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消费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3:3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感官消费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感官消费论文

篇(1)

体验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维、行动、关联等5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了营销的思考方式。

2.体验营销区别于传统营销的特点。

体验营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产品或服务为媒介,企业和消费者进行行为和心理的互动,从而实现两者的深层认同。作为一种新颖的营销方式,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有自身的特点:(1)以消费者的体验为中心。(2)以社会文化为导向。(3)以感性营销为支点。

3.体验营销的方法。

体验营销的主要策略有:(1)感官式营销。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建立起感官上的体验。(2)情感式营销。在营销过程中,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情感,创造情感体验,使消费者自然地融入到情景中来。(3)思考式营销。即通过开发人们的智力,创造性地让消费者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4)行动式营销。通过偶像、角色来激发消费者,使其生活形态得以改变,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5)关联式营销。其包含感官、情感、思考和行动或营销的综合。

二、农村市场实施体验营销的重要意义

1.激发农村市场的潜在需求

目前我国近13亿人口中就有8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在大约3万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农村仅占1.1万亿元左右。可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很低的,同时也说明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旨在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民收入有了稳步增长,农民对商品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增强农村产品的创新与开发意识

体验营销强调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交流,鼓励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此过程中,企业将获得消费者关于产品的各种看法和意见,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重新改进或创新产品。

农村市场一直以来被一些企业当成城市消费者产品的倾销地,他们启动农村市场的目的是想从中获得利润,他们关注的中心是如何把现有的工业品卖出去,利润收上来,至于农村需要什么,农民在想什么,启动农村市场要为农村带来什么,企业不愿多想。以致造成农村市场上一些农民真正需要的产品短缺。其次,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部门研究农村市场,他们更多地以城市为参照。

三、农村市场实施体验营销策略

1.提供培训机会,创造学习体验

学习体验就是企业召集潜在消费者学习、掌握产品使用技能,进而体会产品的“好处”和“妙处”的现场体验活动。学习型体验活动主要针对“学习型产品”实施。所谓“学习型产品”就是那些需要一个学习和培训过程的产品。对于“学习型产品”而言,促使消费者掌握使用技能,有助于其认知产品,体验产品带来的美妙感受,最终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

现在有许多更新换代或者是创新产品,由于科技含量较高,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即使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知道有某一个产品很有用,也不会轻易掏钱购买,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用,即使看了说明书也弄不清楚产品的用法。所以,企业就应该适当地对农村消费者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

2.带动农民致富,创造收获体验

目前,农村人口虽然有8亿多,但购买力很低,要想激活农村市场,就要先让农民的收入提高,实现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对接。如果企业与农民之间开发一些合作项目,农民富裕起来了,就会产生强烈的收获体验,同时也会对企业及其产品油然而生信赖感,会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

3.重视客户沟通,加强情感体验

只有通过加强情感的交流,通过感情投入的方式来获得农民消费者的信赖,让他们在企业的一系列的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加深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的认知度。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客户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客户保持联系,加强对客户心理需求和内心感受的分析,保持情感的延续,加强客户情感的体验。

4.把握农村需求,提供个性体验

农村市场的生活条件、资源环境、文化水平、审美观、经济条件等有别于城市市场,农村消费者有自己的消费习惯和心理。营销只有针对农村消费者的个性“对症下药”,才会赢得市场。农村消费者的个性体现在对商品要求价格适中、功能实用、服务可靠等。企业只有针对农村及其消费者的“个性”,开发出合适的产品,才会打开农村市场。

参考文献:

[1]张亦梅.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新战略.体验营销〔J〕.经济前沿,2004(5)

[2]周岩,远江.体验营销〔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篇(2)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一、引言

体验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它的出现改变了企业的营销方式。企业必须适应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有侧重地营造出一种以参与性和接触性为特点的营销手段,并通过这种营销手段留给消费者难忘的记忆,最终选择其产品,使该企业成为市场引领者。我国主题公园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旅游产业的新支柱之一。引入和实施体验式营销能指导主题公园更新观念,选择有创意的主题,开发个性鲜明的旅游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二、体验营销的概念及分类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情感需求的特点,策划有特定氛围的营销活动,让消费者参与并获得美好而深刻的体验,从而扩大产品和服务销售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活动。伯恩德・施密特在《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一书中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设计体验营销,他将体验营销的策略与方法分成了五大类,即感官体验营销、情感体验营销、思考体验营销、行动体验营销、关联体验营销。

三、主题公园及其产生和发展

主题公园的前身是娱乐园,其历史可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当时在欧洲一些大城市的近郊有一些休闲园林,主要经营现场娱乐节目、烟花表演、游戏及一些简易的乘骑。现存最古老的娱乐园是建于1583年丹麦的“拜肯”园。

多数学者认为美国是现代主题公园的诞生之地,并公认1955年7月在美国加州诞生的迪斯尼乐园,为第一个现代大型主题公园。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主要城市都修建了主题公园。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主题公园开始在全球找到了传播和发展的空间。如今,主题公园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主题公园也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主题公园有望成为世界旅游业未来10年发展中前景最好的板块。

四、基于体验营销理论研究主题公园的可行性

主题公园本身就属于体验经济的范围,主题公园实施体验营销具有先天优势,因为游客到主题公园消费是希望获得在其中游玩所引发的各种身心体验,体验是游客的最终目标。消费者需要通过全方位的体验来放松心情、体会快乐。这种体验贯穿于游客游园的整个过程,并最终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形成印象,产生美好的回忆。其次,游客在游玩主题公园时,在主题公园营造的氛围影响下,会不自觉地投入到主题公园的活动中,这无形中也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游客的参与感也是主题公园旅游消费的主要特点之一。所以,利用体验营销理论重新审视和研究主题公园的发展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体验营销理论在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应用分析

(一)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简介。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Expo 2011 XI’AN CHINA)是经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批准、国务院同意,由陕西省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贸促会、中国花卉协会共同主办,西安市政府承办。于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在西安灞生态区举行,会期178天。西安世园会以“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会徽和吉祥物均命名为“长安花”,其形象来自西安市花石榴花。理念为“绿色引领时尚”,倡导“简单而不奢侈,低碳告别高耗,回归自然,不事雕饰,绿色生活成为追求的时尚”,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新发展模式。西安世园会园区总面积418公顷,设置室外展园109个,参观游客达1,572万人次。

(二)世园会的感官体验营销策略分析。感官体验营销是指企业经营者在市场营销中,利用人体感官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开展以“色”悦人、以“声”动人、以“味”诱人、以“情”感人的体验式情景销售,其诉求目标是创造知觉体验的感觉,让消费者参与其中并有效调动其购买欲望的一种营销模式。

任何主题公园想要吸引消费者入园消费,必须在感官体验营销方面做足文章,西安世园会也不例外。西安世园会将园林、园艺高度结合,在植物和花卉展示方面,设计了世界植物花卉、中国各地植物花卉、秦岭特色植物花卉等;在园林展示方面,包括了国外园林、国内各省园林、中国古代园林等。“五大主题园艺景点”由争奇斗艳、各具特色的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等主题景观组成。西安世园会的水域面积多达188公顷,水域之大为历届世园会之最,通过合理利用灞河自然水系和湿地,营造船街、舟会、水上舞台等特色水景观,将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水与城市生活、未来水科技等主题穿插其中,实现“花、绿、水”的精彩结合,营造诗意的园林画卷。

在建筑景观方面,西安世园会的四大标志性建筑特色鲜明,别具一格。长安塔是园区的标志和观景塔,它在设计上保持了隋唐时期方形古塔的神韵,同时增加了现代元素,既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又彰显出时尚现代的都市风貌。创意馆位于园区主轴线上,建筑布局呈“王”字型,由三翼不规则几何体组成,青铜金属、石材及花园式种植屋面等不同饰面的无规则衔接处理,形成了错落有致、内涵丰富的艺术效果。自然馆是西安世园会的植物温室,位于锦绣湖畔,主要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带的珍稀植物及生态景观。广运门是西安世园会主入口,由踏步、水景、方块式园艺花卉造型组成的坡道把上下之间联系起来,与长安花谷浑然一体,以其恢弘的气势形成强烈的震撼效果,造型新颖,既蕴含了陕西、西安传统的历史文化,又具有西安时尚、现代、绿色的城市魅力。

同时,西安世园会举办了超过8,000场文化演出表演,使游客能够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体验世园会,给人以震撼的感觉。广运潭舟会表演将通过山水音乐剧的形式,再现唐代广运潭舟船如梭、桅杆如林、白帆如云的盛世景象。水幕多媒体秀是世园会举办期间夜间水上舞台的重要演出,它以生态、环保、共筑绿色家园为主题,综合运用激光、水幕、喷泉、火焰等多媒体技术和手段,为现场观众带来五朵“金花”争奇斗艳。

西安世园会是一个融合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感,能够全方位展示绿色、生态、和谐为主题的大型园林景观式主题公园。在这里,游客将观赏并体会到由各参展单位所演绎和阐释的精彩纷呈的多种园艺景观、厚重朴实的中华历史文化、尖端先进的生态环保科技。

(三)世园会的思考体验营销和行动体验营销策略分析。思考体验营销,是启发人们的智力,创造性地让消费者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它运用惊奇、计谋和诱惑,引发消费者产生统一或各异的想法。行动体验营销。在这一体验中企业通过影响顾客的身体行为、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等,为顾客展示做事情的其他方法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来丰富顾客的生活。

世园会的创意馆展示园林园艺、植物花卉新成果、新产品以及环保节能新技术等,在此可充分感受建筑、园林、花艺、科技之美。世园会还特意开放了参观低碳践行成果的区域,集中展示当今生态、节能、环保方面的新技术与新产品,让人们能够充分了解并感受当前世界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和科技成果,紧扣世界环保主题,传播生态、节能、环保理念。在特色展园之一的蒙牛绿色生态园里,微缩景观实景还原了蒙牛绿色生态产业链,人们可亲自体验乳业绿色生产,直观接触生态品质牛奶的生产流程。

另外,本次西安世园会园区的建设和运行本身是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并在策划、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开园、闭幕式取消大型庆典和焰火晚会,世园专线、接驳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全部使用清洁燃料。将当今生态建筑的新成果、新技术在世园会中综合运用,建设一座“零消耗、零排放”的生态低碳建筑群。长安塔采用钢结构体系,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并可循环利用,建造时对环境污染较少,塔内设有节能LED灯红外线感应,空调通风设备均为自动控制。长安塔、自然馆、创意馆等场馆均采用节能环保的地源热泵系统作为空调冷热源。园区的路灯和草坪景观灯也全部采用太阳能环保照明,休息区的木质结构座椅是用1,380个利乐包装盒回收处理后的彩色版制成的……更多类似的环保小设计隐藏在园区的各个角落中,让游客切身体验着绿色低碳环保的美好生活。

