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体形设计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实验性字体设计是通过实验的方法,为字体设计寻找一些新的传达形式,寻找一切可能创新的地方,将文字图形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实验性字体设计,是对文字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开发的实验性设计过程,具有科学实验的特质,在实验性字体设计中我们就像是科学家,要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研究方法来剖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文字。实验性字体设计并不意味着对于字体基础的无视,它要求设计者深入的剖析文字,将其看作深层次的传达介质,脱离简单的记录、传达,发展到结合图形语言、表达人的情感的传播媒介,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1.2实验性字体设计的实践
实验性字体设计已经被很多设计师应用,并且可以充分地看到它的优势。实验性可以把文字设计,变得生动有力,让文字图形形象深入生活。为达到这一目的,设计者必须将设计思想和器物(也就是设计的目的)紧密结合,无论是介质选择、技术环境、应用方法等各种各样的角度都是必须考虑到的研究方向,必须挖掘适合设计的每一种可能性,让文字和设计充分的贴合,使得字体设计可以深入设计的灵魂。
(1)介质上的实验性
介质的实验性是通过组成文字的材料革新来充分体现设计目的的特质。将我们设计目的通过材质的变化充分地融合在文字之中。例如,在俄罗斯女设计师YuliaBrodskaya的字体设计中,将纸品设计和字体设计融为一体,把文字的传播过程与宣传目的紧密地结合,让观者在感受到语言力量的同时就能够实际感受到作品特质的魅力,给文字赋予了传达含义以外,视觉上的冲击,使文字变得更有力,这就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2)表现方法的实验性
在表现方法上,文字设计正朝着一种多维度立体的展示与传播的方向发展,我们完全有必要寻求多种的体验模式。例如,当代艺术家先生的动画作品《汉字的性格》(TheCharacterofCharacters,2013,OCAT西安馆)就充分诠释了文字与新媒体技术结合的可能性。在先生的作品中,对汉字的演变以及汉字的民族存在性做了深刻的探讨,将传统的书法与现代的新媒体相结合,将先生对于传统艺术的思考生动地展现在观者眼前,使得作品新鲜别致、创意十足,同时通过一种观者更加容易接受的方法将思想传达了出来。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实验性表现方法是可以为传统艺术形式带来全新生长土壤的非常有效的手段。3D技术也广泛地应用于字体设计,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在品客薯片的宣传案例中,其海报利用3D制图技术在文字的视觉效果上做了延伸——铺满辣椒酱的文字,让观者从视觉上和理解上,甚至是味觉上感受着最新的口味,达到了望梅止渴的宣传效果。是二维的字体设计无法达到的视觉感受。在3D的辅助下,将文字转化成可以自由移动、变幻的模块,看起来实际存在,但实际上只是虚幻的光影的结合,省去了印刷材料,视觉效果更加令人震撼,甚至可以带给观众置身其中的感觉。总的来说,设计师可以利用实验的方法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寻找字体图形设计的可能性。作为字体设计师,可以从两方面寻求创新,首先,开发新鲜的、适合设计意图的文字形态。其次,为文字发掘更广泛的应用环境,为字体设计提供更多的表现平台。
(3)形式上的实验性
实验字体的跨界设计是指将字体的设计延伸到视觉传达设计之外,突破其语言传播的功能,融入其他领域的一种设计方法,这种设计实践的意义在于启发我们的思路,跟设计建立情感。克罗地亚设计师BorisLjubii为了向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Helvetica字体致敬,找到了Helvetica字体和瑞士军刀的共同特点——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制造了纪念版的瑞士军刀,军刀的各个部件都是由不同字体的字母组成,但标志使用Helvetica的字体,以此表现出Helvetica的地位,寓意其可以取代其他任何字体。这是字体跨界设计一个极优的例子,也说明了字体跨界的潜力,而这一切都是从实验性的想法开始的。设计的实验性的展开是建立在热爱的基础之上的,作为一个优秀的字体设计师需要做的是跟文字做朋友,随时随地带在身边,融入自身的情感,和它们一起成长。在跨界设计中,需要找到的是两种不同领域的设计的精髓,再将其进行深层次的融合,表现出来的就不仅仅是物质的形态而是精神的内容,将被设计物提升到一个情感的层次。实验性,尤其在跨界设计中,可以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表现出被设计物的特质,是一种思想,甚至是情感上的表达。融合情感的设计,是设计师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设计的表达。在设计中我们需要把文字当作是活生生的存在,我们必须和文字一起置身于要存在的环境,通过这样换位思考的办法,以自己的感受给予字体最佳的呈现效果,以自己亲身的感受来传达文字的情感。
1.3实验性字体设计
实验性字体设计就像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必须建立在深入的了解字体基础设计之上,才能体现出其优势。它是一种能够增加设计灵感的方法。它有力量在字体图形设计已经泛滥的今天,为每一个设计项目找到其独特的、具有充分代表性的字体图形。更加需要关注的是,实验性的方法使得我们寻找到的创意点可以从字体图形延伸到整个设计中,成为设计的精髓。但是,实验性是一种探索的方法、思维的过程,这样的设计方法必须从一个设计者开始设计之初就开始培养。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这就给能源资源极度短缺的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也无法真正推广节能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节能理念,并将其融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城市发展中,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非常大,要想在城市中实现节能,就需要从建筑工程的建设着手。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平面体形设计是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通过平面体形设计能够表现出整个建筑工程的外形,在其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保证其设计满足建设方的要求,还需要保证建筑工程适应城市发展,达到某一种文化艺术要求。如今,设计师还应该将节能理念引入到建筑设计当中,使之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1 建筑平面体形
在当前的建筑设计当中,建筑平面体形一般会通过体形系数来表示,即FO/VO来表示。所谓体形系数也就是建筑物与外界大气所接触的外表面积极其所围合的体积之间的比值,其中,外表面积中不涵盖地面、不采暖楼梯间隔的墙或门、女儿墙以及设备用房等各种墙体。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达到节能的效果,就需要通过最小的建筑外表面积来包围最大的建筑单位体积,也就是说,建筑体型系数越小,那么建筑外表面积就越小,这样就能够达到节能的效果。
根据当前我国现行的相关规定中,对建筑体形系数做了详细的定义,并将其做了接线,如果是住宅工程,那么建筑体形系数的界限应该为0.3。如果建筑体形系数没有在0.3以内,那么建筑的体形就能够达到节能的效果,并为日后建筑工程实现节能目标而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并没有从相关文献当中找到体形系数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的相关规律与应用,也没有相关的经验,这就导致工程师无法对体形系数做充分的了解,实现节能也有一定的距离。
2 建筑平面体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建筑工程平面体形设计过程中,为了是工程达到节能的效果,设计师必须要遵循以下单个原则:
2.1 建筑平面体形的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原则也就是在设计建筑工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保证建筑平面的整体性,尽量不要将其分割而导致建筑显得凌乱。这是节能理念重点体现的一项基本原则,所以在对建筑工程进行体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尽量采用比较典型的平面体形,例如方形,然后根据这些形状在稍作变化,从而达到视觉上的美观效果。另外,在对建筑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得将其设计为凹凸不平的外形,而是通过简单的、平整的平面来完成建筑外墙设计,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建筑平面整体性的前提下使其具有特点,达到美学的效果。
2.2 建筑平面体形的组合型原则
在建筑平面体形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各个部分的组合同样能够保证建筑实现节能的效果,例如可以将单元之间外墙进行科学的组合,这样能够减小建筑外墙的表面积,不仅能够达到节能的要求,还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价值。但是在建筑进行组合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在满足各种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对西山墙进行重点设计,这样能够避免因夏季西晒而导致建筑室内的温度提高,最终提高空调的工作负荷,无法实现节能的效果。
2.3 建筑体形定量原则
21世纪的建筑设计应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对建筑使用带来的制约和作用,并应十分强调必要的定量控制,以贯彻建筑业的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FO/VO一般控制0/10~0.15在之间,对于高密度聚居区的建筑开发、环境控制和小气候改善,应将FO/VO列入建筑设计技术指标,以控制高能耗区域的节能状况,意义甚大。
3 体形形态节能控制
体形形态是指建筑物平面所构成的形状特征。它取决于多项因素:城市景观、功能要求、技术条件、设计灵感等。建筑体形形态控制就是研究平面形状对建筑节能的影响。虽然建筑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相同,但是由于平面形状不同,建筑受太阳影响程度和建筑室内外通过外墙表面的热交换情况均有所差异。
