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文明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11-01
党的十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从战略上来审视和谋划,抓住根本、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扎实推进。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其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可以说,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和粗放是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近年来,我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不够快,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这一要求,以更大力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和发挥科技的力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一方面可以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应通过大力开发和广泛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先进工艺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量减少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对于已经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应通过开发和应用净化、改造、恢复等技术进行治理、修复和补偿,特别是着力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和工艺设备,切实搞好废物和垃圾的分类处理、循环利用。
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党的十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生态文明制度同样涉及方方面面。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当务之急是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轨道。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加快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使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人类自身利益为中心、不顾自然承载力而任意开发利用自然的观念和做法,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切实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到行动上和实践中。
二、让“生态文明”成为全民共识
生态文明建设要成为政府的自觉行动。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也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要创新顶层设计,需要一系列有效措施、制度来支撑,这其中,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在整个社会其他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最为紧密,影响也最为广泛。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1提供食物的经济功能农业为社会提供粮食及农产品,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对食物的基本需要,这是农业的一个基本功能。为了增加粮食的总产量,很多的工业用品作为增产剂被用于农业生产。一方面提高了农业产量,另一方面为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带来隐患,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更为严重的是,生态受到化学物品的污染,化学剂也改变着农田质量,不断加快土地板结化,农田自化系统遭到破坏,将对农业生态和人们的健康形成深远影响。因此从食品安全和农业生态的角度而言,农业的提供粮食和农产品的这一功能应当重新审视。
1.2平衡环境的生态功能当今农村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多重危机的严重挑战。农业生态稳定性下降,生物物种减少,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现象日益普遍,农村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农业各要素本身就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要成分,农业的功能可直接表现为平衡环境的生态功能。农业的生态功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治自然灾害、二三产业的正常运行和分解消化其排放物产生的外部负效用等,均具有积极的、重大的正效用。农村是与自然最接近的地方,因此农业、农村的生态功能应当重新审视。
1.3社会文化功能农村是农民生活、休养的场所,农业意味着自然,意味着平凡,也意味着一种简单,在繁杂的城市,压力大、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身心疲惫后,偶尔回到农村,总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疗养,让内心多一点平和,少一点浮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能体现在农村。农村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希望在农村。和城市相比,农村生态基础条件更好,地域更宽阔,调整的空间更大。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农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大约半数,能在农村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完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在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增强农村环境的承受能力,发挥好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另一方面,多彩的乡土民俗和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等待开发,维护和传承好这些生态文化,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与完成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关系着农业农村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取得真正效果,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根本性的改变和本质性的突破。
2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我国已经进入了由城镇化引领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被打破,严重影响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城镇化所带来的资源配置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的聚集不可避免的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十多年来,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了正常的城镇化发展轨道。“在进程上属于急速城镇化,表现为人口城市化虚高,在空间上建设布局出现无秩序失控,耕地、水资源等重要资源过度消耗,环境受到严重污染”[1]。虽然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还不高,但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同时,急剧推进的城镇化给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金、政策等社会资源日益匮乏,导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日益严峻的困境。
2.1城镇化导致农村社会整体性弱化
在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下,农村问题集中体现在农村空心化问题上。农村空心化不是单纯的指农村居住空间的空心化,也不仅仅指农村人口外出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整体性衰落与凋敝的总体态势和基本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特征:
2.1.1外出务工导致人口空心化显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外出务工导致村内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村庄社会结构呈现出低龄化、老龄化、弱势化、贫困化趋势。河北省农村的普通居民住宅里通常大部分时间内仅仅居住着三两位老人和儿童,而且耕地的使用也日益呈现出单一化,多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偏少。
2.1.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空心化明显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由于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与完善的投入机制以及设施维护资金,公共卫生与人居环境改造等公共事业的政府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大部分村庄不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目前的形势是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加快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加强道路、给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性,不断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着手解决的问题。
2.2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2.2.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力量严重下降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呈现出数量减少、素质普遍降低以及结构性失衡三大特征。农村人口流出的主体往往是这部分青壮年,有一定专业技能、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出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甚至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在河北的大部分农村,农村的景象凋蔽。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并存致使务农经济收入比较收益较低,比较收益低下促使农村高素质劳动力进一步流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整个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力量严重下降。
2.2.2农村基层治理主体的缺失问题近年来河北省农村的现实基层情况是,越来越少的农村精英留在村内。一是服务组织断层。现有的村民小组这一级名存实亡,村民小组长无人愿当,许多村落没人问事管事,大姓压小姓。二是服务功能断档。现有的比较稳固的县乡村组织,工作手段、工作作风行政化,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基点,服务功能弱。在农村治理方面,农村干部也感觉乏力,培养后备干部、发展党员都面临一个年龄段、知识结构断层的问题。因此谁来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出现问题。
2.2.3农村格局改变,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恶化由于缺少整体性的规划,村庄的整体面貌基本没有改观。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和问题依然严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污染严重。农户的生活被逐渐“现代化”,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洗衣粉、洗洁精等产品,也大量使用塑料袋、玻璃瓶、塑料瓶、纸箱、纸巾,由此产生大量难以分解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大量的垃圾长年累月地分散丢弃在河边、路边、屋后。农村的垃圾问题充分反映出农村生活环境亟待弥补和改善。
2.2.4乡土文化被边缘化,农村社会生态不和谐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外出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认同感下降,由于市场的原则以及农民对物质生活的迫切追求,人们之间的互助关系逐渐被金钱关系所替代。农民的谋生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村庄的社会边界更加开放,家户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理性化。传统的内生权威主导的基层秩序不再,村庄由熟人社会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过渡。尤其是近些年来,农民的行为更“理性化”了,农民都在忙着挣钱,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减少,农民之间的关系日益淡漠。农民不再村庄的进行关注,农村社会失序。
