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案例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以中职金融专业教师教学为例,在对案例教学法教学探索期间,事实上教师对于学生的喜好程度了解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我们总能看到部分学生对某一老师特别的喜爱或是对某一老师上课时不感兴趣,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教学在上课期间对学生的态度、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决定的,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中职金融教师间可以定期交流协作,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小宇方法的同时也能了解学生的喜好程度。
2.2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标的提出,对于中职金融教师的教育方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更多的是需要认识当下的环境,去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创新性学习的要求,是案例教学法对中职金融教师和学生间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改变,即学生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独立自主的进行问题的探究工作,最终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问题的解决,当然在这之后需要教师进行更为细致的讲解,使得相关知识能够在学生脑中“根深蒂固”。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对于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教学中的发展,事实上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绝对突破,由于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所以导致中职金融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解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正确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学在我国的发展也需要比较长的适应时期,当然这种变革不论对中职金融教师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观念上的冲击和改革。
1.中职金融教师对课程教学理解存在难度。在教学中存在教育方式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由于我国教学法一直以来都是受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主要依靠中职金融教师的单方面讲解和灌输,使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缺少学习金融课程的自主积极性,对学习也没有兴趣和减弱学习金融课程的兴趣。
2.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学生兴趣不高。教学的资源问题,案例教学法下对课程教学的资源也会有很大的要求,有如增加了许多实验和调查活动。这就对学校的资源有着很大的要求,很多学校都比较忽视学校的设施建设,这样一来,学校就无法为学生在金融实践教学方面提供教学资源,自然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会使金融教师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兴趣减少,不能达到案例教学法教学制定目标。
3.缺少实践过程,理论学习过度。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中职金融教师也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对于案例教学法教育理解并不高。具体上讲,我国还是比较重视学生真正学习状况,现在的入学考试也是更加看重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因而在中职金融教师上课时案例教学法教育多流于形式,并没有实际意义。
三、完善中职金融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1.合理安排学习题目,做到“精而不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考试中金融教师希望通过大量题型练习使得学生能作得熟练,但结果恰恰与之相反,甚至有的还会引起同学。对于习题的练习,建议金融教师能够在了解课改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学生难懂、不容易通过思考而完成的题型,针对性的进行题目练习或者是讲解,避免出现大量重复题型,不仅仅浪费时间,也影响了同学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2.积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的反感作用。尽管案例教学法要求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但并不代表金融教师在教学中完全采取“放任自学”的态度,要坚持学生和教师二者相互促进的原则,积极发挥在课堂中的作用,应该着重对同学课本中难点、重点反复讲解,教育学生自己形成知识网络,便于今后的学习。拥有创新的教学技巧,就是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对所学习的事物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并且能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样再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这种方法对启发学生进行创新式的学有裨益。
3.倡导案例共享,共同交流教学中出现问题。对于案例共享倡导,促进教学中问题交流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在教师间要时常进行学案交流和教学方面问题的探讨,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关于学习新状况要及时交流,适时的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中,建议要定期举办高效课堂教学经验研讨会,毕竟一个学校中教师的思维是有限的,扩大范围进行教学经验讨论是扩展教师思维,促进案例教学法进一步完善的关键步骤。
1.教师导向,展示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的引入阶段。常见案例呈现方式有:(1)给每个学生印发一份文字案例;(2)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3)教师生动形象地描绘案例;(4)教师利用即时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或者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课堂上教师以恰当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增强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根据案例篇幅的长短、难易程度及教学时长,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案例。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发现关键信息和核心内容,联系相关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实现由传统灌输式教学到参与式互动教学的转变。
3.小组交流,讨论案例
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案例教学中的决定性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小组讨论,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上纠缠不休,教师可参与到小组的交流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其次,注意把握学生的讨论时间。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发言时间不能过长,内容简洁明了,以免其他成员丧失发言机会。另外,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充分地肯定,对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适时给予纠正。在学生讨论出现冷场时,教师给予启发、诱导,提出新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保证讨论效果。
4.教师总结、评价案例
这是案例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内化提升学生对案例的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总结发言时,应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学生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二、案例教学法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与传统教学相比
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相应高得多,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很大转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处于统治者地位,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样日积月累,很容易养成依赖、被动的习惯。“双主体”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案例教学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对教学过程负全责。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提升,使学生对案例中包含的问题获得更透彻地理解。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和接受者,是知识的探索者和真正的认知主体。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需要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中,学生为了参与其中,需要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并与其他学生非正式地讨论相关案例,进而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作出相应贡献。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见解,并发展自身团队合作能力。
