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舞蹈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6 17:51:5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舞蹈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舞蹈教学

篇(1)

舞蹈的动作技术是实现舞蹈运动的直接形式,在广泛的舞蹈动作技术领域里,我们可把这些动作、技术分成旋转、弹跳、翻身三个大范畴。在舞蹈表现中我们常常会为一些优秀舞蹈(表演中)演员精湛娴熟的动作技术赞叹不绝,其动作水平高低可以体现出一个演员受到的训练程度。

动作技术不可能无师自通,而是舞蹈演员通过教学训练才能掌握的,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动作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途径来掌握,根据自己多年的舞蹈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在动作技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标准:动作的规格就是标准,就是把动作合理技术转化为对动作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严格规定,它是技术原理的外化表现,是教学训练工作中,要力争达到的具体技术目标。

2.技术:进行动作合理巧妙的科学方法就是技术动作的科学。合理程度反映着它技术的高低,从外部看人体动作是服从力学规律的机械运动,从内部看人体动作是复杂精细的生理运动。动作技术是沿着运动生物力学合理性的轨道向前发展着的。

动作——是人体为实现具体目的而做的机械运动;技术——是人体(为实现)科学的动作方法。技术反映了人体同运动条件的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的合理关系和合理过程,使学生在较短的训练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水平。

3.步骤:步骤是正确解决动作技术教学问题的关键。在动作技术教学前,我们应根据具体动作的技术标准,对照具体人的当时的技术基础,适当分析出若干更为具体细致的教学计划,这个计划要与具体学生的每一步学习训练能力相适应。

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动作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又可以把它分成许多局部,难度大的动作技术我们在教学训练上要先后、主次分类,制定出周密的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地来完成。

4.手段:手段就是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和措施。设计手段的方法,关键在于抓重点。这个重点就是要明确何为需解决的具体任务,在动作技术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把解决的动作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放大成突出的问题,以便调集学生的精力,通过教学训练解决之。例如:平转这个动作技术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有连续不断的转动,这时应采取的教学手段,是把重点放在转上面。我们可暂时放弃强调其它方面的要求,让学生的理性转为主使学生在松弛,连续转动的过程中,对转有一个实际的感性认识,这样可使学生集中精力,从而能较快地掌握这个动作。

5.方法:方法是指教学环节中的具体方法,正确的方法,可使教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毅力和体力,从而达到技术教学训练的。

运动中枢的运动过程是一个思维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才能逐步学会的自主实践、基本完成自动化的三个既相对区分、又相对渗透的阶段。教学中的具体方法是围绕着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的思维认识的过程是通过示范、讲解等方法,使学生在所要学习动作前、中、后按照教师的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动作过程中的自我感觉。这些帮助提示诱导的措施,应在时机上和程度上都力求恰当,真正对学生起到一种能发挥他们自己的自主实践的启发引导作用,以防止学生产生依赖性,削弱了他们自己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在三个自动化阶段一定要注意,不断加强动作技术的精确性和熟练程度,只有精确性强,熟练程度高,才有价值。

在教学方法上,如何掌握运动量和强度也是一个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问题。应注意不能只考虑学习技术的需要,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各局部的承受能力适度地安排训练量。有些技术动作在学习一开始时,局部肌肉不一定适应,需针对具体情况,谨慎地循序渐进,可降低强度,待基本达到自动化后,再逐步过渡到应具有的强度。如发生起伏波动,还必须降低到一定的强度来进行训练。

完成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教学过程,是不能缺少巩固提高这个最后环节。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遇到先前已掌握的动作技术跑“范儿”了,或者变得生疏了不精确了,甚至不会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同样需要再从头来,学生这一次反复,不一定比第一次教授容易,人们的认识运动往往并不是能一次完成的,只有反复认识经多次实践,才能不断地接近真理,掌握真理,才能精益求精。

要使舞蹈的技术动作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实践证明还应注重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篇(2)

舞蹈是用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造型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象的一门综合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并为专业院校输送合格的后备军,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有效之道。作为一名舞蹈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中学生心理、生理等年龄特征。在普通中学如何开展舞蹈教学,并且通过舞蹈教育来施素质教育,笔者根据多年的舞蹈教学经验,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欣赏舞蹈美,激发学习兴趣

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平常很少有机会看到比较好的专业舞蹈表演。而电视中的舞蹈离学生特别遥远,他们觉得只有专业演员才可以那样表演。生活中也缺少表演的舞台,很多学生从来没有登过台,更不要说登台跳舞了。要让学生用舞蹈要求的站立姿势站着,他们又觉得很不好意思,特别是女同学,不敢挺胸。

于是,我就带学生观看一些好的地方文艺表演,或者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优秀的舞蹈视频,让学生对舞蹈本身的内在美有个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使其感受民族舞蹈作品的魅力。在音乐课中,我把民族音乐欣赏和舞蹈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在这样潜移默化地引导之下,学生就会有表现美的欲望,无形中激发了学习舞蹈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舞蹈本身就有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环境,并采用融洽的交流方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十三四岁的中学生理智较差,情绪容易波动,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舞蹈教学就非常被动。

记得有一次,我教一个成品舞蹈《师生鼓》。这个舞蹈音乐非常活泼跳跃,舞蹈表现的主题是学生和教师一起过节,敲起锣鼓,跳起舞蹈,表现非常热闹的过节场面。我一边播放音乐一边示范动作。听完音乐,看完舞蹈,学生非常兴奋,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教基本动作时,学生模仿教师的表情,学得非常认真。但我发现有个学生动作总是做错,于是我就把他叫到讲台前面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后来再让他做,结果还是错。我一急就板起面孔,使劲纠正他的动作。本来我是好意,没想到这个学生更加胆小,以至于手发抖,动作更差。再看全班学生,刚才那种活泼跳跃的情绪荡然无存。我看向谁谁就紧张。下课后,我认真思考了一番,并从中吸取了教训,改变了教学态度,以鼓励为主,遇到难动作和学得慢的学生时,耐心讲解,并多次示范鼓励,不厌其烦。从此后,学生在舞蹈课上不再那么紧张,学动作时大方多了,表现舞蹈的情绪也丰富了。由此可见,教师教舞蹈不能只注意教动作,还必须掌握学生心理、生理特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传递给学生爱,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技能技巧,表现舞蹈主题,提高教学效果。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

