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程序员培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4:59: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程序员培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程序员培训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0-0056-03

我院实行院企联姻,把IT企业中培训过程引入到学校教育过程中,目的是扩大就业门路,缩短学生的社会适应期,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按照当前行业所使用的最新技术进行项目训练,使其达到或接近就业的专业素质要求,达到积累工作实践经验的目的。在培训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外,本人认为还应该在职业素质、综合能力、理论基础、工作习惯等方面进一步培养。

1职业素质

未走出象牙塔的学生心比天高,一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方式培养出来的嫩芽撑不住劳动强度的摧残,对于有些工作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出现了退缩念头;有些学生就业期望值太高,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想一口吞个胖子,淡化了过程培训的含义,情绪上出现烦躁,导致对前途迷茫,失去信心。

程序员的工作是枯燥的,整天面对计算机,用26个英文字母和其他符号编程。程序员的工作非常辛苦,是一项智力劳动,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因而需要程序员能够热爱这个职业,有工作热情,有投入的精神。虽然有的人很聪明,但是对软件开发没有兴趣,或者工作很不专心,工作效率很低,别人半天能干完的,他需要两天甚至三天才能干完;情绪浮躁,抵挡不住计算机游戏、各种新闻等诱惑,不能处理好工作与娱乐的关系,自制力和自控力差;写出的代码漏洞百出,质量不高,这样的学生不适合做程序员。有时程序员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智商,而是取决于情商。程序员应该雄心壮志,面对困难时比较坚毅,吃苦耐劳、讲纪律、讲服从、讲诚信。

2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方面主要是: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再学习能力。

2.1逻辑思维能力

软件开发过程是解决复杂业务逻辑的过程,是简化复杂逻辑的过程,是用精确来实现模糊的过程,开发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胜任。现实空间是模糊的,数字空间是精确的,在现实世界中很简单的问题,在数字空间中模拟时,就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它要求程序员能够全面、准确、简洁地把握、分析和解决问题。

下面要求学生画出问题的程序流程图来测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输入三个整数,作为三角形的三个边,判断是否构成:等边、等腰、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

这个题目的逻辑很简单,需要处理的逻辑包括:

1) 输入的合法性判断:输入的是否是正整数。

2) 是否构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 是否构成等腰或等边三角形。

4) 是否构成钝角、直角、锐角三角形。

上边的题目是一个很简单的程序,但是学生回答完全的却很少,常见的错误见下表。

类似的逻辑问题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是经常用到的,需要程序员能够对各种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归纳、总结。如果在这样的问题上出错,是很难成为出色的程序员的。

2.2沟通能力

现在的软件越来越庞大,需要多人来协同工作。作为程序员要善于沟通,习惯沟通,要有团队精神。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交流问题时,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描述问题。有的学生自己心里明白,但就是说不清楚,或者干脆不说,默默地做项目,甚至闭门造车。这些情况都会降低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再者,全球IT外包市场主要是欧美和日本,其中85%的IT外包市场是以英语为沟通语言。作为未来软件企业生力军,程序员应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对英语的熟练程度不高,对待引进的高技术以及与客户的沟通将会出现语言上的障碍。

2.3再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程序员的职业生涯是一个要求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不能满足现状,必须有很好的再学习能力。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够不断进步。真正优秀的程序员一定是掌握了很好的学习方法,否则现在是优秀程序员,两年后可能就被淘汰了。只有再学习,才能谈到创新,IT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很多程序员眼花缭乱,什么都想学,却又不知从何学起,今天看看这个,明天学学那个,贪多不熟。虽然IT技术发展迅速,但很多技术都是有规律可循,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是通用的,可以举一反三。再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类比法、询问法、阅读示范程序、网上检索相关的资料等等。

3理论基础

大学计算机专业课大多是从二年级开起,有的学生由于目标不明确或数学基础不好,对专业课程学习不是非常扎实。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快,有些课程内容陈旧。在培训阶段,对于知识的汇总归纳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基于.net做多层结构的软件开发,以下的知识是必须的:操作系统原理、实体关系理论、SQL语句、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数据结构、软件工程、VC++/JAVA、ASP/HTML、PSP/TSP/ISO、专业英语、程序设计风格、系统分析与设计等等。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学过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概论以及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程序员显然是很困难的,而且一名熟练的程序员需要的知识远不止这些。掌握了基础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再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进步。

4工作习惯

良好的工作习惯是程序员个人开发过程成熟的体现,是效率的保证。程序员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习惯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如下几个方面的习惯:

4.1按照明确的编码过程工作

在进行一项编码工作时,需要按一个规范的过程来进行:

第一,定义做什么,包括功能范围、接口,任务;

第二,定义如何做,包括数据结构、算法;

第三,定义验收标准,如何检验正确与否;

第四,动手编程序、调程序;

最后,测试程序。

按照规范的过程来编码,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职业程序员的设计时间长于编码时间,业余程序员编码的时间长于设计时间。职业的程序员是设计程序,业余程序员是调试程序。职业程序员是预防BUG,业余程序员是修改BUG。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职业程序员是按照一个规范的编码过程来工作,编码的前期工作量超过了其实际的编码工作量。有的程序员经过简单考虑后就急于去写程序,往往是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复杂的问题搞乱了,效率很低。

4.2编码之前写文档

文档是软件实现思想的载体,是开发人员之间、开发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交流的工具,是设计人员与编码人员之间、设计人员与需求人员之间的一种约定,是组织的软件设计经验的积累,是组织软件财富的记录,是软件复用的基础。只有真正认识到了设计文档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地写文档。对程序员而言,在动手编程之前通过写文档可以把实现的方法想清楚、表达清楚、讨论清楚,这是已经通过无数的实践来证明了的好经验。初级的程序员往往在写程序的过程中发现越写越觉得复杂,程序越改越乱,等真正把工作做完了,再反思一下,却发现原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问题就在于事先没有真正想清楚,弄明白,一旦进入问题的解决细节中,就很容易出错了,所以职业程序员应该具备写文档的好习惯。

4.3遵循设计进行编码

程序员不能随意自己决策,不按设计人员的设计去施工。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解决方案,在考虑解决方案时,程序员想的是局部,设计人员想的是全局,因而在进行决策时,设计人员是从全局的角度的考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程序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去实现,不能在如何实现上偏离设计,造成隐患。对于设计中有疑问的问题,可以讨论,但是不可以随意变更。

4.4按照良好程序设计风格编码

对于程序设计风格,原来要求效率第一,而现在要求清晰第一。

有人讲程序设计是一门个人艺术,包含了程序员个人的创造性,正是这样,才使得很多程序构思精巧,耐人寻味。但是同时它又使得程序的可读性较差,尤其是在多个人合作开发一个软件时,风格迥异的程序使得软件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大大降低。程序设计语言一方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还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单纯地作为人机交流的工具,只要程序能够正确、忠实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也就发挥了其作用。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没有一种固定的统一的模式,因此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还要表达得清晰易懂,能够为其他程序员所理解,这也正是要求程序员讲究程序设计风格的主要原因。

5总结

通过严格的专业素质训练和职业素质、综合能力、理论基础、工作习惯的培养,基本上可以使大学生走上社会前,从“学校人”转变为一个准“职业人”,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长春. 印度软件人才教育 成功就这么简单?[J]. 软件工程师,2005,(Z1).

[2] 刘克青,廖建新,张俊光. 软件项目策划中的工作量估算方法探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7).

[3] 李洛,吴绍根. 基于印度NIIT培养模式的两年制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思路[J]. 高教探索,2004,(2).

[4] 杜建立. 软件人才培养新挑战[J]. 中国远程教育,2004,(2).

篇(2)

(一)软件开发项目的人员组织形式由于软件开发人员个人素质与能力各不相同,因此,要对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同时,软件开发的组织结构应与软件项目开发模式、软件产品结构相对应,使软件开发方法、工具与人相统一,降低软件开发过程中,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复杂性。可以按照树形结构对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组织。树的根是软件项目经理和项目总技术负责人,可由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担任。树的结点是程序员小组。为了便于项目管理,树的结点每层不超过7个,并在此基础上尽量降低树的层数。程序员小组可以按主程序员进行组织,由主程序员负责小组全部技术活动的规划、协调和审查。小组其他成员,如后备工程师,是主程序员的助手,必要时可以代替主程序员领导小组工作,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程序员小组之间和小组内的程序员之间的任务界面必须清楚,并尽量简化。如微软公司的编程人员共分为5个等级,最高等级只有5人,WindowsNT,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核心开发队伍只有10人左右。内核程序由核心人物亲自编写,而提供软件开发工具的队伍则多达2000人,编写各种程序模块的编程人员也有1000多人。

