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建筑工程施工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2: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工程施工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筑工程施工论文

篇(1)

2冬季建筑施工的技术

2.1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在冬季,土由于遭受冻结,挖掘起来非常困难,施工费用增加,回填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事先必须进行技术经济评价,选择合理方案可进行。土的防冻尽量利用自然条件,以就近取材为原则。其防冻方法有三种:地面耕松耙防冻、覆雪防冻、隔热材料防冻。冻土的破碎与挖掘一般有爆破法、机械法和人工法三种。在查有关的规范看具体情况适用采取哪种方法。回填土:由于土冻结后成为硬土块,在回填过程若不能压实或夯实,土解冻后就会造成土体下沉,所以对于冻土回填应该认真对待。在冬季回填土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把回填用土预先保温;(2)在冬季挖土时,应先挖出未冻结的土堆积起来加以覆盖,以备回填用土。(3)回填土方前应将基底清理干净;(4)采用人工回填时,每层虚铺度不得超过2m,夯实厚度为10-15cm。

2.2钢筋施工技术由于气温过低使钢筋塑性及韧性降低、脆性增加,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加工性能下降。影响钢筋冷脆倾向的因素有:化学成分的影响;焊接的影响;直径的影响;冷拉的影响;工艺缺陷的影响。其中负温冷拉、负温焊接是钢筋最主要的施工技术,且冷拉钢筋的闪光焊或电弧焊,应在冷拉前进行。钢筋负温冷拉其温度不低于-20℃。可采用控制应力的方法,其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应符合国家规定;钢筋负温焊接主要有两种焊接方法:闪光焊、电弧焊,当温度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这两种焊接,当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焊接。风力超过4级时,应采取挡风措施。除以上这些钢筋施工工艺外,还应注意钢筋的腐蚀防护。钢筋的存放也很重要。钢筋存放场地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对沾泥的钢筋清理干净后,才能吊到作业面绑扎。钢筋堆放用木方垫起,离地面距离大于100mm,以防雪、水、泥土浸泡引起钢筋锈蚀。钢筋接头尽量采用直螺纹连接和搭接连接,使钢筋工程受冬季施工的影响较小。施工现场降雨雪前,施工单位对钢筋材料进行覆盖,防止下雪钢筋结冰。焊接时将钢筋提前运入加工棚内,焊接完毕后的钢筋待完全冷却后才能搬运往室外。在运输、加工、倒运过程中,应防止钢筋碰撞、刻痕等现象出现。

2.3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常温施工各地差异不大,影响因素亦较少,但对于新疆冬季施工来说,由于气温较低,要降到0℃以下,无论在材料、设备选择、施工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一些特殊的措施,这些都是由于冬季施工的特殊性而定的。混凝土在负温作用下,内部水分冻结成冰,体积膨胀,产生的冻胀应力破坏了混凝土内部结构,使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遭受到损害,引起混凝土的冻害。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主要是研究混凝土在养护硬化期间遭受冻害,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以及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等性能的损失,降低强度与防止措施。新浇注的混凝土必须防止遭受冻害。混凝土早期遭受冻害后,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将有较大的损失,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都要有降低。采用的方法就是调整配合比方法:(1)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如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2)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3)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4)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5)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

2.4外加剂的选择在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应该使用无氯盐外加剂,外加剂的使用应该符合应用技术规范。外加剂使用前必须有完整的质量保证,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防止破损和受潮,使用前营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报告控制掺入量。

2.5装饰工程施工技术装饰工程的冬季施工有两种施工方法,即热作法和冷作法。热作法的施工在进行室内抹灰前,应将们窗口封好,门窗口的边缝及脚手眼、孔洞等亦应堵好。施工洞口、运料口及楼梯间等处搞好封闭保温。应尽量利用外架子搭设暖棚。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需要抹灰的砌体应提前加热,使墙面保持在5℃以上,装饰工程完成后在7d内室内温度仍不低于5℃;冷作法的施工,所选用的砂浆必须在暖棚中制作,砂浆使用的温度应在5℃以上。砂浆中掺入亚硝酸钠作防冻剂或氯化钠作防冻剂都应满足一定要求。抹灰基表面如有冰霜雪时,用抹灰砂浆同浓度的防冻剂热水溶液冲刷,将其表面杂物清除干净再抹灰。

