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学硕士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Status and Trends of Paecilomyces lilacinu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CNKI and SIPO
LI Tian-hao1 ZHANG Bo2 LIU Xian-jiao1 RUAN Chang-chun1
(1.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Natural Enemy Insects,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China;2.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from CNKI(http://) and SIPO (http:///index.action), and used danziniqingmei (P. lilacinus) in Chinese as a subject word, articles and patents were searched and analyzed to study the status and trends of Paecilomyces lilacinus research in China.
【Key words】Paecilomyces lilacinus; Bibliometrics analysis; Patent
0 引言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是土壤及多种植物根系的习居菌[1],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拟青霉属。该属主要特征为分生孢子梗呈瓶状或近球形(瓶梗),在菌丝端或短枝上轮生,分生孢子单孢链状。该属已报道有近50个种,均为昆虫病原菌或线虫病原菌[2]。1979年国际马铃薯中心Jatala发现淡紫拟青霉对植物根结线虫具有寄生作用[3]。此后,许多国家的学者对该菌进行了研究,证明了淡紫拟青霉对多种植物线虫都具有防治效能[2],并且有易培养、寄主广、功效高等优点[4],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5]。1985年云南农业大学的胡以仁在观察真菌和制作封片的实验技术报道中使用了淡紫拟青霉作为菌种材料[6];198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陈品三与彭德良使用Jatala提供的菌种开展了防治根结线虫的应用试验并进行了报道[7]。目前我国相关研究的期刊论文已发表数百篇,内容涵盖生物学、分类学、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代谢产物研究、生防应用与致病机理研究等方面[2,4-5,8]。随着相关工作的发展,阶段性地对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该领域人员更好地把握研究概况与发展态势,因此,本研究借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与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系统,以淡紫拟青霉为主题,检索我国研究利用淡紫拟青霉的科技文献与专利成果,对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为研发人员深入了解我国该领域工作情况提供参考。
1 数据采集
1.1 文献采集
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源,在“跨库选择”中分别对“期刊”、“国内会议”、“博士”、“硕士”等12个子数据库(不包括“专利”数据库)进行单独检索,检索方式为“高级检索”,“主题=淡紫拟青霉”[9]。检索结果经人工筛查去除期刊目录、书讯、宣传页等非目标材料;去除因“优先出版”等原因产生的重复记录,而后供分析使用[10]。“基金”与“机构”数据由CNKI分组浏览功能生成,在检索后将该数据拷贝使用[11]。
1.2 专利采集
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系统进行专利搜索,采用“高级查询”,“文本”栏中“名称=淡紫拟青霉”[12],对SIPO提供的“发明公布”、“发明授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4个类别单独检索,检索结果导入电子表格中供分析使用。
1.3 采集时间
2015年8月31日。
1.4 数据处理
使用WPS Office的WPS表格9.1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及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总量及分布情况
表1为在CNKI与SIPO中检索获得的文献及专利的数量分布情况,共计检出566篇(件),按照数量递减顺序排列。
CNKI的“跨库选择”功能提供了13个可选子数据库,对除“专利”数据库之外的12个数据库进行了单独检索,有8个数据库获得了文献数据,其中,“期刊”论文数量最多,为353篇;其次为“国内会议”论文数量,为52篇;“硕士”论文的数量也较多,为39篇。对“学术辑刊”、“标准”、“年鉴”和“商业评论”4个数据库的检索未获得相关文献。
SIPO提供了“发明公布”、“发明授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4个类别可供检索,对其分别检索后,除“外观设计”外的3个类别下获得相关数据,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占绝大多数。由专利审理流程可知,“发明公布”的检索结果中也包含了“发明授权”的全部专利,因此在计算文献总量时38件授权发明专利不再重复计入。
表1 检索获知的淡紫拟青霉文献分布情况
2.2 文献的时间分布
图2为文献数量位于前列的期刊论文、专利申请、国内会议论文及硕士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情况,有关报道始见于1984年,贵州农学院梁宗琦在有关拟青霉属菌株的研究论文中提及淡紫拟青霉及其应用情况[13]。图2的四类文献中,期刊论文数量在过去二十年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专利申请量则在“十二五”期间出现了快速增长;硕士论文数量在过去十年间平稳增长;而国内会议论文数量近年来略有下降。
图1 淡紫拟青霉文献发表量的年度变化
2.3 主要期刊与基金
表2为国内发表淡紫拟青霉相关文献的主要期刊,其中《中国生物防治》(现改名为《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发表相关论文17篇,是发表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而居于前三位的期刊也集中反映了淡紫拟青霉研究与应用的主要方向。
表3是从CNKI提供的“基金”列表中筛选出的主要资助基金,可供参考。其中,国家层面的基金来源占多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发表相关论文42篇,是资助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基金来源;在地方基金中,“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居于前列。
2.4 主要研究机构与人才培养情况
表4是CNKI“分组浏览”的“机构”列表中发文数量位于前十位的单位,检索时勾选除“专利”外的12个子数据库。表5与表6分别为国内有关淡紫拟青霉研究的博士论文和主要的硕士论文来源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在这三项检索中均位居首位;华中农业大学在相关文献总量与硕士论文数量上也都位居前列。
2.5 专利类型及专利权人分布
本次检索获得相关专利及专利申请共计71件,其中70件为发明专利,1件为实用新型专利(表1)。图2是本次检索时相关发明专利的权利状态和审查状态,在70件发明专利中,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有38件,占总量的54.3%。授权专利中,31件专利权有效,其中1件发生了许可转让,另有7件已失去专利权,有效专利占授权专利总量的81.6%。尚未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中,16件处于审查阶段,其中6件公开,10件处于实审;而另16件申请已无效,其中13件自行撤回,3件被驳回。
表7为授权专利在2件以上的专利权人及其专利申报状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相关授权专利数量最多,为7件,未见后续申报;华中农业大学持有授权专利2件,另有1件处于实质审查阶段;其余4个专利权人也没有检索到后续申报。
3 结束语
在基于CNKI和SIPO的检索中,我国淡紫拟青霉科技文献主要包括了期刊论文、专利申请、国内会议论文、硕士论文等,这四类文献占据了检索文献总量的91.0%,其中,期刊论文数量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在“十二五”期间申请量出现了快速增长。
期刊论文刊发数量居于前三位的期刊依次是:《中国生物防治》(现已更名为《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植物保护》与《农药市场信息》,总体上反映了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方向。在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以及地方基金来源方面,福建、湖北、广东、云南等南方省区表现突出。该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总申请量的98.6%,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数量不足,知识产权结构略显单一,对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福建农林大学在期刊数量,博、硕士培养数量中均居于首位,但在专利申请方面仅检索到1件发明专利(已转让);在博士、硕士培养数量居于前列的另外几所大学中,也仅有华中农业大学具有3件专利申请,这一结果说明国内该领域人才培养与技术应用之间存在距离,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成果转化率可以作为该领域今后发展中的一个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夏汉祥,廖美德,胡亮亮,等.淡紫拟青霉的研究现状[J].世界农药,2010,32(5):8-12.
[2]张春龙,肖炎农,余旗红,等.淡紫拟青霉的特性与研究进展[J].湖北植保, 2012,130:48-51.
[3]Jatala P, Kaltenbach R, Bocangel M. Biological control of Meloidogyne incognita acrita and Globodera pallida on potatoes[J]. Journal of Nematology,1979, 11(4): 303.
[4]李芳,刘波,黄素芳.淡紫拟青霉研究概况与展望[J].昆虫天敌,2004,26(3):132-139.
[5]姜培增,李宏园,陈铁保.淡紫拟青霉防治植物线虫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6): 38-41.
[6]胡以仁.一种观察真菌和制作封片的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1985,6:46-47.
[7]陈品三,彭德良.淡紫拟青霉防治南方根结线虫1号生理小种和花生北方根结线虫试验初报[J].中国油料,1989,3:45-48.
[8]赵培静,任文彬,缪承杜,等.淡紫拟青霉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30):9672-9674,9739.
[9]刘建峰,王静瑜,方亦秀.基于CNKI的平腹小蜂中文文献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3):57-60.
[10]刘贝贝,徐航.2000-2014年CNKI中关于光催化研究的文献分析[J].广州化工, 2015,43( 5):62-63.