(二)存在问题1.人员流动性过大,人才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软件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为33.3岁,普通软件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8.4岁,65%以上的受调查人员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此可见,软件项目从业人员以高学历的年轻人为主。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这些人有更强的学习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个人约束力差、眼高手低等不稳定因素,一些自认出色的从业人员对公司稍有不满就会离公司而去,造成项目人员流动频繁。再加上高级研发人员缺乏,一般编程人员过剩,更不利于员工培养和人力资源维护。2.绩效评估不合理许多软件项目缺少完整、系统的绩效管理机制,比如,对个人绩效评估的实践、考核结果大多只为评价员工工作态度提供参考,最终绩效考核变成员工出勤记录。软件项目缺乏绩效考核,不能充分反映出项目成员的付出,有一些项目虽然对项目的投入和项目进度进行绩效评估,但没有和激励机制结合在一起,这时,有无绩效评估结果一样,同样不利于团队建设和人员稳固性的增强。3.培训不足由于培训方式落后和培训管理手段不成熟等原因,软件项目一般对成员培训较少。项目成员认为在项目组中没有机会学到更多东西,无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导致软件项目人员流动频繁。而由于人员流动频繁,项目更不愿意为员工培训投入时间和金钱,当需要人时就直接聘用,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软件开发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招聘策略招聘是控制人力资源质量的第一步,也是人力资源建设和开发的重要步骤,是吸引优秀、适合人才的重要途径,作好招聘工作是保证人员质量的重要环节。项目组配合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积极参与筛选简历和面试评审环节的工作,根据项目需求挑选简历和设计面试考核问题。与往常面试题目相比较,根据项目需求的不同,在招聘面试过程中,适当增加对某方面能力的考核。不能达到能力要求的面试者,不予以录用。

篇(3)

马上到年末了,自己也对今年做了一下总结,自己有哪些优点,有哪些还需要加强。每当我想到今年比较满意的地方,对比之前,就会有这样一个思考:如果以前的我要是知道这些该多。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经验,让新人少走一些弯路。

做事要积极主动,态度决定一切

说这些,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都明白,都是大道理,只是怎么样执行的问题,下面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我曾经带过的两位新人,A君上班,交代给他负责的东西,是永远没有结果的,我交代给A做一个数据展现的部分,A君告诉我他不会JSP的技术,我给他推荐了一些书籍以及我曾经写过的demo,并告知不能光学,要有成果展示,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展现来学习jsp技术,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他下班就走,走之前没有跟我汇报任何进度,我最后只能换人做这个东西。这里我并不是推荐职场新人要加班,但是做事的态度要认真负责,新人可以对技术不懂,但是要有负责的态度,起码应该汇报一下今天的进度。

再来对比一下另一位B君,也是同样接到这个任务,首先B君懂jsp,但是他不懂JSTL,我给了他时间学习,结果B君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了JSTL并将总结发给了我,我相信这么短的时间内,他毕竟掌握的有限,但是学习了,又有总结,这种态度令我非常满意。在第二天,B君就把数据展示做出来了,而且确实是我想要的样子!不得不说,同样的事,同一水平线,不同人做的时候,态度和积极性就决定着一切,所以一个人只要工作态度好,我相信这个人的工作绝对不会差。

提问的技巧

作为一个新人来说,不懂就要问!这里我要说两点:

1、 如果是单纯技术上的问题,如果可以google到的,我认为就可以自己消化掉!问的问题一定要先google,然后带着自己的想法,去问一些有经验的人,收获会更大!(推荐阅读:《如何使用搜索技巧来成为一名高效的程序员》)

举个例子:曾经的我,埋头写代码,那时候很怕上司知道自己不会这,不会那!所以拼命的掩盖自己不会的东西,自己查资料,下班了问同学,上论坛发问。但是由于逻辑和现实需求不一样,所以结果并不理想!如果那个时候,我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上司谈,也许会很快的就能完成这个任务,而不是返工。

2、如何提问?问谁?

很多新人不知道如何提问,也不知道问谁。我的建议是,先把你要问的问题梳理好,最好可以有电子版或者打印版的整理,方便其他同事查看和解答。然后就是提出的问题,要让回答的人感兴趣,这样他不但会给你解答问题,还有可能将问题延伸,让你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如何让回答的人感兴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看个人发挥了!

对于问谁,我觉得你不了解其他同事的时候,要先问你的上司,当你了解了你的同事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之后,就应该把自己的问题归类,然后问最擅长的人。这样会事半功倍!

任务分解

不知道大家做事都是怎样一个逻辑,当年的我做事就是一团糟。当我拿到一个日志分析的任务的时候,就想着做,埋头苦干,但是自己越做,脑子越浑,完全找不到头绪。后来,上司找到我,给我做出了任务分解,我按照任务分解来做,清晰了很多。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做任务分解的习惯。

其实做任务分解可以帮助你更深入的了解你要做的事情,任务分解包括一个事情,你需要分几个步骤去做,每个步骤要做到什么样子,什么程度,多长时间做完。几个步骤为一个里程碑。如果具体做的时候发现一个步骤的事情做起来超过了一个星期,我觉得这属于任务分解的不够细,需要将这个任务再次分解,让你的工作更透明,更有效率。可以使用一些任务分解工作,将自己的工作路线和步骤明确,要善用工具。

主动汇报 + 主动沟通

曾经的我就是埋头苦干,但是从不汇报进度,其实这样是不好的。后来我的领导找到我,问我的进度,才发现意见有所分歧,理解有差距。索性只能重新来过。

新人一定要注意这个事情,有情况,有成果,有可展示的东西就一定要及时的主动汇报这个事情的进度,做成果展示,在对事情有不理解的时候也需要主动的沟通,使之和所有参与人员的意见一致再去做,保证你做的事情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记住一句话:当领导找到你问进度的时候,你是被动的!

上面几点,看似简单,做起来很难!到现在任务分解和提问很多职场新人是不具备的,需要慢慢磨练,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有良好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工作一定会慢慢越来越好!相信自己的明年会越来越好!

程序员岗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

光阴如梭,半年的工作转瞬即将成为历史,伴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我们依依惜别硕果累累的20XX年,满怀热情的迎来即将到来的20XX年。在这年终之际,现对来公司5个月的时间里所作的工作汇报如下:

1、正义erp项目的编码工作。从了解新疆正义项目的背景、及计划安排,熟悉正义公司制度及业务流程,再到熟悉新能开发模式,之后我根据需求调研报告,从基本的数据库创建,到编码,完成了销售部、生产部、采购部、质检部四个模块的基本单据的制单、审核、选单、查询、打印等系列的编码工作;完成了正义项目的模块测试及流程测试。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使我个人的耐心、细心程度及对工作的合理安排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在繁忙之中找条理,危难之中找希望。同时自己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些细节地方技术上还不太成熟,还需加以学习与钻研。

2、、正义erp项目的实施工作。从十一月初开始进行正义项目的实施,每天早起赶在企业上班前赶到企业进行erp的实施。实施期间主要是软件的安装实施及对企业的erp系统的使用人员进行软件使用培训;纪录客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晚上下班后加班加点将每天的小错误及客户变更修改完毕。

通过这项工作,使我原本欠缺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学到了很多与客户交流的技巧及业务上的知识,更加明晰了erp系统的流程。但离一个成功程序开发人员的标准还差得很远,在今后工作中,定会多多注意,加以改善。

3、帮助和使用手册文档的编写。帮助的编写使我熟悉了dreameweaver和fireworks的使用,为后期的oa开发也奠定一定的基础,使用说明的编写,使我更加加深了项目开发的整体思路与技术要点,总结了前期开发和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并又一次的对软件整体进行了测试,对暴露出的小bug进行了最后的修改。

4、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加强学习。平时注意收集有关pb方面的资料文件,提高自己的处理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习java及oa方面的知识(现转为学习.net),为后期的工作打好基础。

以上为本人粗略的个人工作小结,请领导审阅,如工作上有不到之处,请领导不吝指出,以便本人及时改正,从而能更好地工作。

展望临近的20XX年,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上认真负责,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相信自己会完成新的任务,能迎接新的挑战。

程序员岗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

先自我简介一下,本人从事asp.net开发进一年,XX届毕业生,XX年11月开始上班,之前做asp,09年2月后开始做asp.net,由于公司转型,现在带十几个人在一起搞asp.net开发,主要是关于准金融行业的行业管理软件。年度总结在会议上也写了,但仅限于对于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自我总结较少,因此今天专门做下自我的年度总结,主要从技术、管理、人生上面谈谈这一年的收获,前辈路过欢迎多多指正。

技术

我在学校里学的是电气自动化,程序基础仅限于C基础课程的一些知识,后来由VB、HTML转向asp,在asp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对asp比较熟悉,后来由于公司业务需要,将开发平台转向asp.net,开始对asp.net不是很感冒,以为就是asp的一点扩展(那时还不知道三层架构,数据数据访问全在页面里——!),后来招来几个北大青鸟的过来终于意识到asp.net的强大之处,经过个人的努力已经逐步掌握了asp.net,现在层次上只能讲个人觉得是入门而已,原因是多方面的,待会儿会讲到。

相信从面向过程转向面向对象的同学都有一种感觉:面向对象开始真的有点别扭, 涉及到属性,尤其是类之间的各种关系,那时老想用面向过程传递参数多方面啊。于是老在想对象这种东西,从概念中跳中来,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才逐渐体会到页面对象的精华来,分层次展现、分级别访问、封装对象之间各种关系逐渐真正理解了,尤其是对象之间的关系,如对象a与对象b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些需要完全公开,有些需要隐藏,有些需要通过第三方传递,有些需要给自己的下级可见,有些需要让下级去完成具体操作——这不是现实的实际模型吗?应该这么理解,面向对象来源于现实,它不是一种凭空空想出来的理论,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还原为父子、夫妻、领导下属、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页面过程往往像是一股脑全部推给用户使用,其中的数据与数据访问方法层次不清晰,在模拟现实上它与面向对象相比更易于入门理解,实质上难于准确直接地表述。

