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工贸毕业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5:02: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贸毕业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工贸毕业总结

篇(1)

本人参加工作后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95年,贵铝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贵州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在校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使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单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在完成厂内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十分明确的。通过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分析,我进一步提高了上报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多年来,我所在人事部门的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 日常工资管理和岗位工资制度改革

篇(2)

本人参加工作后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95年,贵铝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原创: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在校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使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单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在完成厂内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十分明确的。通过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分析,我进一步提高了上报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多年来,我所在人事部门的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篇(3)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xxx年从xx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系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xx厂第三电解铝厂人事科工作,从事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及劳动合同的签订等方面的工作,xxx年被厂部聘任为助理经济师;xxx年3月调入xxx公司人事科工作至今,除继续负责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工作外,还主要从事劳动工资方面的管理,并参与了公司*年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试行工作。现将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本人参加工作后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95年,xx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贵州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在校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使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单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在完成厂内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十分明确的。通过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分析,我进一步提高了上报统计报表数据的准性。多年来,我所在人事部门的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日常工资管理和岗位工资制度改革在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我除主要负责上述类别的保险统计工作以外,还主要具体负责全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工作。工贸实业总公司作为xx集体企业,其下属各分公司工资管理在经过该公司劳资员造表核算后,交人事科最后审核。我从99年到工贸总公司至今,公司实行的岗位结构工资制度变化不大,工资管理也成了一项较为简单的日常管理工作。尽管如此,我仍然小心认真地做好每月的劳动工资统计审核工作,保证各项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并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给各业务部门。包括每月向贵州铝厂人事处上报,每季度向贵阳有色公司上报,每半年和年终向贵阳市统计局、劳动局、白云区劳动局分别报送人事劳动工资报表等,除此之外,我还建立健全了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各类各项记录台帐,并按规定办理日常的职工转正、职务变动、岗位变动及工龄变化等工作调整的办理工作,多年来,由我经手上报的各级各类报表无差错、无遗漏,时间上从不滞后,多次在有关业务检查、审核中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免费范文写作第一站!度好评;*年4月,xx分流改制上市,工贸总公司面临的内外生存环境都发生严峻变化,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在总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由我科室体承办的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拉开序幕,作为人力资源部的工资管理人员,我参与了公司推行工资实行全额浮动的劳动工资改革方案措施的制定、讨论和修改工作。在具体讨论、修改到最后的定稿过程中,我多次提出有见地、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改革方案思路,受到主管领导的肯定。最后,由我执笔完稿的我公司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经过反复的调查摸底、纵向核算比较后,在年初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开始实施。我公司实行的工资全额浮动方案,是在本人档案工资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变革。其中,劳动工资改革方案总的原则是,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总公司对各分公司实行总的全额工资浮动分配,职工每月只能领取原月均工资收入的60,其余40视单位经济效益上下浮动,半年兑现一次。同时,在我的提议下,公司还进行了岗位结构工资制的改革,我和同事们一起,对全公司职工工资收入进行反复核算比较后进行套改,将原来名目较为繁多的工资明细项目用统一的岗位工作制来套改替代,职工工资由岗位工资、奖金、职称补贴、保留工资四个部分组成,突出了岗位定收入高低的特点,公司职工收入分配制度真正形成了“岗位凭能力”“收入靠贡献”的格局。最初,实行这样大幅度的工资制度改革,尤其是在贵州铝厂范围内第一次实行这样的岗位工资改革,且实行全额浮动,肯定是触及了部分职工切身利益的,在科室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作直接的业务经办人员,我对个别收入受到影响,暂时有抵触情绪的职工,耐心向他们做好细致入微的说明和解释、沟通工作,为公司*年推行三项制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上是我从事人事工作8年多时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其他方面工作因其不占我工作内容中的主导地位,在此就不再敷述了,总的来说,我自95年浙江经专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人事科的业务经办人员,多年的工作实际也为自己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经验,有较为熟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企业的生存、改革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篇(4)

一、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

本人参加工作后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95年,贵铝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

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在校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

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在完成厂内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

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十分明确的。

通过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分析,我进一步提高了上报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多年来,我所在人事部门的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日常工资管理和岗位工资制度改革

在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我除主要负责上述类别的保险统计工作以外,还主要具体负责全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工作。工贸实业总公司作为贵铝集体企业,其下属各分公司工资管理在经过该公司劳资员造表核算后,交人事科最后审核。

我从99年到工贸总公司至今,公司实行的岗位结构工资制度变化不大,工资管理也成了一项较为简单的日常管理工作。尽管如此,我仍然小心认真地做好每月的劳动工资统计审核工作,保证各项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并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给各业务部门。

包括每月向铝厂人事处上报,每季度向贵阳有色公司上报,每半年和年终向贵阳市统计局、劳动局、白云区劳动局分别报送人事劳动工资报表等,除此之外,我还建立健全了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各类各项记录台帐,并按规定办理日常的职工转正、职务变动、岗位变动及工龄变化等工作调整的办理工作。

篇(5)

