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5:03: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

篇(1)

二、国有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内部市场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市场体系、运行机制等3个方面的内容。市场主体主要是指构成市场主体的是企业内部二级、三级等各级单位,要求企业能将经营自主权充分的下放到二级、三级等各级单位,真正形成具有自主经营权的经济实体。市场体系的核心是等价交换,主要内容是市场构成,二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运行机制主要是指使内部市场能够健康运行的配套措施及手段。综上可知,内部市场在经营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管理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方式、制约手段等方面突破了旧的管理方式,这是企业是管理模式与方式的一大新改变,是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有效措施。

2.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实施内部市场化能够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可改变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干预过多,生产经营压力传递不均,内部活力和动力不足、低产低效和丢失浪费严重的现象。企业内部各级经营主体承担的责权利更加明确,真正形成了等价交换,调动了各级主体加强内部管理,堵塞漏洞,挖潜提效的积极性。

3.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是国有企业与国际社会大市场接轨的现实要求。国有企业要融入国际化的大市场参与竞争,就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经受社会化大市场的考验,主动参与市场的竞争。如果不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激发内部活力,提质提效,增产增效,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客户满意度高的产品,就很容易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所以,国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化机制改革,在内部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实施市场化建设,这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国有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细化市场主体。重点完善企业内部车间、班组、岗位等各级市场主体运作体系。把班组、岗位作为重点,划小核算单元,以岗位货币化为目标,通过岗位设置、岗位评价、岗位竞聘,确定市场主体责任人。对工作量能够量化的,要明确收支项目,按照提品或服务的质量、数量及其可相对控制的成本费用,建立市场主体之间的价格结算关系。实现生产经营指标由上而下分解,劳动成果由下而上结算。

2.优化业务流程。对生产系统优化升级,加大技术装备的投入,最大程度的实现减人增效、提速提效。对组织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将工作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岗位进行整合,将职责范围交叉的重新界定行政归属,整合界定业务链。明确产品或服务的交易对象和核算内容,统一标准、流程,推行标准工序管理,优化提升价值链。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推动生产链、安全链、责任链、质量链与价值链的平行同向运行。

3.强化基础体系。进一步夯实定额管理、价格管理、计量管理、核算结算、制度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把定额管理作为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源头,制定劳动定额、物耗定额、能耗定额、服务定额等各项定额标准。完善价格制定程序和方法,制定内部客观、准确的单一要素价格。完善计量手段,建立健全统一的产品或服务工作质量验收考核标准,对各级市场主体严格依据工作质量标准进行计量验收,做到按质计价。制度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行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规则科学、流程清晰、执行到位、考核严格,确保市场机制科学,运行高效有序。

4.拓展要素市场。把要素市场建设作为成本控制、挖潜创效的重点,完善产品生产、工程施工、物资供应、电力、设备租赁、修旧利废、车辆运输、资金、后勤服务等基本要素市场。拓展建立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安全隐患、保运(时间)等特色要素市场。特别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通过市场化推行,结合定编定员工作,将人员隐性富余显现化,把富余人员纳入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员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持续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实现减人提效。

篇(2)

1、思想意识呈多元多样化

国有企业的改革将推动企业向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方向发展,打破封闭走向开放,参与更广泛的市场合作、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技术、资金、管理的合作交流,自然也有思想观念的交流碰撞,不可避免有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现代社会自由思潮等多种新思想、新观念感染企业职工甚至企业的管理者。在此情况下以教育引导职工学习贯彻党的思想理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为主要任务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就相对比较困难。一方面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潮,企业职工较难做出判断和取舍;另一方面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企业职工每天获得大量的信息,难免对职工的思想认识产生干扰。因此,企业不再像以往那样较为封闭,而是更加开放的与社会深度融合,导致职工的思想不像以前那样单纯,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企业职工的多元多样的思想状况对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利益驱动成为核心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可避免出现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有的甚至进行“关、停、并、转”。企业的破产、重组、兼并,以及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都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工资以及福利待遇等都面临调整,这样使国有企业职工传统的那种吃苦耐劳、主人翁意识强等素养,以及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冲击,职工变得更加实际,特别注重个人的利益得失。尤其是不少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合作发展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的特征弱化,企业职工的自豪感、荣耀感、稳定感、安全感、幸福感下降,有的收入差距拉大,造成的心理不平衡,以及竞争压力大,生活困难等都影响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削弱了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

3、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国有企业改革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经验可循,改革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放缓,在经济进入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期、转型升级期,在国际市场疲软,国内“三去一降一补”宏观调控下,不少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此外,深化企业改革,也加快了企业人员流动,内部及内外流动及其身份的变化,都对企业职工思想产生影响。因此不确定性增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干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信心,增加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进行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上讲,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需要,存在一些问题。

1、观念滞后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大环境,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一些国有企业习惯于传统思维,认识不够到位,观念落后、方式僵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略显滞后。一些企业管理者简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宣传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内容侧重于意识形态,突出政治性,思想性不够,没有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与职工的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善于讲大话、套话,工作空洞,针对性不强,职工的兴趣不浓,效果不够明显。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企业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经营不能有机结合,有的认为那是“虚功”,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给职工带不来实惠,积极性不够高,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两张”皮局面。

2、形式单一

对于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不仅有改革带来的挑战,更有新进入企业的80、90后具有高学历、有知识、思想活跃的新鲜血液加入,教育管理变得更加困难。总体上讲,新一代企业职工思想活跃、个性强、能力强,但缺少老一代职工的那种吃苦耐劳、追求上进、无私奉献、服从领导的特质,他们有多样需求,因此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增加。另外,相比较新情况、新问题,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显得滞后,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需要。主要表现在教育形式和手段比较僵化,内容不够丰富。不少企业主要还是满足于学习文件、搞培训等,进行思想灌输式教育,说教的多,互动得少,针对性还不够强,教育载体、方法和措施比较单一,这都满足不了职工的多样化需求,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职能弱化

