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7:59: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40-01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前提,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

“文化”一词,在我国古代是“文治”和“教化”的总称。《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就是通过伦理道德来指导人的行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古代相比,今天我们所讲的“文化”,其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文化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指的就是广义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精神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等等。本文所探讨的文化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与政治、经济相对应的文化建设问题,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对于什么是“先进文化”,人们在认识上有这样几种误区:一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西方文化,对其趋之若鹜;二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文化趋新,认为什么流行什么就先进;三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儒家文化,厚古薄今;四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人们喜欢的文化娱乐活动,认为什么有市场什么就先进。而实际上我们所讲“先进文化”,必须具有“社会主义”属性。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等等,都要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而不是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否则,不论其贴上任何标签,都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苏联搞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放弃了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导致思想混乱,最终走向了解体。中外历史经验教训证明,在文化宣传上如果污蔑甚至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建设上如果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举措。

二、从历史方位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三个面向”的文化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问题是当代世界最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当代主流经济学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Grosfeld,1990)。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关于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学说,但从总体上来说,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没有一套现成的“过渡”理论或“转轨”理论用来指导经济体制国家改革的重大实践。这意味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这个实践本身就是对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呢?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就是整个社会的共产(共同占有和共同生产)、整个社会的自由联合劳动、商品生产和竞争的消除、阶级的消灭等等。显然,这样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是不能结合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即共(论文库)产主义而言的。而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由发达资本主义脱胎的科学社会主义(共(论文库)产主义)是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正是基于当代实践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高形态共(论文库)产主义。就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而言,我们的基本定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根本定位。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做了科学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确切地说,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一些学者在讨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中,总是把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形态的特征同市场经济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研究,如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仅仅归结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公有制形式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较低生产力水平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必然导致平均分配。这样来理解社会主义实质上降低了社会主义的标准,模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另一种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种基本制度本身就包含着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元的产权关系、包含着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产权主体的存在提供了市场经济生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藕合有其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得以共同存在的一个前提。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的生成确实是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但在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并没有演化为以市场为中心在社会范围的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存在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前提的,而分工越发达,单个私人资本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能力就越有限。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力这一矛盾的解决,一是通过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社会化,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组织方式的变革实现财产占有与运作的社会化来解决的。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我们选择了公有制度而西方国家则是通过选择了股份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来解决这一矛盾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消除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因财产一定形式的社会化运作而使其经济体制演变为计划经济体制,因此笔者认为把市场经济区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不科学的。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它直接联系的或调节的对象是生产要素或财产的组织单位——企业,而不是所有制制度。市场制度所要求的是采取什么样的生产要素或财产组织形式使企业既能适应财产社会化运作的要求,又能按照市场价格信号组织生产和经营的经济主体。历史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法人产权独立于所有权,所有权与法人产权分离与制衡机制的创立,曾使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突破自身的局限,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对公有制财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所有制社会结构的调整,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相藕合,也与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经济低效率直接相关。本来意义上的计划经济是以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的,全部社会生产都要有组织地进行,社会对全部劳动和资源都要有计划地配置和调节,商品也就随之自动消失了。从理论上来说,计划经济同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共(论文库)产主义是相同的。从计划经济的现实来看,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的计划经济,共同特点都是排斥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其运行机制是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和行政手段来调节,计划经济运行的基础是政治安排,而政治的本质是支配与强制,即国家对社会经济实行全面垄断和政(论文库)府的超经济强制,因而是一种“统制经济”、“命令经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单纯理解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有三个最为基本的特征: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这与计划经济的基础和本质是根本对立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借以产生和存在的制度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奢望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改良出市场经济。事实上无论是理论意义上的计划经济还是实践意义上的“统制经济”都是同市场经济相根本对立的。如果不是这样来理解,那么就意味着不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就可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种模煳认识是非常有害的。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真正的计划经济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完成之后才会出现,而“统制经济”实际上是超越客观实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制度选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有着一种与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相适应的世界性背景和意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界或地域限制的,市场经济的这种属性必然要求打破国家或地域的限制,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经营,跨国公司的出现正是市场经济这种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因此,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无疑使中国经济隔离于世界市场的“经济鲁宾逊”式的设计最终归于梦想。世界需要中国,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样,问题的另一面是:中国也需要世界。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为主体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企业,而不是政(论文库)府。因此,我国高度集中体制下的传统的经济模式中,政(论文库)府作为一个超级的“经济托拉斯”来与国外企业发生经济利益关系和竞争,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必然导致经济的X非效率。因此中国建立与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相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有了理论上的或概念上的依据。我们把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置于国际大背景的坐标之中,就会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总体氛围的条件下的现实选择。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可以说,中国加入WTO的实质是同市场经济制度接轨。

二、市场化及其标准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化改革就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和价值取向。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不少学者也对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和改革的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判断,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由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即市场化及其判断标准问题。

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至少需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市场化;二是市场化有无标准;三是市场化的研究方法问题。

市场化是一个与市场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范畴。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市场化的理解是有一些分歧的。例如,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认为,市场化是指资源配置方式由政(论文库)府行政配置向市场调节的转化,具体说,就是“取消或放松国家对商品生产要素供求数量及价格的管制”。而较早系统研究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市场化进程是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持续地增大,对市场机制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增强的演变过程。市场机制包括供求、竞争、价格、风险、利益机制等,是市场化理论含义的延伸[3]。把市场经济看做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持续地增大的过程这个定义非常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正统规范,但是忽略了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人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见物不见人。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自从19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马歇尔等分析供给与需求以来,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但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供给和需求背后恰恰是人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因此现代经济学把市场过程更多地理解为市场主体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另外把市场化单纯理解为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会偏离市场化的本质。已如前述,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把市场经济理解为市场机制调节配置资源的过程,是有一定的理论假设和前提的,那就是在一个完全竞争和市场化已经完成的经济中,在私有财产和经济自由已成为既定前提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自然就是由市场配置资源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市场经济才被称为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或经济形式。经济市场化就其本质来说,首先是经济主体的经济自由权利的确立、实施和得到有效保障的过程。经济自由权既包括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也包括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化的实质就是经济自由化。市场主体在明确的产权关系和平等互利的条件下,自主从事交易活动,交易双方不仅能够从中获得利,而且还能够创造合作剩余,这样就使原来我们认为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的交易活动具有了生产性,市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也因此凸现出来。