1.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重要性
1.1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质和学术价值决定了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必要性
学位论文通常指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为了获取学位资格,向学校或其它学术机构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它是学位申请者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研究的总结,是具有一定独创性的一次文献。论文的选题一般都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所探讨的问题相对专一,对问题的阐述详细、系统且不乏新颖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和重要问题。因此,学位论文与普通科研论文相比,具有文献分析面广、数据与图表量大、理论分析充分且深刻、参考文献大等特点。基于以上原因,学位论文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是进行学术研究等工作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源[1][2]。
根据档案法和有关规定,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公布并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高等学校应当对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材料同步归档。其中教学类文件材料的归档按原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的《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相关规定执行。在《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中,第十条为优秀的、典型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评审意见。第十一条为研究生及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名册、学位论文及有关审批文件。因此,电子档案材料的归档是必须的。
1.2山西师范大学的快速发展要求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进一步完善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晋南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山西师范学院本科院校,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1999年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并入,至今已经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
随着该校博士点的申请成功,该校已经具备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学位授予资格,未来还会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科的发展必然要求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进一步完善。
2.校图书馆学位论文的收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管理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校逸夫图书楼310室是博硕论文库,从中可以获取纸质版和电子版的硕士论文资料。其中电子版的硕士论文是从1994年至今的,并且大部分为Word格式。而历年的学士论文资料只能从各学院获得。
第二,学位论文的Word格式存放不仅占用内存空间大,并且安全性差。
第三,该校要求硕士毕业生在离校前必须将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学位论文直接提交给校研究生处存档。其中电子版的论文资料采用文件夹嵌套形式存放和管理,由于审核力度不够,因此提交的电子版论文在格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很多学生把封面、摘要、正文等分别存放在多个Word文档中,给电子论文的管理和电子论文的入库带来了很多不便。而学士论文的存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第四,校图书馆自建资源中提供了一个VF开发的博硕论文摘要查询系统,但它只提供了简单的论文摘要查询功能,没有实现论文全文在线阅读、论文提交和论文下载等功能,这样的系统不利于学位论文的再利用。
第五,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中提供CNKI系列数据库(清华同方),但是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没有山西师范大学的论文资料。
第六,硕博论文库设在逸夫图书楼,属于新教学楼,很多学生不了解情况,此阅览室参阅人员相对较少,因此,本校学位论文的再利用率非常低。
3.加强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3.1加强对学位论文管理的重视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统一学位论文组织形式。在对原规范进行合理的完善和补充后,出台一份新的、细化的论文组织形式规范文件,并具体落实到各学院。毕业生在论文答辩完成后要提交一份格式正确的学位论文电子版,并且要求相关人员审核电子版格式正确后学生方可毕业离校。
第二,pdf格式的文件占用内存小且安全性好,排版成功后不易被修改。因此,校方应该要求各学院相关人员进行Word格式转pdf格式的技能学习。经过这样的严格要求,相信一两年之后的学位论文都将以pdf格式提交,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第三,对论文答辩为优的学士论文进行归档。
第四,一些技能性要求比较强的专业,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以开发软件系统作为论文的支撑,除提交电子版的学位论文外,还需同步将另外两份文档提交。一是将所开发软件系统打包后提交;其次为一份日志文档,将系统使用说明做简要介绍。
第五,图书馆采用一些措施加强宣传,积极提倡大家利用本校学位论文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等工作。
第六,开发一个基于山西师范大学,功能完整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
3.2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
3.2.1开发检索系统益处
首先,学校本科生在大三阶段要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和毕业论文题目进行学士论文的设计、开发和撰写,很多学生在选择导师和选择论文题目时存在很多疑惑。开发一个学位论文检索系统能够让他们很快查询和了解相关导师的研究方向,尽快锁定自己的论文方向。
其次,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需要和学院沟通选择自己的导师并开展科研工作,但是很多人对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了解不足,所以检索系统的开发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检索系统的开发让导师的指导作品和学生的学位论文公开化,论文的公开化是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必然带来本校学位论文质量的显著提高。
因此,为了实现该校毕业论文,特别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再利用,设计和开发一个基于山西师范大学,功能完备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3.2.2检索系统功能
第一,功能完整。学位论文检索系统是一个集注册登录、论文提交、论文检索、论文统计、论文评价、后台管理为一体的系统,其中论文检索为核心模块。
第二,论文提交模块包括论文电子表单的提交和论文全文的上传。
第三,系统应该设有审核机制,相关人员可以直接进入后台对已经上交的论文信息进行审核。
第四,论文检索模块应具备初级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并具备两种匹配方式即模糊匹配和精确匹配。
第五,学生登陆系统后可在线查看论文全文并免费提供全文下载功能。
第六,系统需收录山西师范大学1994年至今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2500余篇。
第七,论文表中的字段分为:基础检索字段、排序辅助字段、审核字段、上传字段、图书馆收录字段,其中论文编号是主键,学生学号是外键。基础检索字段还需包括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导师姓名、导师单位、学位级别(硕士或博士)、学位类别(全日制或教育硕士)、论文类型(应用型或基础型)、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专业备注、学位授予年度、中文题名、英文题名、中文副题名、英文副题名、中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等。
3.2.3相关度检索排序算法
深入研究高校学位论文管理中学位论文检索算法。传统的基于查询项匹配的检索算法存在返回信息过多,且查全率、查准率不高,用户筛选不方便等问题[4]。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相关度检索排序算法,已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检索系统。
采用非全文索引,即只对论文题名(caption)、关键词(keywords)、摘要(abstract)建立索引,然后用Lucene中文分词器对caption、keywords、abstract及用户输入的检索词进行分词处理。在分词处理的基础上实现检索和排序。
相关度检索排序算法[3][4][5],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选择学科门类。教育部公布的十二个学科门类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学科门类下设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由于用户一般会选择相同或者相近的专业进行查询,因此学科门类的选择和限制能够很好地解决“一词多义”问题。
第二步,采用“检索项+caption+keywords+abstract”组合查询技术,并去除重复项,得到检索结果集。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为四到六个,能有效地表征论文的主题。但是由于用户提取关键词的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关键词不能很好地代表全文。本文提出“caption+keywords+abstract”组合能够更好地代表全文,能够很好地提高查全率。
第三步,计算相关度,并按照相关度的大小,对检索结果集重新排序。位置因子中caption优先级别为一,keywords优先级别为二,abstract优先级别为三。优先级别相同的论文则计算检索词的词频,词频越高排序越靠前。本原则能够很好地提高查准率。
新算法较原算法在查全率和查准率方面有较大改进,用于学位论文检索的效果明显,且实用性很强、易于工程实现,基本满足了高校学位论文检索的需求。随着各高校自主研潮的推进,开发和使用校本系统必将是一种趋势。
相信随着学校对学位论文管理的重视和学位论文检索系统的使用,该校学位论文的利用率会很快提高,并且一定会带来学位论文质量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春华.我国数字化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建议,省略.
[2]赵嘉朱.中国学位论文管理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4.
由于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开办时间较短,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尽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不能较好地适应发展需要。因此,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尤为重要。
1 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式与管理制度构建
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生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背景及社会实践的不同进行归类,并按照国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制定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培养、管理到学位授予等各环节的规章制度。
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导师要求相对较高。高校教师大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但生产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构建多样化的导师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尤为重要。一方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校内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即一名研究生由高校导师和校外研究员共同负责,其中校外导师以辅助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供充足的生产实践条件以及在学位论文选题和指导中能够切中现实生产问题,从而弥补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4]。
2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构建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工作经历、知识结构及专业基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注重拓宽基础,突出应用,同时可以开设多方向的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修,发挥学分制的作用[5-7]。此外,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应结合学校区域特点和办学特色,注重创新;同时强化实践教学,能够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机械化。
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切合高校农学建设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在广泛地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听取农业推广委员会与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培养单位、已毕业研究生及在读研究生等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制订出适合的培养方案。比如,在公共课程构建方面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性,并注重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公共选修课可采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开设农业技术推广的经典案例,农业推广项目的评价以及科技论文写作、推广口才与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构建灵活的课程体系。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构建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学科前沿和交叉知识的传授,还要适时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专业领域学术研讨及科技前沿讲座等多样化形式组织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4]。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可与校外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建设相应的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创新平台和实习岗位。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科研课题以及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也是确保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4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如图1所示的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质量保障体系,需要研究生、导师、专家的配合到位才能保证学位论文质量[4]。论文选题需要研究生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可以在校内导师的科研项目中选题,也可以从校外导师的生产实践中选题,还可以自行选择课题。提倡选题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鼓励研究生自选课题。
一、引言
建设类的在职研究生主要是指面向建设行业培养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了产学研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现今我国已设立38个专业学位类型,这其中与建设行业有关的有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工程管理等硕士层次和2011年新增设的工程博士研究生教育,其中工程硕士中又有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等8个属于建设类的研究领域。我校作为省属高校面向本地区开展建设类在职研究生的培养,积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有以下策略:首先是明确目标,培养目标是核心,是设定培养过程和进行培养评价的依据,具有指导作用。其次是教学培养,培养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其中又涉及课程教学、学位论文工作、实践环节等几部分,各部分均对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第三是培养评价,评价是对培养过程的监控,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最终环节,其中包括教育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二、明确目标,制定和修订培养方案。
