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自主学习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5:02: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自主学习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自主学习

篇(1)

在课堂中的自主探究,并不同于课前预习,它更重于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在其中。应该起到一种引领的作用。

新教材中,很多课都按问题情境—学生活动—建立数学—运用数学等环节设计,这样设计无疑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的空间。因为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和掌握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探 究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时机,教师要精心设计。

如:学习华师版九下《圆的对称性》,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一个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有几条?画有一条弦的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有几条?连续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折叠,去讨论。从活动过程中发现圆的轴对称性并由圆的轴对称性得到的圆的一系列性质。

又如,我们在学习华师版八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像性质,你认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什么性质?

问题2: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与一次函数有和不同?

问题3:你能否结合反比例函数图像说明你得到的性质?

这样的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并类比一次函数图像性质去探究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他们积极地探讨,也与他人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出现一些错误的见解,大家通过讨论去伪存真,达成共识。从图像的增减性、对称性,连续性探究了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

在这样一种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并经过自主的思维活动而发现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因此印象也特别深刻。同时还获得了研究函数图像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方法。象这类新授课,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究、去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又有利于树立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数学思想。

2. 让学生在课本阅读中自主探究

在现行的初中数学教学教材,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考、实践和探索。例题、习题也精挑细选,一些结论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生长点。因此,让学生学会对课本的仔细的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当然,数学阅读和文学阅读不尽相同,有其特殊性,由于数学语言及内容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学生阅读数学会感到枯燥,难以持久,所以,很多学生对阅读数学不感兴趣,或不读过程直奔结果,这就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不利,所以教师要起到一个指导、引导的作用,如通过设置情景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当然,在设置情景时,方法也是多样的,可以设置生活情景,也可以是历史情景、游戏情景等。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21-02

一、引言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我国的教育者意见并不统一。有人认为积极、主动和自觉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也有人把独立性作为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但是这样的说法都不全面,自主学习其实是针对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国内外教育学者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美国学者Zimmerman在20世纪90年代综合了各学派的观点,将自主学习理论推向了新高度。他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进而又从学习的动机、方法、时间、行为表现、物质环境和社会性等六个方面对自主学习的实质做了解释。他提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激发的,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并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美国密执安大学Pintrich教授也给自主学习下了一个较为类似的定义,强调了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的作用。我国学者庞维国则认为:自主学习又可以称作自我调节的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在不同的领域,自主学习都有不同的针对性。在课程论领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论领域,自主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而在学习论领域,自主学习则被看成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

二、自主学习的实质

对于自主学习的实质,不同理论学派的观点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Zimmerman教授指出,不同的研究之所以在自主学习的界定问题上存在分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往往只关注学习的一两个方面。例如:如对于学习的动机问题,现象学者从自我概念中寻求答案;归因理论者则关注归因倾向对于如何学习问题;元认知理论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策略;维果斯基学派则强调自我言语的定向作用。在获得学习结果的问题上,意志理论强调意志控制的作用;而元认知理论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在学习环境问题上,建构主义者关注的是学生对支持性学习环境的营造;而社会认知理论则强调榜样模仿和寻求他人帮助的重要性。因此要让不同学派在自主学习的本质问题上形成统一的意见,是极为困难的。为了使人们更为准确、直观地把握自主学习的含义,Zimmerman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对自主学习的实质作了深入说明,包含有为什么学、如何学、何时学、学什么、在哪里学和与谁一起学。其中每一问题都有相应的心理维度、任务条件及其实质和过程。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是自主的,应该依据任务条件。如果学生在任务条件的六个方面均能由自己做出选择或控制,则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反之,如果学生在这六个方面均不能由自己选择或控制,则其学习就无所谓自主。Zimmerman进一步指出,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完全自主的学习和完全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多数学习介于这两极之间。

