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通信设备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管理活动是时展的产物。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就是一种优化。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发展与需要,本文将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分析通信设备制造业供应管理的优化。
一、通信设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
1市场需求复杂。通信设备市场需求一般可分为电信级需求和企业级需求。相比企业级需求而言,电信级需求更大更强,此外,由电信运营商带来的网络设备需求更加稳定。一般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电信级市场的竞争,从而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较为复杂。
2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优势。网络设备往往以整机机型作为研发目标,但生产任务一般分制造任务和装配调试任务两种。制造任务以半成品为对象,制造完成后将进行装配调试,对确实没有问题的入库管理。当客户实际订单来到后,由装配调试任务的工作人员对半成品进行组装成成品。这样做的好处不但使技术积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而且客户订单下达后能够迅速交付成品。
三、通信设备制造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1成本计算不准确。在我国通信设备成品一般采用人工成本核算,而人工核算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无法准确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成本计算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人工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所生产产品价格昂贵,根本无法与世界同类产品形成竞争机制。
2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很少应用到这些企业当中。因此提高管理工具的性能成了摆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
3通信设备制造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级世界,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制造、设计、定制,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这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才能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优化的建议
1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要真诚合作。在通信设备供应链中,不但要求各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应链管理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随着合作形式从收集信息到制定决策的不断提高,合作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增加。据调查,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就会使销售收入稳步上升,供货时间大大缩短,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2通信设备制造业要实行信息化。由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行业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必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信息化的范围、内容、进度。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应该坚持:经济市场引领、分类分别引导的方针,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
3建立有效的集成信息共享系统。在一般的认识中,供应链各环节中流转的主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控制流等的概念。这些“流”的存在,大都离不开一个高效集成的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在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选择MRP系统成为世界主流,但相对于中国更加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更加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其适应性不可乐观,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利用企业自身的力量建设辅助的外部信息系统,才能较为理想的达到预期目的。
二、解决方案
(1)对通信服务器与2020智能化PCM之间的连接网线进行检查,发现连接网线有点破损,更换带有屏蔽层的网线,并加装防护套。通过几天观察,无论阴雨还是晴朗天气,误码率一直徘徊在25%左右;(2)更换2020智能化PCMV2.4板,误码率降低到0.1%到0.5%之间;(3)通信服务器与2020智能化PCM之间的连接网线较长,由于COM板上的RS232接口存在传输距离有限,而RS485传输的最大的通信距离约为1219m,我们设想将RS232转换成RS485,使传输的距离增大,以致不会衰减那么厉害。通过此方法是误码率降低到0.01%以下。下图为安装转换口之后数据传输的过程:
三、防范措施
措施一:在通信设备安装时,尽量考虑缩短综自设备的通信服务器与2020智能化PCM(或其它通信设备)通信网线的距离,并选用抗干扰能力强的通信网线,最好每段通信网线距离尽量不超过10m。
2.实施D:组织落实作业计划,对人员、材料、工器具、仪器仪表、方法、环境等要素,利用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组织、分配、指挥和协调,努力达成作业目标,并记录执行结果。
3.评估C:核查执行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偏离。检查问题是出现在计划目标上,还是出现在人员、材料、工器具、仪器仪表、方法、环境上。
4.改进A:将经验和教训制定成标准,形成规范制度,包括完善和修订维修规程、检修工艺文件及管理制度等。
2预防性维护质量管理实施
管理制度化和技术标准化是保障质量管理良性循环的推动力,通信设备检修工作分为4个阶段。
2.1计划阶段
技术标准是衡量检修工作实施效果和执行效率的基准,明确技术标准是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通信设备检修技术标准分为作业标准和故障修处理指南二类。作业标准又分为维修规程和检修工艺二部分,是设备维护的依据,也是开展精细化控制的重点。
2.1.1维修规程
维修规程的精细管理主要是对维修标准的细化设定和经验积累。工艺标准关注维修标准的效力,技术规范注重经验、教训的总结。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工艺标准的设定方面,一要全面分析对维护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将维修规程设置为维修等级、周期、内容、方法和标准等五个部分,并对运营线路上所有通信设备实现覆盖,即所有通信设备都纳入维修规程的约束范围;二要针对不同的设备或不同型号的设备,分别建立规程,实现规程与设备的对应。
2.各设备指标及维修标准的制定方面,应遵循国家标准为最高准则、行业标准次之、地铁企业标准和设备出厂标准再次之的原则。依照检修作业要求和行业做法,将设备维修分为日常检修、二级保养、小修、中修和大修等5个等级。结合设备运行关键要素、设备年度整体评估结果、故障特点及环境因素,设置检修内容和标准。维修内容涵盖设备功能、性能指标、清洁度要求、备件更换等要求。
3.细化行为约束方面,将维修技术要点和操作要点加以提炼,形成技术规范概要;每项维修内容都有对应的维修方法指导,从技术层面保证维修内容执行的有效性。随着现场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发展,通过改进环节,不断完善和补充技术规范和维修方法。
