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医学伦理道德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1: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学伦理道德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医学伦理道德论文

篇(1)

传统的医学院校道德教育工作机制为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各司其职共同实施。但在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与团委、宣传部、学生处等各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联动机制,资源分散,在教育内容、方式、载体、评价等诸多方面无法充分释放彼此的活力要素从而达到深度合作。从外部来看,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与其他高校、卫生管理机构、实习就业医院、社区、家庭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性也不够。忽视了家庭的教育动力作用,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较少,未能实现与用人单位和社会行业之间的紧密结合,没有做到将德育从校园延伸到课外和校外。

1.2医学生道德教育尚未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首先,没有形成以思政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教育平台。不少医学院校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甚至科学主义至上,但忽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思政课课时开设不足且普遍实行大班授课,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医学人文修养课程大多为选修课程,课程种类单调,课时数量较少,课程资源匮乏,无法发挥合力作用。其次,重视理论讲授,轻视道德教育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在制度、人员、经费等方面保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清,衔接性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活动形式与活动主体较为单一。再次,道德教育网络平台构建滞后,对学生的网络心理与行为缺乏了解,不能及时跟进医学生的思想发展实际和及时介入医学生道德成长的全过程,容易造成教育真空现象。

2协同理论及其与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联系

2.1协同理论的内涵特征

协同理论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Haken)首次提出,强调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发展的过程,需要参与各方具备共同的目标,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围绕共同目标形成共享理念,构建沟通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近年来,协同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应用成果。作为一种提高组织创新绩效的有效方式,协同理论目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转变教育理念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

2.2协同理论及其与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联系

医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开放性和创新性并行的课题,它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具有复杂的有机结构的整体,它不仅需要专职德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而且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同过程同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存在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目标的一致性。协同理论,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通过优化组合和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特长与优势,促使某一目标的完成。医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涉及相关教育部门、社会、家庭以及医学生群体自身,都有着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但在促进医学生发展这一目标上是一致的。这种目标的一致构成了各系统协调合作的利益基础和前提条件。系统的开放性。协同理论认为,通过与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信息与能量交换,系统才得以将所需信息输出并维持其正常的生命运转。在这种交换过程中,系统经历着复杂的螺旋上升式能量转化与优化成长过程。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各参与主体积极为医学生创造道德成长的平台和空间,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为医学生道德教育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这是推进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条件。机制的协调性。协同理论认为,系统内部的每个要素与元素都有其存在的必然价值,任何单个个体的缺失都会破坏系统的整体性并导致其正常功能的丧失。系统协调得好,整体就得到充分的发挥,反之,会制约系统任务目标的实现。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机制的确立将各参与主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突破体制的限制,相互协调,共享资源,及时沟通,朝着系统的目标前进,这是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3医学生道德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医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心态、行为方式和行为选择正在发生改变,主体性意识正在觉醒,这就要求在对医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时,通过观念创新、平台搭建,加强教育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立足医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能够促使医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参与教育过程的内容和途径,增强医学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1积极树立协同观念

为达到医学生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需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决心,首先在观念上确立协同意识,树立“大德育”观念,改变传统德育中单兵作战、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局面和做法,积极推进教育主体之间在观点、资源、信息方面的交流和共享,在创新发展的方向、原则、方法和环节等方面以开放的心态兼容并蓄,努力做到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部门的融合、培养模式的革新和运行机制的优化,以尊重医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前提,充分发掘医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医学生的人性需求,肯定医学生通过正当手段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激发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道德精神的魅力,体会压力和痛苦、快乐和成就,从而提升道德的底线,提炼生命的价值。

3.2搭建校内外协同平台

良好的协同发展平台是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搭建协同平台不仅能提升整体德育的质量,各参与主体通过相互合作和交流在平台中得到了锻炼,实现了双赢的效果。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扬长避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稳定的教育协同结构。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丰富,如何协同这些资源,使其变成自然而有序的教育常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校内系统来说,重要的不是可利用资源有多少,而是如何组织这些资源成为最具实效性的教育手段。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厘清医学生道德教育的组织管理机制,落实校内参与主体的工作内容和管理职责,形成教育资源共享、良性竞争、优势互补的管理体系。德育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了解医学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寻找德育与医学生专业精神培养的契合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督促各临床专业课教师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科教学活动“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学校管理层负责专兼协调,统筹规划,从领导机制上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平台搭建、校园文化、网络引导、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努力营造民主法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仁爱厚德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医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的内驱力。从校外系统来说,形成同城高校、卫生管理机构、医院、家庭、社区融合一体的校外德育网络体系。与同城高校定期开展德育活动,共享思政理论课、日常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体会与经验;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层面,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比校内德育工作者更了解具体的内容;就医疗卫生工作而言,社区联系着卫生管理机构、医院和普通群众,社区日常工作内容映射着医疗卫生系统跳动的脉搏,可以协同发展使他们参与到医学生德育工作中。医院实习是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成长中的重要一站,在相对固定的实习地点和较长的实习跨度内,实习医院自身的人文氛围和职业环境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和规范。学校和实习医院可以根据实习计划和要求,共同制定严格的实习管理考核制度,对医学生的德、能、勤、廉等方面开展综合评价,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

篇(2)

英美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吃肉菜时,英国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扎起来,送入口中,如果是烧烂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拨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国人用同样的方法切肉,然后右手放下餐刀,换用餐叉,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铲起来,送入口中,吃烧烂的蔬菜也是这样铲起来吃。吃饭时,利用叉子的背面舀起来吃虽然不是违反餐桌的礼仪,不过看来起的确是不怎么雅观。