舞蹈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其动作协调优美,同时增强体质,丰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二是为高中输送舞蹈特长生。

对于前者,教师主要向学生传授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技巧,让学生在学习舞蹈中得到快乐,端正姿态,宣泄他们的思想感情,回归少年本色,使其个性得到发展。此阶段舞蹈教学的内容不宜太深,我就选择基本的形体律动训练,以及动作不复杂、节奏感鲜明的民间舞组合和一些舞蹈创编知识,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创编。这样学生平时都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后者,一些学生具有很好的舞蹈天分,将来舞蹈也许是他们一生的选择,所以我设计的教学内容是:除教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外,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功和形体训练。这样一方面便于学校安排各种演出活动,另一方面为学生进入艺术院校学习更深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教学一些内容相对较深、要求较高的内容时,除教给学生基本动作外,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民族舞内在的韵味,找到舞蹈的感觉,准确把握情感的表达,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体验音乐美,从而达到舞蹈美,变被动为主动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有些舞蹈特别是民间舞蹈,动作不是很难,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讲解就能掌握基本动作,但是等到学生表演时,就是不美,不生动。于是我就让学生多听音乐。因为音乐可以发挥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在学生听音乐的同时,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艺术语言给予引导。教师的引导必须富有感彩,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想象音乐表现的内容,感受音乐美,引起学生神经兴奋。这样,学生做出来的舞蹈动作就非常生动优美,同时也激发了情感,产生了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舞蹈当成很快乐的事,变得积极主动。

记得有一次教蒙古舞,我选的音乐是《牧歌》,我首先示范了一遍,然后教基本动作。当时我是越教越累越气愤,因为学生一点感觉也没有。后来我就停止教动作,而是播放音乐,并加以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优美抒情就像草原的优美风景,有一种“天苍苍,野茫茫”的感觉,但到结束似乎有点余音绕梁的感觉,好像这片土地渐渐离我们远去。学生听完后久久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有学生说:“哇,真美!”过后我再教动作,效果大不一样,学生的动作明显地带有歌曲意境的感彩,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教师要加强示范教学

模仿是学生的天性,但学生的模仿有一定的指向性,他们一般喜欢模仿自己认为美或者崇拜的对象。因此,舞蹈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讲解基本的舞蹈动作,而且要亲自示范,力求动作的规范优美。这就给舞蹈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语言生动、精练,还要加强舞蹈技巧的训练,并定期进行舞蹈进修,保持良好的体型,这样做出来的动作才优美。舞蹈教学和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教师需要做到经常锻炼,熟能生巧。这样,做动作才柔韧有余,精力充沛,并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否则教学效果将适得其反。

六、舞蹈教学必须顺应时展

民族舞蹈是舞蹈的精髓,古典舞能让学生规范形体姿态,这些是传统舞蹈教学的主要内容。但近年来,一股街舞、现代舞、爵士舞的风潮已经刮进校园,深受学生喜欢。特别是街舞因其具有轻松随意、个性自由和反叛精神的特点,受到年轻人的喜欢,爵士舞和现代舞也打破了以往民族舞的形式,且极具世中裕年轻人非常喜欢。

每次晚会各班出节目,舞蹈很多,但没一个民族舞蹈,都是现代舞、街舞、爵士舞。这就给我们舞蹈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不能扼杀学生对新舞种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看校园舞蹈队表演的经典民族舞蹈,并告诉学生这些民族舞蹈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直接关系,表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是我们舞蹈的精髓。将新舞种与民族舞蹈结合起来教学,教学范围扩大了,学生对舞蹈的热爱之情也增强了,教学效果自然提升了。

舞蹈教学的主体包括教学者和学习者。舞蹈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不能凭主观意愿随意采取教学方法,应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能力水平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但不论怎样,“口传身授法”依然是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这就给舞蹈教师提升舞蹈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必须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做到语言必须生动精练,生动的语言是讲解舞蹈动作的基础,其次,为了做好示范动作,舞蹈教师还必须经常练功和进行舞蹈进修,保持好自己的体型、体力以及动作的平衡协调;再次,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理论修养。只有这样,舞蹈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是通过肢体动作向台下的观众表达思想情绪和传递舞蹈的艺术性,从而引起自己与观众之间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而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应加强联系实际,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正确、标准地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和训练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阐释作品、表达情感和创新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士淇.试析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舞台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青春岁月,2014(07):88.

[2]李晓琴.谈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4(59):165.

篇(3)

二、学生舞蹈水平为幼儿舞蹈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艺术院校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舞蹈技能和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内容奠定基础,让学生能够胜任的了将来的教学或者表演工作。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儿童舞蹈教学,学校的舞蹈教学为学生的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1、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舞蹈技能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影响到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大众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高中生对舞蹈学科不甚了解,也未接受过系统的舞蹈培训。从现在的高校招生制度来看,高职院校招收的大专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舞蹈基础薄弱。所以,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舞蹈教学来说,扎实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是教学开展的第一步。那么,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舞蹈教学开展实践,幼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所以,学校舞蹈教学的开展,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舞蹈技能训练,加强学生对舞蹈技能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幼儿舞蹈创编,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舞蹈技能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幼儿舞蹈教学提供专业上的保障。

2、学生必须掌握全面的舞蹈知识

篇(4)

关键词:

老年人;舞蹈;教育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占人口三分之一的老年人,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不拖累子女,也为了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他们大都希望能够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学习和参加舞蹈活动,便成为许多老年人抒发感情、强身健体和社会交往的业余生活一种方式。老年舞蹈教育是一门新的学科,可供借鉴的教材和经验极少,教学难度大,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适应时展,积极探索老年舞蹈的教学方法。舞蹈教师在老年舞蹈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和其他学科一样,是要依据教学对象的身体、心理,以及教授内容和要求来决定的。