明确目标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专业学位是与学术性学位并行的另一种类型的学位,两种类型学位的规格不同,各有侧重。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特定职业的需要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因此,两种学位教育对招生的办法、教学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论文的要求、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及质量评估的标准也不同。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市场需要为导向,正确认识和把握专业学位,深化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改革。在各类专业学位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坚持独特的培养理念是专业学位发展的根本所在。对于我校来说,必须整合内外部教学资源,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制定和修订合理的培养方案。
三、精心设计培养环节,确保培养质量
1.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设计课程体系和每门课程教学内容时,要立足基础理、突出实践性、加强选择性。充分听取企业导师意见,紧紧把握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理论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必要的选修课,供学生根据各自的基础和知识结构进行选修;还要兼顾行业任职资格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理论、新成果、新案例及时纳入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将案例研讨和试验模拟与传统的课堂讲解结合起来;邀请企业导师来校做前沿知识讲座,甚至承担部分理论课程的讲授;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建立网路教育平台,将课堂搬到网上,使因工作关系耽误课程的学生能够随时补修;加强教材建设,尽量选择教指委推荐教材,鼓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编教材或学习指导书。
2.整合内外部教学资源,配备校内外师资。
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学院系所之间的壁垒,将校内优质资源整合利用,聘请其他院系的老师作为研究生导师或是课程教授,弥补自身师资不足的缺点,如:我校工程硕士中的工业设计工程领域有个景观设计方向,就是以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学学科为主,将农学院的风景园林学和美术学院的设计学的部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另外,我们也积极动员校外导师承担部分理论教学任务,如: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现代施工技术与管理等就是邀请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和优秀的项目经理来讲授,并为他们配备了相关专业的年轻老师做助教,大多数青年教师,是直接从硕士读到博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师给在职研究生上课,就知道讲什么、如何讲,就能够讲授有关本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以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成为最受工程硕士生欢迎的好老师。这种校内外教学团队每月要开一次研讨会,在一起说课和交流。
3.面向生产实际开展论文工作。
在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首先应把好选题关,传统工学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多局限于科研课题,在相当大程度上从属于研究生导师的科研方向;而工程硕士论文的选题来源于生产实践,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实用价值,应结合本单位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生产关键,或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等课题,是一个完整的项目,或是大项目中相对独立完整的部分。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下实行密切配合的双导师制,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由学校导师负责,在做课题时,由校方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这种联合指导方式不仅有利于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而且是学校教师再学习、再提高的好机会。在论文选题时,除了研究生必须撰写文献综述及选题报告外,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工作评议小组对选题进行审议,并对实验条件、经费、工作进度等进行审议。论文评价方面,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的质量以“研究项目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的先进性,独立的研究开发能力”,“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评价。[1]
四、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保证培养质量。
在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多个利益相关方,包括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体。其中,社会作为评价主体,可以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如企业、事业单位、专业评价组织等,个体作为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家庭以及高校自身。他们各自对在职研究生教育有不同的需要,各自从自身需要出发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
在我国目前社会机构评价还未起步,政府在公共责任方面对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起着价值引领的作用。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政府在推行资质评估、质量分析和跟踪调研、培养质量评估制度等质量保证措施的同时,由全国工程硕士教指委、领域教育协作组、质量分析组及培养指导组构成宏观监管组织,就各院校的培养特色、课程教学、学位论文、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实行不定期检查和考评;结合市场的动态需求,制订整体招生计划,在不同专业学位及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总体协调。
我校重视开展建立企业及学员的评价反馈机制,定期与企业交流,采用向企业发放问卷,向企业征求需求意见等方式获得反馈意见,评价院校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及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或者通过企业对参与学习的学员的评价来间接评价院校的办学状况。学员是工程硕士教育最直接的受益主体,他们更注重学校教育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因而学员评价对院校的借鉴意义也更为直接。学员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在接受培养期间,将学员过程评价作为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参考依据;在学员回归企业后,通过跟踪调查的结果评价来改进院校培养思路与培养模式。[2]
另外,高校的自律管理也十分重要,高校要不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鉴定、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自主调节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诸方面以及其间关系的平衡。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我校建立包括专业硕士领导小组评估检查机制、学术委员会监控机制和学员监督反馈机制在内的三级质量监控体系,严把质量关。将管理人员与老师的职位晋升、薪酬待遇、荣誉授予等与学员评价、校友反馈以及社会舆论评估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注重把教育在操作性、务实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等方面的成效与激励约束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在相关主体的监控、评价下,不断完善,自主发展。
五、结语
培养在职研究生既要考虑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在职攻读的特殊情况;既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又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既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又要考虑企业工作性质及工作的总体安排。也就是说培养在职研究生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培养的方式,走校企合作培养之路,集高校雄厚的人力资源、先进的设备与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一体,达到资源优势互补,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受到聊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科研立项的支持,是课题的最终成果。本文提出的在职研究生的培养策略在目前我校的在职教育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本满足了学生对于建设类知识的培训要求,学员对课程设置满意度较高,为以后的全面开展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工作和成人教育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2.农业硕士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探讨——系统论视角下顶层设计与内外结合的变革
3.提升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4.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问题与思考
5.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6.农业推广全日制专业硕士就业意向分析
7.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
8.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现状评价研究
9.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10.南疆地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11.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12.专业学位农业硕士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探索——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13.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探索
14.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评估体系研究
16.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初探
17.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识别
18.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全日制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
19.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环节设计的探析——以吉林大学为例
20.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1.对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
22.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3.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25.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研究
26.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27.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实证研究
28.关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
29.提高农业推广在职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30.农林院校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调研
31.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32.全日制农业推广(养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创新模式的探讨
33.加快发展福建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途径探讨
34.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位标准探索
35.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现状分析
3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37.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现状分析
38.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
39.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40.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
41.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42.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有关问题的探讨
43.农业机械导航技术发展分析
44.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5.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46.农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47.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为例
48.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思考——以渔业领域远洋渔业方向为例
49.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调查及建议
50.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工作的调查及分析
51.农业推广硕士与农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52.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
53.农业经营制度:制度底线、性质辨识与创新空间——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的思考
5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5.中国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基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Durbin模型
56.论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应对
57.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以陕西洋县为例
58.西安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59.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
60.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
61.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62.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63.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64.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来自2004~2009年中国地级单位的证据
65.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深层根源——基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66.中国循环农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67.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68.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与农业用能强度收敛性
69.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
70.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
71.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72.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73.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74.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
75.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分析及启示
76.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77.多元化、政府补贴与农业企业绩效——基于A股农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78.农业技术扩散动力及渠道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种植区为例