一、研究背景

1.研究背景。大量的调研资料表明,随着校企合作办学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陆续推行工学结合“2+1”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他们在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和工学交替的统筹安排上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专业理论和实操能力培养上,而弱化了通识能力的培养。从世界劳工组织制定的新一代工作者能力要求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制定的国民能力标准中可以看出,为适应未来职业变化的需要,加强通识教育、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被认为是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是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天,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已成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高职院校应该认清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利用多种途径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使他们不仅成为已有职业和岗位的追求者,而且要成为未来职业和岗位的创造者。高职院校应认识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并举,构建完整、科学的能力培养体系。而公选课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补充专业教育的作用,它的教学是实现“通识教育”的关键。可是,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学生在校外实训实习时间从半年延长至1年甚至更长,传统的公选课校内集中面授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教育的需求。广东工贸学院就曾面临这样的困境。

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课堂集中面授教学是国内高职教育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普遍方式,而高职公选课教学更是大部分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教学质量取决于校内的教师水平和实践教学条件。公选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课堂学时少,学生获取的信息量不足;(2)可选课程少、选修学生多,合班授?n多,教学互动难;(3)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不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兴趣不高;(4)学生在校外实习时间长、地点分散,上课时间和地点固定,无法集中回校学习。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公选课无法发挥其对人才培养的补充作用。

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给职业教育和传统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不少国家已开始探索研究信息化教学资源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课题,移动互联时代下,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虚拟教学等风靡全球的新思潮正影响着各级各类学习者,信息化教育已成潮流。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把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的培养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例如,新西兰英语课程纲要中小学五年级就加入了媒体素养的培训;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1年在中小学与高中设立“综合教育”科目,纳入了媒体素养;台湾在2002年公布《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香港自1997年教育改革时开始推动媒体教育,由民间非营利性的教育协会或基金会担任媒体教育的运动核心,发展教材、培训师资及游说政府教育部门,而自2005年推行的英语新课程及2007年推行的中文新课程,亦纳入了媒体素养。

我国多年来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汇聚了大量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可是,当前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学生在网络学习操作、学习策略运用、互动交流协作等方面还存在困难。如何将其应用于高职教育,为学生提供体系化的、随时随地可用的、易学易用的在线课程资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内容

2011年起,为缓解扩招和分校区办学带来的师资和教学资源紧张、解决学生在校外分散实习与公选课校内集中面授教学安排的矛盾,广东工贸学院利用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改革制约公选课发挥补充专业教育作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选课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步实现开放式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解决了学校发展瓶颈问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1.研究内容。以工学结合“2+1”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公选课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对高职院校公选课信息化教学共享创新与实践进行探索研究,具体探索有效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法,研究适合网络教学模式的公选课类别,整合优质素质教育网络教学资源,逐步实现开放式教学资源共享,以缓解高职院校因办学规模扩大而带来的师资与教学资源紧张,解决因校企合作办学深入推进而带来的学生校外分散实习与校内集中教学安排发生矛盾等公选课教学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改革目标。通过实施公选课教学模式改革,建设或利用现有的优质素质教育网络课程,搭建通识知识远程教学和移动学习平台,实现以下目标:第一,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及信息化教育水平,构建学习环境与网络课程,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引导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第二,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解决由师资与教学资源紧张、学生校外分散实习与校内集中教学模式矛盾等所带来的公选课教学实施和教学质量问题。

3.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如何建设和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来优化公选课教学,需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第一,适合网络教学的公选课类别分析;第二,如何考核和评定成绩?第三,如何实现让学生远程、受控地自主学习?第四,如何保证改革成效?

解决方案如下:

首先通过充分调研和研究分析,确定适合网络教学的课程。可根据网络学习的特点以及各门选修课程的自身特征,进行判别适合网络教学的公选课类别。具有以下几种特征的公选课程不适合网络教学:一是需要教师肢体活动来进行教学的公选课程。这主要是体育类课程,如网球选修课,就算理论知识讲得再好、教学视频拍得再好,也不如直接握着网球拍体验来的直接。二是需要教师发音发声的选修课。如实用英语翻译等语言类的课程,尽管可以与老师在线交流,计算机也能模拟发音或进行录音对话,但还是比不上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好,而且教师也无法保持一直在线。三是需要进行实验操作的公选课程。如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等课程,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这三类课程适合“网络教学+课堂集中教学相结合模式”。

其次是科学地设计学习任务和考核方法,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须按照要求在网络课程开放时间内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将不能参加考试,不能取得学分。学习结束后,由主讲教师负责组织集中考试或在线考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为保证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质与量,应规定学生必须观看的视频数量、提交作业的次数和质量、登录次数及在线学习的时长、在交流论坛讨论发帖或跟帖数目要求,并体现在成绩评定标准中。

最后是通过研究与实践,做到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持续跟踪调研,及时调整实施方案,以保证改革成效。构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学习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大力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并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水平。在做网络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和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技术的可用性和知识的可获得性,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要提供远程学习咨询,以及能够实施导航、内在浏览、查询、实时和非实时交互的教学,能够实施网上教务、考务管理等,构成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同时,要持续开展跟踪调研,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如学习进度提醒或适当调整进度、考核方法。

