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设备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做好“五定”工作
在设备管理中,胜利海洋采油厂始终抓主“五定”、“三过滤”这一主线,努力做好现场设备管理。设备“五定”制度指的是对工作实行“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人”的科学管理,其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如下:
(1)定点是指首先明确每台设备的点,它是设备管理的基本工作。定点的要求是:①各个设备都要按图规定的部位和点加、换剂;⑦设备的操作工人必须熟悉有关设备的部位和点。
(2)定质是指要确保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它是保证设备的前提。要根据卡片或图表的要求加、换质量好的材料。定质的要求是;①必须按照卡片和图标规定的剂种类和牌号加、换;②加、换材料时必须使用清洁的器具,以防污染;③对油实行“三过滤”的规定,保证油质清洁度。
(3)定时是指要按照卡片和图表所规定的加、换油时间加油和换油。对大型的设备按周期取样化验。定时的要求是:①设备工作之前必须按照要求检查设备系统。对需要日常加油的点进行注油;②设备的加油、换油要按规定时间检查和补充,按计划清洗换油;③大型油池要按时间规定取样检验;④关键设备按检验周期对油液取样分析。
(4)定量是指按照规定的数量注油、补油或清洗换油。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定要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的油箱液位补充。定量要求:①日常加油点要按照日常注油定额合理注油,既要做到保证,有要求避免浪费;②按油池油量的要求补充;③换油要按照油池润量,循环系统要开机运行,确认油位不再下降后补充至油位。
(5)定人是指要明确有关人员对设备工作应负有的责任。定人的要求是:①当班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系统日常检查,确认正常;②当班操作人员负责日常加油部位实施班前和班中加油。
在“五定”管理的“定质”中首先提出的是确保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合理使用油。要想做到合理有油。必须对油指标、分类、牌号等有所了解,在理解、明白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正确选择油。设备所使用的剂按形态分为液体油、气体剂、半固体剂和固定剂。我们常见的油品质分类标准有:API美国石油协会标准,SAE美国汽车工程协会标准,ISO国际标准委员会标准。我国从1987年以来,逐步等效或参考ISO的有关标准制订了材料的系列国家标准。GB/T7631.1《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根据应用场合将剂分为19组。
正确选用材料是搞好设备的关键。材料的选择要根据摩擦副的运动性质、组成摩擦副的材质、工作负荷、工作温度、配合间隙、方式和装置等条件合理选择。一般设备出厂时,设备操作说明书会推荐适宜的材料。原则上要按照所要求的品种、牌号使用。当需要自行选择设备油时,主要参考如下质量指标;
(1)粘度是表示油的粘稠程度的指标。粘度是决定油膜厚度的主要因素,是选用油的主要依据。
(2)油品的牯度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的性能叫油品的温粘特性,用粘度指数(Ⅵ)表示。油品的粘度指数越大,说明在温度变化时其粘度变化越小。液压油、内燃机油、齿轮油等油要求有较大的粘度指数。
(3)闪点是油的安全指标。即在规定条件下,将油品加热,蒸发出的油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与明火接触产生闪火时油的最低温度。闪点的高低表示油品含轻质馏分油的多少,是油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闪点高于工作温度的20℃~30℃。
(4)倾点和凝点是表示油低温流动性的指标,凝点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油品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最高温度,倾点指被冷却的油品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倾点代表油的低温工作性能。在北方海上平台设备选用具有低倾点的油,一般油的倾点要低于最低工作温度15℃~30℃。油的倾点也影响内燃机的低温起动性能、磨损和燃料消耗。
除上述主要油指标外,还有水分、中和值、酸值和碱值、氧化安定性、残炭、抗乳化性、等指标,这些指标在设备油品的选择、检验等都是重要的参考。
“五定”中为了保证设备油的品质,要求对大关设备按照规定要求,定期取样化验油品质。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在设备管理制度中规定:在用大关设备每200小时化验一次油样,备用设备每500小时化验一次。另外中心一号2台燃气轮机、中心二号2台天然气压缩机组每月取油样送技术检测中心做铁谱分析。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0599
国内刊号:11-2503/F
邮发代号:2-39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1医疗设备计划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是设备科是一台设备从论证、购置、应用到维修全过程的轴心,因此,医疗设备计划管理首先是要健全设备科的建设,应用合理的人员配置及精干的人才队伍,实行优化组合,定人定岗。作为技术管理科室,设备科负责制定全院的设备配置计划。医院应成立设备管理委员会,由主管院长及设备科、后勤科、有关科室领导和专家参加,是医疗设备管理最高决策机构,设备购置,特别是大型设备购置计划应交设备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评价,它可使设备管理决策由行政决策变为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由行政管理方式转变为技术管理方式,这样的机制可避免个人决策带来的极大决策风险。 预算是医疗设备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应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以量入为出,兼顾发展的原则,编制年度设备预算,提交设备管理委员会讨论。医疗设备的采购必须大力提高透明度,让使用科室参与进来,实行群众监督,从而及时、优质地完成采购任务。
医疗设备的计划管理,作为医疗设备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关系到管理质量核心内容,因而是一个关键性步骤。
2医疗设备技术管理
建立起一整套设备技术管理机制,使医疗设备从到货开始的一系列过程,如分类编号、库房管理、使用管理、技术档案管理、维修管理等能有机地运作起来,使设备在全过程中都处在管理的监控之下,才能真正使医疗设备用好用活。
提高现有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起设备科、各科护士长、各保管小组或个人三级完整的管理网。设备科管理人员负责协调组织,各科护士长或财产保管人员负责本科设备仪器的保管和使用,做到层层负责,包干到人。同时,必须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保养程序、技术培训及维修等制度,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增强其工作积极性。
设备的合理使用与设备耐用期限的长短、性能的好坏、工作效率和测试精度的高低密切相关,医用仪器设备的合理使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设备、特别是大型设备要配备专职的合格的操作技师;(2)要专机专用;(3)注意电源匹配及稳压;(4)要为仪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延长仪器寿命,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
除了合理使用外,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要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建立并严格执行三级保养制度,特别是大型的高精尖设备,通常需与厂商签订维修协议,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建立保养检查记录卡,详细记录每次保养的项目如保养周期、保养者姓名及检查人员的检查结果等。
3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是医疗仪器设备的全部历史记录。每份档案都汇集了某一台设备从选型,到采购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淘汰或报废为止的各种有关信息资料,客观、完整、连续地反映了医疗仪器设备的产权运动、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全过程。它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的技术依据,也是处理经济纠纷和技术纠纷的法律依据。作为仪器设备的信息之源,仪器设备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加强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十分必需做好以下两点:
