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自觉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根据上述内容对高校宿舍文化自觉性现状的分析,我们要找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探析高校宿舍文化自觉性存在的问题:
2.1宿舍集体认识有误
经历高考的煎熬,部分大学生会设想大学是娱乐的天堂,没有作业的束缚,没有老师的三令五申,可以沉迷于期盼良久的电脑游戏,可以和宿舍同学一起沉浸在肥皂剧里感受生活的美好,没有竞争,没有比较,心安理得的一起堕落。殊不知,大学是自主学习的天堂。
2.2从自身利益出发,缺乏包容性
现代大学生部分是独生子女,不是独生子女的也是家里的公主和皇帝,备受长辈的疼爱与夸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当同学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动辄武力解决、冷战热战不断,导致宿舍成员关系紧张,缺乏包容性。2.3“三观”不同,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学生都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是有思想的个体,加之生长环境不同,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不同。宿舍成员在相处的过程中由于“三观”的不同导致同学之间不同行为的出现,又由于其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导致同学之间相互不能理解,进而造成宿舍成员相互孤立的窘状。
3高校宿舍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了解了高校宿舍文化存在的问题,就要进一步探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便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而培养高校宿舍文化的自觉性。
3.1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
由于大学生对自己要求太低,对未来缺乏行之有效的计划,导致大学生对自身要求普遍低的窘况。同时,又由于大学生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懂得迁就和成人之美;不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问题,进而加剧高校宿舍文化自觉性现状存在的问题。
3.2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宿舍文化管理措施
由于高校对宿舍文化自觉性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宿舍后勤建设重物质、轻精神、形式机械单一、缺乏人文性教育等的弊端。进而导致当高校宿舍文化自觉性建设出现问题时学校无法及时发现并帮助大学生端正态度。
3.3社会对其关注程度不够
现代社会一直宣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21世纪“四有”新人,政府和社会研究人员也一直致力于高校的“两课”设置创新,却忽略了大学生的宿舍文化自觉性管理,导致高校宿舍文化自觉性的建设不足,存在诸多弊端。
4高校宿舍文化自觉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4.1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三观”
大学生是教育的客体,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要加强高校宿舍文化自觉性的建设,就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三观”,促进其进行自我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端正大学生的态度,让其认识到学习锻炼的重要性,培养其步入社会的技能。其次,要引导大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宽容,学会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形成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文化氛围。
4.2加强高校对宿舍文化自觉性的教育管理
要加强高校宿舍文化自觉性的管理,就要发挥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管理作用。首先要加强宿舍物质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物质的文化载体作用;其次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再次要加强“两课”设置,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要加强图书馆的文化载体作用。
4.3加强社会对高校宿舍文化的关注与引导
要加强社会对高校宿舍文化自觉性建设的关注和引导,就要发挥政府和社会教育人才对高校宿舍文化自觉性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加强宿舍文化自觉性措施的可操作性,综合发挥各种教育合力。
2.掘进机自动纠偏技术
掘进机在完成截割落煤、装煤和运煤一个循环,进行下一个自动截割之前要进行自动纠偏操作,使掘进机沿巷道中心线前进。掘进机前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主要通过方向和位置进行判别。判断掘进机方向的元件是三维电子罗盘仪,通过检测掘进机行进方向与地磁正北方向的夹角,即可确定掘进机中性线与巷道设计中心线角度偏差,再利用激光指示仪指向,可控制掘进机沿设计目标前进。判断掘进机中性线与巷道设计中性线位置偏离的执行元件是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左面设置2个,右面设置3个。利用超声波回声测距以及精确测量时差就能够测出传感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再通过二轴倾角传感器检测机身与水平面之间的俯仰角以及机身侧倾角控制掘进机沿有利位置前进。利用行走马达、比例电磁阀及PLVC控制单元可调整掘进机行进方向和位置。
3.掘进机煤岩识别技术
煤层和岩石硬度上的差别反映在掘进机截割负荷的差异,具体到截割作业,截割煤层与截割岩层时截割电机的电流、旋转油缸压力、升降油缸压力以致速度等参数都会发生改变,依据同一巷道截割不同层面下煤与岩石的参数值,就可以对煤、岩界面进行判别。截割过程中底板、顶板和两帮可依据这个原则进行识别。例如沿底板截割时,如果截割轨迹在底板以上范围遇到的岩石可判断为夹矸,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控制电磁比例阀降低进给速度继续截割;而在底板以下范围遇到岩石可判断为底板,可不断抬高截割头进行水平截割尝试,直至发现煤层。
4.掘进机监控技术
掘进作业过程中,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可及时而准确掌握工作面信息(如孔隙水压力、掘进速度等),再经过计算机模拟,为工作人员作出合理决策创造条件。自动监测一般依靠上位机采集可编程控制器数据,再由组态软件实现监测,其功能包括参数显示、数据存储与处理、屏幕显示等。上位机采用PC机,下位机采用现场从站和PLC控制系统。再利用相关软件实现人机交互、地表沉降量预测等功能。
5.掘锚一体化技术
传统临时支护施工采用“一掘一支”即掘进与支护分开进行的方法,严重影响综掘效率,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安全系数低。掘锚一体化技术就是在掘进机上配套锚护装置,不退机完成顶帮锚杆(锚索)支护。该装置由顶架、升降油缸、伸缩油缸、分流集油阀、换向阀及管路等组成,利用掘进机自身的液压系统,通过液压阀切换到支护油路完成支护操作。支护完成后,再通过液压阀切换到掘进作业油路。支护操作不干扰掘进作业,切换简捷可靠。
6.运输自动化技术
一般在掘进工作面工作室对输送机进行集中控制,由控制器对掘进机状态、带式输送机电机开关、除尘风机开关等信号进行联锁控制,利用多功能终端采集输送机机尾跑偏、堆煤、电机电流、温度、速度等数据,根据设定的控制模式,出现故障时控制器自动作出包括急停、扩音电话通知等控制功能,实现运输自动自动化。
7.通风监控系统