面对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企业的压力巨大,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得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穷尽一切提高经济效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在改革过程中有的企业把削减党群工作机构和人员作为减员增效的首要对象进行精简,造成机构不健全、人员短缺、经费不足等问题。有的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变得可有可无,没有放到企业发展重要的议事日程,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够正常,有的活动较少,有的流于形式。存在制度不完善,工作不规范,严重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三、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动能”对激发职工智慧和潜能,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意义重大,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世界知名企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视。面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要?钠笠档某ぴ斗⒄钩龇⒒?极采取应对措施,适应时展潮流,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用,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1、转变观念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国”字号,要树立国有企业职工品牌,继承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同时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新。一是要高度认识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提质增效、创新创造、提高管理水平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人力资源潜力。从培育人力资源、释放生产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去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发掘人才的良好用人环境,切实把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职工用到合适的岗位,培养职工的“工匠精神”,紧紧依靠职工的智慧为企业创造效益。二是要解放思想,善于学习现代企业制度下,培养新兴产业工人的先进理念,把思想政教育与职工素质、能力水平的提高紧密结合在一起。用系统思维,把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个人的日常生活、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形成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价值观念,提高企业职工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三是要继承和发扬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好的思想、好的作风,更要学习现代的思想观念、技术、管理等,跟紧时代步伐,主动适应时代潮流。四是要把传统思想教育是企业所需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是职工所需结合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更要关注到职工的需要和诉求,将二者有机统一,紧密结合在一起,力求取得思想政治工作最佳效果。

2、创新模式

篇(3)

随着公司财务管理精益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应收款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建立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摸清家底、加强应收管理,将往来清理工作深入化、细致化。根据国资委“两金”压控工作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不断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资金回笼与资金周转,保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持续增长,切实推动公司进一步提质增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众所周知,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应收款项最直接的风险,是指因管理不善导致无法收回成为坏账,企业很可能因流幼式鸲倘倍导致资金链的断裂,进而影响企业贷款信用与还贷能力,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危机。

1.未能深刻认识应收账款风险。企业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相对滞后,将企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如何扩大市场份额和销售产品数量等经营业务方面,在国有企业内部考核时,指标通常在利润、收入等指标上,夸大了公司的经营成果,忽视了应收账款回收对企业的重大作用。不良的应收账款不仅能导致财务状况的恶化,而且会危及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2.未完善应收账款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到位。未能建立或严格执行信用评价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未建立或未执行应收账款责任制度及考核制度。

3.未能对应收账款施行全过程管控。如果在应收账款发生前,未能严格执行客户信用管理及预警系统,由此产生的应收账款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在应收账款发生后,未能在事中、事后对其进行实时监督、催收,坏账产生的风险率又会进一步提高。

二、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的必要及紧迫性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回落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产能过剩、产销衔接不畅、上下游资金紧张,国资委在2016年将“大力减压应收账款,加快清理无效库存”纳入中央企业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及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体系。2016年通过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多措并举,较好的完成了国资委关于应收账款存量压降的任务,但部分制造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较大,资金周转较慢,应收账款余额的增长率高于营业收入增幅,应收账款压控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现金流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极其重要性,要筑牢“现金为王”的企业管理理念,以实现最大化的净现金流。更要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压降应收账款存量,提高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回款率,保持企业整体现金流量增长,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效率,为打好打赢体质增效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的对策

充分认识应收账款压控的重要性,以“全面核实 重点监督 跟踪管控”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强化业务前端管理、监督过程清理,积极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催收”为手段,坚持“应收必收、当收快收”的原则,做到全面压降与重点压降相结合、存量压降与增量控制相结合、集中清理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助推公司提质增效。

1.建立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全体动员

(1)成立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组

成立以总经理、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财务部门、经营部门等相关部门为组员的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组。对应收账款截止目前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沟通,探究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清理的原因及工作开展中的制约因素,明确工作责任的前提下,层层分解、充分分工、细化措施、严格考核。

(2)成立应收账款压控办公室

专门成立由经营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应收账款压控联合办公室。其中经营部门的主要职责为:有针对性、有侧重性地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创新思路,丰富工作手段,利用内外部资源,多措并举催收账款;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为:一是加强对应收账款余额预警管理,对应收账款划分账龄,联合经营部门对账龄情况进行分析;二是对考核指标进行分析、解读。

2.建立全过程控制监督体系,全面梳理应收账款管理流程

规范制度、梳理细化流程是监督的保障,国有企业应全面梳理、完善与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风险控制措施,突出风险防范,将应收账款管理融入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成为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事前预防,建立全面信用风险防范制度

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政策是制度?这句话怎么写?),目的是在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同时,与采用信用政策而承担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国有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用部门或者信用专工,制定和管理公司实施信用管理,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包括明细的信用政策、信用审批的权限、信用评估方法、信用期和信用额度的审批和授权等。信用制度要在实际业务中有指导作用,使得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信用部门等相关部门遇到问题有参考性的解决。

(2)事中控制,强化日常管理和合同管理

①强化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一是要配备精兵强将,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制度落实,保证各项日常管理措施执行到位。

二是建立信用数据库,并密切关注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对客户进行动态信用管理,为风险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三是建立催收责任制,采取谁销售谁负责收款,与绩效考核挂钩。建立“两金”清收清欠台账,分类管理。按月梳理两金清收清欠台账,按季度完成两金压控工作统计表,动态监控每笔款项的变动情况,加大清收清欠工作力度。

②强化合同管理

企业所有供货业务必须全部签订合同,销售部门必须按照《合同法》及公司各规章制度的要求,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前提下签订合同,合同要素等必须齐全并符合法律规定,特别是付款方式、账期和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要清楚,最好能与外部法律机构沟通审核后再签订。并交信用部门、财务部门等部门以利于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监督等。

