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短视频营销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Papi酱在内容制作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罗辑思维的优势在于商业模式探索方面。那么,这条商业化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1、切入原生广告
广告向来是互联网流量变现的重要途径。搭上营销大人罗振宇,Papi酱如果没有在广告领域进行探索,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但在此之前,Papi酱须对内容形式进行调整。Papi酱的内容,以吐槽为主,给人的印象就是清新真诚,这种风格让Papi酱获得了较高的美誉度,这对于一个短视频网红而言,是殊为不易的。让吐槽性质的内容融入广告,有一定困难,广告无法融入的话,内容的就会产生很大的排斥感。但情况也并非绝对,同为短视频红人,且也以吐槽为卖点的谷阿莫就能在自己“五分钟说一部电影”的系列短片中很好地融入广告元素,粉丝也很买账。其实,大陆互联网用户已不在是当年视广告为洪水猛兽的互联网小白,他们了解并认同基本的商业逻辑,广告只要做得有意思,粉丝的接纳程度还是很高的。
所以,Papi酱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先组建一支专业的内容策划团队,对原先的内容进行优化调整,让品牌可以在内容、场景、道具等环节中植入。老罗在内容制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对于指导papi酱的广告植入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切不可破坏了Papi酱原有的风格与品牌形象。
2、构建粉丝群,尝试付费观看/阅读
广告固然互联网流量变现的重要途径,但只有广告是远远不够的,应在庞大粉丝群的基础上尝试付费观看/阅读。目前付费观看不适合在Papi酱自有节目里加入,
但还是有其他三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一是将Papi酱的内容和个人品牌加入到以逻辑思维为主打的付费商业活动中,不独立承担付费风险。二是加入直播平台做兼职主播,身为短视频达人的Papi酱因其表演与语言天赋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加上今年又赶上移动直播热潮,据了解,捧红Papi酱的短视屏平台秒拍也将在近期整合资源,推出全新的移动直播平台。直播这种实时互动的方式,能让Papi酱更好地聚合自己的粉丝,提升粉丝的忠诚度。三是出版书籍,这页是逻辑思维的拿手好戏。
罗辑思维作为国内互联网社群的最早探索者,在社群构建和价值挖掘方面功力不可谓不深厚,Papi酱作为后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
一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为例
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向:网络教育资源开发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人类社会己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普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技术对教育的革新作用显著,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纳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探讨如何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在教育教学领域轰轰烈烈地展开。为深化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求我们应熟练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及其教育教学应用方式,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学生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时,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运用知识的交互发生机制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果。
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究依托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也是适应目前教学资源微型化、个性化、交互性的发展趋势。结合视频学习特点,笔者通过Adobe captivate4屏幕录像软件,以SPSS中数据初步分析和数据高级统计为例,开发SPSS微视频教学资源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便于其自主建构数据统计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相关课题的数据分析中。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10级50名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学习,对学习者而言,能促进他们知识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拓宽其知识视角,深化知识建构的层次。
具体来讲,该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
(1)明确微视频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基于多媒体的微视频教学资源使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形象、直观,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首先,单一的文字教材呈现方式易使学习者感觉枯燥,产生疲劳,继而影响其对知识的理解。基于多媒体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将画面与教师的讲解配音融为一体,学习者可以边学习边操作,便于他们进行持续的探索。其次,微视频独特的播放方式,可以供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可以反复演示观看,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尤其是对于操作性知识而言,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效果显著。
(2)探讨微视频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方式,方便教师的利用 将微视频教学资源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微视频的多媒体技术优势。与此同时一,教师可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进行引导,解决学生在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两者结合,既发挥了微视频辅助教学的优势,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前后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传统模式与借助多媒体视频片段进行辅助教学的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而发现传统学习中的不足。至于教师应该在课前或者课后将微视频教学资源呈现给学习者,文章在后文的结论中也给予明确的解答。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 1微视频相关概念
一般认为,视频是相对于文字、图片等单媒体而言,集图像、声音、文本于一身的综合性媒体,具有表现力强、蕴含信息量丰富、形象生动等优点。随着3G网络的普及、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移动互联时代已全面到来,它全方位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对于视频而言,更是在逐步进入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微视频时代。[}l微视频的出现及其“普众化[z]”的趋势,意味着我们真正进入了“超视像”的新媒体时代。
对于微视频的概念,整个网络视频行业乃至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其名称也是五花八门,比如从开始的短片、短电影,到后来的数字短片以及现在的微视频、短视频、微电影、短电影等。[3]其中,数字短片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借助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多种播放媒介盛行起来的,在短时间内播放结束的数字影视内容。[4]根据其定义及相关的网络释义,微视频与数字短片、微电影、短电影等,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称谓的差异。
学界对微视频的定义,大多采用优酷网总裁古永锵的表述:“微视频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 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至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30秒至20分钟左右的,内容广泛的,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记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的视频短片的统称。”[5]短精快、用户参与、操作便捷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6]
本文主要探讨微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前述学者对微视频的相关研究,笔者界定的微视频教学资源是多以3-5分钟的长度呈现,依据教学规律制作的供学习者自控学习步调,自主的去实践,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频片段,它是一种可以让学者通过手机,电脑,MP4等视频终端随时随地反复播放的视频资源。
2. 2微学习理论
移动设备的普及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了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微型学习的到来。[']2004年微型学习的概念第一次提出,随着媒介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情境的改变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广泛深入,微型学习已然成为教一育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g]