掘进工作面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在地面就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工作面的通风状况,并进行实时监控,需要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模式有多种,现举一例说明。监控系统分为地面集控中心、智能通风控制子站、终端设备三个层级。地面集控中心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各工作面通风设备相关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实时显示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信息以及通风风量、风速信息。智能通风控制子站由光纤交换机、隔爆光端机、PLC控制器等组成,可以进行数据采集、通信和对通风机进行控制。终端设备用来采集工作面温度、风量、风速、瓦斯浓度以及通风机电压、电流等信息,并根据智能通风控制子站的指令控制通风机开度或电机转速等。
8.自动探水、排水技术
透水事故是重大恶性事故,危害十分严重。在巷道掘进到断层、裂隙、溶洞时可能发生突然大量涌水现象,所以掘前要对可能突水地段进行探测。探测之后,可以掘进一定距离,然后再进行探测和掘进。这个过程对生产效率影响较大,若能自动测距、自动启停作业,对提高掘进效率和作业安全性是有帮助的。在掘进机上安装激光追踪仪,距掘进机一定距离的支架上安装3D传感器,再在控制柜内设置PLC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探水距离和掘进距离,每掘进到设定距离掘进机自动停止作业,探水并重启掘进程序后才能继续下一轮作业。这个技术可能算不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技术。下面这个例子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排水,其原理是设计由隔爆型液位控制器、电极、低压防爆开关和水泵组成的排水系统。电极用于探测液位,并始终没于水中。当水位达到液位上限后,液位控制器动作,延时后自动启动水泵抽水。同时设置各种保护动作和紧急情况下手动操作功能,防止排干水后电机继续运转而损坏水泵。
有学生呼吁说:“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大多数家长听了很欣慰,而且对中华之崛起也持赞同态度。然而,在这所谓的赞同背后,又有多少家长在做着那些不赞同的事?
具有思维性的孩子喜爱创新,而他的父母,不仅不支持,还一次又一次地责骂孩子打破了祖上的规矩。大胆的孩子反驳几句,他们却又称之为“不受教”。甚至还响当当的说:“这年头连父母都教不了你,将来你还怎么得了?”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们有了懦性,他们习惯了“受教”,习惯了循规蹈矩,却再没一次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乎,全都泯然众人矣。
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发奋读书,不禁感慨:“中华之崛起再也不是梦!”殊不知,正是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毁灭了中华的崛起!人们都说中国梦,我的梦。是啊,那是自己的梦,是自己的梦!浅陋无知的家长不仅自己不去追求梦想,不去实现中华的崛起,将实现中华崛起的重任推到下一代身上,却还要指手画脚!
新一代的人才,新一代的栋梁,新一代祖国的接班人,就是这样,这样一点点被他们那无知的家长磨成墨守成规的方形!他们再也不会有自己的主见,不会再有自己的形状,他们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只是任由家长们摆布,顶着“新一代祖国接班人”的幌子,做一个可笑的傀儡罢了!
家长们,醒悟吧!大胆放开你们孩子的手,让他们自由飞翔!孩子们,觉醒吧!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去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会计方面的瓶颈问题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会计、税收等问题决定着证券资产的合法性、盈利性以及流动性,关系到每一参与者的利益,影响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结果。《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作为《试点办法》的配套措施,在全面规范发起机构、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金保管机构、贷款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适用会计规范基础上,重点规范了发起机构信贷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及其会计核算,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多个参与机构的会计处理问题的规范扫清了障碍。
(1)信贷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问题
信贷资产转移在会计处理上主要考虑两方面问题:第一,被证券化的资产是否应该被分离出资产负债表,即是表外处理还是表内处理的问题;第二,合并问题,即特定目的信托是否需要和发起人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
对于是否把被证券化的资产和相关债务分离出资产负债表问题,主要取决于该证券化行为被当作“销售”处理还是“担保融资”处理,这是发起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发起人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会计处理规定》主要借鉴了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同时考虑中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以对“风险和报酬”转移的分析为基本出发点,充分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界定已证券化的信贷资产是否实现真实销售,即终止确认。
特定目的信托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载体,由于承诺信托取得的信托财产,从风险隔离和《信托法》的要求看,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而单独核算。但若发起机构对特定目的信托具有控制权的,其会计处理将不同。
(2)投资机构的会计处理问题
投资机构是资产证券化的持有者,其会计处理问题影响到投资积极性。根据《会计处理规定》,投资机构取得的资产支持证券应当作为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进行会计处理;投资机构取得的信托收益,应当区分属于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本金部分和投资收益部分进行会计处理;会计期末,投资机构应当对所持有资产支持证券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发现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税收方面的瓶颈问题
信贷资产证券化运作规模庞大,交易环节繁多,减少作为其成本主要支出的税收支出是关系证券化操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我国税务总局相关人士亦指出,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税收处理问题应结合证券化本身的特点和我国税制现状,制定和完善证券化税收政策应当坚持税收中性、税负合理、促进证券化发展与反避税统一、与金融税制改革和资产证券化发展方向一致的基本原则。
税收处理规定主要需解决以下问题:避免重复征税、征税环节的确定以及征税收入的属性等等。另外,由于证券化产品可能涉及多个地区和不同分行的贷款资产,因此,在税务问题上,还出现了地区法规、部门法规与中央利益的协调问题。
发起人的税收负担主要来自于资产转让环节,这涉及两问题:一是发起人因出售信贷资产而取得的资产转让收益是否应缴纳所得税?二是资产转让所造成的损失能否从发起人的应税收入中予以扣除?
