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3:2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区域经济管理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4-0027-05

本文为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规划研究》(200607008)的部分研究成果。

系统科学的产生,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及研究方法和思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系统运行效果的多势效性为我们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了基础,系统场控理论的方法和思路为开展系统行为优化和控制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本文拟在对系统及系统场控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场控功能规划和设计,构建确保地区社会经济系统协调运行的管理机制总体框架。

一、系统及系统功能的势态演化

1.对系统含义的理解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它反映了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系统特征。昝廷全教授在其《系统经济学进展》一书中将经济系统定义为经济元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的整体,把经济元的集合称为经济系统的硬部,把经济元之间的关系称为其软部。经济系统的运行过程就是构成系统经济元各主体之间,按照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系统元,即系统要素。这部分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而且表现为明显的层次性,它们可以是构成某一复杂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也可以是各子系统中的具体要素。第二部分是构成系统元之间的关系,即系统元之间的藕合性质。系统构成包括有不同层次的众多系统元,这些系统元之间存在着不同性质的藕合关系,正是这种不同性质藕合关系的总体作用,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性质和功能;第三部分是系统元之间特定藕合关系条件下质和量上的协调性。

2.系统功能及系统功能的势态演化

传统系统理论认为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藕合性质(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能,这种决定性是唯一的。然而,这种惟一性只决定了系统功能的性质,而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在特定藕合关系基础上物流水平和质量方面的协调性和差异性,却决定了系统输入输出功能实现程度上的区别。事实上,系统在保持其特定结构条件下可以容纳多种运行态,每一种运行态都对应着不同量度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实际中系统功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质和量上的协调程度,这就是系统功能的势态演变。由此,我们引入了系统效率的概念,系统效率是指系统在其特定的特征尺度范围内,系统功能与价值实现程度与其可能最大值的比率。社会经济系统在保持其特征尺度条件下的势效差异性,既可以体现在效能释放速率上的区别,也可以体现为效能释放总体水平上的多势态性(图1)。上述社会经济系统功能实现过程的多势效性,为我们开展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运行模式和状态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二、系统场及系统场控的作用机理

1.系统场与系统场控

“场”的概念最早产生于物理学中,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物质存在形式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物理学中,“场”是指某种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具有标量特征的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是标量场,具有矢量特征的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是矢量场,如重力场、电场、磁场等。“场”的概念已应用于物理学领域,而且随着人们生产实践的需要,“场”的概念也在自然科学的其他领域渗透,结合数学方法,场论在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于自然科学中的“场”是一种实物场,但其概念、思想和研究“场”的方法却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来源于人们对物质认识的深化,物质的概念不仅仅是人们已知或未知的任何有形的实物态物质,而且还包括无形的、区别于实物态物质的诸如社会价值观等的场态社会物质,称之为社会场。

系统场是基于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和思想,以观念意识、制度、政策法规等为场源要素构建起来的,目的在于控制和影响对象系统行为及效果的一种社会场。系统场作为一种社会场,它具有社会场的一般特征:在整个社会中弥漫了一种社会场态物质,即社会场,而不是存在绝对的社会虚空;任何社会场中都存在社会力,即社会场力或称社会力;任何社会场都存在场力线,即社会空间是布满场力线的社会场;社会场在其运动、演化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类似于人的意志,且不以社会元素的人或集团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行为特征,它对真正进入社会的人们而言,具有同化他们与由社会场决定的心态或人格系统相协调的“目的性”。系统场除了具有一般社会场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具有其本身的特性,主要表现为:①系统特性。系统场的系统特性不仅表现为它以现实系统为作用对象,控制和影响系统对象的运行方式、运行效果及系统的发展与演变,同时要求作为场源的各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必须保持其系统性和全面性,以保证系统场的整体功能;②场性或称场向特性。所谓系统场的场性是指对系统对象的导向属性,是系统场功能性质的规定性。在构建现实的系统场时,由于其所要控制的系统对象的类型和层次不同,价值取向差异,决定了系统控制的目标不同,往往表现为所构建的系统场的场性有所区别。例如,基于经济发展系统构建的系统场性多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场性特征,基于生态环境系统构建的系统场性则更多地趋向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而基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这一更高层次的大系统来构建的系统场性,则会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运行作为其系统场的场性表现;③构成场源要素的多层次性。构成系统场的场源要素很多,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一级场源(政策法规类);二级场源(制度类);三级场源(思想、观念和意识类或称文化类),这些不同层次的场源要素在场性和场向功能的确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④场力的可叠加性。即不同的场源要素在特定系统空间内所产生的场力是可以叠加的,这种叠加作用将会导致总体场力的增强或削弱。

2.多元系统场的作用方式分析

由于构成系统场的场源要素众多,而且这些场源要素又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因而,这些场源要素对受控系统对象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1)串行模式或称递进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不同层次场源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如三级场源、二级场源、一级场源之间的作用构成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关系。这种递进关系中某一场源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影响到系统对象的行为和效果,因为场源要素之间的这种结构特点,使得某一场源要素产生的影响力需要通过后续影响场的传递才能作用于对象系统,如果后续影响场存在“瓶颈效应”或“木桶短板效应”,则该影响场的作用力得不到传递或完全传递,从而不能改变对象系统的运行行为。