2.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的有机统一
在德育课教学中引入具体案例,并不是完全抛弃理论讲授,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达到案例探讨和理论掌握统一的效果。德育课案例教学的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案例作为教学知识的突破口,将德育课程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具体案例中,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掌握课程知识。但是,由于教学案例相对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案例本身更容易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教师如果把握、引导不好,就事论事地分析案例本身,则往往会导致讨论与课堂内容脱节或相背离。因此,德育课案例教学必须处理好具体的案例研讨与抽象的理论知识讲授之间的关系,把教学案例的研讨与德育课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有机统一起来。
三、德育课中案例教学法的积极导向作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参与性强的教学方式,消除了德育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导向作用。
1.克服传统教学弊端,提高教学时效
案例教学把真实、典型的问题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把学习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案例学习过程中民主开放的讨论气氛,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课堂氛围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德育课教学时效。
2.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问题,遇到类似情境或问题时该如何对待,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案例教学为学生自主性发挥创设了弹性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并提高实践能力。因而案例教学是一种适用于德育教育并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它增强了德育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目标,进而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对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可理解为通过典型案例的引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实现学生知识向技能的转变。这种方式的提出主要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在法学院与商学院相互配合下进行的教学方法被称为案例教学法,其取得的教学效果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这种教学方式的宗旨在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在以教学目标与要求为基础利用案例素材,使虚拟的情境中能够形成教学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尤其教师方面会在案例教学方法的引入下将教学设计进行不断完善,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与总结使教师自身的素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实现了教学做三者的真正统一。因此应用于技校PhotoShop教学中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技校PhotoShop教学的特点区别
本科院校的PhotoShop的教学,技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更倾向于职业能力或生产能力等目标,其注重的主要应用性与实践性。在实际PhotoShop教学过程中要求将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具体结合,原因在于PhotoShop课程中的知识点如图像处理、文字编辑、出版等具有灵活多变且繁杂的特点,若单纯依托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很难掌握其中的知识技能。
2案例教学法在技校PhotoShop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案例教学发在技校PhotoShop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从当前技校PhotoShop教学现状角度作为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PhotoShop课程将PhotoShop平面设计软件做出具体介绍。教师往往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解与演示并在上机课中组织学生实际操作。但这种完全在课堂中通过教师演示的方式只保证了学生能够学会教师所演示的实例,对教材中以及生活实践中的实例很难成功操作。加上PhotoShop作为图像处理软件内容极为繁杂且实践性较强,学生利用其独立处理图像将面临很大的困难。(2)从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优势分析传统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多为教师与教材,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以“填鸭式”为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而在案例教学方法中所强调的以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更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遵循了学生认知的过程。同时,从技校教学中将“就业”作为导向的目标可分析,学生的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应从相关的案例着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可为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基础。此外,由于技校大多学生在入学中便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若教师不注重对教学方式的改进,很容易出现学生厌学或难以接受的局面。因此利用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模仿案例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创作,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2.2案例教学法在技校PhotoShop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从教学内容角度对于PhotoShop教学过程中大多许多简单概念并不适合引入教学案例方法,原因在于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耗时较多。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一般体现在专业且复杂的内容中。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融入复杂的知识,并在讨论分析过程中逐渐构成新的知识体系。尤其作为转型较强的PhotoShop课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堂的参与都需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实现。(2)从教学目标角度由前文可知,案例教学方法引入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习得理论知识并懂得如何运用其解决实践问题。而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包括许多方面:如分析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自助学习能力等方面。而技校中PhotoShop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在学会使用PhotoShop软件工具与基础知识后,应利用图像设计的方式进行更具创意图像的绘制。因此在案例教学方法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更能强化学生对计算机问题解决思路的强化,这种教学目标完全符合PhotoShop课程的设计目标。
3PhotoShop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分析
3.1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取与引入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中应用的第一步便为案例的选取工作。教师在坚持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入更具针对性与代表性的案例。但需注意教学的重点不仅应体现对具体工具的使用层面中,还需确保学生能够利用工具进行创作。例如,在学习PhotoShop中比较常用的抠图技术过程中,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之后,教师便可引入相应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将习得的抠图技巧进一步巩固,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其中引入案例的过程中需注重将案例原有图像与处理后的图像向学生展示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以利用PhotoShop修复或装饰数码照片为例,学生在选择不同的滤镜试验过程中能够发现PhotoShop软件的功能,这样便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
3.2案例的分析与讲解
在引入教学案例后,教师还需对其中所涵盖的知识内容以及存在的重点难点做出分析,通过对比案例的原图与效果图,使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并寻找能够改变图像特效的PhotoShop软件指令。而作为案例教学方法的重要过程,案例讲解首先需对所涉及的工具属性、应用效果以及具体参数等做出分析。然后引导学生解答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并归纳总结。
3.3案例的操作与拓展
