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临床药学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b)-0166-02
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实习主要包括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几个环节,富有成效的实习带教方法会使毕业生从毕业实习的各个环节中受益匪浅,可极大提高中药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
PBL是从国外引进的教学理念,是时刻不离问题的教学模式,具有有的放矢、高效率等优势。通过PBL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笔者结合毕业生实习带教实际,首次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毕业生实习带教的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实习带教模式。本文提出的PBL毕业实习带教模式,将为中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 基于PBL的选题指导
当前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实习期间主要从事偏向于中药药理或化学的实验研究,往往是对具体中药或复方的研究。因此,在实习之初,带教老师可多通过PBL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引导学生首先选取待研究的中药,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研究选用药物的哪方面内容,是偏向于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质量控制还是药理研究,若是药理研究,是研究抗癌、保肝、抗抑郁还是其他等问题。
2 基于PBL的文献检索、研读指导
在选好题之后,文献查阅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基于PBL启发学生搜索、思考当前常用的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有哪些,通过哪些数据库能下载到全文而哪些只能看到摘要等;在清楚了文献数据库之后,就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数据库搜索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文献查阅方法之后,需要对所下载的文献进行系统的研读。此时,可以通过开展让学生讲解文献的方式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并在纠正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文献研读的能力。
3 基于PBL的实验设计指导
在选题、文献检索、研读之后,即进入实验设计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安排实验时间、准备哪些实验材料、采用哪些实验方法、实现实验方法是否具备应有的实验条件、如果不具备局部的实验条件如何来解决等问题。通过基于PBL的启发引导,从而使学生为即将开始的实验奠定扎实的实验设计基础。
4 基于PBL的实验过程指导
实验设计完成之后,即进入了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需要强化哪些实验方法操作、实现这些操作需要掌握哪些要点、有哪些核心实验步骤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找出专门的时间给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并边演示操作边讲解要点,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完成实验。
5 基于PBL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指导
在实验操作阶段完成之后,即进入了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分析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选择何种统计软件、利用所选统计软件中的何种检验方法来分析、如何分析、何时有统计意义、如果需要用图表来呈现结果如何来制作图表等问题。通过基于PBL带教,学生掌握了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呈现结果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独立完成了对实习期间获得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呈现,而且为毕业后科研生涯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奠定了扎实的科研素质基础。
6 基于PBL的论文撰写指导
在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之后,即进入了毕业论文的撰写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要素、每一部分撰写要点、注意事项等问题。之后,教师抽出专门时间对学生讲解自己的认识,以弥补学生认识之不足,从而有助学生撰写出更专业的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
7 结语
当前,实习带教方法的优化改革已成为高等院校从事毕业实习带教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PBL作为从国外引进的优秀教学方法,在国内已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渗透到普外科[2]、肿瘤[3]、麻醉[4]、神经外科[5]、护理[6-7]、急诊科[8]、血液科[9]、中医内科[10]、检验科[11]、医学影像学[12]、乳腺病科[13]、病理学[14]等多个学科。本文结合中药学实习带教实际,首次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的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模式,以期为中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周芳明,王振钺.PBL在美国药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J].药学教育,2003, 19(1):58-60.
[2]于爱军,张学军,刘金龙,等.PBL教学方法在普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00-101.
[3]蒋亦燕,杨晓蕾,全世超.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健康研究,2011,31(2):149-151.
[4]蓝鹏.PBL教学法在口腔外科麻醉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75-76.
[5]隋宇玲,王文军,周玉琛.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课间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110-111.
[6]施华.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 7(17):100-101.
[7]王佳琳.护理专业PBL教学法示范课程的建设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4):147-148.
[8]王丽,杨辉,宋丹,等.急诊科高护实习生应用PBL教学效果评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7):98-99.
[9]孙士玲.PBL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3):65-66.
[10]孙晓敏,余克强,赵晓山,等.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54-55.
[11]张苏,唐先平,沈朝辉.PBL教学法在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248-249.
髙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实践 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 作和进行相关技能的基本训练,是完成学位认定的 必需环节[1]。近年来,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科 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呈下降趋势,毕业论文的实施 和审核难以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行业和企业也难以通过毕业论文的内容和水平,进行人才的 选择和评价,进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降低了专 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需要对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 策,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分析,调查和走访动物药学专业毕业生,召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座谈 会等方法对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和总结。
1.1毕业论文选题多样化不足对毕业论文的选
题类型进行调查,90%的毕业论文均为实验性类 型,针对某一问题开展设计实验条件,开展实验研 究,研究内容多为基础性研究,而调查报告、实践研 究、案例分析等类型的毕业论文只占10%[2_3]。从课 题来源看,指导教师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选题占 91%,来自生产实践的课题为7%,自选课题仅占 2%,课题来源、类型相对单一影响了学生自主进行毕业论文试验研究的积极性。调查表明,学生主观 上希望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试 验工作,并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能有更大的自主 性,但是由于知识背景、实践经历和创新思维培养 上还有诸多的不足,很多学生对自主选题感到困 惑,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有实践意义和科学价 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短,对学 生的引导不足也是影响学生选题质量的一个重要 影响因素。
1.2毕业论文执行过程中外界环境干扰毕业论
文和毕业实习开始的时间为第7学期中旬和第8 学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面临着研究生考试、公务 员考试和兽医资格证考试等一系列关系到毕业后 进一步发展方向选择的重要考试内容,学生很难把 精力集中到毕业论文的设计、实施和撰写上来。尤 其是部分毕业论文的依托单位为企业,学生进人企 业后,更多的是进行岗前的培训为毕业后的就业做 准备,而开展毕业论文实验所需的投人时间、精力 和条件在实习期间也难以得到企业的支持。学生即 使在主观上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投人来完成毕 业论文,但考试准备、面试奔波、参加招聘会和进行 岗前培训等客观存在面前,使得学生在就业和发展 的巨大压力下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深入开展毕业 论文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导致毕业论文的工作量、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与学校的预期相差较大,因此 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降也是在所难免。
