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诵读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初中语文诵读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很多老师过分强调知识而忽略人文修养;过分强调分析而忽略学生的感悟分析。课堂上过分强调字、词、句、篇等意义的分析而淡化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吸收消化。久之,学生在语文课上逐渐走向沉闷,他们的诵读热情遭到压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人诵读存在片面的认识,而诵读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摇头晃脑撕心裂肺的大声读,而是读者一种带着融入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学习活动,在这种过程中读者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并能够习得新的知识,获取创造。好的诵读能够规范我们的语言、提高我们的语感、并能无形中丰富积累、发展我们的思维,从而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及预读写作的综合能力、同时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同样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认识知情意行的心理特征,弄清楚学生对诵读对象的感知及理解层次,让诵读不成为一种形式和纯卖弄技巧的表演,在诵读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对诵读材料的理解和吸收能力,让他们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认同感,而不是为了读去读。
二、初中语文诵读内容与方法剖析
(一)技巧指导
诵读是读者通过感知并用话语声音来表现的阅读方式,在感悟中理解文章并能够内化积累不分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好诵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发音,汉语拼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等,而且声、韵、调形式与情感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有一定的对应性,例如,声母舌音及齿音发音的时候受阻较多,显得较为低沉、细腻;韵母,按韵腹的开口度的大小分为不同的感彩,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坐姿,调动他们的情绪,积极兴奋、自然放松、统一集中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助于学生在朗诵过程中体会作品,从而加深自己的领悟能力。其次,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要让学生灵活处理作品中的停连,停连在诵读中很重要,恰当的处理好这样的技巧可以控制好语速,通过调整语句节奏,形成抑扬顿挫的旋律美感。在日常训练中可以根据语法或者意义停顿。同时在朗诵过程中要注重语气和重音,语气包括作品思想感情,也包括不同高低、强弱、快慢、虚实的声音变化。
(二)习惯养成
诵读包含了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的心理因素。所以,培养诵读习惯必须调动起各种感官,把读与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文本,进入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应该做到读与想结合,在诵读的同时,发挥联想和想象,可以将抽象变为形象,补充和丰富作品的情感和内容;诵读者更容易进入诗文所表现的意境,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另外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让学生能够深层次的理解文本并能够借鉴吸收部分内容,启发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进行新创造。避免学生有口无心的读。在读的过程中辨别词语,句子及段落文章的意思,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当然好的诵读习惯还应该在读的过程中慢慢品味,对于写的好的句子或者是词语习惯性的圈点勾画,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来把握出艺术形象,具体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真实社会生活面貌及其本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可以学习作品的艺术技巧。那么启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诵读能够赏析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用法。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通过减、增、换、调、联的方式反复诵读,比较、推敲,学生很容易可以感受到古诗文语言的妙处,从而进一步达到感其情、晓其义、体其境、悟其旨的目的。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细细品味修辞手法及作者的表现手法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当然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读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加强写的训练,读写结合让诵读产生实效。
(三)诵读形式与活动开展
首先是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诵读活动,多维互动,播放资源让学生模仿校音,利用资源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为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语言,说好普通话并能够给学生做好示范,因为教师的示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品味老师的诵读过程中能够收到鼓舞和激励,同时老师的泛读,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老师真实,感情细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种多样的互动,和老师一起读,学生齐读,学生教读,学生之间比赛读、分角色诵读等形式,让诵读的形式多样化,这样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符合教学环节的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42
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阅读是开展语文课程改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古诗文特有的韵味、情味、意味、个味决定了最适合开展古诗文教学的方法是诵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古诗文更加深层次的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目标
科学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小学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根据课程安排制定学期总目标以及分阶段目标,还要制定课堂上具体实施的目标。就小学古诗词的学习来讲,进行诵读教学主要希望达成三个目标。首先,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诵读、自主感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提高学生古诗文诵读的技巧。古诗文中往往饱含深厚的情感,为了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并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学生需要掌握充分的古诗文阅读技巧,包括如何诵读的语调、诵读的速度、诵读的停顿等等。最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语感的获得来源于对古诗文大量诵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领会到语言表达的妙处,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丰富的词语和局势,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帮助。
二、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内容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星海,如何从庞大的素材库中选择适合小学生诵读的篇章,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讲,诵读教学选择的古诗文的来源有两个途径。首先来源于课本,课本中的古诗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挑选的,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课本中古诗文的数量十分有限,从量的角度来看不符合学生诵读的要求,因此在学习课文古诗文之余,教师还要自选一部分诵读内容,为了不使这部分增加的诵读内容成为学生的负担,古诗文的难度应该根据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来制定,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古诗文诵读是提高古诗文理解能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没有认识到诵读教学的作用,也有一部分教师尽管在课堂上重视了诵读教学的地位,但是往往采用老一套的诵读方式,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脱节,没有发挥诵读教学的作用。因此需要对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科学探讨。
