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TS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42-01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食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安全问题也被受瞩目,一些不合格的食品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到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了提高产量和追求经济利益,在猪饲料中掺上“瘦肉精”,甚至有人用稻草沤水兑上色素和盐当酱油,2008 年的“三聚氢氨”重大奶粉事件让人触目惊心,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表明,因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累计达到39975 人,而对这起事件进行密切追踪更让人感到恐慌。随之而来的是“苏丹红”事件和“毒青菜”事件等等,食品质量问题不断涌出,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在看到这些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足,在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
1 食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1)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从源头上给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我国每年氮肥使用量达3000万吨,农药超过150万吨,单位面积使用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倍。过量的使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形成亚硝酸,亚硝酸导致癌症威胁了人的生命。质监部门对有害物质残留进行定点检测,总体合格率仅为50%,其中农药残留超标率达到30%。同时由于受到养殖环境的污染,所生产的畜禽产品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还直接导致疫病的流行。
(2)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如:萘酚、奶油黄、大量的色素、盐酸、食碱、漂白剂等,这些添加基因如果过量使用都会导致人体致癌、致畸。食品加工过程中如果违规操作,添加过量的添加剂,或者是很多强化剂共同使用时,则会产生有害物质,这些问题也受到人们和政府的关注。
2 造成食品质量安全的原因分析
造成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中,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信息占有上处于优势,造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生产者从利益最大化出发,倾向于行为方式,为了增进自身效用给消费者带来损失。首先是由于食品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市场份额的竞争造成食品生产企业盲目追求利润,使得企业为了谋求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的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操作工艺流程进行加工,致使出现有害物质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又会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如:食品加工厂滥用各种添加剂,在饮料中过量添加香精,用量有的超过标准的2倍以上,食品生产企业置法律法规于不顾,重视生产,忽略管理,导致出售过期食品等。再者就是由于监管体系不够完善,食品质量与安全市场监管不到位,基层检测存在与食品生产企业互相勾结的现象,使得许多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其次是在管理模式也影响到食品质量安全:政府规制关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比较少,国外发达国家大多建立了适合本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横向管理体系以预防性控制体系为基础,纵向管理体系强调制度手段与行政手段等多种手段的组合,而国内关于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仅仅限于对促进食品质量信号的有效传递,而缺少政府监管机制。
3 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1)出台强有力的措施与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更为全面合理的食品质量标准,提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执法素质,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食品生产企业无机可乘。
(2)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结构。加强食品加工企业内部质检人员的技术水平,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对企业的负责人、质检技术人员免费培训,同时对食品生产企业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使企业从源头上堵塞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形成。
(3)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机制.食品安全监管是监管于一体的过程。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要有明确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的关系和侧重,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建立事前监管的制度,考虑到事前的预警机制,在平常的监督管理中采取产品抽查等手段来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同时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关口不断前推移,逐渐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 的全过程无缝隙式管理,实施事前的预警机制和事中的监管协调一致。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质检工作,在食品推向市场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相关部门也应不定时地对市场食品进行检测,在市场中建立统一协调的市场机制,并且需要相关部门要通力配合并且相互监管。