79.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
80.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进与门槛特征
81.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
82.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
83.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84.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
85.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6.结构变迁、要素相对价格及农户行为——农业补贴的理论模型与微观经验证据
8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农业治理转型——基于皖南平镇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分析
88.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
89.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
90.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
91.长江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
92.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9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
94.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解析与现实选择
95.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
96.关于推进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理性思考
97.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
98.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
99.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100.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
101.农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102.中国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程度、成因与影响——基于历史宏观截面数据的验证
103.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
104.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05.人为源因素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分析
106.农业遥感研究与应用进展
107.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
108.三峡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初构
109.大数据推动农业现代化应用研究
110.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
111.入世以来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112.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1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
114.中非农业合作的困境、地位和出路
115.如何发挥农业补贴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靶向作用——基于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的调查数据
116.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
117.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收敛与分异——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118.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
119.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120.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121.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122.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基金项目】乐山市科技局重点研究计划项目 2011NZD08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84-02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具。但是其理论相对抽象、复杂,用统计表和统计图,可以把研究对象的特征、内部构成、相互关系等阐明、形象地表达出来,便于比较分析,让人一目了然。所以图、表经常应用在学术报告、论文中。而在众多统计软件[1,2,3]中Excel因为其往往随WINDOWS的Office soft系统一起安装,操作简单并且具有强大的图表制作功能而普及面广。
一、三线表的常见形式和制作
(一)简单三线表
表1 在不同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下其酶活的变化
制作要点:点击工具菜单格式中的自动套用格式中的简单格式或古典1格式即可。
在Excel 中直接输入数据如下表。
表2 在不同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下其酶活的变化
(二)复合三线表[4]
表3 杂交后代的米色表现
制作要点:先采用简单三线表,再利用Word里的手动绘制表格进行绘制即可。
二、统计图
首先强调,所有的图要求Excel中复制之后,在Word中以选择性粘贴方式进行粘贴。因为这样即便在Word中也能和在Excel一样进行修改,方法是双击。
(一)常用的统计图
常用的统计图有柱状图,条形图和折线图[5]。这三种图形经常出现在生物学术论文中,应用比较广。如下图(图1,2,3),同样的数据做成的以下三种图形。可以明显地看出柱形图偏重数值展示,而折线图侧重数据趋势变化。条形图往往能给人一目了然的对比,一下就能找到吸光值最大和最小所对应的提取时间。主要原因是人都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来观察事物。
1.柱形图
图1 柱状图
2.条形图
图2 条形图
3.折线图
图3 折线图
制作要点:
1)颜色的处理
很多科研论文要求图为黑白色,而通常做出来的图都有颜色。这时候就需要对所作图进行修改。步骤:左键单击图标区,此时图标区四周会出现8个小黑框 左手单击你所要修改的有色线条,此时线条上在每个拐点也出现小黑框右键点击线条,选择数据系列格式再把线形由自动修改成黑色和数据标记的前景和背景颜色根据数据标记的类型进行相应的修改。
2)网格线的去除
步骤:左键单击图标区,此时图标区四周会出现8个小黑框 右键点击网格线,选择清除。此时图上就无网格线。
3)绘图区边框和背景的清除
步骤:左键单击图标区,此时图标区四周会出现8个小黑框右键点击背景,选择绘图区格式,对边框和区域都选择“无”。此时绘图区呈现白色,而且也无边框。
4)对x坐标轴上的数据进行进行移位
直接做出来的图其x坐标轴上的数据往往位于两点之间如图3,有时需要将数据进行移动。移至0刻度处。
图3 将数轴y置于分类之间
步骤:左键单击图标区,此时图标区四周会出现8个小黑框 右键点击x坐标轴,选择坐标轴格式,选择刻度,将数轴y置于分类之间前面的勾取消。即可得到下图(图4)。
图4 数轴y不在分类轴x之间
(二)其它统计图
1.圆饼图
在表达构成关系,一般主要是指占比关系,多采用饼图或环形图。
2.回归曲线图[6]
图5 回归曲线图
制作要点:图表类型选择,XY散点图。点击“完成”之后,将鼠标放在散点图中任一数据上按右键,在出现的浮动菜单中选择“添加趋势线”项,出现“添加趋势线”窗口。在“添加趋势线”窗口的“类型”选项卡“趋势预测、回归分析类型”中选择“线性”;在“选项”选项卡中,在“显示公式”和“显示R平方值”复选框中打上“√ ”,按“确定”键后在绘图区就显示曲线、回收方程和相关系数R2的值(如图5)。
3.双坐标图
有时当比较的系列较多,又想利用柱状图来进行数值展示,则需要制作双坐标图,这在文献陆彬彬(2004)[7]也有此坐标图。
图6 双坐标图
制作要点:将在Excel 中列表时注意将两组数据错开,但在框取数据源时将空白的单元格也列入, 如下表4。
表4 酶活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
选择图表向导,柱形图,完成,再右键点击任一颜色柱形图,选择数据序列格式,点击次坐标轴即可。
4.其它还有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如文献肖崇德(2003)[8]等。只是比较少见。
参考文献:
[1]周红.医学科研数据的Excel统计分析.内蒙古中医药:2009(2):105-106
[2]向穷,施树良,李钰. 常用统计软件在生物统计中的应用比较[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 9) : 1775-1777
[3]梅花, 白乙尔图. SPSS统计软件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 28(7):217
[4]孙辉, 姚大年等.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的影响因素, 麦类作物学报,2000, 20 (2) : 23~ 27
[5]杜龙等.学做专业Excel图表.电脑爱好者,2011:12-20
[6]李月英,郭忘明.利用Excel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医学动物防治,2006年5月第22卷第5期:392-293
[7]陆彬彬.低温对水稻幼苗碳、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硕士论文].2004.6
农业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社会学科。虽然古代中国和欧洲都出现过一些农业经济思想,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则是伴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早期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等问题,从20世纪早期开始,农业经济学开始关注农场经营管理如农场主如何调整生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这个阶段农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农场经营管理的农场主。在经济起飞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转变到以农业政策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通过榨取农业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于晓华、郭佩,2015)。在“食物问题”解决之后,农业又面临城乡收入扩大的“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业经济学科培养出大量农业政策研究人才。进一步,当城市化、工业化结束之后,如何减少农业政策对市场扭曲,同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环境生态、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即“农业调整问题”(YuandZhao,2009)。在这一阶段,市场对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开始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周应恒、卢凌霄,2009)。当前中国正处在通过各种政策补贴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贫困问题”阶段,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持续下降;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贫困问题逐步解决,如何调整农业生产功能,缓解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减少政府财政支农负担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新的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和重点的改变要求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趋于萎缩。当前中国的农经学科正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而欧洲的农业已经进入最后的产业调整阶段,农经学科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重组过程,通过研究他们农经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设定农经学科的改革方向,缓解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当前我国农经学科的特点与挑战,之后以德国几所开设农经学科点的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德国农经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经学科培养模式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依然以为政府相关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输送政策分析执行人才为目标,培养内容与方法也注重宏观政策问题、忽视具体农业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市场亟需人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熟悉体制和政策等宏观问题,但管理实务和操作技能极为缺乏(毛迎春、黄祖辉,2006)。相应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关注劳动力、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等宏观问题,而对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食品消费等具体现实问题不太关心(冯开文等,2014)。受培养模式的限制,当前我国农经学科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萎缩,市场对以擅长农业政策分析的农业经济学毕业生需求不断下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导致农经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于晓华、郭佩,2015)。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正不断被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显学挤压(张露等,2016),而这些学科拥有更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更广的就业市场,农经学科缺乏特色,丧失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德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工业化的国家,农业GDP占GDP总量不足1%(国家统计局,2016)。由于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太小,传统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相关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例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基尔大学据此设置了牛奶生产专业,开设奶制品生产、销售以及产业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欧洲居民对养马以及赛马运动尤为热衷,针对这一需求,哥廷根大学在农学院下面设置了马学,除了教授马匹饲养之外,还开设赛马运动以及体育经济等相关课程。此外,狭义农业虽然不断萎缩,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产业、农业资源管理、棉纺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经济产业则蓬勃发展。部分大学针对这些新兴产业开设了食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等新兴专业与课程。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国农业学科课程设置安排非常广泛,不仅有农业经济、国民经济、食品经济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社会学、法律等相关课程。由于德国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各种课程。
三、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德国授予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校较少,最为知名的是以农业科学为主的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覿tHohenheim),接下来我们以该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为例来了解德国的情况。霍恩海姆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agriculturaleconomics)是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学习时间4个学期,合格之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MasterofScience)。该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年主要是必修课程(compulsorymodules)与半选修课程(semi-electivemodule)的学习,第二年主要是研究方向选修课程(electivemodules)与论文写作。必修课程包括农业与食品政策(AgriculturalandFoodPoli-cy)、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Econometrics)、环境与资源经济学(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cs)、农场系统建模(FarmSystemModeling)、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等五门课程;另外,学生还可以从农业发展(AgriculturalDevelopment)、国际农业贸易(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Trade)、粮食安全(FoodSecurity)等半选修课程里面选择一些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要求参与上机操作、小组讨论、学术研讨会以及案例分析等训练。第二个学年学生依然要从一系列课程中选修10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农业经济学教育,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与意向工作相关的训练。硕士导师会对学生的选课和研究方向提供建议。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第二学年还必须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该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视角、跨学科分析复杂系统、交流、谈判、促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包括政府部门、NGO、国际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具体目标职位包括农业产业的上下游、食品产业链管理、政府和非政府涉农部门、国家与国际涉农组织、研究与教学机构。
