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车辆事故应急演练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适应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通过演练,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氛围,制定公司20**年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
二、应急演练目的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传。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三、应急演练要求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重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周密组织演练活动,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要制定出应急演练方案交安全环保部审核,演练方案应包括演练单位、时间、地点、演练步骤等。
5、预案演练完成后应对此次演练内容进行评估,填写应急预案评审记录表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登记表后交安全环保部备案。
6、每年对应急预案本身进行一次评审。
公司火灾应急预案范文(2)为了促进员工了解和掌握特种设备各项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实战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检验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要求,为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为提高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临事不乱,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我矿计划于20**年11月1日9:00分进行特种设备事故(叉车)进行应急演练。为了保证在特种设备事故(叉车)应急演练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应急演练计划。
一、应急演练目的
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用和可操作性。
二、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1、应急演练指挥部
建立以矿长、党总支书记为总指挥的矿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指挥部,应急演练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总指挥:矿长党总支书记
副总指挥: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
成员: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技术科、调度室、物资装备科、安全检查科、保卫科、医院、奥迅公司及事故单位等单位负责人
职责:
1)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召集指挥部成员到达指挥现场;
3)协调物资、设备、医疗、救护、消防、通信、后勤等专业小组活动;
4)负责批准现场抢险救灾方案,组织指挥现场抢救;
5)在应急预案演练避险过程中,组织协调各种对外联系;
6)负责井上、下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为总指挥提供决策资料及意见,并及时传达总指挥的命令,按指挥部的统一安排进行工作。
2应急演练成员单位职责
2.1调度室:承接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集团公司、晋城市质监局汇报事故情况和应急处理进展情况;落实集团公司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做好相关记录。
2.2机电技术科:协助制定抢险工作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负责协助事故单位提供事故地点电气设备具体情况;按命令进行停送电工作,协助事故单位及时抢修或安装机电设备。
2.3安全检查科:负责监督抢险救灾工作中的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负责较大以上事故损失的调查、汇总和上报。
2.4物资装备科:负责保证抢险救灾中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负责将救护抢险材料、工具、设备运送到指定地点。事故地点的准备工作。
2.5保卫科:负责抢险救灾工作中的警戒设置,疏散人员,维持秩序;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运输的道路交通畅通和矿区治安及危险源控制。
2.6医院:负责组织抢险队伍对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抢险;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治疗。
2.7奥迅公司:负责抢修事故车辆。
3、现场演练指挥部
由调度室主任担任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组织现场事故抢救。
三、应急演练范围
配件库大门口与主干道交汇的三叉路口
四、应急演练的规模
模拟演习
五、应急演练时间
拟定于20**年11月1日9:00—11:00
六、应急演练背景
20**年11月1日上午9:00,客户拉货车辆因车速过快,在配件库大门外三叉路口与厂内作业的叉车发生相互碰撞,造成人员受伤和交通堵塞。配件库看门人员发现后立即将情况报告给矿调度室,矿调度室得知后立即上报矿应急办公室启动特种设备(叉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现场指挥人员和抢险救护组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布置抢险工作,安检科负责人拨打交通事故“122”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保卫科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和疏导道路交通,保护好事故现场。7分钟后,交警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取证和事故责任鉴定;10分钟后,“120”急救车赶到将伤员拉走;抢险人员用抢险设备(钢丝绳或拖绳、千斤顶等)将两车分开,拖离事故现场,恢复交通。
七、演练现场规则
为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应急演练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事先通知开始日期和具体时间,必须有足够的安全监督措施,以便保证演习人员和可能受其影响的人员都知道这是一次模拟紧急事件;
2、参与演习的所有人员不得采取降低保证本人或公众安全条件的行动,不得进入禁止进入的区域,不得接触不必要的危险,也不使他人遭受危险;
3、参演的应急响应设施、人员不得预先启动、集结,所有演习人员在演习事件促使其做出响应行动前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4、除演习方案中列出的可模拟行动及调度室的指令外,演习人员应将演习事件或信息当作真实事件或信息做出响应,应将模拟的危险条件当作真实情况采取应急行动;
5、所有演习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服从指挥人员的指令;
6、调度室应仅向演习人员提供与其所承担功能有关并由其负责的信息,演习人员必须通过现有紧急信息获取渠道了解必要的信息,演习过程中传递的所有信息都必须具有明显标志;
7、演习过程中不应妨碍发生真正的紧急情况,应同时制订发生真正紧急事件时可立即终止、取消演习的程序,迅速、明确地通知所有响应人员从演习到真正应急的转变;
8、演习人员没有启动演习方案中的关键行动时,调度室可命令,指导演习人员采取相应行动,也可提供现场培训活动,帮助演习人员完成关键行动。
八、应急演练前的准备
1、演练前1天,通知相关部门,告知调度室在次日将举行这一次叉车肇事事故演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配件库需准备的内容:看门人员1名,叉车1部)
2、应急演练指挥部在演练前2天召开参演单位负责人的碰头会,让其熟悉此次演练方案;
3、应急演练指挥部在演练前培训所有参演人员,让所有参演人员熟悉并遵守演练现场规则;
4、准备好模拟演练响应效果的物品和器材;模拟演练物品和器材:
1)担架一副;2)干粉灭火器4只;3)警戒线50米;4)叉车1部;5)钢丝绳或拖绳;6)千斤顶一个;7)客户拉货车辆(外借工具车);
5、演练前,应急演练指挥部将相关要求和方案发放给参演人员;
九、演练模拟程序
时间:9:00,演练正式开始
项目:特种设备(叉车)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演练内容
开始:应急演练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应急演练开始
9:00一辆客户拉货车辆(晋D-12345)在配件库卸货后出来,因车速较快,在配件库大门口的三叉路口与装备科生产作业的叉车发生相互碰撞,造成叉车驾驶员受伤和厂区道路交通堵塞。一位装备科配件库看门人员发现后立即上前查看,感觉事故严重,立即用电话向矿调度室报告,并维持现场秩序,与客户车辆驾驶员一起将受伤的叉车驾驶员从车上抬下。
9:01矿调度室接报事故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立即启动特种设备(叉车)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执行预案。
9:03现场指挥人员和抢险救护组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掌握现场情况,现场总指挥立即对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如判断发生一级或二级事故,依靠公司应急队伍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时,向矿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请示实施扩大应急行动,扩大应急行动由矿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并由矿应急指挥部向集团公司、城区人民政府请求支援。
信息传递:
1、应急指挥部通知其他应急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协助展开抢救、封锁现场。
2、安检科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和交通事故“122”报警电话,并向他们简要反映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伤者情况,提出求援要求,询问是否可以由公司把伤者送到医院等。
3、保卫科应通知物资装备科。由物资装备科协调好叉车作业,保证矿区生产正常运转;物资装备科通知客户迅速来厂处理交通事故。
4、应急指挥部通知保卫科在一号门岗处引导(救援)车辆和人员,安排人员疏导厂内交通。
现场救援:
1、现场救援人员将受伤叉车驾驶员及时转移到安静场所采取可靠的急救措施,对病人进行抢救护理。
2、询问医院的前提下,如医院认可可以把受伤员工送至医院,则公司组织车辆把受伤员工送至医院。
3、医院救援车辆到达,把受伤员工送至医院。
演练场景规划:
1、在一号门岗处安排安保队员(演练人员1名)设立交通引导点,引导救援车辆的进入和道路交通的疏导。
2、配件库看门人员(演练人员1名)发现事故后,第一时间用电话向调度室报告。
3、借用客户车辆和矿用叉车在配电房十字路口模拟两车发生相互碰撞的现场;
4、客户车辆驾驶员和配件库看门人员一起将受伤的叉车驾驶员抬下叉车,处理外伤,等待救护。
5、现场指挥人员和抢险救护组人员(带着灭火器、钢丝绳或拖绳、千斤顶、担架等)赶赴交通事故现场。救援人员将受伤叉车驾驶员转移到安静场所进行紧急救护。
6、救援人员和保卫科人员(演练人员4名)带警戒线封锁事故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取证。