篇(2)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造福子孙后代,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质量问题。工程质量问题是建筑施工中的核心问题,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任务不断增加,在精品工程不断涌现的同时,出现的豆腐渣工程使国家蒙受重大损失,给人民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工程项目质量是决定工程建筑成败的关键,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核心,它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随着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建筑施工管理规范的逐步完善,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结合近几年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体会,对房屋建筑的施工管理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和质量管理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看法和具体管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建筑工程一般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中施工,因此质量事故的发生总与自然环境,施工条件和各级管理机构状况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紧密相关。

无证设计,超标承包,违章施工,违反建设程序,不按规定招投标以及勘测不精确,地质资料掌握不详细,处理方案不佳,构造设计不当图纸计算不精确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发的重要原因。不按图纸施工,随意改动图纸,操作质量底下,施工混乱等也是容易造成事故。

更有甚者偷工减料,选择建筑材料劣质或假冒产品替代,比如劣质的钢材。

在传统设备管理体系中,设备管理在设备的技术、经济、管理三者关系方面,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的维修方面,很少注意到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并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因为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1.一些施工企业看重效益,不看重质量,低价购买一些不合格的钢材如地下小炼铁厂、黑工厂生产的罗纹钢或圆钢,或者是从废品回收站买来生锈钢材,致使钢结构强度和韧度达不到要求。这些材料若用在居民日常的平房建造中,由于这类住宅往往采用一层四合院结构,顶部不再承重和负载,一般不易发生问题,但如果用于楼房建筑,就容易出现断筋、开裂、墙体变形等质量问题。使用的砂子杂质含量大。一些施工企业为省工钱赶进度,一是以次充好,该用石砂时不用石砂,而用价格稍低的石粉代替或掺杂部分石粉;二是砂子不上铁筛,连大带小,一齐拌入混凝土中;三是砂子中泥土含量太高,不经水洗,直接用于施工。这些做法导致的问题是混凝土强度不够,取样打压后,不符合要求,用在基础上容易诱发桩基偏位,基础下坠,用于顶部时发生顶部开裂渗漏现象。水泥强度不够。从2008年起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325#水泥,可是一些企业见利忘义,抓住水泥市场紧缺的机会,只顾产量,不管质量,生产的水泥名为425#,实际上连325#的标准都达不到,致使灌筑的顶20天都拆不了模板,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2.施工人员未经正规培训。偏关县建筑市场的建筑工人主要来自农村,大部分只是小学毕业,有的虽然初中毕业,但知识水平相当于小学文化水平。据调查,90%以上的农民工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是典型的“放下镰刀拿起瓦刀,放下锄头砌起砖头。

3.配筋不足。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在施工中,配筋间距大,配筋率小,就容易造成混凝土构件开裂,出现墙体或顶部裂缝质量问题。施工管理不善。施工中由于管理人员少,管理不到位,致使水泥受潮或存放时间过长,导致水泥强度降低,性能改变,或钢筋淋雨生锈,影响与水泥砂浆的结合牢固度。墙体砌筑施工时,干砖上墙,致使砖块与水泥沙浆的和易性下降,影响墙体的稳定性。

在施工中使用木模板和竹条模板,造成水泥泥浆流失,砂石间胶结能力下降。

不按工程量计算所用材料,水灰比变大或拌制混凝土时水泥比例降低,出现露筋或表面不光洁问题。震捣不密实、不及时、不均匀、水灰比太小,导致浇筑的混凝土松散,内有气泡或孔洞,造成局部凝力降低,形成渗漏隐患。混凝土养护不足,导致混凝土中水泥固结缺水而不能充分水化,造成混凝土质量整体下降,大大降低强度。

