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少儿舞蹈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3:0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少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少儿舞蹈教育论文

篇(1)

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生活的发展。英国科学家黑克舍说过:“在每一项伟大发现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创造力在人的一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儿童时期是人的生命进程中思维、学习与创造最活跃的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对一切未知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善于幻想和想象,是进行创造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创造力的培养需从少儿开始。

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涵盖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学科内容,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尤其在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的作用。通过舞蹈教育,让孩子参与舞蹈情境和情节的设定、动作的编排以及表演,表达他们对事物的感受、想法,激发孩子们发现、探索的欲望。这对少儿创造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一、我国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

从学龄儿童学习舞蹈的情况看,年龄越大,学舞蹈的人就越少。每个正常的人一出生就会手舞足蹈,在学龄前常会在大人的欢笑中伴着音乐高兴地跳着自编的舞蹈。“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舞蹈这门综合艺术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自从接受正规舞蹈教育后,本对舞蹈感兴趣的孩子逐渐害怕上舞蹈课,甚至在舞蹈课上失去原有的信心,以致不再对舞蹈感兴趣而放弃进一步的学习。这是什么原因?经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两点:第一,现行的少儿舞蹈教育方法是“口传身教”,其主要表现为对动作的模仿,同时贯穿着强化式、强制式、封闭式训练,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上行下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个动作、一个组合。这种教育方法虽然是舞蹈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者也习惯将舞蹈作为一个固定要领灌输给学生。但殊不知这一切可能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展,使他们渐渐地丧失了主动性而滋生了依赖性,不知不觉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单一的模仿让孩子感到枯燥,尤其对于模仿能力和舞蹈条件较差的孩子来说,动作不及别人快,舞姿不够优美,容易使他们丧失对舞蹈的兴趣。第二,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学习舞蹈就是为了锻炼形体、培养气质。当他们把孩子送往舞蹈培训班学习后,希望老师在训练中对他们的孩子严格要求,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基本功有没有长进,上过几次舞台。若孩子在这方面表现不佳,家长可能就认为孩子不行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丧失学舞蹈的信心。传统的舞蹈教学过多倚重于动作模仿学习的接受学习方式,忽视了孩子发现学习的方式,这种偏向影响了孩子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学习的兴趣。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位于主体地位,并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力的形成。通过创造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它比一味地模仿更能让人心情愉悦。

二、少儿舞蹈教育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我们需要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的有形结果,而是唤起创造的热忱,帮助人们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生活境界。通过舞蹈教育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利于学生积极灵活地适应新世纪的社会变化。

传统的舞蹈教育重点在于动作的模仿和训练,但模仿不等于创造,模仿会让孩子们渐渐产生依赖的惯性,不勤于动脑,不善于动脑。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被动状态下,大脑易于疲劳,思维相对迟缓,并易于产生抵触情绪。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舞蹈教育者们真正需要思考改变目前陈旧的、不合理的舞蹈教育观念,消除舞蹈教育的种种弊端,改革不适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少儿舞蹈教育,将少儿舞蹈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三、在少儿舞蹈教育中进行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一)营造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在愉快的心情下、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促进者。教师应充分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创造潜能,让他们学会表现自我,敢于表现自我。无论学生表现得怎样都应该给予鼓励,这种敢于表现的精神,最终将引发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创造天性。

(二)让孩子回归自然

被誉为“现代舞之母”的邓肯对少儿舞蹈教育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我让孩子们到我的学校来就学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意识到蕴藏在自身之内的这种力量,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他们心中强大的热情,激发这种实际存在的美的因素。”她称这种方法为“唤醒灵魂”。为此,她经常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里、海边奔跑、跳跃,到自然中去感受浮云的飘动、禽鸟的飞翔、林涛的起伏、树叶的摇曳,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对这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难以遏制的内心冲动,从而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这种创造冲动正是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结果。

(三)进行“即兴”舞蹈训练

“即兴”是在人的无意识过程中,瞬间对“客观事物”的感触而发生兴致,进入表现的状态。所谓“即兴舞蹈”是舞蹈者随自己的兴致所至而手舞足蹈。它的艺术表现如同诗人的即景叹吟,画家的即席挥毫泼墨,在艺术表现的内因上是一致的。即兴对人的行为而言,是人的本能,是人感受“客观事物”的最初本性,即行为手段。如:当孩子还在母亲的怀中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那些在幼儿园的孩子们听到动听的音乐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舞动全身,这些都属即兴舞蹈。即兴是创作的伴侣,创作往往有某个即兴引发。在即兴状态下能让人意外地发现新东西,并通过感悟到的新发现,由身体语言表现出来,在不知不觉中挖掘创造潜能。那么如何进行即兴舞蹈的训练呢?方法很多,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几种方法。

1.引导孩子通过=对舞蹈元素的运用,调动出他们自身的动作

舞蹈是一门传情达意的艺术,而任何风格的舞蹈的情感表现都借助于动作的时间、空间、力量三要素的变化来帮助完成。让学生在理解并把握三种元素在动作中的运用过程中,培养投入的状态和探索精神,挖掘创造潜能,并为他们在即兴中做到传情达意打下基础。

(1)时间元素:体现在节奏和速度上。节奏在音乐中常见的有2/4拍、3/4拍、4/4拍,可以让学生配合节拍的长短用跺脚、扭臀的方式表现,也可两人一组相互用相同或不同的身体部位碰触,来把握身体的节奏感。速度指动作的快慢,训练中可让学生配合有巨大反差的音乐进行运动,也可通过启发学生不同情绪的表达来训练他们动作速度的运用。如:做一组动作,当表达情绪较平稳时动作速度会较平缓,表现兴奋、高兴或激烈时动作速度会较快。

(2)空间元素:空间划分按身体不同部位与地面的接触可分为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让孩子认识三维空间,可通过做静态舞姿的方式,一维空间用膝部及膝部以上部位着地做各种舞姿;二维空间则脚着地做任何舞姿,身体离开地面的舞姿在空中为三维空间。待学生认识三种空间后,通过限制在一种空间里的运动训练挖掘他们自身尽可能做到的动作。如:要求只在一维空间做流动,运动过程中老师不断启发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接触地面,并体会接触时其他部位能产生的动作,这样训练的结果,学生能发现无数的一维空间动作。每种空间分别得到训练后再综合训练,即空间变化的训练。让孩子感悟动作在空间的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

(3)力量元素:动作的力度也是舞蹈的重要表现方式。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微风、强风和台风的不同,感受力的不同,也可启发学生以生活中的各种用力的感受来进行变化,如:尝试客气地向对方伸手表示“请给我”时动作柔和,而表现生气或命令时,同样的伸手动作却干净、有力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对力度的把握可使动作产生出不同的质感,在舞蹈中表现不同的情感张力。

有了分组练习作为基础,再让学生进行综合变化练习。在即兴过程中,老师在适当的时间提醒学生三种元素的变化,让学生对舞蹈三元素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清晰。同时,学生们为自己发现了如此丰富的动作而心情愉悦,并对本身能力产生了自信感,从而增强创作的欲望。

2.道具应用练习

让学生将一个普通的司空见惯的物品做道具,进行充分运用。如:用一件长袖上衣做道具,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穿在上身,脱下来后用手拿着。通过尝试和探索,发现它能遮在头上当帽子和伞,可套腿上,脱下来可用两腿夹着,也可一个袖子套手臂另一个袖子套腿,还可以两个人每人穿一个袖子等等,方法应有尽有。同样,用不同样式的凳子做道具,通过与凳子不同的接触方式可做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造型和流动动作等等。学生们通过训练,从一种司空见惯的道具中发现了意料之外的用法。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了不断有新发现需要积极思考、探索和尝试,无形中发展创造思维,开发了创造潜能。

3.情境联想练习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感觉进入设定的情境中,用形体将老师提示的情节表现出来。如,在山上玩,突然天下大雨,进入一个很黑的山洞避雨,一只蝙蝠飞过被吓了一跳,凉风吹到身上,又冷又害怕。第一遍老师先不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进行即兴表演,不管学生表现怎样,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接下来老师以设疑方式,带领学生通过想象对每个小情节进行深入地分析。如,老师问:在山上玩得非常开心时突然下起大雨,此时的心态怎样,会怎么做,山洞那样黑进去时会不会作思想斗争等等。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然后让学生再通过即兴表演展示自己的所想。此时,教师需要及时捕捉和发现学生在瞬间迸出来的动态和形象的舞姿,及时表扬,及时再现,及时总结,以好带差,以强带弱,共同提高。