7、救援人员(演练人员2名)用担架把受伤驾驶员(演练人员1名)抬上王台医院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一、演练时间地点和参演单位
时
间:**年6月26日(星期二)下午15:30-17:00
地
点:**市XX啤酒厂(**市XX号)
主演单位:**市XX啤酒有限公司
受邀参观单位:各镇、街道办事处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以及安全员,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有较大危险性企业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管理人员。
二、应急救援演练组织机构
**
三、活动计划
1、城区工信局、安监局领导及其他企业代表6月26日下午15:00到**XX啤酒有限公司集中,XX啤酒有限公司安环部负责向来访代表发放演练活动计划宣传书及矿泉水,并引导来宾车辆停放在指定停车区域,陪同引导来宾到休息区;
2、**XX啤酒有限公司联系消防单位支持共同参与演练,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协调配合,快速遏制应急事件
3、安全月活动应急演练会场布置:
(1)制作简易安全宣传栏、布置充气拱门、安全横幅、演练现场音响(用于介绍讲解演练各阶段内容及城区、工厂领导演练总结点评);
(2)工厂负责布置应急演练来宾观摩区场地,准备太阳伞、饮用水、凳子、安全宣传横幅等;
4、演练活动环节安排:
来宾休息区
演练开始
紧急疏散集合点(运动球场)
公用间演练区
演练观摩区(纸箱仓东面)
观摩演练
工厂领导、城区工信局/安监局领导点评总结。
应急演练环节内容:事故报警、人员紧急疏散、周边社区联络通报、消防单位应急报警及协助支援、事故处置防化服穿戴、受伤人员施救、事故专项应急处置、义务消防队与消防部门联合应急支援、救援人员清洗防护处置。
四、参演单位人数、物资及职责分工
**市XX啤酒有限公司人员,负责现场抢险救援过程演练。
1、掌握氨泄漏报警的要点。
2、检验岗位员工掌握发生氨泄漏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及重点对策。
3、检验岗位员工重型防护服及空气呼吸器使用的熟练程度。
4、检验工程部属地内发生氨泄漏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5、掌握氨中毒现场救护基本要领。
6、掌握紧急疏散的要领和组织能力。
7、检验公司发生氨泄漏后实施应急预案的熟练程度
为保证演练顺利进行,分成以下几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通讯联络组、抢险救灾组、交通运输组、警卫疏散组、技术专家组
**
五、应急结束
应急工作结束后,指挥部应派人对现场实施警戒保护,严禁在场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确保现场的原始状态,并配合调查人员做好事故现场的调查工作,后勤保障部门在总指挥的安排下做好抢修、恢复工作。
演习结束后,由XX啤酒有限公司安环部总结演习记录、应急预案现场总结等材料对演练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书面总结。在现场由城区有关领导对演练作点评。
六、工作要求
1、各部门及全体员工要在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迅速按照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我国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将事故应急预案分成六个级别:
(1)I级(企业级);
(2)I(级(县、市/社区级);(3)III级(地区/市级);
(4)IV级(省级);
(5)V级(区域级);(6)VI级(国家级)。
二、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
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是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的一个四级文件体系。
1.一级文件—总预案
在总预案中作总体上的描述及必要说明。总预案包括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指导思想及适用性、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预案的评估与维护等。
2.二级文件—程序
它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程序内容十分具体,比如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等。它的目的是为应急行动提供指南。一般包括基本要素、预防程序、准备程序、基本应急程序、专项应急响应程序。程序的编制力求格式简洁明了,多以文字叙述、流程图表相组合的方式表现。
3.三级文件—说明书
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个人使用。
4.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
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信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详细的应急记录便于应急事件结束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三、应急预案的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是一个开放、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应急预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应遵循体系要素构成和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应急预案体系可以由6个一级和15个二级要素构成。
1.方针原则2.应急策划
(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2)能力与资源;
(3)法律法规要求。
2.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应急设备、设施与物资;
(3)应急人员培训和预案演练;
(4)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建立;
(5)日常公共教育。
3.应急响应
(1)现场指挥与控制;
(2)通告、报警:
(3)事态监测;
(4)保护措施:人员疏散、警戒与治安、抢险抢修、医疗救护与卫生服务、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5)对外进行信息;
(6)资源管理。
4.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5..预案评审与评审改进(或应急预案的维护)其中核心要素也是基本要素为:
(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2)能力与资源;
(3)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培训与演练;
(6)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7)保护措施程序:
(8)信息与公众教育;
(9)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10)预案评审与评审改进(或应急预案的维护)。
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程序
1.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原则
(1)应根据本单位危险源的特点编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2)救援措施、避险要领应简洁明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
(1)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结果;
(2)事故类型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分析;
(3)事故应急救援及紧急避险措施;
(4)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及职责分工;
(5)事故应急救援器材、装备;
(6)需请求社会救援的事项;
(7)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的考核评价标准;
(8)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3.应急预案制定的基本程序及要求
应急预案的制定是针对各项事故应急措施(含信息)、程序和行动计划的文件化过程。预案的制定应按如下程序及要求进行。
(1)危险及其发展过程分析。主要分析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特征、触发条件、触发后事故演变过程等。通过辨识危险因素和危险部位,确定危险(危害)类型。
(2)事故类型与危害分析。事故类型与危害分析是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危害类型进行分析认定,从而科学地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及事故产生危害的大小。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危害空间范围不同,需要做应急预案的区域范围分为场内应急和场区周围,引起周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就必须编制场外应急预案。由于场外应急涉及到周围的单位和人群,通常需要政府负责协调。
(3)制定应急措施。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别、事故危害等,研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可能发生无法直接施救,或可产生较大灾害的事故要给予特别关注,制定紧急疏散等应急措施,防止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可能受到影响的员工和承包方、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方根据危险源危险及其发展情况、企业生产工艺情况、地理环境情况等,分别按场内应急和场外应急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是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编制的预案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修改完善后报上级部门审批。在制定计划过程中,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包括相应的安全小组共同参与。
(4)根据事故应急措施需要,制定应急救援装备、器材配置方案。主要包括需配置的抢险器材设备、人员防护装备、通信设备、救护器材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等。
(5)制定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方案,并明确职责分工。保证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在发生事故时能根据事故状况实施有效的协调指挥;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实施有效的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护等工作。
(6)分析确定需社会救援的事项。为了在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社会救援支持,应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分析确定需要社会救援的事项,纳人预案管理。