(2)并行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同一层次中的各个场源要素对场中对象系统的直接作用方式,如政策层次中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市场政策、资源政策等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作用过程。并行模式中各要素影响场不构成逻辑顺序关系,它们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作用于系统对象,它们各自产生的影响效果之和就构成整体的影响效果。并行模式中是力量决定论,对系统对象影响力大的场,产生加强的影响效果,成为主要的影响场;对系统对象影响小的场,则产生较小的影响效果,成为一般性的影响场。

(3)交叉互动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表现为同一层次内部各场源要素之间的作用,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层次场源要素之间的作用方式。这些要素影响场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从而不断提高或抑制对系统对象行为的影响作用。交叉互动模式中,当某一影响场发生变化,会使场中受控系统对象的行为受到激励或抑制;同时,这一影响场的变化会促进另一个或另一些影响场发生变化,从而又导致对系统对象的影响发生变化。如此交互作用,不断影响场中受控系统对象的机制和行为。不同场源要素影响场之间的这种交叉互动作用是存在的,如制度和技术都是场源要素,它们的影响场之间就存在着明显的交叉互动关系,在一定的时间内,制度的创新能使技术创新呈线性轨迹成长,而技术创新的自源性成长却呈非线性成长,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使技术创新以更快的速度成长。一般情况下,制度创新是阶段性的,即制度总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基本内容的创新,以后制度的完善是逐步的,这种情况使技术创新总体上呈现波动向上的运动趋势。

(4)协同模式。协同模式是指构成系统场各场源要素的影响场之间共同作用于受控系统对象,由于各影响场之间的配套和协作,产生大于各影响场独立作用的效果之合,即I(x1+x2+…+xn)>I(x1)+I(x2)+…+I(xn)(式中I表示影响度)。如构成系统场的政策法规类要素、制度类要素和思想意识观念类要素之间的配套协同性,能够使得所形成的系统场场强增大和场力增强,对场中受控的社会经济系统对象产生更大的影响效果,实现系统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3.场中系统对象的受控行为分析

由以上的系统结构分析可知,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系统元、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质的规定性和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质和量的协调性三部分构成。系统要素之间数量和质量上的协调程度差异,形成了不同协调程度的等级序列,这些等级序列构成了系统的不同相态,具有相同功能性质的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功能效果发挥程度,则反映了系统功能的不同势态序列。通过系统场的设计和优化,目的在于构建基于系统场控的系统管理机制,使受控系统对象通过系统要素的相态跃迁,实现系统运行满意的势态效果,即实现系统运行较高的系统效率。

系统场的构成要素包括思想、观念、意识类第三层次场源要素、制度类第二层次场源要素、政策法规类第一层次场源要素和组织与监控类的运行操作要素,这些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的要素,对场中受控系统对象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政策法规类场源要素对系统对象产生直接的控制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政策的引导力或称拉力和各项法律法规的约束力来实现的;制度类要素属于上层建筑层次的场源要素,它是通过不同的制度体制,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市场体制、管理体制等为系统对象的运行提供了宏观的社会经济制度背景环境,它对系统对象作用是通过间接的影响力来实现其调控功能的;思想、观念、意识、价值观等第三层次场源要素是属于文化层面的要素,它对系统对象的作用是通过营造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背景,影响系统对象中人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来产生凝聚力实现对系统的影响。这三个层次的场源要素中,越是处于较高层次的要素,对具体受控对象的作用方式越间接,但其影响程度越深远。组织监控类要素不是构成系统场的具体场源要素,而是系统场发挥管理机制作用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要素,它的作用是通过建立与系统场要求相适应的管理组织,来实施对系统对象实际运行行为的监督和控制,保障系统场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场构建及组织监控的实施,构成了对这一系统的系统场控过程,具体系统的场控作用方式如下图(图2)。

系统场的建立及系统场控的实施,使系统场中的受控系统处于各种作用力的影响之中,系统对象的受控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系统对象在各种政策类场源要素影响场引导力的作用下,服从物理学中的合力规律,即平行四边形准则,系统对象将沿着其合力方向运行;第二,系统对象在法律法规类场源要素影响场约束力及场控过程的监督控制下,会对其可能存在的负向力产生约束和抵消,消除系统负向力作用下的不良行为;第三,系统对象在制度类场源要素影响场影响力的作用下,会对偏离场向的力产生力矩作用,使其发生旋转,最终与场性方向一致,增大系统目标方向上的合力;第四,系统对象在思想、观念、意识类场源要素影响场凝聚力的作用下,会不断调整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和协同量,使系统结构更加合理。

三、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场控功能的规划与设计

1.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系统场控功能设计

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系统场控功能设计包括系统场性(或称场向)设计和系统场源要素体系设计两部分:

(1)系统场性设计。系统场性设计实际上就是设计系统场的作用方向和目标。系统场性对场中受控系统对象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是很关键的,场性是否体现了科学的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将直接决定系统对象的运行方向和效果。现实中,由于场性设计的不同,就会表现出逆向场和正向场的区别,当系统场性为积极、正确的方向,就会对场中系统对象运行过程中的逆向演生性产生抑制作用,使系统朝着高效率势态发展;反之,当系统场性为消极、错误的方向,则会使系统对象的逆向演生性得到加强,而正向的发展要求会在场滞的作用下产生抑制作用,表现为管理机制对系统运行的阻碍作用,因此,一个逆向场的存在,比没有系统场存在的情况更糟糕。系统场性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观念、意识和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制度条件为基础,来合理规划和设计系统场导向下的利益分配趋向。是系统场导向下的利益方向构筑,这种利益分配趋势的导向,会使受控系统对象在其趋利性要求的作用下,向着引导的方向运行。

