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5:02:0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先学后教美术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

篇(1)

之所以是讲美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仪礼”,是在于强调认识和把握美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一些基本程序、环节、形式与礼节,而不仅仅是讲求美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礼仪。在汉语的语境美苑2008年第1期里,“礼仪”,多是指“礼节与仪式”。礼节,又多是指特定族群中各种表示尊敬、祝颂等类的惯常使用形式。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属性是一个学术辨析性仪式。在有基本仪式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些基本的礼节内容。仪礼,是把“仪”置前,因为“仪”是特指仪式与礼节,也就是说“仪礼”先强调和重视的是仪式。仪式,是指特定活动的程序、形式等环节性内容。而“礼”多指特定族群或社会共同遵守的仪式。一句话,“仪礼”,是强调仪式与礼节。在学校教育中,仪式及其仪式感的教育是不能缺失的。人类需要许多的仪式。因为人们在特定的仪式中,可以培养尊敬意识和能力、也可以获得体验被尊重的感觉、还可以升华自己的情感、可以获得诸多良好的教益、可以烙落下永恒的记忆。经典完善的教育应该包含必须的仪式教育内容。美术学科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仪礼水平如何,不仅将揭示其教育水平、而且也影响研究生的公共形象塑造与展示。那么,美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仪礼呢?我们试从以下方面来探讨。换言之,美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仪礼应该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的环节与规格内涵。

一、着装与仪态的规格

无论是讲究礼仪,还是讲究仪礼,核心都是指人们的一种文明性规范行为。它对人们的行为既具有规范促进性,也有一定约束性。人们遵守它既能保证和促进特定活动中彼此的交流沟通,又能增进和谐的情景和友谊。所以,礼仪具有智慧性、具体性和操作性等特性。作为美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仪礼的首要环节与内涵是着装与仪态的准备和展示。

1、穿戴正装

出席毕业论文答辩会的所有人员都应该穿戴正装。作为要进行答辩的毕业研究生本人,也必须是穿戴正装出场。所谓正装,是指符合正式场所穿的服装。严格地讲,穿戴正装,包含服装与佩饰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会的正装,是指去除休闲装、运动装、常服之外的一切符合一般公认情况与标准的正式服装。男生可选择有一定款式的学生装、西装、中山装、长袖和短袖衬衣等既适合身份、又体现郑重与个性的服装。如果是穿西装,一是要上衣与下衣成套;二是要穿戴相配的素色硬领衬衣、领带与皮鞋。切忌着西装而穿运动鞋的穿戴模式出现。西服背心视其情况,可穿可不穿。如果穿了,那么西服上装的扣子就可以不扣了。女生可选择有一定款式的学生装、西服套装、衣裙套装、裙装、得体的编织装、长袖和短袖衬衣等适合身份而尽显贤淑、端庄、典雅的正式服装。如果是穿西服套装或衣裙套装,都要穿中长筒袜子与皮鞋。切忌穿戴袒胸露背、超短裙、迷彩裙、漏洞露肉裙等轻浮性衣服与佩饰。对于男女生着装的配饰,都以不复杂、不突兀、不轻浮为宜。

总之,参加自己毕业论文答辩会的着装原则是:正式、整洁、郑重、端庄、协调、得体、精神、气质和风格。只要遵循了这样的原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灵活地选配着装了。避免邋遢形象出现、避免应付随便情况出现、避免与所在场合的不和谐符号出现,尤其是要避免因为自己的不当而出现视觉污染的尴尬局面出现。让自己出场一次精彩一次,是其追求的理想目标。

2、仪容自然

仪容,是指一个人被他人可观看到的外在容貌和姿态与风度,也称为仪表。每个人不一定都是天生的仪表堂堂,但至少应该是可以做到具有可嘉的风度。尤其是美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当是具有翩翩的风度。所谓仪容自然,是指人的外表情态不给人呆板、局促、勉强的感觉。也就是要自然而然地展示自己的仪表。当然这里所谓“自然而然”的仪表,不是指那种完全不加修饰的不修边幅的样子。而是指那种把自己的头发、面容、五官、肌肤等清洁干净而给人舒爽的感觉。学习美术的人,留长头发和染烫发都行,怕的是不干净,以及没有艺术性、没有观看的舒适性。因此,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要把自己的仪表清洗干净,要把自己的头发梳理得有真正的艺术性。女生的仪容表现比男生丰富和复杂一些。但女生的仪容打扮是切忌妖艳俗气。总之,整洁、适度修饰、自然、舒爽、得体、个性、协调是美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出席自己毕业论文答辩会仪礼之仪容自然的梳理原则。

3、举止大方

所谓举止大方,是指毕业论文答辩者系列动作与行为和言谈的自然不俗。也就是说,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研究生是要切忌那种举动拘束、俗气、轻浮和小气的行为出现。在答辩的整个活动过程中,答辩者的行为形态要给人落落大方自然沉稳的感觉、手势动作要给人有节奏而不是乱舞的感觉、谈吐要给人有文明修养厚度的感觉,千万不能给人一个不像研究生的感觉和认识结论。总之,美术学科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仪礼之举止大方的原则是:自然、文明、稳重和得体。

4、气象精神

美术学科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仪礼之气象精神,是指答辩者的整个神态气势具有生气与活力。切忌萎靡不振的样子出现。一句话,答辩者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有一种精气神展现。不要因为担心自己的论文写得不理想而被答辩委员们批评,或者担心自己的论文答辩不能通过就显得情绪低落的样子。毕业论文答辩会,可以说是硕士研究生的最后一堂学位课程。所以,无论答辩的最终结果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答辩者都应该以饱满的情绪和精神去面对和参与,展现作为研究生应有的精神气质与风貌。总之,美术学科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仪礼之气象精神的原则是:自信、活力、气势、派头、向上、儒雅。

5、观赏性强

从架下视觉艺术视点看,美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就是一场行为艺术展示会。因此,在这个“行为艺术”场或过程中的一切人物形象与行为展示,都应具有智慧外化性和视觉艺术可赏性。不仅答辩者的形象与气质要给人较强的观感舒适性,而且答辩者的答辩举止行为也要有给人可观赏的信息含金量。其实,整个答辩会的仪式环节本身就应该是具有较强的可观性的。这样才能让旁听答辩会的人,获得更多的教益和欣赏性记忆。总之,美术学科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仪礼之观赏性强的原则是:周全性、可观性、舒适性、厚重感、传播性。

二、答辩会议开始的规格

当自己一切准备就绪以饱满的热情进入答辩会场而该自己答辩时,以下程序与环节的内容是需要好好认识把握与完善实践的。

1、答辩者对答辩主席及各位答辩委员行鞠躬礼

当轮到某答辩者答辩时,答辩者自然大方地就位答辩席,之后答辩者站立向答辩主席台的各位答辩委员行鞠躬礼。在这个环节上,需要答辩者站立而神情自然、面带微笑、彬彬有礼、态度谦和、举止大方、行为节奏适度。

2、对参加答辩会的听众致鞠躬礼

在这个环节上,需要答辩者转身站立而态度诚恳、面带微笑、目视全场、彬彬有礼、举止大方、行为节奏适度。

3、自我报告及其内容

当答辩者向所有答辩委员与在场听众礼节性打完招呼之后,就要落座向所有答辩委员报告自己及其学位论文的研究情况。报告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具体的是以在场的答辩主席的要求为准。但自己在事先准备时,以报告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宜。

(1)报告要求

首先,声音洪亮。以往有的答辩者在陈述时声音压得很低,以至于让答辩委员们不能够很好地听清楚自己的报告内容,这是应该避免的。当然那种一味追求大声而无节奏的声响也是应该避免的。所以,答辩者要好好地调控自己声音的大小与节奏的强弱,尽量让人们有一个良好的倾听接受效果。其次,简洁明了。答辩者的起始陈述报告的内容,需要逻辑性强、条理十分清晰、简洁明了,传播有效。最为忌讳的是如煮粥一样思维混乱:无逻辑、无条理、无观点。总之,要力戒那种云里雾里式或前言不搭后语状的报告现象出现。