吃米饭之类的料理时,可以很自然地将叉子转到正面舀起食用,因为叉子正同的凹下部位正是为此用法而设计的。这时候,也可利用刀子在一旁辅助用餐动作。将餐盘上的料理舀起时,利用刀子挡着以免料理散落到盘子外面,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利落地将盘内食物舀起。如有淋上调味酱的料理了,也可以利用刀子刮取调味酱,再以汤匙或调味酱用汤匙将料理与资料一起送入口中。如以叉子叉住,再用汤匙淋上调味酱后食用,则是错误的动作,因为这样一来,在料理送往口中时,酱料会滴滴答答落得到处都是,搞得一团糟。以叉子舀起料理时,以左手持用叉子,将食物置于叉子正面的叉腹上送入口中。在与朋友聚餐的轻松场合,如果不须用到刀子,可以用右手拿叉子进餐。饭应以正面叉腹而非叉子背面舀起,这样可以比较容易食用,而且也较优雅自然。当盘子内的细碎食物聚集时,可利用刀子挡着,再以叉子靠近舀起。利用汤匙代替刀子也是可以的。以叉子将料理聚集到汤匙上,再以汤匙将食物送入口中。

调味酱用汤匙与一般汤匙的用法是一样的。应利用叉子将料理推到调味酱汤匙上食用,而非以叉子叉住料理再以调味酱用汤匙淋上酱料,因为后者是违反礼节的。

篇(3)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057-02

一、伦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定义

所谓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伦理学即为道德的哲学。由此,新闻业也衍生出了新闻伦理学,主要是研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产生与形成匮乏的学科。新闻伦理学要解决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带有根本性质,有关在新闻伦理中强调了人文主义关怀,在报道时尽可能减小对采访对象的伤害。这样既体现出了人文主义关怀,同时也没有减弱新闻报道的新闻性和真实性。中国是一个国,不仅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注重伦理,更在国家关系与行为中不断践行着,因而在新闻报道中我们更应该体现出伦理以及人文主义关怀的重要性。

中国的人文主义可以追溯到三代时期,周公提出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敬天爱民”等思想。待到春秋之时,孔子将其进一步发展,“仁”、“智”、“泛爱众”、“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也进一步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地位。人文主义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和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相辅相成,它非常强调维护人性尊严,主张自由平等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纵观现在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很多都是在用噱头赢取关注度,而忽略当事人的感受。比如:《老太下葬70多天遭民政局掘坟火花》《纪录片披露16岁女模被侵犯》等,人文关怀更加缺失的便是在灾难性报道中,不管不顾伤者的情况而执意要对其进行采访。新闻报道在社会行为中起到和受众做到良性互动的功能,在新闻中不论何时人都是最高价值的体现,人的尊严应该受到最大的尊重。

二、新闻报道中缺失人文主义关怀

2013年7月27日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一名男子在社交网站上预告自己要投江自杀,并于次日跳江身亡。这名男子跳江时,韩国KBS电视台拍下了其投江的全过程。记者们只顾拍摄而不去阻止该男子自杀,虽然得到了一手的新闻资料,但是却没有丝毫的人文关怀。在生命面前,难道新闻会比活着更加重要。这样单纯地为了获取新闻,同时也是我们当代社会的一种悲哀。新闻工作者首先是人,然后才是记者,也就是我们的职业道德不能高于我们的社会道德。作为媒体,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也是在向受众传达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同时将受众的戾气渐渐将以减少。当然,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阻止一个真正想死的人,但作为媒体也绝对有能力劝说那些只为了一些小事而误入歧途的人们。

作为新闻媒体来说,拍摄这样的一个事情并没有违反法律的明文条例,但是这却明显的违背了我们的道德伦理,在不同的情境下伦理道德和记录新闻哪个更重要,我们是可以判断出来的。新闻工作者在伦理道德之下应该更多的承担社会责任,将人文主义关怀渗透在报道之中,新闻如果缺失了人性,那么对受众也会起到同样相反的作用。最应该受到关注的是人本身,而不是所谓的新闻。

2013年沸沸扬扬的“袁厉害”非法收养孤儿和弃婴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新闻报道中人文主义关怀的缺失。2013年1月3日,河南兰考县一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私人场所发生火灾,起火地点为“袁厉害”的家,多名儿童在火灾中伤亡。“袁厉害”20多年来,一共陆续收养了100多名弃婴,在当地被称为“爱心妈妈”,但是这样一次意外的火灾,却成为社会以及媒体一致指责“袁厉害”的利器,甚至将她这20多年的辛苦一笔抹去,而贯上利益的色彩。除去政府在这次事件中的失职,新闻媒体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味的批评职责和反向报道只会让受众在慈善事业上一次又一次的心寒。在各媒体看来只有金钱利益才是人一生最高的追求,不管个人做的事情多么有意义,新闻报道都是持怀疑和讽刺的态度,认为只有这种满足利益的需求才应该是人们真正追求的。在这样的报道中很明显没有对“袁厉害”本身的人文关怀,而是将她束之高阁来供人们分析,在当作样本的同时忽视了受众在看到新闻时的感受。倘若在报道的同时可以多加一些对“袁厉害”本身的人文关怀,受众在看到时也会更多一些对慈善事业的关注,而不是对利益的关注。

特别是《中国青年报》关于韩亚航空客机失事的报道,措辞更为令人震惊。记者写道:“如果她们在世,知道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在关注她俩,王琳佳也许会惊喜地睁大了眼睛,笑眯眯地,而叶梦圆也许不敢相信的跳了起来。”这样的话语不仅仅是打破了新闻伦理的底线,更是打破了做人的底线。而这种所谓合理想象是不是也对逝者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用孩子的死亡来当作对公权力的献媚,这更是在报道中没有体现出应该给予的人文关怀。报道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而是扭曲了写作的方向和意图。媒体工作者作为社会消息的传递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坚持自己的操守、伦理和原则,不能向博眼球这类的新闻靠拢,而丧失了新闻报道该有的底线。