通过各种分析,研究体形形态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和规律,对千姿百态的平面形状进行优化和对比,使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构思和选择方案过程中,对不同的平面形状有正确的节能评价,使建筑成为节能建筑。
4 基本平面形状的节能效果
4.1体形系数分析
从体形系数FO/VO的计算值可以看出,圆形的FO/VO最小,三角形最大,FO/VO与nl和B成反比,即多边形边数越多其FO/VO成递减关系。显而易见,以体形系数来评价,其对节能的意义顺序为:圆、多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和多边形为推荐平面形状,三角形对节能不利。
4.2 辐射得热分析
建筑物所处的室外环境并不是只与温度有关,尚与太阳辐射、风、雨等有关。其中太阳辐射是主要因素,建筑的外立面由于朝向不同其得到(或失去)的太阳能量也不同。以太阳辐射得热而论,正方形比长方形更合理,南侧较长的长方形平面形状的得热将较大,因此建筑师在外墙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应尽量扩大南立面减小北立面。
4.3 传热理论分析
从建筑传热理论分析,一个室内空间如果所形成的角越多,那么由于热桥、传热方式变化,其传热就越快。因此,建筑师在选择平面形式时,除了要讨论FO/VO外,尚应充分考虑角系数问题,以尽量少的角系数为好。
4.4 体形的风流分析
建筑的不同平面形态将会使室外风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反应,以增加建筑通风为目的的夏季而论,尽量大的迎风口正压区域会使建筑接受更多的风量,可以为改善室内通风条件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增加(或削弱)迎风面的方法。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设计中,关于平面体形的节能设计是需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要在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下,完成节能设计。笔者认为,建筑的体形形态最好不要有过多的角部设计,以降低热传导效应,提高节能效益。同时要对建筑体形的整个外表面积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的减少结构的面积,以减少热量流失。当然,建筑的平面体形设计若要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其所涉及的因素是较为复杂的,只有将这些因素协调平衡,全面控制,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体形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直接导致了全球能源紧张加剧,资源短缺严重,这种现象使人们不得不正视节能理念的应用与推广。到目前为止,节能理念几乎已经渗入到各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并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建筑业作为一个消耗能源较大的行业,若其能够充分实现建筑节能,那将会对缓解能源危机起到重要作用。建筑的平面体形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建筑所要表现出的形状的直接体现,其除了要满足建筑技术设计的要求以外,还要实现一定的文化艺术要求。在今天,设计人员又为其提出了一种新的要求,即节能效应。那么如何利用对建筑平面体形的设计来实现建筑节能呢?以下本文就来详细探讨这一问题。
1、建筑平面体形概述
体形系数是目前常用的体形控制指标之一,以比值FO/VO来描述,物理意义是指围合建筑物室内单位体积所需建筑围护结构的面积,从节能建筑原理来讲,是用尽量小的建筑外表面积来围合尽量大的建筑内部单位体积。FO/VO越小则意味着外墙面积越小,也就是能量流失途径越少,越具节能意义。
我国有关规范对FO/VO作了界限,居住建筑或类似建筑以FO/VO=0.3为界限,当FO/VO〈0.3时体形对节能带来帮助,能为今后建筑实施节能目标提供有利条件。至于FO/VO在节能建筑设计中的变化规律和应用、在操作过程中的价值讨论甚少,使建筑师对FO/VO了解不多,重视不够。
2、平面体形节能的设计原则
通常而言,在建筑的平面体形设计中,为了实现节能效应,设计人员往往需要遵循三个基本设计原则,即建筑体形的整体原则、组合原则以及定量原则。其各自不同的设计要求具体如下分析所述:
2.1建筑体形整体原则
所谓整体原则,就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尽量避免将建筑平面过分分割或变形,要保证平面体形的整体性特点,而不是凌乱、随机的特点。这是体现节能理念的一种方式,因而在建筑的体形设计中,对于主体建筑来讲,最好选择较为典型的平面体形,比如方形或三角形等,然后再在这些典型的平面图形上做出相应变化,以实现良好的美学效果。但在你建筑的平面设计上,最好不要将其设计成凸凹不平的结构体形,而是以简单整齐统一的完成外墙设计,这样更易完成富有特点的体形设计。
2.2建筑体形组合原则
有效的组合设计对于实现建筑的节能效果也是有着很大意义的。如在对建筑的外墙平面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单元之间外墙的相互结合,来减少整体外墙所占面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规划。但这种组合设计必须要在符合消防、景观等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有效重叠组合,并且要注意西山墙的设计,要尽量减少夏季西晒而增高建筑室内温度,增大空调负荷,而不利于实现节能效应。
2.3建筑体形定量原则
21世纪的建筑设计应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对建筑使用带来的制约和作用,并应十分强调必要的定量控制,以贯彻建筑业的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FO/VO一般控制0/10-0.15在之间,对于高密度聚居区的建筑开发、环境控制和小气候改善,应将FO/VO 列入建筑设计技术指标,以控制高能耗区域的节能状况,意义甚大。
3、体形形态节能控制
体形形态是指建筑物平面所构成的形状特征。它取决于多项因素:城市景观、功能要求、技术条件、设计灵感等。建筑体形形态控制就是研究平面形状对建筑节能的影响。虽然建筑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相同,但是由于平面形状不同,建筑受太阳影响程度和建筑室内外通过外墙表面的热交换情况均有所差异。
通过各种分析,研究体形形态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和规律,对千姿百态的平面形状进行优化和对比,使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构思和选择方案过程中,对不同的平面形状有正确的节能评价,使建筑成为节能建筑。
4、基本平面形状的节能效果
若就基本平面形状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其各自的节能效果,对于提高建筑的平面体形设计节能技术水平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将平面形状与建筑的相关原理结合起来的节能效果分析如下所示:
4.1体形系数分析
从体形系数FO/VO的计算值可以看出,圆形的FO/VO最小,三角形最大,FO/VO与nl和B成反比,即多边形边数越多其FO/VO成递减关系。显而易见,以体形系数来评价,其对节能的意义顺序为:圆、多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和多边形为推荐平面形状,三角形对节能不利。
4.2辐射得热分析
建筑物所处的室外环境并不是只与温度有关,尚与太阳辐射、风、雨等有关。其中太阳辐射是主要因素,建筑的外立面由于朝向不同其得到(或失去)的太阳能量也不同。以太阳辐射得热而论,正方形比长方形更合理,南侧较长的长方形平面形状的得热将较大,因此建筑师在外墙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应尽量扩大南立面减小北立面。
4.3传热理论分析
从建筑传热理论分析,一个室内空间如果所形成的角越多,那么由于热桥、传热方式变化,其传热就越快。因此,建筑师在选择平面形式时,除了要讨论FO/VO外,尚应充分考虑角系数问题,以尽量少的角系数为好。
4.4体形的风流分析
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架构,分为三层框架体系,即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其中数据层主要包括控制点信息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控制点信息空间数据来源于原始资料的矢量化,属性数据则由相关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服务层是这些数据的服务和函数。应用层主要指客户端利用服务进行的访问和查询。系统使用不需要开发和安装特别的应用程序,所有应用开发都集中在服务器端,从而使信息共享变得更为简单,系统建成后将在内网环境中运行。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1)数据服务层:基础数据源于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选取必要的要素如行政区划、水系、居民地、主要道路等形成省测量标志分布略图的底图数据,由ArcGISServer制作切片,为缓存地图服务。控制点数据包括控制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通过建立要素图层,由ArcGISServer封装和成符合OGC标准的WMS服务和WFS服务。属性数据储存在服务器的Oracle数据库中,以数据库的方式提供服务。
2)逻辑服务层:系统采用SOA技术进行服务封装和,空间数据和功能使用ArcGISServer,在客户端使用ArcGISRESTAPI进行解析,实现地图服务和空间查询。Web服务则通过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服务,Web服务通过网络协议发送到客户端后通过浏览器(或插件)提供浏览。
3)界面表现层:客户端采用Silverlight富客户端技术,通过调用逻辑服务层提供的各类服务完成各个模块的业务功能,将查询、录入、更新等操作分布到客户端执行。此方案可以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次数,便于多用户同时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并提高了浏览与查询速度。
系统功能设计
1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地图浏览模块、控制点信息查询模块、控制点信息管理模块、测量标志普查成果汇交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2地图浏览模块
地图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最基本的GIS功能,包括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导航和图层管理等功能。系统提供地图打印功能,可以对当前地图范围打印出图。