1.以教师诵读带动学生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诵读的过程更像是模仿诵读的过程,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具备较高的诵读水平。如果教师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字正腔圆、和谐悦耳,那么学生也就会不自觉的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作品中来。因此,教师在诵读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带着他们一起诵读古诗文,这样能够消除生僻字的干扰,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使用泛读代替领读,使学生整体把握诗文整篇的情感和节奏。领读和泛读的前提是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朗读功底,能蚴褂帽曜嫉钠胀话诵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咬字清晰准确。其次,教师要能够根据古诗文所描述的环境和表达的情感熟练灵活把握文章节奏,包括句子的停顿、缓急、语调等等。最后,教师要在课前多次诵读古诗文,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感悟,在领读或泛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加深对古诗文的喜爱。同时,高超的诵读水平也会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不仅能够得到学生的赞美,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2.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主要包括近体诗和词两种,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每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分。不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有十分严密的格律,词是古代一种重要的是诗歌题材,句式长短不一,但是不同词牌的词的句子有固定的字数和固定的平仄押韵,因此同绝句律诗的诵读也是相同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诵读技巧的提升,而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古诗文内涵的剖析方面,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古诗文的本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帮助微乎其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吟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比较有层次的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们对于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训练学生们的语感。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诵读指导,教师要为学生安排专门诵读的时间,在诵读之前,简要介绍作者创作诗文的背景,提高学生对诗文情感的把握,同时正确把握字音,初步保证能够顺畅的朗读句子。在通读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诗句的缓急、轻重、停顿等来丰富诵读的情味,彰显诗文独有的情感。
3.对比诵读,提高鉴赏能力。对比诵读是鉴赏古诗文行之有效的办法,对比诵读有同题材诗文的对比诵读、同作者诗文的对比诵读、同时期诗文的对比诵读等等。
以同题材诗文的对比诵读为例,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这一题材的意蕴风格,同时也可以对比不同作者在这一题材诗文写作上的特点,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小学诗文更多的题材是山水风景的描写。将唐代贺知章的《咏柳》同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拿来对比诵读,《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绘了春柳枝条飘扬,葱翠袅娜的美好画面,而《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绘了江岸两边美丽的春色,但是在同时能够送诵读者能够感受到诗句中饱含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泊船瓜洲》与《咏柳》虽然都是描写春天的诗句,但是在情感上形成明显的反差,因此在诵读的过程中,平仄起伏要注意区分。
诵读是一种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活动转化为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从而加强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深入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诵读法在我国语文教育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语》中就提出“诵诗三百”,《荀子劝学》也有“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的记载并强调“诵数以贯之”。南宋朱熹更是对诵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而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不能让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读”,还谈到“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朱自清也提倡“语文教学要从朗读下手”。由此可见,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对朗诵法推崇备至。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读得不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叶圣陶也曾批评“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研究上比以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诵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合理地运用诵读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还可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激活思维。随着语文教学课程的改革,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诵读法在其中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是受到重视。
二、诵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诵读有利于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是将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弄懂字义、学会使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还可以巩固对文章的记忆,初步感知文章中生动的形象,积累大量优美的语言,培养语感,学会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头表达。
(二)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运用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反复不断地诵读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帮助学生体会作者隐藏在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熏陶,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能力。
(三)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张中行先生说“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诵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素材、丰富情感的过程。学生通过朗读文章积累词组、素材、丰富情感。另外,通过朗读使学生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结构安排以及文章立意等方面也有所意会。这些技巧方面的积累对写作大有益处,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三、《秋天的雨》教学中诵读法的运用
《秋天的雨》选自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本文文质兼美,情深意浓,名写秋雨实写秋天。作者陶金鸿以秋雨为线索,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和总分总的写法,从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香味、秋天的声音等几个方面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美景。通过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要求,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是:通过创设情境和多种诵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情感态度的理解。同时,通过模仿句式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把握整体,局部突破
在以展现秋色的视频和图片为媒介揭示课题之后,请学生们听配乐朗诵,通过音频范读整体感受秋天的雨。随后鼓励学生单读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谈自己的初读体会,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到每一个自然段开头的总起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最后,从“一把钥匙”入手,带领孩子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秋天的美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二)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课文中的生字有很多是读轻声的,教学中,我将这些词语进行了归类,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意,并让学生之间互读,让学生自己在读的过程中发现词语的规律,积累词语,提高教学效率,做到有的放矢。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本文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不以教师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思考。比如“五彩缤纷”,我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词语的意思。其次,我结合本文的重点句式“它把什么颜色给谁,谁像什么”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指导,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发挥想象,进行口语的迁移训练。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将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三)在反复诵读中感悟文本
