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油画创作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艺术不追求直接的实效,它追求的是美。这是一种活的、有生命的、千差万别的、变化无穷的形式,所以它在不同的作品里永不重复。如果把那些材料相同的作品归类,那么相同的材料又都各表现着不同的美。艺术是人所创造的美,油画亦如此。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能使人感到美才可能成为艺术。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很难理解艺术是什么。艺术靠技巧来表现和创造美,但如没有美,技巧也就白费了。总之,艺术是一种美。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是美的,然后才有可能是艺术,这是我所表达的第一个层次。
二、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的任务,在于捕捉和表现。
我们把它定义为情感的表现。油画从颜色、用笔等也表现出其画画人的情感。比如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日出印象》都表现了他们的情感。其实“情感”一词并不确切。通常所谓“情感”,往往是指“愤怒”“、快乐”、“悲哀”等心理过程。这里的情感概念内涵要丰富、外延要广阔。它无法获得一个明确的心理过程。包括一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那些“忧来无方,人莫知之”的东西;那些“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现代心理科学早已证明,正是那些东西的总和,构成了我们的内心生活的基本内容,构成了我们的“自我”。在这里,所谓“表现情感”,同“表现自我”是一回事。在创作过程中,我对这些作品都有了很深的情感,尤其是那张彩色的装饰作品,我在它身上注入了对现代时尚美的追求!并大胆地采用了纯色和当今的流行色,表现五彩的世界和人们的激情。在此幅作品中我还融入了当今最流行的影视艺术,在此表现出社会时尚元素不断追求的情感。这是我所表达的第二个层次。
三、艺术的创作作为情感的表现,实际上是一个意境问题。
若问艺术家创造了什么,回答就是创造了意境。画布上涂满各种颜色,键盘上敲出各种乐音,稿纸上写着各种单词……如果这些颜色、乐音、单词是有机地互相关联而形成一个活的有生命意味的整体时,那么不论它是抽象还是具体,不论它是否合乎逻辑,它都必然地构成这种或那种意境,具有这种或那种表现性。这个有机整体,我们称之为艺术。它是被创造出来的,是艺术家按照自己感情的旋律创造出来的。在它被创造出来以前,它并不存在。这就像各种颜色是原先就存在的,但是用几个颜色构成一个活的有机整体,是画家的创造。在他创造以前,你可以找到颜色、画布,等等,但却找不到那个意境。在作画过程中我的调色板,我感到就很有创作性,它的美我认为不是一般人可以感受到的,慢慢的体会每一个色块的安排,慢慢的体会同一种颜色的变化,它是很有艺术性的,很有层次,很有韵味。假如颜色在画布上不能构成活的有机整体,那它就是涂在画布上的颜色,此外什么也不是。活的有机整体并不活在画布上,而是作为一种具有虚幻维度的形式,活在欣赏者的感受之中。所以它是意境而不是实境。一种意境就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艺术形式就是一定情感或心绪的动态形式的同构形式。情感本身及其表现也不等于艺术,只有它客观化为一定的物质形式才是艺术。在实践中艺术灵感总是来源于生活。这是我所表达的第三个层次。
(一)主观性色彩具有主观性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可以说他是主观性色彩的创始人,其油画艺术作品中,色彩表现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在他的作品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情感。例如1890年创作的油画作品《乌鸦群飞的麦田》被称为是梵高的“绝命书”。整幅作品画面色彩鲜明而强烈,绿色的小路在大片黄色的麦田中伸向远方,乌云密布的天空压抑着金黄色的稻田,流露出阴郁与不安,让人感觉空间凝固,无法喘息。低飞的乌鸦以及狂暴跳动的笔触增强了压迫感与反抗感,让骚动的画面增添了激动、振奋与不安的情愫,整个画面被蒙上了一层紧张与不祥的预兆,充满着恐怖、不详的感觉。画面中没有表现出自然物象真实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却表现出画家本人内心的思想与情感体验,而这极具个性的艺术语言,成功地使整个画面获得了强烈的视觉表现效果与精神感染力。法国画家、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认为,艺术创作色彩的选择应该是以创作者个人观察感受的经验为基础,色彩表现的目的是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意识,而不是复制客观存在事物。
(二)主观性色彩具有象征性
色彩因联想而具有象征性,红色能够联想到火与血;黄色能够联想到太阳;蓝色可以联想到海洋、天空等。不同的色彩能够令人想到不同的事物。然而,色彩不仅能够象征不同事物,还可以象征一些抽象意义的概念,比如精神信仰等。在油画艺术创作中,色彩的象征性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并且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油画艺术创作的空间。与塞尚、梵高合称后的印象派三杰——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就是一位善于运用象征色彩来进行油画艺术创作的优秀画家,其代表作之一——《雅各与天使的搏斗》看起来像是宗教题材的作品,实际上是以象征主义为特点,运用红、蓝、黑和白色组成的画面。整幅作品显得十分神秘,运用强烈的对比与大面块的设色。而这种独特的色彩选择与结构安排使得画面表现内容极具象征特性。
(三)主观性色彩具有表现性
德国画家、思想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曾经对色彩与人的关系进行阐述,并从人的心理与情绪的角度进行分析,他认为色彩可分为主动色彩与被动色彩,能够传达出人们内心积极或者是消极的情绪,这也就是色彩的表现性。在油画艺术创作中,客观描摹对象的色彩不是用来被复制的,而是使之升华用于表达情感。
(四)主观性色彩具有装饰性
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活动过程中,为了充分表现自身的情感体验,往往采取平面性、秩序性的手段将貌似简单的各种色彩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线条与面块,将画面中的色彩元素进行分割或者是重叠,利用点、线、面的相互映衬,使得画面内容丰富且生动起来。如高更的作品《塔希提妇女》,画面中描写的对象没有立体感,而是用近乎是平涂的手段,使画面产生一种原始的韵味。画中盘里鲜红的水果色彩与人物赭石、红棕的色彩,以及人物腰部裙衫的苹果绿与深黑等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如一直追求艺术探索的马蒂斯,其曾经从东方艺术中汲取了绘画表现手法以及平面的表达手段,使画面极具装饰感。
(五)主观性色彩具有节奏性
绘画艺术如同音乐一样,能够表情达意,抒发内心情绪。内心情感的迸发表现在油画创作中,借助色彩冷暖与明暗的表达,就形成了富有思想和灵魂的节奏。如同俄罗斯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其画面中所表现的内容充满了节奏感,并且是伴随着创作者的情感波动而产生变化的。其作品《在褐色中展现》描绘了一个人从呈褐色微暗的室内登上向外的台阶的情景,当门打开时便出现了明亮的光,显然这个人走向了光明。画面中褐色与白色的面块相互映衬,明亮与灰暗之间巧妙地产生了不同的节奏,同时又清晰地表达出创作者的内心情绪。