1.3毕业论文评价过于宽泛毕业论文是反映学 生对学习知识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是授予学位的 一个重要条件,然而在对毕业论文进行评价时,很少 或没有学生因为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在答辩时没 有获得答辩委员会的认可,而失去获得学位的资格, 因此造成学生越来越忽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通过 近5年的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调查数据表明w],毕业论文答辩首次通过率高达99.5%。而毕业论文成 绩的核定也远高于学校的预期设定,优良率高达 87%。这些数据表明,在进行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 量的评价上,评价的标准虽然很严格,但评委进行 考核时评价的尺度较为宽泛,优秀、良好、中等、及 格和不及格等评价指标界限的执行过于模糊,导致 成绩分布不能体现为正态分布,峰值偏向于高分, 不能够体现出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1.4毕业论文作用趋于功利在很多学生的概念 中,进行毕业论文研究与实验课、理论课没什么区 别,都是在本科4年学习生涯中的一个被动的考核 环节,通过就是目标,对做什么内容,选择什么类型 题目,并没有更多的思考,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 地进行自主研究。部分学生由于面临找工作等问 题,常常要求指导教师不要给较大工作量的题目, 只要能够通过答辩就行了。有的学生则认为,毕业 论文的选题和他工作关联性小,用不上,不愿意承 担毕业论文研究实验工作。由于带有功利性的选题 目的,将毕业论文作为本科高等教育一个综合性的 培养,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 环节的效用性打了折扣。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以个性选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个性化教育
突出对个人意愿的尊重,提供更具有选择性的教育 环境,在培养目标上更侧重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个性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研 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 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 技能的同时,能够自主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 计、开展、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提升观察、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选题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方向,为 个性化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动物药学专业的学生 选题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①临床药学方面:药物 治疗效果的连续监测、进行处方分析、关注药品可 能的不良反应、药物配伍后相互作用等研究;②制 剂研究:优化制剂处方,摸索含量的测定,优化制剂 工艺参数,对中药的使用和开发进行基础性研究 等;③其他方面:宠物疾病的诊疗与用药分析、动物 组织病理切片及观察,动物中毒生理应激反应等。
在选题类型方面要允许学生除进行试验研究 性论文外,还可以选择工艺设计、调查报告、诊断分 析等多种论文形式,只要能够满足论文的科学性、 创新性和工作量,形式不要限制过严。
2.2以校企合作提高课题的效用性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进行校企合作,在经过 3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在第7学 期和第8学期与企业紧密结合开展实践能力训练, 第8学期既是学生与企业开展密切联系的时期,也 是开始本科毕业论文研究工作的时期,而对于部分 执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而言,最后一年 的实践学生都将在企业进行培训,该种模式必将与 毕业论文产生冲突。在这种形式下,要积极利用学 生在企业进行实习的机会,与生产全面展开接触, 在生产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有的 企业配备了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借助企业和学校的 设备和技术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和市场调研,实现以 企业为主导,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共同设定毕业 论文选题,在完成企业培训任务的同时,实施毕业 论文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在返校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时,邀请企业指导教师参加答辩环节,对其成果进 行评述,根据成果内容决定是否采纳并实施。通过 该种方式增强了毕业论文的效用性,与生产实践紧 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毕业论文的成果能够在工作中 得到具体应用,并为其将来在企业职场发展提供了 科技支撑。
2.3以学期延伸拓展实施的时效性毕业论文选
1.临床药学方面
1.1 治疗药物监测
指导老师可以选择日常监测病例较多的品种之一,指导学生回顾性分析血药浓度与某一临床治疗效果或不良反应的相关性。通过整理血药浓度数据并查阅相应病历,了解药效观察指标或药品不良反应的具体临床表现,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药物治疗浓度范围的临床意义及治疗药物监测在指导个体化给药中的作用。
1.2 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根据临床某些疾病药物治疗决策的进展,选定某一病种有目的地进行处方动态分析,了解其中相关药品的使用变化。通过指导学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是对专业书刊的查找、利用,充分了解该病种治疗策略的进展变化,了解所涉及药物的药理学和药动学知识,综合利用这些知识明确需要收集整理的数据资料,在指导老师带教下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处方调查结果,了解疾病治疗策略的进展对药物选择的影响或新药的出现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我们还可以利用药物经济学理论进一步研究这些变化在优化处方方面带来的课题。
1.3 关注药品不良反应
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从2004年起实行药品不良反应(ADR)网络上报。这就使回顾性分析某个医院或某个地区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变得方便,数据更加全面。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及分析ADR数据,从结果直观地认识各类药品ADR的发生率、ADR常见涉及的器官、系统以及什么是严重的ADR等概念。通过具体病例的研究及文献查找还可对ADR发生有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这类课题研究,可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对ADR的发生及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更高的敏感性。
1.4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在开展静脉药物集中配置(PIVAS)的医院能给这类课题提供良好的数据平台。收集本单位临床上使用药物常见的药物配伍情况,特别注意中药注射剂,通过文献检索和实际工作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一些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实验,逐步累积药物配伍的知识,为临床用药提供数据参考。
1.5 生物等效性实验研究
在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运用HPLC等方法进行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和生物利用度研究,并可延伸到上市药品的药剂质量评价研究,为医院药品遴选控制质量提供科学根据。
2.医院制剂
2.1 优化制剂处方
这类选题多由指导老师常年工作经验所提出或新技术的应用所激发,可对于一些质量不够稳定的制剂处方进行改进,通过稳定性试验评价制剂原料、制剂工艺及制剂成品外观,优选最优处方。
2.2 摸索含量测定的方法
医院制剂药检室的主要工作是根据质量标准对药品质量进行检验,所以制定控制药品内在质量的质量标准可作为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摸索出优于原有测定方法的测定手段。特别是需要预处理的样品,通过中间环节的改进,摸索出更方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2.3 在实际生产中摸索高效低耗的节能方法
对设备、制备工艺或生产环节进行改进,不断实践验证,摸索出高效低耗的节能方法。
2.4 为中药制剂的开发做前期的实验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2008年1月颁布的《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对于医院开发中药制剂非常有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政策所给予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中药制剂。中医药是我国的宝贵财富,资源丰富,中医药知识储备充足并有独特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我们可通过文献、网络获得的信息,利用医院制剂室良好的设备条件与临床医师一起充分研究挖掘我们的传统古方和经典验方,开发对于难治性疾病确有疗效的中药制剂做前期的有效成份的提取分离、工艺摸索及药物配伍等研究。
2.5 开发临床需要的新制剂以解决实际需要
结合本院临床特点,与相关专业临床医生合作,根据临床治疗需求,科学制定协定处方。
1.优化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立体化”的专业实习模式
研究表明,结合患者使用药物的过程,我国多数医院目前所开展的药学服务有用药前药学咨询、用药中参与临床治疗、用药后合理用药评价。在药学服务工作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涉及到与患者、医生、护士以及同行等交流问题,如何能将药学工作者认为正确的药学服务内容传达给不同的人群,获得非专业人士的认同,不仅体现出药学服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了“药学服务型”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为此长沙医学院药学院在“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将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教学环节的每个阶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盖“药学服务理念”的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基于药学服务的实践及毕业课题研究3个环节的实习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基于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体系。