第二个问题,关于市场化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问题,专家学者们也是有不同的观点。多数研究者认为市场化进程有绝对的标准。这种观点最有代表性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要判断和评价体制改革是否达到目标,就必须对测度市场化程度的标准作出界定,尽管这是一个难以统一的复杂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作出统一的结论。所以,他认为,应以100%作为完全的市场化的标准,以0%作为完全计划化的标准。其理由是由于各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政(论文库)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国家对不同领域的干预、在不同时期的干预都不完全一致,所以,如果不是以100%来界定完全的市场化(尽管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达到100%),而以某一个市场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作为对比的基础或参照系,那么,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失去统一的标准,同一个国家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时期的比较也会发生困难。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化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意义[8]。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计算或测度市场化程度的绝对值不是一个科学的方法,也不能从绝对值的意义上去理解市场化程度。说一个国家的市场化达到一个百分数,会给人一个错觉,好像世界上存在一个100%市场化的国家,而这样的国家并不存在;即使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调控的手段、方式、程度等方面也不完全可比;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化的内涵也相应改变,所以,不存在一个静态不变的市场经济标准。因此,对市场化进程的绝对评价是无意义的,而只能进行不同地区之间进程快慢的相对比较,即以名次之类的顺序尺度进行衡量。

笔者认为,市场化不仅在性质上是可以定性的,市场化的过程在本质上可以看做是经济自由化的过程,而且在标准上也是可以界定的。也就是说市场化的含义是双重的,既包含过程,也是指一定的标准,严格来说它是指市场经济发育的一定程度而言的。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假设一个国家的市场化水平是从5%向10%过渡,我们就不能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市场化了。这就意味着市场化不能单纯是指过程而言的。其次对于标准来说,它是从静态的角度对市场化的程度的一个限定,即规定了市场化的最低标准,比如说5%就不能说是市场化了。至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交易越来越突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在全球范围组织经济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只能进行相对比较等观点,并不能说明市场化本身是不能测定的,而只是说明市场化的测度的研究方法问题。

关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市场化程度在15%以下可称为非市场经济或坟墓经济,市场化程度在80%以上可称为成熟或标准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60%—70%之间可称为准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40%—50%可称为转轨中经济,市场化程度在50%—60%左右可称之为接近准市场经济或转轨中经济。国内学者对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尚有一些不同的判断,主要是有高、中、低三种估计,高位估计是65%,中位估计是55%—60%,低位估计是60%[7]。正是基于我国市场化程度已经基本达到或已经接近60%的判断,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世纪5—10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我认为关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基本上是比较准确的,国外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据世界遗产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利用50多个经济指标对世界150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化程度的评价结果,中国市场化程度大致相当于美国的50%,考虑到可存在的人为的偏差,中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估计至多达到美国的60%—65%,处于这样的水平,我们可以认为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对于十五期间,要在5—10年中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有相当的难度。从西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英国、美国和日本来看,英国大体上用了250年使英国成为标准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封建制度几千年,计划经济30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长期的社会革命,对此,我们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如生产要素市场化问题、市民社会的建构问题等等,对此我们应当有科学的判断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市场化程度的研究和判断,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国内学者提出的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主要有:江晓薇、宋红旭[5]提出的测算指标是:(1)企业自主度:包括企业的14项自,即生产经营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口权、投资决策权、税后利润分配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资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2)市场国内开放度: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价格调节、投资管理;(3)市场对外开放度:包括进口依存序、非关税壁垒,直接投资实际额;(4)宏观调控度:包括税收负担、政(论文库)府补贴、贸易管理、社会消费、信贷管理;国家计委课题组[6]是从商品市场(包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入手进行测算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实际上就是国家已经放开、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量的那一部分占全部市场的比重。顾海兵[7]则是从要素市场化方面进行研究。他提出的测度指标包括:(1)劳动力市场化,包括农村劳动力市场、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体制及城镇、城乡的户口封闭体制;(2)资金市场化,包括资金市场的主体结构、资金结构、利率结构;(3)生产市场化,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三产业;(4)价格市场化,包括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和公用事业价格、房地产价格、医疗价格。陈宗胜[3]认为,对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测度,最好按经济体制自身的构成,即企业、政(论文库)府、市场三方面展开分析。徐明华[8]则从8个方面进行了测算,这8个方面包括:(1)所有制结构:包括工业总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等5项具体指标;(2)政(论文库)府职能转变和政(论文库)府效率:包括GDP与政(论文库)府消费之比、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等6项具体指标;(3)投资的市场化: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基建投资中非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比重等3项指标;(4)商品市场发育:包括出口总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商品销售额与工农业产值之比等3项指标;(5)要素市场发育:包括合同制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每万人职业介绍机构数等5项指标;(6)对外开放:包括外贸依存度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2项指标;(7)经济活动频度:包括每万人商业网点数、每万人工业企业单位数等3项指标;(8)人的观念:包括每万人个体户数、每万人私营企业投资者数等4项指标。笔者认为,运用不同的指标体系来探索研究市场化的程度判断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实上每个指标体系都不能做到完全真实地反映市场化的程度,重要的也不是运用不同指标体系判断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而是对市场化进程的基本趋势的把握。就研究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借鉴美国遗产基金会的研究方法,该基金会的经济学家首先把经济自由化定义为“对于政(论文库)府在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管束的消除”。他们对经济自由化指数的测量也是针对政(论文库)府对于经济所施加的束缚程度进行考察,因此这种考察的具体对象主要是政(论文库)府的相关政策。这种考察是对影响经济自由化的“投入”方而不是“产出”方进行考察;该机构共设置50项变量或指标,采用分值测度的方法进行“打分”和评估。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考察制度因素对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当然影响一个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还有人口素质、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可以考虑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盛洪.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J].经济研究,1992,(11)。

[2]张灿,谢思全,董利.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

[3]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陈文通.如何正确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N].北京日报,2002-04-19。

[5]江晓薇,宋红旭.中国市场经济度的探索[J].管理世界,1995,(6)。

[6]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J].宏观经济管理,1996,(2)。

[7]顾海兵.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最新估计与预测[J].管理世界,1997,(2)。

[8]徐明华.经济市场化进程:方法讨论与若干地区比较研究[J].中(论文库)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5)。

篇(3)

注重整体性研究,是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后,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对于整体性研究内涵的认识,学者的看法并不一致。究竟什么是整体性研究?整体性研究的载体·和切入点是什么?整体性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是加强整体性研究必须要明确的基本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以下三个关系。

一、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的关系

关于这一关系的基本观点是:整体性研究并不排斥分科性研究,整体性研究是建立在分科性基础上的。在强调对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时候,理论界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过去对的研究只是注重分科性研究,而没有从整体上研究。我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合理。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

一是过去没有特别强调整体性研究,并不等于没有进行整体性研究。按照理论界的共识,理论的内容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构成。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这三部分内容是分别属于哲学、经济学、法学三个不同的学科门类,理论在学科划分中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存在。这种状况在客观上造成了对理论的研究是按照学科划分,分别在不同的学科中进行研究,没有从学科划分的角度把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可以说,这是过去没有特别强调整体性研究在学科划分上的原因。

但是,在学科划分中没有把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不等于在对理论的研究中没有进行整体性研究。所谓整体性研究,其实质是运用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现象,并得出科学的结论。如果这样来把握整体性研究的话,那么,以往的研究也在不同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对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例如,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并根据这一理论分析得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结论,就是体现了对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因为这里涉及的不仅仅只是理论的某一个部分,而是理论的整体,这当然是可以看作对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从这一意义上说,有没有对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并不能完全从学科划分来看,不能因为在学科划分中没有把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就得出没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结论。