三、实践运用情况

自2011年实施公选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以来,广东工贸学院共开设14门网络课程用于补充人文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包括改造4门校本课,购买超星尔雅网络课程6门、使用智慧树网络共享开放课程4门(支持手机APP移动学习,由北京大学免费提供)。其中,按教学模式统计,实施“网络教学+课堂集中教学相结合模式”课程3门,网络教学模式课程11门;按课程类别统计,文科类专业选修课2门,工科类专业选修课1门,人文素质拓展类选修课1门,综合职业素质拓展类选修课10门;按学习平台统计,广东工贸网络学习平台4门,超星尔雅网络学习平台6门,智慧树网络学习平台4门。选课学生人数见下图:

四、效果评价

自实施公选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5年来,从为缓解资源紧张、解决校外分散实习与校内集中教学矛盾而开设公选课网络课程,到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而引入优质通识网络课程,项目组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改革方案,不断总结经验和优化实施方案,加大改革力度。从学生“被安排选修”到热捧抢课,学生受益面不断扩大,公选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研究成果得到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认可,在校内得以不断推广和应用。主要成效总结如下。

1.截至2016年11月,全院共有40个专业的14536名学生参加了网络公选课学习,缓解了由规模扩张带来的师资和教学资源紧张情况,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成本。

2.为学院17个实施“2+1”改革专业的7757名学生提供在校外修读公选课的途径,有效解决了由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改革所引起的学生在校外分散实习与公选课校内集中面授教学安排的矛盾,突破了学校发展的瓶颈。

3.利用国内现有的优质网络课程,特别是共享开放课程,提供了更好的学习资源,使课程得到最广泛的延伸,而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方式更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使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开放、共享和交互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篇(6)

现如今,中国企业数字比以往大大增加,尤其是中小企业。据相关部门统计,这些企业百分之六十是中小型企业,但这些企业不容小觑,因为他们提供了大于自身比例的就业率。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数量庞大,而参差不齐的中小企业大都与现代化、信息化无缘,那么他们今后如何应对国内外企业的残酷竞争,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1 硬件设备

1.1 路由器

路由器作为互联网的节点设备,工作在网络层上,通过路由决定数据的转发,转发的策略也称作路由选择,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由于它可作为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枢纽,因而成为基于TCP/IP协议的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骨架。路由器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思科(Cisco)和华为等,而思科作为世界领先的互联网络厂商,不仅具有丰富的产品线,其独有的IOS系统,也成了业界规范。

1.2 交换机

传统的共享集线器,它是工作在OSI七层协议第一层上,由于所有的网络用户共享同一带宽,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会引起网络性能的下降,目前已逐渐退出市场;交换机的出现,则解决了集线器的瓶颈问题。下面请看具体的一个实例:如图1所示。

这是一个由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的网路拓扑图,其底层编译代码如下:

RSR-1(config)#int f0/2.1

RSR-1(config-if)#ip add 117.39.62.10 255.255.255.248

RSR-1(config)#int fa0/0

RSR-1 (config-if)#no shutdown

RSR-1(config-if)#ip add 12.1.1.1 255.255.255.0

RSR-1(config)#int fa0/1

RSR-1(config-if)#ip add 13.1.1.1 255.255.255.0

RSR-1 (config-if)#no shutdown

RSR-1(config)#router os 110

RSR-1(config-router)#netw 13.1.1.0 0.0.0.255 a 10

RSR-1(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always

RS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connected subnets

3760-1(config)#router os 110

3760-1(config)#ipdhcp excluded-address 172.16.1.100

3760-1(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3760-1(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5

3760-1(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restrict

3760-1(config)#ipdhcp pool JIAOXUEQU

3760-1(dhcp-config)#network 172.16.1.0 255.255.255.0

3760-1(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72.16.1.254

3760-1(dhcp-config)#dns-server 8.8.8.8

3760-1(dhcp-config)#lease 10

3760-1(config)#ipdhcp excluded-address 172.16.1.100

3760-1(config)#ipdhcp excluded-address 172.16.1.254

上述命令可完成路由协议、链路安全等功能,更好的发挥网络的效能。

2 服务器及磁盘存储

服务器要求应该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并具备容错技术,IBM和HP无疑是服务器的首选品牌。与传统的通用塔式服务器相比,机架式对服务器的管理更具有优势,采用多电脑切换器KVM(KeyBoard,Video and Mouse,KVM)以及电源分配单元(Power Distribution Unit,PDU),结合机柜封装,可轻松部署、集成和管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IBM X3650 M2,作为IBM的性能功耗比大幅提升的新一代2U服务器,采用了Intel至强5550系列处理器,并最大支持128G的DDR-3内存。对应内部的WEB、邮件和数据存储需要,ZJFR采用了3台该设备,配置均为2个4核X5500处理器,16G内存,6个SAS硬盘。正是由于采用了64位处理器技术,相对于传统的32位,使得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整数运算,也可以支持更大的内存。

3 总结

现在职业学校都在搞教育技能竞赛,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伟大创新,现在技能竞赛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企业网搭建”也是大赛重点项目之一。我想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搭建起了学校与企业互通的平台,这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次选题的确立,就是本人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受到启发,发现现有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可以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编写一本与新系统相配套的实训教材和评价体系,使学生可以更上时代的发展,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翁卫松,陈春雷.浅谈省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网络的构建[J].华东森林经理,2003,17(2):67-70.

