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舍生取义的议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适当进行方法指导
三、提高议论文写作语言的策略
(一) 提高准确严谨性
要加强阅读,增强语感。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姊妹,离开阅读谈写作,是做不到的。不会品读别人优秀文章,或不愿学习别人生花妙笔,那样写出来的作文肯定是幼嫩的。议论文用词的精确、严谨需要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大量的议论文范文慢慢去体会。俗话说:“操千曲而后知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范文的选择必须是规则性、典范性的一些经典文章。如:韩愈的《马说》,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培根的《谈读书》等等。
我们在阅读议论文时,一定要分析、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与严谨。具体该怎么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⑴要注意副词使用的准确性
副词有表示时间、地点、程度、范围、语气等不同的作用,它们在议论文中对动词、形容词的修饰、限制与补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议论的力度。
比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这句中 “最”一词是最高级的副词,最大限度地修饰“彷徨恐慌”的程度,“唯一”修饰名词“办法”写出了我没有其他方法可选择的无可奈何,重理论而轻实验的观念支配着很多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格物致知精神的缺乏使我想要找寻解决困境的方法时却是这样的无力。
⑵要注意关联词语使用的准确性
关注关联词,分析各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细心体会论证过程中逻辑的严密性。
比如《敬畏自然》中有这么一句话:“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其中关联词“即使”、“ 也”、“ 可是”、“ 也许”等体现了说理的层递性,删去这些关联词则会减弱说理的力量。
(二)增加文章的文采
第一, 典型论据散文化。
典型论据散文化就是用比较具体生动的描写性语言来叙述具体的典型例子或抒感。人们常说“有情有义”一词,散文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议论文以“理”服人,但不“动之以情”,又怎么“晓之以理”。无论怎么样的文章,离开“情理”二字也只能是干巴巴的一具尸体,不能得到读者的青睐。如果能做到典型论据散文化,那么例子就带上了文学色彩,并使文章语言靓丽起来,同时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古代有许多说理性文章都是精美的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中很多文章是说理的议论文,如九下的《鱼我所欲也》,生动形象的论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用松柏的形象来表达对坚强性格的称颂。古人写说理性文章,大多采用散文化手法,值得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汲取其精华。
第二, 恰当运用修辞。
就作文来说,语言优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用修辞手法。修辞不光在记叙文、散文中大量的被使用,在议论文中也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修辞活动中词语运用的恰切,往往反映的是修辞主体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刻、表现的准确以及对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逻辑关系把握正确。
在议论文中如果恰当的运用修辞,可以使无趣的说理变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以下主要提常见的两种修辞――排比、比喻。
①排比。在议论文中运用排比的句式、排比的段落、乃至全篇缀满排比,这样会使文势增强,如骏马走坡,读来酣畅淋漓,神盈气足。况且概括的语句本身就有议论的成分,如果用上这样的文笔,就会充分显示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归纳概括能力,让读者觉得文章有厚度,语气有气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等不仅使文章具有整饬流畅之美,也增强了说理的深度与力度。培根的《谈读书》全文共17句,就有10句排比句。 “读书可怡心,可添彩,可长才”,“历史使人睿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微……”等,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读书的作用。
②比喻。运用比喻可以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多用比喻,是使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一种很好的表现方法。《公输》中子墨子很好的运用比喻论证阐述了楚王攻宋的不义性:“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运用比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极有说服力地使楚王不得不服。
出于对篇幅、体例、科学性、严谨性等方面的考虑,课本的编写者对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些古代的概念(如官职、行政区域等),或者不作解释,或者只说明某个概念在古代的含义。至于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在今天有没有相对应的东西,课本一般是不作说明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求知欲就难以得到满足,而这就为教师的讲课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等方法,帮助学生从现代社会中找到与文言文中的某些概念相对应的事物。例如,有些文言文中出现“州”这一概念,课本一般是不作解释的。但是课本不解释并不等于教师也不必解释,因为学生都想了解这一概念。查《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它对“州”的解释是:“古代行政区,辖境大小各个时代不相同。两汉三国时州在郡之上,隋唐时州相当于以前的郡。”这样的解释对于缺乏社会阅历的学生来说无疑有些抽象,这就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解释。教师可以作这样的补充说明:“两汉三国时,州相当于现在的省;隋唐时,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例如广西的南宁市、北海市等。”通过这样的古今联系,学生对“州”这一概念就有了较好的理解。再如,课本对“县尉”的解释是:“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员。”通过提问就会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一注释并没有真正理解(未能说出与县尉基本对应的现代官职的名称)。因此,教师有必要作出这样的补充解释:“县尉这个职务大致相当于当今的县公安局局长。”这样一来,古代的概念与今天的概念就有了直观的联系。
2.社会现象的古今联系
文言文中的议论文,一般都有较丰富的思想内容。要使学生对这类课文有较深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对文章本身议论的分析上,还应当将文中所议论的社会现象与当今社会的类似现象联系起来。例如,韩愈在《 师说 》中指出:士大夫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教师来教他,而他们自身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是一种糊涂的思想。讲到这里时,教师可进一步指出:现在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很严,甚至花大钱请家庭教师辅导孩子学习,但是他们本身却不读书,不看报,似乎学习只是孩子的事情,与成人无关。这也是糊涂的认识,跟韩愈所批评的现象很相似。又如,《 察今》一文论述了机械地死守先王成法的危害和因时变法的必要,有力地批判了守法不变的错误思想。该文所运用的“循表涉江”“刻舟求剑”“引婴投江”这三则寓言故事对顽固守旧者的批判是极为辛辣的。教师分析课文时,除了讲明这些寓言本身对当时的意义,还可以与当今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例如,现在也有不少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甚至反对改革,其目的就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再如,孟子的寓言《 揠苗助长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一个人因担心自己的禾苗长不高,就辛辛苦苦地去将禾苗拔高了,结果害得这些禾苗都枯槁了。