

123.论侵犯知名商品包装装潢权的认定和救济途径

篇(4)

一、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难以有效推进

部分高职院校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即缺少必要的课程改革制度引导激励课程改革,也缺乏必要的课程改革专项基金,难以保证课程改革,收效甚微;同时还存在着基层教学单位管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精力投入不够、探索研究不够等问题,难以有效指导和检验课程改革。

(二)改革探索不够,方案设计不足

一是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知其型不知其髓,形似神不像;二是课改人员分兵作战,没有一个校企合作的课程改革开发小组,不能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效应;三是课程改革单独进行,没有放入到课程体系重构中去考虑,难以形成整体效果;四是课改立项不够,职称科研、职称论文普遍,缺乏针对性的课改研究。

(三)特色定位不准,缺乏有效培养

课程改革的效果不仅体现在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上,还体现在课程改革的特色上。一是对课程的特色定位描述不够清楚,不知道要在哪个方面形成何种特色;二是缺乏培育措施,难以出成果。

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大多流于跟随前列院校,跟随市场需求,很少考虑专业课程群的综合建设,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核心课程不过是课程体系中虚有名号的一部分,没有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没有作为本院校本专业的特色进行发展。

二、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核心课程改革主要包括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课程改革的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的内容与任务等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基础

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阐述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要之间的差距及高职教育当前的改革形势;课程改革的基础主要描述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内容、方法和成效等。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完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核心课程,缩短核心课程与就业能力之间的距离。

课程改革的思路要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为先导,以真实工作任务或实际产品为载体,参照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瞄准国家精品共享课程指标内涵,以校企双方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进行课程改革与研究。

(三)课程改革的组织与管理

一是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高职教育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改革小组;二是对课程改革进行管理,设计好改革和研究的内容,做好课程改革的分工、监督课程改革的进度、分析总结课改的成效、形成课改经验材料。

(四)课程改革的内容与任务

首先是确定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参照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整合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资源,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其次是制订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以《3DsMAX+VRay效果图制作》课程为例,两个学期的课程,首开学期以基础为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学习建模的应用性不高,会影响学习兴趣,建议教师以赛促学,带领学生参加建模设计大赛,从而转变学生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学期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变动,使其适应不断更新的软件知识。

第三是进行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设计。教学模式要体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a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做”一体化。以《3DsMAX+VRay效果图制作》课程为例,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学好它很容易,但是能够让它为人们服务,让它成为学生的谋生手段不单单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需要把课程拓展到课堂外,实地量房,与客户实际地沟通、交流,能够抓住客户的真正需求,以及准确直接地表达自己作品的特点等实际“课程”。

三、高职核心课程改革与研究的建议

(一)不断更新课改理念,内化教师课改动力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过程和多元评价为导向的考核评价理念,并将上述理念融入教师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深入探索课程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吸收各大高校,乃至国外学院的课程经验,多方试验和探索,寻找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经验,并进行本土化研究和实践完善。同时要加强教学模式设计,逐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三)广泛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课改能力

选派骨干教师带着课程改革任务赴外校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和开发经验,与类似院校建立长远、稳固的教学合作。同时聘请知名课程改革专家指导课程改革,开展课程建设研究,固化课程建设成果,使广大教师课程改革观念、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同步提升。

篇(5)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

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

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篇(6)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篇(7)

 

0前言

随着我国成功地举办了29届奥运会,来华旅游、经商的各国游客日益增多。旅游业的升温,带来了民间工艺品的繁荣,众多商家精心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工艺品作为纪念品,而包装作为工艺品的外衣,不仅将产品最基本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而且在无形中体现着产品的文化内涵。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其包装设计已不能只是考虑使用、审美和销售功能,还要赋予一定的民族文化和环保意识。

1民间工艺品包装设计原则

民间工艺品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方式(现代也有半机械生产手段)制做的工艺美术品。现代工艺品包装设计的准则如下:

