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养生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在美术教学中感受美术文化,塑造文化素质高塔
美术文化在自身数千年的形成演变、吐故纳新的历史中,产生了独特的社会价值和人文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材文本的解读,让学生参与到美术作品的制作当中,并从具体操作中获得文化熏陶。像制作陶器,就可以让学生亲手去实践,从材料的准备到整个制作过程,教师要根据教材制作方法,让学生感知原始制作和现代工业的差异,并从中获得文化要素的影响。这些陶器中的制作工艺,包含厚重的历史文化内质,每一个时代都有相关的制作方法,每一历史时期,也都有讲不完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沧桑巨变,当然都与文化紧密相连。在实践中,学生感知的不仅是一种制作工艺的变迁,同时也能够清晰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像“面与色的美感”这篇教材,就饱含许多现代立体构成艺术。这种现代抽象艺术如果仅仅让学生欣赏,自然不能掌握其精髓内涵,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在制作实践过程中,用不同感官接受美术文化信息,所获得的艺术感染和思想教益,当然也是大不相同的。学生通过尝试不同材料去表现面与色的构成,就可以制作成一幅美术作品。因为在具体操作中,通过不同组合不同拼搭,让学生认知什么是组合的美,也体会到什么叫空间的美。这种美感是建立在学生思想认知的基础之上。因此,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感觉,而应该是一种意识反应,是文化素质层面上的认知提升,因为学生从这些美术作品中,从亲身体验中,和美术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实现感知共鸣。这种共鸣使得学生能感悟到美术作品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一个企业有没有生机与活力,首先要看其是否具有名牌产品和广阔市场;其次要看其内部是否具有凝聚力和令人振奋的企业精神;最后还要看其是否具有优秀的人才和管理。如果一个企业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那么,它就是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反之,就是不具有生机与活力的企业。
一、文化与名牌
名牌是质量好,知名度与美誉度高,并带来持续利益的牌号,其附着体一为产品一为企业,当然名牌企业也是以名牌产品为支柱的。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必定是具有生机与活力的企业。创立名牌则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
首先,从宏观上来说,要创造一种真正的名牌产品,永久的名牌,就必须调动全员积极性,把名牌意识,一流意识深深地烙在员工的脑海里,把生产名牌产品的技能和规范要求变成员工自己一贯的行为,建立创造名牌的文化氛围。没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作保证,真正的的名牌就不会出现。
其次,从微观上来说,名牌的创造过程本身,既是物质生产过程,又是精神生产过程。名牌从创意、设计、商标、质量入位,直到产生名牌效应,都体现着一种文化精神。因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要求从购买产品中获得物质享受,而且要获得精神文化享受。故此,产品品种、款式、工艺、审美等诸多方面,就要体现文化时尚,符合人们的文化追求。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名牌的创造是文化的结晶。其结果是,一种名牌便具有独特的文化形象。可口可乐不同于百事可乐,万宝路不同于红塔山,松下不同于索尼。这些风格独特,神采非凡的名牌产品,从设计、造型、颜色到包装,都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使人产生"一见钟情"的文化魅力。名牌的创造不唯在生产领域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销售领域与服务领域,顾客与社会环境领域,也要求相应的文化契合与互动。唯有如此,才能有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产生与久存。
二、文化与营销
一个产品没有市场或者销售不旺的企业,很难拥有生机与活力。搞好销售,首先要自己的产品过得硬,但更重要的手段要高明。现代社会是充满文化的社会,意欲征服社会中的人,也就必须用文化的手段。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或者迎合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与习俗,或者引导消费者改变文化价值与习俗,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寻找与开拓文化契合点,以使得成交成为可能。如前所述,消费者要购买一种产品,除了要满足他的物质需要之外,还要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这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有两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文化内涵要与消费者的内在需求相契合,另一方面,促销手段要能打动消费者的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还是公共关系,都是打动人心的艺术。其中最有效而且应用最广泛的首推广告。丰田公司的一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令无数国人倍感亲切;王姬的一句“孔府家酒,令人想家”使孔府家酒蜚声华夏。广告本身包含着许多文化的因素。广告心理、广告美学、广告语言、广告文化环境,无一不是文化的体现。而同时,广告又呼唤着文化。至于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则进入情感促销阶段。情感沟通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因此,文化资源的利用便势之必然。
商业竞争到了一定层次上,便是文化上的竞争。比起裸的价格竞争,商品竞争,渠道竞争,促销竞争,文化竞争更含蓄、更有技巧、更有意味,也更有效益。文化销售将成为促销的必然趋势和最高境界。
三、文化与企业精神
有了过硬的名牌产品和广阔的市场,这为企业的生存和兴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适应环境的企业精神,企业优势就很难保持,也很难说具有持久的生机与活力。而没有持久生机与活力的企业。既使一时拥有名牌和市场,也会很快失去。因为产品和市场都是活生生的人创造的。在我们国家,一个象样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拥有几千名,甚至几万名员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和追求。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把大家凝聚起来,企业的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心态和追求,它根植在心里而外化在人的外部情态和行为上,形成一种团体精神氛围。企业员工具有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积极精神状态,那么企业必定充满生机与活力;反之,如果企业员工精神萎靡不振,一盘散沙,无所作为,那么这样的企业何来活力?企业精神是企业凝聚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活力的源泉。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自于企业文化又沉淀为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凝合剂,使全体员工产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以巨大的文化力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在一个和谐的利益共同体中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完善人格世界,实现精神的解放与升华。
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确立与培育时,要了解企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传统,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和启发。同时,还要吸收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成果。因此,企业精神文化的培育是世界优秀文化资源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完美结晶。
四、文化与企业管理
二、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实验步骤,并尽快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在探究化学规律的实验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1.指导学生观察实验
