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儒林外史读后感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那么,如何使课内的阅读教学与课外的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呢?
一、由课文延伸
(一)由古文的延伸。
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真可谓是浩如烟海,灿烂辉煌,我们的教材中含有一定量的古代文学作品,而能入选教材的基本上都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品,因此,可以由这些作品延伸开去。
例如我们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就可算是对课本中古诗词的一种非常好的延伸。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光记住课本中那几首有限的古诗词是远远不够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
又如:高年级课文里选编了四大名著的精彩段落:《景阳冈》、《猴王出世》、《草船借箭》等,这些课文都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契机,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去阅读这四大名著。
再如:学了《将相和》,可引导学生去读读司马迁的《史记》;学了《临死前的严监生》,可引导学生去看看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二)由现代文的延伸。
课文中也有许多是从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节选的片段,这同样也值得引导学生去读读原文。
如: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会吸引孩子们去读《城南旧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会让学生想读《安徒生童话》;学了《小英雄雨来》一定会想读全篇;读完《渔夫的故事》,又怎会不想读《天方夜谭》?而《金钱的魔力》更会让你迷上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
二、由作家的延伸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作家,其中包括很多知名的作家,如:鲁迅、冰心、老舍、丰子恺等等,那么,很自然的,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读读这些名家的名著,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冰心的《寄小读者》、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等,学生有课铺垫,也会很乐意地充满兴趣地去读这些作品的。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俄国文学之父”之称的普希金也曾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作为教师,能教给学生的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能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那么,对孩子的影响将会是一生都有益的。而要将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则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一)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学生的阅读纯粹只是“读”,没有“背”、“抄”等帮助记忆、积累的手段,那么就算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也是没有多少效果的。阅读过程中读到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都应该摘录下来,边摘录边感悟词句好在哪。看完书后还可经常看看摘录的好词佳句,加深记忆与理解。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更有实效。
(二)写读后感。
读书摘抄,比较适合低、中段学生,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不够的,为了加深印象,更为了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可以让学生在读完书后写一写读后感。
如:《鲁滨孙漂流记》是我们全班同学都阅读过的一本好书,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勇敢、乐观、坚持不懈,而通过写读后感,许多同学的感受又更进一层,想到了自己的学习,想到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有人还想到了该如何去面对人生所遭受的挫折……学生的思想就可以在这样的思考当中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三、师生间、同学间推荐阅读
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书籍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阅读了。
例如:六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后,我先自己阅读了他写的小说《一只猎雕的遭遇》,然后在班级阅读课上给同学们讲了这个故事的梗概,当时孩子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了,不用我要求,很快,在班上就兴起了看这本书的热潮。不仅如此,看完这本书,许多同学还接着看了他写的另外几本书,如:《狼王梦》、《斑羚飞渡》、《第七条猎狗》。
同学之间如果阅读到好书,也可以向其他同学推荐,好书大家分享,平时的交流也多了话题,还可增进同学间的情谊,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四、读书竞赛
中学生围城读后感600字1“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一句简单的法国谚语就说出了钱钟书想要表达的主题。