二是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不是两种互不相关的研究。严格地说,很难把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分为两种不同的研究。尽管分科性研究的内容明确地定位于理论的某一个方面,而整体性研究的内容定位是理论的整体,但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理论,所不同的只是研究的角度和涉及的具体内容。事实上,是否对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主要应该看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以及综合运用。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融合在一起,注重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就是对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当然,对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只是研究理论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按学科划分对理论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也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理论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理论的各个内容,深入把握其理论内涵,使理论在不同的学科中确立其学科地位,这也是对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因此,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都是理论研究本身,区别的只是研究视角的不同。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理论内涵,既要有整体性研究,也要有分科性研究,二者缺一不可。分科性研究是整体性研究的基础,没有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就谈不上把这些理论综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研究。同样,没有整体性研究,分科性研究只能停留在某一个局部,就不能使理论作为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整体出现。分科性研究体现在整体性研究之中,整体性研究寓于分科性研究之中,二者并不能截然分开。从根本上说,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统一于理论研究。

二、整体性研究与各二级学科研究的关系

设置理论一级学科,以及五个二级学科(基本原理、发展史、中国化研究、国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不按照理论各构成部分来建立二级学科,而是从整体性研究角度来设置二级学科,五个二级学科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展开对理论的整体性研究,这就在学科设置上突出了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从这一意义说,加强对五个二级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际上也就体现了对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强化。

因此,加强对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是与理论学科的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性研究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有一定的载体,五个二级学科就是理论整体性研究的载体。这五个二级学科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涵盖了整体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基本原理”这个二级学科从理论涉及的主要内容上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基本原理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个学科,是各学科基本理论的综合,是一个整体。因此,对基本原理也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仅仅只是从某一个学科研究的基本原理,并不能体现它的整体。如果说以往对基本原理的研究,更多的是强调对某一个学科的研究深度,那么,在注重整体性研究的条件下,不仅要求有对某一个学科的研究深度,而且还要求有对多学科研究的广度,要把研究的重心转向综合和整体。这是基本原理学科研究和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强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的具体体现。

“发展史”这个二级学科从理论发展史的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比较注重对基本原理的研究,而对发展史的研究重视不够,以至现在这一学科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队伍建设都明显地落后于其他的二级学科。加强对发展史的研究,是整体性研究本身的需要。这是因为:其一,理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发展,对发展史的研究,揭示的就是理论整体发展的历史,因而发展史涉及的内容是整体性的。其二,发展史研究是整体性研究的构成内容之一,可以说,没有对发展史的研究,对整体性的研究也是不完善的,整体性研究本身就应该包含了它的理论发展过程和历史。因此,加强整体性研究,必须要重视对发展史学科的研究和建设。 “中国化研究”这个二级学科从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的理论成果这一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是一个整体,的发展也是一个整体,而的发展是体现在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之中的。在当代,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即中国化的,是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体现。这一发展涵盖了理论涉及的各个方面,因而是整体的发展。强化对中国化过程的研究,突出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研究,是当前加强对理论整体性研究的一个基本着力点。

“国外研究”这个二级学科从世界范围对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这一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的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因而世界各国者和非者都在对理论进行研究。注重整体性研究,是国外学者对研究的一个特点。我们强调对的整体性研究,应该了解和把握国外对研究的状况,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从这一意义上说,加强国外研究这个二级学科的建设,深入研究国外对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进行理论整体性研究的体现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二级学科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旨是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高度统一,即对理论的整体性把握。从理论研究与理论教育的关系来看,理论研究的整体性是理论教育整体性的基础,加强对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不仅体现在从整体上把握理论,同时也反映在运用整体性研究的成果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理论的整体性在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上的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对于整体性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教育实践意义。

总之,当前加强整体性研究,应该重点落实于对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各二级学科的研究和建设,离开了各二级学科的建设,整体性研究就会成为失去学科依托的空中楼阁。

三、整体性研究与问题研究的关系

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关系来看,现在提出加强整体性研究是和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实践中问题的认识直接相联系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规律性的认识也日益深化。社会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整体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因而对问题也需要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正是实践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对理论也必须进行整体性研究。因此,加强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是对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客观要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发展内涵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发展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只有实现社会的整体发展,才是社会的全面进步。认识的深化,导致了发展观念的转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刻反映了我们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同时也对研究发展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社会发展中综合性、整体性的问题。为更好地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加强理论的整体性研究。

所以,整体性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研究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发展问题。加强整体性研究,就必须与对实践中的问题研究结合起来。要有效地实现这一结合,形成二者的相互促进,应该把握好以下两点:

篇(4)

论文摘要:和何在断的历史条件下,从予遭德以时代性与现代性,以断遭德为基点,重断忍考教育的遭德体系与遭德定位,是本文的一点尝试。

道德是人类的行为准则之一。几千年来,人类以道德作为自己无形的“灯塔”,规范着自己的言行,摆渡着人类这艘巨大的航船,使之驶向“善”的彼岸。尤其在我国,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道德教育,更是内容宏富,博大精深。而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却打破了这平静的一切,使道德为改革付出了悲剧性的代价。在这种形势下,建构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比较稳固的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无疑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现代道德教育内容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中国社会在发展,世界也在变化,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思维视角,给其注人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其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道德教育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1道德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一致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众多领域与国际接轨,导致了传统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出现了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化.进而使道德价值观念同样出现了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化,这种文化在世界观的多元化过程中同样得到印证。面对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化趋势,世界观与道德价值观也在寻找适合的基点。当代道德教育内容要求从培养公民对道德观念的习惯到践行某些道德规范,最终使得达到思考自主性,以便实现自我控制和精神化的自由。这就是说,世界观业己成为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核心,并渗人到道德价值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等其他品质,使之成为道德教育内容一个统一的整体。

1.2素质综合化倾向

未来的社会,一个人在德育方面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社会各个领域的活动与生活。因此道德教育内容不仅对个人的道德心理品质、政治思想品质等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个人求知、能力等方面产生影响。换言之道德因素将溶合到个人的综合素质中。世界各国德育实践表明,现代德育内容必须既重视道德知识,又重视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既重视道德认识能力,又重视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因此,当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就被烙上了素质综合化的倾向。它不仅包括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还包括具备一定的理解社会生活能力,如认识能力、批判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2现代道德教育内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现代构建是以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历史脉络及其发展规律为经线,以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新发展为纬线.同时借鉴当代西方道德教育内容,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来实现的。现代中国道德教育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贴近中国国情的原则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说我国处在社会主义还不发达的发展阶段。这种国情告诉我们,从社会形态上讲,我国现阶段的根本属性是社会主义,因而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而从社会发展水平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而我们必须客观地面对现实而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作为服务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道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的现代构建,必须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坚持这一原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新体系时既要坚持道德内容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又要充分兼顾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必然还存在着价值多元这一基本倾向。因此,构建道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要坚持以一元价值为主,多元价值为辅的有机统一。

