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浪漫主义文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Abstract: Concrete behavior of this text in the music of romantic style from the piano music, is it explain romantic style issue of piano performance to come from speed , dynamics , sound , freedom speed four respect mainly. Through to exposition of content the above, also from play romantic period different piano some questions that work should notice of composer explain I.
Key words: Romanticism Piano music Speed Dynamics Sound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168-02
一、19世纪之后法国文坛上的争议
(一)古典主义的没落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17世纪,对当时的法国文学和欧洲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时看来是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的。但是古典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封建贵族文学,在文学创作上很多方面都是迎合当时封建权贵的。但是经过两个世纪之后,法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诸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变革,而此时的古典主义模仿者仍要求文学创作要遵守17世纪按照宫廷美学趣味制定的艺术规则,并以拉辛为武器,攻击文学创作领域出现的创新变革。而与此同时,法国进步文学的力量也逐步成长起来,它们代表了资产阶级新的美学观点,向陈旧腐朽的古典主义美学的教条规则宣战,莎士比亚经常被作为攻击传统美学的工具。19世纪20年代的法国文坛充斥了拉辛与莎士比亚、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争论,新、旧两种美学观点的斗争日益激烈化。
(二)新旧两种文学理论之间的争议迭起
《拉辛与莎士比亚》起因是英国剧团到巴黎上演莎士比亚受到阻挠,当时的古典主义者、保守势力谩骂莎士比亚,引发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战。莎士比亚的戏剧因为触犯了古典主义模仿者坚守的17世纪陈旧的美学信条而受到猛烈批判,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正是为回应古典主义模仿者的进攻,推进进步文学而作。司汤达首先撰写论文《为创作能使一八二三年的观众感兴趣的悲剧,应该走拉辛的道路,还是莎士比亚的道路》,高度颂扬莎士比亚的戏剧,实际上司汤达以此表明了他反对把过时的古典主义教条奉为不变的准则,倡导与时代一致的进步文学的态度。当然他这部作品中提到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并不是指这两个具体的戏剧家,而是代表了新旧两种美学观念的对照。
我们可以通过对拉辛和莎士比亚的分析窥探到这两种美学观念的不同。首先,莎士比亚,基本上接触过外国文学的人都对其耳熟能详,英国文艺复兴时的文坛巨豪,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在文学史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拉辛,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杰出的作家,同样以其古典悲剧在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但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直至今天仍是受人追捧的经典,而拉辛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如果不读法国文学的人很少会去读拉辛的古典悲剧,就像我国莎士比亚的流传度要远高于拉辛,拉辛的流传度并不怎么广。提到拉辛,我们会觉得是非常久远之前的作家,而莎士比亚却不会给我们这种感觉,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莎翁是近代的作家。其实拉辛(1639―1699)生活的时代要比莎士比亚(1564―1616)晚许多。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拉辛戏剧中典雅绮丽的风格、严格的三一律以及亚历山大诗体让我们觉得距离太遥远;而相比之下,莎士比亚那种浑厚博大的风格中掺杂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色彩反而会让我们倍感亲切。当然这并不代表莎士比亚一定比拉辛伟大许多,只是我们由此看出能够切合时代的作品更容易时久不衰,古老而长青。
二、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所提出的文学理论
《拉辛与莎士比亚》这部作品中,司汤达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他倡导的文艺创作原则就是文艺不是一成不变的,文艺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时展需要在当今的文学界或许已经是被喊烂了的口号,但在当时却是尚未取得统治地位的新的美学原则。
对于西方音乐文化的写作,无论运用怎样不同的角度和手法,都不可能避开对西方音乐史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重点介绍,因为西方音乐在这两个时期已经高度发展与繁荣,不仅乐谱资料和乐器种类极为丰富,各种音乐形式亦发展到一个高峰,目前我们所深入研究的作曲家和作品绝大多数来自于这两个时期,因此,对于这些书籍关于这两个时期的论述进行对比,也变得十分必要。
首先来看叶松荣的《论稿》,作者对于每一时期的音乐文化所启用的标题都呈现出承上启下的逻辑性。而章节下面的小标题体现了该书主观性的特点,如描述古典主义时期的“莫扎特的美学思想与音乐创作”、“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独特性及评价”,浪漫主义时期的“舒伯特音乐创作的独创性”、“肖邦音乐创作中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等。在论述方法上,作者叙述的方式却突破了传统的史书,较为自由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且评述性很强。对于作曲家、流派的评价分析也十分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比如在谈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情感内容独特性时,作者将该曲与席勒的《欢乐颂》一诗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进行审视,使这一段的论述渗透着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刻文化内涵。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才,也是时代造就的一位伟人。其诗大多数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他善于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主题想象丰富,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往往以豪迈旷达的襟怀、奔腾澎湃的感情、傲视人生的个性、丰富奇特的想象,使其诗闪耀着浪漫主义色彩,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不拘以往格局,摒弃消极婉约的手法,以强烈抒情,善于夸张的艺术特色,为中国古代浪漫诗歌立下典范,具有不平凡的意义,尤其在山水诗方面独树一帜,颇值得研究。
一、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艺术夸张,充分地表现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诗歌的想象,奇特惊人,显示了超凡的创造力,创造了许多常规不可思议的诗歌形象,他既尊重传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他那种洒脱的艺术风格是前无古人的,他的许多诗的写法也是前人不敢想象的。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诗歌大胆运用恰当的艺术夸张,给诗歌带来神奇的魅力。李白的夸张手法是很富有创造性的,对于事物的美好和丑恶具有爱憎分明的态度,非夸张就很难表现他那巨大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所以他的夸张都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使人觉得非如此不可。如《蜀道难》,他用“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来形容蜀道的险峻。
二、形式自由,题材广阔,浪漫主义范围比较广泛
李白诗歌突破了形式的束缚,自由活跃,摒弃了建安以来柔靡婉约消极的风格,使其诗风更为雄浑,积极向上,情感更加真挚。如七言乐府《蜀道难》全诗气势盘郁,声调铿锵,一气呵成,句法从三字句、四字句直到七字句,参差有致,富于变化。同时,作者善于以奇特想象,奇幻无穷的笔锋,勾画出奇特景象,渲染浓烈气氛,又能表现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境界,例如:作者要抒发对世路艰难的感叹时用“行路难、行路难!”三字句咏叹调;要表现紧张气势的气氛及奇特景象时,用“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这样的4字句表示紧张的节奏;要表现绵长的秋思时,用“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样的11字句,连续不断。使其感情更加悠然绵长,令人回味无穷,充分表现了诗人杰出的才能。
三、语言自由流畅,清新自然