最后,亲和力强。答辩者在陈述时,应尽量避免由于过度紧张而导致的面无表情。冷汗淋漓、说话生硬、思维呆板的情况出现。要尽量放松、适当表情、语气随和、娓娓道来,让人有如浴春风之感。

(2)报告内容

以往有的答辩者不知道自己在报告时到底要具体讲些什么内容,故而东一榔头西一棒的讲话不得要领。尽管不能规定每一个答辩者的报告内容完全一致,但从规范性出发,有些内容是不能遗漏的。体系性程序、环节、形式和内容,是答辩者在起始报告陈述时的必备项目,实践者可以依循而灵活地把握与实践。

4、听取导师向答辩委员会介绍自己的情况

导师向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简要介绍答辩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研究、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的情况。

5、听取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

(1)认真记录下每一位答辩委员针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提出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每一个答辩委员对其研究论文的看法或评价不一定相同,提出问题的数量也不尽相等。除了不提问的以外,多的有五六个,少的只有一个,一般是三个左右,提出问题的难度是有难有易。总之,答辩委员的提问是没有完全等同的一定之规的。关键是答辩者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要迅速反应所提问题的实质内容是什么?问题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在哪里?对自己一时不知道或不能把握的问题也不要慌乱,要稳住自己的情绪听完和记录下所有的提问。如果有没有听清楚所问的问题,答辩者应当及时申请提问者再讲一遍。所以,当答辩委员在对意见和看法与提出问题时,一定要专心听、要记录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地把握。其实,这时也是答辩者在答辩会上跟答辩委员学习的好机会。因为,有的答辩委员喜欢发表他自己对相关研究课题的看法,往往不急于提问,或者甚至根本不提问题。答辩委员所讲的意见,往往对自己该课题的深入和完善研究很有帮助。

(2)如果是要求在现场及时回答,那么,一是需要反应迅速,灵活与逻辑和条理化地马上应答。二是,回答时需要有针对性、主题性、观点明确、条理化地逐一回答。重点是要分析所问问题的原因、依据、范围、重点、难点是什么,这样才会有针对性的回答。因此,参加答辩前,对自己论文的内容要非常熟悉,对自己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学科或知识点或名词术语或概念,要熟悉和准确认识。避免对自己论文认识的盲点出现。三是,如果提出的问题相同或相近,可以综合后一并回答。当然,如果答辩主席要求答辩者在一个答辩委员提完一个问题后就马上回答,那么答辩者就对所提问题逐一回答。不过,即便是这样,如果在这个委员提的所有问题中,有可以综合回答的问题,依然可以综合后回答。四是,如果对有的问题实在是不能回答,可以如实汇报说“不太清楚”或“回答不了”。同时,可当场请教答辩委员释惑,因为毕业论文答辩会实际上是一场小型的学术讨论会,可以视其情况而请教。

(3)如果不需要在场马上回答,而是下来准备一会儿后答问。那么,答辩者应对答辩委员表示谢意之后,起立对主席台诚恳行鞠躬礼后从容地转身离席。

三、问题回答过程的规格

当答辩者获得全体答辩委员的提问后,一般是出场来准备10-30分钟后返回答辩场开始真正的毕业论文答辩。在这个过程环节,以下方面是需要注意和实践的。

1、礼貌用语、体姿语言运用要适度。

2、态度要谦和诚恳、行为有分寸。

3、对答辩委员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不能遗漏。对提出的问题,可进行分类回答,也可以以问题提出的先后顺序而逐一回答。一般是只针对问题而回答,而不是针对某个答辩老师而回答。比如:有的答辩者常常在问题回答时说:“我现在回答丁老师的提问”,这不妥。即便要提到某个老师,也应该表述为:“我现在回答丁老师提出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准确界定与表述的问题’。”

4、回答问题的内容要:明确、准确、简洁、条理清晰,忌讳无条理、无观点、无重点的表述行为。

5、对所提问题,不管能否回答,都需要有说明。即便是对不能回答的问题,也要说明为什么不能够回答,以求得的答辩委员的理解和解惑。

6、第一轮的问题回答完毕后的行为。当答辩者对第一轮的所有提问无一遗漏地回答完毕后,一是要听取答辩主席与各位答辩委员的总结性意见。如果有答辩委员对自己的回答不满意或不同意自己的回答观点时,答辩者在获得答辩主席允许后可继续深入辨析性回答;如果有答辩委员继续问有关问题而又明确要求回答时,答辩者就继续回答,如果没有要求回答时,则不回答。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也许才真正出现“答辩”的“辩”的环节和情境。所以,答辩者要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抓问题的根本、有张有弛、有理有节,注意自己的举止得体,切不可放肆和狂妄无度。也要避免过度紧张而出现脑海里一片空白的不利情况。尽量讲自己熟悉而又能够准确把握的内容。“辩”,是在高兴的、学术讨论性的氛围中进行。激烈的辩论,不表明自己的论文答辩将不被通过,反而有可能是自己的论文有引起答辩委员兴趣的有价值的地方。

四、聆听答辩结果宜布的行为规格

当所有答辩者的答辩结束以后,答辩委员会将对每一位答辩者的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进行表决,并及时分别给出书面的表决结论,通过与否都要有明确的结论。待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复请所有答辩者回到会场,聆听自己的答辩结果宣布。在此程序环节上需要实践以下仪式与内容。

1、站立聆听答辩结果。当答辩主席点名将宣布某人的答辩结果的时候,被叫到的答辩者应大方地走到答辩席,站立聆听答辩的结果。

2、站立发表答辩通过的感言。当答辩主席宣布完自己答辩获得通过的决定后,答辩主席一般将示意全场鼓掌表示祝贺。这时,获得答辩通过的人,应该即席发表感言。不过,这要看答辩主席的具体安排,因为多数时候一次参加答辩的不只一个人,故而是在所有答辩者的通过结果宣布完毕之后,才逐一地让答辩者发表答辩通过的感言。在答辩者发表的感言中,以下内容是不应该忽略遗漏的。

(1)倾情表达自我通过答辩后此刻的心情,表达应该是坦诚、真诚、深情、激情的。

(2)致感谢辞。致辞的言语以简洁明了为好,不宜拖沓罗嗦。往往是一句话一层意思,几句话能够把所要表达的意识表述清楚和准确就可以了。总之,以周全表达和情意到位为准则。

五、宜布答辩仪式结束后的规格

毕业论文答辩会进行到此环节,从学校的工作任务上来说是结束了,但从人文与历史等视点看,答辩活动还没有完全结束。这个时候是答辩者与答辩委员和有关师长、来宾、朋友进行零距离及时交流的历史性时刻。所以,此刻答辩者需要做的事情是既简单而意义却深远,不可忽视或缺失的。

1、答辩者真诚地给自己的导师执弟子礼献上鲜花。此程序和环节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表意与节约原则。给自己的导师送花主要是以表谢意与执弟子礼为重,故不要追求高额花费,以免增加答辩者的经济负担。当然,不愿意送的也一定不要勉强,贵在心诚和心意的表达。二是以了解花意得体选择为原则。不同的族群对各种花卉陚予了不同的含义,因此,要解花语深意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意。比如:一般情况下,象征友谊的有玫瑰花,表示健康长寿的有万年青、文竹、君子兰等,寓意德高望重的有兰花,比喻圣洁高雅的有百合花、水仙、马蹄莲花、莲花等,表示喜庆的有康乃馨、山茶花、月季花、石榴花等花卉,牡丹等花卉则代表吉祥幸福之意。同时,不同的颜色也有不同的象征寓意与情意。总之,只要能够表意和得体就圆满了。

篇(2)

审美教育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本应是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两个不可偏废的组成部分,犹如人们两条腿不能偏废才能平衡地走好路一样。然而,这些年来由于教育应试化倾向越来越突出,美术教育中“重技轻艺”的现象也愈来愈严重,与当代美育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素质,陶治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相距甚远。

