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金融风暴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1: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风暴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金融风暴论文

篇(1)

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银行现在不但要承担庞大存量呆帐,而且要继续为那些管理不善,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注入资金。这是新的潜在的呆帐,是流量的呆帐。流量的呆帐比存量的呆帐更可怕。因为它会无助于化解银行的金融风险,反而会鲸食我们为此而付出的一切努力,直至把整个银行系统推向崩溃的深渊。

谨慎融入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米歇尔·康德苏在接受法国记者时说,为了处理国际金融危机,亚洲各国表现了良好的团结精神,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能较快地平息下去。

1994底至1995年初,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联合西方七国共同提供478亿美元货款帮助墨西哥渡过金融危机。从那时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了紧急筹款机制,以帮助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或地区恢复金融秩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运用紧急筹款机制在几天内完成了以往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事情。在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日本联手召开了亚洲金融会议,同意共同出资160亿美元帮助泰国重振信用系统。康德苏指出,在当今全球一体化金融形势下,每一个国家都必须时刻警惕宏观经济平衡出现的漏洞,并且迅速采取行动。任何迟缓都会给本国和世界其他各国造成更大损失。康德苏指出,这是一个责任心,责任心比团结精神来得更得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救助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行动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国家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国际金融组织,它可以为这家收集并提供信息、建议甚至可以通过其他国家向其施压的办法来达到目的。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办法,尽最大可能地通过本国政府的计划来实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

要做到这一点目前还很困难,除了国家的内政之外,还有来自文化方面困难。泰国如果在1996年夏就遵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采取行动改革国家的经济结构,那么不致以会发生1997年7月的金融危机。泰国政府当时很相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建议。挽救危机的机会就这样丧失了。

米歇尔·康德苏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教训的总结是有代表性的。他说出了一个当代金融监管的重大课题,国家如何接受国际金融组织的建议和指导的问题。泰国没有及时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直到危机爆发后,才不得不为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援而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1979年我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次年加入世界银行。我国正在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着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系,我国从金融贸易进出口制度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社会的经济惯例。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利用外资国。从1993年起,我国就是世界银行的最大货款国。截止1996年8月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达1610.7亿美元。国家将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的力度,将逐步实行对外国投资者国民待遇。国家计划在今后内每年实际利用外资300亿美元。1997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495亿美元。

随着对外贸易的持续顺差,197年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200亿美元。我国金融市场与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已越来越来密切。在这次泰国金融危机后,应国际社会的要求,我国中央银行已经开始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向泰国提供10亿美元货款援助。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国将会更加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国于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的地位会继续加强,这一世纪大事会加快中国融入国际金融体积体系的步伐。今年9月15日在香港召开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就是中国决心全面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的一个信号。

事实上,我国已经与国与国际金融市场建立了正常的密切的联系,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一切活动,发展中国十几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优势,为国际金融体系建设和金融市场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

1996年底,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在银行的结售方面拥有充分的自由。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根据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情况,保持相当规模的外汇储备是十分必要的。泰国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显而见的教训是东南亚国家的外汇储备太少,不足于支付本国货币的大幅波动,而导致货币的大幅震荡。

实现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开放金融市场的一个重大成就,在条件成熟时我国将开放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了适应经济自由化、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要求,决心要在下个世纪实现全球的金融市场开放。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开放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全球的金融发展趋势。我国应采取较积极的措施来迎接这个挑战。

东南亚国家在积极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在大量利用国际廉价资本的同时,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因而他们要付出代价,缴纳昂贵的学费。泰国由于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打击,必须被动地进行财政金融和经济结构的改革。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大为放慢。专家估计,泰国在今年的五年之内难于恢复到令人羡慕“东亚奇迹”的水平。

我国是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经济速度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我国决不能饮鸠止渴,超出我国的实际国情,揠苗助长地过早开放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货币危机是实例。

篇(2)

一、世界传媒业难逃金融危机影响

从世界传媒产业的发展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绝对优势。四大西方主流通讯社美联社、合众国际、路透社、法新社每天发出的新闻量占据了整个世界新闻发稿量的4/5。在时代华纳、索尼、迪士尼等传媒产业巨头的引导下,西方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传媒产业市场。美国现在的传媒产业发展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产业细化、全球扩张。目前,美国的经济专家都不愿断言经济减速所直接影响的产业板块。然而,传媒产业内的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一旦经济疲弱现象长期持续,哪一个行业都无法在衰退中幸免。美国一些资深媒体行业分析师和投资家认为,虽然美国的传媒企业和集团运营重心各有不同,但它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经济紧缩的影响。

在所有传媒大亨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能感受经济放缓带来的切肤之痛,因为与其他影视制造同行相比,哥伦比亚的盈利主要依赖广告收益。高盛公司的分析师表示,在他们所关注的娱乐传媒产业板块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是最不被看好的企业。摩根大通公司的分析人员预测,美国经济放缓之后,哥伦比亚公司的广播业务收益有可能下降2%至6%,而伯恩斯坦公司的经济专家则估计,一旦经济衰退,哥伦比亚公司每股股票的收益可能遭受20%的重创。