1.1 包装盒结构的设计原则

盒状包装结构,是最常使用的一种包装结构形式,它的设计比较简单,但也有一定的设计要求[1,2],在民间工艺品包装盒设计更应注意。

1、使设计出来的包装制品体现出良好的容装性、保护性、方便性,同时具有美观、经济的优点。

2、满足消费者在决定购买时首先观察纸盒包装的主要装潢面的习惯,纸盒包装的主要装潢面应设计在纸盒的前板上,说明文字和次要图形设计在端板和后板上。

3、满足消费者在观察和取出内装物时由前向后开启的习惯,整体图形以盖板为上,以底板为下,开启位置在上端。

4、满足消费者有右手开启盒盖的习惯,整体图形以左端为上,右端为下,开启位置在右端。免费论文。

1.2 包装装潢的设计原则

民间工艺品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对其包装装潢有一定的要求[3~5]:

1.纪念品等工艺品包装盒设计应突出传统文化,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2.纪念品等工艺品包装盒包装设计以自然材料为主,强调健康、环保,力求达到国际标准。

3.纪念品等工艺品包装盒包装系列化设计与品牌形象塑造。

2刺绣的包装设计

中国民间刺绣以传统鲁绣技艺为基础,经过图案设计、刺样、刺绣、挂浆、裁剪、上里、签边、合成、绗针等13道工序,一针一线精心制作而成,其中95%的工序为纯民间手工制作[6]。刺绣的色彩亮丽,做工精细,所以其包装结构要有很好的展示效果,因此其结构定为可收缩式包装。内部设计为动态包装,顾客购买后又可收缩为固定式包装,有利于包装的再利用。

2.1 盒体与盒盖的尺寸计算

2.1.1内包装盒尺寸设计

此次设计采用正六面体纸盒,六面体边长a=120mm,高为20mm,其平面展开图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内包装盒平面图

Fig.1 ichnography of inner packagecase

2.1.2盒体部分的尺寸设计

高度方向上排列数目n=3,纸板计算厚度t=1.5mm,则盒体侧面图的尺寸[1]为

(1)

(2)

式中Li、Hi―折叠纸盒体长度、高度制造尺寸;

、―内装物最大尺寸;

―内装物沿高度方向的排列数目;

―内装物间隙系数;

―制造尺寸修正系数

其制造尺寸如图2:

图2 盒体侧面展开图

Fig.2 the side unwrap elevation of thebody of the case

2.1.3盒盖部分的尺寸设计

盒盖的制造尺寸计算如下(3)

式中X―制造尺寸,mm;

t―纸板计算厚度,mm;

k―制造尺寸修正系数,mm;公式中制造尺寸系数取0mm

高度方向尺寸同盒体侧面尺寸,即

(4)

图3 盒盖的制造尺寸

Fig.3 the manufacture size of cover

2.2 盒体与盒盖的折叠成型

将前面设计的刺绣包装盒折叠成型后如图4:

 

图4 刺绣包装盒成型图(未加盒盖)

Fig.4 the moudling map of embroidery packagecase(not including cover)

2.3 刺绣包装盒装潢设计

2.3.1整体色彩的选择

此包装主要采用简单的暖色,淡雅的色彩来衬托刺绣的高贵华丽,主色为白色,粉红色,淡紫。内包装盒整体选用的粉红色[7~8],如图5所示。

 

图5 内包装盒装潢效果图

Fig.5 the upholster map of innerpackage case

2.3.2图形的选择

刺绣工艺品从一方面来讲是对一种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描述,所以图按主题选用大家所熟悉的富贵开花图,给予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以中国的国花牡丹作为背景,体现其淡雅高贵。同时在盒盖上印刷商品名、商标、包装数量、生产厂、条形码等,如图6所示。

图6 盒盖装潢效果图

Fig.6 the upholster map of cover

2.3.3字体的选择

任何包装都离不开文字,它可起到传达商品信息与装潢美化的作用。包装上的文字醒目、生动是抓住消费者视线的重要手段。汉字书法的隶、楷、行、草书体各具性格特色;印刷体中的宋体端庄,仿宋体挺拔,黑体醒目严肃,篆书华贵古朴;手写体则有仿宋、行、草,具有轻松活泼的意态[5]。

本包装采用飘逸古朴的篆书,与刺绣优美的线条相呼应。免费论文。免费论文。同时对我国刺绣的历史做了简单的介绍,使消费者对刺绣历史有更多的了解。如图7所示。

 

