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人员统计数据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作教学活动,担负了诊断教学、激励师生、调控教学过程的任务。这些评价通常是学习者学过程中历次考试数据的分析与对比,以报表图表的报告形式展现给管理者及师生。如何采集、保存海量的考试数据;如何从多视角分析、对比这些数;如何快速、体系化制作统计分析报告。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教学评价工作的瓶颈。
以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中考试分析报告生成为研究对象,根据目前大数据分析的研究,将元数据模型、数据立方体、多维度数据分析报表模型、数据挖掘算法相结合,设计实现了一个大数据分析的通用考试统计分析报告生成系统。
一、适用于大数据分析的教学测量评价数据的存储结构
系统采用三层数据库结构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试信息分布在不同层次的数据库上,以解决数据集中所带来的海量数据问题、基础编码冗余及针对性问题。其中:顶层公共库(TOP公共库),用于存放各类型、各层次考试的基本信息,以及跨不同类型及层次考试的统计数据。第二层公共库用于存放某种类型的考试基础数据、统计数据。第三层为考次库用于存放某次考试的试卷、成绩等数据。
二、报表技术
表就是用表格、图表等格式来动态显示数据,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报表 = 多样的格式 + 动态的数据”。
报表可分为如下几类:列表式:表内容按照表头顺序平铺式展示,便于查看详细信息。一般基础信息表可以用列表式体现。多用于展示客户名单、产品清单、物品清单、订单、发货单等单据或当日工作记录,当日销售记录等记录条数比较少的数据。摘要式: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报表形式,多用于数据汇总统计。如按人员汇总回款额、客户数等;按日期分组汇总应收额、回款额等。.摘要式报表和列表式报表唯一的差别是多了数据汇总的功能。矩阵式:主要用于多条件数据统计。如:按照客户所有人和客户所属地区两个值汇总客户数量。矩阵式报表只有汇总数据,但是查看起来更清晰,更适合在数据分析时使用。
表的绘制方式,大致可以分为SQL画布方式,Cell单元格方式和两者结合型:SQL画布方式报表工具的特点是将报表水平分割成若干个区域,在各个区域上放置报表组件,报表组件位置可以是任意的,各组件可以互相重叠。画布式报表工具的优点 是可以做到可视化数据绑定,组件位置自由。缺点是插入列、组件对齐困难,画表格线经常出现线与线之间的错开现象。这种报表只是很好的解决了"报"的问题, 但对于"表"的问题依然存在。CELL单元格式报表工具,是将报表看作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单元格组成的区域。要改变报表组件(一般是文本或图形)的位置,只能通过改变行高列宽方式进行,组件之间 不能重叠,单元格可以合并。单元格式报表工具的优点是画线,插入列,多行列标题绘制非常方便,但格子中的动态数据绑定,往往需要手写公式来进行。这种报表 只是很好的解决了"表"的问题,但对于"报"的问题依然存在。
两者结合型报表工具,融合上面两种报表工具的优点,使用户可以可视化地动态绑定数据,也可以象Excel一样来画线,从而大大提高了报表设计的效率。
三、基于维度的报表设计、生成方法
维度:用于确定参与统计计算的对象范围
属性:用于统计计算的对象属性
指标:维度+属性+统计方法
数据字典:描述属性的存储信息、维度定义信息
维度和属性,从概念上讲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从实现上讲(表字段)有交 叉。例如分数字段,在进行平均成绩统计时是属性;在进行一分一档统计时 是维度。维度和属性要分别定义。
属性,从概念上讲与维度信息无关。他们都是对事物的某种特性的量化描述。任何事物的不同特性之间不具有函数关系(一个特性无法决定另一个特 性),否则这些特性应当合并。属性在系统中不应有重复存储,换句话说任何属性只能唯一地存储在系统的某一个表的某一列中。
属性与维度在实现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由于关系数据库的局限,在数据结构设计时,不得不将信息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数据表中。例如成绩信息我们根据考次、科目维度信息将不同的考次、科目的成绩存储在了不同的表中。
我们认为报表的行与列及表头是观察与分析数据的维度;行列的交叉点上的单元格代表了若干维度的所确定的数据集及其上的集聚计算(我们称数据集及其上的集聚计算为指标)。根据维度可以确定指标,用户只需要了解业务中维度的概念,无需了解数据集的概念及数据的存储结构就可以完成报表的设计生成。这大大提高了本系统的可用性、易用性。
四、结束语
采用统计学和教育测量学原理和方法,对考试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提供自定义报表,自适应指标分析方法,教育工作者无需具备专业信息处理的能力就能够自定义分析报表、图表,进而生成服务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研究部门、学校、学生的各层次学业评价报告,具有很强的可定制性、灵活性、可重用性。
参考文献:
[1]栾丽华,吉根林;《决策树分类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
2004
[2]QuinlanJR.Discoveringrulesfromlargecollectionsof-
examples:Acasestudy[C].MichieDExpertSystemsinthel-
ectronicAge,Scotland:EdinburghUniversityPress,1979
:168-201.
