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社会管理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11:3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管理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社会管理学论文

篇(1)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知识属性/学术属性

【正文】

伴随中国出版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期刊必然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抉择。在中国强大的期刊阵容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占有重要的份额。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否也应进入市场?是否也应绝对“断”掉“皇粮”,在商海里“自谋生路”?类似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期刊界专家、同人所关注。从宏观上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属于出版物范畴,属于文化产品之列。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出版物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仅具有产品属性、商品属性,而且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更为重要。两者相权,后者才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本原属性。确切地说,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特殊的产品、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远远高于其产品和商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定位应首先是学术和知识,其次才是产品和商品;学术和知识属性才最能代表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质的规定性。

任何一本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无疑都是作者、编辑及其相关人员劳动的物化成果,是高层次劳动的结晶。从生产活动角度看,期刊一定是产品。但这种产品与一般社会生产的产品,以及普通文化产品又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简单地从产品的角度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至少是不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承载知识——尤其是新知识;承载着学术思想——许多是超前的理性思维,以及新生的理性思维的文字表述。故此,追求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播和思想转达,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圭臬。即使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应无可争议地强调这两种属性均为知识、学术属性所决定,即,产品与商品属性是派生的,它离开知识与学术的价值属性便是“无”,离开了知识和学术属性,单纯的、纯粹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即使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只能以知识和学术为定语:知识—学术产品、知识—学术商品。或者说,在当下文化产业如火如荼的时代,我们必须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非商品化属性加以特别强调。

从一般意义上讲,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并不具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商品的某些属性,如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虽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检验标准也离不开“消费者”——广大专业人员构成的读者群体,但这个群体有别于大众化娱乐的消费群体,更体现一种“相对概念”[1](P213)。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市场占有率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像娱乐文化期刊那样,通过发行量体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某些时候甚至完全相反:真正学术质量上乘的学术期刊与订数、读者数量并不成正比。所以,从读者群体、市场占有率,或从纯商品、产品的角度认知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问题难免以偏概全。这也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消费的规律之区别的本质所在。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与展示平台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学术平台”提供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交流中的作用,实际上是在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众所周知,知识和学术的生命力在于交流,在于思想和观点的碰撞,“知识交流所带来的另外一大好处是知识创新的规模效应。……知识只有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中才能发展与壮大。……富有意义的知识交流会造成新的交流结构和交流网,会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创新,使知识在交流中不断地发展壮大。”[1](P204)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学术交流、知识交融中所获得的收益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至少可以再生出两种比较明显的社会成效:其一,增加了知识和学术含量;其二,传播和催生了新的知识、思想、理念。这些知识、思想、理念对于社会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绝非可有可无,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促进作用毋庸赘言。

毫无疑问,过分强调出版物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必然会消解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思想和智慧的含量。和商业化、商品化的一些出版公司、出版社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实在是微乎其微。从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视角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产品,也是商品。但必须注意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知识属性、学术属性突出的产品和商品;或者说,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知识属性、学术属性非常强的文化产品、文化商品。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势必要消解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自身的真实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仅仅从商品、产品的视角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定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啻为南辕北辙。假如和对待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推向市场,以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对它进行检验,使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市场化,显然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否定。

我们还应看到,关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必须注意知识经济时代的宏观背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了知识的地位,昭示了知识的重要性。也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强化了知识的商品属性。应当说,从宏观意义上看,这一观点并无不妥,但真要拿这样一个“标尺”度量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则应另当别论。

市场经济体制建构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社会生产的直接作用,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既取决于自然科学的推动,也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对于社会来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道理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在强调和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社会科学的地位也应随之提升,这才是科学繁荣的标志。无论市场经济多么发达,无论怎样强调期刊的产品、商品属性,均不应以抵消、销蚀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为代价。相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恰是强化其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市场经济越发达,越应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供更多的物质层面的支持,使其获得保障后的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得以尽情展示、绽放。尽管市场经济对于国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市场经济越发达,新的问题越多,越是需要学术理论研究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并使之直接、间接转化为决策依据、实践依据,越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突出知识和学术属性。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是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这里所说的知识属性,不同于一般性的知识传播与传授,而是凸显着原创和创新思想,彰显的是各阶层作者的理性思索。这样,强调对知识和学术属性的强化,终极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在许多情况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章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不可能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追求理论上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对经济建设、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理论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先导作用,解释和阐释了理论不是“务虚”,而是从更深层次上对现实进行理性关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实践活动不断完善的重要环节。历史和社会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变革,每一次制度变迁,都是思想解放、学术理论推动的结果。最为生动的事例当属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关于理论研究的原创性、学术性、探索性和时代性作用,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相当多的时候是直接的、显性的,绝非间接的、隐性的。比如,早在上个世纪末,一些学术期刊就陆续刊载各类文章,指出美国在冷战后推行霸权主义的战略重点之一,是英语文化的控制权——语境霸权。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不仅变成了现实问题,更引起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关注。类似事例屡见不鲜,可谓俯拾即是。这说明,理论研究的先导性、超前性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基本精神,而这种基本精神落到实处更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来传承,也是引领学术风范的具体表象所在。相反,如果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能够自觉追踪学术、理论热点,对社会和生活的贡献也无从谈起。如同各社会阶层的人群有不同的社会需求一样,文化精神产品也应关注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满足的是从事专门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的需求,以及专业领域内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需求,属于高精尖性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故此,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使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依然须臾离不开自身的知识和学术属性。这两种属性凸显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大潮中的非商品化属性。

市场经济的建构与繁荣的确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撑,也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把握。对科学精神的强调,亦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社会进步的两大支柱。虽然我们没有充分理由来论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承担着弘扬全部人文精神的使命,但它至少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使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许多问题的产生并不是自然科学精神不足,反到是我们对人文精神弘扬得不够所致。事实告诉人们,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使是在发达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不应人为压缩这一空间。

[page_break]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主要侧重的是基础理论研究,属于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知识经济时代的确凸显了知识的商品属性,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尚不具备消费的功用。所以,有学者指出:“基础知识以及科学理论尚不能在生产生活中直接使用,也不能作为商品来买卖。”[1](P211)无疑,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属于这类不能买卖的特殊商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非同一般文化产品、商品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也是由社会需要和不可或缺的社会分工来完成的。现代社会无论怎样分工,都需要一部分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并把研究成果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公之于世,使之对社会生活、经济建设产生指导作用。

在我们认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以及商品属性的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也具有“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2]。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属于一般文化产品,也不能简单地从这三个“价值”层面解读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内在价值。除了这三项价值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至少还应突出文化价值、知识价值和思想学术价值。当然,这三方面的价值绝大多数文化产品也具备,只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更为明显、更抢眼球。也就是说,当人们关注文化产品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文化价值、知识价值和思想学术价值及其厚重的意义更加重要。文化、知识、思想只有传播才能更充分体现其价值所在。因此,后三项价值又与交换价值相辅相成。