三、结合自己工作经验的一些建议

第一,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人员,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IS0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覆盖所有施工项目和每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才能保证企业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项目经理合格与否是保证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提高项目经理队伍素质,第一是实行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制度,要经过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人尽其才;第二是实行项目经理答问制度,对任何工程的投标或承包施工,都应由评委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提出问题让项目经理回答,再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确定是否中标或承担施工;第三是加强对项目经理的跟踪管理,通过详细、全面的资料,全面反映其管理水平,并运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把外部压力变为内部动力,促进项目经理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三,加大法律宣传力度,通过教育宣传达到降低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要严防为赶工抢工而忽视安全生产。不能以牺牲安全生产和工人性命来换取工程完工和经济效益。做到警钟长鸣,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员工的安全观念、个人防护用品、管理者的责任、安全和健康操作程序和规程、防护及防护措施、健康和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应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

四、结语

目前建筑工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随着相关制度的推行,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实施长效管理;不断修订、完善和健全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增强企业质量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质量意识,加强项目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篇(3)

0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个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探、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到保修等阶段,对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4方面:①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对生产要素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以满足施工需要;②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进行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③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并在动态中寻求平衡;④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1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

1.1成本控制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中则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1.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1.1.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1.1.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1.1.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1.1.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2进度控制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1.3质量控制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3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3.1人的控制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1.3.2材料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2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兄弟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最终将是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核心单位。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离不开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篇(4)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工程概况

某工程精装修商品房,整个工程项目成L形状,地下一层,地上31层,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整个工程场地狭窄,施工作业面狭小。

2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严格审批制度

2.1.1在工程开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针对该工程特点,地下开挖深度为10米,且地下水丰富,还需要编制地下开挖时后的专项降水方案和护壁方案。并要求在施工前,所有的方案要经过监理审批通过。方案中必须要包含但不限于施工组织措施、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材料计划、安全要求及保障。

2.1.2在每项工程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有文字记录和签字。

2.2会议制度

2.2.1要定期召开例会,参加会议的人员为施工现场主要的管理人员、负责人。根据工程进度、施工现场情况而确定。该项目工期比较紧张,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的情况,确定为每周一次。在例会上要做到有事情就说事情,不扯皮,力求解决问题,达成共实际。

2.2.2施工现场会议制度。施工现场会议,主要就是因为某些工程中的问题在会议室没有办法说清楚,就到施工现场对着现实情况讨论解决的办法。这种会议很有效果,因为有实物对照,施工的质量问题很明显,处理整改措施也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2.2.3针对某些专业个别特殊问题采用专题会议形式。因为某些问题很专业,解决的相关人员少,所以采用专题会议形式。专题会议要及时,参加会议人员要专业,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

3检查制度

(1)日常检查制度,施工单位质量人员、监理人员日常巡视检查,并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施工班组。

(2)每周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检查,把检查发现的问题以质量问题整改通知的形式发给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在规定整改期限之日对其检查部位复查,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和效果。

4施工样板制度

4.1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先做一小部分,看施工完成后效果

因为设计意图与现场实际情况的差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设计意图的理解差异,以及施工管理人员之间对验收标准理解的差异,所以完成的产品可能得不到一致的认可。同时采用施工样板制度,能以很小的时间和成本暴露所代表施工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避免大面积返工,采用施工样板先行的制度。在施工样板经过验收认可,再大面积施工。

4.2在新进班组进场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

当前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基本都是农民工,专业技术水平差异很大。有很多的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仅仅是从事过该工种工作,甚至有的还是学徒工。再加上建筑施工行业属于露天工作,所做的工作都具有唯一性。因此新的班组进场大面积施工前要先做样板,从样板施工中检查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从施工样板中把工程项目的管理规定、质量要求等灌输到施工作业人员中去。