中图分类号:TP311 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92-01
前言
大数据时代,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够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深层内涵,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在大数据时代面临了新的挑战,数据采集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既要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又需要针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专业分析,生成科学的分析报告供医院管理者据此制定决策,促进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一、t院统计信息管理简介
1.医院信息管理职能
医院信息管理工作有助于医院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及时对医院的医疗状况进行监管,提高管理者掌握正确方向的能力。[1]大数据时代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医院的信息化统计工作一方面要对医院的医疗水平进行统计,通过数据来客观衡量医院的医疗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对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的统计来优化医疗救治方案。
2.医院信息管理模型
医院信息管理模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病患信息,另一方面是医院内部信息。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信息管理模型,病患信息管理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状、住院时间、诊疗措施等相关医疗信息;对医院内部员工进行信息统计侧重于人员流动、工作表现、部门效能等方面的信息。[2]
3.医院信息管理作用
有利于考核医院管理质量。医院信息统计的数据能够清楚地反映各个科室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能力,以便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整,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院员工进行考核能够有效约束员工的行为,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有利于医院管理正确决策。医院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医院的管理者的决定关系着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医院信息统计,管理者能够准确对医院进行定位,通过对市场统计分析做出决断,采取合适的策略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
有利于医院资源优化整合。医院统计管理信息能够为不同部门直接的信息共享提供便利,实时反映医院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便于管理者根据医生的专业能力和护士的服务水平安排不同的工作,合理安排医院的医疗设备的使用,既能够保证医疗设备的足够使用又避免资源的浪费。
二、医院统计信息管理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发展不充分
医院的信息化发展不充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管理层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不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增加了医院的开支,增加了医院的经济负担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所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薄弱。[3]同时,由于医院不同部门之间对于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不一,医院的信息化推进工作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员工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医院信息化发展不充分。
2.信息化统计内容单一
大数据时代,单一的数据库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分析的要求,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医院统计信息单一,无法形成有效的分析数据,不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具有实际借鉴意义的分析报告。信息化统计的内容单一,没有从多方面进行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报告也只能从单一的纬度进行,无法全面准确地分析出不同数据之间的联系和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3.信息化统计不专业
医院的信息化统计主要采用的信息化系统主要是HIS,这套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降低劳动强度,辅助医院进行人与物的管理。医院的信息化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性的统计系统,充分利用统计的数据,帮助管理者医院管理能力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专业的统计分析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更科学的数据分析报告,并且挖掘大数据之后隐藏的联系,为管理者进行决断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发展对策
1.提高统计信息质量
统计信息的质量是医院统计信息管理有效性的基础,统计信息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准确性、适用性和及时性三个方面。信息准确性的保证需要在信息采集过程汇中对于信息的真伪进行判断,只有准确的信息才是有效的信息,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无法保证,会造成严重的问题。信息的适用性需要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有效有用的信息,在进行信息调用时要有科学的依据,根据需要调用合适的统计信息。信息具有时效性,对于过时失去价值的信息要及时进行删除,对于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以便于不同部门之间、不同科室之间及时进行沟通保证信息的有效性。
2.进行科学化管理
对于医院的统计信息进行科学化管理需要通过信息统计评测、决策和监督才能够实现。信息统计的评测功能不仅能够对医院的人员、设备等进行统计而且能够对近期患者的病因进行统计,并且通过不同医院之间的统计数据共享分析病因高发阶段,为医院在某一时期提高某一方面的医疗能力提供决策依据。我国的医疗体质改革在不断完善中进行,对于不同层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够为医院的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数据分析和科学依据,帮助管理者据此制定科学的方案进行医疗改革。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医院水平的重要表现,及时进行医疗信息统计能够有效监督科室、医生、护士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状态,为实施奖惩制度提供依据。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信息化发展有助于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真实、有效、及时的信息能够为医院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大数据时代对于采集到的医疗信息进行专业分析能够有效并生成科学的数据分析报告,能够有效帮助医院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管理和决策工作,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2 企业统计工作的作用 企业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是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部活动之中,在整个企业信息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一套完善的统计体制可以及时为企业提供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监督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
2 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2.1 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 企业内部存在管理者对统计工作不重视的问题,认为统计数据只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对企业发展没有实质性的用处。作为不能直接增加企业利润的统计工作,在开展时还需要配备相应的人力、财力。而且在统计工作的前期,基本上都是资源的投入,看不见其实质的作用。企业一些领导,可能会出于对企业成本的考虑,会尽可能的压缩统计工作的开支。