一、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征

(一)老年人的身体柔韧度差,记忆力减退,反应比较迟钝,心、肺功能和体力都比较弱,同时还有关节疏松,骨质钙化等问题,这些都对老年人学习舞蹈造成困难。但是由于社会阅历的关系,老年舞蹈学员模仿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强。

(二)退休,引起老年人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老年人学习舞蹈的心态和需求也不一样,有的期望值过高,有的缺乏自信心、有畏难情绪,有的好张扬,有的又难为情、不敢或不好意思表演,还有的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需要更多的呵护。

二、依据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特征采取相适应的教学

(一)培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对一件事物有兴趣,才会主动学习,培养探索精神。没有兴趣,学生就提不起精神,教学也就进行不下去。在基础练习阶段,有些动作需要反反复复的练习,这时学员就是感到枯燥无味。在课堂上,每节课都要有新的重点难点,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学员觉得有新鲜感,这样能调动他们练习的积极性,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从他们的喜好入手,尽量安排一些适合年龄的优秀作品,这样学起来苦而不累,乐趣倍增。

(二)循序渐进的进行辅导1.在每次上课之前要让学员们做些热身运动,使他们保持最好的状态更好的接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首先是头、颈部运动;然后是上身运动,包括绕肩,扩胸,振臂,涮腰,活动手腕;最后适当的拉筋活动。在这一环节中,切忌训练强度不宜过大,但要保证各个部位要大致活动开。2.舞蹈组合训练(1)在训练初期的组合练习,我要求从单一的动作开始,只要求动作要伸展、拉长,音乐节拍准确,动作衔接流畅,面部表情自然便可。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体力都比较弱,先从4个8拍开始练习,慢慢的变成8个8拍,让学员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初学舞蹈的时候往往会顾此失彼,忙乱中就会忽略动作的要求,教师可以用言简意赅的口诀来帮助学员把动作要领记住。比如“直上直下,眼随手走”;“右手下划,眼看左手……”学员根据口诀做动作,再加上教师的提醒,很快就能掌握动作要领。实践证明:只要学员能真正理解老师口诀的含义,练习中边做边背还要边思考,体脑并用,在短时期内舞蹈就会有很大的进步。(2)当学员对舞蹈动作的理解能力有了提高,对动作能够自我纠正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要对舞蹈动作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如为什么做动作要刚柔并济,为什么动手先动腕,为什么身韵课讲究“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等等。用过分析让学员懂得:①有刚无柔的动作很粗糙,而有柔无刚的动作就很软弱。要在松弛中要感觉有力量的控制。这样的动作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健康的、柔和的,所以动作中要“刚中有柔”“柔中带刚”。②动手先动腕,就是用手腕带动手走,眼也随着手动,手停眼止,最后亮相。这样的动作才有表现力,舞者给观众的印象就会很有气质。③“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前先后”,不管做什么动作,如果没有这样的动律过程,动作就会显得苍白,没有质感,没有美感。如果能体现这种动律,动作随着音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才能给人美的享受。实践证明,对学员进行必要的舞姿分析,能使学员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3)等到以上训练完全适应时,要对学员的韵味、风格、表情上进行细致的练习,使其逐步达到完美。比如笔者在教《摘果子》时,要试着把舞蹈分为三个阶段,即为初学阶段,提高阶段和自我完善阶段。初学阶段,着重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有机衔接,了解舞蹈的大概情节。提高阶段,则要求学员将注意力转向动作的细节和节奏的变化上,比如和朋友一起去果园,品尝果子时,酸和甜的不同感觉;从果子不熟到成熟,舞者要在感情上有所变化。自我完善阶段,要求学员把注意力集中在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上。比如,音乐一开始,就要求学员要进入角色,把感情投入其中,随着音乐进入果园,通过肢体语言把对果子的喜爱表现出来,同时在形体和表情上再进一步要求。这样由简单到复杂,采取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逐步推进的方法才能使教学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三)训练的内容要适应老年人身体状况人都说,生命在于运动。有了运动才有了舞蹈;有了舞蹈,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活力。练习舞蹈能对肌肉产生全面的、综合的刺激,使关节变得协调、灵活,同时还能改善心脏和呼吸系统功能,增强消化和吸收,提高身体素质。老年人学习舞蹈除了释放自己的感情,还能够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的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考虑到学员们的需求,同时要依据他们的身体承受能力,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不应采取技术能力较强的动作,以免伤到身体。在训练中我采用中国舞基础身韵、芭蕾基础把上训练、民族民间舞组合为主,进行综合训练。“中国舞基础身韵中的‘含、展、横、移、冲、靠、提、沉……’等舞蹈元素,配合着呼吸练习使人的气血通畅,身体舒展。芭蕾训练可以发展肌肉、调整肌肉,提高身体平衡能力。民族民间舞的训练则提高老年人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活性以及观察力、记忆力。”①通过这些综合训练让老年人变得更加自信、优雅、协调和健康。老年人学习舞蹈除了强身健体,还能在舞蹈中陶冶情操、焕发精神。有人说,舞蹈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精神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老年人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荣誉、坎坷都经历过,在生活中也有不同的烦恼。因此在舞蹈训练中要充分调动、启发他们的内在感情,使其完全融入到舞蹈之中,把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从舞蹈中反映出来,达到身体、气息和感情的统一。在舞蹈中忘掉失意与烦恼,释放幸福与快乐。“使挫折的心理复原,使劳碌的精神放松,使悲伤的心灵愉悦。在舞蹈中抒感、交流感情、活泼身心、改善心境,在舞蹈中感情升华,在舞蹈中陶冶性情,在舞蹈中焕发精神。通过学习舞蹈,把内在的人格美、精神美和道德情操美,与外在形体美统一起来,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使老年人更加热爱生活,具有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②

