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市场营销认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1: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市场营销认识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市场营销认识论文

篇(1)

一、实践性教学的特点

1.突破课堂空间,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实践性教学是对学生消化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一种补充形式。由于传统的理论教学侧重于介绍比较相对稳定的理论知识体系及基本构架,学生往往感到课堂上对所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实践教学则不同,通过社会调查、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及参与企业小型营销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及时地转化书本知识,利用书本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使学生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层面。在实践性教学中,由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结合,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补充,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去解决现实社会经济中的问题i这就需要学生不仅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有广泛的知识层面。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不仅仅需要他们熟练地掌握经济、管理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也需要他们了解法律、心理、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要能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

3.改变教师的角色,变单一的理论灌输为问题探讨。开展实践教学实际上是对教师的挑战,因为,在开展实践教学时不仅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理论知识,还必须熟悉实践工作的各项操作流程。此时教师的角色是要融传授知识与教会技能为一体的“双师型”人才。

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解决实践性教学条件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且教师自身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也不一定是最优的,所以,教学方式要求由以前单纯的说教变成平等式的讨论。教师是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或者教练的角色。

4.考核学生更注重知识的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封闭式试卷测试,其考试内容大都是书本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知识原理,其成绩的好坏往往由一张试卷决定下来。而强调实践性教学条件下进行的考核有所改变,不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而是强调知识的融合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为假若一个学生《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试卷考了98分但却不能很好地将一个产品销售出去或策划好一个项目,那说明学生同样没有掌握专业知识的要领。所以,在加强实践性教学时,考核由理论知识的试卷考核和设计如调查报告、策划书等形式构成。

二、实践性教学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1.实践性教学是体现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特色的主要途径。就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言,以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是不同层次高校人才定位的通用目标。但是,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资源,教学科研条件、师资队伍现状、管理模式与水平等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定位。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受自身条件限制,无法与“211”高校进行全面比较,因此,只有体现比较优势,注意扬长避短才能形成特色。而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手段,在实现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实践性教学是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重要体现。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通过知识学习与吸收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首先,实践性教学具有深化知识、整合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它通过系统地介绍理论知识,给了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其树立系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但是,这种学习却是间接的、且有些教条主义。

如果学生不去应用这种知识、不去用这些理论知识去指导实际工作,知识掌握再多也没有多大意义。而实践性教学则不同,它通过接触社会,解决社会中遇到的实践问题,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结合起来,促进知识的转化。

其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个学生而言,能力更加能反映个体水平的高低。如果说理论知识必须通过个体的学习才获得,那么动手能力和从事实际工作能力更是如此,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亲自动手或参与才能有体会、才能逐步掌握。

最后,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完善。与课堂理论学习知识只需与同学老师打交道不同的是:实践性教学必然要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这就给学生带来了人际沟通的挑战。于是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成为学生课堂外的必修课。

这样,就能进一步养成勤奋、严谨、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成为一个高素质专业人才。

3.加强实践性教学也是大众化教育条件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大众化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用人单位不再是高、精、尖的技术领域,大部分用人单位都是非常普通的企业或社会组织。即使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也有对本科学生的需要。所以,高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识修养,更关注知识以外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包括基本的职业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对学生的要求,也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掌握知识而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求突破传统知识教学的框架而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方式转变。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思路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国内外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手段,特别受英国市场营销专业“三明治”式的实践教学方法的启示,市场营销专业可以尝试设计“两条主线,四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两条主线”即:

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贯穿于四学年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四个子系统”分别是准备型实践教学子系统、课程实践教学子系统、综合型实践教学子系统、外延型实践教学子系统。

1.准备型实践教学子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针对于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而进行的实践教学。当学生刚刚进人大学时,为了帮助其适应大学生活而进行的专业介绍与专业教育。让其成为正式的学生时对专业有足够的了解。由于专业教育往往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因而给予了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的实践机会。而当学生完成大学学习准备进入社会时,又通过就业指导、毕业教育等实践教学,为其顺利地进入社会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当包括课程调查、课程策划、课程案例、现场教学、实验教学及课程实践等组成。从市场营销专业的公共课到专业课再到选修课,除了理论讲授外,一些课程都应设计一定比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计算机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等公共课就会通过课程实践性环节来增加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而专业课更不用说,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相关课程大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安排一定时量的实践性教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广告理论与实务》《推销技巧》《商务谈判》《酒业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等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是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社会实践、调查分析、市场预测等定量研究及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是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也是推进市场营销教学创新的结果。以《市场营销学》教学为例,将理论与实践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形成如图2所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市场营销学》课程如此,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大体相同。只是内容安排有些差异。

3.外延型实践性教学。外延型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外延,不仅包括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还包括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其教学形式较多,可以是由专业教师带队完成,也可以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配合完成,具体可采用专业调查、创业大赛、案例分析大赛、学生课题及校企结合的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