语文大师庄文中曾说过:“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教学中,我通过音乐、图片等音像资料的渲染,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分段朗读等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秋天的美,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美。在诵读的过程中充分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根据学生的理解,选择性地进行对句子的诵读指导,运用音乐、图片等多种教学资料让学生对整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既有了形的感知,又有了情的体验。让学生在诵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学会用合适的语调朗读来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诵读不仅在读,还重在诵,熟读精思成诵。新课标也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本文短小精悍,层次分明,语言优美。文中大量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富有儿童气息的诗意语言更是贴近学生的实际年龄。加强对本文的诵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积累,更为写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四、结语
有人认为,“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把握言语的音韵美,品味言语的含蓄美,感受言语的形象美。”也有人认为,“诵读是在短时间内,运用到最多感官的教学方式,多重的刺激,必然带来更大的信息量。”诵读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经典之作,加强对这些作品的诵读不仅能使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情感陶冶和审美教育,还可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诵读法,并且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和创新,让诵读法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冯婉莹诵读法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J].职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26-28.
[3]曾美佳.让声音开启心灵之门―重谈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大语文论坛:39-40.
朗诵要创造性的运用语调、停顿、语速,并以感情为核心基础,以肢体动作、眼神的交流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进行辅助从而将朗读艺术化,使其更加丰富有吸引力。朗读与朗诵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朗诵要求的情感表现要比朗读高出许多,朗读更注重的是准确、明亮的读音,而朗诵更加注重于对所朗诵的文章本身情感进行的形象表达,要求语调的抑扬顿挫,同时伴有协调的肢体动作。朗诵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对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验。
2.吟诵
吟诵是汉语诗词的传统诵读方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诗词歌赋是使用吟诵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的,想要更加深刻地体会这些诗词歌赋的精神内涵及其审美韵味也只能通过吟诵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吟诵就是一种通过音乐节奏来进行唱读的方式。吟诵更是一种以声传情、以声动人的情感朗读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投入到文章当中,使学生在深刻的理解字词句篇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背诵
背诵是指仅仅凭借记忆而念出读过的文字的一种读书方法,它是读书的众多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背诵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感悟、沉淀、熏陶,它能使背诵者主动置身在渲染文章的情景之中,直接获得文章的美感感知体验。背诵不但可以储备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并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进行背诵训练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忌死记硬背。第二点,背诵要掌握好背诵方法,只有学会使用正确的背诵方法才能与书文意相连,血脉贯通,背诵一定要以“悟”为核心,以“读”为辅助手段,使学生可以声情并茂地将文章背诵出来。
二、诵读教学法的特征
1.音象性
诵读要具有形象、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要求诵读应具备音象性,也就是指声音的意境化与形象化。通过生动逼真的声音把语言内在的意义表达出来,透彻地分析作品,掌握语言所表达的内涵,比如某些附属内涵就需要从声音表达的形式上来分析从而可以找到一个相对比较合适的声音形式。
2.实践性
诵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诵读是由读者与听者共同进行听与读的动作,这就要求读者必须精准无误的掌握了解语言文字,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并对诵读这一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锻炼,只有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可以真正了解诵读所带来的快乐。
3.规范性
诵读规范的作品有利于改正诵读不规范的问题,在诵读时必须使用有声的语言形式,这比仅仅看作品给人带来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只有诵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其实践性与音象性才能表现得更加准确。
三、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树立正确的诵读教学意识
诵读教学意识不仅仅停留在思想表面,更多的也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例如经济条件的制约,结合本地现有经济条件开展一些适当的诵读教学,这是每个高中老师应有的教学意识。在这种科学诵读意识的引领下,高中语文不仅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为高中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
2.正确认识诵读教学法
科学的认识诵读教学法,现如今,诵读教学法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达成高中教育界众多学者的共识。正确地认识诵读教学,并看清其对语文教育界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认识到的事实。应结合现有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增加些诵读教学,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语文一直是我们的基本教学科目,尤其是对高中语文来说,如何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关心的话题。本文从诵读教学法入手,着重介绍了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朗读、朗诵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利用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对文章进行理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语文中的一些古文类的文章而言,教学效果更好。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必须动眼,动口,还要动脑筋,富有感情。这一系列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们理解语言的美,文章的意境也由此展现出来。
(二)吟诵、背诵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利用
吟诵是一种声情并茂,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情感朗读。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吟诵和背诵,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去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有效的组织一些比赛,比如背诵比赛、吟诵比赛等等,在学习的同时,加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通过比赛的竞争,可以让学生更自觉的去喜欢上语文教学,而不再是以往的机械模式的灌输。由此可见,吟诵在诵读法教学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在高中课程中,一般重要的文言文,诗歌都会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背诵可以使我们精确又牢固地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还能够强化记忆。
二、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诵读法有助于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设有许多诗歌,文言文这类古汉语课程,对于当今社会,古汉语无疑成为了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之一。为了让学生能够不厌弃文言文,让他们更好的体会诗歌的含义,诵读法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作品虽然与白话文大相径庭,但是大都短小精悍,节奏明显,韵律鲜明,感情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加以辅导,能让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很快熟记这些内容。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共同的心声。诗歌一般都要求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只要抓住韵律与节奏的特点,通过熟练的朗诵,背诵诗歌自然就不会成为学生的头痛问题。