二、在油画创作中对主观性色彩运用的思考
(一)油画创作主观色彩的产生源于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与艺术感悟
在油画创作中,主观性色彩的运用就是创作者艺术个性表现的重要表达方式与手段。而油画色彩语言是由不同创作主体来决定的。不同主体的主观性会创作出不同的色彩语言形式。主观性色彩是创作者艺术个性的体现,而艺术个性也代表着主体对客观描绘对象的主观性认知。因此,主观性色彩与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个性是一致的。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绘画作品中的主观性色彩体现着创作者的个人审美、个性特征与思想情感。如同有的艺术创作者喜欢意象表达、有的喜欢象征主义、有的偏爱表现主义一样,不同的创作主体的自我情感与精神不同,因此在艺术创作中,其对于色彩的运用也就有着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二)油画作品中主观色彩的产生是创作者在创作中的主观思维表现
主观性色彩在油画中是创作者主观性的直观展现。在油画创作中,虽然艺术表现的内容是客观性的,但是形式与色彩却是主观性的。客观存在的表现内容是艺术家创作的基础,而主观性的色彩表达就是要将其中蕴含的美表现出来,并使之升华为艺术美。油画作品的主观性色彩就是创作语言的主观性,其与创作者的主观性一致,是艺术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主观思维的艺术化体现。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创作者的主观性思维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绘画内容上,不再像以往那样按照主题来进行创作,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题材,只要是感兴趣的题材都可以进行创作。其次,绘画创作材料与技法的主观性。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材料都可以作为艺术家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工具。在现代举办的很多画展中,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很难看出是什么样的画种,却同样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再次,绘画形式上的主观体现。以往的绘画创作都有条条框框的规定,需按照规则进行作画,然而在今天的绘画创作中,很多艺术家已经突破了固有形式,抛开观念上的束缚,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画作,有着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色彩是油画艺术创作的基本构成元素,其本身就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特征,但是因为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色彩又有了主观与客观之分,而现代艺术家们在油画艺术创作中,越来越多的表达出自己内心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在画面中有意识的去构建属于自己的色彩规律,尤其是带有寓意以及象征性的色彩语言,成为绘画作品的主体色彩。
(三)情感与精神是主观性色彩的核心
现实主义的色彩一般是以客观再现为主。而具有代表特性的主观色彩则是以表现情感为主要目的。在油画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主观世界心理与情感的表现,必须要有客观存在的限制,用表达强烈的色彩语言,或夸张、或对比、或变形等方式去表现情感。艺术家将整个世界看作是“自我”的空间,就能够用主观性的情感去看待整个创作,用主观精神去对客观存在的物象进行再创造,重新组织画面的色彩规律,融入更多的个人意识,体现出个人的审美情感。比如在现代画派中,同样是一片天空,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创作表现,有的画成蓝色,有的画成绿色,即同样的描绘主体,因不同情感的左右而产生不同的视觉心理,便有着不同的情感定位。艺术创作中,主观性色彩在形成一定规律的同时,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表达,以突出主题思想以及创作者的精神观念。在很多画展中,我们都会看到一些作品,其内容与形式都很虚无,但整幅画面的色彩表现却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吸引观者去思索,这就是绘画中主观性色彩的精神性,同时也是其根本核心。
其次,不难发现,当代油画创作者在精神方面的提高与油画作品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置否的关联性。“艺术源于生活”,这是给予艺术最客观的评价,当然,美学艺术亦囊括其中。的确,脱离了生活,脱离了本质,是无法与任何人取得共鸣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油画创作者通过生活的领悟,提高精神层次进而提升作品的质量,使画面具有极强的张力与说服力。一双充满可读性的眼眸,一双写满故事的手,透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理解,可以多角度的对其进行定义,这也正是绘画精神提高所带来的对作品多义性的解读。抽象派的热衷人士其实是更加青睐描绘精神层次的事物,因为这很符合抽象派油画创作技巧,也更容易与品鉴者想法打成一致,产生共鸣。这种借助现实描绘抽象而又深层次的事物再通过抽象而又深层次的事物去反观现实的创作手法,是完全可以满足于创作者身心的愉悦,令其乐此不疲,这也正是油画独特魅力所给予人们畅快的享受。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维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思想不断地涌现,人们的绘画观念也开始变化,艺术语言的形式在绘画中的运用也在千变万化。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独立的绘画形式的国度也兴起了向西方、向俄罗斯学习的思潮。这样的一种学习后来对中国的绘画语言形式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由单纯的国画的注重笔法、线条、意境的艺术语言转而到一大批的艺术家和学者开始学习西方的焦点透视,开始用铅笔用油画用点线面的基本原理来塑造形象。时至今日,中国的绘画已经是多种多样了,思想多元化,价值多元化,艺术多元化,艺术语言也变得多元化。在这样艺术语言多样化的环境下,我们必须立足于传统的绘画语言形式,来为我们的绘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知道,传统的绘画语言形式有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和肌理。首先,形体包括点、线、面是每一个艺术家都致力表现的主体,它承载着画面的艺术主题和内容,展现了画家的人文观点和思想。在绘画作品的“艺术语言”中,点、线、面既作为独立的形体又是形体组成的元素,而点、线、面本身又都是由几何学所抽象出来的概念,这使得它们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一个可视的点是一个吸引视觉注意力的小元素,点既可以被表现也可以被暗示,它可以构成一个审美中心。“点”,从物形上讲,是视觉聚焦的核心;从观念上说,是思想呈现之源。“点”,在东方哲学中,具有最大的张力和延展性。“线”,可以被描述为点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可视的行动轨迹,线的表现意味着画线的人和物的精神状态。“面”,相对于点和线来说,容易让人理解。所以在基础素描中就将复杂的物体概括成无数个面的组合,面相对点和线来说具有更强的造型性。“面”,同时也可以看作是点和线的集合体。点、线、面与形体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没有明确的界限,根据不同画面的需要可以相互转化。“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因此可以说,点、线、面就是形体。
