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教育本土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49:5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育本土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育本土化论文

篇(1)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长期采用英国标准,在讲授课程中,主要介绍英国的文化和英语形式。近几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美国文化与美国英语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采用语音、词汇、语法为主要教学方式,强调英语知识的单向传播和对英语的生硬模仿。在我国的语音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主要以英美英语的发音为标准,还有甚者干脆认为语音音调就是英语口语的唯一标准,却忽视了话语者的文化背景等因素。我国的英语学习,大多数是在10岁左右开始,在英语的教学中始终强调对英美英语语音的模仿,这种过分强调模仿的形式使我国的英语教学又回到了教条主义的框架中,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语言的创造性。

2.中国文化输出力度不够

从清朝开始,我国学习西方的语言,其根本就是为了强国富民,遵循“洋为中用”的原则,很多人认为,学习西方的语言就是在向西方学习,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思维。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国人认识到语言更是作为一个生产工具在学习,扭曲了语言的学习的目的性,淡化了文化的教育。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由来已久。大家都十分清楚,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第二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现象,换句话说,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本土化的语言资源的缺少,就会使一些英语的学习在文化的熏陶中变成单向的,单向的了解英美文化,没有主动的意识。只有积极的输出我国本土的优秀文化,才能在世界发展中站得稳、立得远。

二、转变我国英语教育模式的针对性建议

1.转变文化观念

在很长时间内,我国的外语学界对跨文化的双向性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是英语教育的难点,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轻母语、轻本土文化。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对国际跨文化的误读。而现实中,跨文化的交际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很多时候,影响成功交际的原因就是由于对本土文化认识不够,掌握不深,而并不是缺少外语的知识。就拿我国的大学生来说,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的积累,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已基本掌握,但与外国人交流时,我国的优秀文化依然不能成为就谈的中心。因此在以后的英语教育中要转变教育观念。

2.教材融入本土化

目前的中国,英语作为主要的外语,在中国的教育中已存在多年,英语教材是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主要来源。我国的英语教材大多数以英美的文化为背景进行设计,很少涉及国外其他国家,更不用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了。我们应该明确,英语虽然起源于与英美,但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所以我国的英语教材要吸收一些其他国家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更多的要加入我国大量的优秀文化融入到教材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体验中国的优秀文化。

篇(2)

经过查询大量文献可以看出:关于各种不同高等教育哲学价值观比较的文章不多,且更多的是对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价值观的认识,对他们之间的外在区别和内在联系、共性与个性没有太多措辞,本文旨在对不同高等教育哲学价值观进行比较。

一、高等教育哲学观概述

(一)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布鲁贝克,出生于1898年;1924年,26岁的他取得硕士学位,在达特茅斯学院讲授高等教育学,之后30年任耶鲁大学教育史和教育哲学教授,又10年在密芝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讲授高等教育思想述评,1969年退休,1978年出版《高等教育哲学》,1982年再版。该观点的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1]。作者认为普通教育哲学不能解决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把高深学问作为全书的一个基点,也是此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该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强调价值判断,考虑价值问题;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强调社会本位,大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培养服务人才;把高深学问作为手段,作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达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大学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知识之翼;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是有限的[2]。

(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鲁贝克,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上面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该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价值自由,摆脱价值影响;把高深学问本身作为目的,以一种闲逸的、好奇的态度追求知识,是对知识本身的追求,不考虑其他因素;强调知识本位,忽视知识之外的社会现实;认为应该在学术和现实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崇尚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追求高深学问的客观性和纯理论的研究,认为高深学问忠实于真理,不仅要求绝对忠实于客观事实,而且要求尽力做到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3]。

(三)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楚廷,1937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后回到家乡湖北。1955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系,1979年以后历任数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后又研习教育学,并任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2000年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该观点逻辑起点是人的发展。张教授认为,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外部特征,人才是关键所在,应该把人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基点。该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认为人的生命特性体现在人的精神性,教育起源于人特殊的生命活动,高等教育具有超越性;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种张扬个性解放、精神活力的特殊“人本论”;以人本为主线,从人的本体论出发阐述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是为了完善人的智慧和修养,高等教育的主要论述对象是人,人才是关键所在,应把人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基点;高等教育是以人为最终出发点,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4][5]。

(四)智慧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周光迅,1956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专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院长;1998年晋升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导师,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理论和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科研工作。该观点的逻辑起点是哲学与教育的关系。周教授本身是哲学专业,他利用自身的优势专业结合对教育的认识提出智慧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应从哲学与教育的关系入手寻求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该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认为将哲学和教育联系起来的是大智慧;哲学是爱智之学,是教人产生强烈“爱智激情”之学,最终是教人追求大智慧;教育是使人开智的活动,真正的教育也是教人追求大智慧;哲学与教育是一致的:哲学是让人树立起爱智理念,教育是使人开智的途径;哲学让人“爱智”,教育使人“开智”;作者还高度概括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哲学思想的四大主题:天人合一、不言之教、明理灭欲、知行合一[6]。

二、本土化的高等教育哲学价值观存在的一些共性

上述高等教育哲学价值观基本上都是以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为源头,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在布鲁贝克认识论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上提出本土化的高等教育哲学,这几类高等教育哲学的新探索,事实上既是对布鲁贝克等前人研究的超越,又是一种继承创新,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引用贺武华在《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自醒》一文中阐述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兴起的几大特点:

(一)高等教育哲学研究从经典解读到自主寻思。一直以来,由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之普遍的经典权威性,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形成了对作为鼻祖的布鲁贝克学说的研究传统和路径依赖。国内学者对于这本经典在中国的引进大致经历了从工具书式的引进到书评式的引进再到反思与批判式的引进这样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开始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实情,在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本土化的高等教育哲学。贺武华提到:基于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研究范式的考察,进一步提出我们需要的是中国教育哲学思想体系研究而不是教育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7]。