(2)系统场源要素设计。系统场源要素设计是在既定的场性目标要求下,构建系统完善的场源要素,在这些场源要素所形成的影响场的作用下,引导和规范系统对象的表现和行为的过程。系统场源要素的设计要依据受控系统对象发展阶段和运行的状态特征来确定,当系统对象处于发展演化的质变阶段时,此时的系统场设计不仅表现为一套全新系统场源要素的构建,同时要求构建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才能准确把握未来系统发展变化的场性要求和场源要素匹配条件;当系统对象处于某一确定的系统特征尺度范围内时,此时的场源要素设计任务主要表现为在既定场性目标要求下对场源要素的调整和完善。同时,系统场源要素的设计,依据场源要素的种类不同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对于政策类场源要素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样才能引导系统对象的未来走向;对于法律法规类场源要素,则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是随着受控系统对象在实际运行过程出现的不同问题,来不断地规范和完善。

2.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场控功能评价

系统场的规划和设计完成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必须要开展系统场控功能的预测与评价。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系统场控功能评价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系统场控功能实现效果的预测与评价。一种战略的提出,一项政策的出台,需要分析和预测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即战略、政策实施的可行性研究。这一研究和评价过程包含实施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实施时机的设计和选择、实施效果的预测与测算、实施风险的分析与评估等等内容。对于方案实施效果的预测与评价是其中的关键内容,这一过程既要包括正向效果的分析,还要包括不利影响的预测,在此基础上,一般采用费用――效益或费用――效率评价方法,对其实施的损益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论证。

(2)系统场场源要素的配套性和协调性评价。无论是新设计和构筑的系统场结构,还是在原有系统场结构基础上的修订与完善,都存在着场源要素之间的配套性和协调性评价。配套性评价是基于既定的场性目标要求下,不同层次的场源要素之间、同一层次的场源要素内部的匹配性和完善性要求,只有构筑起系统、配套的场源要素体系,才能形成同一目标导向上的影响场,对系统对象产生好的控制效果;协调性评价是指对新构场源要素之间,以及新构建要素与原有系统场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并通过对场源要素的调整、改造等途径,消除它们之间的抵触、冲突和漏洞,实现场源要素的和谐性和目标一致性,完善系统场的整体功能。

3.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场控组织结构优化

系统场构建及相应的评价论证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实施问题,即系统场发挥功效和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变革和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两个关键环节。

(1)组织结构变革。系统场控体系建立以后,进行系统场控实施的组织结构设计已成为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场控实施组织结构的设计,往往是在现有组织结构基础上,围绕场控设计的功能和要求,对现有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重组与整合,使之适应新的战略、政策、法规体现的管理程序和要求。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实际上就是紧紧围绕国民经济系统发展方式和目标的重大转移,对旧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经营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和重建。伴随着国家重大战略调整,配套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国家先后多次进行了管理组织结构的重构和协调,使得各级管理组织职能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管理任务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场控实施和监督,涉及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不同领域,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系统场控实施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一管理组织结构的规划与设计,一是要明确场控职能实现的目标和要求;二是管理职能的科学划分与界定,处理好管理职能相对完整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三是依据场控系统对象的运行目标和要求,规划具体的管理点和监控环节;四是设置具体的管理职能部门和人员选配。

(2)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基于不同的系统运行目标要求,其管理监控的职能要求和管理监控过程中的业务流程是不同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目标要求不仅仅是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有社会的和谐稳定、矿产资源的持续供应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同目标其相应的管理和监控的业务流程自成体系。而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更高层次,其管理和监控的目标要求是在保障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上各个方面目标之间的协调和共赢,这就要求必须站在这一大系统的层次,打破原来各自相对封闭的业务流程体系,开展大系统层次上的管理监控业务流程再造。这一过程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场结构的分解和场控任务划分;二是明确各项管理目标;三是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划;四是设计管理监控业务流程;五是管理监控过程的信息流向及反馈途径;六是规划业务种类和明确职责范围;七是设计管理组织形式和设定职能部门;八是测算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类型和业务量;九是确定各部门人员类型和编制;十是编制各部门管理监控工作制度和文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图(图3)。

四、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管理机制总体框架

基于以上系统场不同层次场源要素构建的目标和要求,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运行为总体目标,从思想、观念、意识等场源要素层次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规划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制定和实施了科技创新战略;从协调发展的意识确立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模式;从加入WTO的决策和实现,确立了融入全球经济大市场的发展思路。从制度要素层次,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开展了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管理体制等众多体制方面的改革。可以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制度贡献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在以上要素的作用和要求下,在政策、法律法规层次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和调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适应我国不同发展阶段要求的政策体系和法律规范。从系统场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控要求上,国家伴随着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各级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调整和重组,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职能和功能要求。上述内容,构成了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宏观系统场控条件(图4)。

区域社会经济系统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区域更高层次系统层面上的发展规划,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宏观层次的管理调控机制,以往基于子系统要素层次构建的任何管理机制,都不能够提供这一宏观层次系统运行的调控机能。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宏观管理机制是以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运行为目标,以社会经济的总体战略规划为指导,以国家和地区持续的体制改革为背景,以宏观政策法律法规调控为手段,以具体的组织管理和监控为保障。其中,政策法规机制是构成系统场控过程的直接场源要素,是构建系统运行管理机制的主体,它又可进一步以产业、市场、科技、消费四个方面为基础,形成产业政策法规机制、市场政策法规机制、科技政策法规机制和消费政策法规机制。

[参考文献]

[1]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武义青,贾雨文.经济系统运行效能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闫军印,赵国杰.基于系统特征尺度的区域矿产资源规划与决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6,(11):78-81.