3.1认真做好设备档案的收集工作:首先要保存好原始设备资料,如开箱验收报告、设备使用记录本、合同书、使用说明书、维修说明书、技术图纸、产品合格证、保修单、配件表及其它有关资料;其次要及时手机设备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如安装报告、使用情况、故障记录、维修和保养记录等。
3.2建立健全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要把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医院总体管理制度当中,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经济责任制,使其与工作人员经济利益挂钩。强化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意识,使全院职工都来关心,支持这项工作。
4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与质量控制
维修管理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运行和质量控制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是医院能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设备的长期使用会导致各零部件逐渐老化,其性能将逐渐降低,故障频繁出现甚至功能丧失。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情况将造成医疗工作停顿,影响平均住院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因而医用仪器设备的维修就成为设备管理的中心环节。
在医用仪器设备的维修工程中,要注意预防为主,保修并重,做好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工作和有计划的检修工作。维修人员要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要及时向维修人员反馈仪器状态信息。
(1)设备的检查:检测和校验设备的运转情况、工作状况、工作精度,全面掌握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是设备维修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设备保养工作,对设备要进行:①日常检查,即结合日常保养由操作人员每天进行的例行检查②定期检查,由维修人员结合二级保养进行③年终检查,目的是掌握技术状况,摸清存在的问题,作为编制明年修理计划和做好修理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
(2)设备的修理:根据修理的方式可有被动维修与主动维修。被动维修一般是设备发生故障之后,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与医学工程科联系并处理。而主动维修是工程技术人员主动下到临床科或医技科室,巡回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听取操作人员反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应提倡预防性维修,减少被动维修,这样可大大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节省开支。
(3)设备维修中要注意的问题。在设备维修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维修室必须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维修程序展开工作;2)维修技术人员应积极参与医疗设备的安装、验收及操作使用、维修等技术培训;3)维修技术人员要加强与医疗设备采购人员的协调配合工作;4)充分利用医疗设备的技术档案资料,为维修工作提供保障。
1引言
煤炭作为不可替代的能源之一自18世纪以来被世界各国广泛利用,在推动人类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享有“工业的粮食”之美誉。新时期,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煤气化技术的日趋革新,再加上煤炭资源的丰富储存量,致使煤炭资源在现在以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重要的能源之一。煤炭资源是我国最主要的基础性能源,在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我国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而煤炭开采业属于高强度、劳动密集型作业,因而表现出对设备依赖性极强的显著特征。所以,设备已经不仅成为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为企业顺利生产、盈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重视企业设备,以人性化的理念对其予以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对煤炭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国内外研究概况、当前煤炭行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煤炭设备管理的对策并予以论述。
2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经济词典中指出,设备管理即指企业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选择评价、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处理等。从该定义可以看出,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正是该性质不仅决定了设备管理工作的长周期性、复杂性,而且也充分说明设备管理对于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重要性。
设备与煤炭的产量、质量、生产成本、单位信誉、企业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积极性、工作环境质量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设备在这些元素构成的单元中处于核心地位。首先,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煤炭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而单位时间内生产量的提高和煤炭质量的提升会显著缩减生产成本,进而增加企业利润;其次,在既定时间内,高性能设备更易按时保质完成生产任务,对于维护企业信誉、保证日常煤炭供求、维持市场煤炭价格平稳、缓解因煤炭供给短缺造成的不稳定因素起到重要的影响。再者,煤炭生产的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直接与设备的安全性能相关联,性能良好的设备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放松工作人员的情绪、保证其全身心投入工作、减少操作失误引发的煤矿事故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综合性能优良的设备还关系到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质量和卫生情况,这对于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改变传统观念中煤炭行业作业环境脏乱,安全隐患显著的不良形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人的人身利益、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潜在社会效益。设备质量的优良与否取决于设备的管理工作,即设备管理。广义来讲,对设备的管理涉及提出设备需求检查库存是否有此设备确认无该设备设备配套设备采购设备组装设备调试确认可投入正常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设备修理改造与更新废旧设备处理等环节。由上可见,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陈春霞进一步指出设备管理集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经济学为一体,涉及到的理论包括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经济学,运筹学、故障物理学、可靠性工程、人机工程学、摩擦学、组织行为学等许多领域.[2],所以,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不仅意义重大,而且管理过程复杂,需要多学科为理论基础予以辅助。
3设备管理国内外研究概述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关于设备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的是美国、英国、前苏联和日本,代表性的管理模式有:美国的后勤学、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和使用制度以及日本的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
3.1国外设备管理研究简介