三、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模式

我国学者庞维国提出,自主学习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是心理要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其二是要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其三是应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持信息加工观点的Winne和Butler提出了一个较为详尽的自主学习模型,以此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他们认为自主学习者面临学习任务时,首先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信念对任务特征和要求进行解释。学生一旦完成对学习任务的解释,接下来就要设置学习目标,学生所选择的目标在形成和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居核心地位,因为学生要根据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方向、判断学习的进展情况、选择和调整学习过程和策略。学习目标确定之后,自主学习的学生就要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和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所选择的学习策略可分为两种,即认知策略和意志策略。最后,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任务进行加工生成学习结果。

四、教学策略和自主学习

1.学习策略教学与自主教学。学习策略教学(learning strategy instruction)的概念是19世纪40年代后期才被学者们使用的。它指教师系统地教授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活动。学者认为认知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元认知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资源管理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保障。

2.自主学习教学的理论构想。自主学习的教学应该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要素、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部分,在教学目标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中又体现着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而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使其不断修正和完善。

主学习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正在被广泛地关注着,但是有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多数还处在初级的阶段,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Zimmerman B J,Bandura A.Impact of self- regulatory influences on writing course attainment [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4,31:854-862.

[2]Pintrich P R.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 regulatedlearning A].In:Boekaerts M,Pintrich P R,Zeidener M.Handbook of Self- regulation [M].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2000:425-501.

[3]李子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

[4]庞维国.现代心理学的自主学习观[J].山东教育科研,2000,(7):54-59.

[5]杨烨.“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理论构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24):72-78.

[6]周炎根,桑青松.学习策略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6,(1).

[7]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4(8):12-16.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169-01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让学生独立地发现应有的结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发现应有结论的最好方式。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较以前大有改观,首先是广大教师重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尊重了学生学习的权利,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形式丰富了,学生活跃地“动”了起来。但是令广大教师困惑的是收效甚微,仍旧是一小部分学优生如鱼得水,尽展风采,相当一部分学生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只得静坐静听,做一个忠实的听众。那么,如何让自主探索学习从热热闹闹的“形式”走向“实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到自主探索学习当中,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呢?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更多地重视了教师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改革与探索,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只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所以我们认为在一手抓好教师观念更新的同时,更应该抓好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二者协同改进,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才会产生改革的共鸣与发展。由于学生受以往传统课堂学习观的影响及各种不合时宜的学习要求的束缚,不管教师怎样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还是放不开。对此,我们首先从改革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入手,提出了新的《学生课堂学习要求》,解放学生的思想,打消他们学习的种种顾虑,树立其自信心,以全新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习,使自己的潜能、个性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条件下尽情施展。

我们知道,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教学模式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外部因素之一。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包括下列几个主要环节:情境创设、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自我评价等。那么讨论一下下面两个模式:

1、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主要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书,并去解决问题,就能很好地体现自主学习。其主要的教学环节是:(1)创设情境。教师运用多媒体或语言描述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2)确定问题。结合课文的重点难点等,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3)自主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注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确定学习内容的能力,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4)合作学习。根据需要学生以同位、小组或全班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补充等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最终达到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地解决问题的目的。(5)效果评价。学生对问题解决的结果、解决的策略及学习主动性等作出自我评价。

2、探究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多地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倡这种模式的研究者认为,科学家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可以传授给学生的,学生一旦有了这些策略,也就相应形成了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只要问题少而精,容量与思考价值大,能引发学生踊跃、深入地探究。对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一个立足点出发,或分解成几个重要方面,或层次性步步展开,形成有序列的问题解决,从而达成总的目标。

多给学生独立探索学习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份鼓励与信任,增强他们独立学习的自信心。

篇(4)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活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一、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疑导入是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疑问情境,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教师提出问题:“方程3x2-x-4=0的一个根为x1=-1,不解方程你能求出方程的另一根x2吗?”学生感到问题很棘手困难,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探索其中的奥妙,由韦达定理,得出:因为c/a=-4/3,所以x2=-4/3÷(-1)=4/3。学生经过验算,认为答案是正确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取状态,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能起到较好地引疑、激疑作用。