化学主要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的特性和变化规律。学生学习化学首先要观察物质的特征和在反应中发生的形态变化。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时,教师如果不能予以正确的指导,学生就会因为不清楚观察目的,只关注那些比较有趣或者是明显发生的变化。对于实验要求重点观察的内容却不能很好的完成。因此在学生进行实验以前,教师要对观察目的予以说明,并根据实验内容提出相关要求。
2.指导学生研究实验
实验观察只能得到观察对象表象的性质,要想得到更深层次的结论,就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予以适当的点拨,那么学生就能从本质上对物质变化有一个深层次认识。这样也能提升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倡导自由与开放风气,对某些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
初中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往往强于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讲解比较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时选择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原本的教学内容中引入比较有趣味性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将生涩的知识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还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演示实验室支取氧气的实验中,教师如果只是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反复强调在实验中要防止试管炸裂,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要怎么做,并不清楚试管在什么时候会发生爆炸,或者是为什么发生爆炸。学生都是充满好奇心的,他们其实也想看到试管炸裂的景象,老师完全可以故意设计一个试管炸裂的实验,让学生对于实验原理有更清楚的认识,对于实验要注意的事项也有更深刻的印象。
四、课外实验教学中的合作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化学、生活、生产之间的联系有更清楚的认识,本人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课堂,设计了两种适用于课外实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课外兴趣实验。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由分工,完胜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完善,并收集相应的实验材料。在完成操作实验后,形成书面报告,并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化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好化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成立“身边的化学”研究小组和“化工厂”调查小组。并将学生分配到兴趣小组中。调查“身边的化学”的小组主要调查对象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日用品、吃穿用度产品和化学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研究课题,并在学生调查的过程中,予以技术指导和知识补充。因为学生大部分都住校,所以参与调查的时间非常有限,尽管他们自主调查的机会不多,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35-02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是大学生整体体育精神及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在长期的学习和锻炼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培养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作者认为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树立多维的“生态”体育观
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能力,必须建立多维的“生态”体育观,摒弃陈旧的“生物”体育观。多维的“生态”体育观是把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目标,从实际出发,把学生的身体、情感、品德、意志和行为等作为相互联系统一体,通过调动和发挥学生全部能力的多种体育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旨在实现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和提高。“生物”体育观是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增强学生体质的长远效应以及体育的终身性,结果导致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在没有体育考核时远离体育。这种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社会以及教育等因素的传统教育观念,最终无法实现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目标。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改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偏低的现状,高校体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必须要摒弃传统的“生物”体育观,树立多维的“生态”体育观。
二、改革体育教学内容,拓宽学生体育文化基础
体育理论知识是体育文化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的高低。高校体育理论教学应拓宽教学内容,丰富大学生体育知识水平,从而为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另一方面要在扩大知识层面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体育理论的设置上既要有国家方针、政策,又要有身体锻炼原理与方法、体育卫生保健、运动处方、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等方面。
关于运动技能知识的传授,要遵循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生理特征进行结构化处理,保留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具有健身价值和文化底蕴的内容。流行的娱乐体育项目(比如轮滑、街舞等),对于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这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尝试着把这些新颖的内容加入到大学生的选修课程当中。
在拓宽体育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大理论教学的时数,确保理论教学的效果。《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八条规定: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运用多种体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纲要中明确规定高校体育教学要保证每学期四学时的理论教学内容。严格来讲,每学期4个学时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需求,应适当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比重。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部分高校无法保证每学期4个学时的理论课程教学,更有高校根本不开设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体育理论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运动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积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体育理论课程不受重视、课程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建议高校把体育理论课的开足率和教学效果纳入到教学评估考核当中。同时丰富体育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把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方式
