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学初二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2: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学初二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学初二论文

篇(1)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于律己,虚心勤奋地开展工作。能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做到顾全大局,为人师表。

本人大学本科的学历, 学士学位,2005年评上“中学一级”教师的,任现职以来我进行过两轮循环教学,近五年以来的工作量:2008-2009教九(7)、九(8)数学;2009-2010教七(9)、七(10)数学;2010-2011教八(9)、八(10)数学;2011-2012教九(9)、九(10)数学;2012-2013教八(2)、八(3)数学;(周课时10节,满工作量)。在教学上,我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虚心向同组的老师学习,积极上公开课,任现职以来,在课题研究中开过一节面向全市的公开课;校际交流课2节;对外公开课2节,校内公开课11节,教学效果良好。我从教以来担任了七年的班主任工作,任现职以来我担任了三年的班主任,我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平等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和谐,1999-2000所担任班主任的初一(6)班被评为“市先进班级”,2000-2001所担任班主任的初二(6)班被评为“校先进班级”;2009-2011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被评为“校先进班级”(连续三年)。在教科研方面,我参加过市级课题《教师教学反思中同伴互助方法策略的研究》,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两个课题均已经结题,任现职以来我共发表过五篇论文:案例《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的教学过程》2005年发表在省级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上;论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构建和谐校园的法律思考》2010年发表在国家级刊物《西部科教论坛》(刊号CN62-1031/G);论文《巧用公式善解难题》2011年发表在省级刊物《科技信息》(刊号CN 37-1021/N),论文《游戏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2012年发表在中国级刊物《科技资讯》(刊号CN 11-5640/N);教育案例《你一直让我牵挂》发表在省级书刊《教育不简单》上。我指导过组内青年教师吴月洁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使她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坛新秀”。

我带领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轴对称》和《游戏中的数学》,并得到“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近五年来,我有两年年度考核为“优秀”,有一年被评为“校优秀教育工作者”。 我计算机考核合格,每年都参加网上的继续教育培训,公共科目合格证按要求拿到三张,每年继续教育学时均合格。我顺利通过了教育理论、教育科研、课堂考核等各项考试。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争取再上一个台阶。

篇(2)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听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预防初中阶段数学成绩的分化?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二)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二)教会学生学习。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篇(3)

11年间,北京的博物馆、名人故居定格了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目光,镌刻了学生求知探索的印迹。据学校的不完全统计,博识课开设以来,外出参观访问超过150次,组织各类讲座200余场,学生撰写论文数千篇。

初一初二开课每周三课时

目前,学校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博识课。校长沈杰介绍说:“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正处于成长的高峰期,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学校便将教学方式相应地设置为外出参观、交流探讨、听讲座等。”

首师大附中的博识课是纳入课表的校本课程,每周三个课时。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走出去”即带着学生们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等,让学生们通过实地研修拓宽视野;“请进来”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名人名家进校园与学生分享学业专长、人生感悟等。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学校都会针对学生特点及学校特色设置课程计划。

通常,学校每学期会安排六次校外博识,两次校内博识。校外博识前,学校会根据所选博物馆,利用课堂和网络对学生进行前期培训,并布置相应学习重点,博识课归来后,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博识课展示,展示的形式可以是撰写论文、制作PPT、设计手抄报、知识竞赛、拍摄短片、手工制作等等。

一节博识课整合多学科

在课程建设中,学校意识到可利用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格外重视博识课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比如在参观辽金都城垣博物馆时,数学组的教师引导学生从“投石车”造型的对称,到力矩的使用,再到抛物线的使用,找出许多应用数学知识。参观结束后,教师再回到课堂上对学生所发现的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讲解。

此外,博识课设有很多主题性的活动,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根据主题选择与学科相关的内容,进行协同教学。例如,博识课安排参观西四教堂,涉及基督教知识。语文教师与英语教师根据活动主题,在参观教堂前,分别讲解语文《斜塔上的实验》和英语“万圣节”一课。之后,组织学生参观西四教堂,体验基督教活动,还邀请传教士与学生座谈。通过协同教学,完成了富有语文与英语特点的博识课教学任务,实现了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

学生称“受益终生”