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农村生态呈现整体衰退的情形,农村社会功能整体性退化,农村凋蔽情形严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陷入困境。根据当前农村发展现状,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要提升过去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分析研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经验,把以生态农业、能源的循环利用等为目标的农村生态工程建设,是一种可行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这一模式适用于当前农村社会资源日益流失的形势,能够集中资源,规模化地进行生态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把农村建设成为适宜居住的美丽乡村。
3.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建设美丽乡村的一种可行性模式—山东省青岛即墨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该示范区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技术和产业模式为支撑,是半径15公里面积700平方公里约7个乡镇的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该示范区是以生态工程(中恒能项目)为核心,将周边7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社区生活、工业企业、第三产业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收集起来,进行“能源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产生沼气、沼渣、沼液等新能源。在项目周边5公里范围内,铺设燃气管道,为乡镇住户、新农村社区、工业企业、第三产业等各类用户提供沼气。在5公里至15公里范围内,建设远距离分布式供能系统,采用沼气长途输送技术为客户供气。为解决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示范区引入秸秆、煤、太阳能、风能、地源热、天然气等作为补充手段,满足居民冬季取暖需求。这样就形成沼气为主,多能互补的新型农村社区能源供应新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得到青岛市发改委、青岛市财政、国家发改委、亚洲银行的认可。将打造成中国新农村生态文明的第一示范区。该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的模式在农村区域内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并有效解决农业的面源污染。所依托的核心技术突出的优势就是对各类秸秆、畜禽粪便、屠宰污水、病死畜禽尸体、餐厨垃圾、生活污泥、有机废水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大规模,连续式处理,以生态的模式,净化周边环境。生产出来的沼气可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清洁能源;沼渣、沼液可为示范区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涵养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使用这些有机肥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总之该生态示范区模式在减少周边环境压力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能量的有效循环利用,最终形成区域的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的农村发展模式。该模式实现了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打造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样板。
3.2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三方面内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整合农村社会资源,逐步加大公共物品的供给,借鉴即墨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成功的建设经验,依托生态技术和工程,进行区域性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基础上通过该建设模式逐步形成社会整体生态和谐的美丽乡村。
3.2.1生态农业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做好生态农业建设,其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才会有物质保障,要积极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型农业发展模式转型。一方面,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该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需要和农民的现实需要来分析,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形成连片耕地是第一要务。生态农业建设的前提条件就是土地的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才有可能发展生态农业。另一方面,做好生态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促进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当前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贫乏与农业科技技能低下。生态农业建到目前还没有实现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农民的生态农业培训机制。因此通过对农民进行生态化培训,使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沼渣、沼液作为示范区提供的优质有机肥,提高农产品的有机质含量,同时使用这些有机肥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对广大的农民进行生态农业科技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充分调动并发挥农业相关部门的作用,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进程。
3.2.2生态村庄建设在生态村庄建设方面要全面落实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各项政策,走规模化的能源开发道路。改进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模式,要进一步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开发建设。依托生态技术,开展农村生态工程建设,进行区域性的农村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村庄的绿化和生态建设方面,可以借鉴上述经验,依托沼气工程,深化农村环境污染整治,以净化洁化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垃圾固废统一收集,畜禽粪便污染污染明显下降,绿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农村环境面貌有根本性的变化。一要结合村庄布局调整特别是中心村建设、旧村改造、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二要在组织体系上,建立环保、农业、城建、水利、林业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村为责任主体的农村生态环保工作责任体系和推进机制。协调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的氛围。围绕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与景观面貌,把科学规划作为基础,以增加绿量为着重点,建设有特色、效果好的新村庄。提升村庄质量,从基础性公共服务方面采取措施,通过财政投入,转移支付等方式为农村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服务的公给水平,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也是农民生活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直接体现。依托生态工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断加强管网、水利、交通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这是提升村庄质量的核心。
人类想要统治自然、主宰自然是不行的,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本事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因此,我们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研究自然,以文明的方式对待大自然和有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使城市发展建设不致造成大自然的生态失衡而带来城市的生存危机。这是一个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城市发展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是“十”报告中强调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和重要部署,亦是城市文明建设应当全面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明进步的标尺。我国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大发展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文化建设方兴未艾“,十”又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涉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性选择,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城市文明建设的应有高度来考虑。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城市发展建设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障,是我国总结历史经验,针对现实实践,面向美好未来的战略思想和科学论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平衡发展保持一致,内在地要求城市发展建设能够为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内在地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作为基本原则,并成为共同衡量和检验城市文明建设的准绳与进步的标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代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
建国之后,一穷二白,人口多,家底薄,困难大,首先需要发展经济,大上工业项目,进行粗放型生产,以至中的“先生产、后生活”“,先污染、后治理”,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损害和城市非生产性建设项目的滞后发展,以及风景名胜、园林绿化、城市文化发展事业的一蹶不振,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理念非常薄弱。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举世瞩目,城市发展建设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发展迈开步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观念有了极大增强,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纲领。透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现实,尚存在不少问题,离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建筑越来越多并越来越高,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汽车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堵,城市硬质化(水泥化)土地越来越多,城市水系和园林绿地越来越少,城市地下水位越来越深,城市的碳排放量越来越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强,城市自然净化能力越来越弱,城市自然承载能力降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显现十分脆弱的局面。比如,2007年7月8日济南一场大暴雨,积水成灾,造成30多人死亡和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2012年7月21日北京的一场大暴雨,雨水不能及时排除,发生城市内涝,造成大量汽车被淹,78人死亡,160多万人受灾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样的事例,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城市不同程度地发生过,它说明了我国许多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不足。