(4)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从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来看,检测工作应当作为食品原料和生产加工的重要手段,食品中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要求检测技术应向高技术化、速测化和信息化的方向迈进。系统的食品检测系统应该逐步社会化,提高我国食品检测能力,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具体应用,完善检验检测体系,为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农产品质量的较大差异性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大径相同,各个加工者所提供的食品质量也是相差无几,所以,同一种类的农副产品具有相同的质量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代的消费者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从而在两个方面出现了差异性:一方面是传统的农产品因为大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消费者的强烈排斥,另一个方面是各种诱导因素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使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绿色产品的市场供求量越来越大,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指的是在产品质量上能够保证基本安全,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残留符合国家所规定的最低标准;绿色食品对化学合成物质残留的最低标准要更高于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是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绿色产品的要求也越来也越严格,因此,我国在目前的农产品供给上主要存在着常规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四个质量层次。
2.消费者具有绿色产品费用支付能力
就目前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来看,已经达到了消费者在选择食品中转向高质量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条件,并且中等以上的城市已经实现了完全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消费。由于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绿色消费水平,我国还处在最低层次,因为在发达国家的食品消费对绿色食品已经是最低的标准。现阶段我国无公害农产品逐渐达到了绿色食品的最低标准,所以,无公害农产品已经能够满足中等以上城市中绝大多数的居民,并且其已经具备了完全绿色消费水平的能力。
3.农产品四个质量层次的实物总量结构与地位的不相称
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一般农产品的质量都应该达到无公害的水平,但是,据相关数据统计,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就目前来看,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约5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40%左右,所生产的产品总量为30000万吨左右;绿色产品的年生产总量达到1亿吨,每年国内的销售额度已经达到3500亿元,出口总额大约是25亿美元,种植面积达到了2亿亩左右,其总量要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0%左右。从这一数据显示中就可以看出,国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主要热衷于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导致无公害农产品所占比例逐渐下滑,进一步加大了食品质量安全的差别程度。
二、食品质量安全差别问题的主要表现
1.城乡食品质量安全存在差别
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存在的地区差异与人文差异,农村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理解和认识明显的低于城市居民,相对消费观念落后,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匮乏,即表现为城乡食品质量安全存在差别。由于收入水平的制约,决定了农村居民消费层次的低下,所以质量低档的农产品成为了农村市场的主流食品消费产品。
2.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方式下获得的食品质量安全存在差异
在城市里中上等以上的居民已经具有绿色食品消费的支付能力,但是从不同的消费途径下考虑,就会表现出不同消费方式下的食品质量安全差异。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开始选择在外就餐或者购买现成食品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并且对许多居民来说,这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食品消费方式。但是由于农产品质量的隐藏性较大,市场上又有大量的低等常规农产品的供应,这样在保证新鲜、不变质的前提条件下,在即时食品的选择中使用低价的低等常规农产品作为原料进行制作食品,从而使同一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在不同消费途径下呈现出安全差异。
3.具有不同生产和消费特征的食品给消费者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存在差异
同样是为了获取绿色食品而采取自行制作的方式进行绿色消费,但是由于在购买期间对绿色产品选择的程度不同,其选择的结果表现为不同的食品消费有着不同的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蔬菜类产品的产出和交易频率往往大于一般的食品交易量,而且在交易过程中数量往往小于一般的食品,所以,其具有着量小、频繁的交易特点,所以,这样的就会给蔬菜类农产品的包装等形式进行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生产过程上来看,蔬菜、水果等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最容易得病虫害的,所以就需要进行农药的使用,这样植物上的农药残留量就会增大。因此,目前从消费者的整体食品消费来讲,蔬菜类农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跟低一些。
三、食品质量安全差别问题的治理
1.扩大无公害弄农产品生产规模
无公害农产品由于已经达到了绿色产品的最低标准,所以能够保证基本的食品质量安全,而且,无公害弄产品如果达到了全面覆盖的程度,那么对于大多数的居民来说,就已经具备了绿色产品消费的水平,从而能够消除城乡之间的食品质量安全差别问题。这样就需要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鼓励农民采用联合企业、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的生产形式,进行组织化和产业化生产,有效的促进无公害农业发展。
2.激励生产商自觉的显示真实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
由于食品质量的隐藏性,需要生产商自觉的显示真实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对于一些大中型饭店可以申请绿色食品或者无公害农产品原料挂牌经营,从而保证原料和成品的绿色食品品质,对于政府的管理可以采取“抵押”的申请制度,如果出现问题严惩不贷,从而保证质量信号的真实性等等各种形式来激励生产商自觉的显示真实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
四、总结
总之,食品质量安全差别问题是一项需要解决的重要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认真进行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只有将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形成食品质量安全上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刘畅,张浩,安玉发.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薄弱环节、本质原因及关键控制点研究――基于1460个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11,(01) .