(四)世园会的情感体验营销策略分析。情感体验营销是在营销过程中,要触动消费者的内心,使之产生快乐的感觉,由此从顾客内心升华出美好的体验。情感式营销需要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种情绪,以及能使消费者自然地受到感染,并融入到这种情景中来。

西安世园会从提供温馨、热诚的服务传递体验着手,来触动游客的内心情感,创造美好的情感式体验。开园以来,西安市人民以空前高涨的热情和无私忘我的境界积极参与到世园活动中,充分展示了“精彩世园、人人有责”城市主人翁的姿态,所形成的奉献精神是世园会精神的特征所在。被亲切称为“小蜜蜂”的志愿者,以青春的朝气、向日葵般的微笑将贴心服务呈献给游客,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被称为“守护神”的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红袖章”,夜以继日坚守安保一线,用忠诚和奉献构筑了世园会的安全屏障,保证了世园会的成功运营。通过这些服务,西安世园会为消费者创造更多可参与的项目和活动,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互动旅游过程,给消费者留下美好、深刻的体验。

(五)世园会的关联体验营销策略分析。关联体验营销包含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体验营销等层面。但它超越了“增加个人体验”的私有感受,把个人与理想中的自我、他人和文化联系起来。我们把这种与某一团体或文化相关联所产生的体验称为关联体验。关联体验利用顾客希望完善自我、希望被他人正确看待这一心理,把顾客广泛的社会体系联系起来,使顾客产生独特的体验。

如何通过主题公园这一现代旅游方式来表现、展示“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园会主题;实现可观赏、可感受、可学习、可消费、可体验,是举办西安世园会的根本目标。西安世园会主要从景区的整体规划和安排方面尽力地去营造这种综合了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的关联式体验。西安世园会将现代生态理念的再现充分地考虑到整体规划中:在园区的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以水为脉、以绿为底、以景为翼、以雅为体;建造“零消耗、零排放”的生态示范建筑,让游客充分了解和切身感受当前世界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和科技成果。西安世园会根据时间、空间演进,将各个主题通过场景展现,同时穿插主题表演和主题体验活动,能够给游客创造一种阅读综合了建筑大观、园艺精品、艺术宝库、文化巨著、科技荟萃的鸿篇巨制的关联式体验感觉。

六、结语

通过以上基于体验营销理论进行2011年西安世园会的应用研究发现:各大主题公园应该根据自己主题、形象、战略规划与设计等因素,使用不同方法分步骤、有重点地来促使消费者获得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方面的体验感受,这样才能传达主题公园品牌内涵和主题时代性等内容,最终吸引游客入园旅游,以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海荣.大唐芙蓉园体验营销的分析与改进方案[D].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8.6.

[2]张美荣,林略.感官体验营销在超市生鲜食品销售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5.

[3]Bernd.H.Schmitt,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Connecting with Your Customers[M].New York:Wiley,c2003.

[4]魏斌.主题公园体验营销的步骤与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5]李春生.我国城市主题公园的发展与创新[J].城市建设与发展,2005.6.

[6]百度网.百度百科――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DB/OL].http://baike.省略/view/2735751.htm.

篇(3)

一、引子

随着大量外资家具品牌的涌入,加之中国家具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不足,中国的家具业面临空前严峻的考验。这一切使得家具业界越来越重视对家具市场营销问题的研究。而运用新型营销理念开展家具产品的营销研究在当前则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家具的体验营销,就是把顾客购买的全过程“体验”视为整体,站在客户的感受、情感、思考、行动等角度,重新定义、设计家具的营销行动纲领,为客户创造值得回忆和持续愉悦的丰富体验,从而促进家具销售和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体验营销是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本文试图将这种新型营销方式应用到家具产品的零售中去,并通过建立家具零售的体验营销规划模型来指导家具零售企业体验营销的开展。

二、模型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零售学相关理论以及体验营销的策略思想共同构成了本模型的基础理论。著名学者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指出,体验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此种思考方式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与消费后的体验,才是企业营销致胜的关键所在。施密特博士还运用心理学模组(modules)概念,将消费者体验形式视为“战略体验模组(strategic experiential modules, SEMs)”。战略体验模组包含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ion)与关联(related )五个层次。因而,体验营销策略设计可分为“感官营销”、“情感营销”、“思考营销”、“行动营销”与“关联营销”五种。“感官营销”以消费者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五种感官为诉求,通过对消费者的知觉刺激,提供消费者对美学的愉悦、兴奋与满足等美好的感觉。“情感营销”则是通过提供某种情感体验,使消费者对公司产品、服务以至品牌产生情感的策略方法。“思考营销”则是通过引导和鼓励消费者从事具有创意和深入的思考,促使消费者对企业及其相关要素进行重新评估。“行动营销”则通过设计顾客参与的产品和服务,形成高度的顾客身体卷入。“关联营销”则由将个人与体现于一个品牌中的较广的社会文化环境产生关联,超越个人的感觉、感情、认知与行动。

任何一种体验都不可能凭空而来,体验的产生必须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因而,家具卖场的零售接触界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一些接触媒介。第一,产品传播媒介。众所周知,产品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体验传播媒介,商品质量、款式、质地等因素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第二,服务传播媒介。通过服务可以传播体验,商场销售过程前、中、后的服务对体验的形成至关重要。可以说服务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验的好与坏。第三,广告传播媒介。广告可以唤起人们对产品、服务和环境的联想,并对体验的预期及最终形成产生影响。第四,卖场环境传播媒介。卖场环境包括卖场布局、卖场陈列和卖场氛围等方面。卖场氛围对体验的形成无疑起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作用。第五,促销传播媒介。促销同样对体验的形成产生影响。第六,品牌传播媒介。品牌作为一种无形的抽象物,其重要性在于通过“先入为主”效应,对体验的形成产生影响。第七,创新设计传播媒介。商场通过创新设计,引入相关的创新产品、服务等,可以形成意想不到的体验效果。

三、家具零售体验营销规划模型

根据体验营销的五种策略设计,结合零售卖场中体验传播媒介,笔者提出如下家具零售体验营销规划三维结构模型。

1.X、Y、Z三坐标轴介绍

该三维模型力图站在消费者感官(Y轴变量)的角度,通过消费者五种感觉官能与七种体验传播媒介形成的矩阵,在其“交叉处”来设计体验的接触点,而往纵深方向发展的Z轴则代表了体验的五种模块。

X轴:商场体验的七种传播媒介,即产品、服务、卖场环境、品牌、促销、传播、创新设计。Y轴:感官体验的五个模块,即视觉、味觉、触觉、听觉和嗅觉。Z轴:体验的五个层次,即感官体验,思考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体验传播的各种媒介相对独立;感官体验的五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五种体验层次之间逐层递进。感官体验的五个模块同时又构成消费者其他体验类型得以实现的基础。

2.规划模型的运用分析

根据体验营销的传播媒介和各种感官体验模块的结合,可以在各自的区域设计相应的体验接触方式。在视觉体验与传播媒介的结合区域,消费者有对家具的款式、质地、风格的体验;对卖场服务人员印象及服务过程的体验;对卖场环境布局、路线设计等的体验;对品牌中可视的LOGO标识部分的体验;对促销的宣传海报的体验;对产品传播中可视的目录册部分的体验。在听觉与传播媒介的结合区域,消费者有对家具产品敲击声音的体验;对服务用于的体验;对卖场中音乐背景、广播信息的体验;对促销语言的体验等。在嗅觉与传播媒介的结合区域,消费者有对家具气味的体验;卖场环境中空气气味的体验等。在触觉与传播媒介结合的区域,消费者有对家具触感的体验;卖场环境清洁度的体验等。依照此种方法,我们可以总结出家具卖场中促进消费者体验形成的各个关键接触点所在。而通过对这些关键接触点的管理,可以达到有效管理消费者体验的目的。而对于那些消费者与体验媒介的“空白”地带可以设计相应的辅助物加以丰富。

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播媒介和感官体验的模块相结合都是有意义的,比如说家具产品本身这样一个传播媒介和味觉的结合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消费者不可能品尝到家具的味道。由上面的规划模型可以看出,家具商场的体验营销中,味觉体验是严重缺失的。但是,体验营销是要以调动消费者的所有感觉官能为最终目的。因此,家具商场可以通过创新传播媒介来产生味觉体验。这或许是宜家的卖场里面会设置餐厅、进口食品售卖部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达成感官体验的同时,还必须要通过消费者思维的介入,达到情感的升华;最后还需要消费者的行动参与,达成全面的体验升华。

3.该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本文中,只介绍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五种感觉官能和体验媒介的“交叉处”对家具零售中体验的形成有关键影响的接触点。而对于另外思考、情感、行动、关联四种体验模块和七种体验媒介的组合并未做进一步的探讨。这是笔者在后续研究中将继续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Schmitt Bernd,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15

[2](美)B・约瑟夫・派恩 詹姆斯・H・吉尔摩著 夏业良等译: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3]姜奇平著:体验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篇(4)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但体验经济赋予了旅游新的内涵。体验式旅游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在我国,众多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保持着大自然的原有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甚至于有丰富独特的人文积淀、浓郁的风俗民情,是获得愉悦、快乐旅游经历的绝佳目的地。借助体验经济的体验设计理论,在认识和尊重当地自然生态以及相关的民族文化生态前提下,开发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个性化旅游产品,有利于延长生态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促进地区旅游发展。

一、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1、体验经济

1999年4月, 美国两位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 《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 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 环绕着消费者, 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从此,体验经济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被人热烈讨论。

体验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它是社会经济经在经历了产品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形态、服务经济形态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消费者的一种产品展示来实现的,通过这种展示使消费者获得一种难忘的经历和体验。作为体验经济的供给方,主要是通过展示使消费方在一定的时段内充分体验和感受供给方所提供的产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概念,而是包括环境、文化、风情、氛围、愉悦、激情、特殊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和联想空间等在内的产品概念)。这种经济形态,其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客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经济供给物之中,使人得到一种全新的感受体验经济,一种和社会时尚同步的感受。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体验经济的发育、发展提供了土壤,体验经济将会有无限光明的前景。

2、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的开发是必然趋势

美国学者派恩与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根据参与的主动性与投入程度,将旅游体验划分为娱乐型体验、教育型体验、遁世型体验和审美型体验 4 种类型,认为每个旅游者的旅游经历都是以上四类体验的不同程度结合。四类体验的中心集合点就是美好的甜蜜地带(SweetSpot),在这个地带,活动对象达到一种“畅爽”境界。

