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国文化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化视域里的中国兔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远远超过其本身的物质意义和生物属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兔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象征,在诸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
在古人眼中,兔可以通人神。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神的崇拜,将祭祀视为国之大事。祭祀仪礼很讲究,祭品动物要厚重美味,还要有灵性,即不灭的灵魂可以通神人、通天地。《礼记・曲礼》载祭品动物八个:“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Q,豚曰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献,雉曰\趾,兔曰明视。”兔列其中,是人间神界的媒介之一。
兔能通天表人情,也能在一定场合传的天意。罕见赤兔白兔(古神州兔多灰色,白兔鲜见,今之白兔由地中海穴兔驯良而来),被古人视为吉瑞之物,“赤兔上瑞”而“白兔中瑞”。它们的出现有着特殊政治寓意:赤兔“王者德盛则至”,白兔“王者敬耋老则见”,即赤兔白兔昭示着上天对有德之君的称赞。故而赤兔白兔深得君王喜欢。翻阅史书,赤兔兆瑞不见于册,但民间进献白兔之事屡见不鲜。如汉代建平元年、元和三年及永康元年,民间前后三次向朝廷进献白兔;《魏书・灵征志》里记载进献白兔之事近60次;唐太祖下诏在9次出现白兔的神山县建白兔观进行祭祀,并将兵符改为银兔,足见统治阶级对白兔的敬仰。
黑兔也曾被视为吉祥之兆。《艺文类聚》说“白兔为瑞”“黑兔曰祥”(卷九十九・祥瑞部下)。《魏书》载有民间多次进献黑兔之事,还记载了六国时前赵国君刘曜捕到一只黑兔,以为天降祥瑞,乃改年号为太和(列传第三十八)。《辽史・地理志一》言:“应天皇后梦神人金冠素服,执兵仗,貌甚丰美,异兽十二随之。中有黑兔跃入后怀,因而有娠,遂生太宗。”黑兔入怀昭示着辽太宗是天命所然。
黑兔呈祥的观点来源于阴阳五行说,《艺文类聚》说:“议者以为黑兔见,水德之祥。”而白兔荣为吉瑞,则与兔在月中的信仰有关。我国月神话出现得很早。战国时屈原《天问》就说月亮“顾兔在腹”,汉代持杵捣药的白兔形象(又称玉兔)已经定型,晋代月兔则抛开蟾蜍独自充当月魄。至此,玉兔与月亮合而为一,玉兔成了月亮的代表。北周庾信《齐王进白兔表》说:“月德符征,金精表瑞。”唐代权德舆《中书门下贺河阳获白兔表》说:“惟此瑞兽,是称月精。来应昌期,皓然雪彩。”
“帝王者,配德天地”,天下昌明,天降祥瑞,人主失德,上天将予以警示。“行失摇光则月出兔”,月中隐隐约约的兔影一旦不显,人间就会变乱。月兔不现暗示着灾异的出现。
兔示天命、兔应君德的观点荒谬无理,但这种天人感应的思想却影响了中国官方文化两千多年。
二
兔在官方文化中是通天使者,是祥瑞的象征。在民间,兔依然是吉祥之物。
白兔是幸运之神,能给人带来意外收获。佛教典故“逐兔见宝”讲述的是一个人追捕白兔,白兔化而为人又化而为金的故事,暗示白兔会给人带来幸运。《魏书崔浩列传》记载:“有兔在后宫,验问门官,无从得入。太宗怪之,命浩推其咎徵。浩以为当有邻国贡嫔嫱者,善应也。明年,姚兴果献女。”兔作为“善应”给太宗带来了美丽贤德的妃子。元剧《白兔记》咬脐郎在白兔引导下,与分散多年的老母团聚,也是“逐兔见宝”母题的衍生物。丘桓兴《神州平易近俗采英录》言我国山东一些渔村至今沿袭着一个古老的风俗:谷雨清晨,妻子往丈夫的怀里塞一白兔,用以祝福亲人远洋平安,捕鱼丰收。由此可知,吉祥的白兔从神圣的庙堂走向人间俗世,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祥瑞之征。
兔是禳灾去病的保护神。古人认为兔神可保人平安,于此有一些独特的民俗,如正月初一门楹上挂面兔头镇邪禳灾、赠小孩兔画祈求福祉,元宵节游兔灯传递幸运,端午系兔香包祛毒保健康,中秋供兔神去病消灾。其中兔能祛病的信仰与道家掌故玉兔捣药相关,并又衍生出兔是神医之说。据说,有一年京城瘟疫流行,月兔化而为医解救苍生,他时而男装时而女扮,或骑鹿马或驾虎狮,走遍京城每一个角落。瘟疫祛除,月兔返回天上,人们便用泥塑造兔儿爷、兔奶奶的形象加以纪念。
另外,兔还是生殖神。在古人心中,“兔子者”即“吐子也”,兔与生殖是紧紧相连,此物种延续方式奇特,即“兔望月而孕,自吐其子”。此缪传暗合兔超强繁衍力的生命精神,于是兔成为民间生育崇拜对象。古代女子中秋拜月,未婚的祈求月神赐予佳偶,已婚的祈求玉兔赐予多子之福。古人还想象出食兔求子的做法。山西古霍州俗信:大年初一,未育女子定要吃下白面的双吉兔,以求早日得子。兔脑催生则将兔与人间孕产的关系拉得更近,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催生散”之方:“作腊月兔脑髓一个,摊纸上,夹匀,阴干,剪作符子,于面上书‘生’字一个。”一个有“生”字的兔脑髓,就是一方威胁性的巫术符咒,人间生产之事有了颇多神秘色彩。1928年陕西《怀远县志》也录有此说:“腊八剥兔脑和面为丸,名‘腊八丸子’,临产催生最验。”可见此俗流行之久。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习俗:“怀胎者不食兔肉,令儿口缺。”则表现出人们对兔神的敬畏。
三
兔是仁义道德的象征符号。唐蒋防曾作诗称赞白兔是“皎如霜辉,温如玉粹。其容炳真,其性怀仁”。其实早在商周时期,兔就已被赋予了君子品德。在“君子比德于玉”的价值取向下,古人玉佩造型多是具有良好行为的动物,而兔是常用的形象。河南安阳妇好(商王武丁王妃)墓出土的平雕玉兔、西周佩饰玉兔的大量出土足以证明兔在古人心中的道德意义。
兔是应孝而生的动物。《后汉书》有两个孝行感动兔儿的人物,一个是性情忠实的蔡邕,他服侍久病在床的老母,七十多天没睡过觉,若非季节变化,不曾解过衣衫。母死,蔡邕依礼守孝。在蔡邕守墓的屋旁,奇异之事发生了,“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另一人是方储,他“事母孝。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礼,负土成坟,种松柏奇树千余株,鸾鸟栖其上,白兔游其下”。隋时孝子华秋因白兔相陪守陵,得到皇帝的嘉奖。兔彰孝道之意明矣。
以兔喻德,在汉语兔词汇中很普遍。在汉语熟语中,兔很少指代单纯的动物属性,而是一种意象符号,象征人的品性:或代表机智能干,如“狡兔”在“狡兔三窟”中比喻藏身之地多的人;或代表动作迅速敏捷,如“动如脱兔”、“兔起凫举”、“兔起鹘落”;或代表弱势之人,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列为相,李林甫高傲,张裴卑逊,当时人偷偷议论:“一雕挟两兔”,后人便用“一雕双兔”喻指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或代表邪恶之人,如仓皇逃窜的恶人是“狼奔兔脱”、面貌猥琐之人是“兔头脑”。一些歇后语更是以兔典型的形貌动作特点,生动准确地描述出人的行为特征。如:
兔子爬坡――往上梭
兔子的腿――跑得快
兔子的耳朵――听得远
兔子的嘴――三片儿
兔儿吹笛子――嘴不严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兔子看人――红眼了
兔子拉犁――心有余而力不足
兔子吃草――光哆嗦
一、人体在时装画中的地位
时装画是目前服装设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它也是整个服装设计的入门课程,是衔接时装设计师与工艺师、消费者的桥梁。时装画是以时装为表现主体,展示人体着装后的效果、气氛,并具有一定艺术性、工艺技术性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画种。
时装画表现的是服装的美感和服装在人体上穿着的预期效果,深入掌握人体、人体与服装的关系是时装画成功的基础。人体是表现时装效果的重要载体,服装是以人体为基础进行造型的,通常被人们称为“人的第二层皮肤”,服装设计要依赖人体穿着和展示才能得到完成,同时设计还要受到人体结构的限制,因此,人体是服装设计紧紧围绕的核心,这也决定了在时装画表现中人体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从时装画的特殊性强调以人体为主线
时装画特殊性表现为主体是时装,区别与其他艺术形式。脱离这一点,便难以称之为时装画。而时装画的内容是表现或预视时装穿在人体之上的一种效果、一种精神、一种着装后的气氛。而它的中心点又围绕在人体上。两者缺一不可。
时装画还具有另一个特殊性,即工艺技术性。时装画的工艺技术性,是指作为时装设计专业基础的时装画不能摆脱以人为基础并受时装制作工艺制约的特性,即在表现过程中,需要考虑时装完成后,穿着于人体之上的时装效果和满足工艺制作的基本条件。wWW.133229.Com也就是说从事服装设计行业者必需要熟悉人体,以人体为中心进行设计。
正是由于其特殊性,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以人体为主线来研究和探索。
三、人体在时装画表现中的重要性
时装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服装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对时装画的认识和兴趣,旨在提高学生的时装绘画能力。按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可分为时装画概述、时装画人体、时装画法、时装画的艺术表现、时装画与鉴赏五个章节。那么其中服装画人体这一章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只有将服装人体的基础牢固后才能更好地延伸其相关内容。
服装画人体这一章节主要掌握以下四个方面:一、人体结构;二、人体比例;三、重心平衡;四、从人体到着衣的画法、脸部结构的画法,四肢结构与表现。其中人体结构主要可分为躯干(包括头、颈、胸腔、盆腔、腰)、四肢、手脚、五官及发型等部位。我们将人体大形归纳成我们熟悉的形状便与掌握和记忆:1、头——蛋形2、颈——圆柱体3、肩胛——楔形4、肋骨骨架——梯形盒状体5、肘部——球形关节6、上臂——圆柱体7、骨盆——梯形盒状体8、前臂——圆锥体9、大腿——圆锥体10、手——菱形11、小腿——圆锥体12、脚——锥形。其中躯干和四肢的表现是人体中最主要的部分,因为服装主要依附其上进行表现,但不能因此忽略手脚和五官的描绘。时装画初学者往往受到一些时装画大师作品的影响,例如一些国外大师的作品中对五官和手脚的描绘少或者省略。于是就加以模仿,刻意省略。在这里需指出,时装画大师是具有相当牢固的基础后形成自身的绘画风格,擅长于省略或概括,并不是说手脚和五官的表现不需要或不重要。只有在牢固掌握人体各个部位基本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进行简略,才能表现出纯熟高雅的风格,反之则只会弄巧成拙。