在初中的时候我就看过《围城》,可是当时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情节就放下不看了。记得那个时候语文课本上有一段《边城》的选段,讲边城的时候教师说了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他说:“在2000年左右的一年,《边城》被评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汉语小说,《围城》排行第二;而在亚洲,《围城》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汉语小说,《边城》排行第二。”
当时我一下子想到了这其中的简单原因——《围城》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要还是很值得肯定的!有时候我觉得我不是很喜欢看钱钟书的文章,尤其不喜欢长时间看。因为总觉得看看的书异常地耗费脑力!就像《围城》,很多时候我得在他那巧妙的比喻中先停顿一下才能够继续前行。于是,断断续续地不明白花了多少时间才第二次把这本书给看完。
《围城》的爱好者应当不止是一类人吧!我觉得从青年到中年甚至老年都有其爱好的理由。青年嘛,正值恋爱的时节,正好有着看这书中曲折的感情故事的心态。中年人嘛,自我的家庭刚刚运营没有多么长的时间,有时候看看这书中的家庭中曲折逗人又有点合乎情理的故事还是很值得他们深思一下,反思一下自我的生活的。至于老年人嘛,老夫老妻们似乎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就是这年轻一代的感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了,他们是资格最老的观众。
看书的时候有时候也能够看得我有点纠结。为什么纠结呢很简单,一个围城的故事似乎又让我觉得感情与婚姻是一个不好接触的区域。尽管,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以及国外那些童话传达给我们很多令人向往的感情故事,可是,这些完美的故事比起那种《围城》中的纠结故事来说的话又似乎是地税之余沧海了。有时候真害怕自我将来会成为那大海中悲催的一滴苦水。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而我,暂时站在城门口观看。
中学生围城读后感600字2《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这是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杨绛女士说“(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看来,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一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当时的抗日烽火之外,虽然都是留学归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结果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
像主人公方鸿渐、“冷若冰霜、艳若桃李”的苏文纨、庸俗贪财的学术骗子李梅亭、柔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作者以机智的幽默和温情的讽刺,剖析了这群人的个性与道德上的弱点,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困境,所以有人评论《围城》是“现代的《儒林外史》”。而另一方面,作者通过也对方鸿渐经历的叙述,传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
虽然小说中描写的背景是在1937至1939年,离我们现代生活较远,但通过作者的文笔,我们也看到了那个时代所谓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作者用辛辣的笔法使读者忍俊不禁,笑完便会思考,思考我们现代社会中是否也有小书情节的影子,思考我们是否也有思想肮脏的一面
整部小说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主人公方鸿渐。他是一个优柔寡断、禁不起诱惑、无能的人,但同时,他又是小说中除唐晓芙外唯一的好人了。因为比起其他人,方鸿渐身上还有“知识分子最基本的操守”,但也正是这“最基本的操守”使得方鸿渐在三闾大学遭到排挤。
小说的最后是:“当,当,当,当,当,当”的6声钟声,这饱含深意的结尾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无法参透,但我想这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吧!
中学生围城读后感600字3虽早知《围城》之名,却一直也未曾读过,但一直是杨绛先生的书迷,读过《我们仨》后深深体味到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和美与坚守,看到伉俪情深,血浓亲情,一家人的相知相守。如此对这家人的思想产生了更深的好奇,也许这才是我走进《围城》的原因。一入《围城》却再不想出来。围城之大,围住你我众人;围城之小,困住只影孤身。
书以顶着博士之名、留学归来的方鸿渐,一路的所历之事为主线,将30年代的知识分子生活百态图徐徐展开在我们面前。方鸿渐志大才疏、性格软弱又好面子,有着诸多缺点,假装清高、不通世故、甚至有点虚伪。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有时候竟透着些可爱。
这样的人丰满真实,招人喜欢。先生说:婚姻是围城,有想进者,有想出者,相互艳羡。友谊亦是围城,将方鸿渐与赵辛楣围在了一起,二人相互支撑、扶持;爱情是围城,将方鸿渐与苏文纨、孙柔嘉、唐晓芙围在了一起,上演了一出爱恨纠葛;社会是围城,将整个时代围在了里面,身在其中受着社会的摆弄。
读过《围城》大有欲将之前的小说舍弃的感觉,钱先生的语言活泼幽默、犀利而又细腻,约是先生是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才将这人世间的看得如此通透。墨水瓶一样的天气,肿了脸一样的月亮,如在水中叆叇的红酒般的动心,如饭中沙鱼中刺的恶毒,一边印着过期作废一边不注日期的承诺…这层出不穷的比喻生动有贴切,字字珠玑,让人拍着腿叫好。
先生的话幽默却十分值得人深思,放在现在仍十分合适。如今人越来越多,城越来越大,而围城也越来越多,墙越来越高。人们总是处在这城内的困惑里,回忆着那城外的美好,围城的样子大概就像是数学里的集合,每每都圈着不同的事物,每个人都在无数个集合当中,被圈了一重又一重,而在生活的大集合里,找出各个集合的规律,从容的应对,不正是活着乐趣和意义吗?