在语言的运用上,李白主张自然,反对雕琢,他在诗歌中论诗时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又说“雕虫丧天真”,都是这主张的说明。他反对浮华雕琢的作创风格。在《白话文学史》中着重评价李白的特别长处其中之一:他是有意用“清新”来救“倚丽”之弊的,所以他大胆地运用民间的语言,容纳民歌的风格,很少雕饰,亲近自然。李白不仅批判地继承了汉魏以来优秀诗人的语言技巧,同时,他又是继屈原之后能认真而多方面地向民间诗歌努力学习的伟大诗人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他在这种继承和学习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是诗歌语言上的卓越成就,从而形成他生动、明净、华美自然的语言风格。
李白在摒弃六朝时期华靡诗风的同时,积极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和庾信等人的语言艺术。杜甫赞美他的作品说:“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曾经称赞或引用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山水含清辉”以及谢朓的“澄江静如练”、“朔风吹飞雨”这些清新、自然而富有创造性的名字,说明他描绘自然景色的作品,的确受了二谢的影响。由于他在吸取民歌语言艺术的同时,又批判地继承了诗人特有的优良的艺术传统,所以他的语言,在生动、自然之外,又具有明净、华美的特点,加上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豪迈奔放的热情,使他的语言具有如前人所说的“豪华”和“豪放”的特色,给人以浑然天成的美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 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2]中国李白研究会 马鞍山李白研究所 合编《李白研究论文精选集》.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林家英《李白研究》。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时期以来, 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 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 新谜又出, 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 到2017 年9月为止, 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 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为126 部, 仅90 年代就达59 部, 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 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艺术歌曲(德文Lied)是十九世纪初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产生的浪漫主义抒情音乐形式。是以抒情诗为基础为独唱而写。主用钢琴伴奏、专业创作的歌曲。”①弗朗茨.彼得.舒伯特是“艺术歌曲之王”,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艺术歌曲在其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诗乐合壁、词曲交融中体现着自身的艺术价值,给人以淳美的感受。其六百余首艺术歌曲作品的诗歌、曲调及钢琴伴奏水融相辅相成,共同担负起艺术表现的重任,而三者同时又有各自的独立性。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之诗词
歌词一般由诗人、词作家或剧作家写成。歌词的美即它的结构形成、形象意境的美。“它的作用在于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并且适于歌唱的语音,把歌曲中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它的形象、意境和思想具体地揭示出来。它是歌曲综合美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②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歌词,主要以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歌德、席勒和海涅等人的抒情诗为主。这些抒情诗内容简短精悍、寓意深刻优美典雅,有很强的浪漫情调与抒情风格。舒伯特这位天才的旋律作曲家,善于把诗歌变成音乐,旋律像永不枯竭的泉水不断涌现出来,赋予歌词以诗的品质与内涵,把歌曲的艺术表现提至更高的水平。在聚集着画家、诗人、文学家在内的艺术沙龙圈子里,彼此影响,激发灵感,促使艺术歌曲走向直观诗化,呈现出文学化的倾向,舒伯特深受浪漫主义影响并使音乐诗化,诗音乐化。
处于奥地利封建专制复辟时代,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矛盾中的复杂心境和感受,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应运而生。以文艺作品抨击封建制度,预示人类美好的未来。将艺术家们个人的理想禁锢在梦幻的王国里,常以抒发个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纯洁爱情的向往的情感为创作手段,以消极态度回避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表现。如由列露斯塔普作词的《小夜曲》:
就是把青年恋人向心爱的姑娘倾诉爱情的美妙意境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歌词充满浪漫主义抒情风格,迷人的夜色充满恬静、幸福的浪漫情趣。又如,舒伯特l8岁创作了由歌德叙事诗的浪漫主义奇妙意境的艺术歌曲《魔王》,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生动刻画艺术形象的典范作品。一如莎士比亚的《听听云雀》等等。舒伯特的文学观由于对自然的热爱而充满活力,他以音乐衬托语言,即使是平庸之作,在其笔下亦斐然成章,用音乐将诗人无力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表现出来,提升其艺术境界。例如名不见经传的诗人舒巴尔特得以流传不朽的作品《鳟鱼》激发舒伯特的创作灵感。20岁的他将这一引人深思的政治题材以抒情的笔调道出诗人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渴望自由。“《鳟鱼》现象”是舒伯特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
二、舒伯特艺术歌曲之旋律
旋律的创作是艺术歌曲创作的关键和灵魂,旋律的创作更多体现作曲家的灵感与智慧,及对歌词独特的理解方式与表达方式。旋律由不同音高的音符按一定节奏组成。旋律的美在声乐综合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构成声乐艺术美的主体,用来集中传达歌曲的情感与精神内涵,表达人对现实生活的内心感受。”③根据歌词创作的诗的意境谱写的歌曲旋律蕴藏着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变化曲调丰富多彩。(大致有单一曲式的多节歌,如《流浪》、两体(A+B)曲式存在着突出的对比性特点的,三段体(A+B+C)曲式、如《她的肖像》)变化,对比的手法,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这正是舒伯特创造感人音乐艺术形象的神韵所在。在运用音乐调性、调式方面,采用大小调调式变化加强音乐表现复杂多变的情感色彩,使旋律优美流畅,婉转的特点。例如《菩提树》描写菩提树下的白天与星夜不同时间的景与情。
“音乐的表现形式:调式、调性、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在同歌词结合抒发感情时,引起人们对音乐形象的联想与产生的表象更容易形象化。”④从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我们感受到舒伯特更多的是他的内省性的自我对话,充分运用音乐表现手段,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作曲技法高超,往往去刻画幻想的主观世界和对未来幸福自由的向往和渴求抒情性、自传性。个人心理刻画成为浪漫乐派典型代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侧重于感性胜于理性。音乐细致又奔放、无拘无束、淋漓尽致。驾驭乐思达到寓情于景,使情景水融,从而叩击千万听众的情感之窗。能使那么多人动心动情,确如贝多芬所说:出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这正是舒伯特创作风格中典型特点。扑捉、刻画鲜明的音乐形象的功力和灵感源自何处。唯有舒伯特最合人们美学理想的初衷,感慨舒伯特心有灵犀对诗词的领悟深入骨髓,旋律的空间感和空间感是多么具象,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一如采用威廉米勒的诗句而作的两部伟大的声乐曲《冬之旅》和《美丽的磨坊女》等作品。
三、舒伯特艺术歌曲之钢琴伴奏
钢琴是为艺术歌曲伴奏最优美、谐和的伴奏乐器。从舒伯特开始,钢琴伴奏音乐突破了古典乐派的对位与和声的衬托作用,将钢琴伴奏作为塑造音乐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奏部分音乐也通过一定技巧在钢琴中“唱”出自己的情感,揭示一定情形下人的心理情感变化,同时钢琴伴奏部分不仅要同诗词语感要求一致,也要同曲调协调,也是创造特定意境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比(音色、力度等)感受审美效果。例如舒伯特谱曲的《魔王》。
钢琴伴奏从始至终使用八度和音的三连音节奏,刻画出急切奔驰的马蹄声,低音旋律又描绘了黑色森里中狂风的呼号。舒伯特用旋律、和声、节奏等各种变化将不同人物的角色特征加以区别;尖锐的不协和和音表现孩子的恐惧;和谐而均匀的旋律,表现慈父对孩子的宽慰;更为温柔而又美妙的旋律,表现魔王的诡计与迷人诱惑;不停顿的三连音创造紧张恐怖的气氛,当三连音突然停止,却又造成主人与马回到了家。然而,怀里的孩子却已经死去的悲惨结局。
极富戏剧性的钢琴伴奏,为《魔王》的表现增添巨大的艺术魅力,前奏间奏到尾奏,保持内心音乐的连贯和统一性,琴、歌、词彼此形成完美独立形象真正的二重唱,巧妙对立,体现以琴去唱。《鳟鱼》《小夜曲》《纺车旁的葛丽卿》等艺术歌曲的伴奏或再现风声和马蹄声,或描写鱼翔浅底,或模仿曼陀铃的琴声,或暗示纺车的转动无不曲尽其妙!