二、践行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是以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课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正方形,先用火柴棒摆1个正方形,连着摆2个、3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鼓励学生实际操作。诱发学生想象摆50个、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的思考。学生积极寻找答案,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盎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理念,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不可否认,义务教育阶段,西部农村英语教学总体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发达省市。这个问题的存在是历史问题,是长时间积累的痼疾,成因是多方位的,比如经济差异、文化差异、教育差异、家庭教育理念差异、社会人才预期不同等。本课题主要围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展开。鉴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以及国家教育战略、人才需求等,全国开始了新一轮新课改实验。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对英语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解决,西部农村中学的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将大大受阻。为有助于西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难题的解决,笔者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一、引进、吸收外国自主学习策略

国外自学的不同分类、不同参与者和不同目标导致出现多种术语:自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或者叫自主学习(SALL,self-access language learning)。它是语言习得方法,不是语言教学方法,也叫自立学习(self-independent learning)、直接教学(direct teaching)、自我教学(self-teaching)、自我授课(self-instruction),甚至还叫自我主导学习(self-guided learning)。[1]

不论是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的情况看,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神采飞扬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压迫式灌输的模式,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借鉴研究与探索,自主学习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2]

自主学习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一句话: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的是“学”,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3]

二、在农村中学设立校内语言自治学习中心

此中心要经常性举办下列活动:如自学者结成对子,相互配合纠正各自的发音问题,自学者结成对子相互提问各自的词语拼写,也要使用有声字典进行检查,自学者一起练习常用短语,开展互教互学活动。自学者自愿组成语言学习和讨论小组,开展二人或多人对话学习活动,举办对内对外的演讲活动,举办对内对外的辩论活动,举办对内对外的朗读活动,举办对内对外的小话剧艺术表演活动等。

在语言自治学习中心,要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主导地位换到配角地位。辅导教师的言行和心态,都要改变。辅导教师要允许学生在语言自治学习过程中犯错误,要尽量忽视那些小错误,这是因为自习课的师生互动应该建立在平等或基本平等的基础上,重点是无障碍的沟通,而不是去教训学生。这里的辅导课与传统教室课,在教学目标和方式上都有很大差异。中国传统教育认为教师要像父母那样管教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不仅管学习,而且管生活。

1.辅导教师是学生的共同研究者。在自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管理者更是研究者、创造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考学意向、自修习惯等,然后确定理想的教学内容、认知策略、教学步骤,以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是教学资源的研究者。认知灵活性理论要求辅导教师为学生提供知识的多元本质,如多种观点、多种模式、多种方案等。因此,教师事先必须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资源进行反复研究、核对、过滤、精选、整合,然后制作成信息库,提供给学生,从而真正保证教学的高效和优质。

2.辅导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已习惯于被动的灌输式、服从式教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教学中,面对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如何自主学习,如何调用信息,学生往往显得无所适从。那么,教师应该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辅导学生如何自主适当地制定学习目标,寻找最佳学习途径,如何区分良莠信息。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看到自主学习的成果,从中获得满意成功指数和较高幸福指数,并坚定未来自主学习的信心。[4]

3.辅导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认知理论要求学习者对同一内容在不同情境中,带着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次的交叉学习,从而达到把握知识的整体性。它既强调个体积极能动的自主学习,又主张群体和谐友好的合作学习,从而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记忆、消化。校内小群体合作学习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5]

4.自主学习中的协作学习。协作学习依据许多因素,如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其中依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来划分协作小组,能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力的相互包容能力,能更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学习风格千差万别,从感知风格看,有独立性和依存性两种;从记忆风格看,有趋异性和趋同性两种;由思维方式看,有分析型与综合型之分,但不管哪种学习风格,既有其优势、长处,有利于学习的一面。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观察、分析、归类的基础上,一般采用“互补”的形式划分协作小组,让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共同探索、发现、共享知识信息,共同商讨、论证、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分工协作等逐渐养成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分享的优良品德。协作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充满人性化的协作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协作学习的热情。[6]