(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言语表达因为年龄的差距,为了能让自己在这些老人面前有威信,要非常注意自己在教学中的语言表达。1.做为老年舞蹈教学的教师,首先要想到,自己面对的是一群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年人,他们需要理解、关爱、尊重。老年人都有强烈的自尊,特别是退休引起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改变。“尊敬老人,迎合老人心理给予适当的称呼,如仍以离退休前的职位相称,他们会认为你很重视他。”③有些老年人表现拘谨,放不开,有些表现欲很强,但动作不规范。训练中要尽量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多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课上,要努力地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纠正动作的时候要注意用词和说话的语气,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同时要让他们知道老师纠正动作是对他们的重视。2.教师的语言应该准确、生动、精炼。教师应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就要求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善于使用语言,还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丰富的舞蹈教学经验和知识。这样在讲解过程中才能准确的表达舞蹈动作的要领。如果一个学员完成动作时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这都是因为最初教学时教师语言不准确,使学生产生错觉。如果教师在上课前语言准备充分,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误解,还有助于学习的进度。语言的生动能够减少舞蹈训练过程中的枯燥无味,增加学习兴趣。比如,一个学员在舞蹈时的手形很僵硬,我会及时提醒大家“注意手,不要像枯树枝一样”,学员谁也不想看到自己的手像“枯树枝”,当老师一提醒,大家就会把手形做的自然一些。教师的话还要尽量的准确,简单,不要啰嗦。说的太多只会让学员的学习兴趣降低,这样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学习的进度慢,在学员热身后,身体变凉,肌肉便开始收缩,容易受伤。3.教师语言要生动亲切,对待学员要有耐心,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带着成就感离开教室,并准备在下一节课时再次得到满足。在教授一些难度和强度较大的动作时,要特别强调安全,要量力而行。对一些体弱有病的学员要更加照顾,在练习出汗后,提醒大家不能在风口出休息,下了课等汗凉了再回去,让学员多看一些老年人舞蹈的视频,相互学习。总之,老年学员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语言方式要本着尊重、对等和通俗易懂的交流原则。三、结语对老年人学习舞蹈的教学方法是依据教学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要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提高而日趋完成的。老年舞蹈要根据老年人的柔韧度差、记忆力减退、反应比较迟钝等身体特点,把握好学员心理,在关键时刻加以正确的引导,这在舞蹈教育中是很关键的。不能因为老年舞蹈培训是业余培训就敷衍了事,对教学不认真,这样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没有任何收获。舞蹈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把上课的内容准备充分,制定好教学计划,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课堂上,要以丰富有趣、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员,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满足,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课下,及时与学员交流,了解课堂上的知识能不能全部消化,对课堂内容满不满意,有没有困难。这样对我们的老年舞蹈教育也是一个促进。在当下日益发达的社会,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广大老年人将在舞蹈这片园地中用舞蹈美化身体,滋润心灵。”④对这门新的学科,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发现问题进行解决,为以后老年舞蹈教育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让老年人在轻松欢乐的环境中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丽灵.中老年舞蹈教学点滴[J].大众文艺,2008,(9):180.

[2]库少辉.成年人舞蹈教学方法体会[J].读与写杂志,2008,(3):154.

[3]刘娅鸽.舞蹈教师的语言表达[J].艺海,2008,(3).

篇(5)

其次是选人的过程,大型“团体操”需要四百人,通过校园广播报名的只有八,九十人,于是我就在校园网视频中播放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在各班班主任的支持下,全校有六百多人报名,为了选择出最优秀的学生,就请体育教师帮忙,把身高在一米六一以上,身体较协调的学生选拔了出来。

篇(6)

舞蹈以人体为工具,以形体动作的走位为手段,通过舞蹈运动本身表达作品意图及个人对作品、对生活的思想感情、理解诠释,舞者的身体神态、动作韵律、舞蹈气息、化装扮相等随着音乐的起伏传递给观众其表演作品的深邃,传递舞者的内心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上的共鸣震撼。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舞蹈是生命的情调,是最直接、最真实、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最体现作品与舞者的是舞蹈感觉,舞蹈感觉好像是看得见,又不是人人都能捕捉得到的精灵,它是对舞蹈理解所体现出来的感受,有的舞者的舞感是得宜于先天舞感天赋好,有的则是后天的引导培养。舞蹈教学中的“舞感”培养可以说是舞蹈艺术永不衰竭的生命源泉之一,我们通过教学中得到舞感后能够去掌握舞蹈的风味,追寻舞蹈的内涵,找到真正用心舞蹈的感觉!

一、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舞感”

舞蹈是人肢体的动作艺术,动作中律动的“动”是舞蹈的核心。正因如此,舞蹈技艺的难度往往被视为衡量舞蹈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这样的要求标准致使有些舞蹈教学较偏重肢体素质的训练,而对于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培养、艺术涵养的培养不够重视。随着舞蹈理论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强调舞蹈编排的美感和内涵性,重视舞蹈者本身的表现力和内在的情感渗透。因此,在许多舞蹈教学中,舞蹈课的教学也在不断更新理念,在对学生肢体基本功动作训练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舞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舞蹈素养。对于舞蹈具体表现来说,一般分为舞者外部肢体动作和内心情感两个部分。外部肢体动作指的是舞蹈的动律、动态;内心情感是指表演者内在的情绪、情感意识等因素。这两部分不分先后,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让学生在动作上与思想情感上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舞蹈的艺术魅力。

1.提高学生感官反应的准确性、协调性和敏锐力

舞蹈感觉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人们在舞蹈动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感觉,它首先是建立在有肢体动作的“动感”基础上的,所以说舞蹈的动作动感是舞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者个人动作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是这个舞蹈者舞蹈水平好坏的根本前提,每个人都有先天反应的差异,都具有先天的不同。有人天生应变能力强,协调性好,有人就较弱。因此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提高舞蹈者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是关键中的关键。