5验收制度

(1)所有进场材料都要按批次、类别报监理验收,根据要求需要取样送检的项目,按照要求取样送检。不合格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

(2)所有隐蔽工程隐蔽之前必须验收合格,每个分项工程检验批完成后要报监理验收,经过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篇(5)

1.2国内建筑安全的状况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状况:目前,我国建筑业施工技术水平、建设管理水平层次不齐,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的滞后,因而目前建筑业的安全形势很严峻。

1.3国内关于安全评价理论的研究国内的安全评价研究:20世纪80年代,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企业的重视。在很多企业,事故树分析和安全检查表方法己应用于生产班组和操作岗位。许多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制定了安全评价标准和安全检查表。程杰提出了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引入安全评价的理念;丁传波等人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其分级;雷中英等通过建立物元模型及关联函数,结合与建设工程安全评估有关的因素,基于物元分析方法对建设工程安全分级评价做了研究。

2建筑施工“六大伤害”事故类型分析

2.1事故的定义事故是指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的,非预谋性的意外事件,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

2.2建筑工程事故诱因事故诱因可以分为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因素等。前三种为直接原因,第四种为间接原因。

2.3建筑施工事故致因分析

2.3.1高空坠落分析①高空坠落事故分为9种坠落事故,其中包括:登高过程中的坠落、临边洞口坠落、脚手架上坠落、悬空高处坠落、梯子作业坠落等。②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包括:扣件不符合规定要求;在脚手架上打闹、休息;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应当说明的是,每种原因都是彼此制约的。

2.3.2坍塌事故原因分析①坍塌事故的分类坍塌事故分为以下几类:模板坍塌;土方坍塌;拆除旧房等。②坍塌事故的原因,模板坍塌是由于模板没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土方坍塌的原因,就是在挖土中该放坡的没有放坡,没有设置临时支撑等。

2.3.3物体打击分析①物体打击事故分反弹物、空中落物。②物体打击事故的原因分析物体打击事故可能是操作过程中错误操作;作业人员;相关操作缺乏标准的规程等。

2.3.4机械伤害原因分析①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辗、切、绞、割等伤害;②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操作人员的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误操作;业务技术素质低,操作不熟练等。

2.3.5起重事故分析①造成伤害事故的起重机械主要集中在流动式起重机、桥(门)式起重机、升降机和塔式起重机4类。②起重事故分析。造成起重机械事故原因有挤压碰撞、吊物坠落等。挤压碰撞造成挤伤的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常见吊物事故有以下几种类型和原因:重物、吊装绳或专用吊具从吊钩钩口脱出;超载起吊拉断钢丝绳等。

2.3.6触电事故原因分析①触电事故分为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②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有:破损设备线路未及时更换;防护措施不到位;电气设备不合格等。

3基于层次分析的建筑施工安全综合评价

3.1建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①目标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动态性原则。

3.2建筑施工安全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它是一种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AHP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通过两两比较方式确定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通过判断以决定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顺序。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缺乏必要的数据情况下更为实用。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为: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②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B。③计算各层元素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层次分析法需要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复杂,并且当无法满足一致性要求时,该方法就无法使用,且心理学实验表明,当被比较的元素个数超过9时,判断就不准确了,也就不能直接应用层次分析法。针对AHP方法这一不足引入了G1法,它通过对AHP进行改进,在确定各指标权重过程中不需要构造矩阵,无需一致性检验,计算量比AHP法明显减少,方法可操作性强,便于应用。

3.3建立递阶层次模型在深入分析目标问题之后,将目标中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层次,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等。

3.4层次分析法

3.4.1评价集的确定评价集是对各层次评价指标的一种描述,它是评审人对各评价指标所给出的评语的集合。本文中确定的安全的评价集分为4级,具体为:V={v1,v2,v3,v4}={优,良,合格,不合格}。

