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数据实习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从全球范围来看,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巨头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展这种广告形式。2011年7月,Twitter正式推出PromotedTweets,广告按粉丝参与度收费,广告出现在广告主Twitter账户粉丝的信息流中,且只在Twitter.com的主页面中出现。另一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也在其网站中的Ticker实时社交信息流中显示SponsoredStories广告内容。信息流广告为社交媒体贡献营收增长,成为社交媒体重要的收入来源。
从微博提供的数据来看,也应正了北辰的思考,信息流广告比右侧的微博展示类广告效果提升了10倍左右。根据微博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微博移动广告收入持续增长,所贡献比例从第一季度的31%一路上涨至第四季度的54%。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现阶段微博移动广告基本都是信息流广告的形式所呈现,这样的广告增长幅度,基本可以显示微博信息流广告所取得的成绩。过去两年内,超过4万家客户投放了微博信息流广告,重复投放比高达50%,信息流广告体系成为微博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当信息流广告投得比较符合用户需求的时候,更能贴近于自身浏览习惯的,也易被用户接受。然而,让信息流广告发挥巨大的威力,还需要一个得力的帮手,它就是大数据!
大数据是打开信息流广告的取胜之匙
根据微博用户的社交关系、兴趣图谱、活跃程度、地域范围等等,经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每一个账户ID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属性标签。“28岁、二三线城市、女性、韩剧、育儿”、“38岁、一线城市、男性、篮球、自驾”……这类极具个性和身份特征的人群,正是品牌试图“有的放矢”分头打动的对象,微博为品牌提供数据包工具,帮助品牌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的成果找到自己心仪的目标人群。2014年,《继承者们》带着《来自星星的你》横扫中国,肯德基顺势邀请金宇彬、全智贤担任新一季代言人,在传播媒体广告轰炸的同时,使用微博“韩剧迷”人群包,进行精准投放,其转发、评论、点赞互动率效果惊人。
除了肯德基这样的品牌客户,在中小企业方面,土家硒泥坊在微博上持续投入超过千万,粉丝量从3万迅速提升到46万,粉丝活跃度也从2%大幅提升到33%,2014年其双11淘宝网销量遥遥领先。与此同时,以祛痘产品起家的WIS品牌,一个88年的草根男带领一群90后的小伙伴,用3年时间做到年营收1个亿,没有任何外部投资,依托微博打造出一个年轻人的化妆品品牌。这两个中小企业的成功,也正是基于精准的用户投放,客户可以按照关系、年龄、性别、地域、兴趣等多个维度进行筛选,也可以选择电视剧人群、白领人群等数据包,还能自定义投放范围,从而为品牌带来的巨大广告收益的案例。而近期微博一场商业产品会上也同时宣布,将引入第三方数据,这将为广告投放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社交生态价值再发现
社交大数据营销背后的精准投放带动新的社会化数据营销产业链的发展。在前不久举行的2015微博商业产品推介会上,微博宣布升级信息流广告体系,将粉丝通、粉丝头条、微博精选、品牌速递等广告产品,面向品牌企业、中小企业及个人用户全面开放;与此同时,微博正式的社交媒体全覆盖解决方案“BigDay”实现了全程跟随用户访问路径,基于UID精准投放触达,通过大数据洞察消费者的最新需求激活活跃粉丝和潜在用户,使广告主达成在社交媒体平台全平台快速有效覆盖海量用户的诉求成为可能。
这里要提一下bigday,bigday是把新品首发、线下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日等融合进微博社交广告投放体系中,形成一个微博社交场景的整合式社会化媒体营销。而在bigday产品背后,如果一款商业广告产品可以使营销活动从简单的触达进化为深度地用户互动转化。这种精准投放额体系以及粉丝去重投放的体系,一定是有一套复杂的社交广告算法作为支撑,而这正是大数据的威力所在。
1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知识服务的内容
1.1 用户需求的分析
在大数据环境下,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收集和存储用户的基本信息,比如:用户的学历、年龄、科研成果、学习经历以及工作单位等信息,并详细记录用户的操作信息及检索、查询、收藏以及标识等操作行为,可以与用户查询资料的内容、学科类别以及相应用户权限进行关联,还可以收集用户具体的信息咨询、科技前沿以及参考导航等服务情境[3]。其次,高校图书馆可以分析海量?稻荩?利用基于语义网的技术来规范用户信息资源,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应用程序理解和直接调用的数据,从而可以更好地感知和预测用户行为。最后,高校图书馆利用用户数据作为决策依据,为用户制订当前目标、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并根据需求环境的变化动态分配硬件和软件资源,从而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融入用户的科研活动中。
1.2 规律趋势的分析预测
针对某些行业或者学科进行全面收集信息资源时,在专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对比、推理以及综合利用等科学分析手段,或参照专业学科发展规律,计量学发展规律等[4]。由于学科的知识特点和发展规律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运用多种分析和处理手段来构建不同的学科模型,从而能够准确地预测学科发展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常见的预测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将大量文献内容进行数据统计,以归纳总结出文献的内在规律,比如齐普夫定律、洛特卡定律以及布拉德福定律等都是常见的基于文献内容的统计方式。②根据文献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来构建数学模型,可以达到预测文献发展规律的目的,比如普赖斯就专门构建了基于指数增长规律的数学模型。③将其他领域的数学规律和数学模型移植到文献发展的预测中,比如物理学中的半衰期规律、经济学中的人口增长规律以及生物学中的成长规律等。④依据模糊理论来搜集相似文献内容,存储在计算机中,并利用统计技术进行分析和对比数据,以此帮助科研人员挖掘数据关联性。
2 大数据分析与情报分析的共性
2.1 看重对数据的定量分析
