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汽车技术与营销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TG93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自2008年招生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体系设置未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相结合”的思路;核心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过于偏重电控系统方面的检修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即较为重视汽车维修企业的保养与维修服务;课程内容深浅度的把握不够合理,不能较好地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等内容的课程(如汽车改装、电动汽车、汽车租赁、二手车营销等)开设不足;课程体系未能合理兼顾理论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过于强调技能培养,过度忽视重要知识传授等等。鉴于此,在当前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大环境下,设计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新课程体系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在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前提下,新课程体系应能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能符合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2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理念和方法
2.1改革理念
在新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以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按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来设计课程,突出职教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原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或增补新课程。公共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基础课程突出为专业技能培养服务,专业课程则紧跟汽车营销、汽车技术服务岗位及相关联岗位的发展。新课程体系应能将理论知识传授与实际专业技能训练相互渗透、有机交融,应充分服务岗位、突出岗位核心职业技能培养,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在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教学安排方面,充分与“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课程设置体现先后知识和技能的衔接问题。该问题主要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加以体现。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在50%以上。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从课程实训到综合实训、从基本技能训练到职业技能训练、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从专业见习到专业实习、从校内实训到校外实习的转化,实践教学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企业见习—课内实训—集中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2.2改革方法
新课程体系构建采用的具体方法如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的工作岗位,对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研;经过对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确定完成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按行动导向课程体系要求对需要学习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进行重构,形成本专业特有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应包括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和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三个方面。
3新旧专业课程体系对比分析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课程大致可分为五类:公共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限选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及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在改革前后,公共基础课程基本不变,但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对课程学时进行了适当的压缩;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限选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变化较大,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另外,在原有的专业选修课程基础上,增加一些新课程,如汽车美容与改装、汽车租赁、汽车会展与策划、汽车车身修复、汽车商务谈判及专业论文写作等。
4改革成效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已应用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1023131班的课程教学中,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体现为:加强了职业素质的培养,用人单位较为满意;加强实践环节所占的学时比重,学生动手能力强了,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课程成绩比以前明显提高;课程安排更能体现知识或技能体系的先后性和学生能力,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比以前提高,便于提高学生综合性技能的培养;选修课体系中增设了许多新颖的选修课程,学生选择专业选修课程的踊跃性大大提高;按照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新课程体系紧紧围绕企业的需要,紧密与企业结合,使学生在教学过程能较好地体验企业氛围,毕业后较快适合企业的工作要求。总之,从目前的情况看,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预期的良好成效已基本实现,但仍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观察,并及时进行后续的持续改进。另外,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功也将为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巨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军.高职项目化课程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3]刘存山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中国电子教育,2010(2).
作者简介:谭克诚(1974-),男,广西象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车辆工程、教育教学管理等。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服务柳州培训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编号:2013LX232),主持人:谭克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8-0048-0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着力构建五个方面的内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而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实施与落地要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个核心。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在2010年正式成为广西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来,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广西汽车城”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围绕柳州是“广西汽车城”,柳州职教园区就座落在“广西汽车城”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广西汽车城”的核心龙头企业,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自2011年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全方位合作以来,正式拉开了“城校企”合作模式。本文通过四个方面的内容来说明“广西汽车城”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所解决的相关问题和取得的成果,力求在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建设上探索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开创“城校企”模式,提高合作育人工作系统化程度,解决合作育人不落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依托柳州职教园区座落在“广西汽车城”内的优势,学校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通用五菱”)共建、共管和共享“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服务柳州培训中心”(简称“培训中心”),建成上汽通用五菱全国最大的“校中厂”培训中心,形成合作育人工作体系,整体推进合作育人,惠及所有汽车专业学生。
(一)创新平台的建设理念
根据柳州市政府的总体规划,在建设思路上,把柳东新区建成广西汽车城和柳州职教园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入驻柳东新区,市政府对整个州职教园区实现金钥匙工程,搭建城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在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上根据广西汽车城企业对人才需求转化为教学模式,为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为育人服务[2]。
(二)城校企平台管理机制的创新
在培训中心的管理上,按照“一个模式,两个中心”,即以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根本,按照企业要求建设全国样板“培训中心”,学校结合教学要求构建与企业培训中心一模一样的汽车技术实训中心,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学校管理制度,全部由学校对培训中心进行管理,对汽车技术和销售服务培训、实训教学安排、企业文化建设、库房管理、实训场地建设等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完善,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长期存在的问题[3]。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平台
引入企业新车型、新技术、新服务和新文化,与企业共建和共享企业培训中心和汽车技术实训中心教学基地,解决工学结合相关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升教师核心专业课程开发能力、实践教学设计能力、校企合作科研课题能力、汽车技术服务水平能力;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构建“城校企”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实践平台