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微型学习来代指微学习,两者都来自Micro-Learning这一概念。微型学习是一种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的双向互动交流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者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奥地利学习专家林德纳(Lindner )把微型学习定义为一种存在于新媒介的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内容和微媒体的新型学习方式。[9]具体来讲,微学习是一种“以多媒体、跨平台、小容量的网络微内容为学习单元的个人学习方式”。[10]从实践层面来讲,“微学习”欲处理的是规模相对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及时间相对比较短的学习活动;从研究层面来讲,“微学习”指的是在多样化的教育境脉情境下对学习研究采取的一种微观视角。[川
微媒体承载的微学习内容,是指以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呈现学习内容,并由此组织起来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松散连接和自包含的知识内容或模块,常以移动终端作为终端载体,如便捷式终端(手机、PDA等手持设备)。[12]大多数学者认为微型学习和移动学习密不可分。移动微型学习是微型学习与移动学习融合后的结果,是运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微型化学习方式。[13]微型学习由于其具有的移动性、片段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学习者达到一种实用的学习目的,从而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14]李娟等从学习理论和情境创设两方面出发,对基于微型移动终端的非正式学习研究总体构架进行了分析。[IS]微型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形式,应发挥广大学习者的智慧与热情共建微型学习资源。[ 16]
微型学习以其具有的短时间、小片段、个性化、多媒介等特征,在未来的非正式学习及混合学习等的普及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我们把微视频引入教学过程中来,利用微视频时间短,播放内容精确等特点与传统教学相互融合,让学习者更加充分的利用数字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文章研究微视频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微学习的相关理论。
2. 3程序教学理论
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1954年,斯金纳针对当时传统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造成的学习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以操作性条件和强化的原则来重新安排教学程序,注重学生的自我强化,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_民学习的每一步骤都得到强化。‘’‘,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是作用于学习者的刺激和学习者对它做出的反应之间的连接的形成过程。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一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连接而成。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1]。现阶段,我国在线教学的设计大多以知识、技能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在交互性、活动性教学等方面比较薄弱,不利于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2]。因此,如何在线上教学中做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出新时代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成为教学工作者新的关注点。“新零售概论”是本科、中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数字营销背景下的前沿课程。本文通过对“新零售概论”课程在线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探讨,力求借助在线教育的手段和思政教育,构建适应课程目标和要求的在线教学设计方案。
1“新零售概论”在线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
1.1“新零售概论”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零售概论”课程是在我国新零售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具有时代感和实践性。目前,该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教学内容停留在理论上,缺乏应用学生身处新零售的环境,已接触过许多新零售品牌企业,少部分学生在课外已经开始进行新零售方面的实习或兼职,例如开店、直播带货、微商等。但是课程教学还停留在理论讲解上,缺少实际操作的指导和改进。(2)传统教学能提供的教学资源有限新零售的发展速度较快,课程知识、案例常处于更新的状态,而纸版教材等传统教学能提供的教学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3)单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面对面的传统课堂多采用讲授法,比较枯燥、沉闷,学生容易出现精力不集中、走神、玩手机的现象。此时,教师如果继续按照教材体系逐一讲解课程内容,会导致课堂缺乏个性化和深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4)思政教育缺少系统的设计“新零售概论”课程除了传授与时俱进的知识外,也应传递时代使命和价值观,其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思政元素还有待挖掘和融入。
1.2“新零售概论”在线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
针对“新零售概论”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力求通过在线教学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发挥二者的协同优势。(1)在线教学: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为教育行业带来了变革,尤其是自肺炎疫情暴发后,在线教学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教育手段的升级也给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课程通过在线教学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拓展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师生的互动性。(2)课程思政:新零售是传统零售的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覆盖线上线下融合经营、社交电商、短视频与直播带货、无人零售、零售科技等领域,它的诞生与发展必然蕴含着培育新型人才的思政内容。新零售的出现,带动了一批新的就业岗位,也对行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群体是新零售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也正逐步成为我国消费市场上的主力军。我们期待这些年轻的从业者们不仅能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获得自己合理合法的收益,更要能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因此,本课程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加深学生对新零售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其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合格的数字公民,激励其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对在“新零售概论”课程的在线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探讨,力求借助在线教育的手段和思政教育,探索出适应课程目标和要求的在线教学设计方案。
2“新零售概论”在线课程的思政目标和思政元素
2.1“新零售概论”在线课程的思政目标
无论是在线教学还是传统教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综合素质与能力[3]。依据上海杉达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新版培养计划中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具体制定了“新零售概论”课程的思政目标: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操、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具备企业家潜质和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零售业管理人才,能适应数字中国建设的需要。
2.2“新零售概论”在线课程的思政元素