创业大赛和案例分析大赛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创业大赛包括了各个层次的比赛,其规模大、影响力广、时间长,再加上有由专业课老师和学工部老师共同指导,是一种非常好的实践教学形式。而案例分析大赛往往只涉及相关专业,面较窄,所以,从案例材料提供到案例分析指导到评选等环节,都由专业课老师全程指导,往往都是以企业实际例子为素材,其针对性较强,效果也比较明显。

学生科研课题是学校或学校企业联合起来提供给学生的研究性项目,通过课题的研究,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系统的知识,并且能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人研究,是对理论知识极好的消化方式,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最佳方式。

4.综合型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综合模拟实验、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等形式是综合型教学环节的主要体现。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对理论知识系统的整合,也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提升,是学生整体能力的直接体现。

综合模拟实验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无风险的营销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营销过程中各种不同角色,从各个角度分析营销案例,进行营销决策,并且得到决策的结果,然后做出下一阶段的决策的一种形式。它利用计算机辅助模拟教学过程,通过营造一个虚拟的市场环境,能够让学生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经过对整体营销战略、产品研发、价格制定、生产安排、广告策略、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各种市场经营决策的制定、运作。得到可能成功或者被竞争者打败的结果。再来反思、调整自己的策略,不断运用体会营销知识。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将理论与市场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超级秘书网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体现,是实践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已经在高校中沿用多年,其形式和内容相对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或设计进行创新才是最为关键的。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试用企业策划方案来代替毕业论文的做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由于策划方案不仅要掌握理论背景、文献检索、数据应用等能力,还需了解企业实践等理论与企业运行情况,并且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熟练地运用人际沟通、分析诊断等能力,是对学生全面的考核,往往比论文撰写更能反映学生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高低。

总之,对于地方商科院校而言,要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校教育的“质量工程”,形成地方商科院校的专业特色。如何进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重视实践性教学的作用与地位。科学地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7—89.

[2]李海琼.市场营销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6—28.

[3]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10)8—9.

篇(2)

2.定制化旅游产品的设计有别于常规的大众化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开发应针对残障群体市场的特点进行定位。①就残障人士的旅游动机出发,可推出。海岛风光、海滨沙滩、河流、水库和泉水、火山熔岩、热带作物等自然观光类的旅游产品,例如假日海滩、西秀海滩、万绿园、人民公园、白沙门公园和野生动植物园等。针对“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的文化求知的动机开发以历史文化、特色活动为主题,具有浓厚的海口人文历史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活动的品味,如贬官文化之五公祠、清廉文化之海瑞纪念园、南洋文化骑楼等。火山温泉疗养、学习与交流中草药、针灸、按摩、气功等特色定制化的旅游产品等。让残障人士真正在旅游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自信自强。②针对出游方式,可推出。a.互助游:肢残与聋哑成比例组团、残障亲友团、双休日游,志愿者团(志愿者与残障人士一对一组团)等。b.专项游:聋哑人士团、盲人节专项团等。③针对消费方式,可推出。奖励旅游;社会旅游。残障个体单位,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外出交流与体验模式的旅游,例如盲人按摩店之间按摩技术交流等,使工作交流和休闲旅游相结合,更能激发残障群体的自豪感和团队归属感。社会旅游:由政府或协会提供资助补助,与志愿者和旅游社进行合作的形式,即体现社会人文关怀,又实现了人人平等,资源共享的理念。就海口这一具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开发残障人士旅游市场在操作层面上具有可行性。

二、残障人士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促销手段旅行社应根据残障人士旅游市场的特点和产品的性质制定相应的促销策略。旅行社可采取与相关协会、团体与单位的宣传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开展促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①渠道营销。无障碍网站的不断完善和普及,使得残障人士网络的使用率与日俱增,然而大多数网站对残障人士的旅游宣传都较为欠缺。旅行社应充分利用残障人士对协会与身边群体的依赖性来与协会或残障群体的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互动关系。如定期对相关的群体与组织提供旅游信息,在自身已开发的旅游网站设立专门的残障人士旅游网页或版面,及时更新出游信息,并设置定制化订购和即时反馈系统等。②人员促销。残障人士自身最了解其群体喜好,且相互之间容易沟通,所以残障人士不失为良策之一。如邀请残疾人协会(如盲人协会等)的残障人士代表参与旅行社旅游项目的策划,并赋予他们一定程度的决定权和自。把残障人士纳入旅行社的实际操作程序中,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一定的劳务补偿,也可以使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从而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便更好地为残障群体的旅游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③产品促销。针对残障群体价格敏感的特点,可使用会员卡和奖励积分制促销。如推荐其他游客或者团体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就推荐的人数多少进行奖励或价格优惠,这样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品牌忠诚度。此外,针对残障人士聚居集中的特点,可定期进行回访和建议与意见搜集,发放旅游小册子和视频及印有旅行社名称的赠品等,不仅加强残障群体对企业的感性认同水平,同时也提高企业的社会认知度。