2.1.2检修工艺
维修规程作为检修作业标准,在统一检修方式、规范作业一致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单纯的以维修规程作为作业标准的检修体制,逐渐显露出其在维修过程监管、检修方法指导等方面的薄弱。为此,在维修规程的基础上,增加检修工艺规范,即检修工艺卡,作为与维修规程配套的检修执行文件。制定检修工艺卡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规范、引导员工完成检修作业的每一步操作,使每一位检修人员都能对检修作业的全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检修工艺卡的编制,应关注工艺描述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减少检修人员对检修指标理解上的歧义;而且将成本控制理念融入到检修作业中,使检修作业真正做到质量可控、成本可控。检修工艺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详细描述检修步骤和方法。
根据维修规程中的内容要求,逐项描述检修的步骤、使用的工具和仪器、操作方法、判断标准及注意事项等。力求完整、清晰地表述用什么方法、怎样做、达到怎样的结果,并把维修规程中技术规范类的内容要求,融会贯通于每一步操作说明中。
2.使用大量的图片加以说明。
检修工艺卡在编制时尽量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描述,使很多较难理解的参数,以图片说明的方式直观化地呈现出来,使员工做到一目了然。
3.增加检修过程中的经验性提示。
这一点尤为重要,检修操作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量化管理,针对外观平整检查等无法具体量化的检验项目和一些检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项,采取经验描述和重点提示的方式,加强对检修人员的指导。
4.将成本控制纳入检修作业管理。
结合作业的技术要求和执行经验,合理评估员工的投入,建议以中级工的执行能力来核定作业的标准工时和材料的消耗量,最终将人员配置要求、工时消耗和材料消耗等成本控制因素,细化到每一项检修作业中。
2.2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关注以下2个方面:第一,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调配各级资源,保障检修作业正常开展;第二,严格按照设备检修工艺的要求,开展针对特定设备的维修作业,做好过程信息的收集,完成检修测试记录表中内容的填写。因此,实施阶段精细管理的工作重点建议放在检修记录表格的细化管理上。在制定表格时,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细节。
1.将维修规程中涉及的设备检修参数全部列入表格中,并将表格记录顺序与维修规程中的维修内容顺序相对,为检修人员提供完整的检修要求提示。
2.标注每一个检修内容可量化的标准说明,便于检修人员判断检修结果是否正确。
3.对过程数据的收集,不仅体现在检修后,还包括检修前的数据,做好对比。
4.需周期更换的部件,标明上次操作日期和应进行下一次操作的日期,以示提醒。
5.以备注的形式,记录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用以提示完善。
2.3评估阶段
评估阶段的精细管理重点在于检查计划是否按要求执行,效果如何,并把结果收集记录下来,分析汇总成经验和教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
1.全面检查作业执行的效果,包括对目标设定的合理性、管理手段的有效性等进行细化评估,如人员、材料、物资的调配及供应能力,环境、方法的匹配度等。
2.审核执行过程的异常性,不仅仅局限对操作过程是否正确的审视,还要检查检修作业的各类成本支出是否与真实需求存在偏离,如:人员配置是否合理,工时和材料消耗是否正常等。
3.整理偏离和建议系统化,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偏离进行系统梳理,以合理化建议或技术质量问题记录表的形式记录,并按流程跟踪处理,直至完成闭环处理。
4.重视对偏离项的再确认工作,对偏离和建议的调查、取证工作,应由专业组成员(技术人员和技师)完成,以辨清真伪。在这一阶段,尤其要关注对评估流程的管理,前期收集的问题和建议的处理、反馈,完成经验、教训的闭环处理,并鼓励问题的发掘和技术创新。
2.4改进阶段
本阶段主要工作应是解决存在的问题,工作重点在于修订标准、梳理流程。将标准修订事项细化到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各个要素和执行环节,组织专业组成员对纠偏措施逐项落实,强化标准修订的权威性,提高与现场作业要求的符合度。改进工作应以2种方式开展。
1.临时性改进。
采用通知或会议纪要等形式,临时的解决方案或措施,及时地开展现场指导,这一方式突出对问题的快速应变能力。
2.稳固性改进。
周期性或出现重大修改事项时的标准修订是对标准的本质性修改,技术标准的完善需要经过专家组的决策论证,管理制度的完善必须建立在相关单位联合审议的基础上。
1.1改善电磁兼容环境
为了降低雷电电磁干扰,通信综合防雷系统应用了法拉第笼的电磁屏蔽原理,为通信设备构筑了三层电磁屏蔽网:第一层由防直击雷的屋顶避雷网、避雷带、引下线和地网构成;第二层由通信机房墙面、天花板、地面的屏蔽网组成;第三层由设备的金属机柜构成。三层屏蔽网有效改善了通信设备电磁兼容的环境条件,为设备接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1.2分级设置防雷单元
铁路通信设备防雷根据设备所处的防雷区、设备抗过电压、过电流能力,采取多种防雷措施,分级设置防雷单元,提高通信设备对雷电的系统防护能力。通信机房的交流电源应设置两级或以上的浪涌保护器。
1.3采用良好接地措施
综合防雷系统尽量利用建筑物基础,并配置比原来独立接地体规模更大的环形接地体,形成一个对雷电流泄放通畅,地电位抬升有限的地网,条件具备时接入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通信雷电防护的接地效果。
2铁路通信设施防雷综合防护的工程实施
铁路通信设施综合防雷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对直击雷、瞬态过电压防护以及电磁兼容环境改善的设计,应坚持“以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凡是雷电侵入通信设施的通道和途径,都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将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堵截或泄放在通信设施之外,不允许雷击产生的电磁脉冲进入通信设施,同时采取有效的分级防护措施,将泄漏部分的电流疏导入大地,同时充分结合建筑物的土建实施,达到科学、合理、经济的效果。
2.1设置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
避雷带、避雷网属于被动防雷装置,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时,雷云会首先对避雷带、避雷网进行放电,从而保护建筑物本身不直接被雷击,同时又降低了雷电电磁脉冲感应产生的概率,与引下线、共用接地装置共同构成了建筑物的大空间屏蔽网。避雷带应尽量设置成闭合状态,并保持与大地良好的电气连接。材质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小于8mm,为了能尽量对那些不易受到雷击的部位也提供一定的保护,避雷带一般高出墙体150mm。避雷网实际上相当于纵横交错的避雷带叠加在一起,主要用于平顶建筑物的雷电防护。采用暗装方式,可利用屋顶里的建筑钢筋来构成避雷网,节省投资又美观,但是在防护直击雷时作为接闪器用,在承受雷击后,屋面表层会被击出小洞,破坏防水和保温层,建议尽量采用明装方式。引下线作用是将避雷网、避雷带接收的雷电流引入接地网,走线方式尽可能走直线路径,在必须拐弯的情况下,弯曲角度应大于90°,避免采用锐角或直角向下走线。
2.2接地实施
接地体是通信机房防雷设施中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对直击雷的防护,还是对感应雷的防护,最终都要由机房接地装置将电流传导到大地中去。在通信机房设置工作、保护、电源防雷接地汇集线。工作、保护接地汇集线可合设。工作保护接地汇集线用于连接室内直流电源设备的正极、设备机柜外壳、防静电地板支架、室内电缆桥架等。电源防雷接地汇集线用于连接外电源引入的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线和防雷电源箱的箱体。各接地汇集线应与环形接地体连接。通信机房混凝土框架内设置基础地面钢筋网,基础钢筋网中的所有钢筋必须焊接,钢筋网的网格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圆钢焊接成不大于5m×5m的网格。