4.音乐即兴练习

刚会走路的孩子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时,毫无约束毫无限定,这种音乐即兴叫“非限定性即兴”。若舞者根据某个音乐和某个要求的限定,在未经构思的情况下,即刻用舞蹈动作做出反应,这种即兴就叫“限定性即兴”。“限定性即兴”需要孩子们对舞蹈元素有初步认识后才能运用。我们面对天性好动不喜受约束的孩子们,在进行音乐即兴时既要运用“非限定性即兴”方式,又要运用“限定性即兴”方式。训练方法为,首先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有特色的,能刺激他们舞蹈的欲望和创造冲动的音乐。第一遍,由学生自由表现由音乐带来的感受和冲动——“非限定性即兴”;第二遍,在老师的情感启发和要有元素变化的要求下进行即兴——“限定性即兴”。在“限定性即兴”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启发学生把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情感变化与舞蹈动作时的时间、空间、力量三种元素的探索有机结合。有音乐的刺激、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启动自己一切感知器官,在快速的思考中,去想象、寻找、表现。

5.不同场景的即兴练习

当孩子们在排练厅已得到一段时间的即兴练习,学会探索挖掘新动作后,将他们带到不同环境,在老师有意引导和启发下,激发他们进行即兴舞蹈。如,带他们到大自然中放飞心情去感受自然,此时,因愉快心情的驱使和老师的诱导,他们会毫无顾忌地以舞蹈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快乐。此时林中的花、草、树,海边的沙和浪花都是他们借以表达心情的道具。不同的环境能给孩子不同的刺激,带来不同的感受。通过即兴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敏锐的思维和反应能力,并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四)在编排节目时让学生参与思考和创造

编舞是对舞蹈知识技能的重组,是建构和解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要经历舞蹈整体构思到舞蹈形态的捕捉,主题动作的提炼到舞蹈画面构图处理等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思考与创造无不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编排节目时已有自己的构思,孩子们的想法可能不同,不管怎样先给孩子们的想法予以肯定,再谈谈自己的构思和这样构思的原因,让孩子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让孩子懂得如何构思一个完整舞蹈。在编排动作过程中,教师有意安排学生参与创造,创造中教师启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可让孩子从一个点、一个事物、一个动作联想到多方面的事物或动作,如,编排舞蹈《扯笋笋》,有一段是表现孩子不同的扯笋状态和动作,老师先让孩子自己编,然后再整理。过程中老师设疑:在扯笋时的状态怎样,笋多吗,在哪个方位,怎样扯?等等。通过启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动作的创编中。结果孩子们编出来的神态、动作各异,非常新颖,有些动作竟是老师意想不到的。孩子们也因为参与了动作创编,因而在自我表达和表现方面得到了满足,体会到了创造带来的乐趣,这样自然就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

结语

在这个知识经济竞争和人才科技竞争的21世纪,各行各业都在呼唤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舞蹈教育若能将孩子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索和发现,变技能技巧训练为潜能开发训练,变纯模仿为创造,那么舞蹈教学将不仅会受到更多孩子的欢迎,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孩子创造潜能,增强孩子的创造力,这对孩子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篇(2)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就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习惯、意志、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校少儿舞蹈活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动机的明显与模糊、兴趣的高涨与低落、情感的丰富与单调、习惯的好与坏、意志的坚强与薄弱、性格的开朗与弧僻都会直接影响少儿舞蹈兴趣活动的效果。因而在少年儿童进行舞蹈兴趣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形体、技能、技巧、身韵的训练,而且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为此,在长期的具体实践中,笔者摸索出几条在少儿舞蹈活动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下面就谈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

信心是动机的产物。少年儿童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积极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学习的动机。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行动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在整个舞蹈兴趣活动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

1、要启发少年儿童把舞蹈基训看成是一项有趣的活动,使他们从心里愿意进行这种活动。若发现少年儿童在基训时感到厌烦、乏味的情况,教师要及时调节基训时间,增加趣味性活动和补充一些新内容,使他们感到基训有趣味,保持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状态。

2、提倡微笑教学,多鼓励,多表扬。使少年儿童在训练中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练好基本动作的信心。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和蔼可亲,看到有点滴进步就鼓励表扬,碰到困难就耐心指教,热心帮助,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基训是轻松愉快的。心理上的放松必将是导致生理上各个部位的放松,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训练,积极性高,主动性强,信心足,效果大。

二、培养学习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识别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唤起少年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是调动少年儿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前提。怎样培养并发展少年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呢?

1、创设音乐舞蹈环境,让他们多接触音乐舞蹈活动,如:看演出、听音乐、跳舞等,使他们在音乐与优美形体动作的氛围中,产生学习舞蹈的欲望。

2、挖掘教学中的快乐因素,探索兴趣教学的方法,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少年儿童心理特征,采用形象的、直观、比喻的和对比的方法进行技能、技巧、身韵的讲解和练习,帮助提示解决难点、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少儿舞蹈的兴趣。如:在排练少儿舞蹈《春韵》时,让孩子们用充满情趣的眼光来看世界,在儿童眼里,山是仙山,水是灵水,星星眨着眼,月儿开口笑;小鸟鸣叫是在唱歌,花儿怒放是在冲他笑,树枝摆动是在向他招手;小鱼可以做梦,萤火虫可以有烦恼,白云可以有翅膀,小泡泡可以在天上自由玩耍。这些有趣的事情可以打动感染少年儿童的心灵,培养与开拓少年儿童“艺术思维和舞蹈兴趣。

3、提倡交流,鼓励竞争。当学生的舞蹈模仿、表现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要给他们创造和提供表演的机会。如:参加市文艺演出比赛,参加全体性学校演出、组织班级舞蹈专场比赛,不拘形式地邀请群众观看表演等等,并组织他们观摩其他学校同行的演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产生竞争意识,激发练习舞蹈的兴趣。

三、诱发体现舞蹈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应。舞蹈主要是通过形体语言的艺术形象及丰富变化的表情在音乐中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所以舞蹈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感艺术。舞蹈作品正是通过形体、表情、音乐的鲜明艺术形象来诱发学生情绪,引起美感,产生共鸣的。因此,在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音乐艺术形象。在讲解和示范表演中设法创造一个情感境界,指导学生欣赏或表演,都要从启发、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出发,使他们在音乐的思想情感诱发下,自然而然地溶化于舞蹈艺术之中,达到“以情动人”、“以动感人”。如:在表演情节性舞蹈《娃娃的娃娃》前,引导孩子们在音乐背景下听故事:“淘气的男孩用枪把玩具娃娃打坏了,其他小娃娃用力把淘气男孩的裤子拉了下来。当男孩知道自己错了,并向玩具娃娃敬礼,表示赔礼道歉后,玩具娃娃原谅了男孩,并调皮地亲吻了淘气男孩地脸颊!”用拟人化地手法,使玩具娃娃有了感情,有了行动,符合儿童的心态和想象能力,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孩子们真诚朴素的童心在表演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四、培养良好的练舞习惯

习惯是指一个人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培养良好的舞蹈训练习惯是经常性的,有意识的,是具体的,始终贯穿于舞蹈训练之中的。良好的练舞习惯可以从“听、看、想”几个方面去培养:

1、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有意识地去听音乐,培养音乐的耳朵。养成在感受理解音乐形象、思想情感后才去发现和动作,并在手舞足蹈中力求动作的优美性与准确性。如:在第一次欣赏完歌曲《嘀哩嘀哩》后,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对音乐地理解;第二次听音乐,请孩子们联系现实生活,说说春天到来的景象;第三次听音乐,再请孩子们用舞蹈表现出春天刚刚探出头儿的小花小草、泉水丁冬、桃红柳绿等春的形象——有的用肢体巧妙地表现叶子在使劲地长呀长,充满着一片生机;有的三三两两次第地出现了一群小花朵,以预示春天的片片嫩绿孕育出花儿朵朵;有的运用大、小波浪组合表现春水汩汩。春天的精灵们啊!此时,他们的动作与音乐早已融为了一体。

2、培养认真看示范再练习的习惯排练时,手位、脚位、手型、表情、节奏快慢、力度、舒缓、紧凑、内韵等都要看清记准,待基本动作练习到位后,才能要求去整体演练。

3、培养会动脑筋,触类旁通,多想问题的习惯。舞蹈技能技巧性、动作规范性强,有的动作组合复杂,这就要求少年儿童在舞蹈训练中多动动脑筋,多想想动作、姿势、手位、表情、节奏、身韵、速度等是否符合音乐的节奏与艺术形象,切忌盲目地、机械地一遍又一遍的“过”动作。