面向对象上另一方面是它的设计模式,在之前的面向过程中 对这个设计模式并没有清晰地提出来,面向过程优秀的代码要求高内聚低耦合,从个人的理解上,这仅是对软件开发方法“技”上理论总结;设计模式是达到了“道”的层次,因为它从更大的方向、更抽象的层次来去表述具体的代码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设计模式是完全从实际的应用来不断总结得来的经验,之间并没有这种术语,但相信前人肯定也使用到这种思想,它从实际应用于来,当然要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思考不断总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设计模式”,可以借鉴前人的思想来去提升自己,不可去为“设计模式”而设计模式。

具体到asp.net的实现模型中,真正理解它的机制与方法也就不难理解,记住b/s中离不开post或get,所有的AutoPostBack、SelectedIndexChanged……都是去调用Form传值,加上runat=server的服务器控件打开它生成的源文件也是普通的HTML标签,微软的让软件开发更容易的思路是很好的,时代在前进,很多年前你使用C写出MIS证明你很牛,很多年之后你不在使用C去写“学生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那只能说明你的脑子少一根筋,开发语言都有长处与不足的地方,因为它们适用的场合不同,类似不能拿匕首去跟炮弹比,也不能拿C与PHP比,程序员都有一种偏执的心理,但一点要记住,你面对的用户才有最终发言权,程序能不能满足需要,易用性、稳定性、成本才是应当首先放到重要位置来去谈的。

管理

最开始担任管理一职时开发团队加我在内只有四个人,那时只是抱着接受挑战的心理去做管理,加上我本人比较重感情,团队之间关系相处都不错,但严重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工作的随意性、团队精神薄弱、工作方式蛮干,印象深刻的是有几个开始承诺项目不能完工,于是最后天天加班,一直做到早上6点,睡一会7点半接着上班,几个同事都是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干劲十足。后来随着时间的推进,问题越来越摆在眼前:项目迟迟不能完工,又由于公司待遇方面让新员工感觉不值得,于是形成了老板抱怨员工也抱怨的状况,我在中间两点都要去“消火”,这期间是我们部门相对最累的时间但也是相对感觉最充实的时候,后来,之前的员工跟我说“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这是我能想像的。这期间主要是老总对我十分信任,工作上主要是管理方法上对我指点了不少。后来我逐步体会到,管理应该是“大家定规则去遵守”,而不应该是“人管人”。

人管人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领导去时时刻刻关注每个员工,这样最后往往后造成员工对领导的敷衍了事,管理松了员工会责任下下降,管理紧了造成员工与领导关系紧张,另一方面领导时间精力有限必然耗费大量的精力在日常的监督中而不能投入到全局的管理中。

于是“定制度-定分工-定进度”,明确日常所有的规章制度,这期间除了公司主要的工作规章制度外其他的日常工作纪律、日常管理等规章制度都是我本人制订,然后征求大家意见最后去贯彻执行。中间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开始我们内部是允许使用QQ的,后来员工用QQ闲聊的时间增多,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最后决心禁止,开始阻力较大(貌似程序员都喜欢挂上几个QQ去到群里搞个群主,虽然群里大多都是菜鸟),最后多次开会,逐个谈话,阐明道理,形势逐渐好转。

项目分工上针对技术水平明确分工,制订项目开发计划,由于开始技术都不是很成熟,不少时间我这边强势要求,使用野蛮方法,完不成加班——我陪着加班, 这段时间能感觉到员工对我稍有怨言但总体还是认可的。

这期间公司新招人员,人员的增多更使我意识到团队管理的重要性,这期间版本控制、编码规范、文档管理、Bug管理等诸多问题都得到一一解决, 技术水平上主要是我个人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新知识充电,然后展开各种培训,主要是photoshop、css、js、SQL等方面,培训一方面提升了员工的技术水平,一方面我本人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多,因为这个时候个人要求去思考的会更多,加上我本人对技术兴趣比较深厚,所以后期工作慢慢踏入良性循环。

待遇低、条件艰苦、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是团队中最大的难题,这方面公司在某些方面决策层有着严重的错误思想,造成技术人员对公司埋怨增多,在这方面我本人只能以劝架婆的身价去安慰身边的兄弟,因为我明白现在公司的问题与当前中国软件行业的通病一样,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求质量,但求速度,整个社会风气造成软件行业良莠不齐发展,整个中国三四个人的开发团队组成的公司数不胜数,整个程序员阶层生存状况可想而知,疯狂加班、代码质量低下、维护成本大、稳定性差、用户体验差……。当然我们本身不能去逃避这个现状,对于个人来讲任何假大空的口号都是没有意义的,程序员作为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是心态,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各种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IT民工”是我个人认为IT人最没有正确的自我定位的一个称谓,试想一个人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职业,他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吗?),最主要是解决问题。

我在面试员工时反复提到的三点是;工作态度、发展潜力、工作能力,由前向后排序,心态最重要,大公司大家都想削尖脑袋往里挤,但名额有限,所以广大的程序员同志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二流三流四流的软件公司,这个时候更应该做好个人职业定位。以我个人的经验,新员工选择一家公司往往最看重工资待遇跟发展潜力,程序员是一种不可以混日子的职业,工作能力很重要,但不是最主要的,工作态度是最重要的,工作态度往往跟个人的思想认识还有职业所在的环境有关,我个人的体会是绝不能太过于情绪化,情绪化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就是说哪怕是明天你要辞职,你今天都要把今天要做的事情认真用心做好。

看了“程序员岗位个人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程序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

2.精选程序员个人工作总结

篇(4)

一、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我们深知严谨规范的管理对一个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人事部一直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在领导的指导下,我规划组织编制了五套内部基础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公司岗位职责》、《公司规章管理制度》、《公司绩效考核制度》、《企业文化》、《员工手册》。但是由于时间紧迫,情况特殊,这些基础性文件在xx年我部门需要继续编制并完善,最终加以实施。

二、职工人数的确定

我公司现在职人员一共17人,其中正式员工9人,在试用期员工5人,实习人员3人。其中本科学历9人,大专学历8人。本市户口6人,外省市户口11人。

三、公司人员招聘工作

这一年公司开始步入正轨,是公司人员流动较为频繁的一年,也是公司人员招聘工作任务繁重的一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公司的空缺岗位多,人员需求多,要求员工到岗时间紧迫,而且正赶上春节临近,故人事部在招聘工作中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是招聘前台、php、和销售。由于公司前台在公司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对其要求较高,包括礼仪和仪表都需要表现出高素质水平。这期间应聘上3个前台,前两个由于工作态度懈怠和抗压能力差,在试用期间被辞退。通过总结面试经验,现成功招聘一名合格前台。在招聘php程序员过程中,由于在网站建设方面知识匮乏,刚开始较为吃力,在通过和技术部人员的积极沟通后,现在已经充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面试php程序员技巧。已成功招聘3名程序员,其中有表现突出的,工作态度也都比较认真。销售方面因为了解光缆系统的人太少,所以招聘仍然在持续进行中。

四、培训工作

关于新员工入职培训已经规范化,但是还是需要对细节进行不断完善。为了解试用人员工作具体情况,在这段期间也经常和部门主管进行沟通,恰当时机找员工谈话。xx年我部门将着手对员工心理素质,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企业文化的培训重点着手计划实施。

五、日常人事管理工作

我部门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本部门的基础职能作用,例如入职离职流程规范化,整理员工档案等。在规范管理、组织各项活动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我部门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在招聘方面,招聘渠道太少。招聘力度有待加强,方式方法还需要多多学习掌握技巧。 2.公司的规章制度,应组织员工认真学习。 3在员工的培训上未能投入更大的精力,导致培训工作没能系统地组织展开。

六、xx年计划 综上所述

这段时间作为公司运作的重要组成成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自身的不足,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下面是xx年的工作计划:

1. 开发招聘渠道,继续负责各部门的招聘工作。

2. 培训课题开发,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3. 充分考虑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4. 保证人力资源6大模块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5. 完成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6. 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参考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有效性 。

篇(5)

我在学校里学的是电气自动化,程序基础仅限于C基础课程的一些知识,后来由VB、HTML转向asp,在asp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对asp比较熟悉,后来由于公司业务需要,将开发平台转向,开始对不是很感冒,以为就是asp的一点扩展(那时还不知道三层架构,数据数据访问全在页面里——!),后来招来几个北大青鸟的过来终于意识到的强大之处,经过个人的努力已经逐步掌握了,现在层次上只能讲个人觉得是入门而已,原因是多方面的,待会儿会讲到。

相信从面向过程转向面向对象的同学都有一种感觉:面向对象开始真的有点别扭,涉及到属性,尤其是类之间的各种关系,那时老想用面向过程传递参数多方面啊。于是老在想对象这种东西,从概念中跳中来,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才逐渐体会到页面对象的精华来,分层次展现、分级别访问、封装对象之间各种关系逐渐真正理解了,尤其是对象之间的关系,如对象a与对象b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些需要完全公开,有些需要隐藏,有些需要通过第三方传递,有些需要给自己的下级可见,有些需要让下级去完成具体操作——这不是现实的实际模型吗?应该这么理解,面向对象来源于现实,它不是一种凭空空想出来的理论,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还原为父子、夫妻、领导下属、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页面过程往往像是一股脑全部推给用户使用,其中的数据与数据访问方法层次不清晰,在模拟现实上它与面向对象相比更易于入门理解,实质上难于准确直接地表述。