人体中手脚、五官及发型等的表示不仅不能忽视,有时候还应该作为主要设计因素表现。服装设计这一专业不仅包括服装的设计,还有服装配饰设计及整体造型设计等局部细节设计,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能完整表现整体的设计。在表现时装设计效果图时,不仅要表现服装这一主要元素,而且还有脚饰(鞋、袜等)、手饰(戒指、手链、彩绘等)、妆饰(同服饰相协调的妆型)、发饰(头花、帽子、发型等)等辅助元素,将主要元素和辅助元素完美的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时装设计表现。从这点来讲,时装画中人体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认真讲解。
参考文献
[1](美)billthames著,白湘文、赵惠群编译.美国时装画技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美国)史蒂文·斯堤贝尔曼著,余玉霞译.美国经典时装画技法(提高篇).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作为绘画创作的主体——艺术家,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于是有人说:“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在某种方式上都是艺术家生活和工作其中的那个世界的反映”。这种说法明显是肤浅的、片面的。如果一幅绘画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和现实的这种亲近性,那么绘画作为一门艺术早就被摄影所取代。绘画没有消亡,本身就是一种证据,它说明绘画之所以成为艺术并不在于它和现实事物有一种相似性,并由这种相似性产生一种似真幻觉。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尤其是在艺术教育中,过多地强调如何客观地如实描写,致使不少人掉进自然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些业已陈旧的观念和制度有没有扼杀某些天才!歌德曾经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的材料来工作才能使人了解;他也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着人世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为着较高的意旨服务。”毕加索有一次对他的友人克里斯琴·泽尔瓦斯说:“当我在枫丹白露森林漫步时,那一片翠绿使我感到难以承受,所以,我必须把这种感觉用绘画的形式发泄出来。是绿色在支配一切,画家作画只不过想快一点卸下他那感觉和视觉上的重负而已。”这起码可以说明,绘画创作源于主题世界的心灵和精神那种最内在力量的强烈追求,在这点上,古希腊的画家就已经注意到绘画并不是纯粹的模仿客观世界,苏格拉底的论述就是最好的证明。
绘画创作需要灵感,灵感究竟指什么?在艺术概论中是这样解释的:“灵感是指一种暗伏于创作者个体潜意识中的具有独特创造性的心理与思维活动。”也许我在这里阐述得过于繁琐、抽象。这种心灵感觉是如何发生并贯穿始终的,罗马诗人p.奥维德说过:“有一个神在我们心中主宰着。”这是因为从本质上说,创作是一种不可见的心理事件,它是极难考察的。毕加索遇见了一片翠绿,由于无法承受而必须用绘画发泄出来。可想而知,那片翠绿必然牵动了毕加索心灵深处的感受。有位画家曾说:绘画是一种“突然遭遇”。实际上,也是阐述客观世界引发的主观感受。然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感受不同,即使是同一人在同一环境下也难于重复两次完全相同的感觉。思想、想象、感情和感觉属个体,任何人也没有直接进入到别人的心灵中去过。人们的心灵只能通过内省的方式来考察,至此,有一些东西可以肯定,灵感的产生也有主体的思想、情感、观念等诸多因素共同构筑。
绘画创作的过程在于它的不可预计性,凡能预计其未来效果的活动都不是真正的创作活动。在真正的创作活动中,如果开始并不知道最后的作品会是什么样的,甚至到工作临近结束时,仍然不知道其结果如何,只是凭直觉工作,渐渐地朝结束的目标前进,而并不知道它最后的形式是什么,这样的活动方能称为创作。马蒂斯是这样论述这一问题的,他说:“何时为创作结束,当所有部分建立起它们明确的关系,对我来说已不可能全部画一遍的情况下去补充一笔时,它就意味着完成时刻到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当艺术家停止思考怎样去改善他们的作品时,就意味着创作活动的结束。
课程代码:0032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进犯,在一些边塞处广种
A.杨树 B.柳树
C.榆树 D.松树
2.敬顺昊天的宗教的现实功用是
A.尧舜禅让 B.和合五教
C.绝地天通 D.敬授民时
3.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
A.八王之乱 B.董卓之乱
C.永嘉之乱 D.安史之乱
4.《神灭论》的作者是
A.萧子显 B.陶弘景
C.慧琳 D.范缜
5.1291年到达泉州的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名为
A.利玛窦 B.鄂多立克
C.马可波罗 D.孟德高维诺
6.元朝称汉族读书人为
A.书生 B.学士
C.儒士 D.儒生
7.徐光启的名作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授时通考》
8.清朝的税制改革为
A.募役法 B.初税亩
C.租庸调法 D.摊丁人亩
9.乾嘉学派的创始人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雎景臣
lO.不属于行旅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是
A.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 B.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
C.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 D.迁徙定居的习俗传承
11.不属于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的是
A.生产互助 B.生活互助
C.民主自治 D.进香朝拜
l2.“闰月”的概念源自
A.回历 B.泰历
C.藏历 D.阴阳合历
13.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传到
A.东南亚国家 B.中东阿拉伯国家
C.欧洲 D.美洲
14.不属于传统社会礼与俗关系的是
A.礼从宜,使从俗 B.因俗制礼
C.齐之以礼 D.化民成俗
15.不属于《周礼》列入吉礼祭祀的是
A.天神祭祀 B.皇族祭祀
C.地祗祭祀 D.人鬼祭祀
16.冠礼的年龄一般在
A.16岁 B.17岁
C.18岁 D.19岁
17.孔子研究的“六经”变成“五经”是因为《乐》的失传.表明失去文化特征中文化的
A.事象 B.事类
C.产物 D.载体
18.中国能归属的语系之一是
A.阿尔泰语系 B.高加索语系
C.乌拉尔语系 D.德拉维达语系
19.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的基本点是
A.保障权利 B.语文平等
C.改革文字 D.双语教学
20.属于汉字的造字方法的是
A.词根 B.指事
C.前缀 D.后缀
21.未被称为汉语“域外方言”的是
A.泰国语 B.越南语
C.朝鲜语 D.日本语
22.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段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格是
A.对偶 B.顶真
C.回文 D.析字
23.哪一种不是因汉语汉字形成的中国文学在形式上的特点
A.形式整齐 B.平仄抑扬
C.节奏调配 D.重音分明
24.哪一项不是对联常用的手法
A.顶真 B.双关
C.谐音 D.拆字
25.哪一种是中国受佛教影响产生的文学样式
A.唱导 B.转读
C.宝卷 D.梵呗
26.日本出版的拥有23900多卷的佛学巨典是
A.《大藏经》 B.《大正经》
C.《大正藏》 D.《大藏正》
27.两汉的文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征辟制 D.九品中正制
28.“孔子的门徒,是天地间最纯正的自然神论的学徒”。这句话作者是
A.伏尔泰 B.莱布尼兹
C.沃尔夫 D.休谟
29.不属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三大主要思潮的是
A.中体西用论 B.全盘西化论
C.东方文化论 D.儒学复兴论
30.第一个提出全盘西化的是
A.梁启超 B.
C.吴稚晖 D.陈序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以下几个方面,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观察捕鱼 B.月晕与风
C.建安风骨 D.元曲
E.巫术
32.中国古代的“九州”包括以下的
A.冀州 B.兖州
C.徐州 D.沧州
E.雍州
33.“五帝”的谱系包括
A.皇帝 B.炎帝
C.尧 D.舜
E.禹
34.百家争鸣中刑名家的代表人物有
A.邓析 B.邹衍
C.惠施 D.老聃
E.公孙龙
35.汉朝官员选拔的最重要三科是
A.孝廉 B.茂才
C.明经 D.治剧
E.贤良方正
36.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包含
A.玄学 B.禅学
C.般若学 D.涅槃学
E.明学
37.中国生产经济的文化特征包括
A.“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的农业起源