其次,明暗和色彩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它们也是我们需要去研究的艺术语言形式之一。明暗和色彩也是通过光而产生的物理现象。在绘画中,明暗是指画面中物体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表现方法。从绘画诞生的那一刻起,画家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光的探索,光使物体产生了不同的明暗变化,也产生了色彩的丰富变化,而这些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觉。如红、橙、黄这些偏向于暖相的颜色,就会引起人们对太阳、火光等现象的遐想,让人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而青、蓝、绿这些偏向于冷相的颜色,则会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洋等景色,使人产生一种凉爽的感觉。画家们也正是利用色彩的这种特殊的表现力与其他“艺术语言”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作品。绘画意义上的色彩不仅仅是对美的颜色的发现和创造,它更是画家的心与对象的色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很多画家都善于描绘这种明暗的变化和光影下色彩的变化,并且通过光的作用来渲染画面的气氛,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画家就是被称做“光影大师”的荷兰画家伦勃朗。最注重色彩表现力的是印象派。在描绘自然风景时,他们追求着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从而使风景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其三,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它由长度、宽度、高度体现出来,而任何物体都是处在一定的三维空间中的。不论是西方的风景画还是中国的山水画,空间永远是画家致力表现的主体之一。在绘画中通常借助透视来表现空间的层次感:西方绘画主要以焦点透视为主即画面上只有一个视点,并综合运用色彩、明暗等手法加强空间的层次感;而在中国的国画中(尤其是山水画中)视点往往不只有一个,并且其具有“移动性”即散点透视。也可以说透视的作用就是帮助画家在二维平面上构造出现实三维空间的假象,并营造出画面空间的层次感。所以对空间的研究也是我们艺术语言研究范畴里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最后是材质和肌理。物质材料是一切艺术作品的载体。绘画艺术中的各个画种之间所使用的特定的绘画材料使各画种都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如以油彩和油画布为载体的油画在写实性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以墨和宣纸为载体的国画在意境的展现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而造型艺术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创造性地运用艺术的手段,表达艺术家对社会、人、自然和艺术的看法,所以材料也是画家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艺术语言”。而在绘画中,肌理是呈现物象的质感、营造和渲染形态的重要视觉要素,它对事物认识产生了强化作用,诱惑人们用视觉去体验物象,并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
任何真正的艺术创作活动,都是由创作者感受到某种独特的审美经验并运用到某种独特的媒介构成方式将这种经验传达出来。绘画作品是画家自身情感与思想的“承载体”,而将这些情感和思想“装载”于作品上的“工具”正是“艺术语言”。画家借助“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画面上展现自我的人文思想,反过来观者也正是借助画面上“艺术语言”所创造出来的“视觉效果”,来解读画家的思想和观念。怎样运用绘画中的“艺术语言”,取决于画家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主张。观照绘画中的情态与语言形态,艺术家们总是在寻求绘画观念和语言上进行着转型,不断地扬弃着自己绘画语言上那些不纯净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东西,从而使绘画语言和人文思想等方面都出现新的形态。在画家人文思想的不断变化中,某一种“艺术语言”往往被画家自身的艺术观念所强化,甚至表现出“极端”。例如:弱化了色彩、明暗,将所描绘景物高度地概括为点、线、面的构成关系来抒发画者情感的中国画“大写意”;利用笔触和色彩的无序组合来表现扭曲心理的表现主义;仅仅用色彩的点、线、面构成画面主题的抽象主义。这些都是画家将艺术语言的语汇极端化所产生的艺术形式,而这些新的艺术语言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在这个艺术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多种艺术形式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这些新兴的艺术形式对传统绘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一部分学生和创作者在这种冲击下“迷失”了自我,盲目追求所谓的“流行”和“成功”,而这类作品往往由于构图过于自然、缺少丰富生动的艺术组合,无法表现出戏剧的氛围,使作品平淡、乏味,缺少耐人寻味的内涵,甚至表达不出作者的思想与个性,忽视了“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一个观念被看重的时代,对事物自身情感的重现常常被忽视,在一个绘画语言被视觉图像冲击的时代,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追求现代思潮、流派以展示自我的“前卫”意识,而应该根据自我所要表达的主题与内容来合理地组织运用“艺术语言”,使其为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服务”。