中学生围城读后感600字4现代人观念开放了,对婚姻更加想的开,围城进去的快,出来也快,熟悉了不久结婚,婚后不久又离婚,视婚姻如儿戏,这样的人怎样能够理解爱的含义和生活的真谛?人海茫茫,两个人有缘在一个围城里并不轻易,既然结婚了,就要相互理解,互相体谅,经营好这份爱,经营好一个家庭。大家都要相互谦让,才不致让对方有逃出去的念头,试问哪些逃出婚姻围城的人,你们都更好的找到幸福了吗?你们回想往日的恩爱的时候就没有后悔过吗?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是这样,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干一行爱一行,富有兢业精神,有的人频频跳槽,也难觅如意的工作,他们厌烦本职工作,老是觉得别人的工作如何如何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换了新的工作后发觉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如意,想起原先工作的种种好处。只恨世上没有后悔药卖,时光不能倒流。
就拿我们的幼教工作来说吧,在网上我时常看见这样的一些文章,有的老师当初考幼师时觉得这工作挺神圣,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的会认为来的钱不快,看着一些同学、好友进了党政机关,权利带来了实惠;一些人下海经商成功,经济富裕。看着这些人别墅汽车、灯红酒绿,心里痒痒得十分难过,恨不得立马辞职跳槽去捞一把。等到真的逃出去了才明白党政机关并不是那么好混,人际关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下海经商也没那么轻易,风险大,竞争激烈,压得心里崩溃时才想起幼教工作的种种好处,有双休日,又有寒暑假,整天应对着一群活泼无邪,天真烂漫的小朋友,心理也变的简单快乐多了,也让自我变的年轻了许多了。回头再想想有这样让你愉快的工作,还为什么要去羡慕人家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安心幼教工作呢?看着诸如此类的文章我不由的想说:同仁们,让我们好好爱孩子,爱我们的幼儿园,爱我们的幼教事业吧。
最后,我要用钱钟书爱人杨的话来结尾:“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读后感,愿我们能好好的把握好、珍惜好这天的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更快乐更完美的。
“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
中学生围城读后感600字5《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人公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方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
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到达上海后,在准岳父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但最终与此二人感情破裂,并由此结识了苏的同学赵辛楣。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
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忙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期望……
《围城》主要有两大看点,一个是幽默的语言讽刺,一个是深沉的生活阅历。不得不佩服钱老的文字功底与创造力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与剖析。文中那些深沉的思想在幽默的语言下显得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那句被人用滥的“婚姻就像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围城》里说的不仅仅仅是婚姻和感情,更说的是人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益的课外读物,并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产生阅读的渴望。然而,由于时代的隔阂,学生普遍对名著缺乏了解,缺乏亲近感。面对大部头作品,他们往往产生畏惧心理,难以长期坚持下去,而当今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多且快捷,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文化快餐,即便为了考试,他们也乐于接受各类“名著速读本”,对原著没胃口,因而我们的阅读目标也往往难以实现。怎么办呢?为把学生引进文学名著的殿堂,我尝试了三种做法。第一,营造氛围。每堂课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走进名著”,形式多样,进行个性化创作,学生或朗诵、或表演、或讲故事……但内容必须是名著。第二,吊吊胃口。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以后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可以到《儒林外史》这本书中找来读读……”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进不顾母丧去打秋风”的闹剧,还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又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大的好奇,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反之,强行摊派阅读任务,常会令学生感到沉重的负担,从而对名著敬而远之。第三,划小组。有些名著比较短,学生可以挤时间细致地读完,而对于长篇名著,学生想细细品读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这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段承包,共同完成阅读名著。
二、传授方法
文学名著,是经过读者反复筛选,经严格检验的艺海明珠。读名著不同于浏览浅显易懂的通俗读物,要读出成效来,就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1、 中年人接过找零和购物袋,边走边取出帐单核对,突然发现多找了一元钱,随即一愣,停住脚步又核对了一遍,还是不对。正当我以为他会转身时,他却左右看了一下,从从容容地将钱和帐单装衣口袋里,快速地走出了超市……(2002《心灵的选择》)文章的细节写得生动准确,细腻传神,使文中人物的神态、心理、气质、性格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但其实作者并无什么“绝招”,只不过把我们平时生活中那些熟视无睹的一个场景一个画面写得“真切”些罢了。
例2、 “什么?”母亲吃了一惊,看着我,手举起来,又沉重的垂下。这是一位母亲丧夫后听到儿子不想上学时的反应,语言和动作的细节将母亲辛酸又心痛的感情描写得入木三分。
例3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地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动作细节,生动反映了阿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时,谁不觉得阿可悲、可笑、可怜?