产品、商品的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交换。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思想、文化、知识的载体,在交换层面与一般文化产品存在共性,但也有差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交换的目的是传达、转达思想、文化、知识,其终极目的是为了扩充人类知识和学术文化容量;而直接目的和现实目的,则是承载、贮存人类通过思维、思想劳动而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为社会提供新的知识内容。强调市场经济在社会生活中主体作用时,也不要忘记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除了提升了知识的地位外,还使信息和知识成为了重要的资源。人们认识、获得这种资源,并使之发生转化,才能使知识、信息发挥作用。当然,在人们接触、获得知识、信息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传播知识、信息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并且总是以传播新的知识、思想观念等为主导,为先导。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刊载文章的内容绝大多数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但淡化、淡漠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是不能被接受的。

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无法实现市场化,甚至很难接受市场的检验,固守学术田园,强化知识属性、学术属性也许不能说是唯一选择,但至少不具备市场商品的全部特征。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事例是,让每一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都自负盈亏,肯定是不现实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供的将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以其理论关怀,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层次的提升。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使命,也是它的职责。当社会需要各种层次的文化,以高雅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作用和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国家与社会繁荣与否的晴雨表并不仅仅表现在工农业生产和GDP的发展状况上,还相应地表现为文化与学术的繁荣程度上。经济强国往往也是文化大国的事实,毋庸进一步论证。文化繁荣与否不能仅仅依据某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与某部“贺岁片”的票房效益,更不可能以某些迎合市场需求的娱乐活动的虚假繁荣来做出判断。因为这些只是文化的浅层表象,绝非深层次的精髓。社会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同样离不开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勤奋思索;离不开广大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不断推陈出新与增大“精髓”的含量。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来说,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提供一块创新和阐扬自己成果的园地,无疑是立身之本。因此社会经济越发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越需要强化知识和学术属性,越是要固守知识和学术田园。

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与社会、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探讨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社会批判功能和意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以弘扬正确的思想观念、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但我们同样有理由认为,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旧的陈腐观念、思想认识误区的批判和澄清的基础之上。学术界有人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学术研究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其实,对这一问题应从不同的侧面进行阐释,加以理解。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知识属性,我们有理由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更应强化批判意识和社会批判功能,并据此整合思想文化资源,批判、矫正思想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帮助人们澄清思想意识领域内的种种模糊认识,明确先进科学理念,为市场经济以及各项经济建设活动提供方法论层面的思想学术成果等等,这不仅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本真价值,而且体现了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关怀。网络时代,各种名目的思想、思潮、观念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错误的、消极的、危害国家和文化的东西。如何增强人们理论上的鉴别力,作为“学术人”义不容辞。因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肩负的使命前所未有。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思想文化领域内高层次的、深刻的批判与“辨伪”是任何一种文化产品、商品所不能替代的,不可替代的。

我们在强调人的科学素质的同时,更要强调人的人文素质;在培养科学思维的同时,也应当培养人文思维。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但离开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的思维,我们的科学思维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经济越发达,越是呼唤广大理论工作者从深层次上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生活,越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和学术要求。因此,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进入市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佳选择。

我们没有理由绝对地拒斥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既然认同其产品、商品属性存在,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便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讲,期刊的效益应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部分构成。相当数量的期刊实现了两个效益,故此,其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是比较明显的,所谓“双赢”的特点是鲜明的。但如果简单地以笼统的“效益”衡量或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则需要另当别论。就经济效益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投入与产出难成比例,因为在流通领域——实现经济效益的唯一渠道——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可能有较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货币上的回报,价值规律的作用相对弱小,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消费者不可能存在更大群体,因此,追求社会效益必然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选择。从前,涉及社会效益时,“虚论”较多,一旦具体分析这种效益的获得时,同样离不开消费者,或者说脱离了消费环节的任何效益都是虚无的。因为,不论强调产品、商品属性,还是强调知识和学术属性,假如期刊刊载内容——高层次脑力劳动的精神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特定文化水准群体的读者的精神文化、学术需求,不对社会文化事业有所贡献,那么同样不可能获得社会效益。这便是同属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为什么有些期刊受到欢迎,有些则遭遇冷落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我们淡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的同时,必须强化其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以通过知识、学术属性获得人们认可的社会效益。

总之,如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能像“”那样绝对地“听命于政治”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也无法绝对地受制于经济杠杆。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的深刻教训之一。无论市场经济怎样发展,无论价值规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层次理性思索总是“进行时”。我们认为,从本质属性上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非商品、非产品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弘扬知识和学术属性的基本前提。简单地以产品和商品属性规定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难免流于粗陋,势必影响到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进步。

篇(2)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特殊性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资产评估、财务管理等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熟悉企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与其他专业不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角色是一个“管理人”,他们不仅支配自己的个人行为,还掌控着其所管理的部门、企业、单位等组织的组织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讲公民责任,更要讲企业责任、政府责任等组织责任。作为未来的组织管理者,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培育的意义非凡。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社会责任培育中的角色

1.明确学生认知主体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中的认知主体应定位于学生自己,而家庭教育、学校培养、社会影响则是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不可或缺的情境资源。

2.重视家庭培育基石

在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中,应倡导、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亦要以身作则,并从家庭责任入手,逐步放大到社会责任,加强学生责任意识培育,塑造健康人格。

3.发挥学校培育功能

大学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不少大学生由于刚刚脱离家长的管束,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学校需要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因而,在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中,学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催化促进作用,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师资、制度、文化氛围,抓住责任教育,不断落实、完善德育工作。

4.整合社会培育资源

如今的大学校园不再是不可企及的象牙塔,高校环境正逐步走向社会化,并体现出更多的公共性,呈现出渗透、开放、融合的发展态势。在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中,大学生看到了真善美,也接触了假丑恶,进而影响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判断。因而,在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中,应大力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完善监督约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路径

在家庭、学校、社会三种社会责任培育资源中,学校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且在资源整合中发挥着最为有效的能动作用。因而,应以学校为基础培育情境,探寻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路径,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具体而言:

1.创新责任培育内容

一是要与时俱进,合理开发新课程,丰富课程设置,形成集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体系;二是要在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中融入职业责任教育。如在会计专业开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角色认同和责任体验;三是要在课程进度安排上,根据大学生意识发展阶段,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从大一到大四将人文教育贯穿始终。