江苏地区是国内油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更是形成了中国油画风格多元化的艺术特色,在这里,一大批的著名绘画艺术家都为我国油画艺术的拓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如刘海栗、徐悲鸿、苏天赐、盛梅冰等。总体来看,江苏地区的油画艺术家们在油画艺术创作的整体表现上,通常采用将西方油画创作的色彩及笔触技法与我国传统绘画创作讲求中的意境、韵味相结合的方法,使其在油画创作上带有传统文人画的精髓,并且追求一种极具诗情画意的意蕴表达,体现出一种带有浓厚东方特色的油画艺术风格。
1 江苏现当代油画创作与传统文人画的艺术关联
探讨现当代江苏油画的文人趣味性,就一定会联系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文人画。在现阶段的油画作品,很多画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而江苏现当代的油画艺术创作多追求画面的意境表达,现代的油画中的部分作品其审美表达与文人画中的诗意、墨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很多作品中强调对个人情感的渲染也与文人画主观主义个人精神的表达相一致。绘画艺术的创作往往是要求突破物象本身固有形态,重点在于创作者的个人感受,外在的表现仅做参考,进行绘画创作的是感受,而非物象的写实再现。
我传统文化对于现当代的艺术创作者们影响是深刻的,很多油画艺术家一直在尝试将中国传统绘画精髓融合到现在的绘画创作中。精神层次追求已经成为现代人们致力的一个方向,艺术创作者们也正努力将这一主题引入到油画创作中,将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元素运用到油画创作中。例如现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盛梅冰教授作为当代江苏油画界的翘楚,对于文人笔墨风格非常的青睐。在盛梅冰教授的众多油画作品中无不传递出一种江南画家特有的意趣和性情。虽然画家在作品中仍然忠实于西画的绘画技巧,但作品大都显示出了平淡、质朴的绘画风格。在盛梅冰教授近期的一些创作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画面中具有的宋画意味,在许多的风景画面中他将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自然之间的关系以一种质朴浑厚的笔触表达出来,这正符合盛梅冰教授“以平淡之心造写天成之物”的创作理念,也代表了当代中国油画家对待自然的真诚态度。
艺术创作的主体行为者是创作者本身,传统的文人画通过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自身的影响与感染从而影响其艺术行为,在江苏地区不少油画创作者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文人画的影响,文人画艺术创作在促进古代绘画发展的历程中有着不朽的功绩,在今天,关于我国油画艺术事业的拓展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 江苏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民族地域特色以及时代性特征
江苏地区油画创作从整体上来看,写意油画多引用传统绘画中南派画的表现,传统的民间绘画用色等也能够从很多油画作品中看到其踪影。例如当代著名油画艺术家苏天赐的创作,其风景油画作品中的写意性,将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精髓融入笔触当中,写意是其创作中的核心,其清新略带朦胧的画面,明亮而又婉约的色彩,交织出一幅幅灵秀飘逸、静谧温婉极具文人趣味的优秀油画作品。从苏天赐的诸多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给人一种温婉、惬意之感,与江南美丽的风景一样温润、清新,这也是他油画创作的一大特色。不能不说,作品风格的形成与民族地域风情有着很大的关系。
绘画创作的时代性是指相对于传统而言,并与当代的作品相比较得出的时代特征区分,江苏诸多优秀油画作品每个时期都带有着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现代油画家徐悲鸿是将西方现实绘画主义以及审美观念引入中国的先驱之一,在其留法期间和归国初期是其油画创作的巅峰,他的油画作品与西方油画的热烈、丰满、敦实是有所区别的,在其写实主义风格的油画创作中,也体现出了一种含蓄、内敛、宁静、优美的东方意蕴,有着鲜明的文人趣味色彩。而徐悲鸿的艺术人生与时代是紧密相连的,他的写实主义风格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相似,个人认为这也是其能够确立在中国美术史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
3 江苏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笔触与意蕴的书写性
绘画艺术的创作在西方文化中讲究的是形式美感,在我国艺术领域讲究的是节奏与韵律,艺术表现形式一直是所有艺术门类共同关注的。我国绘画艺术在历经各种绘画风格流派的一番洗礼,对于艺术创作材料技法的探索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在创作中与超越现实自然物象追求诗意一般的意境相融合。从诸多现当代的油画作品中看,江苏油画更加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绘画技法中吸取养分,创作的材料以及表现语言,很多在创作中便体现了浓重的文人趣味性。
我国的绘画家常常在真实客观的表现描绘物象时,更加注重的诗将个人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审美融汇进去,通过对用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来控制笔触,传递情感。江苏油画诸多作品中,无不重视对点与线的运用,尤其是风景画的创作,在画面中恰当地运用表现使之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当代江苏籍画家王荣先生,他的风景油画创作享誉国内外,他在清淡雅致的画布上,时而轻点细勾,时而提按点画,对于点与线的运用得心应手,王荣先生的杰作《春山多胜事》油画作为国礼赠送给了他国总统,这幅作品让人感觉到春意盎然的暖,朦胧意境的雅,画面中如诗如梦般的意境,让人深深沉醉其中。
我国艺术创作领域,本就有“书画同源”之说,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融合,恰好塑造了中国绘画的基本艺术特征,一方面是绘画技术上的书法用笔,另一方面,是艺术家本身在创作中修身养性的写气,我国传统的文人画艺术特征可以说就是汲取了书法艺术的审美。江苏现当代油画家杜璞,其油画作品《牡丹亭》等系列作品中鲜明地体现出对笔法的书写特性,尤其是对人物衣带的刻画,汲取了书法用笔行云流水般的飘逸美感。书法艺术中线条的魅力,对于绘画艺术的创作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运用线条艺术,既是个人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同时又是一种富有表情与意象的一幅图像,在油画创作中,线条的完美运用就像是创作者心灵的轨迹与艺术生命状态。
4 结语
江苏油画创作中的文人趣味性,根本上讲是由其“写意”本质来决定,作品中是对画家精神思想与内涵的体现。绘画艺术创作本身就是对画家自身意识与心灵的一种映射,是画家精神情感的表达,而油画艺术的发展与进步是需要在继承传统中寻找新的东西,在发挥油画技法材料与特征的基础上,更要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重视意境与诗意的追求,以使具有东方特色的油画创作地位更加稳固。
参考文献:
[1] 王刚.浅议中国当意油画中的文人画精神[J].青年文学家,2009(15).
