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三. 监控教学管理过程(检查教研组工作及教师工作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评价、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每学期不少于2次。
四.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每学期开设不少于4课时的家庭教育课程)
五. 推广教学经验。认真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和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上学期2月份,下学期8月份交教科所备查)
六. 备好课,撰写教案和备课本。
七. 集体备课。按每单元、章节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开学初,认真制定年级组、备课组备课计划,明确整学期的备课时间、地点、内容、组织形式、主备人。
八. 定期对教师个人教案和集体备课进行检查、抽查,有检查记录、修改建议和评价记录。(每学期不少于2次)
九. 教学反思。总结自己教学的得与失,达到自我评价和自我诊断的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十. 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
十一.每位教师每学年都要上研究课、公开课。
十二.以“说课、讲课、听课、评课、磨课”作为日常性和群体性教研工作。
教育好一个学生,能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能幸福一方社会。为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体系化、常态化,推动我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和协调发展,特制订并执行《万店中心学校2012-2013学年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一、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教学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师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学生拥有美好未来奠基的指导思想,突出着眼未来,关注全体,尊重差异,张扬个性的教育思想,特别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以教学常规为突破口,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培养比学习,讲奉献,勤研究,善反思的教师队伍,开足课时、开全课程,关注学生健康,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学校教学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二、任务目标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中考稳步提升。
2、推进新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管理,充分注重对学生文化基本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走进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基本策略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陈国明
副组长:孙晨曦
成员:万大江、刘友波等
(二)规范常规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保质保量完成学科教学计划,确保新课程确立的基本目标得以落实。进而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监控,深入扎实的开展课堂教学的普、抽查活动,每一个月为一个活动周期,每个活动周期由教务处组织普查或抽查。要重点抓好计划与总结、备、教、批、辅、改、考等教学常规环节。
1、计划和总结
(1)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学第二周内,各科教师必须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写出学期工作计划,该计划内容应包括:A.学生知识现状分析(上学期期末学生考试情况分析)B.学期教学目标要求C.教材重难点D.教学目标及主要措施E.教学进度表(包括教学内容,授课时间分配等,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务处,一份自用,以表格形式写连同学生姓名贴在学案的前面。
(2)复习计划
该计划应在每学期复习前一周列出,
该计划应包括以下四项:A.复习内容B.重难点C.复习方法D.时间分配。该计划写在备课本上复习课之前。
(3)教学总结
每学期末,各科教师均要根据一学期教学实际,撰写教学反思型工作总结。
以上各计划与总结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按规定上交或写于备课本上的教师扣款10元,抄袭或由学生者一份扣50元,并通报批评。
(4)计划、总结均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呈现,有教务处学期初、学期末在网上。
2、教师守岗:
(1)坚持上课查岗制,由查岗员记载,从早上朝读开始,所有安排到学科的时间一律视作上课时间,无论何种原因迟到(5分钟内)扣款10元,旷课(5分钟以上)扣款50元。
(2)集体办公:
①、教师在工作日内每天上午一二三节、下午二三节为坐班时间,(2012年9、10月份所有教师到教室坐班,上午第四节、下午第一、四节、晚自习各班自行安排教师到教室坐班)每天不得少于四节(九年级不得少于5节),且上下午各最低保持一节(语文教师可以减一节)。每少一节扣5元。
②、办公时间内,要认真钻研教材,学习专业知识,研究学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常规环节。
③、禁止在办公地点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每发现一次扣款10元。
④、禁止带小孩到办公室,每发现一次扣款10元。
⑤、禁止在办公室内乱吐乱投乱刻乱画、禁止在办公室吸烟,每发现一次扣款10元。
⑥、办公室室长排班轮流打扫卫生,办公用品摆设整齐。由教务处安排查班,认真记载教师坐班情况,教师因学校事务不能坐班的,要在教务处履行好手续,查班员只须依坐班室坐班实情记载。
⑦、教师办公电脑责任到人,个人使用、个人管理、学期末验收,不得作于教学无关的事情。
(3)工作期间(周日第一节晚自习至周五例会结束)参与抹牌赌博者,发现一次扣200元,并通报批评。
(4)上午第一、二、三节,下午第二、三节优先满足语、数、英、理、化等课程,一旦课表排定后,任何教师不得任意调换课程。
(5)每天下午第二节和第三节之间25分钟为师生共读时间,语文教师负责落实,每周主办一次文化讲坛。
(6)周五下午第三节例会,班主任老师安排学生自习,从周五下午第四节、周五晚自习、周六早自习、周六上午第一节,共五节课平均安排到全校各上课教师,原则上一学期一调整。(有小孩读高三的老师先向教务处反映,可酌情考虑)
(7)教师个人工作量为“全校前勤教师所有工作量÷前勤教师人数”,不满工作量的老师另行搭课。不足课时差额部分又不愿意搭课的,按每课时15元从绩效工资扣除;确有特殊原因学校没有安排搭课的,若出现学校人动,再次搭课的,学校不予补贴不足部分。
(8)考勤管理办法
①.教师请假先由教师写出书面请假条,三天内由教务处审批、三天以上由校长审批,审批后必须到教务处履行请假手续,说明请假期间课程安排情况。请假三天内课程由请假人自己安排,一周以上由学校安排代课,学校按课时发代课补助。学期累计超事假3天者每超一天扣20元、超过1周每超一天扣30元,病假住院按政策执行。连续请事假超过8天、病假超过20天,不得评为评优表模。
②.教师休假、病假应由县级以上医院出具证明,由校长审批。
③.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集体活动每缺一次扣20元;迟到、早退一次扣5元、旷工一节扣50元;其它教学任务一次没按时完成扣5元(但必须继续完成、拒绝完成者扣50元);