2.3机房电磁屏蔽
机房电磁屏蔽是充分利用房屋结构中的屏蔽体来阻挡和消耗电磁能量的传输,目的是防止外来的电磁能量进入某一区域,避免敏感的电子设备受到干扰;限制内部敷设的电磁能量泄露出去,避免电磁波对周围其他设备产生干扰。通信机房可利用墙体内加钢筋网作为屏蔽层,或在墙体、顶面铺金属板。墙面屏蔽层采用直径8mm的圆钢,焊接成尺寸不大于600mm×600mm的网格,金属板厚度不小于0.6mm,屏蔽网、金属板应与楼板内的结构钢筋网保持电气连通。机房的外墙门采用金属门,窗户和室内隔断的玻璃采用金属网覆盖,金属门及金属网、屏蔽笼之间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16mm2的软铜线相互铆接或栓接,确保电气连接。
2.4等电位连接
为了防止通信设备遭受雷电暂态高压电位的反击,室内通信设备、金属构件、各类引入室内的电缆外屏蔽层都必须与共用接地系统连接。通信机房内的等电位连接尽量采用星型连接。工作、保护、电源防雷接地汇集线与机房的环形接地体采用单点冗余连接,各接地线间避免成环。室内设备、走线架等必须与墙体绝缘,其工作地线必须以最短距离就近与接地汇集线连接。走线架避免环形布置。室内水管、暖气管等金属物体必须与建筑物钢筋或环形地线做等电位连接。
2.5通信机房内设备防雷及电磁兼容
从实际雷害事故的调查情况看,雷电直接击中室内设备的可能性不大,危害通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是雷击电磁感应,所以要针对雷电侵入的途径、方式,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将雷害损失降到最低水平。为了防止雷电暂态过电压对通信系统的侵害,必须在电源线和信号线等雷电侵入波的侵袭途径上设置防雷单元,以便对沿线路袭来的暂态过电压进行有效的抑制———钳位保护,从而保护与线路端连接的通信设施。通信机房的设备用电应采用两级或三级的防雷措施。第一级设在机房交流电源的引入处,应采用电源防雷箱,并具有声光报警、雷电计数和状态显示功能,具备接入通信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条件。第二级防雷保护器设在通信电源的交流输入侧,所用空气开关应与第一级电力空气开关相配。必要时在精密用电设备的电源前设置浪涌保护器。各级保护器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退耦距离。通信线缆浪涌保护器根据实际线缆敷设情况选取。室内敷设长度超过50m的数据线和室外布线,在满足信息安全可靠传输的前提下,浪涌保护器选型要考虑合适的冲击通流容量、限制电压、信号衰耗等因素。
管理活动是时展的产物。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就是一种优化。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发展与需要,本文将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分析通信设备制造业供应管理的优化。
一、通信设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
1市场需求复杂。通信设备市场需求一般可分为电信级需求和企业级需求。相比企业级需求而言,电信级需求更大更强,此外,由电信运营商带来的网络设备需求更加稳定。一般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电信级市场的竞争,从而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较为复杂。
2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优势。网络设备往往以整机机型作为研发目标,但生产任务一般分制造任务和装配调试任务两种。制造任务以半成品为对象,制造完成后将进行装配调试,对确实没有问题的入库管理。当客户实际订单来到后,由装配调试任务的工作人员对半成品进行组装成成品。这样做的好处不但使技术积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而且客户订单下达后能够迅速交付成品。
三、通信设备制造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1成本计算不准确。在我国通信设备成品一般采用人工成本核算,而人工核算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无法准确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成本计算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人工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所生产产品价格昂贵,根本无法与世界同类产品形成竞争机制。
2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很少应用到这些企业当中。因此提高管理工具的性能成了摆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
3通信设备制造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级世界,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制造、设计、定制,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这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才能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优化的建议
1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要真诚合作。在通信设备供应链中,不但要求各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应链管理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随着合作形式从收集信息到制定决策的不断提高,合作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增加。据调查,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就会使销售收入稳步上升,供货时间大大缩短,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2通信设备制造业要实行信息化。由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行业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必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信息化的范围、内容、进度。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应该坚持:经济市场引领、分类分别引导的方针,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
3建立有效的集成信息共享系统。在一般的认识中,供应链各环节中流转的主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控制流等的概念。这些“流”的存在,大都离不开一个高效集成的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在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选择MRP系统成为世界主流,但相对于中国更加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更加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其适应性不可乐观,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利用企业自身的力量建设辅助的外部信息系统,才能较为理想的达到预期目的。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房数量也在骤增。机房主要用来放置计算机系统或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机房装有许多配套设备,这些配套设备必须24小时监控,任何一种异常情况都必须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否则,将对机房中各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严重危害,后果不堪设想。设备的生产厂家众多,有华为、西门子、摩托罗拉、中兴等,为保证整个通信网络,特别是机房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现有设备厂家依据设备故障对系统影响程度提供不同级别的告警信号,以提醒机房监控人员及时通过系统维护终端进行软维护或以不同方式(电话、短讯等)通知相关维护人员处理。机房采用24小时专人值班,由于设备分散在不同机房,为了确保整个通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移动通信机房需要对不同专业设备的故障告警进行集中声光告警监视监控。