由于对自然与人文生态认识的深入,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休闲的旅游经历,而希望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与运动等全方位的融入,以体验的方式充分理解旅游地自然的、文化的、生活的和历史的内涵和特征,从中获得美学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与遁世体验期刊网。生态旅游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是在利用自然资源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活动。体验经济是以需求为中心,强调需求结构升级,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考虑生产的经济形态。反映在生态旅游中, 就是要以自然与人文生态为对象,以主动参与为主要方式,以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为目标,以深层体验和全在感知为行为结果;与传统生态观光休闲的旅游形式相比,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融入性和自享性。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为满足这一需要,已正朝着体验型方向发展。

二、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以游客的体验为核心,以参与性和互动性为主要特征,以使游客得到美好的感受与回忆为主要目标。旅游经营的重点已不再是单纯的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忘的旅游体验。因此,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参与性

没有参与性就没有真正的体验,在参与过程中,旅游者改变了被动的角色,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这种感觉能激发旅游者在欣赏自然的同时,感受到回归自然的喜悦。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给予旅游者的是多种感官的刺激,这种刺激能使他们获得更深刻的印象。

2、真实性

只有真实的情境才能真正打动旅游者。生态旅游尤其要注重真实性,旅游者选择生态旅游,就是为了看到原始的自然、真实的场景,在大自然的魅力中享受忘记时间、忘记烦恼、忘记自我的轻松与快乐。

3、系统性

旅游是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的完整系统,期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是影响体验质量的关键。只有每个环节都带给旅游者畅爽体验的时候,才能在整体上使游客的体验达到最大化。

4、差异性

体验是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没有两个人的旅游体验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开发中要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针对性,塑造个性化的旅游。

三、生态旅游体验导向型开发模式

尽管生态旅游的发展态势良好体验经济,但是生态旅游开发也存在基础设施、知名度、活动模式、市场竞争、短期利益等问题,而且随着旅游开发和旅游经济的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态旅游继续寻找到新的出路。通过以上的分析,综合来看生态旅游体验导向型开发关键是要选择正确的开发模式。

1、塑造鲜明的生态体验主题

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鲜明的主题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触动游客的心灵,使之留下深刻的感受和强烈的印象。它不仅可以启发、诱导游客对自然与人文生态资源的欣赏与认知,扩展和提升联想的空间与体验感悟的层次,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而且可以引导景点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在产品开发中,可根据景点生态资源特色与发展方向提炼一个内涵清晰、充满个性的体验主题作为引力源,景点的设施建设、体验活动的设计、形象建设及对外宣传均围绕这一体验主题展开,从而通过体验主题的塑造发掘生态文化内涵,展现生态文化形象,引导游客体验活动,以达到最佳的体验旅游效果。例如,内蒙古草原可以以“宁静”为主题,让旅游者在辽阔的绿野中享受心灵的平静,心情的放松;也可以以“奔放”为主题,将游牧民族的热情好客、淳朴民风展示给旅游者;扎龙自然保护区可以打造“教育”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使旅游者享受猎取知识的喜悦。主题的营造要内外兼顾,不仅整体设计中要把握“灵魂”,同时每个细节也必须与主题相一致。

2、营造真实的体验场景和多感官的体验氛围

体验的氛围需要营造,要利用现有的体验资源搭建体验的场景或“舞台”,从旅游者直接体验出发,营造真实的体验场景和气氛。要重视游客的感官刺激。一项服务项目的感官刺激应该支持和加强服务主题,该活动越能有效地刺激感官,就越不容易让人忘记;一种体验越是充满感觉,越是值得记忆和回忆。比如荒漠生态旅游开发时应该尽力营造荒凉的感觉,打造广阔的沧桑感,将旅游接待区和景区严格分开,景区内没有任何人工建筑,满眼是一望无垠的沙漠,其中零星点缀两三头骆驼作为衬托体验经济,这些都能增强旅游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所以,以景点为基本单位的旅游氛围的成功营造,对强化该景区乃至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旅游形象至关重要。

3、设计可深度参与的生态体验活动形式

参与是体验旅游活动的核心,产品开发应为游客提供更多亲身参与的机会,提供挑战性的活动以增加活动的真实性与参与深度,使游客融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自我享受中获得深层体验和全在感知。参与性活动则是由企业提供而旅游者亲自参与操作的,它能使旅游者获得直接体验的乐趣,是生态旅游活动中必须倡导的。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可以设计多种参与性活动,如游泳、划船,采桑、采莲、采菱,垂钓、捕鱼、放养,栽莲、栽菱、插柳,挖野菜等等,游客均可深度参与期刊网。这些能让旅游者体验自然生态、当地生活方式和地方文化,并具有适度挑战性的旅游活动,可以使旅游者通过感官刺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增强对产品主题的深刻印象,从而使旅游者从真实的旅游体验中对体验的“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四部分得到充分的感受。

4、融合历史文化,开发特色生态体验项目

历史文化积淀反映旅游地文脉,生态资源结合历史文化积淀开发产品有助于提炼主题,丰生态资源内涵,可使旅游者在体验中获得升华。例如,大渡河下游(四川石棉以下)的金口大峡作为一处典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它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遗迹、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得天独厚的彝族文化。那么,它的生态体验设计是一方面开发设计如“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大峡谷生活(徒步野营)”、“穿越八亿年时空隧道(地质科普)”等以大峡谷、“地质天书”和桌状山等各种自然生态景观为旅游体验指向的考察、探险、登山、攀岩、漂流类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还把彝族风情作为体验对象,充分发掘包括风土人情、文化艺术、民族节庆、民族体育等各方面的资源潜力,以满足旅游者对异域文化认知和感受别样生活的需要,如开发设计“当一回彝族人”“彝族美食游”“彝族节庆游”等系列旅游产品。这些历史文化积淀为生态旅游增色不少,在引导游客体验中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开发富于体验差异的产品与目标市场

依据旅游效益最大化原则,景区的环境、项目、活动与游客自己的生活环境应有较大差异,能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感受,满足其个性化和参与性的需求。因此,生态旅游地应该建设富于体验差异的产品与目标市场。首先,应依据景区(点)的资源丰度与特色,突出产品的域内体验差异,避免重复建设;其次体验经济,体验差异主要靠推出新产品、新项目以率先进入市场;再次,应依据环境体验差异选择目标客源市场,使体验效果最大化。

6、保持原生态体验功能

生态资源是体验的载体和基质,是产品设计的依据。生态体验旅游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回归自然,在深切体验和全在感知中享受审美情趣,获得在原有条件下难以获得的愉悦感、成就感、解脱感、归属感等以及各种实践知识。产品开发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维护旅游资源的原生态功能,保持其先天特色。一方面应坚持资源利用最小人工化;另一方面,必须保护环境。即让经营者在提供体验性机会和情感性消费中保证“绿色化”的制造和维护过程,经营项目及过程均是采取积极有效的生态措施,以保证旅游目的地资源开发、环境和设施建设的生态安全,最终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总之,体验经济时代下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的开发,应依据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需求变迁的市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开发游客乐意重复使用的生态旅游产品,积极开拓体验旅游市场,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推动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咏梅,孙根年.论体验旅游的理论框架与塑造原则[J].社会科学家,2006(6):115~119.

[2]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2.

[3]魏小安,魏诗华.旅游情景规划与项目体验设计[J].旅游学刊,2004,19(4):38~44.

篇(5)

当前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和产品的象征。品牌体验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有关学者的关注。其中,餐饮业中,星巴克的品牌体验让人们知道几元的咖啡和在星巴克喝几十元的咖啡时,虽然口味上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但在追求咖啡厅的香醇与美好“体验”的时候,星巴克的品牌价值就体现的淋漓尽致。类似这样的餐饮企业如必胜客、麦当劳等在创造品牌体验时,无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品牌体验模式的良好理解和运用并最终达到了顾客满意。因此,研究品牌体验的模式,以及餐饮类企业应采用怎样的营销手段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这些问题,为餐饮类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就变得尤为迫切。

一、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的涵义

品牌体验按照体验模式的不同,或者说按照消费者获取品牌信息的途径不同,可以划分为直接的品牌体验和间接的品牌体验。从哲学意义上讲,直接体验是指体验主体通过与客体的直接接触而产生体验知识;间接体验是指体验主体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各种既定知识。Mooy和Robben(2002)认为消费者在传播产品信息时仅使用单纯的感觉,例如阅读广告时,即为间接体验;而消费者对产品拥有直接的感官接触和充分的互动时,或使用产品即为直接体验。产品体验过程可以划分为从间接体验到直接体验的几种过渡类型,如产品描述、口头语言、产品照片、橱窗展示、产品演示和接触体验,具体见下图。

二、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对消费者的影响

直接体验可以有效地降低感知风险(Roselius, 1971),消费者学习理论说明消费者通过直接体验这个自学的过程,可以更好的控制信息流,最终通过体验学到的信息对行为能产生更深远的直接影响(Fazio和Zanna, 1981;Smith 和Swinyard, 1982),即拥有高度的态度-行为一致性。直接体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Groot, Antonides, Read, Raaij, 2009)。通过一手经验(如产品试验)得到的信息比其他间接信息(如广告)更好,(Fazio和Zanna, 1981; Smith和Swinyard, 1983; Wright和Lynch, 1995)。一般来说,直接体验可以带给消费者对产品更高程度的信任(Kempf和Smith, 1998)。然而,也有学者提出直接体验具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Groot等(2009)认为直接产品体验的影响有可能会是消极的,比如产品试用对经济产品评价的影响可能表现为直接的消极的影响和间接的积极的影响,并通过耐用消费品的实验证明了第一种影响。

间接体验(如广告)可以突出产品的个性化特征,从而激发消费者来探索并与产品产生互动。当消费者缺乏足够的经验来判断一个产品时,产品的描述可以帮助消费者增长经验(Kempf 和 Smith, 1998)。间接体验的效果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因为营销方的利益与消费者的兴趣可能会发生冲突,营销方作为传播者描述的信息可能缺乏可信性和可信度,消费者往往抵制这类信息,从而导致动机的缺乏或者被信息影响的可能不会持久;另一方面,传统的大众媒体信息可能被蒙上过多的传播内容,每天传递给消费者,间接体验很难到达、传播并说服合适的消费者。同时,过多的媒体信息一方面使消费者变的更加挑剔,从而减少甚至拒绝信息;另一方面消费者可能忽略个别信息或者对他们面对的过多传播信息感到困惑,结果会做出更少的选择(Mooy和Robben,2002)。