为适应在线教学,经过教学内容的提炼,课程切分为64个知识点,并根据知识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本课程的思政教育主要从政治教育(如爱国主义、道路自信、乡村振兴)、思想教育(如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创新教育(如创新精神)、职业教育(如经世济民、奋斗精神)、法治教育(如遵纪守法)五个层面出发,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期望实现相应的思政目标(见表1)。(1)政治教育从西方零售业变革到新零售崛起,中国零售业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迅速、举世瞩目,但也举步维艰。通过介绍中国零售发展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介绍数字化门店和物流业最后一公里难题时,自然地引入数字中国建设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的需要,期望他们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国家发展规划,热爱并服务自己的国家。(2)思想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公共生活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如移动电商、实体商场、无人超市、自动售货机等),对道德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列举无人商店、自助收银超市中少数消费者不文明购物行为,给学生个人的诚信、自律敲响警钟。在学习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零售时,引导学生关注不熟悉智能化设备或操作的老年群体,提高老年人在全渠道中的购物满意度,促使学生关心,关爱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增强仁爱之心。(3)创新教育新零售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创新转型的内容、形态,在新零售行业中也诞生了一大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创业企业,例如阿里巴巴、京东和苏宁。在介绍新零售的内涵、特征等基本知识时,让学生首先理解新零售“新”在何处。在实践环节,让学生自行分析并深入思考某个新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绘制该企业的商业模式画布,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4)职业教育新零售的经营理念以消费者为核心、以技术为驱动,推动消费升级。作为行业未来的年轻从业者,应当具有经世济民、胸怀天下的担当,具备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程以消费者画像、消费者体验和零售科技的应用为切入点,分享欧莱雅、雅诗兰黛等优秀新零售品牌的人本营销理念和中国零售科技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激励其掌握专业前沿和先进技术,保持不懈的奋进精神,勇于担当,为消费者创造美好生活。(5)法治教育近年来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零售商业模式成为主流,但在发展中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采取虚假宣传、低价倾销、价格欺诈等不正当行为,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此,国家颁布了社区团购“九不得”、《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等条例来治理网络零售中的乱象。在“新零售概论”课堂上,要以企业实际发生的不法行为为例,给学生以警示,并将网络零售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思政内容融入课堂,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3“新零售概论”在线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设计
在线教学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传统教学”,而是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重塑传统教学内容、重构传统教学结构、再造传统教学流程、创新传统教学方法、重整教学评价,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3]。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助于思政教育与教学内容的紧密衔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那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呢?依据思政教学内容和目标,本课程梳理了以下在线教学设计的思路:
3.1优化教学过程
在线教学不拘泥于特定的教学时间,学生可以灵活地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完成学习。因此,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组织、监督以及个性化辅导。“新零售概论”课程在线教学主要划分为先导任务、观看在线课程、学生活动三个环节:首先,教师在线本讲学习任务,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或以思考题的方式导入课程。其次,再含有思政内容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自主观看。最后,在课后布置学生完成知识与素养相结合的在线测验、实践作业、学生问答等活动,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
3.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2.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微课教学法、案例式、项目驱动式、自主探究式、在线讨论等教学方法,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中国新零售模式典型企业”这一内容时,采用案例式教学,引入张近东创立苏宁和苏宁构建智慧零售模式的案例,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了以消费者为中心和构建全渠道零售这两部分内容后,开展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对老年群体进行调查,了解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问题,并对如何提升老年人全渠道购物的满意度和便利度提出对策。3.2.2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本课程除了运用在线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学习资源上传与下载、小测验、投票、在线讨论等手段,教师还创新性地使用例如线上新零售法律知识竞赛、云参观和云讲解无人零售实验室、新零售商业模式画布作品线上展览等方式,让学生成为在线课堂的主体,让思政教育深入学生的课余生活。
3.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在提供基本的在线教学资源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开放资源、时事热点,延伸教学内容。比如,在介绍中国零售发展史时,引入《上海零售百年》纪录片,让学生生动地了解历史、增长知识。对于线上短视频与直播带货这一知识点,网络实时直播或者录播视频更是内容丰富、方便获取,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典型作为正面或反面案例,辅助知识点进行讲解。
3.4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5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的考核手段综合运用在线测试、资源查看、小组或个人作业、互动等形式,使在线课堂活跃起来。期末考试的形式以撰写论文、报告为主。在评价时,不仅要评价知识点理解的正误,还需要分别针对知识、能力和情感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明晰相应的考核内容,分配分值权重。
4结语
“新零售概论”课程利用在线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方式,初步探索出课程教学设计,使学生在领悟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成为新零售时代需要的人才。现阶段,本课程已完成融入思政元素的在线课程视频录制,建设了相应的电子讲义、课件、试题库、案例集、实践材料等资料库,未来将对应用的效果进行追踪和分析,做好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2020-06-01).t20200603_462437.html.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7.025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7-0134-05
〔Abstract〕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design the homepage of Shanghai Life Science library with interactive idea.Based on users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of resources and services,resources recommenda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ubject information services are all in good interaction sense.This paper demonstrated the interaction of library website homepage construction.The results designed the homepage of Shanghai Life Science Library,analyzed and discussed from interaction and openness aspects.
〔Key words〕interactive;homepage design;professional library;users need
在专业图书馆主页设计中,资源集成与一站式服务已经成为普遍的设计方向。随着Web20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用户与信息机构之间的交互过程变得越来越便捷时,信息机构已经意识到与用户的交互过程对用户准确获取信息与服务的重要性。专业图书馆主页的平台设计也努力发展交互式资源采集与信息服务,以提高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与信息服务的满意度[1]。
本文基于生命科学专业用户的信息需求变化,以上海生命科学图书馆的主页设计为例,探讨专业图书馆如何借助平台实现交互式资源采购、管理与服务。
1 专业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趋势
11 用户信息需求现实多样性
当诸如丁香园(http:∥/)、小木虫(http:∥/)这些生命科学网站聚集着上百万人气的时候,专业图书馆的网页内容却只停留在提供多少服务?采集多少资源?只了解现实读者行为而忽略潜在需求。一个生命科学的专业人员其研究的方向和专业学习进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同的。当他们通过网络进入某个专业图书馆,在那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除了专业文献数据库,从课题立项的基金申请到论文投稿、从实验设计的软件应用到持续关注的专题领域,甚至参加专业会议、找工作等等,都是他们所关注的内容。专业图书馆在主页设计中需要从用户现实需求的多样性角度出发定位主页内容。