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以及知识内容的前提下便需进行上机操作。具体操作过程中可由教师进行引导,使学生对工具组的使用以及如何进行特效的制作熟练掌握。同时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应注意寻找能够加深学生记忆的解决方法。当完成上机操作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案例操作中所运用的知识内容以及具体问题等归纳总结。但需注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可完全以教师案例演示作为模板,这就引入了案例拓展的概念。例如,在字体风格改变、素材添加、效果图中装饰的设置等内容方面,教师需鼓励学生打破案例中的思维局限性,以案例作为引导设计学生自己的作品,以此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3.4案例的评价
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评价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部分。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引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的三种评价方式即学生自评、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其中教师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案例应用过程,在评价内容中需保证学生对PhotoShop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中所表现的态度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以此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应用PhotoShop软件能力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主要指以自身的视角去指出其他同学使用PhotoShop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完善策略。案例教学法中的学生自评则指学生对自身案例实践完成情况做出反思与总结,在正确认识不足之处的基础上进行弥补。
4具体案例在PhotoShop中应用的实证
以抠图应用为例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首先将图片的素材图、抠出图以及效果图进行展示,从案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发现作品中涵盖的创作思路。其次利用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对其认真分析,教师的任务在于适时的组织与引导。这个过程中可发现素材图片不具备较丰富的色彩,但背景也不以纯色为主,若素材图的主题为以黑色长发包围的人物,可利用历史记录对身体部分以及脸部部分进行恢复并将头发抠出即可。然后在教师对案例操作演示过程中,学生会从中发现利用基本选区工具很难实现头发的抠出,而利用蒙版或通道的方式又涉及许多繁杂的操作。因此可利用抽出滤镜使抠选图像更为精确。这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掌握如抠图中的抠像、退底或去背等概念以及实际的抠图方法。在抠图方法中涉及的主要体现在抽出滤镜、蒙版、路径、选区工具以及其他相关的抠图软件或插件等。学生实际操作中会发现提取复杂背景中的图像可利用抽出滤镜的方式,操作极为简便。特别利用PhotoShop时,抽选对象的背景会呈逐渐透明的状态,所以抽出滤镜的方式更是应用于毛发图像或其他如婚纱、玻璃制品等半透明图像中。最后,在利用案例教学方法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周,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对操作过程中的知识点与技巧详细总结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整个过程中都得以实现。
二、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
1.精心选择案例选择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非常关键,选择案例不仅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和要求,而且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必须对案例的内容、主题思想和背景信息有足够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案例的难易程度或者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实施方法,既可以是讨论式的,也可以是讲授式的,或者是情景模拟式的。一般而言,所选的教学案例必须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启发性、典型性、生动性和真实性。另外,教师所呈现的案例应尽量达到表述客观、运用得体和剪裁适当,还应设计出要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当然,也应注重案例本身的完整性和案例间的关联性。
2.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课堂讨论目前,“原理”课基本上是大班上课。由于人数过多,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发言是不可能的,所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或分班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在小组或小班内,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然后推荐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所在小组或小班的讨论情况。对于结构复杂和内容较长的案例,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仔细阅读,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案例,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后应马上让学生进行思考和研讨。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而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鼓励他们自由发言,大胆辩论,使各种思想能够碰撞出闪光的火花,让学生在相互质疑、相互启迪中领会案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离题跑题或错误结论时,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批评和指正,而是要及时调整讨论的方向和重点,因势利导,带领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应做到“以理服人”。另外,对于讨论中产生的不同观点或者独特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最终实现案例教学既定的目标。
3.对案例进行总结和评价总结和评价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环。教师通过对整个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引申和拓展,使讨论的最终目的落脚在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上来,在增强学生对“原理”课内容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应仅仅拘泥于对学生散乱的发言作简单的重复和陈述,还应对师生之间碰撞出的各种观点和思想火花进行准确的归类、点拨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升华,尽可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启发他们课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教师的总结一定要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飞跃。如果不能实现这次飞跃,教师的总结则只能是“就事论事”,会让学生产生“案例还是案例”“理论还是理论”两张皮的感觉,无法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
三、运用案例教学应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实施案例教学,应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1.案例与举例的关系举例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个知识点或者理论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而举出的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其目的是为了说明问题。可以说,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举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知识;2)案例教学是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举例教学则是教师的独角戏,是单向灌输式的输出;3)案例教学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教学效果良好,而举例教学则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效果一般。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来源于生活,案例的编写都是根据生活中的人、事进行的。案例中塑造的人物、时间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情境有共通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需要设身处地的去判断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像进入了实战,这就是案例教学的拟真特点。客观条件不完善的例子经常在生活中出现,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就会造成该实例答案的多元性。案例教学使用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启发,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时间和背景限制的,所以是有实效性的,在实效性过后该案例就不再适合教学,就需要对案例教学进行实时更新。