俗话说“病从口入”, 食品质量是否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面对近年来接连不断出现的食品事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从一个简单的社会事件上升到公共卫生领域,逐渐涉及到政治、经济、贸易和社会安全稳定范畴。可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后果极具破坏性。有必要详细分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卓有成效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保证人们能够吃到安全食品。
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问题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我国大力推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国食品行业依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安全态势。在国内,消费者在种种恶性食品事件的影响下,已经对政府及食品行业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在国际,很多进口我国食品的国家也相对减少了进口量。可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引发了严重后果。除了人为因素外,不健全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是主要影响因素。
(一)在食品产业链上存在质量安全管理薄弱环节
在我国食品行业中存在2亿以上松散组织形式的种养农户,50万左右食品生产加工者,300多万食品经营者,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必然存在薄弱环节。在种养环节,生产农户如若使用劣质用药,极可能在食品内残留有毒物质;在生产加工环节,餐饮或其他食品领域的一些小企业和小作坊等,存在食品加工生产条件恶劣、食品制作不规范、管理混乱等问题;在流通和经营领域也存在经营秩序不规范,不注意保管食品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食物链上比较严重的薄弱环节,很难从根本上改善这些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只能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相关从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监管能力不够
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主要采取分段多头管理模式。尽管该种模式较为明确地规定了各个部门的权利和职责,可是并没有详细区分那个部门该做什么不该什么。以致于产生职能交叉、权利重复、监管空白、指法缺位等问题,主要与工作分工不明确、权利职责相互重复、部门间合作不密切等有关。时常出现食品监管信息不及时、对食品经营者处罚力度不够等现象。一般都是已经出现食品质量恶性事件之后,国家相关部分才着手调查和相关信息。
(三)尚无全过程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因分段立法使得条款相对分散,尚未形成一体化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导致食品立法建设与执行上存在一个的“隔阂” ,产生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不统一,执法监管部门执行混乱等现象。具体表现为配套性差、结构不合理、行业指标交叉重复等现象。在食品流通领域,更是没有一个从“农户种养――生产加工――经营”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四)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薄弱
由于我国投入到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资金相对较少,缺少足够资金建设与发展高规格的质量检测机构和高水平的质量检测技术,使得检测机构不规范,检测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表落后;由于缺乏系统性食品安全认证标准,导致检测环节重复,检测标准不明确。而且,很多食品在种养、生产加工等环节缺少不要的检测,完全发挥不了质量安全检测的实际作用。
二、改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有效建议
(一)加快食品产业链整合的脚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积极推进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和大小食品企业的的整合,建立食品产业战略联盟。有利于促进食品产业企业的集团化与品牌化建设,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更有利于规范食品产业,为政府减少监管宽度和减轻执法难度。
(二)打造全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站在食品产业链“农户种养――生产加工――经营”全程角度考虑,为了形成动态的质量监管机制,有必要打造食品产业链全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尽快区分各个监管部门的权利和职能,保证不出现权责重复、尽管空白等问题。对质检、卫生、工商、食药、商业等相关食品监管部门进行整合,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一个联合部门。有利于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构建系统化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进而加强食品在加工、制造、流通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重视高等级的质检机构和高水平检测技术的建设,全面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三)食品安全规范标准化
围绕食品安全分段立法和多头监管的问题,有必要重新修订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使食品安全规范标准化。以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为中心,结合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度。
(四)重视法制管制
政府应该尽快出台食品产业导向政策,强制关闭一些不合规范的小型食品企业,减少劣质食品流入食品市场;强化工商、卫生等部门对生产伪劣食品经营组织的打击;严格贯彻卫生许可制度,及时召回不合规范的食品;加强对乡镇食品生产农户、小作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型食品经营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加大对违规违法的食品从业单位及人员的惩罚力度。
三、总结
本文在研究主题和目的引导下,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与管理模式现状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尽管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已经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可否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相关部门在借鉴国外食品安全质量监管模式基础上,积极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450-02
一、现状与原因
