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扶贫办工作汇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立足特色抓基地,加快发展村级主导产业。我们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产业化扶贫政策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大力扶持新建和改造各类特色产业基地,其中水梨1000亩、桂花苗木500亩,新建和改造茶园3000亩、大棚蔬菜100亩,通过产业扶贫,网络带动7万人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贫困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已日趋成型。
(二)开拓市场强龙头,积极培育农业企业发展壮大
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结合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和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开发杭白菊种植产业。在时间紧、任务重、群众缺乏生产技术和种植习惯等不利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今年共种植2000余亩,其中我办负责扶贫重点村共种植500亩,到目前为止,收购与加工基本结束,全县共收60万斤,高产田比去年单产每亩增幅750斤,实现大丰收,同时,华林镇共同村,温泉镇板桥山村等扶贫和移民村,今年还成功实施了“钢架大棚蔬菜种植示范项目,该项目对周围几个村寨都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明年我们将继续重点推广一批具有深远影响及很强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的项目,使之成为我县一项新的扶贫产业。
(三)扶贫到户促增收,切实帮扶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今年以来,我们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不放松,把帮扶贫困农户发展致富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把产业扶贫到户与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相结合,与村级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帮助贫困户确立增收项目,确保贫困农户通过发展产业项目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村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基地5000余亩,基本实现了贫困户都拥有稳定的增收致富项目;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到户,加大对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使一大批贫困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有效缓解了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无项目的难题。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扶贫互助社作用,用足用活扶贫互助资金,解决了部分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贫困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还未得到彻底转变,缺乏对科学养殖重要性的认识,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低,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极少数困难群众思想僵化保守、固执,对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无动于衷。
(二)经营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销售过分依赖于小商贩的收购,贫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高,经营的自主性不强,“怕卖不出去”的思想还在部分群众中存在。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经营理念的商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增强。
(三)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上级扶持力度也十分有限,仅凭这种鼓励补贴式的扶持很难解决特殊困难户的脱贫问题;二是农民自主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依赖政府补助的意识较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未筑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产业化扶贫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产业特色,继续走好产业扶贫之路,使更多的农户依托产业发展走上致富之路。
(一)加大汇报力度,抓好政策资金争取。为了进一步抓好我县产业化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积极向省市扶贫部门加大汇报力度,及时掌握上级有关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加大项目申报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小额信贷贴息资金,重点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贫困村产业建设。重点抓好重点村的主导产业基地建设,认真组织落实各重点村的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及时搞好指导和服务,抓好跟踪督办。
(一)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情况
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以来财政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总工程的80%,扶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总工程量95%。共到位资金351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100万元、整合易地扶贫资金390万元、财政一事一议资金20万元、扶资金5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1500万元(电网公司投资成本高,增加了投入力度)。