[2]王庆春,吴彦,王艾树.中小型企业网的构建及应用[J].软件导刊,2009,8(8):136-137.

作者简介

篇(7)

据劳动部门测算,我国每出口1亿美元工业品,就可以为1.2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据此计算,2002年浙江外贸出口为290亿美元,提供了约348万个就业岗位。综上所述,2002年浙江对外贸易相关的社会就业岗位约为350万一400万个。

服务贸易也为就业市场提供了大量机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增加,技术水平提高,这为扩大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可能。许多发达国家服务业已构成国民经济中最大的经济产业,服务岗位已是主要就业岗位来源,服务出口在这些国家全部服务活动中所占比重成倍增长。2002年,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930万人。从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

技术贸易可以间接促进社会就业。从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一项技术出口往往可以带动几倍、十几倍的其他产品出口,从而增加国内供求总量,扩大生产,间接带动就业。进口技术确实适用可行时,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会引起一系列新的投资,从而也能引发就业。同时还应看到,适用技术的引进对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具有强制性,迫使一批有条件的职工通过这种压力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这对这些职工今后再就业提供了能力支持。

二、利用外资引发就业外商投资

对就业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外商投资的增长相应增加了劳动力的需求。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效率都很高,一般不存在隐性失业或就业不充分。曾经是就业主渠道的国有企业,其吸纳新就业无多大希望,外商投资企业保持其就业人数的增长态势,对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压力起了积极作用。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沉淀于农村,外资流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由于外商投资具有持续性,所以就业工程中外资企业可以产生相对较长的功效。2002 年,江苏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00万人,相当于全省非农从业人员总数的22% ;上海的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已经达到了130多万人,相当于全市非农从业人员总数的20 9/6;浙江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为130.58万人,相当于全省非农从业人员总数的6.6 。

外商投资对劳动力就业的间接影响表现在: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存在分工协作关系,外商投资的增加,会因投资乘数和加速原理,带动国内投资和市场扩大,从而扩大就业总规模。因此,外资流入对就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包括通过刺激前后向关联产业发展而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外资通过原材料采购,分包商和外部供应商的零部件加工等经济联系,导致的间接就业效应甚至大于直接就业效应。近年来,全球跨国公司趋向于生产产品中附加值较高的核心部分,其它零部件则倾向于依赖国际、国内的加工,利用外资的间接就业效应也因此而更显重要。尽管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直接雇员人数只有1.4万人,但是如果包括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销售人员,它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将扩大30倍,总数为41.4万人,其间接就业数远大于直接就业数(据《远东经济评论)2ooo年10月)。到2002年底,浙江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101.9万人。国际劳工组织的实证研究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前后向联系产业所创造的就业比直接雇佣的人数高23倍,若按此测算,2002年浙江与外资相关的间接就业数量约为250万人左右。

综上所述,2002年浙江利用外资所产生的相关就业岗位约为350万左右。从现在到2007年,浙江实际利用外资若能比前五年翻一番半,达到250亿美元,将引发直接从业人员150万人左右,如果每个利用外资的直接雇员再带来23个间接就业机会,那么,保守地估计2007年浙江与外资相关的就业量总数将达到450万人。

利用外资不仅促进了就业量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就业质量的提高,外资可以为人力资源开发作出贡献。跨国公司凭借自己综合经营的巨大规模,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有能力为其海外分支机构员工支付较高的工资和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自己的经营利润和切身利益,外商较为注意对其职工的培训,努力将世界一般性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发生地的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客观上促进了当地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了就业人员的质量。

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劳务输出补充就业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发展劳一l5 一维普资讯 cqvip.com务输出,对增加收入、提高劳动力素质,缓解国内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劳务出口可分为单纯劳务出口、承包工程带动劳务出口及境外投资带动劳务出口等。单纯劳务输出岗位包括海员、建筑工人、渔工、纺织工、护士、酒店服务员、保姆等。国际普通劳务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各国对外劳要求越来越高。在单纯劳务人员中,走俏的主要是那些技术含量高、智力型、服务型行业如计算机、医药卫生、海员等。承包工程带动的劳务出口,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在建筑工程中,劳务分包、总承包和设计、施工、培训一条龙服务的交钥匙工程,带动的劳务出口都较多。在境外投资开办加工贸易型企业,以其提供的成套设备、技术、原材料、半成品等作为资本投入,带动了成套设备和材料出口,也带动国内相关行业的就业。境外投资还可以帮助招商引资、引进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和出口能力,促进国内的就业。