篇(3)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理论体系的完整,却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和素质与知识同等甚至更为重要。从而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的严重问题。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科型、研究型的大师级人才,也要培养大量技术型、应用型的优秀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探索、创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建立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机制,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应对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市场营销教学课程的特点

2.1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注重英语语言综合素质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融语言教学与国际商务为一体,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务交际的能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我校商务英语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地掌握国际商贸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贸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商务英语人才。突出“英语+商务知识+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培养特色。

2.2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市场营销教学课程的特点

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与营销专业的这一课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更注重的是实际操作性,要求学生熟悉国际市场营销的程序。而且这一课程的另一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能熟悉国际营销中所使用的英语,并能很好地加以运用。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该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3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市场营销教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3.1教学方式改革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它是指导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门重要课程。要实现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就要突出外语的重要地位。同时,国际市场营销作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战略,在多数场合下总是离不开英语这一国际商务交往的信息载体。从商务英语专业自身而言,使学生掌握在实际商务环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也是其基本目标之一。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开设本门课程应摒弃原来的汉语教学而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另外,当今不仅仅是国外企业活跃在中国市场的局面,中国企业也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这就使很多国外学者投身于研究大量的中国案例,为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提供大量的教学研究资料,从而有利于双语教学的推进。

3.2教学内容改革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的选用十分关键。根据双语教学方式的实施要求,所用教材语言应为英文。对比了国内外的多本教材后,该课程教学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市场营销》作为教材,该书的特点是:第一,语言为英语,学生通过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原文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与技能;第二,向学生介绍国际营销学的核心理论和基础知识;第三,本书以西方大专院校的国际营销学教材为基础,经过节选和整理,适当结合我国的一些实际案例。内容更符合我国高校学生特点与社会需求;第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真实商务实践和案例,扩宽学生的视野,深入了解西方,尤其是美欧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全景;第五,书中每个章节后设计的思考题、应用题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以上特点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3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分析、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就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而采用案例法、项目法、任务法、交际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实验室、校内外实践基地的作用,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商务环境,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邀请营销公司的职业人来参与教学,为教学提供真实、鲜活的营销案例,协助设计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有计划地为学生做专题讲座等。有了职业人的加入,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更加生动、有效,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3.4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避免学生只注重期末考试,而忽视平时的过程学习,该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创建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即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进行准备性、形成性、诊断性和总结性评估。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除了期末考试之外,还兼顾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和发言水平,以此来激励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并给学生提供阶段性测试,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案例分析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做报告等。此外,在学习每章节内容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完成一项实践性作业,如:做企业调查,为某产品、某企业做市场环境分析或制订营销方案等。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平时积极参与,又保证学生成绩的可靠性、科学性;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体现“夯实基础,锻造技能”的指导思想。

篇(4)

一、营销观念的定位思考营销观念实质是农民经纪人从事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它的核心是以什么为中心来开展营销活动,表现在实践上运用什么样的营销手段和方法。营销事实证明,观念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农民经纪人营销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这是营销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1•营销观念类型。营销观念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与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具体是生产观念,以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物资严重短缺,而需求旺盛,农产品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为条件。最明显的特征是以生产为中心,表现为只要有生产,就必然有销路;二是产品观念,是以农产品结构上的供求矛盾尚不突出,市场竞争逐步加强为条件。主要特征是以生产为中心,强调以质取胜、以廉取胜,以为只要货真、价廉就能永远畅销。所以,一些小生产者把这种观念作为强化竞争的指导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只存在于商品经济不甚发达的时代;三是推销观念,以科技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品种的增多,农产品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和局部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农产品销售开始出现困难为条件。其特征是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销售为中心转变,表现在通过销售的努力促使消费者购买的一种指导思想;四是市场营销观念,以科技迅速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较快增长,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导致农产品品种的优化,消费者购买水平提高且需求的选择性明显增强为条件。显著特征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即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销售什么,是生产出能够卖出的产品。

2•比较差异定位。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求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营销观念,而且营销观念的内在区别也要求农民经纪人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位。上述四种观念中生产与产品观念的区别较为明显,容易被人们混淆的是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其实二者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其一,出发点不同。推销观念着眼于先生产产品,然后计划销售,市场营销观念着眼于先分析消费需求,然后计划产品生产;其二,经营中心不同。推销以已有产品为中心,推销已生产出来的产品,营销以消费需求为中心,生产能卖出去的产品;其三,服务对象不同。推销服务对象的普遍化,营销服务对象的特定范围或个性化;其四,手段和方法不同。推销主要是促销,营销除促销外,还涉及产品、价格、分销等手段和方法。以上分析表明不同营销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有差异就要作选择,所以,农民经纪人进行营销观念定位非常必要。当然,比较差异进行定位,旨在揭示选择何种指导思想开展营销活动更为科学,而并非说明营销观念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间的此生彼亡,事实上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实践中要注意交叉和互补。