三、在农村中学校外建立语言自治学习中心

多数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学校,学生学习的成绩取决于教师,学生作业的完成单独考学生。这是社会的误解,也是教育的悲哀。教育的广义与狭义定义都涉及教育的实施者。教育实施者其实涉及受教育者周围的所有人,甚至包括似乎与教育不相干的媒体、气候、环境等。父母的教导、辅导,兄弟姐妹的指点、指导,亲友的开导、诱导,都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教育功效。

农村的孩子,从小到大,几乎一直缺乏合适、合格的学业支持系统。在农村,也许家长可以辅导学前班的课程和部分小学课程,但很少能够承担中学课程的辅导任务。外语课程的辅导任务更使家长心痛、头痛,特别是高中英语的答疑解惑更是难于上青天。平时,在农村建立小型语言自治学习中心可能性不大,因为缺乏合格的辅导人员。可是,语言自治学习中心也可以不要辅导教师,可以变成教学式的卡拉OK,自学者“自弹自唱”,即通过网络、手机、电话与远方的合格辅导教师进行互动,至少可以通过电子、电器等辅助教学设备自学、自练或结对问答。比如,在农村家庭背景和条件优越的学生家里建立自学小组,开展协作学习,邀请成绩较好的学生扶持学习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集中到当地英语基础较好的主人家接受辅导式自学,在遇到难题时,可以请辅导人员解答或讲解;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电脑搜索有关答案和知识链接,还可以统一播放磁带和光盘,练习听力。另外,在暑假、寒假,农家可以成立外语补课中心,邀请在职教师或在读的外语专业大学生充当临时辅导老师,可以预习新课、复习旧课,也可以扩展学习广度和深度,围绕语法难点、、阅读技巧、考试大纲等进行强化训练。

四、结束语

农村教育是世界难题。中国社会发展的城乡差异使得农村教育无法超越城市教育。为了让农村教育分享教育改革的成果,为了构建和谐的城乡教育格局,城市教育支援、扶持、反哺农村教育势在必行。只有如此,未来教育公平才会尽早实现。农村中学的外语教学落后局面,期待国家制定方针、地方政府重视、乡村师生自强,先解决设备问题,再解决师资问题,同时建立符合国情、校情、村情的校内外监控式自学网络,争取覆盖每一位外语学习者,务必使他们比过去学得更主动、更自如、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David Gardner,Lindsay Miller.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2] 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New York:prentice hall,2007.

[3] Jim Scrivener:Learning Teaching:A Guide book for English Lan guage Teacher[M]s.London:Macmillan Heinemann,1994.

篇(6)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15-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说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导”。

一、课首导趣,事半功倍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开始和关键。新课导入得法,可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堂课事半功倍。而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需要紧扣教材特点和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一)叙述故事导入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很多老故事他们百听不厌。在教学时以故事导入就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他们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搭石》这篇课文,我出示第一张幻灯片,并以叙事性故事导入:“这篇课文的作者刘章爷爷,他离开家乡已经三十多年了。这三十多年来,他总是想起自己的家乡。(出示第二张幻灯片)每当想起自己的家乡,他的脑海中总浮现出家乡潺潺的小溪以及小溪上一块块平整方正的石头。刘章爷爷说:‘搭石上有新意,搭石上有美,搭石上有情。’他把这种美和情融进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出示第三张幻灯片):‘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刘章爷爷的家乡,感受搭石带来的美,体味搭石上的情。”这样深情款款地叙述故事,不但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抓住题眼导入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题眼。教学时,教师抓住题眼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思维马上活跃,进入探究新知的佳境。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提灯女神》时,我抓住了“神”提问:“什么是女神?文中的女神是谁?她做了什么事我们才称她是女神?”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这种问题式的导入方式切入点准,容易使学生入情、入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图像导入