3控制点信息查询模块
该模块可为所有用户使用,系统提供空间查询和属性查询两种方式。空间查询即在地图上选定区域,查询该区域内所有类型的控制点。属性查询则通过输入点名或选择所在地进行查询,此查询支持模糊搜索。查询结果均通过图形和列表的方式予以展现。
4控制点信息管理模块
控制点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控制点信息录入、控制点信息更新和控制点信息审核三个部分。控制点信息的管理分为空间数据管理和属性数据管理两个部分。空间数据作为系统的主要空间依据,通常只允许在服务端进行统一更新维护。属性数据的录入和更新必须依据空间数据进行,在空间数据导入或更新后,信息管理用户通过查询需要录入或更新属性数据的点进行数据管理操作。
1)控制点信息录入模块
该模块用于对已具有空间点位的控制点信息进行补充完善。拥有录入权限的用户登录系统后,可查询未录入信息的控制点,在控制点信息录入界面上逐项录入控制点信息,录入完成后上传至审核表。
2)控制点信息更新模块
该模块用于更新控制点信息数据,信息管理用户可对该控制点信息进行更新,更新完成后上传至数据库中的审核表。
3)控制点信息审核模块
该模块用于对已执行录入和更新的控制点信息进行审核操作。数据录入或更新后会暂存于审核表,审核状态为“未审核”,不能提供用户进行浏览。拥有审核权限的管理员登录后,可浏览待审核的控制点信息,审核通过的记录,审核状态变为“通过”,将更新至对应的数据表中。审核不通过的记录,审核状态为“不通过”,不会更新至对应数据表,并通知相关人员重新进行录入或更新。
5测量标志普查成果汇交模块
测量标志普查成果汇交是特殊的控制点信息更新功能,用于在某行政区域进行集中性测量标志普查时使用。该功能可方便查询某一行政区域的各类控制点,在普查工作开展前输出已录入的控制点信息作为普查资料。在普查工作结束后,可通过该功能进行对普查区域的控制点信息进行更新。该模块主要包括普查资料分发、普查成果更新和旧水准点标注。
6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主要是管理员对不同权限用户进行管理操作。该模块只有最高权限的管理员可以使用,管理员可以添加或删除低级别的用户。
系统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逻辑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整个系统的运行基础,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包括空间数据库设计和属性数据库设计两个部分。
空间数据库的存储与管理借助于ESRI公司开发的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运用ArcCatalog管理工具将数据导入到ArcSDE数据库中。属性数据库管理工具则采用Oracle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Oracle统一对各类数据进行高效地管理,从而保证其可以紧密结合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发挥最高的性能和优势。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独立分布存放,彼此之间通过关键字相关联,为测量标志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提供空间及属性信息服务。
2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1)控制点信息数据库
控制点信息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控制点相关信息。控制点信息数据库分为控制点信息表、控制点信息审核表和控制点操作日志表。控制点信息表是系统的基础,用于储存控制点详细信息。其表结构如表1所示。控制点信息操作审核表用于存储对控制点信息进行的录入、更新等操作的全部字段记录,以供管理员审核使用,其表结构与控制点信息表结构相同,审核通过后的数据才能录入或更新至控制点信息表。
控制点操作日志表用于存储用户录入、更新和审核控制点数据时的操作记录。日志表中的每一条记录都与审核表中的某一条记录相对应,二者通过ID计数器生成的随机六位ID相关联。控制点操作日志表结构如表2所示。
2)控制点点位空间数据库
控制点空间数据库储存控制点点位空间信息,字段“CODE”是根据空间点的位置进行编码的,具有惟一性的特征,该字段用于和属性数据相关联。控制点空间数据表如表3所示。
3)用户数据库
用户数据库用于储存用户信息,可对不同用户进行权限控制。用户信息表结构如表4所示。
系统功能实现
1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架构,在服务器端基于省基础地理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建立控制点信息专题空间要素数据,由ArcGISServer10进行。客户端采用ArcGISAPIforSilverlight2.1进行开发,利用RIA技术(RichInternetApplication)提高浏览查询的速度,增强用户体验。本系统的实现技术创新点表现在3个方面:
1)WCF应用
WCF是面向服务的产品,利用WCF可以解决统一性、安全、可信赖、互操作和跨平台通信等应用需求。系统通过采用Silverlight富客户端开发技术,运用RIA技术调用WCF服务来实现对空间数据库的管理,该技术的采用既可以降低服务器的压力,又可以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次数,提高客户端的浏览与查询速度。
2)属性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中的属性数据库设计思路也是一大亮点。在数据库设计方面,它与已建成的同类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设计了控制点信息操作审核表作为成果过渡表,此设计方式的合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为控制点信息表传递数据,另一方面它为用户查询控制点录入或更新的历史记录提供了可能性。
3)空间库与属性库关联
系统中涉及到对空间数据的查询和管理操作,因此首先必须解决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之间的关联问题,本系统是通过字段“编码”将其关联起来的,该编码是利用程序根据控制点所在地、类型和等级进行统一设计的,具有惟一性的特征。
2系统成果展示
当前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不足,效率偏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语文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堂教学也在变革,但无论教学内容怎样变化,教学思路怎样更新,教学方式怎样改进,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提高课堂问题的有效性以及对问题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语文课堂中的有效问题
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状态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景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并且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踊跃地参与进来,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有效的教学状态。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当结合学科的实际特点。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提问,让语文课堂真正变得有效。
二、设计有效提问的思路
1.问题要具有兴趣性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但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能使学生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寻找教材中的教学突破点,在语文课中拟定情景,来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从文中的人或事物入手,让学生进行联想和创造,这既能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又能够拓宽教学内容。
2.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价值
(1)问题应新颖。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能帮助学生增强思维能力并培养注意力。语文的课堂问题需要创新,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授《孤独之旅》一课时,设计这样的问题给学生:“假如你是主人公杜小康,在这样的暴风雨的洗礼面前,你会如何做呢?”此类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加强对课文的把握。
(2)问题应有效。语文课堂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确保所提问题能使学生得到启发,从中获益。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连贯和严谨性,保证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只有有效的课堂问题,才能保证教学获得最大收益。
(3)问题应适度。我们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提出的问题应深浅得当、难度适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状况来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各得其所,如此,才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在实际上提高语文课堂的效果。
综上所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不但能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同时,可能发展语言技能并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在有交际内容以及交流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在课堂上真正一起互动。因此,教师唯有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提问设计以及改善课堂评价,才能真正优化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庄宽.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研究:新课程视野下的中学口语交际教学反思之二[J].现代语文,2009(09).