数据作为最直观的资源,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分析决策的方式,如何有效地收集、筛选以及整理各种数据资源,并利用合理的方法来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已经成为评价一个组织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方式。情报分析学科同样十分重视数据资源的应用,在情况分析研究的初期阶段,分析人员主要依靠人员的智力来分析少量数据现象,并从中归纳总结出情报分析的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交叉性逐渐加强,学科知识的划分越细致,所涉及的内容也就越专业。目前,情报分析更多地依靠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利用“机器学习”方式来挖掘数据、分析和统计相关联系,还可以利用定量化方式来关联基于关键字的词汇共现,其核心思路就是在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利用人工分析判断数据联系。因此,利用数据来阐述问题已经成为情报分析的主要特点,在情报分析报告中利用数据、公式以及图表来说明理论的方式也充分体现了数据分析技术在情报分析领域的重要地位。
2.2 关注多源数据融合
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并利用各种收集手段来获取各种数据信息,在进行集中整理后,形成一种基于不同数据格式的统一处理方式,这种处理过程被称为多源数据处理融合技术[5]。一方面,可以通过不同用户和不同网络途径来获取同一个研究方向的内容;另一方面,根据信息数据的种类和用途的不同,比如:根据视频、音频及文本等方式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方式进行分类,同时也要考虑数据的异构性。需要注意的是,相同类型的数据也有可能分布在不同的站点,并由各自的数据供应商提供,如论文分析研究的数据来源就包括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等[6]。一般情况下,针对前沿领域进行情报分析时,只利用一种类型的数据是不够全面的,应该从其所涉及的期刊论文、图书资源、专利以及项目等收集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该研究的整体特征。
3 嵌入式知识发现情报分析服务的重要环节
3.1 知识发现系统的利用
将文献分析方式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已经成为知识发现方面的热门研究内容,并且取得了可以直接应用的研究成果,这为嵌入式知识发现情报分析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式。不可否认,选择和使用合理的知识发现系统会提高信息数据的分析效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充分认识到知识发现系统的优势,评估数据分析结果与用户的契合程度,从而让数据分析服务的效果得到用户的认同。比如:一些基于知识发现的软件和系统比较适合大型结构化文献数据分析,可以根据结构化数据的特点分析出信息的特定发展规律[7];还有一些基于主题和科研本身的知识发现模型,其可以利用文献资源之间的相关性挖掘有效信息,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多角度分析,根据关联原则描述该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图;另外还可以利用关联和非关联的知识发现方法,再结合相关语义分析、词汇频率统计等技术,最后通过关键词聚类方式来寻找潜在的知识发现。
3.2 准确获取数据
知识发现可以分析大量数据和信息资源,并从中挖掘明显关联或者非关联的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情报分析人员可以向科研人员提供相关情报分析,一般采用的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如果要获取较为准确的目标数据,除了要分析数据源以及检索方式之外,还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消除噪声数据、集成数据等。大部分的数据分析软件都具有数据筛选功能,其中常见的TDA(Threat Discovery Appliance)软件就可以通过列表功能手工筛选原始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当自动筛选数据时,常常由于数据中检测出偶发的错误或者不同的存储格式导致筛选失败,这就无法按照要求构建知识图谱。嵌入式的知识发现服务可以将筛选后的数据与专业数据分析专家共享,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得到与研究对象关联紧密的数据。
3.3 应用综合分析方法
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包括学科和领域的创新,而且还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创新,所以嵌入式知识发现服务需要为决策人员提供情报分析服务,帮助分析对象的社会行为,并为决策人员指明科研决策的发展方向;此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结合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情报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多方面地展现科技创新在社会环境中的具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如今,国外已经出现了专门提供情报分析服务的公司,比如美国的麦肯锡公司就对医药领域提供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服务。而国内关于情报分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研究成果,比如可以利用波士顿矩阵方法来分析文献资源之间的关联性。
4 情报分析服务模型总体设计
情报分析服务的主要功能就是针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挖掘知?R的内在关联性。该研究根据内容解析方法来实施情报分析服务,并专门构建一个情报分析的服务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分层结构,自上向下共分成三个层次,即界面展示层、知识发现处理层、数据资源层等,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首先是数据资源层,其确定研究对象包括三个步骤:确定分析目的、确定研究范围、搜集情报等内容。其次是知识发现处理层,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制定编码标准,并借助计算机辅助工具来构建专属词典,其主要分为专业术语词典、停止词词典、同义词词典等。②编码部分,可以将文本文件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文本向量。③数据分析部分,可以利用相似度算法和聚类算法来处理文本向量,从而实现情报自动聚类和串并功能。最后是界面展示层,主要功能为针对数据进行分析。