(二)诵读法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良好的语感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学习好语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语文也是一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小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读故事来给孩子听,这就是孩子接触到最早的诵读法,虽然他并不能理解书中的字体,但是他能够理解书上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读”代替“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理解文章,这样对文章一些经典的语句,优美的段落,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能够丰富自己语言的存储量,在以后写文章的时候会良好的运用。
(三)诵读法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教授语文课程中,教师会反复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在高声诵读的同时,还要要求学生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学生要想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专心揣摩词句,体会意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声情并茂,这样才能读出感情来。而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让学生练习思维,对课文的意境也会用心的去揣摩,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让他们在自主的学习中掌握了语言的规律。
三、诵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对学生的好处
(一)诵读法有助于学生培养记忆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在高中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把重点的段落或者诗词背诵下来,有很多学生因为记忆力不好而迟迟背不出来教师要求的部分。其实记忆力是可以通过锻炼得以提高的。而诵读是锻炼记忆的最佳方法。
(二)诵读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对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所周知,语文与其它学科明显不同,在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教育体系中,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把语文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可见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是我们的基础教学,它的教学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无论是语言的逻辑能力,还是缜密的思维能力,都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学习。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诵读的过程,加深学习的知识。这对未来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以后各科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总之,诵读可以调动学生动口,动眼,动脑,要想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更好地把握文章整体的结构,提高写作能力,就一定要重视诵读,努力抓好诵读,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源。笔者相信,只要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丽丽.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学时代,2012,12(15)
诵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诵读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这种优秀的教学手段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被抛弃,代之以大量的所谓的精讲、精析,近年来,反观我们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人们开始反思这种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把课堂交给学生重新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诵读这一优良的教学方式重新走入课堂。诵读也被列为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实现这两大基本功能,诵读是不可或缺的必须手段。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实现其工具的基本手段。
语文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讲,是良好语感的培养与形成。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或是口语表达,都跟良好的语感紧密相关。而这种良好语感的培养与形成,有赖于大量的阅读积累,尤其是诵读。
同时,诵读有助于强化记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现代研究表明,人的思维依赖于语言这种物质外壳。尽管在思维过程中也许并不出声,但是在潜意识当中将问题通过语言传输到大脑当中进行加工、思考。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采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穿起来记忆,用深入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贯通起来理解。北宋教育家张载也说过:“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言都点明了熟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意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体验、心灵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通过不断地诵读,启发学生的想象,再造意境,这样会对理解课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人就很重视,“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所谓的“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
通过不断地诵读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反过来,良好的语感也可以帮助、指导写作实践。对于语病的检查,对于拗口、别扭的语言表达,对于逻辑、思维不严密的文段,当然也可以通过语法分析来诊断,但这种诊断方式只能诊断出“大病”,不能治疗瑕疵,表达的流畅、优美、有文采,它就力所不及了。而良好的语感就能支撑我们写出通畅、优美的文句。即使在语病诊断方面,良好的语感要比语法推敲来得快,来得准,来得自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那么,如何让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呢?《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课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
然而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诵读教学日渐式微,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重理解分析,轻整体识记;重应试能力培养,轻知识素养传授。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只顾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却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失去了学生琅琅的诵读之声。教师不抓诵读,学生不愿读书。认为诵读那是小学和初中的事,高中语文教学就可以不注重了。这种理解有些偏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诵读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诵读教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无论是蒙学教育还是经学教育,都极为重视诵读。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地感受、品味文章。南宋理学家朱熹就认为诵读,“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的诵读体会是,“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他对读出气概、诵出神韵的方法的有效性,体会是很真切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学生通过亲切体会的诵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诵读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并终生受用不尽。因此说语文课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诵读,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学生自己诵读,诵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同时也是把经典语言“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人们也常说“好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尤其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佳载体的古诗文,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多诵读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能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语文诵读的欲望,让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诵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地提高呢?