(3)事后催收,明晰指标早回款

①业财融合,协同清理

a.梳理应收账款,形成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 “梳理-反馈-跟踪-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多渠道的业财沟通,共同梳理应收账款挂账的原因,于每月月底结账后,财务资产部将当月收款、入账、账龄分析等信息及时与销售部门行沟通、反馈,并将其形成流程化、常态化的管理工作,实现了业务与财务信息共享,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b.监控应收账款,形成往来款项的预警机制。通过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梳理,到期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首先判喽苑绞欠裎恶意行为。把客户恶意行为欠债不还的应收账款划分为A类;把因客户经营不善或资金被挪作他用等临时性经营困难而不能及时偿还的应收账款划分为B类;把因自然灾害或国家政策调整等客观环境因素发生较大变化等不可抗印度引起经营困难且扭转无望的逾期应收账款划分为C类。根据不同的分类制定出经济可行的不同收账政策、收账方案,并考虑是否采取法律强制手段催收。对A类欠款,应及时采取包括法律手段等措施加大催款力度;对B类欠款,可要求客户采取补救措施,如重新签订协议延长其付款时间但加收一定的逾期补偿等措施;对C类欠款,可延缓信用期,让利部分给客户,少收一点尽快了解该笔拖欠。以上方法,在参照编制账龄分析表,将应收账款账龄与以上方法向融合,催收工作的重点放在应收账款余额较大、账龄长的客户上。并对一年以上账龄的客户下大力气进行重点清理,减少应收账款存量。

②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催收账款

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深入研究分析应收账款余额未能及时回收主要原因,创新收费模式,制定《应收账款催收方案》等制度办法,按照方案开展费用催收业务,并在实际业务中对方案进行调整,分别以电话、上门商谈、发送《催款单》、《催款函》、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发送《律师函》等方式开展费用催收工作,并同步与公司法律顾问研究以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目前,某些大型央企探索性的引进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它是一种专门为赊销设计的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和风险担保于一体的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将应收账款按一定的折扣卖给银行,将应收账款风险转移,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为货款回收期较长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③建立应收账款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应收账款结算、定期核对询证与清理制度,制定并落实《往来款项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强化往来款项的管理责任,明确业务部门管理职责。同时,不断完善信用政策,提炼优质客户,对公司今后客户遴选提供决策依据。

3.建立评价考核体系,强化指标管控效果

国有企业应建立指标完成情况反馈机制及与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2016年,国资委要求将“两金”压控工作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为确保“两金”压控成效,国有企业应按照国资委的管理要求,将该指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奖惩规则,加强考核,形成管理闭环。

(1)建立指标完成情况反馈机制。一是结合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2016年“两金”压控执行目标;二是在制定周总结制度,在每周周例会上,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组对本周收费情况进行专门的汇总分析报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制定下周工作计划;三是制定月汇报制度,按月统计应收账款压控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工作措施,指导下月工作开展。

(2)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为确保“两金”压控工作成效,国有企业根据按照业务流程明确的工作责任,将应收账款压控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制定《应收账款回收考核办法》,明确奖惩规则,将应收账款压控与绩效考核和薪酬兑现紧密挂钩,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变压力与动力,充分调动责任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管理闭环。

国有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两金管理制度体系,开展自查和检查,改进和完善两金管理流程,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建设,防控两金风险。并以“两金”压控工作为契机,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盲区和风险点,提出防范措施和相应对策,加强源头防范,为企业健康发展构筑有力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刘兵.施工企业“两金”控制措施刍议[J].财经界,2016(6).

篇(4)

准确把握关于国企国资系列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党的十以来,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国企国资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一是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澄清了社会上对国有企业的模糊认识,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决心,增强了我们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是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三是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国有企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我们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四是总书记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加强国资监管的核心目的和工作重点,为我们推动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指明了正确方向。五是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建的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要性,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为我们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明确了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总书记关于国企国资改革发展5个方面的重要论述,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每个方面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具有丰富内涵和重大实践意义;5个方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全面系统的思想体系,是新形势下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牢记使命责任,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关键。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来深刻认识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到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切实强化“四个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对国企国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增强定力,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全力推动国企国资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一要坚定不移推动中央企业发展。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坚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强化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双创”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国际化经营,创新走出去模式,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二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好改革文件的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十项改革试点”,尽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取得实效。三要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制定科学的党建考核评价办法,认真落实党建工作“四个同步”“四个对接”的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对干部要严格选拔、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加强纪律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要做行动队、当实干家,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全力以赴推动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一要敢于担当、履职尽责。越是在关键时刻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越需要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切实发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带领广大职工团结奋战、合力攻坚,把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二要积极探索、主动作为。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各项工作的示范者、推动者,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要运用好辩证法,既要做到各项工作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也要区分情况,从实际出发,顺应规律,做到全面谋划、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四要加强宣传、营造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注重选树典型,讲好国企国资故事;努力创造和优化干事环境,推动领导干部专心谋事、安心干事、用心成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篇(5)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奠定了“脱虚入实”的主基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去产能”方面钢铁、煤炭一如既往,煤电异军突起,再次表明调结构的决心。

因此,期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与国企改革落地便也顺理成章,那么,国企为何会被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排头兵”,又将如何发挥好带头作用,为调结构扫清障碍、一往无前呢?

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首先,从国企的重要地位说起:过去三十多年来,国企对我国经济增长与战略转型贡献巨大。为适应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国企也就呈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在当前产能过剩、经济增长需求新动能的情况下,国企的庞大产能和法人结构都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巨大,处理得当则披荆斩棘,前路浩荡,处理不好则步履维艰,北辙南辕。

再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行业国企的分布问题:煤炭、钢铁、水泥、船舶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行业,也正是国有资产集中的主要行业。以钢铁为例,集团规模上,全国十大钢铁集团除江苏沙钢外,其余九家均为国企;去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共30家,国有企业23家;产量上,排名前100的钢铁国企产量共计约6.4亿吨,占2015年全国粗钢总产量的80%。由此可见,关键领域国企改革的去产能工作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因此,国企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大国家战略的交互重叠将产生“1+1>2”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上也提出了“1+1>2”的难度要求,国企的去产能便也成为了改革的一大主线,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增效益的重要途径。

而过去一年,这一领域的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去产能方面,截至2016年底,钢铁央企化解过剩产能1019万吨。煤炭央企化解过剩产能3497万吨,退出煤矿53个,提前超额完成2016年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目标任务。

重组方面,2016年中储粮与中储棉、港中旅与国旅、中粮与中纺、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宝钢与武钢等5对10家中央企业重组,成立了中国航发集团,国资委监管企业户数减少到102家。