然而,舞蹈的动感又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动感,而是对舞蹈这全身各部位动作的高度敏感力和协调性,这就是舞蹈感觉的基础。舞蹈训练实际也就是这一简单道理的延伸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通过规范的专业训练逐步扩大舞蹈形体技术范围,这样可以不断地提高肌肉组织、关节韧带之间的协调性与感受力。规范的基础训练是在不断地增进这种动感的敏锐度、协调性和准确度,例如:舞蹈训练中常规的“擦地”动作,舞蹈者长期练习“擦地”,不仅加深了对绷脚、外开、延伸等腿的形态的准确感觉,而且还加强了脚底、脚尖对于地面相互关系的敏感程度。系统大量的科学练习,不断地接受器官与外界信号的反馈,使得舞蹈者能对自己的动作迅速地做出准确反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舞者都需要一个规范系统的训练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训练技能,一方面是对自身动感准确性的培养,这也正是提高自身感官反应准确性和敏锐力的正确途径。

2.外部肢体动作的培养

作为表演者的学生首先要有一个协调性强、敏锐力强、匀称的外部形态。通过系统基本功的形体训练,最大限度地美化学生肢体的线条,增强学生的肢体灵活性和协调性,扩展其自身素质。有了这个基础,舞蹈表现力就容易找得到。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的动作规范化。我们要在肢体训练的基础上,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性潜力作为舞蹈教学的出发点,把情感领悟能力的培养确立为教学的重要标准,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另外舞蹈肢体的表情有时不单单是靠某一个动态的部位来表现,在一抬手、一投足等动作过程中,气息也是贯穿作品的因素,培养学生身韵中的呼吸协调是做动作的学生去领悟作品的重要途径。

3.内心情感的培养

舞蹈情感的表达是由舞蹈的全部动作,包括全身心的动态来体现的。它通过各种面部的表情、手脚走位、身体的摆扭等来统一传递内在情感。舞蹈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悟性入手,通过长期观看欣赏舞蹈作品达到潜移默化,使学生学会用心领悟,用情表现,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作品中去。在内心情感培养中,眼睛的表情非常重要,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眼睛可以叙述舞蹈及本身的内心情感,所以首先要使学生学会眉目传情。教学中还可以用不同心情、场合的眼神来训练怒眼、喜眼、哭眼、怨眼、哀眼等多种表情,要求学生通过眼神来表达内心世界。

4.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让学生自找题材、自找音乐、自我设计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生的内在创作激情一旦点燃,就会突破自身而大放异彩。这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舞感能力,提高舞蹈综合素质。

二、舞蹈教学中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俄国著名舞剧编导家罗·扎哈咯夫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可以看出舞蹈都是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舞蹈跟音乐之间存在共同点,舞蹈需要音乐作为铺垫后对其作品进行激化与强化,舞蹈的动作创作都要对应音乐来进行。舞蹈和音乐都直接表达感情,而音乐的表达更具备抽象性,它不会对舞蹈表达产生重叠干扰,而是更进一步的烘托,特别是音乐中的抒情性更是舞蹈生命力的升华。舞蹈教学中,除了舞蹈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外,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也是舞感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舞者水平高低的重要前提因素。

参考文献:

篇(7)

(二)舞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舞蹈教学缺乏个性化教育首先,中学舞蹈课程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教学内容普遍按照系统教学模式,没有将舞蹈课程作为素质教育来合理安排。其次,在授课与舞蹈练习中,中学舞蹈课程安排往往不会考虑学生的个人因素,舞蹈课程教学也并非是将学生当作专业舞蹈者进行培训,所以在舞蹈课程中往往会让学生觉得缺乏个性化。2.舞蹈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中学舞蹈教学中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舞蹈场地的缺陷造成中学舞蹈教学在实际授课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同时多媒体设备的欠缺也使得舞蹈教学的方式较为落后,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中学舞蹈教材有待完善中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每一个时间段都有重要的课程安排。在目前的中学舞蹈教材中,却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中学舞蹈教材中对于中学生的舞蹈教学安排了大量的练习及学习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与日常生活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练习舞蹈内容,这一点与中学生现实情况相违背,充分反映了目前的中学舞蹈教材在课程安排和内容涉及上有待完善。同时中学舞蹈教材在教学安排上没有合理考虑我国中学的实际情况,实施教材中所要求的器材及场地设施是目前大部分中学所无法达到的。所以有效合理地设计教材内容,是眼下中学舞蹈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4.舞蹈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舞蹈教学主要应注重对学生的肢体训练,通过长时间的动作训练让学生达到肢体协调的程度。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观察、想象、视听、记忆、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此保证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跟得上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进度。在课程教学中依靠舞蹈老师对教材的讲解,通过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建立直观的认识,最后由授课老师将舞蹈进行动作分解,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这一系列的教学程序中,只是单纯依靠理论内容,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对于当下中学舞蹈教学中出现的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应该予以及时纠正和改善。

二、提高中学舞蹈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中学舞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中学舞蹈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实践等方面,为中学舞蹈教学提供合理有效的对策,希望改变中学舞蹈教学现状。

(一)选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教育理念是教学质量抽象化的具体表现,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可以引导并且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有效地获得知识。在提高中学舞蹈教学质量方面,应通过对以往教学方法的改进,并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构建,为中学舞蹈教育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帮助。例如,学生在进行舞蹈赏析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舞蹈视频教学,并且可以就课程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将课堂作为舞台进行实际演练,然后对学生舞蹈中的不足与优点进行评价。根据课程的需要还可以将舞蹈赏析课变为学生展示自己舞蹈水平与个人魅力的舞台,通过开设“舞蹈大讲堂”,将学生的学习情绪带动起来,在兴趣与乐趣的帮助下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1.调整教学内容,变被动为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一些课程的内容,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在传统的以民族舞蹈为主的中学舞蹈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舞种,例如拉丁舞、集体舞、街舞、爵士舞、交谊舞等,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内容有了比较大的兴趣,他们会比较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不一定每次活动都是老师来教授舞蹈,可以让爵士舞、街舞跳得较好的学生来当“老师”,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变为互动互进、精彩异常的大舞台。2.创新教学形式,变课堂为舞台。改变以往的课堂授课模式,开创新颖的小组排练、舞台展示等形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表演、欣赏和评价中带来开心、愉悦,他们的舞蹈技能、舞蹈兴趣、审美情趣和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在快乐中学习,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有效。3.创新教学方法,变单一,为丰富。传统的舞蹈课堂都是单纯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的方式比较单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在学习舞蹈之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欣赏优秀的、完整的舞蹈,可以让他们多感官参与来感受欣赏,加深学生对舞蹈整体风格和情绪的理解,为舞蹈的学习做很好的铺垫;在舞蹈学习之后在来欣赏完整的舞蹈,同样可以给学生很多的启示和提升:演员们的动作、表情、服饰以及队形的变化、道具的运用等。合理地利用这些教学设备可以为教学带来更多的帮助。