除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金融分析专家对迪斯尼公司的前景也不十分看好。有经济专家认为,迪斯尼公司的股价在经济放缓后可能收缩12.3%,原因在于迪斯尼公司21%的经济收益来自广告收入,另有约25%来自主题公园营业额,而这两项收益随时会受旅游产业效益波动影响。花旗投资的分析师近日则将迪斯尼股票定级为“售出”。经济分析专家们也清楚地看到,迪斯尼与其他传媒公司一样,经营策略发生巨大转变,已经不能与美国前几次经济萧条时的传媒企业同日而语了。投资公司的调查分析显示,经历过1991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迪斯尼公司的主营收益已经从主题公园转移。新闻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鲁珀特•默多克透露,新闻集团不再依赖某个单一市场或某种单一媒体,收购境外的MySpace、天空意大利以及东欧国家的电视播放系统,正是新闻集团向经济快速增长国家扩张的明证。

而作为美国几大传媒巨头之一的时代华纳也并非局外之人。近一段时间,华尔街的观察家们都在拭目以待,看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杰夫雷•布克斯采取怎样的改革措施,来保护这个易得衰退感冒的传媒大亨。时代华纳近年来将收益重点从电视网络转移,尽管人们还不能确定广告收益衰减对数字产业有哪些影响,也无法预知次贷危机能够减少多少网络用户,分析专家们仍相信转移经营重心能够抵御部分衰退风险。

其他传媒广告投放的形势总的来说不容乐观。瓦乔维亚证券本月的报告中预计,2009年投向杂志的广告支出将减少2%,投向报纸的广告支出将减9.8%,较此前预期有所恶化。但福克斯商业新闻网(FoxBusinessNetwork)广告销售部副总裁麦卡恩(JohnMcCann)表示,部分广告主别无选择,不得不留在这块市场。“对金融公司来说,那些幸存者必须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悄无声息是不行的。”但很多广告主有仍可能选择削减广告投入。“大部分(广告主)会等待市场平静下来再做行动。”福布斯网站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潘菲勒(JimSpanfeller)说。[1]

10月13日,俄罗斯记者联盟发言人称,此次经济危机最受打击的是俄罗斯媒体行业,广告投放量正在急剧缩减。俄罗斯记者联盟组织及媒体与民众社会发展中心负责人伊格尔•雅克文科接收采访时说:“通过广告市场,传媒领域被波及得最快也受打击最严重。数百家公司已经破产,主要都是从事广告业务的。”他说,即使是国营或公共媒体也不会幸免。再过2——3个月,因通货膨胀和大量公司破产所造成的需求结构改变会让这些公司也体会到结算和零售压力。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最新的调查显示,由于各国企业都削减了IT及广告开支以应对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在线广告业务在经过连续五年的高速发展后,有可能在2008年停止增长。另据报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上半年英国广告市场整体支出同比下降0.7%,美国金融服务业的广告支出同比下降27%。

目前看来,索尼公司似乎在所有传媒巨头中最能抵御经济危机,因为它没有经营电视网络业务。经济专家分析,索尼的娱乐产业目前还没有受到美国经济影响,其电视业务主要关注技术整合,与美国广告业增减没有多少关联,即使有冲击,也主要来自于电子领域。商业部门的统计显示,美国2月份零售业下滑0.6%,电子产品本月的销售减少0.2%,但电脑游戏的硬件和软件销售量猛增34%,对于索尼公司的游戏业务无疑是个利好。

二、金融风暴与传媒产业关系的复杂性

就历史上发生的几次金融风暴来看,防御性行业,如传媒、计算机设备、零售业、通信设备和医药生物等都是受到经济周期下行影响最小的行业。但在世界各行业联系更加紧密的情况下,传媒行业受到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无论是美国这些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媒体是否为执政党耳目喉舌工具,其传媒产业的运营模式其实都大体相近: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广告收益为主,其他经营路子为辅的产业化模式。因此,金融危机一旦使经济低迷,那么企业必将受损,投入媒体广告减少,媒体产业相应受损。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关系。无论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还是从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来看,都存在这样一个链条,只是按照时间纵向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传媒受影响的程度、范围等有所区别。下面以1997亚洲金融风暴和这次金融危机相比具体说明:

首先是表现在影响面的不同。1997年的金融危机源于泰国,横扫东南亚,进而影响到全球,受到重创的国家有泰国、韩国等当事国。当年的金融风暴始于亚洲,从亚洲扩散开来,相形之下西欧、美国等国家所受影响要小于亚洲圈子,并非这次金融危机一样迅速席卷全球。相应的,原来在较小范围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居于美国、西欧等国的传媒行业受影响更小。而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于作为全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短时间内迅速冲击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西方国家占据全球95%传媒产业市场,而他们以美国为代表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因此,可以说传媒产业整个行业所受影响面积更大,范围更广。而亚洲等国家所受影响现在还比较小。这场来势迅猛的金融风暴虽然正在蔓延至全球,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对亚洲及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甚至迄今还未明朗。10月16日,光线传媒内部人士透露,金融风暴并未影响该公司登录A股的计划,该公司总裁王长田近期频繁与华兴资本共商私募上市事宜,同时光线内部已悄然推行年薪制与期权制。他认为,光线上市计划并未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让他更感欣慰的是,自金融风暴发生以来,投资者未减少对光线的热情,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他想象。当然,这也许是他们自身的乐观态度或是猜测,或者只是阶段性现象,对今后的发展仍需审慎观察。