2.2 企业统计制度不健全 企业统计工作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统计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不一致。在数据分析中,数据缺乏可比性、参考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基础数据的真实性,数据源头的失真使企业统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造成统计数据质量下降,影响统计工作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决策的制订出现失误。没有有效合理的统计制度,企业的统计工作就不会有效执行。
2.3 企业统计技术手段落后当前很多企业统计工作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但使用的方法还停留在手工统计阶段,方法落后,技术陈旧,制约着企业的统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大数据链条分析系统正在日渐应用到各行各业的数据统计中,但是当前一些企业尚未认识到这种新型技术手段的重要作用,固守比较滞后的数据统计模式。
2.4 企业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 企业统计人员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业务水平较低,这就造成了统计数据的缺失、工作效率的低下。特别是很多外聘统计人员所做的统计数据往往缺乏长期性,统计出来的数据误差较大,更无法开展统计工作的创新。
3 提升企业统计工作的对策
3.1 重视企业统计工作 企业的管理者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统计工作,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消除部分领导只重视财务数据不重视统计数据,把统计从大量繁杂的统计报表中解脱出来,立足于企业自身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企业的统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信息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大,而信息资源源于企业的数据统计,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数据,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等都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企业要立足长远,提高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3.2 完善企业统计的运行模式 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中相应统计责任。通过对企业统计部门职责的明确规划,加强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可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信息汇总职能,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在配置专职统计人员时,必须选择高素质人才,以便更好地实施企业的统计工作。
3.3 完善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原有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不断地调整企业统计的发展模式,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使企业统计的指标更加规范,保证具体指标与当今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及时把握先机,取得主动。
3.4 改进企业统计的信息网络 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企业统计信息网络,实行企业联网直报,做到统计信息系统规范、统一,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总之,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做到基础数据采集、报表生成自动化,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应用和反馈速度。
关键词:
铁路;统计工作;劳动统计分析
目前,铁路正在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全面参与现代物流业竞争,最终实现“既保安全,又有效益”的双赢目标。为此,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应适应铁路改革发展形势,在完成劳动统计信息、计划进度监督及辅助财务核算等传统职能的基础上,重点发挥劳动统计咨询职能,提高劳动统计分析质量,为完善工资分配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铁路企业劳动效率提供决策意见和建议,为铁路的发展当好参谋和助手。
1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现状
铁路劳动统计分析通过研究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数量、构成、分配、使用及其再生产等经济现象,为铁路各级领导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政企分开,要求统计工作能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加强统计监督,做好统计分析。但是,统计工作仍然没有摆脱以运输生产统计为主的传统模式,重填报、轻分析、轻预测;劳动统计分析超前性、预测性信息比重小,缺乏动态的评价、分析、监督和预测,难以满足铁路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与铁路进入市场后对劳动统计分析工作的要求存在差距。为此,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工作应积极适应铁路建设现代物流企业的新目标,特别是通过加强劳动统计分析,准确、及时地反映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供具有预见性和先导性的劳动统计分析,为铁路全面参与现代物流业竞争,最终实现铁路安全效益双赢的目标提供决策支持。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铁路劳动相关理论,研究描述铁路劳动经济现象,揭示铁路劳动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铁路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经营管理决策、宏观调控提供服务。目前,铁路劳动统计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识存在偏差。铁路运营模式主要以保证运输安全和完成运输任务为导向,在制定人力资源调配及工资分配方案时,对人员配置是否最优、工资激励效果是否最佳等关键因素缺乏科学评估。因此,铁路相关管理部门对统计分析的需求不足导致劳动统计分析内容仍然以提供数据为主,劳动统计人员对统计分析的认识不到位[1],缺乏对铁路运输经济问题的深入挖掘剖析。
(2)劳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铁路劳动统计人员在业务素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劳动统计从业人员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统计专业的培训,学历低、年龄大,专业素质不高,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差,利用优化统计方法欠缺。二是劳动统计人员变动频繁,新的劳动统计人员大多是临时换岗,没有参加过专业的统计业务培训,劳动统计分析质量受到影响[2]。三是统计队伍大而不强,目前全路92.8%的统计人员都分布在基层一线,全路有超过一半的劳动统计人员没有技术职称,大量劳动统计人员以工代干。
(3)劳动统计指标体系有待完善。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要求统计及核算指标应积极与市场接轨,应建立健全劳动统计指标体系,采用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的指标从多角度考核,进行全面、准确的衡量与评价。现行的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以有关铁路劳动统计规则和劳动统计报表为基础,重生产统计和数量统计,而反映运输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指标不足,难以适应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要求。
(4)分析报告质量有待加强。一是统计分析方法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统计人员在开展劳动统计分析时,较多采用比较法、分组法等一些基本分析方法,但应用多元分析法、聚类分析法、预测法等分析方法较少[3]。二是分析目标不明确。很多劳动统计分析报告对经济现象的成因挖掘不深入,与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效率效益结合得不够紧密[4],不能及时反映铁路运输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以及存在的问题。三是劳动统计信息采集范围较窄。统计人员只重视对铁路内部劳动统计资料的收集,对外部市场数据,以及和劳资管理关系密切的生产经营数据关注不足,缺乏与外部市场的比较分析[5],难以发挥劳动统计分析的管理决策支撑作用。