国际上对于作为发行人的SPV是不征税的,仅对投资者征税。《税收通知》较好的体现了税收中性和避免双重征税精神。
《税收通知》规定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予受托机构时,双方签订的信托合同暂不征收印花税。受托机构委托贷款服务机构管理信贷资产时,双方签订的委托管理合同暂不征收印花税。受托机构发售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投资者买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暂免征收印花税。
中介服务问题
信贷资产证券化涉及多方参与主体,各个提供中介服务的主体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和信誉程度影响着证券化产品被投资者认同的程度。《试点办法》规定资产支持证券须进行强制评级(私募发行可以豁免),但是国内信用评级机构普遍规模不大,彼此间的评级标准不一,其权威性存在较大质疑,投资者难以依此作为投资依据。《试点办法》规定了多种信用增级方式,但我国的信用增级机构还很不成熟,离专业的金融担保还有很大一段差距。
针对中介服务机构所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法规应明确规定中介服务机构的权利及职责要求,建立相关机构更换机制,激励相关机构恪尽职守;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业务监管。《试点办法》及《监管办法》等均较好的体现了上述立法要求。
信贷资产转让及抵押权变更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银行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将其对原始债务人的债权即证券化资产转移给受托人,该转移涉及如何履行现行法律关于债权转让的通知义务问题。该问题影响到资产转让的合法有效,冲击着信贷资产转让后风险隔离和融资目的的实现。
[中图分类号]H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4-0019-03
一
我们现在的世界正在机械复制技术和数字虚拟模拟技术引领下进入海德格尔所言的“世界图像的时代”。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中,海德格尔明确了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特质:其一,“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1]这里的图像具有世界观的意义,意味着人类理解世界的程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开始以图像化的方式理解存在,存在者也只有转化的表象才存在着;其二,这一转变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尤其是机械技术,这是海德格尔认定的五个现代性现象中最重要的两个。随着社会进入被称为“后工业”的年代和文化进入被称为“后现代”的年代,海德格尔的认定不仅被验证并且获得了更深入的发展。其标志就是整个人文社科领域和公共文化领域的“图像转向”。[2] 人类体验上的时空距离被大幅度压缩,体验模式由文字转向视觉与图像。人们只需要操纵手中的控制面板和鼠标,电子与数字技术、模拟影像艺术借助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就能够将全球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各类文化内容与社会信息呈现到我们眼前。视听媒介成为公众接受、感知和理解文化的内涵、意义、价值的主要通道。我们进入了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与数字模拟技术等高科技基础上的视觉文化时代。整个社会存在以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视觉景观方式表达出来。“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转化为一个表象。” [3]世界由现代进入后现代也意味着我们的文化由图像时代进一步发展为视觉时代。
海德格尔认为,世界实现现代化后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 “人类活动被当作文化来理解和贯彻……并因此成为文化政治”。 [4]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文化则承载了越来越多的职能。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认同等各种公共职能越来越融合为一体,以文化的面貌呈现出来。这是后工业社会最为鲜明的社会特色之一。各种文化艺术资源既在其自身原有的领域不断演变革新,也越来越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各国表达自我民族存在的方式和社会经济文化话语权争夺的前沿阵地。因此,各国文化艺术资源日益演变为一种万能符号,它们不仅仅在精神领域发挥其作用,也日益向政治、经济领域渗透,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符号正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软实力的象征。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旋律的时代,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正成为国家间实力竞争的主要方式。因此,挖掘具有地方民族、国家特色的文化符号体系,将之转化为经济载体、发展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点正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战略任务之一。这样就为视觉文化时代形势下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这一社会情境下利用和发展已有的文化艺术资源,使其更有效地发挥更深广的作用,而不只是停留在民族记忆之中。
文化和个体是相互统一和协调的。个体所属的文化提供了构成他生活的原始材料。每一现实个体的兴趣,都是由他所处的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所培养的。社会从来就不是一种能和组成它的个体分开的实体。没有个体参与的文化,个体根本不可能接近它的潜在和深层次内涵。相反,文化的任何成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个体的贡献。
个体是文化的个体,文化是个体的存在方式。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咿呀学语时,他已是所属文化的造物,而到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该文化的活动时,社群的习惯便已是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便已是他的信仰,社群的戒律亦是他的戒律。”[1](p.5)文化先于个人,就此意义来说,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的产品。
当然,个体不是生来就具有文化的。但是,“人类就是从这样一个不尽如人意的处境开始,通过其文化的发展,现在已横行于地球,征服了各种环境和栖息地……由于把自由视为适应可能性的范围,我们看到他已将人类的控制力扩及地球表面所允许到达的任何地方,并渗透到当初所不能深入的各种环境之中。”[2](pp.107-108)文化是个体存在与其本能对立的表现,由此可见,个体先天本能的脆弱和后天文化创造的力量。
个体,或者说“有个性的个人”(马克思语)是社会文化创生的源头活水。个体是相对于人、人类、人的群体等概念而言的,是表示人的个体存在的一个概念。个体是社会历史中的个体。在此种意义上讲,个人的“文化”化过程是完全偶然性的,它依赖于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文化”化的早期场所首先是家庭,其次是与游戏伙伴的接触,再次是学校的教育。“文化”化的晚期场所,是个体自己所处的群体环境。经过文化的熏陶,一个人从他的环境中获得他的基本文化人格。个体一旦形成自我意识,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
个体的历史,即作为感性的、现实的个体生成的历史,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在“感性的活动中”生成;二是在“感性的”文化环境中的熏染、陶冶和教化。然而,对于人类来说,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变化,人的本质也是不断生成的过程。对于每一代人中的具体个体来说,作为人的本质的生成则是由文化塑造和教化来实现的,虽然其间也有本人的选择、价值判断和积极努力的设计与自我实现等因素。