此外,不同时期金融风暴对传媒产业发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别。几次金融危机对传媒产业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近几年全球传媒产业的发展迅猛,相关行业如电影、游戏、动漫产业等相比前几年都有很大发展,传媒产业外延扩大,因此此次金融危机所波及行业范围也将相对更加广泛。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系列传媒产业(含电影这样的大传媒产业)的反应都显示出此次危机波及范围的广泛,美国电影相关统计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两个月,美国的影院市场一直处于冰冻期,北美票房排行榜上的第一名都没能超过3000万美元,大部分时候都在2000万美元上下徘徊。而两个月之前,排行榜上的第一名一般都在5000万美元以上,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好莱坞此次也将面临资金流产、上映推迟、影院萧条、罢工回潮等问题。一些公司为防止将来“断货”,将已经拍好的影片推迟上映。《哈利•波特6》就从原定的今年11月推迟到明年夏天上映,007新片《量子危机》也推迟一周。美国媒体预言,随着金融危机持续蔓延,这种情况将层出不穷。此外,其他传媒娱乐产业也相继有所反应。美国高盛公司将手中娱乐公司股票减持10%,标准普尔传媒娱乐产业信用评估专家称传媒公司未来一个季度的业绩收益将最先反映出经济下滑的初期影响。

拿中国来说,最近几年新兴媒体的出现,相关动漫、游戏、影视、娱乐产业等与传媒有关的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其造成的影响必然大于之前的金融风暴。1997年互联网刚刚兴起,传统媒体占据着传媒产业的绝对统治地位。近年来,传媒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产值规模、增幅以及组成结构都发生着迅速变化。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传媒产业雏形已经形成,并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从传媒资本的角度看,中国传媒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明显加快,而且国家的有关政策也开始松动,由原来的严格控制到现在的限制性进入。这样一来,全球经济的波动和市场变化也会比原来更快更直接地影响到中国传媒产业。不过,现在的传媒产业抗击风险能力也更强,更加成熟理性。97年金融风暴发生时,当时的互联网还未兴起,相关企业对发展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更多的是在烧钱,所以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大家都仓皇而逃,加上当时资本市场对中国市场的不甚了解,一旦出现问题就不再追加投资,从而造成很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企业中途夭折。而现在虽然出现了金融风暴,传媒行业更能够看清楚形势,包括一些投资者,这样就使得该有机会的公司依然有机会。

不同国家、地区的媒体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方式是有差异的。例如,中国与国外传媒产业不同的地方就包括赢利模式的不同,中国媒体的广告收入占行业收入的比例大于西方媒体。此次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广告行业,进而影响赖之以生存的传传媒行业。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势必会使企业减少宣传资金,对广告宣传的投放也就相应缩减,这样一来,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减少后,媒体收入也相应减少,这必将影响到国内各大大小小传媒。而媒体的广告结构不同,在金融风暴中所受影响的程度也会不同。[2]就《成都商报》来说,其广告中有50%以上是房地产广告,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最大,因此,如像《成都商报》这样一半以上依赖房地产广告的传媒产业所受影响将会比其他依赖房地产广告比例少于它的传媒更大。

不同种类的媒体在此次金融风暴中所受影响也是不同的。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媒体所受影响都是有差异的。就金融风暴爆发后月数据资料显示,网站点击率、电视收视率均有上升,特别是各大门户网站,因此网络、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并不至于惨淡。反倒是时效性较差的杂志面临严重的广告缩水。

网络和电视:由于网络是现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快捷、最简单的渠道,互联网甚至可以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将事件图文声并茂地展现出来,而且具有可反复浏览的信息保存性和深度阅读的专题性,其及时更新的速度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人们为了尽快获得更多更新的关于金融危机的消息,上互联网成了人们的普遍选择。纽约时报媒体集团首席广告官丹尼斯•沃伦(DeniseWarren)指出9月份金融危机反而造成了纽约时报网()访问量激增,广告增长明显高于上述水平,“由于无法预测这部分流量,因此我们无法提前销售广告。”丹尼斯•沃伦表示。而金融信息网站Boursorama的点击率增长了50%,仅7日一天点击量就达到了105万次。

除了网络,电视也具有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除了浏览网络,每天打开电视了解金融危机最新消息也成了另一种快捷方式。据调查显示,9月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电视台收视率,特别是新闻频道普遍上升了。美国CNBC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创下了自“9•11”以来的最高收视记录。CNN的收视率增长了27%,而福克斯(FOX)的收视率则增长了35%。此外,另外一个导致电视收视率节节攀升的原因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失业率以及高涨的油价,正在让球迷们、歌迷们远离球场和演唱会现场,更多的人,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人更多地选择在家看电视或上网在线收看。