图7 盒体侧面展开装潢效果图

Fig.7 the side unwrap upholster map ofthe body of the case

3结论

本文设计的包装制品体现出了良好的容装性、保护性、方便性,同时具有美观、经济的优点,满足了民间工艺品包装设计原则。

工艺品包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整体形象的浓缩。因此对工艺品包装设计的研究,仍需要设计师不懈地探索,发掘包装中一些独特的内涵和一种更高的审美趣味,保持一种对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关注和深化体检。

参考文献:

[1] 孙诚.包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孙诚.纸包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3] 胡海萍.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5,26(5);191-193

[4] 田辉龙.中国民间图案的艺术设计特征[J].包装工程,2006,27(6):353-354

[5] 黄莓子,郑晓东.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基础性[J].包装工程,2005,26(1):160-162

[6] 罗江华.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麻柳刺绣文化传承困境及对策思考.民族教育研究,2007,18(3):122-123

[7] 彭珊珊,刘国凌.食品包装的图案与文字设计[J]. 包装工程,2003,24(6):87-93

篇(8)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

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篇(9)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篇(10)

1 儒家理想的君子人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儒家创始人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表述了他向往的理想君子人格,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格修养方法。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道明了孔子所向往的君子人格形象,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国学大师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质:朴也。文:华饰也。野:鄙野义。史:宗庙之祝史,及凡在官府掌文书者。彬彬:犹班班,物相杂而适均之义。”从前人的古典思想来看一个品格高尚,礼仪修养高雅的人必须具备两种素质:文与质。质是指东西本身的质地,文是用来形容人外在的仪表、语言的修饰,孔子认为,质如果胜过文,就过于朴素;文如果胜过质,就显得浮华不实。并不是说只要具备这两种素质就可以了,而是要使这两种素质达到恰当的配合,一定比例的协调,才能使人成为君子。

2 “文”与“质”在装饰装潢设计中的调和

装饰和装潢意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问题,主要指对室内环境以及陈设物进行设计和加工、强化。装潢设计艺术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与室内的空间组织、能否创造高水准的美好环境有密切关联。现代室内陈设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休息等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必须符合审美的原则,形成一定的气氛和意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文”“质”是古代的一对审美范畴,传统的儒家认为:性伪为美,即客观的质只有经过加工改造,经过文饰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因此,通过对建筑“质”的把握,用“伪”的途径进行“文”饰加工,才能创造出真正美的境界。传统儒家思想“文质相辅”认为凡是美的东西一定是文质的协调统一。在古代的帝王宫殿、坛庙、陵墓建筑的壮丽装饰上,极尽奢华的纹饰、最精良的工艺、最昂贵的材料,用最宏大的尺度对建筑进行最为讲究的装饰,建筑装饰所体现的“文”,与建筑物主人的身份地位的“质”相符,鲜明地体现了建筑装饰“文”与“质”的和谐匹配,以“文”来说明“质”,体现了古典建筑独特的审美要素,古人这种对文质的把握在客观意义上符合中国古典建筑装饰的要求,并使建筑装饰具有了明确的社会政治功能。

古代建筑物本身通常具有阶级色彩,人的社会地位影响其享有的建筑物并影响其建筑物中的内部装饰,现代建筑物经过了工业设计之后被渲染为大批量的“方盒子”,现代建筑虽然与古代建筑对装饰的要求大不相同,阶级色彩消失了,人们追求的建筑物的内部装饰更为自由,然而随着时代的车轮,文与质的君子之说这一古典文化思想依然影响着现代装饰艺术。比如室内装潢设计,既要考虑室内空间的分隔结构、外部自然条件、地域性的生活习性,又要通过元素、色彩、主题等设计语言来修饰室内空间,质胜文,室内环境就不够渲染居住者的心灵;文胜质,只见华美的装饰物和夸张的装饰手法,不够满足居住者的生活需要,这叫华而不实。又比如,装饰物的设计,既要考虑本身存在的情理及意义,又要从外表上与环境相融合,要从“文”与“质”两种重要因素中做到情表于里,形表于外。

3 现代装饰装潢设计中的“野”与“史”