关于文化和个体,可以有如下的共识: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就是“人化”;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状态。文化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文化的个体生成的逻辑起点。
二、文化的个体生成:涵义与特征
什么是文化?这是哲学文化观的根本问题,是提出和论述文化的个体生成内涵的前提。“文化”这一概念内涵丰富,又歧义纷呈、难以界定的。既然“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矛盾及其嬗变的“钥匙”,那么,将文化置于生存论,即人的存在方式维度上进行审视,就是前提性基础性工作。然而,棘手的问题是,似乎人与文化之间存在解释上的循环:因为“人”与“文化”既不是两种相互外在的实体,又不是完全等同的,文化维系于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意识,同时又具有超越于单个人的普通的存在方式;文化也不能包涵人的生物学的本能。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认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系统,既包括显型方式又包括隐型方式;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3](p.6)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群体生存方式。
一方面,文化是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相统一的意义世界,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人的世界。每个人首先为文化所决定,之后或许能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就像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形式所表述的那样:“各个个体,如就内容而言,也都必须走过普遍精神所走过的那些发展阶段,但这些阶段是作为精神所蜕掉的外壳,是作为一条已经开辟和铺平了的道路上的段落而被个体所走过的。”[4|(p.18)这表明,每一个体都是在已有文化程序的基础上,不断生成自己的文化。
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人的世界存在和运行的历史方式,经过每一代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逐步成为与个体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人类有组织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一般社会活动和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的类本质活动(精神生产),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从人的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的。文化又积淀凝聚为传统,每一代人在传统中接受已有的文化,又继续创造着新的文化。
所谓文化的个体生成,主要指在人与自然关系系统中,作为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统一的文化在个体身上的生成,这是一种文化的再现过程,是已有的文化在每个个体中的生成。这种生成包括重复性生成和创造性生成两种。其中,重复性的生成是保持原有文化特征的过程,是个体确认其所属文化的过程,是个体与群体、与社会相融合的基础,是保持个体的自我统一性和稳定性的首要前提。一方面,文化的个体生成具有一定的既定文化的基础,是继承性的个体生成;另一方面,文化的个体生成又是超越既定形式和内容的过程,是创新性的个体生成。
1.重复性生成是文化的个体生成的一种主要形式
重复性的生成是保持原有文化特征的过程,这是个体确认其所属文化的过程,是个体与群体、与社会相融合的基础,是保持个体的自我统一性和稳定性的首要前提。
重复性的生成是把已有的文化程序、文化产品、文化精神和社会关系按照原有的形态再现出来。对于多数的个体而言,重复性的生成是文化的个体生成的主要方面。重复性的生成不仅表现在对于个体而言的“复制自我”,还表现在对别人而言的&ldqu o;复制他人”。这里所说的复制是个体生成的模仿性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只要是相互交往就产生影响。
每一个个体都生活在文化的世界里,但他不是孤立存在的。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现实表征,交往强化并巩固文化在个体身上重复性的生成。“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为的直接表现。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5](p.72)在这种意义上,交往或者交往实践必然会强化和巩固文化在个体身上的重复性生成。个体、群体、民族或国家之间在交往中的学习乃至模仿,突破了自身空间上的界限,等于扩展了自己文明发展的空间,其结果是赢得了自己文明发展的时间,即“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6](p.90)。
2.创造性生成是文化的个体生成的另一种主要形式
重复性的生成虽然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但并不能推动文化的发展。假如人们当下的活动只是对以前活动的重复,那么人类脱离动物界以后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发生,连最初的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火的使用、语言文字和社会关系等等都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是人所特有的本质,是对重复性的扬弃,是人之为人的最高表现。
人是世界上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不断生成的。动物则不然,动物生来就具有特定的生存特性,动物的每一个器官都是专门化的,完全适合于每一特定的生活条件和需要。但是,人类在本能方面可以说是有缺陷和不足的。自然没有规定人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动物从已完成的自然之手中出来,它只需要实现已给予它的东西。然而人类的非专门化是非完善的。自然没有把人创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了。自然没有最终决定人,而是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尚未决定。”[7](pp.245-246)这种生理上的未特定化,使得人在生存方面具有不完备性,各种反映机制上具有未确定性。因而人必须自我完成,必须自我决定进入某种特殊的事物,必须凭借自身努力力图解决自己出现的问题。
人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是创造性的。创造的必然性根源于人类存在的动态结构。“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于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8](p.486)每个人所遭遇到的环境和问题与前人、他人不同,不可能完全依赖已有文化的程序和取向。在继承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必然根据个体的境遇有所创新,才能真正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
但是,这种创造性的生成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对已有的文化因素进行吸收、改造和发展。创造性的生成不单是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而且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的过程中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生成。
三、文化自觉:文化的个体生成的价值旨归