12 用户信息需求精确知识性
由于信息互动产生及时性等特点,各种信息呈几何级增加,所以生命科学专业用户的信息需求不再是为找不到信息资源而发愁[2],而是需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形成有效的知识。淘宝用户以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检索过几件物品后,淘宝邮件会推送一些当时检索感兴趣类目的新物品,打开淘宝主页也能及时发现有关类目的品牌活动。因此,在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发展中,鉴于用户的信息知识服务的精确定位,专业图书馆主页的信息组织应该帮助用户查找到有关信息的横向、纵深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使用户更快地获取到有效的精确的知识内容。
13 用户信息需求新颖个性化
由于生命科学用户的信息需求不仅仅是检索一些期刊图书的需求,而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会议信息、工具信息、仪器信息、学习信息等多维一体的生命科学综合性信息需求[3]。“生物360”网站就是抓住生物用户群体对信息的新颖性体验,开设的多媒体、时光轴等栏目深受欢迎。因此专业图书馆主页对于这样的信息需求应更多方面注重信息的新颖性及个性化表现,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交互。
2 生命科学图书馆主页设计
上海生命科学图书馆[4]瞄准世界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的信息需求,围绕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一三五”发展规划,及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与发展的需要,建设系统、完整的生命科学信息保障体系、快捷的网络服务环境、权威的中国生命科学信息数据库,提供优质的文献情报服务的生命科学专业图书馆。
在新形势下,生命科学图书馆主页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科研人员的专业需求。迫切需要一种从资源采购到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的动态、交互、开放的平台(图1)。
21 交互式资源采购
传统的专业信息资源采购基本都以书商提供的书目,经用户直接勾选推荐、E-mail推荐的形式开展。在Web20时代图书馆主页成为一个平台,用户将不只是被动地去勾选馆员提供的书目。而是在网上阅读新书目录、简介信息的同时成为书目信息的推荐者。由于用户的大量参与,交互式网页界面的重要性在新书资源采购的过程中越来越变得不可忽视,通过图书馆主页的多维交互式荐购平台,用户创造了全新的新书采购模式(图2)。
目前,生命科学图书馆主页的多维交互式荐购平台设计可通过ALEPH OPAC、中图海外图书选书系统、新书目录交互推荐系统等渠道进行新书的采选推荐,被荐购的书目经过图书馆员的和筛选后将会被纳入拟订系统的运作流程。
211 ALEPH OPAC荐购交互设计
ALEPH OPAC系统主要体现在书目显示的开放性,可以直接通过书目界面链接到当当、卓越等书商网站,用户可以为某本书写书评,并能转发到自己的BLOG或者豆瓣上,也可以利用TAG技术为图书添加标签,便于信息的管理和共享,也可以对所购新书的满意度做评价[5]。在荐购文献标签栏,填入荐购册数及荐购理由就能提交荐购的书目信息。
212 PSOP系统与用户对接
中图海外图书采选系统(PSOP)是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开发的一个集资源、营销、服务与技术为一体的海外出版信息资源平台。通过该系统开展图书馆的外文图书采选工作,主要包括:海外书目数据库建设、书目信息、专家选书、客户中心、协调采购等功能。实现专业图书馆资源采购直接和专家学者对接与交互。
213 新书目录交互推荐系统
新书目录交互推荐系统设计功能包括:馆员制作的新书目表单Excel上传,包括用户调查内容的模块设置等;书商征订书目Marc、Excel上传;读者登录后实现自行推荐新书目、对征订库书目进行荐购;形成荐购排名清单供馆员采购参考;所荐新书到馆后自动推送新书流通通知。新书目录交互推荐系统实现荐购、订购、反馈的无缝链接,开辟交互式采购的新渠道。
22 交互式资源管理
目前专业图书馆普遍对信息资源进行了整合,注重信息资源整合的广度、深度以及共享问题。这是专业图书馆广泛深入地开展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前提与保障。
交互式资源管理平台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用户通过交互功能,对机构库、生物信息软件库等进行上传、及时更新有价值的生命科学相关的资源信息、软件工具、科研用户的发文等,充实信息服务储备;二是用户通过交互功能,可寻求平台责任馆员的帮助,提出自己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图3)。
资源平台中的不同模块如生物信息软件平台、机构知识库等都是提供开放接口,嵌入交互资源平台中。用户不仅是信息资源的受用者,而且可以成为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从而盘活交互式资源管理平台,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资源展示窗口。
221 生物信息软件平台
生物信息软件平台是基于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的迫切需求而建立的一站式共享平台,软件资源由于长期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简称生科院)的各个研究所分布,资源分散难以管理共享,更新也不及时。因此生命科学图书馆馆员召集各研究所的学生会成员进行收集整理后去重、更新最新版本、增加使用说明等内容。置于生物信息软件平台的接口是开放交互的,能动态更新软件版本、提交新软件、交流软件使用方法等。为生科院每届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交互资源平台。
222 机构知识库
上海生科院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始于2012年,收集生科院研究所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专著等机构文档。基于Dspace的软件平台具有开放性,保持机构知识库的数据及时更新是机构知识库的生命力所在[6]。机构知识库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科研教育环境的各个方面密切交互。生命科学图书馆与研究所科研处、研究生会等建立机构知识库的长效动态管理机制,以支持研究所长期的知识保存、管理、分析。
223 生命科学资讯
动态跟踪生科院研究所的学科关注点,生命科学资讯平台设计了“热点追踪”、“会议资讯”、“生命科学快报”以及“国内外生命科学网站”四大板块内容。如“热点追踪”以文章、机构、人物、新闻、多媒体等为切入点,定期推送相关学科热点内容,同时增加互动评论、讨论、分享功能;“会议资讯”以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学会的会议为主,提供参会注册、参会信息等。另外,“生命科学研究快报”以微信订阅的形式,为用户及时报道国内外生命科学及交叉学科等领域的信息:包括政策、前沿研究、重点科技项目进展、重要人才、科研基地、近期会议、热点文献等,每月2期推送到用户的客户端。
23 交互式信息服务
交互式信息服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搬到网上,而是有着全新的内涵[7]。生命科学图书馆在互动服务中最初采用的主要方式有:(1)及时互动:电子邮件互动方式、Web表格的互动方式、BBS互动方式、实时参考咨询、FAQ解答互动方式等;(2)延时互动:网上定题服务、网上文献传递、网上馆际互借的交互式服务等。但随着微信、MOOC等新型交互服务形式的出现,专业图书馆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需要,既实现一般意义上的交互式信息服务,也实现个性化、特色化的交互信息服务[8]。
231 学科博客、微信互动
生命科学图书馆的学科博客“今天你报了吗――有情就报”及时有关生命科学相关的期刊投稿、讲坛、分析软件、数据库网络资源、信息素养、学科评价、情报资料等,受生科院用户及生命科学相关用户的关注,近年来访问量近达4 500次,其中直接访问225%,搜索引擎访问475%。为更好提高学科博客、图书馆微信订阅互动的知晓度及直接访问量,生命科学图书馆的交互信息服务平台中直接嵌入学科博客、微信号的链接,打通与生科院用户互动交流的最后“瓶颈”。
232 开放信息素养平台
“开放信息素质教育服务平台”是集信息检索技巧、科研方法指导、论文写作与投稿、信息能力自测、信息交流答疑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园地。通过交互化、系统化信息素质导航图,用户可自主学习信息查询、信息检索、信息利用、科研方法的基本知识。同时生命科学图书馆开设的每周1小时信息素养讲座,集文献信息检索及生物信息分析为一体的素养课件视频等纳入交互式信息服务平台中,为生命科学专业用户交流信息素养搭建了一个全面的交互平台。
233 MOOC交互式课程
近年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以“短视频+交互式练习”为基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点/知识体组织模式和学习模式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有关生命科学的MOOC也越来越受专业用户的强烈关注,交互式信息服务平台收集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的优质MOOC,集中展示生命科学的网络在线教学,以打造一个24小时在线服务的学习交互平台。
传统的信息服务基本是提供和利用的关系,其中提供者和利用者、利用者和利用者之间的交互都显得较少,难以增强用户的信息参与意识,难以营造很浓的研究氛围[9],难以发挥专业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的优势。基于交互式信息服务平台(图4)实现“互动式服务模式”,用户不仅是信息服务的受用者,而且还可以成为信息服务的提供者,这样在交互式信息服务中提高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体现用户为中心的作用。
3 结 语
专业图书馆主页的设计引入交互性、直观性、效率性更强的信息服务方式,更易得到专业用户的偏好,更易形成一个专业群体的动态交互网络。上海生命科学图书馆主页的交互式设计,通过交互式资源荐购平台,交互式资源管理平台,以及学科信息的交互式服务三方面着手,体现了新时期专业图书馆主页设计的多维度交互性,开放性。
同时,交互性的设计也需要引进激励机制这一措施,如积分激励方式、用户排名激励方式、纪念品奖励方式等促进专业图书馆用户的参与度与提升积极性,提高专业图书馆主页的关注度,这是专业图书馆主页维持生命力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晋,舒宝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概念及类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4):58-60.