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和使用制度也称为计划预修制,它是根据设备的磨损规律和技术状态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以达到促使设备长时间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的设备管理制度,是一种基于统计资料的经验总结。其常见方法主要有:检查─维修法、定期维修法以及强行维修法;另外,它将设备的磨损规律划分为3个阶段,即设备的初期使用阶段、渐进磨损阶段以及加剧磨损阶段。维修设备的最佳时间点是设备磨损由渐进磨损阶段向加剧磨损阶段过渡前的那一点。由该管理制度可以看出,它比传统设备损坏后再修理的管理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可以有效地避免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的发生、也避免了设备出现问题后再修理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是如何准确地把握好合适的维修点成为了该管理制度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维修时间过早或者维修时间过迟而没能很好把握最佳维修点的现象。
设备综合工程学是由英国维修保养技术杂志社主编丹尼斯·巴克斯于1970年提出,该概念以人性化的观点将设备的一生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强调提高设备先天的可靠性、维修性,注重设备从设计、使用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反馈,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对设备予以管理和研究,最终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费用最优化。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多方位对设备予以管理和研究,把增强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作为保障其后续功能正常发挥和节约经济费用的重要条件。
美国后勤学的兴起源于国防部要求武器供应费用最低,追求设备的可靠性以及可维修性是其主要的实现途径,它侧重于强调通过设备制造厂商的后勤工作促使军事武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而对武器使用者的管理涉及较少,正是由于该特点被诸多研究人员认为该理论对常规的生产性企业指导意义不大。
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是一种要求企业所有人员(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通过参与设备的整个保养和维护系统来实现企业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以及设备性能的改善,以达到提高设备综合利用效率、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TPM 的内涵已经从最初的“预防保养”扩展到追求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TPM的设备管理理念从生产部门外延至研发、管理等诸多部门,而目标也由追求设备效率演变为追求企业生产系统效率最大化,因此,它是对生产维修和设备综合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3],因为被业界人士认为全面预防保养比综合工程学更有效实用.[2]。
3.2国内设备管理研究简介
我国的设备管理体制经历了事后维修计划预修制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法提出设备综合管理模式设备综合管理模式的应用。从该演化过程来讲,我国的设备管理模式起步比国外要晚,而且我国的设备管理模式是在吸取了国外先进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诞生的。1987年7月28日国务院正式《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即设备管理条例,它对规范我国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本应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传统企业管理体制的原因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致使该条例并没有很好贯彻实施,表现在不同企业设备管理模式都不相同、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也截然不同。因此,制定标准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设备管理制度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
4当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4.1设备管理观念落后
企业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与企业领导的管理观念直接相关,当前煤炭产业中表现出的“重煤炭生产、轻设备管理”的理念还较普遍。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只注重机电设备的持续运行,设备出现问题不得不进行维修、保养的时候才采取对应措施,没有形成对机电设备予以持续维修、保养的体制,更没有将设备综合工程学、全员生产维护以及我国的设备管理条例等先进理念作为理论参考。部分企业只注重设备运行时的表面效益、忽略了定期、自主维护设备的潜在价值,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未能将设备的重要性提升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因此,更新煤炭设备管理的陈旧理念已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举措。
4.2设备管理制度缺失
设备管理制度的缺失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制定针对设备的管理制度,机电设备出现损坏情况后,管理人员直接随机处理,完全是一种被动的事后维修模式,另一方面表现在企业有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但是它又可以分为两类情况,一种情况是这些管理制度只做表面文章,供领导检查应付,根本不去执行;第二种是有制度,设备管理人员也想认真执行,但是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具有可行性,执行难度大或者执行效果甚微,致使出现设备管理制度脱离了实际的管理环境。这些情况都使设备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大幅降低,也就失去了通过全面维护、修理设备而实现设备效率、企业效益最优化的目的。
4.3设备管理举措滞后
设备管理的举措滞后主要表现在对设备没有进行合理登记、维护、清洁、储存、缺乏强有力的维护保养规划等。设备管理的核心是要对设备管理活动予以实际操作,观念的滞后致使相应举措也远远落后于合理的管理措施。当前设备管理中还出现购买设备与预期功能有偏差,使用中的仪器还存在维护过度和维护不足的情况,停用设备存在零部件堆放混乱、卫生状况脏乱差、存储地点不合理,管理设备的人员不用设备而用设备的人员不管设备的两极风化情况比较严重。这些举措都严重违背了科学管理设备的基本准则,使设备的使用周期缩短、增加了设备后期的维护修理耗资、不利于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企业生产卫生环境质量过低、削减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状况。
5完善设备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5.1更新设备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推动煤炭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合理化、高效化的重要前提,因此,抛弃原有的落后理念,顺应并积极实践当代社会的设备管理潮流意义重大。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将设备管理工作形成一项长效机制狠抓不懈,彻底抛弃原有“只重生产,不重维护”的落后理念。其次,要积极研究和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作为指导煤炭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不仅要要引入和学习设备综合工程学、全员生产维护制度以及我国的设备管理条例中的精华部分,更要将系统论、决策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优秀理论纳入到企业的设备管制措施中,通过实践一条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管理之路实现煤炭设备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进行,最终实现设备生产效率最优、设备维护费用最低、企业生产成本最理想、企业竞争能力最强。