分析速冻食品行业频频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是监管疏漏,“散装水饺”事件呈现国家及企业对生产销售速冻食品的治理和监管没有做到法制化,制度化,监管有漏洞。出现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标准滞后等问题。二是生产企业执行不力,生产企业对各种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不能严格执行。三是恶性竞争导致的产品同质化高,尤其是速冻调制食品,从南到北除口味依生活习惯略有调整外,产品结构大致相同。初、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花色品种不多;缺少品牌企业与一批行业骨干群。四是降价降质、恶性竞争,失信于民,形成速冻食品行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五是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不高。一些企业负责人质量意识淡薄,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重视不够,企业管理人员素质高低不同,管理手段不科学,不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不严;原材料进厂检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不能够很好落实,检验室缺少器材并未严格执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六是利益驱动逃避责任,有些企业为增加销售额,拼命压低价格,降低成本,甚至牺牲品质,背弃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的原则,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葬送了企业的品牌。过度压缩商品的利润空间,企业也就无力投入新品开发,使产品单一、老化,致使整个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也给社会带来沉痛的代价,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劣质产品使速冻食品失信于民。
二、速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其一、原辅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原辅材料的质量是食品生产的第一要素,只有好的原料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原辅材料验收方面不规范,原辅料缺少相应的验收规则。加工企业片面追求高利润,降低原辅材料质量要求。对合格原料未及时加工处理,或未妥善贮藏,致使合格原材料变质。
其二、采用缓冻代替速冻或者加工处理过程中的技术参数控制不当,导致速冻食品变色、变味,造成营养成分过多损失;
加工设备陈旧或者根本没有速冻设备,不具备速冻条件,以缓冻代替速冻。生产加工环节控制不当,缺失应有的过程管理和监控。生产技术条件不过关,未能有效控制好相应产品的技术参数。
其三、微生物指标超标:来源于原辅料、设备、空气、工作人员及加工过程中的污染。企业疏于卫生管理,特别是微生物管理不规范。在速冻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中,应重点加强各工序的卫生管理。
其四、食品添加剂超标:个别企业为了改进产品外观,提高产品的冻结效果,一味片面追求产品的口感、色泽,不加控制地使用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不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或超量使用添加剂。
其五、冷藏链不符合要求:产品中间运输及贮藏不能完全保证速冻食品所需控制的温度、湿度范围,出现结霜及干耗现象,导致食品出现质量问题。
其六、速冻食品包装及标签不符合要求:
速冻食品的包装不符合相应国家卫生标准(如GB4803等)。
标签不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GB7718)。为节约成本,所采购的包装材料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同时忽视产品的包装,包装材料密封性差,不坚固,易破裂。
三、纠正和预防办法
一是抓好采购质量控制:
速冻食品所用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生产速冻食品所使用的畜禽肉等主要原料应经兽医卫生检验检疫,并有合格证明。猪肉必须按照《生猪屠宰条例》规定选用政府定点屠宰企业的产品。进口原料必须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合格证明材料。不得使用非经屠宰死亡的畜禽肉及非食用性原料。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企业应该对所使用的原辅材料按规定进行验收或检验。
二是抓好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冷却工序的控制:将热处理后的产品迅速冷却以达到可以进行速冻的要求的过程。此工序是保证速冻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冷却,降低物料的温度,同时吹干其表面的水珠,才能进行速冻,否则会使表面和中心的冻硬程度不同,缩短产品的保质期,或使产品之间发生粘接。冷却的方法有冷水浸泡、冲淋、喷雾冷却、冰水或碎冰冷却、空气冷却、冷风冷却等。
2、速冻工序的控制:这个过程要求低温、短时、快速,使物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最大的冰晶生成带。掌握控制点为:冻结速度大于5cm/h~20cm/h;食品通过最大冰晶区所需时间3min~20min;形成冰晶的直径小于100μm。只有产品中所形成的冰晶体越小、数量越多,产品解冻后才能保持原有物料的色、香、味、形和营养物质。同时要注意针对不同物料,应采用不同的速冻方式。
3、包装工序的控制:包装是贮藏速冻食品的必要手段,既可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又可以防止速冻食品在贮藏过程中因冰晶升华而发生干耗。要求在环境温度能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快速包装,以免速冻产品发生解冻而变形。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并且坚固、无破裂、密封性好、透气率低,并经过预冷和杀菌处理后进人包装间。这个过程要注意防止包装和包装物造成的二次污染。
4、入库冻藏工序的控制:冻藏库的内部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下,温度波动要求控制在2℃以内。相对湿度在95%~98%以上。冻藏间的温度应保持稳定,温度波动过大易促使速冻食品中的冰晶体长大,破坏食品的组织结构,导致食品变色、变味、营养损失;同时还会导致产品表面出现冰霜,甚至整包产品出现冰渣、裂纹,影响外观和质量。
三是抓好储运过程的质量控制:
1、贮存过程的控制要求:原料仓库应远离水源,务必干燥,做到能防鼠,防虫。成品贮存要求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冷藏库,冷藏库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或更低(视产品而定).温度波动要求控制在2℃以内,不得与有害、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或其他杂物混存。冷藏库的室内温度要定时核查、记录。最好采用自记温度仪。冷藏库的室内空气流动速度以使库内得到均匀的温度为宜。冷藏库内产品的堆码不应阻碍空气循环。产品与冷藏库墙、顶棚和地面的间隔不小于10cm。冷藏库内贮存的产品应实行先进先出制。
1管理机构不统一
在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还未开始之时,对于食品安全事故的追踪主要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完成。然而从中国的目前形势来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副部级单位,要想对正部级单位实施协调存在一定的难度。2008年的国务院的机构实施改革,把这项重要的工作交给卫生部来负责,对食品安全事故实施协调与监督检查。但是,卫生部既要抓好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工作,还要协调监管整个食品安全管理环节,这样此种模式就存在很大的弊端,自监自管问题突出,使其的管理的权威性严重缺失。
2相关的标准不统一