2.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大范围地普及素质教育,但学校和社会还是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案例教学的实施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而除了这个方面外,案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求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又要在保障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其次案例教学是独立的个体,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是有很好效果的,但不能够将所有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
二、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
1.以情境教学来实施案例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采用模拟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这种方案重点是在于模拟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案例,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教学目的。例如: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的传染病章节,教师在讲授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的时候,可以安排两个学生通过模拟具体的情境,同学A为腮腺炎潜伏期,和同学B小聚时进行了热烈且愉快的交谈,在一周后同学B的腮帮开始肿大,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腮腺炎。
2.以结合教学来实施案例教学
结合教学法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前对案例进行分析后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融入案例中,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能同时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掌握。
3.以讨论教学来实施案例教学
案例讨论法指的是将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作为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讨论形式的教学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沟通和表达的能力。例如: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章节,教师可以举例让同学们讨论:大雁在南迁时,会有一两只身体孱弱的大雁站岗放哨,在发现有敌害侵犯的时候,这些放哨者通过嘶鸣狂奔向整个雁群传达警报,使雁群尽快做出御敌或逃生准备,而报警的孤雁最终难逃敌害的袭击。通过这个案例,教师让学生分析讨论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4.以辩论教学来实施案例教学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学生对于案例分析的结论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分组对分析结果开展正反方的辩论赛,在辩论的过程中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辩论赛后,教师需要及时对辩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改进,表扬学生优秀的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例如: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的生态系统章节中提到:“外来物种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同时也会给当地经济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根据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生物入侵是否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平衡”,讨论后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进行辩论。
案例教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哈佛大学,最早被运用于法律教学,后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定义,学者说法不一。哈佛工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有学者认为,案例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对象和重要参与者,依托基础知识点,选取典型案例分步骤、有层次地开展的一项基础教学活动,它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延伸,旨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进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也有学者认为,案例教学是教师为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课堂理论教学质量及检验理论教学成果而设计的围绕案例展开讲授、互动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及教师点评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称。无论哪种定义都认可案例教学法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的作用,认为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所有行为学科、应用学科中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就经侦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选择和引入经侦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经侦思维和经侦意识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和。
2.案例教学的分类。
学者关于案例教学分类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林维业认为,案例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六种,即案例讲解式、案例播映式、案例讨论式、案例实验式、案例模拟式和案例研究式;宫路则指出,哈佛的教学经验通常将案例教学分为问题评审型、分析决策型和发展理论型三类。结合经侦课程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经侦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操作模式主要有三种:案例讲解法、案例讨论法和案例模拟法。
2.1案例讲解法。
传统授课过程中,教师通常以知识点为框架,通过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讲解释义。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常会选用某个案例适当讲解以引出或说明某个知识点,这便是案例讲解法。在经侦授课中,这种方法被普遍采用。如在讲解集资诈骗案件的认定与侦查时,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开展集资行为是认定该罪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案件的侦办过程中必须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证据,准确对行为进行认定。传统理论授课方法不易使学生理解、掌握并引起共鸣,可通过案例讲解法选取当前发生的热门案例对集资诈骗中的“不特定多数人”要素进行阐释和印证,将“不特定多数人”这一抽象概念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使之具体化,让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感性认识,正解理解和把握集资诈骗认定中的界限,最终达到真正掌握课堂理论教学的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和牢固掌握经侦理论知识的作用。
2.2案例讨论法。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取某一典型案例并对其关键性问题进行归纳,而后组织学生围绕案例针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的教学活动。这种方法在经侦授课中使用率也较高。通常两种情形下可采取此教学方法:一是为引出某个重要的知识点而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往往此类知识点在教学内容中属于重点、难点问题;二是为检验过去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讨论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经侦理论分析具体案件。如在洗钱犯罪案件侦查的讲解过程中,可以精挑案例、合理设计,引导学生对洗钱犯罪的主观“明知”问题进行讨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正确认识“明知”内容,把握在侦查过程中如何证明行为人的“明知”状态,需要收集哪些证据、证据规格如何等。通过这一系列设计与讨论,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认真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实际办案能力。
2.3案例模拟法。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最接近于哈佛案例教学,实质就是一种全真模拟办案。教师通常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典型案例,通过合理地再加工和编排,要求学生按照给定的案情和办案条件,结合实际办案流程进行模拟办案。由于经侦案件的复杂性和教学条件的有限,这一方法运用并不多但并不代表在经侦教学中毫无用武之地,通过合理挑选案例、精心设计环节仍可在经侦教学中使用这一方法并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合同诈骗犯罪案件的侦查时,可选择当下高发常见的典型合同诈骗案件,精心编排、设计,分配角色、准备角本、设计场景、准备道具等,通过小情景剧的形式展现案情,并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模拟办案程序各环节,侦查办案。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高、锻炼程度最大,对学生巩固经侦理论知识、提升综合办案能力的作用也最为明显。通常,在模拟演练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过去所学知识的不足,主动寻求解决办法;模拟演练结束后,通过学生反馈可看出案例模拟法对提升学生的侦查技能、巩固经侦理论知识大有裨益。
二、案例教学在经侦授课中的作用和价值