5.2优化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作为理论指导,更应该将经过学习而自主提炼的理论精华以制度的形式予以呈现,当然,制度的制定要严格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可行性,可行性就是要求企业工作人员在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定管理制度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仅用高深的管理理论凭空堆砌,只有符合实际工作环境的管理制度才具有价值;第二,可操作性,可操作性要求制定的管理制度要求执行难度要适中、执行效果要显著。执行难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制度的发挥,合理的制度应该设置阶段性目标,这样有利于目标的逐渐实现,从而使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从涉及范围上讲,一份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应该从设备的选择、使用、维护、改造、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着手,制定包含这些环节的综合管理机制。从涉及对象来讲,要明确责任到人,将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员工纳入管理机制中来,形成周期培训、周期实训、周期考核的良好机制。从涉及内容上讲,应该包含管理对象、管理组织与管理责任人、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奖惩措施、评价指标等内容,切实保证制定的制度能够有效促进设备管理工作。另外,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灵活予以实施且不断反思革新,最终形成适合自身企业的长久设备管理机制。
5.3强化设备管理举措
设备管理理念更新后更为重要的工作是开展具体的行动予以贯彻,因此,强化设备管理举措构成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具体表现在设备购置阶段加强设备实际性能与预期性能的研究,确保购置的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符合实际需要,当然还需要注意的是购买决策要切实综合考虑当前设备成本与后期潜在的维护费用之间的关系,从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综合考虑。其次,对设备要形成定期维护的可行规划并严格按照该规划对设备予以合理、及时的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再者,对停用的设备要选择合适的地点予以保管储存,做到有序、配套堆放,及时登记,定期予以清洁维护;另外,无论是设备操作人员还是设备管理人员应该统一思想,共同携手形成爱护设备、合理使用设备、规范维护设备的新局面,抛弃管用脱节的不良习惯,打造管用一家的良好氛围,使企业中每位员工将设备视为自己的珍贵财产,这将极大地提升设备管理工作的成效。
2012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6结语
设备管理是保证煤炭企业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安全环保、高经济效益运行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当前国内外设备管理的相关情况对于促进煤炭设备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体而言,我国的设备管理的研究要滞后于国外,是在国外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而来,而且我国颁布的设备管理条例也没有很好实施,致使当前设备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设备管理观念落后、设备管理制度缺失、设备管理举措滞后等不良现象,据此指出更新设备管理理念、优化设备管理制度、强化设备管理举措是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设备的日常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制订维护标准并严格执行维护标准。主要有两种:点检标准和标准,这两项标准的正确制订,对设备的高效使用产生直接影响。①、点检:点检就是通过对设备运转部件作正确详细分析后,制订标准(如温度、压力、振动、声音、腐蚀、泄露等),然后采用各种手段,例如听、看、摸、嗅等,对这些部位按测定标准定人定时进行运转正常性判定。重点部位需采用高精度仪器,如振动测试仪、磁粉探伤仪等,这是发现设备事故并将其消除于萌芽状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有设备管理部门应不惜重金,培训点检人员,配备高精仪器。②、标准:绝大多数设备故障是因不良而加重设备磨损造成的,应重视标准的制订和执行工作。制作这些标准时,应该从运转部位速度、间隙参数、受力情况、温升以及设备工作环境、性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免在实际过程中,形不成油膜或油太多,起不到作用并造成污染和人力物力浪费。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企业和时期都有不同的点检标准,设备管理人员应因地、因时、因经验制订,不可盲从。标准制订结束后,应会同生产人员、维修人员会审后,再投入生产使用并严格监督执行情况,定时检查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按规程操作,切不可马虎从事,定要严格执行奖惩等各种制度。(2)全员参与管理:在很多企业,存在一种误区,认为设备管理是设备技术人员和维修维护人员的工作,与生产操作人员无关。其实生产操作人员是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他们虽然对设备的结构、原理不如维修人员清楚,但他们对设备的使用性能比维修人员要熟悉得多,加之他们常年累月就在设备跟前,因此,异常事故发生前,往往是他们先发觉,并且得以避免。但正因为他们不是设备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所能发现的,也是比较显而易见的,对于比较隐蔽的,就难以及时发理,这就要由设备管理人员制订标准,交由他们负责。详细制订工艺操作规程并严格监督执行。生产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设备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设备管理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应引起足够重视,共同制订工艺操作规程并随时监督。
2.设备维修
设备从试车生产开始,至报废为止一般要经过3个阶段:磨合期,正常使用期,性能衰退期。其使用寿命是由无形磨损程度、维护保养质量决定的。(1)提高相关人员素质:第一、采用自学、进修、授课等方式,综合提高设备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让大家理解科学管理,运用科学管理。第二、多渠道、多层次提高维修人员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2)合理安排大、中、小修时间及内容。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原因,如振动、腐蚀等,原有精度会降低,设备管理人员应适时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前期应作好准备工作,包括修前检查(目的是掌握设备具体现状,充分做好修理的有关备件、工具等工作)、备件准备、网络制定、标准制定、财务预算等,确保以最短工期和最少资金完成检修任务。(3)设备绝不能带病作业,设备发生故障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修,制定抢修方案,脱险后在进行后续补修,绝不能带病作业,对于重要部位,应制订严格维修标准,对维修人员给以指导和正确约束。(4)维修质量检查:设备维修结束后,设备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应一起对维修质量进行检查。项目包括结构检查和精度检查。结构检查即检修修后设备是否完整,有无遗漏等。精度检查即检查修后设备是否保持原有精度和性能。精度检查是一项细致和重要的工作,经验表明,如果精度达不到,维修部位很快会发生同样故障,因此一定要耐心进行这项工作。
关键词: 煤矿;设备管理;加强
Key words: coal mine;equipment management;strengthen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62-02
1加强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煤矿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企业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通过修理、改造和更新等手段恢复设备的性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成本,促进煤矿企业的生产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要发展就要生产产品,而设备是生产的基础工具,因此设备管理工作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工作,设备技术性能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煤炭企业的煤炭产量高低,还关系到生产的成本和效益,更是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设备管理用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获得最佳的设备效率,因此,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唐山矿始建于1878年,是一个具有130余年历史的老矿,被誉为“中国第一佳矿”的称号。唐山矿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不同时期的设备品种俱全,存在设备老化、型号繁杂,部分设备超期使用等问题,另外部分设备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款的规定,存在安全隐患。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唐山矿的发展。煤矿常说的一句话:“抓住机电就是煤”,也说明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先进的设备管理技术应用,利用不断发展的技术设备市场,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节省设备投资、减少设备运行费用,延长设备的寿命周期,对进一步提高唐山矿的经济效益、提高员工的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2设备管理方法和技术