例4、《儒林外史》中就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严监生临死之前始终伸着两个手指。两眼盯着那盏油灯,直到周围的人猜透了他的心事。掐掉油灯中两根灯捻中的一根,严监生才断了气。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一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的形象。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来,正是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从而使作品充满生机,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细节描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细节必须真实。 只有真实的细节才能准确地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出来,给人以真实感。而不真实的细节,不仅不能让人相信,还会破坏情节的连续性。 真实是细节的生命,也是整个文章的生命。据说日本著名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见画后,说:“你怎么画一匹瞎马?”画家辩解说:“你怎么知道是瞎马?它的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必须把眼睛闭上,这是为了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画中的马睁着眼睛头埋在草丛里吃草,准是匹瞎马。”画家愕然…………一个细节的失真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在“学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放开学生的“手和脚”,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笔者希望通过大量的课内外的阅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作为一线教师,笔者看到的、听闻的语文阅读现状让人揪心。初中三年,“死磕”6册教材里的200余篇文章。课外阅读量少,大多泛泛而读。笔者在做全校性“课外阅读问卷调查”后,最多的回馈是:喜欢看电视和卡通动漫;对书籍耐不住性子读;没时间读课外书;认为课外阅读对语文成绩的提高没有多大关系;理科老师“鄙视”课外阅读,强调做练习,可以更快提高分数;家长眼睛里只有分数……这些现实,令人尴尬。在近几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展示性”拓展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所谓“展示性”,一是注重教师在阅读过程对“听说读写”各方面的“下水展示”的引领作用,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最后以听、说、读、写、表演、竞赛游戏等多种形式展现自己的阅读成果。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以教材为基石,拓展阅读眼界”作为原则,合理调整教材布局,高效利用教材资源,重视拓展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去做。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一)家校合璧,筑书香门第。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导师。家校联合,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语文老师及班主任不间断地与家长沟通,尤其要引起家长对语文学习的重视,提高家长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我们可以这样做:让家长参与到阅读中来,为孩子买书、找书、上网查书,自己读书,陪孩子读书,与孩子聊聊书中的故事。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阅读展示课中,每学期安排一次名著阅读展示活动,邀请家长来观看。
(二)师生共读,闻墨韵漫地。
师生之间,只有共同学习,才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怎么读?生生共读一本书:可以个体自由读、朗读、默读、快速读、细嚼慢咽琢磨读,可以集体读、小组讨论读、争论读、分享赏读。师生共谈一本书:生生通过个别读,再小组讨论读,分享阅读感受,写下阅读心得,上台呈现阅读成果。老师也读,参与到学生中去讨论,写下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成果,欢迎百家争鸣。
二、多元展示,拓展眼界
展示活动课每周会安排一节课,设定主题,一周时间学生们自己读书、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准备好展示的节目。
(一)我手写我心。
“我手写我心”拓展活动,关键在于“写”,所谓“诗言志”,笔言情。实现从“阅读”升华到“写作”的目标。笔者在教授七年级学生读安徒生的《丑小鸭》一文时,让学生反复朗读该童话,并分角色演绎人物,揣摩“丑小鸭”心理,分享感受,课后布置了片段作文《我和丑小鸭》(200字左右),看着他们的文字,那份真诚和善良,深深地打动着我。因我能够清楚感受到安徒生这只“丑小鸭”的命运已经跟大多数孩子们的生活遭遇发生了共鸣,他们说要学习丑小鸭,并且相信努力之后会变成白天鹅。阅读教学的高效与否,最好的验证方法:一是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传授的阅读技巧,二是学生是否因文本的解读而对自身生活、社会现象有所感悟。“悟”的最好方式是“表达”出来,而静下心来思考的状态和写作的情景,则是我认为最动人的画面。
(二)话剧大演绎。
学生的话剧表演是基于文本的基础上,自导自演,实现从文本赏析中得到“体验”的目标。