五、锻炼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自己的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学习舞蹈是一门动作性很强的艺术,少年儿童学好任何一种舞蹈都必须刻苦练习,多练多跳,尤其是舞蹈中的基训部分,必须坚持天天训练,身韵感觉才能找到,技艺才能提高,动作才能到位,体现舞蹈的优美、舒展。在这甘苦而又漫长的学舞道路上,坚韧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行动中逐渐形成的。在训练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压腿、下奇妙之类基训中怕吃苦、心不静,不是敷衍了事便是磨磨蹭蹭,有的遇到困难、挫折、失败就半途而废。这些表现都是少年儿童意志薄弱的反映。因此在舞蹈基训、排练、表演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困难作斗争,帮助克服难点,获得成功的欢乐。并从学习习惯入手,有的放矢的进行毅力教育,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的要求,并有检查、有鼓励、持之以恒,渐渐地锻炼出坚强的毅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培养活泼、开朗、豪爽的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表现。性格不是天生的,它是从小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的培养和自身实践的长期塑造而形成的。从小对少年儿童进行舞蹈训练可以给他们创设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环境,少年儿童通过舞蹈的基训、身韵的练习、各民族舞蹈的学习,以及成品舞蹈的演出,不但培养了对舞蹈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表现,而且陶冶了情操。逐渐形成开朗、活泼、富有激情的良好性格。有些学生刚进舞蹈兴趣小组时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爱答话,不愿与同伴一起玩,不肯给大家表演节目等等,但经过一个学期的舞蹈兴趣活动后,绝大多数都变得活泼可爱,豪爽大方。舞蹈兴趣活动不但培养了良好的性格,而且为以后良好个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以上诸多的非智力因素中,还有自制力、自信力、专注力、适度感等。它们在舞蹈兴趣活动中,都占有一定地位,我们也应该注意培养它和维持它。

参考文献:

[1]金亚文.音乐教育论文的基本结构.音乐教育论文选题与写作(九)[M].中国音乐教育出版社,2008(03):33-36.

[2]黑格尔.美学[M].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332.

篇(3)

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对儿童艺术各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儿童动漫、儿童影视、儿童广告、儿童游戏、儿童音乐、儿童美术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得儿童艺术越来越成为儿童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些年看,针对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缩水现象。造成儿童艺术整体研究结构上的失衡。以下将简要评述儿童音乐艺术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

“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音乐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注重幼儿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有机整合,提倡幼儿自主地感受、体验、探索和创造音乐,鼓励幼儿独有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等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为该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有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李亚丽《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金亚文《音乐教学审美功效研究》、周洁嫦《音乐教学要善于创造美》、林白玲《从审美的角度调动学生音乐的兴趣》、程英《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陈岚《谈音乐审美教学法》、郑丽《幼儿音乐游戏中的审美体验》。

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

在儿童音乐领域,如何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一直是儿童音乐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这方面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也是最多的。为了能更清楚地呈现,笔者对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1.以国外著名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覃晓宁《铃木音乐教学法给音乐教育的启示》、李琦《浅谈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刘文靖《奥尔夫教学法浅识》、娜仁其木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梁燕《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影响》、徐颖《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陆建珍《美国综合音乐感在教学中的运用》、崔伟《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育观》、谢春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启发》。察觉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2.以针对目前儿童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刘莉萍《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创新途径研究》、张卫民《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张占春《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反音乐教育”现象》、赵大刚《谈幼儿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误区》、吴欣光《小学音乐教学误区》、侯杰《对综合艺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3.以教材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赵继红《幼师音乐教材改革初探》、韩天寿、吴霞飞《从幼儿音乐教材视角谈学前教育管理缺失――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调查分析》、《小问题、大思考――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的调查分析》、王信东《云南省小学音乐美术乡土教材建设与研究》。4.以儿童舞蹈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夏珊珊《浅谈幼儿舞蹈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吴婉媚《儿童舞蹈教育浅探》、陈波《浅谈幼儿舞蹈的童趣性》、王萍《浅谈幼儿舞蹈的学与教》、赵焕生《浅谈幼儿舞蹈的编排技法》、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商策《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艺术》、杨秀敏《幼儿舞蹈教学的生命线》、樊星《论基本功训练与幼儿舞蹈教材开发》、文畅《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的成功所在》、朱宝仙《少儿舞蹈活动的几点思考》。5.以儿童钢琴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张应辉《儿童钢琴现状思考》、康晓蕴《浅谈儿童钢琴教学》、姜晓琳《怎样培养儿童的钢琴兴趣》、张丹宁《儿童钢琴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陈宇兰《谈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杨振《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儿童钢琴教学》、罗魏《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海宏《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几个心理问题》、李斯娜《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问题初探》。6.以儿童声乐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田丹《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臧欢《儿童声乐快乐教学初探》、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赫嵘《关于从事儿童声乐教学工作的初浅探析》、张郁《儿童歌唱教学与训练》、李福《论赏识教育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宁馨磊《声乐早期教育中的快乐教学》、秦玮蔚《儿童声乐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宝秀《浅谈儿童歌唱教学及兴趣的激发》、陶小卫《儿童学习声乐的教学体会》。

三、从儿童音乐心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儿童音乐心理研究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的:1. 从幼儿自身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来说明幼儿音乐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与培育。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杜悦艳《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魏欣《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功能》、尹娟《浅议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化教学》、孔起英《论儿童审美与艺术行为的心理机制》、印小青《论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三个标志及特点》、张富生《音乐美育中的心理因素分析》。2.从幼儿智力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王子婴《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郑虹《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李芳《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杨望舒《幼儿多元智能中的音乐领域》、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武艳《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育的启示》。3.非智力因素对儿童音乐心理的作用与影响。张静《在音乐活动发展幼儿非智力因素》、张双琴《歌唱于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王诗春《浅谈钢琴学习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孙伟《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李馨怡《幼儿钢琴教育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析》,余红梅《挖掘音乐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4.从美育的角度探讨音乐教育对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作用。修海林《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秦艳《幼儿音乐素质的结构与要素分析》、沈建洲《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李小琰《童心•童话》,张殿柱《美育与儿童的全面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策略角度研究儿童音乐艺术教学的研究者是最多的。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般的选题范围。因为这一选题的研究者多是从事普通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或工作范围内选题,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家研究的内容多是对儿童音乐艺术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反思。当然,这其中不乏研究角度新颖、论述精彩的论文,但数量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感觉难有新意。因此,要想在这一领域进行突破,必须要求研究者避免材料的堆积,避免对问题表面的分析,应突破传统儿童音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模式,过于阐述具体而细微的问题,而忽略将儿童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理性思考纳入到实践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去,利用理性层面的辩证性思维来看待儿童音乐艺术感性层面的问题,从而获得客观、深入的结果。其次,从审美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多的。“审美”是这些年来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热门词语,可以说针对音乐教育中审美层面的研究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这是人们对音乐教育本质了解越来越清楚的表现。很多研究者纷纷从审美的角度展开对音乐教学的分析,其中又以对基础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最多。在“审美”这个热点、焦点上选题,这本身就意味着更受人关注,因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我们看到在2004年郭声健博士撰写的《音乐教育论》书中,就对审美教育做了深刻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此后,更多的著作与论文开始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价值展开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数量很多,但往往多是泛泛而谈或者说是现象罗列。许多论文有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的感觉。因此,如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思考,必须要求研究者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或者在别人不同的层面上选题,或者要从新的角度选题。从学科边缘或交叉点上选题,已成为未来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两门甚至更多的相关学科上进行较深较独到的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科研成果。比如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等论文中涉及的学科就包括了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知识内容。其实,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里,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会有效避免撞车,较易获得突破和取得成果。比如湖南师范大学吴跃跃教授国家教育部课题《音乐教育对少年犯的教化功能及实践研究》将音乐教育学、犯罪心理学结合起来。魏豪扬硕士论文《社会音乐教育之音乐艺术培训市场营销研究》是将音乐教育学、文化策划学、市场营销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音乐教育活动中包含的客观存在的市场经营管理实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当然,这类选题要求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跨学科综合与分析。否者,就会感觉一知半解而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最后,从冷门和盲点上选题,也是目前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冷门和盲点,或是因为远离当时的焦点、热点,或是一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或是尚未被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有,但还不多。比如以上列举的论文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体现。这样的选题由于有其本身的价值所在,一旦其价值被人发现,研究出成果,便会向热门和焦点转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相信这类选题还不少。

综上所述,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占据着勿庸置疑的主导性地位。这样的研究成为热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从国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内容来看,艺术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特别是将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运用于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已成为研究的常态。因此,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增加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生长点,是我们儿童音乐艺术研究者急需要做的工作。毕竟,儿童艺术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可能性;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

乐出版社,2006

[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幼儿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

篇(4)

0-7岁的幼儿包括2个年龄段:3-7岁的学龄前儿童和0-3岁的婴幼儿。包括幼儿在内,2008年我国0-14岁人口统计为2. 5166亿人,占总人口的19.0%[1]。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闲暇时间相对富裕[2],接触电视时间比中小学生多,且较无机会接触其他现代媒介,可塑性最大,其电视观看时间可达到人生的第一个高峰[3]。90年代末的调查就显示:我国幼儿每天看电视的占72.4%[4],约44.3%的幼儿1岁前就接触电视,到3岁约82%的幼儿看电视,且随年龄增长,每天看电视的幼儿人数、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均增长,幼儿平均每天收视时间在1.45小时以上[5]。发展至今,电视已成为我国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主要媒介,也是对其成长尤其价值观念形成影响最大的大众媒介。