3、教学时间管理:
排在课表上的时间为课内时间,课内时间禁止师生办理一切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课外时间各班主任自主分配到学科,由年级组督查,各时间段必须有老师到班。课外时间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加强引导,引导学生严守自习纪律,认真完成相关的作业,主动结合学科要求加强预习。
按时上课,上课时间不随便离开教室,不抽烟、不会客、不早退、不拖课,不随便挤占其它学科和课外活动时间。严格执行“三表”,如有特殊情况,需调课程,须经教务处批准,未经批准私自调课,一经发现,该节视作旷课。
4、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环节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含学生发展评价和教师发展评价)、教学研究、督查指导等环节,这六个环节是一个整体,互相联系,缺一不可,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落实到教育教学行为中。
(1)建立常规教学检查制度:①每名教师必须每半月受检一次常规教学各环节检查;②常规教学深入到班级、学生,以查资料和问卷调查为主;③以百分制的形式确定当月的教学常规得分;④备查项目:教学案(含教材)、学生作业本、单元测试分数及分析、下水作业、听课笔记、测试卷等。
2.**中学班主任费发放考核办法 ……8
4.**中学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 ……9
5.**中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10
6.**中学安全教育常规 ……15
7.**中学班级管理安全责任制 ……16
8.**中学学生“安全、文明、卫生”“十五个不准” ……18
9.**中学学生违纪处罚条例 ……19
10.**中学学生管理制度 ……21
11.**中学班委会工作条例 ……24
12.**中学班级公物管理制度 ……28
13.**中学学生宿舍管理纪律制度及管理措施 ……29
14.**中学优秀团员、团干部条件和评比办法 ……31
15.**中学学生会工作条例 ……32
16.**中学校园文明公约 ……35
17.**中学校园文明规范 ……36
18.**中学教 学 区 文 明 规 范 ……37
19.**中学文明教室标准 ……38
20.**中学文明宿舍标准 ……39
21.**中学关于卫生扫除的规定……40
22.**中学关于集体活动的规定……41
23.**中学关于上课、自习、课间的规定……42
24.**中学关于学生请假的管理规定……43
25.**中学关于休息的规定……44
26.**中学关于在学生中评选先进的规定……45
27.**中学学生进出校门制度……47
28.**中学升降国旗制度……48
29.**中学学生一日常规……49
30.**中学劳动班级职责及要求……51
31.**中学班级学生德育量化细则……52
32.**中学班委会、团支部成员组成……57
33.**中学“平安班集体”评选办法……58
34.**中学值周班级职责及要求……62
35.**中学关于转化“学困生”的具体措施……63
36.**中学班干部常规工作内容介绍……65
37.**中学最佳主题班会评选标准……68
38.**中学班级防火要求……68
39.**中学学生礼仪规范……69
**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试行)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班主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鼓励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更好地体现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的核心地位,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规程》及《中学班主任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班主任工作条例。
第二条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中全面负责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师。其工作内容庞杂,任务繁重,对学生责任最直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肩负重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政教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使班主任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岗位。
第一章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条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
第四条 班主任同时担任团支部的辅导员,起着学生加入先进组织的引导作用,团队组织活动的指导作用和凝聚团队及其他社团组织施教的纽带作用。
第五条 班主任是执行学校和政教处教育规划的中坚力量,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渠道的重要桥梁。
第二章 班主任的条件和任免
第六条 班主任的基本条件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工作责任心强;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者,一般不安排班主任工作:
(一)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教师;
(二)年龄超过50岁的男教师和年龄超过45岁的女教师;
第八条 班主任在校长领导下,由政教主任聘任。
第九条 年级组长对班主任人选有建议权。
第十条 对于不履行班主任职责或其他原因不适合做班主任工作的,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章 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
第十一条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学校的政教工作规划,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结合本班的实际开展班集体建设,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第十二条 班主任的职责是: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二)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会同各科教师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各种实践活动及公益活动,协助学校贯彻体育和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四)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特长。
(五)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六)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
(七)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
(八)联系本班学生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有关方面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第十三条 班主任日工作要点:
(一)升旗、出操时,早于学生到达指定地点,并进行队列组织、出操规范、考勤记录和学生仪表检查;
(二)每日晨检,进班巡视,检查卫生、财产、考勤情况,监督作业完成和收交情况;
(三)晚自习下后亲自进宿舍巡视,了解学生状况和卫生保洁情况或与学生谈话;