面向对象上另一方面是它的设计模式,在之前的面向过程中对这个设计模式并没有清晰地提出来,面向过程优秀的代码要求高内聚低耦合,从个人的理解上,这仅是对软件开发方法“技”上理论总结;设计模式是达到了“道”的层次,因为它从更大的方向、更抽象的层次来去表述具体的代码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设计模式是完全从实际的应用来不断总结得来的经验,之间并没有这种术语,但相信前人肯定也使用到这种思想,它从实际应用于来,当然要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思考不断总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设计模式”,可以借鉴前人的思想来去提升自己,不可去为“设计模式”而设计模式。

具体到的实现模型中,真正理解它的机制与方法也就不难理解,记住b/s中离不开post或get,所有的AutoPostBack、SelectedIndexChanged……都是去调用Form传值,加上runat=server的服务器控件打开它生成的源文件也是普通的HTML标签,微软的让软件开发更容易的思路是很好的,时代在前进,很多年前你使用C写出MIS证明你很牛,很多年之后你不在使用C去写“学生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那只能说明你的脑子少一根筋,开发语言都有长处与不足的地方,因为它们适用的场合不同,类似不能拿匕首去跟炮弹比,也不能拿C与PHP比,程序员都有一种偏执的心理,但一点要记住,你面对的用户才有最终发言权,程序能不能满足需要,易用性、稳定性、成本才是应当首先放到重要位置来去谈的。

管理

最开始担任管理一职时开发团队加我在内只有四个人,那时只是抱着接受挑战的心理去做管理,加上我本人比较重感情,团队之间关系相处都不错,但严重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工作的随意性、团队精神薄弱、工作方式蛮干,印象深刻的是有几个开始承诺项目不能完工,于是最后天天加班,一直做到早上6点,睡一会7点半接着上班,几个同事都是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干劲十足。后来随着时间的推进,问题越来越摆在眼前:项目迟迟不能完工,又由于公司待遇方面让新员工感觉不值得,于是形成了老板抱怨员工也抱怨的状况,我在中间两点都要去“消火”,这期间是我们部门相对最累的时间但也是相对感觉最充实的时候,后来,之前的员工跟我说“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这是我能想像的。这期间主要是老总对我十分信任,工作上主要是管理方法上对我指点了不少。后来我逐步体会到,管理应该是“大家定规则去遵守”,而不应该是“人管人”。

人管人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领导去时时刻刻关注每个员工,这样最后往往后造成员工对领导的敷衍了事,管理松了员工会责任下下降,管理紧了造成员工与领导关系紧张,另一方面领导时间精力有限必然耗费大量的精力在日常的监督中而不能投入到全局的管理中。

于是“定制度-定分工-定进度”,明确日常所有的规章制度,这期间除了公司主要的工作规章制度外其他的日常工作纪律、日常管理等规章制度都是我本人制订,然后征求大家意见最后去贯彻执行。中间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开始我们内部是允许使用QQ的,后来员工用QQ闲聊的时间增多,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最后决心禁止,开始阻力较大(貌似程序员都喜欢挂上几个QQ去到群里搞个群主,虽然群里大多都是菜鸟),最后多次开会,逐个谈话,阐明道理,形势逐渐好转。

项目分工上针对技术水平明确分工,制订项目开发计划,由于开始技术都不是很成熟,不少时间我这边强势要求,使用野蛮方法,完不成加班——我陪着加班,这段时间能感觉到员工对我稍有怨言但总体还是认可的。

这期间公司新招人员,人员的增多更使我意识到团队管理的重要性,这期间版本控制、编码规范、文档管理、Bug管理等诸多问题都得到一一解决,技术水平上主要是我个人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新知识充电,然后展开各种培训,主要是photoshop、css、js、SQL等方面,培训一方面提升了员工的技术水平,一方面我本人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多,因为这个时候个人要求去思考的会更多,加上我本人对技术兴趣比较深厚,所以后期工作慢慢踏入良性循环。

待遇低、条件艰苦、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是团队中最大的难题,这方面公司在某些方面决策层有着严重的错误思想,造成技术人员对公司埋怨增多,在这方面我本人只能以劝架婆的身价去安慰身边的兄弟,因为我明白现在公司的问题与当前中国软件行业的通病一样,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求质量,但求速度,整个社会风气造成软件行业良莠不齐发展,整个中国三四个人的开发团队组成的公司数不胜数,整个程序员阶层生存状况可想而知,疯狂加班、代码质量低下、维护成本大、稳定性差、用户体验差……。当然我们本身不能去逃避这个现状,对于个人来讲任何假大空的口号都是没有意义的,程序员作为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是心态,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各种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IT民工”是我个人认为IT人最没有正确的自我定新晨

篇(6)

我在学校里学的是电气自动化,程序基础仅限于C基础课程的一些知识,后来由VB、HTML转向asp,在asp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对asp比较熟悉,后来由于公司业务需要,将开发平台转向,开始对不是很感冒,以为就是asp的一点扩展(那时还不知道三层架构,数据数据访问全在页面里!),后来招来几个北大青鸟的过来终于意识到的强大之处,经过个人的努力已经逐步掌握了,现在层次上只能讲个人觉得是入门而已,原因是多方面的,待会儿会讲到。

相信从面向过程转向面向对象的同学都有一种感觉:面向对象开始真的有点别扭,涉及到属性,尤其是类之间的各种关系,那时老想用面向过程传递参数多方面啊。于是老在想对象这种东西,从概念中跳中来,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才逐渐体会到页面对象的精华来,分层次展现、分级别访问、封装对象之间各种关系逐渐真正理解了,尤其是对象之间的关系,如对象a与对象b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些需要完全公开,有些需要隐藏,有些需要通过第三方传递,有些需要给自己的下级可见,有些需要让下级去完成具体操作这不是现实的实际模型吗?应该这么理解,面向对象来源于现实,它不是一种凭空空想出来的理论,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还原为父子、夫妻、领导下属、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页面过程往往像是一股脑全部推给用户使用,其中的数据与数据访问方法层次不清晰,在模拟现实上它与面向对象相比更易于入门理解,实质上难于准确直接地表述。

面向对象上另一方面是它的设计模式,在之前的面向过程中对这个设计模式并没有清晰地提出来,面向过程优秀的代码要求高内聚低耦合,从个人的理解上,这仅是对软件开发方法“技”上理论总结;设计模式是达到了“道”的层次,因为它从更大的方向、更抽象的层次来去表述具体的代码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设计模式是完全从实际的应用来不断总结得来的经验,之间并没有这种术语,但相信前人肯定也使用到这种思想,它从实际应用于来,当然要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思考不断总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设计模式”,可以借鉴前人的思想来去提升自己,不可去为“设计模式”而设计模式。

具体到的实现模型中,真正理解它的机制与方法也就不难理解,记住b/s中离不开post或get,所有的AutoPostBack、SelectedIndexChanged都是去调用Form传值,加上runat=server的服务器控件打开它生成的源文件也是普通的HTML标签,微软的让软件开发更容易的思路是很好的,时代在前进,很多年前你使用C写出MIS证明你很牛,很多年之后你不在使用C去写“学生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那只能说明你的脑子少一根筋,开发语言都有长处与不足的地方,因为它们适用的场合不同,类似不能拿匕首去跟炮弹比,也不能拿C与PHP比,程序员都有一种偏执的心理,但一点要记住,你面对的用户才有最终发言权,程序能不能满足需要,易用性、稳定性、成本才是应当首先放到重要位置来去谈的。

管理

最开始担任管理一职时开发团队加我在内只有四个人,那时只是抱着接受挑战的心理去做管理,加上我本人比较重感情,团队之间关系相处都不错,但严重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工作的随意性、团队精神薄弱、工作方式蛮干,印象深刻的是有几个开始承诺项目不能完工,于是最后天天加班,一直做到早上6点,睡一会7点半接着上班,几个同事都是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干劲十足。后来随着时间的推进,问题越来越摆在眼前:项目迟迟不能完工,又由于公司待遇方面让新员工感觉不值得,于是形成了老板抱怨员工也抱怨的状况,我在中间两点都要去“消火”,这期间是我们部门相对最累的时间但也是相对感觉最充实的时候,后来,之前的员工跟我说“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这是我能想像的。这期间主要是老总对我十分信任,工作上主要是管理方法上对我指点了不少。后来我逐步体会到,管理应该是“大家定规则去遵守”,而不应该是“人管人”。

人管人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领导去时时刻刻关注每个员工,这样最后往往后造成员工对领导的敷衍了事,管理松了员工会责任下下降,管理紧了造成员工与领导关系紧张,另一方面领导时间精力有限必然耗费大量的精力在日常的监督中而不能投入到全局的管理中。

于是“定制度-定分工-定进度”,明确日常所有的规章制度,这期间除了公司主要的工作规章制度外其他的日常工作纪律、日常管理等规章制度都是我本人制订,然后征求大家意见最后去贯彻执行。中间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开始我们内部是允许使用QQ的,后来员工用QQ闲聊的时间增多,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最后决心禁止,开始阻力较大(貌似程序员都喜欢挂上几个QQ去到群里搞个群主,虽然群里大多都是菜鸟),最后多次开会,逐个谈话,阐明道理,形势逐渐好转。

项目分工上针对技术水平明确分工,制订项目开发计划,由于开始技术都不是很成熟,不少时间我这边强势要求,使用野蛮方法,完不成加班我陪着加班,这段时间能感觉到员工对我稍有怨言但总体还是认可的。