(二)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注重学科体系的建构。《高等教育哲学》原著的名称是OnthePhilosophyofHigherEducation,而不是thePhilosophyofHigherEducation。所以,作者的本意应该是关于高等教育哲学方面的论述,不是高等教育哲学体系的建构;是对各种哲学流派的融合,不是提出一个新的哲学流派。高等教育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中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在新兴之时,基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强调体系创建是有必要的。

(三)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密切关注实践,不断丰富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时下,运用这种哲学方法提炼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思想的理论水平,促进教育实践的理性化反思与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新增点,不断丰富高等教育哲学的思想理论[8]。

三、本土化的高等教育哲学与传统的高等教育哲学之间的联系

(一)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政治论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是张楚廷教授提出来的。他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出的论断“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认识论基础和政治论基础”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认为,虽然布鲁贝克把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与大学确立自己地位的两种途径看作同一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大学的本性肯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大学的功能、作用、地位并不能完全取代对本性的确认。而且,他通过对教育本性、教育原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直到教育方法进行考察,并对既有哲学的考察和对数种不同类型大学诞生的案例进行分析,认为“以认识论和政治论为基础”的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不完全有效[9]。张楚廷教授的睿智在于并没有把目光停留在怀疑的层面,而是用一种哲学观分析高等教育哲学。他深信哲学中有活生生的人存在,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其核心就在人,追寻一个怎样的社会更有利于人,核心就在人的发展、人的个性、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解放、人的幸福、人不再被异化。作者认为高等教育原本是作为人生活的一部分而诞生的,高等教育是人的特殊生命活力的进一步腾升和上扬,进而提出“以生命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并以此为依据关照高等教育可能的范围、程度、目的和方法等。由此看来,张楚廷教授并不是凭空提出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的,而是基于对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分析,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两论的质疑,运用的哲学观,在布鲁贝克两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样看来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政治论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还是有渊源的。

(二)智慧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政治论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周光迅教授的《哲学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学》极大地丰富了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是中外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成果的传承与创新,无论是在研究视角、分析范式,还是在建构学科体系等方面,他都揭示了自己的独特与创新之处。布鲁贝克主要总结了美国高等教育曾经遇到的八个基本问题;周光迅教授从哲学基本立场出发,运用哲学一般原理研究高等教育问题,论述极富思辨色彩,是一次真正的哲学反思、哲学追问、哲学批判。因此,在智慧论的高等教育哲学看来,教育所承担的价值使命,或认识论的(人出于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认识世界、掌握世界)或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必须对民族、国家的发展承担起应有责任和义务;人们探索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或生命论的(以人本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以让人拥有一种“大智慧”为前提,这种引领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大智慧”才是高等教育哲学存在和发展的最高使命。此外,周光迅教授跳出“社会本位论”、“知识本位论”、“个体本位论”等以往研究教育的功能的套路,独具匠心地提出了高等教育哲学的三大基本功能:重塑大学理念、提炼时代精神、引导文明走向[10]。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认识论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是由布鲁贝克提出并被国内学者广泛应用的;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都以人为出发点;智慧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都涉及古代经典论述;无论是哪一种高等教育哲学都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既是对两论的批判反思,又是对两论的继承创新,并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从古至今,思想开放的时代也是学术大为发展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者们的愿景[11]。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单从“认识论”或“政治论”分析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问题日渐凸显其片面性,缺乏说服力,缺乏实质性的意义,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

[4]张楚廷.高等教育生命论哲学观[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9).

[5][9]张楚廷著.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6][10]周光迅著.哲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哲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篇(3)

分类号G760

1 前言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全球特殊教育领域讨论最热烈的议题,并引导特殊教育实践的方向。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上各国达成的《萨拉曼卡宣言》中确定了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型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这些全纳教育的论断充满了绝对主义的语言,用“每一个”、“必须”、“都有”等完美主义的陈述表达极端平等主义的道德诉求。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不仅彻底改变了特殊教育的观念与发展模式,而且赋予普通教育以崭新的内容,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纳教育不仅仅是特殊教育的事情,它要求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应对所有学生多元的学习特征与需求,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全纳教育与全民教育的思想相合,公平与多元是其核心价值,参与和合作是其基本原则,它反对传统的牺牲大多数能力一般或较差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注重极少数优秀学生发展的精英主义教育模式。

全纳教育也远远超出残疾的范围。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即通过全纳教育建构一个全纳的社会。全纳教育因此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与社会上所有的公民相关的事情,是挑战不公正与歧视的利器,与各国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人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它需要全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机构与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教育机构与体制;社会中现存的与隔绝、歧视相关的价值观、政策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2 全纳教育理论的社会文化特性

特殊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当某一社会对“残疾”、平等等观念发生变化时,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育形式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一方面,全纳的理念与目标成为一个全球讨论的热门议题,它以追求社会公平与平等等普世性价值观为基础,为各个国家制定全纳的教育目标、政策提供了依据与动力。即使在最为贫穷、资源缺乏的国家,全纳教育也至少成为使更多处境不利儿童享有学校教育机会的政治宣示或者现实举措。另一方面,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体系,对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独特的影响,使全纳教育在各个国家的本土化成为可能。社会文化特性是指各个国家或者地区所独有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结构、历史传统、文化特质等特征_2’;回顾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其社会文化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2.1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来看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基础。社会公正、权利平等的理想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从人类追求公正、平等的过程来看,与其说是“天赋人权”,倒不如说是社会各阶层、相关群体自己抗争与争取的过程。例如,尽管美国自开国之初便在其宪法里确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则与公民的自由与民主等基本权利,这些理想与实践却总存在着矛盾,平等的理想与隔离的现实不断挑起社会矛盾与冲突。平等只局限于白人,黑奴与其他族裔移民备受歧视,以至于在公众场所、交通工具及学校内都是黑人白人分开;而华人也不得在路上挑担子或拥有物业;加利弗里亚州更一度立法不准华人子女人读普通学校等。这些不平等的做法通过民权运动、其他相关团体的游说、法律诉讼、公众舆论等社会运动方才逐步得到克服与改善。全纳教育直接起源于美国1950年代以来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运动等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对个人平等、自由、多元选择等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正是这些社会运动孕育了西方所谓以个人自由、社会平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平等、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的诞生提供了动力,使传统的对残疾人进行隔离式的教育与服务受到公开的怀疑与挑战,并导致全纳教育的诞生。