(7)制定有关人员培训内容和预案演练考核标准。为使应急指挥人员和救援队伍掌握应急指挥与救援要领,危险岗位工作人员掌握事故状态下应急抢险或避险逃生的要领,应研究制定相关培训内容和预案演练考核标准。企业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参加应急计划的演习和操练,与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相关人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每一次演练后,应核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执行,并发现不足和缺陷。企业应在必要的时候修改应急计划,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这些修改应通知所有与应急计划有关的人员。
(g)形成预案。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和领导审批后,作为执行性文件在企业内执行。
4.预案措施的落实与管理
应急救援预案确定后,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组织预案措施的落实工作。5.预案演练
预案演练是保证一旦发生事故,预案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演练的主要内容:
(1)事故报告与接报。包括第一时间的事故现场人员或事故发现人员的报告;事故单位接报响应;事故单位向当地政府及其应急保障系统报告,请求外围应急救援支援及其接报响应。
(2)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的现场应急抢险或避险。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221-01
1罐区火灾、爆炸事故的破坏范围计算
1.1火灾模型计算
(1)燃烧速度
(4)安全区
该区的人员无伤害,死亡率几乎为零,该区内径为轻伤半径,外径为无穷大。
2危险因素
2.1油罐着火爆炸事故原因
1)对油罐计量作业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罐炸混合物发生着火爆炸;
2)维修动用明火或其他外来火源引起罐炸混合物发生着火或爆炸。
2.2加油机起火事故原因:
1)电器漏电、防爆电气失效,加油机内有渗漏油处或油污较大导致起火;
2)加油机被车辆刮倒,碰撞导致起火。
2.3汽车加油起火事故原因:
1)加油时产生静电放电火花导致油箱口起火;
2)顾客现场吸烟引起驾驶室或油箱起火;
3)电器设备短路或其他原因导致车辆起火;
4)司机在加油时检修车辆产生火花燃油蒸气起火。
3应急指导措施
1)立即停止一切营业,切断总电源,关闭相关阀门,冬季应将站内取暖锅炉熄灭。
2)现场加油员用手提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沙对准着火部位进行有效灭火,油罐起火时用灭火毯覆盖油罐口或操作井,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对着火罐进行喷射灭火,同时对其它未着火油罐操作井用灭火毯覆盖。
3)如火灾较大或发生爆炸,加油站自身无力处理时,拨打“119”,加油站的抢救人员应把加油站的现金、票据、原始凭证等资料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如有人员伤亡,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4)对火灾爆炸现场进行警戒,同时疏散站内车辆及加油站周围居民。
5)灭火后尽快清理加油现场油污。
4联合消防
加油站消防主要是依托市消防队,与当地市消防中队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设置专线,确保即时与其联系畅通。
定期与地市消防中队和定点医疗机构举行联合演习,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消防、救援能力。
生产单位应按计划定期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通过演练,一方面提高员工应急反应能力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针对加油站实际状况和变化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应急预案实施的有效性,应急预案应体现本地化原则,与省市级预案联动。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加油站模型的具体计算,给出事故发生时准确的人员及建筑物安全距离,加油站可依据本文的数据参数和救援措施,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爆炸、失火是对加油站最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生爆炸、失火就有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加油站的消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4]《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字[2005]48号,2005年11月24日)
[5]姜海燕.《池火灾模型在甲醇储罐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一、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单位电梯使用中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
(一)电梯困人故障;
(二)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由于触电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一)成立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的特种设备管理员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二)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各安装、维修班组人员兼职组成。组长由分管安全的特种设备管理员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指挥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
(一)指挥部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现场总指挥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三)副总指挥的职责:
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四)现场救援组的职责:
(1)抢救现场伤员;
(2)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
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困人解救
(2)井道内作业;
(3)轿顶作业
(4)底坑作业
(5)厅层作业
(6)机房作业
(7)更换和割短钢丝绳
(8)扶梯桁架作业
(9)施工用电常识
(10)坠落保护
(11)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12)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13)事故报警;
(14)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15)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二)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经过有效的培训,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本单位的XX部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六、应急处理
(一)接报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公司主要领导,由总经理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执行本预案。当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指挥部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或指令事故发生地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立即组织或通知就近网点,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迅速投入开展抢救行动。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应急总结与奖惩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八、其它事项
(一)本救援预案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文件,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二)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电梯事故应急预案(二)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梯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梯的事故也在频繁的发生,该如何办啊?
一、电梯事故特点
1、电梯事故中人身伤害事故较多,伤亡者中电梯操作人员和电梯维修保养工占比例大。
2、电梯门系统的事故发生率较高,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过程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
二、电梯事故发生原因
1、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安全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原则。
2、电梯门系统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容易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
3、冲顶或蹲底事故一般是由于电梯的制动器发生故障所致,制动器是电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动器失效或带有隐患,那么电梯将处于失控状态。
4、其他事故主要是个别装置失效或不可靠所造成的。
三、电梯事故应急措施
1、电梯运行中因供电中断、电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驶,乘客被困轿厢内时,应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求援,不要擅自行动,以免发生“剪切”、“坠井”等事故。
2、为解救被困的乘客,应由维修人员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盘车放人操作。盘车时应缎慢进行,尤其当轿厢轻载状态下往上盘车时,要防止因对重侧重造成溜车。当对无齿轮曳引机的高速电梯进行盘车时,应采用“渐渐式”,一步步松动制动器,以防止电梯失控。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抢救伤员,疏散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点,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XX省安全生产条例》,《XX省消防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此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服饰有限公司各生产加工车间,班组,生活区的初级火灾事故和应急保障方案.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包括综合预案,火灾事故,电气设备事故专项预案和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专业抢险救援与单位自救相结合的原则.