1.案例教学在经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经济案件藏身于大量的经济事务之中,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经济知识与社会经验,引入案例的形式可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有更多的认识和体验,达到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案例讨论法和案例模拟法中,学生要做大量课下工作,包括查阅资料、整理课堂发言讲稿、及时记录不同意见、对不同观点提出质疑、摆事实讲道理、对己方观点进行陈述并详细说明理由与依据、对办案环节中所涉及的所有法律文书要进行制作与整理、对重要的影响定罪量刑的案件事实部分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予以固定和呈现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查询检索能力、证据提取和固定能力等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案例教学在经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案例都经过授课教师的精心选择,较为形象生动,有具体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有扣人心弦的办案过程,与专业课相对抽象、枯燥的概念和原则相比,更容易引起学生关注、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
3.案例教学在经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最终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案例讲解法、案例讨论法、案例模拟法均是因有更生动的展现方式、更具体的呈现内容,使得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点的把握上理解更深刻,记忆更准确、牢固,摆脱了过去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活学活用,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的后两种案例教学模式中,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逼迫”学生不断巩固过去所学知识,主动弥补知识盲点和薄弱环节,以用促学、以用促记,最终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来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案例教学在经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高、教学互动性强,学生不再是“填鸭”的对象,而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这种角色的转换不仅有利于学生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潜能的发挥,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形成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案例教学在经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实际办案能力。
传统教学更强调知识的体系性,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难免为顾及知识结构的体系性和完整性而减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忙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灌输”“填鸭”;而案例教学更为重视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特别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全真模拟办案,按照实际的办案工作流程,全程介入、亲力亲为,其接报案能力、案件审查能力与侦办能力、卷宗制作能力、指挥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6.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师发现理论教学的不足,实现教学相长。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案例讨论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往往能从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争辩中发现亮点,某些问题可能是过去未曾关注或思考的环节,在学生讨论中这些问题被提及或放大,促进教师对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与探讨,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案例教学在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关于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是案例,所选用的案例质量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成效。要想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的,所选择的案例应具备真实性、启发性、针对性、时效性、代表性、综合性和多样性。强调案例的真实性,就是指所引用的案例不能是虚构的、编造的、假想的,必须是来源于经侦实践的真实发生的案件;强调案例的启发性,就是指所引用的案例应有利于激发学员对其产生兴趣和思考更深层次问题;强调案例的针对性,是指所引用的案例既要密切联系经侦专业实际,紧跟经侦工作发展趋势,解决经侦工作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又要与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紧密关联,案例引用可达到引出或论证课程中的理论观点作用;强调案例的时效性,是指所引用的案例不能太旧、太久、太过时,应当是最近几年发生的案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体现出犯罪的时代特征和现代侦查手段与理念的变化;强调案例的代表性,通常是指所选用的案例必须能够突出反映经侦理论某方面的共性问题或覆盖经侦理论某个问题的重要特征,案例的运用能集中体现、揭示共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映经侦工作中的普适性规律;强调案例的综合性,是指所选用的案例应涉及多种侦查措施与手段的综合运用,所反映和涉及知识点也应是多方面知识内容的整合,只有具备这一要素,才能保证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体系性和知识运用的整体性;强调案例的多样性,是指所引用的案例既要有已有确切答案的案例,也要有争议较大、尚无定论的案例,既要有成功侦破的案例,也要有在侦查过程中遭受挫折的案例。实践证明,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错案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更能达到发人深省、启发思维的作用,能促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分析案情、处理案件,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
2.教学过程的设计。
与传统授课形式不同,案例教学在授课内容、方式和程序上也有特殊的教学设计要求,能否取得预期教学效果与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有紧密联系。在案例讲解法中,教师主要根据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选择合适案例,在厘清案情的基础上对所要讲解案例的内容和讲授环节、方法进行设计,既要达到运用案例引出或论证理论知识的作用,又要防止拖泥带水的长篇大论;在案例讨论法中,教师应重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包括指导学生进行有重点的课前准备、学生分组、设计案例的介绍内容、归纳案例的重点问题或争议焦点、组织学生围绕案例所提出的重点问题或争议焦点进行集中讨论。在此过程中,既要注意做到学生广泛参与、代表集中发言,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评析,对学生的讨论最后给予评判、总结,肯定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表现和正确观点,并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原因进行剖析,对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给予补充和更正;在案例模拟法中,前期教师主要工作是选择合适的案例,精心编排和设计,准备脚本、设计场景、分配角色、准备道具、组织排练等;中期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模拟办案程序各环节侦查办案,对办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后期教师的主要工作则是对学生的办案成果及办案质量进行点评,肯定其成绩,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一)课前准备
一般曲式分析的课程都是大学二、三年级音乐表演与音乐学的学生学习。这时的学生已经修过了《乐理》、《和声学》、《复调》等基础课程,具备了学习更复杂的理论知识的基本能力。作为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首先是教师要吃透教材,以教材中的二段体教学为例,将教材内的知识点,划分为再现二段体、无再现二段体以及这两种曲式结构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处三个专题,每一个专题中都要选择出两到三个具有典型特殊意义的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分析;二是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大概了解教授学生的基础情况,例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水平程度等等,也就是说任课教师要对自己教授的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预想到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况,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做出相适宜的教学安排。在上曲式分析的课程之前学生也需要进行课前准备,例如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中各种曲式的结构,方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也可以通过网络,以二段体为例,对再现式二段体、无再现的二段体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调查,了解其典型结构、创作手法等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堂的实施