一、移动通信机房设备故障告警特点
目前许多机房的管理人员采用24小时专人值班,定时巡查机房环境设备,这样不仅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而且更多的时候,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及责任也无科学的管理。尤其目前国内普遍缺乏机房环境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在许多地方的机房不得不安排软件人员或者不太懂机房设备管理甚至根本不懂机房设备维护的人员值班,这对机房的安全运行无疑又是一个不利因素。采用集中告警监视监控系统使得机房监控人员能够更及时的发现网络故障,及时处理故障,保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其运行服务质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移动通信机房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将所有设备维护终端集中在一个统一平台输出告警,所有不同设备的故障集中产生声光告警,该系统使得监控人员只需要在同一平台处理日常告警。对于网络监控人员工作有以下有利方面:有利于网络监控人员作为第一责任人在7×24小时值班时,对安装在本地区内的话务网、传输网、数据网及所有相关设备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控,对本地区动环监控的站点实时监控,特别是将交换网元、BSC网元以及传输网设备的监控作为重点,实时查看上述各网元上的各类告警信息,特别注意话务网、传输网设备上告警的关联性,并通知相关人员负责故障的受理和处理。有利于监控值班人员实时监测移动通信网网路、设备运行情况,对发现的故障进行预处理、派单,监督相关专业维护人员及时处理各种故障,并跟踪、处理过程和结果。发现重大故障立即通知相关专业管理、支撑部门和向上级领导汇报。
二、移动通信机房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特点
2.1集中告警信号的采集
告警是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本系统采取从网管终端发出的告警信号端子提取信号进行处理,有指示灯两端输出的电压量和机内声卡输出的语音数据。故障发生后,系统会根据故障的优先级别将故障放入不同的队列进行处理。系统首先从高优先级队列获取报警信息,进行报警。网络监控人员根据告警级别在10分钟内先分析判断、定位,确定故障发生的大致区域和基本性质后,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有效压缩故障历时。
2.2中央集中控管,提供良好的管理并提高效率
本系统将服务器集中控管,所有服务器的状态一目了然,监控人员可以透过因特网在远程方便地进行设备管理,并且在每个服务器端,也能由维护人员进行管理维护。
2.3支持各类智能设备的接入
机房设备种类多、生产厂家多,通信协议各不相同。因此,为提高系统的兼容性,整个系统分为通信层、规约层、业务逻辑层分别进行设计,各层之间相互不影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通信方式的扩充、通信规约的扩充。系统新增设备终端,增加相应模块就能接入到该系统进行集中监控。
三、移动通信机房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3.1系统结构概述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移动机房的实际要求,整个监控系统采用逐个设备汇接的结构,将所有设备故障终端接入到KM0216服务器进行集中监控,如图1所示。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系统所有设备的性价比、及其系统今后扩展、扩充需要。
监控站用来实现各种上层应用以及系统配置,监控人员只需要在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处理日常告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近端或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报表管理。移动通信机房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选用一台AltusenKM0216MatrixKVMSwitch,来进行所有服务器的管理工作。选用USB的CPU端模块KA9120及CE250网络线来将服务器的键盘及鼠标连接到KM0432上。在视讯方面,用VS-82A将视讯一分为二,一方面传送给本地的显示器,另一方面透过KM0216与CPU端/控制端模块传送给远程的投影机,使得每台服务器都能保留原有的键盘、鼠标、显示器,不影响在本地的正常使用;同时,也能透过KM0216进行切换管理。在投影机一端,我们透过一台4埠KVM切换器CS-9134来选择三个KA9222控制端模块,以控制每个投影机的内容来源,以满足方案要求,也就是从网管主机中选择应显示某一台主机的视讯。此外,还配备了一个IP远程控管装置CN-6000,以实现透过因特网来控制网管主机的需求。
3.2系统功能概述
本系统将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分为五大功能,分别为集中实时监视功能、集中实时声光告警功能、集中循环监视功能,用户管理功能,远程管理功能。
3.2.1集中实时监视功能
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各维护终端将当前被监视设备的运行参数集中采集,实时显示在监控电脑屏幕上,监控人员通过该系统依据设备故障对系统影响程度提供不同级别的告警信号,以提醒机房监控人员及时通过系统维护终端进行软维护或以不同方式(电话、短讯等)通知相关维护人员处理。
3.2.2集中实时声光告警功能
该系统从网管终端发出的告警信号端子提取信号进行处理,将所有设备故障告警在同一集中声光告警箱产生实时告警。监控人员报警发生后,一般按以下步骤来进行处理:①通知。首要的是将报警信息告知给相关人员。②确认。表明已经知道报警的发生,正在处理。但此时报警仍然存在,没有消失。③消除。经过处理,故障消失,设备恢复正常,报警也随之消失。
3.2.3集中循环监视功能
该系统对所有维护终端都能够通过2台投影屏幕来循环监视,设置自动轮流显示所接维护终端,每个终端可设置停留时间(3s~60s);还可以用手动选择,当手动选择后,画面停止在选择的维护终端,直到再次选择自动显示按键。
3.2.4用户管理功能
本系统将管理权限分为三级:SuperAdministrator、Administrator、以及User,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和权限不同。
3.2.5远程管理功能
本系统提供远程管理功能,维护人员既能通过该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报表管理,又能在本地维护终端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维护。
四、系统实际应用效果
4.1应用效果
该系统的上线运行将永州分公司所有设备维护终端都集中在一个平台输出,如图2所示,所有设备维护终端都显示在本系统,选择数字键或者ENTER就进入相应终端进行监控监视。该系统使得监控人员彻底改变传统分散式监控模式,集中在同一个系统对所有维护终端进行监视监控。
4.2成果效益
该系统对所有设备告警进行集中监视,根据告警的级别产生相应的告警声音,以提示监控人员立即上报故障情况。如图3所示,一旦设备出现告警,相应设备指示灯闪烁,以声音提示监控人员立即对故障进行处理。
YZHLR01设备维护终端为例介绍成果效益,对该设备的数据进行基础维护,一旦设备出现重大故障立即通知相关管理者。
五、结语
本文所设计的移动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已在永州分公司上线试运行,效果良好。目前,集中监控系统正在向分布式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人们不断对远程监控的简便性、实时性、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灵活、及时地把最新的技术应用到监控系统中,才能使集中监控系统不断地发展,保障移动通信机房的安全运行,不断地满足通信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朱玉锦,张勇.调度自动化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技术化,2007,(5):100-102.