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图像非常感兴趣。为学生创设图像情境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能直接、有效地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如,教学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庐山云雾的奇异景观,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诱发他们去庐山游玩的愿望,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庐山云雾的神秘,轻松地导入新课。不用太多的言语,学生们就会被这栩栩如生的情境吸引,自然而然地跟着教师走进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应只是在课前的导入环节。它应该贯穿于阅读的全过程,使学生整堂课兴趣不减、学习劲头不减。

二、课中导读,掌握学法

阅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教师应反思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读式教学,尊重阅读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生,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重视、珍惜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遵循阅读心理,进行初读―细读―精读,使学生从感知理解课文到学会课文,从掌握学法到运用学法。

(一)导初读

指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可以分三步进行:一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二读课文,纠正读音,解释词语,理清课文的思路;三读课文,根据课后思考题和提示,整体感知全文内容。通过初读,学生掌握读书的基本方法。

(二)导细读

导细读是教给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使学生把握阅读的规律,举一反三,真正获得阅读的本领。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凡卡》一文时,重点指导学生阅读凡卡悲惨遭遇的片段。文中写了凡卡三次被打,表现出凡卡命运的悲惨。理解第一次被打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凡卡在什么情况下被打?(2)是哪些人打?(3)拿什么打?(4)怎样打?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学法,自读其他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细读授法、用法的作用。

(三)导精读

导精读是指导学生品评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选材立意的精妙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精读是对细读的升华。如,教学S版教材五年级的《孔子》一文,在学生学习了课文,理清作者写孔子的几件事之后,指导学生精读。教师抓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便把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刃牟灰欢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等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细究,精读品味。从这普通的语句、平淡的叙述中,学生看出孔子的为人之道和处世原则以及自我反省的思想。品读这样的句子,更能使学生对孔子产生无比敬仰之情,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

三、课末导练,内化延伸

阅读与表达是分不开的。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应体现在实际运用之中。教师应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让学生训练,从而达到内化延伸的目的。

(一)导表达

阅读中的表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性的总结,更能体现出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也更能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全面性。这就要求教师导得“高”与“妙”了。教师可将课首激趣的问题作为引导学生表达的靶子,让学生将课中所掌握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当然,也要因人而异,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强,教师可以就文章中的某一小问题处设问导练,慢慢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导写作

导写作是着重让学生将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用于自己的作文中,达到逐步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如,教完了五年级下册《冬不拉》一文,根据文中运用的“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关联词写的一系列排比句和比喻句,我设计了这样的训练:

(1) 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飞,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

(2)小明的演讲多好呀! 。

篇(7)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才能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这一目的的达成,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如教学《可能性》一课,老师为了创设情境,课前准备了一个装有红色乒乓球的纸盒,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现在摸一摸,会出现下列哪一种情况:(1)一定是红色;(2)可能是红色;(3)不可能是红色。这无疑会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兴趣被激发,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充满生机,孩子创新的火花也会迸发,数学的魅力得以体现。

二、鼓励学生开动机器,帮助孩子实践求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多看、多思、多动、多说,能自主去发掘、探索身边的数学,以达到自立目标、自觉学习的境界。

1、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动口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课堂中让每个同学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发展。如教学《可能性》一课,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各说一句话,这种开放的形式将会有热烈的探讨声和天真的欢笑声在教室里传出……,课堂上没有了压抑与沉默,学生不再成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呈现在眼前的是学生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求知的前景,而且所教知识会得到拓展、学生思维会得到激活。

2、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动脑

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动机,让孩子有“静思”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活动真正起到实效,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如运用多媒体展示装有黄、白两色球的透明袋子一个,让学生用在《可能性》中所学的知识去推测摸球的结果,这就需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多思。“我可能摸出黄球,也可能摸出白球。”“我不可能摸出红球。”……瞧,经过思考,他们表达的多好,而对知识的掌握我们还需要再三“灌输”吗!