3•依据实际定位。农民经纪人进行营销观念定位,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首先,加入世贸组织,伴随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及手段和方法,亦将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农民经纪人必须采取应对措施,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及方法,否则在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必将全面进入农村、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并且随着科技进步,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品种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加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需求的选择性也不断增强。这些都要求农民经纪人必须重视市场营销理念的确立,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以需求为起点,开展营销活动;再次,考虑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农村市场化水平比较低且地区之间参差不齐。农产品的生产组织方式更是多样化,有规模大、品种集中、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也有品种杂乱、分户生产、分散经营以及等客上门收购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因此,农民经纪人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要看到营销观念的定位存在着复杂性、多样性、并存性,又要针对自己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营销观念指导营销活动的开展。但必须强调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确立具有现代意识的市场营销观念,哪怕在推销已经生产出的农产品时,也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的角度出发,只有赢得消费者的认同,营销活动才能顺利而有效的开展。

二、营销步骤的实施思考营销观念的确立为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而营销活动成效的大小还取决于农民经纪人在复杂的营销活动中对营销环节的认识和把握,以及自觉依据和认真实施的程度,这将成为农民经纪人有效开展市场营销的关键

1•市场营销步骤。市场营销活动是一个过程,它由诸多的环节所构成,其中主要有:一是分析市场机会。市场营销活动从分析、确定市场机会开始,市场机会即市场上存在的未被满足的需求。鉴于农副产品大多为最终消费品,多数是直接满足群众的餐桌需求,因此与老百姓的消费习惯、层次和水平密切相关。所以,未被满足的需求将表现为多种形式,既有现实的、潜在的,也有近期的、远期的。然而分析市场机会的重点应该是潜在与远期的未被满足的部分。据此农民经纪人在捕捉市场机会的过程中,不仅要收集和分析需求信息,而且要注重挖掘和引导消费,通过发现、评价和引导,选择适宜的市场机会开展营销;二是选择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即农民经纪人决定要进入的市场,它的前提是市场细分,也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购买行为的差异,把某一农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例如,北京名牌产品华都肉鸡的营销人员,在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时发现,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肉鸡消费者各有偏好,为此他们变原先的整鸡整卖为化整为零,将鸡腿肉出口日本,鸡胸肉出口欧洲一些国家,鸡翅、内脏在国内销售。由于采取分割、拆件、加工成200多种规格不同的鸡块,目前已分段计价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扩大了肉鸡市场的占有率,而且开发了新的目标市场,同时一只鸡卖出三只鸡的价,取得了可观的营销效益。这一事例充分证明选择目标市场的重要性;三是市场定位。农民经纪人决定了进入的市场以后,还需对所售产品进行市场定位,即通过创立产品的个性和独特的市场形象,确立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农产品市场定位既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也要考虑公众的消费心理和购买的偏好与愿望,以及竞争者的情况。因此,定位时除参照其他商品定位的因素(性能、形状、价格、质量)外,更要突出营养、保健、无公害等特性来显示产品的特色与个性;四是制订营销策略及组合。农民经纪人作为交换的媒介,为促成买卖成交,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

制订营销策略就是经纪人根据目标市场的要求,对可控因素采取相应的运作方法及其进行优化组合。这里的可控因素主要是指产品、价格、分销及促销,由此而制订的策略首先是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各自内在的具体运作方法,其次是四个策略相互之间在多层次多方面的配合与协调而组成的一个整体。同时在营销活动的持续进行中既要对单个策略内部进行完善,还要注意互相之间的动态匹配,以此提高交换活动的成效。

2•营销题中之义。市场营销是关于构思、货物和劳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实施过程。这一过程内含营销活动的步骤性,表现在一是市场营销活动开始于农产品的生产之前。因为,构思强调的是在农产品生产之前就要根据消费需求对营销活动进行设计和构想,其对应的起点应为分析市场机会发现潜在市场需求;二是市场营销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一系列活动。说明农民经纪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首先着眼于消费者,然后才是产品。因此,需要花力气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其需求的差异等信息,并在分析、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进而对相应的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以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吸引消费者并激发购买欲望;三是市场营销是一种整体活动。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变动性,说明市场营销不是某一部分、某一手段或方法在具体营销中的运用,相反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主要是产品、价格、分销与促销,其实这涉及到营销策略的制订与运用。以上分析表明,只要是市场营销活动,就必然是一个过程,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尽管一些农民经纪人在实践中往往把市场营销简单化为买卖,但具体的营销活动也将无意中涉及到相关的步骤问题。但从利于营销活动有序开展和高效运行的角度思考,就必然要求“自在”农民经纪人转变成“自为”农民经纪人。

