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文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诗人或许道出人类的诗意与哲思的起点,这就是与自然万物身心合一的交融,将自身作为其中的一个分子,这种守望使人类走向精神的高地。于坚将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忽略的自然元素都写入诗中,挖掘自然寄予人类的福祉。于坚写到:我记得那束阳光/它在我生病的日子/天天来探望我/每当黄昏它就轻轻地进来/它是怎么来的我一点也不知道/它摸摸我的头发摸摸我的眼睛/它流进我的四肢使我感到舒畅/仿佛变成了一株植物/。诗人要诉说的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中,才会追寻到自身生命的音符,找到生命的居所。在《一只蝴蝶在雨季死去》、《避雨之树》等诗中,于坚一再表达着这一主旨,其实就是延承着古代庄子的自然观。庄子打破了人与自然的界限,将两者平等待之。他告诉世人,要常常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这是滋养人类精神家园的甘泽。于是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彭祖、灵龟、椿树这些相生的个体生命,不分彼此,融为一体。于坚诗歌写作呼应着庄子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这也是文学长河里中国古人自然观的现代演绎,它绵延不绝,进一步衍生为中国文人的精神人格。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一个世纪多以来,人类在持续不断地发展中是更为冷酷地向大自然索取所需。在需求满足之际,却往往滑向贪婪,走向一条强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道路。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社会以来,人们加紧了向自然索取的步伐,常常以征服者、胜利者的姿态面对自然,而这个苦果,人类只能自己吞咽下去,森林毁灭、水土流失、灾害性气候频现……这一切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纵观世界,自然环境危机近年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类为无法逃脱灾难恐惧惊慌失措,殊不知文学早已给人类敲响过警钟。19世纪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在叙事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早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渔夫放生的金鱼,一次次地满足了渔夫老婆的索要,从满足生存需要的木盆、新房,到满足其虚荣心成为贵妇人、女皇,攫取的、胜利的喜悦使老太婆的贪念无限膨胀,最后要成为海上霸王,进而统治海洋,这种狂妄的姿态,对大自然的不尊重,竟与人类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时,对大自然的残酷掠夺不谋而合。古老的童话故事对人与自然间的主次关系和潜在的排序规则的叩问,是文学深层忧患意识的表达,人类的意志难道一定要凌驾于自然其他生物之上?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却要成为自然的主宰,最后的结局,或许要比童话故事结局中那只破木盆更为惨烈。
二、对生态自我的关注
人类的自然活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也涵盖着人与人的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的成员之一,在自我发展中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这也构成了人类自身存在的必备条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推进,我们从自然中取得越来越多的资源、能量,然而生态问题的也日益严峻。当今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给予关注,从根本上说也是对人类自身的终极关怀,反之,人类对它漠然置之,也是对自我的戕害。汤因比在《人类和大地母亲》一文中说:“人,大地母亲的孩子,不会在谋害母亲的罪行中幸免于难。”迟子建在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对人性异化、扭曲的忧思与对自然资源过度掠夺的反思,表达了她对当代社会生活中人“生态”的强烈关怀。小说的明线以主人公“我”排解丧夫之痛游走乡野城镇为线索,暗线勾勒自然生态恶化。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小说中,“我”自以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为车祸中丧生的丈夫,痛不欲生,夜晚常常无眠而离开喧闹的城市,试图在游走中安抚自己孤独的灵魂。然而旅途中由于山体滑坡,不得不停靠在一个有二十多家煤矿的小镇乌塘。作者对乌塘的自然环境书写寥寥几笔却力透纸背。乌塘的色调是灰黄色的。乌塘的雨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肮脏的雨了,可称为“黑雨”。雨由天庭洒向大地的时候,裹挟了悬浮于半空的煤尘,雨便改变了清纯的本色。
乌塘人因而喜欢打黑伞。众多的打黑伞的人行走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让人以为乌塘落了一群庞大的乌鸦”。人类对自然地疯狂掠夺,导致自身的生存空间的日渐萎缩与丑陋。而自然生态的恶化也会以更强烈的反作用力报复人类。生态破坏的恶果最终也使人自身走向失衡的空虚与颓败。乌塘煤矿因过度的采掘而事故频出,于是寡妇众多,当地便把和矿工结婚的女子嫁人称为“嫁死”,小说中写到,一部分外乡穷女子嫁给矿工,就“单等着他死”,就为了获得高额的死亡赔偿金,“嘭———”地一声,矿井一爆炸,男人一死,钱也就像流水一样哗哗来了!生态的危机、能源的危机,紧随其后的就是人类自身的精神危机。人类的情感走向极端的利益化之后,面临的就是人类自身灵魂的迷失,人性的扭曲。小说中的蒋百嫂在利益的驱动下掩藏了遇难丈夫的尸体,从一个贤惠的妻子变成了浪荡的癫妇,夜晚成为她的梦魇,就如恩格斯警告说过的那句“: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种痛彻心扉的生命体验实际已经超越人类痛苦的表象,直达生命的内核。小说的题目所喻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既是某个人的夜晚,也是所有人的夜晚。“现代性的持续危及我们星球上的每一个幸存者。”即使进入现代社会,面对自然的危机,我们人类自身无一能够幸免。生物链的终端就是人类的自身。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中,孤单的外星球的小王子在命运的旅途上寻找生的价值,陪伴他的蛇、狐狸牵引着他感受爱的真谛,生命的斑斓。他遇到的第一个生物是一只毒蛇。但小王子是纯洁且善良的,蛇并没有伤害他。后来,小王子遇到一只小狐狸,小王子用爱驯服了小狐狸,小狐狸也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灵才能洞察一切———作为礼物,送给小王子。小王子没有被虚妄的成人的世界所征服,而最终寻找到自己的理想,即连结宇宙万物的爱。这也是在告诉我们要塑造一种生态人格,才能找到一种诗意的生存方式。
三、对生态社会的建构
女性主义能够成为显学的去中心语境是一种后现代语境,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不可证其伪的话语是不存在的,都是机缘际会的话语间合作。从生态女性主义的案例上来看,这一观点很容易理解。由于生态危机没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使得生态主义对其具有包含了全部物种在内的普遍意义的关注,批判和排斥在种族、物种、性别之间做等级划分和区别对待的观点。对整体观的强调是生态批评的主要内容,而女性批评与其明显的差别和不同之处是批评的侧重点,排除人类中心的是生态批评的关键,排除男性中心的则是女性批评的关键。在发展的道路上,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选择结盟都是以发扬自己作为宗旨的,因此,二者进行的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留的结合。香港树仁大学陈诗洁女士曾感慨道:“不要以为女性与自然同样受父权文化压迫,生态主义就会较着重性别的问题,即便是深层生态学也无暇顾及于性别的议题……”生态女性主义的两个母体理论合作与角力的动态过程就是其未来的发展轨迹,但是,倾向于生态方向、女性方向或是一边倒的靠拢方向还需要观察和分析。事实上,女性和自然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步迈入下风的不利趋势,通过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的协作,二者合作进行抗议和申辩是不可避免的情况。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亲缘关系就是天经地义、天长地久的,这种被生态女性主义者作为构筑理论基础的超验观点与“以理服人”的学术原则相矛盾,违背了其学术规则。这是由于该理论者对两种同时发出的声音没有认真辨析,实际上,其诉求的表达是一致而又冲突的。