目前项目建设完成情况,村组公路建设完成112公里,人畜饮水工程20公里引水管道建设,安居工程建设完成390户,完成40个村民小组的电网建设,完成8000米卫生路,安装太阳能250户,节柴灶230眼,完成核桃种植15000亩,中药材种植2500亩,文化活动室5个,科技培训12期320人次,培育党总支集体经济14个,培育致富带头人1人,完成电视天锅安装3100户,完成冰葡萄建设500亩。
(二)巴迪乡整乡推进项目建设情况
巴迪乡整乡推进总投资5120万元(两年),其中目前到位26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配套易地资金10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100万元,相关部门整合2100万元。
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完成22个村民小组的农网改造,投资750万元,完成11个点安饮工程,投资55.8万元,“三面光”沟渠5000米,投入70万元正在建设,投资200万元村组公路建设完成11公里,其余9公里正在建设,投资1000万元建设410户农牧民安居工程,完成160户,其余250户正在建设,投资87万元300户抗震民居工程完成200户,其余100户正在建设,完成沼气池100户投入17万元,完成节柴灶182户,投入7万元,投资16万元的农村卫生厕建设400户正在启动,投资35万元的新农村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69%,培育致富集体经济党总支1个,投入10万元,科技培训5期315人次,完成安装电视天锅1812户。
(三)其它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投资90万元的6个自然村整村推进;
(2)投入96万元的劳动转移培训项目,正在实施;
(3)投入600万元财政易地项目建设,正在全面启动;(整合到整村推进390万元、整乡推进100万元)
二、政务公开情况
(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全
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扶贫办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综合指导等工作。政务公开协调小组组长由余文礼主任担任,成员有赵伟和蜂志光两位副主任,下设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设在综合处,具体负责政务公开的日常工作。并派专人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建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政务公开内容备案制度,制定政务公开信息目录,对公开的政务内容进行目录管理。二是建立主动公开和依照申请公开制度。对能公开的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确定不能公开的要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三是按照要求认真受理、解答群众政策咨询问题。四是编制政务公开信息目录,将本单位基本职责、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公开电话,办事程序等情况公开。五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动态信息以及通讯员队伍建设。
(三)、存在不足
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以来财政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总工程的80%,扶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总工程量95%。共到位资金351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100万元、整合易地扶贫资金390万元、财政一事一议资金20万元、扶资金5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1500万元(电网公司投资成本高,增加了投入力度)。
目前项目建设完成情况,村组公路建设完成112公里,人畜饮水工程20公里引水管道建设,安居工程建设完成390户,完成40个村民小组的电网建设,完成8000米卫生路,安装太阳能250户,节柴灶230眼,完成核桃种植15000亩,中药材种植2500亩,文化活动室5个,科技培训12期320人次,培育党总支集体经济14个,培育致富带头人1人,完成电视天锅安装3100户,完成冰葡萄建设500亩。
(二)巴迪乡整乡推进项目建设情况
巴迪乡整乡推进总投资5120万元(两年),其中目前到位26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配套易地资金10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100万元,相关部门整合2100万元。
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完成22个村民小组的农网改造,投资750万元,完成11个点安饮工程,投资55.8万元,“三面光”沟渠5000米,投入70万元正在建设,投资200万元村组公路建设完成11公里,其余9公里正在建设,投资1000万元建设410户农牧民安居工程,完成160户,其余250户正在建设,投资87万元300户抗震民居工程完成200户,其余100户正在建设,完成沼气池100户投入17万元,完成节柴灶182户,投入7万元,投资16万元的农村卫生厕建设400户正在启动,投资35万元的新农村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69%,培育致富集体经济党总支1个,投入10万元,科技培训5期315人次,完成安装电视天锅1812户。
(三)其它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投资90万元的6个自然村整村推进;
(2)投入96万元的劳动转移培训项目,正在实施;
(3)投入600万元财政易地项目建设,正在全面启动;(整合到整村推进390万元、整乡推进100万元)
二、政务公开情况
(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全
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扶贫办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综合指导等工作。政务公开协调小组组长由余文礼主任担任,成员有赵伟和蜂志光两位副主任,下设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设在综合处,具体负责政务公开的日常工作。并派专人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建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政务公开内容备案制度,制定政务公开信息目录,对公开的政务内容进行目录管理。二是建立主动公开和依照申请公开制度。对能公开的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确定不能公开的要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三是按照要求认真受理、解答群众政策咨询问题。四是编制政务公开信息目录,将本单位基本职责、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公开电话,办事程序等情况公开。五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动态信息以及通讯员队伍建设。
(三)、存在不足