2.改革责任培育方法

一是要改变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及教育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情境,鼓励他们主动地去丰富自身的社会道德体验,并从反思、重建中,获得逐步深化的社会责任认同;二是要丰富责任培育方法,摈弃传统的灌输说教模式,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名师讲座、专题研讨、文艺汇演、社会实践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弘扬和培育。

篇(3)

工科学生由于长期以来注重培养的是逻辑思维,因此养成了理性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思维构成都比较冷静、条理化。缺乏艺术学科所要求的形象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够,求新求异的创新能力不强。并且由于相对缺乏的美学知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欠缺的、不全面的,因此需要在低年级增补开设美术类基础课程,并随后开设效果图表现课程,以期能够达到通过手绘自如表现设计,提升美学修养,培养对形态的审美把握和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特别是效果图课程实质上承载着专业基础课与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所有内涵。它是工业设计交流的语言,是传递设计思想的工具。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表现技能,而实际应该是一们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不能将其仅仅作为一门简单的技能课程来对待。

一、手绘效果图教学不只是单纯的表现技能训练

工业设计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性很强。一般来说,其教学的目的主要也是为实践服务的。效果图在工业设计中处于什么位置呢?这是直接影响其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的问题。工业设计是依据市场需求对工业产品进行预想的开发设计。它是根据市场的需求,通过对消费者的分析,对预想的工业产品从形态、色彩、材料、构造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设计,使产品既具有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具有审美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理想的工业设计使产品最终能实现人--产品--环境的协调。生产的投入是巨大的,在产品投入生产之前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和修改,效果图就肩负着最初的这种评价重任(后期的评价还有模型、样机、虚拟现实等),所以效果图就应该具有能充分体现出新产品的设计理念的效用,体现出新产品在使用功能上的创新性和在满足精神功能上的审美性。那么效果图就不单纯只是一种表现手段,效果图的教学训练也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如何能让效果图教学为工业设计的本质服务,奠定学生作为未来设计师应具有的良好的素质基础才应该是教学的目的。效果图既体现着设计者对产品的感性形象思维,同时也反映着设计者理性的逻辑思维,他承载着产品的审美主体角色,也肩负着形态创造、工程分析乃至市场前景的重任。传统的手绘效果图教学训练中只强调了准确的造型能力,甚至还只是停留在对已有产品的一种模仿,显然是不够的。在手绘效果图训练中应该扩展眼、脑、手及其相互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能力以及在产品造型设计上的具体运用。眼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产品的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即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判断能力以及对产品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和对产品形态审美特征的把握能力;手的训练在于培养学生的表现操作能力,即培养对技能的掌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视觉信息的传达能力;脑的训练既要培养对产品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感性的直观感受能力,即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意思维能力。总的来说,手绘效果图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运用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达到对产品形态的直观感受能力、造型分析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准确描绘能力的训练。需要强调的是在效果图教学中还要强调对与产品相关的各种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外界相关的信息资源,无论在表现和内容上的建筑及室内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特别是前卫的相关时尚设计都可以扩展设计的思维,这样在在效果图教学中才能贯穿良好的素质基础的训练。

二、手绘效果图教学中创新、审美能力的培养

1、手绘效果图训练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精神是当代社会的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当代教育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一大特点。设计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仅仅只满足于做一位制图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名设计师,这是设计教学的基本目的。在效果图的教学训练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技能表现层面,要在技能练习中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际上设计手绘草图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这种图示思维的方式本来就具有创造思维的特点。

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阐述道:“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视觉的思维帮助我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

图示思维方式就是“图形语言化”和“语言化图形”的交互过程,其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维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抽象的思维活动通过图形使之延伸到可视的纸面等媒介上、并逐渐具体化,从而能够通过视觉图形很直观的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本点。正著名画家德加所说:“SKETCH”是一种发现行为。徒手草图是运用图示的形式来发现思维的活动,即是用图示来发现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在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运用徒手草图的方式,把一些模糊的、不确定的想法从抽象的头脑思维中延伸出来,将其图示化,这样便于在最初的发散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中通过图示这种直观的形象来发现问题,敏锐的把设计过程中随机的、偶发的灵感抓住,捕捉具有创新的思维火花,一步一步再实现对设计要求的不断趋近。“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且设计徒手草图的随意性、自由性、不确定性也很符合设计初级构思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在创造意味浓厚的构思阶段不能象操作电脑一样,保持精确的数据概念,不能够用明确和肯定的点、线、面来图示,而是要有思维的余地,要有想象的空间,让模糊的概念通过不确定的图示相互之间产生火花的碰撞,从而捕捉到新的灵感,创造出意想之外的新的概念来。

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来讲,手绘效果草图训练理论上讲可以界定为两个阶段(实践中这两个阶段是相互穿插而形成螺旋式的上升趋势)。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对产品造型的基本表现能力,这也是图示思维的介入点,使工科学生从习惯性的逻辑思维转向设计性的图示思维。通过对产品形态的分析研究与再现,训练学生如何通过图形来真实地反映视觉形态,并将这视觉形态通过手眼的协调转化为二维画面的能力。通过反复的对形象的观察、分析、记忆、加工、勾画,训练眼、脑、手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达到图示再现的目的。这是图示思维的基础,是基本的技能,也是设计的基础。而另一方面,针对设计专业来说,大量对现成的具体对象的描绘可能反而会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专业进行效果草图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对象与表现对象的能力,作为后一阶段,更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造型、理解造型进一步发展到创造造型的能力,是对形态创造这一基本设计理念的导入,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扫除技能和思维上的障碍。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自由勾画,显现在纸面上,利用这种图示的方式帮助发现问题,而所勾画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作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愈发深入、具体再完善。可见,手绘设计草图是一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通过视觉思维帮助训练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不应该太在乎于画面效果,而注重于观察、发现、思索以及综合运用能力。手绘设计草图的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及发现问题,以及培养学生运用视觉思维的方法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手绘效果图训练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徒手效果图训练在提高审美能力方面主要表现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于产品本身的设计美感的把握。效果图的目的在于充分的表达预想设计的产品,是设计者向外传递自己的设计思想的桥梁。工业设计要求产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又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性精神需求,特别在现代产品设计中,人们对于产品的审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设计美感。效果图上反映产品的设计美感包括造型美、色彩美和材质美等几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表现图画面本身的构图审美了,也应该作为效果图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训练,特别对于工科学生来讲,其接受审美训练的时间可能就不够,而如果能在训练技能时注重一些美感的训练,可以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比如素描、色彩、构成等),在潜然默化中提高对设计美感的把握。而且在画面的构图中,产品的设计美感也是构成设计画面美感的重要因素,因此两者在效果图中就已经相互融合在一起了。因此效果图的训练中可以贯穿提高设计者的综合审美能力的内容。