(四)遇自习课、音乐、美术、体育等课时,应随机性检查,了解学生上课面貌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解决;
(五)放学前,进班巡视,检查卫生和各项安全情况;
(六)遇集会等学生集体活动,必须到场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
(七)记好班主任工作手册;
(八)及时妥善处理其他职责范围内的事务。
第十四条 班主任阶段工作要点:
(一)以学年、学期和月为阶段制定工作计划,并记录于班主任手册;
(二)建立和延续学生档案;
(三)按时参加班主任例会;
(四)每月向年级组长汇报一次工作或班级情况;
(五)每月至少与二至四名学生进行一次正式谈话,并做好个案分析;
(六)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有组织的、教育性强的主题班会,每学期至少推出一次开放性主题班会;
(七)每学期至少家访5~10家
1.教师教案撰写表露出教学设计环节理解错位
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数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时能遵守教案撰写的常规要求,保证教案栏目书写完整,教学过程设计严密,但部分教师备课缺乏学科责任心,备课敷衍应付。例如把课型理解错误,写成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目标叙写不规范,目标学习水平界定模糊,反映出对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又如,教学方法书写与思维方法混淆,把归纳法、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控制变量法列为教学方法,英语学科把“听、说、读、写”当做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资源手段”栏目不太理解,直接书写为演示文稿和分组实验。很多教师把教学过程变成主干知识的罗列,失去了教学过程设计性的要求。教师对作业布置栏目书写过粗,直接写成“评价手册”。另外,采用电子教案的教师二次备课痕迹不明显,缺少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现象及时记录或教学环节设计上的二次修改完善,学校对采用电子教案的教师的二次备课质量无法监控。
2.教师个别访谈内容流露出学校管理仍有缺陷
从教师访谈看,学校管理总体比较规范,但是少部分学校管理中不关注细节,管理线条过粗,执行环节不到位,存在着“三有三不”现象,即“有制度,不落实;有检查,不规范;有违规,不处理”。比如,有些学校的课程管理不够严谨,检查流于形式,有禁止教师提前上课或拖堂现象,但是监控和处理不到位,有时存在着小学科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学校有领导听课、评课的制度,但是领导听课后与教师的交流反馈不够及时深入,甚至没有反馈,一些部分薄弱教师的薄弱课堂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3.教师群体问卷结果暴露出个别问题依然突出
从问卷统计看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也有些问题暴露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中个别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关于“科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目标达成与反馈练习时间的规定”问题,仅有65%的教师保证每节课能够落实,说明全区建立“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还有一段路要走;关于对“教师备课教案有明确要求,及时反馈检查情况”调查分析,仅有73%的教师认为有明确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对教师教案撰写规定比较笼统,教师对教案的撰写还缺乏必要的指导;关于“学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举措”,仅有53%的教师认为学校有具体要求,说明学校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4.教学常规管理显露出中层环节执行缺位
教案管理要执行到位,必须按章办事。但从全区调研总体情况看,部分学校的中层干部在教学管理的落实,教学常规的检查方面经常缺位。主要表现在过分重视工作的形式而疏忽工作的落实,教学管理中层干部在教案的常规检查上出现记录不完整,一些问题检查不出来,或者检查出来的问题缺少必要的整改反馈。这说明了教学管理的中层在教学管理能力上的缺失,在工作态度上缺乏严谨细致的自我要求。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不少学校校长有很多好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但是中层在落实与执行意识上还有差距。
5.校长听课评课制度仍需进一步落实到位
校长的听评课活动是了解教学的主渠道。只有深入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才能了解课堂教学现状,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获得落实教学常规的指挥权、引领教学改革的主动权和开展教学研究的发言权。从调研情况看,部分学校的校长听课评课技术与方法还需进一步培训和指导。有些校长只听课不评课或不会评课;常听课不记录,课后与教师不交流或交流研讨不到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校长听课、评课的专业培训,做好听课前的“六项研究”,即选择谁作为听课对象、观课的参照标准、目前校本研修的真实状态、学校组织体系中各个岗位应有的职责、学校已经为教师上好课创设了哪些支持性条件、学校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机制。通过“六项研究”,校长的听评课将更有针对性,同时能对课堂问题进行迅速归因,提高学校领导了解教学、诊断教学、指导教学和改进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五严”背景下区域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经验创新
1.加强学习,进一步明确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涵
教学常规管理常抓常新。面对“五严”规定与规范办学的新形势与要求,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学习培训。应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学习统一思想认识,让全体师生认可和内化教与学常规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涵与新形势下教学常规管理的新要求;还应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完善和修订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专业能力。从调研看,全区中学“小班化”实验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上,还没有能完全体现小班化的特点与教育教学要求,因此,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修订上,应当进一步突出小班化教育管理的内涵,在制度制定上体现和落实“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的小班化的教育教学理念。
2.文化引领,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制度