3.4.2模糊判断矩阵确立组织评审团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第二层各个元素进行单因素评价。

3.4.3综合评价对各个因素做出评价以后,按隶属关系和层次由下往上逐级进行评判,低层次的多因素评价综合形成上一级对应的单因素评价,这样便构成了多级综合评判体系。运用模糊矩阵进行综合测评,利用式计算评分值:B=A•R。对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与模糊评价矩阵进行模糊运算,求出模糊评价结果:W=B•DT。

3.5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法的评价集以及模糊判断矩阵的确立,以此为理论基础对建筑施工安全进行评价。权重的确定过程中引入了G1法及其算法步骤,从而对计算过程进行简化。

4结论与展望

篇(6)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程技术管理是建筑行业经常遇到的一个不易解决好的问题。加强工程技术管理,是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它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用新技术,新工艺方法对技术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有利于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速度,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结合工程实际开展技术改革和技术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创造新的施工方法。

2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211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21111完善贯彻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工程技术标准是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法规,必须认真执行。要加强对强制性标准的培训,增强掌握标准、执行标准的能力。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必须按规定严厉查处。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③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④施工质量管理制度;⑤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⑥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21112做好施工图纸会审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项目关键部位的质量是技术管理的关键。在工程项目中标后,我们要认真做好施工准备,特别是与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三方组成的施工图纸会审。了解设计单位对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对施工的要求。施工单位提出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变的要求,通过协商,在满足建筑产品使用功能和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的前提条件下,解决存在的问题。一定要通过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项目地质勘查资料、设计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总平面与施工图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是否一致;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相一致、是否表示清楚、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工艺管道、电气管道线是否合理。

21113明确责任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负责人。应该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负有全面的责任。自身的职责是能够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解决,是在充分理解业主及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把设计图纸准确地实施于现场。同时进行测量计算数据的复核、参与各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参与进场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等等。也就是说,凡是可能影响工程施工进展的技术问题和工程成品质量的各个施工环节都属于技术负责人应解决和参与控制、管理的范围。

212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21211及时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对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整个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均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技术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应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以及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技术要求;采用的新结构,新工艺提出的技术要求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下级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技术交底,工长、班组长向工段、班组进行技术交底。通过层层技术交底,使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设计意图和要求,质量控制点,施工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按合同质量要求、工期要求交竣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21212关于工程质量的管理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管理是以工程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为准则的。工程质量主要表现在材质、施工工艺及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在对重要单元工程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设计的单元工程施工时,应成立攻关小组,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保证工程质量。原材料、成品材料及半成品材料进场应严格实行质量控制。施工中因管理失误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不论其问题严重与否,都应认真对待,制定好处理方案。超级秘书网

21213关于工程进度与成本的管理技术管理必须按照规定的进度目标,全面执行施工进度计划。针对某些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好后续工作的进度计划安排;随时注意单元工程形象进度以及施工能力、设备、材料供应情况。对有分包的工程项目,应注意协调双方有工序衔接关系的工作面的施工,不能影响整体工期目标。同时工程项目要在质量上符合规范要求、工期上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程成本。

213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篇(7)

(二)专业性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工作涉及建筑、档案、文秘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从事建筑工程施工行政许可的审办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不但要熟悉相关法律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建筑业相关规范及档案专业相关知识。

(三)涉及部门多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档案从建立到最终归结,涉及申请人、土地、规划、图纸审查、招投标、质量监督、安全备案、建筑企业、开发企业、现场审核及报批等多个部门,影响因素多,管理难度大。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行政许可档案的质量需从多个环节加以保证。

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档案的作用

(一)依法管理社会的重要体现。建筑工程施工行政许可档案是建筑工程准予开工的原始凭证,充分体现了建设主管部门履行管理社会的职能。

(二)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依据。行政许可档案是许可活动的法律凭证,是行政许可工作接受社会监督,进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重要依据和法律佐证。