2.2以为基础的原则

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应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尤其是经典作家关于德育内容的论述,为新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换言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道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为新体系的构建确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为新体系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2.3坚持创新的原则

当今世界,高科技飞速发展,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日期,社会的经济墓础和上层建筑许多方面都在进行着改革。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乃至于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大变化。毋庸讳言,每一位中国人都会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座标,市场经济的大潮呼唤着更加开放、更加进步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行。因而,构建道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必须坚持创新原则,才能为培养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发挥其德育的教化功能。

3现代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道德教育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如何是这些内容在实践中顺利的实施,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也应注意:

3.1德育内容必须系统化

要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的完整体系,使各教育阶段整体衔接、协调呼应,做到德育目标分层递进。德育内容循序渐进,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各教育阶段自成体系、德育工作脱节、德育的目标倒挂、德育内容及方式方法简单重复和脱离实际的现象,充分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建立德育与其他教育互渗、真善美统一的“大德育观”。从教书育人的教育功能出发看,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没有无德育的教育,也没有不是德育教师的纯粹的教学人员。事实上,一方面大量的德育内容蕴藏在各学科之中,体现着各具特色个性的德育内容。

3.2德育队伍要全员化

在教育化社会,社会的非教育组织或机构被赋予了教育职能,“教育己成为所有人的事情”。它涉及到全体公民,公民们今后都是学校施行的教育的积极参与者,而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享受者。因此,构建全员育人观是社会化教育的现实要求.它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德育的权利和义务,共同用自己的言行来反映德育的要求,从而使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道德问题时,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各种场合感受到、验证到的都是一致的价值规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加协调保障的环境网络。

篇(5)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019-03

引言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设立于1991年,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项目基金。开设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设有社会学、马列・科社学、政治学等23个学科类型,基本形成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文库等七个立项资助类别。在国家社科基金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以下简称“马列・科社”)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1994―2015年马列・科社学科国家基金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统计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全部数据来源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公布的1994―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马列・科社学科的立项数据。在数据处理中,本研究基于2008个有效样本,首先将所有数据汇总,统计到Excel表格,然后对马列・科社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时间、立项类型、区域分布、研究机构、科研人员、项目主持人、预期成果等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意在揭示我国马列・科社学科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二、立项情况统计分析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所涉及以下特征,即项目数量、项目类型、项目地域分布、项目主持人、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和项目成果类型七个立项情况,本文也将从这些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一)项目数量统计

经统计,1994―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马列・科社学科共计资助立项2008项,从表1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1994―2015年马列・科社学科立项总数基本上保持增长的趋势,但是在1995、1997、2000、2003年四个年份呈现减少的趋势,而且个别年份差距较大,1995年仅资助13项,2012年开始大幅增加,增加幅度达到48项。

通过深入地分析数据,说明从1994年到2015年,本学科项目数量上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长,表明学者、大众对马列・科社学科的学习、研究、分析人数越来越多,也就突出地体现着对马列・科社学科的研究视角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进行深入地探索。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马列・科社学科立项数所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例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在1994―1995年、1998―1999年、2004年、2007―2009年、2012年、2014―2015年呈现增长的趋势,从中分析立项数目在减少的过程中1999年达到最高6.46%,2003年最低达到3.27%,其余年份基本上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大。

(二)项目类型分析

马列・科社学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文库七种类型,至今为止,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只有201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苏联解体的二十周年祭》这一项目,另外由于一些项目未标明项目类型,所以这两项未统计在内。

根据表1,我国马列・科社学科的立项项目主要为一般项目,其次为青年项目、西部项目、重点项目。马列・科社中一般项目共立项1146项,占本学科立项总数的57.04%,是马列・科社学科的主体立项项目。青年项目占本学科立项总数的19.86%,从1995年最少的2项增加到2014年最多的48项,增福为46,增速快于立项项目总数的增速,这也客观的说明国家大力重视和支持青年力量的培养,这也为今后国家社科项目立项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之后的西部项目设立于2004年,立项数占到项目总数的14.09%,立项数量超过了重点项目的立项数量,表明了这与国家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为了大力扶持和支援西部发展,因此从2003年开始进行西部计划。另外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立项数所占比例相对低,其中重点项目占到项目总数的6.87%,重大项目占到项目总数的0.89%,因为国家对这两大项目审核要求高、程序多。后期资助项目和成果文库两大项目均开设于2010年,所占项目总数的比重分别是0.89%、0.34%,这两大项目最终的成果形式是专著,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立项数量较少。从这一统计表中也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我国马列・科社学科的人才相对缺乏,研究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力量相对薄弱。

(三)立项项目地域分布分析

表2统计的是国家社科基金马列・科社学科项目立项地区的分布情况,此表借以考察本学科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表2首先体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数据研究的全面性,本表统计的是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国家社科基金马列・社科学科的立项数目以及占总项目数的百分比。此外,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地区呈现集中性的特征,居首位的是北京,立项数目为326项,占总数的16.24%,从这一数据可以得出,北京在马列・科社这一学科的研究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北京在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方面是全国的核心地区,同时,北京的科研院所、高校、军队以及中央机关的机构的数量和水平是支持本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湖北、江苏、河南、湖南、山东、陕西的立项数在80项以上,是项目贡献的重要地区。然而,项目数较少的几个地区分别是、海南、青海、宁夏、内蒙古和山西,这六个地区共立项73项,占总项目数的3.64%,不难发现这些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较低,因此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四)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系统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主要隶属于以下五大系统,分别是高校、党校、社科院、机关、军队体系,通过表3统计可以发现,在马列・科社学科的研究领域中,我国各省市的高校科研人才云集,高校科研人员是研究的主要力量,研究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强,是研究重要课题的主力军;同时,在党校系统中,马列・科社学科的立项项目也起着重大的作用,这与马列・科社学科的学科性质有关,我国大力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意识层面弘扬主旋律,奠定主基调;相对来说,术业有专攻,军队系统的立项数目较少。

(五)项目数较多的研究机构及科研人员分析

表4统计的是1994―2015年马列・科社学科立项总数在10项以上,包括10项的研究机构的信息,此表从微观上可以系统地把握出本学科在国家基金立项上的具体系统的集中性,有助于国家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科研院所集中支持。

首先,从本表列出的数据中,共有36个机构立项数目超过10项,共立项674项,主要是高校、党校和社科院。立项数目具有明显的隶属系统集中性,立项数目最多的是中央党校,为74项,占到总数的11%,是本学科研究的强力军,这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另外,其他党校共立项188项,占到总数的27.89%;排名第二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42项,占到总数的6.23%,中国社科院在马列・科社学科的研究中无论是专业性还是深度性方面一直是佼佼者;从本表中看到我国的大多高校也是项目产出的主要贡献者,共有26所高等院校立项434项,占到总数的64.39%。同时,本表反映出明显的地域集中性,这与表2统计的信息相一致,立项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湖北两个省市,表明这两个地区的研究实力整体较强。

