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气工程实习自我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后我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了解了飞机附件厂的概况,深入生产车间现场的实习。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收获颇丰,主要表现在:
了解了贵州XX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各部门职责、职能,牢固树立国防建设事业的信念。
在实习工作岗位的日子里,在指导老师耐心帮助下对我不懂之处一一细心讲解,并且将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我感觉到质检部门是一项综合技能工作,了解到产品从投产到实现的全部过程,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因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他们工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向和原则,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这其中不仅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同时需要勤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创新。航空企业是一个特殊的工厂,在各方面要求极为严格,很多建厂时深入三线工作的员工,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默默的奉献,为了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第一阶段效果明显,对贵州XX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有了初步了解。
理论知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么第二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才是真正的考验。以前从没有接触过飞机附件生产过程,对于我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这次在工厂实习机会分外难得。首先学习了飞机在研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了解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形成质量体系的概念。通过指导老师的授课我学习了产品质量验收,产品售后服务等知识,通过学习我发现了飞机的制造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体系,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另外指导老师用自己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工作中要注意积累,由于工作中所要处理的问题繁多,技术性很强,涉及的范围广,因此要做好学习、工作笔记非常重要。对于发现的问题、情况及时记录,即使没有,对自己工作列一个计划、做一下总结同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的例子使我懂得要做好工作,首先要学会做一名有心人,懂得了善于总结也就学到了一种最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深入现场,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在实习工作岗位的日子里,在指导老师耐心帮助下对我不懂之处一一细心讲解,并且将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我感觉到质检部门是一项综合技能工作,了解到产品从投产到实现的全部过程,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因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他们工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向和原则,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这其中不仅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同时需要勤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创新。航空企业是一个特殊的工厂,在各方面要求极为严格,很多建厂时深入三线工作的员工,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默默的奉献,为了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第一阶段效果明显,对贵州XX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有了初步了解。
理论知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么第二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才是真正的考验。以前从没有接触过飞机附件生产过程,对于我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这次在工厂实习机会分外难得。首先学习了飞机在研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了解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形成质量体系的概念。通过指导老师的授课我学习了产品质量验收,产品售后服务等知识,通过学习我发现了飞机的制造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体系,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另外指导老师用自己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工作中要注意积累,由于工作中所要处理的问题繁多,技术性很强,涉及的范围广,因此要做好学习、工作笔记非常重要。对于发现的问题、情况及时记录,即使没有,对自己工作列一个计划、做一下总结同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的例子使我懂得要做好工作,首先要学会做一名有心人,懂得了善于总结也就学到了一种最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深入现场,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在随后的实际工作中,我来到车间跟着工人师傅学习,看到工人师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从每一个零件投料开始加工,他们严格按照国军标,按照工艺要求来生产制造出飞机上所需要的各种型号的产品,然后进行产品试验,每一道工序都有着严格的监控手段和交接手续,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工艺要求合格后同意出厂装机使用。这其中我对产品结构、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产品加工工艺、生产流程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时也了解了一些现场管理经验。其实飞机的制造是依靠模线、样板制造出来的,尺寸的传递同样有许多也是依靠实物,可以说这里的许多知识都是我以前没有接触到的。在这里我学习了飞机研制应用系统工程,标准工艺质量监控,飞机制造业中的机械加工,飞机系统中的电气工程与自控系统等知识,并及时消化所学知识,由机的产品制造过程较为复杂,我总是抓紧每一个难的的机会细心询问,求教。通过与师傅的交流与沟通,解决了我心中的疑惑,这种我在现场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亲自参与生产过程,参与产品验收大大提高了我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能力。社会实践报告
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丰富了自我的知识水平。 现代飞机的生产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并得以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更改善了产品性能。参观了技术中心,数控加工中心,试验室等一大批具有高新技术,现代化设备的厂房后,我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我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同样需要掌握现代化制造工艺,设备制造等诸多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我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
Abstrac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explor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a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utorship after school,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examination and effect after teaching practic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
一、前言