在多级法人结构及其他问题上也有所斩获:2016年,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2730户,占全部法人单位的5.15%,净减少1788户,占全部法人单位的3.37%,93家企业法人总户数下降。

上述成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国企改革继续推进打下基础。

梳理国企产业链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展望201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企改革仍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深水区”。

首先,去产能进入攻坚阶段,在追求“实质性进展”的过程中,涉及到诸如职工安置,资产组织,兼并重组、产业布局,转型升级、供需平衡和价格波动等关键问题都需要妥善应对。而对于严重污染或是质量不达标的落后产能,更需要行政手段与环保手段予以配合解决。岁末年初对于“地条钢”的严厉打击正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从形势上看,目前关键领域行业集中度还不够,导致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突出,根据相关测算,钢铁行业前十大企业市场占比仅32%,煤炭行业为41.5%,水泥行业为51.3%。可以预见,在国企改革见效的2017年,将会涌现出更多重组。国资委方面也已经预计2017年央企数量将从目前的102家继续下降,直至两位数;从进展上看,目前国企改存在分化,地区、行业进展不平衡,部分行业、企业效益仍有待改善;从内容上看,重点领域的改革,还需要在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突破。同时,国企的债务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测算,截至2015年底,金融部门、居民部门、包含地方融资平台的政府部门以及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分别为21%、40%、57%和156%。另据统计,2015年末我国国企负债占非金融企业整体负债的70%。可见,我国高杠杆率主要集中于非金融国有企业,虽然2016年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实现三连降达到60.4%,但国资委负责人也曾指出,部分企业杠杆率仍然偏高,部分Y产负债率居高不下;部分企业子企业亏损面较大,资本运营效率有待提升;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治理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下大力气推进。

而在外部因素方面,全球经济复苏所面临的复杂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逆全球化”与欧洲民粹主义抬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贸易保护加重冲击我国出口形势、美联储频频加息导致资本外流等问题频现。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使得我国改革攻坚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增加。

应对这一切问题,还需要从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国企入手,用关键领域国企的“三去一降一补”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深化,最终实现两大国家重要战略的全局统一。

具体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将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抓紧剥离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资委方面也表示,将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目标,稳步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探索海外资产整合。

篇(6)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并将之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于应对复杂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要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扩大有效供给,全力以赴稳增长,多措并举创效益,使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努力实现恢复性增长,完成企业主要效益指标正增长任务。要推动重点改革事项落地。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力争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结合浙江省属国有企业实际,“一企一策”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以点带面推进改革。加快公司制改革步伐,继续推进巨化、杭钢、二轻等集团公司制改革,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省属企业本级公司制改革。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革,鼓励省属企业引入央企、民企、跨国公司、投资基金等各类战略投资者,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落实省国资运营公司管理方案,创新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和授权经营机制,提升资本运作、投融资以及资产整合能力。要突出做强做精主业。认真实施《省属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力争省属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的集聚度达到95%以上。在坚持主业为本的基础上,围绕主业的产业链、资金链条适度多元,提高主业配置效益,发挥主业在配置资源中的核心作用。围绕主业加快技术进步,从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转到注重依靠技术创新、技能提高和管理提升的内生增长上来,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占领产业制高点,努力提升省属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同时,要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加快清理非主业、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或业务,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要着力加大有效投资。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企业做专做精做实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做久实业。主动对接国家和省级战略,抓紧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带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根基。认真谋划和实施一批对全省发展有示范引领作用、具有较强带动力和影响力的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天然气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新兴产业、技术改造、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快开工、快建设,早落地、早见效。按照“国民携手、央地合作”思路,鼓励强强联手、战略合作,吸引央资、民资、外资投资我省,引进“高、特、新、优”项目,做强做大我省国有经济。要加快拓展市场空间。引导国有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等一切有利机遇,开拓新市场,努力抢占扩大国外市场份额。创新市场营销理念和模式,及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精耕细作传统市场,巩固提升新兴市场,加快对接海外相关区域市场,建立境外科技研发、资源开发和加工贸易基地,以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等无形资产开展对外合作。积极扩大国际国内市场营销网络,到省外国外承揽工程项目,到资源大省开发项目等,拓展企业发展空间,赢得新的发展优势。

做好主动减量“减法”文章,实现企业瘦身健体轻装上阵

以深入组织开展“管理提升年”、“提质增效年”等活动为抓手,围绕去产能、减层级、卸包袱,指导推动省属企业瘦身健体,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要调整优化产业存量。近年来,浙江省扎实推进杭钢集团转型升级,提前关闭半山钢铁基地,压减150万吨炼钢产能,稳妥解决19项重点难点问题,妥善安置1.2万余名职工,并做好半山基地资产处置和新产业发展谋划。还开展“僵尸企业”专项调查分析,启邮〗煌集团水运板块等多家“僵尸企业”破产处置,取得了明显成效。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就是要站在国有经济整体布局的高度,加快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整体产业结构,痛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缩减严重过剩产能,对落后产能实行总量控制,实现国有经济在产业梯度上的合理布局。同时,要全面启动并积极稳妥处置好“僵尸企业”,加快清理长期亏损、低效无效资产,切实止住出血点。要切实压减管理层级。大力推进省属企业瘦身健体,提升企业运行和管理效率。明确企业发展定位和优势主业,围绕主业设定企业合理的管理层级,尽可能缩短管理链条,实现企业扁平化管理的目的。对三级以下符合主业发展方向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并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可以通过无偿划转、产权转让等方式提升其管理层;对非主营业务、不符合战略定位、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通过对外转让、实施破产、解散等方式清理退出;对经营业务相近、存在不必要竞争的企业,以优势企业为主导,通过合并方式进行重组整合,实现规模效益,避免同业竞争;对零散闲置、低效的资产,应及时进行处置,盘活资产。通过归并整合、注销退出等方式,对四级及以下企业进行清理整合,压缩企业法人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原则上压缩至三级以内,形成一批产权关系清晰、管理层次精简、组织结构合理、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要有效降低成本支出。强化企业全员成本意识,树立企业成本经营、依靠成本竞争的新的成本控制理念,形成人人关心成本、降低成本的良好氛围。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加大资金集中管理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沉淀,避免存贷双高。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坚决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加快积压存货清理,加速应收款项回收,全力促进降本增效。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完善成本费用考核机制,强化成本费用控制。搞好技术开发,尤其加强对成本影响较大的环节进行技术攻关,用科技力量解决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加快成本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投入适当财力、物力和人力,减少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入、重复浪费的现象。