二、“受迫害情结”的强化
对男女关系的揭示是女性主义的紧要任务,即揭开男女不平等的关系。由于很多文学评论过分地剖释阐述受伤害的女性,夸大了其受摧残受压迫的地位,让人们觉得受压迫的女性形象是女性主义为其创造和描绘的,更有甚者对此称之为“受害者的哲学”。后来出现并逐渐成长起来的女性主义阵营之中的“后女性主义”,对该种情况有着十分深入的理解,认为“女性主义对男女问题的过分强调和夸张以及将其政治化”等方面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因为反对“受迫害情结”导致很多人对女性主义产生误解,将其定义为是极端的,个人中心的,令人难以忍耐的女性主义,不愿意接受女性主义。而一些女性主义不满甚至是厌烦“受迫害论”,觉得女性群体和自然都受到了男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伤害和摧残。这些理论主张更是对女性主义的接纳造成了一定困扰。例如:“从对待环境和自然的方式上来看,男性和女性有着相同和类似的地方,都将双方看作是能够掠夺和占据的资源。”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之一,福尔斯对其进行了详致的描绘,通过刻画萨拉悲惨的遭遇和痛苦不幸的人生,表达了对文明摧残下的自然的怜惜以及对生活在坎坷窘境中的女性的同情,显示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社会的背景下,男权占据着主导地位,自然和女性的境况和遭遇有着极度的相似之处,即以他者的形式存在。但本文认为,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受害者的立场上,不能将女性与自然共同搁置其中。
首先,把女性与自然共同放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受害者的立场上的这种做法非常笼统,不符合真正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方面来看,它的积极影响惠及到了部分女性,并没有明确地排挤女性,而且,迅速发展的科技所引发的诸多环境恶化乃至生态灾难也影响到了男性群体。然后,在保证所有女性内部各成员的发展处于一个层面,遭受的歧视迫害程度相当的条件下,才能把全体女性和自然放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但这种划分忽视了地域、民族、阶级和年龄等系统内部的个体差异,划分过于简单。由于西方是生态女性主义的诞生地,而中国还停留在将其引进的时期,没有属于自身的本地化色彩使得其观点和评论缺少创新性思维,而是较多地进行源理论的阐释。因而,对该理论发展进程的关注十分重要。再次,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对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审视,发现天人同一、人定胜天和天人和解是人类中心主义进程中的三个主要时期,三者之间既相互交织并行,又有一定的重复和叠合。因而,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变化的没有固定形态的发展及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得不能将其笼统地与女性和自然的对立面混为一谈。
三、二元对立思想的依赖
二、沐浴在清洁理论思想下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春天不应该是寂静无声的,死气沉沉的;她的春天应该是万物复苏的,生机盎然的。美国海洋女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早在其《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1963)一书中,通过描写一个绿色美丽的小镇由于生态环境遭受人类社会严重污染而沦为一个黑色死亡之镇的生态事件,揭示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正在被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活动而破坏的现象,因为杀虫剂DDT等农药的滥用使得地球环境受到了长期的危害,使得人类生存也受到了相应的威胁,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春天不再像春天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处可逃的有毒废弃物、酸雨和各种导致内分泌紊乱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世界了,这些物质影响了生态界性激素的正常机能,使雄性的鱼和鸟逐渐变性。城市的空气里混合着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苯、二氧化碳等许多污染物。在高效率的农业经济的背后,是地表土的天然功能已被彻底破坏,谷物的生长完全需要依赖化肥。用死家禽制成的饲料喂养牲畜,造成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崩溃的疯牛病,而后又再次传播给人类。”英国生态批评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乔纳森贝特(JonathanBate)教授对生态社会的这段描述恰恰反映了一个健康绿色和谐的生态社会不仅是一个无污染的清新干净的世界,更是一个没有等级压迫和奴役的绿色春天般的新世界。女性和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女性与自然本身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人类社会对妇女统治和对自然统治的关系。生态主义者只能孤军奋战,为反抗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遭遇了各种艰难险阻,为争取人与自然的平等之路变得十分艰辛。而“女性主义在运动初期,平等问题是女性思想关注的中心。当时的中产阶级女性,受当时社会革命潮流的冲击,她们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对束缚女性造成男女不平等的各种现象进行抨击,鲜明地树立起女性摆脱束缚的旗帜。”同样,女性主义运动也由于“势单力薄”,在反抗男权,争取解放的道路上,会遇到纷繁复杂的斗争形式,这样,反抗之路就会变得更加漫长,胜利的希望就会愈发渺茫。虽然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几个世纪,确实发展和壮大了,但如果能找到“同盟军”,建立统一战线,一定能更快地更有效地获取最终的胜利。可以说“自然环境”就是“女性”在反抗男权社会运动中最好的“闺蜜”,生态女性主义者正是从绿色生态思想角度,思考女性在男权社会里不平等和被压迫的现状,用全新的双重视角和战略的眼光,审视自然和女性的相似之处,将这对盟友共同的遭遇和使命相结合,开辟出了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解放女性之路。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文学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清洁”文学批评,是生态主义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女性主义文学的新角度的阐释。如果说生态主义运动是生态主义者保护自然的绿色运动,那么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之路就是女性主义者用绿色理论捍卫自己合法权益和地位的春天之路。
二、慢旅游是生态旅游的延续