报纸和杂志:几家欢喜几家愁。金融危机使金融类杂志销售火爆,《经济学家》杂志一位发言人表示,该杂志的零售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25%,其增长与金融危机爆发,读者对金融新闻关注升高有关。培生集团(PearsonPLC)旗下的《金融时报》在美国10月份零售量提高了30%;《华尔街日报》几周来零售成绩也提高了20%,《华尔街日报》网站九月迎来2,450万读者,创单月纪录,较去年同期上涨137%。法国经济类报纸《回声报》9月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1.5%。而据英国《独立报》报道,随着金融海啸直卷全球,世界知名杂志《花花公子》也受到严重冲击,甚至面临破产威胁,近日盛传,赫夫纳可能要裁员度过困境。听到这一风声,赫夫纳旗下明星纷纷跳槽,以求自保。这一举动无疑是雪上加霜。赫夫纳一手打造的商业王国股价最近由6.2英镑急跌至1.55镑,生意亮起红灯。据83岁的休•赫夫纳说,目前他的股票已经跌了七成,传言要被迫裁员以渡过经济危机。“面对当前突如其来的经济气候,我们认为有必要创造一些能令华尔街微笑的东西”,《花花公子》的高级副总裁兼摄影总监加利•科尔得意地说。根据《花花公子》的要求,所有年满18周岁居住在美国的女性,只要能够提供曾经或正在华尔街供职的证明,并且填写完备相关资料,就有机会前来拍摄。目前该“选秀”活动已经开始,路透社消息称,《花花公子》计划在2009年2月份推出以华尔街女性职员为主题的专辑。[3]由此可以看出,相比起其他媒体在金融危机来临后收视率、阅读量有所激增的情况,杂志的境况并不看好,一些投资人甚至撤销了对以往杂志的股份。

三、传媒业应对态势及突围策略探析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传媒业发展前景阴云密布,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传媒业巨头们也不得不为经济衰退作些准备,暂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全球各大传媒集团都已陆续采取措施谨慎应对本次金融风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席执行官莱斯利•莫维斯说:“如果美国经济下滑——很显然已经出现——影响我们所经营的广播和电视业务,我们会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召开的媒体峰会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席执行官莱斯利•莫维斯开始未雨绸缪进行战前动员。他对参会人员解释说,传媒企业运营和转产存在诸多方式和途径,哥伦比亚公司已经削减了部分经营项目支出,一些烧钱的项目经费也被压缩,公司管理层有能力应付经济放缓的形势。

中国传媒产业如何应对本次金融危机?这是大家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此次危机还继续持续发展中,我们都还不知道它将带来多大的影响,如何发展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紧密跟踪深入分析不断调整应对步伐是必须的。根据以往经验,结合现阶段媒体产业特征提供以下应对措施供传媒行业参考:

1、做好内容,稳定与扩大市场。金融危机使人们对市场上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倍加关注,给了媒体一个前所未有的扩大受众群的契机。

2、降低营运成本。由于广告缩减影响媒体收入,媒体应该在降低自身营运成本上下功夫,节俭开支,降低成本,必要情况下进行人员及机构的精简,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3、其次,开拓新收益渠道,开发新的文化产品,谋求自身突围。传媒产业可以拓展到游戏、影视等领域,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

4、进行其他关联产业的开拓,可以抓住在相关产业“抄底”进入的机会。从宏观来说,拉动内需也是必然之势,在政府宏观政策指导下,一旦扩大内需,市场需求就会跟着放大,传媒产业应该进行相应的产业战略布局。

危机所造成传媒产业乃至整个经济损失到底有多大,还有待观察。对危机最终杀伤力的评价显然已经超出了经济学家预期的范围,其影响不仅在金融体系和经济层面,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逐步显现,因此,传媒产业有必要做好更长远的准备以应对这场未知的风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各媒体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媒体特性、资源结构、战略需要,有针对性、有选择地采取一些应对措施,规避风险,寻找战机,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

[注释]

[1]《分析:金融风暴对财经媒体亦喜亦忧》路透社10月16日记者RobertMacMillan

[2]中国投资咨询网2008年10月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3]《金融危机后,<花花公子>选择脱内衣》2008.10.17凤凰网(/)

[参考文献]

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2.〔美〕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宋伟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篇(3)

论文摘要:分析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提出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相关举措,包括完善反倾销法规和反倾销机制,推进企业经济改革,强化行业协会职能,调整优惠及鼓励政策等,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反倾销防御系统。

入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同世界各国贸易的频繁,国外企业对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抵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外企业也在不失时机的寻找新的突破口来阻止我们对世界市场的进入。这其中对来自中国的产品提起反倾销成为他们的必然工具,针对此种形势,我们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1.1新形势下反倾销作为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很是盛行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使用受到严格的约束,而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一种行政保护手段,具有形式合法、较易实施的特点,因此成为各国用来保护国内生产的武器。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各国为保护国内市场,于是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而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出口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对较多国家,特别是殖方国家贸易多是顺差,自然成了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之一。