[2]俞建华.交互式信息服务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1,(6):88-90.
[3]王晋,杜兰芬.刍议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读者激励机制[J].黑龙江史志,2013,(11):186,188.
[4]生命科学图书馆[EB/OL].http:∥/jieshao.asp,2014-11-10.
[5]唐高芳.利用ALEPH500拟采系统实现学院参与选书实践的探讨[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0,24(3):1-3.
[6]张晓林.机构知识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2):1-7.
“罗胖在映客直播了!马东东的污力天团上映客了!”“王思聪最喜欢的啪啪啪姿势是怎样的?papi酱真实的声音大曝光啦!”人们奔走相告,与此同时这两款产品成为社交网络的头条,以惊人的速度刷爆朋友圈、像海绵一般吸取流量,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业界各种争议和质疑声中,有一个信号传出来了:这两个平台能赚钱!有网红已经发了!有人靠提问就赚了一大笔!
在除了房地产做什么都不大赚钱的经济寒冬里,没有比这更厉害的鸡血和了。在“理性的同行”们纷纷质疑这类模式的low和可持续性的同时,映客和分答们已经赚够了眼球和真金白银,完成了很多同行讲了很多年故事、却始终达不成的目标——说好的盈利呢,说好的自己造血呢!
有人会说,映客是直播秀场,分答是知识交易,两者八竿子打不着呀,你为什么要把他们相提并论呢?
很简单,只要我们一层层抽丝剥茧分析本质,就会发现这两款产品的内在逻辑有着惊人的相似,或者直白点说,这两单生意赚的是同一种钱。互联网生意的主流逻辑正在发生着高速变化,具体可以表现为:
过去,沿用PC时代的建网站做大平台理念;现在,更多手游的手法深度植入到产品中,毕竟游戏是最赚钱的互联网产品之一。注意,这里说的是“游戏的手法”,而不是做游戏,这个产品也许和游戏八竿子打不着,但你仔细分析下去,会发现他的本质就是一款游戏。
过去,追求规模和体量;现在,追求转化率和利润。
过去,依赖免费低价和超高效率的功能体验切入市场,要俘获最广大的屌丝;现在,开始售卖“社交货币”和“碾压屌丝的”。
过去,做生意更多针对纯粹的个人;现在,更多的生意瞄准了群体压力中的个人。
过去,追求快速烧钱扩张成为垄断性的大平台;现在,追求快速赚钱造血或许有一天卖给大平台。好像很抽象,下面一一分解。
一、他们在卖什么
当下爆火的不是“直播成为下一代平台”的幻梦,而是直播作为“网红秀场、在线夜总会”的快速变现能力。在这样一个场景中,供需双方只要紧扣“夜总会”这样一个主题,就会有较好的体验和满足。
主播和经纪公司:快速低成本地赚钱,建立个人流量池和粉丝圈,享受成为明星一般被异性簇拥的。普通用户:消除无聊杀时间,与高颜值主播无压力地勾搭调戏,获得一般节目没有的现场参与感。高额付费用户:享受在一堆同性中被主播重点青睐关照的,在“碾压屌丝”的快意中找到自己的威风和存在感。那么分答呢?有人说分答是知识和共享交易平台,但是更多的评论文章已经指出,分答卖的根本不是知识,也不大可能真正去交易知识,充其量只是一个打着知识幌子的名人信息(影响力)变现平台。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信息分为四类:
1.纯粹的学术意义的知识。常见于大学图书馆;2.加工过的“干货型”的知识,比如各类商业畅销书,以及罗胖的节目,特点是易于理解记忆操作性强,弱点是加工的过程难免“扭曲变形”,读者失去了自发思考循序渐进的这一过程;3.结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中的某个问题,给出可操作的方案,常见于各种咨询中。4.资讯,工具性质或娱乐八卦,比如王思聪喜欢什么姿势之类。那么,哪一类信息最火呢?按照火爆的顺序恰好是432,1在分答中几乎不存在吧。
为什么人们愿意在分答问答,根本原因并非纯粹的知识,而是低价偷听名人隐私的,是名气凸显和迅速赚钱的期待。这个逻辑很简单:
对于回答问题的网红来说,我只用1分钟不需要太多心思,就能迅速用围观的数字和钞票证明我的影响力,如同暴风骤雨一般的数字飙升,即便比起我的正常收入来说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但是这个快速反馈、证明影响力的过程还是太爽了(游戏中常见的心流体验)。
对于围观的提问者和听众来说,我花1元听明星八卦,就能迅速满足窥私欲立刻爽;但是我花1元听某个知识,未必讲的人多懂、听的人也未必能听懂、听懂了也未必立刻就有用。
现在一般的知识分享模式,一方面人们为知识付费的意愿很低、要求过于严苛,却总是顾虑重重、满怀不信任;另一方面这种模式的盈利远远不能让知识拥有者具备足够的动力,常常是一开始担心不能达到期望,结束又觉得浪费了时间、知识被贱卖了。而1元钱1分钟的红人八卦隐私,这个产品就太“好买卖”了。
答题明星:通过围观数字和金钱迅速证明自己影响力的。
偷听用户:低成本(与提问者相比,似乎捡便宜了)满足对名人的好奇心窥私欲。
高额付费提问用户:与名人交流的机会(毕竟名人不是每问必答),可能赚大钱的潜力和预期。
OK,再让我们回忆一下罗胖的粉丝体系设计,从非会员粉丝到普通会员到铁杆会员,有没有一点感觉了?他们是共通的!