4.1 数据资源层设计
数据资源层为情报分析提供海量的数据资源,从各个数据源中收集数据并集成在情报员数据库中。众所周知,数据库的性能会直接影响情报分析服务模式的处理效率。目前,比较成熟的数据库种类主要有两种: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关系型数据库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其中的行和列的关系非常明确,主要采用表型结构存储数据,用户比较容易接受。但是,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关系型数据库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①针对海量数据进行查询和存储操作,海量数据信息时刻充斥在互联网上,如果关系型数据库还是采用表型存储海量数据,这时的存储是以亿为单位。当利用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语言查询或者针对多张表进行关联查询时,其查询效率是非常低的。②数据库的扩展性较差。当处理海量数据时,数据的结构非常复杂,修改数据库的表结构是非常耗时的,因此复杂的数据结构的处理效率无法达到用户的要求。③数据库的读写效率。针对动态的信息,每秒的读写次数要达到上万次以上,而关系型数据库的读写速度无法达到这种要求。
4.2 知识发现处理层设计
知识发现处理层的主要功能是针对数据资源层的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挖掘,它可以利用内容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情报编码,具体的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知识发现处理层主要包括四个功能模块:情报自动聚类处理模块、情报串并处理模块、文本预处理模块、文本向量表示模块。
4.3 界面展示层设计
0 引言
到目前为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培养单位已达158所,其中40所院校已产生(或即将产生)毕业生。在这过程中,许多与MTI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例如教学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实习基地的建设、毕业论文的模式、就业方向的扩展等。对于一门新兴的专业,其发展必经历借鉴和探索,需接受社会现实的各种挑战。对于初接触这个专业的学生而言,导师的存在就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提出了三种论文形式:(1)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穆雷根据翻译行业的职业特点,借鉴其他专业学位中关于学位论文的要求并结合翻译行业的实际操作流程提出将MTI的三种学位论文形式调整为四种,即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和翻译调研报告。之后,穆雷、邹兵在此基础上综合归纳了MTI学位论文的五种方式: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调研报告和翻译研究论文。由于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常规的写作模式,在从选题到答辩的整个论文完成过程中,师生都有许多疑惑和彷徨。笔者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所处的大环境下,从学位论文实际完成过程入手,探讨导师在“设计者、诱导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宏观角色下的微观角色。
1 论文完成过程中导师的角色
1.1 选题、开题——掌舵人
毕业论文作为对学生在校学习、研究、实践成果与素质能力的检测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选题、开题,作为论文的第一步将直接影响整个论文的成败。因此,选好了题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穆雷、邹兵在对首批15所MTI高校毕业生学位论文的统计中发现:翻译项目33.9%,实验报告0%,研究论文66.1%。这一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仍倾向于选择传统式的论文研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第一,由于没有先例参照,学生为了顺利毕业往往会选择有例可参的研究性论文;第二,由于没有经验,没有明确的论文规定,导师为了指导起来方便多建议学生采用有先例的研究论文形式;第三,导师与学生交流不够。据笔者了解,部分学校师资紧缺,导师带领的学生不仅有翻译方向的,还有语言学方向或文学方向;优秀导师带领的学生甚至多大数十名。这种情况下,学生虽有意选择其他论文形式进行尝试但导师与学生交流较少某些想法得不到肯定、支持与实施,最终使学生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中。
笔者对西南大学首届MTI毕业生学位论文进行了统计,发现翻译项目98.4%,实验报告0%,研究论文1.6%。就“翻译项目”与“研究论文”两种论文形式而言,该数据与穆雷、邹兵所获得的数据差异较大,但这说明西南大学在把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及突破传统的论文写作方面作出了较大努力。
以上两组数据虽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显示实验报告为0篇的事实。是实验条件不允许还是其复杂过程令人却步?这值得深思。
由此看,论文选题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测试,也是对培养单位教学条件的检测,对培养目标把握程度的反映。选题、开题时,导师应像掌舵者一样牢牢把握学生选题的大方向,引导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培养目标,让学生把握所选论文的目的、意义以及其科学性、合理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尝试。
1.2 写作——教练员
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写作过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是师生共同合作、紧密联系的过程。翻译作为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种艺术,它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所选论文涉及的领域,例如法律、机械、医学、建筑、哲学、科技等;要在熟练运用办公室软件的基础上使用一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例如trados, wordfast, lingoes等;选择实验报告的学生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实验。因此,写作过程就是一把标尺,测量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勤奋诚信的人格特征。