1.2发达国家以“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借口对华反倾销师出有名

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国家把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采取了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采用替代国制度来对待国际市场上来自我国的低成本商品,武断的将一个与受控倾销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具体情况并无太多关系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价格,作为确定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受诉倾销产品正常价值的依据。在中国输美漆刷案中,美国商业部选择斯里兰卡作为替代国,结果价格比较后得出的倾销幅度为27%,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以不确定的替代国的价格作为计算正常价格的依据,这本身就带歧视性和不合理性。因此,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替代国”来对待中国的商品是极不公平的。

1.3出口秩序不规范,授人权柄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多是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产品附加值小,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于过度竞争态势。受短期利益的驱动,不少企业为达到多出口,工作重点往往不是放在如何加大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上,而是采用竞相降价的方法,以低价强占国际市场,扰乱了正常的外贸出口秩序,从而很容易为外国倾销指控制造借口。

2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2.1完善我国反倾销法规和反倾销机制,让企业尽快适应新的形势

当今,我国原有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正逐步被取消,我们必须学会利国国际贸易体制所认可的反倾销武器对我国的民族工业进行保护,以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出口反倾销相抗衡。美国和欧盟之所以能利用反倾销武器来抵制相互的不平等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完备的反倾销国内立法和健全的反倾销立法机制。尽管我国反倾销工作才刚刚起步,经验还不足,研究不够,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人员有限,但是如果我们勇于面对,总会有好的结果。“倾销问题不是国外问题而是中国问题,中国的倾销比比皆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包括经济界要鼓励从头做起,要扎扎实实去做,所以我提倡反倾销”皇明集团董事长黄呜对反倾销的独特见解,体现了我国企业界认识的提高,只有充分认识反倾销的真谛义,我们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2.2经济改革,摘掉“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帽子

在国外反倾销措施中,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是造成定案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他们对转轨型国家实施反倾销的借口。尽管我国已经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经济的自由度、市场的开放度、西方国家所说的私有化程度已经超过某些所谓市场经济国家。但在实际运行中,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仍存在,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仍没有建立,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执行,企业仍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因此,只有进行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摘掉“非市场经济国家”帽子,才能改变西方国家的看法,取消其对中国的一些歧视性做法。

2.3强化行业协会的协调职能,规范小范围市场秩序

应对国外反倾销,首先,行业协会要认真研究国外市场动向与容量,制定本行业的出口策略及市场开发计划,帮助企业选择出口国家和地区,防止市场过于集中而导致进口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其次,发挥好内部的协调工作,及时反映,坚决制止企业低于正常价值的出口行为。要让企业真正了解反倾销连锁效应对我国所造成的极大损害,真正懂得一个企业的低价出口不仅仅是一个企业遭受反倾销的损失,也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失去一个国家市场的问题,这种效应,即我国同一产品在几个国家地区或十几个国家地区连续被反倾销并逐出市场的事件屡见不鲜;第三,一旦遭到,指导受指控的出口企业积极、灵活、策略地应诉抗辩或主动和解。如应诉维权,则帮助企业认真填写调查答卷,切实搞好实地调查及适应要求举办听证会,并为企业准备必要的资料。

篇(4)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

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一)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二)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 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三)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

(一)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上19:00开始升值,到目前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它的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1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8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碳等资源性的行业都提出要求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 ,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中 华 励 志 网 ZHLzw.Com]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

(一)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二)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并很脆弱,便到泰国的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三)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四)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辨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 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

篇(5)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三、金融危机的影响议论文总结和疑问

1.金融危机的影响议论文总结

对于这次金融风暴的成因,我的观点是:这是政策有漏洞导致的全球性灾难。而对于各国救助措施我的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循序渐进,制定长远的计划,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并且尽快让企业恢复生产力,拉动经济的脚步。

篇(6)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篇(7)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三、总结和疑问

1.总结

对于这次金融风暴的成因,我的观点是:这是政策有漏洞导致的全球性灾难。而对于各国救助措施我的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循序渐进,制定长远的计划,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并且尽快让企业恢复生产力,拉动经济的脚步。

2.疑问

篇(8)

近几年来,中央各部委纷纷出台各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省也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相应出台各类符合省情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贵州省地处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财力有限,因此贵州省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严重影响了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席卷下,各地经济受到重创,大量失业人员涌入市场,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2009年贵州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68961人,其中本科31407人,高职高专34813人,毕业研究生2741人。因此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

从历年大学生就业率看,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使得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率出现波动震荡,见表1:

表1:2005-2008年全国及贵州省大学生毕业人数、就业率统计表单位:万人、%

全国毕业生数

贵州省毕业生数

占比例

全国就业率

贵州省就业率

2005

338

3.93

1.16

72.6

85.28

2006

413

5.32

1.29

72

80.94

2007

495

6.59

1.33

71

88.15

2008

559

6.91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企业;渡过难关

1前言

我以为今年下半年美国“突然”爆发的金融风暴,其实由来已久(06年春季美房市售价止涨转跌即已现先兆),其本质就是远远超出银行承受能力的信贷投资和消费的失败导致大规模的金融资金链的断裂。两年前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终于升级为金融风暴,甚至有说法称之为金融海啸,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郭田勇说:“我们讲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输入性,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