以学生为主体是案例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形式的显著特征,它的实现是由教师来引导的。所以,在课堂中,良好的实施案例教学法,就要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实施不同的课堂环节。
1.提出案例任务
首先教师提出一个案例总的任务:以教材中的二段体教学为例,辨析再现式二段体和无再现二段体。然后提出三个问题:什么是再现式二段体的结构特征?什么是无再现式二段体的结构特征?再现式二段体与无再现式二段体之间有什么异同之处?问题提出之后,鼓励学生对前两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阅读,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在这个大的前提下,进一步讨论第三个问题,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们提高取长补短的能力。在他们讨论一定程度后,教师再加以点通与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两者之间的不同,从而加强学生对这两种曲式结构的辨析能力,达到最初的教学目的。
2.案例讲解
首先提出问题,而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是案例讲解的最终目的。曲式作品的案例讲解,主要是通过对具体曲式结构的分析,进而使学生们能够比较深刻的掌握作品的内容以及表达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再现式二段体的代表作品《摇篮曲》,这样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作品的印象,为接下来的理性分析奠定基础,其次是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明确再现式二段体“a+a1+b+a1”的结构特征。然后在通过分析无再现式二段体的典型乐曲《我的祖国》,让学生们了解无再现式二段体的最大特征就是“A+B”,没有再现的内容。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与分析,从而达到让学生了解主题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法对于曲式分析教学中的启示
首先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其针对性。案例教学描述的其实是一种教学实践,通过一种丰富、立体的表达方法向人们展示了包含了一些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行为与感情的故事。因此能不能选择一个有针对性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其次案例教学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案例教学不能仅仅是引导学生们去追求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追求任务完成的一个思维过程。最后案例教学要打破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几个学生发言包揽的现象,而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这种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1.2案例教学程序化分析当案例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都会结合案例来讲课,使得案例教学趋向程序化。一些案例已经不符合现代营销的发展,其教学方法在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单一机械,使得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时的程序化更加突出。有些学生虽然了解营销知识理论的重要性,但是其学习积极性受到程序化比较严重的案例教学的影响,无法被充分调动起来。
2高校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改进措施
2.1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分析首先,在课堂的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对案例材料的问题本质与营销教学目标进行掌握,从而可以准确地对讨论方向进行引导,并且鼓励学生们对案例的问题提出不一样的见解。讨论结束之后,应该布置任务让学生们针对案例进行思考以及总结,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让学生们写总结报告,从而加深学生们的认识。其次,教师应该善于将案例中的资源价值挖掘出来,并且对其反映出来的营销理念及其方法进行准确理解。最后,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对学生们的真实反应进行观察,再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心理。
2.2教师的营销实践经验分析高校应该为教师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丰富教师们的营销实践经验,比如采用校企合作新模式。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让营销教师在社会企业中兼职以获得营销实践经验。也可以制定教师脱产计划,让教师们直接在企业中从事为期一年至两年的营销实践工作。另外,高校也可以建立营销咨询机构,并且面向社会服务,或者建立一个教师和企业合作的平台。因此,可以让教师们在营销实践中积累了经验与营销素材,也可以深化教师的营销认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营销案例教学。
2.3学生主体作用分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讨论中去。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对学生们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哪一范围内的案例材料感兴趣,从而针对性地寻找相关案例材料,以激发案例教学课堂中学生们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感兴趣的案例材料范围布置任务,让学生们自己寻找相关案例,并且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多些交流与合作,还可以鼓励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或者组织辩论赛,将学生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2.4案例与教学目标的统一分析教师们在选择案例时,应该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比较全面的案例教学总计划以及具体实施计划。计划中应该包括所选择的案例类型以及来源,并且将案例讨论的具体步骤都设计好,在引导时应该注意问题导向。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应该实现案例材料对学生的启发意义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统一,从而培养学生们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2.5案例教学的灵活运用分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对营销案例教学形式进行灵活运用。另外,在保证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对具有程序化特点的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从而提高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以达到营销教学目的。
(一)案例教学资源缺乏,效用性不高
具体表现在缺乏大量实际案例素材,现有很多案例注重与教材基础理论的联系,缺乏代表性、典型性、吸引力,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影响案例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近年来,虽然案例教学被广大高职院校教师普遍采用,但是不少教师缺乏对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和驾驭能力,运用起来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形下,实施“案例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考验。
(三)缺乏有效激励措施和配套机制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的准备、组织,再到实施,工作量较大,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精力。因为没有足够的相应措施激励教师通过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甚至教师运用案例教学工作量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四)组织讨论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
在上课过程中,由于一些学生性格内向,在分组讨论中不配合,参与度不高,不愿意表达见解。另外,由于学生人数多、组数多,大大降低了部分学生的参与度,削弱了案例教学效果。
二、改进高职教育案例教学的对策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必须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操作。针对当前案例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应用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整合运用资源
建立一个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可供教师选择的案例库,更好地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实操性。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教学中涉及的问题都是现实中真实的问题,在案例库建设时必须考虑到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和问题性。学校可以为教师创设平台,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在企业或他人在具体实践工作中的经历撰写案例。
(二)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