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体育文化的传递过程。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而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仅局限于运动技能的传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还取决于教学组织方式的科学性。有好的教学内容,却没有适宜学生身心特点的组织方式,体育教学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学的组织方式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教学工作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来组织教学,在遵守课堂纪律的基础上,通过营造轻松、活泼、欢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体育素质得到发展。
四、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个性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组织课外体育活动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教师给予一定的辅导和帮助。既要保证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技术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又要确保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总之,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体魄和意志,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及对体育的兴趣。
其次,建立专项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专项课外活动具有“四个固定,一个自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过程当中要有固定的体育项目、固定的活动地点、固定的指导教师、固定的活动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任意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体育项目。专项课外体育活动的建立能够使学生的爱好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保证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会几种终身锻炼的运动技能。
五、发挥体育竞赛的功能
体育竞赛是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开展体育竞赛能够给学校体育带来活力,赛场竞争与体育课中的锻炼有很大区别,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体育竞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效果非常明显。
首先,通过组织比赛,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比赛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进行的指导和讲解能提高学生技战术的运用能力,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在实际的比赛中得到锻炼。此外,在体育竞赛前期可以举办体育讲座,向学生讲述体育的发展历程,各种体育比赛的赛程编排、规则和裁判,运动中的损伤及科学锻炼的方法原理等体育文化知识。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体育竞赛,能使学生的体育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运动场上的比赛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体育赛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和体能的竞争,同时也是学生之间意志品质的较量。体育竞赛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对集体中的每位成员产生良好的影响。
再次,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体育竞赛,以此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使学生体会到体育竞赛的魅力,提高学生欣赏体育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欲望。同时,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学到运动员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勇于拼搏、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罗少功.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理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4):73.
[2]王洋,贾振佳.对我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问题的探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17-18.
2.转变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挑选具有真实性、积极性、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习如何正确分析文化现象,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得到体验和感悟,感受生活的意义,在情感体验和矛盾冲突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事物的能力,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认同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通过这种方式切实贯彻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理念,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人文色彩的《文化生活》教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又要充分选择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例,分享学生的生活经历,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情感变化、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一内容时,笔者请学生回顾暑假的生活经历。学生们畅所欲言,如有同学去杭州西湖,感受西湖的魅力;有同学去云南丽江,感受玉龙雪山的神奇。在笔者适时引导点拨之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发现自己在进行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原本抽象的文化传播含义和途径这些知识难点也在讨论声中被化解;同时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差异,增长了见识,升华了情感,也体会到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3.深入钻研《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因为我没去过敦煌,没见过飞天壁画,为了给学生讲明白什么是飞天,赶紧的在网上查资料、找图片,翻阅书籍杂志,终于弄清楚了: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所以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带学生“游览”过敦煌之后,让学生讲讲歌曲中一直重复演唱的“学那张骞出西域,丝绸之路情意长。”由于学生在历史课上学过张骞出使西域这一课,于是他们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看她们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事情经过了解的还是不错的,接下来谈谈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的物质与文化交流,中国的丝绸、精美的手工艺品、漆器、铜器、玉器等传列西方,而西域的诸如良马、骆驼、驼鸟、狮子等动物;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萝卜、葡萄、大蒜、石榴、苜蓿等各种土产陆续传入中国。西方的绘画、音乐、雕塑、舞蹈、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地理、历史等文化知识普及的差不多了,赶紧趁热打铁普及一下音乐知识,我把这首作品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歌曲主要表达古代劳动人民在通往西域的道路上,面对烈日风沙,不怕艰难困苦,与大自然抗争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把骆驼在沙漠里行进的那种坚韧步履与神态和它倔强的性格烘托出来,歌曲情景交融,形象生动、鲜明,达到了形神兼备、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