(三)考核行政许可工作人员的重要依据。行政许可档案真实地反映了行政许可承办人员的从业素质、执法水平、文书制作水平,体现行政许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一份完整的档案能够充分反映出许可流程的规范,从而杜绝一些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的现象发生。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管理欠规范长期以来,有些单位和行政许可审办人员对行政许可档案的作用认识不足,对申请资料审查不够严格,忽视审批过程的文书制作及所形成的档案的管理,缺少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存放条件也不符合要求,管理人员很少开展培训,统计分析手段落后,档案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二)档案质量不高。1、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档案的内容不齐全,该归档的未归档。如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资料不齐全,有的是在受理、审批、办结过程中缺少受理凭证,不予受理或不予批准的缺少不予受理或不予批准凭证等。2、制作不规范。如申请资料中申请表格项目填写不全,遗漏签名,使用圆珠笔甚至铅笔书写,纸张大小不一;行政许可审批表填写不规范,有涂改,字迹潦草,缺少审批部门负责人签字等。3、整理工作不规范。如档案没有档案盒,缺少封面、档案号、卷内目录、页码等。

四、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档案的质量反映了行政许可工作的质量,关系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法律佐证的真实与否。因此,行政许可审办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提高对档案作用的重视。既要做好申请资料的形式审查,做到资料齐全、完整,符合法定形式,又要确保审批文书适用法律依据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二)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审办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水平,这是提高档案质量的前提以及必须条件。熟练掌握应用法律法规知识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也是审办人员必有的素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的文书制作要有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手段来保证,没有扎实、全面的业务知识,就很难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客观地判断和分析,也无法制作出高质量的行政许可文书。因此,要坚持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审办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与实际许可事项相结合,打造学习型的队伍,为制作高质量的行政许可档案提供支持。

篇(8)

2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对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要点进行控制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以下包括三个环节:对建筑工程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桩基工程施工过程的主要依据,所以勘察报告必须具体、详细、真实、全面地体现场地的地质情况。因为地质报告的准确性,对桩的选型、直径、深底、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的组织都会直接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地勘报告越详细,制定的施工方案就越完善,施工组织就会越科学。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方案要包含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设备、施工进度,施工方案的制定既要保证企业利润又要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设备要根据施工图纸的来选择,要合理、高效。

2.2对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阶段的技术要点进行控制

桩基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主要控制桩倾斜过大、断桩、桩身砼离析、桩位偏差过大等。因为这是桩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处理不仅会加大成本,还会延误工期,如果处理不当还有可能会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针对不同的桩基类型,必须分别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同时,施工技术控制点的设置也要结合桩基结构与施工工艺要求进行科学进行。如:对于湿作业成孔灌注桩,如果是水下浇筑砼,一定要注意使用导管,同时要注意导管的拔管,要随着砼顶面的上升掌握导管的进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导管脱离砼面而造成桩身砼离析和断桩。桩在成孔过程当中,如果遇到较大孤石或探头石,桩(钻)机底座安置不平或产生不均匀深陷等,就有可能造成桩孔偏斜。因此,质量技术控制要点不仅是有效的对施工工程中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的控制,也应加强对桩基施工质量有影响的各项外界因素的控制。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致力于采取科学的分析与论证,合理准确的对技术控制点进行把握,进而有效的使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篇(9)

2.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2.1将经济管理与技术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

建筑造价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资金的管理,而施工管理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进行管理,因此,想要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就要将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经济管理能够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技术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经济效益,达到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双赢,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在施工中的浪费现象,控制施工的成本,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能够按时完成,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2.2建立完整而科学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想要更好的对建筑造价和施工进程进行管理,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顺利实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需要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花费的各项资金统计起来,找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存在的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情况,并加以改正,该造价管理系统还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资金进行管理,一旦所使用的费用和施工前预期的费用有所出入,就要从各个方面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造价更加的合理。