一、 高度重视,理念引领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语文教学要改革,但语文教学中的诵读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诵读在帮助学生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课程的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一味的说教。讲诵结合,以诵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诵读。使教学相得益彰,活跃课堂气氛,诵读之声才能“声声入耳”,课本上的知识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古诗文、散文这些适合学生自己诵读的文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诵读。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即在诵读教学中营造人性化的特定氛围,激发学生诵读文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诵读感兴趣并且真切感受到其不可或缺的实践作用,那么他就会积极地投入所诵读的东西。要让学生愉快、有效的诵读,关键在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而多种形式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还能够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把自己的心理和情景融合为一体,真正地感悟,从而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孔子就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借助语言描述、音乐渲染、视频演示等媒体手段将学生带入诵读的情境中,提起学生诵读的兴致,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如在《雨霖铃》的诵读教学上,教师可以播放了一段舒缓低沉的音乐营造氛围,再播放示范诵读。引导学生在充分感受体味中投入诵读。
三、培养语感,传授方法
叶圣陶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王尚文也认为,“语感居于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学的困难之处也在于它必须创造学生高品味的语感”。
要想创造学生高品味的语感,就要求教师要有熟练的朗读技巧,能够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知识和朗读技巧。因为教师的诵读示范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在带领学生赏析课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饱含感情的示范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避免读错字句,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的欲望,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获得美的熏陶。
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诵读中来,这仅仅是开始,要想“展其雄伟之概”“探其深远之韵”,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要求学生在诵读时首先精神饱满,眼到心到。读书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朱熹强调读书应“整顿几案,正身体”等,正是这个道理。其次在诵读时要排除方言等社会影响,根据文本思想感情的需要,以适当的速度诵读。
在浩浩荡荡、雄壮瑰丽的中华文化中,唐宋散文是其中源远流长、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时代与社会生活的记录与折光,也是作者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的写照。正是对民生、民情、民俗、民性、民魂的具体描摹,构成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活的中国的“人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学习语文,不可不读唐宋散文。在高中语文新教材的选修系列中,出于带领学生领略古代散文的美丽风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目的,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发中心和语文教材编写组专门编写了《唐宋散文选读》一书,以下是我对教材的编写局囿及教学内容的重构的几点意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写要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体现基础性、人文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选择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尤其对散文作品提出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和系统,在编排体例上以文体为经,以主题为纬,分别编排成游记单元、传记单元、书信单元、赋与骈文单元、论说文单元,同时每个单元也包括了单元导语、课文阅读、学习链接和表达交流活动。在内容上比苏教版更丰富、更厚重,在编排上与语文版以作者为单元相比在文体上更清晰、更明确。这是广东省在教材编排上较为成功的一点。但我们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看到了教材改革的弊端,因此提出教学内容的二次整合和重构的观点。理由如下:
一、教材虽新,但是教材处理上的观念依旧老套,穿新鞋走老路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个实际情况:一线教师并未真正参与到教材编写过程中来。这就难免使一线教师沿袭了以往语文教学中“教教材”的习惯。事实上,许多老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还是停留在生吞教材意图、半解教学实施意见、机械处理教材内容的层面。备课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实现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其实,教材意图不能代替教学意图,这样机械重构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过程是被动的,教师的自我话语权是缺试的,等同于用教材给自己的教学画了个圆圈。