英国19是世纪的小说家汤玛斯·哈代以其一系列“性格与环境小说”而蜚声英语文坛。因其作品的主人公几乎无一不命运悲惨,故长期以来哈代都被视为悲剧作家。但是,对于哈代是否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评论界争论颇多。哈代本人则竭力否认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诗集《晚期和早期抒情诗》的序言《辩解》中他这样写道:“所谓悲观主义实际上只是对现实的探索,只是为了改善人们身心的第一步。……‘要改善这个世界,就得正视世道的丑恶’。也就是说,要观察现实,并在观察的过程中逐步认识现实,不加掩饰,同时着眼于争取最好的结果:简言之,即以进化向善论思想作引导。”(张中载,1987)与他的小说一样,他的诗歌亦有悲观忧郁的基调,但在他的近千首诗歌中,我们却又看到一颗为人类悲剧命运困惑不已而又执著地探求希望的心。正如哈代自己所言,诗歌是其“文学成果中更表现个人成分的部分”。(朱炯强,1994)
一
处于世纪之交的英国诗坛,作为英诗巅峰的浪漫主义大潮已成遥远的往事,整个英国诗坛只是在等待另一次——现代主义的到来,这是英国诗歌的一个困难阶段。但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小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从本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英国诗坛的空白,他就是托马斯哈代.哈代喜欢写诗,而且一直认为诗歌比小说更高雅,是所有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文学的精华所在。他从25岁就开始写诗,但无缘发表。之后哈代的小说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青睐,便致力于小说的创作,诗歌写作也因此中断。直到《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相继受到批评责难后,哈代放弃小说创作,重新开始写诗。
哈代生活的年代,虽然大多数英国人仍然对维多利亚“盛世”沾沾自喜,并对科技发展和工商业欣欣向荣的未来抱着盲目乐观的情绪.但是哈代却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他担忧在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同时,人类的精神文明会日益销蚀;担忧随之而来的弱肉强食的战争以及无往而不胜的资本对农村地区的渗透会把大踏步走向现代主义社会的人类拖向深渊。
二
毫无疑问,哈代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冷峻观察和对自然的辩证观点,是与浪漫主义和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气颇为不同的,如果说拜伦的诗锋芒毕露,闪烁着浪漫主义的光辉,艾略特的诗深奥含蓄,展现出现代主义的特色,哈代的诗则在浪漫主义中融入现代主义情绪,是现代主义的种子在哈代式的浪漫主义土壤中萌芽的体现。以浪漫主义为基调,揉和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便是哈代的诗风,这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揉和产生了伟大的诗篇。在哈代关于自然的诗歌中,这首创作于19世纪最后一个黄昏的《暗夜画眉》(The Darking Thrush)似乎颇带有这种现代主义的气息:
大地那清晰的轮廓
似世纪斜倚的尸身
墓室是阴沉的天空
猎风是哀悼的挽歌
但是,在接下来的诗段中,暮气沉沉的场景中出现了充满喜悦的歌声,原来是:
一只老画眉,虚弱、憔悴又瘦小,
羽毛身体饱经风霜
就这样决定用他的灵魂
与弥散的黑暗对抗
诗作中画眉所面对的“弥散的黑暗”和济慈诗中夜莺所在的黑暗的树林类似,这沉郁的环境凸显了画眉的昂扬斗志和满怀希望,正如《夜莺颂》、《致云雀》两诗一样。诗作结尾提到画眉对希望(Hope)的希冀,更是一种“充满感伤的乐观主义阐释”。哈代是一位清醒的批判现实主义者,他强调改善世界必须要正视黑暗,这样才能找到辽救的药石。“谈谈悲观主义。我的口号是,”他这样说道,“首先正确的诊断出疾病…确定疾病的原因;然后去寻找药石,如果有药石的话。乐观主义者的口号或实践是:对实际病症闭眼不看,只是为了预防征兆而采用经验主义的万灵药”。由此可以看出,哈代的乐观与当时流行于文坛的盲目乐观是大相径庭的。一战的残酷,让他对于理性主义彻底绝望,现行的世界被打破,而新的世界尚未形成。哈代这个处于这风口浪尖上,他必须小心翼翼的前行。受到进化论思想影响的哈代依然对人类未来怀有极大地信心,他肯定了希望的存在。因此,尽管“天穹像墓室般的阴沉,大地就像斜卧的尸体”,天地之间还是出现了一只画眉鸟执著地鸣唱希望。他瘦弱、老衰,正是哈代自我形象的投射(《暗夜画眉》)。在这首诗里,我们再也看不到十九世纪浪漫派的意气风华、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更多的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哈代自然诗中对浪漫主义的超越和与现实主义的契合。诗人内心的挣扎、彷徨以及痛苦之中仍抓住不放的希望,都表现了哈代立在20世纪的门口辛酸回顾的同时,还有对新世纪的向往和憧憬。
三
在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侵入,英国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失。新机器的引进使无数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流落到城镇,成为雇佣工人。农村的艰苦生活条件也使许许多多的姑娘背井离乡,到城镇里谋生,其中很多人沦为。在《堕落的姑娘》(The Ruined Maid)一诗中,哈代真实地表现了她们在非人的生活环境中的沦落。在英国诗歌史上,直接以为叙述对象的作品是少之又少的,而像哈代这样以一个来自农村而最终在现实的残酷逼迫下沦为的农村姑娘为主角的,并给以以种正面的描写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主要是因为,在哈下,普通劳动者是作为美的形象来创作的,哈代一直与他们朝夕相处,对人民有一颗仁慈的博爱之心。奥米莉亚(《堕落的姑娘》)这类已遭人世无损的姑娘在哈下,依然是一个未泯灭淳朴善良天性的形象。她清醒自己美丽的外表、舒适的生活来自灵魂的堕落,她以表面的漠然来掩盖内心深处的悲哀:
“奥米莉亚,亲爱的,这可真稀罕!