(一)以“建城引企、企校融合”的建设理念,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按照“一院一品,校企深度融合”的思路,汽车技术学院依托“广西汽车城”,引入一家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上汽通用五菱),重构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专业办学的综合实力,提升专业社会服务与辐射带动能力。
(二)“实践教学、社会服务”综合运作机制,解决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困扰学校的“一缺五难”问题
1.解决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缺乏有效载体的问题。按照学校“一院一品,校企深度融合”的思路,即一个骨干专业配套一个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带动其他相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专业群优化发展,建成一个综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校企深度融合过程中,我院汽车技术实训中心基本实现实训室建设上三个标准化模式:实训室建设标准化,实训项目标准化,实训行为标准化;实现“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准员工”合一,实践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
2.解决了专业教师开发课程遇到困难、教学设计提升难、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难、兼职教师聘请难和教师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能力难的问题。汽车技术学院常年有15名专任教师通过上汽通用五菱的专业认证,被聘为企业的培训讲师,汽车技术服务水经验丰富。上汽通用五菱常年有5名工程技术人员被学校聘为专业建设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4]。学校与企业共建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团队,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服务管理与技术服务开发,有效解决了教师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能力难的问题,同时与企业合作申报相关课题。
三、“城校企”模式校企合作育人平台进一步完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一)推动汽车专业群的优化与发展
校企双方建成“培训中心”,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制造与售后服务人才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合作育人平台“培训中心”、信息、设备、师资等资源,紧紧围绕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制造厂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4S店对人才的需求信息,为上汽通用五菱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利用上汽通用五菱品牌和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开创学校汽车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学校汽车技术学院从2007年建系开设1个专业(汽车运用技术)2个教学班级69人开始创业之路,通过平台建设,目前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技术服务方向)、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等5个专业(含方向),共22班级856人,推动汽车技术学院专业群的建设、优化与发展。
(二)推动汽车技术实训中心三个标准化建设
学校利用合作育人平台,引进企业文化,对接职业环境,建设成全国样板“实训中心”。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4S店特有的环境为参照,建设“真实性、先进性、综合性”的校内实训中心[5],真实的汽车技术服务实训基地,完全满足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技术服务培训要求和学生对汽车技术服务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诉求。通过合作育人平台,推动汽车技术实训中心实训室标准化建设、实训项目标准化建设、实训行为标准化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实训室标准化建设是指按照汽车企业6S要求进行整改和完善;实训项目标准化按照校企共建实训室的设备开展相关的实训项目以目视化的形式展现在实训室;实训行为标准化按照企业员工着装要求学生进入到实训室统一实训着装,并且手机入袋。
(三)推动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需要相关联
依托广西汽车城龙头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对接行业企业用人和技术标准,改革专业教学内容以匹配汽车技术服务对人才的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专业培训教材。以上汽通用五菱技术服务标准为依据,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核心课程标准。对接工作任务,重置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改革专业教学内容以匹配企业岗位要求[6]。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5个专业中设计相关教学项目。校企共同编写教材,新教材以实践整合知识和技能,从实践过程着手,由实践整合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教材编写体现学生的成长成材规律,按照初级维修技师课程、中级维修技师课程和高级维修技师课程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编写。
(四)学生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8%,受到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制造厂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4S店经理的高度评价;在顶岗实习和参加工作期间,70%的同学走上班组长、管理员和技术服务主管岗位。
四、“城校企”模式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建设成果
(一)建成了“一个模式,两个中心”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
目前,校企双方统筹建成6500多平方米“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作为上汽通用五菱全国最大的“校中厂”培训中心,具体包括:“1个汽车营销中心;10间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整车实训室3间,发动机实训室2间,电气实训室3间,底盘实训室2间;配件室2间;资料室1间;多功能会议室2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汽通用五菱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汽车技术学院已建成与培训中心零距离对接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形成标志性“上汽通用五菱培训中心”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成果。如表1所示为汽车技术学院实训中心标志性建设成果。
(二)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依托广西汽车城“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服务柳州培训中心”,构建了“以岗导学、项目主导、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通过本项目的实施,2011年以来,该成果先后应用于本校汽检、汽运、汽电3专业,惠及1500多名学生,有效支撑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成国家级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自治区特色专业1个(汽车运用技术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出版教材近10部,校企合作开发培训教材38部,项目教学案例64个。
(三)“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取得成效,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教师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培训中心”成为专业教师提升技术服务能力的摇篮,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教师,在“培训中心”通过上汽通用五菱认证的培训讲师达到15人,提高了“双师”素质,专业教师的双师比例达80%以上,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获得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教师获得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4名教师获得市级优秀教师,教师发表核心论文4篇,一般论文40多篇。“培训中心”连续三年成为柳州市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技能比赛项目“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的举办场地。
(四)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五年间(2011-2015),学校利用“城校企”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在广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西选拔赛“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和“汽车营销”赛项两个项目中全部获得一等奖,获得一等奖9项;代表广西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得1金8银8铜的广西最好成绩。
(五)服务社会功能得以强化,服务区域经济成效明显,校企合作成果显现
“培训中心”构建上汽通用五菱技术服务培训平台的社会服务综合体系,既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培训平台,又可提升教师的科研综合能力。2011年以来,汽车技术学院教师获国家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专利12项;获专利受理25;立项区级课题13项,开展职业技能服务和培训达2.5万人次,连续5年为上汽通用五菱全国汽车4S店员工技术服务技能大赛提供技术支持,教师作为技能大赛裁判人数为206人次。
五、校外推广和社会影响
本项目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全国政协相关代表团、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相关代表团、广西教育厅相关代表团、柳州市政府相关代表团、柳州市教育局代表团及其他、广西职业技术院校等20多批次国内代表团共2658人次来校进行学习和交流;并在2014年11月汽车产教对话活动暨第十一届全国汽车职教年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广西汽车城”作为区域经济优势特点,校企合作建成“培训中心”育人平台作为载体,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标准、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以及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
[2]邓志良.职业教育(园校企)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9).
[3]产教园+工作站:合作育人平台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9).