3•循序但不唯序。营销步骤即营销活动进行的程序,循序亦即按市场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井然有序地开展营销活动。农民经纪人只有掌握营销步骤,按照客观需要的过程从事营销活动,才能实现交换的目的,而忽视营销过程的先后次序,将不利于进行自我控制,虽然有时也会成功,但多数会造成损失、或者失误、甚至失败。当然,强调循序而行,并不等于唯序而为,因为营销步骤只是一般的行动指南,在具体营销活动中允许相互间有所交叉、有所重点,有时甚至可以省略某个程序。因此,不能机械地去理解和运用,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具体是其一,农民经纪人有不同的类型,其营销活动的内容有显著区别,决定了步骤实施各有重点。农民经纪人的类型有:种植型、养殖型、加工型、流通型和劳务型等,像种、养型的重在分析市场机会和确定市场目标,而加工、流通型的侧重营销策略的运用;其二,农产品的种养方式和品种的区别,也要求有重点的实施。

从种养方式来看,规范化、标准化的种养突出量与新,因此,重点是市场调查与分析,寻找和发现可进入的市场,同时运用相应的营销策略。而分散和少量的种养通常表现为先生产后销售,因此,侧重是运用营销策略进行促销。从种养品种来看,凡涉及内在质量提升及更新的产品,因其面对是潜在消费需求,所以要从分析市场着手,突出市场定位和有步骤实施。相反,那些长时间一贯制的传统农产品则应重在推销;其三,农民经纪人的自身营销活动的差异,同样要求灵活实施营销步骤。如从事品种单一、规模大、市场集中,并以巩固现有市场份额以及扩大占有率为目的的,重点是营销策略的运用。如果为了开拓新市场,那就必须从分析市场机会开始,有序进行营销活动。总之,农产品生产的异样化、品种更新的多样化、经纪人类型的多重化、营销行为的复杂化、消费需求的多变化,都要求营销步骤的实施必须以变应变,灵活运作。需要强调的是,不唯序旨在不把实施步骤机械化、教条式的照搬照套的运用,其实质仍然是在序的范围内突出重点、协调运用。

三、营销活动的原则思考农民经纪人从事市场营销活动,除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而原则作为营销活动中必须依据的准则,具有较强的行为约束力,所以,遵循相关原则将是营销活动顺利并有效进行的保证

1•潜在需求原则。潜在需求原则是农民经纪人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因为,一是农民经纪人从事营销活动,前提是要确定进入的市场,这就必须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包括市场潜量和销售潜量,市场潜量是指在某一市场上的最大的需求量,销售潜量是指某一农产品在某一市场上的最大需求量。调查市场需求实质是农民经纪人面对潜在市场进行分析与预测,最终决定进入与否。因为,只有当消费者有需求倾向,才能产生购买欲望,农民经纪人也才能有开展营销活动的可能。可见农民经纪人的营销活动,就在于开发潜在的市场需求,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未被满足的那部分需求,从而保证营销活动正常开展;二是随着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这对习惯于种植传统产品的农民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此,各地都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农业结构,尤其是农产品结构的调整,目的是生产出更多的名特优新产品与“外来品”进行竞争。而产品品种的变化和内在质量的提升,对于消费者来说却是陌生的,需求也就是潜在的,而且由于种植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导致价格上涨,市场需求的启动比较困难,对此,农民经纪人必须重视运用相关媒体以及在营销活动中宣传、造势、扩大影响,以开发和培育潜在市场需求;三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大部分地区步入小康,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日趋提高,需求层次,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基本消费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开始转向新的更高层次的水平,即由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表现在对农产品的营养、保健、安全、卫生、无公害等的需求趋向逐步增强。当然,这种转变具有潜在性的特点。因此,农民经纪人须针对潜在性的要求,在营销活动中重视营销策略的运用,做好宣传、扩大影响,致力于市场渗透、开拓产品市场,还要加强消费引导,扩大市场容量,从而使潜在市场需求转变为现实市场需求。

2•双为服务原则。农民经纪人作为中介,应当服务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农户)。一是服务于消费者,目的是让他们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心理学认为,认知只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基础,只有当消费者较全面感知了某种产品能满足需求时,才能产生积极购买行为。据广州市统计局2001年3月调查表明,市民对绿色食品这个名词的认知度较高,但缺乏进一步的了解。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78.5%的人听说过这个名词,但有24.1%的人未听说过有识别标志,而具备辨识识别标志能力的人只有21.9%。无污染、安全是绿色食品的主要特征,但在购买过的市民中只有48.8%的人意识到这一点,而62.4%市民由于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而未购买。此例启示在于,农民经纪人在营销活动中,必须重视对消费者的服务,其中主要是向他们推介自己的产品,包括产品的特性、功用、消费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为此,提高他们感知的程度,消除犹豫、顾虑心理,进而形成较稳定的消费信念,促成有效需求;二是服务于农户。农户作为种养农产品的基本单位,其生产具有分散、独立、封闭性的特点,这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分散经营的小生产方式,抑制了他们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壮大。所以,农民经纪人应为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户搞好服务,目的是既帮助农民实现尽可能多的回报,又为自己营造优质、稳定的货源基地。针对现实情况,农民经纪人一是信息服务。尽管现在信息传播渠道众多,但相对于落后、闭塞的农村和分散、封闭的农户来说,要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还相当困难,尤其对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缺乏应有的判别能力,加上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农户对信息追求的主动性不强。