中国油画艺术中, 形神论这一艺术理论与佛教思想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中国艺术形神之说自古以来一直是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形与象二者相互关连,合二为一即为形象。 将其分开来看,可最早追溯到中国的先秦典籍《易经》。 该书这样阐述道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这是最早的对形象的理解,将象等同于像。 《系辞传》则肯定了易象的来源是天上万象的写照,并提出观物取象的思想。老子也曾对象加以说明。 他所著的《道德经》中提到道之为我,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该句中对象的描述或指对象的具体形态、物象,亦或可能是对宇宙中自然万物变化莫测,气象万千的一种模糊意义上的形容。 但不管怎样,都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对象的理解。由此看出《易经》和老庄哲学都蕴藏着一定的美学思想,比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文化要早很多,它们是中国艺术美学理论形神论形成的必要因素。 随着历史与艺术的发展,佛教思想文化在与儒道等典型文化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融合的进程中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并与儒道思想文化一起加速了中国艺术美学形神论的成熟与完善。 形象一词在佛家典籍中早已被提极过,但并非对艺术而言。 前者的《易经》与老庄哲学只提到了象,而并未将形与之联系在一起。 而佛教则很好地将二者合二为一。 《高僧传卷八》这样记载道:圣入之资灵妙以应物,体名寂以通神,借微言以津道,托形象以传真。 其中虽然充满了唯心主义思想,但形象一词却却诞生了, 这其中的美学思想不言而喻,而更加推动了形神论之说走向成熟的是佛教的神不灭论,其着力揭示了神是不随形灭的。 形是易朽的东西,神是精极而为灵者也,它是恒常不变的实体(无生) 可以托身异形、随物冥移这些佛教的思想文化点明了神的重要及灵性,也表明了形的暂时性,不恒久性。于此形粗神精的价值观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了,这也恰恰体现了艺术美学思想中的形神论。
2形神论之于油画创作的重要意义
形神论在美学上的反映,最突出的就是贵神贱形,即重视画面的神,形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由此,中国艺术美学思想中的形神论理论更为丰富、成熟,集多家思想文化融合互补于一体,但佛教思想文化中的神不灭论的痕迹则尤为明显,由此,绘画艺术理论也就更为丰富多彩了。如以形写神。元代刘见孙的《萧达可文序》中这样阐述道:即神似,虽形不酷似,尤似也。 其意思是说有了神采了,尽管形象上不太吻合,也没有关系,神似则可。 《画论》中说:今人看画,多取形似,不知古人最以形似为末节。 意思是说,时下人们欣赏画作,大多通过形来评判该幅画作的好坏,岂不知古人早已将形的好坏放到了评价标准的最后。 于此同时,形神论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大量的艺术实践。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画的大量绘制也很大程度地加速了艺术的发展与艺术理论的成熟与完善。 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形神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形神论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绘画影响深远,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 具有一定国学基础及文人精神思想的中国艺术家在面对油画创作的时候,只是在材料技法方面稍显陌生,占主导地位的却仍然是人的思想精神,而这恰恰是油画创作标准的最高层面,即神的层面。 中国油画家受传统文化形神论的影响,在油画创作中不断探索,十分注重画面中的形与神。油画艺术对于东西方而言,确实存在着差异。 西方古典的写实性与东方传统的表现性、写意性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这只是二者在形与神上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前者在形上要求严谨性、科学性,理性的成分较多;后者则把形放到次要地位,只求似则可,把神即精神、性灵、神韵列在首位。 二者之间看似冲突,但仔细分析判断后,事实并非如此。 二者只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了在油画创作上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一样的,即都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以及表达一定程度的精神世界、思想内涵。 中国众多的油画家们正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点上,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油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快速发展,形神论则一直被高度重视并贯穿于油画创作之中。
写意油画风景和中国山水画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理念下形成的两大绘画体系。它们都是表现自然风景,但是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意识使它们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形成了很多不同风格的流派,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理论体系也非常完善。写意油画风景的发展较晚,在十九世纪初,中国一些画家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到欧洲学习了油画,他们具有中国的文化背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油画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中国书画的影响,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写意油画。
一、写意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美学观念的比较研究
写意油画风景主要是西方油画风景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文化体系的熏陶下演变过来的,所以写意风景油画既有西方油画风景的特点,也在一些方面借鉴了中国山水画。
就艺术传统而言,欧洲风景油画过去是写实的理论体系,它们强调科学地再现自然,所以对空间、比例、结构、透视等关系要求严格,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到印象派时期,绘画观念、风格出现很大变化,莫奈、塞尚等画家充分发挥本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地抒发内心情感,强调主观感受,人们开始意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立价值,东方艺术也逐渐被认识和借鉴。
中国山水画的审美体系是建立在儒释道传统文化和禅宗思想的基础上,中国传统绘画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中国画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在描绘山水自然的同时,也寄托了自身的情感。中国传统绘画在对物象的描绘上,并不完全追求客观的形似,而注重意境的表达。从很多著名理论著作里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理念,比如南齐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的绘画理论,荆浩在他的理论著作《笔法记》中阐述了传统绘画的六个要素:“气、韵、思、景、笔、墨”。可见国画中气韵意境的重要性。