金融危机对所有的企业都是一个坎儿。面临困难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想到要提升工作效率,采用更为精准、先进的营销手段,互联网和搜索引擎就让这一目标成为可见的现实。从另外一个积极的角度来看,它让中国的企业被迫改变粗放型经营方式,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和发展,对中国的产业链也是一次升级“良机”。如何使中国企业度过难关,笔者借此浅谈分析。

2互联网改变现状

网络改变了生活,是由于它让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可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把他们的企业,甚至个人的信息放在网上,如果在网上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外界就便捷地了解了这家企业。新华社在播发的新闻中透露,百度已经在全国启动为50万家客户免费建设网站、优化网站内容的服务,帮助他们利用互联网更好地与市场衔接。

企业的产品可以借助互联网卖出去,这是电子商务近几年发展带给很多企业的启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一意义无疑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百度为50万家企业优化网站,帮助他们更好的利用互联网,这50万家中小企业对于稳定中国经济市场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现在还未可知,但是如果更多的企业能加入这一行列,那么无疑将产生积极影响。互联网和搜索引擎让企业更为容易的突破地域、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将自己的产品推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从互联网搜索上寻找商机,在金融危机中也成为企业拓展商务的有效途径。

3分析自己的产品地位和细分市场

严峻的市场同样也传递了另一个令人欣慰的信息,那就是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表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他们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仍然保持了上扬的发展态势。从消费的角度来讲,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并在去年首超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根据去年的国家统计公报,过去5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分别是9.1%、13.3%、12.9%、13.7%和16.8%,从今年前8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的消费仍将处于快速增长当中。确定目前情况下的盈利和持平模式,产品组合,确定目标。

3.1制定细分市场销售策略,重点围绕两个字“抢”“找”。

企业的营销部门发挥营销团队和经销渠道的力量,首先落实一个“抢”字。利用一切可能的促销手段,在细分市场里的工作做足。巡展、寻访要体现一个“找”字。活动和感知再加上实惠是有效的手段。守在店里,不如走走。做竞争对手的渠道工作。社区展示活动等,就看你的细分和你的策划了。基于规模制定品牌战略大量中小企业决策者认为,自己的企业规模不够大,不需要做品牌。这当然是错误的。因为企业规模的大小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3.2虚实结合,开辟新型营销渠道。

现在就是发挥自己的时候,做竞争对手的渠道工作。基于规模制定品牌战略大量中小企业决策者认为,自己的企业规模不够大,不需要做品牌。这当然是错误的。因为企业规模的大小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比如,对于一般的乡村来说,销售额在1000万元的企业就是大企业了,但是相对于整个世界来说,1000万元的企业只能算是一个小企业。也就是说,企业的规模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及行业环境等来评判。一言概之,就是做品牌必须根据企业的综合实力,切不可不顾实际地采取拔苗助长似的品牌策略。

3.3加大概念营销的突破。

不可小视家庭学生成员的决定性,推出适合学生的概念配置:色彩、E时代、路途学习机(可在路途象听收音一样的储存播放系统)等。简单的调整一下营销队伍,短暂提升销售激情,特别是利用试工的名义招部分新人,充实到前段销售队伍中去,做经销商的驻点促销员等。

篇(10)

苏北某县域开发区主管在融资问题上的动机:一是急于求成。该县2007年GDP仅为107.9亿元,人均10890元,比全市人均18000元低40%,列全市之末,在全省也是倒数的行列。在人口仅为某县一半的邻县,成功招商多个超大规模项目后,2008年GDP有可能超过某县,某县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几年来,临近204国道的开发区南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毕竟没能引进可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型核心项目,南区建设显露疲态。在沿海高速公路边上,开始开发区北区的建设,就成为摆脱困境的希望所在。二是不惜举债。开发区的北区建设,所需资金对于捉襟见肘的某县财政来讲,当然是无能为力,毕竟是长期依靠省财政补贴过日子的。辖域金融机构从自身风险角度考虑,不愿投放过多的资金,20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总额仅增长9.3%,远低于GDP的增长率15.6%,即使有闲置的资金,宁愿拆借给别的金融机构,也不想冒险。要想能实现筑巢引凤、借鸡下蛋的构想,举债度日无疑成为选择,自然就将希望引向了民间融资。三是孤注一掷。尽管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不如人意,但决策层必须有所作为。毕竟机遇和风险并存,放手一搏,破釜沉舟,也许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二、从授贷方采取的做法,度开发区融资出资人心思