一、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推动此项工作。特别是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贫困地区地势偏僻,交通闭塞,房屋结构落后,因此,损失较为为严重,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为调动全社会参与帮扶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发动。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播放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众的同情;二是广泛及时宣传在抗震救灾中帮扶贫困群众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来感召群众参与;三是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单位将参与社会扶贫作为加强对内部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部门定期分批安排职工到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并将帮扶成效与工作业绩挂钩。
二、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为切实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关心、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建设。自2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以两办的名义联合下文,要求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并实行扶持政策一定五年不变。县委还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特困村制度,明确了每个县级领导和部门所联系的贫困村具体的帮扶内容,特别在今年抗震及灾后重建期间,每个领导与部门多次深入联系村,帮助研究制定具体的救灾措施,协调解决重建所需的物资,确保全县没发生一起因地震造成的纠纷。
三、加强督促,公开公示
为确保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将各单位及其职工的捐资情况纳入了年终的目标考核。在捐资过程中,绝大多数单位及干部职工反应积极,但有少数单位及个人因认识不到位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没有按时捐款,对此,县扶贫办协调县督查室在党政网上发出《督办通知》,要求未捐资的单位限期完成捐资任务。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对单位和个人的扶贫捐资,一律存入扶贫专户,资金的使用原则由县扶贫办提方案,交县扶贫领导小组集体审定。资金的筹集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在《大足报》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安排到特困村的社会扶贫资金,严格按项目管理程序报批,执行扶贫资金的“备案制、报帐制、公示制、审计制”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扶贫资金专帐、项目台帐制。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还邀请县纪检、监察部门实施全程跟踪监督,县审计部门定期审计,确保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
今年社会扶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极少数单位和个人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社会扶贫筹资主要来源于县直部门和街、镇、乡单位、职工及工商企业,居民捐资较少,筹资渠道不宽;三是社会扶贫力量仍然较为薄弱,扶贫面有限。
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确保社会扶贫工作成效。
20**年的扶贫工作,紧紧围绕调研这一主题,扎实做好宁海县欠发达地区“十一五”期间扶贫规划的编制与全面扶贫帮困工作。
(一)、深入调研,认真编制扶贫规划
1、抓好扶贫新一轮政策出台的调研。20**年3月上旬,市扶贫办范文英主任带领工作组对我县6个欠发达镇乡和双峰、水车2个片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为时一个星期,走访30多个村,座谈干部群众近200余人,为市政府出台新一轮扶贫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编制县“十一五”期间扶贫规划。为了搞好欠发达地区“十一五”规划,县老区办设计了十来种表格,下发到各镇乡进行调查摸底,内容涉及到交通道路建设、饮用水建设、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安居工程、下山移民、生态保护等十几方面的村情。通过摸底,全面掌握了各类数据,规划已于20**年3月份编制完毕,并上报市扶贫办。
(二)、着眼民生,狠抓扶贫项目落实
1、扎实推进下山移民工作。2003年以来,我们已完成三批下山移民,今年第4批下山移民计划600户,涉及9个镇乡,20个行政村中的33个自然村,实际搬迁743户,比原计划增加143户,2286人,已于20**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并通过市里验收。共拆除房屋1586间,其中平房904间、楼房345间、其它用房337间,拆除面积55495平方米。据统计迁往中心村698户,镇乡所在地19户,县城16户,县外9户。补助资金共743万元,市、县按1:1比例全数到位。
2、认真做好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根据市4月29日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我县在6个欠发达镇乡和2个片开展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工作。专门召开了6个欠发达镇乡2个片分管扶贫领导和农办主任工作会议,部署了低收入农户的建档立卡工作。我县低收入农户共5420户,致贫原因分别为缺生产资料1671户、自然灾害60户、就学931户、因病2685户、缺劳动力956户、其他642户。今年实施帮扶安居户600户,生产型1**户,学生入学补助627人,帮扶资金达911万元。
3、努力促进村户经济发展。针对农业产业化推进难,传统经营模式变革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我们按照“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大力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与山地使用权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走发展现代农业之路。20**年欠发达地区实现土地流转近3758余亩,流转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如茶院乡龙尾巴村、深圳镇柘坑张等村引种弘阳猕猴桃700余亩;跃龙街道山陈、前童镇下杨等村种植油茶400余亩;桑州、深圳、前童、双峰等镇乡(片)开发茶叶基地近1000亩;岔路镇王爱山岗片种植了1000亩锦绣黄桃。土地的流转,经济特产林的开发,为提高村、户的经济收入打下了基础。