一、电力设计行业特点
电力设计行业是一项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高智力服务行业。就其特殊性,电力设计形成了特有的行业结构、行业竞争、行业文化与行业环境。电力体制改革前,作为行业内的电力设计院一直是政府控制基本建设项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职能部门;1998年,电力设计行业体制改革后,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而电力设计的市场化是在近十年内才形成的。南于电力设计产品的特殊性和专业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行业惯性很大,电力设计与施工、制造企业一样是发、送、变电建设的一个普通环节,有着本行业的特色和特点。
1电力设计产品及生产的特点。电力设计产品是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国家电力规程、规范的要求,设计而成的高专业技术含量的工程技术图纸。与其他商品一样,电力设计产品作为商品同样是完成从设计到销售的全过程。所不同的是,工程规模较小的设计可以在当年完成,工程规模较大的设计要跨年才能完成。产品具有单件性的特点,每项电力工程都要进行单独的勘察和设计,不能大批量地实行工业化和工厂化生产。产品具有固定性的特征,即先有业主(客户),然后再根据业主的设计要求进行勘察和设计。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企业对未确认和未实现收入的设计图纸不确认在产品和产成品。电力设计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综合协作性等特点,如一项发电项目的工程设计,需要得到测量、地质、土建、热机、电气、机务、热控等多个专业的密切配合,还要与业主进行技术上的沟通和联系。
2电力设计行业产品销售的特点。电力设计产品的固定性和单件性,决定了电力设计企业必须先有业主(即客户),然后才能按业主(客户)的具体要求和一系列工程技术规程、规范进行勘察设计。这样,电力设计产品就不存在积压的问题。电力设计产品的设计周期长,设计费的取得不像工业产品那样,产品完工实现销售后才能收取货款,而需要在工程的设计阶段按照合同条款,根据工程设计进度,分阶段收取预付款或设计费款,即按照完成合同法收取设计费。
3电力设计行业收入确认的特殊性。由于电力设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电力设计企业收入确认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
(1)电力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是先进行项目建设的初可研及可研设计,然后上报国家(省)发改委,经发改委核准通过后才能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的设计,而后才能进行项目建设;(2)项目报批进行的前期可研设计费收入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项目的核准和业主的资金偿付能力以及业主的信誉,即收入确认条件具有不确定性;(3)市场经济条件下勘察设计取费标准的不确定,导致收入确认的金额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收入确认的条件和收入确认的金额具有不确定性,收入确认的时点总是滞后于设计行为的完成。基于以上原因,电力设计企业在过去十几年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是以实际收到设计费款项并开据设计费发票作为收入确认的实现,即收付实现制。
二、电力设计院收入确认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没有遵循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准则客观上要求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在实务操作中,具体方法的采纳则取决于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所作出的职业判断。就设计院的收入确认现状来看,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的长期影响,以及电力设计行业一直以来所处的行业垄断地位,会计人员已经形成了一种惰性的思维方式,只是单纯依据现成的会计信息,以企业收到设计费并开据设计费发票作为收入确认的依据进行收入确认。会计人员在以合同完成法进行收入确认时,既没有考虑收入确认的时点和条件,也没有将会计实务与理论要求以及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相结合,造成收入确认上的局限性。设计院在收入确认的会计核算上,客观上要求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实务操作上却是收付实现制。因此,从会计基础上,没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遵循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核算不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会计核算不仅依赖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还依赖于企业外部的市场经营环境,即市场的发展要求。市场经营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给企业的收入确认同样会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市场经营环境的不确定,给收入确认带来一定困难。电力建设是国家的命脉,所以电力建设的轻重缓急受国家宏观政策性的影响。一般来说,设计院按照合同要求的设计进度将图纸交与业主之时,即应是收入的确认之时,然而业主多数不按合同约定的进度付费,而是滞后支付设计费,滞后时间有长有短,短则几个月,多则甚至几年,而这期间有可能又会发生其他变故。按照准则的要求,图纸交于业主之时,设计院就应确认相应的收入,然而,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给会计人员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带来一定的困难。
(2)设计取费的不确定,给收入确认的金额带来一定难度。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自2003年电力设计市场引入招投标机制以来,对于发电项目的工程设计不按国家勘察收费标准取费,一口价,工期短,取费低。有些省内的电网项目合同未签,先行进行勘察设计,由于设计取费的不确定,合同未签,工程产值就不能确定,这样工程结束时,收入确认的金额也暂时无法确定。
三、电力设计院收入确认的改进设想
1正确认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性。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在经营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投资的过程中减少失误、降低投资风险,而且还有助于使整个国民经济有秩序的运行,从而达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流动的目的。而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但会引起企业决策的失误、投资的损失,而且还会引起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进而在宏观上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发展。LJ电力设计院在现行会计核算方式下提供的会计信息,由于实务操作中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所以法全面、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决策者依据这样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就有可能出现决策上的失误。企业的决策者肩负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职责,他们最能直接感受到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迫切要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由此可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性,并将其落实在会计实务操作的行动中,使会计信息充分发挥出决策有用性的基本职能,以此来保证企业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二、体感语境的特征分析