生态旅游是慢旅游发展的基础,绿色的生态、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溪水、宁静的乡野气息是慢旅游的王牌。[3]同时,慢旅游是一种深度旅游,是一个文化的浸入过程。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主张扎进一个陌生地方沉淀自我,融入当地的生活,充分了解当地文化;
(2)主张在旅游地居住一段时间,像居家生活一样,亲自到市场买菜、做饭,在城市或乡村随意游逛,而没有特定的目的地;
(3)不以留念为目的,而是为了体验另一种生活;
(4)而作为全国旅游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疑是开展慢旅游活动最为理想的场所,因为该地区拥有超前的旅游发展理念并具有建设慢行系统,开展慢旅游及社区旅游的良好条件,而依托这些优势条件开展慢旅游活动将掀开生态旅游发展的新篇章。
三、长江三角洲构建慢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路径
正确把握长江三角洲慢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问题是构建慢旅游目的地的前提条件。就目前长江三角洲开展慢旅游的实践来看,存在如下问题:
(1)慢旅游依托的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严重不足;
(2)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慢城建设失去基础;
(3)文化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文化旅游消费快餐化,难以为旅游者提供深度旅游体验的文化环境;
(4)依托慢城发展慢旅游目的地比较困难,很难找到符合国际慢城标准的城镇建设慢城。在诸多瓶颈与问题的制约下,盲目地开发慢旅游将是一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行为,不是一种符合生态学规律的行为。因此在理顺长江三角洲慢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问题后,长江三角洲应结合区域特点和区位优势,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构建慢旅游目的地。
(一)生活休闲化的旅游城市是开展深度体验旅游的理想场所
慢旅游是一种在旅游目的地的慢生活体验,需要融入当地社区,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活休闲化城市旅游经济发达,休闲娱乐设施齐备,城市生态环境优美,如杭州、苏州等城市。这些城市可以结合国际慢城构建的部分标准,如在公共设施和尽可能多的私人设施上张贴“蜗牛”标识,以直观形式倡导“慢生活”及“慢旅游”的理念,并通过“慢生活”及“慢旅游”理念的宣传将旅游与社区融为一体,为旅游者提供深度文化体验旅游、社区体验旅游及休闲度假旅游等生态旅游活动,把自身打造成具备深度体验价值的慢旅游目的地。
(二)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区城镇是构建慢旅游目的地的
最佳载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山区城镇,生态环境极其良好,并具有建设慢行系统,开展慢旅游及乡村社区旅游的良好条件,如南京高淳县、绍兴南部山区、杭州淳安与桐庐县、常州溧阳、宁波奉化等地区的乡镇,具有开发慢旅游的良好条件。这类山区城镇可以按照慢城相关标准、公约与准则积极构建国际“慢城”。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现代工业不发达、乡村民俗文化保存完好、乡村性非常强的山区城镇则具备构建国际“慢城”的基础条件。国际“慢城”是开展生态旅游,发展慢旅游目的地的最佳载体。目前,长江三角洲已有高淳桠溪国际“慢城”,而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区城镇完全可以借鉴桠溪成功申报国际“慢城”的经验,再次构建1-2处国际“慢城”,并立足于长远发展,在区域内部形成国际“慢城”的聚集地。
(三)具有乡村腹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乡村旅游地具有发展慢旅游的良好条件
就长江三角洲目前的旅游资源现状来看,其区域内有多处具有乡村腹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仙居风景名胜区、绍兴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绍兴新昌天姥山风景名胜、杭州千岛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宁波奉化雪窦山风景名胜区等,这些风景名胜区位居乡村腹地之中,并于社区融为一体,具有发展以慢生活、慢旅游、慢体验为特征的旅游目的地条件。此外,长江三角洲不仅城市旅游、城镇旅游发达,乡村旅游也极其发达,因此可以依托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特色村、现代旅游乡村等载体构建国际“慢城”体系,并加快建设符合生态规律的慢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发展慢旅游业态。
(四)具有线性特征的旅游目的地地带是构建慢旅游带的理想地带
长江三角洲的空间架构主要是由一些江河、海洋与交通干线组成。已经申遗成功的京杭大运河贯穿长江三角洲16市,其中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7市具有构建京杭大运河慢行绿道的得天独厚条件;环太湖岸线连接无锡、常州、苏州、湖州4市,太湖环湖慢行系统的建设也将使该区域成为慢旅游、慢体验、慢生活的慢旅游目的地地带;长江三角洲滨海岸线具有建设滨海慢行绿道的条件,也适合开发慢旅游;而长江把南京、扬州、镇江、泰州、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8市连为一体,具有开发沿长江慢行系统的良好条件。因此,长江三角洲只要慢旅游发展理念正确,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借助滨海、沿江、环太湖、京杭大运河、钱塘江和新安江等具有线性特征的水系资源构建滨水慢旅游目的地地带或慢旅游带及一体化旅游慢行系统,将来必定成为具有国际重要地位的慢旅游一体化发展区域。
(五)江南水乡古镇是开发慢旅游的试验场
江南水乡古镇具有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居民安居乐业、社区和谐、旅游业发达,以特色旅游交通工具为主,并且人口条件也符合国际“慢城”要求,具备构建国际“慢城”的良好条件。若直接把水乡古镇按照国际“慢城”体系开发建设,则不失为提升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品位的一种最佳路径。因此,江南水乡古镇完全可以依托社区旅游和文化旅游来构建生态旅游目的地系统,就其慢旅游开发路径而言主要包括:
(1)深度挖掘江南水乡古镇特色文化,构建能深度体验江南水乡古镇特色文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2)在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中,注重当地居民的生存权利与正当诉求,保护古镇所依托的居民文脉,开展极具特色的古镇社区旅游以吸引社区体验旅游者;
(3)保护水乡古镇所依托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域安全及提升居民用水质量;
二、生态哲学的内涵
生态哲学实际上是一个理论体系,分别由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哲学认识论、生态哲学价值论和生态哲学方法论这四个部分有机构成。生态哲学本体论是生态哲学最根本的问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世界既不仅仅指客观的自然界,也不是单纯指人类世界,而指的是作为整体的“自然—社会—人”的复合生态系统。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既表现为自然的人化,也表现为人的自然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哲学认识论突破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主宰自然的世界中心,而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中的组成部分,与自然是相互联系、影响与依附的关系,共同构成世界乃至宇宙的有机整体。生态哲学价值论则认为自然不仅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外在价值,或者叫做工具价值,还具有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只有在正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相统一后,才可能促使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哲学方法论主张用生态思维,即生态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提倡人们用辨证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人类以及其他生物与生态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核心价值。