张天开,张晶明.机房环境监控网络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2,23(8):52-54.
赵彬.高校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08(1):64.
一、通信设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
1市场需求复杂。通信设备市场需求一般可分为电信级需求和企业级需求。相比企业级需求而言,电信级需求更大更强,此外,由电信运营商带来的网络设备需求更加稳定。一般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电信级市场的竞争,从而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较为复杂。
2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优势。网络设备往往以整机机型作为研发目标,但生产任务一般分制造任务和装配调试任务两种。制造任务以半成品为对象,制造完成后将进行装配调试,对确实没有问题的入库管理。当客户实际订单来到后,由装配调试任务的工作人员对半成品进行组装成成品。这样做的好处不但使技术积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而且客户订单下达后能够迅速交付成品。
三、通信设备制造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1成本计算不准确。在我国通信设备成品一般采用人工成本核算,而人工核算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无法准确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成本计算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人工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所生产产品价格昂贵,根本无法与世界同类产品形成竞争机制。
2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很少应用到这些企业当中。因此提高管理工具的性能成了摆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
3通信设备制造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级世界,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制造、设计、定制,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这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才能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优化的建议
1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要真诚合作。在通信设备供应链中,不但要求各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应链管理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随着合作形式从收集信息到制定决策的不断提高,合作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增加。据调查,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就会使销售收入稳步上升,供货时间大大缩短,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2通信设备制造业要实行信息化。由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行业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必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信息化的范围、内容、进度。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应该坚持:经济市场引领、分类分别引导的方针,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
3建立有效的集成信息共享系统。在一般的认识中,供应链各环节中流转的主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控制流等的概念。这些“流”的存在,大都离不开一个高效集成的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在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选择MRP系统成为世界主流,但相对于中国更加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更加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其适应性不可乐观,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利用企业自身的力量建设辅助的外部信息系统,才能较为理想的达到预期目的。
USB通信端口因其具有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传输速率快,连接灵活等优点在测试通信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目前几乎所有的计算机上也都配置有USB通信端口。所以我们选择通过计算机(PC)USB口建立通信协议,经控制系统(转换模块)得到数字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到驱动及保护电路用以射频开关网络的控制,最终达到设计的功能要求。为了缩短开发周期,在设计上选择了直接购买成品控制转换模块(ElexolUSBIO24R)和电源模块(明伟NED-75B),构建测试装置系统框图,如图1。
射频开关网络是此测试装置的核心模块,也是自动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控制信号流向的任务,而射频开关又是组成射频开关网络的核心部件。所以射频开关的精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寿命是关乎整个测试装置好坏的关键。查询资料后最终选定Agilent射频开关,它在2百万次内能保证0.03dB插入损耗的重复性,具有较高的端口隔离度和高的可靠性,符合设计要求。
2射频开关网络设计