美国长时间采用了低利率政策,美联储货币发行过多,出现了流通性过剩,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和银行,为了给过多的资金寻找出路,并获取高回报(次级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肆意降低了贷款审核标准,不遗余力地为“次级信用”的购房者提供贷款。这种贷款被当做穷人实现买房梦的创举,不要求首付,通过“不查收入、不查资产”、可以随时调整还款比例、前几年只付息而不用偿还本金等手段来引诱潜在的购房者。以往备受冷落的大批信用记录不良者、收入低或不稳定者成为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和银行的客户。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和银行在过去的几年,通过刺激次级贷款的方式,聚敛了惊人的财富。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和银行对高收益、高回报的疯狂追逐,还演变出许多名目繁多的花样,让人眼花缭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笔者曾在某县的县中详细了解融资的具体事宜,想看看地方政府下发的文件或通知,经办融资事务的县财政局一位副局长回答没有(我估计:内部的会办纪要肯定有),他说是这样操作的:出资人单位作为担保方,县财政局为开发区融资牵头,融资年利率为14.4%,每半年结息一次,到指定银行缴款,然后转换收据,收据上盖有融资方开发区财政所的公章,同时,出资人所在单位也加盖公章。融资过程就这样简单。开发区的民间融资非常顺利,仅用两天时间,在县中就募集1000万元,在县实验小学和现代教育中心也募集了1000万元,出资人的踊跃程度,超出了想象。出资人心态为:一是趋利性。高回报点燃了出资人的热情,更有甚者,自己手里资金不宽裕,还从别处借钱来融资。二是盲从性。开发区的的融资,仅是口头上的信用担保,手续不太完备,期限也不明确,却无人关心政府的文件或通知有没有;更没人关心政府的负债经营,能不能抱回金娃娃,出资金人是否可以从中分一勺羹;大多是看到别人集资了,自己也就跟着集资。三是侥幸性。对融资的收益上心存侥幸,也许筑巢就能引凤,借鸡就会下蛋;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心存侥幸,即使融资的效益不理想,毕竟融资涉及的面很大,到时地方政府也是无法回避的。

三、从次级债风波的形成,想开发区融资的潜在风险

次级按揭贷款的贷款者,往往高估了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房屋购买,采用递增的还款方式。三四年后付不起利息的人越来越多,未能如期还款而被收回抵押房屋的美国人不断增加。导致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和银行不得不成为房东,大量房屋被收回空置,引发房价下跌。问题远非仅仅到此,在发行次贷时,为了资金尽早回笼,再去争取更多的次贷市场份额,不遗余力地通过投资银行,将把这些次贷打包,发行债券,包装上市。经过著名评估公司的信用评级、知名保险公司的风险担保等等,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过于复杂,透明度反而降低,市场参与者无法获得透明、可信的信息。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以及各个环节的杠杆

率的不断放大,加大了与次级贷款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前的杠杆率竟达到了三十倍。美国奉行的是政府不干预政策,一切由市场来约束,依靠金融机构自身的监管形同虚设。金融风暴还与道德风险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美国金融机构高管们令人羡慕的高收入,往往是与公司的益绩挂钩,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必然使得收益的最大化具有相当诱惑力。

某县域开发区的的融资,属于地方政府债还是公司债,无从认定,但潜在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一是推出时机。当前经济的宏观背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华尔街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产生了冲击,无论从媒体报道,还是走街串巷作实地调研,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影响到何时能结束,现在谁也下不了定论,此时推出融资是否合时宜,有待商榷。二是透明度风险。透明度在识别风险、评估其严峻性时是必须的。某县域开发区的的融资,可行性认证的过程、资金的募集、资金的管理、资金的的使用和全过程的监督等等,可供考究的公开信息很少,透明度的降低,极易产生风险。三是道德风险。由于某县域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也存在着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这样在募集资金的使用中,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发展主要是个人和企业家的事情,政府的主要职能则是维护公平和正义,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政府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就已经很了不起。而凯恩斯的观点: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从这个角度看,地方政府在开发区的建设中也可以有所作为。因此地方政府应做好系列工作。比如改善软环境建设比起硬环境建设更加重要。设法提高工商、税务、金融、通讯、交通、电力和治安等等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开发区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在辖域内企业上下游的的产业配套上,多下些功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体系,帮他们牵线搭桥。这样,开发区就可以用低成本,给企业带来大实惠。再者,提高开发区政策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让市场纪律发挥作用是关键。提高了透明度,就会让出资人和社会公众,参与了资金运作过程的监督,从而确保融资的效率。最后,要完善开发区的运作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严惩和防止道德风险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次贷风波研究课题组著《次贷风波启示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04-01出版

篇(11)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生产社会化、经营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球分工与合作、国际技术和资本流动的客观需要。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产业出现空当,企业资产迅速贬值,一方面他们由于忙于自保而无暇顾及他国企业的竞争,这为我国企业的海外扩展减轻了障碍;另一方面,他们急需外部资本的注入以摆脱金融海啸的阴影,必然会降低谈判的门槛,从而我国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谈判成本大大减少。