通过演唱,歌曲的主题思想被表现得淋沥尽致,把主人与骆驼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完美准确地刻画出了。歌曲采用A+B+C+A曲式结构,结构规整、严谨。这首合唱曲共分四段,开始以两个声部中速缓慢的向前推进,两声部用哼鸣来演唱,气息低沉、微弱,仿佛再现远方隐隐可见的骆队,随后旋律开始由低到高,力度由弱到中强,此时音乐给我们的场景是由依稀可见到完全清晰的变化过程,使音乐产生朦胧、遥远的艺术效果,让听众感受到骆队从远古蜿蜒而来的诗情画意。作品采用在合唱声部之间一长一短,一进一退的作曲手法,使两个声部交替有序,相互映衬。其中,抒展而悠长的高声部旋律用来表现主人饱满、激昂、向上的生活热情;而节奏明快的低声部旋律采用与之相反的切分节奏,与高声部形成了鲜明对比的音乐效果;并且节奏鲜明的低声部切分音准确地表现出骆驼在沙漠中行进时坚韧不拔的姿态。歌曲的音乐旋律和曲调优美动听,形成气氛热烈而稳健、意境深刻而美丽的音效氛围。这种氛围使听众仿佛感受到蔚蓝的天空下连绵无尽的沙丘,没有鸟叫,没有骚动,浩瀚的沙海一片寂静,只有清脆的驼铃在风中回响,天空中白云朵朵,烈日发出白光,远处是茫茫黄沙承载着,被蒸发的热浪,大地上黄沙漫漫中一群驼队由远及近从大漠边走来,一点一点的向我走近,驼队中骆驼们迈着坚强有力硕壮的腿昂首挺胸行进在黄沙上,宽大厚重的脚掌踏在柔软的黄沙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驼铃声响彻耳畔,划破长空,打破沉寂……。驼队的主人们走在这金色的大道上,时隐时现,使这幅美丽的画面更增添了梦幻般的色彩。第二段音乐通过变化拍子强弱规律,将第一、二小节进行了f、p的处理,把原来4/4拍的f、p、mf、p,处理成p、f、p、p来演唱,尤其是前2拍的“la”运用了上滑音的唱法,再加上旋律出现的8度大跳,使音乐在力度、强、弱等方面都形成了较大的对比,对比产生了进一步的音乐张力和音乐动感。形象地描绘了骆驼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迈着坚定的步伐行进时的动态、神态。随着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歌曲的第三段音乐进行了新的变化,先是将速度进行加快,由于速度的变化整个音乐形象、音乐情绪都变得激动、欢快、热烈、激昂了。高声部以一个具有呼唤性的“哎”起唱,像是人们看到了曙光,极大地烘托了音乐的气氛。音乐旋律变得明快、悠扬、热烈、奔放,似乎对一切充满了信心,充分表达了人们即将到达目的地的那种激动的心情和情绪激昂的心境,展示了人们不畏艰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满怀激情取得最后胜利的喜悦心情。歌曲还将听众置入无数美轮美奂的飞天造型中,思绪随着舞动的飞天穿越时空,飞散的花雨化作一串一串律动的音符渗入心田!同时在历史上张赛不畏艰难险阻、不惧豺狼虎豹出使西域,勇走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为在旋律上与高声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低声部采用了铿锵而有力的切分节奏,鼓点似的切分音,形象地描绘出骆队坚韧不拔坚的前行的生动画面,在这漫长而崎岖的征途上一路风尘仆仆,脚步是那么雄健、浑厚。此时音乐达到了全曲的,绽放出一种形神兼备的音乐形象和完美的艺术效果,伴随着凌空飘曳的衣裙,漫天飞舞的彩带,一副绚丽多姿、千变万化音乐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尾声时,音乐速度从新回到歌曲开始部分。“叮咚,叮咚,叮咚,叮咚……”驼铃声渐行渐远了,蜿蜒的队伍走过沙碛,身影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线上,留下一片安谧。此情此景采取音乐从强到渐弱的处理方式,使音乐旋律由清晰逐渐变化为朦胧而遥远。这种产生结尾与开头的音乐形成对比鲜明的效果,使得歌曲前后相互照应,前面的音乐由弱到渐强,旋律从朦胧到清晰,给听众展现骆队从遥远的地方慢慢地走来的情景,而最后的音乐则是由强到渐弱,旋律从清晰到朦胧,展现出骆驼商队走向一片茫茫戈壁,慢慢地消失在天际,朝着远方的目标———敦煌继续前行的倔强背影。从《敦煌的故事》这首合唱歌曲中让我和学生一起领略了中国古代文明横亘千年的汉唐盛世的繁荣古道———丝绸之路的神秘和敦煌的美妙,使我和学生从音乐的奏鸣声对敦煌、对丝绸之路上的驼队产生遐想,被这首歌曲的音乐成功处理所感染,充分体现出歌唱是一种听觉的艺术,自己只有在对歌曲充分分析和理解后,才能准确地处理和表达,而歌曲的分析、处理是手段,表达才是目的,没有准确的分析,就不会有真挚情感的表达。作曲家运用不同的音乐处理手法,表达作品中的故事、人物、情感等,使歌曲情景交融,把人物与骆驼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完美准确地刻画出来,形象生动、鲜明,达到了形神兼备、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这种作品的表达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让氛围在音乐包裹中,使人们有所感悟、有所遐想,这也正是一首好作品艺术价值的体现。
作者:王新乐
(一)根据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进行多元文化教育
课题组成员将根据初等美术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美术师范专业的特点,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强调美术学科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多方面的联系,从而能更好地学习美术,提高学生对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掌握多种绘画技巧,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综合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国画和西洋画差异,中国画是用线描和色彩来描绘物体的精神面貌,西洋画是用西洋的素描和色彩关系来塑造,通过多年的文化领域的探索发展,把中国画和西洋画都作了融合,通过中西画的技术的融合相互借鉴,中国画和西洋画都得到了提高。所以学生不能单纯的掌握一种绘画技巧,要掌握各种绘画技巧,跨越这些界线进行综合融合不同画种、技术、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二、相关概念
“多元文化”是当代世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现象,指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之化等存在一定冲突的文化所构成的一个多元系统。“艺术素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的总和。审美素养即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能力,又转化为对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实施过程
(一)研究对象
以我校美术系美术师范专业的学生作为此次项目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课题组成员要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多元文化与素质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课题研究的借鉴。2.调查跟踪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状况,各种绘画技能的提高,建立学生档案,逐一进行分析找出差距总结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1.提高对东方美术和西方美术的认识能力,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之间的差异。在锦州师专的美术系教学中,根据美术师范专业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等特点进行教学,旨在培养掌握中国画、油画、工艺美术等多种绘画技能和艺术史等理论知识的美术师范专业人才。在教学中采用绘画示范、多媒体直观教学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表现方法,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之间的差异,提高对东方美术和西方美术的认识能力。了解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国画和欧洲西洋绘画,由于历史渊源、地域、民族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两种绘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诸如:在美感追求上;在物体形象的塑造上;在绘画色彩的表现上;在透视学和解剖学的应用上;应该认识到采用的工具材料在东西方画种之间的差别。