写作过程中,学生就是球场上的球员,导师则是场外的教练——提供战略战术,但不参与比赛竞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虽提出了论文形式但具体要求、相应格式都未说明,加之无先例可参照,导致MTI学生束手无策,无从着手。导师应为学生指出着手点,如参照其他学科专业学位论文形式或国外同专业学生论文形式。此外,导师还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板,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或改进。如西南大学已从首届MTI学生开始采用这一方法,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翻译硕士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更注重实践,更注重与其他学科(行业)的联系。这一点在论文中得以体现。导师除要求学生勤于使用工具书,善于利用网络,敢于向专业人士请教,还应要求学生具有“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研究态度。毕业论文的完成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往往需要数次修改、删除、增减才能完成。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自改、互改,导师也要认真修改学生的论文,尤其是翻译部分或实验部分。
1.3 答辩——导演
毕业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进行测试的直观环节。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简要概述自己选题的原因、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回答答辩委员会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由于其新生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大多按照常规论文答辩程序进行,从而产生了不少困惑和困难。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
1.3.1 形式、标准单一
培养翻译专业人才,首先要正确认识传统外语专业人才与翻译专业人才间的差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指出了翻译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传统外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有根本的不同。仲伟合、穆雷、许钧等都比较了传统外语人才与翻译专业人才的不同,并就翻译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正是翻译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应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型学位论文答辩。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学生仍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研究论文,使得各校多沿用学术型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和评审标准。这使部分选择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学生感到困惑和无助。
1.3.2 答辩程序不够规范
部分学校由于师资紧缺,每名导师需要指导十几名甚至数十名学生;加之教师科研、教学、生活的压力较大,导师很难投入大量时间来指导学生的答辩而多半让学生独自努力或分组演练。同时,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毕业答辩必须集中在有限的几天内完成,客观上造成毕业答辩时间紧张。最初还能保证学生的答辩时间,到最后不得不以“缩减学生答辩时间”的方式来按时完成任务。部分学生毕业答辩时间甚至不足10分钟,这不仅有失公平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答辩质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然而由于实际条件不足许多学校都未达到这一点。另外,部分答辩委员会教师考虑到学生的毕业问题、就业问题、院系名声、学生情绪而不愿过多指出学生论文中的不足或提出较多较难的问题。这些原因导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答辩时间短、要求低、质量低,甚至给学生留下“走过场”的印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127-02
吉首大学是一所地处湖南西部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该地区是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国家将该地区设为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扶贫攻坚主战场。信息技术作为当前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符合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成为办在该地区高校――吉首大学的重要使命,作为该校建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具体的工作责任[1-3]。本文以吉首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为例,介绍了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专业综合改革的具体做法。
教育部实施的专业综合改革明确指出“开展专业综合改革的专业,必须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明确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环节的综合改革”,根据这些要求结合吉首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类人才需求的现状[4-7],学校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了 “一中心,一个目的,4方面”的专业综合改革思路。一个中心就是以对接地方经济产业为中心,一个目的就是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围绕上述“一中心,一个目”开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等4个方面的专业建设工作。