这期间公司新招人员,人员的增多更使我意识到团队管理的重要性,这期间版本控制、编码规范、文档管理、Bug管理等诸多问题都得到一一解决,技术水平上主要是我个人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新知识充电,然后展开各种培训,主要是photoshop、css、js、SQL等方面,培训一方面提升了员工的技术水平,一方面我本人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多,因为这个时候个人要求去思考的会更多,加上我本人对技术兴趣比较深厚,所以后期工作慢慢踏入良性循环。

篇(7)

QA监督做事

QA致力于按照正确方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从做事方法上按照既定流程来保障产品质量,控制开发工作而不是解决具体存在的BUG。更贴切地说,QA并非“保证质量”而是“过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以确保项目以一套成熟高效的做事方法开展和实施。依靠在QA制约下的开发过程,能够前瞻性地从制度上保障开发出好产品。因此,具有良好QA管理的企业,容易获得客户更多的信任。

在CMMI体系中,QA人员是独立于项目组的(不受项目经理管辖),他可以把项目经理不认错的QA缺陷上报给CCB(地位比PM更高的配置管理委员会)或高层经理裁决。

在一些大型企业的IT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要成立甲乙方在一起协同工作的联合项目组。在这种情况下,甲方项目成员不仅要检测乙方的产品质量(QC),还要监督乙方开发过程中的做事方法(QA)。

一般地说,项目的QA人员要检查项目开发过程是否制定和贯彻了管理标准、过程(Process)、策略等正规要求,要提出完善改进的意见,指出过程是否有效、如何让过程更有效,并评估这些要求的效率、效果。

QA人员还要确保项目组成员理解这些要求。除了培训新员工理解组织过程,或培训老员工理解变更了的组织过程之外,他并不直接干预开发者的工作,而是在项目管理的最高层面上工作。他要与项目经理和CCB、配置管理员、QC人员打交道。

怎样才知道QA工作是正确的?它也是结果导向的:通过不断改进组织过程,更快、更低成本地制造出用户需要的产品。

例如,在一个大项目中,QA人员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制定项目计划,使项目按照有组织的规程推进;他要使项目组成员明白,应按照相应的报告、里程碑、文档等规定来开展自己的工作。随着项目的进展,QA人员可以适时导入“检查点”来查看哪里会发生新的风险。如,项目正在从事预定范围之外的工作,或项目有待加强管 理之处。这些检查点是确保合适的人在正确时间就位的一个机会。

从目前国内不太理想的情况来看,QA工作往往靠“意向性、模糊”的企业文化来代替, 我认为,完全依靠这种企业文化来造就合理成熟的工作套路,显得过于间接和不确定。因为在人员变动较快的软件行业,新入职的员工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并准确映射到具体工作中需要一个明显的滞后时间。这个弊端在小企业中不明显,但在大企业中会比较突出。所以,有必要建立起一套通用的QA工作标准模板,并在重要的大项目中指派专人担当QA人员。 QA人员要实时追踪了解、监督、评估项目中各种事件(现象)是否符合规范的流程?现有流程是否有效率?低效事件是因未被流程涵盖还是流程缺陷所致?就是说,QA人员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分析总结能力,项目中每个配合失误的“掉链子”现象,都会触发他的思考并提出改进建议。

经过这样的努力, QA人员能从一系列个性化项目中不断地抽取出有效的、有普遍意义的流程优化经验和建议,它们被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确认后,会不断地 沉淀、纳入(归档)到企业的过程资产当中,成为今后企业的项目管理的通用工作指导。这样,具备成熟、可操作性的企业文化并不断进步的另一个“IBM”就会由此诞生,企业也就有能力把更多的项目做成“项目组合”(Portfolio)了。

QC是最后一关

QC工作是指测试人员检查开发人员的产品是否满足预期的品质要求,并给出改进建议。QC服务于开发工作,处于开发工作的控制之下。更贴切地说,QC并非直接“控制质量”,而是“需求印证/确认”(Requirement Validation)或产品测试。

由于QC是“用现实应用场景来评测开发人员理想化思路”的过程,所以项目经理必须重视这个依靠创造力、想象力的QC工作,投入足够资源保证QC工作。这是产品的最后一道关口。

QC工作,是要把程序员“纯真的技术理想”锤炼成鲁棒性极好的应用系统。测试人员需要站在软件技术和用户应用场景之间,反复、全面地检查验证二者的映射关系,还要分析“BUG越改越多”的成因并说服、帮助开发人员澄清和遵从产品版本的质量底线。测试人员不得不经常在很紧张的时间压力下,以清醒的探险性、逆反的批判性思维来全面细致地“围捕”程序员的疏忽。这就要求他要比程序员更快更准地理解用户需求、软件架构;并在接受新项目的时候,头脑迅速切换到不同的用户应用场景。即,他要有更强的跨行业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是程序员难以具备的。

篇(8)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实践的发展,技术与管理的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深度。一方面,新兴信息技术的移动性、个陛化、虚拟体验、极端数据化、社会性等特征和Web2.0/3.0、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形式,丰富了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催生了新型管理模式和商业机会;另一方面,传统的业务决策在向信息决策转变,组织管理活动在向信息管理活动发展。

信息系统作为携载组织业务模式的人机计算平台,呈现出技术与管理并重的特点。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在技术视角,关注的是信息的提取和处理、系统的开发和构建;在管理视角,关注的是系统如何被采纳和使用、组织如何被影响和改变。信息系统的技术和管理视角反映出“造”和“用”的分离与统一。

在《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11》的指导和启发下,结合鲁东大学国际化、有特色和应用型定位,根据生源特点和师资优势,我校2012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侧重信息系统的技术层面的同时,将企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相互融合、统一,引入精讲多练模式,设计集约化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平台,驱动理论课设置;面向工程实际,夯实学科专业基础,分类培养信息系统开发和商务智能应用人才。

集约化是指运用行业实际、先进、成熟的管理概念和工具,将典型管理业务和概念贯穿于信息技术课;基于管理业务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理论课程进行调整,形成面向企业工程、解决管理问题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形成工程化、模块化的概念,深入理解技术背景和原理,在就业后无须长时间培训便可开展工作,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

我们将管理业务分成3个方面,分别是金融业(商业银行)的出纳服务顾客所涉及的业务、纺织业实时监控系统的卷绕机实时状态查询业务以及零售业的快速客户响应管理工具。

1 典型工程架构与行业、职业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实践平台分层设置

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点,紧跟企业需求,我们按信息融合的层次设计了分层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基础运作涉及的课程体系是专业核心必修课,不分方向。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信息系统开发”和“商务智能应用”对应的两个明确的专业方向,我们的引导方向是准备读研的学生选择“商务智能应用”方向,直接就业的学生选择“信息系统开发”方向。通过专业划分,紧缩人才培养出口,强化专业核心,分类分流培养,适度跟踪专业热点,以统筹“基础+主流+发展”的关系。

从我校信息系统专业近6年毕业生就业行业的统计情况来看,从事Web程序员、Windows程序员、Java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的占50%,从事信息系统维护的占8%,从事ERP实施顾问岗位的占31%,其他行业占11%,与《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11》就业按行业划分的结果类似。因此,我们将适应面最广的系统分析员、Web程序员、Windows程序员、Java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ERP实施顾问和管理咨询师作为信息系统专业职业岗位的立足点,对应职业岗位符号,如表1所示。集约化实践平台系统性解决方案,如表2所示。

现代信息系统运行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级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最典型的应用结构是C/S(Client/Server)和B/S(Brower/Server)。凡是与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的课程,我们都紧扣这两种结构展开课程设置与运行,如表2所示。这种结构适应分布式处理环境,有效集成与利用网内资源,最大程度地为分布式用户服务。

对于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ASEnet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需要预先准备好或封装好数据库服务器,每次课程学生都要登录到局域网上指定的公共数据库服务器实验。使学生无论是Windows应用程序还是跨平台的Java应用程序,都能直观体验到C/S架构,通过ASEnet和JSP程序设计课程领会到B/S结构和C/S混合应用情况。而对于系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Web实时信息系统开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ERP原理和技术、ERP电子沙盘模拟对抗,将在信息融合与管理支持的第三层体系架构的基础上融合B/S和C/S应用结构。

1.1依托零售业的客户快速响应展开联机事务处理

联机事务处理以零售行业、服装生产企业、纺织制造业三者共同实施的快速客户反应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为基础,将快速客户反应涉及的EOS、POS、EDI、CRP、UPC、CAO、ASN概念与技术渗透网络工程基础、数据库系统原理、程序设计、Visual C#程序设计、库存管理、采购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Web实时信息系统开发、ERP原理与技术、ERP沙盘对抗实验和电商务网站建设课程中,以此为前提编写教学大纲和企业级高端专业图书,对接软件开发的面向对象、组件、ADO、ODBC、触发器、存储过程、动态SQL、动态链接库等概念与技术,开发快速客户反应实践平台,进行ERP沙盘对抗实战,有针对性地培养系统分析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中高级程序员、ERP实施顾问职业岗位。 1.2依托金融服务业展开联机分析处理

联机分析处理具有灵活的分析功能、直观的数据操作和分析结果可视化表示等突出优点,使用户对基于大量复杂数据的分析变得轻松、高效,有利于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同时可用于证实人们提出的复杂假设,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表示结果或对信息的总结。它并不将异常信息标记出来,是一种知识证实的方法。

联机分析处理以商业银行数据源和股票行情数据源为基础进行金融行业的运营优化分析,涉及的课程有高级数据库与数据仓库、金融数据商情分析,主要面向管理咨询师岗位。 1.3依托金融服务业展开KDD