“写意油画风景的绘画理念形式融合了西方审美体系和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精神,主要追求在油画的表现环境中体现达到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的审美意向。”(蒋仲《浅谈写意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的异同》,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林风眠在阐述东西方艺术的异同时说:西方绘画的理念以模拟自然为主,所以更侧重主观的写实描绘。中国绘画是以客观情感表现为主,所以侧重于写意表现。艺术表现的动因,是人的情感的表达,需要一种形式来表达。他认为,“因为方法材料的不同所以表现形式就不一样,因不一样而各有特色,东西方艺术的沟通就是互相从中吸取养分。中国画家们赋予了油画风景以写意,一方面主观描绘了客观物象,另一方面又客观表现了主观情感,绘画也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蒋仲《浅谈写意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的异同》)
二、写意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表现语言的比较研究
首先,写意油画风景和中国山水画的绘画工具和媒介具有很大差异,因此,它们的表现技法也有很大的差异。油画颜料和国画颜料区别很大,油画颜料种类繁多,用油调和,有很强的覆盖力,既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也可以调和成透明色层层罩染,还可以用刮刀堆砌等,它的可塑性很强,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技法达到各种效果。
中国画使用的颜料主要是矿物质颜料和植物颜料,用水调和。因为中国古代化学、物理等不够发达,所以颜料种类较少,过去常用的也就十二种左右。传统山水画中常用的朱丹、石青等颜料色彩强烈,有覆盖力,不易褪色。从植物中提炼的颜料质地细腻透明,但是时间长了容易褪色,如藤黄、花青等。另外,在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还有一种特殊颜料——墨,墨是从松烟中提炼出来的,有质坚如玉、色泽黑润、落纸如漆、历久不褪并香味浓郁等特点,深受文人和画家的喜爱。画家黄宾虹有七墨之说,即:浓、淡、破、泼、焦、宿。可见中国画家对墨的运用程度。正因为油画和国画使用的颜料笔墨载体的差异很大,因此它们呈现的视觉效果也差异巨大。
其次,写意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在创作过程中应用的技法也有很大差异。中国山水画表现技法有着独特的语言形式,在山水画中既要强调情景的和谐统一,还要能娴熟地运用笔墨。笔墨在国画里并不仅仅是材料工具,也有着独立的美学价值,是国画表达的重要艺术技巧之一。中国画家历来都是非常注重笔墨的,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总结出了完整系统的山水画用笔用墨的理论,讲究笔法、墨法,追求笔情墨趣之美。在用笔墨表现自然景物时,由于画家对客观物象的思想感情、感受不同,笔墨的表现就各不相同,就形成山水画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另外,在中国的绘画里,书和画是同源的,诗、书、画、印的结合,形成了世界美术史上独特的表现风格。
写意油画风景是在西方油画风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西方传统油画风景在印象派以后,绘画风格有很大变化,笔触开始受到很大重视和发展,不在严谨在形体塑造内。这样画家在创作时就不受一些程式束缚而更加自由,这就是直接画法。写意风景油画中常用的就是直接画法,画家追求用笔的节奏以及瞬间捕捉的灵感,在画面中到处都留有笔触表现的形式美。在绘画过程中,画家还常常用油画刀等辅助工具制作出厚重的颜色和肌理效果。写意油画风景也从中国山水画的线形、笔、墨等形式语言中吸取了很多的养分。写意风景油画创作常常借鉴国画水墨作为一切基础原色的创作方式;借鉴中国山水画的造型特色,比如形象的个性化和随意性;还借鉴作画时的自由随意;借鉴国画中不求形似,而求神韵的写意精神。同时还受国人审美观念的影响,所以写意油画风景还具有中国式的人文特点。
三、总结
中国山水画与写意油画风景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审美体系,但它们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从某种程度说,写意油画风景是以西方油画风景理念为基础,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绘画形式,是西方油画风景与国画山水结合产生的新的表现语言,所以我们要深入地研究中国山水画和写意油画风景的异同,加强对传统油画和传统中国画美学理论的学习,才能在油画写意风景表现中更好地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
参考文献
[1]蒋仲.浅谈写意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的异同[J].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湖南师大2011年硕士论文
关键词:当代;绘画性;价值
评价艺术作品的好坏最重要的标准是它的艺术性,所谓艺术性应该说是文化性,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用(独立艺术家,《天书》作者)的话说,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最好的‘文化’。未来人们在回顾我们现在生活时代的文化的时候,首先能想到的作品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作品。它代表着这个时代人的所思所想,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精神内核。既然创作的是文化,那么绘画,或者说油画,就不是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采用的唯一媒介,甚至在这个时代,绘画都算不上是最理想的媒介。我们有摄影,有影视,有各种各样更有利于表达艺术性或表达时代文化的媒介。那么在这个时代油画又能做些什么呢。
在我们这个时代,艺术领域中架上绘画可以说是传统的甚至是保守的表达方式,在今年的上海国际双年展上,真正意义上的架上绘画只有一个艺术家在做,影像占了大部分,其余的是装置。先不论他们表达的精神,文化有没有价值,显然艺术家找到了更好的表达精神的媒介。
在当下作为架上绘画的油画还是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的。既然艺术本质上是创作出有价值的精神产品,那只要创作者是个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人,他就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作为年轻的从事油画创作的艺术工作者,又如何去走接下来的绘画道路呢?85后90前出生的我们基本上产生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思想,我们表现在画面中的所谓思想是很幼稚的。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但是油画作为一个画种,依然有它无可替代的方面――油画语言的魅力。
绘画性是油画创作的一个突破口。油画材料有着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可以像水一向流淌也可以像石头一般坚固。绘画性是油画特有的领地,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媒介的特有表达方式,源于油画工作者对于油画材料的敏感运用,多年练习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手感,以及对作品气息的控制。这在设计与摄影如此发达的今天绘画性就显得尤其珍贵。单纯写实的绘画在今天是没有生命力的,今天的图像是如此的泛滥,各种图像充斥着我们的视线。通过电脑的创意,图片可以实现各种你想像不到的奇幻景象。数字微喷技术把高清图像打印到油画布上,有纯粹写实绘画无法比拟的便利性。单纯的构成是学设计的人可以做的,而且可以做的很好,而唯独笔法与材料的运用是油画所独一无二的,他是一个画者,在多年的绘画中由心而发的一种感觉,是从事其他领域的人所无法达到的,这是绘画者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当然精湛的技艺并不足以产生好的作品,但是在未来好的作品却要伴随着精湛的技艺。作为年轻的绘画工作者,不妨先从绘画性上入手,这是产生好的作品的前提条件。绘画时关注点在画面上,注意绘画性。生活中关注点在艺术性上,关注思想性,精神性。当创作者的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你的思考会不自觉的体现在作品中,而不是现在向作品中强加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选某种风格的技术手段并不代表选择了某种思想,不能奢望通过改变效果来改变你的思想高度。风格只是代表了你对于绘画的喜好,想让你的画面呈现哪种效果。