三、东方的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方面的核心思想,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特别是以对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反思为主。再加上我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对气候、天气的依靠性很大,因此“天人合一”作为我国哲学的基本内核,贯穿始终,超越时空,并且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最终形成深层内涵:一直在追求和执着于宇宙自然与社会人生的亲和、统一的境界。同时,作为一种精神观念已经融入进了我们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学艺术中,融入进了中国人的日常思维方式中,从而形成了代表我国文化的民族形式,如“天人相参”的思想。儒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认为人类社会与宇宙自然是协调统一的。在儒家学者看来,人作为自然界中的某一组成部分,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与自然对立,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道家将尊重自然规律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与儒家强调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认为人必须遵从顺应自然。老子的相关思想理念是最接近生态伦理的,他最先表达了有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主张天、地、人三才都统一于“道”也即自然,从而提出了“齐同万物”的观点和“重人贵生”的理念,同时从宇宙的整体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态伦理思想。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是却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其中汉传佛教便是中国与印度文化相融合的最好例证。佛教中的“缘起论”阐释出的“整体共生”的生态观便是以系统性、相关性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认为自然万物与人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彼此依存、互及互入的关系。
四、西方的生态理论
“人类中心主义”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但归根到底全都主张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人处在自然界的中心地位,将人类的自身利益作为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古希腊的智者普罗泰戈拉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事的尺度”,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苏格拉底的“神学人类中心主义”都属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动物解放论”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界限,是生态哲学的一大进步。澳大利亚的辛格作为“动物解放论”的代表,提出了“解放动物”的口号,他将“功利主义”作为自己伦理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动物同人一样也能感受到苦乐,从而将道德的主体范围从之前的仅限于人类扩大到了包括动物在内。动物权利运动的序幕就此拉开了,人类应该像重视自己的利益一样去考虑动物的权利。因此,“动物解放论”又叫做“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又称为“生物平等主义”,摒弃了“动物中心主义”的的局限性,将道德权利的范围扩大到包含所有生命的整个生物圈。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史怀泽和美国的泰勒。相比较“动物中心主义”而言,将人类的道德关怀的范围从动物扩展到了整个生物圈,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依然是沿着解放、权利的道路在走,将人类降低到与其他物种同样的地位,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于“生物中心主义”与“动物中心主义”只强调生物圈内物种个体的权利与价值,“生态中心主义”更加注重生态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它将研究对象扩展到了整个自然界,在承认自然界以及其所属部分拥有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强调益主体多元化,进而推证出自然界的道德权利与地位,从而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进步。
目前国内外仍然没有一本专业的《葡萄生态学》教材。虽然2009年以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主要参考了张光伦教授主编的《园艺生态学》教材,并结合葡萄生态学自身的特点制作了课件和讲义。但是,生态学的研究日新月异,分支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讲授葡萄生态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理论视野,密切关注葡萄生态学领域科学研究前沿和动态,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过去5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发现,《园艺生态学》教材能系统地为学生提供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组则结合最新的葡萄生态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进行补充和优化。如在葡萄气候区划方面,授课老师根据研究结果补充了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下葡萄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再如我国优质葡萄酒产区主要位于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区域,保护生态环境一直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坚守的重要目标。在葡萄生态学的讲授中不断更新了沙漠产区、戈壁滩产区、盐碱地较为严重的产区等发展葡萄酒产业的生态需求。另外,根据不同生态因子对葡萄与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不同,课程组采用了区别于园艺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等课程的授课架构和顺序,对涉及重要生态因子的章节加强了学时和内容。例如目前水分缺乏和低温冻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这两章的讲授则更为详细。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只有深刻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对葡萄原料质量、葡萄酒质量和风格等方面的评价才能更加客观和深入。