孟子通过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蛮干的人。讲解这篇寓言时,教师可进行这样的古今联系:实际上,“揠苗助长”的现象不但古代有,当代也一样有。当今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便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过早地让孩子学习太多、太难的知识,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真可谓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有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不顾客观条件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对土地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致使资源过早枯竭,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发展的“禾苗”必然会因此而“枯槁”。这样的古今联系,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又能将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3.思想观点的古今联系
第一阶段是七年级时期。这是初中阶段培养写作能力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悟生活与表达感受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写记叙文。题材涉及学生的成长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比如“我身边的_______”,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加上学生有写作记叙文的基础,所以他们乐意完成这个写作任务,但我提出了一个与平时不同的要求:在写作文之前,必须写出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个要求以前只在口头上要求,现在落实到笔头上了),这个简单的要求却可以让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写作方向,牢记取材服务于中心的训诫,这样做可以避免离题与半离题作文的出现。
第二训练阶段是八年级时期。通过上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已经有了观察生活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要学生进一步学习体验生活,描绘生活,要求学生在每篇作文之前除了写出第一阶段的中心思想说明之外,还必须有一个行文线索的说明,因为写出作文线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它时时提醒学生在写作时少走弯路。再说同一个生活内容用不同的线索贯穿,效果是不一样的,此法还可以启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线索,酝酿单线索与双线索的构思方式。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文采,这一阶段的要求是有难度的,所以要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让其对文字的运用更加的熟练。在这一阶段我设计的训练题目是“几分______在心头”。
训练的第三阶段是九年级时期。这一时期我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至少用一种表现手法,要作某一方面的创新,并在作文前像老师写说课稿一样,先来一下“从容说本次创作”,阐明自己作文的中心、线索、表现手法等,这样做既明确创作方向,又减轻评价者的负担。在此要说明的是,我的学生所写的作文都要经历自评、互评,才上交给老师批改的,前两关是学生个人或者相互间的检验过程。这个阶段我打算训练较为深奥一点的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如以“凝聚”为话题作文。
一、与作者对话,倾听心灵碰撞的声音
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是阅读、分析和理解文本,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发现美、品味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操。初中语文教材的选取涉及自然、人生、社会、人物等方方面面,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文章娴雅精致、脍炙人口,深挖文本,就会发现美的所在。比如,教学《过零丁洋》一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学习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存”,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但诗中所反映的时代离学生的生活有距离,传统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不深,唤不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用自己的语言口述文天祥在临行前的所见所想。这种演示出来的情感能让学生感同身受,真正体会到“舍生取义”的精神内涵。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了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二、利用诵读、音乐、对话表演,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
朗读教学是培养语感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稿)指出:“(要)注意加强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融入感情,做个点火者,引发学生情感的燃烧。只要引导得当,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加强诵读是增强情感的重要因素,诵读有助于体会作品中的声律气韵和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诵读文章的次数越多,越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在诵读中,学生会体会到《背影》中浓浓的父爱,《桂林山水》中的青山绿水,《小桔灯》中勇敢、乐观的精神所在。再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可通过诵读,进行角色互换,把自己当成是闻一多,在愤慨或颂赞的语言感染下,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动脉,进而把握作者的主旨。
三、寻找师生心灵的契合点,实现教学相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召学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者,更应是情感投入的参与者,要努力运用课文佳作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教师、学生与作品传达的感情达到完美的统一。教师在备课时,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抓住学生的情感脉络,以学生喜爱的语言展现出来。如在讲到诗词的时候,笔者特意说到周杰伦的歌词,以周杰伦歌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作引导,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说到押韵时,又以学生所喜爱的歌曲作范例,让学生在欢喜的氛围中学习,增强了学习效果。
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1.1以经典的故事传说引出课文。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学生们也非常熟悉和喜爱三国里的人物。在讲《隆中对》时,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评析历史事件。一开课,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有为诸葛亮的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有为曹操评反的,有为二乔命运担忧的。好像故事就发生在昨天。在讲《木兰诗》时,让学生讲讲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因为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兴趣很浓,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