首先,中小学招聘美术教师过程中存在“重技轻艺”现象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老师,笔者2001年从北方到南方,先后在江苏、广东等地的一些学校(包括公办、私立中学)参加过几次美术教师的应聘,近几年也几次参与过现任学校美术教师的招聘录用工作,就我看到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应聘者还是学校都存在着严重的“重技轻艺”的现象。从应聘者这方面来看,应聘者往上递给学校的材料很简单,无非是本人精选精制的作品集,以及作品或论文的获奖证书(至于作品的真伪无人知晓,但可以赢得校方提供考核选聘的机会),其呈现的概念似乎只有一条:我是来教学生画画的。就学校而言,校方先审阅应聘者的材料,然后组织该校美术教师参与安排考试事宜,限时画一张四开纸规格的素描(偶尔有的学校会加试色彩绘画),最后再由学校美术教师及校方个别领导将应聘者的画放在一起,从专业技能及画面表现方面来敲定谁可录用。这时候,校方呈现的概念也很简单:我是选教学生画画的。至于应聘的美术教师艺术修养怎样,美术理论知识、人文底蕴如何,教学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都不予考查,全凭一幅画来定乾坤,哪怕应聘者大字不识几斗,只要能从技术层面辅导学生画画就可以了。这种单纯的认定和选拔方法与国家《美术课教程标准》和《艺术课标准》是相偏离的。《课标》中,“审美”一词被反复强调,美术课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格。在美术教师的招聘问题上,仅凭一幅画的好坏来定夺教师的录用,一俊遮百丑,又如何能保证《课标》的贯彻实施呢?

其次,中小学美术欣赏课上存在“重技轻艺”现象

这些年来,由于招聘美术教师时重技轻艺,导致许多美术欣赏课“缺质”现象已司空见惯。据了解,现在有些美术教师看到教科书上有欣赏课,往往就跳过去不上;即使上了,也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如:这幅画是谁画的,画面上画的是什么,用的是哪些画法,画家有什么样的故事等。或者,干脆按照教材的文字照本宣科,根本不考虑教学的环节,没有课题的导入,展开,深化与总结,更没有让学生踏踏实实地分析、感受、表达,没有教师的切实感受,使得欣赏教学呈现一种浮浅的表面化倾向。作品深层次的东西,如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所反映的审美特征,以及作品诞生的文化背景等要素则往往很少涉及。这不仅反映出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在思想认识上出现偏差,教育理念滞后,没有认真备课;同时也说明许多美术教师在大学期间重技术轻理论,致使自身专业水平不足,艺术素养及艺术理论知识匮乏。进入中小学任教后,在需要大量理论知识的美术鉴赏教学中就显得促襟见肘,先天不足,对美术鉴赏和美术史缺乏一种全盘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体验。因此,学生常常无法获得将美术欣赏的内容与自身生活体验相融合的共鸣与启迪。学生本应通过作品的欣赏在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得到思想情感的升华与精神的愉悦。然而,教师空洞机械地讲解使学生在欣赏学习中变得索然无味。甚至,有些美术教师对美术史的概念和理解存在着错误和主观倾向。如在讲授中国山水画时,错误地提出“山水画起源于唐代”,讲明清文人画时,主观上把文人画定义为“是地主阶级没落的腐朽的艺术”的定论。因此,学生在欣赏课上不仅得不到教师的正确指导,反而还会使学生的审美取向产生误导。这些年来,一些美术教师长于绘画技术,短于美术理论及美术史的素养;长于技能的辅导,却短于讲课语言的表达及教学环节的驾驭,这个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致使美术教育中的欣赏内容在许多学校形同虚设。

篇(3)

一、何谓“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引入教学领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一种教学模式的构成包括五种要素:教学理论,不同的教育思想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中的核心要素,对其他因素其制约作用;教学程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

经过学者的概括和总结,比较成熟的一些教学模式有:接受模式、探究模式、发现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合作模式、情境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加涅模式、奥苏贝尔模式等等。

二、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1、在华南师范大学,采用先理论学习,再能力培养,然后校外实习这种三级跳远式教学模式。独立增设了以培养学生实践教学技能的“课程与教学论实验”课程。美国芝加哥大学很早就创办了课程实验室,目前美国各州及其学区普遍设置课程与教学实验室。该课程是一门将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加以应用的实验课程,与课程与教学论这一理论型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原理与技能的关系。

该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的空白区域,在二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但从目前就我国教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其普遍推广的可能性较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上海师范大学,采用“三位一体方案”的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中,重点关注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学习、教育实习以及科研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严密的教学方案、采用新型的学习方式、建立发展性的教学评价等措施;在教育实习环节,开展“以公开课为研究课题”的教学及研究活动,使学生在中小学真实情境里,围绕公开课的选题经历一些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实习质量;该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体现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综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师范类专业学生专业水平的集中体现,在许多高校不重视学生毕业论文却更重视毕业创作的情形下,该校反而取消了美术学师范专业的毕业创作,强化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目的就是培养能适应美术新课程改革的稿素质美术教师。

3、华东师范大学的项目研究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即校内理论学习和微格教学,之后开展校外教育实习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在教学模式中渗透了以研究项目为主导的行动研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随时准备思考和重组课程的有知识、有创造力的人”,从而提高教师培育的质量。该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特色是在项目研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联合社会各级美术教育机构,开发和利用社会美术课程资源,以此达到提高实习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有效提高“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

三、关于“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设计的思考

1.对高职高专“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理念、目标的思考

打破以往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课程设计以满足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要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师专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课程,称为就业导向的专业能力课程,其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方法称为就业导向的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模式。教师专业能力课程中的专业能力概念包括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两部分,它们涵盖了技术技能、理论知识、态度素质等教师从业需要的全部能力。

2.对“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设计原则的思考

树立“三维立体”的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原则1:工具性设计原则——以教师专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

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课程是在能力本位课程观指导下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能力”的内涵具有时空属性,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形态的变化和社会劳动组织形式的演变。“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正是完成对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系统学习,培养运用特定教学技术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原则2:针对性设计原则——以任务驱动、项目研究、行动导向设计单元课程

每个单元课程可以由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课程活动组成,目标是完成一项专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一个单元课程也可以看成一个课程模块。单元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以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教学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模式和课程教学原则。

原则3:序列性设计原则——以教学实践应用为目的多元范型教学技能技术课程

高职高专教师教育中的一些课程原则上不是按学科系统化来组织教学内容的,因此对课程内容尤其是技术技能课程内容可进行各种分类,并采用多种教学范式来开展教学。

3.对“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开发方法的思考

采用多角度课程教学开发方法

(1)从小学美术学习领域的角度实施横向立体的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可切合小学美术学习领域,设计课程和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从横向上拓宽学生对小学美术知识的直观教学认识

(2)从教学技术技能角度实施纵向立体的教学模式

就每一节课或每一单元课程来说,纵向的时间发展,即是课堂结构的组合,而各个课堂结构环节的活动开展都需要 教师具备不同的教学技术,如复习技巧、导入技巧、提问技巧、讲解技巧、练习技巧、归纳技巧、结束技巧等等。因此,从课堂流程的纵向角度,采用微格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教学技术训练即可环环相扣地开展起来。

(3)从小学美术学习阶段的角度实施螺旋上升式立体教学模式

小学生美术学习是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在不同年龄学习不同内容、不同技能、获得不同能力和方法。即使是相同课题,教授不同年级,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方法、以及评价标准都绝不是相同的,此即为螺旋上升的立体模式

研究与设计“三维立体多角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各种教学技能和能力。就三年制专科层次教师培育的各类学校,毋庸置疑地应该向工具性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倾斜,以就业为导向的“三维立体多角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体现了快速、实用的特点,在短短的二年多时间内,培养出能上课、会上课的小学美术老师,避免了职前教育与从业实践的脱节,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形成强烈的专业认同、直观的小学美术课程概念,正真发挥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价值。

篇(4)