4、认真抓好安居工程建设。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住房困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做到三到位:一是组织到位。由县老区办具体组织实施,各镇乡街道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完工有验收。二是程序到位。安居对象必须由村两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推荐,农户本人提出申请,镇乡街道逐户审查后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每个无房户登记造册,拍摄新老房屋照片,建立档案。三是资金到位。今年安居房建设600户,按照每户补助10000元的标准,市、县按6:4的比例,共计600万元,其中市补资金360万元,县里配套240万元,12月底前全部完成并资金补助到户。
5、重点扶持项目效益显著。根据市扶贫办百村攻坚规划的要求,采取集中资金、集中扶持、突出重点的办法,帮助重点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今年确定了胡陈乡西翁等13个村为市级重点扶持村。采用兴建综合楼、标准厂房、街面房等出租;深圳镇溪滨村建造民工宿舍用于出租等。总投资达917.**万元,市级补助252万元,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创造了条件。
6、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县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我们采取多方筹资,全民动手的办法,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欠发达地区大都地处偏僻,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使一些地区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今年,在市里的大力支持下,总结以往资源型机耕路建设的经验,会同县交通局认真组织实地考察,投资建成资源型机耕路26条,51公里,总投资386万元,争取市级补助189万元。这些机耕路的建成,有力地促进了山区资源开发,大大提高了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重视欠发达村的环境整治,把部分扶贫资金用于村内道路建设。今年投入村内道路建设的有8个镇乡中的20个村,修建面积达68860平方米,总投资达383.5万元,补助资金101万元,其中市级补助63万元,县里配套38万元。
7、协同抓好饮水工程。吃水问题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我县有的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迄今为止尚未全部解决吃水问题,有的村庄过去接通过自来水,由于年久失修需要二次改水。今年帮助6个村接通了自来水,二次改水8个村,共投资40余万元。
(三)、和谐共进,全力做好对口帮扶
1、积极开展“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发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本次活动共收到捐赠图书102588册(其中小学类图书42093册、初中类图书19334册、高中类图书12591册、大学、农业科技图书28570册);捐赠文具873094件,500余箱,约计人民币近50余万元;捐赠校服543件、书包101只,超额完成了原定9万册图书的任务。并于5月21日由县老区办统一运送到宁波火车北站。
2、再次开展“和谐宁波?万人助学”活动。根据市委宣传部与市扶贫办的统一部署,我们做到领导重视、宣传广泛、精心组织、全民参与。由于宣传发动到位,在县老区办预约结对就达664名。8月18日,在潘天寿广场247名现场结对学生从上午7点20分开始,不到一个半小时均已认助结对,共结对学生911名。为了满足没有结对到学生市民的愿望,又预约登记80余名。
3、认真做好对口帮扶工作。20**年,我县先后三次组织人员去贵州省晴隆县落实对口帮扶项目,安排实施项目10个,捐赠帮扶资金75万元。还联系企业(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捐资50万元,新建晴隆县白果冲小学。项目的帮扶有力地推进了对口帮扶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20**年工作打算
20**年我县扶贫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甬政发[20**]31号文件的要求,以新农村建设和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与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扎实推进下山移民、安居工程建设、资源型机耕路建设、重点村扶持项目建设、低收入农户帮扶、对口帮扶等重大工作。
(一)深入实施下山移民和安居工程。根据甬党办[20**]38号文件“整体规划、分年实施”的精神,继续做好下山移民和地质灾害移民工作。会同有关镇乡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在政策到位、程序到位、资金到位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计划明年完成下山移民600户,安居工程500户。
(二)进一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县欠发达地区在基本实现了路、水、电、广播和电视、通讯的“五通”后,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尚需不断完善,需继续加强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欠发达地区镇乡所在地的给排水工程、环境整治、村内道路硬化等建设。
一、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推动此项工作。特别是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贫困地区地势偏僻,交通闭塞,房屋结构落后,因此,损失较为为严重,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为调动全社会参与帮扶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发动。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播放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众的同情;二是广泛及时宣传在抗震救灾中帮扶贫困群众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来感召群众参与;三是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单位将参与社会扶贫作为加强对内部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部门定期分批安排职工到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并将帮扶成效与工作业绩挂钩。