1.2以文中成语名句引出课文。导入《桃花源记》的时候,我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状态,学生众说纷纭,最后我总结道:“这就是你们的世外桃源。”然后我由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引入新课,效果颇佳。文言文中的成语名句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吴下阿蒙”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和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1.3借助多媒体,用图像或声音资料引出课文。《出师表》一文,我截取三国演义的片段导入,学生们看得如此如醉,引入课文,也就水到渠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核舟》一文,我搜索了“核舟”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栩栩如生的图片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愚公移山》一文,我用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曲《愚公移山》导入,此歌已概括了此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学起来就轻松易懂。
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讨论导入,名言警句导入等,只要能让学生平静的水面产生涟漪,不拒绝文言文的方法,都是可取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正如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2朗读教学,不可忽略
首先,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从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他们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万地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效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再次,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总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古之良训。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对课文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才能培养语感,才能使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感情、特色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学生愿意读,也喜欢读。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多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
3理解内容,尤其重要
3.1积累文言知识: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后,要学生深入学习,掌握一些文言知识。在最初学习的时候,教师引导同学学习文言知识的方法:注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词义的差异、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内容。让学生心中有数,从中摸索出规律。
在讲授新课时,教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讲授过的方法,布置小组成员每人一段或二段,先独立思考完成应积累的文言知识的归纳,然后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对照纠正。全班交流时采取竞赛的方式,让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小组的成果。说得不够或不完整的,其它小组补充。
开始学生会找得较少,错漏也会较多。但我不急于批评,而是肯定他们的成果,并进行表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竞争、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赏析精彩片段:古文的写景、叙事非常精炼,抒情议论典雅隽永,手法巧妙,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在辅导学生欣赏、品位时,要指导一些切入点:
(1)写景的,要注意写景的方法、描写的手法、情景的交融、修辞的运用等。例如《与朱元思书》中写富春江一带的天下独绝的奇山奇水。除了会欣赏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及作用外,还要从如何抓住写作方法来分析。写水的“异”是从水的色、深、清、急来表现。山的“奇”是通过以动写静,以声写静,写出群山的高、密、幽深、寂静的特征。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慕之情。
(2)写人叙事的,要注意叙事的顺序、叙事要素的交代、人物的描写、表情达意的重点句等。如《五柳先生传》,先说“传”,作者用勾画点染之法描写了主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质朴自然、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后说“赞”,采用与古人做比拟的手法,从侧面反映了五柳先生对黑暗现实的厌弃态度。文章的构思及写人手法就值得品味。
(3)议论的,要弄清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特别是论证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在进谏中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之间相类似处进行类比,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今后写议论文,如何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通过赏析、品味,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分析能力、探讨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好途径。但教师不能包办,要放手给学生去感受、训练,能力才能不断的增强。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3品味高尚情操。海德格尔有句话:“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文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传承着古人的精髓。作者往往在记事、写景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在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时,一定要结合重点句、当时的写作背景和生平来把握,才能准确地把握。例如在教《岳阳楼记》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操。如果我们只凭文章的内容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他的生平:他年少有大志,生活虽贫苦,却刻苦读书,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从小就立下“不能够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在他的从政生涯中也始终践行这一信念。天圣七年因上书请章南犬太后还政退位,因此被贬离京城,三年后才回来。景三年向宋仁字进《百官图》捐斥宰相吕夷,又遭贬斥。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这厚重的一生,才能承载这一高尚的情操。
4熟读背诵,传承文化
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传承中国古文化之精髓,这应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根本之所在,但怎么去传承它,背诵应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可很多学生不愿背诵古文,是因为文言文读来拗口,背来易脱句,加之一些同学不理解语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近些年来总结出几种辅导学生轻松灵活记诵的方法。
4.1还原式。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如是几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又能更深一层掌握文意,还能从中领略到不同于现代文之美。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公与刿的三问三答一段,学生不易记诵,但通过翻译还原这种方式,学生之间尝试互相问答,很快便诵之如流水。