笔者执教《枣儿》一文的经历,印象深刻。两位学生毛遂自荐说要表演话剧《枣儿》,经过一星期的准备后,课堂上一男生饰演“枣儿”,一女生饰演“爷爷”,学生们静静观看。10分钟后,演出结束,师生情不自禁地鼓掌。当我提问学生感受时,一女生竟然啜泣着,说想念自己的爷爷了。然后是三分钟的寂静,没有一点儿声音,我也哽咽了,不说任何话。这个场景,就是教育的最好状态,沉默是因为触动了内心最温柔的地方。正是这一课,给我带来了阅读教学的启示:文本可以演绎,只要是基于文本的拓展活动,都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去“演”,真情演出就是真阅读。
(三)影视剧赏析。
影视剧的欣赏是必要的,就像《课标》中所说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从影视剧赏析中得到“体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目标。因此,在阅读课中,老师对于影视剧的裁剪要精到而有意义,尤其是名著中历来为人们称赞的经典片段,学生在欣赏后应该讨论评析。笔者让学生欣赏电影《简・爱》中片段“罗彻斯特和简・爱在花园里互诉衷肠”的感人画面,让学生对比阅读教材中的这一段原著,谈论电影与原著之间的异同点,感受主人公简・爱的自尊自爱个性。《范进中举》一文中对“范进因听闻中举而发疯”的场景描绘是形象生动的,那“喜极而疯”的画面,通过5分钟影片欣赏,更加冲击学生的头脑,不禁感叹:范进真可怜。阅读教学中,教材文本是宗旨,电影手段是辅助,通过电影的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深刻理解了文本和社会生活。
(四)七嘴八舌谈名著
笔者在教室三尺讲台上设立《百家讲坛》:我读书,我说书。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实现从文本中得到“感悟与探究”的目标。笔者在教学《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时,体悟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于读书人的精神迫害,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儒林外史》,就带领他们进行专题研读《走进<儒林>,谈谈读书人》。分小组讨论研读,全书共56回目,周末作业每人平均读一回目,写下1000字读后感,回校后小组讨论,研读赏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主要事件,并记录下来。最后每组推荐一位学生上台分享演说。“听众们”拿纸笔记录并评价。笔者会在最后做一些知识补充或是点评工作。这就是学生们的“七嘴八舌谈名著”。这个展示活动很有挑战性,也非常有意义,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语的。语文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说的是“真阅读”,是学生真的静下心来去读,去思考,去分享。
(五)玩转语文大天地
语文阅读课程可以拓展为“听说读写演”等综合性活动。笔者坚持“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原则,尽最大努力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味语文中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笔者的引导下,语文课堂会成为“乐园”,师生一起“玩转语文大天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竞技类和文化沙龙。竞技类,顾名思义,需要通过比赛角逐胜利者,我们会模仿《中华好诗词》。比如“古诗词大闯关”、“诗歌鉴赏比拼”、“阅读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成语接龙大比拼”等。文化沙龙,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起畅谈文人、文学、文化。例如“走进唐诗”、“走进宋词”、“听听元曲”、“说说苏轼”、“走进成长小说系列”等。在游戏中,让学生们互相切磋,共同成长。真正去阅读,去感受,展现出自己的阅读能力、学识、勇气、自信。
三、科学评价,确保实效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学。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同时要尊重学生个体在学习基础和能力方面的差异性,考查时应采用“分层考核”进行评价。根据各学段的具体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查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笔者的初中语文“展示性”教学模式的实践已经有整整一年了,在这期间师生共同经历了酸甜苦辣,也共同成长起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阅读量扩大。师生共同发起了“积微斋”读书活动,天天读书,互相借阅,一学年下来,少则读书两三本(20余万字),多则达到十余本(超过百万字)。第二,阅读方法多样。学生们热衷于写读书笔记,做阅读卡片,做批注,写书评,沉浸在书海中不亦乐乎。第三,阅读兴趣提高。学生乐于参与各类和阅读相关的活动:阅读大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并且都取得好成绩。
当然,笔者的“展示性”教学模式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见效慢。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模式的阅读成效并非短时间内显而易见,这种阅读模式是要长年累月坚持下去才能出成绩出分数的,因此需要师生、家长耐着性子等待。第二,难以“皆大欢喜”。“展示性”阅读教学模式实践了一年多,成功激发了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遗憾的是总有十余位同学对文本阅读“无动于衷”,只是被动地接受着,他们并不快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笔者需要思考与改进的。
就像《课标》中一再强调的:阅读是个体的活动,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绝不可替代学生去感受。阅读教学,必须“以生为本”,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参考文献:
[1]郑玉涛.让拓展走在语文的路上[J].教学论文・论文集粹,2006.10.