从这个意义上看,境外投资所带动开辟的就业门路比较广泛。

浙江素有百工之乡的盛誉,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全国居较高水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肯动脑筋肯吃苦又富冒险精神的浙江人,不断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经风雨、见世面,缓和了浙江省内就业。到2002年底,浙江累计派出劳务人员1O万人次,期末在外劳务人员达2.83万人。工种主要是建筑、服装和渔工,劳务输出是就业大军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工业、农业和建筑等服务业加快了跨出国门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至2002年底,浙江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完成或正在实施近百个工程项目,行业涉及住宅、交通、水电、水利、能源、机械等。

浙江在境外的企业和机构已经超过800家,境外的加工贸易企业达26家。这些境外企业带动浙江商品的出口,在国内间接引发了就业岗位。

四、结论与外经贸发展重点的进一步思考综上所述,外经贸可以从多方面拉动、支持和保障就业。全面推动外经贸事业的持续发展,对改善就业状况无疑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虽然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及劳务出口对就业的影响不能简单加总,但在前面所述的2002年受对外贸易影响的劳动力人数408万人中,以当年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34.7 这一比例扣除重复因素,大致测算2002年浙江外经贸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600万个,相当于全省非农从业人数的32.3 (同期广东外经贸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为1000万个,据《人民日报2003年2月19日)。

当前,浙江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压力巨大,受到非典的冲击,完成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2003年浙江就业岗位缺口约为5O万个,到2003年6月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8.8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3 9/6,比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特别是迎来了高校扩招以后的首届毕业生,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万多人,比去年增加3.5万人(据浙江省统计局)。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外经贸战略的调整必须系统考虑就业因素,外经贸措施的落实必须真正改善就业环境,必须从社会充分就业要求来分析与明确外经贸发展的重点。

对外贸易必须坚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

国际贸易比较成本学说和生产要素学说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应生产并出口那些成本相对较低,资源相对丰富的产品。在目前劳动力资源剩余的背景下,对外贸易中应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是国际分工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应该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相应的比较利益。

有观点认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应尽快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我们认为:一是真正高新技术产品,吸纳劳动力是有限的,高投入高增长未必一定带来高就业,不能脱离省情国情,轻言增长方式的调整,忽视或轻易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并不等于低附加值商品。例如鞋类是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耐克品牌的鞋就不是低附加值的商品,所以低附加值并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的属性。可以通过名牌战略、品牌管理、以质取胜等营销手段,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附加值。

利用外资必须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重要形式。浙江的一般贸易出口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加工贸易是出口的一条短腿,和一般货物贸易相比,其年增长率要低1O 一15 左右。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能解决大量的就业。前两年外省劳动力大量涌入浙江,大部分进入了这一领域。今后,应该进一步扩大加工贸易,使之成为浙江外贸发展和拓宽就业的重要途径。扩大加工贸易,载体建设非常迫切,要争取在湖州、绍兴等地和一些重要港区设立更多的出口加工区。

外商投资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这一点普遍认同。但也有人认为,外商投资领域大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合理。事实上,外商投资结构是否合理,关键在于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符合具体国情。在雁行分工结构中,我们的优势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如果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加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就等于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视而不见。引进外资促进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必须继续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

考虑就业因素,走出去就不单单是商品走出去、资本走出去,更重要的是人员走出去,或者说首先是人员走出去。外经工作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重点,要积极开展海外承包工程各劳务输出,解决更多的国内就业。

是不是浙江的经济发展了,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了,对外劳务输出就可以放一放了?首先应该看到浙江还有自己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尽管对外承包劳务在全省社会就业中的影响和作用还不很大,但是在一些县、乡、村局部范围内,对外承包劳务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明显。一些劳动力走出国门,缓解了地方就业压力,增加了个人和家庭收入,摆脱了贫困。这些劳务人员带回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劳务外汇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客观地说,浙江劳务输出占劳动力供给总量比重还很小,还不到0.1 。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每年的流动劳务约30003500万人(据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浙江在世界劳务输出中所占比重还很小,而浙江的劳动力约占世界总量的1% ,如果浙江劳务输出也能达到这一比例,则每年可输出的劳务将达到3O万人,是当前规模的1O倍。放开劳务输出的经营权,鼓励更多的劳务输出是弥补浙江就业岗位不足的又一渠道。当然在具体对外劳务输出工作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吸取。

篇(8)

11月4日至8日,人社部第六期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高级研修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技工院校校长齐聚一堂,与授课嘉宾共同就技工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在会上,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吴道槐司长以“我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总体情况及发展趋势”为题,对我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进行回顾和展望。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方面,以2010年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为主,明确了新时期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2008年至2012年间,技工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人社部与发改委、教育部实施中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确定技工院校项目405个;与财政部、教育部实施中职示范校建设,确定技工院校项目183个,累计获得41.4亿元资金支持。2012年,全国有技工学校2892所,当年招生156.8万人,在校生422.8万人。2008年至2012年,技工院校共开展社会培训2431万人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在分析了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之后,吴道槐司长提出了“以更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更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促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理念,并特别针对技工院校的发展,提出了“高端引领、内涵发展、多元办学”的发展思路,强调了未来技工院校发展要注重“四个力”,即打造硬实力、优化软实力、增强吸引力和扩大社会影响力。