在彻底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后,才能把他们相互融合借鉴在一起,使绘画技巧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双边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绘画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进行探索性的课堂活动,才能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避免了陈旧的教学方法。2.重视中外美术史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学习中外美术史以及与美术史相关的其他多元文化知识,比如:文学、历史、地理、宗教、民俗、政治等等,让学生全面了解美术与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在广泛的人文背景中深入解读美术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尤其对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徐悲鸿《田横五百士》等这类经典作品,学生如果不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课前让学生翻阅相关资料、课上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得到提高。3.跨越学科的界限,把音乐、诗歌等多元文化融合在各种类型的绘画中。在绘画创作教学可以把音乐、诗歌作为命题画,例如以杜牧的《清明》一诗为例,用“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题,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绘画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积极展出学生美术作业,观摩中外美术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美术成绩和欣赏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选取学生课内外创作的优秀作品,在学校门厅、走廊、教室等场所经常展出举办美术课堂作业展、美术创作和临摹展。展览的作业包括油画、国画、工艺美术等多种形式。5.在美术教学多元化的实施过程中,突破实践和空间的限制,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之余充分利用学校和地区优越的文化环境、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利用图书馆、网络、书籍、媒体、专题讲座等途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现状
2.1国内外对于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数学文化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却一直没有被人们所重视。一直到20世纪的下半叶,美国著名的数学史学家M.克莱因在他的三本著作《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中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系统地,见解独到的阐述。1981年美国著名学者怀尔德在其代表作《数学是一个文化体系》中指出:数学文化的发展己经到达一定的高度,被认为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数学文化,是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和能力,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随后引发了对数学文化内涵界定的广泛关注。国内最早使用“数学文化”一词的学者是北京大学的邓东皋、孙小礼等人,他们在1999年合作编写了《数学与文化》一书,书中汇集了一些数学名家的关于数学文化的论述,该书是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在这十几年中许多著名的学者李大潜、张奠宙、张顺燕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对数学文化的界定与理解。张奠宙认为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从文学、语言学和美学方面解释了数学是一种文化。李大潜从数学的知识性、工具性、基础性、科学性、技术性以及数学的语言等方面论述了数学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进而讨论了通过数学的训练,可以获得的数学素养并对数学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张顺燕在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提出了实现四结合:历史与逻辑想结合、数与形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培养四种本领:以简驭繁、审同辩异、判美析理、鉴赏力的数学教学建议;并从数学与教育、数学与文明、数学与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学文化进行了论述。还有蔺云、胡良华、陈晓坤、黄秦安等人也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2.2国内外学者对数学素养的研究现状数学素养的提出最早源于1982年英国的“学校数学教学调查委员会”编写的《考克罗夫特报告》(原名((Mathematicalcounts))。《报告》指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的成人生活、就业以及学习的需要。《报告》阐述了为满足这三种需要,学校数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论述了进行良好的数学教学所需的多种条件和支持。《考克罗夫特报告》报告以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便满足学生成人生活的需要成为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进而引起各国关于数学素养的评价研究。随后对数学素养的研究多是从数学素养的内涵、数学素养的生成策略、数学素养的评价这几个方面展开。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组织(简称OECD)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旨在评估OECD成员国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及跨学科的基础技能,希望了解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各国初中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国际间的比较找出造成学生能力差异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因素,从而进一步为各国改善自身的教育体制提供必要的参考指标和数据。PISA每三年将进行一次评价。2000年PISA评价中,阅读素养是主要领域,2003年数学素养是主要领域,2006年科学素养是主要领域。PISA把数学素养定义为:个人能认识和理解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作为一个富于推理与思考的公民,在当前与未来的个人生活中,能够作出有根据的数学判断和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思考与推理、数学论证、数学交流、建模、问题提出与解决、表征、符号化、工具与技术八个方面。国际成人素养调查(IALS)中,把数学素养的概念建立在工作需要、不断扩展的生活需要、教育的需要、研究的需要和一些评价项目(如成人评价和学生评价)等五个方面。另外各国都在自己的课程标准中对数学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国学者对于数学素养具体内涵的认识具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数学素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时代内涵的概念,它包括逻辑思维、常规方法(符号系统)和数学应用三方面的基本内涵(孔启平)。(2)数学素养是数学科学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通过教育培养赋予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品质和数学知识、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关系这两个前提出发,认为数学素养涵盖创新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意识、用数学的意识、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五个要素(王子兴)。(3)文化的角度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认为数学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美学价值的欣赏。这几个方面彼此联系,互相渗透(张亚静)。