[5]花建锋.市场能量释放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3.

[6]刘家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管理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3.

[7]闫军印,孙班军,孙卫东,等.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8]杨先卫,阎 理.基于场理论的经济空间分析探讨[J].经济地理,2006, 26(1):20-22.

[9]闫军印,李彩华.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及其运行机制构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 30(3):412-414.

Research on the Managing Problems of Regional Social & Economic System Based on Systemic Fields Controlling

YanJunyin1,Ma Lusui2

篇(2)

主要栏目

中国宏观经济论:主要刊登国家权威部门、著名学者所做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宏观管理热点问题的实证性研究,具有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前瞻性的特点。

中国金融·财政研究:本着理论性和实证性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对中国金融、财政体制改革、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资本市场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并及时探讨现实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为国家职能部门的决策、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和有关社会研究机构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信息。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论坛:主要刊登围绕中国对外贸易、FDI、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中国公共管理论坛:主要围绕中国公共管理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性研究,以及针对中国公共管理现实问题进行实证性的案例分析。推动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向规范性、实证性的方向拓展。

中国就业·分配论坛:主要刊登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期在深入了解问题所在的基础之上,寻求解决中国就业、收入分配问题的方案。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主要刊载中国区域发展、区域性经济结构以及区域发展比较研究的学术论文。

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主要刊载有关中国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问题的理论探讨、政策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成果,以期加快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并使其成为政府了解中国乡镇企业的纽带和桥梁。

中国产业发展论坛:针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现实状况,本栏目着重关注有关中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国家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政策的调整等方面研究成果。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结合中国工商管理的实际状况,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为主,着重研究、探讨切实符合中国工商企业管理实际的管理理论、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体制、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等方面问题,以求全面、准确掌握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促进中国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工商管理评论:以中国企业管理的案例分析形式,探索、总结、推广符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的经营理论与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以及管理方法等。

 

投稿须知

1、论点明确,文字精炼,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按各刊物要求不同而不同,但必须依次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文稿首页请在地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资助基金项目(若有的话,并注明项目号)。

2、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

3、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为宜。摘要分为三种: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报道-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侧重写本项研究的最具价值和创造性的结果和结论,指示性摘要主要写研究的方法、手段及研究的方向、内容范围,报道-指示性摘要则介于两者之间.研究性论文应写成报道性摘要或报道-指示性摘要,少数综述性论文在不便于写成报道性摘要时才考虑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

4、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即应为译文),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摘要正文、关键词。

篇(3)

1 引言

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是今年来的研究热点,偏离—份额模型(DDM)由CreamerD(1943)[1]提出,是研究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国内外对其研究颇多: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型的理论解释[2-6]与应用研究[7-12],其中Daniel Z. Sui[10]引入了GIS工具,增强了偏离—份额模型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偏离—份额模型在研究产业结构的应用[13-18],其中李岩[16]、刘振灵[17]引入了动态偏离—份额法进行产业结构演进研究。以上研究多集中在对省或城市圈进行研究,未从全国视角对各个省级行政区进行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研究。本文以全国为参照区域对31个省级行政区以1998年到2008年为研究区间对各个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竞争力、经济相对增长水平及其关系进行研究。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刘振灵构建的动态偏离—份额模型(Dynamic shift-share Method)[17],以三次产业GDP为研究口径,以全国为参照区域,对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1998—2008年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测算各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水平。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测度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与经济相对增长水平的相关程度杂志网。

2.1SSM模型动态化

其中:为区域r(研究区域)t时期i产业的总增长量,为区域r在t时期i产业的参照区域份额分量,为区域r在t时期i产业的参照区域结构偏离分量项目管理论文,为区域r在t时期i产业的参照区域竞争偏离分量。为区域r在t时期i产业的产值,为参照区域n在t时期的总产值增长率,为参照区域n的i产业在t时期的产值增长率,为区域r的i产业在t时期的产值增长率。

2.2结构效应指数W、竞争指数U与经济相对增长水平R

R为研究区域r和参照区域n的增长率之比,W为区域r的结构效应指数(或规模指数,增长结构指数),U为竞争力指数(或成长指数),分别度量了区域r中产业增长规模和产业成长速率[2]。经济相对增长水平R大于1表明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比参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结构效应指数W大于1 表明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效应对经济的贡献率大于参照区域;U指数大于1表明研究区域产业的竞争力较参照区域更强。

3 31个省级行政区DSSM分析

将全国作为参照区域,31个省级行政区作为研究区域,以1998年为基期,对2008年各省级行政区进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DDSA),计算得产业结构效应指数、竞争力指数与经济相对增长水平如表1。