1.1 强调药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构建“服务型”的药学人文教育
著名药理学家吴春福教授认为传统的药学教育理念是以药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和患者为中心;教学内容则是以药品为中心,并没有考虑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中全面素质教育。因此现有的药学教育思想难以满足社会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岗位需求。所谓药学服务是指药学工作者药学工具及自己掌握的药学专业知识,向社会民众尤其是患者提供与药物使用有关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展了如下工作:
1.1.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文教育新模式 通过多渠道开展人文知识培训和再学习,鼓励教师授课过程中增加人文知识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院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取TBL、PBL、CBL等教学活动,以多元化评价模式将人文精神在专业课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求教师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并起到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理念。
1.1.2 优化课程结构,积极建立网络文化教育阵地 结合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依托互联网的技术,让学生在学院网络教学资源中选修相应的人文课程,从而形成网络教学的新途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学习人文教学内容,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受限的困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3 延伸第二课堂空间,强化校园人文建设 校园活动等第二课堂作为药学人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将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紧密衔接,建设校园文化平台,促进学生人文内涵的形成。因此,通过开展药学人文论坛、药学人文电影展播、药学人文对话等特色的第二课堂,形成校园药学文化活动,为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1.2 理论对接实践,积极推进“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药学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节点。经过大学前3年的学习,学生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但在药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药学服务。开展基于“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保障。
1.2.1 落实实习单位准入制度,积极建设实习单位 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实习基地的建设一直都是学院常抓不懈的工作,结合”药学服务型”的人才培养要求,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打通”药学服务”实习通道,选择医院综合实力雄厚、药学服务走在前列的省内医院和社会药房。通过现场参观,考察实习基地相关设施设备,与带教人员进行交流,评估带教人员专业素养等方式,与实习单位就开展”药学服务型”实习模式进行协商,形成考察报告上报学校,经审核批准后建立学院实习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和省内多家医院和社会药房形成实习单位网络群,确保了开展药学服务的实习效果。
1.2.2 规范实习教学内容,落实毕业实习带教活动 实习过程中,学生先通过对医院药库、药房、静脉配置中心、临床药学等部门的轮转实习,了解药品在“药学服务领域”流转、存放、发放及临床药学研究等工作流程,然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 “深入了解”“药学服务”的用药前咨询活动、用药中临床指导、用药后的合理用药评价等环节,根据临床科室或者疾病等用药特点,开展深人学习。实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学生“药学服务理念”的职业素养。
1.3 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
毕业实习过程是一个全面训练的过程,由于实习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药学服务的某一领域完成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习内容,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设计、开展研究、分析、总结以及撰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答辩时,实习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和实习内容,而后由医院药学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答辩委员,按照毕业论文要求,实事求是地评定毕业论文质量。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可以使学生在实习阶段比较系统地剖析药学服务内容,发现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养进行解释,使学生对医院药学服务有一个全方位应用性掌握,对医院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提前做好职业准备。
2.构建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质置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需要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做保障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过程中,建立了初步的实习阶段质量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完善的实习管理过程和规范合理的实习考核方式及内容,形成了有效的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2.1 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实习管理机构
2.1.1 开展实习前教育工作 学院在实习前需要开展教育工作,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为实习中的安全纪律等规章制度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在实习单位遵守各项规定,做好安全防范,第二是介绍实习内容和实习要求,强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任务以及实习中如何将通过工作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开展教育,学生提前对药学服务实习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有初步了解,让学生更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实习环境。
2.1.2 建立健全实习管理机构 为统一规范学生实习的管理和监控,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首的实习管理机构,主要部署和管理学生的毕业实习事宜。建立了定期联络制度,以便执行和落实实习安排,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3 完善管理程序,出台“制度化”管理 建立权责明确、纪律严明的管理制度,实习期间,学生由实习单位带教老师直接管理,实习单位通过采取实习岗位培训及岗位轮转等措施,结合考勤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实习学习时间。同时学院严格执行定期联络制度,考察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活动。通过有效的制度及严格的执行,学院可以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有效地监督实习单位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
2.2 规范实习考核方式,创新考核内容
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考核以内容案例分析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应对及解决能力。针对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制订了“阶段化”的考核方式。
2.2.1 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高实习效果 在实习阶段初期,学生往往存在着理论知识与实际药学服务脱节的问题。带教教师要帮助学生熟悉工作内容,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书写实习心得,学会将理论知识与药学服务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院定期会将实习中优秀的实习心得总结在学院实习网站发表,给予表扬,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2.2.2 建立“阶段化”的考核形式带教老师针对不同的药学服务内容,结合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制订实习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药物咨询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药物的能力,向患者讲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地使用药物,让学生能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在合理用药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处方点评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考核”中让学生加深理解产生不合格处方的原因以及如何指导医生开具合理处方。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储存等方面的掌握程度。通过组织开展药学服务阶段性考核,检查学生药学服务的真正能力。
一、药学专升本学生的自身特点