谁能料到你我会见面在城关?
哪来的漂亮衣裳,阔到这个样?”——
“哦,你难道不知道我堕落了?”她讲
“你没鞋没袜离了村,一身破衣衫,
你不愿再锄草,不想再把土豆剜;
这会子你羽饰带头上,镯子戴手上!”——
“没错,堕落了就这样穿戴呀,”她讲。
在《堕落的姑娘》里,诗人用同情的目光注视着这样一群来自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否定的是促使她们堕落的社会。“《堕落的姑娘》这首叙事诗恰似一幅绘制在扇面上的《苔丝》,奥米莉亚的这份清醒,这是蛰伏在哈代心中的希望之光,他相信总有一天奥米莉亚们会像苔丝一样对社会进行强烈的反抗。”(朱黎航,1999)就诗歌本身而论,在《堕落的姑娘》一诗中,哈代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令人惊愕的直白,还有对资本主义金钱侵蚀灵魂地直接而无情地嘲讽和否定。资本主义兴起之后,从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开始,它的魔爪就触及了乡村地区。对于哈代这样一位颇有乡土情结的人文主义者来说,是无法忍受自己心爱的大自然在瞬间就被轰隆隆的火车给搅乱了---真正的不速之客!在资本主义入侵乡村的时候,受破坏和侵害的群体不胜枚举,而哈代唯独选取了“堕落的姑娘”这一形象来作为自己诗歌的主角,自有其独到的视角。“哈代对于社会的深刻变化极为敏感,他哀叹旧的生活方式的消失,同情人们的心里创痛,关注人们的生存困难。”(王佐良,2006)
其实,只要略略了解一下哈代的小说作品,就不难注意到哈代对于“少女”这一形象的情有独钟,其中最有力的证据则是他创作的《德伯家的苔丝》的女主角“苔丝”这一少女形象。勤劳、美丽、单纯、善良,苔丝身上集中了所有农村女孩子应有的优点。这样的一个天使般纯洁的少女,却在资本主义大举进攻乡村地区的时候被“玷污”了,而“堕落的姑娘”一诗中的少女形象与苔丝犹如双子星座,她们各自在不同方面,不同意识中反映出资本主义在她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综合分析之下,哈代之所以钟情于选择描写农村女子作为自己的主角,一方面也许是哈代想从本体上对乡村的美或者说自然之美予以肯定;另一方面,从两性角度来说,女性在现实男权社会中,本就处于劣势地位,当灾难降临时,她们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
四
哈代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他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宣扬了一种面对人生灾难时坚韧的态度。哈代诗歌是英国从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必然环节。在哈代诗歌中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对痛苦的敏锐感受,有现实主义观察残酷现实的冷峻目光,还有现代主义对人类的危机意识。作为一个在文坛最具喧哗骚动时期的创作诗人,哈代不属于任何流派。然而他的诗歌体现了从传统诗风向现代诗风的一种蜕变。他将传统的艺术手法和复杂的现代情绪和谐地揉和在了一起。确实,作为跨世纪的巨人,哈代的思想是完完全全属于新世纪的。
参考文献:
[1] Bailey,J,O.Poetry of Thomas Hardy.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rolina Press,1970.
[2] Johnson,Trevor.“Poems about Seasons,Places and Things'’i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Poems of Thomas Hardy.New York:St.Martin’S Press
[3]韩明旭&刘丽娟,在希望与失望中纠结——读汤玛斯·哈代的《薄暮听画眉[J].时代文学(双月刊),2007(5)
[4]刘建辉,希望的呐喊者——析哈代式悲观主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屠岸,《英国历代诗歌选》,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
[6]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王守仁,何宁,《20世纪英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王佐良,周玉良,《20世纪英国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9]韦华,豪华落尽见真淳——从《黑暗中的鸫鸟》看哈代抒情诗意象的运用艺术,川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3,(02).
[10]颜学军,论哈代的自然诗[J].外国文学评论,2002,(01)’P32-40.
[11]朱炯强,《哈代———跨世纪的文学巨人》[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12]诸国忠,李珠,哈代的人生理想和诗歌创作风格IJ】齐鲁学刊,2002,(06)
浪漫主义是兴起于十八世纪欧洲的一场艺术与文化方面的运动,它以高度关注人的本性为特征,强调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想象,摆脱了古典主义的观念和形式,也是对固有的社会准则的反叛。这种反叛是对于封建传统文化从道德秩序到文学观念的反叛,是对于人的情感、欲念、意志的自由宣泄、表现和对于重塑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于把自我发展宣布为伦理学的根本原理的热情。卢梭也认为,“人们原始的情感是以我们自身为中心,关怀人性首先要关怀人本身”,“实现自己的意志不屈服于别人的意志,才是自由”。
浪漫主义的兴起是西欧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一章,在文学思潮方面,这种要求个性解放,冲破封建束缚的精神力量及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就像水一样渗入到作家的创作中,卢梭、歌德、席勒、拜伦的浪漫主义作品和较早期的莎士比亚的戏剧都给人们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西方浪漫主义影片吸收了浪漫主义中那种积极的人生进取精神,个性解放的要求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电影作为现当代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形式,不可避免地传承了文学的、艺术的、文化的浪漫主义精神,加之绝大多数具有浪漫情怀的表演艺术家的大胆的再创作,浪漫主义在文学的影视阶段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和登峰造极。
一、西方浪漫主义影片的特点
1、传承的爱情主题。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人类永恒的生活内容之一,因此也就成了影视艺术的永恒主题。人生是一个极丰富的过程,大起大落或大喜大悲总是如诗般起伏于其中。在人生这首诗中,生生死死是浮沉的表象,使人生于生死的纠缠难解,往返不离中得以永恒的,是人的爱。在电影发展的早期,卓别林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可说是最早的爱情片经典。影片中,卓别林扮演的流浪汉善良诚实,他关心和尽力维护着与他同属社会下层人物的盲女和流。尽管卓别林的喜剧性情节和十分夸张的表演总是让人禁不住要捧腹,但每当他和片中女主角在患难与共中产生了真挚的爱时,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2、自由的表现角度。
电影曾将许多著名的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如《茶花女》、《简・爱》、《日瓦格医生》(Doctor Zivago)、《安娜・卡列妮娜》等,这些影片因其丰富细腻的表现力,发射出了比它们原著更迷人耀眼的光彩。比较典型的如小说《飘》,在众多的世界文学名著中,它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是电影《乱世佳人》却是电影史上的丰碑,于是连带着提高了小说的名气。对很多青年学生而言,《乱世佳人》做得最好的便是美化了郝思佳。看《飘》的时候,虽然能理解郝思佳的动机,却没办法喜欢她的自私和贪婪。《乱世佳人》则有意无意的避免在她性格上的阴暗面着墨过多,只是强调她的坚韧,描绘她的成熟,使观众包容并喜欢上这个自私,独立、好强、勇敢的女子,于是郝思佳的形象便无形中亮丽起来。