二、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为切实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关心、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建设。自2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以两办的名义联合下文,要求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并实行扶持政策一定五年不变。县委还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特困村制度,明确了每个县级领导和部门所联系的贫困村具体的帮扶内容,特别在今年抗震及灾后重建期间,每个领导与部门多次深系村,帮助研究制定具体的救灾措施,协调解决重建所需的物资,确保全县没发生一起因地震造成的纠纷。
三、加强督促,公开公示
为确保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将各单位及其职工的捐资情况纳入了年终的目标考核。在捐资过程中,绝大多数单位及干部职工反应积极,但有少数单位及个人因认识不到位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没有按时捐款,对此,县扶贫办协调县督查室在党政网上发出《督办通知》,要求未捐资的单位限期完成捐资任务。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对单位和个人的扶贫捐资,一律存入扶贫专户,资金的使用原则由县扶贫办提方案,交县扶贫领导小组集体审定。资金的筹集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在《大足报》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安排到特困村的社会扶贫资金,严格按项目管理程序报批,执行扶贫资金的“备案制、报帐制、公示制、审计制”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扶贫资金专帐、项目台帐制。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还邀请县纪检、监察部门实施全程跟踪监督,县审计部门定期审计,确保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
今年社会扶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极少数单位和个人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社会扶贫筹资主要来源于县直部门和街、镇、乡单位、职工及工商企业,居民捐资较少,筹资渠道不宽;三是社会扶贫力量仍然较为薄弱,扶贫面有限。
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确保社会扶贫工作成效。
2、促进务工就业方面。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全面排查,摸清有劳动力且有意愿务工的贫困人口共计2159人,通过介绍外出务工、在全镇范围内设置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业等多种渠道帮助贫困劳动者返岗复工。截至目前,全镇贫困人口务工人数2159人,其中省外就业975人、省内就业1184人;市外就业1158、市内就业1001人;镇内就业408人、开发区就业27人。
3、落实精准帮扶方面。对全镇39户85人未脱贫户帮扶责任人进行调整,保证每一户都由区、镇两级干部包保,对3户15人脱贫监测户及26户84人边缘户制定帮扶计划、确定帮扶联系人,并实时进行动态监测,确保不返贫不致贫。在疫情期间,开展给老年烈士遗属送温暖活动,为16位烈士遗属老人赠上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帮助老人做好疫情防护。
4、推进“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解决方面。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从利用3月8日至3月18日共10天时间,重点就“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对全镇2171户6305人贫困户进行全覆盖走访摸排,经仔细摸排,全镇未出现贫困户因疫情导致“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
5、狠抓问题整改方面。共查摆认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的3大类5个方面11个问题、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5大类11个方面18个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的关于脱贫攻坚的7个问题、排查发现的2个问题,共38个具体问题,制定了102条整改任务,形成问题清单,明确牵头单位、牵头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具体整改工作由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各分管同志牵头领办,14个村街、相关站所具体承办,上下联动、举镇而为,全力推进问题整改落实。目前已完成整改3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任务102条。
6、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方面。深入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2020年申报产业到户奖补项目1401户,计划奖补资金521.58万元,初验1423户,占申报户数的101%。通过初验,全镇彻底放弃76户,新增加22户,一人户死亡3户。初验结束后,全镇合计有1344户申报了奖补项目,计划奖补资金458.9295万元。产业到村、资产收益6项已全部开工建设,共涉及7000平方钢构厂房建设,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57万元,带动235户贫困户受益。
截至底,原区共有农户3.85万户,农业人口11.36万人,有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户388户,人口681人,分别占总数的1.01%和0.59%;由于区划调整,新划入的苏陈、罡杨两镇共有农户1.76万户,农业人口5.98万人,有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户1028户,人口1638人,分别占总数的5.85%和2.74%。我区脱贫攻坚工程的目标任务是:原区全部脱贫;苏陈、罡杨两镇20__年全部脱贫,脱贫率30%以上。截止1月底,原区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下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苏陈、罡杨两镇分别脱贫288户、515人和52户、64人,脱贫率分别为32.7%和33.3%。