其次,高校立项分布又呈现明显的阶梯性,第一梯队为:华中师范大学立项34项、中国人民大学立项32项、山东大学立项27项、东北师范大学立项24项、武汉大学立项22项,共立项139项;第二梯队为:南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大学立项18项、复旦大学立项17项,南京师范大学立项16项、苏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立项15项,共立项150项;第三梯队为: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共立项14项、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立项13项、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立项12项、南京大学立项11项、河海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立项10项,共立项145项。高校主要体现出明显的专业性,主要是集中在全国各省份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的学院、政治学院,表明了这些马列・科社学科专业强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中占有明显优势。

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的高校、军队、党校、党政机关以及其他机构的项目主持人信息进行统计,发现马列・科社学科研究人员的立项数主要在2项以下,3项的科研人员有15名,4项以上主要集中在7位研究者,这些科研人员是本学科领域的核心领军人物,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中立项数目最多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的聂运麟共立项5项,其中有两项为重点项目,客观上反映了华中师范大学在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紧随其后的六位学者平均立项为4项,主要以一般项目居多,不难发现,他们大多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周期较长,而且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以山东大学的王韵兴学者为例,主要研究理论的实际运用,他所研究的四项项目中,有一项青年项目、一项重点项目,因此,也在本学科的研究深度和高度上有着突出的体现。

(六)项目成果预期分析

在项目申报、立项的程序中立项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是项目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是选择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的起点,在某些方面,预期成果的选择是项目研究成果成败的关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预期成果形式多样主要以专著、研究报告、论文集为主,还有译注、工具书、光盘等形式,但是因具体学科的性质会有一定的形式成果。在马列・科社学科中,主要以专著、研究报告、研报、论文集单一项的形式立项,共680项,占到总数的97%,以专著+、论文集+等两种形式立项的共21项,占到总数的3%。

在这些成果中,专著立项占到总数的80.31%,当然这与不同的项目类型的要求有关。同时,马列・科社学科的专业性质决定着成果的形式,本学科主要研究基础理论及其在某些领域及角度的理论运用,适合科研人员进行高、深程度的探索。另外,由于本学科的特殊性,没有译注、工具书、光盘等成果形式,因此,今后可以在成果形式上进行多样化创新,不断推进项目的深入探究。

三、小结

(一)研究现状概况

本文主要以马列・科社学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和形式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对我国1994―2015年间的马列・科社学科立项项目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够基本上把握本学科发展的脉络和趋势。在22年间本学科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立项总数为2008项,项目类型多样主要以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为主,青年科研力量已经成为本学科研究的中坚力量,反映出国家对新力量的重视与培养,项目的地域分布以及项目负责人的所属单位、系统分布呈现集中性,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科教文事业发展快的省市高校,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多样,有专著、研究报告、译著等,并且西部地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有较快的发展,新疆、贵州等地的学科建设水平取得了提高。

(二)研究思路大致相似亟待新角度

马列・科社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项目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主要是集中在立项项目的总数、立项类型、立项地域分布、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系统分布、立项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分布、项目主持人和项目预期成果这八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整体的研究思路基本相似。在最终的研究结果中则体现出立项项目存在地域、单位,所属系统等方面的不均衡现象、集中性现象,进一步推导出本学科研究建设的热点地区以及薄弱地区,面对不均衡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项目负责人单位集中在发达地区,因而提出要对相对薄弱地区如云南、等地进行政策倾斜,这样的研究思路是理论的一般延伸,这也会造成对同一立项数据的重复研究,这需要科研人员以及学者进行研究思路的新创造。

(三)加快形成学科研究的集聚效应

马列・科社学科具有自身发展的特色,理论性、专业性强,因此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不难发现,本学科应发展特色研究领域,加快形成学科研究的聚集效应,带领整个学科的向前发展。在表2、3、4信息统计的基础上,可以得出,通过进行不同单位机构、不同地域的联合,以高等院校、社科院为研究的主阵地,以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为主要的带头地区,进行优势互补,拓宽本学科研究的视角和深度。另外,科研人员可以借助跨学科的理论视野,不断深化相关理论内涵,整合本学科的领军人才和资源,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途径等方面进行突破,为我国国家社科基金人文社科领域提供前瞻指导。

参考文献:

[1] 徐俊,风笑天.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学研究进展――基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统计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4(9)

[2] 张永汀.国家社科基金视角下我国政治学科研究状况分析――基于1993-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据的量化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3(3)

[3] 黄华伟.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发展状况[J].科学学研究,2011(10)

[4] 覃正爱,赵亮,余倩.国家社科基金推动马列・科社学科蓬勃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11

[5] 鲍振东.落实“两个巩固”推进社科工作[N].辽宁日报,2013.11.19

[6] 姜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分析――以社会学为例[J].西南名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

篇(6)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223-02

一、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在原子论上的重大差异

一直以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都被认为是古希腊最简明,在现在看来也是最科学的一种关于世界构成的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开始脱离幼年时期对于“神”的依赖,并逐渐开启了理性的大门。

德谟克利特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充实而不可分的物质微粒,作为万物构成的基本原料;“虚空”是“原子”存在和运动的场所,其性质是“原子”“充实而不可分”性质的对立面—“空虚和疏松”,足以让“原子”的运动完全不受影响。最初“原子”在“虚空”中“不规则地分布”并作着不规则的运动,随着这种不规则运动导致的“原子”间碰撞而逐渐形成了“涡旋运动”。在“涡旋运动”中各种不同的原子按照不同的组合形式结合起来,从而复合为世间万物。

“原子”、“虚空”、“涡旋运动”都是客观、必然的,那么由“原子”在“虚空”中“涡旋运动”而形成的万物的产生必然都是有原因的。现在看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虽然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天才思考“合理地”设定了世界构成的一种形式,但实际上使人类对万物构成有了一种新的思考,而不仅仅将其归结为“神”的主观创造。由于他的世界观是以“必然”为开端的,所以也就很自然地在哲学上得出结论:一切事物都有着必然的相互联系,并都受这种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制约。德谟克利特在自己的这种思想指导下,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生活方式,正如他在家乡阿布德拉被以“挥霍财产罪”指控时的自我辩护说言:“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学问的人的讲演;在我同辈的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就是埃及所为丈量土地得人也未必能超得过我……”

但德谟克利特并没有就“涡旋运动”产生的前提——“原子”的不规则运动做出说明,为何这些性质一致的“原子”不是相安无事地依照着它们所有成员都遵守的规律运动而却有相互之间的碰撞和挤压呢?