学校管理要有制度约束,更需要有文化的引领。从调研结果看,目前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统一性内容多于个性化要求,学校很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之间内容相互交叉重复。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梳理和完善,应结合校情,紧扣原有办学特色与文化,进行简化、细化、校本化。在进行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必须立足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底线,渗透学校管理文化,追求校本化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体系,才有利于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只有结合校情特点,操作简便、易于教师识别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才容易执行。因此,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应当突出校本性、包容性与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证每个教师都明确自身的位置和自己努力的方向,把规范执行常规、提高质量作为自身发展的内需。
3.立足诊断,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缺位环节的持续改进
强化教育教学诊断功能,是持续改进学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品质的重要手段。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立足科学诊断,才能够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学校管理者要建立管理诊断的制度,形成基于诊断的学校管理工作模式,这样才能建立持续改进的学校发展机制。因此,各所学校应结合本次调研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培养自我诊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有效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再上台阶。
4.落实整改,进一步夯实教学常规管理的执行力
在学校管理中,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最容易缺失的一环。任何一项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执行、抓落实的结果。学校校长要培养抓工作落实的技巧,争做一名落实型的领导。同时,学校校长要进一步营造“求实、责任、诚信、细节”的落实文化,即始终秉承“管理用数据说话,指导用服务说话,服务用行动说话”的工作作风。另外,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不断统一思想认识,克服制度不严谨、朝令夕改的不足,简化制度操作流程,培养教学管理团队“落实的关键在执行力”的认识,学会管理好时间保证落实,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落实,培养遇到困难拒绝借口的习惯,立足于不仅要做事,更要把事情做成。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学校教师的管理责任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改革旧制度,具体明确的规定教师的职责、权力、奖惩、考核等,使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建立激励机制,进行各项常规活动评比,定期举行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学生作业展评,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执行过程中让教师参与常规检查,参与管理,形成教、学、管三方面的良性运行发展体系。
二、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课堂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有助于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决定因素是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学校应严格要求教师做到三点:1.课前,必须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教具、备提问、备板书、备训练、备练习,提高备课的质量;2.上课,通过常规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课,组织教师集体评课,帮助教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3.考试,应常强调学生形成“淡化期末,重在平时”的思想,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三、注重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126-01
如果说治国必须有法可依的话,那么“治班”也必须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以班级规章制度、公约等为内容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
正如国家要依法治国一样,一个班级也应该主要靠制度而不仅仅是靠班主任来管理。笔者在很多学校看到,有许多班级都是依靠班主任连轴转来管理,一天十几个小时扑在班上,班主任一天累的直喊受不了,希望早点放假。其实,一个科学合理健全有效的常规管理制度和一个优秀的班委会就可以让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减轻许多负担,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干了十几年的班主任,现就自身经验谈谈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班级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和约束的一种规范,它的每条规定都必须遵守法律,都必须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的规定范围之内,任何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围之外的班级制度都是违法的,比如有的班级管理制度规定让违纪学生缴纳数额不小的罚金以代替惩戒教育,这明显是不合适的。
二、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广泛民主科学
有很多班级制定了很详尽的班级管理制度,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时常可见有些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那么怎样才能让一个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真正建立起来并深入人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首先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制度能有效实施的前提是能得到学生支持,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面向的是整个班级,要想得以顺利实施,就必须得到全体学生或者至少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与赞同。因此,一个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应由师生共同制定,切不可由班主任一人闭门造车。在每届新生入校后,笔者都会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有关校规校纪为依据,结合本班实际,和班干部共同讨论制定本班的常规管理制度,随后,将初步讨论的结果交由全体学生讨论,认真听取有关意见并进行适当修正,最终经全体学生同意通过。这样由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执行起来学生也会不存在抵触情绪,同时,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有一定的科学性,比如,在某班级中如果出现违规学生,对违规学生的惩戒规定就必须科学合理,既能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又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