知识发现KDD是从数据集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知识发现将信息变为知识,将为知识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作贡献。数据库知识发现的研究非常活跃,它的概念涉及数据集、模式、过程、有效性、新颖性、潜在有用性和最终可理解性。数据集是一组事实F(如关系数据库中的记录)。模式是用语言L表示的表达式E。过程通常指多阶段的处理,涉及数据准备、模式搜索、知识评价以及反复的修改求精;该过程要求有一定程度的智能性、自动性(仅仅给出所有数据的总和不能算作是一个发现过程)。有效性是指发现的模式对于新的数据仍保持有一定的可信度。新颖性要求发现的模式应该是新的。潜在有尉性是指发现的知识将来有实际效用。最终可理解性要求发现的模式能被用户理解,目前它主要是体现在简洁性上。有效性、新颖性、潜在有用性和最终可理解性综合在一起称为兴趣性。

信息系统实践平台的知识发现依托股票行情数据,涉及商务智能基础、金融数据商情分析、云计算、软计算和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培养管理咨询师岗位,提供“主流+发展”的课程设置。

综合联机事务处理、联机分析处理和知识发现,衍生出信息系统开发和商务智能应用两个专业方向。信息系统开发针对联机事务处理设置,面向信息系统涉及的系统分析员、系统管理员、中高级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ERP实施顾问;商务智能应用针对联机分析处理和知识发现设置,面向高级管理咨询师岗位,也可作为企业的首席信息官。

2 多层次、多方位与多企业深化校企合作

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校企师资置换为纽带,以课堂教学和专业实习为基础,以合作开发教材和实践平台为切入点,破解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难题,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位一体良性互动,带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又好又快、和谐可持续发展。

学校以ERP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为窗口,与烟台用友软件、烟台中瑞管理咨询公司合作。派专业的主讲教师参加用友举办的针对高校教师的培训;聘请烟台中瑞管理咨询公司和烟台用友软件公司的高级咨询师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教学内容细化到具体章节,落实到授课计划。以专业实习为纽带,在第6学期让学生在烟台用友软件公司进行用友管理软件实施、维护和销售的实习、实训。

在校内建立企业级的信息系统开发研究所,吸引学生参加教师承接的横向课题开发,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在企业级分层架构体系编程的能力,积累工程化、模块化的实际编程经验。

以Web实时信息系统开发课程为窗口,与烟台信谊电气公司合作,编写《Web实时信息系统开发》教材,开发“Web实时信息系统”实验平台。

3 围绕服务社会全方位培养企业级应用型教师 定期派高级职称教师、博士教师外出参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研讨会,学习国内同行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学习国内知名专家前沿、热点研究,了解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方向。定期派硕士教师参加企业级的项目实训和知名厂商组办的培训,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

篇(9)

作为一名Java程序员,我已经能熟练使用,深知在软件开发中,对发生概率较小的异常情况的处理可能会占掉相当多的思考时间。而这反映在健壮软件的代码中,就是有相当多的异常处理代码。只是当年学习使用C++时,对软件开发的理解还比较浅,对异常的处理接触得相对也比较少。在C++中,基本数据类型(如int)也可以抛出,不像Java,只能抛出实现了Throwable接口的对象。在C++的try…catch语句中,特别要注意资源释放的问题,Java亦是如此。

auto_ptr是为简化C++资源(特别是内存)管理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机制,书中通过一个简化的版本说明了auto_ptr的原理。这里用到了模板。模板实现了另一种抽象层面的复用,有时候它的作用类似于宏。具体到“资源获得式初始化(RAII)”,如果拥有资源的对象在超出其作用域时都需要释放其资源,那么何不把这种行为集中实现?函数模板和通用算法也是如此。这样做的结果是消除了重复,减少了代码量。这就是auto_ptr的设计动机。

不像Java,C++没有垃圾回收机制,所以C++程序员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思考资源分配/释放问题。如果某件事(如释放内存)总是被忘记,那就设计一种机制来防止再次忘记。总结起来,在C++中使用对象或分配内存,有以下两个原则:(1)尽量在栈中分配对象;(2)如果要使用堆,就使用auto_ptr模板类。

要理解auto_ptr,需要程序员理解栈和堆、动态内存分配、栈反解、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调、模板等概念。虽然也可以死记住这种用法,但说不准哪天就会带来大麻烦。例如Java虽然有GC,但OutOFMemory的异常还是屡见不鲜。这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C++对程序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PC结构和内存管理,结构化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都要有相当的理解。所以网上有人说:“真正的程序员使用C++。”

书中提到,虽然可以在方法声明中声明该方法可能会抛出的异常,但是标准C++库中的函数却都没有这样做。原因是当模板与具体类绑定时,异常类型可能是未知的。作者通过这一点告诉我们,虽然语言提供了某种机制,用还是不用,完全取决于使用者。

要构建健壮的系统,就不能不提防御式编程。这个概念与契约式编程有关,强调程序单元有清晰的规格说明,并在错误发生的第一地点发现它,避免因为“垃圾进,垃圾出”而引发不可知的严重后果。Meyer的“面向对象软件构造”对此有深入论述,这是严谨的OO程序员必须学习和理解的内容。有人把契约式编程理解为一种责任划定,出了问题的时候可以确定到底是哪个程序员的责任,所以可以假定别人都实现了契约,而不必再写代码进行检查。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是有偏差的。难道与人签订了合同之后就不用检查合同履行的情况?契约式编程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健壮的系统,所以直接导致了防御式编程。

单元测试用于检查一个程序单元对它的契约(规格说明)执行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工作:(1)如果调用者不能满足前置条件,程序是否能正确反应;(2)在调用者满足前置条件的情况下,程序是否确保了后置条件的成立,并给出了预期的结果。让设计变成可测试的规格说明,让测试可以自动进行。书中第2章还介绍了一个极为精简的测试框架,只包含两个类。用最少的代码来实现你的意图,体现了简约之美。少即是多。如果读者对单元测试想了解更多,可以去看Kent Beck的《测试驱动开发》和其他一些书籍。熟悉JUnit的读者则可以体会一下,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同样的思想时的差异。

书中利用宏实现了调试时的代码跟踪。宏的运用对于C程序员应该不陌生,Java程序员则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来体会。

调试和内存泄漏检查,都是C++程序员不能回避的话题。书中简单介绍了两个基本方法,虽然详细讨论这两个问题需要更大的篇幅,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采用BoundsChecker或Purify这样的工具,但这种简单的方法比较有利于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人理解概念,也容易进行尝试。

第二部分的主题是标准C++库。面向对象系统通过复用来提高开发效率,标准库则是实现复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Java程序员,笔者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以前用Borland C++时,笔者也用过String类,但那不属于C++标准,是厂商扩展。学过C的人都知道,使用C的char*或char[]需要专门的练习。C++则利用对象封装的力量,减轻了程序员的负担。Java有String和StringBuffer两个类,它们在实现原理上不同,适用的场合也不同,《Effective Java》一书中有详细讨论。C++只有string类,关于它的对象创建和内存管理可以仔细研究一下,这涉及效率。首先考虑效率问题,是C/C++文化的“商标”。要考虑效率,就需要对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充分的了解。一个深受C/C++文化影响的人,会不由自主地考虑每条语句后面计算机所做的事,并考虑这样做是否有效率,而许多只学过Java的程序员则很难表现出这一特点。不过遗憾的是书中没有附带介绍正则表达式的使用,以笔者的经验,正则表达式是字符串操作的有力工具。

抽象出流的概念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又一经典范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好的对象系统设计是多么易于理解。Java也继承了这一概念,虽然实现上有差异。通过从istream和ostream多继承得到iostream,这和十多年前笔者学到的一样,只是现在这些类都已模板化,并成为了C++标准的一部分。对国际化和本地化的支持也是现代编程语言不可缺少的特征,今天的C++对宽字符也有了良好支持,处理汉字时不再像当年那么麻烦了。

模板的威力令人印象深刻,C++标准中的许多东西都已构架在模板的基础上了,如string、auto_ptr、IO流和bitset等。C++社区对模板有着特殊浓厚的兴趣。从C++开始引入模板至今,大家想出了各式各样的精巧用法,甚至有“模板元编程”这样的奇特用法。Java也在1.5版本中引入了模板泛型编程。

模板的使用也产生了些许问题。模板对编译器带来了相当的负担,尤其恼人的是在编译时难以提供准确的出错信息。另外,大量使用模板的程序也向阅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尝试读一下STL的源代码)。一些专家建议慎用模板,例如在《UML参考手册》(第2版)的Template词条中指出:“模板应该慎用。在许多时候(如在C++中),它们完成的功能可以通过多态和泛化更好地实现,使用模板只是基于一种追求不必要的效率的错误的热情。因为它们是生成器,它们的结果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

模板为开发者提供了这样一种场景,即我定义了一个通用算法,欢迎您来使用它;我定义了一个参数化类,欢迎您来特化它。往深了说,这涉及面向对象哲学:有没有纯粹的算法?有没有纯粹的数据?世界仅仅是由对象和行为组成,还是存在超越对象而独立存在的法则,这些法则对许多类对象都有效?C++标准的设计者认为这种法则是存在的,所以在设计中实现了通用算法。而在Java中,即使存在这种法则,也要放在某个Util类或静态方法里去,写成God.newtonRuleOne()这种样子。这种做法让不少Java程序员在理解Singleton或service oriented programming时存在困难,在使用Spring这样的框架时也感到别扭。理解C++标准库时,也需要了解一点“C++哲学”。