B.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C.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D.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E.“养备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的农业规律
38.中国传统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
A.市 B.商
C.墟 D.集
E.会
39.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A.居住地点 B.居住时间
C.居住方式 D.居住建筑格局
E.居住建筑仪式
40.服饰的人文文化标志包括
A.信仰标志 B.阶层标志
C.仪礼标志 D.政治标志
E.职业标志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简述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42.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
43.简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4.简述古人对学与思关系的看法。
45.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46.简述对中国古代文字崇拜的认识。
2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科研工作中的功利化倾向。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科学研究,其中高校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精神,不去潜心钻研,而是巧取豪夺,甚至抄袭。大部分教师搞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晋升职称,也就是说,高校部分教师对科学研究的态度较为功利。(2)敷衍的教学态度。部分高校教师只重个人科研,不重课堂教学,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敷衍了事。还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在教室内接听手机,不遵守教学纪律。(3)部分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行政工作者是高等学校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影响着管理育人的实现。然而,目前高校中许多担任行政工作的教师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协调合作的精神,工作效率低,担任行政工作的教师在处理行政事务上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4)缺乏社会责任感,个人利益至上。市场经济对部分教师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把自己的工作仅当作一种旱涝保收的谋生手段,很多教师没有把本职工作视为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伟大事业。其次,有些教师以挣钱为终极追求,热衷于第二职业,而忽视了对教学效果、教育内容的探索与研究,无心钻研业务,不求功劳,但求无过。以待遇的高低来决定自己敬业的程度,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缺乏奉献精神。
3中国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途径
3.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是专门培养人才的职业,非常特殊。教师应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尽职尽责,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一样来对待,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用人才。尊重学生,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进行爱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对待学生,人的内在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自尊心人皆有之,正如《学记》所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越是感受到教师的爱心,教师的教导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越亲近和信任老师。
3.2塑造教师自身形象教师应与时俱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获取新知识,树立现代教育理论观、人才观,完善和丰富学科知识,在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能力的前提下,将理论与实践恰当地结合。坚持做到反思慎独,加强自我修养。
3.3建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沟通渠道学校应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学会聆听他们的心声,在学校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和生活条件,明晰每一位教师的思想动态,减少高校教师外出兼职的机会,才能使教师安心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让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充满活力的保证是创新理念,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建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为高校建设师德师风建立现代化的学习评定系统,使高校能够真正成为学术重地。
所谓国民性,指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总体表现出的品性,即一个国家国民最普遍表现出的人格类型,是对一国具有代表性的人的特征的概括,故针对正常人格而言。这种品性,既源于种族特征的不同,也可来自后天遭遇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各个国家中不同的国民性。国民性与典型人格类型不同,其分析不需太多田野调查实践与复杂数据,具有普遍概括性和笼统性,故较易实行。
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在西方二战时期曾一度兴起。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化的渗入,现代中国的国民性已变得较为混杂难以表述,甚至某些已与中国古人的文化精神相背道而驰,西学的传入与过度应用更使现代中国国民性格不具有了中国本土的代表性。本文仅从中国古代儒学角度对中国人的传统国民性进行分析探讨,从信仰体制、道德准则和人格培养三方面将国民性概括为忠君爱国、仁义至上和中庸之道。
一、信仰体制:忠孝统一
从信仰体制上看,中国古代社会中主要以信仰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作为全民性的国家宗教。其宗法观念与天人合一观念从信仰层面进入到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对国民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中国人普遍重视家族观念,祖先意识强烈。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不仅体现在中国人祭祖的隆重仪式上,更表现在中国人“以孝治天下”的观念上,这早在先帝舜时期就有了很好的体现。
中国十分重孝,一家中若是出现孝子,则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赞扬。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就以“孝”作为最基本的选拔标准,由众人推举,称“举孝廉”。中国儒家传统“十三经”中就有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孝经》,是关于孝的理论的集大成者。
在中国人家族传统中,是以父权至上的宗法制,一般重大事情都需要向父亲请教过问,包括婚姻问题,大多是父母包办,即使是自己的意愿也需事先请示父母,征得同意方可进行,否则就会有被社会指为不孝而被边缘化的危险。
中国人如此重“孝”,包括统治者也宣扬孝道,以孝治天下,以得到支持与维护。中国人认为,以孝为先,有了孝,人民自然会归顺于君主,孝是忠孝仁爱信义等基本道德的根本所在。“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也。”《论语》中的此言正是体现了“孝”的一系列好处,孝子极少有犯上作乱背叛君主的想法。由此可见“孝”是忠君爱国思想的前提。这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忠孝二者相统一的观念,也是国民性之一大特点。
二、道德准则:仁义之上