下一场暴雨,由于城市硬质化地面过多和园林绿地少、原有水系减少以及城市汇水面积大,再加上不少开发建设项目缺乏防洪排涝工程系统的建设和已有的排洪设施不到位,以及河道淤积,雨水不能及时渗漏和流失,怎能不积涝成灾呢!有的城市,将不少房屋建在江(河)滩、山脚下、低洼地、行洪沟上,甚至采空区,一遇洪涝,就会受到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地面沉陷的袭击。有的城市,由于河流和水源地受到工业企业废水废渣的严重污染,致使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发生困难。有的城市,由于地下水(包括温泉)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到城市地质的稳定、水的循环,树木的生长和泉水的存在以及井水枯竭。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森林(楼房)大增和林园绿地的相对减少,加上大量汽车尾车排放、空调室外机气体排放、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使碳排放量增加,氧气量减少,空气净化和调节能力削弱,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尤其在一些盆地城市往往形成逆温气象,致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和烟雾不能向上向远处扩散,造成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危害。城市自然生态(空气、土壤、水、树木的光合作用等)循环和平衡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人们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驱使下自觉和不自觉地以野蛮方式对待大自然,触犯自然生态规律,势必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和警告,使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它呼唤着城市发展建设必须以文明的方式自觉地敬畏大自然、正确对待和利用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城市社会生态状况出现失衡随着城镇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们进入城市优越地区,市区不少工薪、原住民由于房地产开发的拆迁移居边缘地带,加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务工进入市区,使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和布局发生很大变化,这是我国跨世纪以来城市社会状况形成的明显特征和现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是城市中的贫富悬殊、生活居住差别显现。高档居住区集于市内,普通市民经济适用房及其社区市内少而多,农民工在城市里散居和挤住在的廉租房屋。一部电视连续剧《蜗居》播出后在广大观众中引起热议和反响,说明了社会生存居住状态的不平衡、不平等已经存在并引起人们的关注。二是城市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难、住房难、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等令人纠结。
大量的中低收入(包括农民工)人群是城市社会的主体,如今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使大多数工薪阶层背负上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制约了中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增长。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出现困难,购买一套住房能压垮一个中产阶层,大城市的大医院人满为患并出现医患关系紧张,中小学幼儿园择校成本昂贵,大城市中由于就业与居住的距离很大而乘车出现费时费钱并忍受拥挤和堵车的煎熬,农民工的工作、居住、子女上学、就医等得不到保障,这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社会问题,它影响着城市社会生态能够合理、有机、协调、正常地平衡运行和和谐发展。三是城市的社会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城市社会应当是一个文明的人际世界,我们看到2011年10月佛山一个两岁的女孩童被两辆汽车先后碾轧。过路的18个人没有援手相救而殒命,引起全国民众的震惊。当然这是个例,但它折射出了社会人际关系存在冷漠和道德问题。尤其是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4%以上,城市老年人将超过1亿,其中空巢老人将超过5000万人。如何关怀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将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而我们现在尚没有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特别是空巢老人存在忧虑,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道出期冀。城市社会生态应当是一个文明的人文环境系统,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和健康发展而不应当失去平衡。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作者:任致远
(一)组织管理构架健全
藤桥镇自确立生态文明创建目标后,迅速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藤桥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各司其职,认真组织生态建设规划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建立驻村干部挂钩环保责任制、生态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等上下联动机制,协调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问题,确定各阶段的重点任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人负责调处生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项生态建设工程基本实现项目化操作,并有完善的工作通报制度和交流制度,定期向区生态办上报信息动态。
(二)生态创建基础扎实
藤桥镇现已创建区级生态村39个,创建率达44.8%;创建市级生态村37个,创建率42.5%。去年,藤桥镇建设美丽乡村4个村(江池村、江心田村、金岙村、底山根村);美丽乡村精品线创建1条;市级历史文化村落申报1个,区级历史文化村上报10个,续建美丽乡村3个;美丽浙南水乡申报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主体及管网配套工程、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等五个方面正在不断进行完善,生态环境质量逐年得到提升,生态满意度调查中公众满意度较高。轻工园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已经建成投入运行,园区内所有企业和周边村落的综合污水均已经接入污水处理厂,老镇区的五个村主管网工程已经完工,总体纳管率已经达到预计规模的60%以上。
二、藤桥镇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较为滞后
藤桥镇目前的污水收集系统尚未完善,仅有少部分污水管竣工,雨污合流现象严重。且由于市政配套管网的滞后,导致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排到河流、水渠、池塘。污水处理方面,藤桥镇接驳镇区(除轻工产业园区一期),包括新藤社区、藤南社区、南雅社区和岙底社区、戍浦社区部分村等处的藤桥污水处理厂,目前仍处在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编制阶段,项目业主尚未明确,项目的规划、用地、环评等手续也还在办理中。此外,仍有8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还在在建过程当中。综合垃圾处置方面,村镇级小型生活垃圾处置终端建设乏善可陈,横向对比浙江大多数村镇,都建有村级厌氧(好氧)垃圾处理终端,通过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即可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在家门口进行消化。由于垃圾处理终端未及时跟进,依托现有的转运途径进行外运处置,致使不少环保意识较差的村民直接将垃圾丢弃到河道、农田,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二)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藤桥镇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尤其是内源污染较为严重,化工厂、造纸厂以及零散在各个村落的小五金加工厂,再加上农民集聚区的生活污染,整体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藤桥镇内河水质较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等指标均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K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体标准,基本上为劣V类水质。工业固废及居民生活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置,企业非法偷倒、焚烧工业垃圾现象以及生活垃圾任意倾倒和堆放现象普遍存在。
三、藤桥镇构建生态文明的建议与对策
(一)科学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一是科学谋划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成套工程,需要政府发力、市场给力、百姓合力,藤桥镇政府要将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确保经费得到保障。用好用实各项农业项目扶持资金,积极争取市区两级财政、生态办、农办专项基金向藤桥镇倾斜。二是明确专人负责。大胆任用专业对口,经验丰富,并对基层农业发展有一定理解的人员来承担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做到农业建设与生态发展齐抓共管。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规划。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针对生态农业制定一个系统完整的规划,在蓝图指导下逐步实现发展目标;从措施保障来看,应从资金投入、绩效考核、统筹协调、生态补偿、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相关办法,为藤桥镇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导向。二是加大生态旅游发展力度。通过合理编制区域旅游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定位近郊旅游经济,充分发挥“山水及用地资源”的优势,带动藤桥镇旅游休闲及其配套产业的整体发展。打造现代都市后花园,合理开发龙娘山、西洲岛、藤岩雅山、龙行峡、仙人谷等景区生态资源,使这些“天然氧吧”发展成为都市休闲游步道;建立户外运动拓展基地,通过与温州市户外运动俱乐部进行合作推广,建立藤桥镇户外运动拓展基地,制订合理的户外休闲线路,挖掘藤桥镇龙娘山、白脚坳、岙底龙行峡至泽雅林岙、双潮西坑村至岙底等穿越线路优势吸引广大户外爱好者来藤桥组织活动;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藤桥镇的红色旅游参观点进行包装策划,打造藤桥镇“红色之旅”一日行精品线路,在向全社会推广这些基地的展示教育意义的同时,丰富本地旅游的多元发展。
(二)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深入实施《鹿城区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鹿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烟尘整治和农业农村污染控制等六大行动。严格实施黄标车限行,通过持续开展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确保村镇建设绿色工地有序推进。藤桥镇今后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依托标准件、制鞋等为基础的生态产业链,逐步转变高耗低效的传统工业模式,突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全面降低工业企业的能耗。二是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狠抓区域内重点污染源整治,巩固沿河沿岸直排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搬迁和取缔成果。加快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建工程项应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接入、管网建设和终端设施建设,尤其不可忽视农户户厕的改造和雨污分离的截污管网建设,要实现农村的人粪尿、洗涤、洗浴和餐厨废水集中收集,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三)着力加强环境监管力度
一是强化企业环境管理。坚持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治理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禁止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工艺和装备引进,同时积极做好与建设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管理的衔接,确保增产不增污,把对环境不利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以此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克服新的结构性污染产生。继续深化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排污申报制度,按照国家综合排污许可证要求,严格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力度,坚决查处不达标企业;加强对现有治污设施的管理,确保重点污染源的达标排放。二是加强固体废物治理。在完善固体废弃物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管理工作。积极支持生产工艺革新的研究,鼓励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建成藤桥镇工业固体废弃物信息库,并相应制定出工业固体废弃物交换的管理办法和鼓励工业固体废弃物交换的经济政策,促进和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废弃物交换利用。对于危险固体废弃物要严格管理,落实有毒有害废物的申报登记工作,进行分类单项收集存放和集中处理,并对其产生、收集、贮存运输、无害化处理等环节进行专门化管理,实现无危险废物排放。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当前,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把握关键环节,推进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
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与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形成,也就形成了人和自然的分离甚至对立。“主客体关系”这一概念的出现,是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促进自身进步的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因此,所有对人这个生产主体发生影响的情况,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人的各种职能和活动,从而也会改变人作为物质财富、商品的创造者所执行的各种职能和活动。”[1]