2危险性分析
2.1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1.1服装加工企业车间作业现场人员密集,电气线路复杂,易燃物品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造成群死群伤.
2.1.2一般火灾事故易发生在车间和员工宿舍区内,电气线路及装置安装不规范的,无人监视的作业现场.作业现场用电装置(包括:线路,控制装置,用电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等).
2.2危险因素分析
(1)动用明火;
(2)电气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在故障点迸发出火花;
(3)配电箱内,当断路开关异常动作时迸发出火花;
(4)易燃物被火花或高温点燃就可能发生火灾.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总指挥);
副组长:
组员:
职责:启动和终止火灾应急预案.
指挥各组现场排险工作.
组建应急队伍,组织了实施和演练.
负责向到达事故现场的公安消防队,并移交现场指挥权.
(2)应急抢救组(义务消防队)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①现场灭火,抢救受伤人员.
②清理爆炸危险源,控制火灾蔓延.
③随时向总指挥报告灭火,抢救进展情况.
(3)应急疏散救护组
组长:
组员:
①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畅通.
②疏导现场员工按序从安全出口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域.
③核实疏散人员是否疏散至安全区,并向总指挥报告.
④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包扎和处理,联系救护车并护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⑤随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救护进展情况.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控制
(1)单位办公室24小时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
①对车间,仓库,生活区,食堂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防火检查.
②电源系统正确配置安装短路器和漏电保护装置.易燃场所安装带报警装置的漏电保护器.
③对车间,仓库易燃区域安装烟感报警装置及喷淋装置.
④严格控制明火作业,杜绝吸烟现象.
⑤电热用具专人负责管理.
4.2预警行动
⑴发现易产生火源的隐患,立即排除.
⑵发生火险立即报告.
⑶扑灭初级火灾.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1)第一目击者发现火情,立即用手边通讯工具(手机,座机)向办公室报告,并向周围的人员报警,使用就近灭火器立即扑灭初级火灾.
(2)办公室接到报警电话,详细记录火灾发生具体地点,火情,并同时将信息报告总经理或单位安全负责人进行处置.
(3)总经理或单位安全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和事态的发展,立刻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应急时,事故现场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
(4)事故发生后,如有人员伤亡情况,1小时内用电话方式向泌阳安监局报告.
(5)报警时讲清着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发生的时间,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情大小,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
5应急响应
5.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初期火情现场处置
①报警:
a.当发生火灾事故征兆时,迅速终止明火作业,熄灭火花,防止产生火灾火源.
b.对于电气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和断路开关异常动作时迸发出火花,立即停电检修,排除电路故障,更换失灵的电气装置;
c.发现有烟雾及燃烧的异味,迅速找到发生烟雾及燃烧的异味地方,排除即将酿成初级火灾的源头.
d.现场发现人用手机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同时告知现场人员有序撤离.
②接报:值班领导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员接报后,携带应急包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自救灭火.并报告企业负责人或应急指挥部,做好现场应处置工作.
③火情已被扑灭,应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待有关部门了解情况调查火情事故完毕后,经同意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
(2)火灾处置
①接到报警后,应急指挥小组迅速到达现场,火情扩大迅速通知各组负责人并赶赴事故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火灾应急预案,指挥各组现场排险工作.(组长因公不在单位,由副组长担任总指挥职务及履行职责)
②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并泌阳安监局报告.派人接迎消防车辆.
③应急抢救组(义务消防队)接到灾情报警,带上灭火器材赶到现场进行灭火,抢救工作.如遇有明火时,应将头发和衣服浇湿以防着火上身,如身上已着火,应迅速就地浇灭.
④应急疏散救护组
a.接到灾情报警,立即赶到现场,负责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畅通.按总指挥要求,负责疏导现场员工按序从安全出口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并逐房检查,核实疏散人员是否疏散至安全区,并向总指挥报告.
b.火灾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不要惊惶失措,就近寻找湿毛巾蒙住口鼻弯腰方法,尽快冲出浓烟区段,以避免有毒气体对人身造成危害.火灾扑救人员在扑救火灾时,应当加强自身防护,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品,现场有条件的尤其不可忘记戴防毒面具,防止再发生中毒事故.
5.2电气设备着火现场处置
(1)若发生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将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及时关闭电梯,防止人员从电梯疏散.
(2)若发生带电设备着火时,在现场工作人员中要熟悉带电设备的人员进行指挥或带领下进行灭火.灭火应当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自来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若发生
变压器,油开关等注油设备着火时,应当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
带电设备现场灭火时,灭火人员未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否则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4)常用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干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注意泡沫灭火器不要对人喷,不要打开筒盖,不要和水一起喷射.
使用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一手握住压把,一手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压杆即开启,左右扫射,快速推进.
5.3抢救受伤人员
(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库,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4)必要时可拦截过往车辆,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救治.
(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5.4应急结束:
(1)应急终止条件:
①事故已得到控制,没有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或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已消除.
②没有被困人员,事故现场人员已疏散到安全地带.
③受伤人员已全部从事故现场救出,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没有失踪人员,包括参加应急救援处置的人员.
(2)应急结束
①应急处置结束后,企业已进入恢复阶段,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应急可以终止时,由总指挥决定并宣布应急终止.
②扩大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结束,应由上级指挥中心,总指挥确认应急可以终止时,由指挥中心总指挥决定并宣布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结束后:
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吸取教训,写出事故报告.报送区安监局,上级主管等相关部门.
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向事故调查组提交有关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及其他应移交的资料.
③事故现场的清理,抢修受损设备,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④写出事故应急工作总结报告.
6,信息
6.1事故单位应急指挥部应对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向企业职工通报事故原因,处理结果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7.后期处置
经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及抢险过程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8保障措施
8.1应急队伍保障
(1)组成各应急小组,配备人员明确职责.
(2)定期培训和演练.检查消费器材,增强应急能力.
8.2经费保障
应急专项经费由专项款项支出.
使用范围:更换,购买消防器材,安全消防培训及演练,隐患整改技术措施等.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年初制定生产计划时,同时制定应急突发事故培训计划.
9.2演练
(1)班组或车间每半年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演练.