“从博识课上,学生们开始了他们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历程。”首师大附中教师江红霞表示,“博识课的开设让学生行走在其中,或了解文化,或追忆历史,或解读文献,或探微奥秘。对于每一个参与者而言,这有益于培养人文素养、城市审美、哲学深思、历史情感、共同记忆、文化认同等等”。

篇(4)

1956年夏天,蒋春暄在工友们的鼓动下,准备参加高考。因普通话讲不好,他决定放弃文科,考工科。可问题是他没上过高中。

凭着聪颖和勤奋,蒋春暄硬是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自学了全部的高中课程,最终考取了原北京航空学院的飞机工艺专业。1961年,蒋春暄毕业后分配到航天部二院四部,数年后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贫寒的农家子弟成为高工,尽管在别人眼里是成功人士了,衡南县也早早地把他编入了县史,但蒋春暄对自己所学专业一直兴趣不大,经常泡在图书馆读书、研学其他学科。他的偏行研究也取得成果:提出过“新引力公式”、“宇宙膨胀理论”、“元素周期表极限”等颇有价值的理论思想。

1973年,蒋春暄一头钻进“数论”领域,此后乐此不疲,成就斐然,用自己创立的全新的数学方法,解决了世界公认的几大数学难题。

但是蒋春暄的大部分学术成果因极大地挑战了权威,而不被国内学界承认,他本人也备受争议,而证明费马大定理更是争议焦点。

费马大定理,又称费马猜想,是由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的,但是费马本人并没有找到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因而如何证明这个定理成为一个谜。1992年1月,蒋春暄将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论文寄给了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1992年和1993年又将六百多份预印本发给中国的大学、中科院和世界的数学家。1992年中国的《潜科学》杂志和1994年美国的《代数・群・几何》杂志发表了蒋春暄的论文。

而早在1994年,美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被认为解决了费马大定理这一难题,并因此获得了德国专门为“费马大定理”而设立的沃尔夫斯克尔奖并获得学界承认,轰动全球。而更早证明该定理的蒋春暄此时尚少有人知。

篇(5)

不妙!楼梯口又出现了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超声波”第一反应——老赵!(赵主任)我赶忙收起笑,像个好孩子一样端正地坐在凳子上,还不忘拿起笔。瞧我紧张的,现在没电,就凭他那高度近视的小眼睛,我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才注意到班上的战友们都正高谈阔论,聊得是不亦乐乎,好像都在想“天黑,你瞅不到我。”这样明目张胆的聊天怎能少得了我呢。丢掉手中的笔,也加入了反“干部”反“领导”的活动中去。

“超什么吵!”一听便知道是我们那万分伟大的班长要发飙了,赶紧堵住耳朵,小心她的“狮吼功”震得你肝肠寸断。我瞪大眼睛瞅着她那胖嘟嘟的黑影在讲桌前发表她的“闭嘴论”。

突然,一束光直直的照了过来,紧接着便是更熟悉的高跟鞋声。更糟,老班驾到!就在她迈进教室的前0.01秒钟,我不情愿的放下了正在积极工作的手,而讲台上她依然发表着“论文”。

老班推门而入,第一句便是我们必背的台词:“多远就听你们吵吵。”哎,可爱的老班咱换个台词好不好啊。不过,班长终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被她强占的地界,接着这方神圣的土地又被老班圈了过去。又是“闭嘴论”不过,这次是不容有一点反对势力。天呐,这手电的质量也太好了吧,在它那片光芒的庇护下我们被一览无余,我诅咒这电灯的制造商可以名留青史。

我的老腰,望着老班华丽的转身,我不觉扶了扶腰,But老班竟回眸一笑,吓得我赶紧坐好,她却只留下一句“别吵哦。”就扬长而去。搞什么,挑战我腰间盘的承受力吗。

终于送走了老班,正欲作案——继续聊天。“啪”灯亮了。

篇(6)

的确,在这一年中,经历了好多,体验了好多,也学到了好多。

回想起在初入南实时懵懂青涩的我,充满稚气的脸,揣揣不安的心中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成长的企盼。如今,长大了一岁,人,逐步成长;心,逐步成熟。历练多了,经验多了,心态也变了。毕竟,不是孩子了。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还真是不想长大呢。可是时间,就像顽皮的孩子般,在我们的叹息中,匆匆溜去,挽不回的。