文化自觉是人类探索其发展的文化机理的自觉意识,是解决人类文化转型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表现。文化自觉是先生首先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四句话十六个字是其对文化自觉理念所作的高度概括[9]。所谓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进一步说,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交流,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不断深入,各种文化观念的碰撞、冲突和融合日益明显。人们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的文化焦虑,这是一种深刻的、关于人的生存的焦虑。以往面对具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时,人们容易把它们理解为暂时的、可以逐步解决的阶段性历史现象。但是,在现时代,当人们发现千百年来不知不觉、习以为常的,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受到威胁、陷入危机时,这种焦虑是无法摆脱的。西方的五花八门、形形的学说和理论,正是这种文化焦虑的集中表现。
文化的个体生成就是对人类自身文化本质的深刻认识,是文化自觉的微观形式。文化的个体生成是人类认识自身和自己文化的一种反应。认识自我一直是哲学探究的重要目标,文化自觉实际上就是人的自我认识的深化和扩展。“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10](p.8)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他所属的文化是他不可逃避的生活世界,也是他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条件。其实,这种层次的自我认识就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层次。
1 源起
公共艺术源自英文“Public Art”。广义上的公共艺术是指一种为公众服务的艺术,泛指一切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狭义上的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空间当中的艺术。一般来说,它并没有统一的流派和风格,也不是一种传统意义的艺术类别。这种艺术形式能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和态度。现代城市大规模的实施公共艺术,是以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NEA)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实行“公共艺术计划”(Arts in Pubilc Place Program)并直接赞助公共艺术为开始的。美国政府因此逐渐形成了称之为“百分比程序”的政府艺术支援政策。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觉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内在的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是人的基本人格。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主体对文化的一种主体意识和心态。“文化自觉”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是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一群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话题、这个概念、这个领域,反映了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责任与担当。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公共艺术正逐渐被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们引入和运用。在当今中国“接纳性”、“包容性”相当宽容的时代里,公共艺术的发展也表现出来一种缺乏艺术批判与批评的氛围。
艺术的产生本来就源自“公众”,只是当艺术到后来成为上层建筑精神领域的产物后,才演化成某些特定阶层人员所独断和从事的活动。而艺术从来就是根植于大众的,是源自公众底层对审美的追求。但是就公共艺术而言,并不是通常意义的“泛平民艺术”或者“民间艺术”。是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有选择的、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公开艺术。因此,“公共艺术”在公众生活空间一旦形成,我们便能清楚地感受到影响人们的生活作用:要么会很成功,要么会很失败。这和某些“文化精英”所创造的,对艺术的审美追求与评判标准并不完全相同,公共艺术是艺术基于实现与公众利益内在关联的一种属性,具有一定社会责任的,应该包含公众对这些艺术形式的“认可和理解”,并体现与时展相对应的文化自觉。
2 公共艺术的文化责任
公共艺术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要能够体现一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功能。例如:1979年9月落成的,由张仃先生主持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工笔重彩壁画《哪吒闹海》和袁运甫先生创作的《泼水节》大型壁画群,标志着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创作人文精神新时代的到来,是公共艺术感应社会脉搏并影响时代进程的一次集中体现。艺术家在面对国家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和变迁背景下,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了一个国家新文化时代的复苏,激活了文化的社会功能,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作用。体现了一批艺术工作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的文化自觉意识。改革开放后,公共艺术创作逐渐展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
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艺术与生活、与大众的关系也日渐紧密起来,公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例如:2000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为“东方绿舟”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东方绿舟”公共艺术创作更注重环境、建筑与城市化生活的紧密联系。无论从表现手段到制造工艺,都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和产业化的趋势。也体现了上海作为代表中国经济、文化、科技“领航”城市,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为城市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开拓和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公共艺术发展,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文化秩序。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
3 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建设
今天的中国公共艺术家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因为公民社会的出现将大大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近10年来公共艺术的实践给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例如,奥运会的中国风格与国际化语境的创新研究,世博会的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公共艺术与城市生活的可持续性研究,国家政府公共艺术形象研究,关于社区、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研究,宗教艺术的公共现代性研究等等。当今的公共艺术活动,应该建立一个体系。要以文化艺术的角度来叙述中国人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应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从而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自由体现出对文化的自觉。