3、多元的类型结合。
浪漫主义影片在继承和发扬其精神本质时,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将喜剧精神和悲剧精神相结合,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结合,将人本主义和人道表现相衬映,使这一精神实质成为人类必备的艺术食粮,构成了多元的统一体。
(1)爱情片与灾难片的结合。
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尽管在这部影片中,影片的主线是冰海沉船,爱情故事只是影片的副线,但因影片对人物心理情感的真实而细腻的描写,反使本为主线的沉船事件成了露丝和杰克的爱情故事的环境背景衬托。当露丝和杰克暂时冲破传统枷锁,抒漫情怀地站在豪华的泰坦尼克号船头,迎着海风,沉浸在爱的欢乐当中,当露丝冒着生命的危险,独自到即将被水淹没的三等舱里解救杰克,当杰克将生的希望留给露丝,而自己却带着爱的幸福微笑着沉入冰冷的海底时,观众会发现,这虚构的却十分感人的爱情故事已经远远超过了真实的,让人震惊的沉船故事,尽管这是一个真实而令人惊憾的历史事件。因为影片中那惊心动魄的沉船过程已经成了露丝和杰克超越生死的爱的证明。
(2)爱情片与战争片的结合。
如《卡萨布兰卡》,这部影片以二战中法国沦陷后不堪纳粹压迫的人们千里逃亡转道北非法属摩洛哥城市卡萨布兰卡为背景的,但这不是一个惊险片或战争片,实际上是一个关于爱情和自我牺牲的影片。它曾获得1943年第1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并成为经久不衰的直接反映二战的爱情片。影片的核心人物是一组男女三角关系,处于两个角的是“同情”的力克和拉兹洛,另一个角上则是他们所争夺的对象伊尔莎,而那个重要的通行证则是电影的线索,从而引出了艰难的选择,爱情还是正义。很明显地,力克和伊尔莎是相爱的,但由于命运的安排,力克选择了正义,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为了事业和爱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幸福,这使他最终成为一个理想化的完美的人。片中一曲温柔蚀骨的《时光流逝》曾让多少人唏嘘不已。最终道义战胜了爱情,力克在机场目送心爱的人离去,因战争失落的爱情让人无奈。伊尔莎的经典台词“整个世界在崩溃,我们却挑上了这个时候恋爱”反映了当时一代人的心声。
(3)爱情片与超现实主义影片的结合。
如《人鬼情未了》,在这部影片中,莫丽和山姆那种横跨阴阳,超越生死界的爱被演绎得动人心魄。为了保护莫丽,被害死去了的山姆的魂灵紧守着莫丽不肯离去,为了让莫丽相信他的魂灵的存在,为找出杀害他的凶手,为了不让凶手伤害莫丽,山姆的魂灵做出了种种努力。他去恳求黑人女巫奥塔帮忙,他拼命学习和练就了用阴力促使阳界的物体飞动起来的本事,他还亲自去查清了杀害自己的凶手,并在凶手要加害莫丽时保护了莫丽,让凶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影片中的这些情节均传递出一种撼人的力量。而当山姆的魂灵和莫丽在奥塔的帮助下拥抱在了一起并感觉到了对方,当山姆的魂灵最后一次亲吻了莫丽,沐浴着金光冉冉升上天际时,人们不由得为莫丽和山姆忠贞不渝、生死不离的爱而深深感动了,并对山姆的魂灵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4、模式与套路
(1)轻松浪漫的故事,青春靓丽的主人公,简单明快的节奏,鲜艳活泼的画面。
如《罗马假日》,两个人一个厌烦宫廷礼节的枯燥烦琐,一个是囊中羞涩的小记者,罗马的一日,虽然短暂,可是轻松惬意的时光让两人体会爱情甜美。虽然最终他们因为各自的身份和职责没有走到一起,但罗马成为他们永久爱情的象征。小巧玲珑而又典雅大方的奥黛丽・赫本演出这种纯真的公主角色最为适合不过,而“谦虚”“优雅”“英俊”“高贵”“性感”“绅士”的格利高里・派克也是最佳的搭档。影片还将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拍得十分温馨悦目。
(2)现代灰姑娘的故事,女性希望幸运落在自己头上,男性则渴望充当英雄。
如《情归巴黎》,故事仍然是那个古老的故事,小鸭也最终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女主角萨布蕾娜从一个心高而命薄,性格开朗而其貌不扬的司机女儿变成一个光彩照人的现代文明标本式的时代女郎。而作为男主角的亿万富翁莱纳斯,因事业、金钱和权力而丧失了自我,直到不可思议地爱上平民的女儿,找到了他从未品尝过的爱情时,才找到了自我。萨布蕾娜在巴黎找到自我,莱纳斯在萨布蕾娜身上找到爱情。影片给每一个人物都安排好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也为观众留出了一个对于九十年代爱情神话的幻想空间。
二、回归人性本源
1、永恒的主题与人性本源
这类浪漫主义影片之所以广受观众欢迎,是因为它们揭示了爱情的真谛,表现了人们对真爱的渴望与执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将金钱、地位、权势与情感或婚姻相结合,单用物质的眼光来衡量生活的幸福与否,所以,相爱的人往往不是结婚的对象。但在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总能突破各种困难,最后走到一起,那种来之不易的经受考验的真情往往能打动人心,叫人向往,引起共鸣。浪漫主义影片能让观众放弃日常生活中的身份感和位置感而进入它营造的梦境,让人的精神得到休息和解脱,使人性得以释放,使精神回归了本源。
美国著名女性作家赛珍珠于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型宴会上,主持人对赛珍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她的具有高超艺术质量的文学作品中,赛珍珠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于人类的一个伟大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了解和重视。
1942年1月,赛珍珠的长篇小说《龙子》出版发行。学者徐清认为《龙子》是赛珍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一部最流行,影响也最大的长篇小说。小说《龙子》围绕1937至1941年期间,普通农民林郯及其家人反抗日本侵略者展开故事情节。
根据百度百科,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而赛珍珠长篇小说《龙子》中象征等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运用,赞美大自然的浪漫主义主题,完美的人物形象刻画以及童话般的浪漫爱情,使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
一.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
在长篇小说《龙子》中,作者赛珍珠运用了象征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根据百度百科: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在赛珍珠的长篇小说《龙子》中,龙并不是邪恶的恶魔。相反,龙象征着保佑人们的神灵。龙主宰着人间的繁荣和平安,并掌管着风和雨。龙使人间风调雨顺,而这是丰收的征兆。
关于龙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夏朝。传说在夏朝,有两条龙曾经发生一场激烈的大战。最终,这两条龙都消失了,留下了一片肥沃的土地。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华夏民族。
在赛珍珠的长篇小说《龙子》中,日本侵略者发动的残酷战争夺去了林家大儿媳兰花以及她的两个年幼孩子的生命。林家陷入了极度的悲伤中。就在这时,林家二儿媳玉儿生下一名男婴。这个孩子非常可爱。他的身子又结实又硬挺,两条腿圆滚滚的,小胸脯墩墩实实,肩膀也很宽厚。
这个结实的男婴给林家所有的人都鼓起了劲儿。自从有了他,整个林家又有了生气。这名男婴象征了林家对未来的希望。
二.赞美大自然的浪漫主义主题