1 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近年来,在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一体化育人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盛况空前,笔者所在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近几年都参加了湖南省技能竞赛营销组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笔者自身的感受而言,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及专业建设提供了方向和具体思路。技能竞赛考查的是参赛选手的职业综合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技能竞赛的规则和考查、评价标准,高职院校能快速定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为教改和专业建设提供建设性的思路。竞赛结果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还可以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增加创新型的课程内容,如全新的工艺、操作知识等,从而提高成绩与课程质量。另一方面,促进了实验与实践操作等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
二是能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高职院校不比本科院校,没有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等各种各样的平台展示,故技能竞赛在近年越来越受到追捧,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竞赛的权威性和比赛的公正性,参赛选手的职业能力能直接反应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应用能力[1]。由历年的获奖情况可知,办学成果突出,教改效果显著的院校通常都在获奖之列。
三是打造高职院校师生交流的平台。技能竞赛场上,来自各个地区的高职院校在同一比赛平台展示自我,角逐奖项,最优秀的选手还能进参加全国甚至世界级的技能比赛,与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共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交流,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是深化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职业技能竞赛的结果得到行业、企业认可的同时,也使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对参赛选手、获奖学校学生的追捧,特别是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很多单位可能因此主动联系职业院校,提出合作意向和实施项目,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选拔优秀的专业毕业生。由此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提供顶岗实习的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还可以为行业提供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等,特别是为中小企业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优质的技术培训服务。另外,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学校任外聘讲师,增加师生对企业技能需求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技能竞赛对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建设的影响
各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技能竞赛不能仅仅是部分优秀高职学生的舞台,更应该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和催化剂,高职院校应以技能竞赛为契机,积极探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以下简称:汽营)专业教学新模式,促进汽营专业建设。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016年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规程中指出:在整体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学校技能教学水平的基础上,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比赛[2]。职业技能竞赛,可以让学校了解到社会最新的技能要求,促进师生对社会最新的职业能力需求的掌握,以竞争的方式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增强在职业技能领域的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学校也可以在这样的竞赛中明确今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根据技能竞赛对参赛选手的竞赛要求,我院汽营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具有汽车销售、汽车服务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汽车商务评价与业务接待能力、汽车营销策划与评估鉴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的体魄,能从事汽车及其相关产品的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汽营专业的就业岗位为汽车销售、汽车服务行业相应岗位;要求具备四大能力:汽车商务评价、业务接待能力、汽车营销策划及评估鉴定能力。根据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对汽营三年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手段及教师培养进行调整。
2.课程设置
在技能竞赛中,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岗位标准是竞赛的重要内容[3],汽营专业将国家和行业标准均融入进理论和实训教学,并要求学生在大三时必须通过中级技能考证(汽车营销师、维修技工二者选一)方可毕业。专业教学紧跟标准并每个半年更新一次。
研究竞赛题目可知,竞赛题目都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因此,汽营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2014年,汽营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学分比重为8:1.2。到2016年,考虑到纯实践课程仍然需要理论技术支持,将纯实践课程改为理实一体化课程,学生前半学期学理论,后半学期实践,调整后理论和理实一体化课程比重为,4.5:1,如果将理实一体化课程的理论课程部分归结到理论课程中,理论和时间课程学分比重为:5.5:1。由此看出,汽营专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教学学分比重,也更符合现代化职业能力教育要求。
3.教学及评价手段
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必须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或任务训练中,对工作过程的各环节做出正确的评价,也就是说必须建立科学的高职课程考核体系[4]。汽营专业教学效果的评价原来只是单一的唯考试分数定论,分数代表学习效果。基于此,汽营专业结合省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通过过程和结果双考核形式,并明确了各考核点的权重和分值,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技能竞赛这一全新的教学活动形式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占有重要的地位,全面加速了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也增强了我国的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实际影响力。通过竞赛,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应以大赛为抓手,以大赛引导专业改革,积极主动地推进专业建设,推动高技能人才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忠.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促进作用的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2] 王洪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成人教育,2013(9).
[3] 张岂之,谢阳举.西方近代现代大学理念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4).
在汽车技术进步加速、汽车技术含量日益提高的今天,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如何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如何体现它的培养目标,如何顺应企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要求,是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极其重要的任务。本文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为个案,对高职汽车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一、完善、充实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方向是前提
高职院校办学的目标,应突出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培养能适应生产第一线需求,具有多种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人才。另外,各专业之间应互相补充,相互渗透,培养一专多能、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协调统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我们以服务汽车后市场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汽车运用技术类专业群。汽车后市场指汽车生产出厂到报废的整个过程,包含汽车及配件的销售,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的保险与理赔,汽车整形与装饰,二手车的交易等领域。对应的主要岗位群及人才规格如下:
1 岗位群:汽车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性能安全检测的技术管理、汽车零件检测与鉴定、汽车钣金维修工、汽车涂装维修工、涂料调色工、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销售顾问、汽车服务顾问、汽车机电维修技术员、保险类公估行公估员、保险公司车险员、旧机动车评估人员、汽车机电维修工等。
2 素质结构: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辩证思维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就业观念、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不断学习,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 知识和能力结构:本专业群培养的学生都应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借助工具书能熟练地阅读汽车说明书、维修手册等技术资料;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识图、一般机械机具使用的能力和较强的分析、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不同的专业方向还应具有满足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还应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汽车及配件营销、汽车技术管理能力、消费心理学、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性能与使用、客户关系管理、公关礼仪等知识,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体现能力培养是实质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明显地不能适应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不协调,课时分配不合理,职业技能培养严重不足。为适应市场经济对高等技术人才素质的需要,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必须在社会调研、考察、技术论证的基础上改革教学计划。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对教学大纲及时修改或调整。课程设置应突破学科体系,突出能力的培养,力求体现新技术、新材料、新知识、新工艺的应用,使专业知识结构、课程设置最优化。为此,2006年汽车工程系组织教师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研,走访了江苏省汽车维修企业近300家,发放调查问卷600多份,并聘请专家召开了汽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的建议和意见,构建学生技能、素质结构。采用“1+1+0.25+0.75”分段学习:学生第一学年在学校学习基本素质课,搭建专业的基本素质平台,第二学年在校学习专业基础技能课,构筑专业群所需基本技能t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前半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本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和实训,形成学生的职业技能,(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后半学期和第二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生的培养中。
1 基本素质平台。给学生搭建本专业的文化基础知识结构,注重提高、培养学生基本文化和政治素质,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融入教学活动,尽量采用案例教学。主要课程:德育基础、政治思想概论、军事理论、多媒体技术、体育、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用英语、汽车职业入门、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形势与政策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强化训练。
2 专业基础技能平台。现代汽车服务企业传统岗位分工被灵活、整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代替,因此,应加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将相关专业知识有机融合,适当拓展“专业”基础技能教育的广度,加强“核心职业能力”的训练,注重专业群学生从事岗位通用的基本技能培养。通过该平台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汽车后市场各服务岗位所需的汽车各总成件的拆装能力、维护与保养能力及基本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该平台包括发动机机械维修、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柴油机维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空调及车身电器维修、汽车传动系统维修、汽车制动系统维修、汽车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汽车使用与维护10门课程,打造服务于“汽车后市场工作岗位群”的核心技术能力。这些课程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体现做学合一。
3 专业职业技能平台。针对专业群各专业学生从事岗位的特点,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定向,选修相关课程,培养具体的岗位工作能力。如汽车整形岗位选修: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装饰与美容、汽车事故车评估等。再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岗位选修:汽车销售礼仪及洽谈技巧、市场营销学、汽车及配件营销、汽车标准销售流程、汽车4S店实务与管理、汽车装饰与美容、汽车保险与理赔。注重所需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这些课程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来组织教学。所有课程实现现场教学、工学交替,并且根据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化“模块”学习。