始于2006年的上海“现场张江”大型公共艺术活动,目的在于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公共艺术的现场,将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致力于开展都市公共艺术为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品位,打造城市区域特色文化。2006年“城市进行式・现场张江”活动选取的是城市发展的课题,集结中国两岸四地(内地、港、澳、台)当代文化界跨学科领域多股重要力量,共同撰写艺术与科学间有意味的对话。2007年以“诗意的停・流”为主题的公共艺术活动则十分注重艺术作品的“实用性”、材料的“永久性”和参与艺术家的“国际性”。2008年“现场张江”的主题为“悬浮特快”,不仅与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快城快客”相衔接,还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更体现出当地高科技园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对于人的生存和“人的城市化”双重的深切关怀。其指导思想是“立足张江、表现上海、宣传中国”和“服务社区、营建家园、塑造城市”。作为城市文化建设内容之一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种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促进社区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作为中间人的城市管理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公共艺术的宣传,在社区、公众、艺术家之间进行组织、斡旋、调和。特别是公共机构更应为公众与艺术家创造有利的条件,否则,公共艺术就不称其为公共艺术,艺术也就发挥不了它对公众应有的作用。
艺术与文化从来都是整个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从不孤立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因此,现代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信息时代,纯艺术与纯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即设计艺术化、艺术设计化,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正是这种趋势的集中体现。首先,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就为在提升公共空间艺术、文化品位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国民文化教育水平与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功能和文化需求得到提高。
艺术活动反应时代的现象,且在各种意义上,艺术与时代革新或改造的根本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情的自发形成占了大部分,但在有些状态下理性的计划性成分亦占有相当的比例,尤其在新媒体、新美学观念、新素材及新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以理性为诉求的创作灵感,已占有绝对的重要性及审美价值。
科技的革新,从计算机、网络到虚拟现实,在艺术创作上产生极大的变化,具有实验精神的先驱艺术家们热衷于新媒体与材料与新艺术形式的探求,从十九世纪末到今天,其中发生了难以计数的艺术运动,一部新媒体艺术史,几乎就是一部近代科技史,而我们仍然活在其中,变化日新月异,很难去归纳风格,或下任何定论。到目前为止,网络艺术、包括虚拟实境的交互式装置,似乎是互动艺术的主流。科学的发明与发现,大量地运用在改善人类生活上,不过是近五十年的事,却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刺激。改变的不仅是物质的层面,在精神上的意义也相当深远。
尤其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电子媒体与计算机科技开始普及之时,媒体深深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人们视野变宽了,世界变小了。当时,艺术、科技与科学间的关系常受争议。艺术与科技运动吸引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业者参与,意图发展出跨领域的合作架构,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系统化的合作模式,仍然只是一个理想。因为科技、艺术都是文化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容分割。
运用科技的视觉艺术,一个明显的议题便是科技带来的艺术品复制性与真实性的问题,一切展演都只是以复制品呈现,要观赏者破除原有的观赏习惯,在传统上的艺术价值包含了独创性、唯一性、与真实性,都将被重新思考。
数字化科技成熟后,讲求光与速度,去物质化的虚拟影像透过媒体四处传播,复制已经不再是模仿、替代真实或是真实的幻觉,数字世界已然成为另外一种真实。因为影像可被转换为数字语言,可被任意操弄,因而影像成为一种信息,于是艺术行为也大大不同于前,艺术家在庞杂的影像信息中,选择、过滤、重新组装,不只是利用技术来解决视觉问题,开发新的视觉经验,更利用新媒体去呈现人们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作品意义的产生存在于事件的脉络还有与观赏者的互动中。观赏者从最早的被
动接受,到目前已然成为参与者,甚而是展演内容的提供者。以往视觉艺术的形式,可大分为平面的绘画与立体的雕刻,而影像的领域今后将与前述二者并列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未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多媒体、高画质等新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的录像技术也将面临新的整合。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高科技产品发展迅速,计算机、雷射光线、传真机、复印机、卫星传播等。这些尖端科学技术,都成为创造想象和架构的创作工具,这些新的媒介能仿真真实世界,也能创造出幻想境界中的奇景。高科技艺术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兴起于美国的新艺术。它是泛指以运用高科技创造的现代美术作品,诸如计算机艺术、雷射光艺术等作品,在美学领域中带来明显意义,结合了人类智能和科技产生的大量新颖技巧。潜藏在这种深具潜力的新视觉技巧下,有一个更深入的意义:在高科技的辅助下,视野更加瞭阔,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美学向度,跳跃连结代替线性思考,多向度空间取代绘画透视,前所未有互动。尤其是,自从计算机出现以后,因为可以储存、修改,容易重新绘制及复制,所有有关绘画的行为起了很大的改变。1952年美国的BenF.Laposky利用计算机做出一个抽象的图像,1956年才开始能创作出彩色的电子影像,1960年德国K.Alsleben及W.Fetter发表最早的计算机绘图作品,直至1994年网际网络开始盛行,四、五十年间,人们对于空间的思考模式随之改变,我们离开了复杂而趋向一个快速沟通、大纲式了解的理想。我们不再需要画一堆很复杂辅助线去处理放置一个三维物体于二维平面上的问题,计算机影像帮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因此,艺术家已把兴趣放在如何避免复杂的建构,因为人们想象的空间已经改变,波浪的、拥挤的西方绘画已被纯粹的、无限空间的现代绘画所取代。
计算机对现代艺术造成的冲击及影响之巨,超乎想象。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一个空间可视化的简单辅助工具,但它不只是一件工具,一种媒体和材料,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美学方向,新的再现可能。多数计算机艺术的创作者,深信虽然计算机本来不是为艺术创作的理由而发明,但它会持续发展出特有的本质,继续为艺术家提供最好的工作伙伴。