三、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应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约束力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应该有一定的指向性,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应有切合实际的具体规定,比如学校附近有一条小河,那你的班级管理制度上对严禁下河游泳就要有明确的规定和管理办法,班主任想形成一个爱好学习,积极向上,诚实有礼的班级氛围,那你就必须在这些地方制定相关制度和激励机制,如果你所带的班级是一个学困生组成的班级,那你的班级管理制度上就应该主要集中在日常行为习惯的约束和管理上。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上应该体现一定的约束力,需明确提出不适当的违规行为应如何处理,现在的社会风气崇尚自由,张扬个性,往往忽略纪律的要求和规范的遵守,学生行为习惯中有很多受社会风气影响,出现了许多不合适的行为,而很多家长又溺爱学生,学生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爸爸妈妈的掌中宝,老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有许多非常正常的正面劝诫在学生的父母看来也认为是不合适,甚至说是体罚侮辱,不尊重学生等等,对老师颇有微词,比如有一个学生的头发被他的父母带到理发店染成黄色,学生到学校后成为“一道风景”,班主任勒令学生整改,家长反而到学校闹事,说老师多管闲事,这个时候班主任就搬出了《班级管理制度》,有礼有节的驳斥这种虚荣浮华,矫揉造作的风气对本人以及其他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要求家长配合,家长后来表示愿配合学校工作马上把头发染回来。
一、 以课堂观察为方法,常规管理关注教师的“教”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是教学质量赖以提高的关键所在,常规管理必须紧紧抓住课堂不放,否则,失之毫厘,会差之千里。以往,我们常采用随堂听课的方式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但最后的评价往往停留于课堂上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流畅、目标明确等套式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更少。为此,我们借鉴课堂观察的成功经验,将常规管理的关注点落实在教师的“教”上。强调“观课”的目的性,有别于传统的随堂听课的随意性。
如《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强调课堂上至少要留出8分钟左右的时间作为学生的书面作业时间。针对这一条,我们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如下:
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和课后的分析评价,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是否将练习设计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且还能科学地了解到教师练习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学情。同时从学生完成时间、正确率等方面体现教师课堂上“教”的质量。这样的观察方式,较之于以往的作业本检查,更能全面地分析研究教师的教学情况,促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二、 以现场调研为手段,常规管理关注学生的“学”
“教学”两字包括教师的“教”,也应内含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也应将教师有没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是如何落实的,作为关注的目标。而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检查也应该贯穿于过程中。我们认为,现场调研是一种过程化的常规管理手段。
例如,学生握笔、写字姿势是否正确,课堂回答是否积极完整,都涉及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也是老师、家长最关注的问题。我校就先后分别进行了两次现场调研。
如对写字姿势的调研,我们的调研方式是:(1) 现场记录:采用各班级语文老师蜻蜓咬尾巴的检查方式,在上课时间进入各班,当场要求学生书写一首古诗。在学生书写过程中,记录学生存在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不正确的具体现象。(2)现场拍摄:由学校教研室安排一位教师,逐一进入各个班级,将写字姿势最标准和最不端正的五个孩子分别用照相机进行现场拍摄。将照片洗印后,最标准的五个学生的照片贴示在教室宣传角中。最不标准的五个孩子的照片交给这个班级的班主任,便于老师分析原因,及时提醒。(3)及时反馈,提出后续意见。印制宣传画分发给家长及班级。
对课堂上能否自信回答、完整地回答,我们也设计了专门的课堂观察量表,如组织部分教师对二、三年级的课堂回答情况进行现场观察、记录、调研。并根据调研报告从举手姿势、站立姿势、回答是否完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对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课堂中进行引导,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引导、实践,学生的课堂回答变得更加响亮、自信。在5月份的全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借班上课的13个班级,他们的课堂回答时的礼仪、音量、语句的完整性等,都得到了来自省内兄弟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 以学期目标为引领,让教学常规更落实
管理无巨细,入微方能活。在教学管理上,“宜细不宜粗”,管理要细致入微,细致入微了,才能显示出管理的活力。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也必须抓到点子上,必须“无微不至”。因为稍微的疏忽,就可能会使教学管理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在日常管理中,大家对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的常规管理十分重视。而对于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往往会略有疏忽,对这些学科的常规管理是否落实,更能体现这些学科的教学质量到底如何。
一、管理与目标共画同心圆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才的活动。它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还要有正确的管理目标和科学地实施目标管理,才能有效地、快速地、最优化地实现目标。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学校情况,依照教育方针、法规、教学计划制定学校目标,运用管理原则、原理、法规对学校中的人、财、物、事、时间、空间等进行管理。管理与目标的宗旨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目标和管理目标要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这是学校管理提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调动学校师生积极性的手段,也是提高学校人员自觉性的推动力。另外,目标管理是一个不间断、反复出现的循环过程,我们在制定管理目标时,要注意其特性、周而复始的程序性、螺旋上升的递进性、重点交叉的渗透性、大环小环的同步性。总之,管理与目标弹的是一首曲,画的是一个圆。