三、如何解决新闻报道中缺失人文主义关怀

(一)避免媚俗化、庸俗化、博眼球的新闻报道

随着微博的更加普及和微信5.0时代的到来,新闻报道更需要在标题上下功夫,因而就会出现很多的标题党,甚至于很多标题和新闻内容没有任何联系。在娱乐至上的现在,各家媒体为了争取受众便会用一些突破寻常伦理的新闻。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新闻丧失了新闻性,只是为了博出位而进行写作。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果将博眼球作为目标,那么很容易断章取义和捏造新闻,甚至像中青报韩亚航空的报道那样超出了合理想象,而造成负面效应。例如,还有很多案的报道当中,不能为了让受众有视觉冲击或者为了让报道有可读性,就使用受害者大幅照片以及在新闻报道中过细的描写案件发生的过程,而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没有在其中有任何体现,反倒是这种冷漠的记录者行为可能就会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其次,在灾难性报道中,很容易出现很多能够博眼球的新闻,这时便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做出合理的取舍。例如,鲁豫在进入地震现场时戴白手套等,将灾难性报道娱乐化,忽视了受灾群众更需要的是我们的人文关怀。比如说《中国青年报》在雅安地震报道中便使用了大量具有人文关怀的图片,取代了以往灾难报道中大量的血腥,悲痛的画面,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引导灾区和全国人民。在给人以悲恸或惊恐的情感体验之后,注重挖掘灾难中的人性之美,引起社会上的情感共鸣。

(二)新闻媒体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

比如我们在案中不说过度的细节,如果报道的主体是未成年人不说名字,照片要马赛克。同样其他的也是这样,先要保证隐私权不被侵犯。再者在报道中不用形容词,不扣帽子,就像朱令铊中毒案。在对待嫌疑人孙维上,媒体就不能使用杀人犯,凶手这样的字眼,在没有确定她是真正的凶手之前,她只是犯罪嫌疑人,而如果我们仅凭自己的猜测就乱扣帽子,这是对受害者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伤害。孙维是否真有下毒,尚未最终定罪,还不能称之为罪犯,因此也就不应被扣上杀人犯这样的罪名。更不能以所谓找出真凶为理由,人肉孙维的家人,定论孙维的人品,在现实生活中围堵她,这都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也是媒体蜂拥一边倒报道而造成的结果。假如有一天,如所有人期望的那样,此案的真凶大白于天下,若到时发现真凶就是孙维,那朱令也算沉冤得雪,孙维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朱令案总算可以落幕。但如若真凶另有其人,那么孙维岂不是成了此案第二个受害者,她这些年受到的冤屈和人身攻击又有谁能给予补偿。从始至终都没有几个人站出来为孙维说话,其实所有的网友都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孙维确有下毒,不过是拿着只言片语和自己的猜测,在网上声讨公正。在这种时候,新闻媒体报道时就应该给予公众正确的舆论引导和适当的人文关怀,这也是避免网络极端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将新闻报道正规化

2006年虐猫事件将人肉搜索推上了一个,此事件一出网上一片声讨之声,《新闻调查》栏目前去采访,踩猫的女子说当时会这么做完全是为了释放,是对自己不幸生活的一种发泄,其实她平时也是很善良很有爱心的。女子姓王,独自一人带着女儿,虐猫事件之后,她把工作辞掉了,孩子也没法上学,经常遭到威胁。甚至有网友发起人肉搜索,公布了虐猫事件踩猫、拍猫和网站负责人的信息,有人把他们的照片做成通缉令,以五十万买他们的人头。《新闻调查》栏目同时也采访了搜索的发起者,他在面对记者的时候问起网站负责人现在的情况,他说“他现在的处境多多少少和我有点关系,我想和他说声抱歉。当初他做出这样的行为以后,就已经是错了,既然他都错了,为什么我们还有跟着他一起错呢。他攻击了动物,我们攻击了他。”片子播出后,有人留言说:“踩猫拍猫的人不见谴责,倒让正义的人道起歉来了,这是什么逻辑?”这样的报道便会让正义成为施暴的借口,对整个社会来说,媒体没有做到对虐猫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没有从虐猫者的角度来看待这样一个现象的发生。如果媒体总是不断放大新闻事件本身。而忽略了作为事件中最应该被关注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永远只能听到一样的声音,而且对人的伤害也会愈演愈烈,这种伤害终会从网络虚拟到现实生活中。

理性的思辨和人文关怀是一个社会最需要的,一个有人情味的社会才是最终会让人们受益的。过于同质化一边倒的小范围内舆论,通过选择与接收机制,会聚集越来越多与自己观点相符的意见,很容易把现有的主张推向不受理智约束的边缘,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出台相关的政策,可以将人文关怀切实的融入到新闻报道当中,使新闻报道不仅具有客观事实性,也增加许多人情味。

参考文献:

篇(4)

二、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质量的路径

(一)把礼仪教育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在保持既有的理想信念、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等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专门增加礼仪观章节。对于新增礼仪观章节的主要内容,除了要充分吸收近年来各高校中使用效果较好的大学生礼仪教材中的合理内容,如礼仪起源、礼仪知识、实用礼仪等外,还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要继承中华文化的礼仪精髓。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应着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那些科学的、合理的、对当下仍有积极意义的礼仪观,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自信,增强对“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等礼仪思想的认知认同。必须强调指出,对待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既要“取其精华”,还要扬弃腐朽的、落后的封建主义文化部分。概言之,要做到去粗取精、古为今用。二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纲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党的十提出要加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礼仪观而言,要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并以之规范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

(二)建设大学生礼仪教育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是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教师队伍专业性。客观而言,由于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现象,很多礼仪课教师都是兼任,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教师队伍总体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广大大学生礼仪教育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二是改进和创新大学生礼仪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独立而富有个性,单纯的道德说教很容易让学生排斥,这就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可以尝试将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跟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展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将礼仪知识内化到学生自己的思想深处,外化到社会实践之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放低教师身段,基于充分信任和平等的基础开展师生之间的探讨式教学模式,使之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三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的代沟相对较小,更能理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和大学生沟通交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今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搭建老中青结合、科学配合的礼仪教育师资队伍,营造可持续的育人氛围。