前面讨论的中国人所重视的忠孝观念,但这种忠孝观念是以仁义的道德准则为前提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曾说过,忠孝都要“以义为先”。不符君子道义的事万万不可做,而这道义的前提就是符合“仁”。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的实现是孔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状态。“仁”是最重要的品格,万事都应符合“仁”复归于“仁”。“义”则由“仁”衍生而来。所谓仁义礼智信都是以“仁”为根本的。孔子主张回归“仁”的道路是“克己复礼”,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回到礼的道路上来。西周时期即已制定形成的周礼是与封建等级制度相应的。“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儒家主张以礼治天下,这其中就要以统治者实行“仁政”作为基础。实行仁政,人民就会温顺并且厚道,像先帝尧舜时期就是如此。
且君子也应以仁为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儒家主张有志之士要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仁义道德理念。孔子认为,“恭而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样即可实现仁。仁不仅应作为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统治者的根本统治手段,更是作为了百姓庶人一切道德准则的基础。
孔子还认为,“刚毅木讷,近仁。”这可谓是对接近仁的状态的外在表现的较为细致的描述了,也正是中国人性格中的一大特色。中国人普遍具有老实内敛,逢人不爱张扬,遇事不爱争抢的特征,却给人一种温和敦厚的亲近感。古代社会中的中国人中更是普遍具有“仁”的特性。辜鸿铭先生认为中国人精神的最大特点就是温良,这主要是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这也是“仁”在国民性格中的一大体现。
三、人格培养:中庸之道
中国古代社会中对人才的培养,不似西方教育那般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而是更重形而上的气节与道德观念的树立。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思想几乎是持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中对“君子”的推崇也成为中国社会中普遍的人格完善标准。
所谓君子,可用“中庸”来概括。“君子不器”,君子尚要“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经过历史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民族气节,体现在忠君爱国的观念中。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可见中庸的品质在中国人中具有神圣性,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并形成一种价值趋向体现在中国人的国民性中。用孟子的话概括,这是一种“浩然正气”。
中国古代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后来的教育中,也体现在在童蒙教育。所谓童蒙教育,指中国古代7~12岁的教育,即洒扫应对等基本礼仪和伦理道德的学习。其作用不可忽视,是为后期儒家系统教育、为日后学习君子之道打下深厚基础,是中国古代社会人格气质初步奠定形成中的重要一环。
中庸之道同样表现在礼上。儒家主张以礼治天下,礼节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乃至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核心原则。它处处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中和色彩,建立在天人合一观念基础上,体现了中国人高尚的修养,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外在表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古代儒家思想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在文化与人格理论的视角下所探见的中国人国民性具有忠孝统一、仁义至上、中庸之道三者合一的特性,不仅体现在传统的等级宗法性制度中,更体现在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普遍文化群体中。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与品格特征,区别于西方,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包括政治思想、社会制度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如今我们更应弘扬这种文化特性,弘扬中庸之道,选择传统并适合我们国民性的东西,而不是盲目学习西方的科技、制度,这有中体西用,才能使中国人得以重新闪耀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为不列颠最早叩开了现代化的大门。然而,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与经济:荣和城市发展相伴的还有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其中,城IIJ河流污染尤为严重。英国,在摘取了一个工业化先行者JPG该摘取的最优惠成果的同时,也尝到了工业化及城了化造成的水污染苦果。对尚未实现工业化及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国家规避和整治“迈达斯的灾祸”有所裨益2=16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本文不揣浅陋,愿就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成因、防治及其特点等问题予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状况
城市水污染自古有之。人类早期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大都被排人大气或弃置于水中,古时的城市居民已有用法令和规章控制污染的尝试。在古希腊,只有获得特殊允许才能设立制革厂;古罗马也有规章规定,制革、榨油和洗衣作坊只能设立在没有居民点的台伯河对岸。但是,早期的污染仅限于十分狭窄的范围。
上百年来,英国的毛纺业等传统工业无疑也降低了河流水质,但是,严重的水污染直到19世纪工业化时期才真正发生。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不断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英国的许多河流受到了污染,在19世纪,城市河流污染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恩格斯对当时河流污染的描述颇为详尽。例如,流经利兹的艾尔河,“这条河像一切流经工业城市的河流一样,流人城市的时候是清澈见底的,而在城市另一端流出的时候却又黑又臭,被各色各样的脏东西弄得污浊不堪了”;流经曼彻斯特的两条小河—艾尔克河与梅德洛克河的污染状况亦十分严重,“停滞的艾尔克河,这是一条狭窄的、黝黑的、发臭的小河”,梅德洛克河的“河水也是漆黑的,停滞的,而且发出臭味。
此外,流经西赖丁约克的卡尔德河,在1852年以前始终是鱼类喜爱的栖息地,至1867年,皇家委员会已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流经西赖丁约克的,与其说是河水,不如说是墨汁。艾尔克河的支流布拉德福河,曾是男孩们捕鱼的乐园,也被工业化的浪潮熏染得通体黝黑,以致“只需一根火柴,就可以将它点燃”,俨然是一条随时喷发的黑龙。
泰晤士河曾是一条美丽的河流,英国人习惯地称之为“老父亲泰晤士”。19世纪以前,泰晤士河河水碧波荡漾,鱼虾成群,是举世闻名的鱿鱼产地,诗人蒲柏在1728年将其描绘为“银色的洪流”。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沿途城市居民的剧增以及大量工厂的建立,各种污染物源源不断地进人泰晤士河,牛津以下河段的水质急剧恶化,泰晤士河成为一条污浊不堪的“臭河”。1855年,化学家法拉第致信《泰晤士报》:“整条河变成了一种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体……气味很臭……整条河实际上就是一道阴沟。可见,英国城市的水污染在19世纪中期已经相当严重。
二、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成因
那么,究竟为何诸多河流在一个世纪里都变了色、变了味,这么严重的污染是怎样产生的呢?无疑,工业废水和公共废水是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布局和工业类型又是产生大量工业污水的直接原因。
工业化初期,主要的机械动力是水力,“由于使用水力机,工厂不得不设在大流量的急流旁边”。因此,英国的第一批近代工厂自然傍河而建,在英国工业的发源地和中心—曼彻斯特,“几乎所有的厂房都是沿着贯穿全城的三条河流和各种运河建立起来的。这既解决了动力问题,又方便了废水处理,河流也成了废水排放的理想场所。蒸汽机发明后,以前依靠水力机械、依河而建的工厂逐渐转移到城市中,但工厂对那些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依赖并没有减轻。因为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多数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需求,都是比较洁净的水。水作为冷却剂是蒸汽机不可或缺的,一些工业部门如毛纺业、印染业、造纸业的生产过程也离不开水,还有酿酒、洗煤,没有水更寸步难行。同时,水路为工业主提供了廉价的运输途径。因此,一条河流附近往往分布多家工厂,例如艾尔克河,“桥以上是制革厂;再上去是染坊、骨粉厂和瓦斯厂,这些工厂的脏水和废弃物统统汇集在艾尔克河里”。这些废水中往往含有铅、碱、硫等污染物,而且大多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使水质大大降低,造成严重的河流污染。