赞美大自然是许多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赞美大自然也是赛珍珠的长篇小说《龙子》的重要主题。
在《龙子》中,在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之前,林郯一家一直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林家赖以生存的土地离大城市不远,紧靠大江,坐落在青山峡谷之中,即使在干旱的季节,那里的水也从不间断。
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深褐色的泥水中一片翠绿,禾苗投下的影子形成了一条笔直的黑线。
在天气变凉爽的时候,成群的雁飞过田野,寻找收割时遗落在田间的谷粒,天空湛蓝湛蓝的,上坡上的草已转成枯黄色。
在严冬到来的时候,厚重的寒霜给大地抹上了一层白色。这里成为了一片白茫茫的田野。而冬小麦在这银霜下面绿油油地一片。
在夜里,刚才还像一片白云似的月亮,逐渐变成了金黄色,悬在夜空中,水田中蛙声此起彼伏。周围安静极了,只有青蛙跳进水塘的声音和蝉儿经久不息的鸣声。那鸣声一会高一会低,一会像热切的私语,一会又悄然无声。
字里行间,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赛珍珠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在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战争之前,林郯一家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声打破了这种宁静与和谐。赛珍珠在赞美大自然的同时,强烈谴责和抨击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暴行,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三.完美的人物形象刻画
在小说中,赛珍珠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完美的人物。这些完美的人物为《龙子》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赛珍珠的长篇小说《龙子》中,林郯是一位完美的男性。林郯拥有清瘦的面孔,方方的面颊和下颌。林郯已经五十六岁了,但是他还像年轻时一样健康,虽然很瘦,但是非常健康。
在长篇小说《龙子》中,林郯非常勤劳。在赛珍珠笔下,林郯就是勤劳的中国劳动人民的代表。林郯辛勤而不知疲倦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林郯带着儿子用黑黝黝的手臂往水汪汪的田里插栽下一棵棵壮实的秧苗。
在这部小说中,林郯是一名非常有责任感的人。林郯非常珍惜祖先留给他的这片土地。林郯像珍惜自己生命那样,呵护着这片土地。林郯希望死后将这片土地传给自己的子孙。林郯将把土地传给子孙视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林郯下定决心,不管是否亡国,他都要留在这里,保护自己的土地。林郯在日本侵略者的飞机飞临上空的时候都照样在地里干活,看也不看一眼天空中的飞机。
林郯有时也希望能把田地卷起来带走。可是田地偏偏有这么深,穿过地皮,一直伸到地心。所以林郯下定决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守住自己的田地。他要顽强地守护属于自己的土地。
除了保护土地,林郯一直在努力保护家人。在和平时期,林郯努力耕作,希望家人能生活得更好。战争爆发了,林郯依旧拼尽所能,希望战火不要伤到家人。
林郯也乐于助人。在小说《龙子》中,敌人每天不间断地轰炸,使繁华的城市成为一片瓦砾场。越来越多的人从城里逃到乡村。逃难的人有富人也有穷人,其中还有一些被日本侵略者炸弹炸伤的小孩子。林郯对因战争逃亡的难民非常同情。林郯为这些经过他家门的难民敞开大门,欢迎难民们到家里休息,并为难民们准备吃的东西。
在这部小说中,玉儿是林家的二儿媳。玉儿非常漂亮,她那颧骨高高的小脸就像孩子脸一样漂亮。
玉儿是一名求知欲非常强的女性。玉儿觉得书籍能给她带来力量。一天,玉儿剪掉了自己笔直、光滑而又黑亮的头发。玉儿剪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卖掉剪掉的头发,买一本书。玉儿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玉儿非常聪明和机敏。玉儿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者。玉儿希望到敌人内部去找机会杀更多的鬼子。玉儿乔装成一名老太太。为了隐藏自己的年轻和美貌,玉儿戴了一顶银灰色的假发套。这是从一个流浪剧团那里买来的。紧接着,玉儿将脸涂满了染料。她在嘴唇上抹了一层厚厚的油灰。玉儿将牙齿弄得黑黑的,还在背上塞了一个包裹,这样她就可以装成一名驼背。在与别人说话时,玉儿故意将声音变得嘶哑。玉儿刻意说话口齿不清,就像她的牙齿管不住风似的。
听说城里要为日本侵略者举行宴会,玉儿利用聪敏和机智,成功将放了毒药的鸭肉送上宴会的餐桌。结果,放了毒药的鸭肉毒死了五名侵略者,而其余参加宴会的侵略者也都病倒了。
玉儿也非常勇敢。一有机会,玉儿会像男人一样,去杀鬼子。有的时候,玉儿会从门阶上举起枪朝日本侵略者开火。玉儿干的和自己的丈夫一样好。
四.童话般的浪漫爱情故事
许多学者认为《龙子》这部小说是一部关于战争的小说。但是,在这部小说中,读者依旧可以找到童话般的浪漫爱情故事。
在小说中,林郯的三儿子英勇善战。他将山上的一座庙改成了一个营垒。他带领手下的二百五十个小伙子,一次又一次袭击日本侵略者的哨卡,袭击被上司派出来寻找食物和搞突袭的小股日本侵略者。
在这座庙里,一位技术精湛的老匠人塑了一座美丽的菩萨。这尊菩萨拥有凝望远方而又心照不宣的眼神。她的双唇间有迷人的线条。林郯的三儿子深深地爱上了这尊菩萨。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希望找到一位和这位菩萨长得一模一样的姑娘作自己的妻子。
林郯的三儿子和家人都非常清楚,他不可能娶到一位与这位菩萨长得一模一样的妻子。除非奇迹发生。但是,在这部小说中,奇迹真的发生了。
梅丽的父亲在京都任中国大使馆一等秘书。梅丽不顾父亲的挽留,从数千英里的异国他乡回到了中国,来到华中西部山区的山洞中的一所女子学校教书。梅丽拥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修长而又黑漆的睫毛,红润润的嘴唇和洁白的牙齿。
也许是命运安排,梅丽在去为母亲扫墓的途中,偶遇林郯的三儿子。林郯的三儿子惊讶地发现梅丽与庙中的女菩萨长得非常像。林郯的三儿子立刻爱上了梅丽。而林郯的三儿子的英俊与潇洒也深深地打动了梅丽。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19世纪音乐艺术在浪漫注意思潮的影响下进入了“情感美学”,这个时代由崇尚理性转向崇尚情感。舒曼以一句格言概括了这个时代的普遍心理:“理智有时会错误——感情却不会错误”。
一、音乐美的特殊规律—音乐美学
“科学意义上的美学和音乐学,是随着近代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在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出现的,而作为它们下属分支的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当然是在此之后。”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1750年,德国的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敦出版了以“美学”为名的美学专著第一卷,这是他首次以“美学”为名出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1784年,德国音乐学者丹尼儿·舒巴尔特首次将“音乐”和“美学”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自此产生了“音乐美学”这个术语。