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界而存在的方式不同,人类是通过对自然界的征服与改造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创造性的存在。“动物的正常生存,是由它们当时所居住和所适应的环境造成的;人的生存条件,并不是他一从狭义的动物中分化出来就现成具有的;这些条件只是通过以后的历史的发展才能造成。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2]创造性折射了人类的主体性,主体性也进一步彰显了人的创造性。自然作为人利用、征服、改造的对象,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是受到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影响的。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之间关系,而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价值关系。“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促进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从实质上看,生态文明所强调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于生态的促进,对于生态发展的积极意义。从根本上看,这不是对于人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中的主体性的忽视,而是坚持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更加融洽的推进。为此,生态文明不是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忽视,而是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是实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的努力。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
二、推进社会和谐,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
人的存在与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通过社会的中介来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为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通过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促进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不仅是推进自身进步的历史,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就是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人类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传导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推动者。“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因此,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制约的。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6]社会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所谓“人同自身的和解”就是通过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和谐。“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7]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决定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和谐。在推进社会制度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新型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所推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也是不断协调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之间关系,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这也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三、推进生态经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界所进行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基础上的。“一切的存在都首先是物质的存在,一切的发展都与物质有关,一切事物只有在与外在的环境进行物质的不断的交换中进行着发展和完善。”[8]劳动是人类社会大厦的基石。通过劳动,人与自然之间才能进行物质交换。“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9]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为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只有加强经济建设,才能增强生态文明的基础,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
从人类社会发展与演进看,人类社会为了生存与发展所采用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不同的。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人类社会生产包括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等不同形态。从根本上看,只有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起来,加强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1]在建构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从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出发,积极利用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是建构生态文明的根本。“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2]
四、推进文化建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内心力量不断增强,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3]透过“人的心理学”所揭示的,是人们对自我精神的关注,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写照,是人们本质性力量的体现。从结构看,文化包括了物质层次、行为层次、精神层次三个方面。其中,精神层次是文化的核心。著名学者格尔茨指出,文化是“从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之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14]文化不仅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15]一旦把社会发展建立在文化发展基础上,社会发展会出现加速的趋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16]
“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1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观背景下,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推进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五、坚持科学发展,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8]人是社会的主体,能够通过自身活动推进自然界变化。但是,人也是自然界的成员,受到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制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要考虑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性。从根本上看,为了保证人类社会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损害甚至是破坏自然为代价。事实证明,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是不科学的发展。
在100多年前,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通过工业文明所带给人类的教训,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博弈”。但是,这种“博弈”不是一次性的简单的“零和游戏”,而是一种长期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19]
1987年,联合国环发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是说,发展不仅是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了质的提高。在借鉴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尤其是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志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总体来看,“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不断提高人自身,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的历史。在新的形势下,努力探索自然界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本身的发展规律,才能不断推进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5-53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3.
[4].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12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0,35,60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8]李钢.论发展的内在本质[J].学习与探索,1999,(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1-20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6-927.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1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09.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16]米希尔•兰德曼著.彭富春译.哲学人类学[M].工人出版社,1988,277.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绪论
中国的水环境和水质量的问题是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建国初期,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城市化水平低,水环境和水质量处于良好状态;50至70年代末,工业建设规模展开,尤其是重工业迅速发展,局部水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显露;80至90年代初期,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剧,由局部性水污染发展到流域性污染;90年代中后期,国家虽然加强了水污染防治工作,使流域性水污染急剧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水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中国目前水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
1.污染范围广,据有关部门对全国13.46万公里河流和322座水库进行的水质评价,近40%的河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全国七大水系412个监测断面中,劣V类的水占27.9%,即近1/3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都不合格,90%城市的地下水已经被污染。在部分地区和流域,水污染已经明显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
2.污染事故频,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光2001年到2004年就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件。尤其是因企业违法排污和事故而引发的重大水污染事件也是接连发生。去年底至今年初不足3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3起。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部分江段污染,导致沿江居民用水发生困难。12月,广东一企业超标排放含镉废水,导致下游10万人无法饮用北江水。2006年1月,湖南省株洲市霞港湾因水利工程施工不当,导致含镉废水流入湘江。
二、建设生态水环境、生态河道的必要性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为我们水利工作者更应该感到责任重大,水是社会安全的保障;是城市生态的载体,水系是社会文明之源;是社会发展之基。而生态河道的建设将可以改善水环境,还我们山青水秀的家园。
三、建设生态水环境、生态河道
1.内涵
生态河道是指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河流基本要求的同时又能营造适宜生物群落生长环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统一的水流通道。运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保护河流特色等理念,在有效保障河道基本功能和水利工程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减缓人类活动对生态河道的不利影响,营造适宜多样性生物群落和自然人文相协调的景观。并依靠生物群落及相应的河道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不断改善水环境,从而构建人水和谐相处的健康河流。生态河道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以保护河道系统中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创造和谐的自然景观为前提,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