食品管理的相关工作在中国是需要很多部门来完成的,他们对食品管理的标准都要制定的权利,就目前的标准来说其主要由卫生部、工商部门、质检部门、农业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多个部门制得。这些管理部门又不注重交流,在对食品安全标准实施制定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就说检测转基因这一事,当前中国就出台了17个标准,他们缺乏国家强制性,各个部门都给出一个标准,不一样的检测标准不论是在方法,还是其结果上都不能达成一致。同时,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承担着中国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最高机构的职能,这一机构是获得国务院的授权,对全国标准化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但是目前的管理制度,国家标准化委员仅仅是国家质检总局管理的一个分部门。对于农业部,卫生部等一些部级单位给出的食品行业标准,在理论方面来说是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要低,然而农业部、卫生部等部级单位其给出的标准也代表了国家。因此,国家标准化委员在对食品管理的标准进行制定的时候不具备权威性。
二、促进中国政府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方案
1注重政府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发展
管理制度有效的保证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顺利进行,对于整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尤为的关注。我们以美国来简要的阐述下,其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就超过35种。同时围绕食品安全的危险性,提出了有关的法规、条例和政策,并制定了合理的预防方案。到2000年1月为止,美国全部的食品企业都遵照HACCP制度进行发展。此外,针对有关问题食品召回也制定了一些制度,有效改善了食品安全认证制度,注重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发展。然而,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建设相比于从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依旧需要完善。
2注重处罚制度的制定
中国相关的制度对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细致的说明,但是对其规范与要求却少之甚少。事实上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性突出体现在对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的细致说明上。政府工作的开展原则是合法,相关的法律要对管理机构设立的合法性、管理职能获取的合法性、管理者拥有职责和权限的合法性进行细致的说明。在对食品安全实施管理的时候,管理者更要遵照法律法规来进行,不知法犯法,一旦出现违法行为,也要受到一定的惩罚,这些惩罚与责任要纳入法律条文之中,承担方是谁要明确的指出,承担责任的模式也要标注清楚,一般来说承担责任的模式可分以下几种:通报批评、书面检讨、给予行政处分、引咎辞职等,此外还要明确的指出责任承担流程,对于一些管理者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行为,更要严惩不贷。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开展食品安全管理时工作态度不认真,,要依法严惩,或处分,或是降职,严重的可判刑,惩治管理者的时候也充分发挥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146-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广受社会舆论关注。优质农产品尽管价格略高于一般农产品,但备受消费者欢迎和喜爱。所以,向市场供应安全、优质、营养的养殖和种植农产品,是种植养殖基地(公司)业主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终极目标。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2016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5%,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问题依然存在,形势仍不容乐观。养殖业中过度依赖抗生素、饲料添加剂超标超量、畜禽疫病高发、B殖环境脏差乱、未遵守畜产品休药期限上市和种植业中农药过度使用、高毒禁售药品依然存在、缺乏监管手段、产品检测不足、未落实市场准入制度等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健康。消除这些隐患环节,需要政府、业务部门和生产主体履职尽责,严把生产环节关,加强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为农产品安全上市提供制度和技术保障。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2.1 政府部门监管工作不到位 各级政府作为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监管工作往往因为缺乏有效的措施,使得监管效率较低,监管水平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尽管市级以上农业部门基本建立了专门的检测机构,但县(区)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往往是形式大于实际。基层政府的农业部门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即使建立了检测机构,也因匮乏专业人才、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工作机制和运转经费而达不到实际的监管效果。
2.2 农产品监管制度落实不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规定了7个制度,基本包括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因缺乏工作机构和人、财、物等工作要素支撑,未能完全按照法律条文内容要求开展相应的质量监管工作。制度上墙成为了一纸文书和应付上级检查的必备措施,真正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落实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2.3 生产主体履责意识不强 畜禽养殖企业或果蔬种植基地负责人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企业(基地)内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生产记录、产品检测、质量准入等制度和运行机构。家族式管理模式,运行管理方式单一,对于政府部门开展的检查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的不配合现象;生产管理过程缺乏对农业投入品进购、使用剂量、使用方式、时间以及产品上市等方面的管理记录,甚至不能按照畜禽休药期限、果蔬安全间隔期限的要求上市农产品,易发生农产品安全问题。
2.4 农资投入品使用不规范 畜禽养殖企业和果蔬种植基地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未能按照畜禽养殖或果蔬种植标准化要求,开展生态绿色循环模式发展养殖、种植行业,导致环境恶化,带来畜禽疫病高发和果蔬虫害病害严重。对于养殖企业来说,畜禽疫病高发,需要大量抗生素抗拒疫病,加大抗生素用药剂量、延长用药时间及增加投药次数等措施,必然导致畜禽机体内抗生素残留超标。对于仔猪生长过程中超量增加微量元素铜等行为还会导致粪便排出物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进一步污染环境。对于种植基地来说,病害虫害增加,必然要增施大量除草剂和杀虫杀菌药剂,而农药的实际有效利用率一般不高于30%。另外,70%的农药会滞留在土壤和地表水中造成环境污染。