自从音乐美学这个学科被独立起来,由于人们对此的认识角度和研究角度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虽然人们各执一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从各个角度丰富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为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音乐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在西德摩塞尔的《音乐百科词典》中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属性:“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部分……可以按其来源,将音乐美学分为主要两派:哲学家的音乐米学,他们从中的思索出发,也探求音乐;音乐家的音乐美学,他们从他们的音乐出发,力图达到一个总的思索—这是由于本身不同的立场区别所形成的结果……”而日本的神保常彦在《标准音乐词典》里又曾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的属性:“音乐美学,作为关于音乐的美学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美学相对而言,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美学。另一方面,当人们把音乐学按体系和历史进行划分时,则又可以将音乐美学看做是按体系划分的音乐学中的美学部门。”虽然上述的对音乐美学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对属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强调了它作为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也相当的广泛,主要有三大体系:音乐美的本体、音乐的审美经验和音乐美的价值,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哲学的思辩方法是音乐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形态分析学的研究方法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音乐的创造、音乐的鉴赏、音乐的价值的一般规律的。”
二、音乐美学中的“感情论”
在西方十九世纪以前的漫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关于音乐美学的探讨大多是在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从十九世纪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音乐美学领域被哲学家独占的时代结束了,音乐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而德国的音乐家舒曼是勇敢地进入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情感论音乐美学作为欧洲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美学流派,成为十九世纪最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潮。情感作为音乐的内容,决定了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舒曼就将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取向表达的非常鲜明,他说:“只能够发出空洞的音响,而没有适当的手段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乃是渺小的艺术。”在西方的音乐美学史中称舒曼是个“感情论”者。因为在舒曼大量的音乐评论文章里都贯穿着“音乐是感情的表现”这样的一个观念。舒曼身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音乐家,常常把现实同幻想对立起来,在艺术中为自己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用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幻想的世界里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感情上的慰籍。用舒曼自己的话说就是:在艺术的幻想中寻找现实的幻想的代替物。在舒曼强调的感情表现及其所具有的幻想因素之中,有很强烈的主观性。“这不仅表现在他的音乐别注重个人内心生活和感情世界的发掘,而且更体现在题材本身常常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有直接的关系。爱情往往在这种经历和体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是他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品,其情感论音乐美学特征是显而易见的。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审美取向。舒曼的艺术歌曲大多是以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的。舒曼将音乐与这些诗歌结合的天衣无缝。正如很多人描述的:“这些歌曲的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达到了水融的程度。他对诗词的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使他的歌曲形式富于变化、表情亲切,旋律热情而富表现力。”“也许由于舒曼有着更高深的文学修养,他在歌词选择方面非常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手段,使诗歌焕发出了更加动人的诗意情趣来。”《妇女爱情与生活》这部声乐套曲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注重音乐情感内容并将音乐情感作为音乐审美的美学观。
19世纪是各种音乐体裁极大发展的一个世纪。“舒曼的‘感情论’美学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它在很大程度上同这个思潮有血缘关系。然而,可贵的是舒曼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完全被浪漫主义所束缚和被它所俘虏。舒曼不但在许多方面克服了浪漫主义的某些消极因素,而且还能有所突破,同新的文艺潮流相接近。”
三、舒曼认为的音乐
“在舒曼看来,一部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必须是高尚的思想感情内容同独创的艺术形式的结合。”那到底音乐应该发挥什么样的社会作用,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呢?舒曼坚持认为“音乐决不是供人娱乐,供人在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的东西。它必须是一种更高尚的东西。更高尚的东西是什么呢?用舒曼的话来说就是能”照明人类心灵的深处”的东西,能提高德国人的思想”,能像贝多芬的音乐那样以“伟大的思想启导我们国家”的东西。这正是舒曼对于音乐的社会作用的理解和要求。无非是要求音乐应该具有真正能触动人们内心感情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内容。对于艺术形式的要求,舒曼指出:“艺术家必须上升到卓越的精神高度,把掌握技术性普遍知识不当作目的,而只是当作一种必须具有的手段。”
舒曼之所以对音乐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的创作里有很多让人难懂的东西,甚至他的一系列关于音乐的评论都那么生动泼辣、尖锐犀利。问题大概就在于他的性格,他是那样一个自由而孤独的人,他的所有音乐创作都是来自与灵魂的创作,他的音乐美学包含着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改变,然而,舒曼对于音乐的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以后研究音乐美学还是具有很现实的历史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帝姆·道雷.《舒曼》,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和舒曼》,音乐出版社.1962.