(2)全厂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模拟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3)各抢救小组成员必须熟悉各自的职责,做到动作快,技术精,作风硬.根据实际演练情况,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及时修正及弥补应急预案制定的缺陷.
10.应急组织机构的纪律
(1)遇到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其它潜在危险时,必须有防范措施或请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
(2)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
11.附则
11.1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报总经理(法人)审阅批准实施,留厂安全负责人或办公室备案.
12.2维护和更新
每次演练结束或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的颁布及人员设置变动情况及时修改,补充预案.
11.3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安全主管负责人制定,由办公室解释.
12.4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于
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救援能力,保障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工作有序、快速、高效、安全地开展,减少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确保把道路交通事故危害降到最低水平,实现救灾、减灾目的,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江西省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市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兴国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车辆发生伤亡人数较多的路外交通事故时,也应按照本预案立即启动应急救援工作。道路交通事故按照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包括: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100人以上重伤,或载有易燃、易爆、化学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包括: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载有易燃、易爆、化学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事故。
较大交通事故和一般交通事故的分级标准以*部制定的为准,待*部制定后再补充写进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需要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道路交通事故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县的道路交通事故应对工作。
1.5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依法规范。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处置事故人员的安全防护,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按照有关程序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实施应急预案。
(2)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交通安全设施、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的义务。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按照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人员、资金、设备、物资等进行有效整合,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情报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以信息网络等为载体,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4)快速反应,密切协作。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势态。各有关部门(单位)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互相支持,协调联动,整体作战。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2.1.1成立兴国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应急指挥部),作为负责全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工作的指挥机构。县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应急委员会)启动处置道路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指令,统一组织、指挥县内的应急处置,向县应急委员会提出结束应急状态的建议等。
2.1.2县应急指挥部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县*局交警大队、县交通局、县政府办公室、县安监局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县人武部、县*局、县环保局、县政府办、县交通局、县监察局、县安监局、县卫生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气象局、县广电局、县政府法制办、县*局交警大队、县*消防大队为成员单位。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其职责:
县*局交警大队负责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处置。
县*局负责领导和组织*机关依法打击交通事故中涉及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县交通局负责优先运送救援人员和物资,组织调配紧急救援物资所需车辆等运输工具。
县安监局负责对交通事故的倒查工作。
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医疗卫生部门对现场伤员的救治和紧急处理,并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全力抢救伤员,减少人员伤亡。
县环保局负责因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调查及环境监测工作,以及对事故现场污染物的处置工作。
县民政局负责协调有关单位及时运送交通事故尸体并提供相关救助。
县*消防大队负责交通事故现场的灭火、控制和排除易燃、有毒物质泄漏等工作,协助组织搜救伤员工作。
县司法局负责协调律师、人民调解组织、基层司法所在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参与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交通事故的调处。
县政府法制办负责提供涉及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的咨询意见。
县监察局负责组织对有关部门(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
县气象局负责监测事故现场气候,做好分析预测,及时提供气候分析预测信息;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预警机制,对雨、雾、冰、雪等恶劣天气情况,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通告”。
县政府办公室会同县宣传部门和*交警部门,负责收集信息和资料,由上级指挥部授权统一通报事故情况,做好宣传工作。
县广电局要通过广播电视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播发交通事故案例情况,提供公益性的交通安全宣传广告等。
县人武部负责紧急情况下协调解决部队车辆、人员的调动。
2.2办事机构
县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县*局交警大队,由县交警大队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及时传达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决策和指令,检查和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指示的执行情况。
(2)负责与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现场应急指挥部保持联系。
(3)协调组织道路交通事故原因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4)负责处理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办理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5)办理应急状态终止后决定的有关事宜。
(6)对县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履行预案中的职责进行指挥、督促和检查。
2.3工作机构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发生地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由县应急指挥部指定人选任指挥,县属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现场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在县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指挥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掌握事件发展态势,及时向县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为上级决策提出建议等。
2.4专家组
县应急指挥部设立专家委员会,作为其决策咨询机构,必要时参加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专家组由事故处理、法律法规、医学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其职责主要是:现场指导交通事故的处置;对交通事故进行调查评估;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等。
3运行机制
3.1应急处置
3.1.1信息报告
建立健全县*局交警大队、基层交警中队交通事故信息常规监测网络,及时收集、监测发生在本行政区域的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由县*局交警大队对监测的信息进行汇总、风险分析,并报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进行研判、划分等级。报送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防止片面性,严禁报喜不报忧。
县*局交警大队对已经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交通事故的信息,应立即报告县应急指挥部和县人民政府,对较大以上交通事故的信息应在半小时内报告市*局,其中重大以上交通事故信息应在1小时内呈报至省*厅,并按规定或要求上报上级及有关部门。
县*局交警大队接警后,应在半小时内报告县应急指挥部,县应急指挥部应在半小时内报告县应急委员会。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报告时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事故发生后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
县应急指挥部应立即执行县应急委员会的指令,并及时掌握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及一般交通事故信息。
3.1.2先期处置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当地*派出所和有关部门(单位)在及时上报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的同时,要对事故进行先期应急处置,全力防止事故损害后果扩大。处置措施主要包括维护现场、抢救人员和财产、对现场实施交通疏导、维护正常的治安秩序、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及一般交通事故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由县应急委员会迅速启动道路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由县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进行应急处置。
3.1.3应急响应
当事态难以控制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县应急指挥部应当迅速报告县应急委员会,请求支援。当事态演变扩大到新的级别时,县应急指挥部及时报请县应急委员会做出启动新的等级应急机制的决定,并按照该决定进行应急处置。
3.1.4指挥与协调