体感语境以体感设备对用户肢体语言的感知为基础,这种感知体现在对用户肢体动作的检测和理解。对用户肢体动作的检测是指当用户在检测范围内时,体感设备可以把人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捕获每个时刻人体在物理世界中的位置信息。对用户肢体动作的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以数据来描述人体关节位置的生理层,根据人体测量学和解剖学的知识,对捕获的人置信息进行解构,分割出表示人体各部分的信息,如手掌、前臂、头、颈等,在此基础上提取人体各个关节位置;第二个层次是以动词来描述人体动作的行为层,根据肢体各部分之间在空间和时间序列上相对位置关系,判定动作、姿势类型,如向左挥手、摆手、点头、摇头等;第三个层次是以动词来描述与动作对应功能的语义层,将动作映射到用户通过动作所要传达的交互意图,理解动作或姿势所表达的意义,如“摆手”动作映射到“取消”,这种映射关系的定义与文化、习惯、特定情境相关。在体感语境中,用户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肢体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作为交流语言,传达交互意图。这与传统的通过键盘、鼠标、触摸屏交互方式不同,用户与产品之间不需要直接接触,更像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显得轻松自然,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既不需要在手上携带像WII之类的操纵设备,也不需要将用户限定在触摸屏、键盘之类设备附近的狭小空间内,只要在检测范围内,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决定自己的空间位置,这种方式可以为使用者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但是这种非接触特征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对鼠标、键盘等接触式设备具有的接触和非接触两个明显的状态不存在了,导致对按下、释放等简单操作的支持也会变得非常复杂,因为人体动作通常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存在明确的起止界限。此外,同一动作的表现形式,不同人之间存在差异,同一人在不同时刻也存在差异,这给判定动作的准确性及动作是否完成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适应体感语境特征的交互行为设计
交互设计的核心是用户行为的设计,行为由动作序列组成,动作是用户表达交互意图的基本单元,是构成交互语境的基本语汇,设计适用于体感语境的人机交互动作集是实现体感交互的基础。目前,体感交互不像基于鼠标或触摸屏的交互,有一个为用户熟知、行业认可、规范化了的动作集,如基于鼠标的交互,有由按下、释放、光标移入、光标移出等基本动作组成的标准动作集。构造基于体感交互动作集可以从用户在物理世界中人与人交流过程中使用的动作中选择,也可以将传统交互方式中使用的动作用于体感语境,还可以根据需求定义各种各样“全新”的动作。但动作的设计应以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能满互过程中的输入需求为目标,遵循易学、易记、不易疲劳、易辨识的原则。按照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用户对动作有一种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即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建立在以往学习和使用的经验之上,在遇到新的交互环境时,有同化和顺应两种认知方式:当新的动作、新的交互方式能用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解释,能纳入原有的体系之中,则称为同化,这种方式认知负荷最低,学习过程最简单;反之,则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动作和交互方式,即为顺应,这种方式需要用户付出较大的努力。因此,要使动作易用易学,理想的动作设计,应该是用户不用学,在交互过程中能根据情境和需求很自然地做出相应的动作,无需思考动作实现的具体细节,用户的注意力、关注点全部集中在动作所表达的语义和交互内容上。
这种自然是建立在用户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上,即将用于以往交互方式或在实体世界中交互的动作直接用于体感语境,如表示否定或不要,人会做出摇头或摆手的动作,支持这种动作的体感交互,用户会觉得很自然。但是体感语境具有不同于以往语境的特征,不可能完全照搬其他交互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语境,动作设计要从用户需求出发,考虑产品需要提供用户什么样的功能,需要什么样的操控方式,这些操控方式在传统交互中通过什么样的动作来表达,同样的动作能否用于体感交互语境。如在支持多点触摸的屏上要放缩图片,会用两个手指按住后,做相应的移动动作,对于体感语境由于检测两个手指运动比较困难,而检测两只手的运动非常方便,设计一个以两只手的移动来替代两个手指移动的动作,使交互模式尽量接近原有模式,可以降低学习新动作的认知负荷,提高产品易用性。技术实现的可行性、稳定性和不易出错性是在动作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前面已经对体感语境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体感语境下的动作没有明显起止界限,因此假如定义选择动作为用户手部进入热区,那么当用户移动手部从一个热区上面“顺道路过”时,就很有可能被误认为是选择该热区,由于从技术角度很难判定用户的行为是试图选择该热区还只是从上面“顺道路过”。通过设计一个移入到热区上,并在该热区上停留一定时间的动作,来表示用户要选择该热区,以消除这种歧义性。停留时间的长度要明显长于“顺道路过”时在热区上停留的时间,以便从技术上能将两者准确区分开,同时还要考虑用户等待的忍耐程度。除了设计动作的外在表现形式外,更重要的在于赋予动作语义。用户做出动作的目的,在于表达交互意图,传递交互信息,这种交互信息即动作的语义,虽然动作的语义是约定俗成,人为赋予的,但动作的语义要易理解、易记忆。
从动作的语义与动作外在形式的联系上考虑,可采用类似汉字的象形方法赋予动作语义,如用手抓住的动作赋予“选中”的语义,用户就比较容易理解和使用。定义动作语义需要考虑文化的因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动作的意义有不同理解,若赋予动作的语义与用户文化背景一致,有助于用户理解和掌握,会产生亲切感,否则容易引起混乱和困惑。另外,计算机文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人机交互通过几展更新,建立了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的交互方式,使用传统交互方式中积累起来的一些经验,沿用原有的一些动作到语义映射,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动作的设计还应考虑动作使用的频度和实施动作的疲劳度。需要耗费一定体力完成的动作虽然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如果在短时间内频繁使用就容易引起疲劳,如幅度较大的挥手动作,如果将它用于阅读时的翻页,就很容易导致用户手臂酸痛,而失去阅读兴趣。如电影《少数派报告》中主人公挥舞双手操作大屏幕界面完成每日工作,然而据这一场景的设计者说,在电影拍摄过程中,身体健硕的男主角却因为不堪长时间举着双手的疲劳,不得不用钢丝吊着胳膊完成拍摄。因此,在动作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虑疲劳和实施频度问题,动作设计不当,势必会造成用户身心疲惫,甚至会导致身体伤害,良好的用户体验将无从谈起。
二、确保有效衔接的关键是合理组织和实施课程能容
本课程目标是借助立体原理着力培养和打造学生对陶瓷造型设计的判断力和创作力,而这一目标达成的关键则是合理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项目教学。课程内容注重设计理论和教学任务的有机整合。制定并有计划的安排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并将其充分体现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手与脑的结合充分发挥。真正做到两者的有效结合。教学任务一:立体构成原理的认识及其训练。知识要点:
①立体构成原理;
②立体构成各要素与其关系;
③从平面走向立体;技能要求:从平面到半立体、全立体的转换:平面视图的立体化;平面材料立体化。教学任务实施:分三个实验完成。
(1)平面到半立体的感知训练:以卡纸为材质,从感觉出发:将酸甜苦辣以线条形式出现,并转为半立体。将酸甜苦辣以美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从酸甜苦辣四中感觉中体会并抽取元素,进行平面到半立体的感知训练。要求通过面材的纸张设计,在平面纸上做切割,积极地利用此切割线,把纸进行折叠、弯曲、拉引等处理,使之产生出凹凸的半立体造型来.并将四中感觉通过思考、提取出反应相应感知的主次、聚散、高低、曲折等要素和空间的关系,甚至构成触感的肌理,感悟形和形之间的关系、凹凸相互转换的自然规律,注重力感和整体感。
(2)平面到半立体的抽象训练:以卡纸为材质,将我们抽象的风为主题,进行平面到半立体的抽象训练。同样要求通过面材的纸张设计,在平面纸上做切割,积极地利用此切割线,把纸进行折叠、弯曲、拉引等处理,使之产生出凹凸的半立体造型来.并将风的特征通过思考、提取出反应相应感知的主次、聚散、高低、曲折等要素和空间的关系,甚至构成触感的肌理,感悟形和形之间的关系、凹凸相互转换的自然规律,注重力感和整体感。
(3)平面到全立体的衔接训练:以卡纸代替泥片,进行器皿杯子的设计,以达到平面素材的立体装换。以纸为材质,先经过造型的构思,确定一个图形,然后按照图形进行切割(材料不要完全切断,至少保留一处相连),再通过折叠、穿插和固定,使之成为立体杯子的形态。这种思考与训练要求实践者很好的平面构思与立体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对材料的特性有很好的把握。教学任务二:立体构成基本形态的训练。知识要点:
①熟练掌握形式美法则的规律;
②通过运用材料表现立体构成的三种基本形态。技能要求:熟练掌握线、面、体材构成的方法。教学任务实施:以面材实验为主。
任务实施:面材构成训练:以面为基础元素,并结合陶瓷造型壶的结构,用面材围合成一个壶的造型。首先要先理解面材构成的概念、特征,分析面,并掌握面材构成的方法。其次以壶为基础,分析壶的各部分结构,将面材构成和壶有效的结合。同时也达到了用纸来研究壶的形状:壶的结构、解剖面和壶的外轮廓的呈现。把这些面黏在一起来表现作品,模型看起来像一个骷髅,只有骨架。教学任务三:立体构成综合形态训练。知识要点:熟练掌握立体构成各基本形态表现技法,并能综合运用。