(4)数学素养是在数学价值、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交替作用下生成的。数学素养的生成是通过不断反省而改善的,是一个长期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数学素养具有内隐性、超越性、长效性和反省性四个特征。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是数学“思维块”、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以及数学人文精神(全)。在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问题上,主要是一些一线数学教师通过了其具体的教学归纳总结。全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从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实践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培养策略。王荣和罗铁山在教学中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关键要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教育观;在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视数学语言的运用,从而达到用好数学的目的。潘小明分别从数学活动的视角和全球教育的视角对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数学素养进行专门的评价,不过已经有很多学者关注并提出建议。如黄华对比了上海数学中考对学生数学的测试和PISA对数学的测试,认为中考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认定,而且可以诊断数学教学的问题,改善数学课程的教学。上海的数学中考应该参照PISA的测试,对其稳定性、一致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反馈、诊断和改进,从而较为准确的判断中学数学学业水平的发展趋势,并从中找寻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实际教学。马云鹏认为数学素养评价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改善其学习方式。从课程目标、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数学素养的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给出的课程目标,通过评价的反馈和诊断可以使学生改善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效果,通过有效地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整体水平。
正确地朗读不同的文体,不同感彩的文体,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而且经常朗读,可提高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要求学生认真朗读,尤其是诗歌和散文的教学。每上一课,我先给学生范读,或听朗读磁带,或让朗读水平好的学生领读,至于朗读水平差的学生也给他们提供机会,跟读、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并对他们的朗读加以评点,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复述
要求学生把自己感知的语言信息经过理解、加工和储存,根据表达的要求,将记忆的内容转换为口语表述出来。笔者在讲授小说和剧本时就大量地采用这种方法,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风波》时,我就采用复述的方式,要求学生按时间的顺序,生动而形象地描述辫子风波的产生、发展、和尾声。实践证明,复述可以培养学生连贯而系统的说话能力。
3讨论
通过讨论获取知识,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放手由学生讨论,通过思索去自己寻求答案。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讨论方式,如小组、大组,乃至全班。我在讲授课文《宝玉挨打》时,预先拟定了三个讨论的题材:1.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关系。2.归纳《宝玉挨打》主题乃至《红楼梦》的主题。3.认识作者曹雪芹的艺术才华。针对这三个问题,我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根据所拟题目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由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学讨论,理解课文,寻求答案,再就讨论的问题,由教师指名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归纳和指点,这种授课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口语练习的兴趣。
4演讲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院校,高职的大学语文与之相应的任务即是能说会写。“能说”的演讲训练最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演讲教学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一次成功的演讲,是技巧密集型的语言艺术,形体角色艺术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高职学生的演讲如何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步训练。
4.1壮胆性演讲
第一步进行壮胆性演讲训练。如三分钟自我介绍,谈谈我的家乡等。结合这一训练告诉学生什么是演讲?演讲稿怎么写?演讲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演讲知识和特点。
4.2有准备演讲
第二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训练,即有准备演讲训练。教师可在新课结束后,结合课文命题,也可离开课文命题,但命题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前途或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如《六十分真的万岁吗?》、《我为北京奥运添光彩》。这样也可促进同学们广泛地阅读收集材料以构思演讲稿,明确写好演讲稿是有准备演讲成功的一个关键。当然,有准备演讲关键仍在临场演讲时的思维训练。尽管学生写了演讲稿,但不是原封不动地背诵讲稿。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演讲事例的选择和应用,命题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同时讲解语言训练中的气息训练,字音训练,技巧训练,注意重音、节奏和停顿。
4.3即兴演讲
第三步进行即兴演讲的训练。如在教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让同学们围绕学习内容即兴演讲,这样就能使演讲者有言可发,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在即兴演讲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立论上力避一般化,独辟蹊径,道前人未所道,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即兴演讲还将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大胆表述自己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却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4.4辩论性演讲
第四步进行辩论性演讲训练。由于平时对演讲训练的分步教学,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受到了实际锻炼,演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因此教师可安排四人为一组,把全班分成若干组,将水平接近的两组构成对手,现场出题,抽签确定正、反方,一个学期每组学生至少轮一次。在辩论性演讲中,教师着重指导学生以下两点:
(1)辩论中会听不会说的必败,会说不会听的必定乱辩,只有听说俱佳者才有希望取胜。
(2)由于一场辩论中要交锋多次,辩手应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心理素质。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语文能力的人才,在诸多的语文能力中,培养说话能力的意义既是基础性的,也是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苏洵.嘉佑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二、提高高中生数学素养的途径
(一)努力挖掘数学教材文化价值