此次研修班还邀请到了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多位专家,从宏观到中观,从院校管理到教学,围绕技工院校发展问题、难题进行了剖析。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通过大量生动的实例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动向。珠海市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名誉会长张中洲在题为“技工院校的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授课中,围绕当下不少技工院校所关心的项目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讲授,总结出了“领导有思路、认识有高度、专家有支持、顶层有设计、组织有保证、任务有流程、监督有保障、活动有记录”的项目管理关键。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教授、北京新媒体技师学院院长助理张晓梅博士、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副院长张利芳、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职教分社机电室主任刘春博士等专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剖析。

参加此次高级研修活动的校长们纷纷表示,一周的培训以及与其他学校校长的交流,让他们获益匪浅,自己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受到了很深的触动,得到了很大启发,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

篇(9)

一、引言

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就要求高校在实际工作中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经贸英语和谈判技巧、通晓外经贸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以达到能利用经贸英语跟外商自由和成功洽谈的目的。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高校经贸专业学生来说,由于所在城市工贸欠发达,很难象大城市的高校学生一样接触现代信息和企业的机会较多而实践机会相对增多。例如广州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就可以利用地域优势,在业余时间到企业里兼职,每年的春秋两季广交会能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操练口语的实战机会,从而为他们的就业打下优良的基础。经贸英语的社会应用性很强,如果只是将学生关在教室进行与社会和企业隔绝的英语学习,其效果肯定不理想,因为英语练习需要语境,一味的模拟会让学生失去新鲜感。而目前关于经贸英语实践教学的研究很少,很难满足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因此,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迫在眉睫。地方性高校应根据教学实践,以及当前大学的总体教学安排,采用"校内与校外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贸英语实践教学,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二、经贸英语实践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经贸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能够培养出掌握一定基本知识、适应岗位职业要求、能够较快胜任相关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本科毕业生成为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初衷。然而,在多数高校所进行的经贸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并没有在课堂的得到体现。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以填鸭式为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多,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其结果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不少经济和外贸知识,但是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二)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流于形式

在近几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实践教学的建设和实施是评估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因此,绝大多数高校都与校外的企业之间形成了合作关系,对于国贸专业而言,可以安排学生到校外企业去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进一步熟悉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对相关职业岗位增加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等等。但是,一方面由于参加校外实训的学生一般来说都不具备熟练实际操作的能力,企业出于成本利润的角度考虑而不能大量投入培训。另一方面,企业无法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来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计划满足实训要求,因此使得校外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也只不过是到这些企业进行参观考察等。

三、建议与对策

(一)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输出,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1.设置情景教学,进行课堂口语模拟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课堂模拟训练,如接待外商,建立业务关系,询盘报盘,价格和付款方式的谈判,包装、运输和保险方面的洽谈等等。利用这些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下载或购买一些经贸英语实战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以便学生感受商务场景的气氛并在角色扮演中进行更好地模仿。

2.引入需求分析,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在设置课程时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要求等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在制定相关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时,应该听取行业内的专家对职业及岗位能力的定位,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身情况考取一些与经贸方向接近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外销员证书、BEC中高级证书、国际商务师、商务英语翻译师等,在平时的课堂讲授和活动中,可以引入部分资格考试内容作为实训的素材。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作一定的准备和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资格考试中与实际工作联系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二)寻求多种途径开展校外实习实训

1.组织学生在邻近地区的外贸企业参观学习,跟本市的外贸企业建立长期业务关系,负责担任免费翻译。利用互联网的外贸论坛和现有的人际关系跟外地外贸企业联系并向其推荐经贸专业的学生参加各类型的展销会,如广交会、高交会等等,可免费充当翻译或帮忙布展。帮助学生树立参展意识,学会参展英语用语和沟通技巧,为其就业积累经验资本。可以带领学生去大型人才交流市场如深圳宝安人才交流市场见习,亲身体验面试的场面,感受其激烈的职场角逐,避免一味的课堂模拟。

2.努力创建沿海实习基地,以供学生进行专业实习。针对校外实践基地落实的问题,既要充分理解合作企业安排大量学生参与实践所带来的难处,同时也应该尽一切可能寻求其他解决途径。例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计划,将实践阶段分散到专业学习的各个学期时段。同时,对学生参与实践所必要的经贸英语实践知识、协调能力、工作态度、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估,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在与合作企业协调后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去,这样既避免可高校的实训环节与企业的计划安排时间上的冲突,又能够按照学生实际的能力与工作岗位进行能级对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合作企业由于接收学生实训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并且不同实践能力层次的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水平。