在训练中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处理,画面的用色、布局、整体氛围;注重产品的美感形式,线条的曲直,线与线、面与面的交接、转折关系,产品整体氛围的营造等。在训练的临摹阶段应该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形式感好,美感强,有设计意味的作品来练习,用审美的眼光来分析这些好的设计是如何通过点、线、面,形、色、质来表达的。例如对形式美感的把握应用均衡、对称、对比、协调、呼应、渐变、韵律、节奏等的处理方法;将产品分成几个视图来平面化,在平面化的视图上运用形式美原则来处理造型,在此基础上再分析产品的空间关系,处理好构成产品的各元素空间构成是否协调具有美感。更重要的是要去感受,效果图的训练应该提高我们对美的敏锐的感觉能力,作业练习时自己的作品会不会令自己感动是不应该忽视的,只有感动了自己才可能去感动别人,才能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我们临摹只是为了学习,但并不能成为目的,更多的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去感受美,发现美,捕捉美再运用到具体的训练中,这才是新鲜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才能真正启发我们的设计原创力。

三、关于计算机与手绘技能的关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得到了迅速普及。各高校纷纷利用计算机来从事设计教学,电脑技术的确给设计及设计教学带来了许多帮助,也能够帮助设计师从许多烦琐的具体制作中解放出来,在设计制作方式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电脑不是“一切”,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包含的是一种精确的理性的逻辑思维,与设计要求的感性的美学思维是不一样的。它还无法替代我们的大脑从事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电脑只能是我们进行设计的高科技手段。并且从技术层面讲,电脑也还没有发展到徒手这般的自由和灵活,而设计手绘草图通过训练脑—眼—手—图形快速的互动,可以抓住嘘间的思维灵感,而创造的火花有时是寻间即逝的,等到用电脑来表达时思维的火花已经流失。“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埃语)。电脑还做不到这一切。手绘是设计师创意来源的一部分.也是设计师和设计师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在现阶段,电脑和手绘也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只是在不同阶段的两个工具。对于一个设计,手绘在前期的构思阶段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到后期的精确表现就可以依靠计算机了。

有个设计师说的一段话很直观的说明了手绘和电脑在设计中的关系。“当我在电脑前呆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拿起我的速写本,乱画。无论在哪,等车,排队,无聊的时候,......我总把我天马行空的思绪搬到本子上。然后在又回到电脑前......”

中国著名设计教育家张福昌教授有感于此曾指出,“要处理好现代手段和基本功的关系(这里的基本功指的就是扎实的手绘能力)。国外已有办全部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设计专业。无可置疑,计算机是很重要的设计工具;但是无论计算机如何先进,尚不能代替人的创造和感觉。因此,在掌握计算机以前,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会有碍于创造和感性的训练。”计算机也只是一种工具,就如同传统的笔和纸。在计算机还不能达到如同纸和笔一样的随心所欲,自由表达的时候,徒手的效果图训练还是不可或缺的。实践也证明,出色的手绘草图能力是国内外许多优秀设计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篇(4)

1.人文社会学和体育的相互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也越来越重要,也正是由于要满足社会和人类的需求而使得体育产生,随着人类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体育也随之变化。而人们是组成社会中的一员,他离不开社会生活,与社会中的衣食住行都紧密相连。人类自身具备的社会属性、在社会发展中体育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了体育科学这个对社会人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科学,它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性质。人是体育的承受对象,人和大自然是体育发展延伸的基础,而人与社会才是体育人文与运动发展的直接性与决定性因素。根据人的社会性这样方面来对体育进行研究,换句话说通过利用体育作为社会过程的研究对象,要具备与人的社会相适应的活动特点,也就是说从体育方面的实践上而言,是社会关系和体育活动的各种形式两者之间的统一;以体育近年来的发展角度而言,是自觉性和自发性两者之间、能动性和目的性两者之间的统一;通过以体育发展是社会机制方面研究,是主观性和客观性两者之间的统一。通过在这些方面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组成了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对体育进行研究的依据。社会发展是体育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对体育人文社会可续的研究过程中不但会涉及到体育实践的问题,还会与研究成果的增加以及社会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利用对体育科学社会功能了解,不仅能够认识到体育科学在科学体制中的重要性,还能够促进体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不断健全体育科学机制,了解体育科学哪些方面能够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效果和意义。体育正是因为社会的需要而出现的,也决定了他在人文科学中的独特意义。

2.社会学过程论视角下的体育人文

在社会过程理论中主要所要强调的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赖、依靠的关系,它与微观经济学中所讲述了社会行为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与洪湖氨经济学中涉及的社会结构理论也是千差万别。通过仔细分析会得知,它已经打破了在过去人们对于社会学的理解,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理解社会学中的二元对立,并且它还试着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社会观点和理论,从而消除这种新旧矛盾的现象。它的主要观点是在社会中,人们不要过于重视在集体中的重要性和个体性,也不要过于侧重于社会性,而是要把握好尺度,通过分析研究人在社会中生活的各种形态特点,这样不但能够通过社会来限制人类的活动或者是受到社会的影响,还能够使人们在于其他人相互接触和相互依赖的行为状态中找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将这个新的理论提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诺伯特・埃利亚斯。在社会学过程论的观点之下,对体育就会得到这样的启发。

3.社会学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体育人文

在微观社会学内容中包括了符号互动理论,它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有关相对较小的比较具体实际的一些社会问题。在符号互动论中的主要看法是在社会这个整体中,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与需要与人沟通,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都是需要通过一些符号来实现的。事实上每一个符号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它代表着很多的信息,它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在工作中,人们可以利用符号使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使得人们相互适应,达成一致并为之共同努力。这种社会学符号互动论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出生于美国的布鲁默。事实上,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心理暗示是影响体育的现场发挥、体育成绩的取得的重要因素,对于那些工作年数不较多,工作经验丰富的体育教练来说,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是特点,在体育训练过程中除了要训练出一个体育技能精湛的运动员之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为运动员灌输一些积极的思想,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是他们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取得良好的成绩。事实上,教练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体育培训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这样能够让参赛运动员具有一颗必胜的心理,在赛场上始终胸有成竹,大脑中只有必胜的信念,不去考虑失败和后果。这样,在比赛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胜利的几率才会更大。正因为这种没有顾虑的比赛,才能够使得动作、技能和战术都做到位。同时,在面对对手时,正因为运动员的自信心在气势上已经打败了对手,使得对手不断对自己产生怀疑的矛盾思想,从而在心理战术上取得胜利。正因为这种胸有成竹比赛态度和信念,才能够将教练与运动员以及运动员和运动员之间产生微妙的情绪变化,从而达到互动交流的目的。换句话说,追根究底这就是源于社会中人们的社会交流。