联系我们

|首页|最新|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计算机|公文|

论文搜索:[热门]素质教育写作总结说课计划心得体会教案操行评语

首页>>语文论文>>各种文体课文中心的概括方法

-

【加入收藏夹】【搜索相关的文章】【关闭窗口】

(一)记叙文

1.分析人物性格。

有时人物性格与文章中心相一致。故分析人物性格,就能看出中心。比如《第二次考试》,主人公陈伊玲的性格特点是勤学苦练、公而忘私。抓住这一性格特点,也就分析出了全文中心:赞扬了勤学苦练的精神和公而忘私的品质。

2.找出行文线索。

行文线索常常与文章中心有关。故找出线索,就能断出中心。比如《醉翁亭记),以“乐”为线索,贯穿了山水之乐、四时之乐、游宴之乐、醉归之乐、与民同乐五个片断。找出这一线索,就能断出中心:突出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3.综合各片断意义。

各片断意义常常跟文章中心相关。故综合揭示各片断意义,就能点明中心。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依次记叙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人、吃雪时对话三个片断,其意义依次是表现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而综合这些意义,自然就能形成中心。

(二)议论文

1.注意文章引论

在三段论或引议联结中,引论常常要提出论题。故注意论题,就能寻出中心。比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引论部分提出了论题:“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据此,可将中心归纳为:改造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2.概括各小论点。

小论点往往是中心论点的几条理由。故概括各小论点,就能确定中心。比如《给青年们的一封信》,设有三个小论点:[1]要循序渐进。[2]要虚心。[3]要有热情。概括这三个小论点,就可推出中心:表达了巴甫洛夫对青年的希望。

3.抓住文后结论

在总分结构中,结论往往与中心合为一体。故抓住了结论,也就抓住了中心。比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分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之后,推出了结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很显然,全文中心就在这一结论中。

(三)说明文

1.依据事物特征。

一般说来,说明文总要抓住特征来说明。故依据事物特征,就能概括中心。比如《珍珠》依次说明了“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珠珍的用途”三个特征。依据这三个特征,中心可概括为:本文说明了人工养殖珍珠的原理、过程和珍珠的用途。

2.理清说明顺序。

篇(5)

2010年获“全国第三届‘梁披云杯’书法大赛”一等奖。2011年入选“首届世界华人运动大会书画大展”。2011年获“全国第四届‘梁披云杯’书法大赛”提名奖。2012年篆刻作品发表于《书画世界》总第153期;2012年书法作品参加“第六届深圳水墨论坛暨80后书法邀请展;2015年论文《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发表于《文物天地》总281期;2015年作品参加北京邕江湾美术馆举办的“书画本来同”四人书画作品展;2016年在山东招远元亨美术馆举办“元亨利贞――焦东华书法个展”。2016年参加北京天大云华美术馆举办的“南北相照”系列巡展。2017年参加日照天大美术馆举办“南北相照”系列巡展。

余有同契焦君名东华,号敬堂,生于鲁郡菏泽牡丹之乡。少年才俊,光仪华表,笃行忠厚,德才并茂。其幼天资即显,尝涂壁为乡人所赞,双亲爱之,送乡里擅书者导以持聿书楷,始以颜柳发蒙。及入学初中,寒暑假期,严慈必遣赴古汴梁艺校,随拜师名家习书法、国画及篆刻。书始上溯魏碑“郑文公、张猛龙”,以索唐楷之源流;国画主山水,遍临《画谱》以求技法之传统;篆刻以汉印为宗,力追典雅方正。由是眼界愈宽,学艺大进。

兹后,闻见愈广,求知若渴,识学无止境,眼手相应,勤奋钻研,负笈鲁迅美术学院。因得窥堂奥之玄妙,浅尝百味,徜徉艺海,书以“二王”为轨范,探“碑学”之涵蕴;循魏书“上窥秦汉旧范,下察隋唐习风”之旨;探宋四家法书之玄机,求“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意境。乐此以忘疲,会古于毫素间。

东华不以此自牖,再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师从刘彦湖先生。刘公德艺双馨,学养深厚,门第既高,才艺愈展。名师高徒,驰骋艺坛,斩获颇丰,获硕士学位。迄毕业,故宫博物院青眼识才,引凤来归,此精诚所至,勤奋耕耘之所得。君寒窗苦读,以专业专修,完琢美璧。今日一入宫门,内府秘殿,鼎彝契刻,悉为之洞开,诚可遇而不可求者。观其近作喜见临金文,摹殷契之书,此摩挲会古之成就。真譬如鲤跃于龙门,鹏抟怒而飞,他日锦程未可限量也。

篇(6)

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在艺术领域中,对幼儿的美术教育是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的。

一、巧设活动环节,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

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教师在组织美术教育活动时,应巧设活动环节,引发幼儿的强烈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并顺势引导,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美术欣赏、美术创作活动中表现出来,最终达到推动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效果。比如我园吴老师在小班组织了一次《苹果》意象绘画活动,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教师先用“苹果说,它会变魔术,可以变成好多种样子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引出第一个环节“观察苹果”,激起幼儿认真观察苹果的欲望,引导幼儿先观察多种多样的苹果,包括整个苹果、半个苹果、切成的一牙一牙的苹果、红色的苹果、黄色的苹果、绿色的苹果、印有福字的苹果、丢失水分后的蔫苹果,带领幼儿先了解苹果的整体特点、局部特征、不同颜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然后吴老师组织第二个环节“画苹果”,请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苹果的样子,用画笔描绘下来,幼儿画的过程中无论画得像不像吴老师都不做干涉;紧接着吴老师启动第三个活动环节“苹果的魔幻旅行”,让幼儿将画面换个角度,运用创造性想象,以苹果为基础来绘画,画出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结果幼儿的绘画作品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十分的生动有趣,有的作品是苹果在边逛街边吃糖葫芦,有的作品是一家人在家里看电视,苹果的原图已经成为了人体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活动环节设计,引导幼儿进行的意象绘画活动的过程,就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过程。

二、恰当“示范”,留出可供幼

儿发散性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有些教师喜欢做示范或者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范例,让幼儿模仿,甚至将“模仿得像不像”作为美术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喜欢模仿是幼儿的特点,而且模仿也常是创造力发展的第一步,但对这个特点应用不当,就会对幼儿创造力的开发造成一种阻碍。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掌握做示范或提供范例的度,将美术创作的自交给幼儿,引导幼儿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进行发散性思考和多角度发挥。例如:我园高老师在教授幼儿学习了“好朋友”的社会教育活动后,组织“我的好朋友”绘画活动,对于画人物,幼儿没有经验,高老师首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引导幼儿总结人的外形特点,比如有眼睛、嘴巴、耳朵等,男人有胡子,女人经常穿裙子等;观察和总结的环节完成后,高老师进行了简单的示范,告诉幼儿人物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接下来就是幼儿的自由发挥式的创作了。在本次活动中,高老师并没有过多地示范,仅在幼儿观察和思考后,及时地做了一次示范,而示范的目的,也不是让幼儿模仿,而是让幼儿了解画人物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高老师多次示范,幼儿必然会进行模仿,也会影响创造力的发挥。

三、启发式引导,充分开发幼儿

在美术创作中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组织美术教育活动时,对幼儿的引导应该是启发式的,也就是所说的话,所提的问题需要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或讨论,让幼儿自己说出答案或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教师告知。例如:李老师组织了一次“圆形变变变”小班美术教育活动,李老师首先让幼儿回答“圆形是什么”,引导幼儿总结圆形的特征;第二步问“什么东西有圆形”,引发幼儿思考,让幼儿从班级环境中去寻找圆形,并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还见过什么含有圆形的物品,这一系列的引导让幼儿对圆形及包含圆形的物品有一个较为充分的认识。第三步问“我们怎么才能画出圆形”,让幼儿自由思考画出圆形的多种方法,比如直接用笔画,可以用盖章模型直接盖出来、借助文具画出来、可以将橡皮泥揉成圆的然后贴到纸上等;第四步组织“圆形变变变”美术创作活动,让幼儿以圆形为基础进行美术绘画创作,提供尺子、彩笔、彩纸等多种物品供幼儿自主选择使用和自由发挥。本次美术活动,李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应该用圆形去作画,也没有直接提供范例让幼儿去模仿作画,而是进行一系列的启发式引导,让幼儿不断地思考和分析,自己去总结答案,逐步深入,充分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经常会不顾常规、“异想天开”,创造性的萌芽忽隐忽现,教师应该及时地捕捉、发现、引导、开发、培育,精心呵护,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让幼儿的创造力得到充足的发展。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幼儿的创造力虽然需要精心培养,但也不是对幼儿所有的创造活动都一味地认同,更不能以成人的标准人为地去拔高,或者刻意地去追求创造的外显结果,需要理性对待,合理、适度地培养。

参考文献:

[1]陈碧霄.“意象绘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3,(3).