二、教材使用过程中,最终生本让位于考本
虽说是选修系列,但教材的选择是既定和被动的,学生在上所谓的选修课时已经丧失了自和主动权,学校规定选择文学类还是实用类,我就学哪一类。同时,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在教授所谓的选修课时,只是拿着名为选修课的教材上必修课的内容。所以,最终“生本”让位于“考本”,这一点在所有选修系列中应该是一个严重的通病。
三、在典范性和标新立异上,新教材有其片面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选文要具有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在选读唐宋散文时,其历史意思就是希望学生学习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情感及当时的社会心理;其现实意义就是借古喻今,满足读者所处时代的审美需求。因为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欣赏,无论哪部作品,只要被选入语文教材作为范文来供学生学习,就必然承载文化传播与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双重任务。这是选文的根本所在,而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在课文选择上与其他各版本显示了标新立异之处,在选文的典型性上有所欠缺,如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不如《钴a潭西小丘记》:“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之登于山。”其语言和句式更丰富、更传神。又如:在论说文单元中,编者选择了苏洵的《心术》,而把《六国论》放在了练习中,我想倒过来可能更好,毕竟《六国论》比《心术》更经典。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并不是一把“尚方宝剑”,在新课改中,一线教师确实需要在教学中依据自身的知识积累及学生的当下语文水平,跳出教材的局囿,有所选择和创新地重构教学内容,使自我的语文教学尽可能最优化。
(一)调整教学顺序,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上一定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但是这样的既定顺序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最优化地组合教材。
(二)形成创新意识,大胆取舍文本。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有种误区:认为教材中的课文就等于定稿,不管喜欢不喜欢,合适不合适,都按照大纲一五一十地落实知识点,细细地讲解每一段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此在某次考试中,如果出到与课文有关的题目时,学生可以不失分。而这样处理教材的结果,往往是将教材弄得支离破碎。实际上,教材仅仅是一个引子,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对于文本要敢于取舍。在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中,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基本阅读篇目基本精讲,扩展阅读有选择性的略讲的策略,大胆舍弃了扩展阅读中曾巩《道山亭记》、张九龄《荔枝赋并序》两篇课文;选择重点讲解苏洵《六国论》而淡化《心术》;对韩愈《〈张中丞传〉后续》这一稍微简单的篇目采取学生自读、教师答疑的方式,从而达到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三)挖掘教材中易忽视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
一本成熟的教材所传达的信息是丰富而多元的,有很多独特的部分可以用于辅助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从学生的不同认知角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是一个趋势。当前,文本、图片、音频材料层出不穷,而教师却忽视了教材中本身可以利用的材料,比如,在第三点中提到的单元导语、点击链接、表达交流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几点很容易被教师忽视:①课前的鉴赏提示,它从写作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对文章进行凝练的概括,是学生预习课文的好帮手;②基本阅读课后的资料信息,这也是可以被教师充分利用的有利阵地。如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资料信息中引用了“景气既和畅,故园殊可依。远山映清月,曲水涵沦漪。寒犬吠如豹,村舂闻自机。因思囊昔友,携手同赋诗”,这几句话无疑是对景物和感情的有力概括,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统筹全篇;③课后习题,传统课程中,教师喜欢按照讲课文在讲题的顺序进行,但笔者认为我们对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方式也应是多元的,一个好问题往往能够激活一堂课的教学。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第一题谈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来探讨交流;④教材中的注释,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编者对很多诗句都注明了出处,这些出处包括诗句和典故,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这些注解,一来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二来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相关作文素材,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土荣.试论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J].语文月刊,2009,(03).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教学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语文教师该怎样处理好诗歌教学中的诵读、质疑、讨论呢?