三、对我国餐饮企业品牌发展的启示

第一,一般顾客对一个品牌或产品都会经历三个阶段: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阶段。因此在顾客之前没有接触过该品牌的情况下,餐饮企业对顾客的营销目标就是要使这些顾客从认识到更加喜爱和信任该企业的品牌,为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应该保证营销的方式能给目标顾客带来更好的心理感受。创造好的间接体验方式需要企业有效地利用各种营销传播活动中的各类传播媒介,餐饮企业除了借助品牌标识、广告、宣传品等传统传播媒介来进行名称、标识、企业概况、店面内外部图片等这样内容的宣传外,还应关注网络这样的新兴传播媒介。研究已经有效的表明,当加入品牌的具体评价这样的信息时,对品牌体验乃至最终结果都会带来更大的影响,而网络时代的口碑评价已经成为很多顾客光顾某个餐饮企业之前所搜寻的一项必要信息。因此,需要企业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利用有效的传播媒介,如利用贴吧、博客等网络手段将企业品牌的相关信息有效传递给顾客,用最少的成本赢取最大的效益,多途径、多角度地激发顾客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关联体验等各类体验,使目标顾客能够沉浸在企业创造的美好感受之中。

第二,直接体验模式下,要考虑各种因素对顾客的品牌体验带来的不同影响。其中,特色因素是品牌体验很重要的一项驱动因素,因此,企业在装修、菜品、服务、菜单等方面应该努力实现自己的特色,打造与众不同的风格,但很多实证研究的数据表明,很多餐厅并没有什么特色,而很多自认为有点特色的企业也只是体现了一些地域特色,日本料理、韩国烧烤、墨西哥烤肉等,国内的湘、粤、川等省际主题,这就使得餐厅在特色方面比较缺乏。因此,如何打造一个餐厅的特色就成为企业的一大任务。只有差异化的特色才能称之为特色,才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持久的记忆。因此,餐饮企业需要在各种个性化特征之中找出市场上的空白点,给顾客提供新奇的、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体验。如“海底捞”火锅就以良好的服务特色为顾客所知,这家以服务著称的川味火锅店,门口有专人“引客”,当顾客等位时会提供“免费”茶水、美甲、擦鞋服务,落座后还会送上“绑头用的皮筋、围裙、手机套、热毛巾”,各项服务让人“充分体会到上帝的感觉”。“全聚德”则以著名的烤鸭菜品赢得了顾客的认同,从选材开始,全聚德就严把质量关,所有的烤鸭均选自于品种好,体型丰满,肌肉细嫩,有脂肪层的北京填鸭,经过严格的程序后形成的成品烤鸭风味独特,具有外观饱满,光亮油润,皮层酥脆,外焦里嫩,滋味鲜美,香而不腻等特点。

第三,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两种体验模式下,顾客的品牌体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品牌体验也会对顾客满意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讲,餐饮企业在客户完全没有接触过该品牌的情况下,并且餐厅产品服务环境、价格、特色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采用试吃或折价促销等方式吸引顾客到店里比单纯的广告推广、口碑宣传等营销方式能够给顾客带来更好的品牌体验效果,并能够有效提高顾客满意,从而促使顾客再次光临该店,企业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广告促销、口碑宣传、试吃等营销手段在创造顾客各类体验的同时,会对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形成不同的影响效应,从该角度上讲,竞争采用何种营销手段,取决于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想要给顾客创造的卖点究竟在哪里。比如,如果该餐饮品牌希望能够突出体现该餐饮品牌带给顾客感官方面的不同感受—“感官体验”,或者希望带给顾客更多的心灵感受—“情感体验”,试吃、打折促销等手段吸引消费者来店里会是更有效的营销手段,但如果企业希望把该餐厅打造成一个体现顾客与众不同的身份这样一个用餐场所,或者希望对该营销概念进行强化,进行良好的企业介绍这类营销手段就能够比单纯的进行环境、服务等方面的改善要更有效果。因此,企业在进行具体营销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营销目的,选择不同的营销手段,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秀成,李建州.顾客餐馆体验的实证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3月,56-61.

[2](美)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谈营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3]郭红明.客户体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年.

篇(6)

一、课题研究背景

1、人类的情感附加值需求使产品设计理念发生变化人类对产品需求按层次划分为:功能、性价比、质量、情感、外观、社会地位象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消费已严重忽视了功能化。这种变化是产品实用功能的弱化导致的情感附加值的增加。

2、人类情感交流的需要情感是人类交流的桥梁,而设计理念也追随着人类情感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好的作品可以让人们更加的愿意去接受,甚至想尽办法去获取,这就是在视觉上之外的心灵上的感受,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也在经济发展稳定的情况下越来越大,而情感类的物品则在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设计出的情感类物品相互交流,沟通彼此的感情,增进彼此的关系。这也是人类情感类交流当中的一部分,它已经彻底的融入到了人类生活中。

3、情侣产品的消费群体分析目前市场上情侣商品种类繁多,情侣衫为其中之一。情侣衫作为象征情侣关系的外展表现服饰,对促进情侣关系有很大帮助。

4、情侣产品情感化设计现状目前大众市场上的情侣产品主要以外形吸引群众,使人产生情感的联想。

5、课题研究意义本次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表现在人类在产品体验中所收到的情感体验,通过视觉的认可,以及心灵上的改变,与他人间起到了一种无形中的沟通桥梁。情侣间的交流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不仅促进情侣间的关系,也更好的满足大众对情感体验的一种认知。

二、情感与情感体验

1)情感的含义。情感是天赋与人的特征。由生理反应引发的心里感受称之为情感。2)情感与价值体系、评价的相互作用。欲望与抉择决定了情感的需要,同样的一件物品价值体系也在这一点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好的物品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好评和认可,这就是情感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

三、情侣产品的情感体验

1)构成要素。每款产品都有其特定目标用户2)情侣产品用户情感需求趋势。本文以心理特点为主要研究方式,展开以用户为中心的情感体验进行研究。3)形态与情感体验。产品的形态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认为形态。不同形态向人们传达不同情感信息,给人们带来不同感受。4)色彩与情感体验。产品的色彩是决定产品能否吸引人的重要因素。色彩除了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外,还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发用户联想。情侣产品用冷色调构成男性的沉着坚毅的性格特征。用暖色调构成女性的温暖化等情感印象。5)文字、图案与情感体验。情侣产品通过将一句完整的话分解到两个产品上结合起来表达完整的爱意。

四、情感体验方式和层面

1)情感产品体验方式。通过向用户传达某种感情使用户有难忘的回忆,达到主客之间交相呼应的过程为情感体验。2)情侣产品情感体验的层面。产品物化了的人,人物通过三个方面表达情感,分别是使用方法、感官认知和物理功能。

五、情侣产品的情感体验设计与探讨

1)发现设计创意。用“情境分析法”通过调查研究,观察和体验给用户带来心里感受和体验。2)目标用户研究。访谈法;生活方式拼贴;设计构思;产品展示。

篇(7)

[关键词]顾客体验 品牌的认同 手机品牌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顾客体验,国外提出来至今将近70多年,是出自Norris的 —The theory of consumer's demand—中,在书中他提出来消费者体验的相关概念,并对消费者的体验的重点是服务的过程而非是服务的本身进行了强调。体验通过各种各样的服务并对其自身的商品为导向来使消费者加入到企业的活动中来,让他们对与企业、服务和商品产生期待和满足的愉悦感,并促使其消费[1]。消费者体验是消费者自己参与到企业的各种为其准备的活动中,让消费者产生的愉觉、审美享受以及情绪上的反应。

对于品牌认同,品牌的认同是在消费者对品牌在心理和情感上对品牌的眷恋,是可以通过消费者自行选折的强烈程度进行衡量来说没明多品牌的认同度的大小。顾客对于品牌的认同是在顾客的品牌资产定义使得消费者对市场上不同品牌的知识的熟悉度而产生的各种反应效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品牌资产的模型,从而更好的让消费者去识别品牌的正确性。斯科特在—A Stakeholder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Identity—中顾客认同是在社会认同和组织认同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顾客认同在发展过程中也借鉴了社会认同和组织认同的大部分理论。

2.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顾客体验,国内米雪在《百货商店消费者体验对商店忠诚影响研究》提出随着经济形态发展的相适应,企业的营销模式也从产品策略、服务营销转化为体验营销。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不再仅注重功能性的利益,还会从感性的角度追求一种美好的体验;对于商家来说,除了物美价廉之外,为消费者创造并维持难忘的体验也该尽早提上日程。不过顾客的购买行为往往是通过自身的理性与感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但又整体的结合,是存在于理性和感性体验的互换,是很难做出确定的。因此张振兴《品牌体验——概念、维度与量表构建》中提出品牌体验是由企业创造的与其品牌相关的刺激物所引发的消费者的感知、态度、认知、情感以及其他反应等,与品牌相关的刺激物包括产品、品牌设计、包装、销售人员、购买环境以及相关经历等,品牌体验贯穿于消费的搜寻、购买、使用等各个阶段。

对于品牌认同,其受到的影响很多,其中有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高低,自身企业的规模大小,所提供的服务的水平的好坏和其制作的产品广告的效应的好坏等等。, 包括产品的质量、企业的规模、服务的水平和广告的效应等,顾客对其品牌的认同感, 即消费者在长期消费过程中对品牌产品全部体验后的内心感受,这是消费者在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建立起来的对产品的认识,是产品、消费者和企业之间良好关系的综合反映。王新波在《企业营销伦理对顾客认同的影响研究》认为顾客和企业之间最牢固的关系基于顾客对企业的认同,并将顾客认同定义为“一个或多个自我定义需要的满足驱动的、有选择性的、自愿的行为”。顾客如果认为某一特定品牌能够保护或提升自己的自我形象,就会对该品牌产生认同感,进而形成较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金立印在《员工品牌认同感对内部满意度及顾客服务活动的影响》说道:同样道理,员工如果认为企业的品牌能维持或提升自己的自我形象,对企业品牌就会产生认同感和满意感,进而更加积极地为外部顾客提供满意服务。一部分研究认为,顾客的品牌认同感不仅通过满意感这个媒介间接影响顾客的品牌忠诚,而且还存在对品牌忠诚的直接影响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预想,员工对企业品牌的认同感直接影响员工的顾客导向意识和为外部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活动。

3.消费者体验与品牌认同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同是基于对品牌的认知,而对于品牌的认知,消费者往往是通过自身的体验或者来着外在的因素影响,而自身的体验往往会占据主导优势。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同从而表现为对于其品牌的忠诚。在吴峰、何岑成的《给予消费者心理诉求的体验营销模式分析》中论证了行为体验对于随着消费意识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与被动地接受商家的诱导和操纵,越来越多的人对消费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企业对于体验营销,并认真去研究消费者对某些方面的心理需求,找到可以与消费者互动的进入点,实现可以与消费者产生互动的和联系的产品或者服务,最终实现自身的营销目标。