2.2从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角度来看全纳教育

如果说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美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等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奠定了全纳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则孕育了全纳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西方的特殊教育实践经历了隔离式特殊教育体制(特殊学校与特殊班)、回归主流、全纳教育等阶段。不同阶段的变迁紧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与人文、客观与主观主义、实证与建构(解释)主义之间的对立与转换的脉搏。建构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且与后现代主义哲学范式相互交织;共同为特殊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全纳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平等、个别差异、多元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崇尚的基本价值观。带有浓重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在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顺利地成为各国特殊教育政策制定、实施的依据与动力。

西方全纳教育的发展也是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是特殊教育发展共同规律。西方在如何对待残疾人士的问题上经历了从杀戮到遗弃、忽视、怜悯与过度保护,发展到逐渐接纳,到尽最大程度地促使残疾人全纳进主流社会的发展过程。在西方,特殊儿童首先从完全被拒绝的环境进入到寄宿制学校,然后到特殊学校和特殊班,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普遍到资源教室接受教育并逐步实现回归主流,进而发展到更为彻底的全纳教育。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遵循着渐进式的原则,从拒绝到接受与安置、从隔离到回归主流、从普通与特殊教育双轨制到整合的教育安置体系,并逐渐走向全纳,每一个环节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前一运动的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的。

可见,西方全纳教育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是西方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里结出特殊教育理论的果实,也是西方社会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性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同时,这一过程与西方社会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变迁一脉相承,也是特殊教育发展规律的自然表现。显然,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并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与教育理念,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不能照搬。我们应该结合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全纳教育模式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特殊教育模式进行思考,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3 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诉求

3.1西方全纳教育研究缺乏历史文化的视野

近年来,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争鸣对于推动全纳教育在各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各国特殊教育工作者开展全纳教育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为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基础。但是,学术界从来就缺乏对于全纳教育与社会特别是社会科学发展关系的系统研究,更缺乏对于全纳教育哲学理论基础的深入探讨。总的来看,围绕着全纳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特殊教育最主要的焦点。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研究与成果发表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第一是对于全纳教育理论的系统介绍与总结。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对于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体系、发展沿革、专门术语及其定义、不同的思想观点与争论、以及政策层面的鼓吹与游说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与概活。特别强调的是,这些研究中充斥着热情的语言与华丽的修辞,以人权与社会公平等理念为出发点,旨在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与深化。第二是操作与技术层面,关注的是通过全纳教育的理论指导教育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改进其学习的效率与生活的质量;强调通过学校重组、变革以及课堂的教学调整,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与学校参与的质量与水平,并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及社会支持系统。

在诸多全纳教育的论著中,对于哲学基础的论述仅仅简单停留在人权、多元、平等、个性自由等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基础的描述与鼓吹的层面,极少有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思与探索的,因此,特殊教育理论的匮乏几乎是全球性的。理想主义思潮下的全纳教育充满修辞的夸张,占领了伦理与美好道德的制高点。与其说是一个准确的教育学术语,倒不如说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与完美的价值追求;与其说是一种系统的教育理论或思潮,不如说是一种崇高的、乌托邦式的道德追求。

全纳教育的理论仅停留在表层,无论是系统化还是深入的程度都不够,全纳教育的本质及历史文化特性没有得到深入探讨,更缺乏“扎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对全纳教育进行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理论生成与发展。特殊教育的实践长期以来有着注重心理学、行为技术、以及科学实证研究法应用的传统,新的范式的接受与应用总是慢半拍;建构主义以及其它相关的理论与范式如后现代主义思想只是近来才成为特殊教育领域讨论的话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具有强烈西方理想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与话语体系在全球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违背了全纳教育提倡的平等与多元的理想,也不符合各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3.2我国全纳教育的发展需要本土化理论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纳教育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文化对于全纳教育的定义、目标、实施途径、及其结果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尽管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全纳教育,但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了高质量的、有效的全纳教育,即使在首先倡导全纳教育的美国,全纳教育的效果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并不能提供满意的或适当的效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做法能够为其它国家发展全纳教育提供一个标准的蓝本或范例,各个国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全纳教育模式。

中国的特殊教育发展需要中国的特殊教育理论,需要中国特殊教育工作者自己的努力与实践去探索,去发展。朴永馨(1998)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外国可以为解决中国几百万残疾儿童教育准备好现成的药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从本质上来看,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缺少其生成的文化土壤,它是从西方嫁接到我国的一个文化概念。我国并没有如西方那样的全纳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全纳教育背后的平等、个性自由、多元等西方哲学观念在我国没有或很少得到强调。目前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因此,全纳教育在我国缺失其生成的文化和哲学基础,这也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全纳的理解存在着各种争论的重要原因。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这种再生成需要“扎根”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通过对传统的扬弃、对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吸纳,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中以“自发的”、“内在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全纳教育理论。

4 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需要研究什么

从本质上讲,特殊教育不仅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多学科,更是一门理论缺乏,且需要理论建设的学科。特殊教育理论的缺乏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对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本质特征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分析尤为重要。这种分析有助于厘清全纳教育的本质,确定全纳的历史文化特性,探索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特殊教育服务模式,促进教育公平与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全纳教育理论本土化建构至少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4.1从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角度对全纳教育进行哲学思考,奠定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

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涵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等多方面理论以及隐含在这些理论背后最基本的信念与假设。社会科学理论是指对社会现象各方面进行解释、预测并影响社会生活与实践的一系列命题或者假设。例如,政治学或者经济学理论就是对现实政治与经济生活系统解释的不同层次的命题与假设体系。社会科学范式是对于知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理由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假设或基点,它奠定或引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决定研究的问题、方法。因此,“范式”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表现出来,分别回答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法论体系的问题,协调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从宏观层面来看,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与转换导致特殊教育从“心理一医学”向社会、教育模式的变迁,并为全纳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就是全纳教育最基本的哲学基础。从微观层面来说,社会分层、社会冲突、社会学习、社会批判、文化复制、文化演化、生态理论等不同的社会理论与不同学科的理论则直接为全纳教育的研究提供不同的理论视野或研究主题。