通常,计算机比传统铅笔的方式更简单、便宜、快速地生产,计算机让艺术家与音乐创作者更快速的生产,这也就是我为什们称之为“罐头艺术”的原因,然后,计算机也可提供一种艺术替代品更快速的方法,这也是我为什么称其为“麦当劳艺术”。当然,计算机艺术有它的隐忧。虽然计算机为艺术带来发展的新契机,却也有不少令人不安的地方。
第一:由于计算机也是科技的产物,自然有现代和传统的冲突,如何把过去的传统艺术,配合新的计算机媒材,加以融合表现出来,呈现附合时代的新风貌而被接受,是值的深思的问题。因为全世界都是用相同的软件和设备,如果一窝蜂的跟着主流,则艺术创作则会划地自限,而显露大量复制和类似的肤浅平面感,失去艺术的美感和深度。第二:如同前面提到的,工具的方便,却造成个人风格的丧失,并且
失去敏锐度,因为一旦创作者习于依赖计算机的修改功能,创作的动力则渐渐退去,例如:惯用PHOTOSHOP的摄影者很可能因此,不在意拍照的决定性时刻,因为可以透过计算机仿真修改,不怕拍不好,但即使效果逼真,却失去艺术价值了。
第三:即是计算机艺术虽然有决然不同于过去的表现方式和媒体,但本质上,仍脱离不了过去模仿、拼贴等创作风格,如何走出过去的艺术观念,找到属于计算机艺术的观念、想法和创作空间,将会是影响他是否能自成一派的重要关键,而非只是为艺术带来新的表现法。身处一个新世纪的黎明阶段,审视当今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无奇不有,可说是前所未有的新美学创作年代,传统的美学概念及体系,起了一些新的转机及变化,属于二十一世纪的新视觉美学体系,以包含瞬息万变的新美学思潮,是亟待建立的。
科技帮人类突破了心灵的藩篱,也改变了人们思考与创造的方式,但相对的,科技高度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危险与不安,因为人们几乎忘了所处的地球仍然有其极限性,而艺术心灵的可贵其实是在于透过限制的穿孔,呈现出无穷的创造力。艺术的价值不在艺术品本身,而是艺术的哲思,有非常多科技艺术家同时也是大自然的爱好者,不管用的是高科技或低科技,来自生活的智能与大自然的启发,才是艺术创作最好的素材。不论世界如何转变,也只有艺术家意志延伸的作品,才算是“高感度”的创作,也才有美学上的价值。
【参考文献】:
二、课程之间纵横关联的整合
后现代课程观告诉我们,知识的消化、吸收必须根植于脉络化的情境,建立课程内容与学习主体的关联、知识与问题的关联、问题与当下社会情境的关联。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是一个科技、艺术、人文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如果课程体系没有一个丰富的整合、关联结构,则很难应对专业领域所涉及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教育者必须整合知识,建立课程间更紧密的联系。这里的紧密联系和整合是相对于固有课程结构而言的,固有的课程之间只有从基础到专业的渐进式联系,而每门课程是散点状的,彼此割裂、各自为营,以致学生上基础课认为只是纯粹技法、思维的练习,并不知其对日后专业学习的意义;专业课间的壁垒,使学生很难将碎片式的知识连贯起来应对复杂综合的问题。在课程整合上,国内一些专业美院做了先行探索。如,中央美院将一些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整合,如“材料课+摄影课+招贴课”,把材料课实验创作的作品作为摄影课拍摄的主题,进而在招贴课中分析这些元素,运用创意法则完成招贴设计;还将一些课程设置为动态的课题设计,以问题为引导,串联不同的专业基础知识,知识之间有重合也有侧重。再如,广州美院编写的《品牌标识设计》《印刷媒介与书籍设计》等教材,都进行了课程纵横关联的探索,为教育者提供了较好的实践经验。
三、项目式课程的整合
其次,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可以使人们产生感官的愉悦。任何虚拟形象经过视觉设计都会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性格,从而使人们感受到形象的可笑、荒诞、神奇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令受众与动画形象产生共鸣,从而对人视觉感官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感和愉悦感。
再次,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通过对现实形象的模仿和加工,塑造成虚拟的形象,从而为人们提供一种虚拟造型、真实视觉的审美形式。通过互联网技术,视觉艺术给人一种自然与虚拟的真实感受,从而产生一种朦胧的感官愉悦。
最后,视觉艺术设计形成的动画之美。动画设计是经过众多的画面通过网络技术处理组合而成,从而给人们带去了更多的视觉感受,动画的形成,更使受众感受到多媒体融合的魅力,而将艺术融为一体的动画设计具有形成之美,从审美价值角度来讲,这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
2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工程的美学研究
首先,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工程具有审美观。新时代条件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视觉艺术设计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近年来,艺术设计师受到经济利益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设计作品不尽如人意,正因为如此,受众更应该提升自身的审美观,对审美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设计师更好地对作品进行改善,满足受众的需求。数字化的视觉艺术设计一定要具备两个特点:其一是民族性。其二是现代性。只有具备这两个特性,才能更大程度的保证视觉艺术的审美价值充分发挥。其次,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工程的发展应结合设计批评,从而促进视觉艺术设计更好发展。第一,受众对视觉艺术设计进行审美时,应运用哲学的观点对其设计做出正确评价,从而为设计师的设计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审美是一种感性活动,而设计批评与之相反,是理性活动,但是感性的审美可以没有理性的批评,可是批评是一定要经过审美阶段方能实现。第二,设计批评应具有艺术感知性,对视觉艺术的欣赏和批评既要做出冷静理智的思考,又要结合强烈的审美情感,从而使受众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也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时代,这不仅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在世界文化交流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将其他的学科以及相关的知识融入到其中,从而突破了文化交流的瓶颈,使其各族文化逐渐的对外开放。目前,在世界文化交流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自觉理论也成为了其中主要的内容之一,而音乐教育则作为世界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传承之一,人们在对音乐教育研究的过程中,也要将文化自觉理论应用到其中。下面我们就对文化自觉理论下的音乐教育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音乐教育中文化自觉的意义
目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与“文化自觉”这一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的研究学者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也不一样。其中我国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所谓的文化自觉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一定的文化内容有着相应的了解,对其形成过程、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认识。可见文化自觉的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们在生活中对自身问题有着一定的认识,对其历史进程和发展确实有着一定的理解。这不仅加强了人们对文化转型的自主控制能力,还为新时代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前提条件;其二,在社会活动中,不同文化氛围的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行相应的了解,还要对他人的文化进行尊重和理解,从而明确两种或者多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得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相互结合在一起。其三,其当前全球化的社会背景当中,对文化的创新和构件,也是我国文化交流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就使得世界文化主题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创新精神。