(5)劳动统计信息化建设滞后。目前全路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建设仍然以报表管理为重心,以统计台账作为基础数据的载体,数据颗粒度较大,统计分析不精细。例如,工资台账中的基础数据登记的是财务凭证的支出信息[6],该信息很难细分到车间、班组及个人;主要工种台账由基层劳动统计人员通过手工方式由本单位其他信息库登记加工而来,不仅耗时耗力,其准确性也很难得到保障。数据颗粒度大导致报表数据仅能满足开展宏观分析,很难适应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2加强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的对策
2.1提高对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的认识在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加强劳动统计管理,以劳动统计分析工作为支点,提升工资分配效能,激发广大铁路职工增收创效的积极性,优化劳动生产组织,促进铁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铁路企业应加强对劳动统计工作的领导,把加强劳动统计分析与提升劳动统计数据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一是高度重视,借助各类谈心、座谈、调研等活动,提高统计人员对劳动统计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大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在工作考核中的力度,从制度上保障劳动统计分析的重要地位[7]。三是组织铁路基层单位优秀的劳动统计人才,选择热门课题加强研究,加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专题分析,以点带面,促进各级劳动统计人员开展劳动统计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强化铁路劳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基层劳动统计人员岗位变更频繁是长期以来影响统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的重要因素,新岗人员较多,业务水平难以得到快速提升。因此,铁路劳动统计主管部门应坚持不懈地抓好劳动统计基础管理。一是加强既有劳动统计人员的稳定性及后备劳动统计力量的培养,解决劳动统计人员频繁变更带来的工作质量不稳定问题。二是通过对劳动统计人员开展递进式指导和帮助,全力提升劳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解决劳动统计人员分析能力欠缺的问题。三是加强劳动统计分析评比工作,在劳动统计人员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以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四是积极采纳优秀的劳动统计分析意见和建议,切实改善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充分体现劳动统计人员的工作价值,提升其开展统计分析、服务经营管理的能动性。
2.3建立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长期以来,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以满足国家对铁路行业统计需求为导向,虽然也根据铁路企业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细化,但总体上看,反映铁路企业效率、效益的指标不足。铁路在向现代物流转型过程中,应加强投入产出管理,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铁路企业运营效率及收益最大化。对劳动统计分析工作而言,需要在满足国家对铁路行业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结合铁路劳动力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反映人员使用效能、工资分配效率、投入产出效益方面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如增加反映时间利用程度、企业员工素质、职工健康状况、职工流动情况等方面的指标,不断完善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用情况。
2.4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报告质量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报告应具备准确性、时效性、针对性、逻辑性等特点,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报告质量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紧跟热点问题,选好分析题材。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的选题关系到劳动统计分析报告是否具有实用性,应结合铁路运输经济发展的热点、焦点,为铁路运输生产决策提供分析依据[8]。二是建立有效模型,多维度分析问题。当前对铁路运输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大多依靠劳动统计数据挖掘,仅依靠历史数据的增长比较很难反映运输生产实际,应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按不同时期对劳动统计数据进行多角度、高质量的分析,如在铁路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分析中,通过建立适当的分析模型,可以分析得到各铁路局劳动生产率和当地不同劳动力素质对铁路运输经济产值的贡献度,为铁路劳动力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三是关注数据时效性,确保分析效果。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既要重视基础统计数据质量,同时也要重视数据的时效性,应多渠道关注铁路劳动统计数据及内外部市场数据变化,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劳动统计分析报告。四是紧跟政策变化,深入调查研究。劳动统计人员应及时、全面地掌握国家、地方政策变化,以及铁路运输经营政策,把握劳动统计分析的工作重点。此外,还应深入基层单位进行劳动统计调查研究,多看、多听、多分析基层情况,选择熟知的、可掌握的内容开展分析,写出有价值的劳动统计分析报告。
2.5加强铁路劳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工作应根据铁路管理的实际需求,加强劳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一是认识到劳动统计信息系统既是铁路统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与其他业务系统、统计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必须站在全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高度上,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开发建设劳动统计信息系统。二是在劳动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上应摒弃以往报表汇总上报的模式,直接由信息源点获取数据,即从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财务核算系统、运输生产系统,以及其他统计专业系统中获取与人员、工资、劳动生产率有关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各类统计分析。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强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并与传统的抽样调查获取的小数据相结合,对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中与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情况、问题、成果、经验进行统计分析,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质量。
3结束语
在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铁路劳动统计人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数据资源,开展劳动统计分析,切实提高数据生产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全面服务能力,把握精准的方向,创造出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精品,真正使大量的统计成果通过劳动统计分析工作为铁路各部门所共享,提高咨询服务水平,为铁路效益、效率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参谋服务。
参考文献:
[1]柏永勤.加强铁路统计分析工作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1(9):43-44.
[2]洪奕东.对基层单位劳动统计工作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0(1):118-119.
[3]王焕香.浅议如何提高劳动统计分析质量[J].统计与管理,2015(10):10.
[4]李粤.论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4(8):135-136.
[5]褚春阳.写好统计分析的几点体会[J].中国统计,2012(2):42.
[6]彭怀涛.铁路工资总额统计有关原则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5(12):45-48.