4 综合素质平台。注重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以往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分强调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其它素质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就要将素质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来考虑并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设计专业教学方案时就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来实现,还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选修课程设置等活动来保障。该平台主要通过专业的选修课程、学院开设的任选课程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实施。
三、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1 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武装自己。既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地学习本专业相关的先进理论知识,加强动手能力,提倡教师具有“双师证”。
2 重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一方面按照教师的专
业方向,建立教师到相应企业实践锻炼的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技术开发和对外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工作。建立“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专业教师必须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另一方面,加强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力度,主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
3 要求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提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积极编写专业课教材,因材施教,提倡个性化教育。如我院在财务预算中设立院内科学研究基金,用于院内专业技术人员对职业教育课题和自然科学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设立院内自编教材专项基金,资助经过论证后可行的自编教材的出版,用于鼓励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
四、建设共享性、复合型实训基地是保证
高职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强调学生的实践训练及其职业技能的获得,实践环境的建设正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1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依据工作情境和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设计实训项目,依据专业群各职业技能模块建设实训基地,其中包括理实一体化教室、综合模拟试验中心、仿真实训系统和生产型实训基地。根据专业核心教学项目设立相应的生产性实训车间,每个实训场地接入互联网,设立多媒体讲课区,结合校外实训基地,基础实训与专业实训相结合以满足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训的需要。
2 完善与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我们实行了两个转变:第一,将封闭式管理改变为开放式管理。实训基地的开放时间基本与实训内容相对应,对必修课的内容,可按课程表规定,统一安排时间。同时,还选择若干时间段在课余开放,这样既可让技能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补做个别实验或进行基本训练,也可让有潜力的学生尝试做选修内容。也可以建立预约开放制度,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经教研室或者任课老师同意,由实训中心安排学生从事所要求的实训内容。第二,实训基地管理手段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改革为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我们开发出一套适合院校实训基地实际情况的管理软件,依托校内相关专业,组织师生联合开发,并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实训的一个内容。此外,在加强实训基地工作人员的管理,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责任管理的同时,要引入市场机制,将管理人员的薪酬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优绩优酬,拉开收入档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校外实训基地通常采取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共建联办,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一般由企业负责,学院主要起协调作用。或者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联合成立校企实训基地专业工作组,由校企双方有关人员组成,制订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为学生参加职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将学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走以“应用化、特色化、地方化”为特点的发展道路。作为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核心任务,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服务业已发展成为一个极具发展空间和潜力且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服务性行业,但高素质、高层次汽车服务人才的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国内汽车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出于培养广西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汽车服务人才的目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首批申报的6个本科专业中申请设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经教育部批准,从2012年开始招生,由此成为广西第二所举办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明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确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举办该专业的宗旨及专业特点为出发点,同时也要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及地方性高校生源构成情况等诸多因素来决定。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按照学院“产学融合、异科融合、工学融合”的教学方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遵循以现代汽车服务技术为主线,坚持实施融汽车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宽口径、厚基础教育,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面向汽车服务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其规格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产品知识及技术基础, 掌握必要的工商管理方面的理论、汽车市场营销、汽车维修服务、国际汽车贸易和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的综合素质, 能够从事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汽车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阅读外文专业资料,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具有本专业前沿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先进的科学知识。
2.素质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汽车服务职业道德;具备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3.能力要求
作为应用型人才,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方面。基本能力是指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沟通能力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专业能力是学生应具备汽车市场调查和营销管理能力;具有汽车电气、电子控制技术分析能力;具有汽车技术状况测试与评估,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及排除等工程技术能力;具有汽车运用管理、汽车服务企业管理能力。综合能力是指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4.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用人单位普遍注重应聘者的职业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础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应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毕业时具备汽车维修工(高级)、二手车鉴定评估师、汽车营销师、汽车碰撞估损师、汽车保险公估师等职业技能素质,我们鼓励学生考取一个或多个与本专业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建立“本科教育+职业技能素养,3.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是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能否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地方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人才。笔者所在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提出了“本科教育+职业技能素养,3.5+0.5”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将4年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压缩为三年半完成,最后一学期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培养汽车服务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坚持专业改革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一致,教学计划与职业生涯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的原则。以培养和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以全方位能力培养为根本,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平台,课程改革为根本,职业考证为入口,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用人要求课程设置专业理论教育实践环节教育师资建设”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逻辑建设主线,重实践建设强师资队伍,促进资源保障条件建设。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职业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为本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校内环境下的实习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实践,获得最为直接、有效的职业岗位经验,完成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岗位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对接。
三 构建模块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动态特征和极大的柔性特征, 能在保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和专业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加以引导, 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三大模块,本专业毕业要求达到的最低总学分为20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32学分(必修27学分,选修5学分),占总学分数的16%,包括《基本原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体育》《航天概论》《文学欣赏》等主要课程;理论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85学分(必修66学分,选修1分)占总学分数的42.5%,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服务工程》等主要课程;实践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83学分(课内实践36学分,集中实践47学分),占总学分数的41.5%,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汽车拆装实习》《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实训》《汽车营销实训》《驾驶实习》《汽车维修工培训及考证》《汽车营销师培训及考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教学内容。该课程体系完全突破了高校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充分的体现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厚基础,多方向,重实践,强能力”的课程结构特点。
四、结语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 开拓创新。只有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寻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才能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1]周桂凤.角色扮演法在中职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5
[2]王冬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
[3]吕亚君.“商务礼仪”课程整体设计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
[4]蔡华妹.商务礼仪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4
[5]苏陈艳.浅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培养[J].校园英语,2014(21):84.
[6]徐小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礼仪素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188-189.
[7]石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8]陆娟,杨晓嫱,张婵依.外语专业商务礼仪教学必要性及教学改革具体操作设想[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29-130.
商务礼仪论文参考文献:
[1]吕冬梅.商务礼仪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07(21):136-137.
[2]王冬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4):146-147.
[3]李湘棱.电子商务实务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与教学应用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7):140-141.
[4]李军莉.远程教育中《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研究——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为例[J].才智,2014(33):43,45.
[5]宁艳珍.《商务礼仪》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师,2015(7):222-223,226.
[6]颜莉虹.面向高职学生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90-94.
[7]严军.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93-94.
[8]何剑霞.情景化教学法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1(6):132-133.