相对而言,专升本学生属于较为特殊的人群:一方面,他们已经历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有些学生已经就业过,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心理年龄较一般的在校生成熟,自觉性和自律性较强;普遍具有学习的需求,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另一方面,由于受专科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缺乏创新能力;掌握的专业知识面比较浅,重在实用性和技术性,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足。此外,专升本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卑心理,总觉得要比4年制的本科生差,不能较好地正视在学习、生活、实习或就业等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药学高等院校应采取措施,提高药学专升本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首先,学校应对专升本学生进行定期心理辅导,弥补学生的心理缺陷,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提升其对环境等的适应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团举行的各类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草药”嘉年华等,通过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打造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最后,药学专升本学生的专业理论性和技术性较高,从长远发展考虑,毕业生考研是提升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很好的途径,可鼓励他们继续学习深造。
二、药学专升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1.课程设置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专升本的学生专科期间所学专业涵盖药学、中药、生化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和药物制剂技术,因而学生基础存在着较明显差异,对药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特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偏重补充、巩固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并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即以药学专业知识为主干,以化学和基础医学为基础,以外语、数学、计算机为基本手段,重点讲授药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就和前沿性内容。
全日制专升本的学制为2年,其中还有一个学期为毕业实习,真正只有3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安排十分重要。根据药学专业方向的需要,可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天然药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等设为专业必修课;并增设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基础性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学科,在专科期间已学过,也是入学考试的考察科目,不必重复开设,可适当增加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艺设计学等学科课时;同时,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文献检索能力和综合技能,开设英语、文献检索、计算机、医药数理统计等应用型和综合性课程。另外,浙江中医药大学属于以中医学和中药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可将中医药学相关知识如中药学、中医学概论、中药炮制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设为公选课,让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利于他们结合药学与中药学知识,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所长。
2.教学模式
由于专升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应改变以往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可借助录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多种教学技术,开展问题式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增加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讲授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科的当前现状及发展动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例如,药剂学课程中讲授靶向制剂章节时,课堂讨论后老师要求学生选择一种靶向制剂,围绕其辅料、制备、优点和不足等,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论文,并以PPT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通过小组答辩、教师点评的形式予以评价。此种方式不仅极大地巩固了相应的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
实验课的教学则可融合药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药学各专业课程的独立实验相结合,设计成综合性实验。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通过分组,分别完成药物化学部分合成阿司匹林原料药、药物制剂部分制备阿司匹林片剂;药物分析部分检测阿司匹林原料及片剂的质量、药理学部分进行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生物药剂学部分开展药代动力学和稳定性研究等。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衔接,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也对每一门课程的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为他们步入社会、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药学专升本毕业论文导师制的开展
由于目前大多数药学高等院校往往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进行毕业论文的导师选报工作,而此时专升本学生刚刚入校,在校时间较短,不知道导师的专业方向,导师也不清楚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相互间缺乏了解,造成了专升本学生难以找到适宜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因此,学校在专升本学生进校后应给予学生与导师充分交流的机会,通过在网站上导师的相关信息、与导师的见面会等方式,使学生与导师间相互熟悉,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首先由学生自愿选择导师,导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合格后开展论文指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由于此时专升本学生也正在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结合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课堂上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导师也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依据毕业论文计划表,要求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任务后进入实验室;同时指导学生在毕业环节合理安排好毕业课题、实习、考研等的时间,协助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地完成学业和就业。
参考文献:
[1]邵海燕,蒯丽萍.药学专升本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6):375-376.
毕业实习的场所一般要求选择县级以上(包括县级)医院药剂科和具有一定规模和经营能力的药品批发及零售企业(社会药房)。实习内容要求较为全面,但是由于学员的工作岗位相对固定,实际完成实习任务的情况并不理想,医院和社会药房两方面实习很难兼顾,实习任务基本上只能完成本单位尤其是本岗位包含的内容,实习内容很不全面。
2、毕业作业选题
基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但是实际应用价值不高。调查报告一般比较少,文献综述和专题论文比例大。笔者从2004年指导大庆电大药学专业2002春季学员毕业作业至2011春季学员共指导86人次,发现调查报告占比为12.7%,文献综述类40%、专题论文47.3%。调查报告太少以致没有,这从2011秋季和2012春季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表中可以验证。以下是2011秋季和2012春季学生一些常见的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浅谈药品的储存与运输;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介绍;浅谈普奈洛尔的药理作用和用法;中草药甘草解毒的作用机理浅析;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浅谈中草药常见的不良反应等。主要原因是调查报告耗时长,工作量大,需要配合的调查者也多,这样的任务对于一个在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学员来说,是很难保证质量完成的。
3、毕业作业结构
上不完备、格式上不规范,对于这样的作业,指导教师应当做合理的增补,使其达到教学要求,防止偏离培养目标。因此指导教师批改、完善的工作量加大。毕业作业的结构以及格式主要指: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规范的结构程序是“序论本论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几点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成人学生是具有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的人
学习的目的相当明确,学习的态度相当主动,是有能力主动学习的自学者,实习计划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就安排在医院或者社会药房一方即可,学校在实习之前先与实习单位及相关科室联系,确定实习人数,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应该保持联络渠道畅通,遇到问题随时协商沟通,督促管理好学员,切实保证实习质量。
2、毕业作业
选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与所给学生的完成时间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素质要相一致。选题范围要窄,贴近生活,紧密结合实际。在毕业作业结构和格式要求方面,指导教师要把要求及时发给学生或直接把规范的范文发给学生,帮助学生自己学会做到论文结构完备,格式规范,一方面提高学生文本处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减轻教师工作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120-02