(三)组织各类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

一是创造高校礼仪应用环境。礼仪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礼仪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给学生创造检验自己礼仪素养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礼仪的魅力。如举办大学生形象大赛,通过展现大学生风采,给同学们树立一个榜样;举办宿舍文化艺术节,从生活细节做起,树立爱生活、爱形象的良好习惯等。学校还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一些接待或学术交流会当中,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检查约束自己的行为;充分利用节日气氛,让学生展示文明之礼。二是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礼仪教育让学生在课堂里、在校园内学习礼仪知识,还必须为学生提供校园外的社会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社会这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里感受礼仪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方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讲解,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礼仪教育课实践教学活动,应该帮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特别是利用好寒暑假,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礼仪修养。

篇(5)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78-02

何谓儿童文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自2005年已有13亿人口,0-14岁的儿童近3亿。儿童教育问题早已引起充分的重视,儿童读物市场也是百花齐放;但是关于儿童文学的界定却并不明确。瑞典学者Gothe Klingberg首先提出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文学”,陈子典在2003年出版的《新编儿童文学教程》中将其定义为“儿童文学是指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这些定义都体现出了儿童文学的两个显著特征:兼具文学审美性和教育意义,有成人和儿童读者的共同参与。要翻译这样的文本,必须要掌握协调好这两个体系,才能达到作者的预期效果,满足读者的迫切需求。

20世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提出了著名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理论,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他提出“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这奠定了复调的基础,也正是“对话”理论的核心,而“对话性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这种基于平等关系的对话性解析在儿童文学文本中能更好地协调成人与儿童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再创作的译文文本中可以达到协调平衡作用。

一、儿童文学与复调小说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以人际对话为出发点,正是通过语言的对话,人与世界、与他人构成社会交际关系;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作者与其笔下的主人公构成微妙的动态关系。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作者,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而不应是主客对立的关系。因为人不是供人打量的物,人对他者的意识是在语言对话关系中形成的。这种关系可以通过文本的叙事呈现出来。

作者即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在创作过程中作者逐渐隐退并隐去自身趋向性,由人物本身来自我阐发,代入主人公意识,构成艺术世界。而读者亦可以在对作品的解读作出自身的判断和解读,构成与作者和作品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形成论辩关系。而儿童文学文本在这种叙事模式之外,还融入了审美和教育的双重意义,必然掺杂了成人与儿童之间视角的转换,在作品中则表现为对某些儿童禁忌词语意向的掩饰和转移。与其他文本相比,儿童文学文本的对话性结构更为复杂,也更需要这种论辩性的动态解读。

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在原有的作者和读者关系之外,还加入了译者的声音,上面的叙事图表就演变成:

从原文到译文的完成是各种声音相互交流对话的结果,也正体现了复调小说多声部的特性。

二、狂欢化诗学与儿童文学

狂欢化源于狂欢节,节日上的庆典活动和仪式都被称为狂欢式,狂欢式蕴含象征意义且复杂多样,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则是文学狂欢化。巴赫金把小说看作各种异质性成份的复合体。巴赫金发现,在狂欢化的文学世界里,不仅有自己的时空型,而且有自己的语言实践。这是一种狂欢式的特殊语言,它容纳了诸如粗俗化的广场语言、伊索式的寓言语言、隐喻、侃……换言之,它几乎囊括了与双声语、一符多音以及与滑稽相关的一切美学范畴(丑、幽默、怪诞、喜剧因素……)。在他看来,小说永远都是未完成的开放状态。这种解读与儿童文学不谋而合。

儿童文学作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这种文学狂欢化的特征。狂欢广场的意象在儿童文学中比比皆是,如《小意达的花》中花王花后的舞会,《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茶会等等,参加狂欢的除了人,还有各种儿童作品中赋予生命的各种拟生命体,能看到想到的一切都会成为生命的象征,这也正契合狂欢化中的全民性特征。蓝胡子禁止打开的那扇门和小女孩违背诺言染上金色的手指都是狂欢仪式的象征。狂欢的时空可以是任何的异世界,无论是爱丽丝的兔子洞仙境,彼得潘的永无岛,还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学院,都是孩子们的梦想空间,这里没有时间的流逝,逻辑就是随心所欲。这种杂乱无章,毫无时间逻辑可循的故事也正构成了儿童文学难能可贵的童心童趣。语言的无序变成了有趣的文字游戏,逻辑的缺失使任何荒诞不羁都变成可能,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创造才更适合儿童的审美情趣。而这种情趣却往往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刻意的篡改和遗漏。究其原因,往往在于成人对儿童的操控。

儿童文学定义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其创作者依然是成人,从作者到出版商都对儿童读者的阅读选择进行了筛选和干预。经过重重过滤,留给孩子的往往是成人认为最适合孩子的作品。我国儿童文学起步较晚,有意识地承认儿童文学的存在已经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先后出现过张天翼,陈伯吹这些儿童文学作家,本土作品在儿童文学市场上份额不到10%,绝大部分都是翻译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中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经典的重译,名作《小王子》近10年在国内就有超过80家出版社出版过近100个翻译版本,但真正的好作品却不多,名家作品少,能像杨静远、赵元任这样译出童趣的作品寥寥无几。很多翻译作品画蛇添足,或增添解释说明,改变原有的句式,却无法兼顾同声谐韵特征;或屏蔽某些涉及死亡或暴力的词语,偷换概念。这些做法都体现出了成年人对儿童的关爱和保护,但是儿童文学的美就在于其异于成人甚至不符合常规的狂欢化特征,尽管教育性意义也要在同样的文本中传达,但主要的体现方式并不是回避而应是引导。要正确传达这种审美情趣,就应将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探索他们的需求,达成愿望。