表1 31个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效应指数、竞争力指数与经济相对增长水平

Tab1 W-index, U-index and R of 31 provincial districts

W指数

U指数

经济相对增长水平R

北 京

1.106305

1.244649

1.376961

天 津

1.07614

1.166759

1.255597

河 北

0.998334

1.006093

1.004416

山 西

1.022393

1.119303

1.144368

内蒙古

0.956848

1.796572

1.719046

辽 宁

1.03044

0.888699

0.915751

吉 林

0.967527

1.125505

1.088956

黑龙江

1.00248

0.772699

0.774615

上 海

1.095197

0.895492

0.980741

江 苏

1.021771

1.088046

1.111734

浙 江

1.022254

1.112856

1.137622

安 徽

0.960782

0.869375

0.83528

福 建

1.012252

0.847818

0.858205

江 西

0.983536

0.939458

0.923991

山 东

1.009561

1.134744

1.145593

河 南

0.968139

1.152452

1.115734

湖 北

0.992185

0.814072

0.807711

湖 南

0.973939

0.941921

0.917373

广 东

1.030704

1.154839

1.190296

广 西

0.957784

1.038978

0.995116

海 南

0.947519

0.926526

0.8779

重 庆

1.002048

0.939707

0.941632

四 川

0.965734

0.955129

0.9224

贵 州

0.943171

1.108546

1.045548

云 南

0.979208

0.856873

0.839056

西 藏

0.962363

1.19142

1.146578

陕 西

1.004031

1.304288

1.309546

甘 肃

0.98129

0.982677

0.964291

青 海

1.01581

1.135321

1.153271

宁 夏

0.998148

1.277647

1.275281

新 疆

0.976118

1.018313

0.993994

现将产业结构效应指数W和竞争力指数U在ArcGIS上表达如下(图1、图2)。

图131个省级行政区结构效应指数

Fig 1 W-index of 31 provincial districts

2008年较1998年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省份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加快,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强;沿海地区的河北、广西和海南产业结构优化不足,对经济的贡献力不足。除此,东北地区的黑龙江,中部的山西和西部的重庆、陕西、青海结构效应指数大于1,说明这些地区产业结构中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大的产业发展较好。中西部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同时注重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

图231个省级行政区竞争力指数

Fig 2 U-index of 31 provincial districts

从各省级行政区产业竞争力上看,18个省级行政区竞争力指数大于1,总体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空间上看,东部地区整体产业增长势头较大,辽宁、上海、福建产业竞争力增长势头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部地区仅有河南和山西产业竞争力较强;西部地区除甘肃、四川、重庆、云南以外产业竞争力指数都大于1,产业整体竞争力增长势头大。这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推动西部产业竞争力上取得较大进展,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中部可能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还存在不足,整体产业竞争力势头较弱项目管理论文,正在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应在一定程度上着力于中部地区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鉴于各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效应指数与竞争力指数存在的差异,根据各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实际情况,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按照W值和U值的大小分为第一类W>1且U>1,第二类W>1且U

据图,东部沿海几个发达省级行政区和山西、陕西、青海属于第一类地区;黑龙江、辽宁、上海、重庆属于第二类地区;河北、河南、内蒙古、吉林、新疆等9个省级行政区属于第三类地区;中部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西部的甘肃、四川、云南,以及海南属于第四类地区。

图331个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类

Fig 3 Classification of industrial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31 provincial districts

4相关性分析

图4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相对增长水平

Fig 4 R of 31 provincial districts

经济相对增长水平(图4)是由产业结构效应指数和竞争力指数综合贡献的结果,现通过相关性分析考察经济相对增长水平与产业结构效应指数、竞争力指数之间的相关程度(表2)。

表2 相对经济增长水平与产业结构指数、竞争力指数相关系数

Tab 2 Related coefficient of R, W-index and U-index

W

U

R

W

1.000000

-0.000361

0.222219

U

-0.000361

1.000000

0.974251

R

0.222219

0.974251

1.000000

由上表可知,产业竞争力指数与经济相对增长水平高度相关,拟合优度高达0.974,仅有不到3%的指标不能解释;产业结构指数与经济相对增长水平拟合优度仅为0.22,相关性很小;结构效应指数与竞争力指数目前不相关,拟合优度不到0.1%。由此可见,从1998年到2008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来看,产业竞争力对相对经济增长水平贡献率很高,但产业结构对相对经济增长水平效应很小,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产生脱节现象。

5 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到2008年产业结构效应指数、竞争力指数研究,从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角度将全国31个行政区分为产业结构效应高、竞争力强,产业结构效应高、竞争力弱项目管理论文,产业结构效应低、竞争力强和产业结构效应低、竞争力弱四类地区。通过对产业结构指数、竞争力指数与经济相对增长水平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各省级行政区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水平联系十分紧密,产业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水平联系不紧密;产业竞争力对经济增长水平贡献很大,但产业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水平贡献小,产业结构效应与竞争力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各省级行政区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应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第一类地区应保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竞争力的提升,发挥其产业辐射效应;第二类地区在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结合自身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第三类地区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同时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类地区应借助有利政策,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有力承接产业转移,增强自身产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Creamer D.Shift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NationalResources[M].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D.C.1943.

[2]J. M.Esteban-Marquillas. A reinterpretation of shift-share analysis[J].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1972, 2(3): 249-255.

[3]L. H.Klaassen, J. H. P. Paelinck. Asymmetry in shift- and share analysis [J].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1972, 2(3): 256-261.

[4]N.Sakashita. An axiomatic approach to shift-and-share analysis[J].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1973, 3(3): 263-272

[5]HenriTheil, Riddhi Gosh. A comparison of shift-share and the RAS adjustment[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80, 10(2): 175-180.

[6]R.W.Jackson, K.E. Haynes. Shift-Share Analysis [J]. 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 2009, 125-131.

[7]J.R.Lasuen. Venezuela: An industrial shift-share analysis 1941–1961[J].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1971, 1(2):153-219.

[8]AndreasA. Andrikopoulos. A synthesis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the shift-share model : A newregional modelling approach [J]. Regional Science andUrban Economics, 1980, 10(4): 539-560.