篇(7)

基本情况(见简介)

工作自查情况

一.教学管理

(一).管理工作。

根据上级指示结合本校实际及特点,科学实用的制定了:

1.学年.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各项活动课计划.记录和总结。

教师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和奖惩办法,并认真执行。

有教学各环节(备.讲.辅.批.考)的规范要求和标准,执行良好。

有教学效果反馈矫正措施并有效实施。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等。

(二)课程计划

按课时方案要求,开足开全课程.课时。

能按课程.课时的任务认真.细致地完成。

(三)活动课情况

1.我校以贯彻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为核心,以落实《课程方案》为中心,以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体.卫.艺.劳”为目标认真开展“**”工程。

2.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工程领导小组,以骨干带头人为组长,音.体.美专职教师及少先大队辅导员为成员的“体.卫.艺教科研组,做到有人抓有人管。

3.制定了各项活动规划.计划.教案并认真实施,详实考核.记录。

4.在完成每周二活动外,结合本校师资水平,学生素质.年龄特点.性别差异有组织有计划地组建了体操队.仪仗队.鼓乐队.武术队.击剑队.花棒队.秧歌队.足球队.排球队.篮球队.乓乒球队.羽毛球队.歌舞队.绘画组.书法组.棋类组.踢毪组.气象观测组.种植养殖组.科技制作组.童之声播音组.小记者团.校之光编播组.读报组等近三十种学生团体组织。同时学校成立了体育运动队.艺术队,并都能各自定期不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5.这些队(组)都能在指导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全员参与(×××),为学生发展个人兴趣,施展才能提供了多种场所与机会,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我校领导班子以身作则.齐心协力,务实创新.廉洁治校,平易近人.尊敬爱护师生,共谋发展.共求进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领导.教师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兴盛小学的兴盛而负重进取,×××的教师干的舒心,干的有劲。

二.教研教改.基本功训练。<>(一).教师集体备课.说课。

按照“教学系列达标”的实施方案,我校加强对备课评价指标的要求。特别是对集体备课,各科教研组分别制定了集体备课的计划和要求,每学期按计划的时间.内容有效地开展3-×××次。

(二).教师相互听课.讲观摩课情况。

全校科任老师每人至少互相听20节课。每学期×××的专任教师参加各学科10节以上教学观摩课且都有记录。其中,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听课平均在50节以上,每节课后都有明确.客观的讲评。

(三).骨干教师的评选与培训。

为了培养一大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目的,我校每年都制定培训计划,采取走出走,请进来的办法培养各级教学能手或优质课教师。2**年我校在旗教研部领导的抽查听课中评出了张艳全.段丽娜两名优质课教师。**年我校自然教师李全在参加盟小学自然课实验论文评选及实验操做竞赛中获一等奖。今年我校全员听课中选出张艳全.段丽娜.刘爱霞.朱永江.薛志明.李秀霞.李云.李全等十几名优质课教师并为全体教师作观摩课。

(四).教学论文及总结的撰写。

为了使资源共享,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学校要求每名教师每学期都至少撰写1-2篇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总结。本学期撰写论文或总结48篇,超出专任教师数15篇,近两年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技.教育论文精选》,《中国教育教研科研杂志》等刊物上×××余篇。

(五).教改实验项目。

我校提倡每个学科组都要搞教改科研项目,让教师们知道现在只会教书不会搞学科研究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为此我校2**年起承担了旗教研部语文.数学两项教改实验课题。**年我校各科教研组都承担了校级教改实验课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教师基本功训练。

打铁先需自身硬,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我校首先提高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制定了基本功训练计划及要求:1.粉笔字天天练,办公室建了粉笔字展示园地,定期书写不同内空的字展;(如诚诺版.挑战版等)2.钢笔字天天练,教务处负责打分;3.简笔画训练每周2幅而且是统一图画本,基本功训练做到平时训练,年终设奖比武,评出优秀者给予奖励;4.普通话时时讲,特别要求讲课与学生对话必须用普通话。

三.教学效果。

(一).学生学习成绩。

1-2年级优秀率(90分)×××,及格率×××。

3年级优秀率(85分)×××,及格率×××。

4-5的优秀率(80分)×××。及格率×××。

6年级在参加全旗六年制升学考试中全旗语文71.09我校75.85分高于全旗4.76分,数学全旗68.96分我校74.84分,高于全旗6.15分,居全旗第一名。

体育达标率×××。

(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我校“体.卫.艺”教研组积极.踊跃参加组织×××以上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举办的音.体.美.劳及科技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的竞赛。美术组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全国美术书法绘画中×××名同学分别在第四届少儿书画大赛中王永霞.苗延庆同学获二.三等奖;郝玉佩.徐树丽.牛若男.张慧媛同学分别获全国第五届少儿绘画金.银.铜.铜奖;李宁.赵帅二同学获中.美少年儿童环境美术书法竞赛优秀奖。同时我校英语教学开设早效果好。**年我校参加教研部组织的英语奥林匹克竞赛中有×××名学生获奖占全旗获奖人数的×××。培养兴趣,发挥特长以成为我校的传统,我校的办学特色。>(三).学生的学习思想。

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的学生增强了热爱校园,热爱班级,爱戴老师,主动活泼的学习心情愉快活动的氛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思想。

(四).学生思想品德的开展.

我校一直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面向全体,注重基础,发展特长,加强长规的办学思想。因此把德育教育即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当中。每学期都要对学生开展品德评价活动,它包括操行评定和思想品德考核两方面。评定根据《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采取个人.集体和各科教师评定(含校外表现),最后由班任写出评语,记入学生《素质报告册》上,通知本人和家长,从而使我校学生品德优秀率达×××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细致认真的自查后,我们对全体师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按照上级及学校的要求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对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努力改进,继续完成。

对骨干教师的培训需要加强。

几年来,我校只推出了旗级教学能手,优质课教师,尚未培养出盟.自治区级能手,要近快培养出来。

自治区以上量少。

由于我校教师撰写论文时间较晚,没有很好地研究,的理论知识水平,只限于搞好校本学科论文的撰写,而没重视向上级教育出版社投稿发表,明年定将提高。

篇(8)

 

《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那么,如何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呢?在实践教育工作中,我进行了些尝试,现与大家分享。 

一、激发创新的心理 启发创新智慧 

美术不但着重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而且还着用于人格的完善。因此,美术学习处于一种特殊的心态。当人还在幼儿时期,就会用涂鸦来吐露着自己的心曲,宣泄着自己的感情,这些心理因素并存的儿童的表现欲望和能力,也以一种潜在的形式,伴随着幼儿的成长。随着不断增加的外部刺激,这些潜在的心理因素也不断发展,最终表现为儿童的个性。自信自重,独立思考,勇于进取是创新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幼儿对儿歌和故事都是很感兴趣。传统的讲解和示范法只会让幼儿感觉学画的枯燥无趣。而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步骤编成儿歌,幼儿会惑兴趣的多。例如:水墨画《小猪》小猪身体象冬瓜,淡墨画上胆要大,浓墨添上鼻耳嘴,还加后面小尾巴。故事的使用也有多种形式。可以先围绕一个小动物讲故事,再让幼儿学画,他们就会对被画物产生惑情。也可将绘画过程编成故事,老师边画边讲,故事讲完画也完成。幼儿会至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故事的指导下看完老师的范画过程。大班阶段,还可用续编故事的方法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再创造作品。如:动物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做到的事情,通过假想可以表现出来,如动物不会说话,但人类希望与动物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无限的想象。幼儿只有通过大胆的思考,大胆的设想,才会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不受任何科学事实所限制。 