做好创新提升质量“乘法”文章,助推企业加速转型发展

篇(7)

一、目前国有企业综合治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首先企业综合治理工作最大的难点来自于职工思想的多元化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就是加强青年职工的培养,促进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这一方面确实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职工思想的多元化淡化了职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责任感,其中青年职工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呈发散化发展,由单纯化向复杂化发展,最大的原因就是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和思想教育工作出现的不足,而且目前网络文化的盛行,又面临着新的思想浪潮冲击,进一步导致了青年职工对企业价值认同感的淡化和自由散漫主义的蔓延。从而增加了企业综合治理工作的不确定以及多变性。

2.在改革环境的变化下,综合治理工作又面临了一次挑战

国有企业不断推进着改革的进程,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利益关系,在此经济发展迅猛的形势下,国有企业也提早步入了新常态。而且在客观环境不可控的,内部风险难以及时发现、处理的情况下,企业综合治理工作也面临着一次挑战,相对应的企业的利益格局、 运行机制、内部体制、劳动组织形式等都会发生变化,极可能导致有切身利益的职工发生思想波动,从而极大可能导致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出现纰漏,给企业的综合工作带来冲击。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综合治理工作应采取的管理方式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认知

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素养是企业综合治理的根本,根据职工思想多元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结合综合治理工作与国有企业的现状,我们要掌握恰当的方式方法,从职工的思维、认知等方面加以引导和教育。第一,国有企业不仅仅要加强对综合治理的宣传,更要从根本上培养每一位职工的安全隐患意识和主人翁式的责任感。不仅要教育员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要让企业职工积极配合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要有一种奉献精神。第二,兼顾内外,针对全体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企业要积极通过适当的方法和形式,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管理理念中,加强每一位职工对此的理解,并且要积极踊跃的投入到企业综合治理当中。为了提高综合治理的自觉性,不仅要善用合法手段、企业规范制度等维护自身的利益,也要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2.必须严格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坚持在基层建立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针对如何改变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的问题中,不仅仅要靠公安机关的“严打”,其主要的办法还是要严格实行综合治理的机制。具体来讲,为了达到稳定社会治安的目的,从根源上降低犯罪率和确保治安问题,必须加强基层的综合治理工作,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篇(8)

一、前言

江苏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与其他油田采油厂一样,在油田企业处于发展低谷阶段的情势下,如何挖掘资源、降低成本、创新管理、建设队伍,力争提质增效、走内涵发展之路,成为当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二、企业简介及油田现状分析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成立于1975年,是从事采油、采气、注水、集输、天然气处理的油气生产单位,油区分布在江苏扬州、泰州、盐城、南通以及广东徐闻5个地市,共有真武、沙埝、陈堡等20个油田、4个气田,辖区内湖河众多、水网纵横,是典型的“水乡油田”;设有机关部门15个,附属单位5个,科研单位2个,采油管理区6个,专业化单位3个。2005年突破年产油气量100万吨台阶后,连续十年保持百万吨稳产,连续六届获得中石化红旗采油厂称号,率先连续两届被评为中石化先锋采油厂,连续四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受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下迭影响,油田进入由盈转亏期,企业承担着巨大生存压力和发展压力,在油气资源瓶颈难以突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国际油价又持续低迷,这给本已困难重重的小断块老油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生产经营进入“极寒期”,企业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三、采油厂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生存的资源基础面临多种挑战

目前,采油厂受到自身资源的限制,已经出现主力探区探明程度高,新增的探明储量中又以低品位为主,控制转探明的转化率越来越低的现象。此外,在油田的构造上,呈现构造破碎、储层相变快、含油带窄,难以形成规则注采井网,动用储量的采收率难以提高的问题。而目前老区油水关系极其复杂,滚动找油的空间和机率越来越小;低油价与低品位开发的矛盾异常尖锐,加上苏北天然气勘探、域外其他区块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资源有效接替难上加难。

(二)扭亏脱困有效发展受到多重制约

当前采油厂面对新形势,为了扭亏脱困实施了相关的措施,但在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出现有效发展受制约的现象。其中主要包含低油价下开发投资几乎为零,没有新井投入,受经济因素影响关停了部分无效油井,导致产量持续降低,油田的整体销售收入大幅下滑。此外,采油厂受“经济可采储量缩水、产量下降、前期高投入积累的问题”三重因素叠加,吨油折旧折耗大幅跃升,生产成本年年攀升、居高不下,盈利空间急剧缩小,小断块老油田抗风险能力大幅减弱。

(三)基础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针对当前采油厂基础管理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从内部来看,随着油田改革的多层次调整、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员工思想及诉求的多元化呈现,传统的管理体系与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常态和新趋势。此外,从外部来看,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政府对企业安全环保的监督更广更严,加上水乡老油田基础建设严重老化,本质安全基础十分脆弱,尽管油田坚定决心加大隐患治理力度,但治理工作量和资金投入都非朝夕之功,油田面临的安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破解当前的困局,成为复杂小断块老油田提质增效和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

四、采油厂实现提质增效发展优化对策

(一)拓展生存资源基础,实现资源接替突破

采油厂提质增效发展要以资源为根。为了进一步拓展生存资源基础,实现资源接替突破,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完善。首先,转变资源勘探理念,由勘探规模资源向勘探经济资源转变,由熊掌与鱼取舍向熊掌与鱼兼顾转变,从而保障资源可接替性。其次,争取保持一定的新区勘探资金投入,一方面为长远发展做好资源储备,另一方面增加近期获得资源的可行性,从而保障资源的可持续性。最后,加大成熟区域的勘探评价,增加主力探区探明程度,重新获得低风险低成本的资源储量。在老区油水关系复杂的区带,结合先进技术,利用信息采集和测量方式,提升滚动查找资源的查找效率,提升现有储量的采收率,从技术上补充低油价和低品位开发矛盾。