2.生态河道建设工程技术
国外提出了河流修复的8 项措施,并广泛应用于河流修复实践。这些措施是:①恢复缓冲带;②重建植被;③修建人工湿地;④降低河道边坡;⑤重塑弯曲河谷;⑥修复浅滩和深塘;⑦修复水边湿地、沼泽地森林;⑧修复池塘。这主要是从整条河流和整个流域的尺度所提出的,它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
河道的生态工程技术一般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①修复河道形态;②修复河床断面;③修复丧失的河岸带生态系统。
2.1 修复河道形态
天然河流具有浅滩和深潭的交替结构。河流中浅滩和深潭是水生生物不同生命周期所必需的生存环境,河道的直线或渠道化常常会破坏这些地带。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弯曲的河流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如减少水土流失、扩大生境面积、增加生境多样性等。因此要把经过人工改造的河流修复成保留一定自然弯曲形态的河道,重新营造出接近自然的流路和有着不同流速带的水流。具体来说就是恢复河流低水河槽(在平水期、枯水期时水流经过)的弯曲、蛇形,使河流既有浅滩,又有深潭,造就水体流动多样性,以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
2.2 修复河床断面
主要是改造城市河流中被水泥和混凝土硬化覆盖的河床,恢复河床的多孔质化,同时改造护岸,建设生态河堤,为水生生物重建生息地环境,使城市河流集防洪、生态功能于一体,增强城市自然景观,为城市居民创造优美的水边环境,提供丰富自然的亲水空间。对于河道断面根据不同的河道功能要求,设计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护岸的研究和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3]:
2.2.1 植物护坡。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既可以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以进行景观造景。
2.2.2三维植被网护坡。三维植被网技术原先多用于山坡及高速公路路坡的保护,现在也开始被用于河道岸坡的防护。它是主要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
2.2.3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是日本首先提出的,并在河道护坡方面进行了应用。近几年,我国也开始进行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研究。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缓释肥料和表层土组成,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上面的覆草具有缓冲性能,既实现了混凝土护坡,又能在坡上种植花草,美化环境,使硬化和绿化完美结合。
2.3 修复河岸带生态系统
1.实施“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薄弱点。它不仅影响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提高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结合我市农村实际和特点,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即创建100个文明单位、100个生态文明村、10000个文明户、10条文明示范街活动。在农村则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作为载体,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领导挂点,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委的领导下,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制订创建百个生态文明村活动方案,确定在三县一市以及郊区力争在3年内创建100个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秩序良好的生态文明村,使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连片发展的新格局,使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为了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成立××市创造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由市副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点,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订和落实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具体措施,解决了具体问题,确保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市长×××多次到×县×××镇×××调研,与镇领导和村民一道研究建设方案,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副书记×××深入到×××市×××镇大和村,与村民一道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规划问题,并现场拍板解决一些困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与×××县文镇新村挂点,帮助村解决建设生态文明村急需的部分资金和水泥等问题。副市长×××则与×××村五组挂点,协调各部门大力扶持该村搞好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时,市文明委多次组织召开县、镇文明办主任会议,了解情况,做好协调工作,并在×××市和×××县召开创建生态文明村现场交流会,交流情况,推广经验,使我市的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得到全面推开。
3.三级联动,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市、县和镇三级联动机制。爱卫、卫生、水电、土地、建设、规划、教育、环保、能源、林业、农业等部门做到明确分工,挂点定村,明确目标和任务,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同时,各部门领导带队进村入户,抓规划、抓项目落实等,有力调动各方参与共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各部门按照各自的特点,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及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如×××县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税费,金融部门实施贷款建房优惠政策等。在资金方面,市、县镇三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也给予支持,×××县政府拨款5万元,县建设局拨款2万元,县各单位支持资金15万元,镇政府支持3万元,市建设局支持水泥130吨,扶持挂村建设生态文明村。规划、环保、农业、卫生、水电等部门单位也通力合作,帮助创建村做好规划、生活环境卫生治理和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等工作。据统计,目前,市、县、镇三级各部门支持资金万元,水泥吨等物资支持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村,农村精神文明带来新变化
从去年4月开始,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全面启动至今,全市已初步建成个生态文明村,新铺水泥路米,新建沼气池座,新建卫生厕所座。基本上达到了创建标准。在生态文明村中基本实现道路水泥化,饮水洁净化,能源沼气化,村内环境绿化美化,村风民风文明化,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1.以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加大创建力度。在创建活动中,开始时,村民对建成生态文明村信心不足,往往看不到好处,因此创建热 情不高。我们抓住了这一情况,以实施村道硬化和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先抓示范村,以带动其他村的创建活动。在各级领导的挂点定村和各级部门支持下,×××县挂村、×××县×镇良村,×××市台村、×××县连村、郊区新村5组等10多个村作为创建示范村。由各县(市)、区、镇领导组织人员到示范村,深入了解,观农家厕,闻猪栏“味”,踏泥泞路,体农家难。面对面倾听农民意见。帮助农民做好规划,筹建创建项目,落实具体任务,解决资金、用地、技术以及政策优惠等问题。×××县挂村修建了一条主干村道宽8米,巷道4米宽,长880米的水泥路。×××县江镇良村修建了一条长2.3公里的主干水泥道路,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建成沼气池45座。郊区新村修建了一条长近3公里,宽10多米的水泥路,家家户户出门就能踏上水泥路,其中5组村民家家用上沼气。在示范村的带动下,各村也纷纷加快了创建力度,×××县江镇在良村的带动下,也掀起了修建水泥村道和沼气池的热潮,权村、大山村、大水村修建了水泥路,大洲村修建了一条环洲水泥路,建成了11个水泥码头,同时,修建沼气池,煮饭、冲凉用上了沼气。据镇政府统计,全镇各村共修建水泥路32公里,建沼气池2780多座。目前,在我市各县(市)区的家村正掀起了创建生态文明村新一轮热潮,从原来确定创建100个生态文明村增加到105个目标。已建成的生态文明村村道和巷道基本上修建或铺设了水泥路面,家家户户建起了沼气池和打水井,饮上洁净的井水或山泉水,实现了水、电、路三通。配合改厕,新建住房在村内修建了排水系统,改变了过去卫生赃、乱、臭的现象。许多村建成了文化活动室、球场、村头花园。电视电话进村入户。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各村根据各自的特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有的村以发展水果种植为主,有的以发展养殖为主,充分利用沼渣沼液发展生态农业致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使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可喜的变化,村民的文明程度有较大的提高。
2.农村面貌新变化。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给农村带来了可喜的新变化。一是村容村貌发生新变化。在创建前,在村内看到的是赃、乱,牛粪猪粪鸡屎遍地,污水随处流,闻到的是猪栏和厕所的臭味。创建后,道路宽阔洁净,村内绿树成荫,果树飘香,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三层五层错落有致。村中公园有凉亭小息,并建有单杠、秋千等健身场所,有些村建成了水泥篮球。在村民家中,家家户户用上沼气炉和沼气热水器,既节约能源又干净卫生。如×××市容镇和村,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座漂亮的山庄,内有游泳池、篮球场、冲浪池、花园和鱼池等。×××县良村,村头建起了一座标准的篮球场,村中周围荔枝树花蕊飘香,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一座座沼气池整齐建在村边,同时建成了完整的排水系统。村中建起2-5层不等的新房,外墙装饰漂亮的墙砖,家中打制水井和抽水管道,屋内建有卫生系统,沼气炉和沼气热水器。村容村貌发生根本的变化。二是村风民风出现可喜变化。在创建生态文明村前,由于缺乏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赌博现象时有出现,封建迷信思想较为严重,建庙搞迷信活动大有市场。创建生态文明村后,制订村规民约,经常进行法制教育,法制观念和意识有较大的提高,村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良村以前民风骠旱,赌博、偷窃、迷信活动常有出现。创建后,赌博、偷窃现象没有了,甚至喝酒时行拳的现象也少了。村民办白事时,也没有大操大办,更不会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关心集体,相互帮助在村中已蔚然成风。良村郑组长,以人工1000多元把几个困难村民请来种植蘑菇,使他们既学到种植技术又增加了收入。许多村成立篮球队,与邻村举行比赛,在节日期间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种体育比赛。三是思想观念发生可喜变化。在创建活动中,村民得到实惠,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已悄悄地发生变化,尤其是改变了过去的小农经济的意识,逐步树立起开放的意识和市场经济的意识,村民文明意识也得到提高,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如在修建村道时,需占用到的屋地或房屋,村民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自动拆除,也不需要补偿。修建集体项目全部由村民义务投工,在资金方面,大家踊跃集资,有些困难村民,较富裕的村民主动借款。在修建沼气池中,能互相帮助,共同修建。村民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认识,着重发展绿色食品,利用沼液沼渣作为肥料种植蔬菜、瓜果,建立生态农业。×××县良村发展蘑菇种植和荔枝种植,同时发挥靠近圩镇优势,大力栽种绿色蔬菜,目前已发挥效益,一些单位、酒店已专程到村内定购蔬菜,而且价格比其他蔬菜高出2-3角钱,去年17户种植的蘑菇每户收入达4000-5000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江镇大山头村和郊区新村等则发展种桑养蚕业。生态文明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增加了收入,农民对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热情更加高涨,村与村之间出现了你追我赶的争创热潮。如×××镇二叉、三叉两村,提出了各自的创建招数,大摆创建“擂台”。四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了,干部自觉深入农村基层,察民情、体民意,解民忧,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农民也自觉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三提五统”自觉上交,过去“天下第一难事”的计生工作好做了,村民自觉执行计生政策,结扎率达100,超生现象也没有了,个别村民自愿只生一个小孩。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城乡互动,促进全市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