造成城市水污染的另一主要来源是公共废水。公共废水主要包括人畜的排泄物、生活垃圾和洗涤剂。公共废水的存在本不可避免,但在英国工业化时期,因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增长过速,加上市政建设滞后,遂使水污染加剧。
一方面,与工业化相伴的是,英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口增长急剧。势如潮涌的人口,被压缩到很小的拥挤不堪的中心点上。从增长数量上看,大约在1800年,英国只有一个大城市—伦敦,人口约100万,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如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布里斯托尔等(这些城市的人口大多只在5到10万之间)。1850年伦敦人口增至2,360,000人,另有9个城市在10万人以上,18个城市在5万到10万之间。1910年英国有46个城市超过10万,伦敦人口更是猛增至450万。从增长率看,兰开夏在1700年至1801年间人口差不多增加两倍,曼彻斯特的人口在1773年至1801年间也增加了两倍。到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首次超过农村。城市的扩展和人口的集中大大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也使城市的公共卫生日益恶化,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构成了那时英国许多城市的基本外貌。
另一方面,英国城市化虽快,但城市化水平较低,市政建设滞后。“所有的市镇,不论是新的还是老的,都面临着公共卫生的严峻问题,工业化早期,英国的城市尚未建立清扫垃圾的制度,垃圾粪便随意堆放,人们甚至因厕所太少不得不随地大小便。特别是贫民窟,成了疾病流行的孽生地,被人们称为“霍乱国王的巢穴”。在利兹,最不卫生的地区是工人住的狭窄的房屋区,这类建筑物里不具备任何一种排水设施,厕所少且前后无遮无盖。到1831年,即使是已拥有14万以上居民的曼彻斯特市区仍没有铺砌街道和修建下水道的条例。非但如此在曼彻斯特新城(又叫爱尔兰城,theIrishtown),“街道没有铺砌,也没有污水沟,可是这里却有无数的猪群”。大量垃圾、粪便、洗涤用水还有从街道屠宰场排出的水染上深红色的兽血,经过公用阴沟和露天排水沟通往小河、水坞,加重了城市河流的污染。
综上所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副产品”是造成城市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工业化时期英国的社会思想是污染得以加剧的促因。
首先,英国人将“自由放任”思想奉为圭泉,对工业革命造成的工业中心人口膨胀、城市污染和公共卫生等问题尽量不干预;其次,社会以追逐财富为价值取向,对“污染”则漠不关心。英国贵族通过经营追求财富早已成为惯例,社会中下层又有着一股“向上看”的风气,于是上行下效,社会形成了以谋求利润为荣的风气。
难怪连外国观光者都不禁要惊呼:“英国的城市纯粹是工作和挣钱的地方,而绝非休息和享受的乐园,那种具有更高尚品格的人还没有出现。
三、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防治及其特点
随着河流污染状况的不断加剧,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危害,人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采取措施对污染予以遏制,但长期似来,社会的反应并不积极。直到19世纪中期,随着流行病的多发,城市才开始实行系统的卫生改革,如下水管道、清水供应和道路清洁等。同时,社会对城市河流污染的防治也愈加重视,各项治理措施逐渐建立,整治渠道逐步完善。下面将结合英国在这一时期的防治措施,对城市河流污染的治理特点进行探讨。
(一)各群体和多渠道的广泛参与。生态学家和卫生学家最先向社会发出正视污染的呼声,他们是治污的先行者。部分生产者组成志愿协会,呼吁减少废物排放、倡议革新生产技术,为政府的积极治理建言献策。议会和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全面领导水污染的治理。这样,河流污染的防治得到了议会、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群体的参与和支持。
(二)议会立法和政府作为是治理污染的主导力量。一方面,从议会来说。1848年霍乱发生后,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并成立卫生部,虽不是专为治理水污染而设,但它规定在传染流行区域设立地方性卫生委员会,负责处理当地污水问题。由于习惯法提供的防御河流污染的措施起不到明显效果,1855年,议会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试图对那些以工业废水污染河道的制造商处以罚款1865年和1868年,议会又先后两次委任皇家委员会,负责调查河流污染的状况并寻求行之有效的治理途径叫即。在第一届委员会提交初次报告后十年,议会通过了《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国家立法,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水环境防治法规。法案不仅对禁止排放的各类污水和违法行为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工业废液、颗状和悬浮状污染物、下水道污水排放等),还任命专家担任审查官,向工作部门提供实施建议,并通过监督技术改进以控制河流污染。这是一部具有“框架性”意义的法案,它关于防治河流污染的基本原则一直沿用至1951年。
另一方面,从政府作为来看,主要是加强市政的排污系统建设。例如,1858年伦敦市政当局修建的“伦敦下水干道”,以及1863年秋动工的泰晤士河河堤,就是政府治污的工程举措,通过建立下水道网络将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转移到下游地区,为减少伦敦水生疾病的发病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应该说,在19世纪,尤其是下半叶,英国议会和政府在治理河流污染方面确实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三)专家治理充当重要角色,发挥积极作用。1842年查德威克的《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发表,揭示出糟糕的公共卫生状况,尤其是“飘着恶臭的厕所、污水沟和被污染的饮用水”是引发霍乱的根源。麻醉医师约翰·斯诺也提出同样的观点,1849年,他发表《论霍乱的传染方式》一文,指出被病菌污染的水源是霍乱传播的主要渠道”。他的这些结论有力地说明了治理水污染的必要性,也坚定了全社会的治水决心。1848年,约翰·西蒙医生被任命为伦敦城区的保健医官,“这一职务不仅在争取城市制定供水、排水、贫民窟的清洁规划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确保有关建筑和人口过分拥挤的规章的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议会在第一部河流污染防治法制定之前委任了两届皇家委员会,委员会全都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如第二届皇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皇家工程院德尼森爵士、化学家弗兰克兰德和农学专家默顿等人。他们通过调查取证,亲自实验,向议会递交调查报告,同时,专家们还对肆意向河流排放废水的行业进行严厉谴责,同时建议政府设立限制废水排放的详细标准,为国家制定水污染防治法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碍于诸多阻挠因素,《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19世纪末,英国主要河流受污染的糟糕状况没有显著改善。1898年,英国又一次委任多名专家组成皇家委员会,调查污染来源和督查河流防治的进度。与德尼森爵士等前辈不同的是,此次委员会的专家们更加务实。他们注意综合考虑多方利益,设法调动工厂主的治污积极性,待之以宽,不求速变,先制定适度可行的治污标准,再随污染状况的改善而逐年将标准提高。在这种务实精神的倡导和促进下,产生了一系列减轻水污染的新方法。首先,也是最简捷的方法—一些滨海城市(如利物浦、霍恩、布里斯托尔等)将部分污水注入大海,通过污水转移以缓解河流的吸纳压力。其次,建立“污水农场”,将污水引到离城镇不远的农场用以灌溉作物,既廉价、无害,又不影响丰产,到19世纪末,像伦敦、曼彻斯特和诺丁汉等地附近已有不少这类农场。此外,多种净化剂得以应用,如动物骨灰、焦炭和页岩等,都能起到过滤和净化污水的效果。可以说,这些成效凝聚着诸多专家的汗水和智慧。
治污成效虽不显著,但仍在困境中渐进19世纪特别是下半叶,英国人治理河流污染的努力有目共睹,可惜收效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河流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阻力。
其一,政府治污不坚决。一方面,英国在19世纪面临国内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等诸多紧迫问题,相形之下,河流的防治事宜尚不够急切;另一方面,对工业与贸易利益的关切使行政当局不愿对工矿企业的污染行径和搪塞应付过于苛责,这势必影响政策法规的贯彻力度。其二,工厂主和矿主不诚心。革新生产技术、减少污水排放意味着投入的必然增加,显而易见,这种增加成本和损耗利润的要求是无法让各行业的污染大户欣然接受的。其三,民众不觉悟。“一条受污染的河流对健康的实际影响,在19世纪70年代还不为公众所认识。168公众对皇家委员会提出的防治措施或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对一些协会付出的反污染的努力嗤之以鼻,将其讥为理论家的空谈。其四,科技不过关。19世纪中后期的科学对水污染特征、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水的净化问题上缺乏明确认识,科学家不能准确找到河流中有毒物质的来源,而关于污染治理的技术开发又不够成熟,要改善大规模的污染状况自然是力不从心。因此,有人总结道:“河流污染的治理必定被看成是维多利亚时代公共卫生史中令人最不满意的一章。尽管如此,英国人在防治河流污染过程中取得的积极成效还是不能抹煞的。超级秘书网