《电力电子学》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该课程的特点是基础性强,体现了弱电对强电的控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二、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学的日新月异,《电力电子学》课程的内容也不断更新、发展,越来越丰富。但由于专业课程的不断增加,电力电子学课程的教学学时却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对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基础厚、知识博、能力强、口径宽和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教学目标,我们《电力电子学》课程组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为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组织几个方面入手,借鉴其它学科的先进经验,大胆革新,形成了自己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教学特色。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了梳理、精选和更新。根据各位授课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目标分类法的指导下,我们将课程分为八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确定一两个重点内容授课时,以重点内容把所学单元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过程讲清讲透,强调基本概念和分析问题的思路,非重点内容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这样既避免了重复讲述,又体现了知识的层次性和扩展性。精讲必须多练。我们从能力培养着眼,对每一个重点单元精选例题和习题,注重讲、练结合,保证练的比重,加强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大纲以外,授课老师增加了电力电子电路的部分仿真技术内容。实践证明,这部分内容的引入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更好地理解基本原理、概念,提高设计应用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实际授课时,我们还注重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及时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先进性。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采用了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并配合教材开发了一套多媒体 CAI课件。动画和多媒体方式的引入,使电力电子电路中比较抽象的电特性变得直观,使得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如电路在不同时刻的不同等效形式,输入输出波形的产生等,变得比较容易。学生容易建立起相关电路的清晰概念。此外,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立体化、直观化地展现大量的教学信息,避免授课老师将大量时间用到在黑板绘图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开放式结构也方便把最新技术不断加入到课程的教学中来,以满足学生对新技术的追求。
在教学内容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后,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大,要求学生更加认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否则可能出现“坐飞机”的情况。因此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非常重要。为提高这一能力,我们授课组的教师一方面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采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精心组织教学,设计出提问,讨论,课堂调查、小测验,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整个教学过程既充实又有趣。
2、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侧重于对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我们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选做实验、仿真实验、课程设计等多个层次,结合课外科研训练实践、四川省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高水平的实践环节,从而将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特色。
为了开好基础实验和选作实验,电气信息学院投入实验建设经费,购买了十套浙江天煌公司的“电力电子与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同时增加了一些新的器件样品,使学生有更好的硬件条件开展实验。另外我们还自己动手开发出一个模拟实验的软件平台。学生可以自由地调用仿真环境中的各种电力电子器件搭建各种电路,模拟实际装置的全程动作情况。通过该仿真软件平台,我们可以实现EDA教学。 对于实践教学,我们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一方面在学时安排上,实验课与理论课紧密衔接,实验内容与教学内容互相渗透,另一方面采用台阶式教学,教学目的层次分明,即采用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这样不仅延伸了教学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EDA教学相互融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实验教学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 EDA教学贯穿于课程的各个环节,体现课程的先进性。不同的教学环节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相互交融,有机结合,实现 “加强基础,注重实践,促进创新”的同一个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实践能力,作为立体化实践教学的扩展,课程组把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固化在教学任务中,建立了《电力电子学》系列课程本科生导师体系,在学生中建立学研小组,由授课教师指导学研小组。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级、四川省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取得了良好效果。
3、课外辅导。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课外辅导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利用校园网进行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网上批改作业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与电力电子学有关的学术期刊,鼓励学生写小论文;开展与课程知识内容相关的设计及创新活动;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学习状态中,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4、考核方式。为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我们也改革了考试制度。考题除了深度、广度和难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外,我们更着重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近年来我们在《电力电子学》课程的笔试考试中,采用半开卷考试,即学生可以带一张A4纸正反面笔录,便于学生在复习中进行自我总结,考试时不用死记硬背公式。笔试考试的组织严密、规范,试卷规范,评分客观、公正,并建立了对考试结果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的制度。成绩中,除了笔试成绩外,将作业、实验、小论文和答疑情况也记入总成绩,使成绩考核更全面、客观。
三、教学改革成效
《电力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得到了上至学院领导下至选课学生的大力支持。学院鼓励和支持课程组的教师以各种形式参加科研开发项目或进行理论研究,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本课程相关的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和成果,并且将其融汇到课堂教学中去,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既源自大纲,又不局限于大纲。以高水准的科研能力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非常中肯的建议。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电力电子学》课程自开始进行教学改革以来,课程组教师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4项教学改革项目,发表了数十篇教学改革论文,取得了四川省和学校的教学成果奖励。
课程组教师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同行的好评。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前,请听课同学提的意见中,都能看到感谢的话语和鼓励支持;督导教师的多次听课也表示了对我们教学方法和效果的肯定;每学期的教学检查和学生评教,我们的课程均得到高出平均值的得分。近三年学生对本课程评教的无记名投票结果为:优占71.5%,良占28.5%。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中连续获得国家一、二等奖。学生在相关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也表现出较好的能力。随着综合素质的提高,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也得到提高。一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也表示《电力电子学》课程给他们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深造。校外专家也认为,尽管我校是四川省属高校,但《电力电子学》课程在省内的学术地位和教学质量是靠前的。