篇(5)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供需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与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仅仅能够生产优质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产品销售出去,真正满足顾客的需要,企业才能顺利实现利润目标并得到发展壮大。因此,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十分旺盛的态势。从全国各地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看,近年来市场营销类人才,一方面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存在着大量需求,而另一方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却不能顺利实现就业。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存在供需矛盾。

二、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主流

在当今教育界提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形势下,很多高职高专类院校因为资金的不足,难以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市场营销课的教学只能在黑板、粉笔加彩图演示的传统模式中进行。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解、分析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等,学生被动地理解,看案例,无法通过多媒体感受市场营销中对商战案例的实际体验。因此,面对着单调、枯燥、被动的教学模式,基础普遍较弱的高职学生无疑对这些市场营销的枯燥理论提不起兴趣,从而使市场营销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的本质特征无法实现。

(二)缺少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

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推广需要发展的良好环境,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拥有市场营销课程专用实验室的院校还属于少数,而在当前的专业实验室中,要么设备和软件配置落后,要么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忽视实际的教学效果,形同虚设。即便是有较为完善的软硬件和教学环境,由于信息技术支持需要付出较多的运行费用、损耗等形式的成本,再加上学校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渠道,按照企业的专业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所需的交互式信息基础尚不具备,因此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化。

篇(6)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无论是管理的竞争还是科技,资源、财金等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并充分地激励他们。使企业的人力资本发挥最太的功效,已摆在众多企业面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组织或个人的成功最终取决于“营销”的成功,取决于客户是否接受你的产品、服务或形象,人力资源激励也不例外。

1激励理论回顾

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由当初的“经济人”假设理论发展到现今的“复杂人’理论,人们对激励也进行着改革,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者的潜力.促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激励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和分类,其中比较通行的是按其所研究的激励与行为关系的不同,各种激励理论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模式、转化型激励理论模式和过程型激励理论模式。

内容型激励理论围绕着人们需要的内容,即用什么来对人进行激励,因而统称为内容管理型激励理论。它围绕人和各种、需要,它的内容、层次、结构和作用以及这些需要在激励因素中所占的地位和对人的激励效果。内容型激励理论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

转化型激励理论以行为取决于引起的后果这样一个思想为基础,重点研究激励的目的。转化型激励理论中较有影响的有: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挫折理论和目标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以人们选择其行为的过程为研究重点。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有:伏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2市场营销学理论回顾

市场营销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其中不乏具有实用性的观念和方法,比如说营销组合策略。营销组合(MarketingMix)就是公司用来从目标市场寻求其营销目标的一整套营销工具,麦卡锡把这些工具概括为四类,称之为四个“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即4Ps。本文主要探讨4Ps思想在人力资源激励中的应用。

3人力资源激励的市场营销思想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激励也可以视为一种营销活动,激励产品的最直接的“消费者”就是企业员工,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组成为一个与激励产品相对应的消费者市场。

3.1激励中的产品-核心产品(薪酬)+附加产品

在市场经济中,物质激励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来进行的。企业中的薪酬体系集中体现了组织对员工的物质激励,用来吸引、保留和激励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因此,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是组织激励机制的核心,即激励的“核心产品”是薪酬。

作为企业与成员的交易,成员提供的是生产要素,包括体力劳动、管理、专业技术或者是货币投资,而企业给予成员的交换不仅仅是薪酬、投资收益,它们仅仅是“核心产品”,还要包括附加产品,比如管理制度、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沟通(为期望产品)、企业形象、员工培训、发展机会等。所以企业提供给员工的激励是核心产品与附加产品的组合。

在激励的产品中,薪酬是核心产品,管理制度、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沟通、企业形象、员工培训、发展机会等因素则构成了附加产品层面。

3.2激励产品的市场细分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企业不可能完全满足市场上的全体顾客的要求,顾客人数太多,而且他们的要求又各不相同,企业需要辨认它能为之最有效服务的细分市场。根据消费者市场的影响因素和顾客的需求特点进行市场细分,进行细分营销,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在激励的过程中,激励产品的最直接的“消费者”就是企业员工,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组成为一个与激励产品相对应的消费者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不同的员工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相同的激励政策起到的激励效果也会不尽相同。激励取决于内因,是员工的主观感受,所以,激励要做到有效,就必须具有针对性,激励要因人而异。