商务礼仪论文参考文献:
[1]宋峻峰从当前社会需求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32):123-124
[2]朱颖高职商务礼仪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17):145-146
[3]莫少红高职“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36):148-149
[4]罗金凤高职商务礼仪课程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21):120-121,122
[5]刘秀荣基于行动导向法的商务礼仪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5(27):72-75
[6]向立志,崔晓莉从企业需求探讨高职文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82-84
[7]萧琳基于岗位核心能力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礼仪”课程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3(36):138-140
[8]张淑英商品经济市场环境下关于商务礼仪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商贸,2014(19):214-215
[9]史锋,张徽商贸类学生商务礼仪素养教育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1(2):142-145
(一)服务营销的基本理论
市场营销组合要素最先是由著名学者尼尔?博登提出的,包括产品、定价、品牌、分销、人员推销、包装等。这些营销组合后来形成了所谓4P 组合,即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和Promotion(促销)。著名营销学家布姆斯和比特纳在对传统营销组合框架加以修改和扩充后,将服务业营销组合修改和扩充成为七个要素,以适应企业进行服务营销的需要,即在传统的4Ps 基础上,又增加了“人员”(People)、“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服务过程”(Process)三个变量,从而形成了服务营销的7P组合。
(二)汽车服务营销的基本理论
汽车服务营销是以服务营销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用户满意度为导向,树立全员性、全过程的服务理念来提高汽车企业竞争力的活动。汽车服务营销的结果是在每一个环节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服务过程是7P’S服务营销理论中最重要的因素,按照服务过程对服务营销内容进行划分是最汽车行业内的主要划分标准之一。因此,本文也将根据汽车服务过程对汽车服务营销的内容划分为汽车的售前、售时和售后服务三部分。
汽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在整个消费品中位于高端位置,它具有高价值、高价格、重复使用、多次投入的特点。
二、汽车服务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汽车服务营销现状
1.服务产品策略
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须确保其正常使用寿命和得到即时维修,承担这一职能的售后服务是汽车的基本附加服务,没有售后服务,汽车客货运输的基本价值将无法实现。为实现这一客户价值,汽车厂家售后服务部门主要通过以下工作完成:质量保修和承诺、维修保养服务、检测咨询、附件加装。相应而产生备件供应、网点发展和建设、技术文件支持、网点援助等功能。各汽车厂家已在以上各方面进行多年运作改进,形成自身一些有益经验和较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
2.服务渠道策略
首先,发展多元化的营销渠道。我国当前的国情就是市场差异性较大,具体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市场差异性较大。这种国情将要求汽车服务企业发展多元化的营销渠道,通过增加渠道方式及发展多元化渠道组合,弥补了单一渠道形式的不足,能够提高市场覆盖率,降低渠道成本,更好地满足了客户需要。
其次,建立扁平化营销渠道。扁平化的营销渠道结构的优点包括:加快产品流通速度,大大降低渠道运营的成本;缩短信息流转通道,有利于信息及时的反馈;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方便厂家对渠道的管理和监控。
3.服务传播策略
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汽车服务企业选择消费者最关注、最想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在受众的锁定上要在突出消费者的同时兼顾各方面的公众;在信息制造方面选择目标受众易于并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信息编码;在传播效果控制上关注短期效益的同时有长远考量。
(二)汽车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1.服务产品问题
在我国,目前汽车厂商的服务观念上严重滞后,对服务的理解和使用范围还相对狭窄,将服务仅限于接受订单、送货、处理投诉以及维修,只强调汽车实物分销服务。
对许多汽车厂商来说,品牌概念是十分模糊的,他们往往十分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重视产品的促销,而忽视了品牌的价值和作用。对于服务做品牌,国内还是远远没有认识到。
2.服务渠道问题
服务渠道长且混乱。从我国许多企业来看,我国汽车企业主要采用水平型销售方式:厂家销车、经销商销车、商销车同时并举,互相竞争,有时还有零部件厂家的抵账车参杂其中;对销售商管理松散,有的商家甚至以低于进货价销售,有的则将车倒来倒去。结果是渠道混乱、价格混乱,厂家失控,无法实现厂家的经营宗旨。
3.服务人员问题
服务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由于大部分销售人员未能把相关的汽车知识告知给消费者,同时由于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知识了解的也不太多,这容易造成产品的某些问题。而对于汽车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其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而言,能够跟上当前汽修技术发展的为数不多。有些汽车服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技术骨干比例偏小,造成技术封闭、行业垄断、争抢技术骨干等行为时有发生。
4.服务过程问题
在售时服务过程中,购车手续繁杂,过多的收费和繁杂的手续使购买者望而却步。在售后服务过程中,由于缺少足够数量的接车员,甚至没有一名专职接车员,造成接车报修程序冗长;同时,在具体的维修过程中,忽视与汽车技术进步相适应的现代维修技术的应用,缺少各种先进的维修机具和设备,先进的电子电脑诊断检测设备等,这样导致了服务作业组织混乱,车辆修理时间过长,用户无法正常用车,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三、汽车服务营销的解决对策
(一)强化服务产品观念,服务多功能化
汽车服务营销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的销售人员,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提供服务的“窗口”,重要的是,要在企业内部真正建立起全员、全过程的全面顾客服务观念,以产品服务为纽带,创造企业、服务网络和顾客之间和谐关系的过程。
(二)服务渠道品牌专营管理
当品牌专营店建成为网络后,销售、商情、客户意见方面的信息传递、反馈与处理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使建立连接厂家与经销商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网络系统成为一种必须,更应树立效率意识。在电脑业已成为大众消费品,“触网”人数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增加的现实条件下,经销商建立网上售车体系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三)提高服务人员素质,重视内部营销
经销商在经营活动中,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员工自身素质情况,对经销商争取客户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经销商对其工作人员应该有一个严格的用人标准:除了相应的学历标准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特别是对销售及服务业务人员还必须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使其努力具有高水平的销售业务能力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准,以满足现代客户购车等项业务开展的需要。同时,不能忽视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方面的训练。
(四)服务过程标准化
1.规范管理。要实行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并严格付诸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实现业务、结算、库存、人员、信息等的计算机一体化管理和企业的技术经济数字化管理。以追求企业效益、强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工期、规范服务为目标。
2.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应高度重视与汽车技术进步相适应的现代维修技术,如引进各种先进的维修机具和设备,先进的电子电脑诊断检测设备等,传统的修理技术,将被以仪器仪表判断故障、机电一体化、以换件为主的代修理技术所取代,确保维修质量。
3.优质服务是企业的生命。除严格汽车供货质量,维护用户利益和企业信誉外,还必须把提高出厂率、降低返修率、缩短在厂日、24 小时服务的承落到实处,一切从用户出发。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营销新论[M].中信出版社,2002.