二、传统教育惯性与教学随机形式的融合 

创新是要敢于打破常规,是对创新的追求,但是创新教育不是简单甩掉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而是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术教育中的优良的部分。 

例如:我在上《可爱的恐龙》这一课时,我在活动中设计了“大朋友帮帮我”这一环节,先让幼儿尝试独立制作,碰到疑问引导其小组先讨论交流,还不能解决问题的,可以让全体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再次展开大讨论,确实找不出解决办法的就可以咨询“大朋友”老师,比如有一个小朋友一开始就不知道恐龙该怎样构图,想请老师来帮忙,我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这样告诉他,你确实有困难,应先去问问其他小朋友,让他们来帮助你……最后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在同伴之间互助的形式下解决了相应困难。确实有部分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的幼儿没有解决困难,教师可以在巡视中帮助他们解决恐龙的外形构图过程,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怕失败,不要一碰到问题就依赖老师。 

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作画方式,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同伴之间多向交流,让幼儿在智力上互相激荡,情感上相互感染,操作上互相合作,评价上互相检查,使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并从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作能力。 

三、尝试新材料应用,丰富幼儿创新行为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给幼儿限制绘画工具和材料,统一标准,这样易造成千人一面、异口同声的局面。如幼儿画风景,都是太阳照大树,缺乏创造,抹杀了学生个性。教师应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限制和约束,让幼儿放开手脚,通过大胆的想像去画自己心中的世界。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了解和沟通学生的心灵,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从而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要弘扬学生的不同个性和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去选择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技法,大胆表现,自由创作,可以用铅笔、也可用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布、线、砂纸、塑料、树枝、煤渣、木片……等等都可以自由的选择,可以画、喷、剪、刻、卷、折等,体验各种材料制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提高创作能力,这样易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世界上许多美好的事物是通过假想来实现的。 

美术课程是幼儿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 

四、使用多媒体,挖掘美术多元模式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幼儿运用电脑软件练习绘画,不但可以利用其中丰富的工具来丰富画面内容,而且还可以对所绘画的内容及时进行修改,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幼儿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幼儿的绘画创造能力。 

例如:大班美术活动《未来的城市》,通过电脑在让幼儿欣赏了世界各地的特色城市后,我让幼儿自己利用《金山画王笔》软件通过电脑绘画去设计自己心中未来的城市。首先幼儿在想象的基础上,通过运用《金山画王笔》的各种图形工具进行绘画,然后用填色工具进行涂色,在此过程中,有的幼儿对自己设计得不够理想的地方进行了删除,再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设计;还有的幼儿则利用软件中的辅助图形进行丰富画面,比如添加魔棒、蝴蝶、小仙女等,使画面更加鲜艳、生动。整个活动过程幼儿积极、主动、自信,他们绘画出一幅幅想像力丰富的电脑绘画作品:有海底的环保城市、太空城市、会飞的城市等。 

五、重视幼儿的成果的评价、提高幼儿创造的自信心 

在绘画作品评价上,要为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营造宽松的发展条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表达方式,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幼儿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改革教学方法,把学习策略让幼儿自己掌握,能促进独创性思维的发展。 

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把具体思维阶段过渡到形象思维阶段的桥梁的作用。多角度,多渠道的综合训练,能使独创性思维进一步升华。手脑并用,动手操作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总之,创新教育是必须的,也是任重而道远的,仍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在教育观念上明确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把观念切切实实的转化为行动,而它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我们的孩子! 

参考文献 

[1] 梁志焱.学前教育学[m].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彭兵,陈瑞华.幼儿园探究性游戏课程及活动设计[m].武汉:长江出版社, 2006 

篇(9)

美是一切的开始,绘画,是以感受美和表现美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是幼儿用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言。儿童画并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幼儿的自我表现。在绘画中,幼儿表现的是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于三岁的幼儿来讲,绘画有一定困难,因为这时的幼儿手肌肉尚未成熟,手臂动作很难控制。因此,他们的绘画,只能画出一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然而,正是这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体现了他们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甚至是他们日后在艺术领域中展现才能的起点和开端。作为幼儿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绘画教育,使他们在这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呢?我想,首先应从兴趣入手,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能激起欲望,从而使他们喜欢绘画。兴趣做主,情趣引路,在鼓励中激发幼儿的创造表现,通过实践和观察,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美术活动的重要动力,小班幼儿作为绘画教学的初始对象,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影响幼儿绘画技能的提高速度。对于刚接触绘画的幼儿来说,对一切都很陌生,辩别方位的能力很差,手眼不协调,握笔困难,控制笔更难,如果立刻要求他们画出什么图象,只会增加幼儿紧张情绪,因此不必强求幼儿画出什么东西,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绘画游戏,逐步培养他们绘画兴趣。

1、如传统的《笔宝宝跳舞》,向幼儿介绍笔宝宝住在盒子里,它们每天都要到纸上来玩耍、跳舞,然后再回到盒子里去,鼓励幼儿在纸上涂鸦,教师用提示的方式“笔宝宝会不会跳圆圈舞呢?再跳一个方块舞好吗?启发幼儿画出图形。又如在进行横竖线交叉画网格这一技能的学习时,设计了“捕鱼”的游戏情境,用鱼网网住幼儿,幼儿积极参与,并且能兴致勃勃跟随教师一起来观

察鱼网,有了初步的感性经验,轻而易举地为横竖线交叉画网格奠定了物象基础。 在《造篱笆》美术活动中,这是以画直线为主的游戏,教师事先在纸上画小鸡,并与幼儿一起扮演“鸡妈妈”和“小鸡”,在圆圈上画直线即造篱笆,老师还用“鸡妈妈”的口吻进行引导,提示“小鸡们”把篱笆造的密一些,直一些,不然“大灰狼”会来把“小鸡”捉走的,宝宝们立即认真的画起了“篱笆”,活动结束时,教师用大灰浪木偶佯装无法钻进小鸡家,只能灰溜溜的走掉,使幼儿体会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为了使幼儿绘画活动更直观,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们还经常采用把纸剪成大树的形状,启发幼儿在上面画上大苹果;或者剪个纸盘,启发幼儿画饼干或糖果用来招待客人等等。

3、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可以在活动中为幼儿设置好玩的游戏情境,比如在学习画线条的时候,请幼儿帮助妈妈绕毛线,边念儿歌:“绕、绕、绕毛线,我帮妈妈绕毛线,绕出一团大毛线”,一边提醒幼儿从中心一点向外绕线条的过程,再提醒幼儿大胆的绕出各种颜色的线团,孩子们在活动中 “玩”的不亦乐乎,同类的游戏还有:织毛衣、挂窗帘、花格布等等。

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启发,对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提高绘画技能是很重要的。因为小班幼儿正处在绘画涂鸦期,他们的绘画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没有构思,只有涂涂色块,画画线条,常常画完后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此时如果老师能启发帮助他们想象一下作品象什么,说一说画的是什么,会使他们有所醒悟,惊喜不已,感受到自己本领变大了。老师还要注意观察,及时了解幼儿的设想,帮助幼儿解决想表达而表达不出的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对于激发幼儿兴趣也是很重要的,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可以经常给幼儿一点小小的奖励,如:在画面上画个小鸟,贴个小花等,每当幼儿得到奖励时,会高兴地拿着自己的作品自我欣赏一番,在他们看来,得到老师的奖励就是得到了最高的奖赏,也是对自己作品的肯定,因而对绘画充满自信,由于经常得到全面肯定,渐渐地,幼儿不害怕绘画了,落笔大胆了,对绘画有了初步的兴趣。

二、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让幼儿能够画出自己喜欢的画。

光有绘画兴趣,没有绘画技能,幼儿就表现不出自己所认识的生活 ,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必不可少。