因此,全纳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跳出特殊教育狭窄的领域和范畴,需要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恩与探索。从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范式变迁的宏大背景出发,厘清特殊教育这一具体的学科领域背后所秉持的哲学范式、概念框架、价值理念、方法论与实践模式的变化趋势[7]。

这有别于多数现有论着仅仅立足于人权、多元、社会公平正义等空洞的社会价值观念论述全纳教育的状况,有利于确立特殊教育的学科与方法论基础;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全纳教育发展与西方社会思潮与范式变迁之间的关系。

4.2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分析全纳教育的本质特征

全纳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特性。特定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要素不仅通过相关人员的态度与信念对全纳教育政策执行产生广泛的影响,这些要素还直接对全纳教育各个层面的执行直接发挥制约作用。尽管如此,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角对全纳教育进行分析与思考的研究却并不多。现有的研究多数从教育或者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全纳教育环境下特殊儿童的心理一行为变化或者课堂管理与教学技术,重视干预技术的发展与训练效果的提高,对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在全纳教育中的作用关注不够。因此,我们需要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将全纳教育与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从中归纳出生动具体的而非枯燥、抽象的全纳教育理论;同时,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全纳理论的发展。通过反思与意义的重构探索鲜明的个性化理论;通过人文价值的介入形成人性化的理论;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理论的发展;形成扎根于中国特定文化情景与过程之中的、具有独特性的全纳教育的解读与本土化特征的理论。

4.3从国际比较教育的视角出发探索全纳教育的理论

如前所述,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舶来的回归主流、全纳教育被巧妙地“嫁接”在中国文化之上,通过“扎根”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随班就读模式。它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背景下,嫁接到中国文化上重新生长的一个元素,嫁接的过程与效果同样受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深刻影响。我国随班就读模式既受国际特殊教育理论如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又考虑了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实际的条件,即具有民族性。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国际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立足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教育特征,对西方的教育思想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外来文化精华采取吸纳与扬弃的态度;进行比较与归纳,辨明随班就读与西方全纳教育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全纳教育理论,并对我国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篇(4)

在多媒体席卷全球的趋势下,音乐的应用已经遍布各个领域。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审美的要求增加,音乐相关的产业日益壮大,其中音乐培训的教师缺口日渐显著。因此,音乐教育不仅能提升全民素质,而且能促进新服务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参照西方。一方面是因为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完备,乐器表现力强,音域范围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传统的音乐理论仍在探索中,乐器的表现能力还有待发挥。相比其他艺术门类,音乐是一个求新和求变要求更强烈的艺术形式。音乐可以包罗万象,只要能给人以愉悦感,任何元素都可以添加。如京剧、山歌等,元素来源的广泛性,让音乐的创新存在无限可能。这样一种开放的艺术形式,对多元文化的视野要求就更迫切。

现行的初级及中级音乐教育模式存在理论不完善、陈旧等问题。音乐技能的训练主要以钢琴等西式乐器为主,存在技能单一,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等毛病。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音乐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由于音乐教育上对西方模式的偏重,不仅使我们的音乐发展僵化,而且使很多优秀的本土音乐形式失传,这种形势下,开展多元文化视野下本土音乐的研究势在必行。在初、中级的音乐教育上,要积极引导,逐渐形成音乐多元化的理念,在音乐技能的训练上,要不拘一格,百花齐放。音乐是开放的,令人快乐的,令人舒适的,令人感动的。音乐教学也应该别开生面,收放自如。

就目前的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引入多元化,添加本土化元素。

一、音乐理论指导应该更开放,注重中西结合

初、中级别的音乐教育,一般偏重技能训练,对理论要求比较少。但教师在介绍这些理论的概况时,仍旧要有指导思想。主要体现音乐理论不是僵化的,各大文明都有自己的音乐理论。西方音乐理论虽然成熟、文献众多,仍旧有很多需完善的地方。中国音乐理论缺乏,可挖掘的地方有很多。教学时,可重点向学生介绍音乐理论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可不断完善性,激发有音乐理论潜能的学生的兴趣。

二、音乐技能的培训丰富化和本土化

目前的音乐教育技能培训,主要是声乐练习以及对钢琴等乐器的掌握。声乐练习是一项有关生理学等学科的比较客观的技能,需要重复不断地坚持练习,练习的曲目也是由易到难。整个学习过程整体上是比较枯燥的。在多元视野下,应该增加更多的练习曲目,国内的、国外的以及本土民间的,如,《茉莉花》《唱山歌》等,本土的喜闻乐见的歌曲的增多,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乐器技能培训的选择上,应该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音乐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演奏得当,任何乐器都能创造出美妙的旋律。中国的传统乐器各式各样,有很多在独奏上能与国外主流乐器媲美,如二胡、笛子等,另外还有很多种具有独特表现力的民族乐器,如马头琴、腰鼓等。中国本土音乐的挖掘性极强,跟这许多不同种类的乐器密切相关。让学生自由选择乐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乐器技能掌握的广博度,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成为综合性音乐人才。

三、音乐审美的本土化

音乐审美是一项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的活动。很多经典曲目是大家都共同接受的,美感度较高的音乐典范,如《土耳其进行曲》《命运交响曲》等。但个人的喜好不同,审美又极富私人化。扩大音乐的接触面,了解旋律所表达的音乐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国的本土音乐很多是极富私人感情表达的,但美感又极高的曲目,如《步步高》《二泉映月》等古典名曲。另外,散落在民间的少数民族歌曲,更是数不清,在课堂上引入这些本土的音乐,对学生本身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四、音乐实践的本土化