任务实施:以泥为材质,进行陶瓷造型的艺术性表达,具有综合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实验要求学生用泥为材质,了解泥的特性,运用所学构成的各种方法,分析重组新的造型并体现以下几个词:生长、重生、舞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要求学生不仅对材料具有一定的控制力,还要把立体原理和陶瓷造型的制作美学要求一致起来。达到在做实验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和生成作品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仅检验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技能的掌握,更使学生在训练中将知识体系重构、产生创意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自己作品所选的元素、肌理、层次、颜色、空间等处理,从内容与形式的分析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上教学任务的重点主要定位在结构创意和研究陶瓷造型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中最终要明确:
①立体原理是针对形态进行三维立体空间整体性的理想把握;
②单纯的立体原理训练与陶瓷造型设计中实用立体形态的区别和联系,即纯粹的立体原理训练在材料可能达到的范围内,可任意发挥想象力创作新的造型,而陶瓷造型设计要与陶瓷造型的功能等共同承担设计效果;
③构思的表达应该大胆的尝试和运用,将所学立体原理融会贯通于陶瓷设计之中,以达到最佳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发工具也日益多样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包括CGI,PHP,Python,ruby,ASP和JSP等。CGI(CommonGatewayInterface)由于其极佳的跨平台性能,几乎成为早期动态网页的唯一的实现方式,但是对开发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以及严重的可拓展性等问题[1]。ASP(动态服务器页面ActiveServePage)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的一种应用,简单方便的实现了数据库与其他程序的交互。由于其语言相容性高,隐秘安全性好,易于学习。但是其运行方式为逐行解释,运行效率低,缺乏有效的跨平台能力,只能运行于微软的服务器产品上[2]。PHP(HypertextPreprocessor,超文本预处理器)是一种通用的开源脚本,吸收了C语言,Java等的特点。由于其开源免费模式,快捷高效的运行方式,跨平台兼容的形式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由于缺乏规模支持,多层结构支持和不统一的数据库接口提供的缺点,使得其更适合于小型商务站点[3]。Ruby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脚本语言,以其优雅的语言,不需要注释就可以读懂以及减少编程时候不必要的琐碎时间的宗旨,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特点横扫日本,快速发展[4]。JAVA服务器页面(JavaServerPages)是由Sun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技术标准.通过在传统的页面HTML文件中插入Java程序片段构成JSP网页。开发软件JSP具有如下特点:(1)系统的多平台支持;相比于ASP,JSP具有更为广泛的的平台支持性,基本上所有平台的任意环境中可以进行开发。(2)将内容的显示与生成分离;这样既有助于保护网站的安全,又可以保证任何基于HTML的WEB浏览器的完全可用性。(3)代码的安全性和隐秘性;由于JSP页面是基于Java语言为内置脚本语言,包含有Java技术的所有优势,包括良好存储管理与安全性[5],JSP的特点如图1所示。
2网站系统内容与结构设计
材料成形题库网站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内容进行简介,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对主要知识点进行强调,对习题进行搜集和解答,对教学进度进行反馈。按照系统开发的基本观点对网站进行分析,将设计库简化为逻辑设计和效果设计两部分。
2.1题库网站设计逻辑
在进行逻辑设计之前,需要明确网站内容上的要求。从内容上可以将网站划分为:(1)教学大纲讲解区:对于材料成形课程进行详细的讲解;(2)习题搜集和解答区:对于材料成形课程的习题进行搜集,同时公布详细的习题解答过程;(3)教学进度与反馈区:主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与反馈。学生可以通过本区对课程内容,习题难点进行提问;老师可以通过本区域进行课程时间调整的相关通知;可以通过本区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对于本题库的主要操作包括查询、修改和删除数据。其中数据查询是题库的主要功能,为了快捷的实现与教材同步,本题库采用了基于章节为分类的直接查询模式。在该模式下系统会将内容一章节的形式直接显示,用户可直接选择所需要的章节,查找相应的知识点下的习题,在完成相应习题的训练后,可以直接对照习题详解进行巩固。及时的补充相关习题,修改以及删除相应习题详解内容,需要对数据进行删除逻辑设置,主要包括删除习题、删除留言、删除习题详解三个部分。系统会自动删除所有与该数据相关的数据,实现了相应数据的删除。
2.2题库网站设计效果
对于本习题库主要采用静、动相结合的方式,顾名思义采用静态的主画面和动态图片相结合,以清新简洁的方式表达了材料成形课程的简洁明了的特点。静态的主页面的组成主要包括(1)课程简介,主要包括培养计划,学分与周学时,任课教师信息,中英文的课程简介组成;(2)教学大纲,主要介绍了课程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以及每一章的重难点以及指导教材的分析;(3)主要知识点,由上课教师完成主要包括本课程中每一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的详解;(4)教学进度,实现了教学安排的快速反馈,对于每一节课所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列举,提供给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动态网页主要包括(1)校园风采展示,通过制作了本校内部校园风景和学习氛围的短片制作,充分展现为了本校的教学基本设施,教学氛围,针对非本校的访问这,对学校的整体有一个系统的了解;(2)各章习题及其详解,网站中的习题及其详解主要有八章组成,用户可以直接点击相应的章节,获取每一章的习题与其相应的详细解答。根据上述的要求,最后得到的题库效果图如图2和图3所示。
在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如中国纺织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等也率先开设服装表演专业,为国内的高等教育服装表演专业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百所之多,成为服装表演模特发展的摇篮。从该专业的形体素质要求分析,大多院校对男女服装模特都有明确的要求,主要强调学生对美的感知与理解,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将服饰的情境与感觉展示出来,以沉稳且大方的气质使个人魅力得以彰显。
(二)形体塑造的基本概述
1.形体塑造的概念界定
根据以往学者研究,对形体塑造的概念主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从广义角度,将涉及形体动作的训练称之为形体塑造或形体训练,这种概念融合了多样的动作,甚至包括许多服务行业中的礼仪姿势、迎宾姿势等。而狭义概念则将其理解为形体美的塑造,又称为形体美训练。针对高校服装表演专业,主要采用的为狭义上的概念。根据形体塑造的标准以及身体形态的改善过程,以科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身体形态以及形态美感的增强,同时帮助学生习得基本的知识技能。
2.形体塑造课程内容分析
以《形体训练纲论》为依据,目前的形体塑造课程内容主要集中知识与实践两方面。从知识角度,形体塑造主要包括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人体测量的相关知识、形态美的具体标准、形体塑造中的注意事项与防损伤知识以及形体训练需遵循的基本原则等。从实践角度,形体塑造过程中需注意个人素养的培养、形态控制的训练、娱乐性练习、涉及持械的形体训练以及健康减肥等内容。另外,高校服装表演形体塑造课程往往还以《青少年学生形体教育》为基础,其中将身体姿势、形体测量、异常形体矫正以及许多基本的姿态与锻炼方法都囊括其中。
二、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的重要性分析
(一)对学生气质的培养
人的气质通常体现在自身的个性、风格与气度方面。从个人走路的步态、待人风度等举手投足间,都可判断个人的气质美。尤其对于时装模特,气质是其表演的灵魂,只有具备良好的气质,才能使服饰的情境及个人独特的魅力实现更良好的效果。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集音乐、舞蹈、体操于一体,以丰富的内容与特殊的形式将学生融入快乐且富美感的课堂氛围中。在音乐播放过程中,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使学生实现舞步与姿态趋于完美,从中陶情养性,而且在联系过程中的协作交流帮助学生得到感情上的升华,进而在气质风度、形体与动作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帮助