国家统计局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并对从业人员资格证每两年审验一次,无疑对统计人员基本素质提出了要求。各基层单位应坚持劳动工资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培训,造就一支知识全面、眼光敏锐、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综合协调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领导提供决策建议的高素质统计人员队伍。
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是进行有效统计分析的前提。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时性直接关系到统计质量的高低。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在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汇总时,应抱着大统计的全局思想,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来警示自己。因为看似枯燥无味的数据却“一枝一叶总关情”,经常活跃在我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
三、进一步做好劳动工资统计业务基础化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
基层统计是统计大厦的基石,而信息收集是基层统计的重要环节,对收集来的信息做好原始记录、登好统计台账是确保源头数据质量的关键。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已全面普及,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要实现规范化管理,就要尽快利用计算机普及电子台账,开发应用统计软件,实现社会联网。基层单位也要加大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硬件投入和人员配备,把劳动工资统计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此外,要实现劳动工资统计规范化管理,还要开好劳动工资统计年报工作会议,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统一统计口径和指标解释,做到数出一门;严格报表层层把关和报送时限,做到优质高效;对瞒报漏报、弄虚作假行为严格依照统计法规进行制裁,做到责任层层落实。
四、适时调整劳动工资统计口径和统计指标,以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体系,做好公共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是促进全区公共机构加强能源使用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各单位、各部门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全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扎实有效推进我区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顺利实施。
二、能耗统计责任分工
(一)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负责组织我区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工作,汇总、上报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负责制定我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
(二)区属各公共机构负责本单位、本系统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
1.在区政府机关大楼办公的各单位能耗数据由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统一采集、汇总,各单位将本单位公用车用油数据汇总报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2.在区政府中街子办公楼办公的各单位能耗数据由大楼物业管理公司配合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统一采集、汇总,各单位将本单位公用车用油数据汇总报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3.各街道和教育、卫生、文化、农林等有二级所属机构的部门汇总其下属单位自行填写的基本表后,汇总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报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4.所有单独办公没有所属机构的一级部门填写基础表后直接报送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三、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一)基础表及台帐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没有所属机构的一级部门填写基础表后直接报送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有二级所属机构的部门汇总其下属单位自行填写的基本表后,汇总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报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帐》是各公共机构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表的依据。各公共机构必须逐月填写。
(二)综合表
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有二级所属单位的公共机构使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供区属各公共机构使用,汇总本单位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报送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四、统计数据采集方法
(一)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会同统计、编办等部门全面统计、整理我区公共机构的数量,各公共机构在填报统计数据时须如实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等其他信息。其中,用能人数指单位全部用能人员。如:学校用能人数含全体教职工、学生和学校临时工;医院含医院医生、护士、行政人员、住院病人数以及医院临时工。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公安、民政等有二级所属机构的部门一定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代码》(GB/T4754-2002)要求,将所属单位全部列入“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系统”,不得不报、漏报下属单位。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各公共机构必须建立规范的能源资源统计台帐,严格实行能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管理提供服务。分户是指按用能单位计量;分量是指按用能种类计量;分项是指按能耗用途计量。
1.电耗数据
电耗数据采集由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和公用电耗,然后累加获得总电耗。
2.水耗数据
水耗数据采集分两部分: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或逐户采取调查各用户和公用水耗,然后累计获得整个单位的水耗。应优先选用易获取数据的方式。
3.煤耗数据
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煤消耗量,然后累加获得煤耗总量。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
一是对天然气和集中管道供应的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由燃气公司提供能耗数据或采取诸户调查各用户能耗,应优先选用易获取数据的方式;二是对分户购买的灌装气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能耗,然后累加获得消耗总量。
5.集中供热耗热量数据
已安装热量计量装置的,通过对计量表读数获取数据,未安装的不需填写。
6.公共用油数据
逐车调查单车油消耗量,累加获得油耗总量。
7.公共机构合署办公区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
已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的,由各公共机构分户采集、填表。未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或分户不彻底的,应在主管部门或物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参考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等因素,对能源资源消耗量进行合理分摊,分别填报。
五、统计数据填写、审核
各公共机构应指定专人(统计员)负责能源资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按时报送。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各公共机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上报的能源品种、计量单位、换算方式等内容符合统计规定,确定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对各公共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耗量及费用等内容符合本制度规定。
六、数据分析
各公共机构应每半年(每季度)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对电、水、气、油、煤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会同统计部门应定期对我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主要用能设备变化情况,主要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的变化趋势,人均能源资源消耗、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耗、公车能耗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同比分析,教科文卫体等同类公共机构比较分析,以及各项能源资源消耗水平降低(升高)原因分析,下一步拟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七、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
(一)各公共机构每月须填写基础表和台帐,每季度向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报送季报表。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每半年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同数据分析报告于同年6月30日前报送市政府办公厅,下半年统计汇总数据、全年汇总数据和全年数据分析报告于次年1月30日前报送市政府办公厅。
2 经济统计调查分析报告策略现存的问题
2.1 经济调查中存在的困难