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装置的功能既要满足不同产品的基本参数测试又要满足基站天线产品的相位测试要求,而且所用射频开关数量最少,成本最低。最终决定用2个一分六的射频开关(AgilentL7106A带TTL电平控制功能),和4个一分二的射频开关(Agilent8762A带TTL电平控制功能)进行开关网络设计,如图2所示。LowFrequency(L+45,L-45,R+45,R-45)实现的是全矩阵(任意两端口之间可以实现互联测试),HighFrequency(L-45,R+45,L+45,R-45)实现的是半矩阵(除L-45-R+45和L+45-R-45之间不能进行互联测试外,其它任意两端口之间都可以进行互联测试),跳线A-B,B-C,C-D,D-2作为基本参数测试和相位测试的跳线。当需要测试产品的基本参数(例如:回波损耗,隔离度等参数时),连接跳线A-B,C-D,D-2而跳线B-C为空,端口1和端口2接网分仪的两个端口。当需要进行相位测试时,拆除跳线A-B,C-D,连接跳线B-C,端口D连接相位测试Sensor,且端口1,和端口2分别连接网分仪的两个端口。
3控制电路设计
根据组合开关设计的功能性要求,由驱动电路,监控电路及工作保护电路组成,如图3所示。输入的控制信号由译码器74HC138进行逻辑分配后,经达林顿管ULN2803对射频开关不同位置进行控制。再连接或门74HC32后经达林顿管ULN2803连接到LED灯,用以监测射频开关工作状态。当射频开关行程通路时,开关状态指示灯同时被点亮。同理对一分二的射频开关控制电路的设计。
对于系统状态的监控,通过与非门74HC00与电容构成震荡电路。当系统工作时,系统LED灯呈闪烁状态。接下来对+24V和+5V的电源状态监控,通过与非门74HC00进行逻辑判定后连接到达林顿管ULN2803后接LED。任一电源发生故障时,LED灯将熄灭。
最后使用稳压管对控制模块进行保护,使其工作电压始终工作在5.1V。
4实物制作及测试系统调试
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测试装置的装配,如图4所示。用基于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开发好的测试程序对其进行逻辑和通断调试,最终符合设计的功能性要求。再将其安装到标准的机柜当中进行测试系统验证。经过测试,此测试装置的参数如下:(1)频率范围:DC~3GHz;(2)最大功率:<1watt;(3)各端口的驻波比VSWR:<1.15,(<3GHz);(4)指定端口间的隔离度Isolation:>150dB(<3GHz);(5)插入损耗InsertionLoss:<1.2dB(<3GHz);(6)单个开关切换时间:<15ms,系统总切换时间:<50ms。
Abstract:Wirelesscommunicationispopularlyusedinsomearea.Butbecauseofthethunderbreakin,wilelesscommunicationisindangerseverytime.Thisarticleintroducedlightingpreventionmeasureofwilelesscommunicationdevice。
Keywords:wilelesscommunicationdevicelightingpreventionmeasure
一、前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见到电闪雷鸣,但是大家知道吗?全球平均每年要发生1600万次闪电。雷电具有惊人的能量,每次雷击所产生的能量大约为55万千瓦/小时,足以燃点100万个灯泡1小时、直击雷电流平均都有34kA。有记录的最大直击雷电流为210kA。目前人类尚未能对雷电的能量加以有效利用,而雷害造成的损失却是巨大的。据统计,在欧美国家每年有20%—30%的电脑故障是因感应雷引起的,在一处电网中每8分钟便有一个瞬间过电压产生。全球每年有数以千人死伤于雷击事故、经济损失有数十亿美元。
所以雷电灾害对无线通信设备的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探讨有关无线设备的防雷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质量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雷电对无线通信设备损害的原理和主要形式
1.原理
要真正做到对无线设备的防雷首先必须了解雷电对无线通信设备危害产生的原理。以负雷云为例,由于电云负电的感应,使附近地面积累正电荷,地面与雷云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当某处积累的电荷密度很大,激发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游离状态(空气击穿)的临界值时,雷云便开始向下梯级式放电。接近地面的物体达到一定的距离时,地面物体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雷云方向逐渐向上先导放电,二者汇合形成雷电通路,异性电荷剧烈中和形成很大的雷电流,并发出强烈的闪电和雷鸣。雷电发生时,雷电流经架空线路或空中金属管道等金属物体产生冲击电压,随物体走向而迅速扩散,形成危害。
2.三种主要形式雷击破坏的三种主要形式为:
2.1直击雷
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叫做“直击雷”。直击雷只发生在雷云对地闪击时才会对地面造成灾害,也就是说直击雷发生的几率较低,而且直击雷发生时一次只能袭击一个小范围的目标,但是由于放电现象发生过程迅猛,被直接击中的目标会由于放电电流过大,造成的损坏程度较大。直击雷主要对室外物体产生破坏作用,所以把防直击雷的系统称为外部防雷系统。
2.2球形雷
简称球雷,是一种特殊的雷电现象。一般是橙或红色,或似红色火焰的发光球体(也有带黄色、绿色、蓝色或紫色的),直径约为10~20cm,最大的直径可达1m,存在的时间大约为百分之几秒至几分钟,一般是1~5s,一旦遇到物体或电气设备时会产生燃烧或爆炸,其主要是沿建筑物的孔洞或开着的门窗进入室内有的由烟囱或通气管道滚进楼房,多数沿带电体消失球形雷一般发生的较少,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或者特殊的基站位置上才会有球形雷的发生。
2.3感应雷
雷电在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放电时,并在附近的户外传输信号线路、地埋电力线、设备间连接线产生电磁感应并侵入设备,使串联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电子设备遭到损害的放电现象,叫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感应雷虽然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其发生的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感应雷不论雷云对地闪击还是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此外一次雷闪击都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使多个电子设备同时产生感应雷过电压现象,并且这种感应高压可以通过基站供电线和信号中继线等引入传输到很远,致使雷害范围扩大。感应雷发生时一般对室内的用电设备和电子元器件起到破坏作用,因此把防止感应雷和雷电电磁脉冲波(LEMP)破坏的系统称为内部防雷系统。
三、无线电设备防雷措施探讨