高职《汽车销售》课程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技能抽查,逐步推行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改革与探索,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进一步研究探索高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之处
(一)传统考核方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考核方式形式单一,内容空洞,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传统考核方式造成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少思考,缺少参与,投机思想严重,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追求课程的及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和提高。
(二)传统考核方式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职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教学,更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汽车销售考核方式偏重于学习结果的检验,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忽略了汽车销售能力和过程的考核。高职教育对学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销售》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能力之外,还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做的能力,开口说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传统考核方式的量化指标不明确
《汽车销售》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实训报告和实训完成情况为标准作为成绩判定的依据,没有对实训项目和实训过程形成完善的量化标准和评价体系,无法按照量化指标进行考核和成绩评定,因此考核结果不能体现真实性,同时还存在“同学之间替做”和部分同学“懒得动口”等现象。
二、基于过程考核与技能抽查相结合的课程考核
(一)《汽车销售》课程过程考核设计
《汽车销售》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按小组完成任务。任务完成过程中,小组内自评和小组间互评相结合,得到学生的评价成绩。在自评和互评阶段,学生要根据自己负责的子任务完成情况做汇报和总结,提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进行实际销售实训操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团结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出勤考核和课堂表现成绩应保证一定比例。
(二)《汽车销售》课程过程考核试卷分析
在考核过程中我们结合技能抽测和我系实际情况设定该模块主要包含“电话与展厅接待”、“需求分析与洽谈”、“车辆展示与介绍”等三个项目。在抽考方式上做到“三个随机”,即:系部随机抽取学生、学生随机抽取项目、学生随机抽取题号。在随机确定学生后,参考学生须在三个项目中各随机抽取一个项目进行测试,并从每个项目的 30个题库中随机抽取项目题号,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企业操作规范独立完成,并体现良好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如表1所示)
课程考核是课程建设核心环节,也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之一。通过对《汽车销售》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行过程考核,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施加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效果,得到了良好的实训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巩固,这应是高职教学的发展和改革的探索方向。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13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基于工作过程与技能抽查相结合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与实践》( 项目编号:13C272)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罗双(1980-),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营销,管理,汽车销售。
参考文献:
近10年来,中国汽车销售行业迎来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中国汽车销售企业得到了一个黄金的十年。也因为市场的快速放大,滋生出了一种“汽车营销不需要学”的畸形思想。随着近两年来国家政策风向的改变,能源价格的步步紧逼,汽车产能的极速放大,以及汽车消费的趋于理性,可以预见的是,中国汽车销售市场将面临着一个增长趋于稳定的缓增时代。汽车销售企业逐渐白热化的竞争,必将导致汽车营销人才的大洗牌,也对汽车营销人才的个人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人才的主要提供方,高职院校能否适应并追逐这种变化,将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任务。
1市场对汽车营销方向专业要求
对于汽车营销和管理人才,企业共同的要求就是能运用专门的知识技术业务经验,向特定汽车消费人群提供支持与服务。
其主要岗位可归纳为三个层次:基层营销相关岗位中层营销相关岗位与高层营销相关岗位。具体来说有关于品牌推广工作过程的售前服务;区域销售和展厅销售的售中服务;售后服务。这些目标市场相关岗位对汽车营销方向专业要求的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汽车专业能力,汽车营销核心能力和汽车营销管理能力等四种。
1.1基本职业能力
基本职业能力是指个人从事各种职业通用的基础能力。主要包括(1)学习新技能的方法与技巧,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2)观察分析人与事物,分析条件与环境,解决难题的能力;(3)搜索、处理、储存、分析数据与信息的能力;(4)语言表达、与他人协调合作、有效沟通、感情交流的能力
1.2汽车专业能力
汽车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汽车相关岗位所需关于汽车专业的综合知识及能力。主要包括(1)汽车构造、性能、主要车型的辨识能力;(2)汽车养护与常见故障的诊断能力,以及汽车的正确使用方法的知识;(3)汽车驾驶及汽车相关设备的操作能力。
1.3汽车营销核心能力
汽车营销核心能力是指汽车营销人员从事汽车营销活动、谋求汽车销售交易达成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岗位技能。主要包括(1)汽车售前技能,(2)汽车销售技能,(3)汽车售后技能。
1.4汽车营销管理能力
汽车营销管理能力是指汽车营销人员所具备的在营销团队中的组织、协作、创新、适应及竞争的能力。
2我院汽车学院现状分析及汽车营销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分析
2.1汽车学院现状分析
汽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人、专任行政人员3人、兼任教师7人。师资力量略有不足。现有仪器设备价值约51万元,其中教学台架31台(套),主要集中于汽车维修方向。实习设备从类型结构上来看,仍然有所欠缺。在各层次教学中缺少初虚拟实训室和整车实训室,无汽车营销专用实训场地。所以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实操部分是不能完整实现的。实习设备数量上远远不足,除发动机翻转拆装台架有7台,全车电路台架2台以外,其他所有设备均只有1台。因2013年中央财政专项支持项目的持续推进,预计到9月底,实习条件会得到极大改善,届时会有汽车销售展厅、汽车售后实训室两个汽车营销专用实训室建成。
2.2汽车营销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分析
基本职业能力方面,除学院安排的公共课以外,没有将《有效沟通实务》或者是《商务沟通与交流》这门课安排在第一学年学习,事实上交流的艺术应从入校开始,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即使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像《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这门课应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
汽车营销管理能力方面,根据10级学生顶岗实习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在入职后的头3年是最容易获得晋升机会的。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不只需要注重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现行课程体现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
3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的一点思考与探索
3.1专业目标新要求
从目前的产能与市场形势来看,汽车销售企业近身肉搏的时代正在来临,汽车营销人员的新一轮竞争与淘汰也在同时进行。在这种形式下,以往那种只要能说会道,能顺口溜似的背下配置表,就能来卖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互联网时代,客户也在发生着变化,网络获取信息的强大能力,使客户在选车的时候是慎之又慎,表现在销售上就是客户从开始接触到交易达成的时间是原来的数倍。这都对汽车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汽车维修还是汽车营销”