二、他们的共通面
简单分析映客和分答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我们就会发现诸多共同点:
1.紧紧围绕“网红”这个主题
和微博、知乎等“造星平台”不同,这些平台都更倾向于导入已经具有流量基础的名人和网红,直接借助他们的流量来引爆平台,直接借助他们的流量来赚钱变现。所以这些平台首先都是让网红能赚钱的平台、让网红能拥有更多更稳定流量的平台、让网红轻松创作赚钱内容的平台。
2.八卦和擦边球最好卖
性和窥私欲的力量从来都是简单粗暴、迅速有力的,比起用心策划一档有内容高质量的直播节目,更简单的办法是让穿着火辣的网红们对着手机屏幕各种,比起认真详实地讲解某个专业问题,更简单的办法是用1分钟来讲一个大家都想窥探的隐私。
3.一对多的持续微量交易
一对一的交易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或者2B产品,即便单笔利润很高,需要我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
而从映客的一人主播众人围观到分答的一人回答众人偷听,一对多的交易更像是传统意义的“营销”或者2C产品,也许单笔利润微薄,但是在一定规模和持续的基础上收入巨大,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却少得多。
4.等级化的消费体系
这样的商业模式一定是金字塔形的,网红是绝对的中心和塔尖,愿意出高价的人有幸获得“垂青”围拱在四面,出钱少或者只愿意免费的普通人只能在下面做基石和炮灰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体系最大的特点是确保高额付费者和网红的“共赢”,你肯出更多的钱,我让你获得的远比一般人多得多,从映客的被主播暧昧青睐的机会,到分答被名人理睬、且可能通过“偷听”赚大钱的预期,这种对“等级特权”无时不刻地关注,恰恰是游戏赚钱模式的重点。
5.都有一条用来“讲故事”的赛道
映客火了,一帮人跟着鼓吹“网络已经进入直播时代,你没看到Facebook也在做live吗”;分答火了,一帮人跟着鼓吹“知识交易的时代终于来了!共享经济是风口!”其实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故事都是扯淡,是要拉大旗作虎皮忽悠出一条虚假的“赛道”,让只会模仿的创业者们和缺乏判断力的接盘侠们的趋之若鹜当炮灰,一旦猪忽然向一个地方云集,更多的猪会以为那里真的是风口,猪们在“等风来”呢。是不是有点像街上一个小伙子忽然低头仿佛要捡什么,然后一群人跟着都低头了一样。
这样的故事并不新鲜,in和nice火的时候,媒体上天天忽悠“中国版的instagram”要来了,搞了半天也就是多了俩美图工具;短视频刚刚火的时候,媒体上也忽悠视频时代到了、人人都会是导演,结果最后你发现人人都是导演只是“人人有极低的可能是导演”。拉大旗作虎皮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这是一条长长的赛道、有庞大的市场空间、有爆发性增长的潜能,我可不只短期爆火、快速变现那么简单哦,我还……
还怎样?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猪也该长心眼了。
三、他们的瓶颈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质疑映客和分答们的可持续性。在朋友圈里,关于直播如何刷单洗量的图片四处疯传:
网红经纪公司大批向直播平台充值,获5折优惠。花2000万充值4000万,然后把4000万虚拟货币都花在旗下网红账号。4000万的收入同直播平台55分成,又获利2000万。经纪公司捧红了网红,直播平台获得了大量流水可给VC一个体面数据。与此同时关于王思聪与分答关系的深扒也浮出水面。
好吧,且不论映客和分答们的爆火,是真正产品和商业模式get到了市场的G点,还是找一群托在馆子前排队起哄引得人们好奇跟从,这样的商业模式想要得到有效地持续和扩展,一定会面临三个核心问题:
1.供给端动力问题
网红们是这些平台的灵魂和流量核心,伺候好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生产内容、被粉丝们围观消费是关键。眼下的局面来看,映客裹挟着强大的流量资源,已经对网红脸的主播们形成了“议价优势”,跟着映客有肉吃,自然这个问题不在话下。
但是对分答来说,名人答题的收入比起他们的日常经济来源实属九牛一毛,就算一开始众人花钱偷听带来的强烈刺激、也只是重现了他们在生活中被关注的感觉,一旦这种感觉很快弱化、新鲜感不再,如何让他们还愿意留在这里老老实实答题,就变成了一个需要老老实实回答的难题。
2.需求端阈值问题
今天的消费者太浮躁,太容易审美疲劳,每一次成功的内容刺激,都意味着下一次必须选择更新鲜的方式、更高强度的刺激,这种压力是巨大的。一旦人们渐渐对这些刺激内容无感,又或者被其他更新鲜的模式吸引,都会导致围观捧场的人变少。围观捧场的人变少,高额付费的人成就感迅速降低,也就没有那么多意愿再付钱。最后的结果如我们所见,整个平台“蒸发冷却”了。
3.护城河问题
如前所述,由于这些平台大多直接导入和借助网红们已有的流量,并不能大量产生新的关系链条和粉丝圈层,他们的护城河就成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因为很多红人们的转移成本并不高,那么只要有一个流量上不是太寒碜、体验上差不多、同时更能凸显自己(老平台上网红太多、后来者容易被埋没)更能赚钱的平台,他们就有可能迁移或者“并用”。平台方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只能签约网红,同时不断烧钱获得流量暴增、以期形成垄断性的规模大网优势,拉高红人们的迁移成本。与此同时,带宽运营成本、内容监管成本和政策风险都不断抬升,生意渐渐变成了一个必须高速运转、不能停下的陀螺。
有没有一点泡沫的感觉了?