理论教学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两者互不可分。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校中厂”、“厂中校”的优势,依托教学工厂中实际企业环境,面对全真的生产任务,一方面,教师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教学与生产实际融为一体,在实践中把生产任务转换为教学任务,把生产工艺流程转换为教学过程,把生产管理转换为教学场景管理,把生产产品的考核转换为学生成绩的考核,通过实施全真实训环境下的教学工作,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和生产经营素质。另一方面,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战训练,能切身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和接受企业管理文化的熏陶,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能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满足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需求。
(三)建立案例教学的有效激励机制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愿意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师就可能缺乏积极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加强与企业实践的联系,主动学习和运用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2为什么在法学课程中要应用法学教学
案例教学具有具体性、实际性,在法学课堂引入这种方法,利于把知识性较强的法论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使学生理解法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对法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娴熟运用法学知识和原理去分析解决相关法律问题。因此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有三点:一是掌握教材。因为教材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法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理论。二是熟读法律法规。因为法律法规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法律实际情况。三是学习分析案例。因为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将法学知识和法律法规综合运用通过逻辑去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得学生体会所学法律法规应用的环境和时机。
2.2培养自主思考
在传统的法学课堂上,授课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或者主导者,通过灌输式的讲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只需被动接受,无需自主思考。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它恰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和缺点。在法学课程中,授课教师通过法学案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学生个人发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思考。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小组讨论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讨论、辩论对案例问题的认识从不清晰到清晰,对案例问题的理解从浅显到深刻,对案例问题给出的解决办法从不完善到完善。这使得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形成严谨的法律思维,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2.3增强互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授课教师具有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观点不能质疑和批判。但是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如对现在社会中出现的幼儿园教师虐待幼儿实践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可以针对案例发表观点,学生也可以就案件发表个人观点。在讨论和辩论中,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最终使得学生掌握运用法学知识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的模式
案例教学法有多种形式,在法学课堂上授课教师可以依据讲授的知识点的特征选择适合的形式进行教学。
3.1模拟法庭
学生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扮演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如检察官、被告及被告律师、原告及原告律师等,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样例,进行模拟审判。这一形式被称为模拟法庭。授课教师在讲述诉讼知识点时,可以应用这一形式。模拟结束后,教师对模拟状况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进入司法庭审模拟状态,感受真实的审判过程,使得学生对诉讼程序的印象深刻。同时,在模拟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针对重点及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
3.2课堂讲授
授课教师在对法学知识点进行基础上加入法律案例讲解,并对案例进行分析论证。这一形式被称为课堂讲授。课堂讲授形式对授课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如在案例的选择上应该有重点、有目的选择,选择发生在近几年的案例,选择难度由浅至深的案例。通过这一模式可以较为迅速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并且通过法学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相互综合,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3课堂讨论
授课教师在讲解完课程知识点后,针对教学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案例提出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这一形式被称为课堂讨论。在法学课堂中使用这一形式,授课教师选择讨论的案例要明确选择案例的选择是为教学服务,是通过案例来阐明知识点。教师在总结和点评过程中,应该对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运用法律依据将案例中的法律知识点讲透彻,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4网络教学
授课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传递法学知识点和法学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形式被称为网络教学。教师使用网络作为辅助工作进行教学,在课程开始前,通过网络将法学理论知识点及问题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课程之后,教师也可利用网络向学生布置案例分析等作业。
3.5媒体教学
授课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电子教案、媒体视频播放工具向学生传递法学知识点和展现应用法学的场景。这一形式被称为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工作不但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而且可以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地展现法学案例和庭审等场景,这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点
在法学课程中如何成功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哪些关键点需要关注?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4.1授课教师在课堂的定位是关键
在法学课程中使用教学案例法,教师必须准备定位,否则将会影响教学效果及质量。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模拟法庭和课堂讨论形式下,教师的定位是指引者,指导学生讨论案例,避免偏离讨论方向和目标;及时回答学生的质疑和相关知识方面的回答,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这利于学生缜密分析案例并给出合理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在在运用案例分析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同时也是一位导演,是一位策划者,是一位主导者。在运用案例分析的教学中,学生在这一由讨论到辩论再给出结论的过程中也会受益匪浅,因为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法律逻辑推理能力、把握案例关键点的能力、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能力。
4.2选择案例是关键
为什么要在法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是为了课堂教学方式多样?这些都不是根本目的。教会学生将特定的法学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案例联系起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去解决社会中的法律纠纷,这才是根本目的。这样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师选取的案例必须有价值,能够连接前后的法律知识点,具有典型性,具有系统性,具有难度。首先,选取的案例应该包含较多的法律理论和法律规范,以培养学生在具备法学理论基础上可以解剖案例,以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其次,选取的案例要有时代性。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法律案例,具有时代性的法律案例,易于学生融入法律案例情景,进而通过案例掌握司法实践出现的新问题。最后,选取案例要结合教学对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目标选择不同难度等级的法律案例进行教学。
4.3平衡理论知识和案例教学时间是关键