3、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

实践操作活动本身具有直观性和可能性,往往可以使人在“动”中恍然大悟,在“动”中产生联想。如《可能性》一课,若只靠老师的“讲座”,学生能分清“可能”、“不可能”吗?而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动中思、思中想,“可能”、“不可能”将会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我不可能用左手写字”……

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便会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以达到自觉学习的新境界。

篇(8)

现今我们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一是教师讲的太多、太滥、太杂,导致学生漫不经心,恹恹欲睡;二是教师问得太多、太碎,导致学生无所适从,索性不去想,三是教师太多强调单个学习,导致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孤立无援,四是涉及的练习机械、重复,导致学生练习时索然无味,敷衍了事。

基于以上几点,我认为,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一改以往的弊端,换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来引导我们的教学;改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说,改教师的问学生的疑,改教师的析为学生的读,该学生个体的学为学生小组合作的学,该学生机械的练为学生能动的练;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学创作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强化自主的意识让学生自己问;把握训练的兴奋点,让学生自己练。拓展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想。这样的‘自主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了。大家都知道,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学习主式。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挖掘潜能活跃思维发展能力;要让学生展露个性,求异创新。我也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反馈——自主应用”大胆的尝试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自我发现

“自我发现”是让学生主动地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提供的信息,并将信息认真整理。学生自读课文后类似于这样的发现还有很多很多。教师要孤立学生对自己零星的发现进行整理归类,可以把他们命名为“常规发现”、“特别发现”、“伟大发现”….这样一来学生“发现”的兴趣浓了,而且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当然,我们所说的“自主发现”并不是完全依赖学生自己,同时更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最容易引起定向的探究反思。有了反思思维便应运而生。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正是这个道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分为两个层次来抓:

1.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质疑”。“无疑”是一种假象。针对这种假象产生的原因,有四条纠正措施:①是在“无疑”处质疑,鼓励学生克服自满情绪;②是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高标准严要求,激发求知欲;③是鼓励学生开展“质疑”比赛,克服对教师的依赖性;④是交给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于核心处质疑”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敢于提问题的精神,同时对个别提不到核心处和点子上的问题予以指正。为此,讲课之处指导学生读懂“情景材料”,思考“核心处”;讲课之后小结复习归纳总结“核心处”,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或“怎么样”。

二、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课本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把“我的问题”记录下来,并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带进课堂,师生共同讨论。这个环节由自学探索、学生互动、教师点拨等几方面组成,也是一个求异的过程。具体实施有以下几个原则:

1.教师通过选择适当的方法,确保学生直接与被传播的新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进行学习,取得经验。

2.让学生通过自学研究、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自身的搜集、处理有关资料、文字的能力,提出解释或者解决方案,使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有在学生思路出现问题时,才去进行必要地点拨和指导。

3.鼓励学生在自学和探索中提出问题和相互讨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和教师的合作、和同学的合作对探索学习的意义。

三、自主反馈

“反馈”在很多人眼里都把它看成是老师一个人的事,与学生无关。然而,仅仅是老师一手抓的“反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有意识地自主反馈,才能真正达到巩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里我说的“自主反馈”就是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有条理的进行巩固,逐步的培养学生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深化反思问题,进行思维重组和创新。

本环节就是通过对学生的思维形式和方法进行训练,教会学生知识迁移和转化。学生不但能将知识在头脑里有效的进行组织,而且保证学生能将这些概括化知识进行运用。具体措施有:

1.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即针对特定的命题,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观察和思考问题,对问题的思考程度达到远、深、透。

2.培养学生敏捷而准确、灵活的思维品质,可采用抢答、辩论、让学生当实习教师等形式,培养学生依据实际情况迅速作出简练流畅地回答以及正确的判断。

篇(9)

求新就是教者的教学观念、思想要切合现代的社会发展观;求真是指语文教学千变万变,但都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动地参与,获得语文整体素质的真正发展。