一、国际化经营的内涵和意义

1.国际化经营的定义

关于国际化经营概念的界定,在国际经济史上早已有各种不同的论述。较早对其定义的是Vemon(1966),他认为国际化是连续性阶段的概念,即厂商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变而逐渐增加国际化的程度;Annavarjula & Beldona(2000)将国际化的范畴或者说标准确定为“3O”:是否从事海外运作(Operations),是否拥有(Ownership)海外资产,管理风格、战略、组织结构等是否具有国际化导向(Orientation)。本文认为所谓国际化经营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跨越国界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以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效益的提高,把企业做大做强。

2.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首先,国际化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品牌战略。没有技术含量、缺乏自主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际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所面临的不单纯是生产危机,而是生存危机。为此需要进行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而国际化经营是获得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其次,可以弥补国内资源不足,解除瓶颈制约。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投资,可以直接利用国外的各种资源, 弥补国内资源短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可以有效地绕过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

金融危机对企业国际化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国际化企业如果不在核心竞争力上进行强化和革新,就可能再次被国际风波席卷,因此要重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外部金融支持体系。

1.核心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金融风暴以后,核心技术的独占性和前卫性成为国际化企业抗风暴的最主要核心因素,即核心竞争力。而建立企业核心技术研发体系,主要从以下三个入手。

第一,设立自己的技术研发基地,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进行技术研发合作,提高R&D费用在企业成本中所占的比重,用全球技术服务全球经济,形成面向世界的科研中心;充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大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开发起关键作用的人才的奖励,激发潜力,调动积极性,稳住人才、吸引人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第二,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即对现有技术进行分类和重新整合,将一般技术、通用技术和专有技术、关键技术区分开来。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改造,以便形成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第三,政府政策的支持。发达国际政府大多重视对核心技术的R&D,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以贯彻落实。如美国和加拿大都以法律的形式都明确规定不论政府的还是民间的科研机构均属于非营利性的,不承担纳税义务。而企业的R&D费用也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投资,享受税费减免的双重优惠。

2.组织管理创新体系

金融风暴冲刷了原有的企业国际化组织管理体系,必须构建抗风险能力强、国际适应性强的企业国际化管理创新体系。

第一,重视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长期系统工程,这就会使得管理创新成果没有技术创新那样清晰和明确,而且其成果所体现的价值也是间接的。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这种模糊性,往往造成对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视不够,进而势必影响企业的管理创新的进程。因此,要搞好管理创新必须重视创新成果。

第二,营造企业管理创新文化氛围。企业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汲取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 并对其进行创新应用,为企业服务。这一方面摩托罗拉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其为每一个新进员工提供为期两天的入职教育培训;为了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经常对员工进行重新培训以保证他们的生产能力和工作业绩。随着公司在培训方面的持续投入,员工的技术和能力不断提高,使摩托罗拉在同行中一直得以保持竞争优势。

3.市场知识创新体系

以Johanson &Vahlne(1977年)为代表的北欧学派在国际化阶段模型(UPPSALA模型)中提出海外经营的经验决定海外经营活动,而经验性知识即是市场知识(Market Knowledge)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的是通过四年以上亲身工作实践而获得的关于具体市场经营的知识和经验。其通过对国外市场机会和风险的认识,进而影响到海外市场的经营决策;企业的跨国经营是一个这是一个不断获取知识、降低风险、增加投入的循环往复过程;国外市场知识获取越多,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将会越高。

三、完善外部金融支持体系

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通常要克服两大难题,资金融通和风险保障,而在国际金融支持体系下可以得到有效化解。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优惠贷款、担保、保险等金融业务,切实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政策优惠和扶持。特别是金融风暴后,企业国际化缺乏必要的内外部金融支持。

第一,设立专业机构满足对外投资资金需求。日本至少有8家机构从事境外投资的促进活动,其中日本进出口银行最为典型,它为日本企业从事海外投资、联合贷款进行融资以及为私人金融机构的联合贷款提供担保,向日本海外投资项目、国外资企业或外国政府提供贷款。相应地,我国也有中国进出口银行,致力于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项目,根据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建议,这种政策性银行不仅要在进出口方面,同时要在国际资本流动、收购兼并、资源的互相补充等方面来支持企业国际化进程,努力发展成为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其海外投资融资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各种融资便利。

第二,提供特殊金融支持。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国内外凡是有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大多都有着强大坚实的金融后盾,银行关于企业对外投资方面的支持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信贷和担保业务外,还往往提供其他一些特殊的金融支持,以满足企业在跨国投资和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如德国为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子公司、从事收购兼并业务以及其他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的企业活动提供贷款,同时还向这些企业提供风险资本和长期贷款,其联邦经济部甚至还向中小企业提供特别贷款,以降低在发展中国家的合资企业使用新技术的风险。我国应增加对从事国际化经营企业的中长期优惠贷款、允许更多的企业集团设立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继续选择一批经济效益好、偿债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到海外直接发行国际债券等等以增强企业到海外投资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石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5)

[2]邹 纯 张文静: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走出去”战略[J],北方经济,2009(5)

[3]彭蔚英: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对策[J],科技信息,2008(6)

[4]蒲银等: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时代经贸,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