预案启动后,县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建立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指挥事发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包括:
(1)现场抢救。事故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应当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人员、保护财产。必要时,可以请求武警部门予以协助和配合。
(2)交通管理。根据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的需要,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可以依法决定采取管理措施,限制人员进出交通管理区域,对进出交通管理区域人员的证件、车辆、物品等进行检查。
(3)医疗救护。县卫生部门应当紧急派遣专业队伍,为受伤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尽量减少人员伤亡。经采取初步急救措施后,医疗救护人员应当将伤病人员及时转送有关医院抢救、治疗。
(4)调集征用。根据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县应急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资金和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向社会征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
3.1.5应急结束
一般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由县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单位)进行分析评估,提出结束应急状态的建议,报县应急委员会决定,并撤销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宣布应急状态结束后,相关部门(单位)应按照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补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重新回到应急准备状态。
紧急状态终止的决定以及决定的宣布、公布由有关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办理。
3.2事故后恢复
3.2.1善后处置
县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以下善后处置工作:
(1)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措施,开展救济救助工作,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2)县应急指挥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及时组织调查、统计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情况,报县应急委员会、上级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单位),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3)县卫生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县民政等有关部门做好丧葬抚恤工作。
(4)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及时归还征用的物资、设施、设备或占用的房屋、土地;不能及时归还或者造成损坏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
(5)参加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导致伤残或者死亡的,其抚恤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3.2.2调查与评估
处置结束后,县*局交警大队要会同县事故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对交通事故的原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向县应急委员会做出报告。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事故发生后接警、出警及组织施救、现场处置情况,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肇事和受损机动车驾驶人的基本情况、肇事和受损机动车的情况及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交通肇事行为人、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追究刑事或党纪、政纪责任的情况以及整改措施。
县应急指挥部要于每年第一季度对上年度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交通事故进行全面评估,向县政府报告。
4应急保障
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道路交通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本预案切实做好对道路交通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4.1人力资源
(1)组建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预备队伍,按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县应急指挥部要求,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2)县应急预备队由*、人武部、医疗卫生等部门人员及有关专家等组成。
(3)鼓励和引导预备役部队、民兵、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社会资源组建各类群众性的应急处置队伍。
4.2财力保障
设立交通事故应急专项资金,保障应对交通事故所需经费。主要为应急机制、通信系统、数据库与信息系统、救援排险、医疗救治、应急装备器材、专业应急队伍训练和演习、人员培训与宣传教育等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县审计、财政等部门负责对应急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4.3物资保障
(1)建立处置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储备足够的交通事故应急物资,包括抢险救援设备器材、防护器材、救治药品等,满足现场专业力量和公众防护的需要。储备物资以实物形式为主,在保证适当储备量的同时,应当进行生产能力和技术的储备。对有保质期或者有效期的储备物资,在保质期或有效期内或期满后,应及时调剂使用或更换。储备物资应存放在交通便利、贮运安全的区域,确保应急需要。
(2)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应急预案的要求,拟订应急物资保障计划,做好相关物资保障工作。
(3)卫生部门应当建立药品、试剂、医疗器械、救护设备、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度制度。
4.4医疗卫生保障
(1)卫生等部门组织和参与因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负伤人员的现场医疗救护工作,应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应急准备措施,建立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医疗救治网络。
(2)县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和县卫生局要建立医疗救护动态数据库,包括医疗救治的各种资源分布、救治能力等。
4.5交通运输保障
(1)*交警部门负责对事发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对灾区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人员,根据需要组织开辟应急“绿色通道”,保证救援车辆优先通行。
(2)交通部门要利用城市道路监控系统进行监控指挥,及时通报道路维修地段状况,随时引导救援车辆的通行。
(3)根据救援需要,调集一切可利用的交通运输工具,保证应急救援人员、物资、装备的优先运输。
4.6治安维护
(1)*机关要制定应急状态下维护治安秩序的各项工作方案。应急期间,组织强大力量参与现场和局部地区的现场管制、交通管制等工作;要采取各种预防性紧急措施,全力维护事故发生地周边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必要时,依法对事发现场或在一定区域内实行紧急状态。
(2)*机关要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积极预防,有效预警。
4.7人员防护
在处置交通事故时,应当对事故发生地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保障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并携带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
当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交通事故正在或者足以对公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时,事故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等部门应当及时疏散人群。
4.8通信保障
发生交通事故后,依托电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社会公众通信网络,建立通信调度指挥网络和现场移动通信指挥网络,保障通信畅通。*交警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发挥社会基础通信设施的作用,为处置交通事故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
4.9公共设施
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协调或落实煤、电、油、气、水的供给,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和处理。
4.10科技支撑
依托相应的科研、业务机构,建立相关的交通事故应急技术支持系统。组织相关机构和单位开展交通事故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综合防范的技术研究。
5监督管理
5.1预案演练
按照预案要求,适时组织不同类型的一般及以上交通事故的实战演练,包括应急机制的演练、指挥协调系统的演练、应急专业队伍的演练、应急处置过程的演练等。演练科目可分单个、多个或综合性科目,采取现场模拟或模拟现场方式实施,综合性科目的演练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对每次演练,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估并认真总结,不断完善、强化和提高各项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5.2宣传和培训
对外公布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及报警电话等。宣传、法制、教育、卫生、*等部门应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定期组织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以及指挥部工作人员进行常规培训或专业培训,将有关道路交通事故应急管理的课程列为行政干部培训内容,增强领导干部的应急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指挥与处置能力。各应急成员单位、联动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指挥员、工作人员、救援人员及专业应急力量上岗前的培训和日常培训,不断提高本部门(单位)预防和处置交通事故的能力。
5.3责任与奖惩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公路运输成为我国运输方式的主要途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突显其要,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治,公路管理部门责无旁贷。就道路安全应急抢险工作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辩识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类别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道路水毁、路面冰冻、滑坡、泥石流、台风、地震等;另一类是人为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桥梁垮塌、路面抛撒(或堆积)、路面坍塌(或挖掘、机械损毁)、机械伤人、高温中暑、烫伤、触电事故、火灾等。
二、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防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员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三、制定完善的应急抢险预案
(一)制定应急抢险预案的目标
更好的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的安全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预案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预案组织不力或现场援救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援救;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预案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预案制定的原则