在调查中,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地区,所有企业的经济都进行一遍盘查,那样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会使得到的调查数据太过冗杂,不便于分析,那么如何正确的进行抽样调查,保证选择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能够代表大多数的经济状况,而不具有特殊性就成为了经济调查的难点。而且调查得到的数据繁多,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有用的数据,成为了重点和难点,由于统计调查人员的个人素质和统计数据的繁多,给统计调查工作带去了很大难度,在数据的统计调查上,如何保证调查得到的数据的正确性也是一个难点,经济的统计调查是一切数据分析的开始,如果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出现错误,将会影响接下来的工作。
2.2 经济统计分析中存在的困难
如果说统计是基础,那么对经济的分析就是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唯一手段,经济分析、就是运用当前所有的数据,把数量上的东西,把一些数字化的东西变成结论,变成指导下一步运作和计划的准则。如何根据现有的大量的数据,得出正确的,对企业,国家经济发展有力的分析结果,就要看分析人员的素质了,分析人员要有超前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才会真正地得出有用的结论。
2.3 经济统计报告中存在的困难
经济的变化是十分迅速的,上一秒还在盈利,也许下一秒就已经亏损,在得出经济分析的结论之后,有效,快速,及时的送达分析报告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怠慢等原因很有可能耽误信息的送达,导致不能对当前经济已经发生的错误做出及时的改正,造成亏损。
3 经济统计调查分析报告策略
3.1 经济统计调查策略
在经济统计调查中,要建立统一的机制,制定一套完整的调查程序,各个部门及时沟通在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根据国家的统计报表制度,建立自己的半年或季度统计报表制度。从制度建设入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培训制度,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调查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使调查工作更好更快地开展。还可以建立考核制度,对调查人员的工作进行及时考核,以监督和激励调查人员的工作。
3.2 经济统计分析策略
对于经济统计的分析的重要性已经不用再强调了,那么如何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呢?首先要使用正确的分析方法,由于统计分析的复杂性,所以在分析中要用到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现有的统计分析方法有静态经济分析,动态经济分析等多种方法,采用正确的,适合的分析方法是得出分析结果的首要保证。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分析体制,对于不同的经济体按照不同的分析体制进行分析,力求更快,更好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再次,要提高分析人员的素质,正因为分析工作的复杂和困难,对分析人员的素质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分析人员要了解当前局势,要了解各个学科方面的内容,要能够正确运用分析方法,能够变量分析,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很好的运用到一起去,才能统揽全局,得出最正确,最客观的分析结果。
3.3 经济统计报告策略
在计划生育的前提下,我国的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形势。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户籍制度的放开,流动迁移人口问题给计生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范围越来越大;村(居)计生干部不重视出生信息上报的准确率;计生管理人员变动比较大,兼职多,管理不到位;我国人口的人群分布复杂多变,影响计生统计工作的质量。
所以说,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形式不容乐观,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政府的科学决策,而且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还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度。所以人口计生工作必须提高质量,在当今复杂的人口管理下,避免统计方法和数据的误用,以便提高计生工作质量。
二、造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方法和数据误用的原因
(一)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在经济迅速发展下,各级领导把工作重心移到经济建设中,处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略了计划生育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不重视人口统计工作。致使人口统计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而无人过问,相关人员就更加不重视统计工作的开展。另外,相关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上,基层领导也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致使各部门的工作协调能力很差,计生部门在进行工作时,数据很难及时反馈。
(二)信息化进程步伐缓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也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略技术来进行人口与计生工作的管理。但是我国计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仅仅满足了其日常计生工作统计、查询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另外,计生部门计算机应用仍然停留在以数字为中心,没有足够的统计分析应用。计算机主要用于对数据的登记与统计,涉及统计分析、预测与研究的方面很少,降低了统计与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三)人口本身的复杂性。我国人口基数大,分布不均,人口分布具有群体性特征,同时又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个案,其自身的模糊性比较大,但又要求统计工作的精确性,致使计生部门在工作中经常出现错误。比如在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各种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指标适用的人群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般说来这些统计指标不适合用于分析规模较大的人口群体情况,也就是说许多指标在县、乡级使用也不太合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计生统计报表一般都是由上级制发,各级基层单位按统一的口径填报每个项目。这样一来,上级单位与下级单位计算指标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口计生工作的群体性要求被忽视,没有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容易致使计生统计工作的错误。
三、如何避免人口与计生工作中统计方法和数据的误用
(一)重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首先应该加强各级领导对计生工作的重视力度,转变原有的观念,认识到计生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持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开展。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的管理,使计生工作于各级部门相互联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首先把本地区的与计生部门紧密相连的部门(医院、防疫、卫生等)信息共同录入信息共享平台,再次要以省为单位,使全省的相关部门信息都开放共享,确保计生部门人口统计数据的正确性,以便提高人口统计质量。
(二)提高计生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要改变传统的以数字为中心的统计方式,转化为能够帮助基层人员和计划生育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的材料。另外,要完善计生统计分析报告,过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分析报告仅限于反映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料的数据变动情况,还要求对各种数据的逻辑关系、变化原因等做一定的分析与预测。同时加强分析检查力度,对统计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检查与修改,纠正信息不准或不全的统计报表。
(一)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具体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
(二)市直部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市直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及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制定本单位、部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年6月2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三)县(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各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区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年6月2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四)省驻单位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省驻单位及其所属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不纳入本市各级统计范围,其市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汇总、分析报告抄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备案。
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一)基础表及台账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县、区所属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公共机构汇总后逐级上报至本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再由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汇总后报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市本级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市直各单位、部门汇总后,报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是各公共机构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报表的依据。各公共机构须逐月按时填写。
(二)综合表