(二)优化采油成本控制,实现效益整体提高

采油厂提质增效发展要以效益为本。为了全盘管控好采油成本,实现效益提升,可以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扎实抓好全面预算管理,从源头上优化成本结构,合理利用低油价下的投资资金,由开发油藏向经营油藏转变,由技术可采向经济可采转变,从策略层面有效强化成本控制。其次,切实做好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健全目标与过程管理运行机制,研究分析成本变化及真实动因,优化措施结构,握牢成本管控主动权。最后,构建风险评估机制,创新风险评估方式,时刻预警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有的放矢地做好应对措施,避免、控制或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性,提高成本管控效率。全方位、全员、全过程地管制好成本,从而保障采油厂效益目标的实现。

(三)开辟管理升级途径,实现企业高效发展

采油厂提质增效发展要以管理为要、创新为重。为了向管理要效益,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抓实基层建设规范化工作,以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为契机,发扬创新精神,建立规范高效的组织架构,认真梳理现行的各项制度,结合新要求,构建简洁、实用、高效的新制度体系。其次,抓实基础工作标准化工作,运用创新思维,理清各项业务程序,借助信息化手段,把相关制度规定嵌入到工作流程中,形成“按程序操作、按制度执行、按规矩办事”的管理习惯。最后,抓实管理创新实践,树立创新意识,实施管理创效、创新兴厂战略,完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创新氛围,让蕴藏在员工中的创新智慧得到充分释放与展现,加强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使创新成果发挥出最大的乘数效应,加快“智能油田”建设,推动采油厂发展转型升级。

(四)改善基础管理环境,实现新形势和谐发展

采油厂提质增效发展要以人才为基、文化为魂。为了竭力发挥好人才和文化在企业中的特殊作用,可以从三方面改进。首先,把人才资源放在第一资源的位置,对员工的思想及诉求进行更新,畅通三支队伍成长通道,激发广大员工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实现员工与企业同成长、共进步。其次,树立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理念,大力弘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凝炼企业文化,积极培育基层文化,用文化激发正能量、提升企业凝聚力,从而打造一个争先创优、甘于奉献、奋发有为的新型石油企业。最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探索企业人才管理新模式,将人才培养与文化塑造有机融合,让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成为企业人才为实现采油厂跨越、为老油田提质增效、为油田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指路明灯和动力引擎。

篇(9)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局“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起步之年。这一年,全局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总公司党组各项部署要求,着眼整个“十三五”改革发展,锐意进取,创新实践,总体工作保持良好态势。这一年,我们明确“十三五”时期致力实现的发展目标,实施“筑牢一个根基、坚持六化同步”战略,;以落实“七项制度”为重点,加强“四个层级”标准化建设,开展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治理;坚持“三聚”导向,客运持续高位增长,货运实现企稳回暖,运输效率创近年最好水平,人力资源有效盘活经营结果好于预期;紧盯建设项目,郑徐高铁、孟平二线、新调度楼等重点项目如期开通投用,全局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新提升;围绕“1578”战略,“数字郑铁”建设初见成效;践行“大民生”理念,职工群众的受益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各级组织紧密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展示作为,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一年来全局干部职工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良好业绩值得点赞!

篇(10)

铁路、军工企业的混改方案

进入2017年第一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要领导在公司年度总结会议上表示,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创新的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经营权责,抽丝剥茧看铁路混改。并强调铁路搞混改,不仅仅在体制,更要抓好其他四个方面。

第一,敞开融资大门。今后铁总融资方式不再单一依靠银行,而是多措并举,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动脉,民间资本进入后,不仅可以缓解铁总资金紧张的局面,更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利润回收步伐。

第二,支线铁路的建设与经营是今年铁总混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最好方式是成立股份公司,铁总是主要控股者。

第三,2017年将进一步优化权责划分,充分发挥两级机构的优势和主体作用。重点抓好八项民生工作,股民可以通过股票获取铁路红利,投资者不仅有经营权,更可以参与利润分成。

第四,大力推进铁路资产资本化经营。各铁路局作为一级单位,今后将获得更多的自。长期参与铁路货运的业主,在运价和灵活性方面也将获得更多的机动性,从而提高铁路的货运指数。

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做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同时,还将重点推进铁路企业债转股,深化铁路股权融资改革,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等。

与此同时,另一家重量级央企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也了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计划。制订了军工混改试点的初步方案并确定了4家试点单位。其中,在上市公司长安汽车中推行中高管持股试点,在集团开展军工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和论证,探索实施汽车产业股权激励计划等方案。

为此,有专家认为,今年的军工体制改革进程将会提速,军工企业将会成为国企混改的又一突破点,并有可能采用三种方式进行。首先是资产证券化,这是军工企业混改的重要路径;第二种是科技型的企业采取员工持股的方式;第三种是非核心业务采用军民融合的方式。

专家还认为,未来几年军品总装和研究所资产经过改制注入上市公司的预期会不断增强,兵工集团打响发令枪后,后续其他各大军工集团将陆续跟进推出混改领域的实施方案。

除此以上两家央企外,中国联通、中石油、中船、国网、中国南航等多家央企也都在近期加速推进各自领域的混改计划。

如中国南航集团提出,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重点研究引入先进互联网企业、与全球行业领先者交叉持股或联合设立子公司等;还通过并购重组,加快相关业务整合和市场化运作。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也表示,2017年在搞好混改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到位的基础上,重点调整优化资产资本结构,加快推进产融结合,以海内外企业整合上市为路径,以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化工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

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密集落地”和不喾⒘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日本经济新闻》等都给予了积极评价。

如路透社报道,自去年年末以来,从央企混改到地方国企混改均涌现出不少强势个股,如中国联通去年四季度以来最大涨幅近翻番,西仪股份今年以来升幅近五成。在去年年底中央强调推进混改后,市场预测今年混改推进速度将会加快,前景值得人们看好。