1、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
3、以人为本,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
(三)应急抢险预案的主要内容
完善的应急抢险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总则;说明编制顶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3、预警和预防机制: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建议分为四级预警)。
4、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程序(原则上按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信息共享和处理,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11个要素。
5、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6、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监督检查等。
7、附则:包括有关术语、定义,预案管理与更新,国际沟通与协作,奖励与责任,制定与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等。
8、附录:包括相关的应急预案、预案总体目录、分预案目录、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讯录等。
输油管道泄漏事故是指管道因老化、焊缝缺陷和外力破坏等原因造成的油料损失事故。泄漏事故可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两类:即持续泄漏事故和突发泄漏事故:
1.持续泄漏事故。持续泄漏事故主要是因设施设备老化、焊缝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小流量油料泄漏,因流量小、不易察觉造成长期持续的泄漏。油库输油管道长度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持续泄漏事故发生后,漏油点极难发现,堵漏困难;同时,泄漏油料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引发军民纠纷,且油料回收难度大,对环境的破坏无法恢复。总结输油管道持续泄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1)设施设备老化。多数油库输油管道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使用年限接近或超过三十年,由于腐蚀、磨损、意外损伤等原因导致的管道泄漏时有发生。其中,内腐蚀是输油管道泄漏的最常见原因。
(2)焊接缺陷。大部分的输油管道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的,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材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等会造成焊缝存在各种缺陷,这些缺陷是引起泄漏的直接原因。
(3)振动。管道的振动会造成管道连接附件的紧固件松动(如法兰的连接螺栓)、密封件失效(如降低法兰垫片的密封比压),也会造成管道焊缝内的缺陷扩展,最终导致泄漏现象的发生。引起管道振动而产生破坏的因素包括共振、脉动、机械振动与振动传递。
(4)管道附件故障。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与管道附件的技术状况密切相关。管道附件出现故障也会造成管道泄漏。管道附件故障造成泄漏通常发生在连接法兰、连接螺纹、流体转向的弯头及三通、阀门填料等部位。
2.突发泄漏事故。突发泄漏事故是因外力破坏造成的大流量突发性油料泄漏。突发泄漏事故突发性强、危害巨大,一旦应对不及时、不恰当,即会酿成重大事故。总结输油管道突发泄漏的原因,主要有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两种:
(1)人为破坏。人为破坏导致管道泄漏的情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施工单位不按规定对施工区进行“地勘”,野蛮作业造成管线破裂;二是受利益驱使的盗窃油料,盗油分子主要在埋地管道上钻孔盗油,由于其技能水平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经常在实施盗窃后留下隐患,如盗放油料后不关闭阀门、盗油器具连接的密封件失效、阀门质量问题等。
(2)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力巨大,一旦波及机场输油管线,极易造成管道的破裂。
二、油库输油管线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基本步骤
1.停止作业、关闭阀门。一旦发现管道泄漏,应立即通知停止作业,停泵或关闭相应油罐、输油管线的阀门,派出人员快速到达现场了解情况,检查输油管线的损坏情况和各种阀门的关闭情况。参与泄漏事故现场处理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装备,防止中毒。
2.封锁现场、疏散人员。根据泄漏情况合理封锁范围,指派专人封锁现场,疏散油料泄漏区域的人员、车辆和牲畜,加强现场指挥管理。切断可能进入事故现场的所有点火源,在事故现场的所有车辆不准发动。视情况构筑拦油堤防止油料扩散,组织人员及时回收泄漏油料,回收作业现场必须使用防爆型工具,防止引起二次事故。
3.科学抢修。如果输油管线破损不严重,本部人员快速采用不动火修补方法进行堵漏或修补;如果泄漏量大、影响范围大,应动用消防、管道抢修等力量联合处置。防止乱干蛮干,造成事故扩大。
4.善后处理。对抢修处理后的管线加大巡查力度,进行事故调查,整理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实施奖励和处分,不断提高预防输油管道泄漏事故能力。
三、加强油库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应急管理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油库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油库安全规章制度是保证油库安全的底线。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落实输油管道的常规巡查,定期进行漏点监测,确保泄漏事故隐患早发现;依照规定进行管线标识,严禁单位和个人在管线上及附近区域私自建设。
2.协调关系,聚合应急力量。油库应急力量较为薄弱,单凭自身力量很难有效处理油料管道泄漏事故,需要周边应急力量协助来保证管线安全。泄漏事故应急管理涉及的单位、部门、人员多,需要公安、消防在内的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同时也要依托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组织、统一决策、统一指挥、顺畅高效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要按照专业应急和群众性参与、平时防范与应急抢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支专业队伍为主体的输油管道事故应急处置队伍。
一、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总则
1、编制目的: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保障员工和顾客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 所发生的火灾事故、触电事故和机械伤害事故应对工作。
二、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危险性分析
1、企业概况:
坐落于
方向的
村区内,西边面临 ,北边面临 ,东边面临 ,南边为 。营业面积 平方米,安全出口 处。现从业人数
人,其中管理人员 人,安全负责人 人,是一家
企业。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本单位 内有高低压配电装置及经营区电源线路较多,易燃品集中堆放,且在
区域内使用燃气和主食加工机械进行现场食品加工。如果出现人为疏忽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发生火灾、机械伤害及触电等事故。
4、应急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快速反应,协调统一。
三、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设置通讯联络组、灭火组、疏散组、抢救组4个应急救援组。
1、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职 责:
(1)接受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并落实指令。
(2)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3)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4)负责本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先期处置和善后工作。
(5)配合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
(6)及时准确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7)组织对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的演练,补充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
2、应急办公室成员及职责:
负责人:
成 员:
职 责:
(1)设专人24小时值班。
(2)接到事故报警后,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3)事故发生时,负责判断并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
3、应急救援组职责:
通讯联络组:负责与各应急小组及对外有关部门的通讯联络和情况通报。
灭火组:发现火情立即利用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进行初起火灾扑救,及时断电、断气。
疏散组:负责引导各部位人员有秩序疏散。
抢救组:抢救受伤人员并进行救护,及时护送受伤人员就医。
(二)组织体系框架:
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与预警
(一)危险源监控:
1、应急指挥办公室24小时值班。
2、由安全人员负责加强对危险源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事故预防措施:
1、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及时对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等隐患进行排查治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保证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的完好有效使用。
4、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安全指示标志明显连续。
5、在危险要害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便于公众识别。
6、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对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信息报告与处置:
1、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尽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2、现场负责人用最快速度通知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做出响应,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救援组依据职责分工履行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
3、事故发生后,如事态继续发展扩大,指挥部立即将本单位地点、起始时间和部位、危险化学品(含剧)名称和数量、人员伤亡情况、可能影响范围及已采取的措施等上报三间房地区应急办公室。(应急办电话:白天6542.0028、夜间及节假日6542.0017)
五、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
(一)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员工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立即报告值班领导,现场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条件下,立即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2、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通知各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灭火行动。
3、联络组拨打119火警电话,并及时向三间房地区应急办报告,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救援领导小组联系。
4、灭火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灭火。
如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着火,用湿布包住手去关闭角阀,无法关闭时,则用灭火器扑救,用水冷却钢瓶,灭火后应将钢瓶拎至空旷处放置。