静静想想,初一的生活,获益匪浅。主持人、班长、领操员……一个个不同的职位;校运会、科艺节、读书节……一项项多彩的活动。这一切一切,都为自己曾经期盼已久的初中生活抹上了绚烂的色彩。

科艺节上出色的朗诵;校运会上可贵的奖牌;读书节上精彩的表现……一张张金灿的奖状,印证了我逐步的成长。

老师同学们都很好呢。经过一年的相处,我逐渐与同学打成一片,也敢于向老师质疑了。感谢老师,是他们给了我学习的动力;感谢同学,是他们给了我前进的勇气。

回想起初主持时的紧张,回想起初入校时的恐惧,回想起初来班时的拘谨,回想起曾经的一切,再看看现在,嘴角不禁勾勒起一个满足的微笑。在各式各样的历练中,我,不再是曾经那个胆怯羞涩的曾颖菲了。

一年来,收获颇多,学习方面也是如此。

这学期的英语较上学期而言有明显提高,但还不算稳定。语文作文方面,似乎也找到突破点了。副科上,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在丰收之余,好好的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

近期的学习,有些松懈了,在基本功上面,不够扎实了。面对期末考的失败,在伤心沮丧之余,也是该反省一下近期的状态了。不该错的错了,不该失的分失了,这恐怕是最大的失败吧。所以,当时的我,很沮丧。

但是,记得级长赠过一句名言:“不要总以为站立,因为站立仍有倒下的趋势;不要总以为倒下,因为倒下仍有站立的必然。”是呵,跌倒了,拍拍灰尘,好好反思,像张海迪那样:“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在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这才是成功者的做法呀。

好好努力,争取在初二突破自我,这是我现在最大的目标。在初二这个承上启下的年段里,我是以一个学姐、班长的身份,做好榜样,铺好未来的成功之路,明德乐群,勤思踏实,为初三打下良好契机。

所以,初二,在语文方面,要在保证基础不失分的情况下扩大知识面、博览群书,还要在作文上有新的突破,要有深度、有意境。从初二起,就要学写议论文了,对时事的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数学方面,粗心大意的毛病切不可再犯。还要多做题,多思考,多质疑,多拓展。

在英语方面,要多说、多练、多背、多听、多积累,还要掌握语法、答题技巧。另外,作文上也要争取有新突破。

篇(7)

一、科学地构建初中数学成长记录袋

初二年级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是按照美国南卡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格莱德,以档案袋的不同功能为标准与我校实际情况,把学生成长档案袋分为:展示型、文件型、研究型。

1.建构展示型成长记录袋。譬如:学生将自己平时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最佳解答;对数学问题最佳评价或写的数学家传记;对数学问题解决的最佳解决过程;学生探究过的数学理念的一张照片,图解或概念图,最优秀的作业、测试题、数学作品、手抄报、数学小论文、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等收集,然后在家长会上展示,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参加展示,但是,过去一年多做的过于简单,只是在每班自己展示,展示的次数也不够,学生也没有自我反省及说明。因此,本学期我们准备于中段考前后及期末作两次全年级性质的展示会,让每一位同学收集自己选出的最好的或最喜欢的作品,且要求学生对作品有自我反省与选择标准的说明,然后请家长和学校领导及其他科任老师参观。目的给家长和其他人参加的展览会提供学生作品的范本,从而通过展示成果,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增加自信与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全员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特别是在作品展示或记录过程中,由学生自己负责判断提交作品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从而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努力情况。

2.文件型成长记录袋。根据一些学生反映以及教师的评价、观察、考查、秩事、成绩测验等得出的学生进步的系统性、持续性记录。目的以学生的作品、量化和质化评价的方式,提供一种系统的记录。过去一年多,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是,要求学生每天做好课前预习笔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提出问题的努力。每节课或每一阶段单元给一定的时间学生交流他们预习碰到的问题。在一单元结束 ,要求学生重新温习,再写出一份小结。教师要监控课堂,跟踪测试,要求学生对课堂记录、每次测试有一个反思小结,这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估过程。