四、关于英国城市河流污染及治理的几点启示
作为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国家,英国城市河流污染的经历和治理得失值得后发国家借鉴。
关键词:年画种类;艺术特点;传统设计意识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00-01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年画起源于“门神”,关于门神的传说有很多,据说唐太宗生病时常梦到鬼哭神嚎,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便身披铠甲守卫在旁,这才安然成眠。后命画工将二人威武形象画在宫门上,才有了门神,并在民间流行起来。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形式内容。张道一提出中国古代美术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中民间美术工艺表现出的质朴纯真,反映了劳动者健康的情感。
木板年画艺术风格独特,地域性及民俗特点突出,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笔巨大遗产,本文对古人传统设计思维方式进行探索找出中国设计的传统意识对中国年画的影响。
二、年画的种类及艺术特点
年画的种类多种多样,极具艺术风格。在这选取几种独具特点的年画种类进行简单的介绍:苏州桃花坞年画始于明代,其制作工艺精美,色彩多样,有桃红、大红、蓝、紫、绿、淡墨、柠檬黄等多种。画面构图丰富,色调艳丽,极具装饰性,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朴实、稚拙、简练和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天津杨柳青年画在清代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很是流行,内容大多是传统戏曲、人物等。其线条工整,色彩艳丽,画面构图丰富。对人物头部、脸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晕染,独具特色。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盛于清代,其风格重用原色,想象丰富,线条粗犷而对比有力具有北方特色。四川绵竹年画的雕版艺术十分精湛,有很高的艺术情调。造型质朴简练,色彩鲜艳悦目。朱仙镇木版年画在明、清时期畅销各地,影响深远。画面中人物形象夸张,构图饱满,左右对称;色彩艳丽,而且门神题材多,严肃端庄。
三、年画的社会意义及价值
(一)年画的社会意义
年画从最初的神祗信仰的表达逐渐发展为具有承载人们的愿望――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及装饰美化环境的工艺品,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年画的题材内容、刻印技术及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式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年画的价值
1、年画的收藏价值
首先将年画视为一种独特文化和艺术并进行收藏和研究的是西方学者。他们从异文化的视角,比较容易看到年画的形态具有强烈的中国特征。历史上最早进行年画研究的是俄罗斯汉学泰斗阿理克谢耶夫院士。他在我国北方一些产地广泛地收集年画,继而从事研究,著书立说,逐渐成为一位中国年画的专家。苏州桃花坞年画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艺术馆都有收藏。钟敬文先生创立的民俗学为我们这种文化上的自觉奠定了理论基础。现而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年画的文化底蕴和收藏价值,年画也成为收藏家的藏品之一。
2、年画的人文价值
年画的题材里边有避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木版年画往往是在广大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画所涉及的历史、宗教、神话、传说、小说、生产、建筑、风光、戏曲、自然、游戏、节庆和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对了解和研究人文有非常大的帮助。
3、年画的艺术价值
年画的艺术特色鲜明,具有艺术性和独创性。为了满足殷实与丰足的年心理的需要,年画的画面基本不留空白,画面饱满和内容的红火。色彩基调是相互对比的,使画面强烈又明快,明艳夺目,简洁又丰富,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这正是木版年画独到的色彩表达。年画的表现手法又与吉祥喜庆的文字谐音有关。利用与字同音的形象,将美好的寓意和词句通过视觉形式展现出来。如出现蝙蝠寓意“福”也谐音;露出许多籽儿的石榴寓意“多子”;一匹马、一只蜜蜂和一只猴子的组合表达着“马上封侯”的愿望等。不谐音的吉祥图像大多源于历史典故,具有象征与寓意的性质。这些只有在年画中才能见到。
4、年画的经济价值
木版年画在表达美好愿望辟邪纳祥时也会改变当地民众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现而今已悄然成为礼品、纪念品,或收藏品,而不仅仅是年货,特别是盒子装、礼品装以及清代版的木版年画尤为受人青睐。收藏年画更多的是一种怀旧情结,或出于对艺术学习及欣赏的需要。
四、年画与传统设计意识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在古人的千万次造物设计实践中不断积淀并日趋稳定、明确,成为古人对造物设计认识的定势和进行设计思维活动的样式。年画的设计从色彩、构图及寓意上具有一定的潜科学的特质,既能反映出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能从侧面了解到古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古人对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年画的演变特点受传统设计意识的影响,表现为应时而动、因人而异及和出于适。
(一)应时而动
“天”对应的是时间。不同时代社会结构、生活内容的变化必然在年画的题材和表现技法上有所反映。一开始年画用于佛教的传播,发展到后来就成为普通老百姓表达美好愿望、驱邪纳祥的载体了。它的题材和表现技法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域有不同的展现方式并受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同样是孩童,有的年画中孩童的刻画是简单的线描,干练简洁,有的是丰富的色彩填充和纷繁的装饰。
(二)因人而异
年画因为地域和人的性情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地”对应的是空间。北方地区的年画粗犷豪放色彩艳丽,南方年画线条细腻色彩柔媚。就北方各个产地的画风也不尽相同。比如山东杨家埠受地域影响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天津杨柳青显示着都市大户人家的审美要求,精雅华美。在清代中晚期,木版年画带有都市文人性质的绘画倾向,在构图和技法上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华贵富丽,达到了另一种极致。这些北方木版年画产地虽然同属北方的乡间美术,因制作者的不同技法和购买者的审美要求影响彼此又都是独树一帜的,而且不同的购买者贴不同内容的门神这使得年画的题材广泛丰富。
(三)和出于适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以“和谐”作为价值结构模式,将“适”置于“和”的范畴上。年画中无论是吉祥图案还是具有象征和寓意性质的形象组合都是在适应自身资源和外在环境下发展演变的。在有限的时间、人力和资源技术等有限条件下生存,传播。年画在适应了“天时”――时间、气候,“地利”――地域环境、资源,“人和”――使用者三者的情况下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
五、结语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227-0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要正确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无疑是解决中外文化关系、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方式。