四、课程后续建设
今后两年课程建设着重于两方面内容。一是总结多年来《电力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课题的经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扩大双语教学的学生比例。二是在学校适当增加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开放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建立以《电力电子学》课程为基础的电工技术实习基地,开展学研小组的设计和创新活动。
我们今后会继续努力,本着保持特色,扩大范围,深化内涵,提高质量的原则,争取把课程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迈上更高层次,以适应21世纪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传统高等院校教学模式容易造成与企业的脱节,教学内容与工作环境的脱节[1]。一体化教学是当今职业教育探索和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提倡“教、学、做”的统一化,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化,从企业能力要求出发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2-4]。这种做法值得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借鉴,高等工程应用类教育应将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工学结合、学做统一”立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学做统一”立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零一基两化两结合”,简称“3122”模式。
1.1三零
“工学结合、学做统一”立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行业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教材体系、基于工人作业标准的“零距离”素质培养体系。该教学模式推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施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定向式”培养,充分挖掘企业的办学潜力,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寻求课程与岗位的结合点,构建学生零距离上岗通道,探索全新的高职教育模式。
1.2一基两化两结合
该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是“一基两化两结合”。一基就是基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即根据用人部门岗位要求确定学生能力标准。两化指的是能力教育模块化,即能力的培养按岗位进行模块设置;素质培育配套化,岗位需要什么素质就配套培养什么素质。两结合即学院与企业相结合,也就是学院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强强结合;课堂与岗位相结合,课堂内容即岗位工作任务,车间实习内容即今后实际工作操作流程,从而实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岗位化。该教学模式的开发首先要确定以职业能力目标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目标体系,确定以产品和实物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条件体系,以工学结合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体系,以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体系。
2“3122”模式的应用
2.1教学目标的设定
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设定采用“三维化”,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观念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学目标体系(图1)。工学结合的一体化“三维教学目标”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素质目标的培养为基础,以职业目标的培养为最终目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由观察到模仿到自我总结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理实一体的学习意识,最终实现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2教材的选择
“工学结合、学做统一”立体化课程教学选用先进的基于岗位工作标准的一体化教材,教材的选择主要遵循“三性”,一是教材项目设置具有“针对性”,笔者所在学院选用的是由学院综合考量的全国优秀的专业教材,面向企业产品、独立开发的校本教材,紧密结合企业产品进行教材的开发和项目的选择,使教材针对性极强;二是教材内容体现“全面性”,学院选择的教材一定要全面覆盖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范畴;三是教材体系构建“创新性”,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充分参考企业生产相关内容进行编写,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同时,明确今后工作的标准、达到的要求,让学生在学校明确工作的方向,真正做到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2.3教学方法的运用
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践条件和丰富的企业师资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穿插灵活运用。一是工学结合法,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教学优势;二是任务驱动法,设置相应的任务,由学生自己通过实践解决相应的任务;三是讨论对抗法,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四是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工具,直观展现教学情境;五是抽查检测法,随机进行抽查考核,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在课程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相融合,教师只提出工作任务的目的、要求、注意事项等,实施的方法、步骤由学生自己拟定,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项目由浅入深,让学生自主设计实践行动,提高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创新能力。
2.4学习方法的分析
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扮演者主导者的地位,一切一体化项目教学的开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紧密结合“三实原则”,即“实物”“实验”“实践”。喜欢动手的同学可以结合实物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喜欢动脑的可以独立进行实验故障分析,锻炼自己的故障分析能力,喜欢动嘴的可以讨论实践经验和实践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三实原则”,让每一个学生既可以动手,又可以动手,还可以动嘴,通过“三实原则”,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让每一类学生都能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
2.5教学过程的实施
该课程教学模式采用“五步教学过程”,分别是情境设置—理实教学—现场讲解—师傅教学—室外实操情境设置主要结合实习基地相关产品和企业岗位实际能力需求,设置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理实教学主要在一体化教室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知识的培养和训练,设置相应的任务单,由学生通过团队的学习资料收集和共享,实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现场讲解主要在校内实训场进行产品零部件和相关执行机构的直观讲解。师傅教学主要在一体化教室进行“工学结合”,由有多年生产经验的企业工程师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讲解。充分发挥工程师的技术指导优势,全面实现“理、实、工”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室外实操主要是校外生产实习,解决在情景设置中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扩展。
3结语
“工学结合、学做统一”的立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充分体现“教中学”“学中做”的思想,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全面实现教学模式的一体化,即教学场所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实施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工学结合、学做统一”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吉兴.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以怀化学院“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2,31(12):95-99.
[2]刘元林,张增凤,洪涛.基于“卓越计划”的机械类“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