很大程度上,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同意西塞罗的观点:“由于伊壁鸠鲁看见了,如果原子通过它们自己的重力被迫往下坠,我们没有力量可以转移它,因为原子的运动是被决定了的、是必然的,于是为了逃避必然性,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而这个办法是德谟克利特所没有想到的。伊壁鸠鲁说,虽然原子由于它们的重量和重力被迫而从上往下坠,不过原子的运动仍然稍微有些偏斜。”

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大框架下,以“原子”的不规则运动这一“涡旋运动”的成因为突破口,提出如果一切都是像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那样被必然规律所支配,那么所有“原子”的存在和运动都应该是无差别的,“原子”没有理由会在一个为规律所支配的宇宙中不规则地分布和运动。从而也没有理由存在“涡旋运动”,更谈不上万物由“原子”通过“涡旋运动”所引发的碰撞和挤压来实现组合。所以,伊壁鸠鲁认为如果原子论要能自圆其说,那么“原子”之间必然需要一些细微的差异,通过这些细微差异导致的运动上的差异,从而实现“原子”间的碰撞以及“涡旋运动”。而这些差异的存在又指向新的问题——这些差异是什么造成的、有差异的“原子”还是“原子”吗?于是,伊壁鸠鲁把“原子”的这些差异归结为其微弱的、自主的意识,从而通过对原子论的“细微”修改消除了在“原子”的“涡旋运动”上的疑点。

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修改虽然看似细小,却指向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正因为“原子”在运动时存在着偏向上的“自由”(这种自由无法用完全的必然来解释,只能或多或少地归于“原子”的偶然运动),而这种“自由”在其空间观中同样与德谟克利特对“原子”及其运动的“必然”假设一样,都是“终极必然”的——“自由”与“必然”同样是终极的。所以每一事物和认识无论其理性与否,都具有其存在的无上“自由”,因此争论一种观点是否真理是没有意义的,真理是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共鸣。伊壁鸠鲁在人生的选择上与德谟克利特截然相反,他将享受人生和追求内心快乐正如其名言所说:“作为目标死亡同神一样不足惧,因为死亡只是人的感觉的丧失,当人活着时,死亡还没有到来;当死亡到来时,人已经不存在。因此,死亡与人生不相干,人应当通过哲学认识自然和人生,从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中解放出来,用理性规划自己的生活。”

看似细微的修改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原本充斥着宿命必然性的原子论变得带有二元论色彩,“原子”得到了自由,由它们构成的万物也有了摆脱宿命的契机。以原子论为起点对比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自然哲学上的不同,马克思找到了他们都信仰着原子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追求的原因。

二、“原子”坠落的偏向点拨了意识与规律的关系

相对于德谟克利特朴素唯物主义原子论的崇高地位,伊壁鸠鲁在自然哲学上的成果则更多地受着批判和讥讽。在马克思创作博士论文的时代,哲学史上大部分人把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相等同,并将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修改认为是随意臆造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类似于西塞罗:“并非伊壁鸠鲁是没有学士的人,而是那些以为到了老年还得学习对少年人来说不知是可耻的东西的人,才是无知的人。”对伊壁鸠鲁及其学说客观评判的声音显得极为弱小。通过对伊壁鸠鲁的时空观的重新阐释,实现在哲学史上对伊壁鸠鲁及其自然哲学地位和作用予以正名。正如在博士论文的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我认为在这篇论文里我已经解决了一个在希腊哲学史上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闪耀着一元唯物主义的光芒,认为万物皆由虚空中不可分的“原子”在“漩涡运动”和相互排斥和吸引的过程中构成,万物的存在和运动皆由这一规律决定。从这一观点延伸,得出万物的的命运皆由这一形而上的规律所引申出的其他规律所决定。作为“万物”中一部分的人类只能接受规律的控制和安排,德谟克利特自己则以毕生的精力探求着世间无穷无尽的的规律,以期触碰那形而上的真理,“真正讲来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因为真理潜藏在无底的深渊里”。

但是,这种对宇宙构成规律的规定使得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变得神秘化,其中暗示了人类在万物规律面前被完全掌控的宿命,人类只能不断地去认识各种表象后的因果联系而无法对事物和自身的命运有所作为,“他(德谟克利特)提出把原子的相互排斥和冲击而产生的漩涡作为必然性的实体。可见他在斥力中只注意到物质的方面,即分裂、变化,而没有注意到观念的方面;按照观念方面,在斥力里,一切与他物的关系都被否定了,而运动被设定为自我规定。”它表现了无神论倾向,但是却把类人的神变成了无情感的规律——神被进一步神化,人的价值依然虚无。

马克思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评价突破了前人普遍批判的藩篱,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对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继承具有扬弃意义,并超越了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抬高自然规律而忽视人类精神的问题,将人从被规律完全掌控的宿命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的价值和地位拥有了“神性”(或者说将形而上的规律世俗化了)——“所以卢克莱修很正确地断言,偏离运动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并且像他立即把这个思想应用到意识方面那样,同样,关于原子也可以说,偏离运动实在它的胸怀中的某种东西,这东西是可以对外力作斗争并和它对抗的。”

三、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萌芽显现

马克思并没有通过博士论文明确地提出自己的空间观和自然哲学,而是以一种看似折中的方式提出了自然对于世界构成的思考——既沿着前人的道路继续尊重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又突破前人评论的藩篱,给予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修改以客观评价。

篇(7)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硕果累累同时充满沧桑的一年。感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们,感谢在我一路走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成长和平稳度过难关。这是我最由衷的话语,我知道,在企业里没有同事的帮助,是做不好任何事情的,这需要不少的事情来做好。

我是1984年8月参加工作,技校毕业后取得汉语言文学自学大专学历。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20年,先后担任过企业政工科副科长、科长职务。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学习,是自己的政工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在从事政工工作期间,扎扎实实,勤勤恳恳,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企业争得了多项荣誉,为企业的不断健康成长做出了不懈努力。现将我的业务工作报告如下:

一、严于律己,为供水事业积极奉献

多年来,我作为一名员,一名政工干部,我在各地方严格规定自己,努力做到工作上勤奋,纪律上严守,作风上务实,作为上廉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扎实工作,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得到了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在今后工作中,将更加严格规定自己,狠抓理论学习不放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方向,为企业的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扎实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学识水平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我坚持学习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从1984年技校毕业参加工作后,于1989年至1992年自修了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系统学习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史四门基础理论课。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系统学习了,大精神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成长规律,增强了党性观念,坚定了在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上,为实现奋斗终身的信心。现在,为进一步提高自己,我又于考取了博山区委党校经济管理本科班,继续深造。

三、立足本职

篇(8)

IE在19世纪末起源于美国,并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得到迅速应用和发展。到了二战期间,美国多数大学的工学院都已经相继成立了正系,并开始招收IE硕士生,到1990年美国已有150所大学的工学院设有IE系,其中92所可以招收硕士生。199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首批设立IE专业,1993年正式招收IE专业本科生,目前,我国已有150多所高校设立了IE专业。1999年国家教委批准设立IE工程硕士点。

2.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IE最初主要应用在机械制造、电气工程、材料工程等领域,随着现代管理发展,IE的应用范围已扩大到服务行业、公用事业甚至政府部门。工业工程强调“系统观念”和“工程意识”重视研究对象的“统筹规划、整体优化和综合原理”。目前现代工业工程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人因工程、生产及制造系统工程、现代经营工程、工业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等。