结语: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理论都能更好地诠释出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体现出其复杂的动态对话过程。儿童文学翻译过程涉及译者的介入使得这种对话更加复杂而呈现出典型的双语性。要完成这一语言的转换,必须平等看待儿童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情趣,而不要始终将成人凌驾于儿童之上。复调小说中的作者的隐形和译者的隐形有共通之处,已完成的作品中主人公是自我阐发的,并不是作者(译者)意识的附属。巴赫金的核心对话理论在克里斯特娃的解读下引申出“互文性”理论,文本的前瞻和回顾可以呈现出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使得对话语言的研究超出了文字的藩篱,进入了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

[2]Oittimen,Ritta TranslatingforChildren[M].NewYork london: GarlandPublishlng,Inc,2000.

[3] Morris, P. (ed.)The Bakhtin Reader: SelectedWritings of Bakhtin, Medvedev, Voloshinov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4]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7.

篇(6)

0引言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的德国,经历了几代翻译理论家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理论构架,并在许多文体的翻译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儿童文学是文学分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的翻译同样也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内容。

1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要关注译文的目的,译者要与源文作者或委托人保持联系,明确源语文本所要表达的重点;同时,译者还要兼顾译语读者或译文使用者对译文的要求,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如此,译文不再被看作是源文的“复制品”,而是被看做独立的目标语文本产品,只要译文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就是值得认可的译文。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关注的重心从“对等”转移到了翻译的功能和对翻译决策的解释方面来,为人们对翻译实践和翻译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人们能够更加灵活和动态地处理语言文化问题。

2儿童文学翻译

所谓儿童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要适合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并且有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儿童文学在我国的创作历史较长,但却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对其发展和研究较都比较滞后,儿童文学的翻译更是如此。近年来,随着对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的关注的不断重视,儿童文学以及儿童文学翻译的地位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投身于儿童文学的研究。儿童文学的翻译除了要保持源文所要传达的基本含义之外,还要更多关注儿童的语言特点和阅读能力,词汇和句式的使用都要简单化,保持语言的趣味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渗透一定的人生道理,有利于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夏洛的网》译本分析

3.1语言特点

儿童文学中词汇的使用要适合儿童的阅读水平,避免出现生僻晦涩,或者过于书面化的词汇,看下面一个例句:例1:“IworryaboutFern,”shesaid.“Didyouhearthewaysherambledonabouttheanimals,pretendingthattheytalked?”(E.B.White,2008:48)“我为弗恩担心,”她说,“你听到她嘟噜嘟噜谈那些动物了吗?说得好像他们会讲话似的。”例1中将ramble一词翻译成叠词“嘟噜嘟噜”,而不是相对文学化的“漫谈”,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和阅读习惯,避免使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困惑,影响理解效果和阅读兴趣。

3.2文学因素

在翻译儿童文学时,除了要保证语言传递的准确性以外,还要保持其文学性的存在,整个句子或段落的连贯性和语义的传达要完整,而且要充满趣味性,看下面一个例句:例2:Sowhilethechildrenswamandplayedandsplashedwaterateachother,Wilburamusedhimselfinthemudalongtheedgeofthebrook,whereitwaswarmandmoistanddelightfullystickyandoozy.(E.B.White,2008:12)因此,当两个孩子游泳,玩耍,用水你泼我我泼你时,威尔伯就呆在河边的烂泥里自得其乐,烂泥暖和,湿哒哒的,黏黏糊糊,舒服极了。源文句子是一个由while引导的长句,其中又包含一个由where引导的状语从句,如果单纯地直接翻译,会对小读者的理解产生困难。任溶溶先生采取的措施是将长句拆分成短句,并且增加叠词的使用,不仅完整传达了源文信息,而且保证了其文学性和趣味性。

3.3文化距离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在翻译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处理好文化距离的问题也是对译者翻译水平和能力的考验,我们可以从以下例子来看任溶溶先生的处理方式:例3:“Ithink,”saidthegander,“it’steedoubleeedoubleeedoublerrdoublerrdoubleeyedoubleffdoubleeyedoubleseeseeseeseesee.”(E.B.White,2008:77)“依我想,”公鹅说“‘了’字是一横一钩一竖一钩,最后这个钩要长,然后跳过去到‘不’———‘不’———‘不’……”此句中要求译者传达的是中文汉字和英文单词之间的差异,任溶溶先生直接将源文中的字母转换成了汉字的笔画,不仅保持了源文的意义,而且用词简单易懂,表达清晰明确,有助于小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任溶溶先生翻译的《夏洛的网》充分考虑到了目标语读者,根据翻译目的选择了恰当的翻译策略,通畅易懂,充满童趣,充分体现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学术界多有论述,同时也颇具争议的:有人认为是道德的性质、起源和标准;有人认为是道德与社会 历史 条件的关系;有人认为是善和恶;有人认为是应有与实有;有人认为是意志自由与规范必然性..…姜法曾先生在他的遗著《

利己、利他在个体道德主体上得以统一,走向己他两利。于是著名的“斯密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作为一个 经济 人,利己心为出发点是正常的,只要不以损人的手段来实现,就是道德的;道德人的利他心必然以经济人的利己心为前提,抽掉其个人利益的成份,利他心也必然成为‘·乌托邦。正如高兆明老师在(论市场经济主体的人格类型—“斯密悖论”的时代解读》中所论述的那样:“人是利己的,但是在一个商业社会中,自利必须通过利他的方式,必须通过“光明正大”的竞争方式才能得以实现……这是其一。其二,利己也未必就与社会公共利益绝对对立。在斯密的理解中,社会公共利益的增进离不开个人的利己追求……斯密事实上并没有将个人自利与社会公共利益绝对对立,相反,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统一了二者。133229.coM其三,斯密在道义上即未将自利视为恶,亦未将自利与他人幸福截然对立……斯密既没有拿自利来反对利他,亦没有拿利他来反对自利,而是试图寻求一种统一。”