近年来,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的推行,幼儿电视节目取得了不少进步,出现了《智慧树》、《小小智慧树》等品牌节目和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中国教育台早教频道等。但与数亿幼儿及其家长的观众数相比,现有幼儿电视节目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很薄弱。深入分析我国幼儿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并合理建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媒体研究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我国幼儿电视及幼教视听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自制的幼儿电视节目品牌很少。

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幼儿开设的电视栏目、节目相当有限,这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尽管已开办了30多个少儿频道,但多数节目以7岁以上少年儿童为目标受众群,专门关注到7岁以下幼儿的节目较少,针对0-3岁婴幼儿的电视节目更少。自制幼儿节目,包括幼儿动画片在内,节目总量过少,相对固定且有影响力的幼儿节目品牌太少,远不能满足幼儿及其家长的收视需求。

央视少儿频道25个栏目中仅有《智慧树》、《七巧板》、《小小智慧树》3档幼儿栏目,其中《小小智慧树》、《七巧板》针对0-3岁孩子;此外是央视《宝贝一家亲》育婴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早期教育频道有《伴随成长》、《幼儿园的故事》等3、4档栏目——但该频道一直以数字付费电视形式出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大幼儿和家长的收视选择;在当前全国数字付费用户有限且年度增量也有限的情况下,该频道幼儿节目尚不具备影响力。

(二)现有节目成人说教味太浓,幼儿特性不够突出,品牌影响力不够。

我国现有幼儿节目还存在着说教意识过浓、角遮蔽幼儿视角、成人思维代替幼儿思维等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以幼儿为主体”,制作理念、制作的精良程度、节目品牌推广等方面还无法与国外品牌节目抗衡。

研究表明,在节目中,儿童的参与程度越高,儿童的主体性发挥越显著。但我们常犯的毛病就是:幼儿的主体性常常有意无意被忽视,成人主持人往往成为了节目的主体、主角,占据节目中心地位;节目中的幼儿还是处于较被动的、受支配地位。幼儿品牌栏目“《智慧树》的11个子栏目中……以成人为本位的栏目有6个,占55%”[6],超过一半以上。

《智慧树》作为仅有的几档自制幼儿节目中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这就暴露出:幼儿和家长收看国产幼儿节目时,选择品牌节目的余地相当有限。

(三)洋品牌视听产品占据幼儿收视市场。

由于适合幼儿收看的自制电视节目很少,家长们转而寻找市场上可售的其他幼教视听产品。笔者作为幼儿家长,所搜集到的目前市场适合幼儿的主流视听产品主要有:CBBC的《天线宝宝》和《花园宝宝》、迪斯尼的《小小爱因斯坦》和《小熊维尼家族》、瑞士的《企鹅家族》、德国的《逻辑狗》光盘、捷克斯洛伐克的《鼹鼠的故事》,以及日本教育集团倍乐生株式会社(Benesse Corporation)借中国福利会出版社推出的《巧虎》DVD,等等。它们中既有娱乐类节目,也有教育类节目,更多是二者结合的,笔者将之统称为幼儿娱教节目。但它们无一为我国自制幼儿视听产品,且都并不来自主流电视媒体。

这些视听产品品牌背后都是国际传媒集团,他们对我国幼儿娱教节目市场虎视眈眈,并一定程度上已在品牌推广和市场培育等方面占得先机,抓住了幼儿及其年轻父母观众群的注意力。

“幼儿阶段……发展起对自然及周围世界的理解,建立观点和想法……将影响他们的一生”[7]。我国自制幼儿电视节目的匮乏和弱势,说明国家主流媒体还未在幼儿娱教节目领域建立真正的核心地位,这就很难对我国幼儿的身心成长、尤其是对其本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涵养熏陶方面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为什么主流电视媒体没有更多投入到幼儿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乃至发行领域?反而是让境外媒体借助各种途径抢占了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力市场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儿童电视研究者认为,儿童电视是专业化的窄播媒体,存在着诸多困难:广告商不青睐、经费不足、利润太低,加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人才匮乏、经营不善、制作落后等等。换言之,由于各方面资源和经费不足,吸引不了广告,也吸引不了优质人才,因此节目制作投入有限,节目不好看,自然经营更加困难,经费更加不足,陷入恶性循环。与一般少儿节目相比,幼儿电视具有自身特点;而要解决现有困境,必须要从幼儿电视的特点出发,找到良性循环的路径,即找到幼儿电视节目运营的长效赢利模式。

二、我国幼儿电视节目品牌发展策略

(一)抓住幼儿认知心理,制作品牌娱教节目。

幼儿电视的特点是娱乐教育一体。如何制作出宝宝喜欢的幼儿娱教节目?安伍德说:“创意来自孩子,如果你要为孩子制作一些节目,那么你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眼中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8]。掌握幼儿独特的视听思维规律和言语行为特征是制作幼儿电视节目的关键。必须坚持将“幼儿主体”的创作观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从根本上剔除成人思维对节目的不良影响。“节目的定位、内容的设置、视听运用、栏目编排及主持人塑造等要从‘儿童是主体’出发”[9],处处从幼儿视角,依据幼儿认知心理创作节目。关键看节目有无充分体现幼儿特有的心理特征:

1、玩耍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内容。《天线宝宝》的主创安伍德通过对幼儿的长期观察总结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就只会玩”[10]。家庭和儿童休闲设施设计领域的国际权威人物RandWhite指出适合儿童的且具有发展能力的“玩”应具备如下7个特征:令身心非常愉悦、注重过程多于结果、儿童自发自导式、促发想象力的、不受任务和成人强加规则的影响)、分享式的、开放式的[11]。风靡全球的《花园宝宝》、《天线宝宝》,当中的角色就是每天玩,“白云白蓝天蓝,天线宝宝出来玩啰!”重复单纯的儿童语言、简单易懂的情节、明亮的色彩、容易模仿的舞蹈、节奏明快的音乐;玩,就是天线宝宝们的全部生活;镜头的中心也总是快乐玩耍的孩子,成人仅是配角。

2、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笔者对照研究了现有的幼教视听产品,发现:节目中幼儿角色的互动体验式游戏和情境化的游戏过程,往往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巧虎乐智小天地》根据1-6岁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开发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程度的互动体验式游戏,借助情境化的游戏模式,以唱游形式编排,着力吸引孩子在唱唱跳跳当中模仿巧虎的言行,从而实现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如自我保护、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相比之下,《智慧树》大部分栏目侧重以发展幼儿知识技能为目标,知识教育痕迹较重,游戏的编排还有待加强。

3、直觉认知与情感满足是幼儿主要的心理需求。儿童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0-3岁是幼儿的感知发展阶段,3-6岁则是直觉思维阶段。因此,抽象的知识教育很难让幼儿理解,幼儿往往是通过色彩、图形、运动、音乐等元素来获得对周围世界的直觉认知。美国传播学鼻祖施拉姆在上世纪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儿童使用电视以得到个体的满足,主要是情感满足和认知满足[12]。而幼儿对电视的内容诉求与学龄期少儿又有很大差别,其生活能力的模仿式认知学习和情感感知的体验式满足,要超过抽象的知识教育诉求。《天线宝宝》和《花园宝宝》就通过台词、韵律和音乐将孩子带入宝宝们快乐游玩的乐园世界,让孩子们在欢笑中体验“互助”、“友爱”、“分享”、“探索”等美好事物,获得情感满足,同时也通过宝宝、音乐、色彩、运动等形象元素获得对同龄人生活世界的直觉认知。

4、幼儿倾向于模仿同龄的角色化形象,并获得认知满足。幼儿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获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是视听觉,主要依赖大量生动有趣的视听形象提供的信息来获取概念和经验认知。在幼儿节目中有无让孩子喜欢并印象深刻的角色化形象塑造,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角色化形象塑造必须具备如下形式要素:亲和力、目光沟通、同龄孩童、鲜艳的颜色和造型、引起注意的声音[13]。《智慧树》中的红果果、绿泡泡、小咕咚等形象就较成功。英国高收视率低幼节目《方块娃娃》通过四个活泼可爱、个性鲜明的拟人化角色唱歌跳舞,搭配幽默有趣的对白与动作,每集不同的主题故事,让孩子在模仿方块娃娃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和学习英语。《巧虎乐智小天地》集中塑造的孩童人偶巧虎成为孩子心目中模仿的同龄人榜样,帮助幼儿培养了各类生活习惯。有研究指出,由于成功的本土卡通形象缺席,幼儿对国外卡通形象具有明显偏爱,严重影响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及我国儿童文化认同感的形成[14]。在我国幼儿电视节目中塑造成功的角色化形象,从文化建设角度看也是非常迫切的。