二、学校管理是不断更新的一门学问
学校常规管理不仅是简单地凭制度办事。从常规之“常”到常规之“新”,学校常规管理应不断回到教育常识,遵从教育常理,坚持专业反思,进而不断完善创新,不断焕发活力。对常规要常翻新。学校的常规管理因为其“常”,很容易在平常的工作中熟悉而习惯,甚至发展到“无常”的地步。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与现实教育教学改革不相一致的现象,甚至与新的教育改革要求相悖和冲突。所以,要使学校常规管理不断焕发活力,就要不断依据新的形势和要求,进行制度反思与清理,及时“翻新”一些规章、制度和规则,对常规管理制度要经常正本清源,避免出现管理制度“拖后腿”的现象,真正建立制度性的新陈代谢管理机制。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基本的责任意识和时代意识,一切从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最高利益出发,“死”制度自然会有活力。对常规要“常更新”。在学校常规管理中,有些制度、规则虽然反映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制度就可以一成不变,而是要不断更新,在发展变化中进一步完善。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环境、教育法律体系以及教育自身的动态变化,更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对常规管理制度进行及时更新,对制度中“病体”部分予以及时地改善、整合或剔除,赋予其时代的、本质的内涵与特征。对常规要常创新。常规管理是保持和保证学校正常健康运行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管理,而学校的发展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生长点。这就要求学校在常规管理过程中要将“常”与“新”结合起来,既要不断完善常规管理,又要对常规管理予以创新,使制度更加适应学校发展的新要求。尤其对关涉教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管理制度,需要更多地借助于相关的研究寻求创新点,使之更加科学有效。
三、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和失败也取决于人。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内在潜能。在与众多教师日积月累的相处中,发现目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激情不够高。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细致的分析中,我了解到,原因是复杂的。但我觉得,人是感情动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十分注重感情因素。在很多矛盾我们本身无法解决的基础上,管理者如果能做到以人为本、以情感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相信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管理工作的开展,激励其努力工作,发挥部分功能之和难以达到的效果。
教师是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塑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理解教师和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使学校和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具体到管理工作中,就是要使全体教师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观念,大力培养和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并通过校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建设,把学校的中心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校成员身上,把学校的精神文化同化为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准则。
四、强化督促是后盾
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如果没有全体成员一丝不苟地严格要求和经常督促检查是不行的。不管人还是事,都有个性差异,一项制度在开始执行比较好,但是时间一长,这种意识就淡化了。那就要经过多种手段定期和不定期去检查和督促,达到良好风气的形成,如果只制定不执行,只布置工作不检查,那只能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原本积极的人也不积极了。我们还要将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提醒改进,配上必要的激励措施,唤起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的激情,各项工作才能围绕学校的总目标运行。
总之,学校管理是一门精深的课题,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管理将更加规范合理,管理手段也将更加丰富丰富多样化和科学管理化,作为学校管理者,还将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实践、积极积累和创新,把学校办得更好。
【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中西教育的差距就在于中国的学生书本知识较为扎实,而动手能力较弱。为了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特别突出了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那么,作为学校来说,能否借助新课程的实施,切实加强实验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等动手能力?我认为,通过创新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是大有可为的。下面,结合实际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实施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确保实验教学常态化
1.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1)教研组拟定实验教学计划。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学校要求物理、化学、生物各教研组必须及时拟定实验教学计划,并报教务科审核。(2)教务科核定各教研组实验教学计划后,要求各实验室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工作计划。(3)教务科参照教研组和实验室工作计划,制定全校实验工作计划,在全校推行,并对计划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及时予以通报。(4)每学期末,教研组、实验室和教务科都要对实验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下学期改进措施。
2.“五个一”制度