1.外部防雷外部防雷系统由避雷针、引下线、接地地网等组成,缺一不可。一般防止直击雷破坏是通过避雷装置即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网络构成完整的电气通路后将雷电流泄入大地。然而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导通只能保护安装避雷针的物体本身免受直击雷的损毁,但雷电会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破坏电子设备。对通信基站而言,天馈线系统和机房建筑物容易遭受到直击雷的袭击,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避雷针的保护角和良好的接地系统起到保护作用。接地体指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有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两种。接地网是把需要接地的各系统,统一接到一个地网上或者把各系统原来的接地网通过地下或者地上用金属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成为电气相通的统一接地网。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因为所有防雷系统都需要通过接地系统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如果基站接地系统做得不好,不但会引起设备故障,烧坏元器件,严重的还将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还有防干扰、防静电等问题都需要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来解决。一般整个基站的接地系统有:建筑物地网、铁塔地、电源地、逻辑地(也称信号地)、防雷地等。然而,各地网之间必须独立时,如果相互之间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话,则容易出现地电位反击事故,因此,各接地系统之间的距离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时,应尽可能连接在一起,如实际情况不允许直接连接的,可通过地电位均衡器实现等电位连接。
2.内部防雷
有可靠的外部防雷措施同时更需要完善内部防雷措施,内部防雷工程主要由屏蔽、防雷器和等电位连接三部分组成。
(1)屏蔽
每对双绞线或四对双绞线都可使用金属屏蔽,不同的双绞线或四对双绞线放在一起可共同使用一个金属屏蔽。由于金属屏蔽的趋肤效应产生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可更好的分割周围的电磁场和减少单独屏蔽的对绞线之间的串音。
(2)防雷器
防雷器是用一种低压时呈现高阻开路状态,高压时呈现低阻短路状态,能承受数百安培大电流通过的过压保护电子器件组合。将防雷器并联在供电线路、信号传输线路上使用。当遇到雷击和高电压大电流时其立即呈现短路,将瞬间产生高电压大电流通过地网泄放到大地中,使设备受到保护。发生雷击时,直击雷或者沿着线路进入室内的感应雷会使设备的进线电压瞬间急速升高,达到几百甚至上千伏。由于在进线端采用了第一级保护,并联一个气态放电管,通过惰性气体的电离,能转移大部分的瞬变能量。因为无分布电感电容,通流容量极大,特别适合用于吸收直击雷,保护后的残留电压为二十几伏,对于集成电路而言,这个电压还是偏高,还起不到有效保护。另外气态放电管,反应速度慢,导致其上冲电压可达到电压峰值,有鉴于此,增加一级保护,并且在两极之间采用电感耦合,利用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原理,起到一个延迟的作用,为第二级保护赢得时间,并减轻对第二级的压力。第二级主要是采用固态放电管,它是基于可控硅原理的一种负阻器件,在冲击电压作用下,其前沿上冲电压非常低,显示出极强的抑制特性,并且响应速度非常快(纳秒级),分布电容小,残压低于5V,且对电流的吸收能力也相当大,非常适合用于网络通讯工程、电子部件的防雷保护。
3.微电子设备防雷
3.1天线防雷
完善微波天线防雷击的保护措施。天线铁塔设避雷针,并经40mm×4mm镀锌扁钢直接入地,使雷电流沿最短路径接入接地网,这样塔上的天线都在其保护范围内,免受雷电,而且使天线引下线都多点接地。馈线在塔顶与天线连接处接地,进机房前与地网就近接地,进入机房后,与设备连接处接地,馈线与设备接口处,有条件的加装避雷设备。天线铁塔和机房之间装设支撑电缆的金属过桥或悬挂电缆的钢绞线。过桥和钢绞线在电气上与铁塔连通,在电缆进入机房外侧时,将过桥和钢绞线、电缆外护层连在一起,并通过最短路径与接地网相连,尽可能减少经天馈线进入机房的雷电压幅值。塔灯电源铠装带屏蔽层采用多点接地,并在机房入口处对地加装氧化锌无间歇避雷器,并将零线接地。
3.2机房防雷防雷检测技术人员首先对机房部分的防雷装置及其安装工艺、材料规格等进行查看,即查看机房内是否安装了汇流排(也叫接地汇集线),汇流排的接地引下线是从哪里引入的,汇流排和接地引入线的材料规格是否合乎要求;查看输电线路是否安装了电源避雷器,其安装是否规范和工作是否正常;查看同轴电缆馈线是否安装了天馈避雷器,其安装是否规范和工作是否正常。然后测试馈线的金属外护层、PE线、数字通信设备的机架、模拟通信设备的机架、整流供电设备的机架、内走线架、金属门窗、空调机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等金属体是否作了等电位连接。然后测量接地电阻值,并做好记录和绘制机房防雷平面示意图。
3.3基站防雷
首先,保护建筑物部分的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天面金属物必须实施可靠的等电位连接。因为当雷电向建筑物闪击时,雷电流通过接闪器和引下线被迅速释放入地,强度得到迅速衰减,干扰源的雷电电磁脉冲存在时间极短,不至于产生高的感生电压,对通信设备有保护作用。
其次,天线的直击雷防护,主要是安装避雷针一,最好直接利用天线杆来保护。上文中已经有比较具体的介绍,就不在此累赘了。
同时做好天线杆、同轴电缆馈线、外走线架的等电位连接,能减少各金属体之间的电位差和防高压反击,可以避免雷电波从同轴电缆馈线侵入机房损坏通信设备。作法为: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把天线杆连接,并接到避雷带上;采用横截面积36mm的绝缘皮多股铜芯线把同轴电缆馈线的金属外护层与天线杆连接,并在进人机房的入口处与外走线架连接;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把外走线架每隔5米与避雷带连接,且不能少于两处。
此外还有塔接、接地等措施。搭接就是等电位连接。做好等电位连接能减少电位差,并能有效地防范雷电电磁感应的破坏作用。在机房内,打开建筑物内柱(对角两柱)的一段混凝土,使其露出柱筋,采用横截面积为50mm的绝缘皮多股铜芯线,从柱子的主筋焊接出接地端子,并连接到汇流排上。汇流排采用面积为120mm铜排制作,采用横截面积为50mm的绝缘皮多股铜芯线做等电位连接带,把等电位连接带沿机房的四周敷设成闭合环(即均压环),并与汇流排连接。采用横截面积为35mm的绝缘皮多股铜芯线做等电位连接线(接地连接线),把数字通信设备的机架、模拟通信设备的机架、整流供电设备的机架、空调机的金属外壳等金属体相互连接,并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上。同轴电缆馈线的金属外护层、PE线、金属门窗也应做等电位连接,用等电位连接线把它们连接到汇流排上。内走线架每隔5m用等电位连接线就近连接到汇流排或等电位连接带上,但不少于两处。
接地就是接地装置。其目的是把雷电流迅速流到大地。采用共地接地系统,即所有接地都与建筑物的基础接地相连。机房的接地直接利用建筑物的基础接地装置。具体做法:采用横截面为95mm的绝缘皮多股铜芯线作为接地引入线,把接地引入线的一头与建筑物的基础预留接地端子相连,另一头引人机房,并连接到汇流排上。需要增加人工接地体的做法:当建筑物的基础接地电阻大于1欧姆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即沿机房建筑物滴水点外,安装环形接地装置并与建筑物的基础预留接地端子相连,此时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即可。