(二)完善舞蹈教学基础设施舞蹈教学作为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与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实施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设施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对于能否更好地实施舞蹈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完善舞蹈基础设施成为当下中学舞蹈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舞蹈教学离不开音乐,音乐是舞蹈表演中掌握舞蹈节奏、学习舞蹈内容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舞蹈教学中,首先需要完善音箱设备,同时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大量的经典舞蹈曲目,为学生的舞蹈学习提供有力保障。2.场地是舞蹈学习的重要条件。高效的舞蹈教学离不开正确合理的舞蹈学习环境,一个好的场地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舞蹈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的舞蹈课程学习提供相对安全的防范保障,能降低舞蹈练习的风险指数。3.多媒体电子设备作为舞蹈学习中不可忽缺的部分,是学生舞蹈学习的重要保障因素之一。通过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录制,为学生及教师提供参考与分析的依据。同时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电子设备进行网络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舞蹈学习成绩。

篇(8)

1、对于刚接触舞蹈的孩子来说,他们自控能力比较弱、音乐节奏感不强、做动作时往往自我知觉比较迟钝,不善于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地对动作进行自我纠正。进入大班,孩子们通过两年的学习,基本可以做到动作的自我纠正。

2、作为舞蹈教师,需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所要教授的舞蹈内容,制订与两者相适应的科学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当教学方法同教学对象相适应时,幼儿就能较快地、正确地掌握所教授的舞蹈动作,也会较自觉地及时纠正自己练习舞蹈动作时出现的各种毛病,教学质量会显著提高。教师要学会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教授一个新动作往往要经过若干分解,然后达到“完成体”,即经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

3、步骤过于繁琐或者一开始即练习“完成体”显然都是不适当的。前者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造成动作机械、不连贯的毛病;后者会使孩子们难以正确地完成动作。有了有序的训练过程,我们的指导也会相对轻松,不会在指导中出现杂乱无章、力不从心之感。

二、走进舞蹈的世界,做个用心研究的老师

篇(9)

一、政治理论认识得到提高

为提高全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局领导组织全局进行时事政治学习,特别是十七大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使我知道文艺骨干是最积极和最具影响力、凝聚力的组织者和示范者,我们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加快文化产业建设,创造出更多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使人们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进一步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

保护和利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XX年年年初“张北大鼓”成功申报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基础上,局里人员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再接再厉、加班加点,组织人员进一步整理、完善“张北大鼓”的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象、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地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纪录,并建立了相关档案和数据库。现已将有关资料上报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站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突出工作重点、明确任务,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效,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质量,完成好普查和保护的历史重任。

三、丰富了民间艺术知识理论

实习期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除了认真完成局里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额外的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流传已久的社火活动、二人台等民间艺术。初步了解了民间举行社火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形式,简单掌握了二人台的节奏动律、舞蹈动作特点和风格特性,弥补了自己在民间艺术知识方面的不足。

四、舞蹈教学方面的收获

做老师容易,做好老师难,除了备课、上课,其余都是琐屑小事。有人说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儿,我看有道理,做教师不需太大的办事能力,却是极其精细的话,就像艺术家对于他的作品一样要想自己的作品趋于完美,的确得花一番工夫。

通过实习期间的舞蹈授课,我发现在教授新舞蹈时,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讲解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和要领,制定有效的练习步骤。按照由简至繁的教学原则,首先让学生熟悉音乐节奏,随后是动作练习,最后才是情绪表达。在动作练习中,将组合动作分解成单一动作,难度较大的单一动作还分解成局部动作(上肢或下肢动作)。如教授第三套健身秧歌第一段《叫技》时,我先让学生熟悉音乐,准确把握节奏,然后将舞蹈动作分解成单一动作,先教下肢脚的动作,后教上肢扇子和手绢的动作,再结合起来学习,并在这两个基础上加以表情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运动量和动作幅度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特点,对其进行适度训练。

五、其他方面收获:

为营造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跟随文化馆工作人员精心组织了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并有幸成为文化馆辅导小组的一员。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是每年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证活动顺利完成,我们成立了系列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加强辅导部人员力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系列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各部室,责任到人。由于组织保障措施得力,年春节系列活动共举办包括,迎新春美术书法摄影展、送春联下乡、春节文艺晚会暨团拜会、第十七届花灯展、正月十五焰火晚会等五项大型活动。满足并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使全县人民过上了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新春佳节。

两个月的磨刀练阵,按理说,自己到底是宝刀还是锈铁应该可以从这些日子的点滴表现中露出应有的光泽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却对自己这些许的光泽没有信心,因为我欠缺的东西还很多,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此,我将工作上最大的不足总结如下:

(一)办公方面:

1、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2、对实习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从而影响到相关公文写作的进行;

3、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直接影响到相应的工作质量;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篇(10)

关键词:

少儿舞蹈;舞蹈教学;策略

一、少儿舞蹈教学的分析

1、少儿舞蹈教学的内容分析

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对表演者的身体条件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少儿舞蹈学内容上的安排主要有三个方面:素质训练:少儿舞蹈教学中的素质训练不能以踩和压为主,而是应该尊重少儿身体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素质训练主要是训练孩子们腰的软度、腿的软度还有胯的开度;形体训练:形体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塑造正确和美观的少儿身体姿态,培养他们正确、挺拔的坐姿与站姿,使舞蹈动作看起来更具平衡性和艺术性的美感。形体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把上和把下两个部分;技巧训练:少儿舞蹈技巧的训练是有其一定的难度的,它主要包括跳、转、翻三个方面,少儿舞蹈技巧训练要根据少儿的身心特点、软开度、对平衡度的把握等来因材施教,将单一的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从而达到舞蹈技巧的流畅、稳定与准确。

2、少儿舞蹈教学的特点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个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也变的越来越多了,随之而兴起的是还有各种少儿舞蹈培训班和少年宫舞蹈课程的开设。许多少儿在经过几年的少儿舞蹈教学培训之后,不管是从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上,还是从自己的身体素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笔者总结了一下目前我国少儿舞蹈教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首先,少儿舞蹈越来越多的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我国的少儿舞蹈教育事业正在朝着非常良好的方向繁荣发展;其次,少儿舞蹈教师的师资力量变得越来越雄厚,少儿舞蹈教育的门类也变得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的舞蹈种类培训班;第三,孩子们参加实践锻炼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少儿舞蹈培训班参加比赛、演出等活动使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变得越来的越高;第四,少儿舞蹈教材门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所培养出来的少儿舞蹈技能的水平的差距也很大,但由于家长是外行人员,无法判断舞蹈培训班老师水平的好与坏。

二、少儿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上存在的误区

少儿舞蹈教学上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孩子们的兴趣比较漠视。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少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却总是有许多的孩子因为教师和家长们对其兴趣的漠视而放弃学习舞蹈的机会了。也许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不明白,孩子在一开始是很有兴趣学习舞蹈的,可以后面渐渐地变得没有兴趣了。殊不知如果不给孩子们兴趣上的鼓励和激励,一味的压迫孩子们学习舞蹈最终会消耗掉孩子们学习舞蹈的所有兴趣。第二是少儿舞蹈教材在使用上的不规范。现状市场上流行的少儿舞蹈教材尽管非常的丰富,但是能够真正做到关注少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教材却少之又少。有些少儿舞蹈培训机构甚至为了“赶时髦”、“吸引眼球”等将不系统的、非常成人化、女人化的舞蹈种类教授给少儿们,这实在是与少儿舞蹈教育内涵相悖逆的事情。

2、教学思想的功利化

少儿舞蹈到底是为了谁而舞蹈这个问题想必许多小朋友都无法回答出来。笔者深思这个问题之后总结出了三种让孩子们学习舞蹈的目的:第一是为父母“望子成龙”而舞;第二:为老师“得奖荣誉”而舞;第三:为他人“随波跟风”而舞。这三个学习舞蹈的目的充分的说明了当今舞蹈教学思想上的功利化特点。随着各种舞蹈培训班、考级班的兴起和增多,许多的舞蹈机构为了增加自己的广告效应,大肆的宣传舞蹈考级的重要性,一时间少儿舞蹈考级成为了一项家长和少儿舞蹈机构争相逐力的重点,完全不顾及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的压迫孩子们进行各种舞蹈考级与比赛的活动。这种功利性的舞蹈学习和教学的思想是非常的不利于想真正接触艺术、学习艺术的孩子的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发展的。少儿舞蹈培训机构和家长们的攀比心理对孩子们内心造成的影响只会让孩子们在舞蹈艺术学习的这条路上走不远。

三、少儿舞蹈教学的基本策略

1、音乐的选择

孩子们在接受舞蹈教育的时候,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点比较特殊,往往需要接受形象比较鲜明和具体的思维启发。所有用到少儿舞蹈教学上的音乐应该是有着非常流畅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感、并且又朗朗上口的。有着这些特点的音乐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起少儿学生们对舞蹈的兴趣,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孩子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对舞蹈情感的抒情和把握上拿捏到位。例如在少儿舞蹈《小白兔》的教学过程中,小朋友们需要在大声的念出《小白兔》这首朗朗上口的歌谣的同时,身体也会跟着摆动起来、兴奋起来,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小朋友们天真有灿烂的一面。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少儿舞蹈还应该是包含了音乐、舞蹈、文学这三种元素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少儿舞蹈教育者还应该做到善于把音乐、舞蹈动作、文学歌谣融汇在一起进行创新形式的课堂教育,以最简单明了的方式来启发孩子们在运用舞蹈抒情时候所需要的情感的表达。将音乐、舞蹈动作、文学歌谣成功的融合在了一起,使整个作品看起来“动静结合”、“简单明了”、“生动而又有趣”。

2、舞蹈动作的设计

少儿时期正是处于身体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骨骼里所含有的水分、有机物质非常的丰富,而无机盐的含量却非常的少,所以少儿骨骼的弹性比较好,但是同时又比较脆弱容易受伤。因此,在训练孩子们软度基本功的这一环节,教师们应该充分的注意到少儿骨骼承压力小的特点,不可以硬扳、硬开孩子们的软开度。在对基本功的训练上,提倡重点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将基本功训练放在“持之以恒”的重点之上,而不是求“快”而“硬扳”。活泼好动是少儿的天性,他们总是很喜欢模仿和表演一些有意思的小动物、植物、人物形象等。这个时候的孩子性格都是天真且活泼的,因此在对少儿舞蹈动作的设计上,舞蹈教师们应该编排一些比较简单的、生动活泼的、易于记忆的舞蹈动作,比如说“模仿小鱼游泳的波浪动作”、“模仿小兔子蹦跳步动作”、“模仿火车的平踏步动作”等等,因为这些舞蹈形象和动作都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日常,所以他们在舞蹈起来的时候既有熟悉的一方面,又有新鲜的一方面,具有非常好的舞蹈天赋启发性作用。同时,在课堂训练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动作的夸张性,充分的运用好孩子们好奇的天性来启发他们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在舞蹈的过程中,教师们还可以采用不断的重复训练的方法来克服孩子们记不住动作的这一弊端,帮助他们记住动作。