3.研究型成长记录袋的建立。记录学生研究型学习情况:一是研究方案设计过程的资料,包括课程研究方案、调查方案、实验方案等资料,二是收集信息和研究过程资料,包括活动进程、周记、中期汇报、收集的参考资料等;三是研究成果包括结题报告表及各种形式的报告成文等;四是指导教师指导记录;五是评价方面的资料,包括学生自评,指导教师评,成果评审,成果答辩等资料。目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激励成员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初一以及初二上学期我们布置学生所收集的作品中,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办数学园地,学生按小组为单位出板报。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设计,查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运用数学知识设计出我们教师想象不到版面和内容。他们还拍成照片报存下来,每个人自己的资料也自我保存,并进行评比。但是,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寻找与运用学过的数学等方面收集的资料不够多,跟踪不到位,做的不够好。因此,本学期一开学就给学生这样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寻找与运用学过的数学(不等式的应用,分式的应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相似图形等)。并提出要求:(1)独立地计划和创建;(2)内容及数量自己定,但必须能代表自己在上述学习内容上掌握与应用的水平;(3)对作品要说明理由(产生过程的说明,优点及存在问题,可能作进一步的改进的建议;(4)可以与家长及同伴对作品内容提出反馈及改进建议。

二、提高对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的认识

新课标中,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有相当大的变化,如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教学成长记录,撰写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作为考查学生的标准。

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我们认为评价要:

1.重视发展,淡化选拔,实现评价功能转化。由单一考试成绩评价,扩展到学习态度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即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即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方法;

4.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学生自评、群体互评、家长督评等。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转移。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篇(8)

当我对他表示极度崇敬钦佩时,他说,“天天”(孩子的小名)并不是考得最早的,有的孩子小学四年级就考了。然后他给我介绍了一个项目,叫做“寻找天才”,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育学院下属机构。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有老师或者家长推荐,写封信,告诉他们某某孩子非常聪明,小学就已经具备了参加SAT考试的水平,很快就会收到参加SAT考试的邀请,并帮助你报名。

我问他是不是只有中国孩子会参加这种项目,他说其实也有很多白人家庭的孩子参加。如果你考了高分,他们会发出邀请,让你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参加夏令营,达到一定标准可以获得奖学金,分数最高完全免费。他们还会不断追踪孩子的发展,有本专门的杂志,报道这些孩子的事迹,刊登他们写的文章。

这次取经之后,我立刻开始帮助孩子制定战略计划,学习一些原来认为不可能的东西,一个学期学完了从初中到高中的所有数学基本内容,并做了一些SAT英文考试练习。终于,他在六年级也考了“美国高考”。数学考得很好,英语略差,但总分已经超过了美国普通大学实际录取学生的参考中间值。

在美国,不止是小学生需要学习中学的内容,在中学,也会开设AP课程。

所谓AP,是Advanced Placement的缩写,也就是大学水平课程。如果你在中学时有了某门课程AP的合格成绩,大学就会给你记上这个学分,你就不需要再上同样的课程了。总的来说,好高中里面,志在进入美国排名靠前大学的学生,几乎没有人不选AP课程,有的极端者甚至会选10门以上的AP。美国大学委员会每年会专门奖励AP课程选得最多、并且成绩都是5分的学生。

小学生学中学的内容,中学生学大学的内容,这是不是拔苗助长呢?中国人强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而美国人这一点看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实际上,细究起来,本质上还是有不同的。

在中国,所谓的提高班,通常有一窝蜂的趋势。很多家长表示,明明知道孩子太累了,感觉没必要报太多补习班,可是,如果你的孩子不学,别人学,不就落后了吗?而在美国人的观念中,并没有这种一刀切的标准。美国的中学,至少在高中阶段实行选课制。必修课是有的,但很多情况下,同样的必修课,例如数学,会分为三种甚至更多,有普通等级的,有高水平的,有AP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上述三种中的任何一种。你可能只是一个初一的学生,但是你的数学水平超高,这样,你可以选学初二、初三、高中,甚至大学水平的数学课。总之,很灵活,并不强求每个孩子都去学习很难的东西,但是绝对为学有余力的孩子创造挑战更高水平的机会。