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讲应该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体系,并把它发展成自己的特色,为思想的注入做准备工作。其实在选择何种表达方式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应的偏好,这种‘偏好’就是你最懵懂的思想。当然也不能独断的说先有技术后又艺术,这两者应该是在不断的磨合当中慢慢的形成的。艺术家需要有一个成熟的过程,思想不断深化,技术不断发展,当两者达到成熟状态时,好的作品才能产生。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毛焰为例,毛焰老师的作品可以说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这两方面共同形成了毛焰老师的艺术成就。他有令人赞叹的绘画语言,描绘人类的精神世界,通过游走于精神末梢般的精致刻画,使画中的人物仿佛灵魂出窍。毛焰老师有独到的绘画语言,而且在艺术上,他的立意较高,站到人类的精神领域(图1)。可以说是它的技术语言帮助他完成了精神的表达。但单从绘画性上他的作品也是无人能及的,这种油画特殊的魅力是其他艺术门类无法复制的,是油画语言所特有的。南京艺术学院张新权教授最有名的作品是轮船系列(图2),他用一种近乎写意的笔法描绘工业时代的庞然大物。油画语言的特殊魅力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精湛的技艺站到了工业文明的高度。张老师最初画风景的时候就是寻求一种下笔落定不去修改,书写似的绘画语言,并慢慢的把这种绘画语言运用到描绘历史风景的高度,使张老师的艺术有了更高的价值。单从绘画性上讲也是令人惊叹的。南京艺术学院邢健健教授的作品中有很多是速写性质的,在绘画语言上是很独特的,充分运用了油画材料的独特魅力,作品的绘画性很强,是其他画种无法替代的。邢老师又能把这种独到的绘画语言在艺术性上提升到很高的高度。邢老师的近作《伟大的墙》就是用速写的方式画几百幅历史人物的头像,把它们摆放成一面墙,这样用独特的绘画语言描绘历史的图像,使邢老师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绘画作品应该可进可退,退有绘画性,进有艺术性。
油画在今天的价值在于它的无可替代性,既独特的材料运用所形成的绘画性。正是因为当代艺术正在远离绘画,对于要继续从事油画创作的艺术家来说,油画自身的语言表述力更成为不可取代价值,也成为油画本身继续存在的理由。当然这样说并不应该成为为技术论的理由,好的作品依然是用精神价值去衡量的,但作为年轻艺术家,不妨以绘画性作为自己艺术生涯的开始。(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梁江原籍广东罗定市,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王朝闻先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文化传媒集团中国美术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东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美术系主任等职。近年曾任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出访瑞士、日本等国家。曾策划、主持实施“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等大型活动。
由中国美术馆、广东省美协等主办的梁江书画展,2012年在东莞、中山、珠海、汕头、肇庆等地巡回展出,展示了梁江以多种体格、不同笔法创作的百余件山水、花鸟和书法作品。
上世纪70年代,梁江创作的知青宣传画曾印发全省,木刻作品上过省展,还在报刊撰写评论文章。他学生时代多才多艺,让人难忘。后来,他从美术史论界崛起,撰写了大量切入美术创作和史论研究的论文,以思维敏锐、观点明晰、文风恣肆享誉全国艺坛。其新著《中国美术鉴藏史稿》,是中国第一部美术鉴藏通史。所著《美术概论新编》《广东画坛闻见录》等在美术理论建构、区域美术史研究方面也备受好评。迄今,他发表的学术专著及论文已达400余万字。成为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化艺术界前沿,成果丰硕的著名学者、书画家。
粱江早年就读于广州美院油画科班,后转攻中国画。所作山水花鸟,笔法灵动多变,格调清雅自然。他具有坚实笔墨功夫,有过人的文化修为。融丰厚学养于笔端,其作品引起了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广东省作协主席廖红球说,梁江一是人好;二是文章好;三是书法好;四是画好。广东美协主席许钦松推其为“学殖深厚,出手不凡”。
梁江认为,一般书画家不必苛求通晓十八般武艺,术有专攻即可。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研究者或批评家,专业要求则更高。若没有切身体验,不通晓各种技法,所发议论很可能会是隔靴搔痒。他长期以来的方法,是创作体验与史论研究相辅而行,相互促进。他的学术研究和创作论评,在专业界有很好口碑。而他的书法和绘画创作,也因为丰厚的人文涵养,多年的笔墨技艺磨砺而显得非同一般。取精用宏,学者本色,厚积薄发。梁江作品成了近来人们谈论“学者书画”常提到的例证。
引言
作为中国油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风景油画以其丰富多样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回顾近百年的中国风景油画发展历程,对于民族化、本土化的摸索和尝试是其间最为强劲的一条主线。这一努力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亟待梳理的问题。在一时的繁荣表象背后,也潜藏着值得重视的深层危机。中国山水风景油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在花坛之中均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上述这两种表现相同的对象却采用着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在各自漫长的发展过程之中,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以及审美情趣以及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地域以及人文环境出发分析与比较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发展历程,从而透视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进一步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其融合。
1 我国风景油画表面繁荣及深层危机
我们都知道,风景油画的创作不能与大自然相脱离,这主要的原因在于大自然是风景油画创作的源泉,也是风景油画追寻自然之美的根本载体。唐代张璨曾经这样对我国传统画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此可以看出,造化与心源对于艺术的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价值是等同的。清石涛曾经有言“搜尽奇峰打草稿”,他主张艺术创作应该亲近大自然,积极地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在本质上而言,其实是一种荡涤胸襟的精神活动。除了我国古代艺术创作者主张风景油画创作应该亲近自然,国外的艺术创作者也主张风景油画创作应该积极地与大自然相沟通,他们在这方面与中国的艺术创作者有着异曲同工的观点和创作理念。自十七世纪英国的风景油画家纷纷主张将画室搬到室外,尽可能多地与大自然亲近,通过大自然来找寻艺术创作的灵感。