该制度的内容包括:一天一检查、一周一通报、两周一次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一月一次阶段常规检查、两月(期中、期末)一次常规大检查。这五项内容都有对实验教学情况的检查。并且学校在综合考察常规检查、考试成绩、学生测评三个方面的前提下,每学期都要评选出一批教学常规先进个人,实验教学常规也包括在内。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为确保学校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和质量的稳步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常规周报制度
该制度的内容包括:课堂管理、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各个方面,来源渠道包括教师查堂、班务日志反馈、实验员登记等,非常全面。常规周报发放到了每一个教师办公室,便于年级、班级、师生及时整改。周报制度的实行,落实了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实验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完善实验(科技)课程建设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实验(科技)课程建设与开发制度
学校规定,科技课、实验课等都必须按规定开设,不得挤占或变相挤占。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开发了《发明创造乐园》、《科普知识》等校本课程。同时,学校提倡和鼓励在各学科教学中,不同程度地渗透实验(科技)教学,并把各学科探究与实验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实验(科技)活动课程管理制度
学校规定,每周星期三的第8节课为科技活动时间,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性的实验,各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有关工作人员做好相应的指导与服务工作。
为了使实验(科技)活动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学校还建立了校外实验(科技)实习基地,如金健药业、恒安纸业等活动基地,从而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科技节。学生的创意都会得到学校的肯定、支持和鼓励。现在,学校已形成“人人爱科学,人人学科学,人人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实验操作技能大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加强学生对科学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校广泛开展实验与操作技能竞赛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1.教务科从每个年级每个班随机按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各抽10人(高三文科班除外)进行比赛。
2.参赛学生,根据竞赛课题自行选择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如现场没有所需物品可以向实验员提出要求。
3.设计出实验或操作步骤。
4.进行现场实验或操作。
5.写出详尽的实验报告。
6.整个过程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
7.由有关教研组推选出的评委组现场评价,实验或操作完成后现场提问。评委组根据实验或操作和现场提问的综合情况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的开展,有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实质,也促进了学校实验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落实实验教学研究制度,促进学校实验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1.专题研讨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实验教学专题研讨会议。参加研讨的人员来自各有关部门的人员,包括校长室、教务科、总务科、实验室,以及物理、化学、生物教研组所有任课教师。通过集中研讨,可形成共识、统一思想,有效解决实验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促进新课程实施。
2. 校本教研制度
二、工作目标
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学校特色。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修订完善各种制度,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使教学工作能正常、有效地进行,就必须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本学期在原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将重点修订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教案检查评比制度》、《作业批阅检查评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制度制定后,重点是要抓落实,为此,将联系实际,在实施过程中力求创新,发扬民主,积极引导,为制度落实及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和谐、健康的氛围。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全体教师严格按照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每天保质保量批改学生作业。
(2)对教师的备课、讲课、批改等工作,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本学期进行三次常规教学检查,及时总结通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之中。深入班级推门听课,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通过检查促进每一个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坚持天天清,周周清,段段清,月月清。
3、做好教学质量检测
强化质量意识,充分认识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各年级各学科均要把好质量关,扎扎实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结合上年度考试情况,教导处在本学年会每月组织一次学业质量检测。命题质量要高,做好保密工作,检测过程做到严肃认真,评卷做到公平公正。通过表彰,奖励,激发老师的干劲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次检测完都评出各科的冠军班,综合第一的评为状元班,要在国旗下进行表彰,发奖。各班都要评出本班的冠军、亚军、季军,总之通过质量检测,不断提高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质量。
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加大新课改理论方面的学习,引导教师通过看报纸、教学刊物,浏览远程教育资源,观看优质课等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以此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影响先进教学设施使用及作用的发挥,因此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将制定计划,定时、定任务地进行培训,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个人自修相结合,培训内容将侧重使用,使教师尽快地能做到边学边用,以使我校新购置的设备尽快发挥效用。