1、采用游戏的方法。

(1)涂色游戏:涂色游戏就是教师画好物体形象的轮廓,然后在轮廓中涂色,激发幼儿对色彩美的感受。如:请幼儿涂红苹果等

(2)添画游戏:添画游戏就是教师画出一副图中的主要形象,然后请幼儿添画一些辅助物。如:教师在纸上画出动态不一的小鸡的形象让幼儿添画“小虫子”“点小米”或画“篱笆,小草”,教师画美丽的金鱼让幼儿在金鱼嘴的前方添画水泡等。 让幼儿主动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开始教幼儿画画时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中喜爱的事物,选择外形可以概括成点、线的物体为内容,如用点画“飘落的雪花”、用短线画“绿绿的小草”、用圆画“苹果、气球”等。圆是绘画活动中最早的图形,画圆圈时,幼儿往往急于将起点和终点合拢,因而不容易成功。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边画边说:“圆圆慢慢圈起来”。又如:画葡萄时一边画一边说:“一个小圆,三个伙伴,许多小圆靠一起,变成葡萄一串串。”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印象和兴趣。

3、使用幼儿熟悉的语言,如把竖线、横线比喻成木棍,竖线比喻成木棍站立,横线比喻成木棍睡觉,弧线比喻成木棍弯腰。讲时掌握幼儿的语言特点,幼儿喜欢用重叠词。因此,在讲形象特征时多采用重叠词,如讲鸭子画法时可以这样说,圆圆的头,扁扁的嘴巴;苹果,圆圆的苹果;熊猫的身体是胖胖的;大象的鼻子是长长的;红红的太阳;绿油油的草地等。多用重叠词,就能加深幼儿对形体特征的印象。

4、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进行教学。把要画的内容编成一个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边讲边画,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

5、多画多练是提高幼儿绘画技能的主要途径,除了每天绘画教学活动外,还可利用区域活动中的绘画角,扮演小画家,引导幼儿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教师为幼儿提供纸和笔,供幼儿自由涂画,并以参与者的的身份与幼儿一起画画,这样就会大大的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鼓励、肯定幼儿

幼儿园的备课不仅要设计好活动方案,还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了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比如,为了让幼儿学画短竖线,我们设计了可爱的小白兔,请你来做客的活动:先组织孩子们到草地上玩,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通过触摸小草来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既在玩中观察。然后,在室内设置情景,以木偶小兔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既在情景中产生兴趣。接着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如草长的什么样?它是什么颜色 的?如果你的草地鲜花盛开,小兔肯定会更高兴等,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既在活动中思维想象。这一做法既面向了全体,又对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孩子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后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画好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兔奖给孩子们,让他们贴在草地上,并鼓励他们:这片草地又多又绿,真好!瞧, 可爱的小兔来做客了!这些鼓励能使幼儿积极创造、表现,而那些落笔胆小或缺乏毅力的幼儿也会因此增强信心,既在鼓励中创造表现。

小班幼儿受年龄的限制,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同时对一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所以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对绘画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比如: “手掌印画”、 “拓印图形”、 “纸团压印”、 “泡泡画”,以及 “添画、吹画”等活动。我们把这些称之为玩色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观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篇(10)

在艺术高职院校里,摄影作为一门素质教育的课程,起着培养美学品味、提高审美水平的作用。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从数码摄影理论与实践、摄影美学与摄影教学结合等方面予以加强。

1摄形与美术的横向比较

在横向与美术比较,纵向与摄影历史发展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摄影艺术的自律性及与兄弟艺术的联系性,能促使摄影眼光、品味和美学理论修养的提高。

美术的特性具有造型性、视觉性和空间性,在平面或三维空间塑造形体、创造可视性的艺术图象。绘画雕塑具有瞬间凝固或静态的特性,与摄影关系最近。所不同的是媒介材料。美术思潮的写实技法、流派在摄影发明后,趋向更为主观的风格和流派的发展,甚至有意与摄影拉开语言距离。摄影以纪实性语言特性见长,深受美术的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等影响。

从媒介材料上看,摄影是光与影的色彩交响的瞬间组合。摄影通过光化学、数码等成像,极具感性特征,是主体和客体的空间交融。

以当今电脑技术数码影像占主导和统治地位的高科技为后盾的映像艺术(电视、摄影、计算机)昌形成规模,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视觉艺术形象,不仅意味着它从根本上制约着设计艺术的更迭和演化(手绘、喷绘等手法己逐步被摄影图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现代高新技术所代替),反作用于美术、设计艺术,而且还对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数字图像后期处理的方便,颠覆了传统暗房复杂繁琐的工艺。美术构成了新的设计艺术形成的技术基础,数码影像则是新的艺术形成产生的审美心理基础。

在这一单元中,结合美术与摄影的共同点,重点讲授构思构图、色调构图、风景人物静物等专题:同时,将美术与摄影碰撞交融所产生的流派风格等,融合在纯粹的技法传授中,使学生具有更开阔的眼界。

2摄影艺术的本体性

摄影与美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对摄影自身语言特性及其艺术规律的研究,属于摄影美学的范围。

随着艺术思潮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典型性的瞬间艺术,已成为传统艺术或一种流派风格的代名词,艺术图像越来越多元化了。摄影象美术那样,可以表达类似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多种图象,可以先设计构思,再摆放物体来摄影和后期进行特别加工。电脑数字软件使这类摄影变得越来越可行,更具有视觉传达效果上的陌生感。这类观念性图象的特征,是具有可计划性和可预见性;而且,摄影也可以象现代美术那样,表达一种多义化的“有意味的形式”。仅靠“纪实性”、“典型性”已远不能解释摄影的本体性了。因此,艺术摄影是包含着具有艺术真实的纪实性或观念性的图象信息,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摄影具有自己所特有的静态的二维图象性。摄影作为静态的图象,与动态摄像、三维雕塑区别开来;二维空间的绘画尽管也是一种决定性的瞬间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但它的完成并非是瞬间成像的。而且媒介材料根本不同。从摄影的媒介方式上看,前期有银盐化学媒介感光、电子感应技术数字成像两种;后期是传统暗房冲印技术、丰富多彩的电脑数字软件加工。用“画笔”—各种照相机进行前期拍摄和后期暗房(数码暗房)加工,实现图象的产生。

摄影具有独一无二的自身语言。摄影的光圈与速度的组合,可以产生虚实快慢的各种变化。’镜头长短的选择,可以表现不同透视效果的图像视角。在一个底片上,用多重曝光可以产生多重图像的特株效果。一幅平庸的素材,在后期处理中,可以升华成鲜明生动的艺术性图象。胶片的颗粒性如加以突出,能具有语言的纯度、冲击力和缺陷美感。摄影构图剪裁的可塑性,往往能使素材“废片”成为好片甚至是艺术品。对光影造型元素的巧妙组合,更是摄影的长处和奥秘。越是切近这些语言特征的图像,越能体现摄影的自身魅力。

综上所述,艺术摄影是以决定性瞬间的曝光成像,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经过后期暗房加工,塑造鲜明生动的光影形象用以表情达意,或通过观念性图像来体现意境、意味的视觉艺术。摄影是外在客体和内在主体的统一,或是内在世界在外在客体上的投射。其中,“决定性瞬间”的摄影前期是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这一单元中,着重把握摄影自身规律,通过典范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分析,进一步提升对摄影语言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借以摄影艺术的大众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3摄影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

在数码图像器材占压倒性优势的时代,传统摄影理论必须变通是肯定的事实:胶片暗房实践和理论更多地让步于数字暗房。

数码图像全方位的知识结构更新有如下方面:

传统摄影理论与数字成像的交融。各种不同档次的器材、特色、成象介绍和探讨等。

加强教学相长的互动性。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到国内外网上优秀的摄影网站自学、互动等,用QQ群进行作业互动交流、和作品品评等。

在教学条件受限制时,要善于因陋就简,进行简单实践。大部分学生只有小型自动数码相机,而不是可以控制快门速度、光圈的准专业以上的相机。这些相机,也可以对摄影色温、构图、用光、色调深浅、闪光摄影、恰当的曝光等等做现场简易实践。用些黑、白卡纸、专用灰卡和简易的反光板,也能在每节摄影课中,结合理论讲授来就地取材,穿插摄影实践。