对大多数人来说,萨缪尔·泰勒·柯尔律治(c samuel taylor coleridge)是一位文学人物,撰写了《夜莺》(the nightingale),《古舟子咏》·c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和《忽必烈汗》( kulan khan)等诗作。但是,他还是英国哲学和神学界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也是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主要灵感之源。纵观柯尔律治的一生,他经历了一个从早期虔诚的圣公会信徒,到受伏尔泰哲学的影响而宣布自己是无信仰者,转而热衷于上帝一位派论和大卫·哈特莱(david hartley, 1705一1757)的唯物主义哲学,后来又回到圣公会正统的宗教心路历程。在其生命的最后20年中,他的诗歌创作相当缓慢,大多数作品关注的是哲学和神学。柯尔律治一生思想的终极命意均指向了宗教。没有其他作家像他那样习惯性地把文学和哲学问题与神学乃至现行的实用基督教交织在一起。他渊博的学识是为宗教服务的,在他涉猎的每一个知识领域,他一再的引入宗教的话题,仿佛那是势在必然。柯尔律治对很多重要的神学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见解透辟独到。本文旨在阐释其最基本的宗教观点。
一、对自然神学的批判
自然神论是近代欧洲流行的一种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这种理论在宗教神学领域倡导理性的原则,主张把宗教建立在健全的理性上,把信仰还原为认识;认为《圣经》的神圣性也要由理性来检验,真正的宗教必定是合乎理性的和可以了解的。它反对基督教教会所宜扬的人格神及其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统治和支配作用,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等非人格的存在。这种理论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来代替传统的天启宗教。
柯尔律治坚决反击当时自然神学的代表人物威廉·佩利(william paley. 1743一1805),认为他是正统基督教的严重威胁。佩利主张我们可以通过客观证据从不信转向信仰,而这些客观证据来自经验材料,即柯尔律治所称的“知性”c understanding )。柯尔律治认为证据神学(evidence-theology)不仅无用而且在原则上也是错误的。当神学或哲学理论以逻辑推理为起点的时候,它就将自己限制于物理客体,难以获得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真理。结果,自然神学将自然领域转变为无生命的机器,不可避免的蜕化为唯物主义。因此,在实践层面上,柯尔律治认为依赖于客观标准无异于无神论的一个变种。在柯尔律治看来,基督教是理性的人能够理智地信奉的信仰,是一种生活,而不是一种哲学;基督教的真理是自明的。基督教的权威不在于逻辑证明,而在于它满足我们人类需求上的能力。信仰的基础不是论据而是经验,深刻的思想只有通过强烈的情感才能获得。人只有在他充分的个人存在中来领会精神真理。“只有联系到我们的感官对象,知性的评判才会有效,而我们则以知性的形式反思我们的感官对象。”当知性受限于感宫秩序的时候,它才具有价值。
柯尔律治在1798-1799年游历德国之前己经踏上了非理性主义和为基督教辩护之路。他在德国浪漫主义中发现了体验神学的根基。浪漫主义以审美和有机论为本位,奠定了新的认识论思想基础。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1781)的帮助下,浪漫主义认为,经验方法仅允许我们达到外部世界,理性主义哲学不能引导我们朝向真实的世界。正如克科普尔斯顿(frederick copleston)指出的:“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是感受和渴求无限。”渴求无限是要求我们关注人类生存中能够直接地通向人类感情和欲望的领域:情感、直觉、神秘和审美。仅仅从外部视角来认识自然会导致我们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通过直觉认识的自然则显示为一个动态、充满活力和统一的实体。在对自然神学的反击中,柯尔律治以独特的基督教的方式运用浪漫派的思想,把重点从逻辑推理转移到直觉和感受,强调了情感和直觉的重要性。
二、理性与想象
柯尔律治相信有一种能力会从致命的唯物主义弊病中解救宗教与道德,这种能力,他称之为理性(reason)柯尔律治热情地呼唤神圣、永恒的理性力量:“理性!天堂最好、最神圣的恩赐,与上帝相通的纽带!”“实践万千变化中唯一永恒的准则一个充斥着不和谐欲望和自私自利的世界中唯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尺度!”他将理性描绘成“普遍和必然信念的力量,高于感觉的真理之源泉和实质,它们自身即它们存在的证据。柯尔律治的理性不是抽象和思辨的理性,而是“人类的实践理性,它以不可分割的兴趣和情感领会意志、良心、道德存在,这种理性,也就是说,是智慧的器官,而且(就人来说)是永活的和实际真理的源泉。”可以看出,柯尔律治的理性应视为一种力量,一种直观的领悟力。凭着它,整个的人格—感觉、意志及情感—才能作为一个整体行动。因此,理性是一种联合的力量,使一切根本不同的经验和真理结合为一体,并被理解为一个精神上的整体,因为理性根植于独一的存在物(上帝)之中,他是“一切联系的基础”。
“正是这种功能,也可以说是理性的本能,使我们所有的概念和多种知识联成一体。一切的体系都依赖于此;没有它,我们不能连贯地思考自然,也不能连贯的对我们自己的思想进行反思。这一切之所以可能,只有依靠这样的设想或假设,即有一个太一是宇宙的基础与原因,在一切递擅与一切变迁之中,它既不从属于时间,也不从属于变化……”
柯尔律治还进一步区分了“理性”和“理解”,认为“理解是这样一种能力,我们凭着它概括并整理知觉的现象。他认为至上的真理是精神性的和形而上的,而上帝就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单凭思辨的思想和推论不能揭示出全部的真理,而它也不能为感觉所识别。只有理性允许我们进入到终极实在的领域,因为理性与道德上、宗教上的真理相关,唯有理性是精神上领悟的工具,是“高于感觉的真理”之工具。
此外,为了释放出心灵中创造性的力量,我们必须运用理性中最富有活力的能力一一想象。在《文学传记》一书中,柯尔律治指出,艺术创造就是通过想象能力,把心与物,即主观与客观融合为一个精神的统一体。通过想象,我们超越了自然中的已知事实,提升为神圣的实在。因此,当自然神学以知性为基础时,它将我们束缚在感觉领域。具有想象力的理性则提升我们超越自然,将我们和上帝联为一体。
柯尔律治关于理性的概念显然受到德国信仰主义者的影响,雅可比(friedrich heinrich 7acobi. 1743-1819)也主张我们对于超感实体的确定性有一种直觉或信仰。他认为,正如我们被赋予了感知能力,我们也被赋予了一种“更高的理性”( vernunft ),一种精神上的能力。而科学上的理性(verstand雅可比称之为“理解”、“懂得”只限于现象界,不能证明超感觉实体的存在。
三、圣经与体验
柯尔律治通过读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的作品而接触了德国的圣经批判运动。同时他认识到统治英国神学的“圣经无误论”因为太拘泥于文字而扼杀了精义,使圣经成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是手段。当人性从圣经话语中被剥离出去的时候,它同时也就不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柯尔律治提出了这样的释经学原则,即只有在“怀着信仰阅读时”,圣经才能成为“活生生的上帝之道”。柯尔律治将体验标准运用于圣经,在他看来,形而上的真理决不能单靠思辨的或推论的理性去认识,而是要依靠包含深沉的情感和意志的整个的人去认识。与其说圣经的权威依赖于外部支持,不如说它具有内在权威。“圣经和基督教是它们自身充分的证据。”圣经在精神上的权威性证明就在于“它适合于我们的天性,适合于我们的需要。” (1)基督教不是一套教义,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在圣经经文的真实的人性中,才能认识到它的精神真理与力量。“在圣经中找到的我远比我已在其他一切作品中经验到的加起来还要多:这就是圣经话语在我存在的最深处找到了我:随着这种找到我而来的是不可抗拒的确据,即它源自圣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