2.3完善工程造价与施工管理互相监督的机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监督机制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如果想要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相结合起来,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之间的互相监督机制就更为重要,首先施工单位要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造价充分的了解,并且施工单位需要对企业制定的施工造价进行科学的分析比对,确定建筑造价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施工单位需要将不合理的方面列出来并与企业进行商讨,以便追加资金或者调整施工方案。其次,企业也要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建筑造价的统计人员需要对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材料的价格、施工器械的费用以及各项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花费的资金进行审核,防止出现谎报误报的情况出现,而且,一旦施工单位没有按期完成施工,或者施工质量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建筑造价的负责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向施工单位追加索赔,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

篇(10)

在很多企业看来,“质量第一”就是其信誉较佳的证明,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更是和人民的人身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项目负责人要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控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不断增加建筑企业责任心和市场竞争力。所以,针对建筑公司而言,要努力提升工程的质量,另外,还要注重其关键性,从根本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对管理的一些理念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将质量方面的一些控制工作,看成是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

1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概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镇道路、桥梁和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为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人们也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建筑观念的制约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我国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工程质量无法保障,很难从根本上保障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信誉度。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质量对于建筑业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如果想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那么,就必须努力提升质量。施工的质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一定要努力提升工程的质量,这样,才能提升最终的效益,为我国建筑企业争取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建筑企业也要结合当前建筑市场环境和发展诉求,注重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素质,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基础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摆脱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观念,将质量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使我国建筑行业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进而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住宅办公环境。

2建筑工程质量的分析

2.1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不规范

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发展状态良好,相关体系比较规范,但是仍然有个别恶意竞争、有待市场管理的现象。目前建设市场好坏都有,个别单位业尤其是规模小、信誉差的公司,为了抢到项目工程,甚至使用挂靠等手段获得投标权力;招投标时,通过报价低不全报的方法争到项目后再通过施工环节的不严谨和投机取巧,获得利益。例如,部分大型建筑企业内部机制不完善,腐败现象严重,在招投标过程中,应用串标和陪标等方式破坏竞争公平性,导致建筑市场的混乱。当前,政府和相关部门逐渐应用公开招投标方式,并对建筑企业资质进行从严审查和管理。但是由于监管体系的缺失,建筑企业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法律漏洞。

2.2建材价格上涨过快,建筑业企业压力加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价格上涨。建筑工程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建筑工程成本逐渐增加,无形中也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使其工程利润和施工效益逐渐降低。同时,价格机制的不合理使建筑市场比较混乱,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

2.3建筑企业内部观念陈旧,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建筑市场环境背景下,建筑企业的目光都没有放长远,只着眼于项目,而忽视了未来发展规划,为了项目的获得而辛劳,其内部管理水平却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他们看来,管理较工程而言完全没有什么可比性。不注重在建筑工程日常管理过程中,对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进行应用和落实,将会很大程度上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

3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措施

3.1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很多。需要高效的项目管理和完整的监督检查制度来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行,只有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把各个施工责任落实到位,对出现不合理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通过各部门联合协作共同完成施工项目。

3.2健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质量和效果。工程负责人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要从严处理。相关负责人也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重视制度建立和档案管理,并借助法律手段,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法现象进行约束,从根本上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进行规范,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环境。

3.3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理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效益。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味的对建筑施工成本进行压缩,不重视施工材料质量,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和工程竣工后期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施工企业要重视施工材料购买和管理,对施工材料购买过程中的腐败行为进行从严处理。通过有效的管控,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应用提供质量保障。

4构建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与人类专家具有同等智力和解题能力的计算机智能系统。它通过对特定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收集和应用,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不同专家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也有所不同,其一般由人机接口、推理机、知识库、动态数据库和解释机构等组成。

4.1施工阶段监理工程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施工阶段监理工程质量控制涵盖的范围很广。结合具体项目施工情况,建立完整的监理单位质量控制体系;对承包商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分包商进行确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求和标准进行规范和统一;重视建筑工程材料和施工机械质量控制;对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质量跟踪、监督、检查和控制等;重视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处理。