2.5 病害防治措施单一 畜禽养殖企业或果蔬种植基地缺乏对养殖、种植生态环境控制的认识。病害防治过重依赖于化学药品,对推广良种良法和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因管理、技术、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和药物防治成本低效果好的现实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仅凭大量投入药品进行单一防控,也是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之一。
3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
3.1 提升政府监管水平,加强资金投入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加大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力度,建立和规范监管站工作机构及流程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提升监管业务水平。明确工作职责和年度监管任务,责任到岗到人,细化月度目标任务,并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管理范围,切实承担起属地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追溯监管责任,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
3.2 创新农产品监测机制,强化监管措施 农业部门应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普查监测机制,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提质增效的要求,有步骤地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依法落实生产管理档案记录制度,督促生产经营主体执行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制度。将控制兽药、农药、肥料和添加剂等技术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重大措施予以普及推广,鼓励各地加大高效低毒药物补贴、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力度,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逐步规范养殖环境,控制污染源头,落实标准化养殖技术,杜绝超量超期使用抗生素和添加剂。同时,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证明制度和落实畜产品产地检疫制度,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制定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规范,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鼓励地方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追溯试点,率先将生猪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追溯范围,督促农产品生产主体对包装销售的产品进行明确标注,推广先进标识技术,提高产品标识率。
3.3 加强农资市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农业部门应积极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单位开展执法工作,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集中解决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假劣农资等突出问题和隐患。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和风险评估体系,扩大例行监测、监督抽查、风险评估的品种和范围。加强检打联动和区域防控,对监督抽检不合格农产品,及时组织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全面推行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及购销台账管理,实施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严格兽药经营规范。在关键农时和投入品销售高峰期,对农业投入品经营门店及生产企业开展督导巡查和质量抽检。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对养殖和种植农户的教育和监督,杜绝使用不合格农业投入品。
3.4 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杜绝不合格产品上市 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开展疫情普查和监测,确保免疫工作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同时,强化巡查和抽检,坚决杜绝屠宰病死畜禽,建立完善病死畜禽o害化处理机制。督促屠宰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进厂(场)登记、肉品检验、“瘦肉精”自检等制度。杜绝未经检验检疫或检疫不合格产品上市销售,并严厉打击生鲜乳非法添加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上市产品安全。
3.5 推广标准化,推进按标生产 农业部门应接轨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进程。各地拿出长效政策资金,推广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规模化标准养殖场、水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推行全程标准化管理和生产。大力发展“三品一标”认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培育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维护品牌公信力,带动千家万户走上绿色安全生产轨道。
4 结语
安全优质的农产品首先是“产”出来的,其次是“管”出来的和“检”出来的。只有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和种植技术,规范生产行为,加强农资打假力度和生产过程全程监管及抽检频率,落实管理制度和部门职责,才能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芳,李恩普.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6):12-15.
[2]张健,李红燕.河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6,27(3):3-5.
>> 农药安全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及对策 新疆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机遇下加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建设思考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探讨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农产品流通问题及对策探讨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 农产品安全问题刍议 浅析新疆昌吉市农产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现状 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和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9-13/2015-01-12.
[3] 杨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6):11-13.
[4] 胡定寰,Gale F,Reardon T.论食品安全同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联系[G]//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高级培训班资料汇编,2006.