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主动地学习,也要学会怎样做人,两者相得益彰。要达到这完美的统一,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个发展是全方位的,包括身体、心理、知识、品德、意志、情感等。因此,我们应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主动发展。

2. 建立良好平等的师生观。学生愿意学语文,愿意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常常受教师的影响。现代教学论认为,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和谐互爱,不仅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主人翁意识强,就连教者也会触“景”生情,带着轻松的心情和学生一起学习、思考。师生平等交流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尊重,互尊互助中情感不断磨合、增进、加强,师者为生,生者为师,学生当然就愿意学习语文,愿意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了。

二、 方法求变求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实在见效。前者即为求变,后者即为求效。教师就要在这求变求效中重视对于学生学法的研究,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更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教给学生读书、思考和课内课外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能读书习惯。

1. 重在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疑难。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一段时,我运用导读法指导学生朗读描写湖面及周围静谧画面的语句,读中想象湖面、渔船、父子的和谐一幕。而后在交流中问学生:“你哪儿有疑问吗?”然后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迅速积极地投入到对下文的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的导读导练之下,不仅学会了提问题,还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

2. 重在指引学生掌握学法,发现规律。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我采取质疑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读课文,读中讨论交流,读中理解质疑。学生讨论互议,教师再相机点拨,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全班读议。如此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在讨论交流中发现了写人、写事一类课文的基本规律,真是水到渠成。

三、 语言求趣求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力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条件下,有明确的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学习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获得某种预想的结果所使用的语言。它要求教者精心设计,多加推敲,使之达到准确、明晰,富于启发,更富于感情,从而滋润“花儿”的心根,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活力。

1. 求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进取的、主动的、热烈的。如教学《吃墨水》时,教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吃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或面包,或蛋糕,不一而足。教师再拿出一瓶墨水,问:“这是什么?好吃吗?”学生笑了,这是墨水,怎么会好吃呢?教师因势利导:“可是,这儿却有一个人吃了墨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迅即自主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了。

2. 求情。所谓求情,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出富有感染力的情感性教学语言,并以此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诱导其积极地投入学习。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教师用缓慢低沉的语调叙述这样一段话:“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我充分发挥情感的魅力,将自己的真情融化在课堂教学语言中传递给学生。学生凝神屏息,泪花闪闪,内在的悲情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语调而得到不断强化,为进一步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作了强有力的铺垫,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

四、 训练求精求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

这个“精”就是要围绕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精心组织语言训练;这个“全”不仅是要让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相机进行听、说、读、问、思、写的综合训练,也包含要引导学生全体、全身心地参与训练。在这求精求全的过程中,尤其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找准训练点。训练点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合本教材内在训练因素,按照学生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所确定的点,它体现了教学的基本意图和重点,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凭借和依据。如《火烧云》一文中作者用了不少色彩词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就可抓住“红彤彤”“金灿灿”和“葡萄灰”“梨黄”等词来加以训练:(1)色彩词前加一个具体物体来描绘: ______________灰、______________绿;(2)色彩词后加上重叠词:金______________、红______________;(3)填空:______________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有______________的树木,______________的小草……这样设计,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真谛和内涵。

2. 多种感官参与训练。如教学《舍身炸暗堡》重点段中炸毁碉堡的情景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词句后,再让学生看一看相关的电影片段,化远为近;听一听嘹亮的冲锋号、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化无声为有声;读一读凸现人物形象的词句,化被动为积极;演一演炸毁暗堡的情景,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学生在脑、口、眼、手等多种器官的参与下,能将语言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情景、具体可感的形象,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充分感知,内化文章主人公的英雄形象。

3. 全体学生参与训练。调动学生全员参与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的核心。参与不仅是参加,更要全身心地投入,关键在于让学生“动”起来,突出主体的能动作用和语言训练的实践性特点。每一名学生都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其中,求得发展。

篇(10)

一、思来源——提升动机

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就不能让他们处于被动地位,只按照老师的意图去思考、接受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思考,自觉收集信息,做好预习工作,在老师讲课前就对将学知识有所了解.这样学生有较大的自,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发现、学习,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老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列些预习提纲辅助思考.提纲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反映本节课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深层含义.