[9]GiampaoloVitali.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machine tools during the eighties:a shift-share analysis [J]. Technovation, 1990, 10(8):507-519.

[10]DanielZ. Sui. Spatial economic impacts of new town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AGIS-based shift-share analysis [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1995, 29(3): 227-243.

[11]J.Esteban.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Europe and the industry mix: a shift-shareanalysis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0, 30(3): 353-364.

[12]DanielC. Knudsen. Shift-share analysis: further examination of models for the descriptionof economic change [J]. Socio-Economic PlanningSciences, 2000, 34(3,1): 177-198.

[13]俞勇军,陆玉麒.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J]. 人文地理,2004, 19(3):41-45.

[14]关春玉.宁夏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8-52.

[15]崔峰,赵华等.基于SSM分析的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7):9-13.

[16]李岩.广东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106-109.

篇(4)

1、绿色消费是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绿色消费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观念。人们的温饱等生理需求基本满足后,便会产生提高生活综合质量的要求,产生对清洁环境与产品的需要。满足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的出发点。

2、绿色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绿色营销以满足绿色需求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损害健康的产品。绿色营销所追求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力求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发展。

3、绿色体制是绿色营销的法制保障。绿色营销是着眼于社会层面的新观念,所要实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必须有完善的政治与经济管理体制,实施环境保护与绿色营销的方针、政策,制约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短期行为,以全社会和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维护全社会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

4、绿色科技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技术进步是产业变革和进化的决定因素,新兴产业的形成必须要求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如背离绿色观念,其结果有可能加快环境污染的进程。只有以绿色科技促进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节约能源和资源可再生、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的开发,才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

二、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障碍

绿色营销是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尽管理论上已具备了可能性,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国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从政府方面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执行过程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有法难执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经济手段标准模糊,行政干预手段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一些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忽视环境保护,使企业没有外部压力去实施绿色营销。同时,由于绿色产品的营销涉及到供应、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涉及的环节多,内容复杂,最终导致政府不能从客观上有力调控企业实施绿色营销。

第二,从企业方面看,绝大多数企业仍未确立绿色营销理念,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落后。我国企业由于生产方式滞后,投入高、产出低,不仅浪费能源,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旧的生产管理方式,必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所生产的非绿色产品也将逐渐失去市场。

第三,从消费者方面看,绿色产品由于相对而言成本高,从而价格高。由于我国消费者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再加上政府和企业对绿色产品宣传力度不够,致使目前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把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乏环保意识,对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还不能做到自觉抵制和进行有理有力的监督。同时,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绿色消费意识淡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选择。

三、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对策建议

1、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开展绿色营销,培育企业的绿色文化。企业承担环保义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如果企业仍然无法摆脱“外部不经济性”的束缚,不仅与绿色营销,更与时展相悖。因此,要开展绿色营销,企业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加强环境管理和对污染物的治理净化,促使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积极主动出击,适时适地地调整营销战略,树立全新的绿色营销观念。

2、潜心开发研制绿色产品,加快绿色产品创新。所谓绿色产品,指对社会或环境的改善有所贡献的产品或减少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损害的产品,或指对环境及社会生活品质的改善优于竞争者所提供的产品。绿色产品同传统产品一样,具有下列三个表现:第一,主要表现——核心产品成功地符合消费者的主要需求;第二,技术表现——是指产品各种技术质量标准;第三,策略表现——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企业实现赢利目标。绿色产品除具有上述三种表现外更重要的是加上第四个表现,即绿色表现。

从产品能否维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从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来评价,绿色产品必须体现以下四种绿色理念:一是企业在选择生产何种产品及应用何种技术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二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安全性,产品在消费中要考虑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三是业设计产品及包装时,要降低原材料消耗,并减少包装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四是产品整体概念考虑产品的设计、产品形体及售后服务,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加强对绿色营销组合的研究,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组合策略。企业的绿色产品需求与绿色价格、绿色通道、绿色促销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消费者广泛注意。绿色价格的制定要树立“环境有偿使用”的新观念,同时注意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利用人们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来定价;绿色渠道的通畅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选用中间商,如选择则要考虑中间商的绿色信誉;绿色促销则需要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要与环保部门保持良好关系,寻求支持,并积极参与各种与环保有关的活动,以扩大企业绿色影响。

4、积极采用环境标志,认真贯彻执行国际环境公约、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和绿色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又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是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布的特定图形,用以表示某种商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等也符合环保标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符合“绿色标志”的拳头产品,同时认真贯彻执行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标准,实行清洁工艺生产,在国际上为我国企业赢得良好的海外形象。

当今,在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世界主题背景下,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树立企业绿色营销和品牌形象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助于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国内市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泰锋.绿色营销与我国企业发展[J].上海企业,2000.6.

[2]吴玉珊.绿色营销——21世纪的营销主流[J].江苏商论,2003.11.

[3]陈世光.论中国企业的绿色营销[J].暨南学报,2000.2.