另外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一般而言,美国的优秀学生会去学比自己年级高甚至高很多的东西,但是并不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是注重实践。学了一种东西就要去用,立竿见影。比如,美国会鼓励孩子在中学阶段就去做成年人的事情,一个中学生可以在哈佛大学的研究所从事独当一面的研究,可以为全国委员会设计软件,等等。美国的一些小学生已经开始写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中国的中学一般只让学生写孩子气的记叙文、议论文,而美国的中学却要求学生真刀真枪地写小说,写诗歌,写新闻报道,写科技论文。我的孩子刚上初中,就学了如何写作科学实验报告,老师的要求极为严格,要求极强的客观性,通篇不许用“我”字。

篇(9)

1、强化对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

学期初我们及时贯彻落实市教研室数学科组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教研室和教务处的教学工作计划,数学组制定了相应的教研计划,各教师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以及培优补差计划,课外活动等。期末阶段各年级组又制定了复习计划,并认真详尽地落实。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较好地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交流学案卷的书写,探讨教学方法,交流得失,及时做好、上传下达,评课交流。

2、加强对学案卷的书写使用的监督管理。

本学期初,校教研室在任菲老师的组织下,理科组实施学案卷教学,数学组教师迅速行动起来,各年级备课组长根据自己对学案卷的理科率先书写。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之后,学案卷的使用日趋规范。每位教师按计划书写,提前一周交稿,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带者问题进课堂,有目的性的测评。其中组织教师进行三次研讨,总结学案卷使用过程中的优劣,不断进行修正。同时初一初二数学组针对学案卷的使用,展开了同头微型课的讲评,各位教师各显神通,上出自己的特色,同组教师积极听课,评课,最后推选王慧,徐睿老师上两节学案卷使用观摩课,受到教师一致好评,老师们在活动内中也受益匪浅。本学期,每位数学教师平均书写学案卷20-30份。初一初二在预习卷的书写上有特色,初三在复习卷的书写上有创新。通过学案卷的使用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得到确实提高,教师们对教材的把握,对学情的分析,对试题的筛选都更加有针对性,目的性。今后我们会积累经验,改正不足,把这项工作干得更好。

3、期末复习工作落实到位。

在期末复习阶段,对初一初二年级的期末复习工作进行详细安排,理出切实可行的复习思路,在编制复习学案时,充分发挥全组的智慧和力量,加强对历届统考试题的研究,理清考试的题型和思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编制出高质量的学案。

4、教学研究做到“三主”和“三有”。

教学研究以集体备课基础上的学案书写为基础,以作课、听课、评课活动以及出考卷活动为载体,以课题研究、论文、案例撰写为提高。在数学教学研究中努力做到“三为主”(教学研究以学习理论为主导,大纲课程标准为主体,探索教学模式为主线)和“三有”(教学研究对教学实践有指导,对教学质量有促进,对教师有提高)。在研究状态下理性的工作,使我组教师养成了教学反思的习惯。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根据校教研室的安排,本学期安排有“532”人员汇报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学案教学微型课,学案教学观摩课,市录象课比赛选拔课等形式多样的课,我组教师在整个听评课过程中思想重视,准备充分,团结协作,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听课前同备课组老师认真进行集体备课,一起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重点是否突出,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案卷的使用是否恰当,学案卷的编写上是否存在问题,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否过硬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通过全组人员共同听课、评课,自我反思,相互学习,不断改进,创造了互相促进的人文环境,使全组教师的授课水平在讲课中提高,在市录象课比赛中,张新美、胡建梅两位老师获市级一等奖,郭亮、王慧获市级二等奖。张新美老师代表伊犁州参加自治区录象课比赛,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2、对竞赛进行辅导。

篇(10)

2017年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实数。从平方根于立方根说起,学习有关实数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017年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两班比较,83班优生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4班学生单纯,有大多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平 行线是在七年级上第七章提出平行线的概念、画法后的延续,这章将继续学平行线的有关判定和性质;教学时把握证明难度,避免概念超前,加强形的建模。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说理的过程仍以填空为主,注意避免综合性较强的说理出现。