面对众多的名著,我们高中生该如何选择和阅读呢?语文专家们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时,向我们推荐了20种读物:《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我们要在三年内读完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别、不同作者、不同体裁的名著,看起来很难,但其实比较容易。时间犹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我们要发扬钉子精神,一天挤出十多分钟读3000-5000字,一年下来就将读近两百万字的名著。三年一过,六百万字完成(20本名著约三十万字一本,共计六百万字)。如果寒暑假多挤点时间多读一点,速度会更快,也不会影响学习。关键是要制订好计划,树立信心,持之以恒,坚持就会读完。
一位名人曾说过:“最重要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读名著也要掌握方法,不是所有的名著都要一字一句去品读,而是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对于《论语》《孟子》《庄子》之类的名著要逐字逐句阅读理解,乃至背诵。对于《子夜》《家》《围城》《老人与海》《哈姆莱特》之类的作品,我们就可以采取速读的方式阅读。而像古代四大名著中最难读的《红楼梦》则可以用概要式方式阅读。因为《红楼梦》是章回体小说,这种体裁的特点就是章章既可独立成篇又是整部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回的题目就是对本章内容的简要概括,所以说章回体小说只要读了题目就能基本掌握整章的故事情节。同时,章回体小说的题目一般都对仗工整,语言优美,这是我们学习修辞的极好范例。因此,读这一类名著都可以采取概要式方法阅读。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我国早在本世纪初期就已经针对教学改革开展了合作学习,并将其纳入新课程标准体系中,并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合作教学做出了明确指示,通过合作教学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获得了共同发展和进步。不仅如此在义务教育标准中,语文教学也有明确定位,教学活动必须根据语文知识特点及学生自身条件进行,应符合实际需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维护学生天性中的求索精神,通过协作的方式进行自我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就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符合相关文件所要求的标准。
合作学习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全新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贸然进行,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全面改革,配合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这样才能够使得合作学习有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与其相匹配的教学组织策略的辅助,才能够顺利进行[1]。
二、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要想顺利开展合作教学,需要具备下面几点前提条件:(1)与学生身心特点相匹配: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心理和生理的成熟期,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对事物形成一个完整的看法,在这样的前提下,在进行教学规划时,可以进行全面的教学规划,对学生进行系统培养,着重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有效沟通的能力;(2)在围绕合作学习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作为理论指导或者参考标准,开展精读与粗读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博观约取,遵循“小而精,范而广”程序,针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思考与感悟是其中的核心与精髓,通过有计划、有方向、有针对性的学习,博观约取、有的放矢地展开阅读学习,对文学世界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汲取和吸收,强化自身的思考感悟能力,与书籍进行思想交流。不仅如此,还应在接下来的生活中,通过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及对作者设身处地的思考,深刻文学作品的思想精髓,感悟其精神内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组织策略的辅助与配合,才能够达到这一目的。(3)使学生摆脱学习过程中的依赖性,能够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并用良好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会对问题深入思考[2]。
三、合作学习应用
1.思考、组队与共享
提出能够勾连出教学内容的问题,使学生经过深入思考之后分组讨论,各自表达出自己的思考与看法,并在讨论过程中,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在查缺补漏的过程中,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使得答案变得更加完善和合理。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划分,先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与分析,逐渐形成小组观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讨论,表达出各小组的看法,最终在班级中形成集全班思想于一身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懂得如何进行深入思考,并且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丰富观察角度,拓展思想空间,不仅加深理解,而且使得学生思维得到拓展。
具体来讲,可以将课堂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划分,分为已知、想知及想学的内容,并列出表格让学生进行填写,通过明确的标识,使得学生之间能够清楚了解各自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意愿。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搭配,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互帮互助中完善知识体系。这样,将会在课堂中形成浓烈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在这一过程中强化交流与沟通,使同学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并对相关知识形成更加系统的认识,强化学生认知能力[3]。