3.在外贸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除了跟校外企业合作外,还可以整合系部师资团队打造外贸SOHO实训基地,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创业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外贸SOHO流程并总结更多经验。另外,地方性高校国贸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包括课内实训、模拟实训、毕业实习等。课内实训改革主要是在一些主要的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训课时,但是单个实训课程之问缺乏相互融合;模拟实训虽注重课程之间的融合,但由于课时、师资、教学设备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仍局限于在计算机房里利用一些模拟软件进行教学,学生既接触不到真实的产品也无法感受真实的商务环境;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是国贸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实践机会,学生可进入外贸公司熟悉工作环境、了解产品知识,但由于企业保守商业秘密等原因,大部分学生仍无法接触到外贸的核心业务,只能做一些助理工作等,很难掌握真正的外贸操作技能。因此,建立外贸SOHO实践基地,一则可满足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实训需要,可让学生实际参与整个外贸流程,了解不同的岗位任务;二则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加入外贸SOHO族;三则促进经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为全面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四、结语

为了解决地方性高校存在的地域和资源的局限,经贸英语课程教学必须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利用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实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他们所用,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实际工作环境及熟练地处理、解决问题,开启外贸、商贸、经贸各领域的新局面,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经贸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徐义云.基于“大工程观”的地方院校经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郭龙娟,丁玲,王德田.经贸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与构建科学教学模式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篇(10)

(1)、组织中考研讨,把握中考动态和方向,有针对性地组织中考备考工作。

(2)、充分发挥九年级中考各学科备课组的作用,坚持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各种中考备考工作专题教研活动,严格的听课和评课。

(3)、坚决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每天有针对性地对九年级年级各种“临界”学生进行专题辅导。

(4)、深入进行课堂改革实践,备课认真细致,深入钻研教材,重视复习材料的研究、筛选、利用,做到精讲精练、有的放矢,力争大面积提高成绩。

(5)、认真训练并做好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的准备工作,考试工作。

(6)、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组织参加宁化一中保送考试学生的考前辅导与培训,由副校长和年段长带队,精心组织学生考试。

(7)、重视体育考试,加强体育锻炼。

年段全体老师不辞劳苦,加班加点辅导学生。各班主任更是紧跟学生,和学生一起跑步,跳绳,极大的调动了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同时,在考试中精心准备,认真安排,为打好中考第一仗做了充分的准备。

3、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1)、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终身受益。

(2)、重视迎考教育和心理辅导,多次召开各类迎考动员会和质量分析会。本学年下学期校长亲自主持举行了中考百日誓师大会及中考冲刺动员会,为学生鼓劲加油,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4、团结协作,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1)、引进竞争机制,定立毕业班奖励条例。本着奖勤罚懒原则,分解学校下达的指标,分解到不同班级,分解到不同学科,引导初三老师公平竞争,激励初三老师向中考任务冲剌,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学校、年段多次组织召开年段老师座谈会,帮助老师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并在县质检考试后让成绩优秀的老师作经验介绍,让成绩不理想的老师作表态性发言,鼓励老师努力工作,勇创佳绩。

(3)、狠抓控辍保学工作,上学期期末年段召开了“向校长保学承诺”动员会及学生签名、合影活动;正月期间,学校组织领导、老师下乡给学生慰问、拜年,以感情控辍。对于溜生及可能出现的溜生实行校长亲自挂帅,领导、老师责任包干,发现溜生及时动员,做到上下一盘棋,不推诿,不扯皮。

(4)、上下学期均由校长组织召开了有挂段领导、年段长、班主任、科任老师及各位家长参与的家长座谈会,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加强家校联系。

二、存在问题1、对全体学生的关注不够,部分教师只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甚至放弃了中下学生。

2、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开展的不够多、不够好,以致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精力旺盛,在班上形成较大破坏力。

3、对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孩的教育缺乏有效办法,学生受到的负面影响太大,有时网络、社会甚至家庭的不良影响常使我们的教育感到无能为力。

4、县质检考试以后,部分教师只是机械性地叫学生做各县市质检卷,评质检卷,对中考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出题的特点及规律了解不明确,对知识点,考点缺乏系统归纳,方法指导不够;过分依赖复习资料,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不够。

5、部分教师存在盲目乐观心理、侥幸心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复杂性,

认为随便教教学生也能考出好成绩,课堂复习效率不够;部分科目教师各自为政,集体备课不到位,工作疲于应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6、质检考试后分a、b班,部分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希望,玩手机、上网、打桌球,破罐子破摔,影响带坏了一批人,加上部分老师监管不到位,导致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混乱情况;同时,部分优秀学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导致中考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7、县质检后,年段

篇(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诞生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仅以江苏为例,目前江苏共有高校124所,其中高职院校78所,占去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美丽如画的校园、新颖别致的建筑与景观设计、整齐划一的实训设施,无不显现其勃勃生机与活力。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教育,不但要有雄厚的技术优势和硬件条件,同样要有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必须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与本科院校相媲美的文化氛围。校训是学校文化中的核心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利用校训,积极发挥校训在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校训的内涵与基本功能