对一个组织来说,为每一个员工都建立一套特色的激励体系是不现实的。而通过市场细分,辨认它能为之最有效服务的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群体建立相应的激励体系,进行细分营销,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激励的效果。

3.3定价策略在激励中的应用

在营销组合中,价格是能产生收入的因素。价格是营销组合中最灵活的因素,它与产品特征和渠道承诺不同,它的变化是异常迅速的。

薪酬是激励产品中的“核心产品”,所以对于激励产品的定价,主要是决定薪酬和投资收益的量以及付款方式。薪酬是实施以人为本的基本平台,企业可运用定价策略中的方法和技巧,使薪酬制度对员工更有吸引力及对外更有竞争性。下面引入一些市场营销中常用的定价方法:

3.3.1顾客细分定价

不同的员工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员工的需要呈现多样化状态。相同的激励产品起到的激励效果也会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位员工,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需求。

在面对相同的激励产品时,人的素质、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各方面的条件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在企业可根据其比较优势或比较弱势,实行差别定价。

3.3.2产品式样定价

产品的式样不同,制定的价格也不同,即激励产品的不同,其对应的薪酬、福利或其他实现方式也不同。在激励过程中,不同产品式样的激励产品,反映在企业中员工的不同需求、不同能级、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荣誉等。这正好对应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对应原理,即承认人具有能力的差别,不同能级应表现为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荣誉等,这样才能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

3.3.3地点定价

不同的员工在不同场合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位员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或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对于激励产品来说,不同的地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为激励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

3.4激励产品的营销渠道

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其执行的功能是把商品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里,弥合了产品、服务和其使用者之间的缺口,是企业营销组合的一个重要策略。

对于激励来讲,并不存在实物流通的成本,它的渠道主要是指企业激励产品的传播,包括企业制度的理解、文化的识别和认同、人力资源政策传播等。

3.5促销概念在激励中的体现

篇(7)

二、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模式取代知识型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改革

1.建立市场营销专业五大模块的课程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要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根据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课程,并根据本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即将所有课程分为五大模块:经济管理类课程、专业课程、实验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公共必修课程。

经济管理类课程: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会计学原理、国际贸易与金融等。

专业课程:学概论、公共关系、礼宾礼仪、电子商务等。

篇(8)

一、市场营销人才的供给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营销能力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性的进步。现在,我国企业正处在一个最需要营销而又最缺乏营销的时代,从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以及其它角度来看,人才市场在日趋成熟,各类人才需求数量继续呈较快增长趋势、供求继续保持旺盛势头;从简单的销售部门阶段到现代的营销组织,对应着营销职能的变化,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优劣的关键标准,首先要看的是营销业绩的高低,而营销业绩高低又取决于该企业营销资源的实力——硬资源实力(如设施及资金)和软资源实力(营销意识及营销管理能力等)。而针对于营销方面的成功要取决于是否有一批理论扎实、技能娴熟、经验丰富、思路开阔和踏实勤勉的高级营销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人员是现代企业人才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从目前劳动力市场营销人才的供求基本平衡关系状况来看,按岗位层次划分,企业最缺销售和营销管理人员,按岗位内容划分企业最缺销售人员,按岗位特征划分企业最缺有行业背景的销售人员和复合型知识的销售人员。高校学生大学毕业后经过若干年的企业实践历练,才可能成为企业营销管理干部。所以,市场上最缺的销售和营销管理人员不大可能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录用,因此,企业清楚的认识到要解决营销人才供需结构上的矛盾更多的要依靠企业自己解决,这个矛盾是长期存在的。其中关键问题是人才结构与素质的差异问题,即真正符合企业所求的营销人才十分稀缺,而社会上大量供应的都是低水平,简单操作的一般营业员,可是这些人企业并不需要,企业需要的是可以成为链条中关键环节的营销人才。

二、市场营销人才供给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市场营销人才供给的主要问题是专业技能和能力不能满足要求,即数量、质量及结构问题。

(一)市场营销岗位的需求分布

剧我国企业调查统计,企业中较为缺乏的是有一定经验的营销人才,对其技术含量有持续的需求。

(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来源

市场急需有行业背景的市场营销人才缺乏,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背景相当复杂,从专业培养的角度看,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人并不一定是市场营销科班出身,从企业营销人员所学专业情况来看,市场营销专业出现的频率最高为,其次为经济类专业,第三为工商管理类和工程技术类专业,这说明非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是企业营销人员重要的来源。企业营销人员的基本来自于本地区人才招聘会、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媒体广告招聘、熟人推荐介绍等等。