1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畜产品投入品超标。我国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小规模养殖,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难度大,在养殖、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非法使用违禁兽药和投入品现象严重,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兽药和投入品引起的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2)畜产品检测体系不健全。一些畜产品屠宰加工场、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投机者有机可乘甚至成为病害畜产品集散地。少数经营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有毒有害的畜产品现象屡禁不止。不法分子时常利用低价格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3)畜产品安全监管多头执法。现行的畜产品从养殖到餐桌全程安全监管职能包括畜牧、卫生、工商、质监、商务等多个政府部门多头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监管机制,容易出现各部门之间沟通渠道不畅,信息难以共享,部门职责交叉甚至出现模糊或真空地带,这样导致畜产品安全“都管但都管不好”的局面。
(4)人们对畜产品安全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畜产品安全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加上宣传普及知识薄弱,导致消费者的畜产品安全意识缺乏,尤其是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的群众畜产品安全意识更是缺乏,畜产品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务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基层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深入研究监管规则,完善监管体系和政策法规,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不断创新畜产品安全监管方式。
2创新畜产品安全监管措施
为了充分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解决当前畜产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快建立畜产品安全预警机制。畜产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公布畜产品监测的安全状况。对畜产品安全检测与监督抽查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及时畜产品安全指数进行评估,形成统一、权威、科学的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
(2)加大畜产品专项执法检查力度。从以往的案件看,被查处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大都与生产(加工)环节密切相关,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该本着强烈的使命感狠抓畜产品养殖生产(加工)源头,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重点打击制售有毒有害畜产品的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动物卫生监管职责。一是开展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畜产品的专项执法活动;二是严厉查处在养殖环节投入违禁药品的违法案件。三是严厉查处屠宰环节违法的相关人员。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将畜产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介绍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人人关注、个个重视畜产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3)建立畜产品安全信息互通体系。由政府牵头建立畜牧、卫生、工商、质监、商务部门之间的畜产品安全信息互通制度。各部门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定期通报本部门畜产品安全监测信息,及时沟通工作动态,保证信息资源共享,以便使部门间信息保持交流畅通。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312-01
1 肇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宣传发动面不宽
目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没有形成连贯性、持续性,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认识不深。
1.2 建设资金投入缺乏
目前还未形成良好的投入机制,政府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瓶颈”。
1.3 安全监管不严
肇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刚刚起步,由于技术人员、资金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而不能完全落实到位,造成监管留有“死角”。
2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
2.1 健全四大体系,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
2.1.1 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推进全市农业投入品、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比如督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开展对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贯彻、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工作。积极争取市财政的经费保障,以保证年检测样品3 000个、1.5万个项次,监测3万t农产品质量安全。
2.1.2 健全农业执法监管体系。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从抓源头、抓重点、抓要案入手,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执法检查,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大的震慑力。
2.1.3 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无公害食品生产管理条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条例》,按照完整、配套、简便的原则,重点围绕产、供、销等环节,组织专家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用手册》,推广病虫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分等分级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彻底解决“三无”问题(无标生产、无标流通、无标销售)[1-2]。
2.1.4 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及时向社会及相关部门、有关事业单位农业质量标准动态信息,将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
2.2 建立六项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2.2.1 建立投入品使用制度。全面整顿农资市场,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例行检查、监督抽查,特别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等零散农资经营场所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违禁物品。农产品基地投入品实行制度化管理,把现有化肥、农药编成目录,明确使用种类和范围,凡是投入到基地的物品,从购入、经销到投入各环节都必须进行登记备案[3]。
2.2.2 建立基地准出制度。大力推行“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技术培训、物资供应、配备检测仪器、制度规范、注册商标),建立指导机构,确定专人负责,“三品”认证基地农残抽检合格率达100%[4-5]。
2.2.3 建立市场准入和农产品检测制度。农产品市场开办者、商业零售单位对进入本市场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负有监督管理的责任,配备专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农产品流通档案,质量未达标者禁止出售。实行自检和抽检相结合,对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开展相关质量监控工作,如例行监测、监督抽检和质量监控等。按照先常规后特殊,先从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蔬菜、谷子和水稻的质量安全监管开始,逐步向肉、禽、蛋、鱼、奶等农产品延伸。
2.2.4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对全市蔬菜瓜果、谷子和水稻生产基地及生产者实行身份编码识别管理制度。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保鲜)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的记录制度[6-7]。减少中转环节。实现农产品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溯。
2.2.5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应及时、有程序地上报有关单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机制,有效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控制事态扩大和蔓延[8]。
3 参考文献
[1] 郑先荣.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J].湖北植保,2011(1):61.