四、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
德国能够授予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学校较少,一共只有十几个,2005年德国开设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几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项目(Doc-toralCertificatePrograminAgriculturalEconomics,以下简称PAE项目),联合为农业与食品经济学的博士生提供培训。这个项目通过大学联合开设课程,制定统一的学位要求,组织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来提高农经专业博士生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此后相关学校陆续加入该项目,截至2016年,一共有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参与该项目,基本涵盖德国境内以奥地利所有能够授于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接下来我们将以PAE项目为代表介绍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PAE项目的博士培养要求至少修满3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具体学分主要通过三个模块构成:理论方法模块18个学分(Methodologi-cal-theoreticalmodules),软技术模块6个学分(Softskills),学术研讨会模块6个学分(Colloquia)。其中理论方法模块又包括理论(Theory)、实证(Empirics)、专业课程(Focustopics)三个部分,理论与实证至少需要各自修满6个学分。具体每个模块课程的选择由博士生与自己导师商量决定。课程的开设由各大学相关专业教授自行组织,通过统一的选课网站向所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农经博士生开放,学生注册登记之后会收到授课老师的邮件通知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由于课程由不同大学开设,所以上课地点分布在13所大学,这给全德国农经专业博士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具体课程的设置根据教授的情况会有所变化,以2016年为例,当前一共开设有家庭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经济数学等9门理论课程,农业与食品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生产率与生产效率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等15门实证课程,农业部分技术与创新、高级供应链管理、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中的建模模型等6门专业课程。软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学术研讨会模块则取决于不同学校,以哥廷根大学为例,农业经济学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参加18次学术研讨会,并做3次学术报告。每次学术研讨会都要提供一份证明,由导师签字;学术报告则需要事先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安排时间地点并公告,届时需要邀请导师之外的其他教授做正式点评。修满30个学分之后方能申请进行博士答辩,答辩论文需首先提交学院,自己负责联系包括导师在内的3个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会首先由交给三个评审委员评审,评审委员写好意见之后交给学院密封,答辩前一周告知申请博士生,要求按照意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时三个委员会以提交的评审意见为基础提出问题,要求博士生现场辩解。整个答辩持续1个半小时左右。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开闭门会议讨论答辩结果并给出等级,当前的等级包括五个:完美(0分),非常优秀(1—1.5分),优秀(1.6—2.5分),及格(2.6—4分),不及格(4.1—5分)。
五、总结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学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德国农业经济学学科课程与专业设置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参考。德国经验表明,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农经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人才。
参考文献:
[1]Yu,X.andZhao,G.:Chinese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30years:aliteraturereview,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2009,4(4):633-648.
[2]冯开文,原正军,王任,李军.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77-89.
[3]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4]于晓华,郭沛.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5,(8):89-96.
近年来,环境史研究逐渐发展成为热门学科,来自文理各个领域的学者广泛参与到环境史讨论的队伍中,逐渐形成一个联系较为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并在理论界和现实社会中发挥重要影响。环境史研究要求学者立足于生态系统的核心层,即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界面,考察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王建革教授,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环境史研究,研究视野从蒙古草原逐渐南下到华北平原,再到江南,先后出版了《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江南环境史研究》等著作,尤其是《江南环境史研究》一书,更彰显了其汇集农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之力打造出的景观生态史研究路径,将环境史理论研究推进至哲学层次,同时也使学界看到了环境史研究的现实人文关怀及其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一、学术背景
20世纪80年代,王建革在山东莱阳农学院学习农学。当时的莱阳农学院农学学科分化并不明显,农学本科生需要学习土壤肥料学、作物学和育种学等学科知识,这段学习经历为王建革日后从事农业史和环境史研究奠定了宝贵的学术基石。综合而严格的农学学习,使他更为直观且深刻地观察、理解了生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与促进,技术作为中间媒介在人与自然关系互动中的作用,以及贯穿其中的能量与物质流动,这些对于解读农业典籍、思考以农立国的中国传统社会,是极其有益的。在《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完稿时,王建革回忆说:“时光一去二十多年,非常幸运,以前所学的,特别是所受到的农学训练,几乎都用上了。我深深地知道,这种幸运不是人人都有的。”①后来他到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今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前身,简称“农遗室”)攻读农史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农遗室的学风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要求学问必须面对现实,即把古农学的知识与农业生产现实相对应;二是重视田野调查。当时人类学尚未兴起,农遗室的学生已比其他史W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生更注重田野工作。当时农遗室许多著名的农史专家,除了李长年和郭文韬等导师外,缪启愉、王达、宋堪庆等几位先生也给当时攻读研究生的曹树基、萧正洪和王建革等人上过课。缪启愉先生擅长立足农业现实,依据乡村习惯与地方知识体系进行考证,他在研究《齐民要术》时就借用了20世纪50年代大量可见的传统农业技术,用于解读中国古代技术。王达先生对《补农书》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亦是将学术研究与实证考察紧密结合的实践。如今,近九十岁高龄的王达老师对曾与陈恒力先生深入桐乡农村进行农业调查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在农遗室,王建革先后师从章楷、郭文韬两位先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他以“山东植棉史”为题进行硕士论文研究,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华北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系统的了解。攻读博士期间,他的论文研究方向是人口压力与农业的问题,其中涉及生态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在这个阶段,闻大中先生利用《补农书》对古代江南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将中国17世纪江南高效循环的生态农业介绍给国际生态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也给王建革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受闻大中和郭文韬两位老师的鼓励,王建革尝试从生态史角度着手展开研究,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传统时代社会,尝试探索生态―社会史的研究路径。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当时国内学术界尚无先例可循,国外的生态史学术专著也未大量引入国内,探索之路困难重重。
1992―199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读博士期间,王建革发表了论文《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这是国内较早的生态史论文。他在文中提出了小农生产的生态性和社会性,因而在物质循环流和产品循环流的水平上,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实际,探讨了小农在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之间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过程,进一步揭示了我国传统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生态学背景。此后,王建革对于人口、资源、农业与社会发展的讨论逐渐深入且细化。农业生产涉及自然与人文多方面要素,这对研究者提出了较高的综合知识背景要求。为此,王建革奔波于国内各大图书馆,查阅分散在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20世纪60―80年代,国际学界的人类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王建革在北京图书馆读到了人类生态学著作,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学术营养,为他在生态史中的一系列学术探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华北与内蒙:生态―社会史领域的探索
1996年,王建革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工作,也迈出了生态―社会史具体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在这期间,他开始探索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阐述我国历史上社会制度、人口压力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联系,并发表了《人口、生态与我国刀耕火种区的演变》《资源限制与发展停滞:传统社会的生态学分析》《人口、制度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变迁》《人口、生态与地租制度》等论文。在思考人文与生态关系的同时,王建革也开始着力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的核心自然因素,如关于土壤肥力的探讨等甚是精彩,这些探索为他的博士后研究“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奠定了基础。1999―2006年间,王建革默默无闻地在学界做一位这样的学者:严密地梳理“满铁资料”以及民国调查、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又致力于田野考察,围绕生态与社会展开严谨的论证,发表了关于华北和内蒙的三十余篇论文。此后,《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和《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两本专著的出版则是水到渠成。
方万鹏在书评中写道,王建革在“在地域社会的研究中贯穿生态史学的方法……该书的研究视角不存在学术标签的迹象,而是真正践行了生态史学的理论”①。全书围绕生态环境与乡村社会的主题,探讨了传统社会末期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的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其对应的社会特征,这是王建革将生态学理论与思路融入到历史学、农业史研究的具体实践,其研究成果展现了人与环境的历史,既是物质作用的过程,也是心灵、思想和人类整体社会关系对外界反映的历史。全书从影响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自然因素开始论述,然后逐个讲述诸要素状态,继而分析生态系统的运行与调控,可见其清晰的生态系统理念与研究逻辑。首先,不同的水环境产生不同的政治与社会效应。鉴于干旱对华北平原农业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对水的治理衍生出灌溉与社会的问题,从而决定了水利的自然形态与社会组织形态;另一方面,水环境影响着沿河地区的土壤肥力或沙化进程,来自人类社会的农业变迁也影响着土壤的肥力。水土环境是自然体系中最核心的基础要素,也是该著展开论述的基础。其次,王建革论述了生态系统中的诸要素状态,作物、家畜、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农作物是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因此耕作技术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固化到人们的生活周期中。畜牧业供给人口的能力弱于种植业,且由于取食关系,一个地区所负载的人和动物的数量相对稳定,当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牲畜必然减少,因此在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畜牧业呈现萎缩趋势。最后,该著进一步分析了生态系统在以上要素基础上的运行情况。各要素以取食关系建立联系,保证物质与能量流在系统中往复循环,但人口过度增长,在排斥家畜畜养的同时,也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从而影响了传统社会末期人们的饮食与营养水平,“三料危机”的出现也警示了生态系统的失衡。而灾害是生态系统运行中的重大波动,由此衍生的社会应灾机制、聚居方式都与生态文化有关,面对生态压力,人们也形成了不同的关于人与环境的信仰理念。在该著中,王建革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近代农业生态系统,重新审视了传统经济史中关于租佃的一些认识,弥补了此前学者们对近代华北生态关注的不足,也诠释了环境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历史学发展的卓越贡献。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出版之后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邹逸麟先生说:“华北平原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农业基地,也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较尖锐的地区之一。考察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乡村的生态和社会变动,剖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对了解当今华北平原的农业与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作者在满铁资料为主的乡村调查资料基础上,收集大量方志材料,进行实地考察,历时十年,写下了这部专著,使华北平原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农业技术、生态环境以及乡村社会诸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②葛剑雄先生也高度评价了王建革的学术研究:“王建革教授是农学博士,在农业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又在历史地理、社会史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所以该书既有科学原理的探索,又充分运用了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的成果,资料丰富、观察细致、论证合理,是一项沟通文理的综合性研究,在近年来同类成果中居领先地位。”③