(二)拓展幼儿节目品牌价值链,建立长效赢利模式

近年来,境内外不少媒体通过品牌经营和产业链整合,涉足幼儿电视节目市场并获得丰厚收益。2003年NICK少儿频道以年收入11.5亿美元占据全美电视频道收入排行榜第10名,其中“NICK”品牌每年衍生品开发收入达到了10亿美元[15]。我国台湾地区幼儿电视频道发展也很快,除了收视第一的“东森幼幼台”,还有富邦电视集团的“MOMO亲子台”,纬来电视集团的“QTV纬来儿童台”等,幼儿电视节目已成为台湾主要电视集团的重点发展项目,人们纷纷看好该收视市场的发展潜力。

所谓品牌价值链,就是利用品牌号召力,将各种品牌拓展活动联系起来,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16]。我国幼儿电视节目要走出困境,就应挖掘收视群体的潜力和节目品牌价值,从节目品牌构建进一步延伸到幼儿娱教市场开发,构建品牌价值链。

1、节目品牌价值链的时间延伸。幼儿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正处于模仿、认同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期建立起来的品牌认知会影响到其成年后的品牌选择,幼儿时期的电视观看行为会影响未来少儿期、青少年期的媒介使用行为[17]。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指出:“幼儿阶段是孩子的态度形成阶段,发展起对自然及周围世界的理解,建立观点和想法。……这种态度的形成阶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18]。幼儿期的收视偏好会对其一生都产生深远影响。幼儿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忠诚受众群。电视节目品牌对幼儿的吸引力,使这群受众往往成为最忠诚的观众,也是电视频道培养未来观众的手段之一。

2、节目品牌价值链的空间延伸。幼儿的电视收看行为,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往往呈现为2种状况:一是与父母一起收看,节目同时获得了成人观众;另一种是,幼儿通过节目收视获得的态度偏好乃至品牌偏好影响了父母的消费选择。“养育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每花1美元,就有75美分是根据这些儿童的需求和欲望花出的。可以说,学龄前儿童掌控着比其他任何群体都更多的金钱。他们决定着父母的购物地点、吃饭的地方、居处之所在,乃至开什么车,去什么地方度假”[19]。幼儿电视节目其实是通过抓取幼儿的注意力,最终获得了具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父母受众群。

幼儿节目受众群的扩展,使其获得了更多经营保障。英国幼儿父母倾向于选择优质的本土节目,因此面向0-6岁婴幼儿的CBeeies频道收视率胜过观众群定位为6-12岁儿童的CBBC频道[20]。后者因美国少儿节目的冲击,经营限入困难,CBeeies频道则因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视保障,经营良好。

3、节目品牌价值链的主要实现方式:开拓幼儿娱教衍生品市场。调查发现,对幼儿电视抱积极态度的家长,对该电视衍生产品如配套音像制品和玩偶愿意购买的,分别占70.45% 和58%以上[21]。假如不局限于“卖广告时段”这种传统的电视赢利模式,幼儿电视节目有着更多商机,应致力于发展品牌节目的衍生品服务,延伸品牌价值链。“儿童节目的关键在于,故事和人物都能在屏幕外引起回响,出版、玩具等业务也因此能够附加在节目之上。作为一个儿童节目的专业营销者,最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我怎么让节目及其附加物成为一个孩子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都离不开的东西?”[22]

当前,多家视听传媒以幼儿及其家长为收视对象和目标市场,着力开发其中的无限商机。《巧虎乐智小天地》大力开发和促销巧虎开心成长系列周边产品,通过出售的读本、DVD、故事游戏书、父母育儿书、各类游戏玩具、生活用品、卡通形象和人偶等相互连动,引导孩子和家长的消费趣味。我国台湾的东森幼幼台过去以播放外购卡通节目为主,结果与目前很多地方少儿频道一样广告匮乏、片源不足、经营亏损。2000年定位为针对0-7岁儿童的幼教频道,强调快乐学习和亲子互动,其收视群中高达34%是25岁至45岁的家庭主妇与职业妇女。第二年就扭亏为盈,2005年挺进全台湾收视率前十名,仅广告收益就达5亿台币。同时积极进军幼教商品市场,经营所播品牌节目的衍生品:VCD、CD、录像带、录音带、平面儿童书刊,还有卡通肖像授权加工制成的配件、服饰、家庭用品、文具等,收益相当可观。这种品牌延伸战术被多数幼儿视听产品商采用,是目前较行之有效的赢利模式。

4、节目品牌价值链的整合营销策略:与相关品牌、机构强势联合,增强品牌竞争力。相比已具品牌基础的节目,资金不足、起步较晚、资源有限的地方台幼儿栏目,前期节目开发与后期经营会遇到更大困难,更需联合与幼儿消费市场密切相关的实力机构和品牌商,通过产业链整合,聚合彼此价值链上的核心能力,增强节目号召力与竞争力。国内私营媒体互力健康传媒,2007年联合贝亲、恒安等著名妇婴消费品商制作节目,开发了0-1岁婴幼儿节目《贝亲亲子乐园》和《恒安亲子乐园》,联合全国20多个重点城市品牌医药医疗机构为播出平台,锁定妇婴为主力受众,大力拓展亲子节目市场,拓展“婴童经济”产业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开发、制作、生产、出版、播出、销售及衍生品的生产经营,都与一线品牌商合作,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利用品牌联合打造幼儿节目品牌开发制作与播出发行的大平台,以整合营销方式提高节目的品牌知名度和曝光率,有助于品牌塑造和累积人气。

要将节目一次售卖即凋谢的速朽转化为更持久的品牌生命,就有必要构建并延伸幼儿节目品牌的价值链,把节目品牌影响力传达给消费群体,进一步巩固品牌节目的市场地位,实现节目品牌效益的最大化。国外传媒集团及民营媒体对幼儿节目市场虎视眈眈,已迈出了竞争步伐并开始市场布局。我国现有幼儿节目还未充分开发品牌价值链,如仅满足于现在的广告经营模式,不去尽力拓展市场,长远看有可能导致收视市场萎缩。主流电视媒体应尽快拓展思路,抓住契机占领幼儿娱教市场。本土幼儿娱教节目兴盛,孩子和家长就有了更多选择具有本土文化品质的节目的可能性,也是新一代幼儿国民传承与认同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需要。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2月26日。

[2]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当代传播》,2001年03期。

[3]李嘉梅《学龄前儿童媒体识读教育之初探——台北市幼稚园儿童电视观看行为之研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4]张令振《电视与儿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5]王春燕、张晋萍《对学前儿童收看电视状况的调查研究》,《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6]周裙赞《我国当前幼儿电视节目的教育价值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7] [瑞士] 皮亚杰著,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8]王海龙《玩乐+惊喜:BBC的核心理念》,《视听界》2008年06期。

[9]姚汝勇《以“儿童本位”理念构建群体守望的精神家园—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天线宝宝”背后的故事》,台湾PTS网站http:pts.org.tw/~celetubbies/

[11]RandWhite,2003,That’s Edutainmem by Randy White,White Hutchinson Leisure & Learning Group, http:whitehutchinson.com/leisure/articles/ededutain-ment.shtml

[12]W.Shramm,J.Lyle&W.B.Parker,1961,Television in lives of Our Children, Stanford, California, P61-69.

[13]A. C.Huston & J. C.Wrighe, 1983, Children’s Processing of Television: The Information Functions of Formal Features, in J. Bryant & D.R.Anderson (eds.),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elevis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79-81.

[14]熊芝《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5]王彩平《境外少儿频道运营面面观》,《声屏世界》2006年03期。

[16]姜向阳《品牌延伸应遵循的原则》,《企业研究》2006年01期。

[17]W.ACollins, 1981,Schemata for understanding television, In H. Kelly &Gardner (eds.), New direction for children development: viewing children through televis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pp.31-45.