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市本级公共机构汇总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有二级机构的由主管部门填写后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供县(区)汇总本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填写,汇总本行政区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经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汇总市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及各县(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后,报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三、统计数据采集方法
(一)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和市本级各公共机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全面统计、整理本行政区域、本级公共机构的数量,依据《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填写本行政区域所有公共机构的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等基本信息,于年6月20日前完成;各公共机构在填报统计数据时自行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等其它信息。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各公共机构必须建立规范的能源资源统计台账,严格实行能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管理服务。分户是指按用能单位计量;分类是指按用能种类计量;分项是指按能耗用途计量。
1、电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和公用电耗,然后累加获得总电耗。
2、水耗数据采集分两部分:一是自来水,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自备井水,按照自备井实际水消耗情况获得水耗的数据。然后将两部分相加获得总水耗数据。
3、煤耗数据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煤消耗量,然后累加获得煤耗总量。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对集中管道供应的由燃气公司提供能耗数据;二是对分户购买的,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能耗,然后累加获得消耗总量。
5、集中供热耗热量数据通过热量计量装置读数获取。未安装热量计量装置的不需填写。
6、公车用油数据按照逐车调查单车油消耗量的方式获取,累加获得油耗总量。
7、公共机构合署办公区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按下列方式获取:
已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的,由各公共机构分户采集、填报;未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或分户不彻底的,应在主管部门或物业管理单位的协助下,参考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等因素,对能源资源消耗量进行合理分摊,分别填报。
四、统计数据填写、审核
各公共机构应指定专门能耗统计人员(以下简称统计员),负责本单位、部门能源资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并按时报送。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各公共机构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本部门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认上报的能源品种、计量单位、换算方法等内容符合统计规定,且数据无误后,才能加盖单位公章并按程序报送。
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应当对本区域各公共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市直各公共机构也应当对本单位、本部门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耗量及费用等内容符合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有关规定。
实施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网络报送时也应参照上述程序严格进行审核和复核。
五、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
(一)市直部门公共机构
1、市直单位、部门(不含中央、省垂直管理单位)按季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市直单位、部门存档备查。
2、市直单位、部门的下属公共机构按季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报本机构主管单位、部门。报送时限由本机构主管单位和部门自行确定。
3、市直各单位、部门按季度、半年度、全年度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季度汇总情况于次季度的前10日内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上半年汇总情况及上半年统计分析报告于同年6月2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下半年及全年度汇总情况及全年统计分析报告于次年度1月1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二)县(区)公共机构
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按季度、年度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季度汇总情况于次季度的前10日内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上半年汇总情况及上半年统计分析报告于同年6月2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下半年及全年度汇总情况及全年统计分析报告于次年度1月1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各县(区)及乡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的周期和报送时限,由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在符合市上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自行确定。
市直各部门,各县(区)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的汇总报表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均需纸质原件(一式两份)和电子版。
六、数据分析
市直各公共机构应结合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每季度或每月对电、水、气、油、煤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在报送统计数据时同步报送。
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在报送统计数据时同步报送。
中图分类号:TN9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36-0029-02
1ZXJ10交换机防瘫准备工作
1.1进行详细的日常维护工作
严格执行交换维护作业的月表和年表,以便及时发现、排除隐患。
1.2建立机房维护制度
1.2.1机房工作制度
保持机房内环境卫生,需做到环境清洁、设备无尘、维护终端排列正规整齐、仪表准确、工具备品齐全。严禁在机房内吸烟、吃东西、玩游戏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在机房内乱摆放私人物品。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外来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机房。插拔交换机电路板时应佩带防静电手环。做好保密工作,严禁泄密。保证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齐全、完整、符合实际。工作人员在机房值班时,必须严守岗位,发现重大障碍和事故时应及时处理、上报。
1.2.2交接班制度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上、下班之间的交接工作,是保障通信不间断的一项重要制度。
1.3运行数据收集
采集2周前的数据供分析,以便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及时解决或采取预防措施。
1.3.1BHCA、CPU占有率
通过告警客户端【呼叫限制管理】界面,查询逐个模块每天忙时(9:00~10:00)的BHCA和CPU占有率,CPU占有率要求低于70%,BHCA值要求小于200 K。
1.3.2全局各类话务负荷
通过话务统计中的【全局各类接续】的统计任务结果,采集每天忙时(9:00~10:00)的各种呼叫的数值。
1.3.3七号链路负荷
通过话务统计中的【7号信令统计】,按照链路号来设置,查询每天忙时(9:00~10:00)的统计结果,统计每条链路的占用率,统计项目中要有【链路占用百分比】,此数值应小于2 000,即0.2 Erl。
1.3.4中继负荷
通过查询话务统计中的各局向的中继统计结果,查询每天忙时(9:00~10:00)各主要局向出、入中继的统计值,主要统计项目有:电路可用率、每线话务量、应占比、溢出比及网络接通率。
1.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①性能统计数据分析;②告警数据分析;③日志分析。
1.5话务分流及话务限制
1.5.1话务分流
ZXJ10程控交换机能合理分配各局向的话务负荷,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够紧急合理分流话务。
1.5.2合理设置迂回路由
ZXJ10到各主要局向应设置迂回路由,以便在直达路由不通的情况下,将话务自动指向迂回路由,不影响业务。迂回路由的设置在中继管理中的出局路由链中设置。
1.5.3话务限制
当CPU占有率、BHCA值或资源占有率过高时,交换机的运行会出现异常。为了保证交换机在话务高峰期时MP的工作正常,系统具有根据CPU、BHCA、资源的阀值来限制入局呼叫,以减少MP负荷。
1.5.4话务控制
可以通过话务控制功能来定向限制某中继组的入局呼叫,以便通过限制次重要局向的入局呼叫,保证重要局向的入局呼叫。
2ZXJ10交换机防瘫操作规范
2.1严格禁止的行为、操作
(1)不准将维护终端作为办公平台使用。
(2)不得将服务器和维护终端用于上网。
(3)不得将笔记本电脑或非本系统内的机器经常性或长时间接入局域网或和内部机器对接;如因工作需要,需确保笔记本电脑(或其他机器)没有病毒、黑客探测程序等有害软件,可短暂接入局域网,拷贝文件时,不得在机器上设置完全共享目录。
(4)不得将不明软盘、硬盘、U盘或其他存储器用于本系统中。
(5)不得随意更改各主域控制器用户的登录密码,特别是Administrator和ZXJ10的登录密码。若有需要,需与中兴通讯当地用服处或网络事业部用户服务部联系。
2.2在话务高峰期尽量避免的操作(设备故障时除外)
(1)按链路或按局向进行7号信令跟踪及对LINK进行去激活操作。
(2)对任何板件的复位、倒换操作。
(3)传送全部数据变化表。
(4)启用话务统计中的即时话务观察,动态数据管理中对电路状态观察时选择动态观察、对电路进行电路闭塞,以及在NO7数据管理中对7号电路进行维护闭塞或硬件闭塞。
(5)重启各类服务器(包括129服务器、计费服务器、鉴权服务器)。
3结束语