地方国企混改将大范围铺开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7年1月,密集的地方两会相继召开。供给侧、新旧动能转换、国有企业混改、环境保护等陆续成为各地方的改革重点,各项改革举措正在加速推进落实。

人们认为2017年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大范围铺开,一是围绕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深化并购重组;二是为增强活力、提升效率,引入民间战略投资者,而员工持股、资产证券化等也将提速。

近日,作为引领地方国企改革的三大标杆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相继公布了2017年国企国资改革方向。

北京提出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企业调整重组,研究推出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等改革试点并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重镇,国企改革的推进迅速,手段也最为多样。他们在强调整体上市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二次混改,优化股权结构,进行增量的优化和存量的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上海提出集团整体上市的思路在已经召开两会的各省份中可谓“一枝独秀”。

还有,浙江省在地方国企混改中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多年来民营经济发达与国企融合程度高是他们的主要特点。2017年浙江省国资委根据“6+1”试点经验,建议省属集团或上市公司巨化股份、物产中拓、浙能电力及物产中大等单位抓紧改革措施的落实。

总之,梳理今年部分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国企混改办法各有侧重。首先,中西部省份的国企集中在资源型行业、传统行业,如自来水、公共交通等公益性国企,在混改中更多是采用吸引民营资本参与。而东部省份的国有企业在商业、竞争领域方面有上市基础,改革主要提倡公司上市。

因此我们看到,不管是上市,还是股权交易、资产证券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国企混改都少不了民营资本的参与。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放宽民营资本准入,营造民营资本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共同话题”。

同时人们还看到,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抓住股权改革这个关键点。

目前,股权改革在许多地方企业中已摸索出不同的几种方式:第一类改革,即不同国有企业相互之间的参股,或者是控股。这样就形成了权利的分散和企业的优势资源的整合,这样有利于企业监督权的分散。比如在金融、能源、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已有许多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第二类改革,是在境内外的外资企业参股。企业走出国门,首先要国际化、本土化。所以它们在落地时往往是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来建立新的项目和公司。这样的话,企业的股权就随着当地的法律制度来进行改造,取得的效果也很明显。

第三类改革,是企业在国内和境外进行的IPO改革,即企业员工持股。这类改革在境外比较多,在境内比较少。在海外的一些基建项目和一些制造业项目让出公司一部分权利,目的主要是鼓励员工积极性。

第四类改革,是企业在兼并、收购当中对民营资本股权的转让。

简言之,2017年将是地方国企改革全面落实的一年。总体上看,地方国企改革的步伐将会快于央企,力度也可能大于央企,积累的改革经验更丰富。

积累经验解决存在问题

目前,随着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经济活力,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2017年是混和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年,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要加快改革步伐。所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通过股权多元化达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率的目标,如果国有企业引进民营资本,不能达到治理及调整经营机制的目的,混改就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目前人们看到国企改革进展缓慢,办法不多,成效不大。一些基层单位仍在等待观望,出现“中央热、地方冷”的局面,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要建立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共享机制,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转制科研院所等类型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经营管理层、业务骨干等以现金、技术、知识产权等多种方式入股,并建立员工持股的有序进退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界定国有资产流失状况,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杜绝办法。否则,在推进混改时总是被动和小心翼翼。另外,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定价在操作层面上,也应该有明确的依据。同时,也要支持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使股权结构更为多元化。

当前国企国资改革还存在企业盈利能力与地位作用以及拥有资产数量不匹配,资本回报水平差的问题;有的企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确,造成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产权流转操作应该继续增加透明度,程序应该不断规范、市场化评估应该继续加强。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和晋升主要通过竞争机制进行,而国有企业用人制度存在过多的行政色彩,二者不同的用人制度在改革后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办法和用人机制。

国企与非国企有着不同的创业背景和发展历程,有不同的经营管理机制。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心理的双重差异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不同企业之间的企业管理和文化融合的重大考验。

篇(11)

同事告诉我,职代会主要是讨论单位“饭改”的问题。作为2010年左右入职的员工,我们虽然身属一个老牌的事业单位,但是因为体制机制改革较早,待我入职时,公司已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单位没有食堂,又因为在一个深院子里,离车水马龙的大街有1公里之多,所以吃饭一直是员工的大难题。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领导宣布职代会的议题是:全员竞聘。

我的思绪顿时回到2010年刚入职时,采访集团一个刚重组单位的分党组书记,“全员竞聘”在分党组书记讲来,当然是“让能干的人有事干,让有本事的人发挥更大的本领”,那时候天真如我,憧憬着“全员竞聘”真是国企改革的美好前景,一改我脑门中国企“机构臃肿、人员冗杂、一杯茶水一张报”的印象。

及至领导宣读文件,给人的诱惑是极大的,“聚焦主营业务,兼顾市场化运作和业务发展使命,落实集团‘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战略部署,建立精干高效、运行顺畅的新构架”,还有通过全员竞聘上岗,实现“管理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最佳配置。

可是,这次全员竞聘,公司是下了硬性指标的:裁员10%,中层和职能部门岗位各减少2/3。而且有硬性的时间表,3月底之前完成所有的竞聘工作,上报竞聘结果。是的,这次全员竞聘的大背景是,我们单位和其他类似功能的几个单位重组成了一个新单位,单位从一个各种职能部门齐全、有法人资格的公司,简化成以业务为中心的业务部门。这也意味着,原来职能部门的员工,要么重新定位选择到业务部门,一切重新开始;要么选择辞职自谋出路。当然,单位也宣布了人性化的考量,就是“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不会被裁;没有竞聘上的员工,单位会给一个就业再培训的缓冲期,缓冲期内单位给发基本工资。

职工代表反馈问题是职代会的本质所在,但是这次会议通知仓促,而且我得知的主题完全不相关,所以几乎没有做任何准备。同事自然也是有问题,但都准备不足,问题无关痛痒。及至会后,我才暗自思忖,这算不算裁员?裁员的话,是不是得按照“劳动合同法”新规,根据工作年限补偿,如新劳动合同法中规定,“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满1年的按1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而且,赔偿额度的基准是税前工资。为此,我专门请教了在大金融公司做HR的同学,她告诉我单位最后可能要走的程序应该是――“不胜任解除”,而“支付经济补偿金”是“不胜任解除”繁琐流程中最后一项,保障被解除员工的利益。