根据高中数学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通过数学课程教育,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材增加了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应用的问题,如分期付款问题,最大利润最少原材料问题、概率预算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富有丰富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生活背景,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直接联系,具有普遍的生活实际意义。数学教材注重了数学概念的来源,公式的引入和建立的途径,并根据这些展开数学文化的价值。例如,引用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古代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引出数列全章内容,并引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许多概念、公式都由相应的实例引入,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有好几个。遵从数学从具体情景抽象出一般概念和知识结构,又从一般性结论到具体情景给予印证的特点,让学生慢慢体会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从知识的本源出发,提高了高中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和推理能力,再穿插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能最大限度地培养高中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审慎的思维习惯。
(二)开发适合本校学情的数学校本课程
力图拓展数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不断研究和探索,逐渐形成数学文化的读本,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组建数学文化研究小团队,以“不断完善数学文化,尽力交流数学文化”为宗旨,以“喜爱数学、精学数学、应用数学”为目标,让学生尽情遨游在美妙的数学海洋里,自由而快乐地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小团队将交流各自学习心得,并将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充实到校本课程里。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6-0112-04
[作者简介]王文勇(1979—),男,江西进贤人,博士,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论、中国当代文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32)
[基金项目]2011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研究”(YG2011002)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On Policy Orientation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Cultures”
Author: Wang Wenyong
Abstract: Poyang Lake eco-cultural poli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Cultures”, should highlight harmonious eco-prospects between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one, involving the policy of cultural educatio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culture and arts. The policy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al education should promote the common heritage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one. What should be respected in the policy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al industries ar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ultural existence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one. It is important to guid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harmonious ecology of “Two Cultures” in the policy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e and arts.
Key words: Poyang Lake; eco-culture; cultural education; cultural industries; culture and arts
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一方面需要来自生态文化理论建设和具体文化实践等方面的完善与发展,这是一个文化发展的自生长过程;另一方面,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导向,也至关重要。
当下的文化生态,最令人瞩目的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和谐共融的问题。纳入到“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要在立足于整个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意识到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在推进生态文化产业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尊重人文文化发展的独特属性,注重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使生态文化中科学与人文协调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一、生态文化教育政策取向
生态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个体行为,而是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在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文化教育的方式进行。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应该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从小培养学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及文化自律等核心理念,从而将生态文化理念的教育向纵深拓展。
首先,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政策,应在普及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培育人们对传统人文文化的认同。近年来,科学文化的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这适应了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人文文化的教育亟待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中华民族并不缺乏人文文化教育的传统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思想”①,这些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所以传统人文文化可以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切入口。
其次,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政策,应具体落实到和谐共生等核心理念的倡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和谐共存,就教育而言,关键是“两种文化”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文理分科,大学文、理分校,学校科类单一,加上我国科技发展相对滞后,所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从理论到实践都显得迟缓。”②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应该切实扭转重理轻文的教育设置与文化政策,一方面继续传承与发展科学文化中诸如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逻辑实证的科学方式,另一方面,人文文化中诸如主客一体化的整体生存观和无功利性体悟方式亦应得到同等重要的教育地位,如此,方可建立“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和谐文化教育生态。