1 强化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以国家相关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为指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紧紧围绕吉首大学创建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坚持“立德、立行,树人、达人”的立人教育人才培养理念[8-9],明确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能力培养要求和“干得好,下得去,吃得苦,用得好”的人才培养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
1.1优化课程体系架构
按照“平台+模块+课程群”的结构形式搭建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包括四个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_、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每个平台课程下面分若干模块,模块中可包括若干课程群。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加入了专业导论、创业基础等课程,并且除了基本的大学英语、体育、思想道德和中国近现代史以外,搭建了人文精神类、科学素养类、创新能力类以及艺术情趣类等四大模块,根据这些模块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在学科基础平台中设置了数理基础模块、语言基础课程模块、硬件基础课程模块等,数理基础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离散数学等课程,语言基础课程模块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硬件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我们分设了专业方向,包括:软件设计与开发模块、大数据模块、移动开发模块;同时为了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前沿知识的了解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的方向设置了选修模块,模块中包含计算机前沿技术讲座、iOS开发、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以及机器人学等课程供不同层面感兴趣的学生选择。
1.2强化实践教学模块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优化整体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了课程实验(实训)环节、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创业实践等3个环节。在课程(实训)环节主要是根据实验(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课堂内实验(实训)任务;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开放实训、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在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学生在学校认定的各类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成果,可以用该成果申请和认定相应学分,。除此之外,按照整体设计,在每学期的最后两周,设置了专门的实践教学周,在该阶段主要集中完成综合性、设计性以及创新性实验。
1.3 明确课程与能力培养关系
以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仅仅列出大学四年各个时间段,学生需要修读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到底与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学生总是不断地问“学这门课有什么用”,教师在上课时也只注重课程的内容而忽略了课程内容背后知识能力培养,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设置了专业培养学生的6大能力,并将这些能力与相应的课程对应,明确了课程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表1的数据展示了部分专业课程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对应关系矩阵:
能力1:系统认知能力。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理解各类典型方法,能用专业知识认知常用的系统与应用。
能力2:计算思维能力。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掌握算法设计技术和复杂性分析方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采用形式化描述和抽象思维方法分析问题。
能力3: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系统地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的算法并能程序实现;了解各类算法的发展趋势和典型应用。
能力4: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地掌握软硬件系统研发领域的理论和知识,能运用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等工程化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编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实现系统。
能力5:新技术的适应与学习能力。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态势,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新知识;熟练地掌握英语,能阅读本专业的相关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能力6:团队协作能力。掌握团队沟通技巧,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工作主动 、爱岗敬业,做到宽容与合作,具备良好的 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获得团队的认可并得到团队支持。