在以往的认识,顾客参与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可是顾客参与的活动往往会因为其高度的互动性,让顾客得到很高的愉悦感,顾客对于企业的产品消费需求加大,扩大的增加了消费量,减少了风险,最重要的是顾客会对于企业的消费产生期盼,从而得到认同。增加顾客的体验使得顾客与企业的互动加强,对于顾客的对品牌的认同和忠诚影响很大。朱涛在对景区品牌运作的研究中指出了体验营销与品牌运作结合的现实意义,他指出企业和消费者互动更为积极,即顾客参与维度中的人机互动,更易实现品牌认同。顾客体验强调的是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性,不管是在前台还是在后勤上,只有实现良好的互动,才能创造出差异化的顾客体验,强化感知价值,增加顾客对企业品牌的认同度。对于品牌忠诚的形成企业要通过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体验, 增强其对其品牌的认同感,使得产品的各种优秀影响得到传播,并与消费者产生深深的联系和羁绊, 最终使得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长期和持续的忠诚。

4.消费者体验及品牌认同的维度

Schmitt(1999)将体验区分为五种维度,分别是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维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Rio etal.(2001)将品牌认同细分为个体品牌认同和社会品牌认同。他认为个人品牌认同是指消费者自身的个性、价值观、生活方式与所感知到的品牌个性一致性程度;社会品牌认同是指消费者所期望得到的社会地位、尊重、区分社会群体。

消费者体验的各维度对品牌认同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进行了证明。

二、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问卷星网站投放问卷,通过QQ、msn、邮件、空间、微博、人人发帖等方式和病毒式传播的方法,主要针对网上用户对苹果手机的顾客体验和品牌认同等变量进行调研。共收回问卷288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计279份有效问卷进行最后的数据分析,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8%。从问卷的描述性分析来看,年龄方面,18岁~25岁的占主要部分,占59.1%,18岁以下的占0%,26岁~35岁的占35.5%,36岁~50岁的占5.4%,50岁以上的占0%;从性别方面看,男性占57.0%,女性占43.0%;从教育程度来看,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5.4%,大学(含大专)学历占79.6%,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15.0%;职业方面,学生占41.9%,非学生占58.1%;由此表明,这些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本次研究的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因此,可以满足样本的需要。

三、数据分析

对调研数据主要采用Spss18.0和Amos18.0分析处理。首先,针对问卷数据进行样本结构描述性统计分析。再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样本信度与效度分析。利用Amos18.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探究。

通过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中得出非标准化因素负荷量和标准化因素负荷的分析数据对于假设的验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各变量之间的相对影响力,根据标准化因素负荷量和非标准化因素负荷因量可知,其值大于0说明两者之间正相关,反之即为负相关,可以看出对苹果手机的自我认同和对苹果手机的社会认同与对苹果手机的顾客体验的五个纬度成正相关,对苹果手机的品牌认同1、对苹果手机的品牌认同2、对苹果手机的品牌认同3和对苹果手机的品牌认同4与对苹果手机的自我认同成正相关,对苹果手机的品牌认同5、 对苹果手机的品牌认同6和对苹果手机的品牌认同7与对苹果手机的社会认同成正相关,并且***表示p

根据研究结果,可见苹果手机的感官体验到自我认同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52,在0.000水平上显著,苹果手机的感官体验正向显著影响品牌自我认同。苹果手机的情感体验到自我认同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45,在0.000水平上显著,苹果手机的情感体验正向显著影响品牌自我认同。苹果手机的思考体验到自我认同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655,在0.000水平上显著,苹果手机的思考体验正向显著影响品牌自我认同。苹果手机的行动体验到自我认同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01,在0.000水平上显著,苹果手机的行动体验正向显著影响品牌自我认同。苹果手机的关联体验到自我认同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46,在0.000水平上显著,苹果手机的思考体验正向显著影响品牌自我认同。苹果手机的感官体验到社会认同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498,在0.000水平上显著,苹果手机的感官体验正向显著影响品牌社会认同。苹果手机的情感体验到社会认同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739,在0.000水平上显著,苹果手机的情感体验正向显著影响品牌社会认同。苹果手机的思考体验到社会认同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52,在0.000水平上显著,苹果手机的思考体验正向显著影响品牌社会认同。苹果手机的行动体验到社会认同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31,在0.000水平上显著,苹果手机的行动体验正向显著影响品牌社会认同。苹果手机的关联体验到社会认同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11,在0.000水平上显著,苹果手机的关联体验正向显著影响品牌社会认同。

四、应用与讨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竞争尤其是同行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谁能优先得到顾客对于该品牌的认同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有着无法磨灭的作用,使得企业在这个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从而更好更快的发展壮大。作用:1有助于企业借鉴手机的模式构建自己的营销体系,在体验营销的情况下,更好的让顾客对企业品牌的认同。2.有助于企业借鉴苹果手机的模式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顾客对于该品牌的购买欲,是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使得企业针对该购买欲设计出促销手段,促进顾客消费,加速资本的回收。3.有助于企业借鉴苹果手机的模式完善自己的体验模式,建立自己独有的体验营销模式,更好区别与别的品牌,加深顾客对于企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王新波,企业营销伦理对顾客认同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金立印,员工品牌认同感对内部满意度及顾客服务活动的影响[J]经济管理,2005年4月第8期(总368期),57-63.

篇(8)

零售业作为销售商品与提供服务的终端,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它的商品组合方式、服务态度和环境气氛都会直接影响到顾客的体验。在零售活动中,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又有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获得个性的满足。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如果有体验的场景和气氛,那么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体验营销是适应体验经济时代消费需求变化的理性选择,它通过为顾客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从而吸引顾客,留住顾客。体验营销的核心是顾客参与,把顾客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及时回应顾客的感情诉求。由于人们的购物意识逐渐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顾客认为购物活动不仅是一项满足他们物质需要的活动,还是一种休闲活动。越发精明的顾客、日新月异的技术、更加激烈的品牌竞争,使得传统的营销和品牌模式变得过时, 企业 采用4p营销,主要关注的是产品的功能性特点,而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会对整个体验,而不仅仅是对产品感兴趣,企业可以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沟通,独特的顾客经历,酷的网站、有吸引力的店铺和有亲和力的销售人员,把这种体验传递给消费者。因此,作为零售业,应在营销环节中关注细节,以细节打动顾客,创造效益,而体验营销正是一种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

一、体验与体验营销

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他所写的《体验式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一书中指出“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的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它虽然和服务一样是无形商品,但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外在的,而体验则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它可以在一段时期内,给消费者带来难以忘却的感受,使消费者得到心灵的慰籍和充实。它关注顾客的所有消费行为以及他在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的体验,注重企业和消费者在沟通过程中的情感互动,并且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感受。

体验营销的概念是1998年由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提出来的。体验营销要求企业必须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五个方面创新定义、设计营销策略。这种思考方式突破了“理性消费者”的传统假设,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除了包含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外,还包含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

传统营销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以及价格优势,体验营销则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体验营销是系统化的营销思路,是以服务为重点,给消费者提供一种消费情境,在情境中通过消费者的参与、互动,给消费者留下一个独特、美好的回忆,最后达成购买的过程。

二、体验营销的特征

随着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当物质极大丰富时,人们对商品的价格变得不再敏感,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变得越来越重要,精神需求逐步超越物质需求而成为人们的主导需求。体验营销具有以下特征:

1.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因为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感官、情绪等感性因素,也包含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人的遭遇、经历或生活中某个场景片段的结果。因此,体验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了解顾客内心深处的想法,激发顾客内心深处存在的东西,得到他的回应。要站在顾客体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震撼顾客和感动顾客。

2.关注个性。良好的体验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的头脑中,体验是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感受,体验无法复制,只能回忆,这就显得弥足珍贵。体验营销注重顾客在购买环境、氛围、商业品牌等方面得到满足的程度,而不是停留在产品表面特征和基础功能上。

3.在营销过程中为顾客创造快乐。体验营销注重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不断地为顾客带来新的体验与满足,从而给顾客带来快乐。例如:购物广场中轻柔的背景 音乐 ,整齐而又有创意的商品陈列都能给消费者带来刺激和快乐。

三、零售业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

1.变革营销组合模式。传统的基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4p营销组合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体验 经济 发展 的要求,在体验营销过程中,要建立多元化体验模式,不断创新设计体验,给消费者带来多角度的愉悦享受和情感寄托。要针对不同顾客的需求定制体验产品,根据营销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娱乐体验、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虚拟体验等模式,推出多元化的体验产品,创造设计出新的体验业务,最大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设计产品时,有意识地为产品和服务增加愉悦、美感,并在外观、包装、陈列和品牌标识等载体中充分体现出来;在确定价格时,按顾客的需求定价,让顾客体验到心情愉悦而乐于付费;在规划渠道时,要突出差异化特色和响应的及时性;在促销时,加强与顾客的交流,鼓励顾客参与,强化顾客对体验的认识和感受。

2.精心营造环境,提高顾客满意度。体验营销要求购物环境具有一定的气氛和情调,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消费者的心理感受虽然与交易本身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它可以影响消费者在购物时的心境和兴趣。精心策划的购物环境是为了创造知觉体验,充分利用感情信息,通过影响消费者更多的感官、感受来介入其行为过程,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和行为。在体验经济下,商家出售的是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体验,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参与者。体验营销要带给消费者的是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象,需要引入有形的东西来让消费者把握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充分刺激消费者的感官。让顾客在购买前能够知道将得到什么体验,通过营造一种氛围、设计一种场景,开展消费者参与的体验式活动,为消费者营造体验的氛围和场景,说服消费者购买。

3.发掘消费者心理需求,注重营销策划中的互动。在零售业的营销活动中,要从单一的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需要向满足消费者欲望和增加顾客体验转变,重视对顾客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在当今个性化消费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 企业 的产品,而是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要重视产品形象、个性、情调、感性等方面的塑造,营造出与目标顾客心理需求相一致的心理属性,帮助顾客形成某种感兴趣的体验。体验营销能营造出一种消费者精神世界所需要的生活和文化氛围,从而帮助消费者找出潜在的心理需求,激发其购买欲望。

4.在服务中融入更多的体验成分。体验营销通过看(see)、听(hear)、用(use)、参与(participate)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已经给零售业带来了新气象。科技的发展使得产品越来越表现得同质化,良好的服务能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好感,有助于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在服务中增加体验成分,可以增加消费者参与的机会,突出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更好地吸引消费者。企业应有意识地向顾客传递体验,不仅要做好企业所承诺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同时还应实现企业服务的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不仅使消费者满意,还应使消费者感动,使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成为消费者难以忘怀的经历。