一是大力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互动发展的局面。在开展“双百万十”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中,通过×××日报、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情况进行大力的广泛的宣传报道,各县(市)、镇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宣传创建活动的典型。同时召开创建活动经验座谈会,组织人员到农村参观学习,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城镇单位和居民在感受到农村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热情,深受鼓舞,也加大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的活动,投入资金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如×××花园小区,经常组织住户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文艺比赛等,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二是城市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中,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也出钱出物或从技术上为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出力。有些单位送书送技术,为农民送上精神食粮,有些单位送去水泥,厕所瓷盘等物资。在全市文明单位中开展“工农手拉手,文明单位助农友”活动,文明单位积极从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有些单位与农村结成对子开展共建活动,出现了军民共建、村镇共建、城村共建等创建形式。
(三)一点体会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全省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有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居民收入的显著增加,还要有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造福全省人民及子孙后代的战略举措,坚持不懈抓好抓紧抓实。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决不能再走高投入、高物耗、高排放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能再发生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防治污染与生态建设一起抓,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到“十二五”末,实现“六个明显”:全社会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明显提高;环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明显上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奠定坚实基础,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会议对加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大力推进绿色增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产业,积极推进绿色增长,用最少的资源投入、最小的能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一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我省现有基础和优势看,要在深入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节能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扶持高效生态农业项目,推动传统农业生态化,为消费者提供无公害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更好地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优质旅游产品。节能环保产业是我省六大新兴产业之一,要进一步壮大规模、优化升级、增强实力,为环境保护提业支撑。二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认真总结循环经济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清洁生产。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进行技术改造,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大力开发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三要加快建设生态园区。各级各类开发园区都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努力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促进转型升级,使园区不仅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而且成为环境保护的高地、生态建设的高地。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是生态建设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重大合作项目,要认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着力推进高端人才与科技项目对接、高新产业与国际资本集聚、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为全省生态园区发展提供示范。
――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我省资源能源消耗还将继续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确保完成新的约束性指标。一要注重源头控制。制定并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土地投入产出强度标准和环保标准,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从源头上促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节地、节约资源导向,严把项目审核关,没有通过环评、能评和土地预审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二要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方案,抓好“三个一批”:围绕冶金、电力、石化、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突破一批节能减排技术瓶颈;大规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适应节能减排的市场需求,培育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环保型骨干企业。三要严格监控管理。目前我省工业企业“耗能大户”能耗占全省的80%以上,“排污大户”排放总量占全省的65%以上。要以这些行业、企业为重点,加强节能减排的监测、监督和检查,实行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快资源价格、环境价格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环境监测监控水平,增强环境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江苏,要从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人手,深入实施“清水蓝天”工程,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切实加强以太湖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继续把太湖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实行结构调整、综合整治、应急防控、严格执法多策并举,确保太湖治理综合规划顺利实施、水质根本好转,努力让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和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建设“清水走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更加重视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现在有些城市灰霾天气增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城市形象。据环保部门分析,城市的大气污染,40%来自汽车尾气,40%是建筑扬尘,20%是工业排放。要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紧迫任务,采取更加有力的整治措施,实施更加严格的
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对建筑扬尘实行专项治理,继续治理工业废气排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使大气质量有一个明显改善。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农业面源污染仍然是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占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0%以上。要把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因地制宜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扩大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覆盖率,科学施用农药、化肥,推广生态养殖,改善土壤条件,有效遏制并逐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村镇面貌和自然环境同步提升、良性互动。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走进企业,走进村镇,走进社区,走进学校,深入开展群众性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公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利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体系,把生态文明有关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行政学院教学计划。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国内外生态建设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继续实施公益性生态文化工程,建设一批环境教育基地和生态文化基地,创作一批表现生态文化内涵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扩大生态文化的影响力。
――不断深化良好生态创建活动。良好生态创建是生态省建设的基础工程。要认真总结推广近年来各地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继续强化“创建为民”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作为创建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生态市、县创建取得新成效。扩大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生态农业县、生态旅游示范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各个层面的创建活动,不断推动生态省建设向纵深发展。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对健康有益、与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是社会消费的新趋势,是我省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领域。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各级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带头做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建立并完善激励购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政策措施。企业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力量,要切实担负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把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生态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直接参与者。要把注重生态环保、厉行勤俭节约作为创建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在践行生态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建设美好生态家园。
――加大综合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构,形成省市县分级负责、各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围绕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工作的指导。各成员单位要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群策群力,密切配合,把生态省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综合决策咨询机制,土地规划、城市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开发区建设等都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估价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坚决避免因决策失误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根据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定位,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和保护要求,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认真编制“十二五”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方案,把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把生态建设作为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评价、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环境违法行为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人和事实施责任追究。