服装表演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服装设计师的构思以及服装的整体效果,还需具备优美的形体与姿态。而实现形体与姿态的优美主要以学生协调性较好、节奏感强且灵活度高的肌肉。服装表演中涉及的动作包括跑、转、蹲、站等变化,并进行四肢与髋的交替变化。因此,只有保证肌肉能够协调用力,才会形成更具激情与活力的服装表演。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主要通过与学生审美活动进行结合,将动作与学生的意识完全深入到学习过程中,这样既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实现锻炼身体的目标。因此学生运动过程中所收获的益处以及对运动兴趣的增强,使终身体育得以形成。
(三)身心全面发展
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的内容对学生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其原因在于训练过程中涉及的组合动作或单个动作,能够使学生不良的身体姿态得以纠正,而且作为课堂中的有氧运动,学生的骨骼系统、心肺功能以及神经系统方面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与改善。另外,从心理健康角度,高校学生进行形体塑造过程往往需教师的正确引导,当学生以自己良好的气质与身体形态进行成功的训练或表演时,内心会随之获得成功的喜悦,对缓解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紧张以及克服自卑心理等都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分析,形体塑造课程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的忽视
据近年来许多高校相关数据表明,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在课时方面,总课时中技术课时基本保持在90%以上,而理论课时不足10%。大多院校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理论思想为指导,即:“形体教学内容需以技术传授为主”,因此高校学生的培养更趋向于技术型,在知识理论方面极为匮乏。
(二)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不足
形体塑造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需以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教学课时以及课程设置的目标进行确定。许多高校在理论知识内容、技术技能内容以及涉及形体塑造的其他内容等方面比例设置不合理,对如形体塑造的概述等论述过多,对技术动作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没有突出重点,对相关的如舞蹈训练等内容中的动作特点没有展现出来,导致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呈不足状态。因此教学过程中需正确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注意学生形体塑造与个人气质的培养,这样才可促使其深度与广度的确定。
(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忽视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当前教育发展主流的主要内容。然而大部分高校形体塑造教学中,教学时间多集中在技术内容传授方面,忽视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出现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现状。因此,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首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从思维上得到一定的启发。
(四)评价考核方式不合理
区别于高校其他学科,形体训练课程的评价方式往往集中在学生技术方面。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培养、运动参与积极性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增强等各方面缺乏相应的评定。评价结果重视中性的评价,导致学生学习的各阶段得不到正确的鼓励与引导,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五)课程设计不合理
从培养目标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提高;从课程设计内容方面,知识不具联系性。艺术自身具有互通性,能够对高校服装表演专业产生触动包括很多专业课程如戏曲、体操以及武术等。因此,设计过程中需注意内容的灵活变通,不应完全集中在专业课程领域内。
四、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的设计
针对前文中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高等院校应注意结合现代教学方式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构建符合自身特点并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专业教育体系。具体在内容设计过程中需从课程设计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方面进行完善。
(一)设计课程目标
作为课程体系的关键内容,课程目标能够为课程内容的设置提供方向,很大程度上决定课程体系的实践效果。特别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课程设计的目标不仅需要立足于实际,同时需兼顾其对学生个性的发挥以及对社会发展与就业的影响作用。具体课程目标设计过程中需将形体塑造对学生形体训练相关知识、技术动作以及塑造方式等融入其中,使学生通过形体塑造课程能够正确把握节奏感、协调性与规范性,并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兼具教学与示范的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这样才能突出师范类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的独特性。但现阶段形体塑造的基本内容与服装表演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也需建立统一的标准。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1.形体塑造课程理论内容
根据当前高等院校中涉及的理论内容,可从四方面对其进行设计优化。首先在形体塑造的基础知识方面。课程内容应涵盖形体塑造含义、目标与意义、具体内容及方法、功能与作用、课程特点、训练过程中的损伤及防治措施、训练过程中需注意的饮食卫生等问题。只有学生掌握形体塑造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才可将其与技术技能部分的学习实现相结合。其次,关于形体造型与形体美方面的理论内容。该部分需将形体构造的原理、含义、方式、基本审美原则囊括其中。同时也需将T台表演与镜前表演中形体造型的体现以及形体造型中饰物的作用等内容加入其中。另外,在形体美方面,主要包括形体美的含义、具体内容与标准、分类与评价、人体比例关系以及人体美学等内容。最后,关于形体塑造中音乐与动作的编排内容。进行音乐与动作编排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知识的前提下,还应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和声、旋律、节拍,以此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这样在音乐与动作组合过程中,才会具备一定的灵感。因此,形体塑造课程内容中,教师应注重音乐知识的引进,注重与基础动作的结合。
2.形体塑造课程技术方面的内容
形体塑造课程技术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在形训、力训以及气质训练方面。其中的形训主要指通过训练身体各部位的姿态、动作路线等,促进各部位的协调与灵活,进而保证学生体型与姿态更加优美。力训则训在形训的每个环节中体现,并以此进行学生形体的强化。而气质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知识积累与实践操作进行提高。一般形训、力训与气质的训练会在课堂内容中实现如学生身体基本位置与体态的训练、形态控制训练、芭蕾基础训练、基础台步的训练、其他如平衡练习与足踝训练的辅训练、舞蹈组合训练以及健美训练等。第二,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作为形体塑造过程中最终的形体素质训练一般体现在肌肉的标准联系、表现力的训练、普通身体素质的练习以及素质技巧联系等。第三,在形体造型训练方面。该部分课程的内容设计需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锻炼,如教学过程中的舞台表演实践或社会企业时装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时装模特的表演比赛等。
3.形体塑造课程技能方面内容
学生技能的培养需贯穿于形体塑造过程始终,而且该部分内容设计应根据形体塑造课程的基本目标为基础,对学生具备对错误形体纠正的能力、对基本形体动作的示范与讲解能力、形体造型与形体表演的能力、合理选用音乐的能力以及编制形体套路组合的能力等。
(三)课程评价方面