二、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脱贫攻坚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围绕原区在全市率先全面脱贫的工作目标,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各镇(涉农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是本地区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工程有序推进,成立了由分管书记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25个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同时,出台了《区委、区政府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作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明确工作责任,建好基础台帐。脱贫攻坚工作必须以详实准确的台帐资料为依据,具体工作中,农经、统计、民政等部门责任明确、通力协作、把好“三关”,高质高效的完成了去年初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年底脱贫攻坚考核台帐填报工作。一是把好业务培训关。区委农工办、区统计局3次联合举办贫困户建档立卡及脱贫攻坚考核业务培训班,共计培训150余人次,组织基层业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就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有重点、有目的的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业务人员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质量。二是把好入户调查关。入户调查是数据情况详实可靠的关键,为此,各镇(街)农经、统计、民政部门和村组干部组成调查小组,逐户调查,首先通过一整套的辅助调查表,逐项统计有关数据,然后按照台帐要求汇总填写,最终请户主签字确认。三是把好汇总审核关。根据分工,统计部门具体负责台帐资料的汇总审核,统计人员充分发扬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认真汇总、严格审核,率先在《泰州日报》发表了《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监测报告》,脱贫攻坚考核台帐也已按上级要求及时上报。
3、落实帮扶措施,严格监督检查。,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采取区、镇(街)、村三级补差为主,结对帮扶为辅的工作措施。经过前期调查,除依靠多项帮扶措施已实现脱贫的外,原区全面脱贫的资金差距为30.8万元,由区财政补贴40%,计12.32万元;镇(街)、村共同补贴60%,计18.48万元。苏陈、罡杨两镇按照33%左右的脱贫目标,分别需要补贴资金1.5万元和0.25万元,全部由镇财政支付。今年初,区扶贫办会同纪委、统计、民政、财政等部门,对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发现,多数村已在春节前将政府温暖送到了贫困户手中,但也有个别村大局意识薄弱,未能按时发放,经检查督促,所有补贴资金已在2月6日全部发放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脱贫攻坚工程不是一次短期的行动,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虽然我区采取资金补差的方式确保了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但是从长远看,这也只是权宜之策,下阶段,我们将把工作重心下移,制定帮扶措施,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落实帮扶单位,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经济薄弱村,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结对农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确保苏陈、罡杨两镇20__年全部脱贫,全区不再出现新增贫困户,切实将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脱贫攻坚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围绕原xx区2008年在全市率先全面脱贫的工作目标,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各镇(涉农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是本地区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工程有序推进,成立了由分管书记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25个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同时,出台了《区委、区政府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作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明确工作责任,建好基础台帐。脱贫攻坚工作必须以详实准确的台帐资料为依据,具体工作中,农经、统计、民政等部门责任明确、通力协作、把好“三关”,高质高效的完成了去年初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年底脱贫攻坚考核台帐填报工作。一是把好业务培训关。区委农工办、区统计局3次联合举办贫困户建档立卡及脱贫攻坚考核业务培训班,共计培训150余人次,组织基层业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就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有重点、有目的的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业务人员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质量。二是把好入户调查关。入户调查是数据情况详实可靠的关键,为此,各镇(街)农经、统计、民政部门和村组干部组成调查小组,逐户调查,首先通过一整套的辅助调查表,逐项统计有关数据,然后按照台帐要求汇总填写,最终请户主签字确认。三是把好汇总审核关。根据分工,统计部门具体负责台帐资料的汇总审核,统计人员充分发扬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认真汇总、严格审核,率先在《泰州日报》发表了《xx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监测报告》,脱贫攻坚考核台帐也已按上级要求及时上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脱贫攻坚工程不是一次短期的行动,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2008年,虽然我区采取资金补差的方式确保了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但是从长远看,这也只是权宜之策,下阶段,我们将把工作重心下移,制定帮扶措施,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落实帮扶单位,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经济薄弱村,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结对农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确保苏陈、罡杨两镇2012年全部脱贫,全区不再出现新增贫困户,切实将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1、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要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一是发展高效农业。