参考文献:
[1]张鹭雄.雷害与防雷措施.生命与自然.2002
[2]杨金夕.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接地技术的干扰方法
大多数没有接触过接地技术的人来说,可能对接地技术理解不正确,认为家用电器和电子通信接地是一样,就是用一根导线将带电导体与大地相连,把线放入地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这样是不科学的,这样的接地方式会成为共莫干,共莫干是一种通讯干扰方式,共模干扰的形式包括:尖峰干扰、射频干扰等一列方式,如果运用到电子设备中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电流过大的话,会造成通信混乱,严重的会毁坏通信计算机系统的逻辑算法,造成计算机崩溃。如果一个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时,导线上的电压的压差很低,电路设备的符合较大,在启动时,导线存在内阻,当接地出现错误时,此时线路上电压就会出现错误,从而产生干扰,线路尽管还会提供给系统正弦波形,但不能良好的除去干扰,因此,除去共模干扰的前提条件为正确的接地方式。
3接地技术的含义
接地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连接的方式很多,其中有一种是分散连接方式,这种方式是让设备和各个通讯系统分别并相互分离,所以分线很多,各个地线难免会交叉,从而导致分散接地会受到干扰。所以在连接方式中,并联接地才是一种较好的接地方式,这样不会出现交叉、环形回路,就不会有任何通讯线路进行干扰。接地的方法种类很多,但通畅就用就用两种,其中有直流悬浮,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与地表接触,这样保证不会触电,当通讯设备的电路中交流地与直流地相连接,就会引起电压干扰。所以,交流地和直流地要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不让他们接触。如果电阻小的话,设备的数字电路和地面相连,可以减少电路耦合。这种方式可以弥补直流悬空的不足,因为他们是相分里的,不会与之交叉,这样就很好的处理干扰和静电,起到保护作用,更好的让电子设备保持通信状态,并且信号很好。
4接地技术的抗干扰
接地技术要想抗干扰,有一种方法是减小电阻,阻抗是有电阻和电感组成的,所以电阻在抗干扰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不过是在低频电路中。地线的电阻公式是:RDC=PS/A。由此的得知电阻率、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横截面积还是导体长度其中一个改变,都会产生影响,从而会产生很多种减小干扰的方法。如果在高频的电路中,电感是一个可以进行抗干扰的方法,它和地线长度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截面一样的情况下,圆的比片状的导电性要好,根据这一点可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可以避免干扰设备。还有有一种情况为地环路干扰,因为在降低阻抗的同时,大量的地环路也出现了,因此还要谨记,凡事都有利有弊,选择适当的接地方式,降低不必要的干扰。
2静电的危害
静电在生活中是最常见的,静电的危害也影响着正常的生活。例如常见的影响吸尘工作、复印件。甚至比较大的危害—医院麻醉蒸汽爆炸、飞机在航空过程中出现失联现象。在电力通信系统,因为电子设备在微电条件下工作的集成电路、半导体元器件较多,静电的危害也是常见的,若没有正确的防护措施,很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2.1电弧电流
在静电发生时,静电导体间的电压超过存在电压时,就会产生电弧。在尖峰的电弧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甚至会产生几十甚至上百的电弧电流。聚集过多的电流,会使局部产生高温,损坏通信设备。严重甚至会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2.2静电放电对电力通信设备的危害
在机房内,由于电磁辐射的干扰,很容易通过物体的接触产生静电反应,这些静电对电子通信设备有着很大的影响,容易受到威胁。
第一:在通信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到了静电的干扰,使信号改变,发出错误的指令,影响着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第二:通信设备有着很多半导体的组成器件,它们有着细微的结构,这些细小的组织却对静电下的放电现象极为敏感,很容易给运用过程中带来一些麻烦,易损坏、烧毁器件组织,通过数据显示,器件的损害有大部分是由静电放电影响的。第三:电磁波受到静电的干扰,造成信号数据紊乱。会使部分数据造成间接性数据损失,静电停止干扰,设备就会恢复到原始状态。这种干扰虽然没有造成机器上的损害,但也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造成业务上的失误,工作人员查找数据也会非常困难。加大了工作的难度。
根据以上所说,静电对电力通信的运行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做好静电防护措施。加强管理力度,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将损失减到最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静电防护措施
对于静电的防护需要加强管理,虽然不可能做到没有静电的产生,但还是要尽量减到最少,将危害的损失也减到最少。因此,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静电的防护。
3.1环境防静电
控制好机房的温度与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机房的湿度与温度控制得当,不可以过大也不能过少。湿度过大,容易短路;因此,在充分考虑温度、漏电的情况下,一定要在温度控制在20℃~25℃中间,湿度在50%~65%中间。
3.2人体防静电
人体防静电必不可少的有防静电工作服、鞋,防静电电腕带等,还有防静电工作帽、手套等辅助工具。这些防静电装具材料使用导电材料,具有接地连线,在与皮肤接触的过程瞬间将电压放到最小,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遵守防静电章程,在使用工作装具后才可以接触电子通信设备。
3.3其他防静电措施
电力通信系统为了保证防静电的良好运行,还可以使用其他途径。例如: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反电荷,能消除通过摩擦产生的电荷,可以减少人体、设备通过移动产生的静电。还可以在设备的表面安装防静电的工具,例如:在机房门口安装除尘器。另一方面,在健全电力通信网络的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的素质,规范相关知识,完善相关体系,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