5.挖掘新顾客,稳定忠实顾客群。售后服务的状况对 企业 意义重大,是零售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培养忠诚顾客的重要手段,按照80/20法则,企业80%的销售来自于20%的顾客,创造企业80%销量的是企业的忠诚顾客。购后体验会促成顾客的重复购买,零售商除了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外,还应利用 现代 化的 网络 、通讯技术建立顾客档案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从而影响顾客情感,培养顾客忠诚,让体验存在于企业与顾客接触的所有时刻,包括零售环境中、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过程中以及售后服务中,清楚地掌握消费者的所有消费行为,更加关注消费者在购物前、购物中和购物后的全部体验,让消费者感觉到品牌的特色与文化。

6.建立零售业体验式营销队伍,提升服务品质。零售业通常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营销人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顾客体验的效果。体验的主题再明确,体验设计再完美,却会因为员工的依次疏漏或怠慢而大打折扣,甚至将体验破坏。在体验式营销中,营业员和销售人员的角色较传统营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们要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法,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使顾客亲身体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应用在体验营销上,使消费者体验产品,确认价值,促成信赖后达成交易。因此,营销人员的积极心态、高尚的品质、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体验营销成功的关键。

篇(9)

Abstract: Niuganba, a kind of unique cured beef product in Yunnan province, is facing the problemes of no national or industry standards and inconsistnet ones currently used in enterprises. Forty samples procured from supermakets, manufacturers and farmers’ markets in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Qujing and Dali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compared with currently available research reports, literature data, and national and industry standards pertaining to cured meat products. Sensory evaluation indexes were establsihed for Niuganba and physiochemical indexes such as moisture content, salt content, peroxide value, nitrite content and trimethylamine nitrogen content no more than 54%, 10%, 0.25%, 10 mg/kg and 20 mg/kg,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safe heavy metal levels were suggested for use in Yunana provincial standards. Morevoer, the evidence, necessity and reasonability of using all these indexes as local standards were explored. These restults will have a positive effect in strenthening and regulating the quaility of Niuganba as well a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sutry in Yunnan.

Key words: Niuganba; salt-cured meat; index; local standards

中图分类号:TS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13)12-0016-03

牛干巴是云南省特有的回族传统腌腊牛肉制品,已有几百年的历史[1]。由于其工艺简单、风味独特、贮藏期长等优点,发展至今已成为各民族喜爱的食品,生产厂家遍布全省各地[2],近年来经云南省卫生厅备案的牛干巴企业标准17项,年产牛干巴上万吨,已逐渐成为云南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但牛干巴的生产目前仍存在生产设备简单、工艺不统一、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3]。我省牛干巴加工企业制定了各自的企业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现有17家食品加工企业专业生产牛干巴,有经卫生厅备案的企业标准17项,但其技术指标参差不齐,如水分质量分数45%~75%、食盐质量分数2.5%~15%、亚硝酸盐残留量20~30mg/kg、过氧化值0.25%~0.5%。指标的差异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多,影响消费者的信心,不利于产业发展。通过标准体系的建设,规范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牛干巴及其肉牛产业的发展。

牛干巴企业标准的制定大多参考腌腊肉制品的国家标准[4],牛干巴作为一种自然风干发酵肉制品,在阴凉干燥间因为内源酶或外源微生物的作用使其脂肪降解,可能造成了过氧化值的增加。现有的企业标准均未对判断蛋白质腐败情况的安全指标进行限定[5-6]。制定统一的地方标准、规范安全指标、保障牛干巴质量安全势在必行。本实验为加强和规范牛干巴产业的发展,促进养牛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制定云南省统一的牛干巴地方标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自昆明、曲靖、大理等云南省牛干巴主产区超市、加工厂、农贸市场采购牛干巴样品40份。

1.2 仪器与设备

GP153电子天平 上海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DHG-907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精宏仪器有限公司;DL-1.5电炉 上海鑫震合金材料有限公司;Y7型通风橱 弗洛雷斯科教仪器;722分光光度计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样品检验

对采集的40个样品,分组分别测定其感官、理化和卫生安全指标,随机抽取20份牛干巴样品(留样),送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进行复检,以验证数据准确性。

1.3.2 检测指标和方法

感官指标:将样品放入白色清洁的容器内,置于光线明亮处,目视、鼻嗅,将样品熟制后口尝;水分:按GB/T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测定;食盐:按GB/T 124572008《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测定;过氧化值:按GB 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方法测定;重金属:铅、砷、镉、汞分别按GB/T 5009.122010《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52003《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2003《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方法测定[5-7];亚硝酸盐:按GB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方法测定[8-9];三甲胺氮:按GB/T 5009.179《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方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感官指标

如表1所示,牛干巴通常将牛肉各个部位分为块状加工,一些企业为了食用方便,也加工为片状。牛干巴属于腌腊肉制品,经腌制、晾晒、风干而成,所以它具有牛肉固有的风味,并带有咸味,但正常的牛干巴无异味。牛干巴加工过程中为防腐、延长保质期,通常会添加亚硝酸盐[10],然而,亚硝酸盐有增色的效果,牛干巴表面风干,会呈现黑红色,但瘦肉切面由于亚硝酸盐的作用会呈现较为均匀的新鲜棕红色。

2.2 理化和卫生安全指标

如表2所示,分析采集的40个样品中,75%以上的样品都符合以上标准。样品采自云南省主要的牛干巴产区,检测结果能普遍反映云南省牛干巴的整体水分。牛干巴经食盐腌制并风干,其水分含量大量减少,特别是表皮,经10d风干,表面已经很结实,内部水分均匀且含水量小,当水分质量分数不大于54%时,室温真空包装保质期能达半年。食盐是腌制料中最主要的成分,除了脱水、防腐等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增进风味,食盐含量质量分数达10%时,保质期较长又不会影响口感[6,10]。现在市面上存在的牛干巴大多是农户自己加工,不用亚硝酸盐,企业为了延长保质期和增加色泽,使用亚硝酸盐,但为了生产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牛干巴[11-17],用量不超过10mg/kg。三甲胺氮是检测肉制品蛋白质腐败变质的安全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当小于20mg/kg

时,不会影响口感,也不会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虽然牛干巴也是发酵肉制品,但发酵时间短,蛋白质腐败现象相对火腿要小[15]。重金属指标与国标一致。实验证明,40个牛干巴样品水分质量分数不大于54%,食盐质量分数不大于10%,过氧化值不大于0.25%,亚硝酸盐不大于10mg/kg,三甲胺氮不大于2.0mg/100g,牛干巴产品室温、真空包装条件下保质期可达半年。这些指标的设定可以很好的作为云南省地方标准。

2.3 与国内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牛干巴属于腌腊肉制品,对比GB 2730―2005《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和NY 5356―2007《无公害食品腌腊肉制品》,建立合理的牛干巴地方标准。

如表3所示,牛干巴的水分、食盐、过氧化值、亚硝酸盐、三甲胺氮等理化指标都优于国标,其他理化指标等同于国标,可以作为云南省的地方标准。火腿、腊肉、咸肉、灌肠制品等都属于腌腊肉制品,因各产品工艺差别大,并未对水分和食盐做出规定。牛干巴是一种工艺确定的单一产品,且水分对产品的贮藏期、口感和消费者权益影响较大;食盐影响产品风味和消费者的健康,所以建议水分质量分数不大于54%,食盐质量分数不大于10%,此条件下产品的口感和质量较好。此指标的设定,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且优于国标。腌腊肉制品的国标和农业部标准都规定亚硝酸盐含量不大于30mg/kg,本实验结果建议将其限量定为不大于10mg/kg。三甲胺氮的限量也低于腌腊肉制品的国标和农业部标准,细菌污染肉制品,能将蛋白质转化为有害物质三甲胺[17-18],三甲胺氮是判断肉制品蛋白质腐败变质的重要指标,建议设定其含量小于20mg/kg,因为牛干巴发酵时间短,水分含量少,蛋白质腐败现象相对其他腌腊肉制品要小。过氧化值与重金属指标与国标一致。这些相关指标的设定,既能满足云南省75%以上产品的需求,又优于国标,满足作为地方标准的条件。

如表4所示,1~6分别对应云南省6家牛干巴企业标准,水分质量分数40%~75%,食盐质量分数2.5%~15%,过氧化值0.25%~0.5%,亚硝酸盐残留量20~30mg/kg。指标差异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多、影响消费者的信心、不利于产业发展[16]。为了生产绿色优质、安全营养的产品,建议牛干巴地方标准水分质量分数不大于54%、食盐质量分数不大于10%、过氧化值不大于0.25%、亚硝酸盐残留量不大于10mg/kg,接近各企业标准,并且在此条件下,产品的色泽好,保质期长又健康。三甲胺氮目前各企业还未进行检测,无法判断产品蛋白质的腐败程度,建议增加三甲胺氮的检测标准,通过感官和理化检测实验证明,当三甲胺氮的含量不大于20mg/kg时,产品感官品质好、质量好、食用安全[19-20]。此标准指标能满足大多数企业的指标要求,同时,降低了亚硝酸盐的限量,增加了三甲胺氮含量的限定,有利于生产,对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

3 结 论

3.1 通过对云南省牛干巴主产区样品的检测结果分析,并参考近年来牛干巴产品的企业标准、研究论文以及检验报告,提出了云南省牛干巴地方标准以供参考。其中,水分质量分数不大于54%、食盐质量分数不大于10%、过氧化值不大于0.25%、亚硝酸盐残留量不大于10mg/kg、三甲胺氮残留量不大于20mg/kg。

3.2 云南省标准在水分、食盐、亚硝酸盐、三甲胺氮等指标的确定上优于同类腌腊肉制品企业标准,对于保障生产绿色优质、安全营养的产品有积极作用。

3.3 本标准的研究结果对于加强和规范牛干巴质量、促进云南省牛干巴产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葛长荣. 云南回族牛干巴[J]. 肉类工业, 1996(7): 31-32, 36.

[2] 肖蓉, 徐昆龙. 云南清真牛干巴的制作[J]. 肉类研究, 1996, 10(3): 32, 45.

[3] 甘胜磊. 沧源高峰黄牛牛干巴产业开发现状与前景浅析[J]. 中国牛业科学, 2011, 37(2): 66-6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2730―2005 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5] 陈祥, 陈爱华, 张晓艳, 等. 牛干巴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参数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29(4): 232-233, 238

[6] 傅樱花, 邢军, 殷永, 等. 腊牛肉加工工艺及关键控制点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04, 29(12): 40-41.

[7] 李轻舟, 王红育. 发酵肉制品研究现状及展望[J]. 食品科学, 2011, 32(3): 247-251.

[8] SEBRANEK J G. Advances in the technology of nitrite use and consideration of alternative[J]. Food Technology, 1979, 33(7): 58-62

[9] 栾亚, 丁占生, 郇延军, 等. 风鸭加工过程中二乙基亚硝胺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J]. 肉类研究, 2013, 27(3):22-2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2760―2011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11] HONIKEL K O. The use and control of nitrite for the processing of meat products[J]. Meat Science, 2008, 78(1): 68-76.