围绕着蒙古草原的生态问题,王建革于2006年出版了《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一书。他研究蒙古的机缘来自对华北社会的研究,在查阅“满铁”资料时,王建革看到了大量关于对内蒙古地区丰富且详实的调查资料,这批资料对当时的人口数量、牲畜头数、牲畜结构和游牧规律、放牧特点等均有详细的调查,是进行生态史研究的珍贵资料。草原、游牧、农业是蒙古社会传统的三大支柱,草原上的人、牲畜与作物的关系构成了农牧业生态问题,所以,王建革以“满铁”和其他日占时期的资料为核心,辅以旧方志和笔记小说、20世纪50年代的档案资料,运用生态人类学和历史学方法,由草原生态和游牧生态的内容进入话题,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游牧生态与蒙古社会的关系,论述了畜群与蒙古社会的关系,以及蒙古游牧社会在汉农业渗透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的研究逻辑与《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建构在相同体系下,比较而言,前者关注的生态要素略为简单,但生态系统的层次清晰明了。自然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在草原植被―畜群―人之间往复循环,这是蒙古社会生态运行的基础。蒙古社会中人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甚至阶级关系均不同程度地受畜群的影响。而在文化层面上,农耕技术渗透的过程是蒙古社会流动性降低的过程,此后,社会结构、文化、制度等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均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变迁的基础上,因此,结合生态系统的变迁来阐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互动就更有说服力。研究蒙古社会时,王建革多次到蒙古草原开展田野调查,其著作鲜明的“文理结合”“注重实证研究”“对满铁资料的谨慎和灵活使用”①特征多被学者们赞誉。
三、以水文生态为基础的江南生态环境层次研究
告别了蒙古与华北,王建革将目光投向了江南。不同的地理特征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形态,水是江南社会的灵魂,理解江南的关键也在于对水的理解和把握。王建革汲取了历史地理学前辈关于水文研究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融会贯通地开始尝试探索各层次生态系统的历史,并通过《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和《江南环境史研究》两本著作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层次。《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是以吴淞江下游地区为中心区域的研究,其揭示的层次基本在水文、土壤、农业与社会诸方面,而《江南环境史研究》则是以吴江和杭嘉湖为中心地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这个层次。
《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从气候、水、土等自然环境基础要素写起,然后到技术、社会组织、结构层面,最后到制度、文化层面展开分析。全书共有九章。第一部分关注基础的水文环境,根据水文生态原理重新解读了古人关于三江水文生态的一些理论;考证了太湖东部没有三江,只有逐步形成的吴淞江,以及周边的塘浦河网对吴淞江上游河道的形成也产生影响。在江南水乡,水环境变化往往会引起乡村社会体制和农田景观的相应变化,故该著在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圩时期的河道水环境、乡村社会体制及农田景观变化。“水环境与圩田的改制,实是江南许多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②,家、乡村共同体、豪强对水环境的不同认知影响了他们的治水实践。李明慧在评论《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对目前环境史研究的启示时也看到了这一点,说:“……如地方百姓与官府、地方与中央之间在治河方面的矛盾。结合这些社会内部的矛盾来考察或许会使生态环境史研究更为丰富。”③在水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农田景观随之改变,继而导致唐宋转型期的诗歌呈现出小区域化、微妙化、多面化等特征。在第三部分,该著结合常熟县的河道与水利社会状态个案,主要描述了宋以后小圩模式发展,以及水利共同体在内容上的变化。第四部分是关于稻田生态历史的独特分析,水环境、农作技术、社会组织都对土壤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部分作为个案研究,作者从水乡环境和水利入手,接着以肥料和土壤之间的生态联系为主线,分析了农村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比,认为传统时代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率远远没有发挥其增产的潜力。第五部分研究传统生态系统的信息流,涉及一个广泛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往往发挥着主导作用,传统时代的农人们对各种环境因子都有着精细的观察,并依据这些观察采取相应的决策,这也是后人理解的传统时代人与环境关系最为关键的部分。王建革站在生态系统观的高度,解读文集、诗歌及其他关于水文、水利、农业著述等史料中有关水环境与土壤、农业等要素的关系,对吴淞江流域的主要河道和河网形成时期的水环境进行了长时段的历史考察,围绕水环境和治水,考察了自然系统与乡村社会之间的频繁互动及其构成的多姿多彩的历史过程。
《江南环境史研究》在地域上延伸了《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研究区域,从吴淞江中下游转至中上游和嘉湖地区。更为重要的是,在《江南环境史研究》中,王建革关注的生态系统要素逐渐增多,且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的生境密切结合。该著以吴江和嘉湖地区的水环境,由人与水环境互动而产生的水文与地貌的变化,农业与水生植物的变化,以及士人阶层对环境感知的变化为重点,分四部分展开分析。第一部分涉及纯粹的无机自然,包括湖泊、河道以及自然的降水与天气的冷暖。首先分析了吴淞江口的陆淤引起的太湖东部地区水网与地貌形态的变化,然后分析了吴江长桥以西的水环境引起的圩田和地貌变化,特别是分析了太湖沿岸的淤积和湖田形成的过程,最后分析了吴江与吴淞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旱敏感性。在这里,作者分析了人们长期关注的温度和降雨在不同地表下的反映的问题,也是环境变迁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水环境丰富时期,水灾较少,旱灾基本上不发生,而随着人口增加和开发程度加巨,丰水程度下降,水旱暮υ龆啵吴淞江中下游逐步形成高地,产生了旱灾敏感。第二部分分析了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自然环境,即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核心层――乡村和农田,主要研究了嘉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形成过程和桑基农业的历史发展。历来关注桑基农业的学者众多,但是放到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王建革是最为精辟的一位,如书中分析:
湖羊饲养所对应的小环境与桑基农业生态环境有天作之合。民国调查报告有:“如果每头羊全年产肥平均为二千五百斤,那么三要素的总量将是:氮,二十点七五斤;磷酸五点七五斤;钾,十六点七五斤。而一亩桑地全年对肥料三要素的要求为:氮,二十点二五斤,磷酸四点三斤,钾十一点二六斤。恰与一头羊所产的肥料相符合,农民习惯,全年羊肥的大约百分之六十五用于桑地,百分之三十五用于水田,加上蚕沙(用于水田),河泥和其它肥料,可以完全一亩田稻一亩地的用肥量需要。就农村施肥的一般水平言,一头羊的肥料可以解决一亩田和一亩地的大部分用肥需要。‘以桑养羊,以羊养桑’是这一带农民的传统经验。”生态系统的自循环满足了小农在小生境下的经营。”①
在人口压力和农业开发作用下,自然景观向乡村景观转变,农田景观逐渐精细且加强。第三部分分析了野外的自然和人对自然的审美,不但讲述了水生植物在水环境变化下的变化,也讲述了文人对水生植物的审美反应。在这一部分,作者对江南生态系统的分析明显多了一个重要因素,即野外具有审美意义的植物,这些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关键的生态地位,一方面提供了众多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是人类获取生存资料的重要来源。所以,对野生植物状态的探讨,更有助于全面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与发展。第四部分是关于人对环境感知的研究。人对环境的反映,一部分体现在社会组织方面,诸如为了适应水环境而产生的水利型社区等,这部分内容较早地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并已经形成诸多讨论;另外还有一部分体现在审美方面,涉及人文与艺术,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是不足的。由于这一领域的资料内容主要记录在文学史或艺术史中,如何将它应用到生态环境史研究中,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讨。如为了分析不同群体对生态系统的反映,并从认知层面分析环境变化对人的审美的影响,王建革从早期诗赋、中期山水画到后期江南私家园林的相关内容中旁征博引,论述精辟。从全书的表达来看,前半部分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后半部分侧重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分析,特别是变化的环境对人类审美的影响,系统讲述了一个自然与人文互动的生态文明发展过程。
四、景观生态史领域的探索
景观产生于人与环境相处的历史过程中,“景观不是环境中的某种自然要素,而是一种综合的空间,一个叠加在地表上的、人造的空间系统。其功能和演化不是遵循自然法则,而是服务于一个人类群体……用于加快或减慢自然过程……许多人造的空间组织形成已经与自然环境如此地融合,以至于它们本身与环境已经难以区分、难以辨认。”①由此可见,景观更是一个地域性显著的生态系统。王建革从生态系统的逻辑出发,解读和处理史料,对影响景观形成的水、土、植物等自然因素和不同群体的观念等社会因素逐层分析,继而解释自然与人文的互动,既在理论研究中取得了方法、观点的诸多创新,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启示意义。
在对华北与内蒙的研究中,王建革已经关注到了景观史内容。《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中,他对水利社会中政治景观和栖居景观的分析是一个突出的案例,村庄形态及分布、社会组织机构的运行都显著受到灌溉的影响。因此,王建革综合河流、地形、农业、战争、社会习惯等因素,揭示了传统社会末期华北乡村景观呈现出一种内聚的形态。而在内蒙社会,水草是游牧生态基础,继而衍生了游牧社会特有的景观:从逐水草而居到有规律的游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结成的游牧单位与界限划分是本土的政治景观,而农业渗透之后,村落形态逐渐巩固,定居加强,畜群放牧也逐渐从夏、冬营地游牧到耕地与耕地之间留下草地,或者村边保留牧地,无论是政治景观还是栖居景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转到江南研究之后,王建革对景观的分析更为丰富。作者在《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研究中,在持续关注政治景观和栖居景观的同时,对野外空间的探索逐渐增多。野外空间中动植物群落的变化、空间大小的变化直观地反映着人地关系,但学术界相关研究甚是缺乏。他根据大量文人歌颂自然的诗词,在史学呈现上复原了唐宋时期的丰水环境下,由河道与河岸上的树木花卉、野生植被、圩田中的农作物等共同塑造的江南景观,尤其是对乡间野生植被的关注与研究,丰富了景观史研究。另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观念也影响着景观的形成与发展。宋代以后,在人口压力与资源破坏的影响下,水与田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在小农经济兴起以后,家景、乡景、野景都趋向微型化。景能怡情,尚可喻志,因此,景观可作用于人的心灵从而影响文明的进程。“环境不但使人产生了空间感、时间感,还产生了四时循环的感觉和认识”②,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如何渲染人们的环境审美、时序感、家乡归属感等,在《江南环境史研究》中都有更为丰富的论证。从《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出版到2016年之间,王建革撰写了十余篇关于江南水土环境、乡村景观的学术论文,一幅幅立体的传统乡野景观画面逐渐在史学上呈现出来,待《江南环境史研究》出版,便引起学术界一片好评。
中图分类号:S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17-02
大蒜(Alliums ativum L.)属于百合科(Liliaceace)葱属类的植物,据研究大蒜的鳞茎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以及营养物质,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癌防癌作用,不但对癌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而且能抑制致癌物质(如亚硝胺)在人体内的合成,并能防治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常见病状[1],经常使用大蒜也能增加能量转换和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我们肌体免疫力,恢复和重建爱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等[2]。此外,大蒜里的某些成份,有类似维生素E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防衰老特性,自古被称为天然杀菌剂,有“天然抗生素”之称[3]。大蒜除了有以上作用外,其生物体内所含的硫化合物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细菌、真菌都有杀死和抑制的作用[4]。当前,关于药用植物大蒜内生细菌的研究报道少见。面对着各种各样新的疾病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抗生素的广泛运用使致病菌的赖药性变得越来越强,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治病材料和途径。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越来越注重,提倡绿色无公害食品,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取代化学防腐剂。因此,当前人们正致力于从动植物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抗菌物质以取代化学防腐剂,利用药用植物内生细菌进行工业化发酵生产某些重要天然药物。植物内生细菌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因为其具有的作为新型药物筛选资源的巨大潜力[5]。不仅如此,植物内生细菌的发展也能有效地缓解一些天然药用植物的资源缺失,甚至对生态平衡破坏,物种灭绝也将起到有效缓解作用,同时也为植物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6]。本实验对药用植物大蒜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以及拮抗菌筛选试验,进一步明确药用植物大蒜内生细菌及其抗菌作用,为大蒜内生菌的进一步发展及开发利用以及探寻有效拮抗微生物资源提供基础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植物
市售紫皮独蒜(Alliums ativum L.(Garlic))、白皮鲜蒜(Alliums ativum L.(Garlic))。
1.2 靶标菌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tl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o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ous,MRSA),均由由本校病理实验室提供。
1.3 培养基
大蒜组织的表面消毒及组织液制备:称取10 g供试大蒜组织样品,放于灭菌的培养皿或者三角瓶中,无菌水洗3至5遍,再用百分之五的次氯酸钠消毒3次,2 min每次,后用无菌水再洗3至5遍,用打浆机打碎,最后将粉碎的供试植物组织液置于无菌三角瓶中备用[9]。
大蒜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在无菌操作台上分别用无菌移液枪将得到的大蒜组织液取100 ul种到无菌PDA平板培养基上,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作为对照,每种处理重复三次。37 ℃培养18~24 h。待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根据菌落的颜色和形态,将不同种类的内生细菌划线接种至PDA无菌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无纯培养后接种到斜面保存备用[10~11]。
1.5 大蒜内生细菌的拮抗性筛选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蒜内生细菌的分离
2.2 拮抗菌株的筛选结果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1)通过对大蒜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一些常见病原菌的拮抗性作用,表明在大蒜内生细菌中广泛存在具有较高抗菌活性的菌株。拮抗实验表明大蒜鳞茎内生菌主要为细菌,故内生细菌为其优势内生菌,所分离的16株内生细菌对病原菌均有广谱抗菌作用。
(2)本实验表明大蒜内生细菌在常温下对常见的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但其经过热处理后其抗菌活性是否稳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从药用植物大蒜中筛选出的内生细菌DS1,DS2和BS2对病原菌的拮抗性明显,因此,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爱军,尹建美,胡秀彩,等.红茶菌形态及菌液抑菌作用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22):15-20.
[2] 孔庆军,王莹,葛彬.棉花内生菌筛选纯化及抑菌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36-40.
[3] 韩俊艳,孙川力,纪明山.中药细辛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ll,27(9):46-50.
[4] 杜慧娟,王伯初,米鹏程,等.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8,30(1):61-64.
[5] 郑合贤,周玲,兰贤莉,等.杜鹃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测定[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8):267-269.
[6] 江曙,陈代杰,陶金华,等.植物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药学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8,29(06):424-426.
[7] V.A.Silvani,S.Fracchia,L.Ferna′ndez, M.Pe′rgola,A.Godeas,A simple method to obtain endophytic microorganisms from field-collected roots,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40:1259-1263.
[8] 姜云琴.哈密瓜内生拮抗细菌活性物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9] 徐文静.大蒜抑菌活性成分对番茄病原菌的抑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29-42.
[10] 龚明福,林世利,贺江舟,等.苦豆子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18(4):68-69.