一、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创造主体、来源、内容、风格、精神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并非不可逾越。中国文化是我们的本土文化,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上,外来的文化是可以通过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实现对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所谓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就是文化建设主体通过对外来文化的选择、吸收、转化等过程,使外来文化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与中国的优秀文化有机结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和实践的结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文化建设主体对外部文化做出的自主、自觉的选择。中国化的对象是外来文化,但并非所有的外来文化都有中国化的必要和可能,我们把哪一种外来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哪些文化成分中国化,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对外来文化的选择,首先涉及到对外来文化的价值判断,判断的根本标准是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只要是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我们就可以把它中国化,否则就没有中国化的必要了。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中国人以中国文化模式为框架改造、转化外来文化的过程。外来文化中国化是国人出于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拓展中国文化的内涵,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丰富中国文化的内容,促进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外来文化的创造及其传承主体也积极参与外来文化中国化的过程,并且为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做出一定的贡献,但其目的是在于传播、推广外来文化,让中国人接受和认同其文化。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复杂的文化创造过程。外来文化的中国化不是单纯引入一种异质文化,也不是简单地对接、拼凑两种不同质的文化,而是以外来文化为文化资源,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改造、吸收的创造性过程。在内容和形式上,经过中国化的创造性过程,外来文化的外在性得到真正地克服,而内化为中国文化的要素;在文化功能上,通过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得以逐渐消除,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创造性体现了外来文化中国化的深层本质。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包含着多层次的丰富内容。概括地讲,外来文化中国化包含着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的内容。理论上,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指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结合;实践上,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指外来文化和中国社会实际的结合。文化结构、理论结构和实践结构都是多层次的,因而,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包含着具体和丰富的内容。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既包括了对外来文化的理论批判、借鉴、改造、吸收,也包括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而引起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解决文化矛盾、使中国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过程。外部文化一旦传入中国,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之间就会产生矛盾,特别是外来文化处于强势的情况下,矛盾更加突出,两者存在相互同化的趋势。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就是自觉地、主动地解决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之后引起的文化矛盾问题,使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外部矛盾转化为中国文化的内部矛盾,从而推动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的、合理的成分,并把它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是文化建设的一种表现方式、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作为文化建设的表现方式,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的合理的成分,并将之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结合,以促进和推动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为目的文化建设实践。
二、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实践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在历史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外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外来文化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化及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做好外来文化中国化这项关系当前和今后中国文化、社会发展的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课题。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包含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包含着把外来文化不断地中国化的实践,如古代印度和阿拉伯文化的中国化,近代西方文化、的中国化。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特别是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强弱对比关系的差异,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表明,对外来文化必须进行中国化;不是所有的外来文化都有中国化的必要和可能,在对外来文化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有所选择;文化问题不等于政治问题。外来文化是否需要中国化,不能单纯地从政治的需要而要立足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来考虑。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其他民族对待外来文化的认识以及外来文化本土化的实践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借鉴。
当代中国,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应注重总结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对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其他民族在外来文化本土化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从实际出发,尊重外来文化和注重选择、坚持辩证转化、重视实际效果的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引进、批判、借鉴、吸收、结合等方法做好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工作。
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这段论述对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明确指出了外来文化中国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核心和实质就是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必须以中国文化为主,必须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充分体现了对待外来文化的主体性原则,是外来文化中国化的总的指导原则,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是外来文化中国化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二、张立文的“和合学”