IE专业硕士研究生都是具有四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企业及事业单位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经过了一定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训练,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他们本科毕业已多年,外语水平不高,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较弱,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和陈旧,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另外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大多是作企事业单位的骨干或重要领导者,他们是带着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而来的,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工程硕士学习方式是“进校不离岗”,集中在每周六和周日集中授课,保证了工程硕士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学习专业知识。

3.创新工业工程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3.1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总体目标

工程硕士的培养应该按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的指导思想,认真分析和把握工业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努力提高工业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工业工程领域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的掌握某一门工程专业知识和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现代工程经济和现代工程管理理论,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3.2 创新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在体现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正专业工程硕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突出创新能力;重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强管工结合,因材施教,灵活教学,注意IE领域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知识的传授。

(1)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

工业工程硕士是工程领域里的一种专业学位,它侧重于工程应用。课程设置强调较宽的学科覆盖面,因此必须对工程硕士生加强基础理论和拓宽专业知识,建立起一个合乎工业工程工程硕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管理领域的工业工程课程设置主要包括:①学位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外语、运筹学、计算机软件基础、工程经济学、战略管理、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先进制造技术。②选修课。现代生产与管理、人因工程、质量系统工程与管理、新产品开发学、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价值工程等与工程结合的工程领域或相关的技术课程。学位课学分19分,累计学分33分。

(2)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应用远程教育和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凭借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可以适应工业工程硕士生不能像全日制学生那样集中时间学习的特点,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和工作的空闲时间里进行自修,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如电子邮件等给学生布置作业和答疑等。

(3)抓好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关

①论文选题与开题。工程硕士论文研究题目一般直接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实际,工程背景明确、应用性强。论文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体现作者综合运用工业工程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由导师审查通过后,由学校组织3-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小组论证,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阶段。②论文指导。工程硕士的指导采用双导师制,有校内具有工程实际经验的导师与企事业单位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兼职导师联合指导,保证工程硕士论文的质量。③论文答辩。论文经过导师审查通过,且工程硕士生完成了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并成绩合格,才可以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应有3位专家评阅,其中一位为校外专家评阅,另外两位为校内专家。答辩委员会由5位专家组成,并聘请校外工程领域具有高级职称专家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

篇(9)

2005-2006年cssci共收录哲学论文8278篇,这些论文所标引的关键词有16000多个,其中被标引15次以上的有160个左右。下面分类对这些标引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加以分析,了解2005-2006年哲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一、哲学门类关键词分析

根据我们对哲学研究成果的观察和了解,哲学论文中如果直接标引哲学或哲学各门类的名称为关键词,则所研究和分析的内容大多与学科或各门类的自我描述、反思或建设有关,即便是具体人物、流派或问题的研究,也与上述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如表1中被标引的哲学(60次)、哲学研究(22次)、哲学观(18次),显然都是学科相关问题的标示。

分析表1中的关键词可以看到,在2005-2006年间的哲学研究中。哲学、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和西方哲学是哲学研究的重心。

如果合并哲学(324次)、(133次)、马克思(132次)、马克思哲学(87次)、西方(33次)等高度相关的关键词的标引数量,可以看到,在2005-2006年间哲学研究中,与哲学有关的关键词标引数达到577次。因此,哲学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设是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如果合并中国哲学(112次)、中国哲学史(33次)和中国古代哲学(15次),与中国哲学相关的关键词的标引数达到了160次,排名第二,但与哲学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由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的规模决定的。但就中国哲学自身来说,学科的自我反思和建设显然也有较高的热度。如果将科学哲学(83次)、技术哲学(54次)和工程哲学(20)这些通常视为科学技术哲学的关键词相加,其标引数为157次。与西方哲学相关的关键词标引数,如西方哲学(61次)和西方哲学史(15次),共76次。这表明科学技术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学科反思和建设也有一定的热度。

分析表1还可以看到,一些具体分支和方向是2005-2006年的研究热点,如政治哲学、实践哲学、道德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等。特别是政治哲学、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通过关键词的标引数来看,2006年比2005年有大幅度提升,增热趋势明显。

二、哲学基本问题关键词分析

哲学作为一个形态较为成熟的人文学科,学科研究所围绕的核心问题通常包括一些历久弥新的“老问题”。同时,哲学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致思于一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往往是在新的理论和实践境遇中出现的,需要展开新的探索。

表2给出了2005-2006年哲学论文中有关“哲学基本问题”的标引关键词。

通过分析表2可以看到。一些哲学学科中的基本问题,如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辩证法、方法论、自由、存在论等,仍是哲学研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一定是专门进行的,往往更多地是在具体研究中加以涉及。另外一方面,一些现当代哲学研究中所凸现的“新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如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生活世界、人类中心主义、真理、主体间性等,作为关键词的标引数排列较前,且基本上呈上升趋势,成为哲学研究所关注的对象。特别是现代性、后现代问题的讨论,显然成为热点。

三、哲学关键词分析

表3给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学论文所标引的哲学关键词的统计情况。

根据表3,有关哲学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设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注意到,一些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理论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荣辱观也成为重点的关键词或标引数上升幅度较快的关键词。在经典作家的研究中,除马克思之外,关于恩格斯的研究也有增强。在哲学问题的研究中,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也是重点。此外,西方、后也获得了持续关注。

四、中国哲学关键词分析

表4给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学论文所标引的中国哲学关键词的统计情况。

根据表4,有关中国哲学学科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设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从哲学学派的研究看,先秦儒道哲学、周易哲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等仍是研究的重点。从研究的重点人物看。先秦的孔子、老子、孟子、荀子,汉代的董仲舒,宋明理学家中的朱熹,明清之际的黄宗羲,以及现代新儒家中的冯友兰、牟宗三等,是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就哲学问题而言,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人生境界等中国哲学所蕴含的独特问题,仍有广泛的理论效应。此外,关于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思考,也成为中国哲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五、西方哲学关键词分析

表5给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学论文所标引的西方哲学关键词的统计情况。

根据表5,在西方哲学的研究中,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是研究的重点。此外,西方哲学中的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等研究热度有较大上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康德、黑格尔,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哈贝马斯、胡塞尔、德里达等是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文由收集整理

六、科学技术哲学关键词分析

表6给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学论文所标引的科学技术哲学关键词的统计情况。

根据表6,有关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描述与思考,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重点,虽然相关描述

与思考更多地通过具体问题的研究而展开。就问题而言,对科学的反思以及技术哲学领域中的技术创新、技术理性等,是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对象,与这些问题相关的关键词的标引数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升。

七、道德哲学关键词分析

cssci在哲学特别是道德哲学的考察中,将伦理学的内容也纳入其中,因此设计了表7,对2005-2006年哲学论文中道德哲学方向(包括伦理学)标引关键词加以统计并作分析。