创新型药学人才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向创新型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力军。作为为社会培养药学人才的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肩负重要的使命。一名合格的药学专业毕业生,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道德修养外,还应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功底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四年这一短暂的时间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药学专业学生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高素质人才一般具有高的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必须先从培养良好的素质做起,也就是说在众多培养方式之中,强化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是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
良好的素质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知识广博、专业知识扎实;坚韧不拔、具有很强的事业心;思维敏捷、具有很强的判断力;敢于怀疑旧说、掌握多样化研究方法;勇于实践、具有协作精神[1]。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思维、毅力、知识、方法、责任心、态度,具备了这些素质,就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下面对我们通过加强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提升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一般情况下,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是比较扎实的,但是我们的药学专业学生接受的专业教育往往过窄。
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因素很多,从高中文理分科开始,直至大学学习阶段,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现在国内的大学新生入学后,基本不可以调专业,即使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也要等到毕业后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时才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这样就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创造激情,进而缺乏创新能力。理工科学生也需要文化熏陶,例如有些学生专业学得很好,但组织语言的能力差,他们所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就很难整理成好的科研论文供同行交流学习。另外,学习不仅需要兴趣的支撑,还要有动力才行。理工科药学专业学生受到的文化熏陶过弱,一直以来就存在比较明显的重理轻文现象,没有文化内涵的人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尤其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话更加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深思:当中国人的下一代彻底忘记他们的传统文化时,我们就可以攻打这个民族了。
但是让每一个药学专业学生都系统深入学习文科课程又是不现实的,所以大学文化建设是一所大学必不可少的。把校园文化的学术活动、各种社团活动和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成才的微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以培养良好的个性和特长,这也是培养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渠道。结合十精神我们开展了解读“中国梦”系列活动,例如,邀请学院王建立书记做题为“解读中国梦――中华民族的血脉与历史纵横”的报告,举办“学习践行十,青春助力中国梦”演讲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让学生回顾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近现代中国人民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进一步阐释了对“中国梦”的理解,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自强自信、勇于担当的青春激情。最后的总结“中国梦想必成真,国力强盛是根本”更加激励了同学们的创造、创新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践中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如何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学生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虽然这方面的经验很多,但最终还是离不开实践[2]。同志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达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实践才是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理工科药学专业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得到的锻炼和启发是以后开展课题研究的宝贵经验。由于受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倾向于严进宽出,使得考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考理论课上,而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部分本科院校受实验室条件所限,学生本科期间进入实验室只是走马观花,对仪器的使用知之甚少,更没有动手操作仪器的机会,这样就导致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即存在高分低能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首先,鼓励药学专业学生在学好理论课程的同时,抽出时间到准备室帮助实验员老师准备实验器材,然后参与到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当中,在此过程学习并掌握医学、化学常规仪器的使用,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与同学和实验员老师之间的协作关系。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得到提高,也为其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药学专业学生对各种药用植物的识别也是丰富其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对大三学生开展的一项实践教学就是带领他们去附近的山里面去认识各种药用植物;而且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开展“游园识百草活动”,让同学们不出校门就可以开阔眼界,对校园里种植的丹参、熏衣草等药用植物有了感观上的认识。
最后,为解决大四学生实习、考研、找工作和做本科毕业论文相互冲突、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我们开展了本科生助研活动。在老师和同学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可以进入实验室,协助老师完成科研课题,其所做内容可以做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实践能力,还可以为考研面试提供科研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开展心理学专题讲座,加强药学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药学专业学生以健康强壮的体魄和心理迎接各种挑战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进了医学院校就是要学临床知识,将来做一名医生。这样药学专业学生从入学的那天开始就以一种矛盾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到了大四,除了面对完成毕业论文及课题的各种压力外,还面临着就业等诸多社会责任及压力。若药学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差,遇到挫折就萎靡不振,轻则影响身体健康,重则寻死觅活,这样是非常不利于潜心学习,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近年来高校频发的跳楼等自杀事件,我们在开展各种心理讲座的同时,对需要个别心理辅导的学生开放心理辅导室,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学生可以和心理辅导教师面对面的交谈,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另外,我们的药学专业学生助研的导师不仅做学生科研的指导者,更要做好他们人生的领航者,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困惑和迷茫的时候,多和学生谈心,让他们敞开心扉,解开心结,轻装上阵,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创新能力。
四、改革完善药学专业学生培养环节,激发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药学专业学生在外因的推动下充分发挥创新潜质
首先,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对创新成果的产出具有重要的意义[3]。我们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临床专业学生的很多课程都是大班上课,不利于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如PBL教学法等。药学专业同时上一门专业课的学生少了,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四人一组的实验改为两人一组,增加自主设计实验的数量;改进考核方式,原来实验考试只有动手操作部分,而且是该学期做过的实验内容,改为设计性实验考试,并增加实验的理论知识考核,充分做到理论和实验的融合,这样利于学生巩固实验基本操作。
助研阶段我们鼓励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不要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要敢于探索一些新的知识,学会查阅参考资料,并且作为指导,也要敢于对其怀疑,然后在此基础上敢于创新,并通过科学研究和探索,寻找到科学真谛,实现思想理论的革新和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药学专业学生发挥创新潜质的重要保障。入学后就让药学专业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而且是去不同导师的实验室去了解研究方向,在实验室药学专业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创新的过程,比如怎样设计实验、在实验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样的独特方法、师兄师姐又是怎样思考出来的等这些创新的过程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既开阔了药学专业学生的视野又给药学专业学生的助研选题提供了依据,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选题和开题,要比单纯地看教材和文献资料好的多。
参考文献:
[1]陈海瑛,曹明富.论硕士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3):88-89.