收稿日期:2014—12—09
摘要: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归纳总结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水肥一体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新疆;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策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对水分和养分的综合协调和一体化管理,狭义来说就是利用管道滴灌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水肥高效利用的农业技术[1]。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关键是要根据不同作物特点,如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以及作物不同生育期需水、需肥规律进行需求设计,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最优化的组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水肥一体化又可称为“水肥耦合”、“灌溉施肥”、“随水施肥”等。
水肥一体化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在大田条件下,微灌施肥技术与传统大水漫灌相比,可节水30%以上[2]。同时在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施肥技术相比,滴灌施肥不仅能明显增加作物产量,而且可节省大量的肥料施用量,节省的肥料量达25% ~ 50%[3]。水肥一体化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微环境,起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作用。
1国内外应用与发展概况
水肥一体化技术源于以色列,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农田中开始应用塑料制造滴灌设备,随之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始被应用开来。到如今以色列已成为全球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比例最大的国家,在果园、温室、大田、绿化等方面已全面应用此项技术,占灌溉面积的67.9%。从世界范围看,大都为干旱缺水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
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从1974年开始,当时引进了墨西哥的滴灌设备,试验点仅有3个,面积约为5.3 hm2,试验取得了显著的节水节肥和增产效果。1980年我国第一代成套滴灌设备研制生产成功。一年后,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工艺的技术上,我国灌溉设备的规模化生产基础逐步形成,在应用上由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4]。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由过去的局部试验示范发展成为现在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辐射范围从华北地区扩大到西北干旱区、东北寒温带和华南亚热带地区。覆盖设施栽培、无土栽培、果树栽培及蔬菜、花卉、苗木、大田经济作物等多种栽培模式和作物,特别是西北地区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新疆的应用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半旱区域。全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少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总体呈现出西北多、东南少,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特点。其中北疆降水在150 ~ 200 mm,南疆不足100 mm,最少的地区降水仅为10 mm。农业全部用水量比重高达80%,其中灌溉用水占到农业用水的90%。新疆农业灌溉用水量大除了与特殊的气候因素有关,还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有关,粗放型灌溉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严重性。降雨量低于农作物生长所需水量,同时蒸发较为强烈,水是农业的命脉,对于新疆绿洲农业可以说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这就决定了新疆地区灌溉对农作物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疆兵团农场1977年就开始引进滴灌技术,但只在小面积上试用。“九五”后期,微灌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1996年,新疆建设兵团引进滴灌技术并与大面积推广的薄膜覆盖技术相结合展开试验示范,一举获得成功,为解决新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探索了一条节水、高产、高效的道路。1998年,由兵团科委、水利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就“干旱区棉花膜下滴灌结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开展了3年研究工作,由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兵团第八师和第一师4个单位承担,80多位各学科、各单位的中高级科技人员通力协作公关,田间观测和室内试验并举,研究与示范相结合,完成了试验研究任务,取得干旱区棉花膜下滴灌配套技术成果。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具有广泛推广价值[5]。
目前,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应用模式有3种,分别是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新疆应用较为广泛的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地膜覆盖对作物有提早成熟期、保墒、增温、抑盐、增产和减少病虫害等功效。地膜覆盖栽培已成为新疆棉花栽培的主要方式。当前新疆滴灌施肥的主要方式是基施与随水滴灌施肥相结合,也有部分田块是将滴灌施肥作为所需的全部随水滴施。新疆的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已作为棉花生产的标准技术,并得到大面积推广,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
近年来,随着膜下滴灌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滴灌设备在新疆国产化水平的提高,滴灌系统投资逐渐降低,使滴灌技术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膜下滴灌的平均用水量是传统灌溉用水量的12.5%,是喷灌用水量的50%,是露地滴灌用水量的70%。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用滴灌施肥的面积迅速扩大,已由2000年的1.6万hm2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66.7万hm2以上,增长了40倍,新疆全区滴灌施肥面积已突破200万hm2,占总耕地量的50%[6]。新疆膜下滴灌技术最初用于棉花,发展至今棉花膜下滴管技术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和成功经验,可以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与沟灌相比平均节水53.96%,增产l8.4% ~ 39.0% ,籽棉单产增幅为58.0 ~ 94.1 kg/667 m2[7]。目前该技术还普遍用在适宜覆膜灌溉的作物上,如玉米、小麦、番茄、辣椒、西甜瓜、打瓜、油料等,潜力巨大。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于2009年建成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高标准节水示范基地,水肥一体化技术分别在棉花、玉米、小麦、籽瓜、豇豆、葡萄、苗木等多种作物上应用[8]。新疆农业大学对于红枣和葡萄滴灌水肥耦合进行了长期的试验,得出了不同产量和品质为经济目标下灌水量和氮、磷、钾施肥量的最佳配比值[9-10]。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了对水源、土壤等农业生产基础资源的破坏,为新疆乃至西北半干旱区作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自治区决定2010年到2020年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计划全疆地方每年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万hm2,这些为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3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新疆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虽然起步早,发展的也比较成熟,但在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3.1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的机理研究少且不够深入,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新疆地区各科研机构对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广泛研究,主要集中在棉花、葡萄、蔬菜、玉米等作物上,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工作中除棉花有相对较深的机理研究外,对于其他作物的研究则侧重于水肥一体化技术对作物产量、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指标上,而对不同作物水肥耦合效应致使作物高产高效机理的研究较少。同时对于不同作物在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如何发挥水肥一体化效果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深入探讨水肥耦合理论,明确区域条件下的“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原理,确定合理的施肥量、施肥时间及方法,在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同时满足作物高产与优质的最佳水肥阈值。滴灌施肥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情况、水肥耦合条件下肥料利用率提高的机理、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消长变化规律及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滴灌施肥与全层施肥如何协调配套以及滴灌施肥条件下土壤培肥的有关技术问题等需要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11]。新疆是绿洲农业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加强水肥高效利用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使旱地农业发展成为高效、优质、高产的生产体系,将作物品质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来抓,以使旱地农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走上持续高效发展之路。
3.2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工作亟待加强
由于新疆兵团作物的种植,尤其是棉花种植的直接从业人员多是短季工或者是内地的自流人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水肥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另外,肥料生产企业普遍对农化服务重视不够,多数只重视肥料配方的经济型和产品的宣传,对农工如何施用肥料技术的服务较少,使得部分地区在种植棉花时,大量施用化肥作为基肥,部分棉田基肥施用比例甚至高达60% ~ 70%,影响了肥料的利用率。在滴灌施肥时,未根据土壤肥力以及作物需肥规律进行施用,多凭借经验随意操作,养分配比、用量分配不当,施肥时期及次数不合理现象较为普遍,不仅没有达到节省开支的目的,反而增加成本,造成较大的亏损,不利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就应该切实提高新疆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培训,完善技术培训制度,强化在实践中的技术指导,从而为水肥一体化技术走向成熟、扩大推广应用面积打好基础。
3.3水溶性肥料市场混乱急需规范
新疆市场上销售的水溶性肥料品种呈现多、乱、杂的特点,滴灌专用肥大都是通用的配方。市面上随水滴施的肥料除了常用的尿素、磷酸二氢钾外,还有许多品种的滴灌肥,其养分含量不同,价格高低不一,且养分含量在25% ~ 35%滴灌肥占主导地位[12]。一些生产商为了牟取利益,降低大量元素含量,添加一些价格相对便宜的微量元素、激素和植物生长剂,很难达到因土、因作物施肥,平衡施肥效果难以发挥。同时,一些单位或农户对水溶性肥料缺乏相关行业的知识,辨别能力差,听信经销商的宣传,有的贪图便宜随意购买价格低廉的肥料,盲目选择水溶性肥料致使施用后不但没有增产,反而有减产的现象发生,不但损害了广大农民消费者,还严重扰乱了化肥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政府需加大对水溶性肥料市场的监管,整治源头,把好流通渠道和出厂关,对劣质生产企业和销售商严厉取缔和曝光,由此净化化肥经营市场。
参考文献
[1]陈广锋,杜森,江凤荣,等.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农机推广.2013,29(5):9-41.
[2]陆兴伦,宾士友,何礼新,等.广西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农学报,20l1,26(5):81-83,99.
[3]邓兰生,张承林,黄兰芬.滴灌施氮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1):19-22.
[4]刘建英,张建玲,赵宏儒.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及发展前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6):32-33.
[5]顾烈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J].节水灌溉,2003(1):27-29.
[6]白珍.二胺“流”进新疆棉田[EB/OL].fert.cn/news/2012/5/31/201253113404153417.shtml.
[7]刘兰育,柴付军,李明思,等.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与应用[J].新疆农垦科技,2002(2):26-28.
[8]宋刚,冯怀章,纪顺,等.膜下滴灌籽瓜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J],农业科技,2013(12):14-15.