在音乐教育中,人们可以通过文化自觉来充分的发挥出音乐自身的价值,并且通过创新和创造的方法,来有效的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其中音乐教育中的文化自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唤醒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使得在学生在音乐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传统的音乐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也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在音乐教育中,人们也可以通过文化自觉理论,来培养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美,进而提高了民族文化的价值。
3、有效的促进了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使其学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创新精神,这样不仅有利于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还大幅度的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果。
二、基于文化自觉的音乐教育发展路向
由于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教育是建立在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上,面对文化自觉的缺失,面对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音乐教育所担当的文化传承功能日益显得重要,这就需要音乐教育具备一种文化自觉意识,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理解——走向文化自觉的音乐教育的前提
自20世纪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深受西方技术理性的影响,技术成为主宰音乐教育的一切,如作曲技术、声乐演唱技术(美声唱法)、器乐演奏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理性的音乐教育把技术从文化中剥离出来,而被赋予一种具有“普适性”真理的意义,这些音乐技术可以主宰音乐学习的一切内容,它指导和规范着音乐的教与学。在这种技术理性的影响下,音乐教育中的文化意义被遮蔽了。
近年来,关于音乐的界定已成为音乐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音乐的界定将决定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当前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音乐是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一部分已成为一种共识。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音乐和音乐教育已是当前音乐教育发展的重大转向。譬如,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世界音乐文化的政策中所言:“音乐是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所有文化都拥有音乐,每个社会都有一种与他社会原则地联系的音乐体系,社会的其他文化,社会的多阶层,各种年龄群体和其他社会支系也拥有他们支系的音乐。”“当音乐置于社会的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对一种文化的适当理解需要对其音乐有所理解,而正确评价一种音乐则要求具有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和社会的某些知识。”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进行理解实际上彰显了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只有从文化的角度对音乐进行理解,我们才能明白其文化传统,从而做到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
2.民族音乐教育——走向文化自觉的音乐教育的关键
民族音乐教育需要以其独特的特征显现出来,真正摆脱“民族附加模式”。因为民族音乐教育是建立在民族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而“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总是受制于整个文化传统。由于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教育传统。”民族音乐教育的课程观、教学观、价值观等都应以民族音乐自身的文化传统为基础。例如,我们不能用学校音乐教育中那种西方音乐的视唱练耳学习方式去训练少数民族音乐的“耳朵”,否则会遮蔽少数民族音乐的“真实面目”,这就需要从少数民族音乐自身的律制等方面去训练其“音乐耳朵”。因此,建构民族音乐自身特色的音乐教育是培养其文化自觉的关键所在。
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走向文化自觉的音乐教育的保障
无论从文化的角度对音乐进行理解,还是加强民族音乐教育,都是为了树立一种对本民族音乐的文化自觉意识,但仅仅这些还不够,当前的音乐教育还需要关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升,各民族的文化都将被带人全面的交往之中,形成一个多元文化的局面,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越频繁,人与生俱来的家园意识和对自己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越强烈。
当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在我国21世纪的音乐新课程中也提出了“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在学校的音乐教材中也相应地增加了一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音乐,这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多元文化的学习并非仅仅是知道一些地区的典型音乐而已,我们应该明白这些音乐的文化内涵,并从比较的角度进行认知,以此做到既要具备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又要博采众长,批判性地吸收和建构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这就需要音乐教育中培养人们的跨文化能力。
三、结束语
目前,人们在对音乐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文化自觉理论也成为了其中主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仅有利于音乐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还为创新型音乐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不过从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因此我们还要对其教育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从而推动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