1.2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
1.2.1提高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过去由于没有参考教材,并受“注入式”教学思想的影响,上课时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忙于记笔记,强调讲授的作用。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穿插提问、增加小测验,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温习和思考。另外,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由授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思考,在下课前5~10分钟进行解答和评论。既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又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全班同学共同思考,相互学习。改革实践中另一种互动的方式是提前定向生态学热点主题,如气候变化对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影响、环境污染与葡萄生产等,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同学们经过准备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过去以教为主变为教与学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1.2.2增加学生主导的课程讨论课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辅助环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一直安排4个学时进行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讨论。具体做法为首先按照我国行政区划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每个年级全体同学分为31个小组,通过查阅文献、数据统计,并结合生态学课程讲授的内容,对每个区域进行生态评价,并结合当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进行论述。所有讨论内容需制作成幻灯片,并上台讲解5分钟。同时,随机挑选5名学生作为评委,授课老师辅助点评,其它同学进行交流和质疑。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导,授课老师主要进行引导和辅助点评,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讨论课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锻炼了材料收集与组织能力、演讲能力等。另外,各小组通过查阅文献、上台讲解,对该产区的生态条件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所有小组通过集体交流,使得全年级的每一个同学对全国的生态条件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独立的思考,为以后葡萄栽培学、葡萄品种学学习,以及进入产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3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手段已完全实现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概念较多,所以仅依靠幻灯片进行讲解有时仍显得较为枯燥和抽象。因此,授课老师在尽量制作更为优美的幻灯片的同时,根据章节内容,收集整理大量实地照片、视频进行讲解。授课老师利用科研活动、考察等机会,分别在新疆、辽宁、山东、吉林、四川等产区从生态学的角度拍摄了大量实地照片和视频,如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园地建设等,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真实而直观的例子。另外,课程组还积极下载和制作各种视频,补充说明各个知识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课程组在新疆北疆地区拍摄了戈壁滩产区从原地选择、葡萄园管理到酒厂生产全过程的视频,以生态学知识为切入点,为学生详细介绍了北疆产区的生态条件及其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我国干旱地区葡萄与葡萄酒的特点及其生态学基础。
2改革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采用考试、课堂讨论以及小论文撰写等多种考核形式,可以综合评定教学效果。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从以前的成绩构成仅为期末试卷考试加上平时考勤改为讨论课成绩、平时考勤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4大块,而且期末试卷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80%降为65%,更加注重了对平时讨论、实验、实践能力的考核,导向性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2.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建立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调查发现,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教材,仅通过政治、地理等科任教师在课堂零散渗透;学校没有开设生态环保类公共必修课,相关选修课数量少,学时少。调查中也发现,幼专生生态文明知识的主要来源不是学校教育,而是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
3.学生生态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不够
引导学生建立与生态文明相符合的生态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但一直以来,学校对学生生态生活方式的引导和教育力度不够,许多学生虽掌握了一些生态文明知识,但知行不一,不能把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幼专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1.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
做好规划与管理工作。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机构,对生态文明教育做统一规划和管理。首先,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明确目标,协调相关部门,分解任务,落到实处。其次,对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素质和生态文明素质都高的教师队伍。
2.加强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
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必须加强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的建设。
(1)加强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课是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可进行生态文明法制和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其他学科教师也应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在教学中适时渗透。