这不是一句学生选择专业说的话,而是很多汽车销售企业招聘汽车营销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企业更愿意招聘口才较好的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因为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对汽车本身有更好的理解,对汽车构造的相关知识掌握的更加深入。这样,在面对众多熟悉汽车技术的客户时能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并在谈判时占据主动。我院汽车营销专业以前的课程设置在汽车本身的学习方面只有《汽车构造》和《汽车使用》。所以,我们在2012级汽车营销专业课程设置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三门专业课与汽车维修专业同步。下一步还要在增加《汽车舒适系统与维修》《汽车新技术》等同步课程,进一步强化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对汽车本身的理解。
3.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必由之路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是比较符合高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但是其对教师的实操水平,和学校的实习条件要求较为苛刻。随着汽车售后实训室和汽车销售展厅两个实训室的建成,汽车营销专业部分核心课程,例如《汽车营销实务》、《机动车保险理赔》等课程已经部分具备理实一体化教学条件。可以在现行课程体系下,进一步提高实习课在这几门课中的比例,逐步向一体化教学方式过度。
3.4职业道德的培养要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
在做市场调查的过程中,管理层对汽车销售人才的各项能力要求中,职业道德水平远高于其他能力,成为最受关注的职业能力素养。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及时将这一需求反映在课程设置中。
4结束语
在构建汽车营销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根据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其对岗位能力需求,增加与就业岗位直接相关的新知识,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使学生从学习训练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达到专业目标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二、认证受理级别:汽车诊断、汽车营销领域受理见习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4个级别,汽车管理领域受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3个级别。
三、申请材料提交
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种类及相关要求详见《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非持证认证工作细则》、《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持证认证工作细则》、《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申请材料认定工作细则》和《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外语水平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认定工作细则》。以上文件可在应用与服务分会网站(WWW.省略)下载,也可向应用与服务分会秘书处索取。所有申请材料要求提交一套纸质材料,其中认证申请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评审论文另外提交一份电子版。
申请材料准备好后,纸质材料请邮寄至北京市宣武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四层马立港(收),邮编:100055;认证申请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评审论文的电子版材料请发送至,邮件主题请注明申请人姓名、所申请专业领域和级别。注意:认证申请表上需贴本人一张彩色两寸标准证件照,另提交一张同样的备用。
四、入会申请
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是中汽学会面向会员开展的一项服务,所以申请人必须是中汽学会个人会员。之前不是会员的申请人,可在提交认证申请的同时提交入会申请。入会申请表可在应用与服务分会网站下载,也可向应用与服务分会秘书处索取,如咨询具体入会详情,请与韩伟联系,电话:63345599-837。
五、费用缴纳
1、认证费用额度及缴费时间:见习工程师级别300元/人,工程师级别400元/人,高级工程师级别500元/人,资深工程师级别600元从。在提交认证申请时一次性缴纳,对未能通过评审的人员,已缴纳的费用不退还。
2、会费额度及缴费时间:60元从/年(原则上一次性缴纳五年会费共计300元);在提交入会申请时一次性缴纳。
2010 IBIS专题会议程序已确定
第10届IBIS国际车身行业专题研讨会会议程序在董事David Lingham和主席Chris Mann先生的确认下已经成型。“通过多次会议,我们已与全球市场建立了广泛联系。目前全球车身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是:行业标准、汽车技术及社会责任方面的立法问题。2010 IBIS会议方案、演讲者名单的演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们必须把2010 IBIS作为行业变革的催化剂,使每一位关注行业未来的代表们确实成为行业发展与进步的引路人。”
经济倾斜的关键时刻
E7新兴经济体的成长及影响力还没有广为人知,今年IBIS以专家对E7新兴经济体与G7大型经济体的观察和对比而开场,内容将涉及对车身修复行业的影响,谁会受到影响,为什么要与E7合作,如何与快速发展的市场展开合作等。
保险公司和行业标准
米切尔国际公司行业关系副总裁Greg Horn先生,将为本次IBIS会议带来专业保险索赔知识方面的演讲话题。Greg Horn先生在加入米切尔之前,曾任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材料定损索赔副总裁,之前他还在国家格兰奇保险公司担任材料定损程序主管。保险公司是碰撞修复行业主要的资金支付者,因此在行业标准的推动中,它将成为重要的影响力量并起到关键作用。苏黎世金融服务公司北美地区汽车业主管Bob Tschippert先生,将以专家的视点、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分析行业对于新标准的需要。Bob最近被任命为苏黎世新成立的汽车卓越中心北美地区的负责人。他在保险行业有26年工作经验,与汽车经销商、独立维修厂、碰撞维修业务、零部件运营及车辆回收等建立了广泛工作关系。
有凝聚力的方式
IBIS为世界各地的行业领导者及影响力人物提供了独特的联络平台,同时为行业内的国际问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暂定为“使标准标准化”主题会议上,我们高兴地请到主持人Quintin Cornforth先生,英国汽车销售联盟前总裁、CAPA欧洲分部项目经理,并为Thatcham公司带来巨大成功。
车身行业另一个热门话题是网络现象。无论是独立维修厂、联合维修厂、授权修理厂还是合作性修理厂,它们如何影响行业,在行业标准执行方面,是获益者还是设障者?针对这一主题主持人将分析:谁在关注网络,什么可行/不可行,修理网络为市场带来了什么,以及行业标准深刻内涵等,他还将探讨碰撞修复行业各大企业不同的网络形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等。
文/闵?捷
摘?要:本文介绍了民办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研究成果。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在民办院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路;通过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机电与信息工程类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过程,总结出民办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实现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探索
课?题:本文系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广东民办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接珠三角区域经济的策略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202080。
一、实践探索
1.调研珠三角企业、高职院校,寻求合作路径,拓展思维空间
调研了珠三角有代表性的企业及高职院校,与企业管理人员探讨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可行性和合作路径,与高职院校同仁交流实践教学的优势与劣势,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楚。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梳理了建设生产性实习基地的理念、思路。
2.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创业园为主线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生产性实训基地:广义理解为,根据专业实际,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或者虚拟工作空间中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对接专业与岗位,提升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的实习实训基地。它包括校内和校外两种。
高职院校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要求。单纯性的验证教学环节已经不能满足对人才的培养。只有在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的条件下,加强校企合作,落实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训环节与校外顶岗实习环节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开发虚拟化的工厂、车间、工艺,为实训操作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认知,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岗位(群)特色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如下尝试。