2.文学圈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形成自然的交流氛围和交流习惯,并在这种分享与交流中,相互促进与提高,这样就能够使得成员们的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得不间断的提高。这种方式针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来讲,有很强的适用性,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使学生的作业负担越来越重,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脆弱。所以我们要提供一些文采俱佳的文章,让学生看完之后,找出其中优美的、富有生活哲理的句子加以品评、欣赏。或者写读后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从文章中所吸纳的思想精髓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注重文化积淀,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中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关于“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论述,体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B.司马迁认为,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心充满悲怨之情,所以创作《离骚》。
C.龚自珍是清末人,有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宋濂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意谓他是文官的首领,也就是宰相。
此题起到了鼓励学生扩大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面的作用。但是,据抽样调查,此题的正确率不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中吸取的营养太少了。
实际上,我们平时在教读优秀名篇课文时,都可以设计一些题目促使学生读一些原著。如请问《三国演义》五虎将是指哪些人?请列出几个最感兴趣的小故事。金陵十二钗是指哪些人?他们各自的命运如何?你能讲讲《儒林外史》中的吝啬鬼的故事吗?等等。
学生的创造性特别是语文方面的能力,应该离不开古今中外的文化积淀,学生只有多阅读才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有更强的创造性。
三、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有梯度的练习。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可一改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开设“自助餐”。作业的设计有梯度,可以让学生有较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学习,培养语文能力。如学生学了《荷塘月色》一课,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辨词:浩渺、渺茫;幽僻、幽静。
连词成文:袅娜、凝碧、幽僻、风致、倩影。
摘录文中你认为写荷塘风光很优美的句子。
根据课文第四自然段创作一幅月下荷塘图。
如果你在荷塘边,面对美妙的景色,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你把感受写下来。
学了课文,请你做一回导游,介绍一下荷塘的风光,写一段导游词。
(以上作业,学生可以自选2至3题做。)
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能力稍差的可以做简单的。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学完课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做出推想。
这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自己还不能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的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疑惑,先在自己的学习组内讨论,再求教于老师。这样的作业设计意在促使学生质疑、提高学生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推想答案的能力。过去大多是教学生如何答题,而不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科学发明,都是先有问题才有答案,不可能是先有答案再寻找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可能是教学上更值得重视的问题。这已不仅是一个作业形式的问题,更是一种思维形式、思维习惯的培养问题,是学生的语文修养真正得到提高的关键环节。
如教学《登高》一课:
问:“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作客”相同?
推想:不同。这里的“作客”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处在战乱的年代。
教学《荷花淀》。
问:课文第24~29段中,当水生嫂问:“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说:“没什么话了。”可后面又说了几句“最重要的话”,这是为什么?
推想:前后有本质区别。“没有什么话了”,是针对生活、生产而言的,相信妻子都能做好;“最重要的话”是针对气节而言的。可看做夫妻的诀别语,所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事实证明,由于给学生开辟了这样一个舞台,他们的才智都得到了充分的启示。自己设问,自己讨论,反复思辨,不仅“知其所以然”,而且使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延伸。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设计的作业应丰富多彩。语文教学任务不仅是传授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人生道路是自己书写的,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这些丰富多彩的练习样式,无疑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了语文学习乐趣的基础上,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创造力。
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将阅读引向课外?个人认为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挖掘文本的情感元素,精心设计衔接点,为课内外阅读牵线搭桥。
一、凸显“落差”,营造悬念
瀑布没有水位落差,壮观无存;文章缺乏情感落差,震撼无力。在教学中,适时凸显情感落差,营造悬念,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少年闰土》推荐阅读环节,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在我们的想象中,每一次的久别重逢都该是喜极而泣啊!可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故乡》片段。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师:看完文章,你想说什么?
生:啊!两个好朋友怎么会形同陌路?