4.社会学结构功能论视角下的体育人文

第一,社会学在结构功能方面来看,通过相互联系的很多部分结合而成来一个有机的社会体,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是=在社会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组成社会的这各个部分、社会整个与组成各部分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的生活秩序,保持社会整体的稳定性,首先就要保证社会要意见保持一致并具有统一的价值观。通过社会结构功能理论的观点得知体育也是组成社会的一个部分,在社会整个上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很多社会学结构功能理论学家曾经说过体育运动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具有较高的价值性和社会性的一种运动,它不但对社会人员具有积极的作用,还能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正面力量。除此之外,体育在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从社会学结构功能论的方面来说,体育在社会整合力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体育能够将社会成员的潜在并且不叫分散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社会体制。由于在整个社会中,人们的性别、种族、年龄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且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环境都很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往往会因为对某一个颇负盛名的运动学家、体育明星产生兴趣或者如痴如狂,使得这些看似没有任何交集的人们相互联系起来,产生了浓厚的亲切感、认同感以及团队之间的集体荣誉感,这种情感想要利用其他的方式去实现也是难以实现的。同一个道理,如果运动员也会对本国的运动明星、社会以及国家具有深厚的热爱之情,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的归属感、认同感不仅仅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小情感,还能够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促进我国社会的安全、稳定的发展。

第三,以社会学的结构理论视角来看,体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发展方面趋于体育事业,像体育为主的产业化国家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体育事业的日渐壮大,体育事业得到的重点突破,体育事业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更新,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资金,取得了巨大的财富。在1987年,美国在体育方面的产业年产生总值已经超过了587亿美元,在1988年的时候,体育事业方面取得了631亿美元的成绩,截止到1993年,这一年里取得的产生总值已经超过了700亿美元这个巨额数字。由此看来。体育事业在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猛,速度惊人。也正因为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使得很多的美国社会学家口称在美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体育事业已经独占鳌头。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已经不再担心人们的温包问题,并向着体育领域进军。在几年的时间里,经过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虽然与美国这样的体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实力差距,但是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5.结语

体育不单单是能够增强人们的体魄,还能够反映社会问题,是现实社会的一种缩影,它涵盖了各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体育,利用社会学所具备的特点以及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来欣赏体育,对体育进行阐述,并将体育分为多个方面进行剖析,这样能够使人们全方面、多角度的去看待体育,认识体育以及学习体育。而社会学的视角指的就是以社会学的科学视角着手,对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且了解问题的结构。本文所说的体育人文讲述的就是体育在多年来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对社会以及人类造成的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

篇(5)

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门类,语文在中国教育史上一直居于绝对的主流地位。而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轨迹也与人们的知识观息息相关。其中现代知识观与后现代知识观对语文教学改革影响极其巨大。

一、两种知识观的比较

近代知识观呈现出客观性、中立性、确定性、普遍性等特征。建立在上述特征基础上的近代知识观念呈现出强烈的独断性和专断性。

1.客观性、中立化的知识观念排除了认识主体在知识生成过程中的地位。真理成为了一种单纯的符合论,只有与外在客观本质相符合的认识才能被视作真理。无疑,这种知识观念假定了一个超验本质领域的存在,它是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样真理的获得无非是一种镜式的反映过程。

绝对主义真理观念必然导致专断主义和精英主义意识。客观化的真理观念要求真理的“发现者”祛除掉价值关切,以完全中立化的立场来客观地认识世界,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然而,芸芸众生却难以摆脱自身的一己私利和偏见。这样,真理的掌握大权便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社会少数精英身上。精英主义的真理意识排斥了普通民众对真理的分有权利。在绝对主义真理观念之下,现实社会分化成为全知的圣人与无知的民众之分。在此,具有嘲讽意味的事情出现了:主张客观性、中立化的绝对主义真理观却受到了权力等级话语的无情浸染。也正因为绝对主义真理观念的虚伪性,后结构主义者福柯认为知识是与权力控制分不开的。亦即“任何时期的·知识型’同时就是权力机制”。基于现代知识观的客观性、中立性、确定性、普遍性等特征,后现代知识观明确提出反价值中立性、反本质主义、反唯科学主义原则。

2、后现代主义认为科学是与利益、权力密切相关的,科学甚至已经成为了意识形态。美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卫·格里芬认为,社会对科学造成的影响是实质性的。他指出:“科学是一个相当偏私的参与者,利用自己的地位使某些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合法,而使另一些力量非法。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柯则认为,科学与权力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科学亦施行权力,权力亦能产生知识。“科学同样也施行权力,这些权力迫使你说某些话”。科学和权力相互交织,所谓的科学价值中立只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事情。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知识观力图建构一种总体性的知识,但这种努力有近乎痴情妄想。它认为,外在世界处于一种破碎的状态,“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客体支离破碎的时代,那些构筑世界的砖块业已土崩瓦解……我们不再相信有什么曾经一度存在过的原始总体性,也不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有一种终极总体性在等待着我们”。不仅如此,主体也在经历着一个碎裂过程,没有任何恒久的、稳定的东西存在,一切都是短暂的。这表明,试图依靠被肢解的主体在支离破碎的世界当中寻求内在本质的努力都将不可避免的失败。

这样,在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看来,没有什么西是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没有什么东西具有绝对的权威。所谓的权威、圣贤都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主观杜撰出来的东西而已。在当代课程改革中,这种知识观反映得异常明显。通过课程选择权与评价权的变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内部隐含着的知识观的变革。

二、课程选择权:由“封闭”到“开放”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校课程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进人到课程当中去,这是因为,课程是知识中的精华部分,进人课程的知识必须经过一定的选择和过滤,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一定标准的知识才能进人到课程体系当中去。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不同的知识观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也就导致了课程选择标准的差异性。

课程选择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来的:(1}谁拥有课程选择的权力?(2)课程选择的标准是什么?(3)课程的选择范围有多大?遵循上述思路,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这次语文课程改革进行追问:(1)语文课程的设置主体有什么变化?(2)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向度有什么变化?