这些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道德建设是具有着深刻的启示的。从个体道德主体性出发,以己他两利作为目标,当前我国的道德建设尤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进一步加大对正当个人利益的重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一度过份重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对正当的个人利益没有给予合理的保护,反而贬低甚至排斥之。而人的权利、利益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对人的道德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绝对的无私利他的危害正如本文在前面的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正当个人利益已经开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现有基础上进=步加大重视的力度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我们要以“德行有用”为前提,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秩序的建立;推动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形成;完善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篇(8)

引言

人文主义是近年来新近流行起来的教育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基本相同。人文主义强调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再加上与其他学生交流和讨论,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语文人才的需求更多,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人本主义,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式,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语文人才。

1.人本主义的内涵

人本主义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这项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个人发展作为主要思想。之后将人本主义引进教育界,将自我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学生在教育中学习到要自主学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以求能够适应社会的各项发展和进步。此外,人本主义还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综合看来,学习技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和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难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而且严重影响人本主义在教育界的进一步发展。

2.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不一样,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不相同造成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往往成绩比较优秀,而那些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一般。这是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沿袭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样,非常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学质量不高,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值,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要求,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的期望值。再加上我国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造成学习效率低下,限制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2教师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认真考虑教学方式,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此外,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耐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比如说,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交流与合作。但是实际上,很少有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再加上教师缺乏定期交流和培训,不利于教师提升创新水平,同时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合作教学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策

3.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和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这一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民主的良好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树立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全面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实践课堂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占据十分重要的主体地位,不仅在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占据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将重心都放在了教师的教上,忽略了学生的学的重要性。新课改后,一些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削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单凭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限制了课堂教学中人本主义的发展。

3.2加强合作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中,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良好的小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论学习中,畅所欲言发,发表看法。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但是下课后会双眼放光,侃侃而谈,这都是由于上课时教师的压力,限制学生发表看法。课堂上一直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对学生造成压迫感。学生受到限制不敢随意发表看法,但是同龄的学生相处时,处于相同的地位,在谈论学习中能够积极地说出看法。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不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结语

人本主义强调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项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在本源上大同小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人本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哲学与美学都是主体性的,但随着人们认知的不断深入,西方哲学与美学已经逐渐转变成了主体间性,我国古典的哲学与美学从本质上讲便是主体间性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主体间性是哲学与美学的发展趋势。而对于文学理论来说,主体间性能够打破认识论对文学理论竖起的高墙,将其作为一种共存的形式建立在主体之间,更具有自由意义。

一、文学理论主体性的发展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文学领域便开始对文学的主体性进行了讨论与争辩,最终冲破了传统的文学体系,实现了从反映论向认识论的重大过渡,将文学理论构建成主体性,文学的定义也改变为是对象化的人类本质活动。这个过程是我国对文学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然而,主体性命题属于前现论体系,对于现论来说,其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缺陷,无法对一些现代文学中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所以,中国文学理论的再次更新是势在必行的,也就是本文所说的,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

二、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

西方哲学已经完成了两者之间的转变,其转变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学理论的转变进行指导。古希腊的哲学理论实际上是前主体性的,近代哲学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哲学理论,属于主体性哲学。在主体性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分为先验与历史两个主体性过程,以尼采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属于生命哲学,是历史主体性的哲学。而现代哲学则属于主体间性,主体之间存在的形成使得原本独立的主体主见转变成为相互交叉的主体,将哲学的主体性做了扬弃,构建除了主体间性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以人文学为基础的方法论也逐渐建立起来,传统的主体所运用的时认识论方法进行推理与归纳的,而随着人文学科的兴起,传统的认识论也被方法论所取代,更注重的是对事物或事情的理解与体验,是主体之间产生交互的根本方法[2]。但是,主体间性的产生却并代表全盘否定主体性,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主体性的积极性修正,从某个角度上说,主体间性也可以称之为交互主体性,这种称呼更能够将两者的关系体现出来。

三、文学理论的主体间性

所谓主体间性,实际上是一种哲学领域的理论意义,其依据的是生存,而生存并不是单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基础之上的,它可以被理解为主体之间的共同存在,是主体之间相互的交往。从一个角度上看,主客体之间是一种间接关系,而主体间关系便是他们的桥梁,所以,与主体性相比,主体间性更具有根本性。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哲学视角下的生存并不是对主客体的征服,而是共在,在西方近代哲学领域中,主体性虽然得到了肯定,但主体间性理论更能减少唯我论的出现,因此,后者逐渐取代了前者[3]。另外,主体间性所运用的是人文学领域的方法论,而传统的认识论方法更注重自然科学,在现代人文学科领域中,方法论需要以主体间性为前提,人与物的把握方法是存在差异的,在了解人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依靠知识性,因为人有自身的思想与变化,如果将人看成是一种客体,运用认识论中的行为与历史方法对其进行判定,虽然从理论上说得通,但却不符合实际,无法将人的内心世界了解透彻。而主体间性则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对话,了解对象主体的真正想法。

四、文学理论主体间性的含义

从哲学领域中拓展外延,主体间性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美学与文学,为其提供更好的方法论,进而将文学的根本性质揭示出来。

(一)文学是主体间的存在方式

在传统文学理论中,文学被看成是主体以某些条件为依托的认识客体;或者从价值论的角度,反映出主体情感;亦或是以实践论为基础,作为主体征服客体的表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文学理论都存在于主客体之间,但这种认识方法将文学对象变得客体化,且将文学定义为主客体斗争之后主体的胜利成果,更加重视文学主体性,而其主体间性却并没有体现出来[4]。而事实上,文学并不表示的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征服,而是主体之间的存在与交往。在进行文学活动的过程中,作者是不能够将自身的想法强制的安排在客观世界中的,而是应该将社会作为主体,现实世界中的人则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形象,与社会共存共生。文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也可以看做是另一个“我”。