“文质彬彬”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向往,也是我们现代每个设计师的追求。遗憾的是我们不是“质胜文则野”,就是“文胜质则史”,“文”与“质”两个因素在古代各家文化中都有不同的见地,儒家学认为“文质相辅”,道家学认为“重质轻文”,禅宗思想认为“文质不二”,然而无论哪一种学说都体现了事物外因与内因应由设计师主观理性的调和。设计是一个设计师物化了自身主观意识的过程,所以主观感性的设计通常会趋向“野”或者“史”的结果,我认为这些结果通常是两种主观感性的观念导致的,一种是过度的去繁求简,这种观念不同于道家的“重质轻文”,“重质轻文”是一种文质相宜的美学思想,而过度的去繁求简则会使设计作品极端的突出被装饰物的本质特征。另一种是天马行空的装饰思想,室内空间本身是一种私密空间,天马行空的装饰手法不仅会掩盖被装饰物的本质特征,表现出一种浮华的设计情感,而且这种装饰手法并不适用于私密空间,强行赋予建筑物某种情感会使人形成压迫感。

因此,装饰设计讲求的是一个“宜”字,因人而异、因质而宜。“宜”代表着一种最根本的尺度,设计师通过造景而造境,通过适宜的生活场景,环境的构建,将自己的人格与精神追求物化于装饰的设计之中,将“文”与“质”恰当的配合,相宜的搭配。室内空间的装饰要符合人的正常感知能力,恰到好处,装饰造型在追求室内设计师自身思想的同时,更多的要关照到为空间使用者所带来陶冶的作用。

4 结语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源泉,我们应正视先民为我们存留的不可再生的、博大的传统文化宝库。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将装饰装潢设计在“质”的基础上用符合中国人需求的“文”饰。在装饰装潢设计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新兴的科技时代,不以抛弃中国传统的结构方法和材料为代价,这样有益于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才能创造出符合本民族现代人们审美要求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篇(11)

一、 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超过适龄受大学教育青年的毛入学率15%称之为“大众化”教育。据统计,广东省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2%;2006年计划达到25%左右。教学规模扩大,艺术设计学科在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冲击,原来属于精英化教育的小班教学也因人数的增加而改成大班教学,教师辅导学生课题的时间得不到保证。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出生的人进入大学殿堂,他们与70年代前出生的人有着迥然不同的群体特征与求学方式。他们所生长的年代正处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转型期,在他们不少人的身上存在着过于自我、奢侈、不够刻苦等缺点,但他们具有自信、创新、求变与不满足于现状的精神。艺术设计专业的新生群体具有更加明显的上述特征。很多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都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的现状给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我们要更客观地观察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审视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从中认真思考出符合时代需求、适用于新一展个性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高教“大众化”后的学生群体教学要求。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二、 学习方式应有别于上世纪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必须根据艺术设计专业新生群体求新求变的特点,跟随信息社会的时代节奏,增加学科的前沿知识,加强学生课题训练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大艺术素养培养的广度与深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才能适应“大众化”教育的教学要求。

艺术设计专业是实用性极强的专业,在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无论在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视觉媒体设计或动画艺术设计等专业门类都体现了艺术设计的重要作用。艺术设计专业成为许多有志于报考美术专业学子日益追求的热门专业。学生在每个时期的学习目的都有所不同,80年代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入学后的理想是当一个画家,他们勤奋刻苦,更注重绘画基础课程;90年代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入学后的理想是学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更关注手头表现能力;随着市场就业形势的压力,21世纪的学生更注重社会人才需求,对课程设置更加挑剔,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是太重视,只强调学习专业设计课程。不少学院的教师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刚进学校不久的新生,在一年级就提出学习专业课与电脑设计软件课。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动,全国教学改革在不断创新,但大部分院校还是沿用原有的教学大纲与教材;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只做少部分修改,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使学生往往在二年级后产生厌学情绪。以往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是(不包含公共基础课):造型基础课(绘画基础)——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其中造型基础课占课程的30%,专业基础课占课程的30%,专业设计课占课程的40%。而造型基础课往往是以传统的素描、色彩写生作为主导,基础课与专业课联系的教学方法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专业基础课中,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教学方法延续了20多年,随着电脑设计软件的普及,设计基础课题训练的作业方式用何种形式更能够表现现代设计语言?以什么样的专业基础课替代基础训练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很多艺术设计院校的专业设计课的教学方法,往往沿袭了80年代的教学模式:教师照本宣科,然后用三到四周的时间完成一个虚拟课题;由于课题应用度不高,学生做完课题后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做完的课题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种传统的专业教学法省略了课题的训练过程,却忽视了实际的需求,学生因而尝试不到成功与失败,缺乏激励机制。