设备管理要求在设备管理全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使设备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进行企业设备管理。
由于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维修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唐山矿经过百年长期实践而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方法有:“巡回检查法”、“例行保养法”、“点检制”、“四懂三会”、“示板管理”以及“摸、闻、听、看”状态监测诊断方法,在设备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设备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对设备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推广应用,如设备综合工程学、全员生产维修(TPM)、设备综合管理、状态维修(TBM)、可靠性维修等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故障诊断检测等新技术在设备管理中不断得到应用。
对于一台设备来说,其寿命分为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自然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经过自然磨损、老化、直至报废的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延长设备自然寿命的措施,就是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技术寿命是指从设备投入使用,直至因技术落后被淘汰所经历的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先进的设备不断出现,必然造成在现有设备的自然寿命尚未结束之前,技术寿命就已经完成的状况。科学技术发展愈快,技术寿命就愈短。为了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就要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经济寿命是根据设备的维修费用决定的设备寿命,是从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设备的使用期限。在设备自然寿命后期,由于设备的磨损、老化,需用较高的维修费用继续维持设备的使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就应该考虑设备的更新,并通过计算设备经济寿命以确定最佳更新周期。
在加强设备基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设备的周期寿命,制定设备改造、更新长远规划,积极组织落实,充分发挥出各类设备的效能,以使矿井整体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3唐山矿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个企业设备管理采用何种模式都必须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相结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及运行机制相符合,从实际出发,建立企业设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使设备投资和设备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就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在设备管理中应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贯穿设备管理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唐山矿是百年老矿,历史悠久,随着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工作的开展,引进了不少先进的技术设备,设备管理体制也逐步发展和完善,设备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以后设备管理中进一步做详实的工作。根据此情况唐山矿设备管理科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审定了《唐山矿设备期寿命管理五年规划》,对设备管理现状分析如下:
3.1 设备种类、规格型号多,老旧设备占有比例较大。造成设备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能、节能效果落后。
3.2 在设备管理中未充分发挥设备管理科主管设备的作用。造成设备维简、大修内容计划性差,维简、大修计划调整情况较为严重。
3.3 设备选型过程中对所选设备的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分析论证不足。
3.4 对技术淘汰、老化的设备不能及时更新。
3.5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重生产轻设备管理,私自调剂设备的现象。使设备寿命周期缩短,费用增加。
3.6 目前未达到重点区域的重点设备重点管理。
3.7 对设备统计的系统管理及网络管理不规范,对在用设备寿命周期未能实行跟踪管理与统计,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设备维修和寿命周期情况。
3.8 维护保养和检修人员的素质和现场作业环境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任重道远,完善机电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和检修质量标准化尤为重要。
4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措施及对策
由于设备技术向大型化、精密化、电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设备投资也不断增大,而与设备相关的费用如折旧费、维修费、能耗费、税金等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因此,管好、用好、修好、改好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了;如果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事故,对连续生产的煤矿企业来说,会造成停产和经济上的大量损失和浪费。针对唐山矿目前设备管理的现状,提出自己对设备管理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4.1 定期制定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规划购置设备时,应符合唐山矿长远发展规划对煤炭产量规模和待开发岳胥区的地质条件的要求,既要防止出现大马拉小车,又要考虑设备一定的富裕能力,结合唐山矿的目前设备现状充分进行调研论证,详细考察设备生产厂家及用户的使用情况,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综合考虑设备配套、节能等性能,使选择的设备最适合唐山矿的实际生产情况。定期对矿井各生产系统的设备性能进行监测,对能耗高、效率低下的设备,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研论证,提出改进方案。定期深入设备维修人员及采掘开区队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组织技改革新并向生产厂家反馈。去年论证的唐山矿排水节电论证方案,为我们加强设备管理开了一个好头,该方案的顺利实施,每年为矿井节省排水电费111.48万元。
4.2 实行设备寿命周期管理设备寿命周期管理是对设备从技术上和经济上综合进行管理,是科学的管理方法。首先要求我们对唐山矿设备的现状情况摸清设备的家底,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设备改造及更新发展规划,加强设备的支领、运输、使用、维修、回收管理,在设备管理科的组织下,会同有关部门对设备管理实行动态跟踪精细化管理,并定期研究设备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使设备寿命周期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4.3 加强设备管理人员培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加强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对设备管理理论和设备规程进行有关培训;根据岗位职能对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学习。通过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相关人员的素质,使各项设备管理工作到岗到位,使设备管理工作提升到比较高的档次,使每个职工都能成为本岗位优秀管理者和操作者。以适应现代化设备对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技术,创造新的管理经验,使唐山矿设备管理工作走在全局的前列。