波及大多数行业的“瘦身健体”

我们的改革真如既定进程,如期完成。在3月的最后一天,全员竞聘的结果出炉。有些人变动是意料之中,有些人的变动则难以想象,有的员工面临全新的岗位,一切从头来。

“比起我们的讳莫如深,还是你们的速战速决好。”我在资源行业工作的同学,不无感慨地说。去年10月份同学聚,就听闻他们集团总部要从240人裁减到200人,每个层级员工都对改革方案“讳莫如深”,但改革的方案还是一点一点地“放风”出来了。几个月过去了,最终方案还是没有正式出炉,有些终于沉不住气又爱折腾的员工,选择了主动辞职。“比起你们的快刀斩乱麻,我们的慢刀子割肉,才更让人难受。”那个曾经意气风发、见面必谈理想的同学,虽然此轮改革不会被殃及,“但改革的影响也挺大的,以前极其明确的晋升通道,被无限拉长,附加了绩效和年限等各种严苛限制。人少了,工作一点都没有少,成天累得像个狗,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还提心吊胆。”

当年毕业时,这位同学在京一无关系二无背景,全凭个人努力进入此资源行业的集团总部,拿着高出我们一倍的工资,羡慕煞了我们。但是,受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还有中国新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方式的转变,当年牛气冲天的行业也难能幸免。国内两大资源企业整合之后,一些亏损已久的企业不得不启动破产重组的程序,全行业20多万人,此次瘦身健体大约要下岗5%的员工,在此过程中还制定了地方维稳的应对之策。可是对地方政府来说,当初国有资源性行业进入广受欢迎,如今破产重组,“亚历山大”,一者失去了支柱性产业,二者维稳与再就业难度很大,对地方经济的冲击也可想而知。

另一在能源行业工作的同学,这些年单位效益一直较好,他和我上述在资源行业的同学,都是在无啃老背景下,全凭个人努力在北京买房。此次国企改革,国资委给他们提的要求是,“压缩管理层级”,但没有要求“裁员”。“我们的董事长说了,一个员工也不裁。”我调侃他,“你们董事长霸气,是因为你们效益好。”可不料同学一声叹息,“效益好也没见给我们涨工资。”我想劝他一句,“你是该知足呢,还是该知足常乐?”

了解了关系极好同学的近况之后,才想着平素仅为谈资的感叹,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同事说,她妹妹所在钢铁企业,4000员工要裁掉1000。另一朋友所在军工行业,职能部门的员工,都要重新竞聘到业务部门,为谨慎起见,她把好不容易通过抢票软件抢来的春节回家的火车票退掉了。因为孩子小,她已经有4个春节没有回家陪父母过年了。还有一个朋友一月未见,再见面时,他们公司业已解散,一月之内完成所有再就业。那些家在北京的员工,可以优先在集团同行业在京单位就业,而那些外地借调的员工,留下来不易,回去也再无实职,因为地方国企也启动了“瘦身健体”。

管窥军工企业“瘦身健体”

当然,精简人员只是“瘦身健体”的一个方面。2016年,瘦身健体和供给侧改革成了国企改革的重头戏,二者成为改革的方向与手段。总理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央企的管理层级超过5级,有的甚至达到了9级。所以,他才开出猛药,放言“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打赢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攻坚战”。瘦身健体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尤其是管理和法人层级多、子企业数量庞大等突出问题的应对之策。2016年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主持会议并提出了“瘦身建议、提质增效”的量化目标,“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钢铁和煤炭现有产能,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作为国资委主管的100多家央企中排名前12位的军工企业,“瘦身健体”的根本目的就是聚焦国家战略性主业,落实中央提出的“央企没必要在不涉及国家竞争力的领域去和民企抢市场”,要在基础、前沿与战略性行业、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下功夫,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瘦身健体”称之为“压减”,在2017年召开了第一次月度例会,并出台了“压减”的实施方案。他们视“压减”为“消除顽疾,扫清发展道路上的障碍”,重点研究“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的对策,为公司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创造条件。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虽然船舶去产能没有作为重点,但是也搞了黑白名单,用市场化的方式在做。我们选择了主动整合的方式削减500万吨产能,瘦身健体,瘦了三分之一。”作为此次瘦身健体的重点央企行业,军工和电力、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是中央要求的“瘦身健体”的突破口。同时,在2017年“两会”期间,一直有“南北船”合并的传闻,胡问鸣给出了正面回应,“造船业合并是大势所趋”,“南北船合并这件事,我们一切听从中央的安排”。类似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建设集团公司合并的魑乓泊游醇涠希虽然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并没有给出“大势所趋”的判断,但或许“瘦身健体”为两大军工集团业务整合提供了机会。王寿君说,“我们一直在推动,中国的核企应该往一起走。”

从一份流传出来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中航工业“瘦身健体”的“壮士断腕”之举。2016年,集团总部部门数量减少20%,项目和管理办公室减少38%,处室数量减少了18%,直属单位本部机构数量减少了36%,人员编制减少了28%,领导职数减少了23%;减少非主业单位94户,处置非主业资产450亿元;灭“三无”企业22家,去“僵尸”企业10家,缩层级到7级,减户数20余户。而2017年“瘦身健体”的目标也是用数据说话:全面清除“三无”企业,法人户数较2015年减少13%,“僵尸”和特困企业减少21家,“三供一体”移交50%。

只是不知,这份向上交出的满意答卷里,有多少人“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裹挟前进,绝处逢生

2017年,“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但是,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明确表示,“绝对不会出现‘下岗潮’问题”。

我们裹挟于时代改革之流,大部分人都难能幸免。

回到我们单位的竞聘结果,仔细看了表格,数了数竞聘的人数,的确是按照既定目标有10%的人员“不知其岗”,看到自己保留了原岗,看到我们部门还新增了一个岗位,发微信给通知我结果的领导,“变动很大,还是自己部门实力强大,才能保住岗位和增加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