中图分类号: F326.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5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党的十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布局”中。2014年以来,武宣县提出“美丽武宣,生态乡村”建设,加强本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民族复兴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1]。因此,加大我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1生态公益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宣县地处亚热带,黔江贯穿全境,生态区位重要,是珠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发展落后,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不足,森林植被受到人为破坏较为严重,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加重,土地石漠化、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我县的经济发展。武宣县生态公益林面积共24.35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25%。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公益林有增强森林蓄水保土功能、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减灾防灾的作用,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质量和防护效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意义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森林生态恢复,还包括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生态公益林的存在,林内生物多样化得到保证,能够建立林区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1.2实现森林覆盖率的稳定上升
进行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可以不断扩大生态公益林的比重,从而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上升了,生态环境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从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3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进行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可能减少山区群众的收入;为了保障山区群众的生活,国家要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因此,要对居民加强生态护林宣传,同时对公益林区进行挂牌保护,将公益林的相关内容附于其上,让居民了解公益林,从而主动保护公益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作用
生态公益林具有生态功能,这种功能呈现出动态性、延续性和复杂性[2],最终表现出生态补偿的效果。对于武宣县来说,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具有以下作用。
2.1生态公益林的保护能够恢复生态多样性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不但对林木进行保护,还要对林下动植物、土壤、微生物等进行保护,这种保护呈现出立体层次感,使空间垂直分布的生物共存于生态公益林内,不但可以恢复食物链的丰富性,还能够将生态补偿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林内有高大乔木、乔木、灌木、草本、菌类等,动物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等。可见,生态公益林中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具有可持续性和动态性。能够更好地恢复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达到水土保持和降低径流的作用,实现区域小生境的良性构建。
2.2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储藏和节约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把林区内的所有资源进行保护,使其恢复原生态的特点,从而促进自然界食物链在无人干扰的条件下得到均衡。在这一过程中,公益林将会减少人类的活动,人类的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能源和物资都会被相应减少,从而起到节约资源作用。另一方面,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林内的资源不再进行人为更新与采伐,而是靠自然界进行新陈代谢。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十分缓慢,不适合环境条件的生物被淘汰掉,而其他的都被保留了下来,经过长期的保护作用,生态公益林内的资源将得到有效储藏,有利于武宣县自然资源的蓄积。
2.3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对林区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这种保护作用能够使得公益林内的资源尽可能少地在市场上流动,从而造成一种资源的稀缺性,这种稀缺性最终会提升资源的市场价格,从而使得资源的社会价值不断攀升,从而使资源的生态价值得以货币性体现。这种货币性价值必然会导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配套相应的制度,用制度来引导和制约其生态价值,那么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公益林的生态价值体现。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生态价值,就要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4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广大群众认识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一项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自觉地投入到封山育林、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和大建沼气池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活动。
2.5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促进了林区经济的发展
2.5.1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的意义 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自然环境条件,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工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如我县的百涯大峡谷生态旅游区,就坐落在生态公益林林区内,景区内风光迷人,是天然氧吧,游客不断,旅游收入大增。百崖大峡谷生态区所涵养的水源,满足了东乡、三里两个乡(镇)近10万人生活用水和8万多头牲畜饮水以及农田灌溉需要。
2.5.2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的作用 有效保护了森林植被,推动了林下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人们可以在生态林区内养殖山羊、山鸡等,种植果树和中草药,大大增加山区群众的收入。
3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3.1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生态文明建设是集生态恢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内容为一体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建设。是人类活动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出发点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性的生产与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互利共惠。而生态恢复中,公益林的作用不可小视。由此可见,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的营造,就是向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不断迈进。
3.2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落实,能够给予各生态公益林区更多的资金补偿,能够调动林区或林农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生态公益林的防护。这种惠民政策能够促进社会不断推进生态工程。一旦政策方向有所改变,生态公益林的资源必然受其制度影响再次进入市场,从而蓄积量不断减少,重新进入恶性循环。反之,生态公益林的有效营造和防护,能够将林区内的小生境进行快速恢复,从而使得林区内呈现出生物多样性、树木多样化。这种恢复的生态系统必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前推进。如果生态公益林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不能实现营林目标,不但会损失财政资金,而且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生态系统的支持将进情缓慢。综上所述,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3.3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联系的桥梁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能够将林区内的生物资源进行储藏,将其从市场流通中隔离出来,目的是更好地进行生态恢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公益林的营林,在一定的期限内进行林木蓄积,当其达到生态系统要求的蓄积量后,就要进行人工更新,从而实现其价值。另外,将财政拨入的补偿款下发,积极调动受益人或受益单位进行人工经济林的营林,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促进林区经济的整体上升。可见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同样促进经济建设。因此,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桥梁。
4结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进行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能使武宣县的整体生态水平提升档次,促进经济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可见,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它会使武宣山川更美。
参考文献
[1] 张云兰.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11(03):31~33.
[2] 潘涛.生态公益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1,(11):20~21.
一、生态文明法律保障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与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当进入20世纪后半叶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统计,占全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资源,对本国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内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起航点和推进器。建设生态文明与河流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水生态制度的建立
(一)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德国和美国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就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生态补偿制度。90年代末期, 流域治理领域引入生态补偿机制, 重点指向流域源头地区、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1】。环境资源法学所研究的流域生态补偿应是指为恢复、维持和增强流域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流域资源受益者对导致流域生态功能减损的自然资源开发或利用者征收税费以及对为改善、维持或增强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而做出特别牺牲者给予经济和非经济形式补偿的制度。
(二)生态环境水权
生态环境用水权是指有关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切权利的总和,也具有一般水权所包括的3 种权利(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 .