“和合学”哲学体系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所创建。“和合”缘起于《国语》境域的和生意蕴,旨在用和爱化解人类面临的五大价值冲突(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和危机(生态、人文、道德、信仰、智能),用“和合起来”的爱智乐章使中国哲学成为世界哲学在新世纪创新的爱智序曲。“和合”的主旨是“生生”,而“和合学”则是对“生生”之理的追求。张立文说:“和合学是对如何生生的为什么的追求,即诸多差异元素、要素为什么冲突融合?为什么冲突融合而生生新事物及新结构方式?以及新事物、新生命化生的所当然的所以然的探讨,亦是对和合生生的生命力源泉的寻求。因此,和合学亦即新生命哲学、新结构方式说,即生生哲学。”[4]87很显然,和合学中的“生生”体现了整个宇宙处在变化日新、大化流行的过程之中。生生既有“冲突”,也有“融合”,反映了张立文构建和合学的创见。按照张立文的构想,“和合学”是对传统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创新和转生。依照和合学的理论思维逻辑结构,转化为“地”的生存世界、“人”的意义世界、“天”的可能世界,转天、地、人的空间次序为地、人、天的思维逻辑次序。以生存世界的活动变易和合学,意义世界的价值规范和合学,可能世界的逻辑结构和合学,构成和合学的总体框架[5]。和合学所成和合三界可以分为六层:和合生存世界的境与理,和合意义世界的性与命,和合可能世界的道与和。和合三界和六层是立体性的整体贯通,其又差分为同一世界内部纵向层间贯通、三界之间横向界际贯通两类贯通机制。张立文认为,和合学内在层间转换和界内流行以及界际转换和跨界贯通,达到和合学三界贯通无碍,通则上下、内外、左右、表里无有不通;自然、社会、人我、心灵、文明无有不通;通则透,透则相对相关;然后能生,生则能合,合则和,便是太和。太和通达最优美的和合境界[5]。“和合学”是从世界哲学视域以观五大冲突危机,提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化解原理。“和合学”是以《易传》的“生生”为逻辑起点的,其整体建构又再现宇宙生命的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正如张立文先生所言:和合学乃中国哲学的创新形态。它融突而和合中西哲学以及当代哲学资源,它自己敞开自己,海纳百川,使自己置身于和合的怀疑之中[5]。因此,该哲学体系存在缺陷也是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第一,张立文过分注重论证三个世界内部及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忽视了对本体世界的论证,使得张立文的“和合学”体系,自始至终似乎都在把“方法论”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6]。第二,张立文宣称,和合学旨在化解一切基于二元对待的冲突和危机,用生生法、创新法、意境法区别于传统的求一法、对立法和写实法等。但张立文并没有对自己的方法论与传统方法论进行详细的优劣比较。第三,张立文哲学体系融突而和合中西哲学的元素显得不够明晰。
(二)发展期(1991年-2007年)契机:卫星技术的大发展、2001年广播电视“走出去”战略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卫星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在这一大环境下大力提倡电视外销。1994年,中国官方开始通过举办“中国电视周”将中国电视剧推销到全世界。于198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在1997年进行资产重组和机构调整,一直保持稳速发展,为中外电视剧交流提供服务,也开始了电视剧海外商业销售的探索。这一时期,中国创作的许多历史题材电视剧如《三国演义》、《水浒》销往日本市场,现实题材的《北京人在纽约》也销售给日本电视台。由于地缘近,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电视剧在日本容易被接受,而《北京人在纽约》这类现实题材对于同样具有东方文明背景的日本人民来说,在面对异文化中的爱情、事业、家庭、婚姻的选择问题时,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是有共鸣的。进入21世纪,中央开始在我国各个方面提出“走出去”战略,作为传播文化的拥有广泛受众基础的电视剧必然也得顺应此趋势。2001年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提出了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在此背景下,各种剧作题材丰富,为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05年,台版《流星花园》在日本播出后反响热烈。日本在这之后也拍了《流星花园》(日本播放名为《花より男子》)。同年,张纪中版的一系列中国古装武侠剧《神雕侠侣》等在日本播出。在日本一大批中国武侠迷就这样应运而生。[3]日本的各大论坛都开始对中国武侠剧展开讨论,中国武侠电视剧往往场面恢弘,制作投资大,而日本的电视剧往往都是小成本,多进行室内拍摄,在这一点上成为中国电视剧吸引日本受众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观众将武侠剧称为“华流”,在日本的电视网络宣传时,往往为中国这类武侠剧打上“华流”的标签,借此吸引观众。以《神雕侠侣》、《碧血剑》、《天龙八部》为代表的金庸系列,以及古龙系列、梁羽生系列等作品纷纷进入日本市场。[4]“华流”一词逐渐在日本流行起来,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华文化代表之词,这也对两国人民的交流理解带来积极影响。据统计,近年来,每年都有4万多名日本高中生去中国“修学旅行”,比去美国的将近多了一半。其中原因除中国离日本较近外,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越来越强烈的向往。[5]2007年,日本NHK电视台收购了电视剧《新上海滩》(日本播放名为《新•上海グランド》)在日本的播放权,中国电视剧第一次在日本的主流电视台成功落地,并且获得了1.8%的高收视率。[6]但是,在这一时期,由于韩剧的强势来袭,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发展并不是那么顺利。“韩流”和“华流”在日本此消彼长。
(三)现状(2008年—今)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组织了“影视文化产品海外营销研讨会”,邀请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与国内业界进行交流。[7]中国在不断地积极对外开展对话,对海外的影响也逐渐扩大。我国的电视剧的销路也更加顺畅,价格也是水涨船高,2009年,《新三国》在日本卖到9万美元一集。[8]中国电视剧曾经一度因为低质量画面而无法在日本电视台播放,而近几年中国高清数字电视普及,中国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也为中国电视剧走向日本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优良的电视制作始终是中国电视走向日本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中国继续和日本进行合作拍摄,利用中国元素和世界元素的融合,力求得到两国人民的共同喜爱。非常引人瞩目的便是中日合拍剧《苍穹之昴》,不仅是日本NHK高清频道的开年大戏还是收视大戏,其收视率远远超过同年日本著名演员主演的历史剧。近几年在中国广受欢迎的电视剧例如《宫》、《陆贞传奇》、《兰陵王》、《步步惊心》、《甄嬛传》等也销往日本,BSJAPAN电视台从2012年10月8日开始,每周一到周四10:00播放一集《步步惊心》(日本播放名为《宫廷女官若曦》),这部在中日两国人气都极高的电视剧一经播放,就立刻在网络上掀起了讨论的浪潮。开始播放不久就立刻成为该电视台访问量最多的节目(这电视台放的基本都是韩剧),力压第二名。[9]包括很多现代题材的电视剧例如《就想赖着你》(日本播放名为《君に绝对恋してない》)、《泡沫之夏》、《我可能不会爱你》(日本播放名为《イタズラな恋爱白书》)等也不断登陆日本主流媒体。近前,中国很多电视剧的播放模式也开始实行一周一播或者是一周更新两次这样的模式。例如2014年湖南卫视的《古剑奇谭》、《风中奇缘》,周三、周四晚上十点开始播放,一周更新四集。这些电视剧的热播事实证明,在中国,30多集的电视连续剧即使周播也仍然能够获得市场,这和日本的电视剧周播模式很接近。而日本电视剧往往都是10集左右,一周播放一集。之前曾因为播放模式问题而无法有效获得日本市场,中国电视剧动辄30多集如果一周更新一集的话将无法获得受众。而播放模式的变革也为中国电视剧今后走进日本市场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启示
要让中国剧更好地销往日本,就得从遇到的问题着手,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对海外销售难度进行调研,以下为调研结果。由此表可以看出,中国电视剧要更好地走出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政府的推广及鼓励政策,改善传播环境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电视剧销往日本的最大困难在于电视剧制作上缺少政府的相应扶持。其实有很多国家政策已经出台,但因为出台时间短而未具体细化也没有开设有关机构进行政策的落实。这需要政府从国家文化战略高度做好政策上的引导和推广工作,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组织。[10]电视剧是最有人气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一,也是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时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手段,应当受到重视。反观日本、韩国这两个国家,他们的文化传播的优秀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在各个国家设立办事处,不仅对出口电视剧免税,还有完善的鼓励文化产业出口机制以及优秀的后期运作团队;日本也是积极推进动漫、电视剧的对外发展。中国的电视剧对日传播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比起日剧、韩剧的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够,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日韩的优秀经验。中国要做到“文化立国”,要充分发扬中华文化的优势,应当形成从制作到推广的链条机制。各企业的品牌、广告都需要通过电视媒体来获得消费者。[11]目前中国电视剧市场,推广效果并不佳,这需要政府积极促进,完善鼓励对日传播机制,大力向日本市场推广优秀的中国电视剧作品,减少对日传播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