三、解决的方法

为了适应新时期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加强基础教学与专业课程的联系

应用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教学是一个以绘图、制图技法为起点,进入形态构成、功能要求、设计表达、模型设计等完整的基础训练过程。学生必须掌握最基本的表达能力,要尽快把自己的创作构思准确、快速、简洁地表达出来,通过具体的可视形象,明白无误地让人了解设计意图,这是学习艺术设计的人不可缺乏的基本功。只有掌握基本技能,才能获得较高超的表达手段,自如地应用设计知识,进入手脑一体的创作境地。

现在的学生的群体特征是轻视基础课的训练,在学习时不明白基础与专业的关系。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所表达的要求不同,基础造型训练必须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进行教学训练,方式可直接与专业表现技法挂钩。学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形体透视关系与块面结构上要增强学习力度,素描教学训练从透视基础——结构几何体练习——室内景——建筑外观等进行写生;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一开始就要理解外形特征与内部结构的关系,素描教学训练从透视基础——结构素描——产品透明结构写生的过程,在写生中理解专业特征;装潢艺术设计的学生需锻炼超写实的表现能力,训练延续传统的明暗调子的表现形式: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像等的教学模式,训练中可强调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基础素描教学在强调专业特点外还需发挥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以自由组合静物,任意选择角度,以短期作业为主(三个课时)。表现手法可以用线描表达也可使用明暗调子表达。绘画基础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写实的造型本领和提高审美素养,更主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所必须具有的对物象形体结构、空间组合的表达能力和记忆理解能力。学生要从块面结构训练的过程中,锻炼对形体的理解表达能力,并能凭想象默画出物体在不同视点中的形体特征。

在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讨论中,一些论点认为:“大众化”后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教学不需要素描与色彩训练,学生进入大学后可直接进入专业学习。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殊不知艺术设计专业在扩招后,学生群体造型基础水平远不如以前“精英化”的大学生,不进行造型基础训练将无法适应专业教学的要求。

(二)增强艺术素质与理解观察能力

从事工作后的学生往往深有感触地谈到自己能动手设计一个作品,但讲不出其设计理念与原理。很多大的设计公司也不无感叹地说:找一个电脑设计操作员非常容易,但要找到一个知识全面的设计总监就相当困难。这说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不能适应于社会。人才培养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人文素养上的缺陷则是影响创造力发展根基性的缺陷。教师在每项课题训练中必须要求学生从认识——体验——创造——提高的完整过程去把握设计的真知。

理论讲授与课题训练是艺术设计专业沿用下来的教学模式,教与学是融为一体的。在教师讲述一个章节后,就会按照要求布置课题,学生往往按照设计程序进行课题训练,从市场调查、草图、讨论、设计表现、深化设计到设计完成,这样传统的一个教学阶段就结束了。现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好像习惯于这个模式,不经思考分析,完成任务式地应付作业,但这种课题训练远远没有达到预定目的,课题内容也没有结束,真正意义的学习刚刚开始。学生应在课题训练中增强自己的理解能力,必须从课题中寻找新的发现。教师还需要求学生写设计报告书,按规范查文献、写论文,这就意味着学生需在动手能力与思维观念两方面同时提高。老师必须明确指出课题完成的全部要求。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必须安排史论课、艺术概论、美学欣赏课以及其他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全在于知识面的广泛。很多设计单位在用人条件中,明确提出人才素质的要求。艺术设计是一种应用学科,不管是平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工业造型设计,都带有很强的人文特征。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不同的场景特点设计出强烈的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并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古今中外的设计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多观摩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法将使我们受益匪浅。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但要熟练掌握专业技巧还必须要拓宽知识面,从其他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针对不同的物体、不同的人,创造出和谐统一的人与物的关系。

(三)强调社会实践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课堂上,我们的课题训练往往停滞在技术技巧上,而不是以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实践学习只重视技巧的训练,而忘记了设计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一个课题的完成只停留在纸上,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我们强调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从中积累相应的能力。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大学学习中,把时间与精力泡在无谓的重复性的课题中,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工作能力。艺术设计教学要注重在“做”中学,学生正是在完整的课题训练过程中了解设计的实际意义,体验过程的感受,从中悟出自己的感受。解决各种困难的过程就是获得新的知识,增长才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