2、要避免证明、命题、定理、公理等词的口头出现,课本是以判定方法、性质、结论来描述。

3、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情景抽象为相交线、平行线等数学图形的建模过程。

4、还应注意画图、探究性题的教学。

另外对教材中

(1)P8 例2出现了添辅助线的说明方法,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不要作深入展开,

(2)P20 第5题:不是很明确其意图。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是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进一步熟练几何符号语言的表达、书写;教学时要控制证明的综合难度,侧重计算与形状的判定。本节与以往教材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加强了对等边三角形的学习要求;

2、强化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3、淡化了30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4、P28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明、P36 例3,教师可简单提出辅助线的作法、作用、要求,但不要藉此来提高难度。

5、可以在勾股定理的知识上,让学生去研究探讨,增强数学人文性教育。

另外教材中的

(1)P24—4、5两题的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教师要作提示、作小结;

(2)教师最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30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3)勾股定理这节中出现了不少“定理”一词,是否在教学时可改。

第三章 直 棱柱是从七年级上册提出立体图形概念后第一次对立体图形的研究,与原浙江版义务教材相比,是较新的一章(原教材有立体图形直观图的画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也是为高中阶段立体几何中棱柱的学习做准备;教学时要借助实物、课件的展示,逐步构建空间想象基础能力,教材重点落在两处:

1、直棱柱特征及表面展开图2、画三视图,关键要理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法则。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1)充分利用实物、课件、实际动手操作等途径,使学生能慢慢的在实物与空间想象之间找到一些转换的经验,

2、在教学时对解答过程、说理过程不作过高的要求,避免过高的严密的要求挫伤学生学习本章的积极性。

第四章 样本与数据分析是在学习了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收集与图表的基础上,对科学取样、数据分析、合理化决策的研究学习,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章;教材以生活现象为导入背景,以解决问题为达成目标,教学应注意

(1)避免对样本、总体、个体的定性的描述;

(2)增加了对某一事件研究抽样与普查的方法选择;

(3)加强了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这些数据处理方法的决策判断,

第五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掌握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及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教学时应注重与方程、等式的迁移类比,发挥数轴工具性,建立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习惯

第六章 图形与坐标是函数知识学习的开始,与老教材比较也是较新的一章,重在突出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运用,其中也有一部分知识与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图形和变换相关;教学时应重视场境模拟,降低坐标表达的抽象,侧重变换图形的坐标描述。 当然更应注意多利用实际场景图示,降低点的位置表达的抽象性,增加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性。

第七章 一次函数是在第六章建立直角坐标系后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变量间变化关系的刻画,侧重了函数是刻画现实生活的又一数学模型。注重函数建模,降低函数抽象图形分析,融合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统一,教学中应做到1、突出了函数是生活中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刻画。很多问题是以实际生活背景为载体。

2、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教学顺序做了调整。

3、要加强函数基础知识的练习,要注重解题时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的理念。

要充分利用合作小组讨论,有足够形成建模的时间,切忌分析模式化,练习呈式化。

另外,本书的设计题(P95, P181)切合学生实际,容易操作,要好好利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题学习P181-182《怎样选择较优方案》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议作为一堂较重要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综合应用课来讲。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

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

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篇(11)

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进入中学以后,随着科目的增加、内容的拓宽、知识的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致使他们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谈几点认识:

一、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首先教师必须保持优秀的教学情感。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生情感协调的基础。学生如果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更容易变得生机勃勃,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学习的热情反过来也能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使教师始终保持乐观的心境和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才会始终将思考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传递给学生。教师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要有宽容的心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和过错;教学要民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教育教学的生产力,它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培养兴趣,调动浓厚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是说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在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一般说来,数学学习成绩好,就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反过来, 对数学一旦产生了兴趣,它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情绪,这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数学成绩差。对学习数学来说,浓厚的兴趣更为重要,因为数学比其他学科更抽象,逻辑性更强,学习时间也更长,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很难学好,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和成功,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兴趣,最终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的提高。兴趣的培养,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具体表现为:备课时,尽量寻找一些热点话题,通过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时,及时、耐心地帮学生解决,不讽刺挖苦学生;当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解决方案时,要给予积极引导和鼓励,不打消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最后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