在法学课程中,讲述法学理论知识的时间和案例教学的时间改如何分配?全部课堂时间用来进行案例教学是不合适的,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全部课堂时间用来讲述理论知识也是不合适的,这会导致学而不用的结果。因此,时间应如何分配是一个教学关键点。经调研统计,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普通的案例教学时间应该占据总课时时间的四分之一。对于特殊的法学知识点,如诉讼法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加案例教学时间,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讨论案例,以培养学生成为学以致用的人才。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目的
1.培养学生必备的统计思维。正如著名学者Wells所说“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统计学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统计思维较为缺乏,往往是学完了统计学课程,仍然不会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面对客观现象的各种数据表现,要善于利用统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发现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而进行科学的统计预测和决策。
2.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种典型的案例都是源于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分析和讨论案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从“理论的学习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经验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统计学是一门信息量大且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中需要处理的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计算出结果,才能利用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常用的统计软件SPSS、SAS、EXCEL、E-VIEWS等具有完整的统计分析工具、较强的模拟工具和作图功能,既能实现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又可以进行各种数据模拟和试验,生动、直观地展示抽象的统计公式、原理和分析结果。通过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在掌握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进行较复杂的计算分析。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其自身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统计学的信息量大,内容复杂,表现为一是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二是统计原理与数学关系密切,推断统计部分许多公式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等数理知识;三是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分析步骤,使统计学成为了一门难学的课程,学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案例教学对实践活动进行真实模拟,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真实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既给了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讨论中学习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主动参与,积极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讲授法注重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案例教学法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将分散的信息、复杂的情景加以描述,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调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其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独立摸索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案例教学使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学会了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主要是“教”,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从模拟的统计实践活动中“学”,充当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介绍典型案例开始,指导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问题的本质并筛选有关数据信息,通过对案例的组织、讨论和分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分析,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通过案例教学,师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加强了师生间“双向”的交流和互动。
4.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也重视联系实际,但往往由于时间短,联系实际不深入,或者是以干代学,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优点,既费时也片面。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动脑动手,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准备
实施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还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1.准备合适的统计案例。合适的典型案例是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准备具有实用性、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典型案例。首先,案例的内容以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必须密切联系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和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其次,案例必须使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原理和方法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最后,案例要围绕学生应掌握的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2.熟悉统计案例的内容。教师要阐明案例教学的基本思想,如案例分析的方式、过程、常用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间和程序安排等,明确案例的核心内容,熟悉案例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按要求进行案例的预习,了解案例的背景知识,思考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初步形成问题的见解、对策和方案,准备好解决问题必备的知识和多媒体应用技术。
3.必要的数据处理。统计学案例分析经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学生在熟悉案例的同时,必须运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做必要的计算和分析,为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做好准备。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的组织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成功的案例分析活动,除要求学生普遍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工作。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首先,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案例预习并获得有关案例问题的见解后,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提出对案例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共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后,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再进行重点讨论,比较各种决策方案后形成新的认识。小组讨论完成后,组长准备案例讨论的汇报材料,并在课堂讨论中发言。其次,进行班级讨论。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提出本组解决方案(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言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不同的观点,让其他学生自由提问或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同一案例。
2.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总结。经过认真的案例讨论后,教师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在案例课结束前做案例分析小结。分析案例教学法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意义、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明确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而不是总结个别学生的表现、评价某种观点或是措施的优劣,从而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方向性的指导,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
3.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综合学生在案例课上的各种观点,又可以加入自己的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