篇(5)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044-03

一、引言

20世纪中后期,世界范围出现了新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因素,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经济增长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互动互促关系也日益明显。经济增长同时伴随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会加速经济增长。世界强国的发展过程已证明:经济增长越快,经济总量越大,科技投入也应越高;科技投入越高,科技水平提高就越快,由此促使经济可持续快速增长,使得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进入良性循环。评价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这些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但也增加了分析问题的复杂性。为此,有必要寻找既能反映所要分析问题的大部分信息,又较为简化地分析和分类方法,而因子分析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工具。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和熵权法,分析了影响科技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将我国31个行政区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和评价,为地区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姚建文(2003)通过建立省际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利用全国资源清查数据, 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姜春林等(2005)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发现部分省市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表现出一致性。黎雪林等(2006)通过对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科技潜力等4个方面的考核,设计了较为完整的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赵前等(2011)采用超效率方法,对中国的30个省的总量科技竞争力和结构科技竞争力进行效率评价,发现省际间科技辐射与科技带动的效果明显,总量科技竞争力和结构科技竞争力的效率存在较大差别,而且科技竞争力并非完全与区域经济水平同步。侯海青等(201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9年中国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并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其科技竞争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杜晶等(2007)从样本几何的角度指出,主成分分析在构造主成分得分函数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计算数据点在新坐标系的投影,没有考虑旋转前后坐标赋权的变化,因此有内在的矛盾。王学民(2007)对建立综合评价函数来对样本数据进行综合排序的方法的不科学性作了阐述, 并指出在综合评价函数中对各主成分使用贡献率加权是错误的。另有学者指出如果某个指标的样本数据相差较大,因子分析也会变得不准确。本文笔者在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排序时,也发现因子得分排序上与原始数据指标存在较大出入。例如广东、北京地区在构成某个解释因子的指标中,原始样本数据很大,每一项指标都排在前几位,但是在因子得分上却很低。因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解释因子,再利用熵权法计算这些因子的得分,最后给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影响科技发展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借鉴本研究参照国家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和黎雪林等(2007)、陈文军等(2014)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立足影响因素搜集了五个类别的指标,它们分别反映了人力资源水平、科技财力投入、科技成果、经济基础等诸方面的作用,较全面的概括了科技发展水平的含义。本文使用的原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4》、《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4》。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技术。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这几个抽象的变量被称作因子,能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抓住这些主要因子,就可以帮助我们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合理解释和正确评价。

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统计量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KMO统计量是取值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接近1。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接近0时,KMO值接近0,KMO值越接近于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原有变量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表2中,KMO值为0.677,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P值为0,小于0.05,拒绝原假设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说明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从表3(见上页)可知,前4个主成分对应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90.018%,基本上保留了原来指标的信息,因此提取前四个主成分。

由表4可知,第一个因子包括了每万人技术市场成交额、重点高校数、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数、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R&D机构数、R&D经费投入强度、每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每万人R&D活动人员数方面的信息,解释了31.3%的方差,主要反映的是地区科学研究和人力资源水平方面的实力,故命名为科研因子;第二个因子包含了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数、企业R&D人员占总R&D人员比重、高技术企业数、地方科技财政支出方面的信息,解释了20%的方差,主要反映了科技产业化,故命名为产业化因子;第三个因子包含了高技术产业投资额、规模以上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R&D经费、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方面的信息,主要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科技资金投入,解释了18.9%的方差,故命名为财力投入因子。第四个因子包含人居地区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互联网普及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地方科技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方面的信息,解释了18.6%的方差,主要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体现了科技发展的环境,故命名为发展环境因子。

(二)熵权法求各因子得分

按照信息论基本原理的解释,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一个度量,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一个度量;如果指标的信息熵越小,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在综合评价中所起作用理当越大,权重就应该越高。

四、结论和对策

从综合得分上看,排名前几位的是北京、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山东、天津。其中,北京在科研因子的得分上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因为北京地区具有众多的重点高校和R&D机构,整体教育水平较高,人才众多,R&D经费投入强度高,这些因素对科研实力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但在其他因子排名上并不是很高,尤其是财力因子方面,排名较后,应继续加强在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排名第二的江苏在各项上得分上都较为均衡,说明江苏省在推动科技发展的时候注意了全方位的条件。江苏作为教育大省,教育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众多,但是在整理人口教育水平上与排名第一的北京还有很大差距,应该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吸引人才。财力因子上排名第一,充足的科技经费为企业、高校等研究机构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在高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上还是很低,在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1.1%,而早在2000年,美国和日本的R&D经费投入就分别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68%和2.87%,这一差距是很明显的,因此江苏应进一步加强企业R&D的投入,进一步加强高科技产业化水平。排名第三位的广东省,在科技产业化因子方面的得分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江苏,说明广东省在科技产业化方面优势明显,走在了全国前列。广东作为南方沿海省份,毗邻港澳,在地理位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科研因子方面的排名相对于综合成绩较为落后,因此广东应该注重教育投入,加强R&D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建设,政府和企业部门应该提供优惠政策,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提高科技人员薪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从原始数据中可以看出,广东2013年教育财政支出高达1744亿元,比排名第二的江苏高出310亿元,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说明广东十分注重教育的发展。江苏和广东在科技发展环境指标上相对于综合排名还相对落后,两地区都应该继续加强经济建设,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西部及中东部地区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地区,如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在每个因子上都显示不出优势,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在科学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鉴于此,各地区政府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地区优势产业,提高经济水平,做好资金筹备,同时注重教育、科技发展投入,创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在老工业区,政府部门应该注重产业升级,将工业基础作为自身的优势,注重科技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大力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偏远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发展好经济,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发展绿色工业;在中部地区,可以利用自己的教育优势,注重人才的培养。放眼全国,各个地区应该资源互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注重科技人才交流,使全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更上一层台阶。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一差距大体上与经济的发展速度相一致, 可以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科技发展的不平衡,而这种差距在后期的经济发展中又导致了经济上的更大差距, 从而形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不良局势, 这与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是相背离的。因此, 应加大对科技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 同时科技发展好的地区要帮助、带动落后地区, 以逐渐缩小这一差距。政府还应该鼓励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和专利产品产业化。通过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7120108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11YJC63025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321912002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5GLC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092014013200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JGQN1402)。]