[12] SOFOS J N. Challenges to meat safety in the 21st century[J]. Meat Science, 2007, 77(1): 3-13.

[13] SEBRANEK J G, BACUS J N. Cured meat products without direct addition of nitrate or nitrite: what are the issue?[J]. Meat Science, 2007, 77(1): 136-147.

[14] JIMENEZ-COLENERO F, CARBALLO J, COFRADES S. Healthier meat and meat products: their role as functional foods[J]. Meat Science, 2001, 59(1): 5-13.

[15] 张滨, 陈红梅, 汪琴, 等. 湖南传统腊肉腌制工艺条件改进技术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29(7): 140-142.

[16] 周光宏, 赵改名, 彭增起. 我国传统腌腊肉制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肉类研究, 2003, 17(1): 4-15.

[17] 黄艾祥, 李进波, 杨金梅, 等. “牛干巴”质量标准探讨[J]. 肉类工业, 2011(8): 30-32.

篇(10)

一、相关理论

1.家庭旅馆的内容

家庭旅馆起源于二战后的英国,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现家庭旅馆。作为感受当地家庭生活气氛的一种方式,其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B&B(Bed +Breakfast)即住宿加早餐,由家庭空出几间房屋作为客房出租经营,另一种叫Guesthouse即客人房,家庭经营的小型旅馆,其大部分房间用来出租。

学者就家庭旅馆的概念并未统一意见,国外通常认为家庭旅馆是家庭为经营主体、单个家庭经营且控制利益。我国有学者认为家庭旅馆是把多余的房间出租出去,并提供当地生活氛围的一种旅馆经营方式。目前国内法律对家庭旅馆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仅各省市地区出台了家庭旅馆的暂行管理办法,对其概念作出了规定,一般定义为:以家庭合法拥有的空置房为基本接待场所,接待住宿旅客并以获取收益报酬为目的,基于个体家庭或当地协会统一管理服务的中小型旅游住宿接待设施。

2.体验营销及体验营销组合

体验是一种感受,很多记忆重叠起来形成的经验。体验营销即用看、听、用、参与的手段,充分刺激调动消费者或者说体验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因素,然后重新定义、设计一种思维方式的营销方法。

20世纪70年代,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体验营销策略研究也开始快速发展。体验营销的模式也是研究内容之一,学者也较为关注体验营销组合的研究。其中王竹(2002)提出将体验营销组合作为消费体验的执行工具,组合因子有:(1)体验。体验是具备满足顾客内心需求的核心功能。(2)人员。工作人员做导演兼演员,在场景中生动地演示主题,让体验者身心投入。(3)氛围。硬件设施和软件要素配合,产生逼真、浓郁的氛围,让体验者身临其境。(4)定价。基本定价策略——顾客价值定价法。(5)渠道。短渠道或直接销售是体验营销组合中的一般渠道。 (6)促销。促销的关键要素是企业形象和口碑。

针对景区家庭旅馆体验营销模式的构建,将借鉴以消费体验的执行工具融合,将体验、氛围、定价、渠道、促销应用到体验营销组合模型中,最大化家庭旅馆的管理和营销效益。

3.家庭旅馆结合体验营销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家庭旅馆尚属初步发展阶段,经营者素质、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等都待提高。而且国内市场发育不完全,人们对于家庭旅馆也知之甚少,所谓 “酒香也怕巷子深”,当前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家庭旅馆。

体验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其量身定制的产品与服务,在服务中融入更多的体验成分,以顾客为中心,注重顾客心理需求分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进行比传统的营销方式更加有效。而且运用体验营销,可以提炼品牌个性,标榜消费个性,传播品牌创意与执行,建立消费和尊重,吸引顾客参与品牌互动,实现品牌认同的忠诚。所以有必要将家庭旅馆与体验营销及其营销策略相结合,从顾客需求和体验偏好出发,制定相应的体验营销策略,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并接受家庭旅馆,进而促进家庭旅馆业的发展,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二、庐山家庭旅馆的现状及挑战

1.庐山家庭旅馆的发展现状

为了解庐山家庭旅馆实况,笔者组织成员到庐山进行调查,访问了庐山上大量家庭旅馆业主,他们中大多在50岁以上,年轻的也有30多岁,教育程度主要是初高中,少数为大专或本科。

汇总分析发现庐山家庭旅馆大多是自用房屋,初始资金在15万以下,四分之一左右的是租房经营,初始投入资金一般30-50万,有的还更高。他们大多经营了三年左右,也有七年以上。主要是父母打理,儿女一般在外工作,但通过网络帮忙招揽生意,少部分会聘人帮忙。业主对市场及消费者的把握程度不是很深,大多停留在经验之中。

庐山旅游时令性强,旺季不愁客源,旅馆大多饱满,差点的也有六成左右。淡季则整体惨淡,只有16.6%的家庭旅馆能维持在六成,33.33%的家庭旅馆维持在一成左右,其他的无人入住。旅馆之间存在因客源而产生的价格战,但情况不是很严重。

其推广方式主要是利用旅行网站和口碑,其次是社交网络营销,较少与旅行社、考察团合作或在线下发起活动,基本实现网络化。不过网络运营主要是家中在外的子女负责,少数懂电脑的父母自己操作。接待主要由父母负责,他们像是亲切、温暖的阿姨,也因此庐山家庭旅馆形成了一种“阿姨”的氛围,取名都是某某阿姨家庭旅馆。

2.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庐山家庭旅馆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经营成果,但经过深入调查和横向对比,我们发现其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相对我国旅游发达地区如云南、厦门、海南等较为落后,外在的经营环境也存在种种问题和挑战,包括:(1)庐山旅游的季节性,导致庐山家庭旅馆消费的淡旺季反差过大,淡季生意惨淡。(2)景区大门的入场费阻碍部分家庭旅馆的消费群体。(3)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够统一规范,行业内部存在恶性竞争,彼此联系与产业联合不够。(4)经营者年龄老化,管理观念及其营销方式落后,缺乏现代化管理思想。(5)庐山家庭旅馆所持资源同质、产品设施简陋、服务内容单一、文化内涵不深、体验性不强,发展模式简化,竞争力不强。

3.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庐山家庭旅馆存在以上问题,原因主要有:(1)外部环境包括庐山旅游的时令性、政府政策等。(2)经营者整体年纪偏大,观念陈旧,调查显示66.7%的人未意识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而且其教育水平偏低,对电脑、网络营销较为陌生。(3)缺乏系统化、标准化的培训与管理,家庭旅馆之间也存在价格战,扰乱市场秩序,给旅客不良影响。以上原因,阻碍庐山家庭旅馆的发展,为了突破瓶颈,我们提炼出了庐山家庭旅馆的体验营销组合策略,为其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三、庐山家庭旅馆体验营销组合模型

体验营销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感知,其重点是营造氛围,体验和氛围也就成了体验营销组合策略的核心。价值是通过顾客参与体验互动实现的,价值大小的衡量指标主要是体验之后顾客的认可程度,所以提供高水平的体验和高质量的氛围。而价格策略的着眼点是顾客价值,根据顾客体验感知的多少可制定出差异化的价格策略和产品策略。针对景区家庭旅馆的体验营销,综合参考前人研究,构建了体验、氛围、定价、渠道、促销的组合模型,通过五种策略配合,加强营销策略的整体功效。

1.体验

体验包括感官体验、情感体验、生活方式体验、教育体验、审美体验等,每个层次要求有所提高。家庭旅馆提供的住宿是一种初级的感官体验,目前庐山大多数停留在此层面,显得单调、没特色。如果平衡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丰富体验的内容、提升体验品味、增强文化内涵,一可以藉此完成定位,品牌带来更高的定价,二塑造后可拓宽更高档次的顾客。定位可对庐山独特的人文与自然环境进行挖掘,如温暖舒适的情感体验、深山简居的生活方式、革命历史的展览馆,同时充分剖析消费者心理,制定出与众不同的体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2.氛围

氛围是家庭旅馆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要素配合产生的一种浓郁的感觉或效果。用氛围营销,就是渲染出让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的体验,让顾客来一次也铭记在心,下次寻求同类消费时首先该体验。良好的氛围,要有安全、可靠、完善的硬件设施,同时在空间设计、装修风格、环境布置上也要别出心裁,有一定的质感和美感,给人放松或优雅的感觉。建议庐山家庭旅馆在单纯的住宿功能上,增加一些大众欢迎的元素,例如休闲养生,可以在家里摆放麻将室、按摩器等,一方面增加营收,另一方面增加自身特色。

3.定价

定价策略是根据顾客价值而定的,注重氛围和顾客体验的家庭旅馆提供的不仅仅是住宿,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星巴克卖的不仅仅是咖啡,还有城市里的第三空间,类似地,家庭旅馆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张床,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此可实现家庭旅馆的价值倍增。同时庐山家庭旅馆因淡旺季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每年的整体经营成绩不高,提高定价,一方面提高庐山家庭旅馆档次,其次也增加年营业额,也提高经营效益。

定价方向往高端发展,具体的定价做法可以更为灵活,在基本的日租上,增加短租、月租、半年组、年租等形式,当然区分淡旺季,这样不仅为顾客提供多样化选择,同时也调动了顾客的消费欲望,在庐山进行更多的消费体验,同时也间接地改善经营模式、开发新的顾客群体。

4.渠道

体验本身很难实现大规模的传播,唯有借助口碑,吸引潜在顾客,适当地借助新媒体,才能发挥体验营销的最大功效。

目前庐山家庭旅馆营销基本实现网络化,也依靠口碑营销吸引潜在顾客,不过见效慢,而且渠道较为单一,导致经营吃力。建议采取目前较为流行的新媒体营销,包括微博营销、博客营销、微信营销、SNS等,同时利用旅行网站如携程网等进行预定支付,精准撒网,吸引潜在客户,让家庭旅馆的营销推广更轻松。同时为了避免淡季生意惨淡,可进行适当的线下营销,针对特定人群如美术工作者、公益团体、高校师生等进行邀约和宣传,让淡季也有一定营收。除了客户渠道的扩展,景区提示牌或景区地图宣传,也是一种影响和效应较好的渠道,庐山家庭旅馆可以多做尝试。

5.促销

促销是向消费者传递相关信息,吸引消费者购买,以扩大销量。促销的实质是一种沟通,即信息提供者将刺激消费的信息传递给目标对象,以影响其购买决策。

当家庭旅馆的基础硬件和软件服务赢得一定口碑而且形成某种形象后,可以进行促销,提升经营业绩。庐山家庭旅馆的促销需要根据淡旺季进行区分:旺季不愁客源,可以招募家庭旅馆义工来庐山体验,一可以找到免费劳动力,二可以提高旅馆知名度;淡季更需要促销,可以尝试改变商业思路,用免费模式进行促销,即邀请游客到“家”中免费住,但平时的一日三餐绑定在“家里”解决,相当于赚餐饮的钱,这样刺激消费。除了免费模式,还可以采取折价、惠赠等促销方法,刺激顾客消费。

四、总结

经过到庐山实地调查访问,发现家庭旅馆面临资源同质化、产品初级化、文化低俗化等问题。对此,我们构建了体验、氛围、定价、渠道、促销的体验营销组合,旨在引导庐山家庭旅馆升级,开发顾客体验需求,找准区别于他人的体验服务,设计好盈利模式和定价策略,拓宽渠道和挖掘消费人群,做好淡季促销,让庐山家庭旅馆走上健康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而促进庐山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该体验营销组合模型的理论具有普遍性,可供江西乃至中国范围内的景区家庭旅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文彤,家庭旅馆业的发展——以桂林龙脊梯田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 2001,(1) : 26-30

[2]廖惠兰,阳朔乡村家庭旅馆营销方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广西大学旅游学院,2006.