对各种品牌的相机生产商的图象处理软件和专业的图像软件的把握有较高水平,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意摄影或后期加工。熟悉这些软件,对专业摄影或普通摄影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设计、观念性美术等与摄影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实战意义。

篇(11)

收稿日期:2006―09―20

项目来源: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作者简介:张桂凤(1979―),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北京市海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专业教研室,硕士,主要从事专业学科教科研和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步入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新阶段。尤其是即将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仅旅游饭店服务业每年就要新增4~5万从业人员,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各类学校(含高职院校)加起来也只能提供1万人,缺口达3万。以上情况说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中职人才有大量需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根本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基础,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增强劳动者竞争能力的根本保证,如何针对职教系统专业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则是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法宝。

一、存在问题

1.专业设置的“宽领域”。各区县职教系统专业庞杂且跨度大。如海淀区专业设置涵盖计算机网络管理、幼儿教育、金融财会、中餐烹饪等37个专业,涉及9大类;东城区专业涵盖金融事务、服装设计、汽车维修、烹饪等40多个专业;西城区设置美术、旅游饭店服务、计算机、航空服务、汽车维修、法律、等39个专业;崇文区职业教育包括烹饪、统计、电子商务、医药商品经营、调酒等8大类36个专业;朝阳区有9大门类35个专业;石景山区中等职业学校也开设了24个专业等等。各区县专业设置的“宽领域”给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专业教师的多层次。职教系统中的专业教师队伍像一个大“拼盘”,有年龄大小之分,有专职兼职之别,有基础层次的不同,也有行政任教的差异。继续教育培训中既要统揽全局,也要兼顾个体。拳头既要抓全也要抓牢。同时又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给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3.教师与实践的“脱钩”。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特点是社会实践。职业教育姓“职”,体现方式就是专业。旧的培训模式往往重视理论培养而忽视技能操作,对于专业教师,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差,对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知之甚少。

二、解决方法――“手抓物”培训法

1.在教育对象上。坚持“张开手掌”的原则。手指集中并拢抓实物的效果远不如张开手掌抓的多、抓的牢。每个区县专业教师的专业跨度大,范围广,数量多,如果培训部门以提高专业针对性为出发点,只能分专业分学科进行培训,每个学期至少要举办几十个门目繁多的专业培训班,且有些专业属于小学科,教师数量有限,这样开展培训耗时耗力也不现实,如手指数量有限。如果把所有专业教师集中统一进行培训,针对性不强,学科的个性没有得到体现,如手指收拢。如果按照类别把专业统一划分为几大组,选派区级专业教研员作为专业大组的组长,负责安排每一学期继教培训内容。把工作量合理的分配给专业教研员,使专业活动和继教学分结合起来,培训部门起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这样既增强了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又提高了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2.在层次把握上。坚持“长短不一”的原则。手指有长有短,就像教师的层次迥异一样。无论是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还是资历丰富的年老教师,无论是在一线打拼的专职教师,还是行政部门的职员,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分层次地开展培训工作,更贴近教师的实际需求。有集中培训(如教学理念培训)和分散培训(如各专业学科的针对性培训);有部分培训(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培训)和全员培训;有特殊培训(如教学校长、教学主任培训)和普通培训;有补偿性培训(年轻教师培训)和基础培训等等。不论是哪种层次的培训,都要求各具水平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虽然手指有长有短,但要努力延展,才能抓到更多。

3.在内容安排上。坚持“适宜适度”的原则。既然是用手抓物品就要考虑适宜,不能伤及到手抓不了物品,同时还要考虑适度,物品太多,手掌难以掌控,造成浪费。因此要根据职教系统专业教师的实际需求适度地安排培训内容。另一方面,还要保证继续教育学科内容即物品的多样性,既要有共性内容,又要有体现学科个性的内容,在保证教师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形成教师个人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的同时,又保证教师整体队伍得到全面地提高。属于共性类中的某些内容,比如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研教改、心理健康等先定位在公共课要求上,达标后,再向相关专业提升,属于提高性的个性类内容,比如美术专业的外出写生、财经专业的实训基地参观、计算机专业的生产一线学习、花卉专业的花市考察等等。

4.在模式制定上。坚持“能屈能伸”的原则。手要能屈能伸必须有灵活的关节做保证,关节就像社会实践,实践的越多,关节就越灵活,手就越有活力,物品抓得才会更多。因此要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要求专业教师上生产第一线,学习新技术,了解新动向,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紧密结合。

(1)加强社会实践的目的

首先,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打破原有专业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增强改革意识,实现向能力教育模式的转变。通过社会实践所拿到的一手资料,高标准的进行新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设计,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性。

其次,通过社会实践,确立能力培养为主线、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严格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全面构建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模块,彻底改变脱离实际、教非所需、学非所用的课程体系。

再者,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对教材进行改革。适当删减教材中脱离学生实际的部分,增加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课程,多渠道开发校本教材体系,按照就业方向性课程编写学校的校本教材,使其紧密联系生产岗位实际、融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于一体,使教材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改革都源于社会实践,源于生产第一线。

(2)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模式

在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要建立一个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社会需求的新的培训模式。

1)职业教育理论学习阶段。通过自学、报告、讲座等形式,使教师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促进教师形成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教学课题研究阶段。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与研究,探讨教学过程重遇到的困惑问题,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3)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这阶段包括两个模块:课堂教学和岗位实践。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是通过研究课的准备、实践、说课和集体评课,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共同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培养是通过专业教师到社会或用人单位进行实践,了解生产一线对教学要求的最新信息和用人标准,及时改革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有效地培养专业人才。4)总结提升阶段。通过对理论学习的体会、教学实践的反思、论文的交流,使教师观念得到更新,建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认识和水平得到提升。

每个模块都需要明确任务,设定“最小元素、基本内容”,落实每个模块的工作,保证整个过程的连贯,最终形成完善的培训系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时要建立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本着整体性、发展性、实践性、反馈性的原则,针对专业教师培训的特点,从全局上、时间上、行动上以及思维上对老师进行培训。

三、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途径

1.自学。培训部门拟定学习提纲,写出提示和要求,让学员自己学习。培训班负责人进行检查指导,一般技能等知识都可以采用此法进行学习。

2.整体培训。(1)举办报告讲座。聘请专家学者作报告和讲座,集中培训促进教师更快的形成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举办区级研究课。教师们在合作交流中优化教育教学行为,在说课、评课中提高自己剖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驾驭教材、教法和研究学生的能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3.部分培训。(1)开展“纵向”教研活动。局限于同一专业同一学科,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讨,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专业教师的教研能力。(2)开展“横向”教研活动。

不同专业的教师开展研究课活动。学科之间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立足于本学科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不同学科的潜力与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

4.个人培训。在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推行“下线”进修制度,每学期要求专业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深入企业进行锻炼,时间不少于1周。专业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根据专业特点和服务范围,每学期自行安排实践时间,每学期末上交实践证明和材料。

四、应用结果

1.课堂教学能力。本学期有27位教师做了区级研究课,156位教师做了校级研究课,区级研究课听课人数累计477人次,给部分教师创造了展示的机会,给大部分教师创造了交流提高的机会。

2.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学员根据确立的课题进行研究,共收到论文183篇,有近三分之一的优秀论文刊登在海淀区“十五”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中。论文从先前的不懂格式到现在格式规范,论文内容的质量较之先前也有了全面提高。

3.专业技能。2005―2006学年举办的学生专业技能比赛中,7名获得一等奖,17名获得二等奖,26名获得三等奖,获奖率为53%。学生专业技能比赛不仅强化了职业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

4.培训效率。这一学期开展专业活动7次,包括研究课3次、参观花市1次、财经研讨1次、美术写生1次、烹饪实地调查1次。较之上一学期开展的研究课1次,参观供销学校1次、参观华旗1次,美术研讨1次的专业活动在专业覆盖面、活动次数上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