容器类非常重要,所以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实现它。《Borland C++ 3.0程序员指南》中就提到它提供了两个容器类,其中一个是基于模板技术实现的。Java在提供泛型支持后,又重写了容器类的代码,而在此前,容器类已经由著名的Joshua Bloch重写了一遍。C++的容器类实现完整,有dequeue、stack、bitset这样的类。流迭代器也是Java中没有的概念。笔者感觉,C++中的迭代器概念更像“封装过的指针”。

与Java SDK中提供的类和方法相比,C++的标准库还是比较小的。但网上有不少C++的库可用,只是没有像Java那样形成标准。BOOST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C++类库,试想C++标准的制定者们一定也在考虑,有哪些东西值得放进C++标准库中。

书中第三部分讨论了一些扩展主题,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机率也比较大。

RTTI是“反OO”的。在JUnit框架中,通过使用反射机制,提供了一种“非OO”的扩展方式,即TestCase子类中所有以“test”开头的方法都会被框架当作测试执行。Xstream通过反射,可以访问传入参数中的私有属性。在一个方法中,可以利用RTTI对传入参数进行类型检查,然后用switch语句对具体类型进行分别处理,从而导致没有扩展性的设计,即牺牲了OO的多态性。然而,为了达到特殊的目的,您可以考虑这种牺牲。另外,使用RTTI也可能影响性能。设计即折衷。

多重继承属于那种听起来很美的概念,要在自已的设计中使用多继承,一不小心就会带来许多麻烦。所以Java中没有多继承。在C++中,笔者也会考虑使用纯虚类来实现类似Java接口的概念,这样能避免多继承的诸多问题。

设计模式已经成为一个职业程序员必须掌握的知识。书中提供了关于设计模式的一些扩展讨论。读这部分内容之前,最好已经研读过那本经典的《设计模式》。

有人断言,并发是自OO以来程序员应该掌握的重要概念。因为CPU主频的增长已经遇到了“天花板”,CPU厂商纷纷推出多处理器系统或多内核系统来提高CPU的能力。为什么要在程序中使用并发?因为:(1)CPU要等待IO,特别是网络IO;(2)我们要充分利用SMP、Dual Core和Quad的能力。第一点还能通过异步IO来解决,第二点就能只能靠并发了。在Java中,一开始就提供了多线程支持,在1.5版本中更是增加了最初由Doug Lea设计的并发包。在头脑中建立起并发程序设计的概念是不容易的,所以线程安全和synchronized关键字一直是检验Java程序员水平的试金石。Bruce Eckel他们也认识到了并发程序设计的重要性,只是在C++标准中还没有对并发的支持。书中通过一个开源的Zthread项目,介绍了并发编程的一些内容。

学习一门语言时,掌握其语法只是一部分工作,更值得关注的是熟练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元素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与语法相比,一些习语和典故才是语言中更具魅力的部分。这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向我们展示了C++社区的人们是如何使用C++的。

C++可能是最难学的编程语言之一,要学好它,需要讲究方法。笔者曾经认真思考过语言学习的奥秘,最后得到的秘诀是八个字: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对于自然语言的学习和编程语言的学习都是如此。听、读就是学习已经掌握这门语言的人如何使用它,说、写就是自己实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Scott Ambler曾在他的著作《过程模式》中介绍过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效率最高的方法是找到一个有资质的老师,参加他的课程;其次是找到一本好的教材,自己系统地学习;效率最低的方法是不看书,自己拿一个试验项目开始折腾。

篇(10)

精选程序员年度工作总结一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到公司已经一年多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在这段时间里各级领导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xx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

在对公司各级领导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公司的一份子而自豪。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通过培训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xxxx公司有了一定的新的认识

在x月中旬我来到了xxxx公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招聘,经过几轮面试和笔试,终于能够有幸加入了xxxx公司这个大家庭,在我进入公司时我拿到的第一份资料就是公司介绍和新员工入职说明,当时只是觉得公司很正规,很强大。在和部门领导以及项目经理交流后,感觉公司很亲切,很温馨。对其它方面就不太知道了,特别是对视频监控几乎一无所知。

通过三个月的亲身体会,对智能交通和公司有了一定了解。公司的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以及项目开发时体现的淋漓尽致,本人对公司的理念非常认同。公司发展不忘回报社会的壮举,令人敬佩。公司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这是xxxx公司能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跨越发展的确很不容易,在智能交通行业深入发展是xxxx公司的雄心壮志,也是凝聚人才的核心动力。现在公司在视频监控以及安防行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后还将更加辉煌。

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使自己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能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业工作,一年来从未迟到早退,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一本《细节决定成败》让我豪情万丈,一种积极豁达的心态、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份计划并按时完成竟是如此重要,并最终决定一个的人成败。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渴望有所突破的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以便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精彩。

三、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根据目前工作分工,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参与公司软件项目的开发与测试;

2、负责xx省xx联合指挥中心软件系统的维护工作。

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的开发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扎实的技术能力、较强的逻辑处理能力、灵活的应变问题能力、有效的对外联系能力。在参与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里面还有很多技巧。

四、不足和需改进方面

虽然加入公司这个大家庭已经一年有余,对开发技术掌握的还不是很深,对发现问题的处理还不是很全面,对分工的工作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计划。随着对公司和工作的进一步熟悉,我也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迅速的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以及技术能力,我觉得多做一些工作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问、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学无止境,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做好开发人员的本职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创造性做好做扎实,为项目的开发以及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精选程序员年度工作总结二

光阴如梭,一年的工作转瞬即将成为历史,伴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我们依依惜别硕果累累的过去,满怀热情的迎来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在这年终之际,现对来公司一年的时间里所作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xx项目的编码工作

从了解xx项目的背景、及计划安排,熟悉xx公司制度及业务流程,再到熟悉新能开发模式,之后我根据需求调研报告,从基本的数据库创建,到编码,完成了销售部、生产部、采购部、质检部四个模块的基本单据的制单、审核、选单、查询、打印等系列的编码工作;完成了xx项目的模块测试及流程测试。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使我个人的耐心、细心程度及对工作的合理安排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在繁忙之中找条理,危难之中找希望。同时自己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些细节地方技术上还不太成熟,还需加以学习与钻研。

二、erp项目的实施工作

从x月初开始进行xx项目的实施,每天早起赶在企业上班前赶到企业进行erp的实施。实施期间主要是软件的安装实施及对企业的erp系统的使用人员进行软件使用培训;纪录客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晚上下班后加班加点将每天的小错误及客户变更修改完毕。通过这项工作,使我原本欠缺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学到了很多与客户交流的技巧及业务上的知识,更加明晰了erp系统的流程。但离一个成功程序开发人员的标准还差得很远,在今后工作中,定会多多注意,加以改善。

三、帮助和使用手册文档的编写

帮助的编写使我熟悉了xx的使用,为后期的oa开发也奠定一定的基础,使用说明的编写,使我更加加深了项目开发的整体思路与技术要点,总结了前期开发和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并又一次的对软件整体进行了测试,对暴露出的小bug进行了最后的修改。

四、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加强学习

平时注意收集有关xx方面的资料文件,提高自己的处理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习java及oa方面的知识,为后期的工作打好基础。

展望临近的新一年,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上认真负责,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相信自己会完成新的任务,能迎接新的挑战。

精选程序员年度工作总结三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回首13年我很荣幸的进入了公司,加入了ios游戏开发团队,进入了一个大家庭。在公司的半年使我真正的从学生时代过度到了一个社会人。

下面对自己20xx年进去公司大半年的情况进行年终小结:

一、在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由于开始对业务需求不是很熟悉,所以了解程序开发的过程中多次出现因为需求的原因,而不断修改返工的情况。

2、在开发中,用到了很多新的技术,由于开发时间紧促,发现的问题不能马上解决,但是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遇到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3、在工作阶段,有时比较偏向自己的工作方便,忽略了其它同事工作上的量和难易。有的功能自己怎么方便怎么写。加大了其它同事的工作量,大家都需要相互配合。

二、在工作中的教训

1、工作的条理不够清晰,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在开发时间仓促的情况下,事情多了,就一定要有详实而主次分明的计划,那些需要立即完成,那些可以缓缓加班完成,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2、对流程、业务需求不够熟悉,在工作中因为流程或业务需求的问题而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情况有点多,包括错误与缺漏还有当时设计考虑的不到位的地方,对于这块的控制力度显然不够,平时总是在开发,但说到底对业务很熟悉才是项目很好完成的前提。

3、学习的知识不够广泛,一个项目中,涉及的技术往往有多种,知识多了,就会灵活变通,以后我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4、缺乏工作经验。

三、在工作中的收获

1、语言知识做软件的一种工具,更好的软件是站在玩家的立场上用心的设计,让用户使用更方便、更快捷。

2、利用技术实现软件的功能只是软件的表面,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3、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并有意识地提炼日常工作成果,在实施上认真的总结工作精英,为以后的实施工作打基础。

4、不论是做事还是做程序,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要认真仔细的去做,要有耐心和信心。

四、工作计划

1、要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做事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

2、工作要注重实效、注重结果,一切工作围绕着目标完成;

3、要提高大局观,是否能让其他人的工作更顺畅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

4、把握一切机会提高专业能力,加强平时知识总结工作;

5、精细化工作方式的思考和实践;