(2)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在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上系统地进行生态文明知识、观念、法制的通识性教育,教学中可以结合河北省的自然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教学,从身边环境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自觉性。
3.实施“生态文明生活化”教育策略
提升学生生态文明践行能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注重从小处着眼、从学生身边入手,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观念转化到学生生活之中。一是通过课堂讲授、榜样示范等方法,加强学生生态文明观、生态法制观、生态审美观、生态消费观教育,引导他们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为生态文明知行转化打下理论基础。二是突出实践性,加强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物品,出行坐公交车或步行,少喝瓶装水,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等健康、低碳的生态生活方式。
4.尝试“家校合作”策略
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生活性和实效性。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注重家校合作。首先,加强家校相互交流,通过家长开放日或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与家庭互通信息,交换意见。其次,鼓励家庭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可邀请有条件的家长到校做生态文明方面的讲座;鼓励家长对学生的生态调查、践行生态生活方式等活动提供精神和物资支持;请家长对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出谋划策等。
二、呈现真实之美
生态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主题思想和审美造型的电影类型,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影像表现手段吸引观众感受其中的深刻美学意蕴,从而呼唤更多人保护生态,热爱生活,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一,自然之美。电影导演通过影像向观众传递自然之美,人们看到自己生活的地球是如此广袤与美丽,便逐渐摆脱了对大自然的征服欲望,心灵回归平静、宁和的状态,并将更积极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创造更加美好、安宁、和谐的生活。田园史诗巨作《德拉姆》以真实、朴质镜头语言带领观众领略云南、四川、境内横断山脉中的“茶马古道”。霸气苍茫的原始森林、高耸圣洁的梅里雪山、惊涛骇浪的怒江峡谷以及生活在这里的淳朴牧民的歌声、孩童的嬉戏声、教堂中虔诚的祈祷声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自信祥和、愉悦自由的田园生活美景。看到这样的旖旎风光,自然会给身处繁忙、迷离的都市人群那焦灼不安的心灵带来许多慰藉和启迪。其二,生命之美。生命之美历来是艺术家们讴歌的重要主题,电影艺术也不例外。生态电影导演对生命的赞美是通过拍摄动植物及人类等一切生命物体,用镜头放大这种原始神圣的生命之美来呼唤人们珍爱生命,保护环境。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聚焦我国青藏高原的濒危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将藏羚羊与自然、藏羚羊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矛盾表现得异常尖锐和突出。藏羚羊生存环境的破坏与种群的减少揭示出人们在金钱、道德、利益及生命之间的艰难抉择。影片告诉我们,生命高于一切,由此呼吁人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大自然,并表达出了生命平等、和谐共生的“全生态”观念,生命无贵贱、等级之分,人类最终还是回归生命的本源。其三,和谐之美。“全生态”观念的核心美学意蕴是和谐之美,它在中国生态电影中也表现得最为突出。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生态电影汲取了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中蕴含的生态理念,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佛教的“众生平等”、道家的“万物齐一”等思想无不为中国当代导演拍摄生态电影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人与人类环境的和谐、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成为中国生态电影反映的主题。电影倡导人类自身心理与生理、情感与理智的和谐;倡导人与人之间互助互惠、互相理解、真诚沟通;倡导人类保护自然,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与动植物和谐共生,融为一体。因此,中国生态电影的和谐之美表现的就是一种人与自然、与社会相融共生的美好生活。如具有“诗意电影”美誉的影片《云上太阳》表现的就是这种和谐之美,贵州丹寨群峰叠翠,郁郁葱葱,清晨在朝霞的映射下云雾缭绕,错落有致、蜿蜒曲折的梯田折射出金黄色的光晕。一幅幅优美的电影画面向我们展示出万物和谐、鸟语花香、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令人心旷神怡,无限向往。
三、重构艺术之美
电影是一种利用空间形式再现时间的艺术,因此,生态电影除了呈现自然、生命与和谐之美外,如何重构时空关系,合理安排叙事结构,增强画面美感亦是电影人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生态电影导演在关注转化对象的同时,对电影主题的开掘也日趋深化。如2002年冯小宁导演的《嘎达梅林》,2004年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2012年张之亮导演的《肩上蝶》,2013年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等,导演在叙事手法上或采用史诗式,或使用章回体小说式,在画面造型上或借用中国画写意手法,或利用光线和色彩来重构艺术形象。其一,叙事艺术。越来越多的生态电影导演在叙事结构上不拘泥于一种模式,常常运用不同的叙事手法将生态观念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如冯小宁导演的电影《嘎达梅林》就结合了散点和线性叙事结构的特点,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的美好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嘎达梅林与牡丹骑马驰骋在大草原上的场景,蓝天、白云、绿草的全景画面与主人公渐渐融入在一起,形成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唯美场景,表现出嘎达梅林与牡丹之间两情相悦的美好爱情。2013年,贾樟柯拍摄的转型新作《天注定》在戛纳电影节斩获最佳编剧奖。这部电影把真实的社会新闻事件改编成4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在秉承贾樟柯电影一贯纪实性风格的同时,又加入了对暴力艺术的表现。该片在叙事结构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章回体的形式,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电影空间贯穿了中国南北的地域环境,影片直白的情感宣泄和的暴力展示将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人与环境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浮华社会与人性压抑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二,画面造型。