(三)人才质量不高,学校培养模式与企业融合困难,需要企业自己培养

目前,企业的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学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当前各高校培养的人才特色不鲜明,定位不清晰。我们在考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时一方面要考虑同类专业的竞争,努力构建专业特色,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类别专业之间的竞争,确立专业不可替代性优势。其中大部分人员所学专业与企业关系不大,要通过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再加上企业实践锻炼其中培养自己的营销能力,在学校应该解决的知识素质层面,认为学校培养的市场营销毕业生最缺的依次是行业知识、竞争者和客户知识、商品知识和商务礼仪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最缺的依次是商务谈判技能、营销策划技能、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技能和口头表达的技能。

(四)企业营销岗位仍较为单一,减弱了对高层次营销人才的吸引力

企业的营销涉及了包括从销售到特许经营等不同的职能,但就某个具体企业的营销职能而言,大多数企业营销只意味着销售和营销策划。市场研究、渠道支持、公关、网络营销等职能被提及的均不多。营销职能的单一性使得营销工作对那些具有复杂知识结构的人和怀有不同就业期望的毕业生失去了吸引力。

(五)营销人员知识和能力素质老化

在企业营销活动中,企业营销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掌握能差,学历水平也是高低不等,在现在的营销企业中营销人员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很少,普遍的是能说会道、天天往外,长此以往,必然使企业现有营销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老化,无法适应全球化营销人才的竞争,从而降低企业的营销竞争力。

三、营销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展望

(一)营销服务类人才供需比急剧拉大

随着就业形势不断变化,求职者就业观念已适当地进行了转变,从以往的“要稳定、要轻松、要面子”到如今的“找机会、求发展、求创新、求高薪”。营销人才难求已是劳动力市场比较突出的供需矛盾,而近期市场的供需差异就更能体现完全市场化导向的就业趋势发展。随着营销产业的日益成熟和相关培训机制的日益规范,新型营销将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企业、商家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纷纷扩大销售人才队伍,从而导致市场营销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

(二)培养目标及定位,提高质量要求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政策宽松,国外品牌在国内的销售,给国内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从人面对的不只是产品的竞争,市场营销人才也开始有较大的竞争。同时也就需要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更多考虑的是精确的数据、科学的方法。但是这方面,我国营销人的专业水准、做市场的能力和营销观念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使营销类人才变得更加抢手,因此营销人才的短缺也是一种质量上的短缺。培养可从事商品销售、市场开发、市场调研、企业经营策划等营销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营销人才,这就要要求学校专业设置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按市场需求与就业状况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经营一体化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新经济的人才需要。

(三)数量增加

在制造行业里,家电制造业的价格大战给人们带来了最切身的体会。一方面企业要加快生产步伐以提高设备运转率,另一方面,面对日益饱和的市场需求,产品间的竞争也日益残酷。这种营销人才的需求率先从家电行业铺开,然后在日化行业的推波助澜下,迅速席卷医药、保险、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最后演变为一种强烈的社会效应及市场效应。因此营销人才一展身手的创业机会将会很多。

(四)知识结构趋向复合型

纵观近几年企业单位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多数企业要求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其他对应聘者的要求条件较少。从长远来看,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懂得市场营销的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会逐步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就目前看来,像医药代表、医疗器械等对营销人员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行业已经在用人条件上提出要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所以,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需趋向平衡的情况下,随着非营销专业人才转行到营销行业,企业将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向既懂得营销技能、又懂得专业知识的人才方向转变。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对于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公司,如果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以科学、诚信、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来“做生意”,肯定无法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掌握好较强的营销知识,是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也是适应环境改变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9)

内容提要: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可持续性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各国乃至人类生存的重要论题。我国作为后进的追赶型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生活的协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重要因素之一,人力资本的投资问题已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处理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在本世纪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捷径。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本 投资 可持续发展

:5000多字 有

篇(10)

2008年08月25日 星期一 上午 08:50

1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1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1.2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

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选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9,原文:“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作者:张红) 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 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

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

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

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维的奥秘

1. 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 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 理性思维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 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 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 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 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 设计计划方法论

4. 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 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 计划书

a. 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 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 计划书的构成

d. 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 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 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 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 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 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 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 —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10

2.《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4

6.《企划书实用手册》/ [日] 小泉俊一著;于大德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

10.《企划训练入门》/ [日] 悴田进一著;李幸纹译? —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11.《设计过程与方法》/ [日]沈祝华,米海妹编著?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六大能力》/ 郭泰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9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篇(11)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9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1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1.2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选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19.9,原文:“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作者:张红)

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 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

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维的奥秘

1. 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 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 理性思维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 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 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 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 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 设计计划方法论

4. 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 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 计划书

a. 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 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 计划书的构成

d. 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 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 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 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 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 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 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 —成都:天地出版社,2019,10

2.《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9,4

6.《企划书实用手册》/ [日] 小泉俊一著;于大德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

8.

10.《企划训练入门》/ [日] 悴田进一著;李幸纹译? —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11.《设计过程与方法》/ [日]沈祝华,米海妹编著?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六大能力》/ 郭泰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9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