第一,构建以商棚为平台的跳蚤市场。这是经管类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的原生态形式。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大学一年级学生主要以学习专业理论为主,实习的内容以认知实训为主,实训课一般是上完某一理论课后进行的专业专项能力训练。例如,学生学习完市场营销学理论课程,就可以利用商棚的形式开展某个产品的周末促销实训。这种生产性实习基地具有投资少、管理简单的特点,适合实习课时短的项目。
第二,构建以创业园为平台的生产性实习基地。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的主要岗位(群),如工商企业的行政管理岗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综合管理岗位、市场营销岗位、销售岗位、物流管理岗位、国际贸易岗位、会计、出纳岗位等,通过创业园这一平台,让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开自己的公司、运营自己的公司,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实践专业知识。具体而言,就是学院提供创业园这一平台,创业园由创业园管理委员会负责平台管理,创业园的业主全部从大一在跳蚤市场练摊遴选的经营业绩较好的项目和团队。创业园的经营和管理全部由学生承担。老师只是辅导,当导演、当配角。学生是中心、是主角。
经管类教学实训创业园的场地约150平方米。创业园实行区域功能定位,主要细分为:主题产品(服务)经营功能区、外引项目孵化推广功能区、咨询科技服务功能区、教学做一体化功能区、电子商务经营功能区等五大功能板块。
主题产品(服务)经营功能区:按照管理类现有专业状况设立市营、工商、国贸、物流四个类别的主题产品(服务)经营区,主题产品(服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根据各个专业课程实训、集中实训、综合实训的项目,从引入的产品中遴选。该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专业分析能力和专业实战能力。
外引项目孵化推广功能区:按照创业管理和创业教育的要求,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同时引入若干企业项目,由学生参与运作项目,项目引入、规划、推广按照市场化模式进行,即引入什么项目、项目评估、项目运作,由风险投资基金公司指导进行。该项目主要培养学生创业认知、创业评估、创业实战能力。
咨询科技服务功能区:根据主题产品(服务)经营、外引项目孵化推广需求,设立公司创立、工商、税务登记、法务援助、会计、广告、项目评估等服务,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咨询和服务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功能区: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在创业园设立一个功能区,主要是进行园区人力资源培训和服务管理类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或者承担园区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培训。
电子商务经营功能区: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基于学院专业特点,在创业园设立一个电子商务功能区,将以上功能区网络化,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构建立体格局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创业园,主要培养学生网络经营管理服务能力。
我们认为学生创业从入校一年级在跳蚤市场简单经营小微产品的草根创业,到有专业课程学习支撑的创业园项目孵化式创业,再到网上开店和经营实体店真实式创业,是学生创业的渐进式培养路径,也是基于对高职教育规律和创业实践规律把握的现实选择。
3.机电与信息工程类各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第一,基于汽车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汽车技术服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校内除了发动机、底盘、电器等基础性实训室外,还有建成了汽车整车实训车间,配备的相关设备可以开展洗车、常规维护保养等等服务项目。汽车专业教师团队,经过企业学习、调研,对学校师生用车实际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向院方提交汽车美容保养服务具体执行方案,并在校内以专业教师为首,优秀的汽车专业学生为骨干力量组成服务小队,每逢周二周五下午对校内教职工车辆开展汽车美容保养服务。目前多数服务项目为洗车、打蜡及抛光等基础性美容项目。
第二,基于电子商务专业开办“淘宝创业班”。“淘宝创业班”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实践的综合平台。学生通过创业活动,能够直接把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中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局面。
“淘宝创业班”学生在专业指导教师的辅导下进行创业活动,创业形式可以采取个人、团队等。根据“创业班”的发展目标,具体的创业模式如图所示。
个人模式:创业班学生可以自己或者在指导教师推荐下进行销售商品选择,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搭建淘宝店。学生在淘宝店经营过程中,有专业指导教师跟踪指导和帮助。
创业学生每月要向指导教师提交一份创业记录,创业记录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业过程中主要用到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需要指导教师补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团队模式:“淘宝创业班”中几个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创业团队与公司合作,通过网络营销帮助公司推广品牌和产品销售;同时,擅长技术开发的学生可以组建成一个技术团队,为公司提供商务网站开发和技术支持。
通过这种企业级合作,学生真正成为企业中的一员。在这种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可以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检验和消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最终要把创业团队打造成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受企业欢迎的创业标兵。
在创业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专业方面的不足,通过“淘宝创业班”能够及时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学生的创业实践可以保证教学更贴近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实现了人才与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
第三,基于计算机类专业开展软件开发训练。计算机类专业学习软件编程等相关课程后,需要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才能得到真正锻炼。计算机专业教师组织计算机协会及相关优秀学生,尝试参与并逐渐承接学院各项各类管理系统(平台)开发及维护,且与校外泰克、粤嵌等企业共同承接项目进行开发制作。目前已参与过的项目有:机电系网站改建、汽车专业课题申报网站建设、汽车专业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机电系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建设等。
4.艺术设计类各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自设工作室,有偿接受外来项目,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采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法,在校内先独立建设一个面积约80平方米的艺术设计工作室,由富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项目负责人,负责从申报建设到建成后主持运作。模拟中小型广告设计公司运作模式,为校内各单位(包括学生社团和商户)和校外客户提供广告设计与制作服务。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设计活动,结合课程教学,当项目与课程相同时,可以项目作品充当课程作业。当学生课余时间较一致时,集中作业,反之则远程指导作业。项目组人员构成及职责如下。
项目负责人:主持工作室的运作,人员和任务的统筹、管理、培训,指导各种项目的创作。
指导教师:结合课程,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设备管理员:建设期间负责设备和安装的验收;运营期间负责全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快速排除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小组负责人:协助项目负责人管理工作室成员,维持日常工作的进行,跟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进展。
设计师:负责创意、设计、作品制作和生产监控、验收。从学生中选拔品学优秀者,分成两个小组,根据自身课程,利用课余时间轮流上岗。
客户服务人员:接待和联系客户、洽谈业务、组织提案、收集反馈意见、传达客户要求,联系制作、安装单位,送货收款。
二、小结
上述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主见;有利于学习能力的获得以及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市场意识,实现零距离就业;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高尚情操;有利于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杨群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张翠英.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1(1).
[4]金卫东.关于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的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5]孙连杰.高职院校“四化一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