4.2质量控制模块

(1)对质量控制资料信息进行检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涉及到的相关资料特别多。相关负责人要对相关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应用。该系统将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作为重心,并按照分部工程和结构类型交叉的分类方式对“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和“质量缺陷(事故)诊断、处理”进行分类。同时,因为其他分部工程的适用性比较强,因此不需要对相关结构类型进行细致化的区分。相关负责人要结合分项工程的具体诉求,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进而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最大程度提高其应用过程中的便利度。(2)质量缺陷诊断。技术人员要结合分部和分项工程对其进行分类。部分分项工程中涵盖的相关内容和要素比较多,会结合具体要求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进而由系统对该地方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进行分析。针对相对比较简单的质量缺陷,系统会直接给出发生原因和相关处理方法;针对相对比较复杂的质量缺陷,系统对给出诊断程序。用户要结合系统提示,对质量缺陷的相关特征进行输入和检索,系统结合知识库中的数据和规则对其进行处理,进而得出质量缺陷的性质和原因,并对其进行预防和处理。

5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即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完整细致的系统工程,施工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每一处工作都要仔细做好,才可以完成好质量控制工作,工程项目中遇到的难题务必认真对待分析其起因,从而进一步的改善,我们共同努力完成的项目必属建筑佳品,城市的标志。

作者:郑斌群 单位:福建溢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11)

2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的有效措施

2.1做好施工图纸会审

在施工管理这一阶段,技术管理的关键以及最重要的技术过程便是施工图纸会审。图纸会审也是工程项目的施工准备工作之一,经由图纸会审才可以达到对设计图纸进行全方位的熟悉和把握、对设计意图进行初步的领会、对工程的特点还有难点进行掌握的目的,才可以发现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设单位与委托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三方组成的施工图纸会审小组经过协商,选择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消灭因设计问题而存在的缺陷,保障建筑产品使用功能和工程实体质量。

2.2明确管理职责,消除工程隐患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负责人首先应明确职责,对各级人员的权、职、责进行划分,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做到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把设计图从纸上准确地实施于建筑现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譬如说,参与进场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进行测量计算数据的复核等等。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要求,对凡是可能影响工程施工进展的技术问题和工程成品质量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明确到岗到人。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迅速落实到位。其次要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明确施工中各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作为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的标准,从而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3及时而有效的技术交底

为了进一步把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应当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针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提出施工技术交底。在工程质量的保证以及对工程的施工进度的保证这一方面,技术交底显得十分的重要。在各级交底情况的检查方面,项目部的总工程师以及方案工程师还有工长等等都对其督促执行。各分部分项工程都应在项目施工前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为施工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并根据施工过程的变化,及时对技术交底资料进行补充。技术交底工作必须要在隐蔽以及特殊的工程当中予以加强。负责人还应当做到把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以及事故的地方进行反复强调,明确所需的材料以及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等。

2.4加强成本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

以工程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为准则的工程质量目标控制管理,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设计、施工工艺、工序、材料、机械等多方面。首先,原材料、成品材料及半成品材料进场应严格实行质量控制。要保证所用的材料为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在加强对结构用料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装饰材料的采购,劣质材料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和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气体,会侵害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其次,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深化施工成本创新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施工步骤,避免不必要的施工支出,从而降低工程施工投入成本,这才是提升企业最终利润的有效方法。再次施工中因管理失误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应认真对待,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不论其严重与否都应明确责任,吸取教训。

2.5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也不容忽视,以下两点需要特别留意。首先,要组织各专业的技术人员核对是否有施工遗漏和失误,施工与设计是否相符。对重点设备和工段应进行重点检查。其次,对施工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管理经验或教训通过相应的程序进行保存,对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技术管理资料和提出的建议进行系统地存档和整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