4.4 逐步推进完善RMDC管理考核体系RMDC的核心就是明确按照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岗位成本和6S行为规范四个方面制定每个人的岗位职责,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及时完善修改,并加强考核落实。通过逐步完善RMDC管理的运行,切实做好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不仅要求设备管理科有全部设备的统计台帐完整全面,移动设备的及时登统,使设备情况处于动态管理中,另外更需要使用单位对设备的精心维护保养,只有各个环节对设备管理都重视起来,才能使设备利用率提高,
如何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规范设备前期管理工作
1、严格把好设备选型:做好设备选型关,选用设备要适应本单位使用情况。
2、管理要落实责任到人:设备从调入、验收、出库、建档、建册、图纸资料的保管,清点、存放、安装、使用、维修、撤除的全过程管理中要资料齐全,责任落实到人。
3、把好安装设备质量关:对主要设备、新型号设备的出厂验收、安装、使用,设备管理人员应参与编制质量验收标准、操作规程和安装质量标准。把好地面验收关,努力做到产品不合格不出厂,存在严重问题、不完好的设备不准安装。安装完毕后应由安装、使用、安全监察、设备管理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验收,试运转并办理移交手续后才能投入使用。
4、重视技术档案管理:应建立健全设备的验收、交接建档管理与考核制度、并将全部图纸资料、使用说明书、质量检查、试验验收报告等技术资料加盖机电科公章交资料保管员进行整理、建档、登记、保管,使用、维修单位需要可另行复印。
5、加强技术业务培训:加强新设备的管理工作,组织设备的专业技术讲座、培训,使有关的使用维护、检查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维修、管理工作的要求。定期组织技能业务比赛,增加员工的积极性。
二、做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有章可循
关键词:设备;;五定
1 设备的重要性
设备是工业生产的载体,海上石油平台生产更完全依赖于平台设备的运行。良好的设备运行取决于良好的设备。所谓设备是指用第三种物质(液体、气体、固体等)将两摩擦表面分开,避免两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触,减少摩擦和磨损。摩擦、磨损是机械零部件的三种主要破坏形式(磨损、腐蚀和断裂)之一,是降低机器和工具效率、准确度甚至报废的一个重要原因。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七个方面:(1)作用,(2)冷却作用,(3)洗涤作用。(4)密封作用,(5)防锈防蚀,(6)减震卸荷,(7)传递动力。良好的设备是减少设备磨损、提高设备效率、节约材料和能源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海洋平台设备作为设备管理的核心工作来抓。
2 做好“五定”工作
在设备管理中,胜利海洋采油厂始终抓主“五定”、“三过滤”这一主线,努力做好现场设备管理。设备“五定”制度指的是对工作实行“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人”的科学管理,其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如下:
(1)定点是指首先明确每台设备的点,它是设备管理的基本工作。定点的要求是:①各个设备都要按图规定的部位和点加、换剂;⑦设备的操作工人必须熟悉有关设备的部位和点。
(2)定质是指要确保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它是保证设备的前提。要根据卡片或图表的要求加、换质量好的材料。定质的要求是;①必须按照卡片和图标规定的剂种类和牌号加、换;②加、换材料时必须使用清洁的器具,以防污染;③对油实行“三过滤”的规定,保证油质清洁度。
(3)定时是指要按照卡片和图表所规定的加、换油时间加油和换油。对大型的设备按周期取样化验。定时的要求是:①设备工作之前必须按照要求检查设备系统。对需要日常加油的点进行注油;②设备的加油、换油要按规定时间检查和补充,按计划清洗换油;③大型油池要按时间规定取样检验;④关键设备按检验周期对油液取样分析。
(4)定量是指按照规定的数量注油、补油或清洗换油。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定要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的油箱液位补充。定量要求:①日常加油点要按照日常注油定额合理注油,既要做到保证,有要求避免浪费;②按油池油量的要求补充;③换油要按照油池润量,循环系统要开机运行,确认油位不再下降后补充至油位。
(5)定人是指要明确有关人员对设备工作应负有的责任。定人的要求是:①当班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系统日常检查,确认正常;②当班操作人员负责日常加油部位实施班前和班中加油。
在“五定”管理的“定质”中首先提出的是确保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合理使用油。要想做到合理有油。必须对油指标、分类、牌号等有所了解,在理解、明白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正确选择油。设备所使用的剂按形态分为液体油、气体剂、半固体剂和固定剂。我们常见的油品质分类标准有:API美国石油协会标准,SAE美国汽车工程协会标准,ISO国际标准委员会标准。我国从1987年以来,逐步等效或参考ISO的有关标准制订了材料的系列国家标准。GB/T7631.1《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根据应用场合将剂分为19组。
正确选用材料是搞好设备的关键。材料的选择要根据摩擦副的运动性质、组成摩擦副的材质、工作负荷、工作温度、配合间隙、方式和装置等条件合理选择。一般设备出厂时,设备操作说明书会推荐适宜的材料。原则上要按照所要求的品种、牌号使用。当需要自行选择设备油时,主要参考如下质量指标;
(1)粘度是表示油的粘稠程度的指标。粘度是决定油膜厚度的主要因素,是选用油的主要依据。
(2)油品的牯度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的性能叫油品的温粘特性,用粘度指数(Ⅵ)表示。油品的粘度指数越大,说明在温度变化时其粘度变化越小。液压油、内燃机油、齿轮油等油要求有较大的粘度指数。
(3)闪点是油的安全指标。即在规定条件下,将油品加热,蒸发出的油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与明火接触产生闪火时油的最低温度。闪点的高低表示油品含轻质馏分油的多少,是油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闪点高于工作温度的20℃~30℃。
(4)倾点和凝点是表示油低温流动性的指标,凝点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油品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最高温度,倾点指被冷却的油品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倾点代表油的低温工作性能。在北方海上平台设备选用具有低倾点的油,一般油的倾点要低于最低工作温度15℃~30℃。油的倾点也影响内燃机的低温起动性能、磨损和燃料消耗。
除上述主要油指标外,还有水分、中和值、酸值和碱值、氧化安定性、残炭、抗乳化性、等指标,这些指标在设备油品的选择、检验等都是重要的参考。
“五定”中为了保证设备油的品质,要求对大关设备按照规定要求,定期取样化验油品质。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在设备管理制度中规定:在用大关设备每200小时化验一次油样,备用设备每500小时化验一次。另外中心一号2台燃气轮机、中心二号2台天然气压缩机组每月取油样送技术检测中心做铁谱分析。
到货验收
设备到货验收是个关键环节,包括物资验收和性能验收两方面。设备到货验收要求验收人员依据标准认真负责,以医院的利益为重,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在物资验收过程中要按销售合同和配置清单进行验收,包括:①外包装箱是否有损坏,拆箱
后机器外观是否有损坏;②附件是否齐全,是否与装箱单一致,是否符合订购设备的配置要求;③详细的档案记录,记录设备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安装和验收时间、使用科室等详细内容;④资料归档收集,随机资料均要登记归档。
性能验收是在设备安装调试好后进行的,由专业技术人员或操作人员、使用科室领导把关,对设备按性能指标的要求及所要达到的技术标准进行逐项测试。
物资验收和性能验收两方面均达到要求后方可通过验收,视为验收合格。
资产管理
1、各车间所属设备年、季、月的大修计划应由设备管理员提出,经生产部审核后,总经理批准方可进行;设备中、小修所需配件等,由使用单位提出,经生产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采购部购买。