(一)课程设置主体:由“国家垄断”格局,转为多层次共同开发课程的新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国家在语文课程的制定中扮演的是主导性角色。1985年前,我国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基本上采用的是国家统一管理的单一模式,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种全国上下“大一统”的局面尽管有利于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但很难适应各个地区的差异,造成了实际教学中的很多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在原国家教委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提出了“国家安排课程”和竺地方安排课程”,实现了建国以来课程管理政策的较大突破。但地方安排课程的比例依然很小,留给各地管理课程的余地还不大。以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为例,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课程”达9 458课时,占总课时(10 162课时)的93.1%,“地方安排课时”只有704课时,仅占总课时的6. 9%,而学校安排课程则完全没有。也就是说,尽管80年代以后,国家对课程设置的权限有所放松,但是地方与学校的参与仍然是微乎其微的,国家仍然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基[2001]17号)中,对课程管理的“国家主导”模式进行了较大改动,而是突出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且明确规定了各级管理者的任务,即教育部主要负责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地方则拟订国家课程的实施计划,规划地方课程,而学校则获得了明确的课程开发的权利:“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们可以看出,这次的语文课程改革非常注重打破语文课程设置的一元化,赋予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及管理的权力,力图让多种力量参与其中,以求设计出符合教育实际的语文课程。

文课程改革的这些举措表明,地方和学校正在由课程设置的“象征性主体”转向“参与性主体”,语文课程的设置正在由“完全国家课程”走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共存的格局。当然,在课程设置的三个主体之间的权力不是同等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必须符合国家的宏观课程政策。

(二)课程内容选择:从单一的“学科向度”到学科、社会、人本的“多元向度”

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注重“双基”,即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基础能力,在选择向度上极其关注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及逻辑顺序,并严格按照语文的知识体系编排教材。这种“学科向度”的选择方式的结果是,语文教材内容严格遵从学科逻辑系统,从而呈现高度的稳定性。这样做的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语文教材漠视社会的发展变化,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至于本来应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变成了语文知识的组合,学生对语文学习毫无热情。

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力图改变语文课程这种只面向学科自身的封闭状态,恢复语文课程的人文色彩,面向不断发展的社会,面向学生个人价值的提升。在教材的选文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材内容安排应避免烦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选文要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可见,这次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向度上也有多元化的趋势,即力图避免完全的“学科向度”,而要兼顾“社会向度”与“人文向度”,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又要促使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次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的设置主体、选择向度、选择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呈现出一种一致性:它们都在由一种“封闭”的特征转向“开放”,即开放课程的设置主体,开放课程的选择向度,开放课程的选择范围。

语文课程的选择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由“封闭”到“开放”的态势,这可以从知识观向度加以阐释。从知识观角度而言,传统语文课程选择的“封闭”特征是与现代科学主义知识观对“绝对真理”的推崇分不开的。绝对主义知识观具有精英主义气质,它剥夺了普通民众对真理的分有权。绝对主义的真理观反映到国家对课程的选择上,便表现为,只有少数的专家、学者才是某一个知识领域的权威人物,才可能接受国家的委托制定课程。而真正的教育实施者和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对于课程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他们必须绝对地相信课程的制定者,相信课本的知识就是本学科的精华,是最客观的、最有用的知识。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和个人知识在教学大纲以及教材面前是绝对微不足道的,是不应当进人到课程中去的。

后现代知识观对这种所谓的“专家知识”提出了质疑:是否专家的知识就意味着绝对的真理?在后现代知识观这里,“真理”的客观性并不存在,它所看到的是知识与权力的结合:真理只是一种话语上的霸权而已。传统知识观以“真理”的名义把知识进行了分等:最具有客观性的、可证实的自然知识在知识王国中具有最高的地位,而那些难以达到客观性的、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的知识则是没有科学价值的,或者是次级的知识。现代知识观的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了课程设计中的专家霸权,导致了对生活世界和社会真实的遗忘。不管愿意接受与否,在实践当中,原有的课程设计方式在事实上压制了差异性,漠视了知识的分立性和个人性存在。

这样,课程内容应当是开放的,整合的,变革的,没有固定的、不可逾越的框架与结论,没有谁应当包揽课程的制定,也没有谁能够为课程内容设置一个固定的选择尺度。赋予地方、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也有助于使课程更加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而课程内容选择向度和选择范围的扩大,也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多向度”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课程标准对传统语文课程的改革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三、课程组织权:由“紧密”到“松散”

所谓课程组织,即选入课程的知识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和实施。在传统的课程改革中,人们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对内容的改革,而很少把目光投向课程的组织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新教育社会学派等的崛起,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而在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当中,也十分注意在课程知识的组织方面进行改革。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方面的陈述。这种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组织重心由“微观”走向“宏观”

原有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尽而又细致的规定,并且对教师执行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有严格的控制。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教学大纲中,甚至对每个年级的教学篇目、课文的中心思想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中更多R的是“被动执行”,甚至,在“应试教育”盛行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对教学大纲具有绝对的“忠诚”,因为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与考试是息息相关的。

与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的新标准在对课程组织的控制上要明显宽松许多,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的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从课程标准的内容上看,它所着力的部分主要是从“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的宏观角度展开阐述,而很少就细小的类目进行规定。这样一来,学校与教师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的权力明显增大了。这也是语文课程所推行的“三级课程”的基本精神的反映,即要改变国家对语文课程的绝对主导地位,而让学校、教师等多种主体参与进来。

(二)打破学科本位,提倡学科之间的开放性

在过去的课程组织组织中,是以“分科课程”为基本理念的。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分科课程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有助于组织教学和评价,但是,“分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为了改变这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现象,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在保留语文学科特色的基础上,使语文课程向其他学科开放。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这些表述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对过去的完全学科本位的课程设计有了完整的认识,因而比较注意强调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开放,以培养学生完整的语文能力。

(三)注重生活化和实践性,首次提出“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围绕一本语文教材而展开,语文课程的实施也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在充满权威性的教材面前,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教材之外的知识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课程的组织几乎从未将它们考虑在内。但是,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一概念。“‘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应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大大扩大了课程的外延。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意识”的强调也是显而易见的: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课程资源”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课程组织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日常生活知识和语文学科知识的界限正在趋于模糊或融合之中。这样,生活知识的地位得到了认可,大大丰富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这些现象表明,对语文知识进行严密区分与组织的理念已经被淘汰,课程组织呈现出由“严密”转向“宽松”的趋势。新课程标准已经认识到,传统语文课程的“科学化”倾向正是语文课程不受欢迎的原因,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显然,只有在生活世界当中,语文课程才能找回自己的价值。

四、课程评价权:从“一元”到“多元”

由于现代知识观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认识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评价出现了一元化、单向度的特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内在的丰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气壮的表现,这也正是传统教育被斥为“应试教育”备受谴责的深层原因之一。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革除传统教学评价的这些弊端,并明确提出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既保留了传统评价理念的一些要素,同时也将后现代评价观的合理要素融人了其中,体现出了二者相结合的特色。概括地说,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下列走向:

1,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教育评价中,“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这表明新课程改革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工具理性主义泛滥给教育评价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明确指出,评价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在情感世界和认知世界内获得同步发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要“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终结性评价面对的是学生的“过去”,关注的是结果,只求学生能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究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漠不关心,“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摈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因此,新课程的评价更为关注学生求知与探索的过程,要求教师深人了解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索精神,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篇(6)