一、学习诗歌要做到多读、熟读
古人学习诗文,讲求烂熟于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崇尚诵读。孔夫子时代“诵《诗》三百”(《论语・子路》)蔚然成风。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其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部分,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使用多样的诗歌教学方法,谨防教法单一。提倡多读、熟读,严防心口分离。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除此之外,读的数量、遍数也要注意。阅读也不是盲目的阅读,是有针对性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重点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长期这样训练下去,就可以让诗歌教学落到实处,收效将是显而易见的。
二、以学生质疑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
学生懒于质疑,懒于思考,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是语文老师的悲剧。质疑是探究式阅读教学的中心,教师应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鼓励质疑问难,让学生敢于质疑,多角度、多方位质疑,激发质疑思维的活跃性,有效地质疑。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解决学生不敢质疑、懒于质疑的心理问题
教师如果总唱独角戏,“满堂灌”是无法启发学生质疑的。在实践中,教师要认识到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消除胆怯怕羞的心理,多鼓励,多表扬。不要因为学生问题稀奇古怪就大加挞伐,不要因为学生语言幼稚就大加斥责,用学生的眼光去看问题,我们不仅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更应该仰视学生。针对诗歌鉴赏的大胆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让教师欣喜的。生问生答、生问师答,让学生问出来,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如,李白《蜀道难》中的情感变化就是学生质疑的热点,无论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还是缘景明情的角度,学生想出来了新意,各抒己见,各抒奇见,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教会学生质疑
“读书须反复,读书须思考,读书须生疑。”在实践中,通过预习和阅读,发现新知识和难点,在课堂上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提高质疑效果和学习效率,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引向深入。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诗题中质疑,在注释中质疑,在意象中质疑,在意境中质疑,在诗人情感中,在选词造句上质疑,在多媒体教学中质疑,在画面中质疑等。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究的过程;质疑的过程是教师启发学生智慧的过程,也是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这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热爱我国的古典诗歌。
三、讨论不但能启发学生思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之间合作的精神,更是探究性教学形成结论的过程
1.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难易要恰当,方法要多样
讨论内容要与学生掌握的知识相联系,要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相联系,要保证内容不难,同时也不要太简单。太难,讨论无疾而终;太简单,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围绕诗歌鉴赏的内容和情感积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动口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是讨论主体,教师是讨论的指导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学生讨论机会不多,时间不长,学生也可能认为自己的发言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成为讨论中的指导者。教师在学生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在抓住核心关键时,在讨论出新意时鼓励赞扬;在学生偏离主题时,在学生钻牛角时给予指导;同时调控各讨论小组,使讨论有序地进行,调控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甚至教师可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营造课堂教学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
总之,诗歌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阅读、质疑、讨论,共同探求,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敏捷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是行之有效的。
二、教研活动扎实有效本期语文组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里和市级的各项教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同时,根据实际在校内开展系列活动。
1.语文组积极参加区教研室安排的各项活动。本期,语文组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名家展示课观摩活动、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研讨活动和课本剧展演活动等。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白莲花、耿瑞、刘艳君分获区级一二三等奖,白莲花获推参加市级评选活动。课本剧获区级一等奖。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深圳市第五届童话节创编活动。这次活动,学校共组织了200多幅作品参评,均获奖,其中金奖18项。
3. 组织开展主题读书活动。组织开展了“我阅读,我快乐”的主题读书活动。内容有美文诵读、书香宝贝、作家交流、创编童话等,师生乐于参与。从反馈的情况看,这次主题读书月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4.建立青年教师培训(学习)小组。3月2日下午,语文组在接待室对本组青年教师进行了培训。本次培训的内容是如何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余虹老师主持培训。张晶主任到会并通过鲜活的事例鼓励青年教师脚踏实地虚心学习刻苦砺练早成名师,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提出了殷切希望。本次会议不仅仅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还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提升自己的机会。本学期,青年教师将扎实上好汇报课,积极参加南山区3月份举行的优秀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评选、南山区课本剧表演以及4月份南山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教学课件评比。会上通过了建立青年教师学习小组事宜,白莲花任学习小组组长。
三、主题教研充满人气本学期,语文组着重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教研活动:一是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人人参与,分批展示,集中研讨,形成共识。二是教学论文、教学设计交流活动,个个撰写,分组交流,取人经验,补己不足。三是实验教师新方法新策略引路活动,融合理念,借鉴策略,创新方法,强效教学。 一是韵文品读。教学的内容有的选自教材,有的选自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读物。张慧老师执教的是选自课外读物的《声律启蒙·弟子规》、鲁建强老师执教的是来自教材的《古诗词三首》。课堂上,或背或诵,外加欣赏,师生一道,交流分享。孩子们带有稚气的韵文诵读,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听着听着,似有往日私塾之情趣。