3、教学方法的创新

少儿舞蹈教学的创新教学法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更是提高少儿阶段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少儿舞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与孩子们形成一个非常良好的互动关系。使用生动而富有启发、感染性的语速、语调来激发起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使他们注意老师讲话和做示范的过程,是关系到这堂舞蹈教学成功与否的最关键的一步。其次,必须加强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色彩的嵌入。这就需要舞蹈教师在音乐还有舞蹈动作方面下工夫,为整个舞蹈课堂设置好情感的基调。只有让孩子们都感受到教师所营造的情感氛围和舞蹈的情境,孩子们才能有兴趣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舞蹈的美感还有艺术性。第三,是必须要加强教学的反馈。少儿舞蹈教学的过程是舞蹈教师与少儿们进行舞蹈知识的教授与学习的过程。孩子们对舞蹈是否有兴趣,是否真的能跳下来,都取决于学生们对舞蹈教师课堂教学后的反馈情况。因此,少儿舞蹈教师们不紧要重视舞蹈教学内容的传授,还要注重孩子们在学习了新的舞蹈内容之后的反馈。舞蹈教学反馈的渠道可以通过晚会、考试、随堂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实现。而少儿舞蹈培训机构也只有充分重视了教学的反馈情况,才能在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中做出正确的教学方法上的调整。

四、结论

少儿舞蹈教学活动是一个漫长而又无声的过程。它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造就出一个很优秀的小小舞蹈家。它需要家长们还有孩子们给少儿舞蹈教师足够多的时间,循序渐进的将小朋友的舞蹈天赋、艺术天赋培养起来、激发出来。当然,少儿舞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应该仔细的观察孩子们在吸收舞蹈课程时所体现出来的内心情感世界,做到真正的站在小朋友们的角度去创作舞蹈动作、想象舞蹈情绪、把握艺术的发展规律,使其创作出来的舞蹈教学内容更多的被孩子们所接受和喜欢,从而为社会启蒙出更多的舞蹈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篇(11)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里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幼师专业以前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这一类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可以说是空白的。尽管他们潜意识里知道学习舞蹈是美丽而痛苦的,但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学生们真正接触了之后才发现比自己想象的更枯燥痛苦。因为舞蹈是关于肢体技能和情感表达的表演,不论你的天赋有多高,注定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将动作、感情演绎得恰到好处。

那么,如何让学生把枯燥痛苦的身心转变为美丽脱变的享受,就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是决定能否学好某类学科的基础,心理学家提出:经常受鼓励、表扬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独立思考、想象力、创造力、人际交往等方面远远超过受批评的学生。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的鼓励和表扬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达到要求的学生要适当的表扬,对于未能及时达标的学生要帮助他耐心分析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怎么改正,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心。

二、如何选定适合的教材

幼师专业的舞蹈课与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也有所区别。幼师专业舞蹈课的针对性要强一些,要能适应幼儿教育的素质训练。

幼师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能上舞台展示舞姿跳舞,更重要的是能进行教学和编排舞蹈。所以在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中既要重视提高学生自身的舞蹈知识技能,广泛积累舞蹈素材,又要有具体的实践。根据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大纲,大致分为西方芭蕾、中国古典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幼儿舞蹈编创四大块,不要求深度,但涉及面要宽。

从易处着手――基本功是幼师专业一年级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训练对于新入学的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进校前她们对舞蹈几乎一无所知,如果两节课下来都是练基本功,做基训,她们会很快失去对舞蹈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每次课下课前十分钟,教一个简单的幼儿舞,如:中国舞考级教程中的小组合,通过多媒体播放小朋友的舞蹈画面,这样使她们看到幼儿舞蹈的简单和趣味性,增加她们学习舞蹈的信心和兴趣。在学过一段时间的舞蹈小组合后,让学生们分组练习并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编排队形、造型等。一个月后再集中一节课进行表演,教师评讲。这样使学生们感到学有所得。

从深度着手――学民族民间舞时,通过学习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汉族的民族民间舞,向学生介绍这些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省分,从事的生产劳动以及他们的生活习俗。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该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准确地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动作基本的韵律特点,在学习某个民族舞蹈之前,可先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这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及舞蹈视频。因为不管是哪个民族舞蹈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体现了这个民族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情特点。通过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对这些民族的舞蹈的风格特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能更广泛地积累素材,掌握它的基本风格、韵律特点。并要求学生用已学的元素去编排队形,舞蹈构图,造型练习。

从实际着手――幼儿教师不仅要会跳舞,还要会编舞蹈。所以幼师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编创能力,才能够真正适应、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在掌握了幼儿律动、歌表演等幼儿舞蹈的编创要求后,多学习一些幼儿舞蹈,感受幼儿的天真、活泼、可爱。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孩子、热爱将来要从事的幼教事业。

三、在课堂中体会舞蹈的美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应该让学生一味地练习或教师一味地讲述占据着整个课堂教学,而是应该注重学生自身对舞蹈动作的掌握和对舞蹈的体会,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动作的真正意蕴,让他们真正地静下心来去体会舞蹈的美,去表现舞蹈的美。因为美是来自内心的感受,只能意会,无法言传。

采取较为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感。在对学生进行舞蹈美感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的一点就是:不仅教学思想要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应该得到相应的转变;不仅要加强学生舞蹈动作的熟练度,更应该着重强调舞蹈动作的基本细节要求、柔韧性训练以及加强学生在舞动时保持身体姿态的能力。教师要通过良好的动作示范、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经过反复的练习,用心去感受、去领会舞蹈的感觉。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师自身的动作示范也要体现出舞蹈的美,而且要放大这种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只是为了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与学生内心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在教学过程当中才可以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舞蹈当中的“美”究竟是什么以及其重要性所在。而且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通过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可以使学生逐渐打开心灵的窗户,这样就会使学生自身对于舞蹈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过程。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对舞蹈中的“美”也就会有一个不同的认识,他会明白原来每一个舞蹈动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更主要的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份感情,这样的舞蹈才会称之为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