(二)文学是主体间的共同活动

相互独立的个体活动并不能构成文学,主体之间的共同活动才是文学产生的根本,文学同时肩负个性化与主体间性两种意义,它的创作过程必然是自由且个性的[5]。主体性文学理论注定无法解决社会与个体、他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前提下,文学理论的经验无法进行沟通,自然也无法达成共识。事实上,文学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自我不是传统意义中孤立的存在,而是共在的,需要与其他人交流经验,从而达成共识。文学并不是只来源于自我思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影响,所以,文学作品不仅是文本产物,还依托于文学实践,文学经验也同时具备个体性与社会性两方面性质,这是一种共在经验,既不单纯主观,也不单纯客观。

(三)文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现象

文学主要是以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学科,通过对人的研究,领悟到生存与生命的根本意义。在传统文学理论中,认识论是指导基础,它将文学划分成为一种低级感性认识,抑或将其看成是一种形象思维,这将文学的精神性与人文性全部抛弃了,无论认识论还是反映论,都无法将文学活动真正解释明白[6]。实际上,文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现象,其所面对的是主体而并非客体,是人而并非物,文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不能单纯的运用逻辑推理等方法进行分析,它是审美、想象、情感的承载体,需要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可以说,“文学即是人学”。

主体间性是我国哲学与美学的根本,更强调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所谓的“人际关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所崇尚的体验与直觉,也是对人文方法论的直接体现,所以,在文学理论中,主体间性取代主体性而发展,是必然的,结合传统文学理论与西方文学理论,其结合点,便是主体间性的本质。(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姚达兑.主体间性和想象――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源头之一的傅兰雅“时新小说”征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26-36+158.

[2]周建萍.主体间性理论的实践性品格――兼与中国古典“和”范畴相比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46-49+117.

[3]安小军,黄洪海.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1-15.

篇(10)

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存方式、生活质量、事业成功的关键。作为服务、销售和生产行业未来主力军的中职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决定其就业、生存发展、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条件之一。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语用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积极探索符合中专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口语训方法,是每一个中职语文教师都应不懈努力探求的目标。

一、中职学校加强口语教学的意义。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际交往的频繁和扩大,口才已成为了衡量现代基本素质的重要依据之一。中职学校的特点决定了口语能力是其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担负着“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重任的中职语文口语训练,在以下两个方面显现其重要性:

1.全面提高中职学生口语能力是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中职学生的将来主要从事社会第一线生产、销售、服务工作的,其口语表达能力尤为重要。近年来,中职学校毕业生反馈情况显示: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文能力是口语表达能力。如用人单位在面试时,常将一个人说话是否准确、完整、简洁、有条理作为评判其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2.加强口语教学是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因此,必须坚持“以就业导向,以能力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将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突出就业导向和岗位需求。为此,各门课程的教学应以岗位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怎样使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突出岗位应用性?”是提高职教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所教班级专业岗位的不同要求,加强岗位应用意识、应用环境的教育,为中职学生提供在工作岗位上应用的与语文课程相关的重要能力一口语表达能力。

1.入学前的基础较差。中职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低分段录取的,他们基础知识差,阅读量少,词汇积累少。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甚至是偏远的山村,由于所处环境的限制和教学条件的差异,这些学生平时较少参与到口语训练活动。不善言辞,即使开口说话也往往脸红结巴;部分学生受方言的影响,一些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直接影响表达效果,就不愿在人前讲话。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职业学生的情感开始具有内隐性,由此形成的消极的自我约束力促使其产生“惧说”心理。

2入学后接受有效训练的缺乏。中职学校开设的职业课程学科较多,教学时间偏紧。口语教学并未引起重视,通常没有专门的口语训练。而正是缺少有效的训练,导致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大部分中职学生对口语表达能力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加之缺乏提高的意识和锻炼机会,学生的口语能力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3.学校环境的影响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部分中职学校不重视的校园的语言环境建设,没有严格地执行将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的规定。课余时间任由学生用方言交流;部分老师语言表达不符合职业要求,无法起到示范作用;甚至方言泛滥,成了地方语的聚集校。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口语素质与习惯的形成。

二、中职学生语文口语能力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口语表达能力如何,不仅关系中职学生在校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他们未来对工作、对社会的适应状况。然而,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口语能力却普遍比较低:在朗读时常出现声音细弱、语速不适、停顿不当、连续音变失误、语调生硬等问题;在被提问或上台表述自己的观点时,因紧张常出现:心慌意乱、喉咙发紧、声音发抖、表情尴尬、出汗脸红、不敢正视听众、搔头摸耳、说错了吐舌头等生理或心理反应。以致于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况:不少语文笔试成绩好的学生在招生、招工面试时,或面红耳赤、辞不达意,或抓耳挠腮、仪态欠佳,引起用人单位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怀疑。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归结以下几方面原因:

三、中职学校语言口语能力训练探索

一般来说人的说话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说话方式的选择能力、语言形式的表现能力、体态语言的应用能力。根据中职学生说话能力比较弱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了如下措施,使学生有得说,喜欢说,善于说。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说”的欲望

“石本无兴,相击而发灵光”,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和最好的老师。兴趣的闸门一旦打开,学生的心智,敏捷的思维就会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大多学习成绩不太好,因此挫折感相对较强。教师可以讲著名的大演说家、雄辩家如林肯、丘吉尔、等刚开始演说时也非常紧张和失败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了当众讲话时产生畏惧心理是正常的。语言的表达能力主要是后天训练的结果,从而使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增强了练好口语的信心和兴趣。其次,在口语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鼓励为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对学生说话过程中出现的毛病要委婉地指出。还要充分肯定、及时鼓励说话能力差、平时极少说话的学生。