4.2问答式。即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如在教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第三小节时,可设置四个问题来帮助学生记诵:“滁人游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太守在野外以何宴请众宾?众宾欢饮又是怎样的热闹场景?太守醉态如何?”用几个简单有趣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记诵课文的积极性,又化繁为简,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便将课文记住,而且对内容理解得也更深入了。
4.3连贯式。此法常用于骈文或诗句,因为其句式对偶而连贯。教师诵出上句,学生很自然地接出下句。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B-0028-02
夏丐尊先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抓住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往往都会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因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智的、审美的高尚情操”。他强调:“一个真正的人不能设想没有善良的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怀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做出思想、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真诚的关怀――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各种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光辉的发扬。”初中生处于成长、发展过程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能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而语文教学不失为情感教育的沃土。
一、与作者对话,倾听心灵碰撞的声音
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是阅读、分析和理解文本,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发现美、品味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操。初中语文教材的选取涉及自然、人生、社会、人物等方方面面,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文章娴雅精致、脍炙人口。深挖文本,就会发现美的所在。比如,教学《过零丁洋》一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学习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存”,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但诗中所反映的时代生活离学生的生活有距离,传统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不深,唤不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用自己的语言口述文天祥在临行前的所见所想。这种演示出来的情感能让学生感同身受,真正体会到“舍生取义”的精神内涵。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了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二、利用诵读、音乐、对话表演,培养学生思想情感
朗读教学是培养语感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稿)指出:“注意加强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主动融入感情,做个播火者,引发学生的情感燃烧。只要引导得当,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加强诵读是增强情感的重要因素,诵读有助于体会作品中的声律气韵和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诵读文章的次数越多,越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在诵读中,学生会体会到背影中浓浓的父爱,桂林山水歌中的青山绿水,小桔灯中的勇敢、乐观的精神所在。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通过诵读,进行角色互换,把自己当成是闻一多,在愤慨或颂赞的语言感染下,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动脉,进而把握作者的主旨。
三、寻找师生心灵契合点,实现教学相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召学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者,更应是情感投入的参与者,要努力运用课文佳作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教师、学生与作品传达的感情达到完美的统一。教师在备课时,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抓住学生的情感脉络,以学生喜爱的语言展现出来。如在讲到诗词的时候,笔者特意说到周杰伦的歌词,以周杰伦歌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作引导,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说到押韵时,又以学生所喜爱的歌曲作范例。让学生在欢喜的氛围中学习,增强了学习效果。
四、寻找相同点,展现现实生活的真实事例,是生成情感教育资源的肥沃土壤
教师应该善于发掘真实事例所蕴含的有价值的情感因素,将其生成情感教育的资源。情感教育需要回归生活世界,还因为“当课程回到充满生机和情感的现实生活世界,教师和学生就可以一同面对真实的自然事实和现实的文化活动,产生丰富的感受和体验,认识和掌握世界原初的真、善、美及其相互关系,产生多元视角和解读方式。”如黄蒙田的《竹林深处人家》,写的是江南的竹乡。竹在南方随处可见,学生们对它们最熟悉不过,笔者就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授课前一星期,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后,仔细观察竹子10分钟,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谈谈观察竹子后的发现以及感受,接着引出,假如漫山遍野都是竹子会有怎样的感受,在满山遍野的竹林深处有人烟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景观,然后再对文本进行解读,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后在扩充竹子所象征的品质,以及竹林七贤的一些故事,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是最具有亲和力的情感教育资源,寻找相同点,展现现实生活的真实事例,是让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们带着这些属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与文本对话,便可以真切体会作者深沉的文化情结。
五、抓住学生心理特点,适时实施情感教育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了良好的教育情境,但并非都能让学生“心动”起来。这是因为教育情境的创设毕竟是外在因素,要使这种情境真正具有生成属性和生成价值,还需要师生内部机制发挥能动作用,即需要把外在的情境因素内化为自身的情感需求。在一次语文早读课堂上,本班学生读书的声音明显比其他教室的小,笔者走进教室,让学生暂停早读,静静地听别班学生读书的声音,当整个教室安静下来,别班琅琅读书声传人。两分钟后,笔者对学生说:“今天你们落后一小步,多年以后你们就会落后一大步。是甘于现状,还是勇于超越,你们自己选择。”当笔者走出教室,身后就传来非常响亮的声音。
在批改作业时,笔者会根据实际情况,用赠言作评语写在作业的后面,以此来启迪他们的心灵,改变他们的人生态度。给暂时出现懒散松懈的学生的赠言是:“勤奋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是生命之舟上的白帆,是雄鹰借以翱翔天际的双翅。”给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的赠言是:“生活中不免会有失意,你不要太在意,过去的一切只是一种经历,而不是一种负担,相信吧,走过去,又是一片天。”给喜欢打扮的女生的赠言是:“你给世界增添了色彩,生命的旋律里有你的贡献。不过唯有美丽的心灵才是生命春天里最美丽的花朵,老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心灵和外表一样美丽的人。”有些事情反复强调,学生反而会反感,换一种方式,无声胜有声,抓住学生的特点,找到问题所在,就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在长期的实践中,师生间会建立起关心和尊重、相容和接纳、信任和公平、互动和互惠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