[18][瑞士] 皮亚杰著,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19]胡泳《从“天线宝宝”看儿童营销》,《成功营销》2004年07期。

篇(5)

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一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全面落实。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方案,着力加强艺体教育,全面提升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一、构建艺术教育工作管理机制

我区把中小学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加强艺术教育工作。一是区教体局成立了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副局长任组长,基教股股长任副组长,基教股一名干事主抓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各中小学也成立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或艺体处主任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各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二是区教体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宝鸡市陈仓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音美教学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育素质、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民族整体素质提高奠定良好基础。三是教体局在开学工作检查和平时工作督查时,把艺体课程设置及教学工作作为检查内容之一,督查指导中小学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促进艺术教育工作。四是教体局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各镇校围绕“在阳光下成长”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少儿歌曲创作比赛、少儿才艺表演、少儿书画展、艺术教育论文评选等活动。去年,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试点工作,全面完成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传工作。今年秋季开始全面推开“体育艺术2+1项目”。

中小学重视艺体教育工作,有的学校还成立了艺术教育教研组,开展艺术教育教学研究,促进学校艺术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严格执行艺术课程标准,加强体育艺术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是体育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我们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加强体育艺术教学工作,把艺术教学工作作为重要课程来抓。加强艺术教学工作督导检查,定期进行艺术课的备课、上课、活动、测查等教学常规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了解艺术教师的授课情况,给予具体指导,加强艺术教学工作管理,做到“六有”:有教材、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考核、有总结,保证艺术课程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成立艺体教研组。备课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校本研训,开展科组互听互评课,做到“四有”:有时间、有地点、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加强体育艺术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支撑,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水平以及自身的基础素质对教育效果起着直接的作用。我区对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比较重视,一是组建专业训练队伍。我们组建了学校“合唱队”、“舞蹈队”、“鼓号队”、“美术兴趣小组”,在组建、训练过程中,做到了“六个落实”,即:队员落实、计划措施落实、指导教师落实、场地落实、器材落实,训练时间落实,保证专业训练按计划扎扎实实进行。二是强化艺体教师的培训学习。鼓励艺术教师积极参加高层次的学习,并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组织艺术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型培训和专业竞赛,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养。三是招聘补充艺体教育教师。每年在招聘教师时,拿出一定的指标,招聘选用艺术教育教师,选聘的艺术教师一般分配到艺术教育比较薄弱的中小学工作,以推进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四是筹建全区教师乐队,组建陈仓区少儿艺术合唱团,做好陈仓区少儿足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五是组织举办音体美教师课堂教学培训活动,通过业务培训提高队伍。音美教学以如何上好常规课为突破口,引导所有体音美教师灵活运用新课改教育理念,帮助教师掌握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促使他们自加压力,投身教科研活动。努力创造条件选送体育艺术骨干教师轮流进行业务培训。通过这些措施,既规范了体音美课堂教学,提升了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又培养了一批青年艺术教学骨干,其中一批艺术教育教师被评为市区级教学能手。

四、丰富艺术教育活动

1、每年分别举行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文艺演出、书画展等活动。

周原镇军辉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荣获省教育工委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

2、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系列教育活动。

全区126幅优秀绘画作品和338篇优秀征文获奖。虢镇小学创编的大型音画诗《寻找香泉》代表我市参加了“陕西省教育系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汇报演出”,成为整台晚会的一大亮点,受到广泛好评。

3、组织了第四届优秀童谣征集活动。

组织各镇校认真开展优秀童谣创作及传唱活动。慕仪镇中心小学等5位师生创作的优秀童谣《月儿弯弯》等5首作品入选201x年陕西省优秀童谣名录。

4、举行节日艺术体育展演。

5月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9月份庆祝教师节文艺汇演,还有围绕节日开展的各项活动, “五四”“六一”“教师节”“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举行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社区艺术节、廉 洁文化进社区活动、“红歌颂祖国”歌咏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给中小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丰富了他们的文娱生活,陶冶了情操。

五、加强艺术教育师资及设施建设

我区现有音乐、美术教师359人,其中音乐教师185人,缺额26人;其中美术教师174人,缺额41人。共计音美教师缺额67人。小学和职教中心音乐、美术课每周各开设2节,初中和高中音乐、美术课每周各开设1节。区内学校现有专用音乐教室82所,有专用美术教室84所。

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多方筹资87万元进行了装修改造,先后荣获“省级卫生示范单位、全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一级活动场所”等殊荣,舞蹈《在小池边》获“全省艺术展演二等奖”。另外,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心项目建设即将完成。

我区的艺术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有些中小学对体音美教学重视不够,课程没有开足;有些学校没有专业教师,有些学校有专业教师却没有专用;大多数学校音乐、美术专用教室不能充分使用。在今后的艺术教育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大的热情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艺术活动,促进体育艺术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一是抓好体育艺术常规教学工作,开足开齐开好课程,保证课堂质量。二是抓好体育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三是继续抓好“体育艺术2+1项目”,抓好体音美特长生培养;四是加大对全区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评估力度;五是抓好体育艺术各项系列活动正常开展。

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一、提高认识,形成艺术特色教育氛围。

要形成学校的特色,搞特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在全校上下形成共识,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为此我们在校内外搞好学习宣传工作。

1、加强学习,更新教师观念。

为了更新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认识,我们在教师中,进行素质教育理论和艺术教育理论的学习。

人类历史上尽管有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离不开艺术。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艺术,文明与艺术同时产生,不管在哪个文明和哪种文化中,艺术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艺术,我们的生活就缺少色彩与光泽,艺术总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多姿多彩、令人心驰神往的世界。(本文由免费提供,请注明)

为了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在艺术活动中,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健全人格,成为智慧的人,达到与世界的和谐。

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在教师中宣传艺术教学的重要意义,使教师认真领会了素质教育有关文件的精神,提高教师对艺术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宣传,得到社会的支持。

为了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在家长座谈会上,学校领导作了报告,宣传了艺术特色教育的意义和对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各方面素质的作用。又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座谈,使家长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我们还利用节日,在团总支、艺术组的组织下,与中心小学一起上街表演节目、写对联,为民服务,以扩大艺术教育的影响。

二、挖掘潜力,健全艺术教师队伍

要搞艺术特色教育,必须要有一支素质比较高的教师队伍,这是搞好艺术特色教育的关键。

1、建立一支专业艺术队伍。

艺术是专业性比较高的一门学科。它包括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很多方面。因此,要搞好艺术教育,必须要有一支学有专长的专业教师队伍。我们学校在已有的三名学音乐的教师,一名美术教师,一名书法教师的基础上,在本校挖掘师资,将音乐、美术、书法有特长的教师加入到艺术组。

2、教师以身作则。

要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提高,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为此,我们强调教师要练就一种艺术特长,要把具有一种艺术特长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要求教师学习一些艺术的基础理论,让全体教师明确具有一种特长的重要意义,使练就一种艺术特长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学校能歌善舞,能书能画的教师越来越多。

三、形成制度,保证特色教育的实施。

人的艺术能力的形成像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阳光、土壤和特定的生态环境一样,也需要合适的条件和环境。

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艺术工作,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全面的落实。我校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指导思路,把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认真贯彻执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艺术工作。下面将我校本学期的艺术工作情况做个简单总结: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1、成立艺术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切实抓好艺术工作,我校健全了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成立了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由一名副校长主管艺术工作,教导处、总务处、大队部配合,艺术专职教师具体抓实施,各班主任协助工作,形成了艺术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从组织上加强艺术工作的领导。同时,成立艺术教研组,加强艺术教学教研工作的领导,促进学校艺术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2、制订艺术工作计划和相关制度

一是制定《艺术工作实施方案》,从长远制定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二是制订相关的各种制度,使艺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标准可评价;三是制定学期艺术工作计划,提出本学期具体的目标要求和措施;四是把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提上学校的议事日程;五是定期召开艺术工作会议,讨论研究艺术工作的措施和方法,确保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扎扎实实地按计划进行。

二、加强艺术工作的管理。

1、加强艺术教学工作的管理,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艺术课程,把艺术教学工作作为重要课程来抓,并做到“六有”:有教材、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考核、有总结。

成立艺术科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校本研训,开展科组互听互评课,做到“四有”:有时间、有地点、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加强艺术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

定期进行艺术课的备课、上课、活动、测查等教学常规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了解艺术教师的授课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

3、对艺术课程实施任务教学,规定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期末组织验收检查。

4、组建专业训练队伍。

本学期继续延续“快乐拓展日活动”,组建学校“合唱队”、“舞蹈队”、“诗社团”、“儿童画社”等艺术类团队,在组建、训练过程中,做到“六个落实”,即:队员落实、计划措施落实、指导教师落实、场地落实、器材落实,训练时间落实,保证专业训练按计划扎扎实实进行。

5、鼓励艺术教师积极参加高层次的学习,并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

组织艺术教师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类型培训和专业竞赛,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养。

三、校园文化艺术。

我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制定计划规定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我们以“让先进文化充满校园,让多彩校园处处体现教育”为主旨,把校园文化作为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加强文化长廊建设。在教学大楼里,张贴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童趣盎然的诗歌,并与学生优秀的绘画作品相对应,图文并茂。

四、取得的成绩。

1、音乐教学初见成效。

学生音乐知识水平逐步提高,学习音乐兴趣浓厚,成功举办了“迎六一”文艺晚会,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2、美术教学成绩喜人。

在全校宣传、推广下精选出五副儿童画作品参加了上海市学生绘画书法比赛活动。获上海市一等奖和长宁区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把学生的作品展示于各楼梯的两侧,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在艺术环境中得到熏陶。

3、结合区舞蹈节活动,利用每周的体锻课时间进行集体舞普及教学活动,让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潜心编排集体舞《童心舞动》和表演舞《爱心满天》参加了区舞蹈节的比赛。