师:是什么原因使闰土变成这个样子的?“我”和闰土为什么产生了隔阂?答案在《故乡》这篇小说里,老师期待下次在课外阅读课上与你们的交流。
教师准确把握“喜极而泣”和“形同陌路”这两种情感之间的落差,设置悬念,在学生心中掀起轩然大波,驱动着学生为了揭开谜底去阅读,实现《少年闰土》向《故乡》的延伸,延伸到《朝花夕拾》《呐喊》……
这样利用故事中的“情感落差”来激发学生阅读的例子不胜枚举。另一位老师在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最后一个环节时,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 同学们猜一猜,严监生这个吝啬鬼,如果老婆病了他会出钱吗?学生:不会。师:错了!严监生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想全面了解严监生吗?请走进《儒林外史》,去品一品人物描写。
二、填补“留白”,唤醒情感
留白是国画的一种作画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留白的画面便会流动着生命,有了万千气韵,文章的留白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纸船和风筝》一课,课文在“松鼠把纸船放进了小溪,向小熊示好”内心活动描写处留白了。教师不动声色地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及时进行了补白:“此时他心情怎样,会有哪些心理活动?”二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与同伴的交往经验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教师在交流后适时出示原文《49只纸船和49只风筝》的情感描写片段:“然后,他把纸船放进了小溪。他希望纸船顺着溪水漂呀,漂呀,一直向山脚漂去,漂到小熊的家门口;他希望小熊看到了纸船后,会马上放飞一只风筝到山上来!他就一直抬头看着天空,期待着奇迹出现。他的心‘扑通扑通’跳着,真怕小熊不理睬他……”这样,通过情感补白,用主人公的情感唤醒了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阅读刘保法爷爷的《我的秘密城堡系列(童话卷):纸船和风筝》的火花。当课文的留白,成为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载体时,我们的推荐阅读环节就会灵动起来。
三、认同“愿望”,亲近作品
许多著名的文学家,他们是怀着美好的写作愿望创作的。马克・吐温怀着“娱乐孩子们”的美好心愿孕育出《汤姆・索亚历险记》,使汤姆・索亚这个可爱的“顽童”形象,一百多年来饮誉世界。孩子们怎能不拜读?林海音在《冬阳・童年・骆驼》写道:“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童年”这块巨大的磁铁还不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吗?更有司马迁直言进谏却遭受腐刑,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完成《史记》,实现了父亲的遗愿。这样的毅力和写作目的,令学生肃然起敬,怀着敬畏欣赏《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唯有认同,才有参与,才有对话。”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同了作者写作愿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才会被充分调动。
四、点燃“激情”,提升感受
阅读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课标除了在“总体目标和内容”中指出:“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还分别在三个学段中强调阅读要“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不断追问:“你聪明的,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返呢?”学生通过学习粗浅地感受到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此时教师“蓄意而导”:“假如时光在你身上停留,你的时间怎么也用不完,你永远不会老,这样的日子你喜欢吗?美国作家娜塔莉・巴比特的《不老泉》将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神秘的世界。”嘿,还能长生不老!寥寥数语点燃了学生阅读《不老泉》的激情。学生通过阅读小说、观看电影、写读后感,得到启示:如果人长生不老,那么他和卡在溪边的石头没有什么两样;正因为生命有限而且短暂,我们才会珍惜,才会不白白走这一遭;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也是命运齿轮上的一部分,有了死亡,生命才完整……心怀感悟再读《匆匆》,感受有了提升。一个课内外阅读的来回,是螺旋式上升的来回,学生的感受更深层次地靠近了作品的核心价值。学生阅读《匆匆》《不老泉》期间所获得关乎“时间和生死”的营养必定是深沉而持久的,是滋养着生命的。
五、引发“共鸣”,储存感动
有人说:“感动,是最好的教育。”有人说:“感动是灵魂的悸动。”还有人说:“感动是永恒的希冀。”深受感动,就能产生共鸣,就能进入心无旁骛的阅读状态。
安徒生的《丑小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教学“丑小鸭变成漂亮天鹅”这个片段时,共鸣未曾预约,却令人感动。
师:童话中的丑小鸭,他变得这么美丽,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丑小鸭在心里发出快乐的呐喊……
生: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师:对着自己的影子,他幸福极了……
生: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师: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美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丑小鸭丑不气馁,美不自满。学到这,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关注到最后排的一个孩子把手举起又放下,举起又放下。教师立即走到他身边请他回答,孩子眼里噙满泪水:“我在班上年龄最大,个子最高,学习又不好,总感觉别人在嘲笑我。从今天起,我会学习丑小鸭的勇敢,要昂首挺胸,不再驼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