素质教育要求知识更贴近时代,更服务于现实。校外课堂的开展让学生有机会将课堂所学加以实践。传统的实践主要是以歌曲表演、交响乐或歌剧欣赏为主。这些节目通常可以通过电视、网络获取,了解的途径比较多。素质教育的校外课堂,可深入民间音乐活跃的地方,去了解本土音乐的历史,感受特定环境下,有特别表现力的音乐形式的形成过程。去向本土的音乐艺人学习,并将其元素活用到主流音乐中。

五、音乐课堂教学的本土化

音乐课堂有音乐的旋律才能称之为音乐课堂,对于学生来讲,最熟悉的莫过于当地的山歌或者号子,例如,我们家乡的海门山歌《淘米谣》,这首带有吴语味道的淘米谣通过轻快、悦耳的节奏反映了我们沿海农村妇女的日常生活,再如《隔滨看见野花红》《小阿姐看中摇船郎》等,歌声清纯甜美,学生在悠扬婉转而熟悉的曲调中感受轻快的民族生活,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让孩子们在音符之间感受生活的真实、亲切,这样更利于学生对音乐的深入了解,更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音乐是一个需要持续创新的领域。其理论的变化性,技能的更新速度都比较迅速。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就可以作出优美的旋律。音乐知识如同音乐本身一样,也是流动的。音乐教育除了需要基本功,更需要别具一格的创新能力,多元视角下的本土化教育,给音乐教育添加了更多知识性、趣味性的元素,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15-02

1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现状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古今中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学者克拉姆契(Kramsch,1993)曾说:“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当它被用于交际场景中的时候,它便以多样而又复杂的形式与文化发生着联系。”美国著名人类语言学家加利・帕尔默(Palmer,1967)也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所见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1]因此可以得出: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文化需要依靠语言符号的记载来传承下去;另一方面,文化影响着语言的传播与发展。人们依靠语言符号可以了解民族文化,与此同时,文化的学习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内涵。因此,在外语教学中,目标语文化背景的导入将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1)英语语言学习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自身的教学目标就是语言能力,即要求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上有所提高。鉴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讨论,知道语言的内涵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同一个词汇可能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含义。在文献[2]中就有提及:“同一动物词汇在英汉语中有着截然相反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汉语中,鱼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代表吉祥、富足之物……然而,在西方国家,鱼(fish)是贬义词,常用来形容那些品质恶劣的人。例如:a cold fish(冷血的人)、fishwife(爱骂街的泼妇)等。”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恰当地使用英语词汇,准确把握英语句子及语篇的主旨,就必须要求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这也有利于学生国际文化素养的提高。

2)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文化对语言的作用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跨文化交际重点强调了在外语教学中需要文化的导入。美国外语教育家查斯顿(Chastain,1976)曾指出,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原因在于:与另一种语言的人进行交往的能力不仅依赖于语言技能,而且依赖于对其文化习惯和期望值的理解[3]。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双语人才,能够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等,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与英语人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且避免交际失误的产生。

2 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分析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兴起与发展,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注重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之外,还要注重文化教学的开展,这一观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然而,在学生对英语文化日渐熟悉的同时,却表现出对自己本土文化及其英文表达的匮乏,这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对外语教学的思考。

本土文化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 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既包括学生能够用英语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沟通,也包括能够用英语与他们谈论本国的风土人情。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正面临的就是“中国文化失语症”,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多元文化的冲击。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各国间文化的相互渗透,各国出现以本土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也不可否认多元文化的局面对本土文化的主流地位带来冲击。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受英语国家政治、经济地位的影响,一举成为文化入侵的“领军人物”,并且严重威胁中国本土文化的主流地位。其中,不乏英美等英语语言大国利用其影视、网络等优越资源向中国的民众进行文化传播,将其推崇的资本主义世界观、价值观渗透至我国。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易“感染”人群,对西方优越物质条件的强烈渴望和对“美国梦”的盲目追求,使他们忽视了中国本土的东西。

2)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机制的倾向性。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机制过度重视英语水平,导致学生只注重英语相关知识的钻研,而忽视本土文化。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大纲内容主要强调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及国际文化素养的培养,并没有提及到本土语言文化对外传播能力。

3)课堂教学理念的偏差。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强调通过在语言教学中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但是他们只强调学生遵循英语会话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能力,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的另一层含义,即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向本族语以外的人传播本土语言文化。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认为:“一个人在交际的过程中,不仅能按本族语的习惯说出符合语法的句子,而且还能在一定的场合和情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4]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可以理解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既能遵循目标语的说话习惯,也不违背本族语的语用形式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能够准确解读“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做到引导学生注重英汉文化的对比和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中国本土文化的主流地位不会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动摇。

本土文化缺失的影响 本土文化缺失之所以受到广大学者的注意,是因为它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首先,文化多元化意味着多种文化并存,其社会意识、观念也随之渗透。英美文化作为影响力最强大的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冲击最大,在高校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5] 。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将非本土的社会、历史、人文的东西带入本国,再加上本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

其次,过度强调目标语文化而忽略本土文化将不能达到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片面强调英语水平,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方位”人才。

最后,本土文化缺失必将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华夏儿女创建美好家园的精神支柱,是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失去了这些财富,将失去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资本。

3 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本土文化缺失的对策

鉴于大学英语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解决当前大学生本土文化缺失问题。

设定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计划 首先,课程目标除了要求对英语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外,还要强调能够熟练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其次,教材的编写应适当加入由著名的中国外语人编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关中国本土文化的篇章,使学生既温习了本民族文化知识,又能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最后,在课程设置上,建议利用网络辅助课程为学生添加有关本土文化的讨论议题,并要求学生用英语来发表意见。

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英语教师对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一般都是较熟悉的,但是对于本土文化的掌握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比如说汉语中的成语、谚语等。因此,加强英语教师本族语文化的学习,提高本土文化素养,是引导学生进行英汉文化对比与融合的基本条件。

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加强学生本土文化意识感 学生自身对本土文化的不重视是导致本土文化缺失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有意识地突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荣誉感,从而加强本土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存在感,使他们明确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从而恰当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

4 结语

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已经对当代双语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威胁,加强中国文化教学势在必行,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而且有助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国际化传播。