[2]季红,袁牧.药学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医药教育,2009,16(8):113.
[中图分类号] R29;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87?03
一、基本作法
为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新疆医科大学至今已举行八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一般执行期为1年,选题向全校开放征集,申报的项目要求立题新颖,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全校普通本科四年制1~2年级,五年制、七年制1~3年级学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的名义申报,鼓励项目组成员多学科交叉,指导教师为中级(三年以上)及以上职称(1~2名),并且一名指导教师只能指导一个项目。重点项目按5000元/项资助,一般项目按3000元/项资助,申请时不定项目类别,专家通过立项报告直接评定并全校公示。项目整体考核时有立题阶段报告,中期考核报告,结题报告等,并通过邀请专家听取项目组负责学生现场PPT答辩的方式进行最终的项目等级评定。项目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情况。优秀的项目会按优秀的层次(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给项目组学生发放数额不等的奖金,不合格的项目将停止报销剩余经费甚至追缴之前拨付经费,并且对下一次申请大学生创新实验造成不良记录。带教老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验,最终会有极少比例的老师被评优并发放奖金。
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医院药剂科毕业实习和毕业专题实习又是药学专业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际相结合,综合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及提高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实习共20周,分为5周医院药剂科实习,15周毕业专题实习。15周的专题实习是根据各个实习单位的需要,随机将学生分配至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临床药理基地)、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乌市友谊医院、自治区药研所和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下属的7个教研室:药化/有机教研室、药剂/物化教研室、药分/分析教研室、天药/生药教研室、药理教研室(现已划归基础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分析测试中心。专题实习的内容一般由带教老师指定,可以是老师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或者自选课题,学生们进入较为专业的药学实验室进行3个月左右的实验实践,书写毕业论文,然后毕业答辩。考核程序同样有选题申请表、中期考核表、答辩评分表等,答辩一般以实习单位或下属的科室为单位,以学生展示答辩PPT为主(亦兼顾其他形式)。一般本单位教师出席答辩并给每一位毕业生进行答辩评分,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以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工作态度、业务水平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成绩实行百分制,带教老师评阅成绩占60%,现场答辩成绩占40%。评分标准≥9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
二、实施效果
大学生创新实验在新疆医科大学走过将近10个年头,日益为学生和教师接受并认可,同时也为校级、省级乃至全国的挑战杯竞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普遍反应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学到的不仅是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实验技能,更多的是为人处事的道理和进一步深造的科研素质。很多项目负责的学生后期顺利考研,并且在毕业专题实习阶段得到老师好评,甚至有很多项目参与学生在本科阶段即发表正式论文,甚至在核心期刊。可见,大学生创新实验在推进学生科研素质的提升方面是有着极大作用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随着立题越来越难,考察考核越来越严格,一定能够继续为药学专业的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更多学子走向梦想的科研殿堂。
本科专题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补充、完善阶段。学生通过专题实习,至少能掌握两到三种常见仪器的使用,具备一定的文献综述及专业论文撰写的功底,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基本办公软件的使用,并学会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本科专题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毕业生查缺补漏的最后一个阶段,好比工厂产品出厂前的检验程序。虽然其创新性的培养比不上大学生创新实验,且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但能使大部分学生完成技能和心理的一个过渡。因此,本科专题实习也应该提高通过门槛,加强带教老师和学生的双重监管,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药学毕业生。
三、问题与对策
1. 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历年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实施过程中,总会有部分学生很少或者从不参与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重申请轻实践,将申请项目或者参与项目作为自己寻求老师关注或者评奖助学金甚至综合测评加分的一种手段和筹码。项目申请阶段表现十分积极,等到项目实施时,不按指导教师要求或者项目分工完成自己的工作,渐渐淡出课题实施。第二,申请阶段没有预计大学生创新实验将占用大量周末、假期甚至寒暑假的休息时间,因懒惰而不能持续投入热情去完成课题。第三,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积极主动应对,一味等待老师解决,欠缺主观能动性。对于第一类学生,项目组往往以项目成果不以任何形式挂名或者署名作为惩罚手段。这样,看似能够做到对参与项目同学的公平公正,但是却白白挤占申请名额,使得当初愿意参加项目的同学被排除在外,无形中减少了他人的机会。对于这部分学生,指导教师若平时没有与该生有过接触,很难分辨,应该多多向班主任或者管理学生工作的老师了解情况,不把这种学生选进课题组。第二类学生属于消极怠工,我们不能否认他们最初的参与热情。解决这部分学生的问题,必须在项目申请阶段开好通气会、协调会,明确实验纪律和实验时间,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造和发明。第三类学生可能本身基础较差,或者科研素质亟待培养,可以先让他们完成一些容易的工作,培养其信心。指导教师应一直鼓励他们,培养其一定的科研素质,并强调团队协作、互帮互助。
而作为药学专业学生必须参加的毕业专题实习存在的问题很多。目前在新疆医科大学尚不能做到学生和带教老师的双向选择,学生不知道自己将被分配给哪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挑选学生好像也是碰运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带教老师和学生的热情,教师和学生将要花费不少时间彼此适应。师生之间普遍感情纽带较为薄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新疆医科大学几乎不会给毕业实习生不及格的专题实习成绩,毕业专题实习好似例行公事,不存在毕业实习的挂科或者重修,故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较少。这种大面积的怠工现象很难通过制度和规定的严格实施来予以杜绝。现阶段因为全国扩招,新疆医科大学生师比偏大,2013年笔者所在教研室7名老师带教18名实习生,有老师带教4人,精力有限,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学生的毕业实习存在老师管得多的出成果、老师管得少的做得差的现象;新疆医科大学并没有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培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什么仪器也不会用、什么文献也不会查的现状,给带教老师带来很多困扰,每每从基础教起,十分累人。
要解决这种种问题,首先需要提升药学专业招生批次(2013年前药学专业一直按照二批次录取学生,生源较差,从2013年9月起药学专业将进入一批次招生,生源将明显改善),提升学生素质。第二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第三应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2. 老师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实验的指导教师在第八期项目之前不允许讲师单独申报选题,但可以参与高级职称教师的选题申报,从第八期开始放宽限制,讲师需工作三年以上才可单独申报。因此,大学生创新实验的指导教师都是工作多年、有丰富带教经验并且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考核严格,每个阶段都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故教师一般都是尽心尽力进行指导。存在的唯一问题是,极个别教师将大学生创新实验作为弥补课题经费缺口的一个来源,申报项目只为报账,甚至学生根本不进行任何实验,照样答辩通过评审。只要学院加强监督、监管,并且严格课题申报的评审,同时增加优秀项目和优秀指导教师的奖励,是完全可以杜绝这种问题的。