帮助贫困农户发展设施栽培和畜禽养殖。对特别贫困的农户,可由财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帮扶单位投资建设设施大棚和养殖棚舍,零租金或低租金提供给贫困农户使用。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可通过财政奖补、小额贷款、村企合作等多渠道帮助解决。组织科技人员与贫困农户结对帮扶,帮助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增收脱贫。二是加强劳动力转移。对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实行全免费的“五包”技能培训就业政策,补贴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3年内,确保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非农稳定就业。对农村“零转移家庭
”贫困农户的特殊困难劳动力,可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农民通过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贫困农户劳动力提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岗位。三是发展集体经济。通过资源承包、资产出租等多种形式,增加村级发包收入;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规范实行土地流转,增加村集体土地收入;支持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村级经营收入。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吸纳本地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增强村集体对农户增收的服务和带动功能。同时,鼓励工商企业参与村企挂钩帮扶,支持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经济、扩大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走进贫困户家中,与困难群众谈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此次看望慰问的8户贫困户,有3户因病致贫、5户因残致贫,居住条件较差,生活困难。勉励困难群众树立信心,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就医就诊,把子女教育成才,相信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他要求扶贫干部结合当地实际,因户施策,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通过产业帮扶、低保救助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加群众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调研期间,到河源高新区、大鹏(源城)产业园、宝安(龙川)产业园和广州(梅州)产业园、东莞石碣(兴宁)产业园、番禺(五华)产业园,考察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了解广州、深圳产业帮扶进展情况。
20日下午,在梅州主持召开调研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着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建立覆盖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大数据库,整合扶贫、民政、人社、残联、计生等部门信息资源,发挥扶贫工作组作用,把低收入群体底数摸清、情况搞细,以此为基础构建全面覆盖低收入群体的综合性、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落实好大病救助、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政策,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要坚持一户一策,有针对性地制定脱贫措施。要突出抓好教育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加强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
强调,要把产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以产业共建为主要形式推进对口帮扶。河源、梅州要把交通条件改善的优势尽快转变成产业发展优势,围绕珠三角“两小时交通圈”打造“两小时经济圈”。
移民扶贫工作是我乡最重要的工作,今年的移民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进展顺利。今年,县下达我乡的任务数是380人,是我乡三年来移民人数最多、搬迁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难度最大的一年。2003年是309人,2004年是120人,加上今年的移民,将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实现移民扶贫搬迁,极大改善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水平。现将我乡移民扶贫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精心组织,深入调查到户。年初,我们成立了乡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与各村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制定了奖惩措施,落实了责任,调动了积极性,并深入农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使移民工作立足于早。
二是大力宣传,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利用我乡的广播、黑板报、标语等工具大力宣传移民扶贫政策,并召开移民搬迁动员大会,大造舆论声势,形成一股移民热潮,报名移民户94户447人,报名县翔云社区的有15户61人,使移民工作行动于快。
三是认真研究,选准安置地点。经过三次党政班子会议认真讨论研究,确定将今年移民集中安置点选择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交通便利的圩镇、梅竹村、桥头村三处,其中圩镇点计划安置50户,梅竹计划安置10户,桥头计划安置19户,三处共征用土地25亩,山场10亩。在3月份就完成了土地征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