根据表7可以看到,与道德哲学自我描述相关的关键词道德(60次)、道德哲学(38次)有较高的标引频次,说明相关问题是讨论的热点。在道德哲学的理论方面,如价值观、道德规范、道德价值、人性、人性论、德性等,这些问题是道德哲学研究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此外,在有关道德的具体实践领域,也有相应的理论思考,如道德建设、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成为研究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关键词标引出现于2006年,并达到27次。显然这与由国家所主导的道德建设活动密切相关。

根据表7,“伦理学”作为关键词标引频次达到71次,说明伦理学领域的自我描述是一个重点。伦理学领域的热点还体现在具体的伦理学方向和分支的研究。在中国学者这里,除了传统的儒家伦理受到重视之外,当代的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等,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受到重视并成为热点。

八、结语

本文就哲学研究的自我描述、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对哲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有了客观的了解和把握。下面通过关键词标引频次的升降趋势对相关问题加以总结和说明。

笔者注意到,有些关键词的标引频次有显著增长,说明相关的研究处于上升态势,学者较为关注,研究正在加强。如哲学的自我反思和描述。是目前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可以从哲学的标引频次的显著上升得到印证。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作为关键词的标引频次也有迅速上升。语言哲学在2005年被标引8次,2006年则被标引30次;分析哲学在2005年被标引5次,2006年则被标引21次。这说明。在2005-2006年间,以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为中心的研究显著增强。

在哲学问题的研究领域中,除了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践等传统问题受到关注外,一些与当论发展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新问题也成为研究的重点对象,其增长的趋势明显。如现代性与后现代问题,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问题。

篇(10)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设置悬念,从而尽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欲,使他们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在开始学习新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悬念:1999年,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民意测验,请人们说出这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如果你是一个被调查者,你会选谁呢?这样的悬念设置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推动了新课讲授的逐步深入,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和谐有序、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二、师生互动,引议释疑

在启发式教育下,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应该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去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的学习能力。

1.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心创设问题情境。

巧设提问,常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具有传授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功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梯度性,层层递进,引人深思,用教师的“讲”诱导出学生的“思”。如在讲解内容的时候,教师可设置一系列的问题:“①认为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是什么?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无产阶级该如何推动社会发展呢?②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制度在人类社会中曾经发挥过哪些积极作用?资本主义为什么最终将被取代?③无产阶级为什么能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设置,教师把一个大的知识点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要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配以一定的教学素材和媒体设计。如在介绍诞生的背景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19世纪英国工人生活的状况,使学生了解当时工人工资水平低、生活环境恶劣,工人阶级斗争势在必行。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教师要注意教法的灵活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应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教师可以设问:“有人说‘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终解体了,说明不适应苏联’。对此,你有何看法?”这种开放性的试题,使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有了自主选择的余地。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克服单纯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用“视角转化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个性在一个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发展。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课后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学习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民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批评评价的习惯。尤其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一味地斥责,而应加以积极引导。这种互敬互爱的民主氛围,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可以极大地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点拨引申,感悟历史

在讲解完新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编写出教材系统的“根目录”和“子目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子目录”不断延伸,形成既提纲挈领又无限深化的知识之树,使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在讲授完本课后,我做了如下的小结: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发展)]

篇(11)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印记,文化的发展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性格塑造等都有深远且重大的影响。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国民心态和人格成长的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深刻影响着中国每位国民的心态涵养和人格塑造。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外来思想和文化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和国民心态涵养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因此,明确民族文化对国民心态涵养的重要性,提升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觉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塑造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国民心态,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民族文化对国民心态涵养的意义及影响

国民心态就是国民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面临一些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来的心理、情感倾向和认识倾向等,是国民看待自身、看待他人、看待社会的态度倾向。国民心态不仅影响着国民个体的发展,还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象的塑造。虽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心态呈现出的主流是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但同时还是可以看到一些阴暗、不健康的国民心态不时出现,例如,一些国民缺少责任心和公德心,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时有发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急剧转型对国民心态涵养带来的不适,还在于先进的民族文化的引导力不够、外来思想文化的巨大冲击。因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当前我国国民心态涵养的影响因素,对涵养健康国民心态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方面,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涵养健康国民心态的重要元素,而民族文化建设的成败影响着向社会公民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质量的好坏。近年来,我国始终牢牢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渐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国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在当前民族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资源价值被淡化、文化产品生产创造功利化、文化市场运行缺少规范性、文化消费庸俗化等不良倾向,造成了不少国人的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低、诚信意识缺失等,影响着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互联网的发展使新媒体平台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宣传的重要载体和发展阵地,但是网络传播除了即时性、海量性等优势外,还具有虚假性、随意性等劣势,个人或是少数人的观点、情绪等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迅速集合、随之放大和扩散。如何发挥好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将先进、健康的文化融入到民族文化发展建设中,促进国民健康心态的涵养,让民众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成为新时期涵养健康国民心态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学习借鉴,这对于涵养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进行渗透的手段愈加隐蔽,内容更具欺骗性,同时,由于我国一些国民的价值观和心态受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影响,部分人甚至认为,西方国家奉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才是最优的,而对自己国家拥有的五千多年的优秀民族文化进行极端批判,这种民族虚无主义和思想极大制约着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也易使我国部分国民的心态发生扭曲。因此,必须加强我国民族文化的建设,加强民族文化对国民心态涵养的积极影响,抵御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提升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可,自觉地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涵养健康国民心态的具体路径

心态是个人内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健康的国民心态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发挥民族文化的引领功能,引导国民涵养健康的心态,对于增强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涵养健康国民心态的具体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涵养健康的国民心态提供正确的指导。先进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因此,要塑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是涵养我国国民健康心态的指导方针。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信念,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挥先进民族文化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面向世界、面向民族、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积极健康的民族文化,能够为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先进的民族文化对涵养健康的国民心态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内化品质和外化行为两大方面,即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为国民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取向,外化为促进国家发展的外在行为。先进的民族文化对我国国民的思想、行为和心态涵养都有着十分鲜明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对心态涵养和思想行为等都有强大的整合力。在民族文化的引领下,国民能够迅速地接受新的科学知识、先进的文化思想,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健全的人格,涵养健康的心态。

重视对国民心态的疏导。国民心态问题的解决在于“心”,因此,健康国民心态的涵养必须重视心理疏导。传统的民族文化对中国国民的心态有着深刻影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贫富差距的增大和社会矛盾的增多,导致社会戾气的加重和国民心态的扭曲,因此,目前必须大力弘扬先进的民族文化,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国民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改革和发展。

大力倡导继承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正确把握文化创作的方向。民族文化的建设需要依靠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国民心态涵养的现状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外国价值观念对国民心态涵养带来的影响,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民族文化的创作生产方向,为健康的国民心态的涵养提供更多、更符合时展需求的精神食粮。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不断增加,我们遇到的难题和挑战也会不断出现,但是,只要国民能够拥有健康向上的心态,宽容开放的胸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石河子大学副教授)

【注:本文系石河子大学2014年人文社科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项目“石河子大学国防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项目编号:XLYY2014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佘双好:《文化发展与国民心态的塑造》,《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