五、今后工作的思路。

1、不断地完善艺术教学设施,筹措资金购置设备。

2、强化艺术教学管理,积极开展艺术教学教研活动。

3、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步伐。

篇(6)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高新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知识的创新能力,职业教育能否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将职业教育和社会的整体教育相结合,培养出既能适应时展,又能适应未来就业市场激烈竞争,并且具有独特品质的技能型人才,成为许多职业学院争相探讨研究的热门课题。职业学院对舞蹈人才的培养,把学生由自然人转化为职业人的有效方式,已经成为许多职业学院舞蹈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职业学院舞蹈教育需因时而变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不乏关注度的热门话题,它因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而牵动着众人的目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虽然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不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知识面、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的技术型人才。无论是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还是教育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及2006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是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实用性和实践性特征也越来越突出,它促使职业教育从重视知识存储逐渐转变为重视知识应用的掌握。①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必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重点是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对于某些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随之发生变化。比如以前只有在艺术院校才开设的舞蹈专业,如今已经是全国许多综合性大学和职业学院的主要专业,这是因为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集表演、音乐、戏曲身段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体的舞蹈,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前身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在应知基础上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学院。无论是成立于解放初期的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还是1985年更名为华南文艺业余大学,或是1996年改名为华南文艺成人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和“二为”方向,从严治校,精心育人,充分依靠社会力量,走社会办学道路,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文艺人才,有的已经成为当今广东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专家。作为全国文联系统唯一的由广东省文联主办的公办综合性多学科的艺术类高等院校,在2004年转制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实现了由成人办学模式向普通高校办学模式的跨越。身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的舞蹈教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今天,究竟怎样才能在发挥学院优良传统,汲取前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是笔者在舞蹈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二、职业学院舞蹈教育需准确定位

教育的本意是要培养人们的本领和能力,如果要使一个人有本领有能力,就要发展他的耳目心思手足不可。②职业学院的舞蹈教育,需要靠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实用性技能,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深化教学质量,实施精品战略,加强教师自身建设为着眼点;不断提升舞蹈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具有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具备的专业水平。因为职业的内涵所涉及的技能、知识和价值观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无论什么类型的教育,其核心要素是课程设置。其实一门学科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和基础,③在职业学院的舞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以掌握基本技能为目的。作为职业学院的舞蹈教师,其舞蹈教学的课程也必须根据社会的动态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变革,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实践能力、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理论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师手把手的传授,学会知识、技能。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舞蹈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面向不同地区群众文化馆站、少儿培训、演艺公司、健身培训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舞蹈表演、培训、编排、形体设计等多技能工作的专门人才。

针对现代社会对于不同文化人才类型的需求,舞蹈系开设了舞蹈表演、礼仪文秘与流行音舞两个专业,同时还增加了爵士舞、交谊舞、公关礼仪表演技巧、办公室职员技能、舞蹈创作编导及演讲与口才等时尚热门课程。其中丰富的舞蹈表演专业主要有芭蕾舞基础训练、舞蹈基础训练、舞蹈剧目、现代舞技术、舞蹈赏析、舞蹈编创、国标舞等课程。对于舞蹈教师而言,必须集教学、创作、表演于一身,既有舞蹈表演实践,又有舞蹈教学经验,才能将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紧密结合,创造课堂项目化、项目技能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多种与舞蹈相关的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实用性舞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始终坚持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教学紧跟时代,课程贴近社会,既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技巧,又重视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如果系统整体中的各要素之间是有机把握的,那么系统的整体功能应当大于各功能之和。笔者认为,职业学院的舞蹈教育必须对舞蹈教学进行准确的定位,找准需求和培养的方式,把与舞蹈艺术相关的人文知识不断扩展与外延,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对舞蹈创作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的创新力,加深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情景教学体验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职业学院舞蹈教育需注重技能

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④当今社会,不仅需要普通高校毕业的高层次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也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职业学院的舞蹈教育,具有职业性、开放性、地域性、多样性等特点,应当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舞蹈表演、编创、培训等方面的需要,必须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要求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对接。舞蹈教学的课程必须结合社会需求,学习内容与未来工作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职业能力,为其今后的职业活动做好准备,为实现学生的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当前社会对舞蹈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市场调查显示,社会需要有舞蹈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主要舞种的分析方法和一般技术;了解相关艺术学科的基本常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具有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和舞蹈表演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艺术团体、文化部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进行舞蹈教学、舞蹈编排和舞蹈表演相关工作,适应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因此,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的舞蹈教育,注重吸收古今中外关于舞蹈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注重舞蹈与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对接,使舞蹈教学知识化、动态化、形象化、多元化。作为舞蹈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笔者要求教师在舞蹈教学模式上,着重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化舞蹈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积极设置情景教学、项目教学、数字化教学。以舞蹈系针对社会需求专门开设的礼仪文秘与流行音舞专业为例,就是从培养学生掌握公关礼仪常规所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时尚舞蹈艺术表演和节目策划能力,适应公职人员市场、时尚表演与编创、培训等行业的一线需要量身定做的。在此专业的教学课程中,有一项是表演素质训练,这是主持与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比如人们的站姿、坐相,这些从表面上看都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却与舞蹈形体基本功的训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工作生活中,无论是主持节目,还是主持会议,其言谈举止能否给人一种具有感染力、亲和力的形象,直接影响到这些活动的效果。所以,笔者在舞蹈教学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举手、投足、站立、挺胸、收腹等形体训练,培养学生外在的绅士风度和儒雅气质,这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环节。

四、职业学院舞蹈教师的知识结构

我国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舞蹈是用动作书写诗情画意,让人们通过舞蹈感受情感美的魅力,而懂得如何启发学生才是教师最大的本领。也就是说,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实践,向技能型人才发展才是硬道理。笔者在2011年创作的女子群舞《书情》,是编舞课教学中的一个命题作业。笔者在《新闻联播》中,看到有位热心人支援贫困山区儿童读书的信息后,紧紧围绕一个校长、两个青年教师,以及一群想读书却没有书的偏远山区儿童为主线展开。舞蹈表现了学生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和得到图书的激动欢乐场景,一是通过递进式的抒情肢体语言,表达山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需求;二是在动作设计上,当书送到山里,学生们欢呼雀跃;三是手捧书本回归到享受读书中的幸福畅想,将舞蹈推向。该舞蹈在创作中运用全新的理念构思舞蹈布局,在深刻挖掘人类内心世界美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具有真、善、美视觉体验的同时,让学生认识舞蹈、了解舞蹈、掌握舞蹈创作的基本要素。由师生之间交流碰撞而成的舞蹈作品《书情》,在创作过程中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性情,也使学生在获得美的享受中提高了舞蹈创作能力,还拉近了舞蹈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的距离,同时也拓展了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该舞蹈荣获了第六届广东省大学生校园文化节之“红彩飞扬舞爱中华”广东大学生舞蹈大赛三等奖;荣获了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2011年“龙业杯”文艺汇演三等奖。由笔者指导的男子独舞《墨海孤雁》在2013年荣获全国职业高职高专技能舞蹈大赛广东赛区一等奖。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的职业的精神和哲学的原理,我们的工作的要求就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颗知识的火星,教师应当从整个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营养。⑤笔者认为,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达生命的气息。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言传身教,把舞蹈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舞蹈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艺术,也是一种风格独特的视觉技术,它可以通过立体多元的舞蹈语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生活、工作等内容,同时也可以折射出舞蹈艺术的时代风采。舞蹈创作是编者把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新生事物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进行艺术的改造加工,组合成具有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舞蹈作品。作为职业学院的舞蹈教师,自己在教学工作之余,创作的舞蹈作品《奔流》,荣获广东省“舞势界”广东大学生舞蹈大赛广州高职高专赛区一等奖、专业组二等奖。这个舞蹈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编舞课的教学。笔者在作品中运用现代舞的手法,以肆意的畅想,表现大海的复杂性,让舞者意会在人们看不见的波浪下面所存在的动力因素。在作品的编排上始终贯穿着流动性,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形体动作,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分地表现舞蹈艺术的动态美,让学生犹如大海的浪花,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奔流向前,仿佛是舞者在用形体语言,描绘自己的美好未来。通过舞蹈作品的创作,加深了学生对舞蹈本体特质的认识,使其在当代社会中更加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起到健康人的体魄、美化人的心灵的重要作用。⑥

五、职业学院舞蹈教育需深耕细作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舞蹈同样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与人类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的艺术形式。从古到今,舞蹈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与人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因为舞蹈是以人类自身的动作形态为存在方式、呈现方式和创新方式,舞蹈也是人类自身表达语言情感的工具,舞蹈还是人类生命活动宣泄抒发创造的手段,其本质决定了舞蹈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也决定了舞蹈这个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自娱自乐抒怀、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增强体质延长青春、欣赏愉悦陶冶情操、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宣传教化团结鼓劲等功能,⑦最重要的是舞蹈以其自身的独特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舞蹈教育在现实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增加气质魅力的才艺,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通过一系列动作节奏韵律,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优雅与自信。