2、各车间设备需要维修时,要通知设备管理员及维修车间,操作者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拆卸和维修设备。如有违反者,按损失价值的三倍进行罚款。
3、对于新购入设备,设备安装人员必须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安装后,由设备管理员及设备安装人员和使用单位联合验收,并进行试运行,空运转一般应2~4小时,合格后方可交给使用单位签字验收。
4、除各车间所属设备操作者正常检查维护外,车间主任、企管部、维修车间、变电所、设备管理员要进行不定期抽查,并作好记录。
5、不允许将设备露天存放,设备封存时应涂防锈油脂,如发现锈蚀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设备应达到外观整洁干净,运转良好。
6、每台设备必须建立档案。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使用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统一由设备管理员保管存档。设备年度大、中修时,要及时填写好检修、验收记录并于每月底分析设备维修原因。
7、设备购置,由使用单位提出购置计划,总经理批准,设备入公司后设备管理员统一编号,登记。
8、设备报废程序:使用部门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技术性能、使用年限、现有状态、有无残值、是否有修复价值等各项指标进行鉴定,确认报废后,经部长审核,总经理批准。
二、设备维修保养:
设备维修保养分为三级,即例行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具体规定如下:
1、例行保养(日常保养)
(1)操作者上岗后应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各部件是否完整、操纵部件是否齐全、各部螺丝坚固状态。
(2)做好交接班工作,机床各部位清扫干净。
(3)启动时应低速运转3-5分钟,设备运转声音是否正常,系统是否畅通,各部运转正常后开始工作。
(4)操作者要爱护设备,选用适当转数和进刀量,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2、一级保养
设备每半年要进行一次一级保养,具体内容是:
(1)对设备部分零件进行拆卸、清洗、修复,或更换易损件。
(2)适当调整各配合间隙以保证设备精度。
(3)检查油路、油线等,适当加注油,保证油路畅通,各部位。
(4)检查电器设备和线路,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5)清洗附件及冷却装置。
3、二级保养
设备要每年进行一次二级保养,具体内容是:
(1)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清洗。
(2)修复或更换易损件。
(3)检修电器线路、开关、电动机;轴承注油。
(4)检查、调整、校正水平。
4、设备管理员要对以上保养情况留下相应记录。
三、设备的维修、保养是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共同执行的,要求对设备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四、设备使用、安全、文明生产检查。
1、维修人员做到经常巡视设备运转情况,认真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必须立即停止运转,待检修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常运行。
我国输气站场设备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我国输气管道从无到有,经过二十多年的迅猛发展,输气管道施工工艺、输气专业设备、输气专业运行管理等专业技术水平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中石油陆续建成并投产了陕京输气管道一线、涩宁兰管道一线、西气东输管道一线、陕京输气管道二线、大庆至哈尔滨输气管道、大庆至齐齐哈尔输气管道等多条输气管道能源大动脉;以及其支线和城市输气管网的也相继建成并投产,初步形成了以北京油气调控中心监控运行的天然气管网,以西气东输、陕京管道、忠武、涩宁兰管道为基础,通过冀宁、淮武、兰银联络线连接形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骨干网络,将四大气源和东部的主要市场连接起来的中国输气管道运输网。
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的能源成为拉动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现在我国主要的输油、输气站场全部实现了北京调控中心统一调控,主要数据采集、监控及远程控制自动化、一体化。加强输气站场运行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规范化,不断探寻新时期设备管理的措施和方法。这里就输气站场设备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认识和大家进行探讨研究。
一、规范化的设备管理制度和体系是设备管理的指导方针
输气站场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体系,是完成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检修及考核标准制定的指导性文件。管理人员制定和规范所辖输气站场设备的管理标准和规定,使设备管理的有章可循。依照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规定、依照管理规定建立规范的管理记录,依照管理记录建立规范的考核标准,规范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保养、资料记录、故障处理、备件管理等,才能不断促进设备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设备管理人员依照设备管理制度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使设备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有制度和办法可以遵照执行,避免了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使设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设备管理实施有计划、过程有监督、风险有控制、结果有评价,形成设备管理的闭环化、程序化,全面保障设备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落实到位。
二、设备管理的完整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1、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完好率;
在对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日常维护保养和日常巡查相结合,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相结合,设备管理人员平时要掌握设备使用动态和技术性能,及时处理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做到特殊天气如沙尘天气、暴雨季节、突发事件(如:地震、重大寒流等恶劣天气)的巡护检查等,做好设备日常的检查维护和运行记录工作。做好设备的例行检查、不定期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包括定期对运行设备进行春检、秋检;不定期检查和例行巡查中,要确保巡查仔细认真、不留死角,对重要设备运行参数要记录并定期归档,在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中,重大的设备维护保养,如:设备的2K、4K、8K等重要的维护保养,要严格按照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案进行保养,做到各项措施落有实施、有记录、有反馈和总结,这些都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措施所在,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维护保养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运行设备历史参数的跟踪和比对,是发现设备隐患和故障的重要途径之一;
输气站场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已成为有效的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诊断和排除设备故障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现在输气设备都具有实时监控和传输、记录功能,通过设备运行记录中现在与过去的运行曲线和参数进行对比,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和问题。