例如:函数的单调性.(自学阅读)

问题:1.函数单调性定义中有哪些关键词?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尝试说出对单调性的理解.尝试说出单调区间与函数定义域的区别与联系.

3.尝试举例说明一个单调递增/减函数及其单调区间,能否对已学过的具体函数作单调性的判断?

4.尝试思考:学过不单调的函数吗?能否举例说明?

5.你能否看懂例题?若不理解,能否指出不理解的内容在哪,并作记号?若理解,你能否模仿例题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并尝试小结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6.你能否尝试小结: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以及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预习渗透分层次教学思想,学困生要求基本看懂预习内容,尝试完成简单练习,带着疑问听课;中等生要求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尝试完成练习;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独立完成习题.通过学生的自主预习,逐个完成对重难点的突破,提升学习动机.

二、思引入——激发兴趣

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具体事例、直观实物、多媒体演示手段等精心构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

例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引入.

话说八戒随师父取经后,回到高老庄,开了家公司,当了CEO,投资一项目缺经费,急忙赶到花果山问猴哥借钱.悟空想了想,弄了一份合同,说:“没问题,咱俩谁跟谁啊,借你五百万.第一个月还1元,第二个月还2元,下个月要还的是上个月的两倍,还两年就行,意思意思.你看成么?”如果你是八戒,你会签字吗?

通过有意思的故事吸引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计算,带入新课内容.

在上课伊始,适合的导入为课堂注入新鲜气氛,告别枯燥呆板,学生更想自主探究、阐明观点,有利于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思过程——主动参与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习,创设条件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提问和回答时,教师从旁加以指导,穿插提议、示错、安排,及时给出正确评价.

例如: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问题:底面积、高分别相等的柱体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那么如何求柱体的体积?它们的体积是多少?

数学实验:取一摞书放在桌上,将它们堆放成长方体,再用手推一下改变一下形状——平行六面体,这时高度,每页纸的面积,你能获得怎样的结论?介绍祖暅原理.通过做倒沙实验得到球的体积公式.

课堂中学生亲自动手、思考,为理解探索结果而讨论,印象深刻,感受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师生沟通合作,形成和谐气氛.老师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具体明确、难度适中,通过画图、规范书写等直观印象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尽快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

四、思应用——培养能力

学习知识点后关键还在于如何应用,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总结,激发学生潜能.课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要启发学生各抒己见,再因势利导点评.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分析对错,给出不同解法.本题有综合法、分析法、比较法、三角换元法、数形结合法、向量法、复数法等多种解法,共同探讨,一题多解,拓展思维.

在共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深度的把握,讨论不要太过偏离方向.点评要以表扬为主,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增强他们的自信.解题过程融入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长期思索,必将收益显著.

五、思结果——乐于探究

作业布置也对数学教学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布置作业,体现自主探究的思想,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例如:向量的应用:

作业布置:

1.在教师提供的练习中自选作业,有最低数量限制.

篇(11)

下面,老师说几个事实,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位男孩举起了手,“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大家从这节课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正如刘老师所说的,“代数式在生活中”。学科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和综合式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人们议论CT技术、磁共振成像,但很少有人能将其中的道理讲清楚。

然而,学习了七年级上册“几何体的切截”以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现代医学的CT技术竟然和切萝卜类似。创新设计让学生体现积极向上在学生上网查询,精心设计、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是以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07页25题的作业为课题内容设计的一节课,以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设计一幅图,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事先由老师将课题内容布置给学生。由两位学生作为这节课的主持人,其他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说明自己的创意。最后,老师作为特约指导,对学生的几何图形图案设计及创意、发言等进行总结,学生再自己进行小结、反思。整节课学生体验了图形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学会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同时这也是跨学科综合学习的一种尝试。合作探究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调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