笔者在舞蹈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舞蹈艺术的各种功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感悟,在做中学,在做中教,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高职类学生来讲,(转第页)

(接第页)编舞课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因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技术、舞蹈表现、舞蹈创作等综合能力。高职类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数都是面对大众文艺爱好者,面对各行各业的商业演出策划等,这些工作项目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综合能力和舞蹈创作能力。因为舞蹈是用人的身体加之以有节奏的动作,以及内心的思想感情来塑造时间、空间的动态艺术,仅仅看舞蹈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欣赏舞蹈、体会舞蹈,获得舞蹈所传达的宇宙造化的信息。⑧所以编舞课程的前提条件,就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引导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当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进行独立思考,这才是学生开启想象力、催生创造力的第一步。在编舞课教学中,笔者以现代舞创作为切入点,强调舞蹈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强调以自己的真实感受为依据,去追求创新甚至是标新立异,⑨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抒发人的真实情感,以动态的直观的方式将国内外许多优秀的现代舞作品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对现代舞的表演创作产生兴趣。

在舞蹈创作中,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能产生共鸣?这是每个编舞者应思考的问题。正如人们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正因为我们存在其中,往往看不清或看不透,但就舞蹈创作本身而言,敏锐的观察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捕捉生活细节的敏感力,都是必须具备的创作要素。从舞蹈教学的实际出发,笔者要求教师的编舞课教案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启发性、艺术性和借鉴性,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掌握舞蹈编创的基本要素。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但真正做到,就需要每天用心感受生活、聆听生活、感知生活,这样才有感觉触觉的印象,从而产生创作的欲望。在编舞技法中,笔者更倾向于现代舞的创作方式,贴近生活、方式多元、动态自由,最重要的是寻找到适合表现作品的动作语汇,通过这些新颖、表现力强的舞蹈语汇,释放出舞蹈作品的内在力量,让舞蹈作品游刃有余地展示出现代人的精神风貌。特别是职业学院的舞蹈教育,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对于舞蹈专业的准确定位,笔者所在的舞蹈系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广东各地宣传文化单位的专业骨干。

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笔者认为智慧不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还存在于运用之中,职业学院的舞蹈教学,犹如智慧之火,不只是教人不懂的知识,而是举出实例,让学生掌握舞蹈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具有一定的舞蹈表演、编排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注释:

①姜大源.以哲学的思维看高职教育[J].教育与出版,2013(4):23.

②梁漱溟.梁漱溟教育论文集[M].北京:开明书店,1945:108.

③陈永明. 教师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④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57.

⑤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4.

⑥资华筠.中国的舞蹈艺术[J].艺术百家,2010(3):17.

⑦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42—46.

篇(7)

然而,但昭义先生却是这诸多良性循环中的一个特殊的个例。在四川,这个经济、文化发达程度远不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中国内陆大省中,但昭义先生非但没有被诸多一线城市的优秀的钢琴教育资源挤兑出局,反而在几十年的钢琴教育工作中越战越勇,越勇越战。但昭义先生钢琴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风格独树一帜,教学方法规范科学,教学成绩硕果累累。经过数十年的用心经营,他精心调教出了一大批年轻的钢琴演奏家。继李云迪、陈萨在国际乐坛崭露头角后,他的又一批学生如左章、张昊辰、何其真、薛啸秋等又接连在国际钢琴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迄今为止,但昭义教授的门下有21个学生在国际钢琴赛事中获得58项大奖,而但昭义本人几乎成为钢琴教育史上的“教父”。

那么,是什么让但昭义教授能够在钢琴教育工作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呢?在研读过一些相关资料后,笔者认为但昭义教学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原因可总结如下。

一、谦虚为本,勤学奋进

一个人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其积累了大量的人生阅历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昭义也不例外。

从1959年到1962年,但昭义几经周折,成为周广仁教授的学生。学习期间,但昭义认为:“打好基础,重视技术训练”;“树立正确声音概念,调制音色”;“注重音乐表现”等三个方面是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此后,这三个关键点自始至终贯穿于但昭义先生学习和工作过程之中,成为其工作和研习的重点。

作为一名成功的“钢琴伯乐”,但昭义先生谦虚勤奋的态度在业内有口皆碑。2001年,鲍蕙荞对他进行了一次访谈。在访谈录中,鲍蕙荞曾问及他的“成功绝招”,他总结道:“学习、思考、加认真努力”。当被问及为何他的学生进步很快时,但昭义十分谦虚地表示:“我是‘半路出家’(高中才进专业学校),又有从‘困难户’走过来的经验,有‘返工’的体会,所以对各种技巧有更深的体会”,并表示,他和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仅仅只是比常人更加努力一点而已。

但昭义的谦虚并非流于言谈之中,而是真正落到了实处。为了促使学生的演奏水平进一步提高,他不惜费时费力,邀请了诸多钢琴名家为他的学生上课,让更多的名师把关。鲍蕙荞在访谈录中赞道:“我觉得但老师不仅谦虚,而且能请这么多老师、名家给自己的学生上课,真是要有很博大的心胸,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国家的财富,否则是做不到的。”

在一举成名之后,但昭义也仍然保留了其谦虚的品格。在他的身上,永远找不到得意傲然的眼神、飞扬跋扈的神采和咄咄逼人的语调,有的只是对钢琴教育的坚定信念和儒雅睿智的学者气质,气定神定,安之若素,仿佛那些令世界瞩目的奖项和“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文化部第五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等诸多荣誉称号都与他没有太多的关系。

正是但昭义教授对钢琴教育工作抱以谦虚为本,勤学奋进的态度,因此,他本人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其学生的演奏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升。

二、笔耕不辍,严谨治学

对于钢琴教育工作,但昭义不仅在钢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且还积累了大量扎实的理论知识,并运用科学辩证的理论研究方法及时地将其个人的教学经验整理为文字材料,结集出版,使得广大钢琴教师、学生、家长从中获益。

在当前的钢琴教材流通市场中,深受教师与家长好评的是《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一书。著者从钢琴教学的多个角度,全方位且详尽地分析了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如但昭义先生在该书的“学前篇”中提到了“家长辅导的作用”。他认为,就钢琴学习而言,老师学生一对一、每周一节课的上课方式是最常用的。那么,在这一教学方式中,孩子的练琴质量毋庸置疑会直接影响孩子学琴的程度与进度。但昭义首先就此进行了论述,以此提醒学生家长:家长的辅导工作是孩子进步的关键所在。著作中,但昭义还对聆听、歌唱和舞蹈等艺术教育的其他内容进行了论述。他提出,在预备期时,钢琴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感。

三、通过钢琴,完善人格

但昭义先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出,音乐教育应该放在钢琴教育之前,教师应该通过音乐教育人,通过钢琴教育人,这样一来,哪怕学生将来不弹钢琴,也将具有艺术的审美能力,能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这才是实施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就钢琴教育而言,钢琴教学并非仅仅只是向学生传授钢琴演奏技巧的工作,钢琴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并非一个“钢琴工匠”。在荣誉和学生面前,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使之具有爱生活,爱音乐的心,进而才能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塑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钢琴艺术。他说:“作为一名钢琴教师要懂得爱学生,要具有坚定的敬业的精神,还要舍得付出时间、精力、金钱,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但昭义的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李云迪说,平时在家,但昭义根本不用做饭,为了学生,他什么都愿意做!他对学生的关心、关怀、关爱不仅仅在弹琴、上课时,他对学生的那种无微不至的体贴、呵护、照顾,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令李云迪印象深刻的是:1999年3月间,但老师陪同他参加荷兰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时是住在当地居民家里。因为饮食不习惯,但昭义亲自跑到超市里去买回来一些云吞皮、肉馅,自己动手包云吞给他吃。但昭义的很多学生都说,恩师对自己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钢琴艺术的范畴,他是一个独特的人,会发现每个人的优点、缺点。他真心地爱着学生,也能让所有的学生感受到“一对一”的独特情感。这种独特的情感能让学生感到非常熨帖、温暖。正是这种无形胜有形的“爱”潜移默化地感染到了他的学生们,使其能够更加安心投入钢琴学习之中,理解钢琴艺术的内涵。

笔者认为,但昭义钢琴教育的成功之道,可以借用紫茵在《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的一语以蔽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会白费功夫,只要去做,终有成效。有的是立竿见影,有的是潜移默化。”对于新世纪的钢琴教育实践者而言,要学习的不仅仅只是但昭义先生的钢琴教学方法,更重要是学习其钢琴教学思想,特别是其高尚的教育精神。

参考文献:

[1]柴永柏.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 [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2]柴永柏.但昭义钢琴教育论文[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