6、虚心请教优秀的同事,向他们学习技术和经验。

其实作为一个新员工,所有的地方都是需要学习的,多听、多看、多做、多想、多沟通,向每一位员工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工作习惯,丰富的专业技能,配合着实际工作不断的进步,不论在什么环境下,我都相信这两点:

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二是天道酬勤。

在参加工作的短短半年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进去,技术工作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程度,毕竟技术工作太过繁杂,但多付出一点,工作就会优化一些,这就需要认认真真沉下心去做事情,就是公司所提倡的企业精神:职业做事,诚信做人。

精选程序员年度工作总结四

我于20xx年x月x日成为本公司技术部的一名程序员,一年转眼就过去了。这段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您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关怀、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对您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影响力在线的一员而惊喜万分。

这段时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和指导下,我通过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经验我的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刚到公司不久,我便开始负责方面的网站开发和广告平台开发和维护,刚开始的时候对我来说确实压力很大,因为各方面都还不熟悉,而且与之前的公司相比,节奏也有点快,不过我慢慢的习惯了环境,和同事相处的比较融洽,领导对我也比较关心,在公司里工作就像是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一样,我很快喜欢上了这里。

我到公司不久,第一个项目是xxx公司网站,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遇到了几个问题,我在以前公司做的时候没有在这么短的时候完成一个项目的,在效率上提高了我的能力。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也遇到了许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我请教同事和朋友,还有借助网络一一解决了难题。

之后,我将B2B广告招商平台进行了改版,开发了xxx智能建站广告平台以及以后网站的维护工作。

接下来,我又做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项目——xxx在线咨询系统。为什么说棘手呢,因为我以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项目,而且我问遍了所有认识的朋友,搜遍了网络也没有找到如何解决的方法,之后我翻书籍,接着搜索网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找到一个聊天室的小例子,但是功能差的太远,于是我把这个示例一点点的研究,从一点也不懂到后来慢慢看懂,从对AJAX技术一无所知到基本熟练运用。接下来我就开始自己开发,到最后终于把它开发了出来,虽然不是很完美,功能不是很强大,但是它是我辛苦的劳动结晶,我相信以后会把它开发的更强大,更完美。

二、明确岗位职能,认识个人技术能力不足

经过一年的工作,虽然完成了一些项目的开发,我的技能也提高了很多,但是感觉我的技术还有待提高,所以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各种不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职员。

三、提出自己努力计划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4、努力提高自己的日常交际能力。

篇(11)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继续教育部分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办好开放大学”。《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加快建设浙江开放大学”。为加快推进浙江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借鉴上海电大筹建“上海开放大学”的经验以及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成功模式,在全面总结浙江电大30多年办学实践尤其是开放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浙江开放大学的构想。

浙江开放大学将坚持多元化发展理念,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整合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系统行业的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全社会、面向各个层面的学习对象建设多样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高等教育“超市”;面向全社会成员尤其是从业人员,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服务,致力于扩大教育机会,消除学习障碍,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满足“人人、时时、处处”的终身学习需求Ⅲ。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全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多样化需求,努力建设既针对学历继续教育,也针对非学历继续教育;既针对工作人口,也针对非工作人口的种类多、品种全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各类不同需求群体,有区别地来制定专业和课程体系标准,增加专业课程覆盖面,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1 开放大学专业与课程系统建设思路

开放大学所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上体现“人才观、质量观、学习观、服务观”原则。人才观是指开放大学所建设的专业培养的人才要能够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以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项目经验,给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质量观是指开放大学所建设的专业要严把质量观,对于教师的工作要有机制保证高质量,对于学生要从考核和毕业上严格要求,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只有良好的教学质量才能建设好开放大学。

学习观是指开放大学所建设的专业要为各种类型的学习者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让每一个来开放大学的学习者都能学有所获,让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服务观是指开放大学所建设的专业要提供一流的学习服务体系,通过先进的教学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每个来到开放大学的学习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

基于以上设计原则,开放大学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如下。

1)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于一体的模块化课程设置。

开放大学应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能够同时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建设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学历课程和培训课程两大模块。这种分类能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有助于针对不同的生源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灵活性。

学历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培训课程模块关注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一个专业可建设多个方向。已有相应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以只选择培训课程模块,学习感兴趣的新技术,获得相关培训毕业证书;学生也可以两个模块都学习,以获得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培训课程模块适应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非学历教育的人口;而且在计算机领域,由于技术日新月异,培训市场很大,如果能做好培训课程模块,将为开放大学带来较大的收益。

2)多人口、多出口、多方向的灵活学习体系。

开放大学面对的生源情况是丰富多样的,可能是中专、中职、高中、高职,甚至大学毕业生,因此在专业建设时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技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并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学习入口和出口。多人口、多出口的学习体系如图1所示。

多人口,一方面是指既能与中职、高中毕业人员接轨,又能与IT在职人员(或称继续教育人员)接轨;另一方面是指有相关知识的学生可以从培训模块进入学习,其他学生可以从基础学历模块进入学习。多入口教学的前提是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多出口是指学生的学习以获得相关证书或相关专业毕业证、学位证为目的,甚至可以只学习一门感兴趣的课程。多出口的教学模式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各取所需。

多方向是指培训课程分为若干个方向,每个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每个方向可以对应相应的行业证书,完成学习后自动获得相应证书。

3)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与企业、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合作办学。

高等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鸿沟.而对于计算机行业而言,企业很看重员工的实际技术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将满足企业岗位工作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提高计算机相关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技能。

为达到上述目标,只凭开放大学建设的教学资源是不够的,需要与企业、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学校相比,社会培训机构更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握技术的最新发展形势。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可适应行业技术发展形势,使得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生能够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合作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直接引进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作为培训课程模块的一部分。

课程的开发将和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和社会培训机构有效整合。实现建设一部分,共享一部分,共赢发展。引入市场化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4)打造品牌课程,树立新形象。

课程学习资源是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国外的网络公开课已成为互联网上热门的开放学习资源,深受大众好评。如果开放大学能够建设几门这样的课程,对于树立开放大学的新形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而言,如果能够建设几门高水平的课程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则不仅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更能吸引潜在的学习者来开放大学学习。

5)构建一流的学习服务体系。

平台、资源和服务是远程教育的三大要素。对于某个具体的专业而言,在建设一流教学资源的同时,要构建一流的学习服务体系。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门课程要组建一个教学团队,通过团队的力量使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标准化的教学辅导;二是用信息技术改进学习服务水平,例如通过教学平台与移动设备的衔接使学生能够移动学习、通过信息的推送服务使教师能够及时答疑、通过跟踪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其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建议等。

2 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能否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成为维护国家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对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培训1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累计培训1000万名左右。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现有施教机构,建设一批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

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外资软件企业纷纷扩张,而中国本土软件企业也在加紧研发步伐。根据工信部的预计,中国市场每年至少存在30万软件人才的巨大缺口,其中高端程序员和初级程序员尤其缺少。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计算机类人才每月的招聘人数都有上万人。人才需求量大,缺口也大,这就决定了计算机类专业不乏生源。而且,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较快,行业培训市场潜力巨大。

因此,软件信息产业在未来10年中地位非常重要,我们应抓住机遇,建设好软件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合适的人才。

根据开放大学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提出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1)招生对象。

本专业的招生对象,既面向高中学历(含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者,也面向社会在职人员。高中学历(含同等学力)的学生可以从学历课程模块开始学习,而社会在职人员可以直接从培训课程模块学习。

2)毕业条件。

该专业具有多个出口,毕业的形式可以为:学习所有课程并考核合格,本科毕业;学习某门课程并考核合格,单科毕业;学习几门课程并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学习经历证书。

3)职业能力。

为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调研,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各就业岗位可以分为两大类:程序设计与开发岗,技术支持与服务岗。其中,第一大类程序设计与开发岗按照使用的技术可以分为:C语言程序员、Java程序员和.Net程序员等;按照所开发软件的内容可以分为:游戏开发人员、手机应用开发人员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等。第二大类技术支持与服务岗可以分为:软件测试员、软件售后服务人员、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等。

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其基本要求是相同的。与计算机相关的基本要求包括:①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和维护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②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能熟练安装配置和维护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③熟练掌握一种主流计算机语言,能够阅读软件代码,并用其编写程序;④较熟练使用数据库技术。

上述4项是对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或称为共同要求),而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可总结为表1(以4个岗位为例)所示。岗位要求的分析证实了课程体系模块化的必要性:岗位的共同要求所对应的课程放在学历模块;岗位的不同要求所对应的课程放在培训模块,针对某一个方向进行深入培训。欲获取本专业本科毕业证、学位证,需要修完这两个模块的课程;培训人员只需选择培训模块,修完培训模块课程即可获得相应的证书。

4)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必备的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核心,分为学历课程模块和培训课程模块。其中,学历课程模块包括基础课程和毕业设计;培训课程模块有多个方向,可以直接引进社会培训机构的课程。如图2所示,以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的3个方向(JaVa编程方向、Net编程方向、软件技术支持与服务方向)为例给出课程体系示意图。图中的每个培训课程模块都包含项目实战,以项目来进行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有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分别是高中学历(含同等学力)人员人口、培训人员入口;本科毕业出口、培训人员出口。其中高中学历(含同等学力)人员先学习基础课程,再学习培训课程,最后作毕业设计,完成整个学历教育环节;而培训人员只修培训课程,进行非学历教育。另外,还有单科学习人员的人口和出口,即只学习某门或某几门课程,未在图上标出,但对这类学生的学习也是支持的。

5)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