对于“校训”一词的解释,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表述。《辞海》对校训的定义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更简单:“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以上三本工具书都对“校训”一词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但三者之间尚有一定的差异。笔者以为,校训一词尽管到了近代才出现,但时至今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校训的内涵日趋丰富,已非一句“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所能界定清楚。笔者对校训的定义是:校训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特色、文化传统的沉淀和凝聚,更是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提炼和总结,是一所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集中表现,也是学校的灵魂。

校训具有导向、激励、规范和审美四大基本功能。第一,导向功能。一个好的校训能够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的校园精神,反映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对学校和学校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及其行为取向起积极的引导作用。第二,激励功能。一个好的校训,能够引起师生员工的共鸣,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地激发师生员工践行校训的热情与愿望。第三,规范功能。一个好的校训是师生员工共同的“座右铭”,它无形中对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具有规范性和制约性,师生员工必须在它的要求下工作、学习乃至于生活。第四,审美功能。一个好的校训,或高度凝练,或朴实无华,它的语言一定具有艺术美,具有感染力,文约意丰、文质兼备,让人赏心悦目。

二、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个性特征

高职院校推行的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学校的教与学和企业的技术更新、管理更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专业及课程设置都以就业市场或行业需要为导向,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和实用性。因此,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学术性、研究性相对较弱,但在专业教学、技术服务、实习实训等方面却具有超前性、创新性,呈现出“实用”的基调。具体有如下个性特征:(1)应用性。这是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它的主要特征。(2)特色性。高职院校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办出特色,要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在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渗透,使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3)职业选定性。高职教育是职业性教育,学生一进校,就选定了就业的方向,学生要根据所选职业的岗位要求,及时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生涯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4)文化区域性。高职院校生源地相对集中,学生大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这也使得他们在文化交流上较为畅通,地域性文化风格明显。

三、高职院校校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校训的内涵与基本功能,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个性特征,这两者决定了高职院校校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升华理念。高职院校一般都由中专校升格而成,高职高专的办学历史较为短暂。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虽同属职业教育序列,但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的模式、培养的目标却有本质的不同。高职院校不能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就会犯穿新鞋走老路的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职院校升格多年了,但一走进校园,用专家的话讲:“闻到的还是中专味。”也就是说,学校的牌子虽然翻新了,但办学的理念、管理的模式、教学的方式、方法仍然是老一套。

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将决定其生存发展。以上所提的办学理念,不只是在学校领导层面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而且要为全校师生员工尤其是教职员所熟知和理解,校训正好起到了一个转变思想、升华理念的作用。不少高职院校从诞生的第一天,就着手酝酿校训的产生,力求把具有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校训中去。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为“职业立身、技术报国”就是一个好的范例。校训采用对句和互文的表达方式,既凸显所属教育类型,又反映生命追求和精神境界。职业体现了专业分工,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是立身之本,乃有“天职”之意。“职业”包含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一个人职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人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对职业忠诚,在职业中拼搏,有了职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行应是永远的承诺。技术与职业是密不可分的,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依赖职业技术,掌握一种技术,熟练一门技艺,不仅为职业助力,也是为社会造福,推动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更是报效祖国的表现。校训巧妙地将“职业”和“技术”两个词嵌入其中,较好地诠释了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准确地定位了高职院校有别于中职和本科院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2.凝聚人心。高职院校校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凝聚人心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职员工思想稳定方面。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两所中专校合并而成,两校合并与一所学校独立升格相比,会面临许多现实的矛盾与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人事安排的问题。要想有序开展机构设置、干部选拔、人员组合、资产合并、分配并轨、校园整合等实质性工作,建立教育教学新秩序,实现“1+1>2”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做到“思想不乱、人心不散、工作不断”,就必须要有一个极具感召力的信念来凝聚人心,为教职员工营造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二是学生思想的稳定工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产物,平心而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并不高,甚至受到冷落或歧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并非心甘情愿地就读高职,由于考试分数、填报志愿及其他原因,迫于各种压力才不得不读高职。他们在内心里认为读高职是人生的一种失败,觉得自己即使努力学习,也不过是个专科文凭。此时,一个好的校训,能够帮助高职生走出心理误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从而沉下心来,埋头学习,刻苦训练,掌握一技之长,学以致用。

3.激发活力。高职院校要走出一条体现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而一个良好的校训可以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励师生朝着校训所倡导的精神努力奋斗。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处于有浓郁的工商气息的温州市,它的校训定为“大气致远,精工诚贸”,既直指校名,又揭示了专业定位:以工为主,工贸并举;工必精,贸必诚,而当今的“工”很多而“精”者甚少,“贸”不少而“诚”者不多。可以说“大气致远”反映了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质,温州人的创业精神;“精工诚贸”是一种职业导航,是素质养成的至理,综合反映了新型人才观下的人品与技艺的要求,即既精于专业技艺,又要诚信品格。校训对学院培养目标高度概括,更体现了它的大学精神,激发了师生员工的无穷活力。

四、高职院校如何发挥校训的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校训作用的发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认识校训功能,准确定位校训发生价值的方式,把校训所倡导的精神一如既往地体现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