而在毕业专题实习时,如果带教老师是硕导、博导,一般都有比较成熟的课题,同时其研究生可以部分协助指导具体的实验操作。这部分实习生普遍能够很好地达到毕业要求,完成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水准。有相当一部分带教老师,虽然自己承担一些校级、市级项目,但是却没有自己的研究生,所以比较依赖每年的毕业实习生。因其指导经验和精力有限,小到寻找实验仪器、试剂,大到修改学生综述、毕业论文,凡事都要亲历亲为。而学生因为基础薄弱,不一定能够如期完成实验计划,相当部分工作只能草草了事,也做不出高水准的毕业论文。甚至因为项目的实施需要跨年,每一届毕业实习生都需要从头再教,工作的延续性十分差,每届学生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导致这部分带教老师十分尴尬。对于这一问题,就现阶段新疆医科大学的科研环境和氛围来看,需要拓宽教师的上升渠道,对符合条件的教师尽快评聘硕、博导,同时加强招生宣传,增加其研究生数量,再提升研究生质量。
居住地:杭州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8个月]
公 司:XX医院
行 业:医疗/护理/卫生
职 位:实习医生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医药学
学 校:第一军医大学
自我评价
连续多年获得学校奖学金,曾被评为优秀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学习,稳固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曾有过实习经历,巧妙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观察和研究,最终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的称号。能够吃苦耐劳,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对于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承受较强的压力。希望获得一个机会,在磨练中不断进步。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医疗/护理/卫生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医生
工作经验
2010/2—至今:XX医院[ 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医疗/护理/卫生
**科室 实习医生
1. 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症状,增加诊断能力;
2. 查阅资料的同时,积极参与临床操作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3. 参与到轮班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锻炼了工作的耐性;
4. 协助医生完成一些资料整理工作。
---------------------------------------------------------------------
2009/5--2010 /1:XX医院 [ 9个月]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科 实习生
1. 熟悉各种药物的主要功能和适应症状;
2. 了解医院管理制度;
3. 了解科室工作制度;
4. 学习如何与病患及家属沟通;
5. 配合处理各种问题。
---------------------------------------------------------------------
2008/7--2009 /4:XX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 10个月]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市场部 市场专员
1. 负责制作宣传资料、宣讲ppt;
2. 参与策划、组织转向会议;
3. 负责沟通公司与其他医院及单位之间的合作;
4. 负责搜集和整理各种项目资料;
5. 负责协助处理各类事务。
教育经历
2004 /9 --2008 /7 第一军医大学 医药学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学号
姓名
毕业论文题目
梓醇对D-半乳糖拟老化神经元的作用研究
毕业论文起止时间
2009年2月至2009年6月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博士研究生﹑讲师
背景介绍:
随着世界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和绝对数量的不断攀升,由衰老引起的人口老化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已成为科学家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由于这类疾病常伴有严重的认知障碍及精神异常症状,甚至瘫痪和感觉障碍[1],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探讨脑衰老机制,研究有效的延缓衰老进程的药物,防治老年疾病己成为当今社会和医药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诸多老年性疾病中,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率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社会问题。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中枢系统神经组织非正常退变引起的一类进行性功能缺陷与衰退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亨廷顿氏舞蹈症等[2-4]。其中,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占老年人口的4.6%,其中半数为老年原发性退行性痴呆。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老年原发性退行性痴呆的发病率达2.9%。该病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受基因调控和多种环境因素影响,是一类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的疾病。临床上,对于这类疾病尚无有效控制病程进展的措施,患者最终将丧失生活能力甚至死亡。目前,我国人口老化速度居世界之首,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因此寻求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衰老疾病的药物迫在眉睫。
我国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在几千年的实践发展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特别是针对疑难病和慢性病,中医药更有它的独到之处。中药具有多靶点多效性特点,既可改善症状以治标,又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治本,而且副作用较少、药源丰富。中医在治疗老年性痴呆与记忆减退的数千年临床经验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化学药品开发所存在的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毒副作用明显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实际问题,传统中医药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地黄是常用的补益中药,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sch的新鲜根茎或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5]。地黄在我国有1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应用十分广泛,对免疫、血液、内分泌、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及抗菌、抗炎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6]。单味地黄[7]和以地黄为主的复方在衰老及其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历史也十分久远。现代药理学实验发现其主要的活性组分为环烯醚萜苷类和地黄糖类。
梓醇是地黄中含量最高的的环烯醚萜苷类,属于环氧醚型单萜类化合物。目前本实验室分别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证明了梓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潜在的延缓衰老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帕金森疾病的药物。由于衰老是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根本要素,研究梓醇的抗衰老作用对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8-9]。
实验前期发现梓醇具有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记忆减退的功效,同时能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和能量代谢障碍,因此本研究利用D-半乳糖引起神经元老化的模型进一步研究梓醇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为该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研究意义:
1、D-半乳糖致衰老神经细胞模型鲜见报道,明确该模型作用机制有助于利用此模型进行抗衰老药物的筛选和机理研究。
2、梓醇在衰老动物模型上的效果明显,利用细胞模型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梓醇抗衰老作用的分子作用机制。
研究内容:
采用小鼠脑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以D-半乳糖诱导体外神经元细胞衰老,并通过研究药物梓醇的加入对神经元细胞的作用,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等综合指标的测定。
实验过程中应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和荧光染色技术、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酶标仪等方法手段,研究梓醇在体外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梓醇对D-半乳糖引起的小鼠脑神经元细胞衰老有保护作用.