电影所呈现的内容和意蕴都必须通过画面造型表现出来,所以,画面造型是影视美学艺术的重要表现技巧,它使电影具有了丰富的艺术语言。画面的视觉效果与情绪感染力是通过构图、色彩、光线、线条、影调等造型元素来实现的,因此,在拍摄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这些元素,形成具有艺术魅力和情绪感染力的视觉语言是导演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生态电影导演借鉴了国外优秀生态电影作品中的视觉表现方法,大量采用两级景别和空镜头来渲染大自然的壮观与秀美,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气氛。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中就大量运用空镜头、大全景和画面的外部运动,全方位立体展示出当地的自然美景,观众从影片中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动物水融的深厚情感。另外,生态电影导演还常常利用色彩造型,在还原大自然原有斑斓色彩的同时,还表达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刻画了人物形象,创造了画面意境,烘托了气氛,体现了导演独特的创作风格。例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世界》等影片用绿色营造忧郁、怀旧的时代氛围。电影《森林之歌》用色彩还原了一个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森林世界,还采用低角度、微距镜头等造型技巧拍摄大特写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鸟类纪录片《天赐》的画面造型细腻而温情,处处体现着创作者对自然、对动物浓浓的爱意和怜惜,大量的特写与跟拍镜头描写了黑尾鸦父母对小黑尾鸦精心哺育的过程。小黑尾鸦的成长异常艰辛,父亲捕食时咬中鱼钩身亡,母亲为了保护自己摔断翅膀而去,哥哥遇到天敌袭击夭折等,小黑尾鸦的命运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这强化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三,音响效果。除画面之外,声音也是影视艺术造型的重要表现手段。影片《那山那人那狗》中哗哗的水流声、夜晚各种虫子的鸣叫声以及清晨树林里的鸟鸣声,使观众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幅立体、逼真的乡村美景图。在影片《德拉姆》中,马队在行进过程中的清脆铃声和鸟儿婉转的啼叫声仿佛带领我们穿梭到了那个遥远的茶马贸易繁荣的时空。除了音响的运用,同期声、音乐等声音与画面也要同步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美的视听感受,以便更好地表达主题,营造气氛和抒感。影片《天赐》中精美的画面配合抒情音乐及具有教育意义的解说词,完美的声画结合使人们在享受视听艺术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心理。
二、从人工生存转向生态生存
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问题,就要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从技术生存转向生态生存。因为环境和生态危机是与技术生存相伴而生的,是技术生存的现实导致的恶果。生态生存是人类主要依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协调发展而生存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态生存并不是否定技术生存的作用,它仍保留技术生存的合理内容,也必然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然而,生态生存所需要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技术,而是绿色的、生态的、环境友好的技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生态生存是“新技术生存”,是“绿色技术生存”,是“生态的”技术生存。它同传统的技术生存有本质的区别: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人类不再是在以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人工自然中生存,而是在和谐协调的生态化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即在生态自然中生存。生态生存是自然生存与人工生存的辩证统一,是人工自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并在新的自然观念指导下,借助高技术和新技术革命向天然自然的复归。这就要创建生态自然这种新自然形态②。因此,生态生存是人类依赖生态自然而生存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态自然是人工自然的生态化,或是天然化的人工自然。在生态自然中,天然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化不再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而是双向的、可逆的,人工自然逐渐融入天然自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双向互动的大系统。生态自然还包括人自身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的均衡发展,它将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推动人类向人的生态化方向前进。从人工自然到生态自然,从技术生存到生态生存,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次伟大转折,人类只有在这次转折中,才会真正实现对生态危机的超越。生态自然观是一种新的自然观形态,是从自然观的高度对生态自然与人的生态生存的概括。生态自然观对人工自然的发展及其引发的利弊进行反思,是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哲学总结和对未来生态生存模式的设想。生态自然观关注自然对人的价值和自然自身的本体论价值(自然价值)的统一,关注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生态自然观将对自然和技术的本质提出新的理解,是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并重的自然观,是适应自然与超越自然相结合的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有可能从根本上增强人类的生态意识,从而促进生态科技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消费观、生态发展观、生态伦理观及生态思维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等新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生态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探析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完善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理念、增加实验经费投入与改变育人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2.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体现以人为本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未来社会建设人才,传统的教育理念难以适应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只有树立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的现在教育理念,教师才能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才能是学生既有鱼吃又学会捕鱼的方法。只有这样教育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积极响应,教师的教育才具有极高的价值与作用。