4.背后的逻辑
回到开头,生意的逻辑正在起变化。过去大家讲的是屌丝经济,是免费甚至贴钱,因为总幻想着有一天你有了一个几千万人甚至上亿人的大平台、后头怎么赚钱都行。可是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个模式太难走通,一方面你能免费贴钱别人也能免费贴钱、最后就是资本烧钱的游戏。另一方面这样的平台靠利益收买屌丝而并非产品功能击中痛点,一旦利益不再具备,屌丝们立刻会“有奶就是娘”跑到其他有利益的平台去了,这样的规模流量从来都不是粘性的,而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必须死撑下去的囚徒困境。
现在大家讲的是“快速变现”,是赚据说中国正在形成的1亿中产阶级的钱,是通过传播充满仪式感的“消费升级”故事给大众们洗脑——买我吧,买我你就消费升级了,买我你就是中产阶级了,买我你就有逼格和尊贵的标签了,买我你就可以和一般的屌丝区分开了。
送一辆法拉利吧,主播的美女当着大家的面认你做干爹!问王思聪一个问题吧,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暴富奇迹!这个故事再加上“限时限量”和“私密特价”的刺激,就会变成充满诱惑力的大丽花。消费升级不是人变傻,而是人更舍得花钱,但这个舍得花依然是建立在“性价比”逻辑的基础上,是因为持续的洗脑让不论屌丝还是中产都认为这事值得花钱、能为这事花钱的人牛逼。消费升级不仅仅在传统的消费品领域发生,也在互联网产品的内容和关系消费中出现。说到底,这世间的生意实际有两种侧重:
一种侧重是卖给“纯粹的个人”,比如基础的生活必需品、效率工具、硬件终端、基础设施的通讯管道。那么这里的核心是定位的普适(屌丝经济)、需求的刚性和强大的性价比。
另一种侧重是卖给“群体中的个人”,比如品牌奢侈品、IP的周边、直播的打赏,核心是卖附着在商品之上的“社交货币”,是卖一种身份标签、存在感和社交优势,这个点对伪中产、中产中下层和缺乏格调、不知怎么有格调的暴发户们特别有效,其核心逻辑是红人背书、内容洗脑、群体环境产生的仪式感、不买就被群体抛弃孤立的危机感、迅速兑现的社交优越或归属体验。
从这个角度看,网红经济也好,社群经济也罢,直播直至分答,其实都是在营造中心化的群体环境,给出价高者一个不一样的优越体验,从而快速赚他们的钱。
这就好像单机游戏和网游的区别。单机游戏更多是因为游戏本身好玩、令人上瘾,那么他赚钱,无非是一边提高后续关卡的难度、一边卖一些增值服务,让玩家可以通过购买增值品更加轻松爽快地玩下去。而网游不仅要好玩,更多是要人多热闹打打杀杀,那么玩家所购买的不仅是游戏的“简单度”,更是碾压屌丝、被簇拥跪舔的。
正因为如此,菜狗认为新的模式有三大考量指标:
1.群体环境的稳定。大多数屌丝虽被碾压,却依然心甘情愿地持续围观,被高价付费者们消费。2.群体部落的中心KOL们获得持续的利益动力,并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推动整个生意的运行。3.出价高者获得稳定的、不低于预期的体验满足,不同等级的付出、不同等级回馈的心流状态。一场资本寒冬,泡沫破灭,裸泳者无数,更多人从鸿篇巨制、理想主义的“大格局有情怀”,回归到了逐步追求商业价值的本质,但追求一时利益和博眼球的短期行为也开始甚嚣尘上,昨天还在PR稿里关爱创业者们、满口情怀的投资人们纷纷卸下伪装,本土资本变脸的速度比戏子还快,让人唏嘘感叹,更悲哀的是很多被打了鸡血的创业者们至今还活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盛世和6分钟搞定TS的幻梦中没有回过神来。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18)02-0168-03
Abstract: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appliedfinancialtalentsandtheimportanceofInternationalFinanceonappliedfinancialtalentstraining,thestudytakesRongzhiCollegeof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asanexample,analyzestheteachingproblems.Teachingcontentislackoftheoreticalandapplied;singleteachingmethodcan'tinspirestudents'thinking;teachingeffectassessmentisdifficulttoreflectappliedtalentstrainingtarget.Italsoproposestoimprovetheteachingmodeintermsofinstructionaldesign,practicalteachingandteacher'sownquality,soastopromotethegoalofcultivatingappliedfinancialtalents.