[3]刘婷婷,阿尔山市家庭旅馆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辽宁大学,2011.

篇(11)

体验营销作为未来营销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以顾客为导向,即站在顾客体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因为体验是属于顾客个人的,和顾客的感官、情绪等因素有关,并糅合顾客过去的遭遇和经历,结合营销场景而产生的一种感受。(2)体验甚至胜过产品和服务本身。在本文开始的案例中,生意兴隆的黑暗餐厅餐饮口味及质量也许一般,而顾客趋之若鹜的最大卖点在于在黑暗餐厅用餐的奇妙感觉即体验。当体验和产品融为一体,消费者觉得体验比产品或服务本身意义更大的时候,体验就成为消费者做出选择的关键因素。(3)企业与顾客一起创造价值,即体验价值的创造是企业和顾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企业以产品为道具精心营造的环境里,让顾客积极互动、参与到情境中来,不分主宾,就像积极参与投票的“超级女生”的歌迷一样共同出演、创造顾客价值。

二、体验营销组合策略

派恩认为:人类的经济生活到现在为止可分为四个阶段: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前三个阶段通称为传统经济。人的祖先从耕作中获取经验创造了农业经济时代;近代人们因对物质进行加工制造出商品而进入工业经济时代,此时产品是企业获利的主要来源,服务并不“值钱”;物质商品的丰富促使服务业的出现而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此时产品演化成提供服务的平台,企业通过服务来获利;而现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单一的产品或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体验经济也应运而生,产品和服务都成了提供体验的平台,“体验”成了获利的关键。基于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不同特征,在体验营销模式下,虽仍以4P组合来概括其营销特点,但其深层含义却是截然不同的。(1)在产品策略上,传统营销注重产品的的品质及其功能,而体验营销只把传统的产品视作道具,更关注于传递给顾客个性化的体验价值。(2)在定价策略上,传统营销运用成本、需求及竞争定价法,而体验营销基于顾客可感知的体验价值进行定价,“使顾客把价格视为回忆体验的一种功用”,如5元一杯的咖啡在在星巴克特殊的环境体验下可以卖到40元~50元。(3)在渠道策略上,传统营销可以根据产品不同采用直销或分销,而体验营销一般只依靠便于控制的直接渠道传递体验,在企业精心设计的直接渠道中,所有接触到顾客的任何物都成传递体验价值的载体。(4)在促销策略上,传统营销可以运用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及公共关系等促销方式,而体验营销则把各种促销手段融入体验之中,以情感为基点,通过互动是信息传播变得流畅,从而达到促销所要的效果。

三、体验营销策略创新

体验营销是体现着人性关怀的现代营销方式,其核心是顾客的全心参与,它的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希望在消费中获得惊奇、激动的体验和难以忘却的愉悦记忆。当顾客走进麦当劳时,洁净明亮的空间、鲜艳的色彩和欢快的音乐以及周到的服务等都会深深地感染着顾客,使顾客能体验到麦当劳带来的快乐体验。体验营销通过出售体验的方式为企业带来超出产品和服务的大量利润,是企业未来营销的发展方向。体验营销是个相对新颖的营销方式,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在尝试或正在运用体验营销来扩展市场。运用何种体验营销策略或如何进行体验营销策略的创新将决定企业的未来。从企业实际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验营销策略的创新:

首先,培养体验文化,塑造体验营销理念。企业文化影响到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对营销起到导向作用,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培养良好的体验文化,塑造先进的体验营销理念,把这种文化和理念根植到企业及其员工的内心深处,自觉的、真正的执行这种营销策略,才会起到体验营销的真正效果。如迪斯尼发现快乐、分享快乐的理念,使其成为大人和孩子的游乐园。

其次,从不同层次增强顾客体验。企业增强顾客体验的手段有很多:(1)可以在产品及品牌上附加体验。因体验是顾客通过感知去获得的,所以任何能够满足消费者视觉、触觉、心理等审美需要,使顾客能够产生感官享受、身心愉悦的产品外观、质量、品牌等都能增强顾客体验。(2)可以通过情感或氛围来增强体验。体验营销中的顾客体验是需要顾客的感情投入的,顾客的感情投入源于营销的某种刺激的感染,如超级女生的歌迷为歌手近似疯狂的投票助威,此时营销的关键在于真正了解何种刺激可以感染消费者,并使其融入到情景中去。氛围是一种环境,通过美妙场景的营造去感染消费者,如星巴克的“第三空间”,提供了一种家庭和办公室以外的悠然的社交环境,给消费者一种都市中享受闲情逸致的特别体验。(3)可以通过服务和广告传递体验。服务是传递体验的平台,针对顾客的不同可以真切地、面对面地给顾客提供差异化的个性体验。而广告则可以大规模地传播消费者喜欢的体验,吸引消费者,进而达到销售目的。如麦当劳的“我就喜欢”的广告,实际上就是传播了个性化消费者喜欢的一种体验感觉。

最后,要创造全新的体验业务。在体验营销中,体验是企业真正要出售的东西,烘托体验的产品或服务只是辅助手段。如前面的黑暗餐厅,出售的复合消费者需求的真正产品是在黑暗中用餐的奇妙体验,而不是能填肚子的餐饮美食。全新体验业务的创造需要企业关注消费者体验,以消费者体验为向导,运用各种营销体验工具设计、制作和销售产品。基于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不同特征,在体验营销模式下,虽仍以4P组合来概括其营销特点,但其深层含义却是截然不同的。(1)在产品策略上,传统营销注重产品的的品质及其功能,而体验营销只把传统的产品视作道具,更关注于传递给顾客个性化的体验价值。(2)在定价策略上,传统营销运用成本、需求及竞争定价法,而体验营销基于顾客可感知的体验价值进行定价,“使顾客把价格视为回忆体验的一种功用”,如5元一杯的咖啡在在星巴克特殊的环境体验下可以卖到40元~50元。(3)在渠道策略上,传统营销可以根据产品不同采用直销或分销,而体验营销一般只依靠便于控制的直接渠道传递体验,在企业精心设计的直接渠道中,所有接触到顾客的任何物都成传递体验价值的载体。(4)在促销策略上,传统营销可以运用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及公共关系等促销方式,而体验营销则把各种促销手段融入体验之中,以情感为基点,通过互动是信息传播变得流畅,从而达到促销所要的效果。

三、体验营销策略创新

体验营销是体现着人性关怀的现代营销方式,其核心是顾客的全心参与,它的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希望在消费中获得惊奇、激动的体验和难以忘却的愉悦记忆。当顾客走进麦当劳时,洁净明亮的空间、鲜艳的色彩和欢快的音乐以及周到的服务等都会深深地感染着顾客,使顾客能体验到麦当劳带来的快乐体验。体验营销通过出售体验的方式为企业带来超出产品和服务的大量利润,是企业未来营销的发展方向。体验营销是个相对新颖的营销方式,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在尝试或正在运用体验营销来扩展市场。运用何种体验营销策略或如何进行体验营销策略的创新将决定企业的未来。从企业实际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验营销策略的创新:

首先,培养体验文化,塑造体验营销理念。企业文化影响到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对营销起到导向作用,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培养良好的体验文化,塑造先进的体验营销理念,把这种文化和理念根植到企业及其员工的内心深处,自觉的、真正的执行这种营销策略,才会起到体验营销的真正效果。如迪斯尼发现快乐、分享快乐的理念,使其成为大人和孩子的游乐园。

其次,从不同层次增强顾客体验。企业增强顾客体验的手段有很多:(1)可以在产品及品牌上附加体验。因体验是顾客通过感知去获得的,所以任何能够满足消费者视觉、触觉、心理等审美需要,使顾客能够产生感官享受、身心愉悦的产品外观、质量、品牌等都能增强顾客体验。(2)可以通过情感或氛围来增强体验。体验营销中的顾客体验是需要顾客的感情投入的,顾客的感情投入源于营销的某种刺激的感染,如超级女生的歌迷为歌手近似疯狂的投票助威,此时营销的关键在于真正了解何种刺激可以感染消费者,并使其融入到情景中去。氛围是一种环境,通过美妙场景的营造去感染消费者,如星巴克的“第三空间”,提供了一种家庭和办公室以外的悠然的社交环境,给消费者一种都市中享受闲情逸致的特别体验。(3)可以通过服务和广告传递体验。服务是传递体验的平台,针对顾客的不同可以真切地、面对面地给顾客提供差异化的个性体验。而广告则可以大规模地传播消费者喜欢的体验,吸引消费者,进而达到销售目的。如麦当劳的“我就喜欢”的广告,实际上就是传播了个性化消费者喜欢的一种体验感觉。

最后,要创造全新的体验业务。在体验营销中,体验是企业真正要出售的东西,烘托体验的产品或服务只是辅助手段。如前面的黑暗餐厅,出售的复合消费者需求的真正产品是在黑暗中用餐的奇妙体验,而不是能填肚子的餐饮美食。全新体验业务的创造需要企业关注消费者体验,以消费者体验为向导,运用各种营销体验工具设计、制作和销售产品。四、结语

体验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是人们在基本的物质保证得到满足以后所追求的更高层次的人类生活体验阶段,在这个阶段商品价格的高低都已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顾客有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精神体验。企业要想长久的生存,必须紧跟体验经济市场消费趋势,不断创新,才能成为未来的赢家。不过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同地区是不均衡的,总的来说仍然是一个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及体验经济的混合体,在现实市场上,商品价格的高低对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仍具有相当的敏感性。所以企业在进行体验营销的探索或实践时,一定要符合中国国情,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才能起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恩德·H·施密特:体验式营销[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

[2]:体验营销的实施路径及其启示[J].中外企业家,2007,5:56~5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
推荐精选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