5、加大教研教改工作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分语文、数学两个教研组,开展看优秀课例、谈观点看法、集体备课、上实验课、评课总结的课堂教学活动,求精不求多,力求实效,通过此种形式的活动,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2)组织年青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要求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学习课题研究方面的知识,包括课题研究的内容、形式、方法、资料的收集,成果的推广等。以此为基础,一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服务。
(3)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以及课件制作、教具制作等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课例,并积极投稿,对有作品发表和在评比活动中获奖的教师,学校将在考核中加分,并给于奖励,同时在评优评先中学校将优先推荐。
(4)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开发适合我校,易于操作、便于落实的校本课程,加强校本课程方面的理论学习,并借鉴观看其他小学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探索、确定本校的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宗旨,以创建和建设高职校为和人事制度改革契机,以加强常规管理、狠抓制度落实为主线,以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教科研工作为动力,以推行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为保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程度达到我市同类学校领先水平;
2、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省级汽车实训基地创建成功;
3、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和教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健全;
4、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效果,“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创新,项目教学全面推行,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创新,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切实提高;
5、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更加合理;
6、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满足教学要求。
三、主要工作
1、教学常规管理。
(1)修订和制定《学籍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使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实行学校、专业部、督导室三线监控和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互评、社会评价四评监控;
(3)进一步完善教学例会制度;
(4)实行教师《教学日志》制度;
(5)建立现代化教务管理和学籍管理系统。
2、教科研工作。
(1)成立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机构,各专业部建立专业研究所,形成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网络和机制;
(2)制定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3)加强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工作;
(4)确定一批校级科研课题,组织教师开展研究。
3、教学改革工作。
(1)各专业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形成,制定、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项目课程的课程表准;
(2)项目教学进一步推广;
(3)部分(50%)专业课实现考教分离;
(4)全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都要建立一批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校级领导分别负责一个专业部,帮助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作。
(5)争取1-2个专业成为省级课改实验专业。做好省级课改实验点的申报工作。
4、教师队伍建设。
(1)制定并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对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技能培训、企业实践、业务比赛获奖作出明确规定。
(2)完成首批青年教师业务达标考核工作;
(3)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评选教师技能标兵,实行技能标兵津贴制,并给于表彰;
(4)积极引进并通过校企合作聘请高水平专业教师。
5、专业建设。
(1)根据地方经济结构变化,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使主干专业、支撑专业、特色专业结构合理,长线专业、短线专业、高职专业和中职专业层次分明;
(2)制定各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3)学校成立学校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各专业部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4)根据实际情况,条件成熟的专业申请设立技能鉴定考核站点;
(5)各专业充分利用师资和设备优势,积极开展社会短期培训,学校将规定培训任务。
(6)汽车专业建成省级示范专业。加大对汽车专业的设备投入,积极准备迎接验收。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1)举办学生技能大赛,评选学生技能标兵,优先推荐学生技能标兵就业;
(2)制定计划,搞好“校园大讲堂活动”。
7、加强对口单招班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考试工作,加强研究。
(1)从组织管理形式和运行机制上加强对对口单招班的管理;
(2)加强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同一年级要统一进度,学内容,学目标,统一作业,统一考核;
(3)坚持月考制度,做好成绩分析工作。
8、加强实践教学。
(1)按照与生产现场同步的要求,制定校内各实训中心的建设规划和投入计划,力争实训中心逐步满足专业技能训练、技能鉴定与考核及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形成具有鲜明专业和企业特点的氛围;
(2)加强对实训中心的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形成符合上级要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3)结合项目教学的实施,各专业均要制定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训大纲,明确实践课的达标要求和考核办法。
9、招生工作,确保完成1600人招生计划。
(1)确定招生专业;
(2)制定招生简章和各种宣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