[9]赵春艳.滴灌葡萄水肥耦合效应研究.2005.新疆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傅乐淑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生前任美国匹兹堡都昆大学历史学教授,在中西关系史、宋元文化史研究方面成绩卓然。晚年希望将自己的藏书捐赠给中国边疆的大学图书馆收藏使用。笔者服务的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有幸成为受捐方。在学者身后捐书已不为时尚的当今社会,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大学幸获万里之外一位旅居海外半个多世纪的老人的毕生藏书,不能不说是奇缘。我有幸了解傅乐淑教授,始于赠书的联络、接洽、编目,出于敬佩和仰慕,不禁产生一个愿望,就是通过这些藏书和她的著述,了解这位困境中成长的海外学者的生活世界。
一、傅乐淑的生平与著述
傅乐淑(1917—2003),山东聊城人,出身于清代以来人才辈出的傅氏家族。因其先祖傅以渐为清代恢复科举后的第一个状元(康熙皇帝称傅以渐为开国文章第一人),当地人称状元傅家。近代傅家走出了数位著名学者,按辈份及年龄排列有:傅斯年、傅乐焕、傅乐淑、傅乐成。傅乐淑1917年生于济南,1934年8月前,在济南家中生活读书。1931年在山东省济南女子中学初中部读书至毕业,1934年毕业后,于九月人读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校高中部,1937年4月毕业。1937年7月考取燕京大学。1937年8月离北平,人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决定迁往昆明,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联大期间,初读化学系,后转读历史系,于194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43年在昆明考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史学部。1947年6月自北大文科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考取山东省公费留美就读美国斯坦福大学。1949年山东解放政权更迭经费中断,获芝加哥大学资助后转芝加哥大学,1952年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历史专业博士学位。后旅居美国,2003年病逝于美国加州。
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校高中部读书期间,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
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奖学金不敷生活之需,靠打工完成学业,十分艰苦。毕业后在美国教学几十年。i[978年以后至1986年曾几次回国探亲、旅游并作学术交流。1978年夏秋问第一次回国时,曾在北京小住,访北大,晤旧友,游旧地,到鞍山看她的弟弟,参观鞍钢,对祖国工业发展感到振奋,之后去沈阳、大连、承德等地。1984年访问过内蒙古大学。
2003年¨月3日傅乐淑在美国加州去世,遗愿“叶落归根,魂归故里”。2004年7月,她的侄子傅翔先生⑤奉骨灰回国,遵照遗愿,葬于聊城傅氏祖茔。
1952年在芝加哥大学毕业之后,傅乐淑先后任教于南加州大学、中密歇根大学、匹兹堡都昆大学(1966—1985年)。
傅乐淑初治元史,后兼治清史,并曾专注于清初中西关系史。为此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走访欧美多国大学、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搜集有关史料,从事著述。其文章、著作目前已知者谨列如下:
1.《元代宫廷生活考》,1947年,北京。这是她的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已不存。
2.Sino—W estern Relation During the Kang—hsiPeriod(《康熙年间的中西关系》),U.S.A.,1952。
3.Tw oPortuguese EmbaSSies tO China Dur—ingtheKang-hsiperiod(《康熙年间的两任葡萄牙驻华大使》),Holland,1954。
4.A DocumentaryChronicleofCelestialEm—pire:Sino-W esternRelations,1644—1820asRe—vealedinPrimarySources(《中西关系资料编年史一1644—1820》),U.S.A.,1962。
5.Teng M u Forgotten Chinese Philosopher(《邓牧:被遗忘的哲学家》),Leiden,E.J.Brill,1965。
6.A DocumentaryChronicleof Sino—West-ernRelations(1644—1820)(《中西关系资料编年史一164、4—1820》,系第四种书的摘要本),UniversityofArizonaPress,1966。
7。《万柳堂图考》,《故宫季刊》十四卷四期(台北,1970)1—18页。
8.《孝纯御容考》,《故宫季刊》十一卷二期(1976),27—35页。
9.《玉带生与号钟》,《故宫季刊》十五卷三期(1981)1—22页。
10.《元代宦祸考》,《元史论丛》第二辑(北京,1983),157—166页。
l1.赵孟兆页何年人大都,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论文提要(159—160页)1986,9,南京。
12.《元宫词百章笺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初版。这是她的硕士论文的附录,当时在《经世日报》①的副刊《禹贡》周刊上连载,受到林徽音的好评。
13.《忆穆旦好学不倦的精神》,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穆旦逝世20周年纪念文集》(1997),221—223页。
14.The erial Maritime Customs ofK wangtong Province Prior to the Treaty DaysinProgress(《条约时代来临之前广东海关》)。
二、从藏书看傅乐淑的生活世界
藏书能够显现一个人的生活趣味、知识结构、爱好交往等许多方面。除了赠给南开《清实录》,留给家人后代部分图书外,傅乐淑毕生藏书的绝大部分赠给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傅乐淑藏书以文史为主,兼有其他,在一=f余种赠书中,历史类书籍448种,占总量的44;:文学类书籍216种,占21;政治类93种,占9.2;哲学宗教类62种,占6.1;其余各种书籍几乎涵盖了中图分类法的所有种类,从到综合性图书,均有涉猎,占19.7。
从这较为完整的个人藏书中,可以窥见傅乐淑这位行文优雅、情感细致的女学者的读书生涯,特别是她的生活世界。
2.1关心的问题
傅乐淑毕生的研究大体有两个领域,一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一是元代文化史。因此密切注意国际蒙古学研究的进展,有许多蒙古学研究方面的藏书,其中有不少还是名著,像PopPe的英文本《蒙古语书面语语法》(1954年版)。
傅乐淑教授在自己的书上有很多铅笔批注,从中可看出她的看法和关心的问题。
Theglasscurtainbetween Asia and Europe:asymposium on the historical encounters and thechangingattitudesof.thepeoplesoftheEastandtheWest(《欧亚之间的屏障:关于东西方民族的历史性冲突和改变态度的研讨会》,伦敦,1965。)一书第194页,中国被称作“印度传教士制度的殖民地”,傅乐淑用铅笔汉字写道“胡说一番”,表明了她反对不符史实,对中国历史的不实评论强烈不满的治学态度和爱国情怀。
另一本有影响力的书Chinaamong Equals:Themiddlekingdom and itsneighbors lOth一14thcenturies(《势均力敌国家中的中国:十到十四世纪的中央王国和她的邻邦》,MorrisRossabi编),她在扉页上写道(汉字):“辱宋不足言国!”一语道出她作为一个史学家鲜明的历史观和学术观点,指出了宋朝在历史上的特殊性,版图狭小,被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包围,边疆关系复杂,至于南宋偏安于一隅,更无家国之说,由此可见傅乐淑教授是一个对国家边疆、对外关系有深刻体认的学者。捐书给祖国的边疆大学与她的治学领域、精神涵养不无关系。
傅乐淑毕业于西南联大,从藏书可以看出那一代人的学养之深厚,与史学有关的辅助学科的修养远比今日普通学者丰富。藏书涉及农学、植物学、天文学等。与中西关系史密切相关的专业中,航海术、造船术当为首选。她的藏书有很多与造船、航海有关的书。
傅乐淑的独特学术眼光还体现在她所收藏的文学类书籍中。比如版本较早的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有1959年版本、1964年版本和1969版本,而在那个年代的苏联,帕氏正遭受公开的指责和暗中的骚扰,报刊对他大加鞭挞,谴责帕斯捷尔纳克仇恨社会、否定十月革命。看来傅乐淑的文学趣味广泛而敏锐,关切和选择的书往往高雅而有思想。
2.2文化趣味
傅乐淑以历史研究立身,但有宽广的文学感受力、优雅的趣味。她的文学类书籍收藏颇丰,且版本较早,经典名著居多,呈现多国多流派的特点,如《简爱》、《紫色》、《洛丽塔》等等经典名著。
像《红楼梦》,她有1973年、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有香港广智书局的版本(出版年不详),有1975年台北文化图书公司的版本,并藏有红学研究书籍数种,多有圈画评注,足见她深厚的中国文学修养和造诣,她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的情感也在这诗词曲赋的一圈一画之中得以体现。在旁注中,还可见她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尊重历史事实的态度,在《红楼解梦》的23页,说王熙凤与林黛玉初次见面时黛玉的年龄为13岁,她在“13”下划了一笔,写上了“14”,表明了不同意见;29页,在“香玉作了御用小尼后”句旁作注:“那有点不明确。”希望作者能提供史料依据。
读书必须(即使不是全部)买书,这想必在资金上给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她在王伊同的著名英译本《洛阳伽蓝记》的扉页上用汉文写道:“傅乐淑一穷儒也,衣食维艰,朝不保夕人也,然尚节衣缩食以购精神食粮,不幸买到后不久便不翼而飞痛苦之至!此书于七月十四日(1989)买到但不知梁上君子何日偷去也,书此以志。”寥寥数言,爱书之切、失书之痛跃然纸上。
她有藏书章,几种轮换使用(下图)。这个趣味是大多数中国传统学者拥有的。
2.3学者交往
日常生活中傅乐淑趣味高雅、勤俭淡?白。交往的朋友多为学者,常以论著相赠。傅乐淑的赠书中、有萧启庆⑤的手稿复印件《元代科学与精英流动:以元统元年进士为中心》,这是该论文未发表之前赠与的。任以都⑨在她翻译的书《六部成语注解》的扉页上写道:“乐淑学姊指正,任以都谨赠,一九六二,美国宾州”,彰显互相尊重之情,求学探讨之意。何恺青(z)在《月与灯依旧》(西雅图:美国西雅图中文书店,1996)的扉页题有:“乐淑学妹惠正恺青1996孟秋”。《留美八十年》(纽约:纽约天外出版社,1999的作者李又宁⑧在此书的扉页上写有汉字:“傅教授乐淑学长教正后学李又宁谨呈2002年11月22日纽约”。距傅教授去世仅一年而已,这些学者问的高尚情谊值得我们永远存念。
2.4爱国情怀
虽离家去国多年,并入美籍,但在很多书的扉页上的署名显示,傅乐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华夏子孙,心依然是中国心。她在书的扉页上有这样的汉字署名:“尼堪傅氏所有”、“中华傅乐淑所有”。“尼堪”是满语Nikan音译,“中国,汉人”等的意思。
她的代表性专著A Documentary ChronicleofSino—W抬,7zRelations(j644—1820)(《中西关系资料编年史一1644—1820》),在世界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有收藏,一位俄国科学院院士曾说过,这样的著作在别的地方是需要多人合作才可以完成的,而傅教授一
个人完成了这样艰巨的工作,还有学者称这是金字塔式的著作。书的扉页有她自题的这样的诗句:
Thesearemy works,theseworksmy souldisplay.
Behold m yw orkswhen Ihave passed away.
(这是我的书,更是我魂的展现,有一天我终将逝去,而它却还在绵延。)
我仿佛看到一位远在他乡的老人,面对着遥远的故土和亲人,倾诉着饱含深情的心灵之声。
查英传先生也提及傅教授与书的故事。作为历史学者,傅乐淑教授非常关注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当她看到有关外国人写到中国的先进、称赞中国辉煌的历史时,她非常高兴,常常把书中的内容对身边的人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傅乐淑只身独处异域五十余年,依然关心祖国的教育事业,资助亲属中的侄辈及其子女到海外留学或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还曾从微薄的积蓄中出资在中央民族大学设立“春晖”、“花萼”奖学金(199年,捐资肆万美金),每年资助蒙、藏、满、回四个少数民族各两名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子。此外她把藏书先后捐赠南开大学(1999年捐赠给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清实录》一套53册)及内蒙古大学(200年、2005年分两批捐赠给内蒙古大学一千三百余册中外文图书)。
2.5生活轶事
傅教授除了在书上评点圈画外,还喜欢在书的扉页记载购书时的时间、地点,从中可看出她在美国生活的大致变迁。
1她在Thomas A.Bailey的A diplomatichistoryoftheAmericanpeople(New York:F.S.Crofts,1947;Stanforduniversity,April1,1948)扉页写道:“民国三十七年夏初购时在美太平洋西岸乐淑志。”1948年,这时傅乐淑教授初到美国求学。
2 Frederick L.Schuman的Sovietpoliticsathomeandabroad(New York:Knopf,1946)的扉页上有这样的汉字:“一九五零、一、二三购于芝大书店乐淑在芝城。”1950年傅乐淑教授正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专业博士学位(PH.D)。
3在JohnThomson的China,thelandanditspeople:early phI9tographs(Hong Kong:J.WarnerPublications,1979)扉页上用英文写着:“March 14,1989,l,o—shu Fu,时在Pittsburgh,Pa,U.s.A.。”在匹兹堡都昆大学退休后,仍居住在匹兹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