最后,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是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取向亦要纳入到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重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切实培育人们的生态文化理念。生态文化理念的核心,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和谐共存、文化的多元共享等诸多方面,均需要在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与人们已有的文化观念融合在一起,方可在具体的经济行为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是传承文化理念与矫正现实行为的重要工具,应该在充分挖掘传统人文文化的生态意义的基础上,培育人们对传统人文文化的认同,深化人们的文化身份,深刻领悟生态文化的和谐精髓,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切实培育人们的生态文化核心理念,从而有效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局。
二、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取向
“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取向,要求尊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多元化共存,避免科学文化的霸权地位对其他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同时,生态文化的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必然发展方向,需要相应的政策鼓励,从而实现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而产业化的政策取向,只有以文化消费对象为中心,才有可能实现相应的经济效益。“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下,文化资源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传承价值,甚至不仅仅表现为‘门票价值’,而是表现出一种价值增量的积累过程,表现为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乘数效应’。”①这就要求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必须坚持消费对象的大众化取向,才有可能将生态文化的理念横向扩展,为整个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挥积极而又广泛的影响。
首先,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的多元化取向,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化存在,维护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形态的和谐共存,从而避免出现某种文化出现支配地位而导致整个文化生态失衡的局面。就文化追求而言,应该在充分肯定科学文化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证分析的科学精神的同时,注意到人文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人性关怀。就文化存在形态而言,应该切实监视科学文化可能出现的“异化”存在,确保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人文方向,不能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过度张扬科学文化的现实功利性,从而破坏了整个文化生态的和谐局面。就文化的融合而言,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的多元化取向,不应仅仅是多元文化形态的孤立存在,而应是多元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整体化存在。
其次,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产业化的生态文化实践,在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必然需要财政方面的全额支持,这显然不利于生态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但是,迈向产业化发展的生态文化,如果初期完全市场化,也很难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因为生态文化建设的周期较长、收益较慢,前期的资金回报率显然低于其他非文化产业。在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划分出财政全额扶持的部分和产业化方向的部分。大部分生态文化类型,在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最终必须走向产业化,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至少应该能支撑自身的运转,方能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不可否认,产业化的生态文化类型在孕育与发展的前期阶段,则急需相关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其中包括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文化创新优惠政策等多方面。
具体到“两种文化”视阈下的产业政策,应该在鼓励科学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张扬人类的人文操守,否则极有可能出现如下不利于文化生态和谐的情况: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人文式微,生态文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非生态化,甚或文化产业完全质变为机械复制时代的工业生产,等等。所以,“两种文化”视阈下的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应该把握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谐发展的生态取向。
最后,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应该坚持大众化取向。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金字塔尖上的精英建构,也不能停留在某个理论形态方面的内部流转,而应该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的大众化取向,应该考虑大众文化需求的广泛性与迫切性,而且这种大众文化绝不是当下快餐性的消费文化,而应该能够很好地传播生态文化的和谐理念,应该能兼顾到精英文化的人文意义。所以,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的大众化取向,不是文化情调的低俗化,而是大众的科学文化与高雅的人文文化的生态平衡。没有大众化的生态文化政策,最后有可能导致整个生态文化的倡导滑向纯粹古典式人文主义的浪漫追求。
三、生态文化艺术政策取向
鄱阳湖生态文化的艺术成就,是其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应该兼顾到文化艺术特殊性的取向,在引导个体审美创造力与改进集体生活方式之间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具体来说,在生态文化艺术发展的产业化过程中,应坚持艺术的无现实功利性特点;在生态文化的具体实践中,应突出生态文化艺术的生态意义;在生态文化艺术品的评价与展示的过程中,应秉持“两种文化”融合的价值取向。
艺术的无现实功利性,要求艺术创作的发生发展、艺术作品的评价分析及艺术的社会效益等不能以是否能满足人们的现实功利性需要为标准。然而,“全球性消费主义的影响,及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都使得今天的审美文化越来越多地受控于消费意识形态”。①鄱阳湖生态文化艺术的政策取向,离不开艺术无功利性与文化产业消费性的悖论语境。政策的扶持与奖励,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文化艺术的无现实功利性特征,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如下不利于艺术发展的情况:过度对号入座的量化指标,将鲜活多样的文化艺术行为僵化为功利实用的商品经济交换;过度宣讲艺术鼓励的金钱数量,淹没了生态文化艺术的超越现实功利性的追求;等等。这就要求鄱阳湖生态文化艺术政策,无论是出于奖励还是扶持的良好出发点,都应该坚持艺术创作与评价的无现实功利性之原则,切实顾及文化艺术不同于现实社会行为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