参考文献

[1]刘艳.文化定势在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的诠释[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李兰兰.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动物词汇内涵对比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

篇(6)

关键词: 文化适应;语言休克;本土化和半本土化;教学启示

一、 文化适应理论和本土化模式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是“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是对新文化的思想、信仰和感情系统及其交际系统的理解过程,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 社会和心理结合” 。早在1978年,社会心理学家Schumann就提出:二语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社团的适应程度决定了其二语习得的水平。所谓社会距离,“就是学习者作为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与目标语群体接触时所产生的影响因素”(武英杰、张玉双,2010)。而心理距离是指学习者作为个体的情感因素。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决定了学习者接触目标语的量以及面对语言输入时的接受程度。

此外,Schumann还从文化适应角度探究了二语习得中的“洋泾浜化现象”。当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较大时,学习者就会停留在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语言也出现洋泾浜化趋势。而Anderson在此基础上,从认知角度提出了“本土化模式”(the Nativization Model)。他将二语习得视作本土化和去本土化的结果,进而形成了本土化模式。

二、 本土化阶段、半本土化阶段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休克现象

根据文化适应理论,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决定了学习者接触目标语的量以及面对语言输入时的接受程度,从而深深地影响了二语的习得水平。在目标语环境下习得二语时,社会因素的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因素只在社会距离无法确定时才发挥作用。而在外语教育环境下,情况就另当别论了。本文中所指的语言休克主要是指本土化阶段、半本土化阶段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

关于语言错误的探讨并不少见。然而,这些探讨多从语言学和跨文化角度进行分析,却很少从认知角度出发。事实上,“语言并非是独立的自然现象,语言意义与人类的一般认知能力和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李颖,2013)。正如王文斌转引Humboldt所言,“每一种语言都是民族思维的历史积淀,折射出一个民族观察、感知和理解世界所独具的思维范式”(王文斌,2013)。因此,中英文缘于各自不同的人文历史递演,衍生出殊异的表达方式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这也成为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根据Anderson的本土化模式,二语习得要首先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想方设法使输入的目标语符合“内在规则”(内在的语言知识系统),即不断地通过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构建语言假设。在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内在的语言知识系统主要是在母语思维模式上构建起来的,母语和目标语之间认知和思维模式的相似程度影响了二语的习得水平。这也就从认知角度解释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当相似程度高时就产生正迁移,母语语言系统就有助于二语的习得;反之,当相似程度低时就产生负迁移,母语语言系统就妨碍二语的习得。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本土化和半本土化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思维模式迥异引起的问题和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困扰。

1、 思维模式迥异引起的问题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历史演变也各异,所以不同民族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也不同。这就造就了各民族思维模式的迥异,而这种差异也进一步体现在语言上。因此各民族描述同一个事物时的表达方式就会有所差异。

汉语思维模式体现了整体性的特点,而英语思维模式则具有分析性的特点。中国人自古就对“现象”有着特殊的兴趣。因此,也就有了“格物致知”一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各种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事物有着密切联系且富于变化的。故而中国人的思维倾向于整体性和辩证性。所谓整体性就是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置于一个整体中来考虑问题,因此事物所处的背景和环境不容忽视。汉语就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多数时候,词语、句子和片段无需通过各种连接手段就可以自然地放在整个语篇中。通过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行文意义的连贯。这也就是常说的汉语是“意合”语言。与此相反,英语思维模式则更具分析性。古希腊人喜好哲学,乐于探究事物自身的特性及其永恒不变的本质,故而,一元性、分析性思维更加突出。所谓分析性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对象看作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属性、特点。因而,英语中的每个语言元素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相对完整的部分,各个部分之间通过连接词等手段标明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英语“形合”的特点。

2、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困扰

除了思维模式迥异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之外,在英汉语码转换时,中国学生往往也会面临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困扰。这些困扰分为两类:其一,“文化空白”;其二,“文化陷阱”。

首先,来看“文化空白”。顾名思义,“文化空白”就是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在另一种文化中却不存在。

其次就是“文化陷阱”。 “文化陷阱”实质上就是一个一个的雷区,所描述的文化现象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物,表面看起来是差不多甚至是一样的,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内涵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如果在学习语言时,仅限于语言表面的对应,那么就很容易踩到“地雷”。 一旦掉入这些 “文化陷阱”,就会导致语言休克。

“红色”在汉语中象征着喜庆、吉祥,那么英语中“see red”和“in the red”是否也象征着喜庆呢?事实上,英语中红色常常代表着血腥、危险、生气和亏损。所以,“see red”是生气、勃然大怒的意思;而“in the red”表明一个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如果想当然地忽视英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那么英语学习中就会遇到许多语言休克现象。

三、 给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文化适应理论是针对二语习得提出的理论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时,必然会经历一个本土化和半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无法有效地缩短心理距离,克服语言休克,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就很有可能出现洋泾浜化现象,进而阻碍学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际。而如何帮助学生调节心理距离,缩短本土化和半本土化的时间,尽快做到去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去本土化呢?Schumann的文化适应理论和Anderson的本土化模式为我国英语教育工作者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

(一) 心理调适

为了更好地掌握一门外语从而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际,必要的心理调适是不可或缺的。根据Schumann的文化适应论,二语习得同文化适应一样,都要受到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制约.但是由于中国英语教学基本上与目标语群体没有直接接触,因此社会距离的影响就微乎其微。看起来问题似乎简单了。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缩短心理距离。根据Schumann所述,从影响心理距离的四个因素着手即可:克服语言和文化休克,选择合适动机,提高语言的自我透性。以往对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休克,怎样选择合适动机的研究较多,却对如何提高语言的自我透性谈及较少。

所谓心理调适就上要在宏观上要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语言是一个民族思维的历史积淀。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承认英汉两种语言折射出的是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演变和思维方式。因而,在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时就能理性对待,从而减少困惑、 焦虑和恐惧等语言和文化休克现象。本土化和半本土化中对待英语输入也不会一味地朝着汉语语言系统靠拢,而是尝试着去了解英语语言系统,逐步构建起目标语语言系统,从而达到去本土化的效果。而教育工作者就需帮助英语学习者形成这种意识,在英语学习的初期阶段就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概念。