值班维护人员必须进行运行数据的收集,并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如发现系统有故障,按故障紧急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以便进行故障的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 ZXJ10数字程控交换机客户B级培训教材[Z]
ZXJ10 Switch Anti-paralysis
(一)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县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具体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
(二)县直部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县直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及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制定本单位、部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年12月20日前报送县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三)乡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各乡镇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报送县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四)省市驻宕单位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省市驻宕单位及其所属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不纳入本县各级统计范围,其县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汇总、分析报告抄送县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备案。
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一)基础表。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各乡镇、各部门所属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公共机构汇总后逐级上报至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再由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汇总后报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二)综合表。
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县本级公共机构汇总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有二级机构的由主管部门填写后报送县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供各乡镇汇总本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各乡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填写,汇总本行政区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报送县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经县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汇总县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及各乡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后,报送市政府办公室。
(三)台账。
台账包括《公共机构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公共机构基本情况统计台账》主要记录公共机构基本信息的(年)变化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主要记录公共机构使用的各种能源资源的逐月(年)消耗量及费用。各公共机构须逐月按时填写台账。
三、统计数据采集方法
(一)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各乡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和县直各单位、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全面统计、整理本行政区域、本级公共机构的数量,据实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公车数量等其他信息。坚决杜绝少报、漏报公共机构数量的现象。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1、电耗数据。电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和公用电耗,累加获得总电耗。
2、水耗数据。水耗数据采集分两部分:一是自来水,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自备井水,按照自备井实际水消耗情况获得水耗的数据。两部分相加获得总水耗数据。
3、煤耗数据。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煤消耗量,累加获得煤耗总量。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采取两种采集方式:一是集中管道供应的由燃气公司提供能耗数据;二是对分户购买的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能耗,累加获得消耗总量。
5、汽油消耗数据。填写本单位统计周期内办公使用的汽油实际消耗量和费用。“其他用油”应填写因冬季供暖、日常烧制饮用开水等所需的汽油消耗量。汽油消耗量和费用等于公务用车、其他用途车辆的汽油消耗量和费用及因冬季供暖、日常烧制饮用开水等所需的其他汽油消耗量和费用的总和。
6、柴油消耗数据。填写本单位统计周期内办公使用的柴油实际消耗量和费用。“其他用油”应填写因冬季供暖、日常烧制饮用开水等所需的柴油消耗量。柴油消耗量和费用等于公务用车、其他用途车辆的柴油消耗量和费用及因冬季供暖、日常烧制饮用开水等所需的其他柴油消耗量和费用的总和。
7、煤油消耗数据。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的煤油的实际消耗量和费用。
8、热力耗热量数据。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的热力消耗量和费用。热力消耗量和数据从热量计量装置上获取。未安装热量计量装置的只填写费用。
9、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相关数据。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太阳能光电利用系统、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等相关数据。
10、其他能耗数据。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使用的其他能源数据,消耗量参照应折算系数折算成吨标准煤。
11、公共机构合署办公区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已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的,由各公共机构分户采集、填报;未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或分户不彻底的,应在主管部门或物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参考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等因素,对能源资源消耗量进行合理分摊,分别填报。
四、统计数据填写、审核
各公共机构应指定专门能耗统计人员(以下简称“统计员”),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负责本行政区、本部门能源资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报送。
各公共机构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认上报的能源品种、计量单位、换算方法等内容符合统计规定,且数据无误后,才能加盖单位公章并按程序报送。
各乡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及其县直各单位应当分别对同级和所属公共机构上报的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耗量及费用等符合制度规定。
实施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网络报送时也应参照上述程序严格进行审核和复核。
五、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
(一)各乡镇实行季度报送。各季度的汇总数据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报送时限为每季度末次月的10日前,全年汇总数据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于次年元月10日前报送县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
(二)县直单位实行月度报送。县直各单位、部门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并于次月10日前报送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月报填写当月发生数据。
县直各单位、部门部门所属公共机构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县直各单位、部门按季度、年度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季度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于次季度前10日内报送县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全年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于次年元月10日前报送县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报送县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的汇总报表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均需报送纸质原件(一式两份)和电子版。
六、数据分析
各公共机构应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对电、水、煤、气、油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价。
各乡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及其县直各单位应定期对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数据同步报送。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主要用能设备变化情况。
(二)主要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的变化趋势。
(三)人均能源资源消耗、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耗、公车能耗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同比分析,主要能耗指标较全市同期对应平均指标的偏离程度及原因分析。
(四)教科文卫体等同类公共机构比较分析。
(五)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降低(升高)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