[2] 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
[3] 杨虎臣,符建伟.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5(7):108-110.
[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将全面强化[J].家禽科学,2011(1):56.
[5] 雷瑛.扩大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思考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7(12):7-8.
要站在产业发展、社会影响的高度来看待这项工作,这是由延边州所处的区位环境和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延边州山多农耕地少,大宗农产品,特别是蔬菜70%~80%全靠外进,外进农产品不仅安全风险管控难度系数大,而且运输成本很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带来双重影响;延边州外向度比较高,不仅常年居住和往来一些外国客人,每年有一定数量品种较大的农产品出口,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就会带来国际影响;农业是延边的基础性产业,是农民的致富产业,目前,农产品的收入仍然占到农民收入的将近一半。如果农产品质量出问题,不仅影响到农民收入,对产业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基于上述认识,延边州农委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同时,针对延边州行政区划的特点,制定了州里抓节点、县里抓域面的总体思路,形成点面结合,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领导层级上无漏洞,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工作无缝对接。
2.关于“四个保障”
2.1高度重视组织保障,建设三个队伍 即州直专业处与执法支队、县市专业科和执法大队、乡镇监管服务站。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任务,多年来全州各级农业部门不断充实、完善州县乡三级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 2012年州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新增公益岗位1名,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新招聘专业人员2人,新成立州农业执法大队。县(市)农业部门在加强执法大队和监管科室建设的同时,又按照省农委部署,全面完成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任务。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野始终把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强行政管理体系建设。县政府出台了《新野县农产品市场准入实施办法》,农业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明确了专人负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运行机制,分阶段搞好检查督查,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先后制定了《 新野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新野县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 、《 产地质量控制措施》 、《 新野县无公害蔬菜质量监控体系管理办法》 等文件,为生产无公害蔬菜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和管理保障。三是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随时解决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困难与问题。四是强化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建成了全省首家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同时,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及各蔬菜批发市场设立检测点,初步形成了检测网络。
二、新野县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还较低
目前,耕地实行,蔬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生产规模小,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低,菜民应用农业科技水平差异大,缺乏生产过程的监控,自律意识淡薄,生产过程中存在个别农户使用残效期长甚至剧毒的农药等投入品,使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
2.标准和规范还不够健全,并且在生产中未能全面落实
新野县农业标准工作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还存在着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化技术规程要落到田间地头尚需时日,标准化生产仍缺乏有效监督。
3.蔬菜科技发展水平和山东等地相比还很滞后
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人少缺编等诸多问题造成农村缺乏技术。
4.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分散且不太规范
在生产上,部分生产厂家使用混配药剂生产农药,包装标签上无有效成分的名称或者只印上有效成分英文名,有的混配药剂甚至含有禁用农药,生产者若使用就可能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在使用上,虽然国家对可能影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肥料的使用、使用量和使用规程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生产者大多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违规使用。这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5.优质农产品市场不够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
蔬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优质产品与劣质产品混同经营,价格同等的现象还很普遍,不利于形成优质产品的竞争力和质量安全的监管。检测上存在检测机构建立、检测体制不健全、特别是乡村缺乏检测机构和人员造成监管缺位,检测技术不高、检测人员结构不合理、检测设备不齐,追溯体系建设等诸多问题。
6.市场准入制度执行难度大
特别是产地批发市场准入制度执行难度大,农产品生产的组织特点是规模小,组织程度低,对每个农户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的成本比较昂贵。而批发市场管理者通过市场管理费等形式获得收入,因此为了实现经营收入最大化,他们会让尽可能多的产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因此在产地批发市场存在着只要交费,产品便能够进入批发市场的现象,市场准入制度执行难度大。
三、具体措施
1.强化源头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
要加强对生产者培训,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力度,以提高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建立集中交易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投入品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为突破口,做到“五化”即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在园区的示范带动下,逐步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实施蔬菜名牌战略,逐步推行蔬菜标准化责任制,对标准化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考核,把好产品质量安全关。
2.创建优质蔬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蔬菜的安全和优质优价
要利用现有市场或超市,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门交易区和销售专柜,逐步在县城建成1~2个消费者购买放心的场所。逐步开启县级农产品市场准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形成检测档案,开展质量追溯。
3.大力发展公司农业,提高组织化程度
要优先发展蔬菜加工型、服务型和农业高科技企业,着力培育农业公司,发展公司农业。要运用市场机制,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