形体塑造课程的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室的教学评价以及学生的学习评价。在进行教师教学评价过程中,一般需对课堂的内容讲授与教学方式进行评价,或对教师的教案内容与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评价。在评价学生过程中,可采取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小组评价的方式以及教师评价的方式,但需注意评价的内容应结合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不应单纯集中在理论或技术方面。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1. 高层建筑设计的论述
高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裙房、 主体和顶部, 也有些建筑在设计中加入了活跃元, 以使整栋建筑造型生动活跃起来。高层建筑设计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 对此反应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进行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 因其体量巨大, 高度很大, 是城市的重要景点, 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迅速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 高层建筑也存在着一些设计问题, 从基本的框架到高层的叠加, 每一层都存在着一些设计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们在建筑中存在
着一些风险问题。
2. 建筑外部尺度设计的原则
尺度定义。所谓的尺度就是在不同空间范围内, 建筑的整体及各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感觉, 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包括建筑形体的长度、宽度、 整体与城市、 整体与整体、 整体与部分、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及对行为主体人产生的心理影响。而尺度应注意它与尺寸之间的区别,尺度一般不是指建筑物或要素的真实尺寸, 而是表达一种关系及其给人的感觉。尺寸是度量单位, 对建筑物或要素的度量, 是在量上反映建筑及各构成要素的大小。不同的尺度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尺度使高层建筑显得挺拔或厚重, 有的则使高层建筑显得庞大或轻飘, 它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感受, 由此可见, 尺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在高层建筑设计时, 而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数, 充分考虑人观察视点、 视距、 视角, 和高层建筑使用亲近度, 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材料质感的设计都要创造良好的尺度感。
2.1 建筑与城市环境在尺度的统一。注意高层建筑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 因为在城市轮廓线的组织中, 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 特别是高层建筑, 因而它的布置应遵行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行布置。
2.2 同一高层建筑形象中, 尺度要有序。高层建筑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城市尺度、 整体尺度、 街道尺度、 近人尺度、 细部尺度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设计中要遵守尺度的统一性,不能把几种尺度混淆使用, 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与城市之间、 整体与局部之间、 局部与局部之间及与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有机统一。
2.3 高层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须有可识别性。高层建筑物上要有一些局部形象尺度, 能使人把握其整体大小, 除此之外, 也可用一些屋檐、 台阶、 柱子、 楼梯等来表示建筑物的体量。
3. 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防火的问题。总体布局要保证畅通安全。在楼道的设计上要保证人员的流动畅通, 便于紧急情况时人员的疏散。有采光设施或者照明系统,让人员在疏散中能保证安全快速的撤离, 已避免发生踩踏等其他伤害。合理进行防火分区。在高层建筑的楼道内消防器械、 疏散通道必须合理的分区, 做到在火灾发生时, 可以及时的采用灭火措施和人员疏散。 消火栓的位置应保证同层任何部分由两个消防栓的水枪同时到达。做好建筑物室内、 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 保证足够的消防用水量和最不利点的灭火设备所需的水压, 水箱设置高度不够而设置增压系, 水箱的消防储水量单单对直接灭火而言, 其意义几乎为零。当然为了使增压系统正常工作, 水箱的消防储量仍然是必须的。消防水池容量越大越好、 越安全、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超规范设置谈不上经济合理, 水质也难以保证。
3.2 抗风的问题。预测到建筑物附近的气流情况以及建筑物所发生的性状。结构不稳定破坏, 疲劳破坏, 过份变形而发生的屈服, 围护结构的严重破坏都可以引起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风灾损坏的主要形态之一是工程结构的损坏和倒塌, 因此, 工程抗风设计计算的合理和全面与否是工程安全的重要关键,抗风设计也是工程结构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3.3 电气的问题
1) 消防电源与配电。高层建筑要求供电是: a.供电电源必须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发电厂保证一个要时有遇到问题或者突发事件另一个也可以正常工作, 从而确保建筑的正常运行。b.供电电源来自于 2 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 c.一个电源来自于区域变电所而另一个时自备的发电设备。
2) 应急照明。当高层发生火灾及其它灾害、 故障时, 导致正常照明系统中断而启用的照明, 也称事故照明。应急照明的安装要合理人性化, 应急照明主要安装在疏散楼梯、 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控制室、 自备电源室、 变配电室、 消防水泵房、 防排烟机房的墙面上或者顶棚上。应急照明包括疏散指示照明, 即标志出口位置的出口标志灯和引导只想出口的指向标志灯,满足疏散通道的照明要求。
3)电梯。电梯在设计中要保证位置合理, 让电梯的运行中的噪音不要打扰用户的正常生活。电梯的最大载荷也要根据居住结构作相应的调整, 保证居住者在平时能方便的出行。电梯在遇到紧急情况是要有方便快捷的方法使人迅速撤离。为了保证电梯正常而安全的运行, 以利于救人、 灭火。对此还要考虑排水设施。消防泵房、 变配电站、 柴油发电机放常常要设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 如火地下室积水甚至被淹, 灭火将从何谈起。所以地下室排水与电梯井底排水时同等重要的。电梯的供电系统要有两套, 一套是正常供电系统, 另一套时当有紧急情况是自备发电供电以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
4. 排烟的问题
高层的火灾事故中, 绝大多数的人员伤亡都是因烟气窒息、中毒,在不具备自然排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要设计在楼梯入口处设置阳台或者凹廊。保证在发生火灾时能排除烟, 降低人员的伤亡。现在设计中为了提高使用面积, 采取消防电梯与居住用电梯合用, 消防电梯前室与防烟楼梯前室合用, 采用常闭防火门。
5. 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应该按照 “综合治理, 整体防御, 突出重点, 多重保护” 的原则, 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 将防雷措施做好, 进行治理。找齐高层建筑物的顶端和其他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针或者避雷带、避雷网。利用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 利用整个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装置。在建筑物周围用扁钢做避雷带。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要接地。
6. 结束语
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的的融合以达到高水平阶段,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比西方发达国家国家的起步比较晚, 但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高层建筑设计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在不断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