2.2投资与整合资源并举、加强校企合作育人之路
现代生态学实验设备与技术都处于不断创新过程中,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不断提高。改善实验生态学实验条件,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还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大实验室管理体制。取消学院、系部、实验中心、教研室管理实验室建制的管理模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成立校“实验教学部或中心”,承担全校的实验实践教学任务,还可以为科研提供各种实验服务,真正达到资源共享。要改善生态学的实验条件,还要借鉴德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的模式,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3优化实验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性
由于生态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交叉性,在实验内容上可选择的空间很大。生态学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反映生态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前沿研究领域,同时也要体现生态学自身的特色。首先,开设必要的基础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巩固学过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其次,在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开设综台性和设计性实验,通过教师辅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查阅文献,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的综合素质;第三,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来安排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性实验。
2.4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生态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在实验前应将所有实验题目交给学生,让学生全面了解整个课程的实验内容,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所学的生态学理论选择、设计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方案。对于这类实验报告要求按科技文献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即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参考文献五个部分。改革后的生态学实验教学由仅仅重视实验结果向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重转变,实现了学生做实验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小组内成员的自我组织、分工协作、独立准备和完成实验,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2.5完善考评体系
实验评价既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又是促进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的动力。实验成绩的考核必须与学生的实验过程表现的综合能力相结合。在改革后的评价体系中,必须兼顾实验报告与理论考试、设计能力与操作技能、协作能力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尤其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实验设计创新的能力的考评,而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只作为评价的参考。全面而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当前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观包含了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生态观的首要内容。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1]在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强化。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
透过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生态观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一,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其二,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认为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总结反思,体现了对生态危机解决途径的理论认识和对生态环境观念的理论变革。这些理论认识和变革包含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科技观和发展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观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是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生态文明观的基本途径。
首先,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1] “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2]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展而日渐完善、与时俱进的思想形态,是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是价值体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
最后,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念,正是马克思调节与控制思想的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实践维度的应答,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包括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组织生态文明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与大自然的情感。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要抓住网络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在校园网设置生态文明栏目,定期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校园,心中有生态。
总之,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为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