2 以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为目标,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在知识能力结构上普遍存在学历高、理论功底深厚但是工程经历少和实战经验不足的情况,这些情况已经严重不能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此,在专业建设方面采取以下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一是实施“请进来,走出去”制度,一方面通过让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召开的专题技术会议、教师在企业挂职以及教师随同学生一起见习、实习等方式,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视屏,熟悉并掌握自己本专业理论知识实际的业务技术流程和操作方式方法;另一方面,通过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开展讲座、交流、授课加强教师与企业的对接。
二是鼓励教师通过项目合作、科技服务的方式解决企业实际工程问题。通过上述方式解决教师理论功底与实战经历不对称的问题。
3 以提升学生主动性为目的,强化“师生互动”加强课程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作业、实验报告和考试进行交流,这种“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课程教学效果也不明显,为此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针对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采用“案例教法”。对枯燥的理论课程的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如C语言课程、JAVA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课程等,在课堂讲授中要求教师将真实的项目穿插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和内容,通过实际环境和实际问题与理论问题的对接,消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陌生感。在授课方式方法上面,采取由教师课前提出问题,课堂上由学生讲述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的方式,强化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2)针对不可及、不可触、不直观等课程内容采取 “虚拟仿真教学”。比如在网络攻击防御课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等课程,通过虚拟仿真软件重构这些课程中不可及、不直观的课程内容,让课程内容抽象直观化,加深学生对课程技术层面的认识。
3)突出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方式,强化教学效果。在以往的课程考核中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测试,重点采取“理论考核”、“闭卷考试”等方式忽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工科类专业实践性强、“能力评价”要求高的特征,因此在考核方式上,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形式包括实验实习报告、课程论文、课程设计、 文献综述、实验操作、技能演示、说课等多种形式、模拟试教等。
4 对接需求,强化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国家实施的专业综合改革明确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中就必须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强化实践教学比重,但是现实情况是,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也很重要,如果简单的通过压缩课内学时增加实践学时的方法,势必达不到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上述现状,对实验课程体系中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进行重构,合并其中重复冗余的内容,保留相对独立的内容,增加反映学科前沿和产业技术前沿的内容,按照“基础理论验证”、“综合实验实践”、“设计性实验”的思路,强调实验课程的独立性,使实践课程体系体现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同时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采取校企联动的“1.5+1.5+1”方式,即大学前一年半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第二个一年半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在学校和基地开展专业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第四年完成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在基地企业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
总之,教育部实施的专业综合改革其中的工作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西部高校――吉首大学,所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当地实际情况综合 、系统推进,这样才能取得专业建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龙先琼.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09,20(2):16-19.
[2]徐立清,钱国英,马建荣.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J].2014(12):53-57.
[3]徐晓飞.本科生院体制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2(4):20-22.
[4]李建锋,黎奇升,冷志明.西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专业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2):78-81.
[5]李建锋,丁雷,鲁荣波,等.吉首大学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6):86-88.
[6]鲁荣波,李宗寿,贺宏遵,等.加快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11(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