一、本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命题的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基本问题与其他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构建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架体系。

2.实践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3.学科建设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属于理论二级学科范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有助于丰富理论二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从而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国内外关于本问题研究的现状

本课题研究既需要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要梳理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国外学者不仅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而且也十分关注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德育课程理论和德育课程实践的研究上。对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作了一些研究,并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如杜威的《教育的道德原理》、查赞・巴里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等,基本观点认为,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灌输,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而党的十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随之繁荣起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如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周中之和石中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等等。论文方面数以万计,如陈力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周中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韩振峰的《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途径》,等等。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质和内容、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等。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如周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转向及实现》,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方法、对策以及路径方面的研究。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关系研究

做这方面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其中钊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研究》一文中做了初步的探讨,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辩证统一的。[1]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薛明珠、陈树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一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难点进行了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了融入的难度;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层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评价困难。并提出了具体恶实施途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拓展第二课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行多元化评价方法。[2]

陈延斌、周 斌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信仰存在一定程度、范围的弱化;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显现出两重性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与环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实现有效融入具有极大的意义。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胡绿叶、何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索》一文中提出三条路径选择:以提升教师素质槠鸬悖展开理论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主线,精选教学内;以大学生认知律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以校内外教学资液为载体,拓展教学途径。邵 银 、余 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分别从四门思政课特点出发,提出了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问题:“基础”课重在帮助大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结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原理”课教学重在帮助大学生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纲要”课教学侧重于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概论”课教学重在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提高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鉴别和选择能力。陈宗章在《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规范化路径,即合理规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大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依据,使之成为总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要有制度化的考核评估机制;生活化路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体现生活内容,在生活叙事中展开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社会化路径,即搭建社会化的教学实践平台,展开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加强大学生面向社会的志愿者活动等。王占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一文中,提出以下几条途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感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从手段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认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体系,从环境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接受。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基本范畴、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但是已有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1、鲜有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及局限进行研究。

2、主要集中于“融入的路径和策略等方法论上”的研究,体现出一种急于求成的倾向,而对一些基本的理论维度和文化维度问题缺乏细致的思考和探索。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条件研究不足,对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缺乏足够的重视。

4、技术性路径研究呈现出简单重复的研究状态,缺乏可操作性的创新。

5、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的思考。

篇(7)

运动与休闲管理是体育运动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的体育现象,可以说自从人类社会有体育活动起,它就产生了,并在漫长的体育运动发展实践活动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于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体育运动管理实践,历史上还没有人系统地对此做出总结,运动与休闲管理形成和发展为一门学科,是近几十年的事。

一、运动与休闲管理专业的特点

本专业注重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均衡发展。培养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健身养生、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

术;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经营开发、咨询指导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

能力;熟悉各国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

策、法规;了解国内外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学术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

工作能力,能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

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经营开发、咨询指导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社会体育高级

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运动与休闲管理专业的发展

目前所能看到的材料表明,1961年出版的《苏联体育组织学》是较早论述运动与休闲管理问题的专门著作。1965年苏联编写了适合于体育学院学生学习的教科书,并进行了试用。1971年根据教学工作实践的经验和新形势的要求,将《体育运动组织与管理》作为课程列入体育学院的教学计划,1974年改为《体育运动管理学》。1977年由苏联库林科维奇教授、依凡诺夫和教育学硕土契科诺科夫等人集体编写并出版了新的《运动与休闲管理》教科书,经苏联部长会议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供体育学院学生使用。这本教科书从发展苏联体育运动事业的宏观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体育运动管理的理论基础,阐明了苏联体育运动的管理体系,包括它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研究并叙述了体育运动计划管理、组织管理、经济管理、干部培养使用以及体育宣传等问题。可以说是一本包含了体育运动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比较完整的教科书。

在我国,运动与休闲管理是一门处于初创阶段的新兴学科,虽然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有些学者曾编写和讲授过《体育行

政》,但严格地说它并没有涉及体育管理

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育运动管理理论的研究,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处于空白的状态,特别是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但至今仍没有系统地总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我国一些体育工作者积极开展体育运动管理的研究,发表了部分有关体育管理的文章、论文,有的体育学院已先后开设了体育管理专题讲座,对我国体育运动管理的研究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运动与休闲管理同工业管理学、商业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卫生管理学一样,属于部门管理学。它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和探讨宏观的体育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

运动与休闲管理既是现代管理科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分支,又是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运动与休闲管理与普通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

的关系。普通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概括,它研究整个社会管理的共性问题。而运动与休闲管理主要研究体育部门在发展体育运动过程中管理活动的规律。相对于普通管理学来说,它只解决非物质生产领域中体

育部门的特殊管理问题。因此,普通管理学是运动与休闲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对开展体育运动管理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运动与休闲管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它很不成熟的阶段,需要广泛地吸收和借助普通管理学的理论来丰富自己,同时不

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促进管理科学

更加深入广泛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WWW.133229.COm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篇(9)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篇(10)

西方管理学—工商管理学的思想是“以人治人”,其所指的管理,就是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影响手段,促使人们形成有序的人类共同体,且在此共同体中,规范协调地工作,以实现预定的目标。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我国目前主要是以农业社会管理模式,要在不但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向未来知识社会管理模式发展,而且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利用知识进一步发掘知识和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变为生产力,而进一步发掘和应用知识的管理体系。//html/zongjie/

西方管理理论在水务管理工作的运用,其实就是把“水”当作商品,根据市场需求通过经济杠杆原理来平衡高效用水,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合理的有效配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涉及江河上下游、左右两岸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现可包括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管理内涵并不排斥人们为了追求高标准生活质量对水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需求应在环境与发展的总框架下进行,需求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限制,没有限制就不可能持续,但此限制是有效配置。/

目前我国水务管理工作中,主要是水资源的管理,是人对从事水资源经营——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人施加影响。水资源是指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是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够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缺水、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平衡,水资源污染,以及相应的生态环境等问题非常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首先表现在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200m3,低于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其次是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长江及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6.5%,但水资源却占全国的80.9%;西北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5%,但水资源却占全国的4.6%。最后是中国水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水利部门的检测,中国现有河流近二分之一的河段受到污染,十分之一的河长污染严重,仅有的有限水资源都失去了使用价值。//html/jianli/