因此本课题拟利用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脑皮层神经细胞,从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分析及SA-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化学染色等指标观察D-半乳糖培养对神经元拟老化反应并从生化方面研究梓醇的抗老化作用。
研究重点难点:
1、掌握原代神经元细胞的培养、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技术。
毕业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题目的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
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以300~350字为宜。外文摘要内容及格式应与中文摘要一致,英文摘要约250个实词。
关键词
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3.目录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要求标题层次清晰,标明页码。
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4.1绪论(前言、引言)
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部分,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采用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论文构成及主要内容等。
4.2本论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实验材料、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本论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对论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物理量、公式、数字、图表、符号、计量单位等一律采用国际、国家通用标准。
4.3结论
毕业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个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5.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于参考文献中(15篇左右)。
6.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7.附录
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
基础医用化学论文范文欣赏:
【摘要】本文针对大一医学生各门基础化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从精选实验内容、优化实验项目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等各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小结。
【关键词】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面向医学院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包括《基础化学》、《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等,涵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等专业。在课程教学中,实验课是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环节,鉴于中学阶段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训练很少甚至空白,如何在大一时利用有限的实验课学时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已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多年来,各高校针对化学各专业学生进行的基础化学实验内容及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4],普遍建立了“基础实验-中级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毕业论文”一条龙的实验教学体系,时间从大一延续至大四。将这些成功经验照搬用于医学生的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不仅需要结合医学专业特色挑选实验内容,更得考虑在有限的实验时数内,通过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与实践,激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对此,我们进行了如下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精选实验项目,优化实验内容
基础化学实验“水质总硬度测定”[5]除了自来水样外,增加了岳麓山泉水、白沙井水两个样品,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还能通过水质硬度大小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讨论,培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热爱。
在“熔点测定”[6]实验中,除了练习毛细管法外,还将显微熔点测定仪以及数字化熔点测定仪的使用方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经典方法的同时认识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待实验经费较充裕时可以考虑购买,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引导学生对实验手段、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常压蒸馏及沸点测定”[6]除了蒸馏工业酒精外,将另一样品溴苯改为汽车防冻液,因为溴苯毒性大,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另外,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横向整合,纵向打通”,重视课程的层次性和教学内容的相关性[1],将《基础化学》理论课中学习的依数性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与《有机化学》课程基本操作训练联系起来,既贴近生活,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又补充和完善了防冻液的基本性能[7]数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及时将文献中介绍的新知识、新方法及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中。例如,“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将催化剂由浓硫酸改为一水合硫酸氢钠[8]及TiO2/SO42-固体超强酸[9],按照绿色化学的理念对实验内容进行相应改进。同时,该实验对产品的表征除了根据馏液的沸点外,将折光率的测试改为确定样品密度,只需在称量产品质量后量取产品体积即可,操作简单易行。产品沸点以及产品密度相互佐证,提高了产品表征的可靠性。
2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
化学实验一般遵从学生预习、老师详细讲解示范以后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讲解的过程中总会有少数学生心不在焉或似懂非懂,导致实验过程不顺利或影响实验结果。采用提问式、讨论式或其它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如“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如何创造条件使平衡右移?反应完成后最经济有效的除去杂质方案?产品的表征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等问题的提出,都能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参与讨论,或者由某一学生演示实验装置的安装、分液漏斗的使用操作等,使每位学生都能用心参与,不再有旁观者,进而对实验方案、操作步骤以及原理都有充分地认识,做到动手前对整个实验过程思路非常清楚、实验时心中有数。
对实验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或者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和学生通过讨论找出问题所在并得到解决方案,比如“分子模型操作”实验中,有学生对含两个相同手性碳的酒石酸化合物的球棒模型与Fischer投影式的表达以及内消旋化合物、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的概念理解感觉有困惑,指导老师在学生做好模型的基础上,先要求学生回忆Fischer投影式书写规则,再结合模型进行Fischer投影式的表达;接着借助内消旋酒石酸分子模型说明对称面、对称中心的定义;最后和一对对映体的模型进行对比,使学生充分理解内消旋化合物的含义。“乙酸正丁酯的制备”,直接回流法和分水回流法哪种方法产率较高?建议和同组同学商量后选定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实验,合成产品产率的高低影响因素有很多,只有通过整个班甚至整个年级两种方法实验结果的统计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水质总硬度测定”实验,有些滴定后的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返红?分水回流法制备乙酸正丁酯,分水器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点漏,如何补救?等问题,教师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答案,而是要求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分析可能原因并通过实验确认结果如何。启发式或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与同组同学的商量、讨论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实验过程中贯穿绿色化学理念,例如要求学生预习并思考,实验会产生哪些废物?如何处理?另外,节水、节电、节约试剂,比如蒸馏装置,相对两组冷凝水串连并将冷凝水开到最小;乙醇可反复用于“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等,是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一些做法。
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利用实验录像素材,结合PowerDirector、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视频以及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11-13],可以保证在较少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介绍相关化学实验知识。目前已完成实验视频5项,包括水蒸气蒸馏、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等,并已应用于2012、2013级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中,效果良好。逐步开展和完善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是医用基础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头戏,任重而道远。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提升,使学生带着问题和对问题的兴趣进行实验,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医用基础化学实验课的能动性,保证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树永,张剑荣,陈六平.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措施初探[J].大学化学,2009,24(4):24-28.
[2]肖小华,邹小勇,张杰鹏,等.基础化学实验(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3,28(4):36-38.
[3]付颖,叶非.基础化学系列实验课程体系优化[J].大学化学,2013,28(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