参考文献:

[1] 姚建文.省际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系统工程,2003(21)

[2] 姜春林,江诗松.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区科技竞争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3)

[3] 黎雪林,孙东川.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

[4] 赵前,焦捷,王以华.中国省际科技竞争力评价――基于超效率DEA的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2011(51)

[5] 侯海青,张优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际科技竞争力实证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23)

[6] 杜晶,赵黎明.主成分分析应用于综合评价的局限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6)

[7] 王学民.对主成分分析中综合得分方法的质疑[J].统计与决策,2007(4)

[8] 陈文军,梅姝娥.江苏省主要城市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3)

篇(6)

和普通公路不同,高速公路采用了特有的现代通讯、监控、收费、救援等系统设施,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等特点。相对的建设投资方面也比普通公路大得多,还贷压力巨大,因此高速公路的管理必须狠抓实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而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有两个途径:增加通行费收入和降低成本。增加通行费收入主要通过增加车流量和提高通行费价格,都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和外部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提高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最有效的做法是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

一、转变观念,提高成本管理意识。

我省高速公路当前的管理模式采用收支分开管理,即收入全部上交,支出由上级按计划下拨。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员工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成本高低跟他们的收益关系不大。随着我国交通体制的深入改革,高速公路管理也开始实行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员工的收益,所以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员工必须转变错误的观念意识,树立起新的市场观、成本观和效益观,提高成本管理意识。

二、实行全面成本管理,有效降低成本。

由于成本管理的涉及面比较广,所以要有效降低成本必须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1。各环节的全面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环节包括成本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核算、检查和考核等。实行全面成本管理,从管理环节来说,就是要全面地落实这些环节,并且始终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这样就能更及时,更有效地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2。企业内部全过程成本管理。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包括空间上的全面成本管理和时间上的全面成本管理,而后者就是对影响成本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在高速公路成本管理中,不仅要对公路养护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而且还要对征收成本等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高速公路在设计阶段就要开始进行成本预测,从各方面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在购建设施成本管理上,除考虑购置成本外,还应把整个设施使用期限内有关的维修、保养等成本考虑在内,综合比较成本多少选择最佳方案。

3。企业内部全体成员成本管理。空间上的全面成本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全体成员成本管理。管理对象除了财务部门专职人员外,还包括设施部门、征收部门、人事部门等各个部门专职的成本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由于高速公路企业中各部门每个员工的工作表现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成本开支,所以必须调动各部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为此,必须在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采用责任成本管理,把成本费用指标的管理与经济责任结合起来,把能够用成本来反映的经济责任,分落到部门、小组以及个人,使其对这部分成本负责,这样就能更好的调动积极性,挖掘潜力,降低成本。

三、做好成本预测分析,提高计划成本水平。

计划成本预测分析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成本预测,可以把经营管理中的未知因素转变为已知因素,帮助经营管理者提高警觉性,减少盲目性,从而不断提高计划成本管理水平,同时使经营管理者易于选择最佳方案,做出正确决策。

1。做好制订计划阶段的成本预测。为了制订正确的计划成本,明确降低成本的方向和途径,必须进行成本预测。在制订计划时,要对企业外部经济和经营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在此基础上预测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例如,在制订年度成本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外部经济发展带来的车流量变化及设备材料等物价变化对征收成本、设施维护成本等的影响。

2。做好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成本预测。要顺利实现成本计划,达到成本目标,就要做好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成本预测。例如,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预测成本差距,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计划成本的完成。

四、加强成本控制,实现成本目标。

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浪费损失现象,使经营过程的各种耗费,被控制在原先计划的范围内,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控制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以保证实现成本目标。

1。正确制定目标成本。通过成本预测分析制订总目标成本,并根据总目标成本给各部门、各环节分解一个定额指标。例如,通过成本预测,制订某高速公路管理处的年总成本为1000万元,其中征收成本300万元;专项养护工程成本280万元;设施维护及公路养护成本270万元;管理费用成本150万元。再将各个成本项目继续往下分解,细分定额指标。

2。建立目标成本责任制。建立目标成本责任制,明确个人职责和权限,落实责任成本指标,并做好责任成本的计算、记录和奖惩工作。

例如把目标成本分解到各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再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收费站以及各有关部门,实行目标成本层层包干责任制管理;征收成本分解到各收费站;养护工程成本分解到各养护处。成本费用还要逐级分解到个人管理,谁管理谁负责,并且目标成本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责任人的经济效益,奖惩分明,把降低成本目标落到实处。

3。严把成本开支审批手续。在成本过程中要严把审批关,不合理的支出不予批准,杜绝超支。对工程成本要严格实行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度,实行财务、养护等多部门联合对工程预算进行审核会签;对竣工工程的验收要加强工程量及工程质量的检验。对投资较大的工程,最好实行第三方监理监督机制,以此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

4。加强对成本的分析和考核工作,奖惩分明。定期比较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距,分析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原因,确定责任归属,对具体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绩效挂钩,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不足者进行惩罚。及时进行经验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对存在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寻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五、结语。

成本是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参与成本管理的人员不能局限于专职的管理人员,应当扩散至各个部门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而且要发挥全体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彭春莉.浅谈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30-31

[2]李晓峰.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研究[j].交通世界,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