为此,中国水务管理工作是相当艰巨的,任重而道远,特别表现在城市供水,中国的南水北调,深圳的东水西调就是殷实的例子。所以我们要加强水务管理创新步伐,援引西方的管理经验,以人治人,以人管水,水法自然,人定胜水。加速实现从国家治理向工商管理的转变,走出中国古代****式人治管理的残余影响,解脱****式人治管理的思想钳制,建立依法治水,依法用水的局面,建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经营运作机制。西方管理理论在水务管理中的运用,根据目前我国水务管理的格局分为中国农村水资源管理和中国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国农村水资源配套改革道路较长,涉及面广,加上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可考虑暂缓进行,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创造条件,等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再进行深度改革创新。中国城市水资源管理及运用的改革步伐可加快,各城市发展虽有一定程度的不均衡,但是人的素质、收入及思想意识相对较高,水资源利用的人群集中,以人治人,以人治水的管理创新的条件比较成熟,充分发掘人的潜在能力,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水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实现以行政依法管水,市场依法用水,改革水务管理机构中的治理结构不健全、布局分散,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结构矛盾突出,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和创新体系,以上种种问题解决都需要我国加大改革的政策效力和工作力度,建立与发展市场相适应经营运作机制,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和健康地使用,但应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整体、协调、优化与循环思路,应用系统方法和高新技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公平和高效发展。水资源的公共物品和外部特性等特点,仅依靠单纯的市场机制,单纯的政府机制,或者是单纯的产权机制等都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有效的利用,只有政府宏观调控下产权明晰的水资源市场配置,才能充分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这也体现了西方管理理论在我国水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运用。//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篇(1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6002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机遇

1.1学科基础雄厚,人才培养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要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指出,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下属学科,公共事业管理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解决社会发展、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同层次的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适应面广,能够为各个行业、领域、部门和公众提供服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较高的运用理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短时间的职业技术准备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快速适应具体的管理工作。地方综合性院校办学实力较强,学术氛围较好,师资力量也相对雄厚,为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多样化的专业方向提供各种软、硬件条件。可见,综合性高校雄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适应性强的特点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2社区管理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从传统的大包大揽开始实行分化,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落到社区,社区成为承载政府职能剥落的载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社区已是满足居民需求的第一社会空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目前,社区发展的独特地位已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职能的下移推动了社区中介组织、各类公益性组织的发展,扩大了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领域;社区管理涉及大量的事无巨细的事务也需要大量的具有公共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是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1.3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作用凸显

在传统的单位管理体制下,企业不仅承担经济生产功能,还负责单位职工的生、老、病、死等所有生活事务的管理。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后勤生活服务的社会化改革,企业与职工只有工作上的经济关系,职工的所有日常生活服务全部由社会公共事务部门进行管理。“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企业对职工的社会保障、住房生活、教育、卫生等服务职能剥离到社会的公共事务组织机构,公共事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中介组织、第三部门不仅成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需要的主要生产和提供主体,也成为职工社会权益维护的代言人。随着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也不断细化,对相应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这也成为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与发展是适应时展和社会改革的需求,目前已初见成效,在办学数量、招生规模、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绩,推动了国家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但由于体制环境、思想认识、办学经验等方面的不足,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困境,阻碍其前进的步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我国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来开设的,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注重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如计算机、英语、体育、马哲等;二是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如管理类、经济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等课程;三是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课程,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从各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就具体课程门类和课时分类而言,三大模块的课程设计门类宽泛杂乱,专业方向和特色不明显。部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明确的专业方向定位,把专业等同于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涵盖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社会保障等多种门类,这虽然符合教育部对专业定位的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也导致学生似乎什么都懂的“万金油”,没有体现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此外,课程体系的课时分配也不和够合理,据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院校注重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专业理论课时占总学时的80%以上,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的课时大都在20%以下;专业技能的课程门类也比较单一,以毕业实习、专业见习和毕业论文写作为主,对学生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能力缺乏系统的课程来加以训练,使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以适应实际的工作岗位需要。

2.2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之处,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就业率达到87.1%,而2006年下降为76.08%,就业率出现逐年滑坡现象。从具体的就业领域而言,某高校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差距较大,在外商、民营、合资企业就业的达到42%,国有企业的占27%,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占22%,自主创业和其他的占9%。2011届该校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7%,低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全国本科毕业生与就业相关度的平均水平(69%)。从工作的行业分布来看,从事行政管理岗位的学生比例为30%,从事企事业机关单位具体业务比例为2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占13%,从事财务会计的占11%,从事市场营销的占9%,其他的占16%。从历届本科毕业生对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反馈数据来看,约有80%的学生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比其他管理类的专业就业难度更大,有59%的学生提出该专业就业局限性大。造成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就业关联度不大,学生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存在差距。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到公共管理相关部门就业。但目前我国该类性质的岗位实行的是“逢进必考”的原则,而且明确提出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岗位更少。此外,很多用人单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之甚少,更倾向于录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因此,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在就业中失去优势,专业性质与行业岗位难以做到对口化,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跳槽率高,就业满意度低。

2.3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

从专业知识储备来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院校有两类:一类依托原有的行政管理、社会科学、管理类师资力量开设的综合性院校,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背景,但缺乏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专业性强的知识,对专业方向定位的种类、数量以及教学质量等带来一定的制约。另一类是依托学校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专业的职业性强的院校,如卫生、体育、文教等高校,这类学校的专业教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但缺乏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学科背景。公共管理学科是借鉴国外经验引进的学科,在中国缺乏广泛的培育空间和土壤,因此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非常缺乏,很多教师都是从其他的学科借调过来,这些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公共管理知识的教育,因此难以形成公共管理的理念和精神,对专业的发展也难以达成共识。从数量上来看,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增长率低于专业招生规模增长率,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

3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科学进行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体系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不能等同于行政管理,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是培养能在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相应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它是融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综合运用的一门管理专业。在科学定位好专业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后,适应社会需求,重新设置课程体系。有效整合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技能培训三大模块,合理分配各模块的课时,适当增加社会科学类的专业课程,同时按照学校师资和资源优势体现专业方向特色。重视和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为导向,如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本科生学术论坛、以社区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等,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3.2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体制从属于行政管理体制,因此人力资源的配备和招聘主要受制于政府部门,缺乏独立自主性,很少向社会平等开放,限制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对口专业就业。近几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加快改革的步伐,某些地区部门逐渐向社会公开公平开放,为本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如广州、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的街道办事处部分有编制的岗位实行公开选拔和招考,对有公共管理知识背景和技能的人才优先录用,这些措施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参与积极竞争。今后,政府应放宽对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的限制,降低门槛,采取优惠政策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并为壮大非政府组织力量提供资金、法律、物质等方面的支持,使非政府组织真正为我国公共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进而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为本专业学生就业创造支持性环境。

3.3充实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要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根据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实际情况,合理配备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达到互补和优化组合,发挥专业教师的整体知识效应。其次,要加快引进相关专业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如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专业博士生,充实教师队伍力量,同时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政府机构聘请具有相关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为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再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最后,建立教师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责任感,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