Keywords:appliedfinancialtalents,InternationalFinance,teaching,reform
一、《国际金融学》对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特点
戴小平(2009)认为,应用型金融人才应具备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熟悉金融法规和金融政策,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金融产业发展趋势和金融市场状况,熟悉金融机构运行规则以及金融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并且理解其运作原理等七个方面的特质。李佳颐(2013)认为,应用型金融人才大多供职于经营服务部门,他们遵循“服务创造价值”理念,金融智慧形态注重知行合一,具备理论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二次创新能力,同时还拥有较强的开发能力、应用能力和市场适应性。可见,应用型金融人才的供职情况使得无论是对其专业知识还是对自身素质都有更高的要求。另外,金融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要求相对也比较高。因此,应用型金融人才首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是专业知识要扎实、知识面要广。其次是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要强,同时应用分析能力要强,尤其是营销能力和适应能力要强。最后也是必须要具备的是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要好。
(二)《国际金融学》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国际金融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银行、证券和期货等专业的专业课的先行课程。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国际收支、外汇和汇率、汇率制度和内外经济的政策调节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几个部分。从课程模块来看,无论是从事初级的柜员还是证券销售,都要具备对汇率知识、外汇兑换、国际金融形势了解和把握的能力;而且从事分析师或规划师,更需要具备了解国际金融动态、分析国际金融事件、管理国际金融风险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因此,《国际金融学》课程模块中的汇率解读、外汇交易、政策搭配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都有极强的应用性,对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非常重要。
二、《国际金融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既欠缺理论性也少有应用性
一方面,《国际金融学》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理论知识相对晦涩难懂,知识点覆盖面较广,需要对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学有比较好的掌握。这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好先行课程,也要求教师对理论知识有较深的造诣。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学》的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国际金融经典案例很多,同时国际金融时事更新较快,需要教师对国际金融形势有比较深的了解,还需要教师能结合理论知识并应用分析国际金融案例。因此,《国际金融学》的教与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但实际上无论是学生的素质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都与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国际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往往会偏向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忽略理论基础,国际金融案例也只是一笔带过,很难进行更深入的教学。如果不能很好的将课程内各知识点融会贯通,并用来解释国际金融现象,教和学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都会比较薄弱。
(二)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及理解应用能力
《国际金融学》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的理解性和应用性要求较高,比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汇率的计算、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解析等,都要学生首先理解原理然后进行应用分析,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专注力并能主动思考。目前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很难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原理理解不了;其次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容易导致讲授内容以及讲授过程过于枯燥乏味难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畏难的情况下丧失兴趣甚至放弃学习;最后,学生本身的自学能力不足且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得课外的学习既没有主动性也没有效率,学生一般没有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而一周才上一次课,不预习也不复习不仅使学习知识点没有连贯性,还可能导致每次都重头再来。因此,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学知识都是零碎的认知,无法融会贯通,不仅难以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更加无法系统的掌握本门课程,对课程体系没有什么概念,到最后可能学生只知道学了这样一门课程,对于学了些什么、如何学以致用基本不清楚,能记住某些概念或者对某些知识点有些印象就算是不错的了。
(三)教学效果考核难以体现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效果考核应该是多方位的体现学生的成长,既能体现学生从基础知识记忆到案例分析以及金融时事的解释能力也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主要采用70%考试成绩加30%的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易导致学生大多通过考前划重点、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应对考试争取及格,对知识点只是机械的记忆,不利于学生对整个课程体系的理解和应用,难以促使学生真正的获得知识。同时也无法科学的衡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包括学生课堂内的表现和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情况,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比如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课堂发言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在教师教学方面主要以教学评价的方式体现教学效果,更多的使教师完全适应学生的口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导致教学内容简单化趣味化,而很少同时兼顾课程教学目的和学生要求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因为后者对教师各方面的要求较高。
三、《国际金融学》适应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
要让《国际金融学》教学适应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还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以使用应用型金融人才教学的需要。同时还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并提升综合素质,最终为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打好基础。
(一)通过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教學设计包括从教材选用、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习题集和案例集的编写更新等一系列课堂内外教学的准备和过程及其效果检验。
1.教材应选用最新及应用型教材
教材应该选用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材,当然,教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框架的作用,给学生一个思路和蓝本,还需要辅助教材和辅助资料来进行参考。最好是可以由课程组编写一本教材以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2.教学大纲的编写和修订要注重应用性
一方面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设置时应强调汇率解读、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危机解读等应用性知识的教和学,在相应的章节加上案例分析课、小组讨论课以及专题延伸等课时;另一方面修订考核方式,将平时成绩比重提高,比如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比50%,但必须明确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比如将课堂提问、课内讨论、小组发表、课后作业甚至课程论文等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范畴,再赋予相应的权重,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的衡量学生在整门课的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能力,以体现其理解应用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3.教学形式应多样化
在PPT的制作和设计当中,首先要考虑PPT的页面设计,字体的选择、重点内容的突出、版面的设计包括动画和艺术字等;其次应更多插入图片以及适宜的短视频,一方面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深入浅出,另一方面能吸引和集中学生注意力,使教学过程更生动。
4.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堂课除了讲授以外,尽可能的多采用课堂提问导入教学、课堂讨论加深理解、反转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在实际授课过程当中,由于一般采用合班授课方式,人数比较多,课堂把控相对比较复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中尤其要注意提问的难易程度、提问的时间、课堂讨论的分组等各方面的问题。比如课堂提问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以便引入正题,因此提问要清晰易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反转教学可以是一些非重点难点的知识点,但又要求掌握的一些常识性问题,可以采用反转教学,给学生机会自主学习并以其所理解的方式分享给大家,教师只需适时的补充和纠正即可,这样往往在学生接受知识上会有更好的效果。案例讨论一般需要提前计划和布置,需要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对人民币国际化、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某一个主题或者案例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之后转化为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既能帮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国际金融时事,又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当中去,是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应用分析能力的教学方法。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能非常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勇气、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等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
5.编写习题集和案例集
编写习题集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的配套资料,帮助理解重难点知识点,但仍应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分析能力为主,所以题型应多有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而减少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之类的主观题;案例集应以经典案例和国际金融时事为主,并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内容,不仅为教师提供教学素材,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应用的素材,以促进更好的教与学。
(二)通过实践教学辅助教学
将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以及国际金融时事案例分析等以外汇软件操作、专家讲座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开设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国际金融实践操作能力,既巩固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更重要的使学生会解读外汇行情、利用外汇软件分析和判断外汇走势并能模拟交易。同时通过讲座和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和协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资料查找、案例分析、报告攥写以及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任课教师除了认真备课,做好课堂教学设计之外,还应该多参加培训进行学习交流,参加名师讲座,多学习国际金融前沿,参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及国际金融相关主题的科研项目,参与外汇实践交易等。最终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操作水平,以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共同致力于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小平.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特质与培养模式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3).
[2]李佳颐.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顶层设计[J].中国金融,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