(二) 跨文化知识学习

心理调适让英语学习者找到一种积极良好的心态,就好比磨好了刀,接下来就要“砍柴”了。所谓“砍柴”就是一点一点地积累跨文化知识。跨文化知识至少是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1. 英语语言学知识。语言学知识涉及语言的各种属性、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与心理、语言与文化、语言习得等。从微观的构词法到宏观的社会语言学,语言学知识可以有效地帮助英语学习者构建起英语语言语法规则,形成一整套相辅相成的英语语言系统。

2.英语语言发展史。正如前面所说,每一种语言都带有历史的痕迹,英语亦然。英语语言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古英语(Old English),中世纪英语(Middle English)和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尽管85%的古英语词汇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但一些常用词汇还是保留下来。中世纪英语(11001500)时期,法语一直是英国的官方语言,成为统治阶级用语,而平民百姓说的英语被认为市低等语言。在近四百年时间里,诺曼人给英语带来了近一万的外来词,深深影响了英国人的社会和生活。英语语言在这一时期借用了较多法语中的派生词缀。当然也有一些拉丁语直接进入英语,而且多用于书面语。由于贸易的发展,还有少量的荷兰词语在这时期融入英语中。 现代英语(1500至今)时期词汇拼写开始趋向规范化,标准化,固定化,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差距扩大。另外,随着探险、殖民、以及贸易等各方面走向世界化,给现代英语带来一定的冲击。超过50种语言的外来词涌入英语,如阿拉伯语,法语,德语,荷兰语,俄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汉语,意大利语等。另外,一些外来语仍保留了原来词语的复数形式。还有一些更保留了当时的拼写和发音。

英语语言发展史有关知识的输入使得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各种现象,譬如大量不符合英语构词法的外来词的输入等等。

3.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

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涉及对方的政治、历史、社会和文化,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语言背后的故事,对于揣摩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是大有裨益的。此外,这类知识的补充对于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俗语、谚语的习得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这些跨文化知识的补充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青少年来讲,这些知识可以是循序渐进,即需即学的;而对于年龄较大、思维较成熟的成年人来讲,这些知识的补充可以是集中的、系统的。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 李颖.学习者“错误”的认知与思维形态研究[J].外语界,2013.

[3] 钱月琴.五颜六色辨心情――论英语中颜色词的内涵[J].职校论坛,2011.

篇(7)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

精品源自英语科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结语

篇(8)

2.吉林财经大学物流产业经济与智能物流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117)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特征的必然产物,而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内在需求。从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学科优势与国际项目,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突显财经类高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具有国际竞争力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 国际化;本土化;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inevitabl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additional, localization is the internal dema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ocal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ies, a novel talent nurturing mod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disciplines advantages and international project. Our aim i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universiti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mprove training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 Localization; Financial information; Talent nurturing mode

0引言

“全球化”时代特征促进世界物质、经济活动的同时,日益扩展为推动知识、技术的流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的时代产物,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率先掀起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浪潮[1],为了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发达国家竞相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课程设置综合化与国际化;转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改革人才培养途径和制度。其中,美国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教育理念在国际上享有很好的声誉。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笔者在美国学习期间分别走访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对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初步了解。美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取向是间接的,主要表现为外国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等,他们关注的不是美国是否是第一大留学生接收国,而是这些留学生对美国产生的国际化影响。

与美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仿日、学美、效法、学苏几个阶段的变迁。今天,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经济全球化必然要使教育国际化,如何在国内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特色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作为一名高等教育者,值得深入思考。本论文以财经类高校发展为视角,从国际合作办学实际出发,分别论述国际化办学理念构建;国际化办学实践;国际化办学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内容。

1国际化办学理念的构建

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维是开展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前提[2]。一个学校的灵魂在于它的办学理念,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不能采用“固有式思维”,而应该打破常规,走出具有独具特色的兴校之路。本论文依据“高教强省”战略理念,从地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实际出发,依托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进行本土化改造,构建地方财经类高校金融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1必要性

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仍是人才的匮乏尤其是具备国际化素质人才的短缺。尽管从全国角度看,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很大,但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其中具有专业特色国际化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则更少。就计算机专业而言,也存在严重的供需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会需求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能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真正的实现人才的供需平衡亟待解决。因而,高等院校的办校理念已不是“人有我有”,应该“”,“独具特色”。

1.2发展目标

财经类院校不是专门培养计算机科学研究人才的学府,我们的优势在经济方面,所以,应该尝试走一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3],以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作为专业发展目标,具体体现在:1)国际化:将本专业与国际信息化接轨,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紧密联系实际,从学校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学生成才要求出发,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2)本土化: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设定“和而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将计算机专业和经济有机结合,将计算机专业设定具体研究方向,即金融信息化。

2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办学实践

2.1国际化发展策略

为了加快专业发展步伐,提高学生国际化专业技能,2013年9月11日,吉林财经大学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正式签署了国际交换生合作项目协议,其中包括3.5+2项目(三年半国内本科学习加两年国外硕士学习)以及本科生短期交换项目。

3.5+2合作模式: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要求学生在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习三年半课程,满足特拉华州立大学注册要求再赴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学习两年。学生修满美方计算机信息科学硕士课程所要求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达标必需环节,在项目第五年将由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在第四学年后由吉林财经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短期交换生:短期交换生项目针对我校全体本科生,学生在每年的秋季或春季进入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进行与国内同年级的课程学习。在本学期课程结束后,获得美方成绩单及项目认证书,所修学分与吉林财经大学本学期课程学分相匹配。

此外,两所高校就深度合作达成一致,认同以下为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合作教育和科研活动交流;教师科研和讲座交流;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交流;交换学术资源和出版物交流;联合主办国际会议。