如电气设备着火,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再利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5、疏散组接到警报后,立即按负责区域进入指定位置,用镇定的语气呼喊,消除顾客恐惧心理,稳定情绪,防止发生拥挤,以最快的速度引导顾客按指示方向有序疏散。
6、抢救组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999急救电话或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7、救援队伍到事故现场后,迅速报告未疏散出来的人员方位、数量以及疏散路线。
8、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
9、进行自救灭火,疏导人员、抢救物资、伤员等救援行动时,应注意自身安全,无能力自救时各组人员应尽快撤离火灾现场,等待专业队伍救援。
(二)触电事故现场处置:
1、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切勿触摸电器用具的开关。
2、若无法关上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扫帚或木椅等将伤者拨离电源,或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打电话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
(三)炊事机械伤害事故处置措施:
1发现有人受伤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关闭设备电源,向周围人员呼救,迅速向领导报告。
2、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指挥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
3、一般性外伤,迅速包扎止血,并将伤者送往医院。
4、如果受伤人员伤势较重,现场指挥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并及时上报三间房地区应急办。
(1)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包裹,用塑料袋包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伤者连同断指立即送往医院。
(2)肢体骨折,将伤肢固定,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再送往医院。
(3)如果肢体、头发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停止机器转动,不可用倒转机器的方法,妥善的方法是拆除机器取出肢体,无法拆除时拨打119请求支援。
六、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结束
现场应急处置后,事故得到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已消除,应急工作结束。
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后期处理
1、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现场,检修受损设备。
2、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赔偿工作。
3、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4、将事故总结报告和处置情况报送当地政府应急办,总结事故应急处置经验,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八、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保障
1、应急队伍及通讯保障:
(1)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 手机:
副总指挥: 手机:
成 员: 手机:
(2)应急办公室
负责人: 手机:
成 员: 手机:
(3)通讯联络组
组 长: 手机:
组 员: 手机:
(4)灭火组
组 长: 手机:
组 员: 手机:
(5)疏散组
组 长: 手机:
组 员: 手机:
(6)抢救组
组 长: 手机:
组 员: 手机:
2、应急救援物资保障:
照明器材:
消防器材:
防护用品:
通讯器材:
3、经费保障:
本单位从日常办公费用中,抽出部分资金用于应急物资的添置、维护保养及演练培训的费用支出。
九、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培训与演练
1、培训:
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火灾事故自救互救及逃生知识、消防器材的使用等相关知识培训。
2、演练:
根据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做好演练记录,并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修改完善应急预案。
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奖惩
中图分类号:X83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12102
1引言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具有形式多样、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处理处置艰巨的特性。应急监测又是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救援工作和处理处置工作的前提与关键,由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具有以上特性,当事故发生时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应急监测预案,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将举步维艰。
2编制应急监测预案的必要性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二是对污染事故的处理处置[1]。而应急监测必须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数量、污染范围、污染程度、扩散态势等),以便于快速、准确地为事故处理决策部门提供环境动态信息资料。
但现行的各种应急预案主要针对的是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和工业污染源监测,且内容相对笼统和空洞,这对监测部门的应急监测工作缺少现实指导意义[2]。 因此需要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实用、科学、完整的应急监测预案体系,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提供前提保障。
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的编制步骤
3.1确保应急监测预案的权威性是首要任务
应急监测预案如果没有权威性,那么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它不能起到相应的指导协调作用,如同一纸空文。通常应由国家或者省级监测站下达编制应急监测预案的文件,市级监测站积极响应;或者市级监测站根据所辖区域具体情况,自行编制应急监测预案,然后报上级部门批准,以此保证所编制的应急监测预案具有法律保障和权威性。
3.2成立应急监测预案制定小组
在编制应急监测预案时所涉及到的内容专业性较强、知识面较广,这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一支由各领域专家和学者组成的队伍――应急监测预案制定小组。小组主要负责制定日常准备工作程序、辨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制定应急监测行动响应计划、确保应急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3.3明确预案目标与范围
为了编制出的应急监测预案更具有针对性,必须先确定预案适用的行政区域范围、环境污染事故种类以及应急监测所要达到的目的。
3.4做好区域内潜在风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是关键
应急监测预案应该建立于潜在事故源的辨识与评价之上,故该步骤是关键步骤[3]。通过调查和辨识,理出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单位及分布情况,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场所特征和生产过程。摸清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评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造成的危害程度。此外,风险源不仅包括厂矿企业等所属的固定源,还包括流入所辖区域内的流动源,例如危化品运输车辆等。这类污染源可以从已发生的污染事故中筛选确定,建立本区域内流动风险源档案库。
3.5客观地评价自身应急监测资源与能力
应急监测资源主要包括应急监测人员的数量、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应急监测人员的防护设备、应急监测车辆、应急监测通讯和后勤保障等;应急监测能力主要包括应急监测人员的响应能力、布点采样能力、实验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急监测培训经历等。对应急监测资源与能力的评价主要目的在于根据潜在的泄漏源制定出与自身应急监测资源和能力相匹配的应急策略,从而编写出更符合实际的应急监测预案。
3.6阐明应急监测级别的划分
在环境污染事故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应急监测行动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对事故发展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可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中的分级标准或者所在省(市)及地级市出台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的分级标准对事件进行分级。事故发生时可根据不同的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监测组织机构、调配相应的应急监测资源。以市级监测站为例,一般分为三类情况。一类:污染程度大需全面监测评估;二类:污染程度一般需一般性监测;三类:污染程度小仅需了解掌握[4]。
3.7应急监测机构及其职责的确定
对应急监测机构及职责的确定在应急监测预案中显得尤其重要,应急监测机构通常由应急监测领导小组、应急监测现场小组、实验室分析小组、质量控制小组、综合信息小组、专家咨询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等小组构成,可将其绘制成组织结构图。在应急监测预案中必须预先详细地阐明各成员小组的职责,以保障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3.8确定应急监测行动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前、中、后期各应急监测小组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就叫应急监测行动。应急监测行动是应急监测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如下程序:接警、事故地理位置的确定、潜在泄漏源信息库查询、事故评估和定级、启动应急监测预案、初步拟定应急监测方案、准备仪器开赴现场、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应急监测方案并展开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数据汇总编制应急监测报告或快报并上报、应急监测终止、跟踪监测、应急监测总结评估并归档。该部分应详实地阐述应急监测行动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且宜将应急监测行动绘制成流程图,有助于更加清楚的呈现应急监测预案。
3.9阐述应急监测培训和演练制度
应急监测预案后,并不能完全的保证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应急监测人员能快速有效的展开应急监测工作。所以,在编制应急监测预案时还应阐明对应急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应急监测人员对应急监测程序的了解和应急监测技术的掌握,同时也能找出应急监测预案的缺陷并及时做出修改。
3.10构建应急监测数据库系统
研究A案适用区域范围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规律,分析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建立“潜在泄漏源信息库”、“危险品特性库”、“危险品历史事故库”。调查区域范围内饮用水源地、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建立“环境敏感点数据库”。同时还应建立“应急监测专家信息库”等数据库。
4结语
虽然近20多年来,我国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方面做出了不断的努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应急监测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对于如何编制出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监测预案仍在不断的探寻。本文提出的编制思路在应急监测预案的编制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骁,连萍.加强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5 (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