以中卫压气站COBERRA6562-RF3BB36燃驱压缩机组为例:由于其设备具有数据就地采集、远传的功能,及时的从监控数据:振动、压力、压差、温度、运行设备的轴向位移、转速等实时趋势、历史趋势、报警等采集数据比对中诊断出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检查并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异常,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设备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设备的现场巡查,而且要做好现场实际值数据和远传采集数据的比对,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消除设备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运行人员在对运行设备历史趋势与当前实际值比对中及时发现了防喘阀由于反馈信号和实际存在偏差,致使压缩机空冷风扇全部开启的故障现象,技术人员及时对反馈信号进行偏差调节,消除了信号偏差引起的空冷器风扇无效做功的故障,仅此一项每天节约电费3000多度,可见现场设备管理中历史参数和当前记录跟踪和比对的重要性。可见现场设备管理科学化在具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确保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机制
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设备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并确保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更新。输气站场设备管理由过去以人员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对站场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了,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而且要具备专业技术素质,设备的管理说是对设备的管理,归根结底还是对人的管理,调动起人在设备管理中的积极因素,达到人与设备的和谐统一。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培训,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是确保现场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企业管理者应不断地加强现场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在实际工作中,设备管理人员也应从设备的安装、测试、运行维护保养及平时的故障处理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来充实自己的专业技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来适应新形势下设备管理的新要求。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交流机制是督促设备高效管理的措施之一,各站场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交流和学习机制,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交流探寻新的设备管理经验和方法。
4、基础资料管理是设备完整性管理的重要环节
4.1、加强竣工资料的收集和归档管理。在对设备验收工作中,应加强竣工资料(说明书和安装图纸等方面)的基础设备资料的归档管理。这对于今后站场运行中资料查阅,以及进行设备的大修理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对归档资料的借阅中,也应建立设备资料的借阅记录,确保档案资料管理受控。在设备运行工作中,设备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厂家设备技术服务电话、现场调试人员的信息收集,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设备出现的问题都可以利用电话咨询厂家技术人员而得以迅速解决的。
4.2、设备基础资料档案的实时跟踪记录和归档管理。设备的基础资料管理是设备完整性管理的重要部分。在设备资料管理中,应建立规范的设备技术资料台帐。以西气东输压气站为例:站场建立了《单体设备资料维护保养台帐》、《单体设备记录汇总明显表》、《运行设备记录统计表》、《设备管理交接记录表》、《设备隐患跟踪台帐》、《设备完好性记录汇总报表》等。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的日常和定期维护保养、设备的月度和年度校验、设备的大修和更换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跟踪,通过对设备日常运行情况、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隐患的整治、设备的更换和大修等方面的记录,做好资料的跟踪记录,为今后设备的大修及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对于特殊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绗吊、安全阀等应建立规范的《特殊设备记录台帐》检测记录台账,配合专业检查公司做好检测和记录,做好专业设备管理人员的交接记录,确保特殊设备资料的完整性管理。
5、QHSE管理是设备完整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由于输气站场是高危工作场所,通过QHSE管理和设备管理的有机结合,是确保设备管理风险降低的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中卫压气站采取的措施是,每周定期召开安全生产经验分享会,在会上大家对巡查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对存在风险因素和隐患拿出具体处理意见,并建立设备隐患跟踪台帐,对风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每周学习一起事故案例,通过学习促进设备安全管理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设备管理专业人员在对站场巡查中,要规范的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携带天然气检漏仪器,对重要部位加强监控和检测,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汇报、处理、跟踪和记录,确保设备隐患风险的可控性。管理者应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事故预案的演练和学习,加强现场设备事故预案的处理的演练,确保设备管理融入QHSE管理体系之中,做到措施到位、管理到位、培训到位、人员技术到位、预防措施到位;确保设备投产、设备运行、以及设备报废的过程管理和控制管理;杜绝设备运行中事故和隐患的发生。
6、对设备管理的公平考核机制是促进设备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内容
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做好现场设备管理人员的检查、评比和考核机制。企业内部通过建立规范的、统一的考核内容,做到有奖有罚、公平公正。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为了确保设备安全检查的公平公正性,聘请地方安全监察部门采用第三方检查“裁决”的方式,进行公平性裁判,也许裁判可能不是输气方面的专家,可是他们对设备安全管理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由于裁判不受企业内部人情和关系的束缚,打分相对比较公平,值得推广。通过这种第三方介入的检查和考核机制,不仅激励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也减少了企业内部考核中的人情考核、关系考核等,有利的督促了各设备管理人员向更高、更好、更规范的管理方向迈进。
7、备品备件的管理是设备完整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在输气站场重点设备(如:大型压缩机组)大多为国外进口。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何保证设备的维护保养及运行中常用备品备件的供应非常重要。输气站场不仅要保证常用和关键配件的备件库存,而且要建立规范的备品备件消耗台账,对于消耗量大的耗材备件要及时补充;库房管理人员要及时统计、汇报库存情况。设备管理人员也要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保养周期、跟踪掌握设备的备品备件消耗和库存情况,加强和库管人员的沟通协调,杜绝因备件的供应不及时、不到位而影响对机组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三、探寻设备完整性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在具体实践工作中,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同种设备在不同环境、不同地域、不同时段出现的故障分析比对,提前预防并消除设备存在的共性故障,做好设备隐患的超前性风险预警管理。以中卫压气站阀套式排污阀为例,设备管理人员发现站场上某种型号阀套式排污阀阀芯垫片磨损严重,阀门大多存在内漏现象,在采取了相应措施后,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公司主管部门则通过共性分析,认为全线同种阀套式排污阀都有可能存在类似问题和隐患,通过集中整治,更换了高强度的阀芯垫片,消除了同种阀门潜在的安全内漏的隐患,为全线站场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2、建立规范的设备隐患的闭环管理机制;
通过规范化的设备故障鉴定、处理、跟踪反馈工作流程,确保设备隐患闭环化,使设备隐患管理在可控状态。由于输气站场设备运行具有连续性的特点,设备的平稳运行非常重要,及时的发现并处理设备出现的故障,建立起规范化的设备故障处理和跟踪反馈机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