我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是随着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而发展着的,这就是说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例如,在建国初期,我国的风景油画所体现的主题主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体现了一片新的景象;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风景油画的主题也是与改革开放有关系,体现了改革春风吹拂下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当前社会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当前我国的风景油画所体现的主题也是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有极大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风景油画的发展完全与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我国的风景油画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然而,这种繁荣景象其实是表面的,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危机。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地不断发展,目前我国风景油画受到了经济利益的驱动,类似的活动很多都是流于表面以及庸俗,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在各个方面有所表现。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促使了艺术家滋生出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与此同时也迫使艺术家过于追求标新立异,而且这些艺术家为了尽快达到某一种目的,脱离自然界,对大自然的把握和理解十分肤浅,而且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过于程式化以及套路化,而且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表现出主题思想,很难观察到艺术家自身的文化积累以及对大自然的真切理解以及真情实感;而且,这种行为以及创作的观念对后学者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负面影响也是不断地走向死循环的。
2 我国风景油画的发展与走向
基于如上关于我国风景油画的表面繁荣以及深层危机的阐述可以得知,目前我国风景油画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较多的问题,这不利于我国风景油画的发展。那么,这就要构思出一条关于我国风景油画的发展道路。风景油画在中国获得切实的立足点,一定要跟本土文化、地域特色相结合,在这种结合当中,艺术家自身是最为活跃的变量。西方传统的技法、材质和中国的主题、情趣,就是要靠艺术家立足于自身状态和境遇来加以融合,这包括艺术家的不同个性、志趣和人生体验、人文素养,也包括艺术家所处的特定地域环境。中华大地幅员广大,北方雄浑开阔,南方幽深秀美,景观风貌差异很大,所以在技法、材料的具体应用上也会有所不同。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在东西方都一样,东西方艺术大师在进行融合、创新的时
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以相应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性作为其基石和本位。例如凡高,他曾说自己的灵感来自东方,来自东方绘画当中线条的运用所呈现出来的丰富意蕴。的确,如果抽取了那些斑斓的色线所构成的律动,他的作品会黯淡无光,但凡高的线条毕竟是在西方绘画传统中浸染和衍生出来的,本质上与东方迥异。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我国风景油画的发展呈现出表面繁荣、深层危机的现象,那么这就为我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提出一定的要求,就要构思出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在文中笔者的观点就是我国的风景油画一定要与本土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相结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具有时代意义的道路。
参考文献:
胡旺.浅谈中国乡土风景油画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一、色彩的定义
色彩是人类所共有的,不受国籍、民族、地区等的限制。绘画和音乐一样,是一种人类共享的艺术,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更是进行审美的一种方式。油画中的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是油画内涵的重要表现元素,缺乏色彩的油画是没有生命力的。色彩是主观意念的表达,是可见的判断依据,也是客观现实。色彩的丰富性在于利用不同的组合和排列,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以此展示画家丰富的情感世界。在现代油画作品中,色彩是不可缺少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每一位油画家都有用色的特点,从而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优秀的油画家总是善于组合和排列色彩,以此表达情感和呈现创作意图。油画作品中有和谐也有扭曲,这些都是为了表达情感,通过艺术形象将情感呈现给观赏者。由此可见,色彩自带艺术性,油画家运用其艺术性表达情感,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体验,也展现出油画特殊的艺术魅力。
二、色彩在油画中的地位
随着色彩种类的不断丰富,油画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中西现代油画艺术中的色彩也由以前的单一变得多元,由平淡的用色到大胆的组合,从表现客观事物到展示内心情感,色彩的变化给油画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油画家有了更多的色彩进行情感表达。中西油画创作中,色彩是重要的构成元素,更是表达情感的工具。从心理学角度看,色彩对人类而言十分重要,在文化发展中起添砖加瓦的作用。从西方油画艺术的发展过程看,色彩不仅以形的方式存在,还具备审美功能,拥有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油画家只有将情感寄托于色彩中,才能创作出有感染力的油画作品。
三、色彩的象征性
在中西现代油画艺术中,色彩往往具有深刻的象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色彩表达的情感有所变化,范围不断扩展,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在西方油画作品中,象征性的色彩使用得较多,这时的色彩不仅表现具象事物,而且具备象征抽象意念的作用。现代油画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性明确,象征内容也十分丰富。目前,色彩的象征性被广泛运用,已经成为油画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西方现代油画家常常利用色彩的象征性阐释创作意图,通过对色彩进行组合和排列以突出作品主题。
四、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
1.意念载体在油画艺术中,色彩元素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首先,色彩是油画作品的生命,不仅能够表现画面内容,增强画面的感染力,还能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其次,色彩是寄托意念的主要手段,画家运用色彩元素进行油画创作,色彩是画家与观者共鸣的桥梁。2.艺术语言油画创作是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过程。中西方的历史文化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审美观念上也会有差异。画家对审美的认知不同,在色彩运用方面也有差异。但是色彩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无论画家怎样运用色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表达自身的情感,这是画家创作的一个共同点。他们对色彩的不同理解方式使他们能够创作出有特色的优秀作品,让受众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结语色彩和人类共同出现,它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色彩能丰富生活和心理感受,不同色彩和处于不同环境的同一色彩都能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色彩是油画传达情感的重要媒介。中西方在文化、地域、宗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油画色彩情感表达的差异,但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其所承载的情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