从国外经验看,生态环境水权通常由政府机构监管或由专门成立的非政府公共机构享有。从海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分析,南水北调水资源的分配为调整界定初始水权、确立生态环境用水权提供了最好的契机。
(三)水生态安全保护制度【2】
他们才能够有效地服务于个人的目的。水资源在具有无可重要的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价值,并且水资源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功能相互依存、影响。必须符合法定条件,维护金融业稳健发经过诸如登记审批等法定程序,美国、加拿大、日本和荷兰等国家分别制定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紧急处理法律。1993年5月1日欧洲委员会的《关于补救环境损害的绿皮书》,其中涉及到了连带赔偿制度补救环境损害问题,同时又积极地致力于防治污染长期机制的建立。
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相关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经验,完善现行流域突发性水污染应急法律机制,来确保水资源的安全。
(四)水污染收费制度
1.收取污水排放费
德国于1976 年制定并实施《排污费法》,1994年重新进行修订。德国对水污染的控制是卓有成效的,其出彩点,也是重点和关键点是加强对水污染源的控制。
2.环境税(水污染税)
德国于1998年8月25日修订的《废水纳税法》规定废水排人水域要缴税。
1970年, 荷兰政府颁布了《地表水污染防治法》, 其宗旨在于防止对地面水资源的污染。还有美国、英国等,这些国家在水费的征收中也都包括了排污费的征收。【3】我国目前尚没有水污染税制度,在借鉴问题上,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实行的“绿化税制”无疑为我国制定水污染税法提供了模式。
4.押金制度
挪威是世界上较早实施绿色押金制度的国家之一,德国政府2003年1月1日起实行绿色押金制度。我国目前尚无绿色押金制度的实践,曾经有个别城市做过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但都未能成功。因此,不论从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还是从我国环境立法的导向来看,都很有必要在我国建立该项制度。
三、水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的构建
(一)中国水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的构建
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制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关于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主要有:《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法律【4】。
从2010年3月1日起,《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将正式开始施行,它是一部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它是全国第一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2008年3月20日,由京阳环保公司独家承办的“首届中日环保水生态交流会”在举行,会上,中日双方就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针对中国目前水环境危机与污染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交流,并联合发表了《改善水生态环境宣言》。
(二)国外水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的构建
1.美国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历史就是一部环境保护法制史,法制贯穿于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切工作。从最初的主要依靠不成文法、零星制定成文法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了到现在的制定大量成文法、建立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以保护生态环境。美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主要是由这三方面的法律构成,包括《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安全饮水法》《固体废弃物防治法》《濒危物种法》《防治污染法》《海岸带管理法》《森林和牧场可更新资源规划法》等。
2.日本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以《水资源开发促进法》为龙头,主要包括《水资源开发公团法》《水源地域对策特别措施法》《河川法》《特定多目的大坝法》《电源开发促进法》《工业用水法》《水道法》《水质保全法》《水质污浊防止法》等。
3.欧盟
欧盟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是借鉴于各国水法基础上进行的,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在16世纪就制订了水法。1975年欧共体就对提取人类饮用水相关的河流、湖泊制定了《地表水法令》。2000年欧盟根据25年来各类法令实施结果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颁布实施了《水政策领域共同体行动框架》,使其成为新世纪欧盟指导各国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根本大法。
4.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制订水法的国家。二次大战后,颁布了一系列与水资源管理有关的法令,如《河流洁净法》(1960年)、《土地排水法》(1961年)《河流防止污染法》(1961年)、《水资源法》(1963年)、《运输法》(1968年)《农业法》(1970年)、《蛙鱼与淡水鱼法》(1972年)、《水法》(1973年、1983年、1989年)、《污染控制法》(1974年)等。
参考文献
21世纪以来,全球生态危机不断加剧,从生态哲学的视域系统挖掘和审视的生态自然观,为人类生态危机的解决寻找良策,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生态自然观在当今时代体现出巨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一)自然对人的先在性思想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自然界优先于人类存在,并且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它是物质世界天然就有的,而不是人类所创造的。认为,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的自然界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既相辅相成,又统为一体。人类存在于自然界,无法脱离对自然界固有的倚赖,同时,人类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产物。并且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是有天赋、才能和欲望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1],这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与自然界其它存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不过这都是第二性的,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即使人的精神意志再坚定,理性再深邃,能动性再强大,自然界相对于人类都是先在的,是不依赖于人并且存在于人之外的“先在”。
(二)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思想
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是联结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2]。人类必然要把自然界作为劳动的对象,通过劳动实现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进而满足人类自身生存的需求。换句话说,人与自然之间通过劳动获得物质变换,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都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界现有的物质形态” [2]。马克思谈到:“联合协作的生产者,即社会化的人,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其置于他们的共同操控之下,而不是让其成为冲动的力量来统领自己”[3]。也就是说,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自觉调整和控制来实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良性循环,而且还能按照自然客体的规律和属性,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目的、思想以及观念来进行生产活动。
(三)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思想
马克思认为自然循环中的重要一环,是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人们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废弃物,则通过固有的物质代谢过程以解体的形式归还于自然界。但是,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是掠夺劳动力和土地技能的进步;在特定时间段提高土地产能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产能持久根源的进步 [4]。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大量对人体有害而短期内又难以被自然界物质代谢而解体的废弃物排给了自然界。马克思1868 年在致恩格斯的信中也明确提到: “耕作起初是有益的,但是由于滥砍滥伐等,终使土地荒芜。”[5]因此,资本增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竞争压力,使“盲目的掠夺欲”弥漫于资本主义生产者的大脑中。而在盲目掠夺自然资源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必然导致现有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也必然激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
(一)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已明确,人们身边的感性世界“是工业、社会状况和历史的产物,是人类世代活动的结果,其每一代都屹立于前一代所处的根基上,进而发展前一代的人类活动” [6]。这启示我们: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公平,其结果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客观条件下,我们仍需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但发展的过程中不能陷入“资本的逻辑”,即只为了资本增值而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要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保证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的劳动硕果。其二,把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要求。人类的发展以自然界物质条件为基础,并与整个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基于当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其在给人类带来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追求。而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就在于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间的真正谐调,最终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平衡。
(二)强化全民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
认为,在本体论上,人起源于自然界,孕育于大自然母亲的襁褓中,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属于自然界,并且存在于自然界,人对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它可以唤起人们的生态理性,有助于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以的生态自然观为指导,还能够使人们深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地位,强化社会成员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强人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第一,要改变人类征服自然的传统观念,树立生态道德价值观;第二,在大力倡导公民低碳环保、培养绿色生活习惯的同时,鼓励公司企业研发绿色产品,加快全民绿色产业链的步伐;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生态保护为导向,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技术价值取向。
(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在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复杂纷繁的矛盾中,马克思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这里的“人同自然的和解”指的就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也就是如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而“人同本身的和解”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的问题。因此,要达到这种和解,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强化的措施包括:明确党和政府的生态职责,加强生态执法、生态立法,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建立和保障不同地区和群体的人在自然资源中享有分配、占据和使用上的关系协调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合理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从国际视野来看,还需要积极倡导全球民主和资源公平,坚持生态问题上权利和义务的相统一,克服并改变资本逻辑、强权逻辑主导全球范围内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通过变革资本主义中全球权力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坚持和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权、环境权的前提下,处理好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在生态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矛盾。
综上可知,的生态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南。的生态自然观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批判,指出只有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统一。因此,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强化全民生态意识,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 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
[4]王睿.马克思的环境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13(01).
[5]吴宏亮.生态文明理论形成的历史观基础――马恩生态社会发展思想探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