2突出技巧、破译说话规律

提高训练的质量,在训练中教师还要注意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口语表达的知识。逻辑学告诉我们思维应遵循的基本途径。违背了它,说出的话就不合理;文法告诉我们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则。违背了它,说出的话则不规范;修辞学告诉我们运用语言的方式。违背了它,说出的话则不生动。学生只有学习了这些知识,才能具备提高说话能力的基础。突出技巧、破译说话规律—从词汇的组织到声调的运用,从妙用谐音到巧换概念,从语言的通病到大胆的说话都要跟学生作了详尽的介绍。诸如怎样增强说话的形象性、说服力以及在各种场合下要注意的事项等,这些知识和技巧,显然有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3,创新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说话技巧训练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老师必须创新地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1)朗读和复述。

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口头表述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朗读的基本步骤是:①范读。可听教师范读,也可放录音带。让学生听规范的优秀朗读,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②模仿。由老师和学生从课内或课外精选一些美文,利用早读或课外活动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时有意识地运用朗读技巧。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地采用一些创新的活动,并取得较好的绩效。如把广告词引进课堂,很受同学们的喜欢。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记住了一则摩托车的广告,就是“风驰天下”。至于为什一么对这句话印象深刻,“‘风驰’一词很好地形容了摩托车的速度”、“这句话具有别的品牌无法阻挡的气势”等。再让同学们仿说这句广告词,看哪个同学在语气,语调,清晰度上表现的最好。

(2)利用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谈话和讨论能力。

上好每一次综合训练、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准备,并激励其在课堂上发言,做好相应的评价。谈话、讨论本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如《论语》就对孔子的教学谈话作了许多实录。谈话、讨论是在互相切磋中进行的。在互相砒砺中,时时会闪现智慧的火花,这正是训练说话能力的良机。因发现很多同学喜欢卓别林的无声电影。所以深受启发,就给同学播放一些大众化如周星驰的电影(把音箱关掉)。然后让几个同学根据画面模仿台词。比比谁模仿的到位,全班同学欢声笑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3)辩论式练习。

辩论要求学生能够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应变自如,临场发挥能力强。不仅要思维清楚而且要求思维敏捷。练习的形式有时采用自由讨论,有时学习电视上的“辩论会”,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辩论的题目主要是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热门话题。如:口才比文才重要?美丽是福还是祸?曾有一节课就“美貌在面试中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这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语用能力,还对中职学生在今后的就业面试也有些了解。这个辩论一直延续了好几节,同学们都觉得言尤未尽。

篇(11)

一、舞蹈治疗简述

舞蹈治疗,也叫动作治疗,是通过设计舞蹈动作或临时准备动作来治疗社交的、情感的、认识的及身体的问题。其利用动作在治疗上的力量,改善人们的成长,健康及安宁。舞蹈治疗是现代舞蹈艺术与心理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是迄今最有效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之一。它基于身体及意识是关联的前提,并相信精神及情感的问题经常隐含在身体的肌肉紧张、不舒服的运动模式上,也就是说身体状态对态度及情感也会产生正面及负面的影响。舞蹈治疗并不需要舞蹈基础,只需要伴随着不同音乐声,在一种近乎潜意识状态下做出动作,用肢体语言发现心理压力的真正来源并以求达到康复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二、舞蹈治疗入高校的契合点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趋严重

上世纪末以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多起由大学生造成的轰动大案,引起了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被抽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3%的大学生已经有了心理问题。并且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这些数字说明心理疾病已严重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却少之又少,这种局面需要舞蹈治疗走进高校来发挥作用。

(二)大学生群体易于接受舞蹈治疗这种方式

舞蹈治疗是通过设计舞蹈动作或临时准备动作作为治疗媒介的,大学生作为舞蹈治疗的受众,他们思想活跃、时代特点鲜明、容易接纳新鲜事物,是当代青年群体的典型代表。传统的说教对于大学生效果不太明显,特别是基于一种疾病治疗的时候,说教只会适得其反,而舞蹈治疗这种体验新鲜的多媒介学习体验方式则更易于大学生接受。特别是舞蹈治疗开放的生效环境,更利于大学生自由自在地舞蹈,将思想化为肢体语言,而不是坐在课堂里接受鼓励,用理论知识来对抗心理压力,这样的治疗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高校已经具备开设舞蹈治疗的基本条件

首先,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大学生人数在急剧增加,迫切需要高校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其次,现有的说教疏导等方式收效甚微,需要有新的方式加入到心理问题治疗工作中来;第三,由于对心理问题的普遍重视,一般高校都乐于为此项工作加大投入;第四,舞蹈治疗开展需要安静、整洁的半封闭空间以及音响、镜子等教具在高校很容易解决;第五,高校普遍都有具有一定舞蹈水平的师资,只要稍加培训就能开展初级的舞蹈治疗工作。

三、将舞蹈治疗引入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治疗的意义

(一)通过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青年时期是人心理状态不平稳,波动较大的时期,也是塑造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校学习成绩、人际等各方面的压力;苦恼于毕业后社会、就业的压力;纠结于个人情感纠葛的压力等都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但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都是较浅层次的,只要稍加疏导,基本都可以解决。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科学的心理预设,帮助他们逐步释放内心深处的压力,以求达到缓解心理问题的功效。通过采用心理学上的心理预设,使其发挥效应,将其扩大化并对学生产生心理关照,具体通过愉悦自信的肢体释放,帮助个体产生良好的心理过程,而这个心理过程将直接影响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所谓的释放压力。这种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大学生乐于在这种肢体运动中释放自己,乐于试着了解自己的内心,这也就是无形之中释放了自己的压力。

(二)通过实践,探寻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新方法和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