二是多式阅读。纸质阅读、视频阅读、网络阅读等在这次的课例中都有展示。虽然都是涉及历史或经典故事,但形式不同,方法也有所不同。如严君娥老师执教《草船借箭》,依据情节,巧设悬念,品味语言,徐徐展开,学生从中领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丁为所老师执教《将相和》,抓住关键,设计疑问,故事引导,领悟文意,学生在故事阅读与交流中进一步解读文章,在对关键议题的辩论中更明人物胸襟。袁杨老师执教《景阳冈》,小组合作,互助互学,交流互动,显示效果,学生或读,或讲,或议,或辩,个个踊跃,气氛融融,学生在多式阅读中增强对人物的更全面的认识。还有,乌音老师执教《画家和牧童》,课前网读,课中补充,拓展思路,抒发见解,学生结合网读谈理解,谈看法,谈出自己独到的思考。教师运用课堂,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思考、碰撞、借鉴、分享,使个体阅读向纵深发展。
三是学生“为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导引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加强,教师将此引入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为师”,主导教学。如张莉老师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生“为师”,小组上阵,互动探讨,交流感受,学生的答问、解说别有情趣,学生之举,不乏“师”味。叶爱红老师执教《趣味语文》,教师搭台,学生主唱,口齿清晰,落落大方。学生交互欣赏,互补有益。廖少云老师执教《趣味语文》,涉足成语领域,感悟成语魅力。或讲述成语故事,或解读趣味成语,或开展成语游戏,或展示成语集锦。学生享有课堂,心智别样绽放,教师穿插指点,更是神采飞扬。
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安塞腰鼓》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语文教学论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学习目标 ⑴知识目标:学习排比、叠句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情感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体会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朗读课文,学习排比手法及作用;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难点: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二、说教法
基于本课的特点,以声感人是主线。教学设计思路为:先从声像体验安塞腰鼓的魅力,再通过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上品味作者创造的意境,然后思考讨论从中领悟的对生命力和人生的认识并拓展训练。因此,本文的主要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品味美句、主旨探究、课外拓展等,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其中以诵读、赏析、讨论为重。
三、说学法
1.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音美、形美、意美。又从更深的感悟中,准确掌握朗读的语速、停顿、重音,更能传情达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⑴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站。(可以是视频、音乐、文本等等。) ⑵教具准备:扫描仪、多媒体课件(A.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B.铿锵有力安塞腰鼓鼓声。C.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D.《安塞腰鼓》wav朗读。)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了解中激发阅读的激情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来自黄土高原的绝活——安塞腰鼓表演短片,用一个词说说短片带给你的感受?。
(屏显介绍安塞腰的鼓配文图片)请同学们细看图片齐读文字,了解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安塞腰鼓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又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它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它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毅奔放的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与壮阔场景,我们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语文教学论文,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看看他是如何用生花妙笔描绘这惊心动魄的表演,并揭示其文化意韵的?
(二)、整体感知:听读中感受安塞腰鼓的生命之劲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象安塞腰鼓表演带给我们的画面和鼓声。
2、听完老师的朗读,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请同学们用“___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屏显)对安塞腰鼓进行概括评价,可以填词、短语或句子,最好用文中的语言。
3、课文中有一句话略有变化的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它一共出现了几次?(四次) 这四句“好一个对安塞腰鼓”的反复咏叹之中又有变化有新意,是文章具有了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来,让我们一起饱含赞美之情的来读它们!(屏显:“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4、请同学们仔细跳读课文,看看它每出现一次,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学生回答,屏显“安塞腰鼓之劲”资料: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齐读每句的最后两个字,要读出“劲”来!
(三)、品读美句:感受文中排比句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1、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
2、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挑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仔细品味,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评点并加强朗读指导)
文中还有很多铿锵的短句、激昂的排比句、节奏鲜明的反复句,从变幻的舞姿、铿锵的鼓声、击鼓的后生等角度来描绘安塞腰鼓,我们不一一举例了,留给同学们课后继续去体会。
(四)、主旨探究:体会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
1、好一个刘成章!若不是你“陕北生来陕北长,因为你魂牵着地方”哪能写出如此激扬文字!让我们从无声的文字中感受到安塞腰鼓力量语文教学论文,那你们认为安塞腰鼓体现一种“________之美”(屏显)。
(学生回答,师在空白处板书“生命力量”)
2、齐读课文25至27小节,把这种生命力量之美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五)、课外拓展:借鉴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安塞腰鼓就是这样,于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于诗意中追求永恒的精神力量。听着同学们的朗读,使我想起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豪放之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旷达之美;想到人世间各有千秋的美。同学们,你们上了这一课,会联想到身边哪些壮观场面之美,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说一段话吧!(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六、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