2.2本土化发展策略

确定特色专业方向—金融信息化。依托我校优势学科,注重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交叉与融合,将计算机智能理论用于金融、税收等领域,借鉴生物进化的宏观和微观机理进一步挖掘其“进化”潜力,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用于解决经济、管理等领域较难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其建立最优化投资方案和决策依据,也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更宽广的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了计算机理论数理化、模型技术智能化和经济、管理分析对策化,体现了计算机智能理论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层次深广、研究方法独特、应用领域宽泛的特征,成为本学科方向鲜明的学术研究特色。

具体体现其课程设置,首先核心主干课程以计算机专业理论素质培养和金融信息工程相关知识教学为主,选修课程侧重与企业所需知识的训练和培养。如,核心主干课程中除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专业必修课程,还包括金融工程学、金融信息工程概论、现代商业银行IT系统、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银行卡业务与技术等则侧重金融信息工程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训练。选修课程中的高级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方法等课程主要面向软件开发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主要面向金融机构;管理模型与方法、网络营销等课程则主要面向企业的管理人才需求。

3国际化办学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看,国际化合作办学存在国际化的维度单一,即缺乏多样化形态;国际认证体系相对滞后,国际认证发展速度偏慢、参与面窄等滞后性等问题[4]。本论文主要从微观角度论述国际化办学实践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按照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7月,学校向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输送首批短期交换学生,2015年1月,该批学生顺利返校,经过深入面对面交流,归纳总结以下存在问题:

3.1语言障碍

此次派出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不等,尽管英语水平均已达到国家六级,但出国后,语言障碍仍不可避免。对此学校提出解决方案,对有意向出国的同学配以外教跟踪培训,规避语言困难。

3.2专业课程衔接问题

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存在差异。前期的专业先修课程不一致,加之语言障碍使得学习事倍功半。对此,中方与美方应共同协调专业课程的选择,有效实现课程衔接。此外,确定赴美的最佳时间点,使得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3.3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包括出国前期准备,如出国申请、签证办理、国内驾照证明、体检注射疫苗,银行卡办理细节;强化赴美学生的心理准备,组织有出国经历的老师和学生做经验交流,使得学生坚强面对某些困境或者心理落差,认识到异国求学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一种收获及财富;弱化完美主义,不要把美国想象的过于完美化,学会独立,凡事不能过多依赖他人。

3.4教材问题

美国纸质教材通常价格较高,如果逐一购买势必增加其经济负担。其应对措施可多采用扫描方式积累教材,利用已赴美学生及兄弟院校资源实现教材的共享。

3.5缺乏实践课程建设

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将国际合作与校企合作相融合,利用美方实践课程,使赴美学生入住美方企业,尝试与外国的金融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美国文化,还能学习到先进、及时的管理经验和实战模式。

4总结

教育全球化、国际化是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也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路径。“国际化”微观上讲是一所大学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宏观上来看,更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全球地位的重要标尺。本论文从地方财经类高校国际化办学实践出发,分别论述国际化办学理念,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及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内容,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化办学顺利实施,培养既精通信息技术,又具有财经管理基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梅,杨亚军.论新形势下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许悦.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之路[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8(3).

篇(9)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研究奥尔夫的本土化并不仅仅为了使国外音乐教育在我国得到本土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使我们从自身本土文化出发,建构中国人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从而更好的面向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1.有利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保存、传承与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教育所体现的个体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在集体化、规范化、统一化的现代学校体制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一定程度取消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赖以保存、传承与发展的方式和环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其丰富性、灵活性、综合性、体验性等特点,可以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将国外音乐教学法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相结合,与音乐教学的实践相融合,与各民族学生音乐学习的特点相结合,使之形成适合于我国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适合于我国音乐教育体制与特点的教育模式,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力、表现力与创造力。首先,奥尔夫音乐教育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即将音乐与语言、舞蹈、动作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能够尽量多的保留民族音乐审美的真实性,可以使民族音乐文化尽可能得以原样地展现与传承,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其次,奥尔夫音乐教育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即学生必须自己参与其中的音乐教学形式,学生不是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参与其间。因此,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基于上文提到的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进行身体的体验与展现,对于培养民族音乐的表现力有积极作用。最后,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的教育理念———即基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于我国各类民族音乐特性的把握,有利于学生在民族音乐基本元素与原始素材基础之上进行组合与创新,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找到平衡点。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制约因素

篇(10)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篇(11)

[1]邹筱,赵锋.本土化案例在《物流管理》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0-132.

[2]孙福东.港口物流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31-133.

[3]刘光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11(1):108-109.

[4]翟羽,邓春.海南高职院校港口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2011(9):38-40.

[5]曾惠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现代物流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14-15.

[6]孙丹.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物流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2(2):215.

[7]马乐,李楠,张莹莹,等.物流工程专业型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309-311.

[8]贾卫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0(6):74-75.

[9]傅忠宁,朱昌锋,张静芳.物流管理专业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2(12):451-453.

[10]王海燕.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育,2012(10):33-37.

[11]李彩其,等.物流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54-55.

[12]黄勤,陈玲,等.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2):112-114.

[13]于汝民.基于物流供应链建设第四代港口[J].中国投资,2008(7):7

[14]李永辉.基于第四方物流的第四代港口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0,33(7)

[15]蒋鹏.我国第四方物流模式的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09(11):112-113

[16]刘璠.第四方物流企业协同运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17]卢根旺.基于能力整合的第四方物流发展研究[J].中国港口,2008(5):66-67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孙晋明.港口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探析[J].中国水运,2011(05):23-25.

[2]郭思维,魏云达.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3]于晖.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物流现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6).

[4]刘韩云.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05).

[5]苏君,吴辉.现代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管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6]何明坷.物流系统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郝渊晓.现代物流信息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8]王彦,孙光沂.我国航运业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市场形势[J].世界海运,1997(2).

[9]赛令香,赵锡铎.论我国航运企业在新经济下的经营发展战略[J].珠江水运,2002(2).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冯希,港口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J].企业文化旬刊,2015(11)

[2]陈涛,杨柳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2(17):293-295

[3]秦玲敏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及措施探讨[J].会计师,2015(2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